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向我约稿
[首页] [关于本站] [新闻中心] [2024年郑光路《成都旧事》《四川旧事》《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我的相册] [留言板]


2024年郑光路《成都旧事》《四川旧事》《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拍案惊奇!郑光路精彩特稿[图片: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中)及夫人濑田裕子与郑光路合影]
文史长廊精品[左图:郑光路(左1)应邀拍电影时]
文革类老照片.美术作品链接[左图:郑光路当医生时和原珠海市市长梁广大(左)合影]
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现象研究专栏[图:郑光路(左1)与常演“皇帝”的张铁林先生(左3)]
郑光路巴蜀文化及历史类作品[篮球巨人穆铁柱和郑光路]
近50年当代史研究史料[左图:原国务院侨务办公厅负责人庄炎林(左)与郑光路合影]
[文革专栏]本网特色,翻页内容甚多![本栏图片:郑光路1966年在天安门]
评说成都、四川[图为著名学者魏明伦先生(右)与郑光路]
四川特色作家文章[左图为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先生(右)和郑光路]
历史往事揭秘专栏[左图为郑光路收藏的文革宣传画]
“社会评论”精品转载[左图为郑光路(左)与成都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刘学文]
中国近现代文学掠影[左图为张邦元(右)绝技童子功“隔山望月”与郑光路同摄]
中国知名文革史研究者精品专栏(!本网热烈推荐:链接严肃学术网站渤海大学网),极其丰富多彩!
中国历代文学研究专栏[老武术家王树田(中)郑光路(左1)刘绥滨(左2)市武协副秘书长王学贤(左3)]
!连载郑光路最新长篇力作《打工妹怪遇》欢迎阅读和书商、出版机构及影视改编合作!
网友交流专栏[郑光路作品讨论会上民革市文史委员会主任王大炜(右)作家白郎(中)和李克林教授(左)]
《川人大抗战》选载[成都媒体为《川人大抗战》举办座谈会后李克林、流沙河、王大炜、卢泽明等先生同摄]
巴蜀文化和掌故[海外作家与成都卢泽民、章夫、冉云飞、郑光路(1排左1)、白郎、蒋蓝等]
今年郑光路有影响的新作[左图上排右起:郑光路、郑蕴侠、副导演商欣。下排为导演刘子农及张国立、王姬等]
当今文学界之怪现状[文革结束郑光路(1排右1)考入大学与同学去安仁镇接受“阶级教育”]
转载网络精品[1987年郑光路(右1)与华西医大副院长张光儒博士(右2)在珠海工作时游澳门]
老成都掌故[左图为郑光路(右1)在青城山上清宫与道士练剑]
武侠文化[左图:右1郑光路,右2习云太教授(中国武术一级教授),右3刘绥滨,右4铸剑专家龙志成]
滑稽妙文选[人生如戏,图为郑光路(右1)1985年应邀参加影视剧拍摄时照片]
中国文学、史学与世界[图为法国学者大卫(左)和郑光路
巴蜀文化中的杰出人物[本栏图片说明:中国著名电影艺术家谢芳(中)、张目(右1)和郑光路合影]
四川及巴山蜀水人文[左图为郑光路(1排中)1985年与几个弟子同摄]
当今社会奇稀罕事、伤心事、可怕事[左图:郑光路舞禅仗习武照]
文史文学精品转载[图为1990年郑光路(后排右2白衣者)与众武术人士在少林寺参加武术拍摄]
郑光路欣赏的古典、文学、史学作品推荐[1986年郑光路(上排左3)参加武术表演赛后和四川武林好友摄]
阅之有益的史学方面学术文章[图为郑光路(中)当医师时在医院为病人作手术]
郑光路著《中国当代热点问题透视—中国气功武术探秘》选录
郑光路文革研究专著介绍[图为两本专著封面]
四川近、现、当代史研究史料参考[郑光路1987年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工作时照片]
文化与教育[图为郑光路练铁指功练武照]
体育武林前辈【左图:1984年时郑光路与李孟常师傅(右)。右图:郑光路与黄林派钟方汉师傅(右)】
郑光路巴蜀文化研究专著[郑光路与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郝勤教授]
隆重推荐作家原创精品[《武当》杂志主编刘洪耀(右)与郑光路]
过来人回忆文革历史[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当受苦知青时,点击图很瘦]
官方报刊资料(主要为文革时期)选登[本栏图为文革中的恐怖刑场]
知青问题研究[郑光路1970年当知青时艰难环境下仍自强练功“朝天蹬”]
名家杂谈精粹[郑光路(左1)与四川武术名家黄明生(左2)、李兴白(左3)1985年在电影剧组]
抗战文史[英勇殉国的饶国华中将之女饶毓秀(左1)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之子李克林(左2)与郑光路]
四川著名学者、作家岱峻专栏[作品充满空灵雅趣和智慧沉思。图为岱峻夫妻恬静生活]
四川著名特色学者、作家陈稻心专栏[图为陈稻心先生(左)与郑光路]
中国著名作家雁翼专栏[左图为中国著名老作家雁翼(左)与郑光路合影]
学术界百家争鸣[左图:四川曲艺界大师邹忠新(左)与郑光路在一次文艺会上]
武侠小说评弹[1986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肖应鹏(右3)在一次会上]
四川著名武术家(排名不分先后!)[郑光路(左1)与著名武术家王佑辅(左2)邹德发(左3)合影]
宗教文化与人生、文学[图为郑光路(左)与四川一高僧]
佛道、医学、养生文化[图为郑光路(左)与武友在山中古佛寺练武养生]
纪实历史、文学长篇[香港《明报》1987年刊登郑光路当医师搞科研时照片]
中国传统文化名篇[1987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全国地趟拳冠军陈刚(右3)]
门外诗歌谈[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下排右1)和红卫兵战友]
放眼世界专栏[红卫兵文革闯将]
免费网上书屋、实用网站[more翻页还多!]图为毛泽东与张玉凤
中国各地优秀作家陆续推出专栏
重要精华文章专栏![左图:中国民生真实的另一面“黑窑矿工”]
2024年郑光路出版之新书及新闻


·写作范围:文史、文革史、抗战史研究,以及社会纪实文学作品(中国社会热点问题类纪实)
·姓名:中国独特题材文学网
·笔名:站长:郑光路
·电话:--
·手机:423648068@qq.com
·OICQ:--
·电子邮件:423648068@qq.com
·通讯地址:中国.四川省.
·邮政编码:--
--管理中心

  本站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袁成亮 现代样板戏《奇袭白虎团》诞生记

作者: -上传日期:2007/6/24
现代样板戏《奇袭白虎团》诞生记 
 
 
"中国独特题材文学网"
 
1           欲转载本网文章,不得篡改内容,和文章来源:"中国独特文学网"国际一级域名: 
http://www.tstcwx.com.cn,及 http://zgl.tougao.com,并务注明原文作者(或原发网站)。已申明不许转载的文章,不许转载,侵权必究。
2.         本网站郑重提醒访问者:请在转载、上载或者下载有关作品时务必尊重该作品的版权、著作权;如果您发现有您未署名的作品,请立即和我们联系。
3.         本网站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相关责任作者自负。
4.         本网欢迎相互链接,可先来信联系。为简便计:有意者也可先链接本网:"中国独特文学网"
           图标地址为::/ewebeditor/UploadFile/200761891541142.gif     
           文字地址为:http://www.tstcwx.com.cn 
            然后来信,本网将在一天内迅速链接贵网!
5.       本网欢迎网友来稿来信。对特色来稿将设专栏隆重推出!      来信来稿请寄:ZGL706@vip.sina.comZGL706@263.net,网管丁志民先生收
 6.      中国国家版权保护中心为本网站长郑光路签约实行著作权保护。
 

文章来源:《百年潮》    

现代样板戏《奇袭白虎团》诞生记 



袁成亮  

     

    现代样板戏《奇袭白虎团》是一部反映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题材的戏。与其他样板戏相比,《奇袭白虎团》将京剧传统的表演程式和身段用于现代战争生活,特别是其中的武打场面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奇袭白虎团》这部戏是怎样诞生的?它背后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方荣翔与《奇袭白虎团》 

    现代样板戏《奇袭白虎团》的诞生与著名京剧演员方荣翔的“开拓”是分不开的。 
    方荣翔6岁开始练功,8岁人尚小云创办的荣春社科班学艺,12岁登台演出,先后拜骆连翔、张鑫奎、裘盛戎为师,擅长表演花脸。1948年,方荣翔在邓华将军的介绍下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朝鲜战争爆发后,他主动请缨到朝鲜战场,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京剧团的一员。一次,方荣翔在为志愿军战士演出时,在一份《战地简报》上看到一篇介绍战斗英雄杨育才带领尖刀班、深入敌后智歼李伪军白虎团的故事,深受感动,决定将这一事迹搬上京剧舞台。不久,他与剧团的李师斌、李贵华经过日夜琢磨搞出一台京剧《奇袭白虎团》,剧中李师斌扮演杨伟才(后江青将其改名为严伟才)。方荣翔扮演志愿军某部团长。这台戏尽管在表演程式上还保留着传统戏浓重的痕迹,但由于题材新颖,尤其是在京剧舞蹈、武打程式方面很有创新,一经演出便受到志愿军战士的热烈欢迎,成为每场必演的剧目。 
    20世纪50年代后期,党中央鉴于志愿军已完成抗美援朝任务,决定全部回国。周总理为此特地赴朝鲜访问。在欢迎周总理的晚会上,周总理亲切地对剧团全体人员说:“志愿军已完成自己的使命,全军将士都要回国了。你们剧团也要回国了,你们准备拿什么礼品向祖国人民汇报呀?”方荣翔回答说:“总理,我们编演了《奇袭白虎团》,是反映志愿军英雄事迹的戏,战地演出很受欢迎。我们回去准备加工修改向祖国人民演出汇报。”周总理听了很高兴,连声说好。 
    中国人民志愿军京剧团回国后,原京剧团一班人马转业组建了山东省京剧团。该团成立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将原先创演的《奇袭白虎团》进行改编。曾编过山东梆子戏《墙头记》的专业编剧孙秋潮负责对原剧本进行加工修改。孙秋潮有着丰富的编剧经验,他为《奇袭白虎团》的创新立下了汗马功劳。不过,他在创新过程中也闹出不少笑话。如为了创新,他曾把“狼披羊皮总是狼”改为“狼戴礼帽总是狼”,结果被人们引为笑谈。 
    创新后的《奇袭白虎团》,仍由方荣翔扮演志愿军团长,邢玉民扮演韩大年,殷宝忠扮演志愿军政委,俞砚霞扮演崔大嫂,栗敏扮演李大娘。对于主角严伟才,大家在研究时觉得原来这一角色的扮演者李师斌尽管表演得不错,但年龄偏大了些,经过一番慎重考虑,这个角色最终落到武功好的年轻演员宋玉庆身上。 
    宋玉庆8岁入伍,成为军队文艺队伍中的一名“小兵”,1958年作为山东京剧团青年队演员中的好苗子被选送到中国戏曲学校青年演员班学习。回团后成为当时团里最年轻的主要演员。由于宋玉庆长期在部队生活,对剧中志愿军侦察排长的思想性格比较容易把握,武功底子也比较好,美中不足的是他的嗓子条件不算好,唱功方面也欠火候。当他听到剧团选自己出演严伟才时,心情非常激动,决心克服一切困难把这个角色演好,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他接手这个角色后,每天早晨都跟团里的老演员方荣翔、殷宝忠吊嗓练唱。《奇袭白虎团》中许多动作都是根据现代军事动作加工而成的,为了演好它,演得到位,宋玉庆经常向曾经扮演过这一角色的李师斌请教、学习。在戏中,严伟才有个匍匐前进排除地雷的动作,全凭上臂的“勾劲”和左腿的“蹬劲”,虽然在戏中仅一两分钟,但难度很大。宋玉庆整整揣摩练习了十几天,胳膊肘和膝盖都磨出了血,一双新的练功鞋都蹭开了口,终于把这个动作拿下了。在戏中,还有一个侦察班通过四一五高地的动作,需要从离地3米高的台上翻“云漫”接“云里翻”下地。为了练好这个动作,宋玉庆不仅闪过腰,甚至摔得眼睛淌出了血……正是凭着这股子韧劲,宋玉庆终于将一个志愿军英雄英俊、威武地展现在舞台上。他的表演融老生和武生于一炉,既不乏昂扬的激情,又充满军人的阳刚,成为现代戏中最为成功的英雄形象之一。 
    作为剧中二号人物,方荣翔并没有吃老本。这次重新排演,他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对角色进行提炼、再加工。经过一番艰苦的劳作,方荣翔终于将志愿军团长这个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在剧中很好地运用胸腔、鼻腔共鸣,使得声音刚劲而柔和,直到今天,他在剧中演唱的两段花脸唱腔还在喜爱京剧的观众中广为流传。 
    主角演出认真,配角也是一丝不苟。张金梁在剧中扮演美国顾问也非常到位,个性鲜明。一次,周总理在接见剧组时握着他的手风趣地说:“美国顾问先生,您好!”大家听了都开心地笑了。 

                                从舞台搬上银幕 

    1964年,为了繁荣现代京剧的创作,文化部决定在北京举行京剧现代戏观摩大会。山东省京剧团原本决定派《奇袭白虎团》参加这次会演,但由于当时对这部戏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争议,出于谨慎,京剧团领导经过商量决定先将剧本送北京有关方面审阅,然后再作决定。 
    剧本送到北京后,文化部专门召开剧本讨论会。当时会上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奇袭白虎团》剧本有点公式化、脸谱化,没有戏;另一种意见认为剧本虽然存在公式化、脸谱化的缺点,但可以改好。而且这是反映当代军事题材的剧目,应该尽量帮助改好。文化部领导研究后决定将该戏从山东调到北京演出,看过之后再定是否修改。《奇袭白虎团》剧组接到命令后,立即进京。这次试演,江青也来了,她看完演出没有在台上露面就走了,这使大家不免感到有些紧张。 
    正当大家为《奇袭白虎团》命运担心时,江青将剧组请进中南海进行座谈,参加座谈会的还有周扬、林默涵、周巍峙等。在座谈会上江青首先发言说:“你们的剧我第一天就看了,喜出望外啊。这出戏我准备请主席看,但要修改后才能请主席看。”“这是很好的戏嘛,我看很有基础,完全可以改好,没有什么好争论的。我已经为山东京剧团准备好材料,给他们本钱。抗美援朝的事情,你们不知道,我可都知道。告诉你们那都是毛主席亲自指挥的,《奇袭白虎团》不过是其中小小的一段插曲。戏很好,一定可以改好……戏中那个小武生叫什么?好得很!唱、念、做、打都不错,是个可造之才。”“这个戏反映了朝鲜战场上的真实战斗故事,但艺术概括不算好。生活真实和艺术概括是不同的。艺术概括应比生活更高,要概括当时整个形势和时代精神,艺术创作政治第一。这个戏需要从政治上加强。” 
    从北京演出回来后,《奇袭白虎团》剧组上上下下都使出浑身解数,决心把这出戏改好、演好。经过数月的艰苦努力,《奇袭白虎团》在运用京剧传统的表演程式和身段来表现现代战争生活方面有了很大突破,特别是武打的运用达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在“序幕”一场戏中采用了传统的“二龙出水”、“编辫”等队形程式,中朝两国战士在《国际歌》声中,迎战火,举国旗,分别从上下门以“圆场”冲出,显得别有一番气势。在“敌后侦察”一场戏中,严伟才将“串翻身”、“蹦子”、“卧鱼”等身段连贯起来,轻如矫燕。在第六场“插入敌后”一场戏中,用传统的“走边”形式来表现现代战争中的侦察兵形象,与“夜行军”的气氛十分吻合;翻越铁丝网时运用了“蹦跳蹿越”、“折腰”、“跺子蛮子”、“小翻前扑”、“跺子折腰”、“虎跳窜前扑”、“串小翻抢背”等一系列武戏程式,将侦察兵战士身手矫健、龙腾虎跃的英勇机智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尖刀班遇“悬崖”时,运用了“台蛮”、“下高折腰”、“台提”、“云里翻”等传统“下高”身段,并创造出“云里前扑”等新的技巧。江青看后兴奋地说:“有很多人说,武打在现代戏中用不上,可以让他们看看这个戏。”除了“武打”出彩外,这次重排还运用了许多民间舞、民族舞的造型和技巧,大大增强了《奇袭白虎团》的观赏性。 
    1964年 6月,《奇袭白虎团》赴京正式演出。尽管该剧经过千锤百炼,大家在京演出时还是一丝不苟,不敢有丝毫松懈。有一次,方荣翔在排练厅排演时,突然来了三位观摩者,方荣翔定睛一看,原来是自己的恩师、京剧老前辈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没有思想准备的他一下子有点慌神了。马连良见状连忙说:“当老师的也要当学生呀!” 
    由于《奇袭白虎团》是反映抗美援朝的戏,首场演出时,周总理、朱德、贺龙、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前来观看,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与全体演员合影留念。朱德、贺龙、陈毅等几位老帅还专门就该剧进行了座谈。 
    1964年8月,经江青推荐,毛泽东在北戴河观看了《奇袭白虎团》,还亲切接见了剧组人员,并以“声情并茂”来评价这台戏。毛泽东的接见及评价给剧组人员以极大的鼓舞。 
    《奇袭白虎团》大获好评,江青也很是得意。1970年,她指示将该剧搬上银幕,并将这个任务交给长春电影制片厂。长影受命后立即组成拍摄班底,由苏里、王炎联合执导,李光惠、王雷担任摄影。 
    许多人以为样板式的拍摄是舞台版的纪录片,事实并非完全如此。毕竟舞台与电影是两码事。尤其是景物的安排不能完全照搬舞台。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导演,苏里很善于利用场景来抒发人物的情感。如第一场戏“战斗友谊”,苏里为严伟才出场时的设计就很有新意:严伟才从远处走来,战士们进入画面迎接,镜头推前形成严伟才的半身特写,再向右横移一下,将严伟才深情查看安平里村景和战士们的神情表现得很到位,很好地突出了严伟才经过一夜侦察,风尘仆仆,以及对这块曾在此疗伤的土地的深厚感情。再如在第二场“侦察”中,苏里采取在对角搭景的办法,将山野中敌军阵地的景搭在左下和右上,正面是供演员表演的平整、宽阔的地面,后景是纵深感极强的群山峻岭,拍摄出来效果很好。江青对绿色有着特殊的偏好。为了使影片出绿,苏里采用分区照明方法,把松树、草皮的绿色分为深浅嫩不同层次,并在树草铁丝网木桩上洒了水,以闪电的光效打出绿色光斑,使夜有色彩,暗有层次,景物有明暗对比,也烘托了人物。 
    《奇袭白虎团》是一出文武并重的戏,对演员体力消耗很大。由于演出场次过多,及至拍电影时,宋玉庆的嗓子已经遭到了损坏。为了保证影片的拍摄,剧组特请余派大师级演员到山东京剧团为宋玉庆调整发声方法,以促其嗓音的恢复,但效果不大。由于嗓音松弛,不能现场录音,摄制组只好从宋玉庆过去演唱的录音带里一寸一寸地挑选、剪辑,然后一个字一个字地对口型,拼接成唱段,这样费时费力,为影片配音竟花去一年十个月,直到1972年9月28日才完成。 
    1972年国庆节一过,导演苏里和主演宋玉庆等人便携《奇袭白虎团》电影进京送审。国务院文化组审看了影片后大为不满,于会泳气呼呼地说:“这是个什么?几部已完成的样板戏影片,这部最差!”苏里与宋玉庆见状大为沮丧,回到旅馆后,宋玉庆问苏里:“老苏,你看怎么办?”苏里有气无力地说:“那能怎么办?重拍呗。”但宋玉庆不死心:“他们说了不算,等首长(指江青)看了再说。” 
    两天后,苏里和宋玉庆又陪江青审看了《奇袭白虎团》。出乎他俩意料的是,从片头用战火衬托字幕开始,江青就被影片的“创新”吸引住了,而且越看情绪越高,不时地叫道:“不错”、“很好”。看完后还连声称赞不已,除了提出第二场“坚持斗争”中敌军放火烧村子的火还不够大外,没再提任何意见。江青对影片的称赞使苏里和宋玉庆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这部拍摄了两年半之久的影片在全国上映后,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 


 摘自2007年3月《百年潮》)  
  

                浏览次数:856--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上篇文章近十年来中国大陆革命「样板戏」研究述评 .“文革”真的只有八个样板戏吗?
----下篇文章吴欣:为什么谈论文革会成为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