无标题文档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向我约稿
[首页] [关于本站] [新闻中心] [2024年郑光路《成都旧事》《四川旧事》《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我的相册] [留言板]


2024年郑光路《成都旧事》《四川旧事》《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拍案惊奇!郑光路精彩特稿[图片: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中)及夫人濑田裕子与郑光路合影]
文史长廊精品[左图:郑光路(左1)应邀拍电影时]
文革类老照片.美术作品链接[左图:郑光路当医生时和原珠海市市长梁广大(左)合影]
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现象研究专栏[图:郑光路(左1)与常演“皇帝”的张铁林先生(左3)]
郑光路巴蜀文化及历史类作品[篮球巨人穆铁柱和郑光路]
近50年当代史研究史料[左图:原国务院侨务办公厅负责人庄炎林(左)与郑光路合影]
[文革专栏]本网特色,翻页内容甚多![本栏图片:郑光路1966年在天安门]
评说成都、四川[图为著名学者魏明伦先生(右)与郑光路]
四川特色作家文章[左图为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先生(右)和郑光路]
历史往事揭秘专栏[左图为郑光路收藏的文革宣传画]
“社会评论”精品转载[左图为郑光路(左)与成都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刘学文]
中国近现代文学掠影[左图为张邦元(右)绝技童子功“隔山望月”与郑光路同摄]
中国知名文革史研究者精品专栏(!本网热烈推荐:链接严肃学术网站渤海大学网),极其丰富多彩!
中国历代文学研究专栏[老武术家王树田(中)郑光路(左1)刘绥滨(左2)市武协副秘书长王学贤(左3)]
!连载郑光路最新长篇力作《打工妹怪遇》欢迎阅读和书商、出版机构及影视改编合作!
网友交流专栏[郑光路作品讨论会上民革市文史委员会主任王大炜(右)作家白郎(中)和李克林教授(左)]
《川人大抗战》选载[成都媒体为《川人大抗战》举办座谈会后李克林、流沙河、王大炜、卢泽明等先生同摄]
巴蜀文化和掌故[海外作家与成都卢泽民、章夫、冉云飞、郑光路(1排左1)、白郎、蒋蓝等]
今年郑光路有影响的新作[左图上排右起:郑光路、郑蕴侠、副导演商欣。下排为导演刘子农及张国立、王姬等]
当今文学界之怪现状[文革结束郑光路(1排右1)考入大学与同学去安仁镇接受“阶级教育”]
转载网络精品[1987年郑光路(右1)与华西医大副院长张光儒博士(右2)在珠海工作时游澳门]
老成都掌故[左图为郑光路(右1)在青城山上清宫与道士练剑]
武侠文化[左图:右1郑光路,右2习云太教授(中国武术一级教授),右3刘绥滨,右4铸剑专家龙志成]
滑稽妙文选[人生如戏,图为郑光路(右1)1985年应邀参加影视剧拍摄时照片]
中国文学、史学与世界[图为法国学者大卫(左)和郑光路
巴蜀文化中的杰出人物[本栏图片说明:中国著名电影艺术家谢芳(中)、张目(右1)和郑光路合影]
四川及巴山蜀水人文[左图为郑光路(1排中)1985年与几个弟子同摄]
当今社会奇稀罕事、伤心事、可怕事[左图:郑光路舞禅仗习武照]
文史文学精品转载[图为1990年郑光路(后排右2白衣者)与众武术人士在少林寺参加武术拍摄]
郑光路欣赏的古典、文学、史学作品推荐[1986年郑光路(上排左3)参加武术表演赛后和四川武林好友摄]
阅之有益的史学方面学术文章[图为郑光路(中)当医师时在医院为病人作手术]
郑光路著《中国当代热点问题透视—中国气功武术探秘》选录
郑光路文革研究专著介绍[图为两本专著封面]
四川近、现、当代史研究史料参考[郑光路1987年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工作时照片]
文化与教育[图为郑光路练铁指功练武照]
体育武林前辈【左图:1984年时郑光路与李孟常师傅(右)。右图:郑光路与黄林派钟方汉师傅(右)】
郑光路巴蜀文化研究专著[郑光路与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郝勤教授]
隆重推荐作家原创精品[《武当》杂志主编刘洪耀(右)与郑光路]
过来人回忆文革历史[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当受苦知青时,点击图很瘦]
官方报刊资料(主要为文革时期)选登[本栏图为文革中的恐怖刑场]
知青问题研究[郑光路1970年当知青时艰难环境下仍自强练功“朝天蹬”]
名家杂谈精粹[郑光路(左1)与四川武术名家黄明生(左2)、李兴白(左3)1985年在电影剧组]
抗战文史[英勇殉国的饶国华中将之女饶毓秀(左1)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之子李克林(左2)与郑光路]
四川著名学者、作家岱峻专栏[作品充满空灵雅趣和智慧沉思。图为岱峻夫妻恬静生活]
四川著名特色学者、作家陈稻心专栏[图为陈稻心先生(左)与郑光路]
中国著名作家雁翼专栏[左图为中国著名老作家雁翼(左)与郑光路合影]
学术界百家争鸣[左图:四川曲艺界大师邹忠新(左)与郑光路在一次文艺会上]
武侠小说评弹[1986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肖应鹏(右3)在一次会上]
四川著名武术家(排名不分先后!)[郑光路(左1)与著名武术家王佑辅(左2)邹德发(左3)合影]
宗教文化与人生、文学[图为郑光路(左)与四川一高僧]
佛道、医学、养生文化[图为郑光路(左)与武友在山中古佛寺练武养生]
纪实历史、文学长篇[香港《明报》1987年刊登郑光路当医师搞科研时照片]
中国传统文化名篇[1987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全国地趟拳冠军陈刚(右3)]
门外诗歌谈[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下排右1)和红卫兵战友]
放眼世界专栏[红卫兵文革闯将]
免费网上书屋、实用网站[more翻页还多!]图为毛泽东与张玉凤
中国各地优秀作家陆续推出专栏
重要精华文章专栏![左图:中国民生真实的另一面“黑窑矿工”]
2024年郑光路出版之新书及新闻


·写作范围:文史、文革史、抗战史研究,以及社会纪实文学作品(中国社会热点问题类纪实)
·姓名:中国独特题材文学网
·笔名:站长:郑光路
·电话:--
·手机:423648068@qq.com
·OICQ:--
·电子邮件:423648068@qq.com
·通讯地址:中国.四川省.
·邮政编码:--
--管理中心

  本站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成都——雕版印刷的发祥地

作者: -上传日期:2008/1/2

 
成都——雕版印刷的发祥地
 

孙用刚

 

指南针、造纸、印刷术和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发展史起过重要作用。马克思把雕版印刷术的发明称为“最伟大的发明”、“科学复兴的手段”和“创造精神发展必要前提的最伟大的推动力。”(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地点,我国学界的认识比较一致,都认为成都是我国雕版印刷的发祥地之一,在中国印刷史上具有开创之功。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时间,我国学界曾有过多种看法,具体有汉代发明说、东晋发明说、北齐发明说、隋代发明说、唐代发明说,五代发明说和宋代发明说七种。前四种因证据不足或误读历史文献,令人难以置信,而后两者已为事实所推翻,现在多数学者认为,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代,而成都则是雕版印刷的发祥地之一。这已为唐代雕版印刷品的屡屡发现和唐代文献的多处记载所证明。

从现存出土最早的雕版印刷品实物来看,出自唐代并在成都的印品有:

1、现存伦敦大英博物馆的唐僖宗中和二年(882年)的历书,虽然已经残破不全,但十分难得的是保留了“剑南西川成都府樊赏家历”和“中和二年具注历”字样。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印本历书。

2、国内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1944年在四川大学校园内一座唐墓中出土的《陀罗尼经咒》,长34厘米,宽31厘米,上刻梵文经咒,四周及中央印有众多小佛像。左边上可见有“成都府成都县龙池坊卞家印卖咒本”一行汉字,雕镂精细,墨色浓厚。现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改蜀郡为成都府,分设剑南东西两川。此印件当在此时之后。

3、唐懿宗咸通六年(865年),日本僧人宗睿从长安回日本,携有在成都雕印的《唐韵》一部五卷,《玉篇》一部二十卷。

除这两件实物外,现在的某些文献虽为手写本,但却是自印本抄写的。如现存于北京大学图书馆的敦煌遗书“有”字第九号《金刚经》残页,抄本末记有“西川过家真印本”七字和“丁卯年三月十二日八十四老人手写流传”的题记。丁卯年是唐哀宗天祐四年(907年),印本应在此前。

记载唐时成都有雕版印刷的文献有:

1、《旧唐书·文宗本记》〉载:大和九年(835年)“丁丑,敕诸道府:不得私置历日版”。这里所记之事,是当时的中央政权下令禁止民间私自刻印历书的事。从《册府元龟》卷一百六十帝王部革弊第二可知,这是当时唐文宗批复东川节度使冯宿的奏请,冯在奏文中称:“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历日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以满天下,有乖敬授之道。”唐时设剑南东西两川是在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由此可知,在757年到635年之间,成都已有作为商品销售的雕版印刷的历书。

2、唐人柳玭曾随唐僖宗逃入成都,他在其《家训·序》中写道:“中和三年癸卯夏,銮舆在蜀之三年也,余为中书舍人,旬休,阅书于重城之西南,其书多阴阳杂记、占梦、相宅,九宫五纬之流,又有字书、小学,率雕版印刷,浸染不可尽晓。”还说:“尝在蜀时,书肆中阅印板小学书。”这两段记载不仅说明唐后期成都已有雕版印书。而且说明了印本书品种繁多,更说明当时印书已经商业化,成都已有相当数量的经营书籍刻印和销售的坊肆。

3、宋人王谠在《唐语林》中说:“僖宗入蜀,太史历本不及江东,而市有印卖者,每差互朔晦。货者名争节侯,因争执,里人拘而送公。执政曰:‘乐非争月之大小尽乎?同行经纪,一日半日,殊是小道。’遂叱去。”可见在唐后期成都及江东一带已有不少人在印售历书出售了。

4、宋人朱翌在《猗觉寮杂记》卷下中说:“,雕版文字,唐以前无之。唐末,益州始有墨版。” 

5、宋人王应麟在《困学记闻·经学篇》中引《国史艺文志》说:“唐末益州始有墨板,多术数书、小学”。

这些现存的实物和相关文献的记载,说明将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时间定在唐代是正确的。但要更确切地表明是在唐什么时期则是困难的了,我们只能将其定在一个范围,因为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不可能是在某一个时候出现的,而要有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是社会要有这方面的需求;其次是具备必须的原料;再次是技术上的突破。而唐代正好同时具备这三方面的条件。

唐代经过贞观之治后,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佛、儒、道三教都有很大发展,对图书特别是佛教经书有很大工业要求,而抄书作为复制的一种手段,不仅费时费力,在短时间内无法复制出大量的复本,而且容易出现错漏。这就迫切需要有一种省时省力的复制方法。二是唐代的制纸和制墨技术都有很大提高,纸墨足以用作印刷。三是在此之前有捶拓与石碑拓本技术,有印章与模印技术,这些技术是雕版印刷术的发明的技术条件。在社会有强烈需要同时又具备相应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后,雕版印刷术的出现也就成为必然。

那末为什么成都又为成为雕版印刷术的发祥地之一呢?

成都平原沃野千里,物产丰富。4500年前,蜀人就曾在这块土地上劳作、繁衍、生息,培育出灿烂的古蜀文化。至隋唐,成都更是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读书成风,是唐代另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此对书籍的需求量很大,迫切需要一种高效率的图书复制技术。而成都平原盛产竹木,为造纸和制版提供了有利条件,《旧唐书》记载:唐玄宗时期,蜀郡每年进贡的麻纸就有五千番之多,同时产自成都的松烟墨又为印刷提供了上好的着色原料,所以雕版印刷术发祥于成都是有其必然原因的。而经过五代至宋时,更成为我国雕版印刷中心。

 

 
[关闭窗口]  
 
                浏览次数:403--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上篇文章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
----下篇文章成都绝好形象代言诗 ——品杜甫的《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