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作范围:文史、文革史、抗战史研究,以及社会纪实文学作品(中国社会热点问题类纪实)
·姓名:中国独特题材文学网
·笔名:站长:郑光路
·电话:--
·手机:423648068@qq.com
·OICQ:--
·电子邮件:423648068@qq.com
·通讯地址:中国.四川省.
·邮政编码:--
--管理中心
|
|
 |
|
本站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
|
|
|
《郑光路诗词》.虽是旧诗歌,但从中可见历史深深痕印.....
《学唱集》
将所作的歪诗录於一薄,日后亦可见文学自修的路是怎样走出来的。 “漫步竹多寻小径,诗吟趣尽复黄昏。” 光路1972年11月记 此薄所录之诗,大抵是昔时消遣之作,抒发个人情调,其意义不大,仅作以后是文学自修递嬗之迹。 (1972年12月夜中又记) 中学时所作〈1963─1966、13岁─16岁)
菩萨蛮 别意春风
桃花才放君归去,老松叶下别君处。莫怨蝶不飞,但愁君已归。君归无奇处,春乃窃窕主。若还持春回,敬君酒两杯。
菩萨蛮 劳动
河心漠漠沙丘断,清波一潭鲜苔现。旷野送春风,运土朝前冲。手挥银锄急,汗滴如飞雨。盘膝坐碧茵,细听蜀魄声。(上二阕皆14岁时所写。其时曾得手抄《百香词谱》数页,甚为欢欣。常於课间胡诌几句,其摸拟痕迹显见,如“河心漠漠沙丘断”分明拾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的牙慧。所写这一类东西不少,现全丢失了。) 七三年记。 注:第一阕中盖惜春之速去也;君,春风也。 第二阕“河心”,蓉城九眼桥下游之河中洲渚,甚大。学校曾组织前往义务劳动。 七七年四月记
下乡前所作〈1966─1969〉
别 北 京
黎明的朝阳,染红东方千层浪;十月的北京,红旗处处歌声扬。战友频招手,手里鲜花扑鼻香;列车向前走,雄状汽笛震天响。我们要走了,我们的心啊在激荡!我们要走了,情思万缕涌心上!列车啊等一等吧,让我再把北京望一望 再见了,高高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再见了,庄严雄伟的天安门!再见了,无数热情的战友哟!再见了,再见了,世界人民向往的北京城! 北京城啊北京城,我多么想留在你身旁。在这里,纵情高歌“东方红”;在这里,一片革命新气象;在这里,见到领袖毛主席;在这里,我感到浑身是力量。 再把北京望一望,一句话儿涌心上:我们的亲人毛主席,祝你万寿无疆,万寿无疆! 〈1966年10月〉 按:写此诗时为文革初期,时余16岁。但写此诗时尚未去北京,乃子虚马有之语,曾寄与《四川文艺》但该刊退回,因该时全国文艺刊物皆告停刊,回信云:“来稿收悉,感谢对本刊的支持。但我刊现奉上级指示暂时停刊全力搞文化大革命”云云。该年十一月,余方随学校串联至北京,逗留京都半月,归来曾写《初出黄门》一文记沿途见闻及游颐和园、动物园等事,后两年因故余焚毁之,一连其它一些诗文。 七七年四月记於蓉
南行诗草 九首 66年12月下旬至67年2月初,我17岁,曾到重庆、贵阳、昆明、柳州;历时月半。伟大祖国壮丽河山,饱览无遗。
一、别家吟
朔风白雪冬梅花,燃火启扉沽酒家。游子欲行无别意,昆明湖畔戏春鸭。
二、过龙泉山 龙泉山,出锦城东也。
石板迭成秋蛇道,竹隐白屋藏山腰。停步一览众山小,龙泉山下云犹飘。
三、简阳至临家寺
长篙点破纤夫影,浮云空立岸边垒。行路不知近黄昏,拭目遥寻暮江水。 注:时当局提倡步行串联,余与刘姓同学同行,彼其时小我2岁,为14岁。余与其翻龙泉山,过简阳, 则顺铁道沿沱江而行。行路匆匆,暮色将临而於不知觉间,然江流渐模糊不可辨而溶入瞑色中,尚不知前处何地可投宿,为辨方向故“拭日遥寻”,意颇苍黄。夜临方至资阳县之临江寺─该地盛产豆办。皆疲累不堪,遂不欲再步行。夜色苍茫,江流潺潺,深夜中曾立江畔,手捧江水而饮.....至子夜时搭上去重庆的火车。光阴似箭,至今已十一年,不胜慨叹。此诗余颇自珍,窃谓有放翁“最是嘉陵江上路,微风细雨湿黄昏”,“细雨骑驴入剑门”之情趣。本欲为一绝句,但思之再三,似不可以协律而害意,故任其不工也。七七年四月记
四、昆明大观楼泛舟
其一、一叶扁舟着意飘,清风拂水过小桥。东君留得春常在,烟堤老牛卧芳草。 其二、轻棹漫荡楼影乱,落水残菊犹带香。 吟甚寸心流水喻,归来拾花已斜阳。
五、大观楼歌 大观楼、春城胜地,滇池边
逶迤三千跋涉苦,今日方上大观楼。大观楼上可大观,暮云飘渺罩远山。春城山高春难去,滇池洲渚有古树。一溜孤寺藏山腰,借风巨帆须臾消。老翁古桥垂钓槎,游子长歌不恋家。满眼落霞飞不尽,转向石山观兰花。
六、水调歌头、泛舟柳江
南国可淹留,长路尽青山。望江楼下飞雪,定是午翩然。驾得轻舟一叶,浆拍清浅流水,低唱扣船舷。江前立朱亭,天际云如烟。 念良友,天一隅,谁方眠,不知何时归去,洗游子衣衫?此处东风羽,故土萧萧夜雨,可去否春寒?江村日又暮,上岸弃小船。 注:从成都出发,龙泉山中之山泉铺一宿,简阳一宿,约第四天至重庆。逗留半月余。再与刘同学乘火车,原拟到上海,然车内拥挤不堪,以至厕所,车门外皆立满人,大都为串联学生。车到贵阳时我俩不堪痛苦,遂下车。车站蹲坐猬然而宿,寒冷一夜,次日乘车至昆明。昆明逗留半月余,刘同学因年幼思家啼泫,然余游意正酣,怒骂之曰“无出息”,彼号啕;余遂为彼置办车票返川,而余独至广西柳江。时余未至17岁,毕竟年弱,虽乐意於江山胜景,然孤独中亦思念故乡(望江楼,薛涛井边也,在成都中父母念我久游不归,遂来争电促归,遂返川。当年泛舟柳江情景,至今历历在眼前。.......七七年四月记
七、登柳州鱼峰歌
石阶级级,遥看堪美攀时难,独悬半天。弯来弯去,故逞骄颜。上得峰顶已牛喘。东风拂面,独立峰巅,手扶栏杆。放眼观柳江水流去,荡舟者来回如线。羡点点藓苔,君妆山更妍。多年壮志已现,何不挥笔重写持篇。宜伸手将歌仙唤回,叫天地间响遍;换了人间! <67年2月作於柳州第六中学> 注:“鱼峰”,兀立柳州城中,上筑有亭,倚栏可乌瞰柳州市容。“藓苔”唤,喻广大人民为伟大者,使山河倍美也。“壮志已现”,谓自幼即有遨游祖国名山巨川之志,现得以偿愿。“歌仙”,即刘三姐, 广西传说中歌仙。 七七年四月记
八、晨 雨
呀,是甚么?我睁开了眼。小窗未关,微风吹进细细的雨点。细细的雨点,细过牛毛尖。雨朦朦,白云断......异乡的朋友呵,你睡得可香甜,雨朦朦,似纱幔.....莫打坏园外芭蕉,损了寒梅笑颜...〈66年12 月写於重庆临江西路接待站〉 按:以上九首,除后二首为串联中写於重庆及柳州外,其余七首均写在串联归来后67年至68年中。初学幼稚,诗词格律未全协,然虎虎生气,亦有可喜之处。七七年四月
鹬鸪天 峨眉洗象池一宿
一点相思出锦城,峨眉三月少游人。晚风曲径青云里,白屋黄昏断旅程。 惊好梦,古钟声,凭栏乱呤有风情。可怜昨夜阶前水,漫隔空窗滴到明。 注:“洗象池”,峨眉十大吉刹之一,余68年四月曾游,写有《峨眉游记─八日行程》。“阶前水”,山中积雪未化,檐上时时化为滴水入阶前巨桶中作寺中饮用。全词“呤”为该仄而用平,其余基本协律。
雪中颓寺
四月游峨眉,“洗象池”之上七里坡下,一荒庙独立白雪中,是云尔。 险峭(原为“绝崖”)不闻鸟雀喧,坡傍寒竹几笼烟,山间犹有行人迹,古寺无门雪满轩。华藏寺乱呤。 峨眉山金顶也,时虽四月,而白雪厚积如严冬。立卧云庵上,颇孤独无聊,回寺中乱击法鼓。 琼瑶世界银乾坤,华藏寺中欲黄昏。卧云庵外壁千仞,韦佗宫中乱鼓声。按:上三首皆游毕归家所作,时为1968年。七七年四月
鹧鸪天 洗象池一宿
未见山僧未见村,峨眉三月少游人。晚风曲径青云里,白屋黄昏断旅程。 寒夜静,火不明,巍然古佛貌凛凛。半轮山月消积雪,坠地叮咚似雨声.....
南乡子,游新都桂湖 杨升庵旧居也。1968年7月, 偕朱祥生,杨安我二人游桂湖。园内幽雅颇堪寻步,清风徐徐,遍体透凉。然二人究非同调,中心不胜寂寂。
园内树遮天,败叶悄飘竹半寒。过得小桥游意懒,倚栏,长草秋风漫石山。闲吟意阑姗,秋尽朱亭可独眠。孤雁敫勤归去否?高天,满池枯荷暮水间。
《礼拜郊游》
我才深感到,春早就遁去。盛夏来了,留有梧桐下的乘凉处。这是古时的城堡,沿城的江流不再干涸。炎炎赤日高照,你看那一溜翠树。这湖中仍横满水草,石畔荡着烟雾;水面浮萍在飘,低吟着“送君南浦”....... 注:“君”即春,此四字古人成句。
《晨雨》
我懒懒睁开睡眼。窗外细雨飘飘,树间凉风萧萧。道上行人摇摆着雨伞。我顿觉一身舒适。细雨打着小窗,凉风拂开纱账,我顿觉一身惬意。昨夜艳梦尚是依稀:我弹着汀咚的琵琶,倚在飒飒的树下....将我唤出梦境那楼下的雄鸡。道上路已泥泞。奏曲《独弦操》,奏曲《雨打芭蕉》,我何不取出破琴? 多情之雨心痴。琴声既罢,烟树落花,我歌着晨雨之诗.....
〈上二首约都为68年5.6月间作。其时在家中甚无聊,诗中亦流露出此味来。第一首1.3日,2.4句押韵,第二首1.4句,2.3句押韵,都是尝试之作。“涸”念“合”不与“树”叶韵,系那时念白字以为押了韵。
《南乡子 新都桂湖》
68年七月,偕朱祥生,杨安峨二君游桂湖。园内幽雅颇堪寻步,清风徐来,遍体透凉,然二君究非同调,中心不胜寂寂。 园内树遮天,败叶悄飘竹半寒。过得小桥游意懒,倚栏,长草秋风漫石山。闲吟意阑姗,秋尽朱亭可独眠。孤雁敫勤归去否?高天,满池枯荷暮水间。
《夜乱吟》
暑热,至东风大桥 ,卧青石上仰观星斗,随吟之: 明月何时至,星稀隐无踪。青石宜独卧,树黯觉清风。〈68年夏〉
《新居自娱》
江畔风微流水清,春眠醒罢小窗明。雄鸡一鸣催星坠,啼鸟三歌待日升。漫步竹多寻小径,诗吟趣尽复黄昏。多情最是夜深时,残弦漫调琴几声。
《秋夜思》
瞑色欲尽夜风寒,秋蛩细唱黄草间。忆卿昔时缠绵意,横波双目衬嗔艳。惆怅总因多情敌,而今思罢复嗟叹。此调有情无人斛,抛琴起顾心茫然。小窗风断冷四壁,侧身思卧难成眠。今夜应有相思梦,愿随皓月至卿前。 〈1968年岁暮〉
故园诗稿 (1976年后诗)我26岁后
1、冬月於省医院进修,午中偷暇独游
草 堂 有 杯
百花潭西野径长,诗圣千载遗草堂。草堂仲冬人迹少,满园朔风吹竹篁。“花径”无香仅落叶,荷池水沽难映月。凌霜残菊枝茎瘦,草间寒蛩声凄切。老杜平生最可哀,孜汲奔窜命蹇乖。应羡风流孟夫子,傲啸一声仙鹤来。曲径幽亭连古松,当年徘徊一诗翁。胸中经纶难为用,辛酸唯寄诗酒中。自古英杰皆寂寞,壮志赢得心肝碎。今我来游颇惆怅,叹息空洒一掬泪。 注:“花径”,草堂中一曲廊,郭沫若题一联云:艺学红绸午,径并锦里春。上题“花径”,字形肥硬,不若郭氏平时字形之飘逸如龙蛇屈窜。 一九七六年十二月中旬 余七五年岁暮离灌县回故园进修医学,精力全在歧黄,一年之中几无一诗。此诗写於至省医院不久,(其时离市二医院),医学稍熟,午中心宽独游草堂,写於茶园。 七七年五月二十六日记 2.
丙辰残腊某日,雨雪,寒甚。余与万品酌於蓉城曹家巷内。会夜阑,酒残菜亦将尽,汪君仲池忽与其侣小玲至。汪君亦甚贪酒,引颈而尽余杯。语笑甚乐,别时雪霁,街中已无行人。 岁暮矣,景萧瑟,寒空茫茫漫飞雪.....可是天女撒梨花?, 或为织女织素帛?片片飘,片片午;遥望渐觉天地白。备粗饭,炉昊熄,沽酒黄昏风凛冽。英杰潦倒尽沉醉,三杯能使肠内热!口口呷,口口吞;启窗雪霁冷残月.....
丙辰腊月十五,1977年2月3日
5、有感 并序 “四人帮”猖獗时,旷古以来,文坛未有如此萧索者。其有创作“原则”曰:“三突出”之类,实胜八股十倍百倍。真才实学者患罹祸皆搁笔,出风头者大凡为浅陋阿谀之徒。一时文章风气,连篇累牍而言多意少;装腔作势则凶气逼人;脱离现实写字虚鸟有,绞尽脑汗效无病呻呤.....令人阅不尽篇味若嚼腊昏然欲寐。 故文章刊物充斥书店而问津乏人;以余而论,虽自动甚爱文艺而对此类文章实不屑一顾。曾见《四川文艺》编辑部有人拉数板车崭新之期刊卖予华兴街废品收购店,作风凰山园艺场用为包天桃避虫蚁之害用。以其价廉。余亦曾买数斤作煮饭引火用。有感于怀而成小诗: 文坛霸为一言堂,豆让百花同放香!万喙相因啄旧唾,千篇一律写荒唐。期刊引火烧新饭,杰作包桃赫小蝗。燕子啼时又一岁,何年艺苑有春光? 七七年四月三日
6、仲春读书百花潭 粗茶漫啜读江郊,一任春蝉唱翠梢。时过清风或有悟,欣看点点桃花飘。 注:百花潭,锦城城西名胜也。建国后於此处置动物园,西至杜甫草堂,东隔江与青羊宫毗接。一九七七年动物园迁城北昭觉寺,此园仅种植花草,故园内游人甚稀。余自一九七六年十二月至一九七七年六月於省医院进修医学,爱其清冷,故常于午中到此园饮茶小憩;独坐无聊,则研读医书自遣。日久,茶园内卖茶人亦识余矣。 七七年四月
7、春之歌 (一)晓星逝,荡微风,珠露滴稍重。几声鸡唱天渐白,烟 缕缕飘蒙胧。千家茅舍万家篱,皆在虚无飘渺中。艳阳起,火样红,烟霞烧成霭霞万重。百里古晴川,宛若女郎揭面纱,初露娇羞容。 (二)出城廓,景如画,枝头鸟喳喳。清溪流水泻古桥,有竹之处有人家。篱畔幽篁翠如墨,桃红几点枝横斜。青麦苗,黄菜花,水暖呷呷戏雏鸭。鞭起牛影移,犁破琉璃耕破云,春意连天涯。 七七年四月 注:出成都火车南站,有一公路直达双流飞机场。我单位在机场修飞机跑道。余有时骑自行车从蓉城至双流,沿途风景甚好,田园竹舍,流水人家,阳春三月,陪觉宜人,故有是诗之作。 本欲写三章,第三章专述黄昏情致,而意已穷,故辍笔。 这类新诗,我竭力学古典诗词之情趣,使其有一定形式,言辞力求精炼。深恶如今时行新诗之难记难诵,无形式只空喊之病。
8、省医院进修结业,醉余草成 淅淅瑟瑟,热雨洒,又是仲夏时节。似水流华,暗逝去,居然漫无声息。却思忆:艳阳三月,蜂吟蝶戏,桃李争妍,一派青春丽色... ..算来时光不久。却如骤惊甜梦,醒来怅然泪泻!三十壮志半销磨,谋生见惯异乡月。说甚“上医治国,其次医人”,“不为良相为良医”,此乃古人解嘲语也!吾不敢再恋无用诗章,吾不敢再迷镜花水月。却习歧黄,处方切脉。时读书或有所悟,则欣然而雀跃。闲来浊酒三杯,陶陶然自有所得。无唏嘘,何悲切!《内经》云恬谈虚无,养我浩气,却酬日月! 一九七七年六月二十四日 醉余於曹家巷家中
9、尝居青城山下数载,山青水碧,每绕诗趣,现录旧时涂鸦数首,恭呈杜老师教正,草成一绝,是云尔。 少年亦为青城客,每对幽山吟且歌。焉敢班门弄大爷,我师风雅诲人多。 注:杜老师,名明通,原成都师范学校任教,现六十七岁,退修多年,好养性吐纳,善吟哦,民国时期年轻时,著有《国学常识表解》(谢无量题封面字)等书刊世。杜老喜山水。常乐在清山之中习气功,甲寅年尝居青城山中一载,清苦度日,著《杜氏练功八种》一书,余曾见其亲写稿本。杜老居青城识余同行师兄何北鲲,授其气功法。丁已六月,余成都进修医学将毕,乃书一缄,极备仰慕之情,与余晤会,称我“能诗”。并云上诗中“为”为平声,与律不协,递可改“作”字。 杜老诗吟甚多,在其家中得读其近来《山林集》诗四卷,其书法苍劲飘洒,颇藏功力,余携其卷一回家细读,现录其中数首。 附: 杜明通《山林诗》卷一中数首 一、长松山居一年 重开甲子起新元。退迹山林我得先。 明媚春光堪作伴,驱车载酒走龙泉。 养生秘绿一函经,阐妙发微纂述成。 不负山林加惠我,力行身践树风声。 原注:在此期间写成袒传杜氏炼功秘本共八种。 荏苒光阴一载过,春风再度拂松萝。莫嫌泥掉滋蚊蚋,应喜桃花簇锦柯。 原注:长松山小蚊特多吮肤难忍而桃花开时连山如锦。 二、重游青城山 我爱名山志不摧,青城胜地去还来。仓庚解语嘤嘤鸣,马鬣迎风扇扇开。循阶蹑迹步丹梯,盘屈 回路不迷,登望势将攀日月, 俯看意欲践云霓。萋萎幽洞细寻探,何处天师把道传。一载淹留知底蕴,玄机自在心田间。 杜师云:青城名山古观,而令知文者甚罕。天师洞易清云(全国道教协会付主度)两年前身亡,风雅几绝。上清宫付大师为人诚笃,其文似亦不甚深知,但付大师好结风雅士,其有册页,其上留有张大千,徐悲鸿等名人题咏。每有名人至,付大师辄求题咏,彼知杜老风雅遂亦求留泳,杜师遂题上三绝。 三、游峨山(峨眉山) 白云深处试登高,千里风尘不怨遥。 佛土庄严光霭,浑含沅瀣待吾曹。 洗象池前景物殊,肯将道力示浮屠。 丹炉炼就长生药,赢得群僧作信徒。 原注:游峨一周,洗象池即留三日,群僧愿闻吾炼丹之术,因而不能亟去。 峨眉顶殿风凄凄,谁将一火毁无遗。 皇天自是无情物,烈火冲霄竟听之。 余注:惜哉!金顶华藏寺前数年因火焚为灰烬,闻有老僧烈滔中死。焚毁数载,至今尚无重修之迹象。惜哉,惜哉,非只释门不幸,亦祖国山河,传统文物之一大厄也。 四、城隐答青城相知 大隐居尘世,潜心炼内丹。消闲马也远郊,习武前弄长鞭。室陋能容膝,窗明好望天。风云觇变化,何必入深山。 五、答青城山耆旧 七绝四首 (录一) 碌碌庸老笔耕,少年志气化灰尘。等身著作诚无用,应世文章愧未能。 原注:年轻时著有经论及词章数种印行,今观之实为多事。 六、江湖倦游 浪迹江湖不自由,风波推动几时休。回顾茫茫惊浩瀚,一舟泛泛寄浮游。海陬鲛室谁能托,世外桃源安可求。愿且系帆归老去,故园户牖待绸缪。 注:此诗有行路难之叹。“四顾”句,犯“失粘”之病。但其意颇可阮味。光路评
10、呈杜明通先生五绝句 其一: 先生世上一奇人,晚岁闲居避俗尘。 种下丹田不老药,吞云吐日锦江滨。 其二: 先生少壮志如虹,道德文章有雅风。 自古英雄皆落寞,令人长忆少陵翁。 其三: 百花潭畔景清幽,蝉唱柳荫碧水流。 一谒吾师真有幸,何求再识韩荆州! 其四: 愚亦常怀千岁忧,安能久入名山游。 世间山水若无禁,愿隐峨眉岭上头。 其五: 拜读杜老师《江湖倦游》有怀每怪江湖多恶澜,旅舟方启已蹒跚,当年李白三叹息,信有人间行路难! 公元一九七七年八月
附:与杜明通先生信 杜老师大鉴: 暑热已逝,金风渐凉,湖塘荷残,老柳叶黄.....流华似水, 百化潭一谒吾师后距今又月余 。学生於蓉城进修医学两年期限已毕,即归本单位。日本援助之川化工厂由我单位承建,该清白江地区公害甚厉,时仅四年,我单位不足一千职工中,即有二十余人死於癌症,占2 %尚强;亦有素丰壮健者无故而晕厥颠地.....其害如此若瘴疠之地, 实令人心惊。故我公司组成卫生检查小组,愚亦属成员,奔赴各工地检查职工身体以求治疗。然有关当局不设谋彻底消除公害以求釜底抽薪,恐此举若扬汤而不能止沸也。近月来,奔走各地,医务冗忙,欲再谒老师聆教而不能得也。近日方稍有余暇,然闻北鲲云老师恐又至青城,不胜怅怅。 学生稚弱,而识人亦稍多。於年迈者,尤敬重之。窃以为年迈阅历既多, 涵养定可为小子楷模。然曾科拜二三老翁, 年老而德未必劭, 或骄骄然卖老凛厉之势逼人;或衣冠齐楚道貌岸然却又言谈猥琐不堪;此实华其外而瘁其内者流。至谒吾师,见先生身著苘朴,言谈爽直;不崇表饰,不尚浮夸;三言两语,俱可见真实学问:肃穆庄重,令人可敬可亲。以“超物脱俗,有长者之风”誉先生,实非谀语!得识老师,确为幸事,日后学生欲常拜谒求教,尚忻不弃为幸! 老师志趣高雅,诗又自娱,醉意山水,潜炼内丹,皆令愚颇敬慕神往,安得随伺老师以追骥尾,或朝入青城,或暮攀峨眉,吞云食霞,松鹤为侣,觅葛翁之仙踪,穷虚无之妙谛,一扫尘世之俗气秽雾乎哉!书此小笺,聊以达拜候之情,不一。 敬祝安好!
学生:郑光路 七七年八月二十日恭呈双流民航
11、与小龙、立平、家光、夏平、光明、万品相晤于薛涛古迹,谈诗论文,颇为欣乐。赋一小绝以存纪念,时在丁已申月十七下午。 薛涛茶社竹葱茏,喜得诸君意气同。风雅古今论不尽,江风飒飒夕阳红。 公元七七年九月一日
12、八月三十一日,诸人相约笠日夜于呤诗楼下小酌赏月,兴趣皆高。乃各集酒资一元,得七元。置酒斤半,莱肴为咸鱼及拌猪肝。而夏平缺席。 九月一日黄昏,先聚于茶园,饮茶后已八时许乃鱼贯至崇丽阁下,锦江河畔,围坐于石桌四周,传杯小饮。时已过月半,月生甚迟,江天浑蓝。倚栏遥望九眼桥一方,灯火辉煌,映照江波,粼粼影动。一杯入肚,即欲联句成诗。立平乃唱首句云:“美酒香绕崇丽阁”,“望江楼”,乃纪念唐诗妓薛涛之楼阁也。吾联云:“丽阁清幽俯锦河。以下各人或闭目凝思,或啜酒沉吟,或扶栏怅望,或拍案而起......至夜十时已过,方成一诗: 望江楼夜宴联句 美酒香飘崇丽阁,(立平) 丽阁清幽俯锦河。 (我) 知友互邀来雅会, 夜风杨柳午婆娑。(我) 多情才女魂何在?(万品) 怅望古井唯冷苔!(我) 冷苔千载映秋月,(小龙) 谁写清风吟愁怀?(万品) 寂寞旧事逐水去!(家光) 倚栏石凉生清露....(我) 举杯临风畅怀饮, 欲醉竹下无眠处。 尚有余酒可醉吟。(万品) 欲呼太白下清云!(万品) 大笑相扶且归去,(我) 江路灯大如灿星....(我) 除万品外,诸人文才究迅一筹,文思皆欠敏捷。夜十时半,归去。此会,颇如《儒林外史》中之”名士雅会莺豆湖“,有趣亦好笑.... 七七年九月四日 双流醉中记
13、二十七述怀 七七年九月九日,丁已白露节,值余二十七诞辰,喜赋小诗自贺。用十三彻咏。 牛马要增齿,松柏添年轮;我蠢长一岁。 无宴无佳宾。难道寂寞过?吟诗述心声。 今过了是明,昨过了是今;夏过了是秋,冬过了是春。一天又一天,一秋又一春...寸阴如寸金,我的如飞云!岁月任虚掷,寻常不经心;骤想已廿七,猛然大吃惊!赶忙镜中看,已非昨天人。已非昨天人,令我颇丧魂;怔忡且惆怅,自咎又苦闷.....问已有何德?又有啥学问?可渐变颓唐? 丧志暗沉论?不可遂波流,知难求上进!有志也有才,古今无数人;只为图安逸,江郎愧才尽。大功号一匮,壮志化灰尘....徒为他人笑,已身遗大恨!自问又自省,垂头思古训;尚未至“而立”少壮应勤奋!廿七之佳诞,颇多慷慨情。小诗吟一首,作我自警铬!九月九日二十七岁华诞上午於曹家巷,草成 九月十日改于双流民般机场风声雨声飞机声中
一九七七年九月十二日至九月二十二,余出差至清白江某夜,夜半醒来再难入寐,胡思乱想,忽思及内经中养生之道,偶撰一联: 心意虚无 精神内守 贼风远避 真气从之 本联自对,隔联又对。取内经,太古天真论中:“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其贼风,兼指世上奸妄小人皆当远避,免乱我心神也;非仅指风寒暑湿燥火之六邪也..... 世上事本难了,了犹未了,何妨不了了之 红尘人常易愁,愁后仍愁干脆休愁愁事
车 上 吟
伟哉陶渊明,大名垂千年!五斗愧折腰,不肯见高官。拂袖归去分,心志在田园。常采东篱菊,悠然爱南山。孤傲寄长啸,颇喜酒中天。醉中叹荆,柯恨其无利剑!醒后敛心神,先生复恬谈。人本非本石,忧乐常交战。养生能移性,即是活神仙!我无三径屋,亦无西畦田 。驱车苦奔驰,追慕古高贤! 小跋:1979年10月始,余於省医院进修毕归本单位,上班在成都西郊银校工地,而居家在成都之南双流机场,每日晨起奔银校,暮则银校奔双流,往返每日百余里,驱驰甚苦。道远费时,每於骑自行车时感慨甚多,思及古今往来,智愚贤不肖,皆多苦恼,唯超物脱俗者能解脱之,颇敬靖节先生之远避世俗累而恬淡虚无,遂於自行车上吟是诗。 至12月中旬,始家居迁银校,驱驰之苦方结束, 指算来,我所奔波之路程远近万里。
14、读古诗有感 1977年11月 竹枝子夜情绵绵,太白狂吟是酒仙,妙趣从来藏笔底, 真诗自古在民间,万篇八股谁能忆,一曲九歌颇可怜。优劣之分究何在?文章应以“真”为先。 吟於成都双流机场途中
余自亲爱读诗,尤爱读古诗。新诗也喜爱,但只喜爱写得不太长的,有诗味的。至於一些通篇是些“啊啊”;以及将本是散文般的普通句子硬腰斩成无数节,将其摆成楼梯般的一行行,后面有数不清的惊叹号(!)就象哭丧棒,以为这样就是雄壮无比的诗了,就是“炸弹和旗帜”了.....这样的诗一新诗,人看得眼花缭乱,头昏胸闷。通篇看完,在脑细胞中留不下半点印象,记不清他究竟吼了些啥名堂。象: 大地风啸,长天云激,红旗低垂,青松挺立....一座雄伟肃穆的建筑,象宝石嵌镶的宫殿,在祖国的心脏,在北京,在天安门广场,巍然矗━立!啊!!!........(四川文艺。1977年10期《怀念》) 这首诗还是写得比较好的。但改成: “云激风啸,红旗低垂,青松静立..... 象宝石嵌镶的宫殿──这雄伟肃穆的建筑,在祖国的心脏北京,在天安门广场中,巍然矗立.....啊!......” 这样改后和其原作意义是没有区别的,却少占了三行,少用了些字和标点符号。其实,在“矗立”中间莫明真妙的加一杠,“啊‘字后面连用三颗’炸弹”,除了使人感到装腔作势外,是没有其它意义的。 我想,诗的特点,是贵在其有“诗味”。人们形容某样好事物常说有“诗意”,“诗味浓”,可见“诗意”“诗味”已成了优美的同义词。 (本文未完辍笔,后写成《读诗小感》一文,寄四川文艺被退回)
咏 兰
有谓兰香为王者之香,余不敏,不敢妄赞,游少城公园蝉兰展览,因见意见薄上打油甚多,遂草吟一绝,亦涂鸦其上, 谁谓吾香王者香?愿 妻草野沐春阳,冶容敢与桃花比?从古桃花媚帝王! 一九七八年三月十日於蓉城人民公园。此首诗当时有讽刺毛泽东之意,其时文革刚结束。毛好色,又纵恿江青胡闹。 写於岳美中《治老年人经验》书之扉页习文无路习歧黄,老大沉沦实堪伤。良相良医皆不是,年华虚掷颇苍茫! 一九七八年六月十二日
戊午中秋夜泳 一九七八年,政局稍安,举国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致力。然十年文革破坏,颇乏贤能者,而大学为数甚少,颇多有志深造者求学无涂,当局恢复高考,故报考者颇踊跃,余亦报考。 此届一反往年废弃文化考试之恶习,对考生严加文化考核。我等在职人员,复习时间仅给十八天。我工程处十三名应考,今日传出考试成绩,我名居前茅,总分为260 有多(共四门功课:语文、政治、数学、理化。上180 分即达录取线──盖因都为在职职工,学业荒废日久,且复习时间甚短。) 读大学乃余梦寐所求之宿愿,此次大抵能如愿矣!故值中秋佳节,昨日月蚀,今日亦无皎月,仍有怀而吟。 .....
此诗未吟,忽又四载弹指过去,大学亦毕业,而仍无用于世,穷愁潦倒,良可叹也。见上所写,宛若昨日,而此中又经几多艰难苦幸,唯自心知! 从古英雄尽寂莫,愿借三怀杀穷愁。书此二句,是述我此时心怀,复何多言! 1982年9月7日夜雨饮酒后写 月 亮 颂
捧着颗颤抖的心,我声口呼唤:moon!你──人类的婵娟,宇宙的精灵;没有半点卖弄,只含羞地投下万偻清辉给人间带来无限妩媚,无限宁馨...啊,moon!你情感的寄托,情感的魄魂──月光这般柔和,却能点燃火热的爱情....捧着颗颤抖的心,我声声呼唤:moon!别让黑云飘来,遮掩了你的倩影! 月光啊,给我披上幻想的彩裙──我飘飘欲飞,飞到浩瀚的夜空,我看见了大地、河流、山川、古城....紧紧拥抱她一月几,静夜里响起我悠悠歌声.... moon,moon,你名字同你脸儿一般动人,你是宇宙间美和爱的结晶! 月光是雪般洁白,月几秋波般清莹,你是爱情之友,你是光明之神,我沐浴在月光下,仰望夜天──心荡神驰,我喃喃呼唤:moon,moon!.......dassmato Wau she 写诗)改已脱胎换骨,面目全非。 此诗写于1980年读大学时!
雨夜抒怀 调寄浣溪沙
淅淅寒风吹雨声,徘徊不寐夜深沉。秋桐又见叶凋零, 堪恨韶华轻掷去。闻鸡欲午意难平,仰天长啸惊黑云。 戊午十月十八夜,秋雨甚密,落打檐头,飒然有声,余酒后肠热思今抚昔,颇多慷慨,今二十九矣,而百事不成,可汉可怜,然闻鸡作剑午之志未尝少怠也,夜阑不寐,昌成小调以寄意。
咏 雪
一九七五年无月三十日,已未正月初三,晨天午大雪,园中反清寂异常,仿佛已绝尘 。立雪天,水冷悬睫,忽然有感而吟小诗: 东风一夜诉春寒,雪野茫茫天地宽。瑞雪若能四季午,长留洁白在人间! 正月初四
无题 一绝
百年华夏何苦艰,怅望山河泪斑斑,请汝莫听园午曲,狼烟又起睦南关! 二月十七日下午偶吟
春日感怀
府河之水水长流,又见春鸭戏草洲。州载酸幸遭乱世,几宵辗转梦雄游。春光易老休空吴,桃李正妍何必愁,莫谓江山无指处,啸吟且上望江楼。 七八年岁暮,余考中省建工局721医科大学。每日需坐硬板凳八个多小时,嗵读医书。每苦头昏眼花,故常于课间到医院傍府河畔漫步,此诗吟于田垅间。 春景娇媚,此诗有惜春之意,亦寸阴当惜之老生长谈。 “望江楼”,本为成都故唐名伎薛涛崇丽阁之俗称。此非指斯, 我读书之教室在门诊大楼第五层上,甚 ,倚窗可望锦江蜿蜒,故名之为望江楼。 光路书於已未寅月下旬黄田坎
偶 吟
近日因用脑过度,偶有失眠,递打奉养生。忽忙杜明通先生之妙句:“消闲驰这郊,羽武弄长鞭”,有感,亦步其韵,草吟一律: 苦学居尘世,救人须有丹!求知吼外语,不寐打长奉。雅谑常惹笑,豪情欲登人。啼春燕子过,胸里有河山! 一九七九年四月十王夜写於黄田坎醉后,时读书於省建工局医科大学 “雅谑常惹笑”云,我辈每苦外语,甚不好记,如中国话之“全心全意”,英语为“howle─heartedly”风念为“猴儿哈踢得犁”,颇便记忆,同窗皆大笑,皆谓如此甚妙甚妙!又如长凳英语为“besnch”,我念为“被人骑”.....诸如此类,不可计数此尾联改为“青春宜放眼,胸里有河山”为好,5月18日
登望江楼
凄风斜扫望江楼,雨打黄错寂寞游。我泻幽州台上泪,怅望烟波水悠悠。 唐陈子昂诗云:“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语言质朴无华而情真意挚,不失为千载佳句....余黄昏独登望江公园之吟诗楼,暝色苍茫中诵子昂此《登幽州台歌》,颇有古今情同之慨,遂口占此绝。 书於一九七九年五月十七日黄田坝, 已未端午吟开拓诗坛第一人,离骚千载颇销魂。屈平千载仍遗恨,蒲剑何曾斩 妄臣! 一九七九年五月三十日
附:读初中时(15岁)所定首端午诗: 香粽四角尖,但恨没有钱,香甜甚可口,暗把口水咽。 三十日记
春日郊游
独游我也兴高昂,桥古溪幽暖艳阳,村酒三杯买醉眼,苦茶一盏荡浊肠。柳繁藏有莺燕啭,花重惹来蜂蝶狂。游客纷纷踏春去,浮生骤悟匆空忙。 一九八0年四月写诸同学游新都,写诗二首。同行者有刘永琪,徐健、王宣、陈书平女士、张小军、代小平等。 昔日佛家幽冷地,宝光古寺塔巍然。阿罗五百神情异,弟子三千闹语喧。尘世真能迷俗眼,玄机不过静心田。春风吹动菩提树,杨柳飘摇听早蝉。 第子三千,指游人也。
游 桂 湖
香桂满园争吐翠,桃花三月压枝头。十年弹指如春萝,三叹凭栏忆旧游,远谪诗人常 泪,多情我辈复登楼。先生留下半潭水,一掬勾来万古愁。 十年句,指初游时方18岁,今三十矣真春梦一场。 一九八0年五月七、八月,学校包一大客车(bus)去乐山, 当日下午游大佛(凌云), 寺,次日晨去五通。途中写诗三首。
雨中与诸同窗泛舟五通桥
两江浩瀚如平湖,轻舟几叶各相遂。舟动欲倾惊且笑, 乃一声山水渌。晓雾浓,浇树竹,远山飘渺如虚无。水色苍茫雨骤急,弃舟凳岸意未足....安得扁舟任我游,一篙撑向天尽头....
登凌云山
一番暮春烟雨,三江奔来眼底,凌云山更葱笼,孤帆逝向苍容....山风潇潇斜扫,登高我欲长啸,松条悄然呤诵。山河尽装肠中!正叹曲径情峭,忽见古寺高耸,凭栏放眼鸟瞰,寻觅佛迹仙踪。
大 佛
乐山大佛,高七一米,唐海道和尚所黄也。游大佛,刘永琪日学曾与我摄象一帧,大佛为背景,意态自然,颇堪忆阮。 千多年前,你独坐江边── 慧眼遥观。碧水荡荡,匆匆流来又流去.....流去了几声鱼歌?流去了几帆云烟?千多年后,你仍在江边── 慈悲庄严。夕阳黄昏,血浪咆啸吞日月.....卷去了几支折戟?卷去了几座诚恒? 一千年后,你还会在江边── 而对人间。眉宇唇每,隐隐约约藏冷莫。堤笑中苦水茫茫?是笑 风云变 ? 写於乐山归来途次客车中
感 伤
屡投稿,终领首而还,愤然作诗一首以纪念 闻鸡欲舞志豪狂,三十磋砣濯锦江,青眼当年有阮藉,白丁何处寻冯唐,攀龙愧乏钻营术,附骥可登风雅堂?行路难兮唯浩叹,暂借浊酒慰愁肠。
庚中端午后二日
泌园春 忆当知青年居生活
遥想当年,我正青春,逼离故乡。砍生柴带叶,自炊饭食。临邛道上,强羽稼穑。风雨黄昏,孤灯草屋,泥壁寒虫叫断肠。夜深后,唯胡琴伴我,何等凄凉! 前途真是茫茫,唤几个知青醉一场。望蜀西冷月,清亮如水,谁家犬吠,野径傍惶。三杯苦酒,一曲哀歌,长啸倚窗几欲狂.....十年矣!忆荒村残月, 还觉情伤?
余颇爱《儒亦外史》,其书末有沁园春词,“记得当年“云云....”遂倚声填词,得一词于上。
一九八0年七月二七书於成都黄田坝13工厂 时於放署假第一天,下雨,在家修自行车,晚酒后书於册 录杜明通《山林诗》 成都杜明通,自号草堂退士,潜居闹市,颇有雅风,庚申三夏,余放暑假。时余颇好长生术,勤在养生煅练,遂再往新开街杜老家中。杜老时七十,然锻炼甚瘦劲,语言洪亮,面色甚佳。杜老授气功法,谓入静须“开窍门”,窍门即在印堂(两眉中),行功时宜将两眉舒展,其忌欲外视两旁,窍即开矣。讲授约二时,又出示其于民国出版之学术著作《学记考释》一书。杜老现亦常有诗作,《山林集》已积至第五卷。五回吾携卷允家阅,余录数首于后。杜明通《山林集》第五卷 抄
有 悟
南郭隐机卧,惠施据梧瞑。 伊神惝恍,未必夜萧森。不役人间世,长持局外身。养生悟到此,虚室自生明。
潜居二首
荒庭喜息肩,交遇有潜贤。林夕占清梦,山人实地仙。不堪尘境俗,偏爱碧云闲。寂寞非吾虑,逍遥得永年。人生一百岁,世事几千秋。 有长房术,欲穷禹甸幽。钩天弭广乐,胜地辍神游。献赋矜才思,泊然绝念头。大佛寺藏径楼上. 丁已仲春,与徐君照同游乐山 乌尤大佛二寺,主人请作书画以供陈列,留宿大佛寺藏径楼上,因为五绝一首记之,经楼题画壁,佛阁 丹诗,严武趋贤日,陈蕃下榻时。
再到上清宫呈傅大师
青城高处起崇台,一入玄门宿雾开,花映客堂堪小憩,山多胜迹喜重来。大师有道情偏厚,盛法无亏心自斋,我亦黄庭私淑士,欲寻要妙洗尘怀。 为上清宫题客堂一联 险处不须看,喜此间奇花独秀 风光无限好,知何日胜地重游 上款上清宫客堂建成下款丁已夏成都杜明通拜书 又为题跑马坪新场一联 缘倚蒙茸峰拱峙。白云掩映一水横参。 陶夫子以丁已无辰试笔见示步韵呈政 东风仍教余寒未可深寄希望聊 保因养,拙旧贯因循守静以 之何如
下为我之诗
题《千家诗》扉页 于黄田坝赠影印《千家诗》册,古香古色遂口占一绝写於书上: 生不愿封万户候,月明夜读千家诗。心田清静无荒草,正是志闲少欲时。
黄昏的青城
我宁立在异乡的高岗,凝眸向四野久久眺望。山雨刚洗净幽寂的碧峰,红云里更托着轮灿烂烂的夕阳.... 青城定是位俊美的姑娘,岷江不正是腰带,飘午在身傍?晚霞中她羞红了脸,楚楚动人,她美得典雅含蓄,不风骚放荡。叮咚叮咚....是弹琴蛙鸣唱?是伐木声声;是山间飞湍激浪?呵──打草村姑脚穿木屐,正攀石梯,是这美妙的音韵,敲碎我的遐想...... 1980年8月与余医生游青城, 兴趣索然无一诗,归来中医课堂上突成一诗,时于九月三日。我30岁
读大学戏题一绝 月下奔波忍晓寒,书多又不敢偷闻。旁人不解余心苦,将谓空忙学少年。 八零年十一月吟
七 绝 日暖西郊尽菜花,篱边柳嫩燕儿斜,负枷回载奔波苦,春色明年到我家。 一九八二年三月二十七日 其时充满希望,但亦充满痛苦,求学四载矣。每日驱车约60多华里,晨出暮归披星载月,常忧心如焚,此 夸张语耶! 八二年七月二十九日晚写 此时毕业考试已完,成绩颇不错,心顿大宽矣!
七 绝 衣上泪痕杂酒痕,艰幸求学欲销魂。天将降任斯人未?大雨淋头奔北门! 此诗意与上诗同,戏改陆放翁入剑门诗是也!
仲秋书怀
萧萧瑟瑟,风渐凉──不觉又是仲秋。流华似水,曾有几多懊恼,几多穷愁!常觉熬人光阴悠悠.....蓦回首,须臾几载骤过,却又如:蝶梦庄周,大江东去,再难回头....满腔壮志,一翻豪情,只换得夜阑人静,几掬清泪,腮边偷流....至今──方知万事皆空幻,何必徒作庸人忧!吾不能乘长风破万里浪;亦不能杖剑辞亲作壮游;亦不能遁迹山林亲松鹤;亦不能晨钟暮鼓伴古佛!噫,休愁恼,勿悲愁!心中天事寻梦易──每晚一杯酒。养生全靠劳筋骨──耍刀弄棒如野猴!世间闲事少管,养我浩气,度我春秋! 一九八二年八月大学毕业,欲写一诗而苦天兴 ,草数句屡不能完篇。今日值夜班,方草成而华。 黄田坝一九八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夜
七 绝 恬谈度日自叙
消酬岁月书干卷,傲啸乾坤打北拳。欲种丹田不老药,吞云吐日大江边! 一九八二年大学毕业,毕业典礼八月三日举行,八月五日后回家稍喘息数日后,即开始写作。先写“《 读散打起》”其后为“《少林指禅功》皆式术文章, 与《武林》杂志, 该杂志虽为广东省体委和科普学会广东与分举办,但实代表中国载术界,并向海内外发行。然后又写小说《芙蓉退士轶事》、《买醉》、《如果...》、 《诗歌一组》(诗)《超级恋爱法》(讽刺小说)四月中只写~上数文。 八二年十二月下旬,忽接《武林》寄来杂志二本(为82年12期),我之《略读散打起 》即登干此期。吾题~上一在绝于《武林》杂志,送于郑万品友。 黄田坝83.1.11日
呈孙老师
弄文习武业歧黄,三十载蹉跎濯锦江。月落闻鸡持剑午,灯残走笔作诗章。攀龙愧乏云中术,附骥将登风雅堂。今值孙公示青眼,情深几欲泪成行。 (孙伯鲁先生,四川人民出版社《龙门阵》稗官野史专栏编辑。1983年6月22日,写成《“峨眉式功真诀”与魏种腿之死》得1万5千字。 7月13日上午,孙先生与另一编辑蔡行端先生骑自行车到黄田坝。 他们以为我定是五十岁以上年纪,见我少壮,大为惊奇。告知我拙文将发表11月。午中在我家进食。数日后孙、蔡二先生回信,并赠稿笺纸,《龙门阵》一册。我回信,信未写此诗。 83.7.24
游广东重庆七星岩赋诗一首 营生何碌碌,处世常多忧。忽作岭南客,飘然过端州沥湖水光好,七星山色幽。艳阳红豆树,春堤碧杨柳。顽石皆奇幻,野 闹诸洲。绝顶欲揽月,傲啸独登楼。人生少得意,愿作逍遥游。襟坏坦荡荡,山水洗俗愁..... 87年2月12日开始赴深圳参加深圳国际气功大会, 后至重庆市游七星岩、赋此诗一首述怀、87年3月28日醉中书於谢家池宿舍
1984年,我应导演刘子农(曾导《死水微瀾》等)邀请,参加《草莽英雄》电影拍摄,剧组有王姖、张国立等人。 空闲时赋此诗 登江安县夕家山抒怀 巴山千里野云白,大江西来如龙蛇,川南10月景正好, 细听秋风吹黄叶。荒草掩映夕家岗,此乃旧时古战场。幸亥保路牛角声,华夏大地皆震荡。我亦草莽一英雄,胸中豪气贯长虹。仰望夜天忽长啸,拔刀狂午疾如风。午罢掷刀长叹息,徘徊不觉夜深沉。人生不过幻梦耳,君看年年山月明。 1985年10月旧句,87年3月28日醉书
浪 淘 沙 写于电影拍摄地宜宾江安县
乳霭罩青山,暮雨川南。山塘秋尽老荷残,松竹飘摇声潺潺,乌啼寒天。 异地多愁烦,形影孤单,多情笑我正华年,万缕乡愁剪不断。遥望关山。 1985年10月28日书
鹧 鸪 天 (1989年9月8日白露节吾)
37岁矣,而身居广东珠海特区。 飘泊天涯又远行,伶仃洋畔月华明。男儿纵有凌云志,难斩乡思万缕情。家万里,莫消沉,举杯看剑且长吟,岭南四季风光好,夜夜梦魂飞锦城。 87.9.8写於珠海
.............
|
|
|
浏览次数:3752--
 |
----上篇文章:.《世界罕见的文化现象一一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文斗”现象奇观》简介.由美国海马出版公司出版
----下篇文章:已经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