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向我约稿
[首页] [关于本站] [新闻中心] [2024年郑光路《成都旧事》《四川旧事》《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我的相册] [留言板]


2024年郑光路《成都旧事》《四川旧事》《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拍案惊奇!郑光路精彩特稿[图片: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中)及夫人濑田裕子与郑光路合影]
文史长廊精品[左图:郑光路(左1)应邀拍电影时]
文革类老照片.美术作品链接[左图:郑光路当医生时和原珠海市市长梁广大(左)合影]
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现象研究专栏[图:郑光路(左1)与常演“皇帝”的张铁林先生(左3)]
郑光路巴蜀文化及历史类作品[篮球巨人穆铁柱和郑光路]
近50年当代史研究史料[左图:原国务院侨务办公厅负责人庄炎林(左)与郑光路合影]
[文革专栏]本网特色,翻页内容甚多![本栏图片:郑光路1966年在天安门]
评说成都、四川[图为著名学者魏明伦先生(右)与郑光路]
四川特色作家文章[左图为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先生(右)和郑光路]
历史往事揭秘专栏[左图为郑光路收藏的文革宣传画]
“社会评论”精品转载[左图为郑光路(左)与成都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刘学文]
中国近现代文学掠影[左图为张邦元(右)绝技童子功“隔山望月”与郑光路同摄]
中国知名文革史研究者精品专栏(!本网热烈推荐:链接严肃学术网站渤海大学网),极其丰富多彩!
中国历代文学研究专栏[老武术家王树田(中)郑光路(左1)刘绥滨(左2)市武协副秘书长王学贤(左3)]
!连载郑光路最新长篇力作《打工妹怪遇》欢迎阅读和书商、出版机构及影视改编合作!
网友交流专栏[郑光路作品讨论会上民革市文史委员会主任王大炜(右)作家白郎(中)和李克林教授(左)]
《川人大抗战》选载[成都媒体为《川人大抗战》举办座谈会后李克林、流沙河、王大炜、卢泽明等先生同摄]
巴蜀文化和掌故[海外作家与成都卢泽民、章夫、冉云飞、郑光路(1排左1)、白郎、蒋蓝等]
今年郑光路有影响的新作[左图上排右起:郑光路、郑蕴侠、副导演商欣。下排为导演刘子农及张国立、王姬等]
当今文学界之怪现状[文革结束郑光路(1排右1)考入大学与同学去安仁镇接受“阶级教育”]
转载网络精品[1987年郑光路(右1)与华西医大副院长张光儒博士(右2)在珠海工作时游澳门]
老成都掌故[左图为郑光路(右1)在青城山上清宫与道士练剑]
武侠文化[左图:右1郑光路,右2习云太教授(中国武术一级教授),右3刘绥滨,右4铸剑专家龙志成]
滑稽妙文选[人生如戏,图为郑光路(右1)1985年应邀参加影视剧拍摄时照片]
中国文学、史学与世界[图为法国学者大卫(左)和郑光路
巴蜀文化中的杰出人物[本栏图片说明:中国著名电影艺术家谢芳(中)、张目(右1)和郑光路合影]
四川及巴山蜀水人文[左图为郑光路(1排中)1985年与几个弟子同摄]
当今社会奇稀罕事、伤心事、可怕事[左图:郑光路舞禅仗习武照]
文史文学精品转载[图为1990年郑光路(后排右2白衣者)与众武术人士在少林寺参加武术拍摄]
郑光路欣赏的古典、文学、史学作品推荐[1986年郑光路(上排左3)参加武术表演赛后和四川武林好友摄]
阅之有益的史学方面学术文章[图为郑光路(中)当医师时在医院为病人作手术]
郑光路著《中国当代热点问题透视—中国气功武术探秘》选录
郑光路文革研究专著介绍[图为两本专著封面]
四川近、现、当代史研究史料参考[郑光路1987年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工作时照片]
文化与教育[图为郑光路练铁指功练武照]
体育武林前辈【左图:1984年时郑光路与李孟常师傅(右)。右图:郑光路与黄林派钟方汉师傅(右)】
郑光路巴蜀文化研究专著[郑光路与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郝勤教授]
隆重推荐作家原创精品[《武当》杂志主编刘洪耀(右)与郑光路]
过来人回忆文革历史[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当受苦知青时,点击图很瘦]
官方报刊资料(主要为文革时期)选登[本栏图为文革中的恐怖刑场]
知青问题研究[郑光路1970年当知青时艰难环境下仍自强练功“朝天蹬”]
名家杂谈精粹[郑光路(左1)与四川武术名家黄明生(左2)、李兴白(左3)1985年在电影剧组]
抗战文史[英勇殉国的饶国华中将之女饶毓秀(左1)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之子李克林(左2)与郑光路]
四川著名学者、作家岱峻专栏[作品充满空灵雅趣和智慧沉思。图为岱峻夫妻恬静生活]
四川著名特色学者、作家陈稻心专栏[图为陈稻心先生(左)与郑光路]
中国著名作家雁翼专栏[左图为中国著名老作家雁翼(左)与郑光路合影]
学术界百家争鸣[左图:四川曲艺界大师邹忠新(左)与郑光路在一次文艺会上]
武侠小说评弹[1986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肖应鹏(右3)在一次会上]
四川著名武术家(排名不分先后!)[郑光路(左1)与著名武术家王佑辅(左2)邹德发(左3)合影]
宗教文化与人生、文学[图为郑光路(左)与四川一高僧]
佛道、医学、养生文化[图为郑光路(左)与武友在山中古佛寺练武养生]
纪实历史、文学长篇[香港《明报》1987年刊登郑光路当医师搞科研时照片]
中国传统文化名篇[1987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全国地趟拳冠军陈刚(右3)]
门外诗歌谈[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下排右1)和红卫兵战友]
放眼世界专栏[红卫兵文革闯将]
免费网上书屋、实用网站[more翻页还多!]图为毛泽东与张玉凤
中国各地优秀作家陆续推出专栏
重要精华文章专栏![左图:中国民生真实的另一面“黑窑矿工”]
2024年郑光路出版之新书及新闻


·写作范围:文史、文革史、抗战史研究,以及社会纪实文学作品(中国社会热点问题类纪实)
·姓名:中国独特题材文学网
·笔名:站长:郑光路
·电话:--
·手机:423648068@qq.com
·OICQ:--
·电子邮件:423648068@qq.com
·通讯地址:中国.四川省.
·邮政编码:--
--管理中心

  本站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谜一般的巴蜀文字

作者: -上传日期:2007/12/19

《龙门阵》系列-1 - 巴山蜀水 - 华声论坛   
   

             《龙门阵》系列-1
            8752229 发表在 巴山蜀水 华声论坛 http://bbs.hnol.net  


              [历史小品]

              
谜一般的巴蜀文字

              尽管成都早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但文化人并不看重西蜀。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西汉扬雄在《蜀王本纪》里说过,古代蜀人“椎髻左衽,不晓文字,未有礼乐”。意思是:古蜀人头上清一色盘着独角似的发髻,穿着与中原不同的左边开襟的衣服,大字不识一个,更没有什么礼乐——全是些没文化的家伙。

              古蜀国的人不识字?您信吗?

              成都西北桥下洗脚河边,靠近白马寺的地方,原先有座坛君庙。庙子后面有个特大的土堆,像是远古的社稷坛,结结实实地堆着黏性很好的黄土,那可是烧砖的好材料!前代人没有动过它的脑筋,到了1921年前后,到处大兴土木,砖瓦成了俏货,于是附近一下子开了十多家砖瓦窑,纷纷挖那土堆来烧砖制瓦。挖土工人发现,挖出来做砖坯的那些泥巴里面,经常混进不少石器或陶器的碎片,上头还有绳子般的花纹,见到了,总是不耐烦地甩在一边。有时候,还能挖出些破铜烂铁,仿佛是古代的刀剑。那些破烂,大大小小挖出过上千件,有些也随手丢了,但多数被收荒匠拿去,谁也没有注意。

              抗日战争打得相当艰苦的岁月,四川成为大后方。一时间,国内文化菁英云集成都。1940年前后,来了元老于右任、收藏家卫聚贤等人,由于有着共同的古董癖,没事总爱到成都古董市场上去转悠。当他们见到坛君庙出土的文物摆在摊子上卖时,凭着直觉,他们感到那些东西不同寻常,因为总有一串类似图画的铭文刻在上边。这些图画是不是文字?引起了他们浓厚的兴趣。

              “这东西,真的还是假的,怎么以前没见过?”收藏家最怕买了假古董。

              “您老放心,前不久白马寺挖出来不少真东西。您看这颜色,这样式,保证资格,决不会骗你!”

              “白马寺有什么好古董?”

              “我就明说了吧——东西是那边坟堆里头挖到的。您老该相信了吧。”

              经过一再追问,他们终于获得了确切信息,便赶快到坛君庙去看那堆土。只见原来那座好大好大的土堆,现在仅仅剩下五六尺高、五六丈宽、十多丈长,挖泥工人们还在无休无歇地蚕食它。用不着多久,这可怜的土堆肯定会被彻底消灭。他们叹息之余,对古蜀遗址如此被破坏,器物如此流失,简直毫无办法!后来,卫聚贤凭借他手头还有一点钱,想方设法收购了一大批古器,其中有48件青铜兵器。其中那些戈矛剑戟上边,都刻有各式各样的图画铭文,五花八门,奇形怪状。

              1942年,卫聚贤终于在他创办的《说文》杂志上,把所收藏的古蜀器物图形公开发表,并且指出那些兵器上刻的,都是些古代巴蜀文字,而不是一些古董商和收藏家所谓的“夏器”或“夏文”。他那篇文章一问世,好比一石激起千重浪,引来一片反对声。不少人坚信扬雄的说法——土包子蜀人哪来的文字?尽管有句“下里巴人”的俗话,可是他们倒愿意说那是“巴文”——因为扬雄只说蜀人不识字,并未提及巴人不识字。

              卫聚贤公布的铜器文字当中,有个“心手文”最扯眼睛,一则是它形状特殊,二则是它多次出现。那是手和心图形的组合:一截弯成90°的手臂连同伸直的巴掌; 
            臂上带有文身的花纹;五个指头里,大拇指外翘,其余四指直伸;臂弯的空处,恰好画有尖桃似的心脏形,下面还拖着个弯曲的小尾巴。

              这带有浓厚神秘气息的组合文字,刻在剑、矛上,究竟是什么意思?

              首先有人猜测,那是表示蜀人左衽——可是“心手文”上的手,大多数是右手,这个猜想明显不对。

              接着有人猜测,它的含义是“心似桃符”——此解把手丢在一边,也不合格。

              后来又有人解释成“得心应手”,这对于兵器上的铭文确实很得当——但有人认为那个带尾的尖桃,并不很像心脏,恐怕是别的什么东西。

              面对那一堆图画文字,人们感到迷雾重重,摸不着头脑。

              由于受到《蜀王本纪》的误导,文化界还有些人真不相信蜀人会写字刻字,在起劲地泼冷水。比如有位老资格的专家,声称卫聚贤收藏的多半是些假古董,某些刻字是商贩们伪造的。还有人认为,那也许是比甲骨文更早的大禹文字,古蜀人绝对弄不出来。

              对于这种种杂音,卫聚贤也不理会,继续公布他的研究。他不但肯定这些器物和文字是周代蜀人的创造,而且还首次提出“巴蜀文化”一词,说蜀人肯定有自己的文化传统。那些图画文字中,就有好多个人头像。虽然有些人确实梳着椎髻,可是也有好几个人梳着双髻,而且还有人戴着唐僧帽——可见扬雄的话,也不完全可靠。

              事实证明:卫聚贤的判断,完全正确!

              历史车轮转动到20世纪50年代,四川考古事业迎来了兴旺发达的春天。半个世纪以来,战国时期古蜀开明王朝的铜器大量出土,其中约有一半刻有卫聚贤描述过的那种图画文字。值得注意的是,“心手文”在里头占有一定比重,那“手”绝大部分是右手,如果画成左手,就要重叠两只。这里头有什么含义,谁都不懂。

              此时,“心手文”的“心”形,引起了更多人的怀疑,觉得它根本不是心脏——

              比如徐中舒教授的意见,认为画的是花蒂,可读为“葩”,意为华族。

              任乃强教授以为那是人头形的转化,意为王者。

              陈宗祥教授则认为,画的是西南民族最最重视的白海螺。

              还有不少学者把它解释为虫,即禹;或者是巴蛇的化身。笔者也跟在里头凑过热闹。先是将它猜测成蝌蚪,因为开明王名叫“鳖灵”,而西南羌语把青蛙叫做“热鳖”,所以蝌蚪实为蜀王象征。后来发现《山海经》记有受颛顼迫害的鱼妇(鱼凫),变成了半鱼半蛇的怪物,这“心”形恰恰就是她的图像,又觉得那是鱼凫失国的徽记——整个“心手文”,似乎有“卧薪尝胆”之义。

              巴蜀文字器物的出土地点也相当广泛,不仅有成都平原古蜀国地域,还有巴县、涪陵等古巴国地域,因此再也不能说那是所谓的“巴文”了。同时,无论它在巴在蜀,器物和文字的风格,并没有什么区别,所以也不能简单地称之为“蜀文”。出土的带字器物,除了兵器以外,还有很多青铜礼器或乐器,有些东西与中原器物还非常相似,于是就彻底否定了蜀人没有文字、没有礼乐的不实之词。

              不过,所发现的几百个图画文字,从构造程度上看还相当原始,因此孙华教授称之为“巴蜀符号”,不想承认它们是某种文字。王家祐、李复华等学者则称之为“巴蜀国语”,觉得铭文还构不成完整的语句。

              但是随着巴蜀铜印的大量出土,人们发现许许多多大印上,既刻有图画化的字,也刻有符号化的字,还有与汉字相同的字。李学勤教授指出,刻在印章上的字,如果不承认它是一种文字,那就未免太过分了。他的意见是——它们不但是文字,而且还是世界上少数几种尚未破译的文字之一。一旦破译,将对人类文化做出贡献。

              巴蜀文字的谜确实太多,表现在方方面面。到后来,谜还在不断地增加着。

              1972年,郫县独柏树战国墓里出土一件铜戈,便增添了个大大的问号。原来上头刻着一行很像汉字的符号,共11个。经过专家再三推敲,肯定那不是古汉字, 
            而是标准的方块化巴蜀字。那些字,基本上脱离了图画的意味,绝不可能再提出是不是文字的问题了。很显然,它与兵器上的图画文字不属于同一体系,但仍然是巴蜀文字大家庭中的一员,只是显得更加进步而已。

              后来,四川新都、什邡、峨眉山和万县、渠县等地,都有发现这种戈文。再往后来,连邻近的湖南、陕西都发现了这类戈文。

              累计至今,此种正规的巴蜀文字已发现了上百个,可是谁都不认识它们。

              您说,究竟是蜀人不识字,还是我们不识蜀人的字?




            ----------------------------------------------

               
              欢迎光临打油部落




               
            发表于 2007-12-9 19:01   
       

      8752229 

      状态 版主 
      帖子 13797
      威望 155 点
      金钱 21592 
      魅力 40190 
      注册 2007-1-11
            第2楼 短消息  查看资料 主页 加为好友  作者文集 作者博客   送玫瑰 
             

              [诗词联话]

              陆游的一字师

              南宋乾道八年初春,夔州通判陆游应诏前往抗金前线南郑,途经四川梁山(今重庆梁平)蟠龙山时,忽闻山顶鞭炮震耳,锣鼓喧天。循声而至,原来是当地官员和山民正在庆贺蟠龙桥落成。但见这蟠龙桥像一条蛟龙飞跨山涧,又如雨后的彩虹横亘天际,如诗如画。陆游不禁连连称赞。当地官员得知来者是大诗人陆游,立刻捧出文房四宝,恭请他给蟠龙桥写一副对联。陆游略思片刻,运腕挥毫,在桥头石壁上写下了:“桥锁蟠龙,阴雨千缕翠;林栖鸣凤,晓日一片红。”然后跨马下山到县城住宿。

              陆游走后,当地一姓肖的父女走来观看。女儿肖英姑看完陆游的对联,若有所思地说:“此联不愧出自大诗人之手,只是有一字不太贴切,弱了气魄。”

              原来,这肖英姑出自书香门第,早年丧母。后来家中又不幸失火,烧毁了偌大家业。父亲灰心丧气,带着女儿进了蟠龙山,父女俩在这如诗如画的山中种地打柴为生。晚上父亲常常挑灯教女,英姑天资聪颖,学习勤奋,长大成人后,诗词歌赋、地理天文,无一不晓,无所不通,深得当地人敬佩。

              且说英姑这无意中一句评论,不多时竟传到了陆游的耳朵里。他听后大为纳罕,思来想去,却不知哪一字弱了气魄。

              次日,陆游独自一人来到蟠龙山,直奔肖氏父女所住的蟠龙洞。连唤数声,竟无人回应。他沉吟片刻,信步走进洞中,原来英姑父女并未在洞里。陆游四下环顾,见一块大石上放着笔墨纸砚,便铺纸提笔,写道:“为龙意蟠,洞府未然,不留空下,重见英山,求深何在,女才知返,姑怅去贤。”署上姓名,然后回身走了。

              陆游刚走不久,英姑父女打柴回来,知是陆游来过。父女俩看着陆游那文不成文,诗不是诗的文字,经一番琢磨,方破解出这是一首七言诗:“重返蟠龙为求贤,未见英姑意怅然,才女不知何处去,空留洞府在深山。”

              陆游回到住所,当晚又是一夜没睡,仍未想出是哪个字不妥,第二天早晨,竟踏露又来到蟠龙洞。英姑父女听见招呼,忙将他请进洞中。稍事寒暄,陆游直言向英姑求教,请她指出对联中哪一字不妥。英姑含羞笑道:“大人,奴家乃山野村女,本不敢妄评大人之作。承蒙大人不弃,光临寒舍,斗胆直言,不当之处,还望大人指教。”然后侃侃说道,“大人上联‘桥锁蟠龙,阴雨千缕翠’无懈可击;下联“林栖鸣凤,晓日一片红’,若改为‘一声红’岂不更妙?凤凰叫而旭日升,有声有色。不知大人以为如何?”陆游听罢,沉吟片刻后,连声赞道:“妙,妙,妙,好个‘一声红’!真是一字师也。”

              陆游心悦诚服,欣然来到蟠龙桥,将“片”字改为“声”字。

              英姑成为陆游的一字师的故事,很快传开,一直流传至今。

              

                浏览次数:373--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上篇文章卫聚贤 一位传奇的史学家卫聚贤
----下篇文章“与时俱进”考释 《周易》中发现“终日乾乾,与时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