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作范围:文史、文革史、抗战史研究,以及社会纪实文学作品(中国社会热点问题类纪实)
·姓名:中国独特题材文学网
·笔名:站长:郑光路
·电话:--
·手机:423648068@qq.com
·OICQ:--
·电子邮件:423648068@qq.com
·通讯地址:中国.四川省.
·邮政编码:--
--管理中心
|
|
 |
|
本站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
|
|
|
《53年前解放成都“入城式”纪实》,历史上盛况空前的“入城式”,一幕珍贵的历史画面
53年前解放成都“入城式”纪实
郑光路
1949年12月27日,成都解放;12月30日,千年古城成都,举行了历史上盛况空前的解放军“入城式”。这一幕珍贵的历史画面,并不为现在的许多年轻人了解,却珍藏在当年入城的解放军战士和无数曾身临其境的老市民心中。本文作者采访多位老人,写成本文,以纪念历史上的这一天……
黎明之前
1949年9月,凄风苦雨,中华民国政府大厦将倾。 10月18日,毛泽东发布贺龙率十八兵团等十万大军由陕入川的作战命令。同时,解放军“二野”部队在刘伯承司令员和邓小平政委率领下,开始向西南进军。南线陈赓兵团配合“四野”部队,浩浩荡荡,插入滇康,断敌退路。而北线位于陕川边的“一野”部队及华北十八兵团,攻秦岭,威逼巴山….. 蒋介石像大梦初醒,终于感到大势已去。11 月30日凌晨,他从重庆白市驿机场慌忙爬上飞机逃往成都北较场中央军校本部。国民党政府各机关纷纷自重庆撤离,也迁往成都,作困兽之斗。 12月9日,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三位川军将领率部在彭县(今彭州市)通电起义。 这一天,北较场内蒋介石一伙警卫惊恐万状,对蒋说:“军校外街道上有川军便衣武装妄图绑架暗杀,为安全计,应马上从北较场后门撤退至新津机场…..”蒋介石声色俱厉:“我由军校正门黄埔路进来,必须从正门离去!”12月10日下午2时,蒋介石在随行人员舍命保卫下凄凄惶惶逃离成都,在凤凰山机场登机升空,向台湾孤岛飞去。中央军校二十三期学员约2800余人,也由二总队队长李邦藩率领,冲出成都,计划直往西昌。他们行至大邑附近与解放军遭遇,伤亡逾半数,李邦藩被击毙,余部旋即解体。 此时18兵团主力由汉中、勉县攻取广元、成都。182师一夜之间连打带走急行军120里路,先头部队抵达涪江渡口。炮火连天、一番激战,三台县一战歼灭薛敏泉兵团所属两个军,俘敌17军军长周文韬以下四千余人、击毙无数。这一场恶战后,川西门户大开,蒋介石、胡宗南企图以巴山、剑阁之险隘阻挡解放军入川的计划已成泡影… 川康绥署参谋长牛范九、牛范九、李铁夫(原24军副官长)、杨尚仑(潘文华部,杨尚昆的兄弟)和何翔迥等人,于12月27日去新都迎接贺龙。史册上把12月27日这一天定为成都解放日。解放军的司令部在桂湖公园。牛范九等人在公园中山纪念堂刚坐定,王维舟副司令员同一位穿着普通解放军战士军服,气宇轩昂、蓄八字胡须的贺龙将军一道进来。贺龙说:“欢迎你们到来,刚才有事,让你们久等了!” 成都市民第一次看到解放军是12月29日。这天,参谋长张经武和地下党川康特委副书记马识途带少量解放军入城先遣部队在贺龙的指示下,分乘30余辆大、小车辆,开进市区。车过闹市春熙路,市民们驻足观看,后又争先恐后地到督院街国民党省政府所在地。解放军的红旗已经高高地挂在旗杆上随风飘扬。几天前还登载《新津乐山布置防线,川北国军向南反攻》的报纸,现在以通栏大标题登载《新(津)双(流)胡(宗南)部放下武器,解放军日内即入城》……国民党成都市长冷寅东来向张参谋长移交成都市。各色各样的官吏、新闻记者也来了。一个女记者穿着妖娆,娇滴滴地问:“到成都来了多少解放军?” 马识途悄悄告诉张参谋长:“这是一家特务办的报纸。”张参谋长笑一笑就答:“需要多少,我们就来了多少!” 事后,张参谋长叫马识途快去把地下党员找来,尽量发动群众,明天把解放军入城式搞得特别隆重。张参谋长又派解放军占领一切制高点,以防敌特捣乱。下午,地下党人员告诉马识途:“群众盼望解放军入城,如大旱之望云霓,明天万人空巷是无疑的。只是群众都要上街参加游行,做彩旗、彩花、彩球,特别是做五星红旗用的红布,商店里都被买光,怎么办?大家都想做一面新的国旗呀!” 另一个人出主意说:“我们是连夜把白布浸在红染缸里染红,赶做红旗。有的还把国民党的国旗上的那块红布剪下来,做小的国旗。” 当时许多成都市民并不知道国旗的正确样式,做的“五星红旗”多姿多样:有的红旗是五颗星同样大小,或上二下三,或上三下二,或布满旗面,或一排拉开,或大五角星在旗子中央,甚至还有做“五色国旗”的…….这看似滑稽,但反映出成都市民想改朝换代的迫切愿望。在得知五星红旗的样式后,他们要赶制正规国旗。 贺龙还派杜心源(后曾任省委书记)也在这一天进城,在地下党同志协助下,接管一些报馆和新闻单位。仅在三天后的1950年元旦,在成都市出版了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张《川西日报》。 29日晚,张经武、马识途回新都汇报。贺龙挥手说:“要精神绝饱满、威武雄壮地进成都,12月30日举行解放军入城式!” 12月29日,成都是不眠之夜。无数人兴奋地写标语、扎彩灯、学新歌、扭秧歌……当然也有许多不能逃台湾的人,在惊恐不安、吉凶难卜中苦熬漫漫长夜。
入城盛况
12月30日清晨,冬季的阴霾成都居然艳阳高照。成都街头,人海如潮。街道两边,都挂起了五星红旗、红灯笼,门上、墙上贴满“拥护毛主席!”“拥护共产党!”“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消灭蒋匪军,解放全中国!”等彩纸标语。 总府街、春熙路等闹市,新摆出许多书摊,出售几天前还是禁书的《新民主主义论》、《论人民民主专政》等著作。市民争相购买,以手上有一本“革命书籍”为荣。前几日宣布起义的原国民党军成都城防部司令曾庆集,派出欢迎专车乐队,前往城北驷马桥,和解放军入城部队的领导人、成都市地下党、市民代表等汇合,拉开了入城式的大幕。 9时整,贺龙一声令下,军乐队首先奏起“向前,向前,向前!”的《解放军进行曲》, 解放军战士们昂首挺胸,大声歌唱:“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入城式在震天军乐声、口号声、鞭炮锣鼓声中隆重开始。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人城式的部队,是18兵团第60军。在入城式总指挥张祖谅军长的带领下,向成都市区开进,30万成都市民夹道欢迎。 入城式队伍的前导,是中共川西边临委会留蓉工作部的地下党人员,他们高举毛泽东、朱德等画像,乘车带路。紧接着是参加欢迎仪式的起义将领刘文辉、邓锡侯、裴昌会、罗广文、陈克非、董长安、李振、杨良勋等人。其后是率部入城的贺龙、李井泉、周士弟、王新亭、张祖谅、阎秀峰等解放军将领,乘坐的13辆从敌人手中缴获的美式吉普车和小轿车;紧跟在后面的是解放军各兵种的入城部队。 入城队伍的先头是仪仗队,高举五星红旗,后面是20面红旗飘扬的方队。再后有13辆大卡车,第一辆车上载着毛泽东和朱德的巨幅画像;第二辆车上载着鼓号齐鸣的军乐队;第三辆车上载的锣鼓队;接着的车载着“庆祝四川解放!”、“庆祝成都解放!’’的黄字大红旗和五星红旗。解放军战士在车上高呼口号,高唱“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再后面入城部队前后行军序列依次是:装甲兵团、重炮兵团、步兵团、车队、马队、后勤部队、 轻便队……入城队伍长达4公里,先头部队已进入市中区,后面的部队还未动身。 从北门驷马桥起,民众夹道欢迎,欢呼、鼓掌、唱歌、跳舞,鞭炮声和锣鼓声震天动地。起义的原成都城防部队负责治安。成都地下党所组织的四川大学、华西医科大学和石室、蜀华、协进等37所中学联合筹备的“庆祝解放”宣传队、秧歌队、歌咏队等组织,分4个区在各主要街口开展配合解放军入城式的庆祝宣传活动。学生们打着腰鼓扭着秧歌,哼着刚学会的歌,同工人、机关职员、起义士兵们,高呼着欢迎的口号。小娃娃像过年般兴高采烈,喊着:“解放军入城了!解放军入城了!” 当然,街道两旁人群中,还有不少冷眼旁观心存狐疑的士绅富商,也有无数摘掉帽徽却依然穿着国民党军服、眼含敌意的散兵游勇。 解放军进入驷马桥后,最先到北门大桥外簸箕街口。原成都市市长冷寅东和成都耆老们手执五星红旗向着入城队伍激动地欢呼。他们中许多人为和平解放成都不怕凶险,劳苦功高。 玉带桥一带,申新纱厂200多个着白帽白裙的女工。她们泪眼婆娑地的高呼欢迎口号队,这些被称为“纱妹”的工人们高喊:“解放啦!解放啦!” 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的起义师生官兵3000余人分乘50辆大卡车,从北较场到市中区车队排列街道两旁。他们并不整齐地高唱才学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共产党歌曲。 入城部队途经驷马桥、簸箕街,进北门过北大街、草市街、玉带桥、顺城街、提督街、总府街、春熙路、上东大街、盐市口、东御街、西御街、祠堂街等主要街道,汇集少城公园。然后将分驻西、南、北三个较场和皇城四个地方。贺龙、李井泉、周士第、王新亭等将领驻商业街励志社,张祖谅军长率第60军军部驻北较场原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内。 入城部队先头队伍一辆吉普车中坐着贺龙,他浓黑的八字胡分外显眼,穿着和战士同样的棉军装,外披一件皮大衣,不怒而威。欢迎市民潮水般一浪又一浪向车子涌来。记者向他提问:“贺司令官,请你谈谈大军进人成都的感想。”贺龙回答道:“记者先生,在我们解放军里没有什么司令官,只有员,没有官。我衷心感谢成都人民这样热烈的欢迎!”贺龙又频频向围过来的群众招手致意。群众议论纷纷:“看人家当官的、当兵的人人平等、纪律严明,哪能不打胜仗嘛? 入城队伍按计划开往各驻地,其中一支经西御街、祠堂街、东城根街,到了幽静的商业街一座古香古色的高搂前停住,这是原国民党励志社(建筑现犹存,即现在中共四川省委机关所在地)。当年,这座成都市内颇宏伟的建筑,成了贺龙到成都后的司令部。警卫二团团长肖庆云汇报说:“省政府、市政府、四大监狱、电台、发电厂这些要害部门我们都接管了,派了警卫。商业街两头街口,布置了四个岗哨,还有流动哨、潜伏哨。你放心吧!” 这时,“砰砰砰!”外边却传来枪声。 “你听听,特务还在打枪哩!四川的情况复杂得很,特务土匪没有肃清,袍哥会道门势力很大,成都周围有几十万国民党起义投诚的部队,随时都可能反水,麻痹不得呀!莫以为和平解放就没事了,麻烦事多哩!”贺龙神情凝重地点燃烟斗,紧张工作起来。 从上午9时一直到下午4时,解放军人城的各路行列一直在欢迎的人群中缓缓移动。直到黄昏,千年古城的成都还在沸腾中。正如贺龙所言,这时的成都极为混乱:国民党的军、政、警、宪、特等衙门,才被接管;满城有大量的流浪人员、散兵游勇、袍哥大爷、地痞流氓、鸦片烟鬼、乞丐、妓女等;暗藏敌特分子随时要“乘乱世建奇功”,大搞破坏捣乱…….入城式当天夜里,城里便出现了打冷枪、打信号弹、向解放军扔石头、杀人放火等事件。一位解放军司务长上街买菜,途经东门大桥时,突然被人抓住毒打后扔进府河里。在商业街驻地,还抓捕几个形迹可疑要暗杀贺龙的人…… 入城式后第三天,1950年元旦,贺龙在顺城街蓉光大戏院新年联欢会上声音威武地说:“成都是国民党反动派在大陆盘踞的最后一个大城市,出乎我所料,成都又是解放战争中继北京和平解放以后保存下来最无破坏、最完整的一座大城市,这是奇迹!” 这一天,成都军事管制委员会宣告成立。共产党开始了治理这座国民党留下的满目疮痍、百业凋敝烂摊子的艰巨工作……
字数:4276
|
|
|
浏览次数:2594--
 |
----上篇文章:《上个世纪的“过年”》,90年前成都,本文作者的祖爷辈生动的过年民俗风情画.....
----下篇文章:《四川第一座公园--少城公园沧桑录》,清宣统元年一位满洲将军翻秦岭、过剑门风尘仆仆入川而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