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作范围:文史、文革史、抗战史研究,以及社会纪实文学作品(中国社会热点问题类纪实)
·姓名:中国独特题材文学网
·笔名:站长:郑光路
·电话:--
·手机:423648068@qq.com
·OICQ:--
·电子邮件:423648068@qq.com
·通讯地址:中国.四川省.
·邮政编码:--
--管理中心
|
|
 |
|
本站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
|
|
|
[社会焦点]《个人恐怖犯罪威胁中国社会》《变态杀手的大学生活》.
[社会焦点] 个人恐怖犯罪威胁中国社会 中国《新闻周刊》 “9·11”之后,与全世界一样,中国人也重新认识了一个词“恐怖”。 在今年的这个春天,北大清华连环爆炸案和路透社北京分社炸弹恐吓事件接连发生。而在此之前的春节前后,两架飞机上发生爆炸或纵火;在湖南株洲,一名为情变所恼的男子在长途客车上点燃了炸药,致2人死亡22人受伤;在陕西靖边,另一个陷入婚外恋的男人在情敌房外埋下炸药,造成6人死亡11人受伤。
虽然在中国《刑法》中,这类犯罪多数由于缺乏政治动机,不能定义为恐怖活动,而被归为“危害公共安全罪”或具体的“故意杀人罪”等罪名,在警方的术语中则称为“特别严重的暴力犯罪”。但是,一些专家已开始将其称之为“个体恐怖犯罪”,多名研究恐怖主义和治安问题的学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目前并没有数据表明此类事件比以前更多,但这在当前却是中国社会面临的更为现实的威胁,因此需要重新修正“恐怖犯罪”的定义。中国国际战略学会反恐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胡联合博士说,对于这种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安全,造成恐怖气氛和社会恐慌的犯罪,应作为恐怖活动来打击。
易拉罐之祸
2003年,重庆江北机场在一惊一乍中度过了新春客流高峰。
重庆市(一说四川)一位中学教师决心不过春节了。1月24日中午,他从重庆江北机场登上了飞往成都的B3403“空中快巴”。
虽然临近春节,拥有54个座位的客机上仍有11名乘客和5名机组人员。有消息说,机上安全员较早就注意到6排C座的这位乘客形迹可疑。
飞机抵达成都上空并开始下降,这名乘客突然用打火机点燃手上的易拉罐。在这一瞬间,安全员向他扑了过去。
机舱在轰响声中被淹没在烟雾中,但飞机仍然于1时39分平稳地降落在地面,立即被等候在地面的大批警车、消防车和救护车包围。
所幸的是,倒在血泊里的只有爆炸者本人,他的腹部和右侧胸部被炸伤。而飞机本身除了座位扶手损坏外,并无大碍。
在忐忑中过完春节后不久。2月2日上午,由北京起飞的国航CA1505航班抵达福州上空时,一名叫董跃的辽宁锦州人声称要劫机,并把易拉罐中的汽油泼出点燃,火势最终被扑灭而董跃也被制服,飞机载着140多名乘客在惊惶中落地。
在两起事件中,不幸中的万幸是武器威力太小,要么是汽油,要么是自制的土炸弹,因而未酿大祸。但此前刚刚披露的北航空难真相显示,大连人张丕林正是用装在饮料罐内的某种燃烧物毁掉了一架飞机和112名乘客的生命。
铤而走险者
无论是作案手段还是犯罪意图,两起空中事件的制造者都与张丕林颇为相似。他们不约而同地使用了易拉罐装载燃爆物。张丕林是在生意失败且据传身患绝症时,为了获赔7份保险赔付走上绝路的。也有消息说,重庆那名老师事前也购买了多份保险。而董跃则声称,自己生活困难,身体又有病,遂产生铤而走险的想法。事后的调查显示,董离了婚,丢掉了当保安的工作,但拥有一对双胞胎孩子,并且患有深度脑溢血。媒体形容他“家徒四壁生活窘迫”。
与以前发生多起劫机或人为制造的空难相比,经济目的取代了政治目的成为孤注一掷者的主要诉求。他们并没有犯罪前科或累累劣迹。至少从最近几起案件已披露的资料来看,他们只是普普通通的小人物——商界的失败者、生活的失意者,官司的输家或是被拖欠工资的民工,以及因其他原因而自感走投无路的人。如董跃一样,在做出惊人之举之前,他们是如此的默默无闻,以至于面对蜂拥而来的记者,邻居们仍然拼凑不出对他们的印象。
纷乱的事件中不难理出些条理:不起眼的人、简易的工具、直白的动机,简单的元素的结合,最终产生了极大的杀伤力和震撼力。正如南京毒杀44人的陈正平,石家庄炸死108人的靳如超,众多的性命仅仅丧于他们的个人的恩怨或生活困境。
治安体系的漏网之鱼
在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犯罪心理学的孙东东看来,恐怖犯罪的实施者思考问题的方式与常人不一样,容易干出出乎常人意料的事。
“他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差,在正常社会中显示不出自己的价值来。他想干一些事情干不了,只能通过不寻常的方式。”孙东东以北大清华爆炸案的作案者黄翔为例来描述此类犯罪者的心理特征。“这是一种人格障碍者的行为模式。其共同点在于他的犯罪动机按常人来讲比较荒谬,具体实施行为不符合常理,损害结果与他的初始不相适应。”简单的说就是损人不利己。
而且,“往往干这事的人都挺老实,性格内向,工作表现特好。他首先有人格缺陷,行为模式往往是触景型,突变的。很少有实施犯罪行为的预兆,因此防范和侦破都非常困难。”
而另一方面,他们身份平常,没有犯罪前科,因此常常在治安防范体系的重点监控范围之外。胡联合说,这对社会管理体系和管理体制是一个很大挑战。
一位治安研究学者分析说,我们原来的治安体系是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上的,在政法系统之外,还有单位和街道、居委会、联防构成的治保体系,把绝大多数人纳入这个严密的网络之中。
但在新的社会形态下,大量的流动人口和“体制外的人”,使既有的治保体系和犯罪预防体系部分失效。这位学者举例说,我们的社会矛盾排查体系治安体系,原来比较重视有犯罪前科、有档可查这一部人。但对于当前潜在的不稳定人群,如部分下岗职工和失业农民,由于量太大且犯罪动机隐蔽性很强,很难排查和发现。
值得关注的群体
根据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王新建博士的观察,此类个体恐怖犯罪日趋活跃的趋势,既有中国进入第五次犯罪高峰的背景,也有复杂的社会和政治根源。
胡联合将此类事件的动因归结于“社会转型期的失意者不能正确对待社会分化而产生的心理失衡”。虽然极端分子只是其中极少数人,但由于基数庞大,仍不可小视。
他说,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分层趋于复杂并发生变化,一些阶层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下降,另一些群体正在崛起。同时由于贫富分化加剧,一个拥有数千万人的贫困阶层开始出现。“当他们意识到贫困并且将贫困归结于社会时,就可能将不满情绪指向政府和社会。”这些社会矛盾由此可能成为滋生恐怖犯罪的温床。
学者王绍光、胡鞍钢、丁元竹2002年提交一份研究报告中发现,下岗失业者、低收入者和收入水平下降者、边缘人群或者弱势人群是当前社会不满意者的主体。这种大范围的不满情绪已经变成破坏中国社会稳定的催化剂。“对生活状况不满的人比其他人更倾向于采取激烈手段表达自己。”
胡联合说,这些矛盾由于社会“调节阀”的失效而被放大。“中国有很多机制来处理社会矛盾和不满情绪,这些机制的改革步伐大大落后于社会矛盾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程度。”信访机制的弱化、司法的不公正、政府调处能力下降,使得不满情绪缺乏正常合法的宣泄渠道。“大部分人能忍就忍,但少数人就可能铤而走险。”
因此,研究中国治安问题的多名专家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我们必须重视社会矛盾对当前出现的恐怖性质犯罪活动的催化作用,对恐怖活动滋生的苗头进行综合治理。一方面,必须根据新形势改革社会治安管理体制,改善司法体制、信访体制,使社会矛盾有合理而畅通的疏解渠道;改善治保体系和预警机制,尽早发现各种社会矛盾。但从根本上,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促进社会各阶层、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妥善处理好弱势群体的利益问题,避免矛盾的激化,从根本上铲除恐怖犯罪滋生的土壤。-
▲TOP
[社会焦点] 北京娱乐信报
目前李义江被关押在海淀看守所,图为海淀看守所的大门。
近日,23岁的大学生李义江9年中杀了7条人命的案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人们心中充满了疑惑:一个年仅23岁的大学生为什么要杀人?生活中的他是个什么样子?记者几经辗转,找到了李义江上大学时的两位好友,他们向记者讲述了和李义江一起度过的学生时代。
讲述
坐在记者面前的李义江的两位好友王刚(化名)和张严(化名),性格都比较内向。在和记者近三个多小时的谈话中,两个人的情绪一直处于低潮中,他们说,在他们的心目中,李义江是个待人和蔼讲义气的朋友,现在告诉他们李义江是个双手沾满了鲜血的杀人犯,他们还很难接受。
■他面带笑意和大家打招呼,给人的第一印象很不错
王刚回忆起了第一次见到李义江时的情景,那是2000年9月份的一个中午,王刚和几个男生坐在北京理工大学校园的操场上一起聊天,李义江突然走过来,面带笑意地和大家打了声招呼“你们好”后就坐了下来。
身高1.78米的他皮肤黝黑,身体健壮,大大的眼睛,高鼻梁,上身穿着一件花T恤,下身穿着一条磨白了的牛仔裤。接着,他又简单地说自己是新疆人,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希望能和大家成为朋友。“李义江看起来很随和,大家对他的印象真的很不错。”王刚又补充了一句。
■到同学家去玩,做新疆大盘鸡很好吃
一直在旁边听着的张严说,李义江做饭特别好吃。他说,有一次,李义江和几个同学到一个同学家去玩,李义江主动要求下厨做饭,并给大家做了一道新疆特色菜——大盘鸡,而且还给这个同学的妈妈做了一份拉条子,他妈妈边吃边说“做得不错,没想到,20出头的男孩子做饭这么好吃。”后来,大家到饭店吃饭再点大盘鸡时,都说不如李义江那次做的好吃。
■大一下学期,他开始打工挣钱
王刚讲起了李义江打工的经历。大一上学期的时候,李义江的生活费和学费还是由家里人寄给他。大约到了大一下学期的时候,李义江就开始到肯德基打工,主要是做制作间里的炸鸡工作。
当时,李义江每天都是在两家肯德基不同时间打工,一家是做早工,一家是做晚工。朋友们都劝他不要这么辛苦,因为在大学里打工的一般是家境贫穷的学生,可是看着李义江的穿戴也不像是家里太穷的样子。李义江却说,他不想花家里人的钱,打工也是一种锻炼自己的机会。李义江开始在班里的成绩还不错,但由于打工耽误学习的时间太多,到了大二上学期的时候,他就干脆不来上课了,偶尔回学校也是看看这些朋友。
■高中的时候,他为了保护妈妈打架
李义江很少在大家面前提家乡新疆或自己小时候的事,有的同学对新疆的一些风俗习惯很好奇,问起他的时候,他就简单地说,也没什么特别的,就不提了。他和自己的高中同学干脆不联系,就连给家里打电话的时候都很少。不过,他倒是提过一次在新疆打架的事,他说,高中的时候,有个人欺负他妈妈,他为了保护妈妈,就把那个人给狠狠打了一顿。“感觉他就和大学的同学关系还不错,后来辍学以后,一两个月回来看大家一次。”王刚说。
■他爱喝二锅头,喝醉了回宿舍睡觉
讲起李义江生活中的一些爱好,王刚和张严都说,李义江的兴趣爱好很少。李义江爱喝小二锅头,曾经有几个月的时间,他都跟一个朋友每天到学校附近的大排档喝酒聊天,每天一瓶小二锅头,喝的最多的时候连着喝了两小瓶,喝醉了回宿舍就睡,从来没有和同学打过架,脾气很好。平时,李义江很爱听英语广播,也爱哼哼英文歌。开始不太喜欢上网,后来大家都去网吧玩游戏,他也跟着去了,但他很少玩游戏,就是上网聊天。偶尔会和同学一起打打篮球,打的技术却不高,也不太喜欢体育运动。
■曾有个漂亮女孩追他,同学知道他是同性恋
当记者问到张严和王刚知不知道李义江是同性恋时,他们一点也不惊讶地点了点头。
张严说,大一的时候,大家没发觉他是同性恋。曾经有个在人大读书的女孩经常到宿舍来找李义江,女孩子个子挺高,长得也挺漂亮。好像是他们俩一起读成人高考补习班的时候认识的,女孩对他特别好,每次来的时候都送他点小礼物。
女孩每天来找他大概持续了两个多月,可是大家聊起来的时候,李义江就说对这个女孩没感觉。有人开玩笑地说他是个同性恋,所以才不喜欢人家,当时他还不承认。后来隔了一段时间,有人曾经郑重其事地问他,到底是不是同性恋,他就承认了。
王刚记得李义江辍学后回来过几次,有一次还带了两个特别女人气的男人到食堂吃饭。王刚说,李义江有一阵在华威商场的摆过摊,可能是赚了点钱,他就经常去大饭店吃饭,身上穿的也都是名牌衣服,还带过一个同学去酒吧玩了几次。
■同学想看看他,想问问他为什么要杀人
要说李义江惟一有点不同的地方就是他有两个身份证,一个叫李义江,一个叫李文江。但是李义江从来没有说过为什么有两个身份证。零散地回忆了与李义江接触的一年多的日子,王刚和张严始终还是不相信李义江能在近9年的时间里杀过7个人。
他们心目中的李义江还是那个聪明、讲义气、待人随和的新疆小伙子。但是,王刚和张严都说,李义江的心理承受能力实在是太强了,杀了那么多人还能不露声色地正常学习生活,而且他是同性恋也是在他承认以后才意识到的。两个人都觉得,李义江的妈妈是精神病,在童年的时候对他影响太大,所以他才讨厌他的妈妈,甚至讨厌女人。看来,童年的经历对一个人的影响太大了。但是他们都想见见李义江,想问问他,为什么要用杀人的方式来宣泄自己心中的不满和痛苦呢?
案情
■警方破获连环杀人案
8月9日,北京警方披露了一起连环杀人案,这是发生在本市的一起罕见的心理变态者故意杀人案。一名疑有同性恋倾向的男子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先后杀害6名男子,并残忍地将对方的生殖器割掉。
北京警方在侦破此案的过程中,前往嫌疑人李义江的家乡新疆昌吉市核对案情时,意外发现9年前发生在当地的一起相似的命案也系嫌疑人所为。目前,海淀检察院已将李义江一案报送市检一分院提起公诉,此案将由一中院审理。
今年1月至4月,北京先后有4名男子在暂住地或宾馆内被人手持利刃杀死。经过现场勘察,警方认定此为性纠纷引发的故意杀人案件,并将初步确定受害人与犯罪嫌疑人是通过网络结识的。
4月初,通过技术侦查手段,警方基本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出现的大体方位。4月4日,在对预定地点进行排查时,一知情人反映,居住在某小区的李义江经常与不同男子出入,警方随即将其抓获。
据李义江供述,上述被杀的4人均为同性恋者,该4人曾经在某酒吧内对李义江实施了特殊的性侵害。为此,李某在网上“以约网友见面”为由,将上述4人逐一约出后杀害。
警方还查实,在2002年年底,李义江还先后在北京某公厕内、某河边杀死2人,伤1人。而早在1994年2月21日李义江曾将一名“疏远自己”的同班男生杀死。
分析
■缺乏家庭温暖导致性格缺陷
据警方介绍,1999年,李义江以新疆某市高考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入北京理工大学。两年后,李义江因故辍学。李义江自述称,他从小是由山东的奶奶抚养长大的,懂事之后他就被送回新疆父母的身边。妈妈被确诊为精神病,在家里经常没来由地发脾气、砸东西,打骂他。每每此时,小小的李义江都会被吓得拽着妈妈的衣角大哭。慢慢的,李义江对女性有了排斥心理。
上了高中后,母亲的病情基本稳定,但父亲又开始整日酗酒。李义江经常阻拦,但其结果不是被骂就是被打,有几次,醉酒后的父亲竟然拿起菜刀向劝阻他的李义江砍去。这种特殊的性取向令其在受到各种侮辱和社会压力后,产生了杀人报复的犯罪念头。
一位心理医生分析道,年仅23岁的李义江之所以会有这些行为,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李义江的家庭环境使得他的性格存在一定的缺陷,母亲患有精神病,父亲又酗酒,李义江丝毫感受不到家庭给予的温暖和情感上的支持。
一个人对于性别的认同,最早就是从家庭开始的。童年的经历,让李义江对女性产生了很坏甚至讨厌的印象,又没有一个好的家庭教养指导,长大后缺乏情感支持,这些原因都造成他在与人交往中产生扭曲的想法。
走入社会以后,他很难和异性交往,自然就从同性那寻求支持。在成长过程中,李义江要承受多重压力。一方面,由于他是同性恋,不被主流社会所承认,他要承受社会上别人异样眼光等等压力;一方面,家庭给他的压力也迫使他不得不到社会上打工,以致最终辍学。这些压力让他在以后的犯罪过程中得到了宣泄,他杀人时可能就是为了泄愤,对家人对社会的一种报复。
提起辍学,这位心理医生说,如果当时李义江身边的同学在他辍学时,对他能多些关心和鼓励,不让他走向社会放纵自己,可能现在的状况就不一样了。还有就是司法机关应该注意到家庭病史,对他进行一下精神病学鉴定。
|
|
|
浏览次数:1458--
 |
----上篇文章:《成都天府广场和毛主席塑像修建始末 》,披露文革时期“个人崇拜”的种种情形....
----下篇文章:历史档案]《日本在侵华期间对浙江沦陷区的奴化教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