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向我约稿
[首页] [关于本站] [新闻中心] [2024年郑光路《成都旧事》《四川旧事》《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我的相册] [留言板]


2024年郑光路《成都旧事》《四川旧事》《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拍案惊奇!郑光路精彩特稿[图片: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中)及夫人濑田裕子与郑光路合影]
文史长廊精品[左图:郑光路(左1)应邀拍电影时]
文革类老照片.美术作品链接[左图:郑光路当医生时和原珠海市市长梁广大(左)合影]
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现象研究专栏[图:郑光路(左1)与常演“皇帝”的张铁林先生(左3)]
郑光路巴蜀文化及历史类作品[篮球巨人穆铁柱和郑光路]
近50年当代史研究史料[左图:原国务院侨务办公厅负责人庄炎林(左)与郑光路合影]
[文革专栏]本网特色,翻页内容甚多![本栏图片:郑光路1966年在天安门]
评说成都、四川[图为著名学者魏明伦先生(右)与郑光路]
四川特色作家文章[左图为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先生(右)和郑光路]
历史往事揭秘专栏[左图为郑光路收藏的文革宣传画]
“社会评论”精品转载[左图为郑光路(左)与成都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刘学文]
中国近现代文学掠影[左图为张邦元(右)绝技童子功“隔山望月”与郑光路同摄]
中国知名文革史研究者精品专栏(!本网热烈推荐:链接严肃学术网站渤海大学网),极其丰富多彩!
中国历代文学研究专栏[老武术家王树田(中)郑光路(左1)刘绥滨(左2)市武协副秘书长王学贤(左3)]
!连载郑光路最新长篇力作《打工妹怪遇》欢迎阅读和书商、出版机构及影视改编合作!
网友交流专栏[郑光路作品讨论会上民革市文史委员会主任王大炜(右)作家白郎(中)和李克林教授(左)]
《川人大抗战》选载[成都媒体为《川人大抗战》举办座谈会后李克林、流沙河、王大炜、卢泽明等先生同摄]
巴蜀文化和掌故[海外作家与成都卢泽民、章夫、冉云飞、郑光路(1排左1)、白郎、蒋蓝等]
今年郑光路有影响的新作[左图上排右起:郑光路、郑蕴侠、副导演商欣。下排为导演刘子农及张国立、王姬等]
当今文学界之怪现状[文革结束郑光路(1排右1)考入大学与同学去安仁镇接受“阶级教育”]
转载网络精品[1987年郑光路(右1)与华西医大副院长张光儒博士(右2)在珠海工作时游澳门]
老成都掌故[左图为郑光路(右1)在青城山上清宫与道士练剑]
武侠文化[左图:右1郑光路,右2习云太教授(中国武术一级教授),右3刘绥滨,右4铸剑专家龙志成]
滑稽妙文选[人生如戏,图为郑光路(右1)1985年应邀参加影视剧拍摄时照片]
中国文学、史学与世界[图为法国学者大卫(左)和郑光路
巴蜀文化中的杰出人物[本栏图片说明:中国著名电影艺术家谢芳(中)、张目(右1)和郑光路合影]
四川及巴山蜀水人文[左图为郑光路(1排中)1985年与几个弟子同摄]
当今社会奇稀罕事、伤心事、可怕事[左图:郑光路舞禅仗习武照]
文史文学精品转载[图为1990年郑光路(后排右2白衣者)与众武术人士在少林寺参加武术拍摄]
郑光路欣赏的古典、文学、史学作品推荐[1986年郑光路(上排左3)参加武术表演赛后和四川武林好友摄]
阅之有益的史学方面学术文章[图为郑光路(中)当医师时在医院为病人作手术]
郑光路著《中国当代热点问题透视—中国气功武术探秘》选录
郑光路文革研究专著介绍[图为两本专著封面]
四川近、现、当代史研究史料参考[郑光路1987年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工作时照片]
文化与教育[图为郑光路练铁指功练武照]
体育武林前辈【左图:1984年时郑光路与李孟常师傅(右)。右图:郑光路与黄林派钟方汉师傅(右)】
郑光路巴蜀文化研究专著[郑光路与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郝勤教授]
隆重推荐作家原创精品[《武当》杂志主编刘洪耀(右)与郑光路]
过来人回忆文革历史[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当受苦知青时,点击图很瘦]
官方报刊资料(主要为文革时期)选登[本栏图为文革中的恐怖刑场]
知青问题研究[郑光路1970年当知青时艰难环境下仍自强练功“朝天蹬”]
名家杂谈精粹[郑光路(左1)与四川武术名家黄明生(左2)、李兴白(左3)1985年在电影剧组]
抗战文史[英勇殉国的饶国华中将之女饶毓秀(左1)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之子李克林(左2)与郑光路]
四川著名学者、作家岱峻专栏[作品充满空灵雅趣和智慧沉思。图为岱峻夫妻恬静生活]
四川著名特色学者、作家陈稻心专栏[图为陈稻心先生(左)与郑光路]
中国著名作家雁翼专栏[左图为中国著名老作家雁翼(左)与郑光路合影]
学术界百家争鸣[左图:四川曲艺界大师邹忠新(左)与郑光路在一次文艺会上]
武侠小说评弹[1986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肖应鹏(右3)在一次会上]
四川著名武术家(排名不分先后!)[郑光路(左1)与著名武术家王佑辅(左2)邹德发(左3)合影]
宗教文化与人生、文学[图为郑光路(左)与四川一高僧]
佛道、医学、养生文化[图为郑光路(左)与武友在山中古佛寺练武养生]
纪实历史、文学长篇[香港《明报》1987年刊登郑光路当医师搞科研时照片]
中国传统文化名篇[1987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全国地趟拳冠军陈刚(右3)]
门外诗歌谈[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下排右1)和红卫兵战友]
放眼世界专栏[红卫兵文革闯将]
免费网上书屋、实用网站[more翻页还多!]图为毛泽东与张玉凤
中国各地优秀作家陆续推出专栏
重要精华文章专栏![左图:中国民生真实的另一面“黑窑矿工”]
2024年郑光路出版之新书及新闻


·写作范围:文史、文革史、抗战史研究,以及社会纪实文学作品(中国社会热点问题类纪实)
·姓名:中国独特题材文学网
·笔名:站长:郑光路
·电话:--
·手机:423648068@qq.com
·OICQ:--
·电子邮件:423648068@qq.com
·通讯地址:中国.四川省.
·邮政编码:--
--管理中心

  本站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王家平:文革主流诗歌美学的建构和畸变

作者: -上传日期:2007/8/23

 

王家平:文革主流诗歌美学的建构和畸变

 

(摘自《先锋网》)  

     
  
 

来源:先锋网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诗歌审美价值体系是在40年代末开始酝酿,中经50年代后期"诗歌发展道路"大讨论的驱动,到文革初期基本发育成形,而在文革中后期走向恶性膨胀、畸型发展之途的。
    新的文学审美体系之建立有赖于对文学史作全面的清理和评估,通过追认自己的血缘之源,建立起自己的历史谱系,从而为自身的合法性提供证据。1949年7月,第一次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平召开,郭沫若在会上作总报告。他把新文学一刀劈为两部分:其一是"代表无产阶级和其他革命人民的为人民而艺术的路线",它是新文学的主流;其二是"代表软弱的自由资产阶级的所谓为艺术而艺术的路线",其作品"已经丧失了群众",其理论"已经完全破产"[1]。郭沫若这种简洁明快的二元对立思维,对当代中国诗歌理论界的历史叙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55年,臧克家发表题为《五四以来新诗发展的一个轮廓》的长文,把郭沫若的"二分法"运用到诗歌领域,他追溯新诗历史而获得的"革命诗歌传统",包括了从郭沫若到殷夫、蒲风、臧克家、艾青、田间,再到袁水拍和解放区诗人群这一脉胳;而胡适、新月派、象征派、现代派诸诗人则被他看作与"当时革命文学对立斗争的一个反动的资产阶级文艺家的集体"[2],从而遭到批判和否定。
    "反右"运动以后,文学界的极"左"思潮愈演愈烈,除了解放区的"革命诗歌"之外,整部"五四"以来的新诗发展史都遭到清算。郭小川批评说,"我们的新诗的大部分,知识分子气太浓了!这种知识分子气,首先表现在思想感情上,因此也当然表现在格调上。新诗受了外国诗的影响太大了"[3]。还有更严厉的指责在此:
    总的说起来,新诗的名誉是不怎么好的,群众不喜欢它,说得苛刻一点,只是几个知识分子写给知识分子看,群众不买帐、不承认作者是自己的诗人[4]。
    "五四"以来的新诗革命,就是越革越没有民族风格,越写越脱离(不仅仅是脱离而且是远离)群众[5]。
    从"知识分子气"太浓、民族风格不鲜明等方面来否定新诗,恐怕与毛泽东对新诗的看法也有密切的关联。尽管毛泽东1957年曾致信《诗刊》编辑部,指出:"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旧诗可以写一些,但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因为这种体裁束缚思想,又不易学。"[6]但作为一名长期浸淫于旧体诗词艺术世界中的诗人,作为一名大力倡导"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革命家,毛泽东认为新诗要获得发展,就必须向民歌和中国古典诗词学习。在1958年3月的成都中央会议上,毛泽东指出:"中国诗的出路,第一条,民歌,第二条,古典,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出新诗来,形式是民歌的,内容应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对立的统一。现在的新诗不成形,没有人读,我反正不读新诗。除非给100块大洋。"[7]
    毛泽东这次讲话不仅在全国掀起了一场新民歌的收集、创作运动,而且还引发了"诗歌发展道路"的大讨论,通过讨论,基本确立了当代诗歌美学的价值取向:新诗的生长基点是民歌和我国古典诗歌,新诗必须具有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是新诗的基本创作方法。在文革爆发前夕的1965年7月,毛泽东写信给他的诗友陈毅元帅,再次指出"用白话写诗,几十年来,迄无成功。民歌中倒是有一些好的。将来趋势,很可能从民歌中吸引养料和形式,发展成为一套吸引广大读者的新体诗歌"[8]。看来,毛泽东对近半个世纪的新诗发展道路基本采取了否定的态度
    1966年2月出笼的《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则是集中对建国后17年文学进行全盘否定,它声称:文艺界自建国以来,"被一条与毛泽东思想相对立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专了我们的政"[9]。以"文艺黑线专政论"作为理论依据,当时的主流批评家除了对所谓的文学"黑八论"进行不遗余力的清剿外,还对与诗歌创作密切相关的"形象思维论"和"灵感论"、"天才论"展开批判。
    50年代以来,经周扬等人的介绍,别林斯基的"艺术就是形象思维"的文艺观在中国文学界曾产生过重大影响,但到了文革时期,这一文艺观受到了批判。郑季翘在《红旗》上撰文指出,"形象思维"是不能取代"抽象概括"的,并且也与马克思的认识论不相符;郑季翘把形象思维称作"直觉主义因而也是神秘主义的体系"[10]。谭沛生撰写了《周扬和俄国的三个"斯基"》一文[11],呼应郑季翘对"形象思维论"的批判。一位汉学家敏锐地认识到了批判"形象思维论"对创作的重大影响:"任何艺术作品、任何新的形象或典型的描写都被认为是以抽象概括为基础的。作家再也不能借助含意模棱两可的隐喻或直感知识来逃脱思想控制了。"[12]
    更大的危害在于:因为"形象思维"被宣判为是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相悖的,本来必须通过形象(意象)来抒情的诗歌(文学)便只好借助空洞的政治术语,进行抽象的议论,使诗歌变成了标语口号的堆积品。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毛泽东本人却认为诗歌创作离不开"形象思维"。1965年7月,毛泽东在写给陈毅那封讨论诗歌创作的信中指出:"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宋人多数不懂诗是要用形象思维的,一反唐人规律,所以味同嚼蜡。"[13]毛泽东这封信直到文革结束后才公开发表,如果在当时已公布此信,上述论者大概是不会也不能阐述与"伟大领袖"见解相左的观点的。
    文革主流诗论把诗歌创作视为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一位诗评家指出:"抒情诗的产生和其它文艺作品一样,并不是历代剥削阶级所宣扬的什么唯心主义的’神思’、’妙悟’的结果;也不是刘少奇一类骗子鼓吹的所谓’如同电光火石,稍纵即逝’的’灵感’的产儿,而是社会生活作用于作者的头脑,引起作者对于社会生活的认识、感受和态度的一种表现,一种对社会生活的能动的反映。"[14]在这种语境下,曾经被认为只有受"神力凭附"、陷入"迷狂"状态[15]的诗人才能进行的诗歌创作,仅仅变成了实践经验积累的产物。一部结集于文革后期的民歌选之序言写道:
    "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劳动人民从来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文化艺术的主人。他们战斗在三大革命第一线,有着丰富的生活和实践经验,他们的歌就是对林彪鼓吹的"灵感"论、"天才"论及孔老二宣扬的"上智下愚"反动思想的有力批判。正如一位诗人所写的:"批臭’灵感’和’天才’,/真知全靠实践来,/’上智下愚’脚下踩,/工农兵昂首上歌台!".[16]
    在创作实践层面上,文革主流诗歌也象其他文体(小说、散文等)一样向"样板戏"的艺术规范看齐。"样板戏"是文革时期文艺政治化、意识形态化的畸型发展,却在当时被当作一场"艺术的革命"而向其他文艺门类大力推广。文革时期最为活跃的诗人张永枚于1973年率先提出"新诗也要学习革命样板戏的创作经验"的倡仪,他还具体列出了"学习"要点:
    学习革命样板戏成功地运用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学习革命样板戏正确地贯彻执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学习革命样板戏调动一切艺术手段,千方百计地塑造工农兵的高大英雄形象;学习革命样板戏把叙事和革命抒情完美地结合起来;学习革命样板戏的精谌语言艺术;学习革命样板戏千锤百炼、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等等[17]。
    张永枚对自己的理论主张身体力行,于1974年创作、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报告"《西沙之战》,在当时被称作是"新诗创作中学习革命样板戏创作经验的成功范例"[18]。文革后期,讨论"样板戏"对诗歌创作的启示是一个相当热门的话题。诗歌研究者尹在勤的《新诗要向革命样板戏学习》是专门探讨各类诗歌如何运用"样板戏"的"三突出"原则进行创作的论文,作者认为:叙事诗可以"象革命样板戏那样,充分地运用突出、烘托、陪衬等艺术手段,千方百计地为塑造主要英雄人物服务",张永枚的《西沙之战》是成功的范例;抒情诗可以运用其特有的抒情手段,"突出地表现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革命激情,展示英雄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英雄人物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19]。尹在勤还另外撰文专门探讨抒情诗如何学习"样板戏"的问题,他认为:"样板戏的许多唱段,特别是核心唱段,为我们的抒情诗展示无产阶级的崇高精神境界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我们要很好地学习这些经验,在抒情诗里把无产阶级思想感情抒得高,抒得深,抒得美,让这种壮美的无产阶级情怀,去强烈地激起广大工农兵群众的共鸣。"[20]
    著名的文学写作小组"闻哨"也大力鼓吹"新诗创作要向革命样板戏学习",认为"叙事诗创作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学习革命样板戏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经验;学习它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同时也写好各个起陪衬作用方面的经验;学习它在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的风口浪尖上塑造英雄形象的经验;学习它充分揭示英雄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的经验,等等";抒表诗"也应该用革命样板戏创作经验的精神来指导其创作","突出地表现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豪情壮志,展示英雄人物内心世界的共产主义光辉"[21]。
    在文革时期颇为活跃的工人诗人黄声笑也撰文介绍在诗歌创作中学习"样板戏"的创作经验,他说:"我的粗浅体会是要通过诗的形象,抒发无产阶级的豪情,展现英雄人物的英雄气概,揭示英雄崇高的精神境界,激起人们对无产阶级英雄的崇敬之情,鼓舞群众和英雄人物一起战斗。"[22]
    上述诸多言论揭示了一个文学事实,即:文革时期的诗歌界试图围绕"革命样板戏"这一基点,建立统一的美学理论体系,对诗歌创作的题材、主题、人物塑造、创作方法、写作技法、艺术风格等各个方面进行严格的规范。或许是受几千年中国"大一统"思想的影响太深了,20世纪中国文学一直在试图建立统一的文学规范体系。洪子诚不久前在一篇论述20世纪50至70年代中国文学的论文中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五四"时期并非文学"多元"化的实现,而是走向"一体化"的起点;他指出:在"五四"时期,"对于’传统’,对于’封建复古派’的批判斗争不必说,在对待各种文学思潮、观念和文学流派的态度上,许多人并非持一种承认共生的宽容态度";他由此得出这样的见解:"50─70年代的’当代文学’并不是’五四’新文学的背离和变异,而是它的发展的合乎逻辑的结果。"[23]以"五四"文学为开端,此后的中国文学一直具有建立统一的文学格局之理想:从20年代末开始的左翼文学运动,到抗战时期文艺界抗敌"统一战线"的建立,到40年代后期郭沫若等人对"人民文艺"的张扬和对"反动文艺"的斥责[24],再到全国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以及50年代以后文艺界历次大批判运动,20世纪前半期的中国文学显示出竭力构建大一统局面的强烈冲动。
    文革主流诗歌把前此的文学一体化追求推向极端,建立起排他性极强的美学规范:诗歌创作的题材只能局限在表现工农兵的生活,或反映革命派同"走资派"两条路线的斗争上;诗人必须遵循"主题先行"的原则,从既定的政治路线和方针出发,而不是从具体的生活感受出发进行创作;诗歌应该向"样板戏"学习,把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作为"根本任务",在人物塑造中,必须严格遵循"样板戏"的"三突出"原则;诗人必须遵循毛泽东倡导的"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两结合的创作方法进行创作;在艺术技巧上,新诗只能向民歌和中国古典诗词吸取营养;在艺术风格上,规定只能用"东风万里"、"彩旗飘扬"式的光明语式来抒发豪情、表现生活,不准表现现实生活的缺陷、不准流露出一丝"悲情"……
    这种极端化的诗歌美学规范严重地束缚了文革时期的诗歌创作。尽管当时诗歌的产量很大(文革后期每年大约出版100部诗集),但绝大多数诗篇不过是对政治的简单图解,是套语滥调的堆积,缺乏震动心灵的艺术力量。当时一些诗歌评论者曾对诗坛缺乏艺术上经得起推敲之作的现状表示了批评。一篇专门评述《北京新文艺》、《辽宁文艺》、《河北文艺》1976年第7期"诗歌"专号的文章,在肯定了这些作品的成绩后指出:"有一些诗开掘不深,意境不高,读后给人印象不深。诗歌是靠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革命激情感染人、教育人的。内容是革命的,艺术上粗疏了,也就不会产生很大的战斗作用。"[25]
    最直言不讳的批评来自于一篇署名"晓晨"的诗歌漫谈,文章开篇就写道:"诗歌与口号是两码事,口号不能代替诗歌,这似乎是一个很普通的常识。"接着,文章再进一步区分道:口号"不是艺术品,是没有文学价值的";"而诗歌作为文艺作品,则必须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要有意境,有构思,有生动的形象,要有诗歌特有的艺术形式和技巧等等。"晓晨还分析了社会上有人抬高口号式诗歌的不妥之处:
    有的同志说,有些口号式的诗歌不也还是受到群众欢迎的吗?我看那只是因为它在某些场合还能起一定的宣传鼓动作用而已,群众是将它作为宣传品而不是作为艺术品来看待的。而且有些谱成歌的诗,主要还是靠着曲调写得好而得到传播的,是由音乐的艺术美遮掩了诗本身的艺术美的缺乏,和一些词曲兼美的作品相比,就显得大为逊色了。如果我们不看到这一点,而以为那也是好诗,甚至再加以提倡,这就误解和背离了群众的要求了[26]。
    晓晨在文章中还征引了毛泽东关于政治性与艺术性兼顾的文学观,以及鲁迅对文学的标语口号化倾向的批评,来增加自己论证的说服力。这篇短文虽然只有2000字左右,但从其对诗歌当时现状大胆、精确、敏锐的批评来说,堪称是10年文革时期公开出版物上不可多得的诗论佳作。晓晨文中所引毛泽东关于文艺的政治性和艺术性兼顾的论述,也常被文革时期其他批评诗坛缺乏艺术上优秀的诗歌佳作的文章所援引,这一论述来自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我们的要求则是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缺乏艺术的艺术品,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27]。
    统一是对立的统一。在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的文艺论述中,政治与艺术、内容与形式、真实性与倾向性等范畴始终处在互相对抗的"紧张"状态。受权力话语支配的文革诗歌美学虽然出现了向政治一端倾斜的"畸变",但报刊上也出现了像上面所引晓晨的诗论那样批评诗歌作品缺乏艺术性的文章,诗歌创作界也有人试图在政治性和艺术性之间寻找平衡(如李瑛等少数诗人的创作)。这就表明:文革时期(尤其是1972年以后)的诗坛并不完全是封闭的、超稳定的,诗歌理论界和创作界都有人(尽管人数不多)在寻找突破违背艺术规律的文革诗学体系的可能性。当然,在当时的社会政治条件下,任何诗人和诗论家都不可能提出一种超越政治、超越意识形态的诗歌美学,人们只能在政治与艺术之间左右为难、艰难挣扎。荷兰汉学家杜维·佛克马曾多次描述过文革时期的中国作家这种"挣扎"姿态:
    尽管近年来(指70年代前期──引注)的中国文学,努力在破除折衷主义,但似乎还是在政治要求与艺术要求之间寻求妥协的途径[28]。
    在马克思主义美学中,一方面党规定要从意识形态上去解释现实,而另一方面,文学和艺术要求用艺术的观点来看待生活,这两者之间总是存在着一种紧张感。或者,用马克思主义的术语说,就是在党性原则与典型化原则之间总是有辩证关系[29]。
    如果党的路线方针不是随着政治和经济形势的每一变化而变化,或至少变化的速度不像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那样快,那么,作家在服从党的路线(党性)和艺术概括(典型化)之间也就不至于那么进退两难,那么尴尬[30]。
    在文革诗歌美学的政治与艺术张力关系中,二者之间的平衡、对话关系常被打破,它表现为政治总要凌驾于艺术之上。文革诗歌美学体系是倾斜的、不平衡的,文革诗歌美学是"政治化"的美学,这也是一切社会主义国家文艺美学的共同特征。其根源在于这个美学体系的创立者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等人首先是政治家而非艺术家,他们是从"革命政治"的功利目的出发来讨论文艺问题的,因此,在政治面前,艺术只能屈居从属地位。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此作过明确的阐述,它说"任何阶级社会中的任何阶级,总是以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以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31]。文革时期,文艺界的"执牛耳者"(如江青等人)也主张文艺作品应有"艺术性",但其目的是使他们的意识形态言说更能从情感层次上打动人,从而增强他们"获得大众"的说服力量。
    文革时期,诗歌的"艺术性"在"政治性"面前的奴婢地位是很明显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艺术永远安于受政治支配的从属地位,诗歌试图挣脱政治的绝对主宰,争取艺术和审美上的相对独立性的斗争从来就没有中止过,而且这种争取诗歌自主性的机会恰恰是文革的社会政治"无意识"地为诗歌提供的。
    文革风暴揭去了覆盖在大地上那层粉红色的、朦胧的遮掩物,将中国社会的本质赤裸裸地展示于人们面前;而"造反有理"的时代精神氛围,给人们质疑甚至挑战原先一向被视为"神圣"的价值理念和信仰体系提供了可能性。文革权力话语将20世纪初开始酝酿,到六十年代基本成形的"大一统"诗歌美学体系推向极境──使诗歌完全"政治化",从而造成了该诗歌美学体系内在的冲突、动荡和危机,并同时孕育了与自身相对抗的新力量、新因素。
    更重要的是,文革社会大地震打乱了自1949年以来依靠国家行政权力和计划经济强行建立起来的一元化社会格局。"文革是乱世,动乱造成了空隙,在这些窄缝一般的空隙中,形成一些自由的小社会,当时俗称为’圈子’……"[32]当然,文革时期的中国人主要还过着"公共"式的生活,广场、街道、单位、学校等是人们生存、活动的社会空间;然而,在公共社会空间的窄缝里,终于出现了城市里的"文学青年沙龙"和乡村里的"知青点"(研究思想史的学者朱学勤把它们称作"民间思想村落"[33])。
    在广场、单位等社会公共空间里的生活属于透明、敞开式的生活,人们用公共话语进行言说,用"我们体"进行诗歌(文学)写作;而在沙龙、知青点等特殊空间里,人们过着与公共社会相对隔离的生活,他们暂时获得了"个体言说"的机会,并有可能进行"个人化"的诗歌(文学)写作。
    文革主流诗歌的创作空间是广场、街道、学校等,依据流通渠道、传播方式的差别,文革主流诗坛包括了"红卫兵小报诗歌"和"国家出版物诗歌"两部分。然而,文革时期的诗歌创作还在知青点、牛棚、干校、监狱等特殊空间里秘密或半秘密地进行着,这是与主流诗歌有着重大差异的地下诗歌世界,它包括了在文学青年沙龙、知青点里展开的"知青诗歌"和由一批被权力话语放逐到干校、牛棚、监狱的诗人写的"流放者诗歌"两个部分。
    大一统的文革主流诗歌美学体系不是在七十年代末的拨乱反正时期才开始崩溃的,事实上,在文革后期该诗学走向极端化时,这一体系便已渐渐开始瓦解,只不过这一解体过程在当时是悄然无声地进行着,不容易被人察觉。由"知青诗歌"和"流放者诗歌"构成的文革地下诗歌,以"个人化"的抒情姿态和诗歌语式、以崭新的美学原则和多样的艺术技巧,铸造着一块巨大无比的"冰山",并暗暗地向着庞大的文革主流诗歌美学体系这艘"巨轮"迎面撞去。两个不同诗歌美学体系的碰撞被一些感受敏锐的诗人捕捉到了,长期远离主流诗坛的穆旦在文革后期的一封私人信中写道:"诗的目前处境是一条沉船,早离开它早得救。"[34]注释:
    [1]见《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北京,新华书店,1950年,第1版,第38─39页。
    [2]《文艺学习》,北京,1955年第2期,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臧克家本人在30年代前期曾经是新月派诗人闻一多的高足,被视为新月派青年诗人的代表之一。
    [3]郭小川:《诗歌向何处去?》,《处女地》,北京,1958年第7期。
    [4]方冰:《贯彻工农兵方向,认真向民歌学习》,《处女地》,北京,1958年第7期。
    [5]欧外鸥:《也谈诗风问题》,《诗刊》,北京,1958年第10期。
    [6]毛泽东:《关于诗的一封信》,见《毛泽东论文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7月第3版,第88页。
    [7]陈晋:《毛泽东与文艺传统》,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3月,第1版,第322页。
    [8]毛泽东:《致陈毅》,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诗词集》附录,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第267页。
    [9]见中国人民大学编辑小组编:《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胜利万岁》(内部学习资料),北京,新华印刷厂印制,1969年10月,第215页。
    [10]郑季翘:《文艺领域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对形象思维的批判》,《红旗》,北京,1966年第5期。
    [11]《解放军文艺》,北京,1967年第18期。
    [12]佛克玛:《文艺创作与政治》,见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第1版,第679页。
    [13]出处同[8],第266页。
    [14]谢冕:《战斗前沿的红花──诗集<红花满山>读后》,《解放军文艺》,北京,1973年第8期。
    [15]参阅柏拉图:《文艺对话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9月,第1版,第8页。
    [16]《红棉朵朵向阳开》,见《高歌向太阳──广西各族新民歌选》之"代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8月,第1版。
    [17]张永枚:《新诗也要学习革命样板戏》,《人民日报》,北京,1973年3月25日。
    [18]任犊:《来自南海前线的战歌──读张永枚同志的诗报告<西沙之战>》,《人民日报》,北京,1974年4月17日。
    [19]《人民日报》,北京,1974年5月5日。
    [20]尹在勤:《试谈抒情诗学习革命样板戏》,《诗刊》,北京,1976年第4期。
    [21]闻哨:《新诗创作要向革命样板戏学习》,《诗刊》北京,1976年第2、3合期。
    [22]黄声笑:《脚踩风浪抒豪情》,见《挑山担海跟党走》之"后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7月,第1版。
    [23]洪子诚:《关于五十至七十年代的中国文学》,《文学评论》,北京,1996年第2期。
    [24]郭沫若:《斥"反动文艺"》,《大众文艺丛刊》,香港,1948年3月,第1辑。
    [25]文平、辛文彤:《充分发挥革命诗歌的战斗作用》,《诗刊》,北京,1976年第9期。
    [26]晓晨:《诗歌与口号──诗歌漫谈之六》,《解放日报》,上海,1975年12月1日。
    [27]《毛泽东论文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7月,第3版,第66─67页。
    [28]佛克马、易布思:《二十世纪文学理论》,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1月,第1版,第123页。
    [29]、[30]出处同[12],第681─682页,第687页。
    [31]出处同[27],第66页。
    [32]潘婧:《心路历程》,《中国作家》,北京,1994年第6期。
    [33]朱学勤:《思想史上的失踪者》,见徐友渔编《1966:我们那一代的回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年10月,第1版,第322页。
    [34]穆旦:《致郭保卫的信》,见曹元勇编《蛇的诱惑》(穆旦作品卷),珠海出版社,1997年4月,第1版,第244页。 
  
 

                浏览次数:487--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上篇文章根据江青生平改编的歌剧《毛夫人》 如今正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圣塔菲露天歌剧院演出。
----下篇文章!图片!百度上有关“中国独特题材文学网”的许多图片!内容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