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向我约稿
[首页] [关于本站] [新闻中心] [2022年6月郑光路《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我的相册] [留言板]


2022年6月郑光路《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拍案惊奇!郑光路精彩特稿[图片: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中)及夫人濑田裕子与郑光路合影]
文史长廊精品[左图:郑光路(左1)应邀拍电影时]
文革类老照片.美术作品链接[左图:郑光路当医生时和原珠海市市长梁广大(左)合影]
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现象研究专栏[图:郑光路(左1)与常演“皇帝”的张铁林先生(左3)]
郑光路巴蜀文化及历史类作品[篮球巨人穆铁柱和郑光路]
近50年当代史研究史料[左图:原国务院侨务办公厅负责人庄炎林(左)与郑光路合影]
[文革专栏]本网特色,翻页内容甚多![本栏图片:郑光路1966年在天安门]
评说成都、四川[图为著名学者魏明伦先生(右)与郑光路]
四川特色作家文章[左图为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先生(右)和郑光路]
历史往事揭秘专栏[左图为郑光路收藏的文革宣传画]
“社会评论”精品转载[左图为郑光路(左)与成都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刘学文]
中国近现代文学掠影[左图为张邦元(右)绝技童子功“隔山望月”与郑光路同摄]
中国知名文革史研究者精品专栏(!本网热烈推荐:链接严肃学术网站渤海大学网),极其丰富多彩!
中国历代文学研究专栏[老武术家王树田(中)郑光路(左1)刘绥滨(左2)市武协副秘书长王学贤(左3)]
!连载郑光路最新长篇力作《打工妹怪遇》欢迎阅读和书商、出版机构及影视改编合作!
网友交流专栏[郑光路作品讨论会上民革市文史委员会主任王大炜(右)作家白郎(中)和李克林教授(左)]
《川人大抗战》选载[成都媒体为《川人大抗战》举办座谈会后李克林、流沙河、王大炜、卢泽明等先生同摄]
巴蜀文化和掌故[海外作家与成都卢泽民、章夫、冉云飞、郑光路(1排左1)、白郎、蒋蓝等]
今年郑光路有影响的新作[左图上排右起:郑光路、郑蕴侠、副导演商欣。下排为导演刘子农及张国立、王姬等]
当今文学界之怪现状[文革结束郑光路(1排右1)考入大学与同学去安仁镇接受“阶级教育”]
转载网络精品[1987年郑光路(右1)与华西医大副院长张光儒博士(右2)在珠海工作时游澳门]
老成都掌故[左图为郑光路(右1)在青城山上清宫与道士练剑]
武侠文化[左图:右1郑光路,右2习云太教授(中国武术一级教授),右3刘绥滨,右4铸剑专家龙志成]
滑稽妙文选[人生如戏,图为郑光路(右1)1985年应邀参加影视剧拍摄时照片]
中国文学、史学与世界[图为法国学者大卫(左)和郑光路
巴蜀文化中的杰出人物[本栏图片说明:中国著名电影艺术家谢芳(中)、张目(右1)和郑光路合影]
四川及巴山蜀水人文[左图为郑光路(1排中)1985年与几个弟子同摄]
当今社会奇稀罕事、伤心事、可怕事[左图:郑光路舞禅仗习武照]
文史文学精品转载[图为1990年郑光路(后排右2白衣者)与众武术人士在少林寺参加武术拍摄]
郑光路欣赏的古典、文学、史学作品推荐[1986年郑光路(上排左3)参加武术表演赛后和四川武林好友摄]
阅之有益的史学方面学术文章[图为郑光路(中)当医师时在医院为病人作手术]
郑光路著《中国当代热点问题透视—中国气功武术探秘》选录
郑光路文革研究专著介绍[图为两本专著封面]
四川近、现、当代史研究史料参考[郑光路1987年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工作时照片]
文化与教育[图为郑光路练铁指功练武照]
体育武林前辈【左图:1984年时郑光路与李孟常师傅(右)。右图:郑光路与黄林派钟方汉师傅(右)】
郑光路巴蜀文化研究专著[郑光路与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郝勤教授]
隆重推荐作家原创精品[《武当》杂志主编刘洪耀(右)与郑光路]
过来人回忆文革历史[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当受苦知青时,点击图很瘦]
官方报刊资料(主要为文革时期)选登[本栏图为文革中的恐怖刑场]
知青问题研究[郑光路1970年当知青时艰难环境下仍自强练功“朝天蹬”]
名家杂谈精粹[郑光路(左1)与四川武术名家黄明生(左2)、李兴白(左3)1985年在电影剧组]
抗战文史[英勇殉国的饶国华中将之女饶毓秀(左1)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之子李克林(左2)与郑光路]
四川著名学者、作家岱峻专栏[作品充满空灵雅趣和智慧沉思。图为岱峻夫妻恬静生活]
四川著名特色学者、作家陈稻心专栏[图为陈稻心先生(左)与郑光路]
中国著名作家雁翼专栏[左图为中国著名老作家雁翼(左)与郑光路合影]
学术界百家争鸣[左图:四川曲艺界大师邹忠新(左)与郑光路在一次文艺会上]
武侠小说评弹[1986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肖应鹏(右3)在一次会上]
四川著名武术家(排名不分先后!)[郑光路(左1)与著名武术家王佑辅(左2)邹德发(左3)合影]
宗教文化与人生、文学[图为郑光路(左)与四川一高僧]
佛道、医学、养生文化[图为郑光路(左)与武友在山中古佛寺练武养生]
纪实历史、文学长篇[香港《明报》1987年刊登郑光路当医师搞科研时照片]
中国传统文化名篇[1987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全国地趟拳冠军陈刚(右3)]
门外诗歌谈[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下排右1)和红卫兵战友]
放眼世界专栏[红卫兵文革闯将]
免费网上书屋、实用网站[more翻页还多!]图为毛泽东与张玉凤
中国各地优秀作家陆续推出专栏
重要精华文章专栏![左图:中国民生真实的另一面“黑窑矿工”]


·写作范围:文史、文革史、抗战史研究,以及社会纪实文学作品(中国社会热点问题类纪实)
·姓名:中国独特题材文学网
·笔名:站长:郑光路
·电话:--
·手机:423648068@qq.com
·OICQ:--
·电子邮件:423648068@qq.com
·通讯地址:中国.四川省.
·邮政编码:--
--管理中心

  本站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关于《中医存废的资料荟萃》之三

作者: -上传日期:2006/11/6

  

  关于《中医存废的资料荟萃》之三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


  驳《人民日报》10月26日第十五版医药卫生专栏诸报道及评论之谬误

  作者:求是

  1、目前所有官方媒体(当然,我国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民间媒体)都
支持中医,《人民日报》自然也不例外。作为媒体,对于一个学术问题,为什么
非要一边倒,偏偏不肯刊登反对中医的言论?

  2、该版说,世界卫生组织提醒人们警惕对待传统医学的两种错误态度:
“盲目的热情”和“无知的怀疑”。试问:怀疑者论证有力,已令“热情者”难
以招架,“热情者”要么使出流氓手段说脏话骂人,要么高悬免战牌转而向政府
求援。那么,究竟是谁“无知”,又是谁在“盲目地热情”?

  3、韩国准备将《东医宝鉴》申报为“世界记忆遗产”,的确不假。但那是
为了提高国际形象,发展本国经济,韩国人和我们中国人一样,民族虚荣心很强。
可韩国政府从未使用政治手段强迫民众接受韩医(也就是咱们家中医),并未给
予韩医任何超越法制和学术的特权,而且韩国政府明确规定,韩医不得使用西医
的诊疗手段,不得在配方中添加西药成分。这些事实为什么避而不谈?

  4、该版一篇评论说:“几千年来,中医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
贡献。中国历史上……从未像欧洲那样一死几百万人、上千万人,其原因就在于,
中医药在防治疾病上具有独特优势。”这简直是放屁(请原谅我的愤怒)!

  中国在西汉武帝时期人口已达6000余万,这显然不是中医的功劳,因为这之
前中医还未成气候,基本上是巫医不分。到了东汉张仲景,中医才从巫术的土堆
儿里爬了出来。可自打这以后直到清朝之前大约1800年的时间里,历朝历代(包
括盛唐)人口都未能超过6000万,三国时期曾达到最低点700万。中医的“巨大
贡献”在哪儿啊?毛主席《送瘟神》里那句:“千村薜荔人遗失 ,万户萧疏鬼
唱歌”难道是凭空而来的吗?当然,战乱和自然灾害也是造成人口长期走低的重
要原因,但是中医对绝大多数疾病无能为力也同样是不争的事实。

  清朝中前期社会安定繁荣,取消了实行2000多年的人头税,人口得以大量增
长,乾隆年间达到3亿,这也不能说是中医的功劳啊!

  清末西医传入我国后,人口迅速增至4亿。民国时期战乱空前(尤其是抗日
战争这样极具破坏力的战争),即便如此,解放前夕人口仍增至4亿6000万。别
忘了,国民党那时候可是中医历史上最倒霉的时期哟!解放后就更不用说了,由
于西医的迅速普及,人口更是爆炸式增长,这不都是西医的功劳吗?

  欧洲中世纪的黑死病的确死了2000多万人,但那是大约五个世纪的累计数。
中医治下的东亚人一个世纪的病死数恐怕就不止2000万吧?欧洲五世纪古罗马帝
国灭亡时人口还不到1000万,十五世纪发现新大陆时达到5000万,增长了4倍多。
中国五世纪时人口约2000万,十五世纪时人口3600万,增长不到1倍。十五世纪
后,欧洲人口稳步增长,死亡率稳步下降。而古代中国人的死亡率几乎没有什么
变化,一直居高不下,甚至不降反升。中医的“巨大贡献”何在?

  5、该版评论说:“近年来日本韩国的洋中药大举进军中国,使中药鼻祖屡
屡陷于尴尬之地。”请问,鼻祖们自己造的中药铺天盖地,还嫌少吗?“屡屡陷
于尴尬之地”恰恰是中医们自己做的孽。你们非要把巫术立为正统,非要骗老百
姓看中医,群魔乱舞,结果引来了外鬼,抢了自家饭碗,真是活该。另外,洋人
们研究中医药,大抵是为了挣我们中国人的钱,他们自己未必真信,美国佬对人
参根本不感兴趣,却大量种植花旗参卖给中国人,便是一个力证。即使真信,他
们国内的审查制度也远比我们严格,药品质量也更有保证,老百姓自然更愿意买
这些洋货。另外,日韩人虽也是洋人,但毕竟更靠近东方文化,在意识形态、文
化观念、政治体制、社会机制等诸多方面仍难以摆脱某些东方色彩,中医药在他
们那里有一定的市场也不足为奇。所以,请中医们不要这样崇日、崇韩好不好?

  6、该版其他谬论,要么张、王诸君早已透彻驳之,无需赘述;要么明显扯
谎、偷换概念、逻辑混乱,实在不值一驳。

  11月4日于长春



  中医界的这个自我渲染犯了什么错误?

  张功耀

  中医界一直在拿着两个“巨大胜利”吹牛皮。一个是他们把“被英国医生宣
布为脑死亡”的刘海若救活了;另一个就是他们最近在《健康报》上再次吹嘘的,
他们用他们发明的介入疗法治疗SARS,使得入院的SARS病人死亡率只有当地西医
医院的五分之一。对于前一个“伟大胜利”,已经有人揭露和澄清了。对于后一
个“伟大胜利”,舆论界还缺少足够的分析。

  众所周知,中医生行医不需要太多的文化和科学知识。所以,中医生(尤其
是中医泰斗)都不是文化上训练有素的人。典型的例子是,在湖南省中医研究院,
有文凭的科班中医学院毕业生,没有人找他们看病;那些从农村聘请来的“名老
中医”,没有文凭,找他们看病的人比有文凭的大学毕业生多得多。评职称的时
候,则正好倒过来。看病的名老中医评不上职称,不看病的中医药大学毕业生,
职称上得比名老中医快。正因为中医生不需要什么文化素养,这就养成了中医界
轻视文化、轻视历史、轻视科学技术进步的恶习。别看他们那么振振有词地指责
别人“无知”,他们自己却连起码的逻辑学和统计学常识都没有。他们才是真正
的无知!

  中医界自我渲染他们对SARS治疗的“死亡率”大大低于当地的西医医院,这
其中究竟犯了什么逻辑错误呢?

  首先,医院死亡率统计必须在“均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比较。可是,中医
界的渲染一直漠视这个可比条件。常识告诉我们,接受危重病人少的医院,死亡
率通常都会偏少;接受危重病人多的医院,死亡率通常都会偏多;那些从来不接
受任何危重病人的医院,死亡率甚至可能为零。这样的常识,想必不需要做太多
的解释。以长沙市的几个大医院为例,著名的湘雅医院和湖南省肿瘤病医院,因
为医术高,不断寻求科学技术进步,接治的病人多,尤其接治的危重病人多,相
应的,可能造成的死亡率也必然会偏高。相反,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和湖南
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他们的西医项目不发达,他们的中医项目不可能用来
做急救,到这两所医院看病的病人,基本上都不会死。有谁能够依据这样的事实
去证明,死亡率低的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和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比中南大学附属湘雅医院的医术还要高呢?据我所知,这两所死亡率低的中医专
科医院的职工家属及其亲朋好友,一旦出现危重病情,也通常是通过拉关系走后
门去找湘雅医院,不会在他们死亡率低的自家医院治疗。

  其次,中医的急救水平从古到今没有任何提高,一个从来不施行急救的医院,
死亡率必然偏低。中医急救十分滑稽,也十分危险。他们指责废医派人士“不可
理喻”。可是,他们的医术,尤其是他们倡导的急救方法才是真正不可理喻的。
比如,他们对中暑病人“掐人中”,对溺水后被救起者尽快捂住口鼻“防止元气
丧失”,像喜来乐那样用一根葱把一个昏厥病人唤醒。这样不可理喻的“中医急
救”连小孩子都可能骗不了了,谁还会去找中医生或中医医院急救呢?我没有听
说过,有谁愿意把一个需要急救的病人送到“名老中医”那里去。中医从来不做
急救,当然就不会有需要急救的病人死在他的手上了。

  最后,中医没有诊断标准,没有治疗标准,也没有治疗是否有效的因果关系
判断方法。一个没有任何标准的医学体系,对于医疗事故的判断也是没有标准的。
中医的千年积弊形成了一句极端不负责任的托词:“治得了病,治不了命”。由
于中医是一个没有任何判断标准的医疗体系,它早就从体制上把所有医疗事故的
责任推得干干净净了,这样的医疗体系又如何能进行医疗死亡率的有效统计呢?
一个草率成性的医疗体系有什么资格谈论死亡率问题呢?

  从辜鸿铭的辫子说起

  闻惠

  蔡元培主政北京大学时期,主张兼容并包。学校里既有陈独秀、胡适等锐意
改革的新派教授,也有留恋国粹的旧派学究。辜鸿铭可以算是旧派学究的一个代
表。他到北大任教时,大清的辫子已经剪除多年。但辜氏却仍然在脑后拖着一根
猪尾巴样的小辫子。

  辜鸿铭第一次上课,一进教室,立刻引爆学生一阵哄笑。但辜氏非常老辣,
学生们笑的时候,他一声不吭。待笑声落定,他清清嗓子,说,诸位不必笑,我
这根小辫子,要想除去容易得很,但诸君心里那根辫子,要想除去就没有那么容
易了。一语既出,四座哑然。

  确实,辛亥以降,历经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革后的思想解放,国人割辫子割
了一百多年,至今还是没有割尽。

  什么是中国人的辫子?从实质上说,就是以中央大国自诩的国粹意识。当西
方诸国大造机器的时候,我们认为不及我们“农桑为本”,结果闹到了落后挨打
的地步。当坚船利炮打破国门,我们不得不象西方学习的时候,仍然坚持“中学
为体,西学为用”。还是认为中学比西学重要。一句话,自己老祖宗留下的东西,
总是比别人的好!即使已经被实践多次检验为落后,仍然恋恋不舍,敝帚自珍。

  最近围绕中医是否科学的讨论,有媒体做了民意调查。其中,87%的人支持
保留中医。但同时,却只有27%表示自己生病会去看中医。这是一组很有意思的
数据。既然相信中医,有病为什么不找中医?这说明内心里还是认为中医不够先
进。就医治病不同于收藏古董。收藏古董没什么先进落后之分,你喜欢陶瓦,我
喜欢金石,各有各的乐趣。但治病谁都想找先进的医院。现在大医院人满为患,
社区医院却门可罗雀,多数中医比社区医院还冷清。为什么?就是因为病人都想
找先进的医院。这是人之常情,无可挑剔。那么好了,既然中医不如西医先进,
那么,为什么还要支持用纳税人的钱保留它呢?为什么不集中有限的资金去发展
先进?

  许多人支持保留中医的一大理由是:中医是我们的国宝!其实,越王的宝剑,
关公的大刀,都是我们的国宝,但该进博物馆的时候,就得让他们进博物馆,因
为论无论他们有多么久远的历史,只要抵挡不住机关枪原子弹,就不能再让他们
上阵迎敌。还有一些人支持中医,不是出于对中医医术的信任,而是民族情感上
转不过弯儿来,中医是本国本民族的,西医是外国的,难道外国的月亮一定比中
国圆吗?

  其实,现在的西医并不能简单地说全是外国的,如果说是外国的,它是哪国
的呢?英国还是美国?日耳曼还是法兰西?都不是。西医是世界的,是世界各国
人民、各国医生、各国科技工作者共同研究探索实践的结果,其中也有我们中国
人的贡献。尤其是近代,多少中国人在从事西医的研究和实践,其中不乏名医也
不乏重大成果。西医准确的称呼应当是世界医或科学医学。之所以长期被称为西
医,既是因为它起源于西方,也是因为我们中国有中医,对应着就叫成了西医。
西医从传入我们国家开始,就不能确定是哪一个具体国家或那一个具体民族的,
经过了上百年中国人参与其间的发展,更不能说都是外国的,而是全人类的。如
果说过去由于我们落后,在这个领域贡献小了一些,那我们更应当竭尽全力,争
取多取得一些成就,怎么能抱残守缺,分散精力呢。这样的道理从五四以来讲到
现在,许多人心里都明白,但为什么一遇到具体问题就要背道而驰呢?

  原因就在于我们内心总盘着一根剪不断理还乱的国粹辫子,也可以称之为国
粹情结吧。

 

  中医问题、方向、任务及方法

  majorgao

  我学了五年中医,现在持有中医师资格证书,我学了三年西医,现在持有医
师资格证书和注册证书。我在市级中医院工作6年,县医院半年,乡卫生院3个月。
三甲医院工作5年,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一年。也干过医院行政管理工作。可以
说对中医、西医都有一定的了解;对目前的中国医疗卫生状况也有所了解,对中
国的社会也有一定的了解。

  关于中、西医之争我已看了不少文章和贴子,在中国这个问题决不仅仅是医
学问题,也决不仅仅是科学和非科学问题。“五四”运动近百年了,但科学、民
主的两面大旗依然没有在中国大地上飘扬。可以毫不客气的说科学、民主的精神
离我们还很远很远。遥想上世纪初一大批仁人志士为了中华之崛起在很多各自的
领域而努力学习、奋斗,从很多方面为当时的社会进步、国家富强不遗余力的贡
献自己的力量,其立意之高、过程之艰巨,真正令人钦佩,令如我者之后人惭愧
不已!但时过境迁,可已说目前有些情况还不如当年!

  中国大矣,问题亦多耶。目前讲假话、假做事、弄虚作假的风气已渗透到社
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科技界又岂能幸免?但一个国家中精英荟萃、人才会聚的科
技界如果也不能坚持真理、追求事实,那国家危矣!因此中、西医之争也好,科
学、伪科学之争也好,都只是关于我们目前所处的这个病态社会的一个方面的问
题之争。有朋友说过:中央电视台最想讲真话、实话的节目是“天气预报”,可
惜它有时讲不准;别的节目标榜自己讲真话,但它们几乎从来没讲过真话!造成
这种局面非一时之功,自有其历史缘由。回想建国以来历史,56-57年反右,引
蛇出洞,搞阳谋,知识分子还有几人敢说真话?58年大跃进,全国大地可劲地吹,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全国人民都开始讲假话了。没办法,讲真话活不
下去。其后的“文革”更是对科学、民主精神的摧残。改革开放以来,局面有所
好转,但想彻底改变,又谈何容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讲假话、假做
事、弄虚作假已经深深融入到我们的制度、教育、生活、工作中去了。记得小时
候上课,老师和书本告诉我们中国地大物薄,物产丰富,有5000年的悠久历史和
文化等等,只讲好的,不讲不足的。我们真的很自豪,世界唯我中国独大,唯我
中国独尊,西方国家腐朽不堪!等长大了,自己学会独立思考了,才发现自己受
骗了!因此从小学开始我们已经在接受某种程度上的作假训练和教育了。方舟子
先生等人企图振臂一呼,改变目前中国社会中这种普遍存在的病态现象中的某一
方面,又怎么可能呢?

  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让我们拭目以待:作假成风的现象必将得
到根本性的扭转,伪科学必将被揭穿,中医必将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历史发展的
必然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也是我们前进的方向!我们当前的首要
任务就是借这样一个机会和事件,通过对中医、以及伪科学的批判和揭露,广开
民智,使科学的精神深入人心;使求真的理念遍洒人间,从而加速这一历史进程。
这也是历史赋予当代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使命。这一任务是非常艰巨的,过程会
是非常漫长的,然而是终究会完成的,也一定会完成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也
必然属于我们!

  斗争讲究策略,工作讲究方法。在完成这项历史使命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记
住几点:一是要有耐心,要牢记我们的工作对象大多数是文化程度不高、科学训
练很少的人民群众。这就要求我们要反复摆事实、讲道理,不可有急躁情绪,充
分认识到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二是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管海内海
外;不论华人、洋人,只要愿意科学的讲道理或者是讲科学的道理、愿意与虚假
风气作斗争,就是我们的朋友。不要四面出击,不要树敌太多,但首恶必打。三
是要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手段,除了网络,还可以通过电台、电视、报纸等宣传
阵地,多方位、多层次的影响人民大众。四是牢牢抓住当前的中、西医之争这个
话题不放松,持续不断的辩论下去,利用这个机会,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注意力吸
引过来,使他们在辩论的过程中有所思考,对他们有所启迪,从而培养出自己的
判断能力。五是要争取民间组织乃至政府的理解和支持,当然这决非一朝一夕之
功,但只要我们的事业符合历史发展的方向,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就
必定会成功。


  中国传统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和诊治

  作者:Brook

  糖尿病,古已有之,在《内经·奇病论》里记为:“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
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益,转为消渴,
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多为肥美者发病,症状为消渴,都符合糖尿病。治之以兰,以排除积郁之陈
气,就完全是想象了。不信,你就用此法治,看有没有效。

  Diabetes 一词,首先为古罗马Claudius Galenus (131—201) 即盖伦所命
名,意为两腿分开站着,像虹吸管一样排尿。英人William Cullen (1709—1790)
又加了个形容词Mellitus 甜味的意思,就成了Diabetes Mellitus。

  记载糖尿病人的尿甜,中国是隋唐之际的甄立言,记在《古今录验方》里,
比Willianm Cullen早了600多年。很值得国粹骄傲一下。在奥运会上,中国的奖
牌日见增多,那是朝气蓬勃,原来拿奖牌多的,是日见衰落之故。

  如何诊断?除了消渴以外,完整独特的国粹,自有妙法。《南史·庾易传》:
“庾易病,医者告其子庾黔娄曰:欲知瘥别,但尝粪甜苦。易泄利,黔娄取尝之,
味转甜滑。”

  公元695年(唐长寿元年),郭霸亲尝魏元忠之粪,说:“甘,则可忧;苦,
便无伤。”的确如此。

  也不是所有得医生都统一了认识。宋朝诸瑞章《卫生宝鉴》:“夫消渴
者,……愚医不识医理,呼为劳疾或下冷。”说明此法没有列为常规,愚医不知
道。

  这个诊断方法,简单而独特,让它湮没无闻,太可惜啦!不知有哪位国粹,
愿意建立这样一个诊断门诊,亲自用此国粹方法来诊断糖尿病,能这样做的,不
但是真国粹,且会震惊全世界!

  治疗方面,王焘《外台秘要》强调:“特忌房室,热而并甘脯,一切热肉,
粳米饭,李子等。”“食毕即步行,稍畅而坐。”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先
行120步,多者千步,病不得生。”

  这些饮食、体育疗法,很合理。

  药物疗法,有些神方,可以治愈。孙思邈《千金方》:“专服栝楼及豉汁得
其力,……(频繁的小便)渐渐便止。”

  诸瑞章《卫生宝鉴》中有一方,“三日便见口中津润,小便顿减,……八九
服,有病除矣。忌酒色热面鱼咸一百日,永除根本。”书中有药方可查。

  苏轼《东坡文集》:“眉山揭颖臣者,病消渴,疾目甚,自度必死。……乃
取麝香当头子以酒濡湿,作十余丸,以棘拘子煎汤吞之,遂愈。”

  李东垣(公元12世纪人)用生津甘露饮(19位药为君臣佐使)为末,制成粒
状,食后每服2钱,旬日良愈。有药方。

  孙文垣《赤水玄珠》:用13味药为君臣佐使,蜜丸,早晚盐汤送4、5钱,不
终剂而愈。有药方可查。

  以上各家,都说用药能治愈,说明了当时对治愈概念的认识。

  现代神医,无论“苦瓜含片”还是“消糖净”,口称是无任何毒副作用的纯
中药制剂,都含有价格低廉的“优降糖”,利润千倍以上,且潜伏不当使用,引
发低血糖的危险。不知为什么不发掘以上可治愈糖尿病的、不难查到的药方。如
果这些药方能治愈糖尿病,是任何磺脲类、双胍类、胰岛素极其增敏剂所比不上
的,得不得什么奖,倒不是最要紧的,对人类的贡献,无可估量。不赶紧挖掘,
还等什么?


  中医之争的几个现象

  作者:新发现

  方舟子:

  这里有挺中医的,有贬中医的,但我发现几个现象:

  挺中医的人中骂人的特多,贬低人的话特多,而贬中医的人几乎是不骂人的,
晓之以理,动之于情,讲科学的话特多,这是一个现象。

  第二现象,凡是,用很多内容来攻击贬中医的人的,估计是个庸中医。写得
有些档次的,估计是你的同行。

  第三个现象,凡是,用很短的不文明的脏话来攻击贬中医的人大多是小青年,
一腔热血,只顾爱国,不顾科学!

  第四个现象,用很多似乎很科学的例子、经验、回忆、听说、体会来驳斥反
中医的人,但,被真正的内行人一驳就没气了,这种人大多不是故意搞乱的。是
凭经验在说话,可惜,科学最终是不相信经验的。

  第五个现象,正宗的有素质的中医生反而很少在这里挺中医的,即使有也不
骂人的。其实他们心中知道中医到底如何的。

  有个人在这里留的言,我认为是很有道理的我把他摘录下来。

  反对你的人有这么几种:

  1 因国情,我国还有很多人素质不高(教科书就这么说的),他不是故意
和你故意不去,他确实是凭经验在反对你,你不必计较他.

  2 因利益关系失去良心在和你较劲,你因为触及了他的利益,他当然不会
罢休的,很多庸中医,当然包括正规的几个中医生,所以你对付那帮人要斗智都
勇.(注意保护自己).

  3 你的同仁不让你通过用此种方式来成名(你倒不一定想为此而成名),
但他会阻止你的言行的,对付这帮人我想你会有一套的,但也要都智斗勇.

  4 有的人看不惯你的所作所为,因为你没安他的逻辑思维行事,所以他就
出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对付这帮人我想你不必计较他,由他去吧.

  5 闹混水的,闲得无聊,随便发表意见,对付这帮人你就更不要当事了.

  希望你保重.相信你能成功(但你得有耐心,因为现在挺中医的太多了).


  紧急抢救中医的措施

  surf131

  下一代才开始普及中医知识,则中医基本就快断气了。

  基于我国人民“中学为本,西学为用”的先进思想,在医疗界迅速采取紧急
抢救中医措施,以免其衰败的命运。措施为:

  1)既然中学为本,就取消国内一切西医的处方权和诊断权,让他们都处于
我们中医的监督之下,只给他们建议权,决定权在我。保持和强化中医对医学领
域的绝对领导,保持我中医“本”的地位。

  2)鉴于西医偶然还能通过开刀进行诊治,特规定西医开刀方案须经我中医
审查批准。

  3)鉴于西医不断编造新的疾病名称,有瞒天过海欺诈嫌疑,特规定凡西医
对疾病的外洋名称,必须依照中医理论归类翻译成中医术语,名称过僻者予以简
并。

  4)由于中医是精深文化,凡高考文科一律按必修课出题,占国文总分40%
以上;凡理科高考,将中医理论加入物理化学科目,占考分总分60%以上。

  5)参照“吕氏春秋”方式,每年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摆下擂台,允许世
界各国人等前来就<<黄帝内经>>等伟大典籍内容以及中医药之博大精深内涵
等问题向我“中医科学院”指派擂主进行挑战,凡能易我典籍一字者赏美圆1万。

  6)向世界各国派遣中医普及使者,最终让无比先进的我中医药占领世界
99.9%医疗市场。 

 


  对“双盲法”一词的看法

  作者:论者

  方先生,你好!

  很高兴看到网上关于中医的大讨论,尽管越看越觉得科学普及任重而道远。

  看到中文网站上人们常提"双盲法",而很少提随机(randomized)试验,感到
有些本末倒至了。

  随机是现代临床试验最基本的特征,其目的是保证组与组之间已知和未知的
因素的可比性,减少选择性偏差(selection bias)。比如,SARS重症病人让西医
去治,轻微病人让中医去治,西医的病人死的多,就说中医比西医更有效,这是
严重的选择性偏差。除了病情年龄等已知的因素要两组平衡外,还有很多未知的
因素只有通过随机分配来平衡。既使在数据分析阶段用多元法(multivariable 
analysis)也不能纠正未知因素的不平衡。所以在后期的临床试验里,随机是必
须的。 

  “盲”的目的,是减少评价偏差(assessment bias),是为了病人和医生可
以客观的评价病情。因为可能的安慰剂效应和医生求成的主观愿望等,“盲”很
重要,但是,光有“盲”不能纠正因两组病人不同带来的选择性偏差。“盲”可
以是双盲,也可以是单盲,甚至三盲。

  建议大家用全称“双盲随机对照试验”(doub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还这个词的本来面目。


  也说针灸麻醉开刀的一段往事

  田牛

  我的农场老朋友在74年冬天回上海作1/3胃切除手术,用的就是针灸麻醉。
手术后,我们几个老同事去大华医院看望他,问他针麻后,开刀疼不疼。他说还
好,可以忍受。他说医生很好,给他局部处理过再开始针麻的,并告诉他,如果
忍受不住,可以随时给他打麻药。

  他说给他做手术那天正好有外宾来参观,有个可爱的老太太觉得中国的针麻
实在太神奇了,通过翻译问他,针麻开刀疼不疼?现在有什么感觉?他当时虽然
疼,但爱国热情和民族情感战胜了病魔,微笑着回答:针麻开刀不怎么疼。有饥
饿的感觉,很想吃东西。翻译急了,回头问领导,他是做胃切除手术哎,要不要
翻过去?


从谣传“取消中医”看媒体失真

王淑军
人民日报2006年11月03日

  “取消中医”签名达“万人”的媒体报道竟是谣传!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新闻发言人公开辟谣,到11月1日签名人数其实尚不足200人。而前些日子
所谓 “韩医申遗”的报道,也被证为“失实”——事实是韩国将《东医宝鉴》
申报世界记忆工程。

  谣言是如何出笼的?仔细一查,源头竟出自10月10日卫生部新闻发布会
上的媒体提问。自此,在这一提问中的“万人”成为“事实”,被广为引用。
“韩医申遗”一说的流行也几乎是同样的翻版。

  媒体就某个不清楚的问题向权威部门发问,本无可非议。追踪问题、探询真
相本是媒体的职业使命。但提问的记者应当有起码的职业态度,其引用的数据、
阐述的真实,都应有所依傍。倘若记者言之凿凿地发问,竟源于一个根本就不存
在的事实,而如此子虚乌有的“疑问”,竟又被其他媒体当作“坐实”的事实来
报道,进而以讹传讹,争相炒作,则不仅让人质疑媒体的公信力,更让人质疑媒
体“以假为真”的动机。

  其实,查到网上签名的页面加以核实并不算难,但却没有一个媒体做起码的
事实核对,更没有媒体出来质疑消息的来源,以至最后必须由官方出面查实澄清。
这让人不禁疑惑:本应“以真实为生命”的媒体为何如此容易“不实”?

  “新闻失实”的实质不是媒体从业者的水平问题,而是态度问题。从“贝加
尔湖水要引入北京”到“越洋电话采访郎平”,从“取消中医”到“韩医申遗”,
不同版本的虚假新闻之所以频频出现,难以禁绝,源于市场利益的驱动“蒙住”
了部分媒体及其从业人员的眼睛。在媒体间竞争日甚一日的今天,一些媒体将吸
引“眼球”视为最大的市场利益。媒体的“读者本位”本无可厚非,但以牺牲
“真实性”这一底线来吸引读者注意力,捕风捉影,哗众取宠,弄虚作假,就走
向了反面。

  “取消中医”的虚假新闻,正是“唯眼球”论指导下媒体“制造热点”的典
型案例。由于中医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加之目前中医药发展步履维艰,“中
医废存之争”确是读者关注的热点。个别媒体为让热点更热,人为夸大签名人数
以及申报事件的性质,制造轰动效应。更多的媒体则对这样“抓人”的新闻也是
“宁信其有”,推波助澜。因此,“取消中医”的谣传才成为“新闻报道”四处
流布。

  媒体肩负舆论监督、社会协调、文明传承等社会责任,当利益追求抵消掉媒
体的社会责任时,后果让人忧虑。因为在个人活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人们是通
过媒体来认识现实的。作为公共传播资源的受托使用者,媒体的信息传播具有强
大的影响力,理应受到公共性和公益性的制约,承担起社会责任。媒体的失实报
道必然导致公众对现实世界的错误判断,形成错误的舆论,当舆论达到一定程度
时,还可能影响甚至扭曲政府的决策。比如,签名“百余人”和“万人”的差别,
就影响到人们对反中医者在人群中比例的判断。于是,本来微不足道的一件事,
竟成了众多人议论的话题。

  面对屡屡发生的媒体不实报道,新闻界有必要再次敲响“维护新闻真实性”
的警钟! 


【方舟子按:《雅安日报》忘了去采访雅安最著名的中医、号称绝食49天的陈建
民了】

争论激烈 中医的出路在哪里?
  ——雅安市中医药界现状调查

2006-11-05雅安日报

  2006年10 月7日,张功耀(中南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教授)在博客
上表示,应采取措施,让中医药在5年内完全退出国家主流医疗体制,彻底停止
中医中药的研究,有逾万人签名支持;“1998年就比较系统地批过中医,2001年
以后每年都在批”的方舟子也成为了备受关注的新闻热点。

  从神农尝百草开始,几千年来为我们疗疾治病的中医药一直是当之无愧的国
粹。然而,中医药还能不能治病救人的诘问在社会上出现,人们在问:

  网络争论 碰撞激烈

  方舟子言论:

  中医是一个包含了哲学、玄学、迷信、民间医术和巫术的大杂烩。中医没有
什么科学价值,但是有文化价值。

  不要欺骗消费者说中药没有毒副作用;中药要像西药那样清楚、具体地标明
已知的毒副作用;没有做过毒理试验、毒副作用不明或毒副作用过大的中药不能
上市。

  现代医学研究跟别的实验科学并没有什么不同,遵循的也是“观察-建立模
型-预测-验证”这一套方法。中医著作中却充满了无法检验的预测。

  张功耀言论:

  我倡导告别中医中药,就是在我国医学界理直气壮地倡导科学进步,而不是
在一些冠冕堂皇的口号下保守落后。

  就我本人所读到的关于中医系统观的论文来说,它们只是一些煞有介事的术
语堆积,没有一篇论文真正达到了系统因果观的水平。

  在传统中医药的问题上,很多是民族主义情绪遮盖了理性态度。这样无法促
进医学水平的提高。

  在现代医学的条件下,中医难以进行安全性的测量。卫生部难以对中医的安
全性做出保证,而且我们国家也从来没有对中医的安全性做过什么研究。

  网友反对意见:

  中医往往是标本兼治,比如中医不仅会消除炎症,而且还会从体质上改善,
从而从根本上减少炎症再次发生。

  好的东西始终是好的,即使有更好的替代物,我们也不能说它是谬论,另外
西医并不能够替代中医,比如中医治本这方面优越于西医。

  西医进入中国前,几千年中国人相信中医、找中医治病,中医是骗人的,能
骗一人,能骗千百万中国人?,能骗一时,能骗几千年?

  一是稀少,与西医在各国所向披靡相比,中医是传统医学里面存活的最好的
唯一一个;二是古老,2000年的历史了;三是可爱,很多学者都认可中医比西医
有更多的艺术气质;四是具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这是不言而喻的。

  市民观点:

  “我不看中医。”

  “取消中医?绝对不行!”

  在我市街头,记者采访了数十位年龄分属不同层次的市民,很多人表示,近
几年生病都是用西医进行治疗,但中医药是很有必要存在下去的,理由分别为:
“用中医可以治本。”“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东西,咋能丢?”“中成药副作
用小。”当记者问及,对中医药以后的发展有什么建议时,大部分人都表示,对
中医药不甚了解。

  记者在调查为什么大部分人在生病时会首先选用西医时,大部分市民表示,
西医效果明显,见效速度快;一部分市民表示,患上小病不用去医院,自己就知
道该吃什么西药,就去药店购买,很方便,对中医药不是很了解,不敢乱用;也
有市民表示,曾试过中医药,效果不甚满意,以后就不用了。

  事实上,市民们对中医药的保护态度是坚决的。

  我们可以看到,原本是治病技术的中医,在一部分市民的心里,已不再是治
病疗疾的方法,而逐渐演变为一种文化传统。这样的变质,是一种退化,还是一
种升华?

  中医“申遗” 风云再起

  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早在2003年就开始酝酿中医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组
织有关专家进行细致调研,并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持沟通。但直到最近迅速升
温的所谓“韩国改中医为韩医申报‘世遗’事件”,许多中国人才第一次注意到
中国其实早已经有了“中医药申遗”的抱负。

  中医药是遗产,需要申遗,西医药为什么不需要申遗?究竟是因为中医药有
更久远的传承,需要成为“遗产”作纪念;还是因为它在现实里已经奄奄一息、
命悬一线,迫切需要成为遗产受到保护?如果是后者,那么在申请保护之外,所
有中医药工作者,所有中国人,似乎还有更急迫重要的工作去做。

  雅安中医 成就斐然

  记者从市卫生局了解到,这20年来,我市中医管理体系逐渐形成,设立了
“雅安市中医管理局”,在市卫生局建立了中医科,区县卫生局有明确的中医管
理工作人员。中医工作与卫生工作同等纳入了年度卫生计划和目标考核,加强中
医药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发展卫生的系列重要文件中得到了体现。

  20年来,我市中医药人员总数增幅不大,但技术职称结构逐步合理,医疗水
平和服务能力得到加强,硬软件规范化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和提高。 1984年,
我市中医药人员共1105人,其中初级职称727人,中级职称27人,高级职称2人;
到2005年,我市中医人员共1137人,其中初级职称 722人,中级职称288人,高
级职称68人。前不久,陈怀炯在“首届四川十大名中医”比拼中摘桂。

  中医事业的发展,人才是关键,20年来,我市通过多形式、多层次加强在职
中医药人员学历教育、继续医药教育等成人教育方式,共完成在职人员大专学历
94人,中专学历400余人。继续教育覆盖面90%。总结老中医精粹2册,使后人能
继续老一辈中医专家的学术精华。

  面对目前中医药市场仍然低迷的状况,有关人员无奈地表示,这是全国中医
药界的大环境所决定的,所有中医药工作者都要更加努力。

  中医明天 值得期待

  2006年10月10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明确表示,“中西医并重”是我国卫生
工作的方针之一,坚决反对取消中医的说法。不管网络上兴起多少讨论,官方的
表态已然明确,“是否取消中医”只是一场仅存于民间的言论之争。振兴中医,
雅安中医药界跃跃欲试。

  雅安市卫生局

  医政科科长 杨小玉

  “网上‘废除中医’的言论,是某些人对中医、中医学无知的表现。近年来,
我市的中医事业无论是在人才上、还是在管理体系上,发展都是很大的,某些优
势专科在省内也有一定的影响,比如天全中医院的骨科。当然,中医是不断发展
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以后我们还要在很多方面努力,比如强
化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建立农村中医药网络,继续做大做强优势专科,搞好知名
中医的继承工作,加强科研力度、通过创新将中医发展壮大。”

  雅安市人民医院

  四川省名中医 刘中玉

  “网上‘取消中医’的言论我也看了,作为一个老中医,我很愤怒。这其实
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解放初就有人这样叫嚣,但是此后的几十年中医越来越壮
大,这就足以说明问题了。中医在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过程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
作用,非典时期又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不是说取消就取消得了的。我从天津中医
学院毕业,就到我们医院做了40多年的临床工作,治疗过的病人相当多,如果没
有疗效,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来看中医?中医是我国的国宝,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
手上有什么闪失。”

  雅安市中医医院

  雅安市名中医王明全

  “中医有几千年悠久的历史,国人都有这样的信仰,相信中医能治病,能解
除痛苦。我们从事中医的人,一边学习,一边做临床工作,都还不能完全研究透
彻。这样蕴藏丰富的学问,居然有人说要取消,实在是无知。现在市场经济的发
展、国门开放,中医还走向了世界,为外国人治病。这些年雅安的中医药发展是
很好的,但是要继续努力。政府应该加强扶持,要重视中医的继承,不能等到中
医技术失传、人才断档后才有所行动,那不仅是人民群众的损失,更是国家文化
的损失。”

  中医药未来要走怎样一条路,我们应当关注,雅安的中医药要走怎样一条路,
我们应当努力。毕竟,被所有民众接受、广为利用,远比被列入博物馆接受瞻仰
有意义得多。记者山 川



  不要糟蹋科学这两个字

  Tansir @ 2006-11-04 18:01

  中国原本是没有科学的,日本著名科学启蒙大师福泽瑜吉把"science"译为"
科学"。到了1893年,康有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此后," 科学"二字便在中
国广泛运用。中国人什么时候开始了解科学的呢?影响最为大的莫过于1919年五
四运动,那时候人们高举“德先生”和“赛先生”的两面大旗,这里的赛先生就
是指的科学。大概是从那时起,中国人民才开始意识到科学对于我们这个古老民
族的重要性。

  在此之前,中国是没有科学的。因此也就没有所谓“传统科学”之说。中国
之前的各种知识并非是通过科学的来的,而是通过经验,观察,揣摩,甚至是瞎
猜得来的。不可否认中国古代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例如基于观察而开发出来的
天文历法。再如基于实验开发出的织布机,印刷术,但这里的创造都是孤立的。
但由于国内没有成熟的科学体系,各种技术只能采取家族传授的方式传达,相互
之间缺乏交流,因此整个技术水平一直没有什么飞跃。

  什么是科学呢?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科学是唯一的真理。
科学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研究知识的方法。科学有着一套成熟完善的研究体系,
包括高等教育,实验室体系,导师制度,课题的一系列过程,实验,数据计算,
论文发表和检索等。这一套完整的研究体系可以保证人类整合全球资源,沿着科
学道路一步一个脚印的探索真理。

  今天有很多人总是怀疑这个科学体系,将之称为“西方科学”,言外之意就
是认为除了这套体系之外,在国内还存在着一套能与之抗衡的东方“科学”。目
前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中医。中医来自于中国古代,当时人们的知识水平很有限。
很多问题都不能解释,所以依据古代的哲学观点来笼统的概括。当时人们了解的
无非是金属坚硬、木头从土中长出来,水是液体,火有热量,土里可以长庄稼这
些物质的一些物理性质,就以为世界都是由金木水火土组成的。他们对人体也缺
乏了解,就以为人体作为一个完整体系也可以用这“五行”来解释。

  这就产生了所谓的“生辰八字”,“上火”,“五行缺水,故起名海洋”,
进而又派生出林林总总的奇怪理论。归根结底,这是由于古人对自然缺乏了解造
成的,所以用一种简单的理论试图解释整个宇宙现象。因为它简单,所以就无法
细致的处理很多问题,这就养成了中国人缺乏认真,粗枝大叶的民族特性。

  由于其笼统的特点,就有很多人开始用“整体”“深奥”“博大精深”来形
容。这其实是找借口。科学是讲究“深究”“认真”“细致"的。这些模糊的东
西怎么能成为“科学” 呢?

  由于今天人们普遍对“科学”有认同。所以很多人动不动就往“科学”两个
字上靠,什么中医科学,五行科学,气功科学,风水科学,易经科学都有。这是
对科学这两个字的玷污。如果这些东西也叫科学就对不起被火烧死的“布鲁诺”,
对不起研究放射性物质的“居里夫人”,对不起“人类基因组计划”,对不起千
千万万为科学奉献终生的人。

  有些人宣称自己什么都懂,或者包治百病。但千千万万的这种人最终却对人
类没什么贡献。

  有些人终生只研究一丁点的东西。但千千万万的这种人最终却创造了伟大的
现代文明。这就是科学。

  没有科学,万古长如夜 !!
(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浏览次数:888--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上篇文章流水人家半边桥
----下篇文章关于《中医存废的资料荟萃》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