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向我约稿
[首页] [关于本站] [新闻中心] [2024年郑光路《成都旧事》《四川旧事》《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我的相册] [留言板]


2024年郑光路《成都旧事》《四川旧事》《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拍案惊奇!郑光路精彩特稿[图片: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中)及夫人濑田裕子与郑光路合影]
文史长廊精品[左图:郑光路(左1)应邀拍电影时]
文革类老照片.美术作品链接[左图:郑光路当医生时和原珠海市市长梁广大(左)合影]
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现象研究专栏[图:郑光路(左1)与常演“皇帝”的张铁林先生(左3)]
郑光路巴蜀文化及历史类作品[篮球巨人穆铁柱和郑光路]
近50年当代史研究史料[左图:原国务院侨务办公厅负责人庄炎林(左)与郑光路合影]
[文革专栏]本网特色,翻页内容甚多![本栏图片:郑光路1966年在天安门]
评说成都、四川[图为著名学者魏明伦先生(右)与郑光路]
四川特色作家文章[左图为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先生(右)和郑光路]
历史往事揭秘专栏[左图为郑光路收藏的文革宣传画]
“社会评论”精品转载[左图为郑光路(左)与成都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刘学文]
中国近现代文学掠影[左图为张邦元(右)绝技童子功“隔山望月”与郑光路同摄]
中国知名文革史研究者精品专栏(!本网热烈推荐:链接严肃学术网站渤海大学网),极其丰富多彩!
中国历代文学研究专栏[老武术家王树田(中)郑光路(左1)刘绥滨(左2)市武协副秘书长王学贤(左3)]
!连载郑光路最新长篇力作《打工妹怪遇》欢迎阅读和书商、出版机构及影视改编合作!
网友交流专栏[郑光路作品讨论会上民革市文史委员会主任王大炜(右)作家白郎(中)和李克林教授(左)]
《川人大抗战》选载[成都媒体为《川人大抗战》举办座谈会后李克林、流沙河、王大炜、卢泽明等先生同摄]
巴蜀文化和掌故[海外作家与成都卢泽民、章夫、冉云飞、郑光路(1排左1)、白郎、蒋蓝等]
今年郑光路有影响的新作[左图上排右起:郑光路、郑蕴侠、副导演商欣。下排为导演刘子农及张国立、王姬等]
当今文学界之怪现状[文革结束郑光路(1排右1)考入大学与同学去安仁镇接受“阶级教育”]
转载网络精品[1987年郑光路(右1)与华西医大副院长张光儒博士(右2)在珠海工作时游澳门]
老成都掌故[左图为郑光路(右1)在青城山上清宫与道士练剑]
武侠文化[左图:右1郑光路,右2习云太教授(中国武术一级教授),右3刘绥滨,右4铸剑专家龙志成]
滑稽妙文选[人生如戏,图为郑光路(右1)1985年应邀参加影视剧拍摄时照片]
中国文学、史学与世界[图为法国学者大卫(左)和郑光路
巴蜀文化中的杰出人物[本栏图片说明:中国著名电影艺术家谢芳(中)、张目(右1)和郑光路合影]
四川及巴山蜀水人文[左图为郑光路(1排中)1985年与几个弟子同摄]
当今社会奇稀罕事、伤心事、可怕事[左图:郑光路舞禅仗习武照]
文史文学精品转载[图为1990年郑光路(后排右2白衣者)与众武术人士在少林寺参加武术拍摄]
郑光路欣赏的古典、文学、史学作品推荐[1986年郑光路(上排左3)参加武术表演赛后和四川武林好友摄]
阅之有益的史学方面学术文章[图为郑光路(中)当医师时在医院为病人作手术]
郑光路著《中国当代热点问题透视—中国气功武术探秘》选录
郑光路文革研究专著介绍[图为两本专著封面]
四川近、现、当代史研究史料参考[郑光路1987年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工作时照片]
文化与教育[图为郑光路练铁指功练武照]
体育武林前辈【左图:1984年时郑光路与李孟常师傅(右)。右图:郑光路与黄林派钟方汉师傅(右)】
郑光路巴蜀文化研究专著[郑光路与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郝勤教授]
隆重推荐作家原创精品[《武当》杂志主编刘洪耀(右)与郑光路]
过来人回忆文革历史[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当受苦知青时,点击图很瘦]
官方报刊资料(主要为文革时期)选登[本栏图为文革中的恐怖刑场]
知青问题研究[郑光路1970年当知青时艰难环境下仍自强练功“朝天蹬”]
名家杂谈精粹[郑光路(左1)与四川武术名家黄明生(左2)、李兴白(左3)1985年在电影剧组]
抗战文史[英勇殉国的饶国华中将之女饶毓秀(左1)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之子李克林(左2)与郑光路]
四川著名学者、作家岱峻专栏[作品充满空灵雅趣和智慧沉思。图为岱峻夫妻恬静生活]
四川著名特色学者、作家陈稻心专栏[图为陈稻心先生(左)与郑光路]
中国著名作家雁翼专栏[左图为中国著名老作家雁翼(左)与郑光路合影]
学术界百家争鸣[左图:四川曲艺界大师邹忠新(左)与郑光路在一次文艺会上]
武侠小说评弹[1986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肖应鹏(右3)在一次会上]
四川著名武术家(排名不分先后!)[郑光路(左1)与著名武术家王佑辅(左2)邹德发(左3)合影]
宗教文化与人生、文学[图为郑光路(左)与四川一高僧]
佛道、医学、养生文化[图为郑光路(左)与武友在山中古佛寺练武养生]
纪实历史、文学长篇[香港《明报》1987年刊登郑光路当医师搞科研时照片]
中国传统文化名篇[1987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全国地趟拳冠军陈刚(右3)]
门外诗歌谈[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下排右1)和红卫兵战友]
放眼世界专栏[红卫兵文革闯将]
免费网上书屋、实用网站[more翻页还多!]图为毛泽东与张玉凤
中国各地优秀作家陆续推出专栏
重要精华文章专栏![左图:中国民生真实的另一面“黑窑矿工”]
2024年郑光路出版之新书及新闻


·写作范围:文史、文革史、抗战史研究,以及社会纪实文学作品(中国社会热点问题类纪实)
·姓名:中国独特题材文学网
·笔名:站长:郑光路
·电话:--
·手机:423648068@qq.com
·OICQ:--
·电子邮件:423648068@qq.com
·通讯地址:中国.四川省.
·邮政编码:--
--管理中心

  本站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四川足球百年风云录》,足球什么时候传入四川?又是如何在四川传播开来的?……

作者:郑光路 -上传日期:2003/8/19
    

已有著作权保护,本文资料不允许随意引用!


     关于《四川足球百年风云录》一文的简单说明

1. 足球运动为广大人士关注之热门话题。每日各报关于足球新闻消息连篇累牍,大多雷同,毫无特色可言。但足球什么时候传入四川?又是如何在四川传播开来的?这之中有多少趣闻轶事?……这些方面却未见有专门文字叙述,是广大读者、球迷甚至足球界业内人士既感兴趣又未必了解的。据本人研究,至今年足球传入四川整整100年了,很多人根本不晓得这一点。本文作者研究四川近代史过程中,经多年辛苦搜集,花三个多月时间费力写成此文。
2. 本文主要资料,系作者多年来采访、查找内部资料、老足球运动员回忆……等等。多数均未见公开出版物发表过。本文写作时态度严谨,史实准确无误,但行文尽量以轻松活泼、文笔简洁以照顾可读性…..故本文史料性、趣味性、可读性都较强。本文应该是迄今为止一篇很详尽全面记述四川百年足球史的文章,这相信本文能引人入胜使各界读者关注。
3.
本文内容为资料性甚强的文章,绝大多数材料为本人以前独家采访掌握,资料有独家来源处。
       

                                                           
   现代足球始于1863年的英国。鸦片战争后,英国军舰嚣叫着侵入香港,带来祸害中国人的鸦片,也带来为侵略者健身逗乐的足球运动。—些“新潮”中国青年学生,也踢着玩玩。学生们长衫撩起扎在腰间,猪尾巴长辫子盘绕头顶,几十人乱追乱踢,全无规则。1901年,上海才出现由圣约翰书院学生组成的比较正规的足球队。此后,一些“书院”都组织起足球队。1906年,协和书院足球队与英国土兵足球队在北京天安门前的广场上比赛,有个昏庸清朝大官颤悠悠坐着八人抬大轿路过,见了非常惊奇,他万不相信中国人能赢球。第二天,他特备一只白磁九龙杯派人送到英国使馆说:这个杯是送给胜利队的!洋人哭笑不得,又派人骑马将九龙杯送到河北通县协和书院。因为这场球,协和队以2:0战胜了英国队…..1907年在北京举行了一次国际比赛,当时中国有协和书院和北京文汇书院两个队,外国有英、美、法、德、意、奥六个队。结果英国队得第一,中国的协和队与文汇队分别得第二、三名,美国队最后一名…..旧中国的足球队对日本、菲律宾及南洋一带水平低下的国家进行过一些比赛,曾在1913—1934年间连获八届远东运动会的足球冠军,矮子中充高人,也曾扬眉吐气一时。从1910年中国第一次全国运动会到1948年的三十八年间,国内只举行过七次全国性的足球比赛;仅参加的两次奥运会,都大吃“鸭蛋”而归,受尽外人讥嘲冷遇。
许多人也许不会相信:地处西南一隅的四川,足球运动的开展在中国居然算很早的,从1901年传进已百年历史。足球是怎样在山遥水远的内陆四川传播起来的呢?无数球迷甚至足球界业内人士也不一定了解这段鲜为人知的史实。本文作者研究四川近代史过程中,花大力气搜集大量零星散乱的史料,写成此文以飨读者…..
                                                                                
          1.  陶维义和广益中学的第一只足球

鸦片烟毒,四川为最,当时就有人痛心疾首说:“四川人是’东亚病夫’中的病夫!”下棋、钓鱼、叶子戏、骑马、秋千、打弹弓、走城墙等民间习俗,已属了不起的体育活动。清朝武举及演武,乃是“正宗”官方体育。清末全省武考设在成都北较场砍头行刑之处(现成都军区),《锦城竹枝词》说:“北较场考武举人,文殊院侧武棚邻。闲时芳草行刑处,秋夜萤飞讶鬼磷”….破败荒凉景象预示武术发展前景不妙。光绪二十六年(1901年),清政府颁布“新政”,废除科举,武举也随之取消。加之义和团运动后,清廷严禁“拳匪”习武,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体育“国术”奄奄一息。四川地处西陲,消息闭塞,风气保守。国民孱弱,幽幽豆灯如鬼火,虾腰驼背蜷缩,鼻涕浓痰大抽鸦片….这情景四川处处可见。
一批批怀着唤醒东方睡狮的热血青年漂洋过海留学,带回新的思想,也带回现代体育。  省城成都清末后,学校有了体育课程,主要是日本式的哑铃、徒手体操、兵式操和木马等器械体操。此外,1858年“天津条约”后,清政府准许外国人来华传教、通商、办学、办医院等,首批法国教士就风风火火闯进了四川成都,在马道街建有修道院、教堂和医院。后来美国在重庆办起了求精中学等教会学堂。各国教会竞相仿效,在成都办起了华西协和中学(1905年),华美女中、华英女中(1907年)、广益小学和华西协和大学(1910年)等……它们都曾开展过足球运动。
 1901年,汽笛长鸣,一艘轮船靠岸停泊, 25岁的青年陶维义(Algnid  Daindqon)受英国公谊会派遣从伦敦来到重庆,他从箱子里拿出只足球,心情复杂、泪湿面颊…. 陶维义,1876年出生于英国伦敦,学生时代就热爱足球,后进入皇家空军足球队当优秀前锋。教练推荐他参加国家队(当时英国足球队是世界冠军),但大哥要他到重庆办广益中学。他不很情愿放弃国家队员的梦想,但不曾想却成了四川传播足球运动的开山鼻祖;他手中捧的玩意儿是出现在四川第一个正规足球。他在黄桷垭创建了“广益中学”,1903年,长江南岸文峰塔下,四川第一个正规足球场建成了。巴蜀大地首次响起龙腾虎跃踢球的哨笛声….
因修足球场事先未得伦敦公谊会批准,建筑费超支,陶维义被召回英国。1909年,他再次来广益中学任校长,还带来不少足球、球鞋、球衫,仍教英文并任足球教练。原广中学生熊正贵、文复阳老先生1985年回忆:那时全校四个班,每班学生不过三、十人,陶校长在各班组织两个足球队,每个学生必须参加一个队。各班每天下午安排有一小时体育课,用来踢足球,训练很严格,陶维义风华正茂,单枪匹马地示范前锋、中后卫与守门员的各种动作,精湛的技术、优美的动作,令人叹服….. 
广中校队苦练,陶维义认为“可战”了,决定星期六下午与长江中英舰体尔队(后为威京队)举行比赛。赛前上课,着重讲了比赛纪律,运动道德与服从裁判等要求。首次与高鼻子“强敌”对抗,学生娃难免紧张。客队块头大、体力好但技术不整齐。广中队是小个子,但技术全面灵巧,集体配合好…..开赛了,呐喊声中后如初生牛犊,结果踢成二平,算出师不羞。此后每月比赛二三次,互有胜负。大雨照样进行,冒雨踢水球,泥泞中打滚、摔跤,锻炼了顽强作风…..
1924年,留学英国归来年轻有为的杨芳龄任校长,配合陶维义工作,足球运动从中学普及到该校附属小学。小学生踢小橡皮球,初中生开始踢小足球,高中生踢十八瓣的英制标准足球。班有班队,级有级队,校有校队。有的起名“和声”球队,有的起名“强毅”球队…..下课钟声一响,学生们欢呼着跑到球场上踢几脚,课间十分钟也非踢不可……每周星期一至星期五下午课余时间,固定为本校班队比赛时间。学校严格训练,校长陶维义、杨芳龄在场上画方格,编上号码,命发球队员不论横传、直传、斜传球必须到位,要求跑位的队员在传球的一刹那必须赶到位上接球。又在球场边上、墙壁上按球门大小也画上方格编上号,要求队员从不同角度射球,都能射到第一点上。还规定每日早、中、晚为校队主力练习射门时间。无故不到者有被开除学籍的危险,“严刑峻法”,因此足球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很强,成为能攻善战的足球劲旅……
     30年代,重庆广益中学足球队名噪一时,它多次打败英国、法国和美国的军舰水兵足球队,特别是战胜实力强劲的英舰“塘鹅”号水兵足球队,被中国体育界视为佳话。  
    1933年,英舰“塘鹅号”足球队高大魁梧的水兵们来到广益球场,激烈比赛开始了。“塘鹅队”中职业球员多、身强力壮;广益球队为洗“东亚病夫”之耻,短兵相接,拚搏激烈。开战几分钟,广益队就首先进一球。英方凶猛反攻场,把球传到广益队的球门前,一个英兵球员在十二码处一脚劲射,球打到球门李平西胸前。李闪电般猛扑上去双手抱住了球…..英方出师不利,比分从一比0升到四比0,越输越慌,好容易打了几个险球,不是被球门李平西抱住,就是被托出界外,或是被广益球员一脚解围…..气得英兵球员唉声叹气…..广益中学一群十几岁的娃娃,竟以七比0的悬殊比分大胜!
    英国人很讲球风,虽败仍有礼貌。比赛结束离场前,双方队员横排,相对而站。广益球员黄维柱用英语连呼三次“打得好!”对方也同样连呼三声表示回敬。离场时,中方兴高采烈,笑声不断,英方垂头丧气、默默不语。双方球员进休息室用茶点时,英方球员坐卧不安,吃不下点心,呆了一会怏怏然下山了…..杨芳龄校长送他们回来,见广益球员们又吃又包,笑着说:“你们吃吧!今天你们赢了,也不要骄傲,人家地形不熟….”
英兵球员这次惨败,并不甘心,又连续六个周末同广益足球队打了六场球,双方各有胜负,广益中学胜多负少。几场比赛,双方越打越亲密了。“塘鹅号”舰长为表示友谊,特地从伦敦买了只高约尺许、直径约20多厘米的压力式铜钟赠送广益中学留念。钟上铸有英
文。据重庆南岸区体委的王万国、李福祥1984年撰文说:这只钟一直保存到文化革命前还在。
国民党旅长郭勋祺曾组织全市足球好手、国民党中央警官学校队组织的球队,都敌不过广益中学。当时重庆著名的球队还有“求精中学”足球队等。
1937年,陶维义退休了,他离开重庆回国时是61岁。登船离别时,他依依不舍,潸然泪下…..这位足球传播者回英国定居,1956年逝世,享年80岁。
陶维义回国后,杨芳龄主持广益中学校务二十余年中,为广益培养了上百名运动员。1933年第五届全运会在南京举行,下半年全国足球分区赛在武汉举行,1935第六届全运会在上海举行。四川足球代表队广益中学的人不少。
建国后,广益中学足球健儿有的担任了省、市一级的足球教练,有的担任大学老师。广益中学后改为五中,五十年代初获市运会“国防杯”赛冠军,并多次获得第一名….1979年,随着世界女子足球队运动的兴起,五中组建了首批女子足球队,1980年春获市首届“巾帼怀”第四名,1984年获市女子足球第二届“巾帼杯”赛冠军……
   
  ‘       2.  基督教青年会与成都早期的足球等现代体育

    西南重镇成都,比重庆也落后不多,在1906年开办的四川体育专科学堂巳设有足球课,1910年后,成都高等师范学堂和华西大学周末常有足球比赛….
著名的物理学家魏时珍1988年92岁时回忆:1907年,他在成都高等学堂附中读书。英文老师系上海圣约翰学校毕业,他来校时带来一个足球,每天夜饭后即和同学一道在操
场,你一脚我一脚踢地乱踢一气。球常是蔫瘪瘪的,因为是鼓起腮帮子凭口吹胀的。一年后,这位英文老师离开了学校,也带走当时颇稀奇的足球。这大概要算出现在成都最早的“足球运动”。
     全川各地的中学毕业主,大都来成都升学。足球活动也由重庆带来成都,后来成都有名的足球运动员都来自重庆。当时足球昂贵,小学生踢的是小皮球,怕踢烂鞋袜爹妈骂,很多人嘻嘻哈哈甩光脚板乱踢。中学生、大学生,则买成都仿制的易变形的“土足球”。唐次斌老先生回忆,1920年他在西城小学读书,还经常在他们学校女生部草地操场同成都县中学生用竹竿立了两个球门比赛,只是那足球很大,是用猪尿泡做成的…..
学校当局最初视踢球为调皮,尤其小学生还要受校方训斥……学生们只好利用节假日或课外时间到校外大敞坝去踢球,大家围成圆圈,球放在中间,踢来踢去,谁踢得高,踢得远,就算足球大明星了…..比赛时也是这样,不懂得规则、技术,总是先整人后踢球。整人的方法招数类似武侠绝活:有什么“飞勾子”,就是猛跑去跳将起来用大屁股冲撞人;“甩叉腿”,就是双脚跃起来去蹬人,或一计扫膛腿般先把人绊倒再说…..这些整人花招是那时公正的“游戏规则”….  
 冯蓉先老先生1988年时回忆:那时比赛,就是把球向对方踢过去,全场人“啊呀呀”乱吼冲过去;对方一脚踢转来,大家又“啊呀呀”乱吼冲转来….冲来冲去,就是比赛。也就是说,当时大家都不知道足球比赛怎样进行。比赛时常用的术语:裁判员一般喊“Just”!守门员喊“Door”!后卫喊“摆克”!中卫喊“Centeh”!边卫喊“Side”!前锋喊“Foord”!这些似是而非的“摩登”、“洋盘”喊法连小学生都吼得烂熟。
成都当时还“发明”—种极为普遍的踢法,叫做“登尖子”,就是把脚指翘起来,利用球落地刹那间反弹力把球捅出去,在捅球上位置不同,还可构成不同的旋转…..这种捅球,来得突然,又很快,当时不仅中学生或大学生爱“捅”,连小学生光脚板也“捅”…..
     成都市最早的足球场要算文庙西街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修的那个足球场。
     清宣统2年(1910年) 。上海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派美国人谢安道(美国春田大学毕业生、牧师、体育家)来成都,在文庙西街挂起成都基督教青年会的招牌,宣称:“青年会为教会之枢纽,亦为各界人士之间接机关,其性质效力,能引军政学绅各界而欣然入于教会以成圣”。并以发展“德、智、体三育为宗旨”。1913年,迁往科甲巷(现春熙路地址)。
谢安道等人挂出牌子后,以文庙街为基地建筑运动场以发展“西洋体育”。他们号下附近土地约数十亩,在靠君平街下面修建一个正规足球场,此外还修了网球场、羽毛球场、克罗克球场。1911年前后,谢安道派教徒到文庙西街附近的铁道学堂和成都高等学堂附设中学、成都联合中学(现石室中学 )等大力宣传,要青年学生到该会踢足球、看体育杂志、画刊及宣传“西洋体育”的幻灯片,还组织参观洋人每周两次的球类比赛…..1913年谢安道又与四川督军胡文澜协商,将旧臬台衙门后面百余亩地皮(即现在春熙路北段及南段的地方)占下,除修建基督教青年会会所,还修建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排球场、乒乓台、弹子房、浴室…..以后又建修了一座体育馆(后改为大华电影院)。市民去运动或洗澡,出钱购票(会员则打折优待)。同时还卖美英制造的足球、兰球、排球、运动服装、跑跳鞋及运动书刊。成都基督软青年会以开展体育运动扩大影响广收会员,洋人目的自然是为宣扬西方宗教文明和牟利,但客观上大大促进了足球等现代体育在四川的传播。
    著名的体育史学者孙仲达说:1918年成都联中等因学校无足球场,经常租基督教青年会的“足球场为课余运动场所”。1918年,该会在成都举办“四川第一次夏令会”,会期六天。主要的项目除基督教宣传外,足球等球类活动、游泳、爬山、野餐等。从这以后,几乎每年都要举行内容相似的“春令营”、“秋令营”、“夏令营”….该会曾开办过体育可奇斑(体育指导员训练班),由华西大学洋人任教,传授足球等体育运动的组织领导。
于是,古老成都现代体育项目逐渐开展,常有足球、篮球、网球等球类比赛,少城公园(现人民公园)等地也修起体育场,当时的“竹枝词”中写道:“丝管东墙聒耳嘈,打球人集笑声高。横生一种郊原趣,短短篱边夹竹桃。”(《成都少城公园竹枝词》)“公园啜茗任勾留,男女双方讲自由。体育场中添色彩,网球打罢又皮球….”(《社会怪现象竹枝词》) 惯于享乐休闲的成都市民,不再以吞云吐雾的鸦片“烟霞”癖和斗鸡走狗提鸟笼而沾沾自喜,已把运动打球视为时髦了…..
    华西大学足球开展得较早,拥有号称足球大王的张顺庆(内江人,前卫),足球二王的颜相荣(绰号颜么妹)、足球三王的唐乐天和程登科(前卫)、杨光廷(重庆求精中学毕业,前锋)、官典昭等人….1917年前后甲工校和华大足球队常有比赛。1921年前后高工校与华大足球队也经常比赛。地点除华西坝外,有时也在南较场或汪家拐足球场举行。中学比赛也不少,如1920年11月成都储才中学与资属中学在少城公园比赛足球….1925 年4月在成都西较场办的四川省运动会中,足球比赛已是重头戏。
    1924年前后,成都市足球活动已达鼎盛时期,几乎每天午后,都有公共体育场的足球比赛;各中小学互相邀请作友谊比赛居多,周末周日更多了… 当时成都人少,偏僻街道空地不少,常见三五成群的小娃娃在比赛小皮球。
 1925年后,足球规则已由上海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译成中文,书店可买到,成都市的足球比赛逐渐正规化,阵式一般是用五三二。这时,少城公园内的足球场(现人民公园内演出场地)和篮球场(人民公园儿童乐园中部,两侧是网球场和排球场)都已建成。1926年至1927年间,成都高等院校的足球师生约四十余人组成了“西川足球队”,多次在这里练球和分组比赛。准备以后同华东、华南足球队作友谊比赛…..
    足球运动还逐渐向全川州县传播。唐次斌老先生回忆:1930年暑假,足球好手李兆龙、唐次斌、张特瑜等六人专车前往潼川(今三台县),和当地足、篮球爱好者在三台东门外大操场比赛足、篮球。1931年至1934年,由李治、周桂山、唐次斌等人在内江组成“自治体育会”,组织了内江“县中”和“沱江中学”学生的足、篮比赛,还利用“沱中”旅游资中之便和当地的岭南中学和省六中球队作了两场足、篮球的友谊比赛….1932年上年以内江“自治体育会”名义远征永川。去时路过隆昌和荣昌安富镇,还分别同隆昌县中及安富镇中学、永川球队作了友谊赛…..1935 年唐次斌在太和镇射洪县中时,指导男、女同学练足、篮球和长跑,要“百炼此身成铁汉”(体育场墙上写的七个大字)。同年下半年他又在邛崃县中时除指导足、篮球运动外,还以“好朋友”球队名义组织起县中、师范、教会学校的教师和同学们一道练球、比赛…..小小足球,就这样在巴山蜀水开展起来。

        3.万县“省四师足球队”大败英水兵“白雀队”

    四川旧军阀杨森,又名子惠,四川广安县龙台寺人,从小爱好体育,将“体育救国”作为其“新政”之一,倡导“尚武精神”。他19 20年至1 9 24年,任国民革命军第20军军长,驻防万县,统辖下川东—带,就将胡寿昌、金孟龙、龙银山等国术家聚拢,成立“万县市武术会”开展活动,并拨款资助。他又在军队、地方广泛开展体育活动;军队、学校、社会上都成立有足球队,常互比赛,促进了足球运动的开展。20军的“九区足球队”实力尤为雄厚….
 中国国弱民穷,列强商轮、军舰在长江内河任意横行。1926年9月3日,英国商轮“嘉禾”号在四川忠县江面,浪沉川军杨森部军需木船一艘,淹死官兵数人,损失饷洋一万余元。杨森多次向英国驻万县领事馆提出赔偿损失,不被理睬,杨森大怒,派宪兵一排将英轮扣留于万县陈家坝码头。9月5日,英方由宜昌调来军舰一艘炮轰万县城,烧毁房屋五千余间,死伤军民一千余人,损失达五千万元以上…..这就是四川近代历史上有名的“万县九、五惨案”。1928年秋,杨森部队为纪念“万县九、五惨案”,约集万县各界足球健儿成立“九、五足球队”,与第一次停靠万县码头的“白雀号”军舰英国水兵赛球。“白雀号”扬言:“我们白雀队球艺高超,打败了中国长江沿岸城市,未逢对手!”
杨森本欲雪耻扬国威,谁知出师不利,足球队以0比1输了,把个杨军长气得吹胡子瞪眼睛,说:“我们万县几十万人,打不赢小小英舰!”……    
当时就读万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任校足球队长的何健康老先生1983年时回忆:他战败回校,愤闷不平。于是约集校队同学向学校申请,以省立第四师范足球队名义,再单独与英兵决一雌雄,学校大力支持。英文老师夏时长写下邀战信,并亲自送到英军舰“白雀”号交涉。酷好足球的英国水兵也愿应战,高吼“ok”!
何健康等人赛前分析:“九·五”足球队仓促成立,队员各有专长但从未集训,又对擅长足球运动的高鼻子英国人心存畏惧,所以失败。英兵人高马大,拼撞凶狠,头球占优势,我方个小,但奔跑迅速,如配合得当、避实就虚智取,未必不敌…
两周后,万县西较场笛声再度响起,中方人人奋勇,英兵全力猛政…..双方拼搏激烈。战至13分钟,中方前锋5号在禁区举足劲射,球从对方下左角应声落网,上半时以1比0领先。何健康等队员军心大振,下半时转攻为守、伺机反攻,终场前五分钟前锋7号又砰地射进一球,终以2比0大败英兵、夺得银盾一座、英国足球一个…..全场中国人掌声雷动、鞭炮齐鸣,“省万师足球队”从此名震川东。
    赛后合影留念(见图片)。从照片上可看到双方运动员,不是中方站—边、英方站—边象球场上两军对抗那样,而是相互混杂,友好地或蹲或站。由于都穿一模—样的宽条格球衣,还须仔细才能分辨出中国人还是英国人…..小小足球把两国运动员的敌对距离缩短了。不久省四师足球队再与‘白雀队”比赛,又以二比0获胜。同时,省四师篮球队又与美国军舰举行了一场篮球队比赛,以传低球、打快球战胜了牛高马大的对手…..   
杨森又喜又恼:喜的是中国人报了“一箭之仇”,他在群众集会上挥舞手臂说:“今天我很高兴,我们万县打败了英国人!”;气的是没有用“九、五”队名义,又未将银盾、足球上送….他大发雷霆,把校长唐士心叫去,当场“啪啪啪”给了几耳光,大骂一顿,撤销其校长职务。万县市民心情复杂,对何健康等球队队员戏谑说:“你们的球踢得倒是好,就是把唐校长都踢垮杆了!”    
     
                     4.军阀杨森与足球等体育运动

    早在1910年前,清政府四川新军中就有足球活动的开展。中华民国后,军队里推动球类等体育运动发展的人不少,其中以杨森最出名。他一生酷好体育,喜打太极拳、舞剑、骑马、射猎、网球……早在1922年,杨森时任20军军长,继朱德之后兼任川南永宁道道尹,驻泸州,曾主持举办了“川南联合运动会”。由“川南师范学校”教务主任恽代英(共产党人)倡议发起,永宁道教育科长卢作孚(后创办全国闻名的民生公司)具体负责并任总裁判,杨森本人任会长。
该年阳春三月,运动会在泸州南门外澄溪口至王爷庙一带河滩空坝上举行,参加者有川南二十余县学校师生及驻军兵士。会场搭起能坐百余人的主席台,悬有杨森亲笔书写的“体育救国”之条幅。军乐声起,参赛者高歌:“联合运动,整刷精神,齐来竞技兮。铜鼓喇叭,飘飘国旗,远壮声势兮。规律严肃,步调整齐,顾盼生姿兮……”杨森端坐在台中央,春风满面,对身旁王瓒绪、卢作孚连声道:“唱得好,唱得好,就是要‘远壮声势兮’,提倡‘新政’,带动全川!”其后,他作了开幕讲话,大讲“建设新川南,作出模范”、 “提倡朝会,体育救国”、“要修建新马路、成立通俗教育馆”……长篇大论,听者疲困,杨森却精神抖擞。
运动场外的百米处,仿成都青羊宫花会塔有席棚,设有茶馆、酒肆、商铺等。还有一个“女子理发店”,由泸县女子师范学校体育教员胡兰畦和秦德君当理发师。杨森提倡“反封建”,要男子都剪去长辫、女子蓄短发放裹脚(虽已是民国十一年,而泸州封建旧习仍浓厚)。杨森本已有老婆谭继贞,还娶了几个小老婆。开幕这日,杨的三个姨太太——刘谷芳、田蘅秋、杨家风,嘻笑鱼贯而来,成为“女子理发店”首批顾客。胡兰畦、秦德君本是教师,未曾专学理发。当胡给刘谷芳剪发时,却听得“哎呀”一声惊叫——原来旁边秦德君一剪刀把田蘅秋耳朵剪出了血。幸亏这些姨太太奉夫命前来“反封建”,忙着止血后也就一笑了之。杨森这三个姨太太剪发后,驻军及道尹公署的许多家眷妇女都来剪了发髻,女学生和市井妇女也都来了。每剪一头,收洋毫一角。不远处还有学生会开设的一家“成都素面”竹棚,价廉物美,生意兴隆。    
 前来观看运动会的观众前后有效万人,乡民不少,故会中男留长辫、女缠双脚者大有人在。杨军长一声令下:凡来观者男子均要剪辫,女子均要放脚。凡不剪辫不放脚者不准离开会场,派军警执行此项任务。一时间场中也有哭的,也有闹的…..军警将剪下的发辫和裹脚布,堆于运动场中点火焚之,黑烟冲天、臭气难闻。杨森复命人在泸州城中遍贴以姨太太名义书写的标语:
“我丈夫,杨军长,提倡妇女解放。妇女都要剪发。杨田蘅秋、杨刘谷芳。”
    “我丈夫,杨军长,提倡妇女自由。凡我女同胞.都不要裹脚。杨田蘅秋、杨刘谷芳。”
 运动员们大都豪爽,见了标语开玩笑私下朗朗道:“她丈夫,杨军长,提倡妇女要解放,娶了几个小婆娘!”虽属调侃,颇具讽刺。但就事论事,这次运动会,影响深远,客观上促进了川南乃至全川的体育发展和新文化运动。
     1925年杨森督川时,在省城成都仍采用这种书写“语录”的方法扩大影响,常以“杨森说….”式样写于木牌贴于城中各处。如“杨森说,禁止妇女缠脚!”“杨森说,穿短衣服,既可节约布匹,又有尚武精神!”“杨森说,打牌壮人会打死,打拳、打球弱人会打壮!”…
20年代足球运动在全省开展,杨森都曾起推波助澜作用。1922年的“川南联合运动大会”,1923年前后南充中学每年的恳亲会,1925年在成都西较场举办的四川省运动会,1926年在三台举办的“川西北军民联合秋季运动会”等都设有足球比赛。杨森入驻省城后,改造春熙路,大力支持成都市公共体育场的修建,还在成都市召开的两次全川运动会,对足球运动大有推动作用,使成都地区足球运动已相当普及……,华西  田径、球类等选手,都得了杨森发给的奖品。
     1926年至l928年间杨森势力扩大,跃马扬鞭挥军进攻重庆,却吃了大败仗,退守渠县、南充…..后他率部进驻家乡广安县,再度提出“体育救国”口号,招聘体育人才,巩固其军政建设。杨森在广安北门外让工兵修建大体育场,内有400公尺的跑道,中间是足球场,两端设兰、排球场。体育场进口匾额一块,杨森亲笔“体育救国”四个大字赫然夺目。在事务所对面,还修有武术擂台,高约一米,面积三十米。城内剧团每晚演出宣传体育和“健康生活”的“新潮”戏剧、音乐、舞蹈等,观众十分涌跃….20军军部专门设了体育处,又设国术教练队。旅设体育主任、国术主任。团设体育教官和国木教官。营设体育指导员….20军已把体育紧密融入军事了。
     蒋先必老先生1985年时回忆:1930年秋,杨森亲率20军足球队出访合川,与该县的省内闻名的“天健体专”作了一次表演赛,反响强烈。足球赛在塔耳门外体育杨,蒋必先参加了比费,任左边锋。结果训练过硬的20军球队胜……共产党人、体校校长何超腾还在合川瑞山公园网球场与杨森进行一场网球双打表演赛:由何超腾、杨佳因(副校长)对杨森、张理焱,杨森球艺很不错….杨森说:“我在广安开展体育,需要一批教官,由你校聘请。”尔后,何派了十余名毕业生由蒋必先陪同往广安。
杨森的公馆,在广安城内的苍沟。环境幽静。房后建有网球场。杨森公余常与夫人、子女及运动员们打球……杨森又在成都创办一所“天府中学”,由他夫人任校长,大力开展足球等体育运动。杨森在广安创办两届“川北运动会”,邀请了成都华西大学体育队足球队、重庆足球队等参加,还有其它比赛项目,对川北体育运动的开展起了不小作用。
 1 9 3 2年,万县举行川东运动会。杨森选拔了一百余名庞大队伍的运动员,由旅长聂济领队前往万县白岩书院体育场。经十多天比赛后,20军夺得团体锦标五个,个人锦标亦不少,仅蒋先必就夺得“五项运动”、“三级跑远”、15 00公尺赛跑、铁饼、撑杆跳高等五项第一名…..20军体育在四川声名大噪,杨森脸上有光,亲率各界人士在广安东门外欢迎运动员载誉而归。杨森笑呵呵命令将所获奖品陈列军部体育处办公室,从此川北体育更加盛行….. 
1932年杨森20军足球队(此外还有篮球、排球)还曾远征武汉、南京、上海等城市,进行了大小三十余场比赛。1932年8月初,20军的37名运动员,由张理焱率领。远征球队出川前,运动员将在渠县登舟远行,杨森派宪兵一排人沿途护送,他高声宣布三点:“第一,凭吊战区,一观暴日(指日本侵略者)破坏淞泸的陈迹,以坚忍奋励救亡的决心;第二视察各地政治教育的设施和新兴事业的建设;第三,观摩技术,以求提高!”。 出川第一站在宜昌,举行了几场比赛,大获全胜。然后到汉口,又取得了九战八捷的好成绩。接着进军南京和上海,胜负间半….到上诲,上海各强队趾高气扬,不愿同20军球队比赛。多方接洽,上海队才勉强同意比赛,比赛结果,却互有胜负,他们这才对20军球队刮目相看。
这次20军足球队远征与国内足球强队交锋,既提高了球艺,也扩大了四川足球运动的影响。
 1933年,20军足球队代表华西(中国西南)地区参加在武昌举行的全国足球分区赛,获亚军。    
    1933年,南京举行民国后第五届“全运会”。四川省政府特令由杨森组队代表四川出席。杨森在广安精选了一百余名选手,前往参赛。结果仅女子网球鲍大金姊妹(奉节人)获双打第二名;李仿尧(涪陵人)获拳术第二名;唐杰(广安人)获剑术第一名,观者无不盛赞峨眉剑术之精妙……1935年全国第六届运动会足球比赛, 1948年全国第七届运动会足球比赛,四川均组队参加,但未获名次。
    1938年,杨森率部在湖南平江参抗日战争,也大力提倡体育。他在平江城边汨罗江畔修建体育场,内有足球场等。因日机不时侵袭,故设备简单。又在汨罗江上修了8 0 0公尺长的游泳池,用木船牵分道线(以竹子浮在水面为线)。每年夏天,杨森即号召官兵学习游泳,杨森同夫人蔡文娜也常在午后游泳。平江体育场建成后,举办了—次运动会。参加单位有二十七集团军所属部队及平江中小学、单位团体等。比赛项目有足球、田径、国术,负重赛、武装赛、骑马渡河等。比赛正热火朝天进行时,日本飞机不时袭扰。杨森布置防空,机枪射击,命令说:“这就是体育配合军事!”
 1939年,湖南第十五届全省运动会在莱阳举行。杨森的体育队奉令在长沙岳麓山集中练习一个月,代表第九战区前往参加比赛。夺得足球等球类及田径赛的团体冠军…..1 9 4 5年,杨森调任贵州省主席,在贵州提出“建修新贵阳”的口号,同时开展体育建设事业,修建贵阳市体育场(修在六广门外),有足、篮、排球场及田径赛场、剧场…..体育场修成
公园式,游览、锻练的人都很称赞。以上工程,用了三年多时间始修成。杨森每天早晨,在体育场跑道上骑马,星期日进行骑马比赛、打网球…..可以说,杨森把体育推广到当时较落后的湖南、贵州。
1 9 4 8年,杨森调任重庆市长,修了—座网球场,并设计在大田湾修重庆市体育场,但未建成。解放军炮火轰轰隆隆打进四川,杨森苍黄逃到台湾。重庆大田湾体育场建国后由也酷爱体育的贺龙元帅主持建成。  
杨森一生既好色讨小老婆无数、又爱体育,到台湾后任“中华体育协进会”理事长,70岁还能开飞机,近90岁又娶不到20岁妙龄女子当妾,这位风流将军96岁才老死台北….
 
                   5. 华西坝上的绿茵 

1910年以前,四川足球主要是踢远及顶、传等,尚无正式比赛。1910年后,正规足球比赛才慢慢出现。二十年代成都成都高等学堂不少,学生都爱踢足球。张增源先生1983年时回忆:那时可作正式比赛的足球场除汪家拐基督教女青年会内一所外,少城公园、华西坝有五个草坪球场,后来南较场又兴建一个。尤其是华西坝上,典雅钟楼、小桥流水、朱楼雕栏….青悠悠的绿茵场上,生龙活虎的踢球学子,高吼“ok”的碧眼高鼻子洋人……组成—幅优美图画,给当时古老封闭的成都带来不少生气。
这些球场经常比赛,青年学生似乎人人都会踢,地滚球一来就踢,把球拿到手里一脚就踢飞,越踢越展劲….在少城公园踢球时,比踢得高,比踢得远。只要有两三人说一声:“分开比赛,愿意来的站出来!”不管相识与否,凑足人数就开踢比赛。两队结束,场外又组织两队上来。特别在星期天,中学生和足球爱好者,相互邀约,笑闹着吼:“走啊,到华西坝动物园球场去踢球赛去!”当时人们戏称华西坝为动物园,大概是因为那里供作实验的动物多。
 二十年代华西坝(现人民南路3段华西医科大学—带)上有华西大学、华西协合中学和加拿大小学三所学校,由英、美、加拿大三国的五个公会筹资兴建。五个公会是:美以美会(简称华美)、浸礼会(称为明德)、望公会(简名广益)、英美会(简称华英)、公谊会(简称育德)。每个公会都建有大学、中学宿舍,草地足球场一个,如明德大学宿舍,明德中学生宿舍,明德足球场…..华西坝一共五个足球场,以华英足球场最大。
    当时没有篮排球场设备,网球场均在洋人住宅内,外人不能进入。因此学生们只有踢足球。冬季足球竞赛更多,大学、中学密密麻麻宿舍中的“球队”,赛个不亦乐乎!
    足球场虽然正规,但最初也是一味乱踢。加拿大人丁克生有本足球规则,但无人遵守。比赛中犯规动作满天飞。很多越位等犯规动作,裁判吹不出来。什么是直接任意球,什么是间接任意球,根本不懂…..因此比赛中挤撞冲抢凶狠,“拼命三郎”甚多!
    二十年代,成都地区著名足球代表队首先是华西大学足球队,从大学和中学生中选拔组成,是成都地区劲旅。张增源先生回忆,人员有队长张顺庆,号称“球大王”;颜向云,别号“球二王”;“球三王”是唐乐天,“撞不动”是杨光顺…..
其次是工业专门学控足球队,队员有李照龙、李元龙,别号“两条龙”;雷少舫号称“雷婆”….成都高等学堂、岷江大学、储才中学组成支联合足球队也声名大噪,队员有张兴武(别号“飞机”)、何纯良等。少城足球队联队则由上述“两条龙”等优秀队员组成,实力雄厚与华西大学校队的实力旗鼓相当。
     两队在比赛中,经常胜负难分。一次少城联队与华大足球队在华英球场比赛,城内观众自带凳子,四面八方拥进球场,人山人海。观看这场比赛。加拿大人丁克生要求担任这场裁判,双方队员大吼:“丁克生Gut!Qut!”因为这时“北伐战争”兴起,国内正掀起“反帝”高潮,青年学生总是爱国的。
    到了三十年代初,华西大学足球代表队,老队员二三人留校外,其他队员已离校。又重新选拔了身高体壮的程登科、带球过人能手杨光廷(队长)、老将杨光顺,新队员张功林、王高迁、张增源,刘金奎….
     四川大学代表队,拥有兰云鹿(别号“兰八方”)、杜光永(号称“杜蛮子”、队长)、刘公让等。川大队实力雄厚。    
     此外,城内外大多数中学也组织有球队,如华西协中、储才中学等。中学队一般活动在星期六午后和星期天上午,互相邀约到华西坝绿茵场上一较雌雄。不难看出,当时学生们普遍爱足球运动。
    1931年成都准备去上海参加全运会的集训球队,因“九.一八”事件未去,后将这些人组成“蜀健球团”,在少城公园设有办事处,由段燕青,范英士等人以成都市府名义办的冬季篮球赛,蜀健得了第一。1932年元月由成都市府补助经费,“蜀健球团”远征潼川(29军)、广安{20军)、遂宁(边防军李家钰)、简阳(李家钰防地)等地,举行足球、蓝球赛。
1937年前后在成都的树德中学等学校每年都要办一次包括有足、篮球项目的运动会。    
1940年成都市体育会和四川省体育会相继成立,他们都在少城公园的通俗教育馆内办公。因此就近在少城公园内由黄锡嘏等人用体育会名义举办过市运动会,也举办过足球赛和“仲翔杯”的篮球赛。四十年代后,何健康先生在华西大学任体育教研主任。每周排有体育课两节,组织篮、排、足球队,学生中参加足球队人数最多。1941年四川大学体育主任宋君复教授,邀请华西坝上几所大学的体育主任在川大开座谈台(这些学校是金陵大学、金陵女大、齐鲁大学、华西大学、民贤学院….)  座谈会上建议学校间开展球类比赛,首先开始足球赛….各大学足球等球类比赛频频开展。
     1942年,四川足球运动欣逢盛事。中国有名的以生产“万金油”发大财的华东资本家胡文虎两兄弟,组织“东方足球队”来重庆、成都。该队除大名鼎鼎的“亚洲球王”李惠堂外,还有代灵经、孙思锦、候云生等全国足球名将….
     该队到了重庆,与“广益学堂”校队等访问比赛,受到热烈欢迎。赛后,李惠堂这个当时中国头号足球大明星笑呵呵地同龚锦源等三名前锋亲切握手、勉励有加。 建国后龚锦源选入四川队,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上,川队形势危急,龚锦源一计“凌空抽射”令人叫绝,被誉为“神射”,使川队获胜。龚锦源后被评为四川首位足球运动健将,现为华西医大骨科教授,回忆当年与“球王”握手一事,至今仍感兴奋…..
     “球王”李惠堂率领的东方足球队赴成都路过内江时,曾在大洲坝与当地的足球爱好者一道表演过足球赛,李惠堂没有下场。他们又派代表来成都联络,准备友谊赛,派人到城内和大学了解情况,请宋君复教授主持座谈会,研究比赛问题。当时城内由文化宫和工专组织两队联队、四川大学、金陵大学、华西大学各组成一队。座谈会上,华东队代表提出可以进行五场比赛,最好每天下午2点30分开始,赛三场后休息一天。有的代表说:“观众肯定多得很,为加限制以免拥挤出事,要在球场周围搭看台,卖门票入场…..”
    球迷蜂拥而至、热闹空前。午后1点左右,观众从四面八方涌向华西坝华英球场,三层看台都挤满了人,球场外面马路上也挤满人了…..“东方足球队”昂首挺胸入场时,观众掌声雷动。观众振臂呐喊声中,结果客队以十二比零获胜。李惠堂一人射进九球,不愧“亚州球王”美誉,传为佳话。双方还曾在少城公园足球场作过比赛表演。    
    比赛结束后,宋君复教授又召开一次技术交流座谈会,李惠堂等队员和各队代表队员参加。主队虽战绩不太佳,但通过这次比赛,成都地区足球运动掀起一次高潮。青少年们只要有块空地,放上两块石头当球门,人多人少都可比赛…钱少,只须买个成都制造的牛皮硬壳球,就可大过球瘾。随足球运动广泛开展,“绿茵场上好汉多、成都足球誉巴蜀”,成都渐成足球高手云集之地…

                6. 陈毅、张元昌等共产党人与足球

足球是一项体育运动,但解放前许多共产党人如朱德、陈毅、贺龙、何超腾(1930年后任合川天健体育专科学校校长)、张元昌等人,都曾积极传播足球。
  
   (一)朱德元帅在川南推广足球等体育运动
1 9 1 5年(民国四年)朱德在“护国之役”中,随滇军第二军从云南入川,任旅长,杨森任任团长。攻克泸州后,杨森任军参谋长,朱德任旅长兼川南永宁道道尹,城防司令和川南师范监督,至1 9 2 0年(民国九年)朱德才离开泸州。
 朱德在泸州期间,对教育和体育也很重视。他幼喜爱体育,在泸州每天忙于军政要务,但仍坚持体育锻炼,或跑步、或作操打拳,有时又骑马、打球、爬山…..他登五峰岭后写诗云:“三官祠外炊烟澹,百子图中曙色浓。立马中峰天地窄,万山俯首拜英雄”,气度甚豪….
他在军中很重视体育开展。1 9 1 7年朱德创办了云南讲武学堂泸州分校,校扯设在都司衙门(即今之泸州市第11中所在地),学员每天都有兵操、足球`等等。
  1 9 1 9年(民国八年)农历二月,在朱德主持下,川南永宁道教育科主办了川南运动会,这是泸州有史以来第一次运动会。朱德任会长,杨森任总评判。
 这一天春光明媚艳阳高照,主席台上牌坊写小的“川南联合运动会”字样光彩夺目。泸县县立中学、川南师范学校等青少年学生打着校旗雄赳赳来了….          
 朱德开幕式上朗声致词:“泸县中学门口不就有一副对联吗?写的是 ’合德智体而并育,通天地人之为儒 ’…….学生要认真读书,也要参加体育活动,好好锻炼身体,将来才能为国家做事、为社会效劳!”滇军第二军军长赵又新和杨森也作了简短讲话。    
 比赛项目主要是田径和足球。足球比赛是川南师范和泸县中学两个队参加,另外部队还表演了军事操。那时候还没有运动服,运动员穿的是马褂、下面是农民式的普通裤子、脚穿草鞋当运动鞋、有的脑壳上还扣顶瓜皮帽……他们背个红带带,没有编号。朱德也是穿的马褂,头戴博士帽。
 足球比赛在观众呐喊声中开始了,场面紧张…..几番拼杀,双方打平2比2。第三天发奖,发的名誉锦旗:长两三米、宽两米,橙红色的底子有穗,青绒大字为“川南联合运动会优胜旗,川南永宁道赠”。
发足球锦旗时却骤起风波。川南师范学校说:“泸县县立中学请了一个打手参加比赛!”双方扯皮,名誉旗便发不下去。泸县中学确实请了一位叫李育林的人,顶替该校学生朱士龙的名字参赛。李育林原是体育教师,又是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的,体育全面…..泸县中学有这位大将“假打”,对方怎服?  
这种情况把朱德也一时难住。他想了一阵,笑呵呵说:“我们泸州只有你们两所中学,你们好象是弟兄一样,应该彼此切磋观摩,不必争执。这个运动会不是今年春节举行了以后就不举行了,明年还要举行,以后大家要多锻炼。在选手的资格问题上,今后我们还要严格一点!”
 朱德叫人多做了一面名誉旗,足球不分一二,都发名誉旗。泸县中学多发奖品,朱士龙多发一套制服。另外,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每人都发了奖品,如毛巾、笔、作业本等。朱德又对大家说:“运动会是个鼓励,这次没有取得优胜,下次还可争取,发名誉旗只是鼓励大家参加体育活动,提倡体育!”
 这次运动会后,每个星期天都要在小较场赛足球,有班与班、校与校、学校与军队之间比赛。足球运动便在泸州、川南普遍开展起来…..朱德走后,杨森在1922年又办了次川南运动会。

   (二)陈毅元帅与足球运动
 沱江,一艘大木船乘风破浪,掀起凶猛浪头。江中游泳的青少年学生忙游向岸边躲避,一个姓周的同学水性不好,浪头盖过连呛几口水,开始下沉。船上人惊呼:“要淹死人罗!”
一个18岁的小伙子逆流奋勇游去,对身后同去救人者吼道:“大哥,我游到后面去托他的脑壳,你去把他的双脚抓住!”说完,他迅速游到这个同学背后,一把将他的头托起往岸上拖,把这个同学救了起来…..
这个健壮的救人小伙子就是陈毅,字仲弘,1901年生于四川乐至县复兴场。1919年阴历五月,他同大哥陈孟熙等60多个赴法勤工俭学学生,从简阳石桥镇改乘木船到泸州后下河游泳,发生上述一幕。
陈孟熙1984年回忆:因为陈毅自幼热爱体育,所以才能奋勇救人;而足球,是陈毅特别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
陈毅从小志向远大,常讲:“没有坚强的体质,务农、做工,均是空话!”1910年,他们全家搬到成都东门外上河心住下来,陈毅常在望江楼河中游泳,即使发洪水也敢去泅渡。那时,这里天天有人求仙拜佛烧香祭神。陈毅把插在香炉上未燃的“香棍棍”收集起来,分粗细、大小排列,竖在十米远近,手里拿着光滑的卵石片,扭腰转胯从两腿中间向目标一扔,  “飕”地一声,香棍棍飞溅四处。伙伴们感到游戏新颖、有趣,又锻炼视力、臂力,都围着他戏耍…..他还喜欢下河叉鱼、下棋、日光浴、跑步爬高等活动。
1916年,陈毅考进了当时学费收得最少也最新式的成都甲种工业学校,校址在成都包家巷。在“甲工”求学时,陈毅课余活动,特别喜爱足球。家庭清贫,陈毅和寄宿生们凑钱在市场上买“猪尿泡”,做“球胆”,找几张皮子一缝作球壳。同学们星期天或课余去踢足球。陈毅锻炼刻苦,技术提高很快。他是踢中锋的,速度快,身体素质和带球技术都不错,能带球满场飞:在前拦后培中,他轻轻地用脚一挑,就巧妙地把球带过对手,直逼对方禁区,起脚射门…..同学们赞扬:“陈仲弘有过五关斩六将之勇!”
    每次比赛,他能踢进好几个球。比赛关键时刻,双方十来个队员都跟在他后面奔跑。观众喝彩鼓掌之声不绝。    
1919年后,陈毅到了法国。这位“四川老乡”在法国组织的一场足球赛,少为人知,却很值一提。
乐至县体委和陈毅故居1984年的一份陈列资料说: 1921年6月,北洋军阀政府为征服南方各省,派人去巴黎,以滇渝铁路五十年的建设权及关税等作抵押,向法国政府乞求巨额贷款。丧权卖国行径,激怒了留学生。周恩来、蔡和森、赵世炎、陈毅等人,在巴黎组织声势浩大的“拒款斗争”。陈毅负责组织工作,深入华工区串联和演说,决定于6月30日,在巴黎广场召开拒款誓师大会。
    大会前三天的晚上,陈毅正伏案起草大会宣言,突然“咚咚”敲门声,来人是机场华工队代表周大个。他操着山东口音说:“陈先生,为更广泛发动工友,能不能在大会前来一场球赛?”
    陈毅听罢,上前紧握周大个的手说:“好,我们就来一场足球赛!”    
    第二天,陈毅一早就去找蔡和森等人商量。紧急动员,居然东拼西凑很快把球队组织起来了。下午三时,留学生足球队同两百多名同学准时去到机场球场。机场华工足球队同附近的华工、华侨近一千人早在等候。并为同学们准备了茶水。大家欢聚,鼓掌、握手、笑谈…..    
    比赛前,陈毅同周大个商议决定举行别开生面的入场式。在雷霆般掌声中,双方队员入场。队员们站立中线两侧,互相鞠躬,随即拉起手围成圆圈,齐声高呼“中华万岁!”呼毕,个个高举双拳,两脚腾空,高喊一声“嗵!”以代礼炮。接着,高呼“国民万岁!”又一声“嗵!”又呼“同胞万岁!”又一声“嗵!”    
    三呼“万岁”,三声“炮”响后,激烈球赛开始。华工队球技较高,能攻能守,学生队步调不一,破绽甚多,上半时华工队连得两分。休息时,陈毅见同学情绪低沉,心想这次拒款斗争以学生为主,如果大家输了球就沉不住气!他鼓励说:“喂,输球不输志嘛!何况今天同胞间友谊赛,输了也该笑脸,不要垂头丧气!”
    下半时,学生队果然打得很猛,华工队失球增多。上场不到十分钟,陈毅就突破重围,首获一分。以后,双方保持拉锯状态。学生队明显感到华工队在打“让手”,他们把两个可以踢进的球,也踢偏了。但双方的争夺,仍在激烈的进行。一次,陈毅带球突围,周大个佯装拦截,去到陈毅身旁,低声说道:“你们快加油吧,俺们指望打个平局!”
    陈毅心里热潮翻滚….华工队工友知道学生们为了生存、求学,来法国后很少踢球技艺已生疏,他们为了在巴黎配合留学生的爱国斗争、增加学生的威望而不计较胜负…..不久,学生队踢进一球,打了个平局。
    比赛结束,双方队员又三呼“万岁!”三鸣“礼炮”。场外一片欢腾….
    不出所料,这场特殊的足球赛对进一步发动华工、促进工友学友的友好往来,起到较大作用。仅拒款大会那天,就增加了八百名华工、华侨。他们从四面八方赶到会场,参加爱国斗争……
    全国解放之后,陈毅对足球的爱好兴趣甚浓,逢有重要比赛,都抽空观战,甚至还下场为双方开球,以示鼓励。
    在访问缅甸的时候,这位元帅、外交部长还下场踢足球,雄姿不减当年…..
  
    (三)张元昌烈士和川东北足球运动的兴起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大巴山,交通闭塞、山遥水远,为历代诗人视为偏远蛮荒之地。但鸦片战争后,列强文化侵略之手也伸向这块离海岸线数千里之处。川东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达县,英、法列等国1 9 1 2年在这里修建了“天主堂”(法)和“福音堂”(英)。傅德仁、斯道衡、华福南等英国牧师还在“福音堂”内办了一所“保罗”小学,校内设有足球场,每天下午都有足球课,洋人踢球呐喊声震荡天空…..
1984年,由达县地区体委丁国贵、黄耀二人提供的一份资料送到为撰写《四川体育志》而设的内部刊物《四川体育史料》编辑室。他们谈到的张元昌烈士,曾以足球运动掩护和开展中共“地下活动”,在足球史中颇有特殊性。
张元昌,字梦侠,达县市人,生于l 9 0 6年。他是川东中共地下党的早期活动家,又是绥定府的足球宿将(达县原名绥定,府治,辖川东北七县)。早在学生时代,他就以踢足球作掩护,龙腾虎跃,组织同学向反对旧军阀,为体育落后的巴山地区足球运动的兴起作出了重大贡献。
    8岁的张元昌,自幼顽皮好动。他被保罗学校内踢足球的吼声吸引,常去看热闹,深为这种特殊“游戏”陶醉,成为“忠实球迷”。稍大后,他在绥定第一高小读书,也开始和同学们嘻嘻哈哈疯踢“足球”---只是无钱买球,用柑橙圆果果、废纸砣砣当足球踢。球不“洋盘”,分队比赛却象洋人教的那样煞有介事,每天放学后踢得汗流夹背才归家…..
1 9 2 1年暑假,况作湘等一些在省城读书的学生回达县,首次带回正规足球,他们在北门大操场踢球作乐,大出风头。张元昌等一批少年也上场凑热闹,这些大学生见张元昌等人球技不凡,便放下省城大学生“架子”,和他们多次比赛…..受此影响,踢球风在全城少年儿童中盛行起来,学校的足球活动热火朝天,各校间频频赛球。星期天、节假日更是畅畅快快踢球好时机,各个学校的足球爱好者云集北门大操场…..他们驰骋操场呼吼着混合练球,有时也分校比赛,常常踢球忘记吃饭回家,爹妈骂骂咧咧到球场拉他们回家,他们还恋恋不舍…..
球场奔跑中,张元昌长得体健力大、动作敏捷,在少年娃娃中颇有号召力。1924年,张元昌进入绥定七县联合中学(简称“联中”)读书,由于他球技出众,深得学校教师、达县新文化运动发起人戴治安、张鲤庭、体育教师牟仲宇等人器重,张元昌成了学生中的“活跃分子”。他要求学校买足球,首先在班上组织球队,接着带动全校各班都成立了足球队,校内球赛频繁开展,“加油”的呐喊声给学校带来一片生机…..
当时在达县中学(简称“达中”)读书的张爱萍(建国后曾任国防部长)、魏传统(建国后军内文化领导人)、王荣澍等进步学生也组织了足球队。两校每学期多次足球赛。学校足球活动蓬勃开展影响很大,到1 9 2 6年前后,达县城内有近十个足球队,其中“一流球队”有四个:“联中”足球队,有名的队员是张元昌、郑君德、阮伯宽、白明楷、江龙肃(号称“五虎”)等;此外是“达中”足球队、“社会联队”(由工商界、教师、士绅子弟组成)、“军队足球队”(由21军中、下级军官士兵组成)。
这些球队经常互下战书,在北门操场举行比赛,观众人山人海前来“扎墙子”捧场看热闹。“联中”球队实力雄厚,堪称达县劲旅。尤其是张元昌,球艺超群,能功善守。只要他下场比赛,观者特别多,都翘起大拇指赞道:“张元昌,达县地区足球魁首!”
那时一般人买不起价格昂贵的足球、足球鞋。1924年达县富绅子弟陈富元,在省城读书买回一个足球,当成宝贝。他技术差,张元教他踢球为条件,经常借球来踢。后来部队唐步云(排长)有个足球,他是个球迷,每天都要踢一会。一些学生每天到大操场等他,来了就沾光一齐踢起来。至于足球鞋,大家连见都未见过,只有在北京读书回来的富绅子弟周兆雄买回一双,他一穿上足球鞋上场,大家见那洋玩意儿,都不敢近身,怕被钉鞋踩伤,只有张元昌技术过硬,紧咬住他。裁判员一般由大家临时推出一人担任,大的比赛就请在外地读过书的余世成,他懂一些裁判知识,堪称当时达县足球“权威人士”…..不然,比赛中就要“扯皮”,甚至打架。    
达县足球运动的兴起,又影响附近各县;外地在达县读书的学生回乡后,又成为足球豪杰,欣欣然为师,传播足球…..1 9 2 5前后,宣汉、开江、大竹、渠县等地也有足球出现。直到80年代,达县区足球水平仍居全省前列,并有五处历史悠久的“足球之乡”……
 1926年快放暑假了,一个结实的青年汉子身著戎装来到达县,这就是法国归来的陈毅,时任国民革命军2 1军(军长田颂尧)林翼如旅的党代表,旅部住西街火神庙。陈毅虽披旧军队的“虎皮”,暗中在做发展共产党的工作。陈毅喜欢足球,对张元昌这位学生领袖特别器重。一天,他兴致勃勃接见张元昌、张爱萍等八位学生代表,张元昌眉飞色舞向他汇报学校中与国民党的“国家主义派”的斗争….陈毅虽然只比他大5岁,却老练得多,给这些“学生娃”分析形势….张爱萍冲口而出:“你在军中当官,给我一枝盒子枪,我们好同他们大胆斗!”陈毅笑呵呵说:“枪我这里有,就是不能给!对国家主义派的斗争主要是宣传三民主义、国民革命,争取群众,让他们转到我们这边来,不要用狮子狗的办法对付狮子狗!”当时国家主义派办了分刊物《醒狮》,被人骂为狮子狗….
陈毅又应邀为张元昌、李家俊、牟永政等足球爱好者、进步学生组织的“革命文学研究会”作报告,并合影留念。
川东北地处大巴山,号称“秦川锁钥”,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五四”运动以后,肖楚女、恽代英、朱德、刘伯承等在万县、重庆的革命活动,对达县影响很大。1921年,吴玉章到达县讲学,鼓吹革命。1923年王维舟回宣汉,建立了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接着达县、梁山、巴中共产主义小组、青年团不断建立。1 9 2 6年后相继建立了达县、梁山、宣汉县委。1 9 3 0年四川省委派曾莱组建梁山中心县委,统一川东北共产党组织,川东游击军发展壮大,对策应红四方面军入川,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贡献甚大….
 达县教育局作视学的代治安是县支部宣传委员,“联中”体育教师牟仲宇是组织委员。他们把足球运动作为“新文化”推广,支持张元昌等学生人踢足球。足球运动蓬勃发展,张元昌利用踢球之机接触群众、学生,宣传革命。如四川老军阀刘存厚在城郊西山寺办的军官学校,一些下级军官和学员喜爱足球。张元昌常带球队去赛球或应邀去教球,与他们打得火热…..有些军官同情进步学生的活动,甚至还为张元昌通风报信,暗中保护。
“联中”通过练球和比赛,把全城学校的学生会联成一气,校长胡邦宁是刘存厚“督办公署”参议,经常以“赤色分子”罪名开除学生。张元昌领导了“驱胡”学潮,使胡下台…..张元昌成了当局关注目标,在达县呆不下去了。
 1 9 2 7年,“国民革命”风起云涌。张元昌投身“北伐”远赴武汉,在朱德部下任连长。当年国共两党分裂,共产党人遭到国民党排挤、屠杀….张元昌回川东与中共四川老一辈活动家王维舟等人一起开展地下斗争,他以教书作掩护。1928年5月,他聚集球友、地下党员在他教书的木子场小学开会,准备武装暴动。会后他四处奔走,为川东游击军输送干部,筹集枪枝弹药,扩大“红色区域”……地下党的足球爱好者,又把足球活动推向农村。建国后足球群众基础很好的南坝、普安、仁市等场镇,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张元昌 1 9 2 9年任中共四川省委委员兼成(都)华(阳)中心县委书记。1 9 3 2年赴大竹县川军范傻儿(绍曾)部周绍轩旅任中校副官长,搞军运秘密工作。他在大竹搞“模范城市”,禁烟禁赌,倡导新文化,组织“话剧社”,还组织足球比赛….他准备接应红四方面军入川,事泄转移至渠县三汇,因告密被捕 。  张元昌1 9 3 2年1 2月8日在监狱的一则笔记这样写道:“我喜欢强健的身体,丰富的感情,精湛的技能,渊博的学识,坚决的意志,……革新社会,建筑一切!”他在狱中怀念足球运动。
 1 9 3 3年底他在广安被杨森下令杀害,年仅27岁。    
岁月如梭,1 9 6 4年陈毅已是大名赫赫的元帅,来成都还念念不忘张元昌。他问省委书记杨超:“达县有个张元昌,很能干,不知现在怎么样了?”当他知道张元昌早已牺牲,心情沉重地说:“可惜了!可惜了!”这位爱足球的老帅,为在川东北传播足球作出重要贡献的张元昌英年早逝深感惋惜…..
 
                7. 建国后的四川足球运动

(一)贺龙大力支持四川足球运动
    
    “轰隆隆….”炮声震动秦岭群山、剑门古道。
 1949年12月后,解放军几路攻进四川,11月30日,重庆解放。12月10日,蒋介石狼狈地从成都飞逃台北;30日,解放军18兵团在贺龙统帅下浩浩荡荡解放成都….
解放军举行入城式的第二天。早晨约七时许,天寒地冻、树木萧瑟…..成都体育活动中心少城公园(现人民公园)内楠木林中,一个膀粗腰圆的精壮汉子脱去了棉衣,亮出了赤膊,同他的学生彭俊臣一起开始了一天的晨练。这汉子叫景树堂,是成都国术界高手,曾在多届青羊宫花会擂台赛上打得“金章”。他每天都要赤着臂膀撞打树子,以“铁臂”享誉武林……
景树堂“劈劈叭叭”手臂狠打树身,口中“嗨嗨”运气…..一会儿走来了三个气宇轩昂的人,后面还跟着两个雄赳赳、腰挂盒子炮的贴身警卫员。这三人一看就知是解放军中“当官”的。为首长着浓浓小胡子的人向景树堂走来,声音洪亮地问:“你在练功夫?是武士会的会员吗?”
景树堂转身一抹汗水说:“过去叫武士会,以后改成国术馆。国术馆举办每年武术擂台比赛时,有四、五百人参加,各县也有人参加。打完擂台花会结束后,人也就散了,平时国术馆只有勤杂工二人。”
小胡子朗声说:“我们共产党,是要大大提倡武术的,你去向国术馆的负责人说,叫他们去军管会登记,以后好开展武术活动。我们还要开展所有体育活动!”他还用手抚摸景树堂硬梆梆的手膀子,夸赞说:“很棒!”
景树堂当时并不知道:这个解放成都第二天就跑到少城公园了解情况的小胡子,就是大名鼎鼎的贺龙;另一个是王维舟,两人都是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还有一个是贺炳炎,后任成都军区司令员、四川省体委主任。
解放了,百废俱兴。1951年6月,时任西南军区司令员的贺龙和政委邓小平组建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西南区体育分会,贺龙任名誉主席。1952年12月5日,西南军区成立专业体育工作队(也称战斗队)。
西南区足球队和西南军区战斗队两支足球队,技术水平都相当低,贺龙很想为足球队聘请出色教练。
《贺龙》(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一书中,谢武申有篇文章叙述此事。贺龙问著名跳高选手林绍洲:“你认识‘亚洲球王’李惠堂?”
 林绍洲说,  “过去认识,只是好多年没见着了。”
     贺龙说:“你写信,托人给他带去,向他致意,就说我请他来‘战斗队’工作。关于薪金让他自己报,要多少给多少!”
    李惠堂此时已去香港,对共产党心存惶恐,接到林绍洲的信后没有答复。贺龙还通过其他途请他来四川,都未能如愿,贺龙为此十分惋惜。
1953年,“战斗”体工大队副政委陈居江带领“战斗”足球队到上海观摩全国青年足球比赛。贺龙又嘱他给四川物色教练。比赛中,上海青年队夺得了冠军,该队教练员是足球宿将镡福祯。镡福祯原籍辽宁黑山县,曾在东北大学读书,1936年毕业后在天津北宁铁路任职,以他为中锋的北宁足球队在参加天津的一届国际联赛时,击败了英、意、白俄、西侨等所有外国队,第一次打破外国足球队称霸中国的局面。从此,几乎每次参加国际比赛,北宁队都捧杯而归。镡福祯是一位公认的华北最好的中锋。他的本职是华东第一针织厂总务科副科长。
贺龙高兴地说:“一个总务科长容易找,足球名将可难寻哩!就说我贺龙请他来重庆….”
    陈居江游说镡福祯:“贺龙的名字,你听说过吧? 希望你能去重庆担任‘战斗’队的教练!”
    镡福祯当年也算足球超级名星,当时月薪250万元,还有些补贴,在上海新闸路有一所大房子,楼上楼下…..南京军区也曾要他去当教练。一番思想斗争, “士为知已者死,你贺龙看得起我,去就去吧!“镡福祯下了决心。贺龙从重庆给上海领导人潘汉年打电报,请求支持。8天之内,镡福祯夫妇就把房子家具处理完毕,携一儿一女溯江而上赴渝。    
    陈居江陪镡福祯夫妇到达武汉时,适逢贺龙在此路过。在中华旅舍的客厅里,贺龙会见了这位足坛宿将,充满希望地说:“欢迎你从大上海来西南工作。我们的足球队水平很低,需要‘教头’来加加工啊!你们上海是个大地方,但不要看不起西南哪!西南有上亿人口,天府之国,人杰地灵,是很有发展前途的。足球是军球,在部队里开展是最合适的,战士们非常喜欢它。希望你到部队里传艺,多教几个学生,对发展足球运动做出贡献。以后到重庆再谈。今天请你看场电影…..“
    镡福祯踢了大半生足球,从没受到过这么高的待遇,后来谈起此事时说:“贺司令员已经上了楼梯,又下来追到门口和我握别,国民党时代的大官们是绝对不可能的…..过去我只从书上看到过‘礼贤下士’这句话,这一次才亲自体会到了。贺总有一句话记得最清楚:  ‘足球是军球,我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
     镡福祯到“战斗队”就职,月薪250万元(旧币),为西南教练员中最高者。妻子被安排在西南军区保育院工作,刚上班就发给她3个月的薪金,两口子深为感动。从此以后,镡教练每日披挂上阵,兢兢业业。球队来了一个飞跃。镡福祯后率队领重返上海,再战国棉17厂队,竟以8比1取胜….前后判若两队。    
    镡教练到西南仅两年左右,“战斗队”便因西南军区的撤销而解散了,失去参加国内外大赛的机会。但是,“战斗”足球队由此涌现出来的几位全国著名的足坛宿将,如后来担任广东省足球教练的冼迪雄、广州部队足球教练潘培根,曾为“战斗队”门将后为国家足球队教练的曾雪麟(就是1985年震动中外的“5.19”事件后宣布辞职的那位国家队“教头”)等,都出自镡福祯门下……
     
    (二)曲折坎坷的几十年
      1953年,贺龙还从中央体训班足球队(国家集训队前身)物色优秀教练员王寿先来川,从前两次参加全国比赛的队员中挑选12人,当时号称“西南十二军”,正式组成西南足球队,由西南团委主管,驻重庆训练。这为后来四川足球队的建立准备了骨干。他们在西南三省的巡回访问比赛中大获全胜,但也反映了当时西南地区足球水平确实低。
    据老足球运动员王凤珠1989年时回忆:西南队1951年至1954年参加全国比赛的成绩不佳,一般都排在“副班长”的位置,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相比,差距不小。1954年匈牙利国家二队来中国访问,西南队3月5日在武汉与匈队公开友谊赛,以0比10的悬殊比分大吃鸭蛋。匈牙利的传球、带球突破、胸部及身体各部位接球技巧、倒勾射门等精彩技术,令西南队的眼界,才晓得匈队的先进球技和四前锋制的战术,是当时世界足球的顶峰。
1954年西南青年队成立。1956年,西南队、西南青年队合并,称“西南体育学院竞技指导科”足球队,当年参加武汉预赛获第1名,沈阳决赛获第2名。1957年9月由重庆迁至成都,改称“成都体育学院运动系”足球队。同年在全国乙级联赛中,获郑州决赛第2名,首次晋升为甲级队。    
    1958年正式更名为四川省足球队。为保卫甲级“桂冠”,川队紧张备战,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前夕,全队掀起了训练热潮。 当时主要照搬“苏联老大哥”的周期训练方法。冬调初期70%进行身体训练,30 %用于技、战术洲练,冬训后期身体和技、战术各占50%…..运动员自我感觉是身体素质提高快,但球感很差,技术生疏….
    1959年全国“联赛”中,川队开初风头正劲,球迷和报纸称赞:“成都白袍小将,不畏强手!”在北京与强敌“八一队”相遇,川队勇敢顽强,0比0逼和享有盛誉的“八一队”,对川队甚有感情的邓小平总书记和国家体委主任贺龙看完比赛,贺龙称赞:“川队勇猛顽强不粗野,作风好!”
    但二衰三竭,整个“联赛”因川队毕竟实战力差,本钱不够,全年比赛结果胜少负多,名次可怜兮兮排在第12名,按规程应降为乙级队,因1959年举办第一届全运会,暂停升降级,川队徼悻暂保甲级纱帽。    
    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将举行,四川在全省范围调兵遣将组队,原西南队老将龚锦源也重新穿靴上阵。在南宁举行“一运会”预赛中获第3名,取得进军北京参加决赛的资格。
9月在京决赛共12个队参加,对辽宁一战,未能顶住对方大刀阔斧的冲杀,以 1比3败北,失去争夺前六名的机会。在北京第二阶段比赛中,获第9名。老将龚锦源这时舍命一搏,发挥“尖刀”威力,对上海队的比赛中…..龚锦源凭25米外的一脚凌空抽射将球打入死角,使川队1比0获胜;第二场对广东队,龚锦源梅开二度踢进两球以3比0大胜;尤其对上海一记凌空抽射,令人叫绝,被誉为“神射手”…..川队化险为夷,保留了甲级地位。
龚锦源1960年后评为四川及西南首位足球运动健将。他是江苏无锡人,1931年出生,其后随父到上海读书,1943年抗战时随父到重庆,就读于以足球享誉的广益中学。刚上初中的龚锦源便当上以高中学生为主的校“鹤声队”中锋…..1950年,龚锦源考人重庆大学医学院并成为该校队队长,1951年初入选重庆队,上半年参加了西南选拔赛人选西南队(川队前身),同年11月又在天津参加了全国第一届足球锦标赛。 1956年,龚锦源毕业留校任外科医生。1958年甲级联赛,川队面临阵级危险,龚锦源遵命回到母队参赛,果然不负重望大显神威……
他后为华西医大骨科教授成绩卓著,擅长治疗运动创伤,这与足球生涯有关。本文作者1987年曾同他在珠海特区相处半月多,这位足球名将含而不露,一派谈吐典雅的大教授风度…..他1992年.获卫生部授予的”全国优秀临床教师”称号。又是足球名将又是医科教授,有记者大胆称:“这是国内绝无仅有的,因此被人称为中国的苏格拉底。”这评价够高的了!
2001年4月1日上午,华西美庐杯蓉城足球对抗赛在华西美庐旁的华西足球场上敲响了战鼓、经过激烈的争夺,四川教授足球队终于战胜四川华丰足球队,获得55岁以上组华西美庐杯。该队龚锦源则被蓉城百余名体育记者一致评选为华西美庐足球“形象大使”,足球先生由国家足球队队长马明宇获得….尽管龚锦源年已古稀,对足球仍一往情深。他常去绿茵场上踢一踢,风雨无阻,其英姿不减当年……
    话题再拉回1959年。“大跃进运动”后天灾人祸,饭都吃不饱,足球运动自然奄奄一息。在1960年的甲级联赛水平普遍都低,23个队参加,川队中取得第13名,并获同年全国锦标赛的第3名。1961和1962年的甲级联赛中分别获得第9名和第15名。    
    1963年川队主要队员岑福友、郑永修伤病,老将龚锦源又退役,“联赛”中丢失甲级宝座。
    1964年虽经努力,但功亏一篑未能再升甲级,11月重庆决赛仅获第4名(前两名才升甲级)……
    1965年体委领导决定将省足球队、成都重庆体训班足球队合并,迎接“全运会”。但在参加第二届“全运会”分区预赛贵阳赛区的比赛时,四川队仅可怜地获第5名,失去进京参加决赛的资格。  
    1966年,文化大革命狂潮骤起、天下大乱。到1970年间,川队“瘫痪”、无人问津,队员每日捅蜂窝煤、买菜煮饭,身体纷纷“发福”…..1970年在“抓革命、促生产”口号下,9月份在广州搞了一次全国性的集训比赛。共有24个队参加,川队由军代表王家清任领队,老运动员王风珠任副指导员兼教练,主教练岑福友,教练王家训等率队参加。那年头大吼“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高调,比赛居然不提胜负,不排名次,堪称足球史上怪事一桩…..
    1971年恢复冬训,主教练由王寿先担任,当时处于所谓“斗、批、改”时期,训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队员常坐下来“批林(彪)、批孔(子)”搞政治运动。7月底至8月初,在新疆参加了四省邀请赛。9月参加了足球的集训比赛,参加队有四川、甘肃等7队,水平都低,四川获第1名。
    1972年全国五项球类运动会上,川队赢得第六名。据《四川体育志》记载:1973年下1976年,教练班子每年都在变动,运动员也不断补充新手,队伍很不稳定,战绩平平。1975年6月在郑州参加第三届全运会分区预赛,未取得决赛权。
     1977年,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足球场建成,从此省足球队有了固定的、条件良好的训练场所,结束了将近25年不能按计划实施教学、训练的局面。
1977年1月,省体委在重庆召开全省部分教练员座谈会,分析了四川足球的特点是速度快、灵巧、头脑聪明,差在技战术和比赛经验不足,确定了发展方向应是发挥身体素质好的优势,加强技术基本功训练,改变战术上单一长传为主的打法,加强低、短、快的整体配合打法…..
方向既明,文革乱世又告结束,川队大展雄风,1978年取得乙级联赛第二名,终于实现多年“升级”之梦….
 1979年第四届全运会上,川队获得第9名。但在当年的甲级联赛中失利,又象坐了趟电梯降为乙级,1980年好不容易再度闯入甲级圈。
     从1981年起,川队连续几次参加了国家体委在昆明组织的优秀球队集训,跃跃欲试挤进全国强队。1983年3月第五届“全运会”预赛中,川队取得决赛权。4月6日,川队接受参加尼泊尔足协杯国际邀请赛任务,在阵容不齐的情况,以全胜不失一球的成绩拿下冠军。同年9月在“五运会”中,淋漓尽致地发挥“快、巧、准、勇”的技战术风格,夺得第五名,进入甲级强队行列….
    1984年2月,川队按国家体委安排,出访非洲三国,载誉而归。但同年10月的第一届足协杯的比赛中,川队却再失甲级。1985年第二届足协杯赛,虽经努力,仍未能实现升级愿望。1986年第三届足协杯赛中,才终于晋升甲级队。总之,从五运会后,川队实力每况愈下。1987年六运会仅取得第十一名。
    四川的女子足球运动始于80年代初,主要在学校中开展o 1983年建队驻重庆训练,1984年参加首届全国女子足球召赛,获第五名。1985年获全国锦标赛第八名…..1987年第六届全国运动会,获女足第五名….温莉蓉、吕学勤曾作为中国女子足球队主力队员首次参加亚洲女足比赛,中国队获金牌。 
九十年代后,四川足球运动融入商品大潮中,从“全兴”到“商务通”,球迷“雄起!”之声吼遍巴山蜀水……这十来年四川足球现状,报刊杂志连篇累牍,广大热心球迷早已看花了眼睛、吼破了喉咙。足球界现状,令国人垂头丧气,悻悻然、愤愤然。中国足球在拼搏中痛苦、四川足球在痛苦中拼搏……
以凝重的笔,记下百年四川足球风云录,本文作者仍只有敞开喉咙吼跟着球迷吼一声:“为不辜负已有百年足球史的四川,为不辜负四川足球前辈的开拓、期望,为不辜负号称中国最多最好的四川球迷…..四川足球好汉们,你们要雄起、雄起、再雄起啊!”

                浏览次数:5479-- 发表评论,已评论2次




----上篇文章《四川第一座公园--少城公园沧桑录》,清宣统元年一位满洲将军翻秦岭、过剑门风尘仆仆入川而来…….
----下篇文章《四川近代武林人物》,版权保护,侵权必究!欲发表、转载、改编,必须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