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作范围:文史、文革史、抗战史研究,以及社会纪实文学作品(中国社会热点问题类纪实)
·姓名:中国独特题材文学网
·笔名:站长:郑光路
·电话:--
·手机:423648068@qq.com
·OICQ:--
·电子邮件:423648068@qq.com
·通讯地址:中国.四川省.
·邮政编码:--
--管理中心
|
|
 |
|
本站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
|
|
|
五四时期四川新文化的传播者-陈岳安
巴蜀论坛-中华民国-[原创]
五四时期四川新文化的传播者-陈岳安
李永强/魏明生/文
四川的图书业早在唐宋时代就很发达,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而每况愈下,到清光绪年间,只有一些“书庄”采取“走广商”的办法,用木刻版图书到江浙换取洋版书回四川销售。二十世纪初年,具有强烈救国意识的成都商会会长傅樵村开办了“成都图书局”,接着又在商业场旁边的昌福馆内开设“华洋书报报流通处”,突出外埠书报特点,从而使成都图书业开始有了一点现代气息。但是“华洋书报流通处”从内容到形式发展成为一个传播新文化新思想的现代书店,还是在陈岳安独立经营之后。
陈岳安本名登弼,岳安为其字,1889年生于四川省江安县。陈岳安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学佛,精通佛经。十三岁赴省城求学,就读于成都高等学堂附设中学。中学毕业后,陈岳安留在成都,代佛家流通经书,奔走于街巷村舍和寺庙之间,成为僧侣与民间沟通的桥梁。辛亥革命的狂风雨,使陈岳安的人生哲学受到猛烈冲击,开始把个人的命运同国家的兴亡联系起来,萌发了救国图强的雄心壮志。陈岳安才华出众,跻身成都报界,当过主笔,《国民公报》曾由他主办过一段时间。他在成都报界以岳安字闻名,很少有人知其本名。陈岳安由佛经的流通,联想到进步书报的发行:佛家经书能养成众多信徒,进步书刊不是也可起到唤醒民众的作用吗?于是,他投靠到傅樵村门下,成为“华洋书报流通处”的实际经办人。1917年秋天,傅樵村去世,这个流通处即由陈岳安独立经营。
陈岳安经营“华洋书报流通处”之际,正值新文化运动蓬勃兴起,为了使“流通处”赶
上时代潮流,他不辞长途跋涉,前往上海及苏州、杭州等地考察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情况,订购了数十种宣传新文化新思想的进步报纸、杂志和科学书籍,其中包括陈独秀等人主办的《甲寅》和《青年杂志》。随后,他又接受了进步青年学生的意见,将“华洋书报流通处”的“洋”字改为“阳”,成为“华阳书报流通处”。一字之差,蕴含着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深刻含义。
华阳书报流通处经销的图书,从表面上看,貌似兼容并包,无所不有,但是,考其自1915年至大革命时期购进的外埠书刊,宣传新文化、新思想的各种进步书刊,占压倒优势。最具代表性的是由《青年杂志》改名的《新青年》,从创刊号到终刊为止,每一期都成为“流通处”的抢手货。据《吴虞日记》记载,1917年4月初,《新青年》第2卷第6号共30份,不到一星期,即销售一空。此外还有《每周评论》、《星期评论》、《湘江评论》等全国著名刊物在华阳书报流通处的发行量也很大。
陈岳安经营“华阳书报流通处”,购销进步书报杂志,为消息闭塞的成都打开一个窥测
外部世界的窗口,也为成都报界和知识界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和新的信息。在成都甲种工业学校读书的陈毅等青年学生从《新青年》上读到了介绍俄国十月革命的文章,为了进行深入探讨,成立了“社会主义读书会”,经常从流通处购买进步书刊,组织学习讨论。陈岳安通过发行《新青年》牵线搭桥,使四川的反孔斗士吴虞和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陈独秀结为至交,接连在《新青年》发表反对封建礼教的重要文章,在成都知识界引起强烈反响。1921年6月,吴虞又在陈独秀的支持下,出版了《吴虞文录》,陈岳安理所当然的是这本书的发行人,书一上柜,十分畅销。对于陈岳安传播新文化的功绩,著名教育家舒新城曾给予了高度评价:“他的华阳书报流通处,虽然只在商业场占上一楼一底那样大的地盘,但是“商务”、“中华”以外的各种出版物都全靠他的贩运;虽然他每年的营业有时还不够糊口,然而四川的所谓新文化几乎全恃他的努力。”
流通处在大量经销外埠报刊的同时,对发行四川和成都当地的书报、杂志,也十分热心
。五四运动前后,四川宣传新文化新思想的报刊如雨后春笋,篷勃发展,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少年中国学会成都分会的机关报《星期日》周报。《星期日》旗帜鲜明地宣传新文化新思想,公开声称“社会主义是人类的福星”,曾全文转载毛泽东发表在《湘江评论》上的《论民众的大联合》和陈独秀的《男系制与遗产制》等文章,是当时成都和四川最著名的新文化刊物,被恽代英列为全国“六大刊物”之一。陈岳安是少年中国学会成都分会成员,担任着《星期日》的总发行任务。《星期日》成为华阳书报流通处发行量最大的一份刊物,对推动四川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陈岳安发行进步书刊,出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不怕风险,不怕艰难曲折。他经营华阳
书报流通处所表现出来的进步倾向,早已引起了反动统治者的注意。他们把陈岳安当做眼中盯,必欲除之而后快。1920年3月,四川督军熊克武下令将陈岳安逮捕入狱。陈岳安在狱中吃尽了苦头,后经多方营救,才得以恢复自由。陈岳安出狱之后,对发行进步书刊一如既往,毫不懈怠。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上海出版《响导》和《中国青年》作为党、团机关刊物。陈岳安通过在上海的友人订购了这两种革命刊物,在流通处销售,受到进步青年学生的欢迎。周尚明、沙丁等青年学生采取“分买共读”的办法,在流通处购买到《响导》和《中国青年》,学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惨遭杀害,进步书刊被封闭,
陈岳安和他的华阳书报流通处举步维艰。反动当局为了加强对图书业的控制,成立了“图书业公会”。陈岳安不愿受其约束,拒绝加入。但由于图书业公会的垄断,华阳书报流通处日渐萧条。为了摆脱困境,陈岳安于1927年冬天毅然东下,在出省途中,他所乘坐的木船不幸翻沉,这位四川新文化书店的开创者,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
|
|
浏览次数:853--
 |
----上篇文章:李尧臣:《末代镖师回忆镖局和走镖生涯》.郑光路推荐:这是真实的旧武林!
----下篇文章:俄狄小丰(彝族):很有民族特色的长篇小说故事《黑披毡,白披毡》(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