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向我约稿
[首页] [关于本站] [新闻中心] [2024年郑光路《成都旧事》《四川旧事》《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我的相册] [留言板]


2024年郑光路《成都旧事》《四川旧事》《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拍案惊奇!郑光路精彩特稿[图片: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中)及夫人濑田裕子与郑光路合影]
文史长廊精品[左图:郑光路(左1)应邀拍电影时]
文革类老照片.美术作品链接[左图:郑光路当医生时和原珠海市市长梁广大(左)合影]
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现象研究专栏[图:郑光路(左1)与常演“皇帝”的张铁林先生(左3)]
郑光路巴蜀文化及历史类作品[篮球巨人穆铁柱和郑光路]
近50年当代史研究史料[左图:原国务院侨务办公厅负责人庄炎林(左)与郑光路合影]
[文革专栏]本网特色,翻页内容甚多![本栏图片:郑光路1966年在天安门]
评说成都、四川[图为著名学者魏明伦先生(右)与郑光路]
四川特色作家文章[左图为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先生(右)和郑光路]
历史往事揭秘专栏[左图为郑光路收藏的文革宣传画]
“社会评论”精品转载[左图为郑光路(左)与成都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刘学文]
中国近现代文学掠影[左图为张邦元(右)绝技童子功“隔山望月”与郑光路同摄]
中国知名文革史研究者精品专栏(!本网热烈推荐:链接严肃学术网站渤海大学网),极其丰富多彩!
中国历代文学研究专栏[老武术家王树田(中)郑光路(左1)刘绥滨(左2)市武协副秘书长王学贤(左3)]
!连载郑光路最新长篇力作《打工妹怪遇》欢迎阅读和书商、出版机构及影视改编合作!
网友交流专栏[郑光路作品讨论会上民革市文史委员会主任王大炜(右)作家白郎(中)和李克林教授(左)]
《川人大抗战》选载[成都媒体为《川人大抗战》举办座谈会后李克林、流沙河、王大炜、卢泽明等先生同摄]
巴蜀文化和掌故[海外作家与成都卢泽民、章夫、冉云飞、郑光路(1排左1)、白郎、蒋蓝等]
今年郑光路有影响的新作[左图上排右起:郑光路、郑蕴侠、副导演商欣。下排为导演刘子农及张国立、王姬等]
当今文学界之怪现状[文革结束郑光路(1排右1)考入大学与同学去安仁镇接受“阶级教育”]
转载网络精品[1987年郑光路(右1)与华西医大副院长张光儒博士(右2)在珠海工作时游澳门]
老成都掌故[左图为郑光路(右1)在青城山上清宫与道士练剑]
武侠文化[左图:右1郑光路,右2习云太教授(中国武术一级教授),右3刘绥滨,右4铸剑专家龙志成]
滑稽妙文选[人生如戏,图为郑光路(右1)1985年应邀参加影视剧拍摄时照片]
中国文学、史学与世界[图为法国学者大卫(左)和郑光路
巴蜀文化中的杰出人物[本栏图片说明:中国著名电影艺术家谢芳(中)、张目(右1)和郑光路合影]
四川及巴山蜀水人文[左图为郑光路(1排中)1985年与几个弟子同摄]
当今社会奇稀罕事、伤心事、可怕事[左图:郑光路舞禅仗习武照]
文史文学精品转载[图为1990年郑光路(后排右2白衣者)与众武术人士在少林寺参加武术拍摄]
郑光路欣赏的古典、文学、史学作品推荐[1986年郑光路(上排左3)参加武术表演赛后和四川武林好友摄]
阅之有益的史学方面学术文章[图为郑光路(中)当医师时在医院为病人作手术]
郑光路著《中国当代热点问题透视—中国气功武术探秘》选录
郑光路文革研究专著介绍[图为两本专著封面]
四川近、现、当代史研究史料参考[郑光路1987年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工作时照片]
文化与教育[图为郑光路练铁指功练武照]
体育武林前辈【左图:1984年时郑光路与李孟常师傅(右)。右图:郑光路与黄林派钟方汉师傅(右)】
郑光路巴蜀文化研究专著[郑光路与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郝勤教授]
隆重推荐作家原创精品[《武当》杂志主编刘洪耀(右)与郑光路]
过来人回忆文革历史[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当受苦知青时,点击图很瘦]
官方报刊资料(主要为文革时期)选登[本栏图为文革中的恐怖刑场]
知青问题研究[郑光路1970年当知青时艰难环境下仍自强练功“朝天蹬”]
名家杂谈精粹[郑光路(左1)与四川武术名家黄明生(左2)、李兴白(左3)1985年在电影剧组]
抗战文史[英勇殉国的饶国华中将之女饶毓秀(左1)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之子李克林(左2)与郑光路]
四川著名学者、作家岱峻专栏[作品充满空灵雅趣和智慧沉思。图为岱峻夫妻恬静生活]
四川著名特色学者、作家陈稻心专栏[图为陈稻心先生(左)与郑光路]
中国著名作家雁翼专栏[左图为中国著名老作家雁翼(左)与郑光路合影]
学术界百家争鸣[左图:四川曲艺界大师邹忠新(左)与郑光路在一次文艺会上]
武侠小说评弹[1986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肖应鹏(右3)在一次会上]
四川著名武术家(排名不分先后!)[郑光路(左1)与著名武术家王佑辅(左2)邹德发(左3)合影]
宗教文化与人生、文学[图为郑光路(左)与四川一高僧]
佛道、医学、养生文化[图为郑光路(左)与武友在山中古佛寺练武养生]
纪实历史、文学长篇[香港《明报》1987年刊登郑光路当医师搞科研时照片]
中国传统文化名篇[1987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全国地趟拳冠军陈刚(右3)]
门外诗歌谈[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下排右1)和红卫兵战友]
放眼世界专栏[红卫兵文革闯将]
免费网上书屋、实用网站[more翻页还多!]图为毛泽东与张玉凤
中国各地优秀作家陆续推出专栏
重要精华文章专栏![左图:中国民生真实的另一面“黑窑矿工”]
2024年郑光路出版之新书及新闻


·写作范围:文史、文革史、抗战史研究,以及社会纪实文学作品(中国社会热点问题类纪实)
·姓名:中国独特题材文学网
·笔名:站长:郑光路
·电话:--
·手机:423648068@qq.com
·OICQ:--
·电子邮件:423648068@qq.com
·通讯地址:中国.四川省.
·邮政编码:--
--管理中心

  本站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龙晦:《灵尘化境——佛教文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作者: -上传日期:2006/8/8

 

                                       

龙晦:《灵尘化境——佛教文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引言

                        汉魏晋南北朝佛教文学
                        1.佛教的传入与汉代佛教文学
                        2.魏晋佛教文学
                        3.南朝佛教文学
                        4.北朝佛教文学


                        唐五代佛教文学
                        1.唐代僧人诗文 '
                        2.唐代文人佛教诗文
                        3.五代佛教文学

                        宋代佛教文学
                        1.宋代僧人诗文
                        2.宋代文人佛教诗文
                        3.宋代僧人笔记和文人以禅论诗
                         
                        辽金元佛教文学
                        1.辽代佛教文学
                        2.金代佛教文学
                        3.元代佛教文学

                         
                        明代佛教文学
                        1.明代僧尼诗文
                        2.明代文人佛教诗文
                        3.明代小说、戏曲、文艺理论与佛教文学 

                        清及近代佛教文学
                        1.清及近代僧尼诗文
                        2.清及近代文人佛教诗文
                        3.清及近代小说、文艺理论与佛教  

                      
                        引言 


                        四川人民出版社的同志要我写一本关于中国佛教文学的书。一要拉出一个系统,二要不漏掉重要僧尼及有关佛教文学的重要人物,三要不引较长的原文,四要作些必要的简明的解释,还要注意到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其一心为读者的心地好的。但这些要求不但对于我是难题,恐怕对于任何一位同志也不会轻松,把这个任务压下来,使得我大半年不敢外出,我常改秦观的《满园花》"近日来,非常罗皂丑,佛也须眉皱"为"近日来,任务压的紧,佛也须眉皱"来解嘲,但任务还是摆在面前,还得硬着头皮走。

                        中国佛教文学必须具备特色,它既不同于一般佛教史,也不同于一般文学史,它必须首先体现僧尼的文学活动与作品,然后才是文人居士的文学活动与作品,佛教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客观地恰如其分地表现他们,这是我们应当注意的。最近出了一些文学与禅之类的书,它们使我受到不少的启发和教益,但似乎还缺乏系统,还缺乏整体的佛教文学史的现念,因此我还得从头做起。

                        本书的编写一般是先作概况介绍,然后是诗文、文艺理论及笔记与翻译,先僧尼后文人居士,但宋明清三代由于享国较长,商品经济发达,城市兴起,小说、戏曲占了文艺作品很大的比重,因此我们在这几章内就添了小说与戏曲,希望能反映这些时代佛教文学一个粗略的轮廓。

                        虽然薄薄的十五六万字,但由于编辑要求的条件多,哪些作品可以进引文,哪些作品不可以进引文,既要作品不烦难,又要作品有代表性,还得要考虑到它们是清新健康的,这很费踌躇;有些僧尼居士在佛教义学上有极高成就,但他们并无文学作品,而有些有文学作品,就要查明他们是否是居士或有佛教信仰,从宋代起居士称号开始泛滥,有取居士名号而毫无佛教文学作品的,甚至全是道教作品的如张抡,因此什么人应人选,也很费周折,这部分我们原拟名为"居士文学",终觉得它涵盖不周,最后改为"文人佛教文学",其故就在于此。

                        本书原拟名为《中国佛教文学史》,后把它改为《灵尘化境棗佛教文学》;坦白承认,我是没有这个条件采写佛教文学之类课题的,因为我不懂梵文。陈寅恪先生在五十年前曾说过,他的知识范围限于"禹迹之内",依陈先生的环境条件,学问之广博专精,懂得语言门数之众多。尚且如此谦逊,鄙陋下走如我,谈不上“禹迹之内”,更谈不上"佛教文学",因为它要涉及印度,涉及梵文与巴利文。这是必须郑重声明的。中国佛教文学涉及面太宽,其中史实的考订,诗文的注释与翻译,诗文背景的笺释,必有纰谬之处,请读者赐教指正是幸。 

                                        

                        佛教的传人与汉代佛教文学 


                        距今约三千五百多年前,中印度东北方恒河流域旁有一迦毗罗卫国,国王名叫净饭王,传说约相当于我国周昭王二十四年四月八日那一天他的王后摩耶夫人生下一个王子;他生下来时身上放出光明,地上涌出莲花,天空中响着妙乐,并降下芬馥的花朵。太子的身体生得黄金也似的颜色,有着三十二种好相,因此净饭王便替他取名悉达多。悉达多在梵文里是说他生时有很多奇异祥瑞的意思。

                        悉达多天性聪明,学会了印度的自然、天文、地理一切学问,但看见人生总离不了生、老、病、死、苦,尽管他也结了婚,但他总不满意过世俗生活,一心想学道拯救人类,因此他于十九岁那年二月八日的中夜,趁月色明朗逾城入山修道,经过了多年的苦学苦行和各种曲折磨炼,终于在他三十岁那年的十二月七日晚上在菩提树下修悟成道。

                        佛教的基本教义认为人是离不了生、老、病、死的,整个一生无不充满痛苦和烦恼。人为了免除生、老、病、死诸种着难,便要修道,才能远离各人的执着,贪爱、嗔恨、痴念!他认为人人是平等的,只要坚持入正道,精勤不懈,人人都可以得到解脱,都可证得菩提。按照当时印度的社会阶级限制极严,婆罗门教盛行,该教把人分为婆罗门(祭司)、刹帝利(武士),吠舍(农民或工商业者)、首陀罗(无技术的劳动者)四个种姓,并另有"贱民",种姓职业世袭,不能变更,佛教主张平等,获得了广大社会的支持,所以佛教便在印度逐渐兴盛起来。

                        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释迦是他的种族名,牟尼意为"文",释迦牟尼即"释迦族的圣人"之意,他还有许多名号,最常见于中国典籍的还有"如来",又因佛备众德,为世钦重,故又号"世尊。""

                        释迦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二百馀会。最后在拘尸那城圆寂(即逝世),死后由五百弟子回到耆阁崛山,公举阿难为长老,结集他在世所说的经法,因为都靠传闻和笔记加以整理,所以佛经每部第一句都冠以"如是我闻",称为第一次结集,以后又经过二次、三次,四次结集。佛经便逐步定型。最重要的是三次结集后派了一批比丘(即和尚)到恒河流域以外地区及古印度境外去宣传佛教,因此佛教便逐渐传到中亚一带地方。

                        我国古代典籍记载佛教的传入一般是汉代,更为大家所接受的是后汉明帝,传说永平七年(64)明帝夜梦金人飞行殿庭,第二天间于群臣,太史傅毅答以"西方有神,其名曰佛",于是明帝就派遣中郎将蔡愔等十八人去西域,访求佛道,在大月氏国通沙门摄摩腾、竺法兰两人,他们同此二沙门用白马驮了一些经卷,一同到洛阳,明帝还为摄、竺二僧修了精舍,它便是有名的白马寺,据说是中国的第一座寺庙。摄、竺在寺里译出了《四十二章经》,相传这就是中国译的第一部佛经。

                        佛教传到中国,最早见于史书的第二个信徒是楚王英,他是光武带的儿子,《后汉书》说他晚年才"更喜黄老,学为浮屠斋戒祭祀。"永平八年(65)明帝下诏,天下死罪可以缴纳嫌(一种丝军品)赎罪,楚王英便上交了黄缣白纨三十匹申请赎罪,明帝下诏说,楚王英"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即佛)之仁祠",这有什么罪过,快把他献的嫌纨还给他,作为他与僧徒供奉佛的祭品吧!楚王英的时代写摄、竺二人来洛阳,时代差不多,因此汉明帝时中国开始有佛教的说法是可信的。不过楚王信黄老又信佛教,这大概是佛教初期来华,中国人把它与黄老相比附,把它也当作一种方术来理解的缘故。到了桓帝建和初年,安世高由安息展转来到洛阳,不久就通华语,当时佛教在宫廷内和社会上都有一些信徒,他们除祭祀、祈祷之外,也还有一些修持上的要求,因此安世高译出了一些有关止观法门的各种经论,安世高是安息国王的太子,由于他信仰佛教,在轮到他该即位的时候,他将王位比给叔父,弃位出家,因此佛书中多称他为"安公"或"安侯",他在西域各地游化后到中国,先后到了江南的豫章、浔阳、会稽各地,弘扬佛教,并从事译述,他译的经书现存二十二部,计二十六卷。由于佛教东传在东汉时期还不长,所以这一时期佛教翻译文学是最主要的,中国人自著的佛教文章只有牟子的《理惑论》,因为翻译是主要的,所以我们不能小先介绍安世高。

                        安世高的译经有时是先由他口述讲说,由另外的人执笔成文,比较偏于直译,有些在梵汉两边有难于十分恰当的词汇,他往往用中国古书里类似的概念词汇去代,如以"无"译"空",以"无为"译"涅槃"。他的译文僧佑称他说理明白,指同恰当,不粗俗,不铺张;道安曾称他"省而不烦,全本巧妙",同时在从事译经的过程中他还为我国培养了第一批高质量的翻译家和佛教理论家,如严佛调和他共译了《法镜经》,又稍晚一点有康僧会,曾译有《大度集经》,康曾向韩林、陈慧受业,而韩、陈又曾向安世高请教,师承的关系是清楚的。

                        安世高译文与佛教文学有关的是《转法轮经》,叙述佛在鹿野苑初转法轮,佛得道后去度化一向远远伴随(这是老王派来的,他的憍陈如等王人,这五个人受了苦行派的影响,他们瓦人在鹿野苑林木郁茂的地方去苦修,他们认为佛熬不住艰苦,受了别人的供养,退了道心,以致容光焕发,因此不理他,经过佛的多方譬喻,五人立即大觉大悟,成了佛教史上最早的五个比丘。这个故事就成为以后《佛本行经》里一个重要篇章,它是中国第一次接触到佛的文学故事。

                        在历史和佛教有关典籍中,我们还没有发现过汉人自著的涉及佛教的文学作品,如果有,那就是牟子的《理惑论》,这是一位汉人佛教徒在批驳一个对佛教怀有异议的人往复辩论的理论口语汇集,里面涉及道家、儒家的重要论点和论据。牟子的历史不详,研究者也意见纷歧,许多书都把它摆在东汉,所以我们也按照这种接法,把《理惑论》作为汉人自著的第一篇佛学著作。它虽然是议论多,但它的表现手法和文章富丽堂皇,应该是文学性极高的作品,而不能因是议论文去忽视它的文学价值。如一位道教徒提出,"为道者或辟谷而不食,或饮酒啖(da4n)肉,……然佛道以酒肉为上戏,而反食谷,何其乖异乎?"牟子是这样答复的:

                        吾观老氏上下之篇,闻其禁五味之戒,未睹其绝谷之语,圣人制七典之文,无止粮之术,老子著五千之文,无辟谷之事。圣人云:食谷者智,食草者痴,食肉者悍,食气者寿。世人不达其事,见六禽闭气不息,秋冬不含,欲效而为之,不知物类各自有性,犹磁石取铁,不能移毫毛矣。

                        大意是,我考察《老子》的上下二篇,只看见他提出"五味令人口爽"(好的吃多了要败坏人的口味),从来没有看见他要求绝谷不食的话,孔夫子甘苦了七部经书(东汉《一字石经》以《易》、《诗》、《书》、《仪礼》、《春秋》、《公羊》、《论语》为七经),里面也没有不吃饭的方术,《老子》一书只有五千字,从来没叙述到"辟谷,古代圣人说:吃粮食的人聪明,吃草的动物蠢笨,吃肉的野兽膘悍,做呼吸导引的人长寿。世俗之人,见六禽闭气不息,秋冬进行冬眠,想去学这些禽兽,他们不知物类各有自己的本来性质,这和磁石能够吸铁,但它不能吸一根毫毛是一个道理。

                        文章骈散合一,组织得很高妙,从文气看碗是东汉文章气息,又文内多用韵,这也是它成书较早的一个证据。在文最末,来问难者经过与牟子反复较量之后,理屈词穷,只好认输,甘心作一名信佛的居士时说:

                        鄙人蒙瞽,生于幽仄,敢出愚言,弗虑祸福,今也闻命,霍如汤雪,请得革情,洒洗自救,愿受五戒,作优婆塞。(我是瞎子,出生在一个隐居的家庭,没有考虑到祸福,说了一些蠢话,今天听见你说的东西,正如以热汤去泼雪,使我顿时明白了,请允许改掉我的信仰,还要斋戒沐浴,恭恭敬敬地接受五戒,当一个在家的居士)。 

                                              魏晋佛教文学


                        汉末黄中起义,加以军阀混战,最后形成主国,即北方的魏、西南的蜀、东南的吴。由于连年的战祸,加上建安末年发生了一次鼠疫,因此造成十室九空,人日锐减的场面,曹操的《篙里行》"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与王粲的《七哀诗》"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正是最真切的现实描述。人们在绝望的挣扎中,最容易从宗教得到安慰,特别是古代,自然科学知识不足,对现实痛苦找不到确切的解释,宗教便趁虚而入。因此北方的魏和南方的吴都有了佛教比较兴盛的记载。北方出了一位著名的佛教徒支谦,他的父亲是月氏人,于汉灵帝时来中国,成为中国最著名支氏佛学家族的始祖。支谦在父亲培养下很小便懂梵语和汉语,他译了《维摩诘经》、《瑞应本起经》和《九色鹿经》,还译了一部《撰集百缘经》七卷,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印度故事总集,为汉译譬喻文学中的三大部之一(另两部为《杂宝藏经》与《贤愚经》),对我国佛教文学的发展十分有影响。

                        南方的吴国出了一位著名的佛教徒康僧会,他是康居国人,于赤乌十年来建业(今南京市),孙权为他建造了建初寺,译过一本《六度集经》,里面包括了"瞎子摸象"、"四姓害子"、"鹿王"、"猴王"等故事。以"瞎子摸象"为最有名。这个故事是这样的:古时阎浮利地有一国王,名叫"镜面王",他下令把国中的瞎子都召来摸象,要这些瞎子说出象是什么样子,瞎子有摸到脚的,有摸到尾巴的,有摸到肚子的,有摸到两肋的,有摸到耳朵的,有摸到头的,有摸到牙齿的,有摸到鼻子的;摸到脚的说,象像个柱头;摸到尾巴尖的说,象像一把扫帚;摸到尾巴根的说,象像一只手杖;摸到象肚子的说,象像个秤锤;摸到象背的说,象像一个高的堤岸;摸到象耳朵的说,象像一个大撮箕;摸到象头的说,象像一个臼钵;摸到象牙的说,象像一只角;摸到象鼻子的说,象像一根索子他们纷纷在王面前争吵,各人以为所见到的才是象的真面貌。

                        这个故事过去有些教科书和儿童读物曾经节选过,有些改编,我们全译,以看出它的结构全貌,不难看出它想像力的丰富和意思的深透。后来苏东坡将它改编为"扣盘扪烛",他的《日喻说》是这样写的:生下来就是瞎子的人,从来没有看见过太阳,他去问不瞎的人:"太阳到底像个什么东西呀!有人答道:"太阳吗,它就像个铜盘",还怕他弄不清楚,取了一面锣,让瞎子们摸,"太阳就像这面锣,圆圆的",瞎子摸了,又敲了几下,锣儿就晌了,瞎子以为他这下知道太阳了,一天有人撞钟响,瞎子听到了说:"这不就是太阳吗?"旁人听了笑着说:"这不是太阳,这是钟啊!"于是瞎子又向其它的人问:"太阳到底像个什么东西?"另外有人告诉他,"太阳吗,它像一支烛,有辉煌的光",又拿了一支烛给他摸。后来瞎子摸到一支萧,瞎子说:"这下我可摸到太阳了。"

                        苏东坡是受佛教影响很深的宋代文学家,他自称“东坡居士”(在家的佛教徒),以后我们在宋代佛教文学部分还要讲到他。

                        另外还有一本《旧杂譬喻经》,据说也是康僧会译的,里面收集了《孔雀王从壶中人》、《狐笑痴》,其中有一个《多智王佯狂免祸》的故事,十分有趣,外国有一种恶雨,下在水井、池塘、江河内,如果人们饮了由恶雨所下的雨水,便要发起狂来,七天才止。这个国王十分聪明,善观察天候,见着异状的云,便知道要下恶雨,这时他使将他饮水用的井,加个盖子盖上,在下恶雨期内、他就只饮用加了盖的井水。当群众饮了恶雨所下的水后,都发了狂。百姓臣僚一个个赤身露体,有的还在身上涂上泥巴,这些狂人自己不知道他们在发狂,他们看见国王衣冠楚楚坐在殿上,反以为国王狂了,他们大声呼道:"我们的国王疯了,这不是件小事",想把国王处理,国王深知他们要造反,便告诉这些狂人说:"你们不必着急!我自有妙药可救"。他使入宫脱衣而出,也像狂人一样赤身裸体,头面涂泥,狂人见国王和他们一样在发狂,都相互高兴说,"这下国王的病可好了!"七天之后,饮了恶雨水的都因为恶雨过了期,一起清醒起来,看了自己的丑状,既感可笑,又感惭槐,便回家重新穿了衣服,戴上帽子,来见国王,这时国王故意地仍是裸体涂泥,坐在殿上,群臣见了,又是大惊,大声齐问,"国王平日聪慧多智,何故如此模样?"国王答道:"我的心常是稳定不变的,因为你们狂了,反说我狂。"

                        这个故事的终结是宣传佛教唯心论的,它宣传人心本来净澈。刘宋袁粲曾著《妙德先生传》把上面的故事略有改编,把恶雨改为“狂泉”,把饮了狂泉发狂的臣子处理为"共执国王"并加“火艾针药,莫不备具”,把国王弄得不堪其苦,只好到众人饮水之源的狂泉去饮狂泉,于是全国君臣大小其狂若一,最后加以讽刺说:"我既不狂,难以独立,比亦欲试饮此水"(我是清醒的,但难以在举国皆狂的环境独立,我近来也想试饮狂泉的水),袁粲把它改采写当时刘宋的政治腐败,环境的险恶,这样便不是消极地宣传唯心而有其积极的意义了。

                        在曹魏时期,由于曹操用人不拘一格,儒学开始式微。司马懿专政,对知识分子采取高压政策,司马昭继起,杀了名士稽康、钟会。在高压政策之下,人们不能不籍口结舌以免祸,有的酗酒,有的佯狂裸体以放纵为尚,因此老庄之学盛行,平日则尚清谈,所言玄远,"竹林七贤"便是典型,这时期的著名僧人为了宣传佛教,都深研老庄,畅谈名理,最著名的有文通(道林)、释道安、鸠摩罗什与慧远。

                        支遁在江南宣扬佛教,他与当时名士谢安;王羲之、许询都有交往,不论文学创作和个人气质、作风、韵味上都十分接近当时的文人,他常养马数匹,有人问他,他答说:"我就是喜欢马的神骏!"他又爱养鹤,《庄子·逍遥游》是最难讲的,一般都根据郭璞、向秀的注,他在白马寺讲《庄子》能卓然自标新理,得到大家的认同,连王蠢之听了他讲《道遥游》都要"披襟解带,留连不能已",他还为会稽王讲《维摩诘经》,支作法师,许询为都讲,他每说一义、四座莫不倾服,王濛甚至赞他"寻微之功,不减辅嗣(即王弼,曾注《周易》)",名臣谢安也说他的谈论,要比嵇康高明。他还提出一个著名的论点,即“即色论”,(依据《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主要的观点是"色即为空,色复异空。"他认为一切现象是无自性的,是性空的,但此空也无自性,因而又异于本体之空。后来玄奘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时改译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便成了学佛的口头语,也成为寺庙对联、文人诗歌以及言情小说中所常用的语言。

                        他的文学创作颇多,唐代皎然曾有《文公诗》最能概括他的行业与作品,诗云:"文公养马复养鹤,率性无机多脱略,天生文公与凡异,凡情不到支公地,得道由来天上仙,为僧却下人间寺,道家诸子论自然,此公唯许《逍遥篇》,山阴(今浙江绍兴)诗友喧四座,佳句纵横不废禅。"因此佛教文学似当从支道林始,在他以前仅是翻译作品而已。他有《述怀诗》二盲,颇能曲曲说出自己的身世和内心的爱好。兹选一首较浅显的。

                        总角敦大道,弱冠弄双玄,逡巡释长罗,高步寻帝先,妙损阶玄老,忘怀浪濠川。……

                        大意是:当我总角时就爱上了大道,当二十岁的时候,我喜爱老庄,不久我又脱离了社会上对我的羁绊,去追求先于神灵的道,终于损之又损地达到最高的无为境界,我像庄子游于壕梁之上把世事忘掉了。(下略)

                        最值得注意的,在他的诗里已出现偶尔对整工稳的诗句,如《咏怀诗五首之四》:

                        芳泉代甘醴,山果兼时珍。

                        又《咏怀诗五首之二》

                        肖肖柱下迥(肖肖的柱下[指老子]之风已去远了)
                        寂寂蒙邑虚(蒙邑的庄子之道也寂寞无闻)。

                        对仗的技巧是很高的,而意境亦足相称,他真不愧佛教文学史上的第一位诗人。

                        道安生于怀帝永嘉六年(312),二十四岁时曾师事佛图澄,于晋哀帝兴宁三年(365)带领徒众南投襄阳,在此住了十五年,并与襄阳名士习凿齿很友善。这一时期正值北方秦、燕相互争夺地盘,无暇南顾,因此荆襄得到暂时的安定,他便利用这段安定时期,在襄阳大弘佛法,聚集高僧及一批弟子整理佛经,他深谋远虑将自己的弟子分成几路传教;使佛法不因战乱而废,最有名的弟子便是慧远。所以孙绰在《名德沙门题目》中说他:“飞声汧陇(指今陕西、甘肃一带),驰名淮海,形虽草化,犹若常在。”他本人善诗文,居长安时衣冠子弟为诗赋者,皆依附他致誉,可惜他留下的诗文太少,《僧传》上说,习凿齿去见道安,自我通名说:"四海习凿齿"(我是四海知名的习凿齿),而道安即答道,"弥天释道安"(我就是名闻天下的释道安)。"对仗十分工整,时人以为佳对。

                        鸠摩罗什本天竺人,其父因弃相位出家,来到龟兹。龟兹自西晋以来佛教已很流行,但多为小乘学。小乘和大乘的区别是:小乘只求个人的解脱,以证得阿罗汉为最高目标;大乘要普度众生,建立佛国净土作为最高目标。罗什的母亲于生了罗什之后,因见枯骨感人生的无常绝食求出家,罗什七岁时也随母亲出家,因此从他的家世和环境来看,他的佛学与语言条件都是十分优厚的,这就造就了他异日在翻译上做出极大成绩的本领。

                        罗什性格聪明,日诵千偈(ji4)(每偈有三十二字,一天凡诵三万二干字),他本来习小乘,后遇莎车大乘名家,又归依了大乘。这时苻坚据有长安、洛阳,俨然为一大国,苻坚听道安之言迎取罗什,因遣吕光破龟兹。罗什于太元十年(385)随吕光至凉州。就在那年苻秦灭亡,姚苌在长安即位,罗什于姚秦弘始三年(401)至长安,于弘始十五年在长安圆寂。

                        罗什的文学天才也很高,但为他的译名所掩。作品现存于世的不多,如《答慧远书》及《十喻诗》都是晋代文学的上乘,今录《十喻诗》一首:

                        一喻以喻空,空必待此喻,借言以会意,意尽无会处,既得出长罗,住此无所住,若能映斯照,万象无来去。

                        大意是:佛家最讲究的是空,但空不好讲,必须打个比譬才讲得出来,这种方法就是假借语言来会意,会意到了尽头,所说的仍旧是个"空",你要能脱出知识的樊笼,那么你的理解才不会停滞在观念上,如果你真能以佛理去映照,那么世界万象本来就没有来,因此也就没有去。

                        "十喻"是佛经中常用词汇,《般若经》与《维摩诘经》均有十喻,但有些不同,罗什所作的十喻用的是《般若经》十喻,罗什所存的是第四首,可惜其它己亡佚了。梁武帝也作了《十喻诗五首》,他存的一首《灵空诗》与罗什的内容相当。此外梁简文帝也作了《十空诗》仅存六首。罗什在中国造就了一大批佛学人才,有"八俊十哲"之誉,但最著名者为僧睿与僧肇,尤以僧肇的影响力最大。

                        僧肇生于晋孝武帝宁康九年(384),京兆(今西安)人,早年研习老庄,后到凉州拜罗什为师,并随罗什至长安。他对我国魏晋以来玄学和佛教的主要各派,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建立了自己的宗教哲学体系。罗什也称赞他说,"秦人解空(懂得"空了"学说)第一者,僧肇其人也。"他著的《般若(意为智慧)无知论》传到了南方,庐山隐士刘遗民也说:"不意方袍(和尚穿的衣服,这里引申为"和尚")复有平叔"(指何曼,魏晋时期最有名的玄学家)。可见士大夫的推崇了。死于义熙十年(414),他把《般若》、《维摩》诸经,在文字上作了极其大的改革,把过去翻译佛经中的印度名相、事数进行不重译,把佛学予以汉化,真文笔优美安徐,是我国最好的哲理文。兹从《般若无知论》摘录一点:

                        夫有所知,则有所不知,以圣心无知,故无所不知,不知之知,乃日"一切知",故经曰:"至心无所知,无所不知",信矣。(一个人对于客观事物有所,了解。他必然就有所不了解,圣人不去旁鹜,好像是无知,但他却无所不知,不知那种"知",才是真知,才能知道一切。所以佛说:"圣人是无知的,但他是无所不知",这话是可信的。)

                        夫圣心者,微妙无相,不可为有;用之弥勒,不可为无。(圣人的心微妙得很,你看不到,因此不能说"有";但圣人运用起来十分勤劳,因此你不能说他"没有")。

                        他还有《祭鸠摩罗什法师诔》,由于罗什是他的最崇敬的老师,故诔文写得"文情并茂"。兹摘录一段以概其余:

                        恂恂善诱,肃肃风驰,道能易俗,化能移时,奈何昊天,摧此灵规,至真既往,一道莫施,天人哀泣,悲痛灵祗,呜呼哀哉!

                        大意是:我的老师呀!你是循循善诱的,你那肃肃的风范,早已驰闻远近,你讲的道能变更风俗,你的教化能变革时尚,为何上天偏要把你摧折?既然聪明的圣哲死了,我们如何能将你的道传布下去呢?上苍、人群都在悲哀地哭泣,真令人伤痛啊!

                        慧远,俗姓贾,山西雁门人,十三岁时随舅令狐氏游学洛阳,熟读六经和老庄。这时石虎已死,中原大乱,他想渡江到晋国的江南,没有成行,乃与弟慧持投道安门下出家。他常能引老庄之言去释佛经中的难点,折服了许多问难的人,因此道安特许他不废俗书。道安见北方很乱,派他南下传教。他到了庐山,荆州刺史桓伊还为他专门修造了有名的东林寺,因此他就在庐山长住,影响广大批名士都采听法,其中故有尔的如刘遗民、雷次宗、周续之、宗炳,并建立了白莲社,倡导弥陀净土法门,宣传人只要志心礼拜阿弥陀佛,口称阿弥陀佛之名,死后即可往生西方净土,故后尊他为净土宗初祖。他在庐山除了讲佛经外,还要讲儒家的《礼记》,听讲的弟子雷次宗后来成为讲丧服的名家。元兴二年(403)桓玄下令"沙汰沙门”,令沙门要对王者致敬。桓家是当时的大军阀,他的老子桓温及儿子桓玄都是想凭武力夺取晋朝政权的人,慧远著《沙门不敬王者论》与桓玄针锋相对,可见他的富于反抗精神。他善于文章,辞气清雅,看集十卷,诗文共五十余篇,寂于义熙十二年,年八十三。为了显示他的宗教倾向,今引证《念佛三昧诗集序》:

                        是以洗心法堂,整襟清向(在法堂念佛的时候,必须使自己的心胸清净,思虑专一),夜分忘寝,夙宵惟勤(念佛要忘记睡觉,早晚都要勤于念佛),庶夫贞诣之功,以通三乘之志(这样才可以用专一的功夫,来学通三乘),临津济物,与九流而同往(如果临时才打主意救人,这就和世俗的九流十家之学一样,解决不了问题),仰援超步,拨茅之兴(悟道快的人要常常帮助同学悟道),俯引弱进,垂策其后(对于进步慢的,要加以引导,有时还要加以鞭策),以此览众篇之挥翰,岂徒文咏而已哉(如果以上面的观点来读我们这部诗集,它绝不仅仅是一种文艺歌咏而已)!

                        可见他的诗集原是为宣扬佛教而作,故他的诗蕴含哲理丰富,至于结构用词,对仗声韵都臻上乘,正合于章太炎所说"其文安雅清妍,所谓优美也"的晋文标准。

                        除慧远等名僧外,还有帛道猷、竺僧度等皆能诗。这二时期佛教徒有纯抒情诗,它极与文士之作相近,帛道猷的《陵峰采药独兴为诗》云: 
                        连峰数千里,修林带平津 
                        (长长的森林映带着溪流),云过远山翳(当云儿飘浮过远山,远山就濛濛不见了),风至梗荒榛(风儿吹来,荒芜的荆榛把它挡住),茅茨隐不见(藏在林木的茅茨也看不到),鸡鸣知有人,闲步践其境,处处见遗薪(走到那儿附近闲步,处处见到打柴掉下来残余在地上的树枝),始知百代下,故有上皇民(我才知道百代之下,还有保持古代淳风的人民呢)!

                        以上是僧人,次则述及名士,他们的成份比较复杂,有的是比较坚定的佛教信徒,有的是偶尔兴会写点带佛教趣味的诗,有的甚至是有道教倾向也很欣赏佛教的人,还有当官的。章太炎曾说:"中国之民徇通而少执着(中国人习性豁达,并不固执于一种思想,一种模式),学术宗教,善斯爱之(对于学术宗教只要好,就接受),故终无涉血之争"(所以中国没有为宗教作战的事情发生)。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除"三武之厄"以及几次佛道之争外,整个历史佛道基本上都在和谐的状况中。

                        第一个要提到的是张翼。翼字君祖,下邳人,后为东海太守,他与沙门竺法郡、康僧渊均相好,康僧渊有《代答张君祖诗》及《又答张祖君诗》,而张则有《答康僧渊诗》,可见他们之间的交情了。他的《赠沙门竺法郡三首》前有序,序上说:"沙门丝法郡远还西山,作诗以赠,因亦嘲之"。这三首的第一首最后两句"不见舍利弗,受屈维摩公",可见他把竺法郡比作舍利弗,把自己比作维摩诘的。舍利弗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以待戒多闻敏捷智慧著称,在十大弟子中号“智慧第一”。佛曾派他去问维摩请的病,他说他没有能力去问维摩请的病,因为他曾在杯中曼坐(即坐禅),维摩诘一连问了六个问题,把舍利弗问得哑口无言。另外他还写了一首答康僧渊诗,其中有这样几句:

                        三法虽成林,居士亦有党,不见虬与龙,洒鳞凌霄上,冲心超远寄,浪怀邈独往,众妙常所希,维摩余所赏。

                        大意是,出家佛教徒很多,但在家学佛的居士也不少,你没有看到吗,无角龙与有角龙(比喻和尚与居士)他们同样都能凌空飞腾,只要能将心清净超脱,一祥地可以任意独往,许多美妙的境界都有消失的时候,但我独钟情于崇拜维摩诘啊。可见他处处欣赏维摩诘,他是中国诗人第一个如此不疲倦地歌颂维摩诘,我们将在以后看到中国文学史中,这根自命为维摩诘,作诗歌颂维摩诘的线几乎是从晋代起一直贯穿到近代。几乎可以说,不了解维摩诘,就不了解中国的居士文学。

                        孙绰,太原人,曾为著作佐郎,征拜太学博士,以后还做过永嘉太守,著有《至人高士传赞》、《列仙传赞》。从他所写的东西如《列仙传赞》看,他的主要倾向是道家。他在《遂初赋序》也自己说,"余少慕老庄之道,仰其风流久矣"。但他对佛教也非常企羡,他曾作过道士坐禅之像,并为之写了《赞文》,连支遁看了,也说他制作十分精美,并且称赞他的《赞文》做得好。交通还做了一篇《咏禅思道人诗》,描述他画的禅思道人坐禅的情况是:

                        会衷两息间,绵绵进禅务,投一灭官知,摄二由神遇。

                        大意是:坐禅的时候要调和呼吸,当呼吸绵绵细出细入,就已初步进入了禅的境界,然后五官停止运作,一心默念,便达到自摄、他摄的境界。

                        这可以看出孙绰对于禅是有体会的,他有一篇著名的《天台山赋》,他自己说这篇文章"掷地当作金石声"。赋是以道家为主,而结尾却写上了这么一句,

                        散以象外之境,畅以无生之篇,悟遣有之不尽,
                        觉涉无之有间,泯色空以合迹,忽即有而得玄。

                        大意是,我要以道家象外的学说排遣我自己,还要以佛家无生的学说使我心情畅通,我懂得要排遣尽"有"是不易办到的,但要涉足于"无"还是有路可寻,我要把佛家的“色”、"空"界线泯灭起来,这样便可得到解脱,我也把"有"置之度外,这样便可以达到玄默的境界。从上引看出他显然是有意揉和佛道的。

                        还有一个王齐之,他的生平仕履不详,作了《念佛三昧诗》四首,全用四言,其第四首:

                        慨自一生,夙乏慧识,讬崇渊人,庶籍冥力,思转毫功,在深不测,至哉之念,注心西极。

                        大意是:可慨叹我这一生,从来都缺乏聪慧的知识,好在我常崇敬具深智不测的佛,借他暗中保枯,这样我才有微微的进展,佛道真渊深呀!要专心致志地念,要专心专注在西方的极乐世界呀!

                        佛经翻译由汉末安世高的直朴风格和借用道家的词汇来译佛家词汇的初步阶段,到了晋代已过渡到比较成熟时期,不但在译文上已趋于流畅清妍,而且道安还建立了翻译佛经的理论,即所谓"五失本三不易"。他的所谓"失本"就是因梵、汉两种语言不同,语言词汇的含义双方未必相当,句子的表达形式与文法上的参差,所以他提出了一些必要的翻译标准,这对晋代及晋代以后的翻译具有重要的意义。

                        鸠摩罗什是晋代最大的翻译家,他译的著名经典如《大品般若》、《杂譬喻经》、《法华经》、《维摩经》、《十二门论》、《成实论》、《金刚般若经》、《首楞严经》、《大庄严经论》等对后代佛教各派的兴起均有很大的影响,他主张"改梵为秦"要"不失其藻蔚"(即译成汉文时,要不失掉原文的美)。因此他的译文比较畅达可读,上述诸译经以《维摩诘经》对文学影响最大。

                        维摩诘是住在昆耶城里的一位居士,他神通广大而且辩才无碍,他以称病为由招致佛派人去问疾。佛派了他的十大弟子,包括佛的儿子与从弟都不愿去,他们每个人都向佛述说了自己被维摩难倒的窘迫场面,每次叙述的场景不同,事例不同,问题不同,而且维摩都是用深层次的佛理去驳斥他们,弄得他们个个哑口无言。这个场面就连《三国演义》的"舌战群儒"也难与之相比。这就是《维摩诘经》的《众生品》。

                        十大弟子按照佛教的阶位说,他们是声闻乘(小乘),既然十大弟子都不敢去,所以佛便改派菩萨乘(即大乘,中的菩萨去。据《菩萨品》,佛派了弥勒、光严、持世等菩萨去,他们也诉苦不思去。最后佛没法,只好派文殊去,文殊当初也推托不去,最后承认去了。于是文殊与诸菩萨、大弟子、释梵四天王、大干菩萨、五百声闻、百千天人,一同前去,场面非常壮观(但请读者注意,维摩只有小小的方丈斗室,能容纳这许多菩萨,弟子……所以前面特别提到维摩诘的神通广大),这就是后世的"文殊问疾"故事,亦即《维摩诘经》中的《文殊师利问疾品》。它常出现于文学作品、美术、雕塑之中,敦煌、大足佛教石窟均有不少有关文殊问疾的文物。其次要谈一下《观众生品》里的“天女散花”故事,维摩诘的室内有一位天女,看见这么多人在听说法,便现出她的美丽身形,将无数天花散布在诸菩萨大弟子身上,舍利弗使尽一切神力,要把花儿弄走,但弄不走。天女便问舍利弗:"你为什么要将花儿弄走?"舍利弗答:"此花不合戒法,所以我耍弄走它",天女说,"花儿不是实在的,这是你们心里有法与不如法的区别,"所以才生此想,你看学大乘的诸菩萨,他们已断一切分别想,那些花儿使不落在他们身上。"这时舍利弗调皮起来,问天女:"你为什么不把你的女身转化一下?”天女答,"我从十二年来,求女人相,了不可得,我怎么转……一切诸法,都是没有定相的,你为什么要问我不转女身呢?话刚说完,天女即以神力把舍利弗变成天女,天女自己则梦成舍利弗,舍利弗很着急,最后天女给舍利弗说法:"佛说一切诸法非男非文,男女本无定相”。最后天女还摄神力,使舍利弗还身如故。这样以佛法和神通交互使用,来阐明一切诸相均非实有,既避免了哲理上的枯燥,而且趣味盎然。因此这个题材也广泛用在文学、绘画及雕塑上。

                        维摩诘是位居士,按照佛学的一般概念,是要经过出家,经过戒、定、慧的修持然后才能得到此较低的果位,以后又由低的果位精勤不懈,才进而达到高的果位。现在维摩诘没有经过这些阶段,把佛的十大弟子几位菩萨都难得目瞪口呆。这说明除了出家苦行之外,还有别路可走。因此怕艰苦,怕没有子女的士大夫都喜欢以居士自居,居士禅成为中国佛教的一重要组成部分,连梁武带给他的儿子肖统取乳名也叫"维摩",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把他的斋名也取"净名"(即维摩)。因此我们似乎可以说,不了解《维摩诘经》就不可能了解居士禅,同时也不可能了解中国佛教文学。

                        罗什译的《大庄严经论》里面有《三归》、《婢破瓴》、《猫儿食》、《马推磨》等故事,都为近代出版的一些佛教故事文选之类所选载,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参看。

                        此外,还有竺法护译的《生经》、沙门圣坚译的《太子须大怒经》、竺法矩译的《法句譬喻经》、竺佛念译的《出日夭经》、兰法护译的《鹿母经》,这些经书里有许多富有情趣的故事。《太子须大怒经》后来改写成词曲,收入《敦煌歌辞总编》,任半塘先生认为它是小歌剧,无疑的,这些文学译作丰富了中国佛教文学内容。 

               ......

                浏览次数:806--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上篇文章李豫川:清初丛林书法名家破山海明
----下篇文章唐代文人佛教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