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安安向前走
一些有价值的文革研究论文
这些天看的一些小东西,做了个目录,原文在 http://zbhcjx.com/wg/jichu/indextop.htm里可以找到。 文革文献摘要 0001朱成昭——口述,觉醒 0002方苏《文革: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 文革的本质——权利斗争说,社会基础说,社会革命说 http://www.dvscn.net 0003王友琴《文化:反省文革的一个角度》 文革的心理根源与后果 0004宋永毅《中国文化大革命文库光盘》 近年来有关研究文革最权威、最大规模的数据库:内文详实,包括中央文件、指示、公布、领袖讲话、重要报刊社论及当时异端思潮文献等资料。资料庞大,多达三千多万字的一手文字资料。 0005林子《重谈老话题:文革》 九十年代以来的文革话题探讨:个人经历;追溯原因和历次运动;民间话语披露史料;新生代反对对文革的价值评价 论文革历史的忘却 0006座谈会 文革研究现状 从人权角度出发的一个研究思路 0007朱多锦 文革性质——马克思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解释 0008刘青峰教授主编《文化大革命:史实与研究》 是研究中国文化大革命的专题论文集,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集中近40篇文章全部选自《二十一世纪》双月刊,由来自海内外的中国学者和日本、法国与美国各地学者尤其文革研究者撰写。这些文章在杂志上发表后引起了海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故现结集成书,以飨读者和研究者。 0009徐友渔 红卫兵造反 0010老田 史论对立和史料分离 http://www.yannan.cn 马义和继续革命论 0011孙一江 文革学学术队伍的构成介绍和过内外文革研究的介绍、资料及出版情况 0012高文谦 晚年周恩来,中共的政治体制,侧面的文革研究 0013赵无眠 大字报影响的特性
http://smxj.myrice.com/ 0014老田 http://tlw.3322.net 反精英主义 0015王毅 "中央文革小组"生成与运作方式中的历史文化基因 0016邓贤 中国知青梦 0017金钥 韦连 文革宣传品分类 0018初澜 革命样板戏成就和意义 0019一月革命,树样板的原因 0020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历史 0021知青的精神历程及其对民族历史的重要意义 与“十字军”作比 0022文革学在中国遭遇的禁忌,为何文革三十年要压抑祭奠的声音 0023王毅:“大批判”与诅咒巫术——文化人类学研究 一、诅咒巫术的基本原理 二、“大批判”与诅咒巫术的共同方法和文化功能 第一、 强调咒语的根据在于无比神圣的事物 第二、 诅咒往往是用语言对真实的驱鬼巫术和致害巫术过程的模仿。 三、大批判与诅咒巫术的共同文化特征 第一,诅咒与“大批判”之残酷性和野蛮性及其意义 第二,诅咒之神圣功能的泛化,以及诅咒巫师的专职化 第三,“大批判”与诅咒在表述方式和语言习惯上的一致性。 0024反思文革就是要从私有化方案的失败,找出坚持公有制、坚持社会主义,防止官僚主义和贪污腐败的民主方式 立场——坚持党的领导 0025喜东——两个文革 群众运动的真实意图;群众与中央的政治联盟;极左派运动的社会主义道路 0026萧喜东——两个文革或是一个文革 上文的完全版,思想左倾,很是深刻 0027金春明——肯定“十年”的讲法,反对“两个文化大革命” 0028刘小萌 中国知青史——知青的由来 0029老田——中国精英主义者的文革和人类漫漫征程上的文革 反精英主义,提倡大民主 0030郑光路中国独特题材文学网.http://http://www.tstcwx.com.cn/index.asp 文斗——文革小报的专题研究 武斗 0031陈东林——文革报刊研究:内容分类,发行情况,各地馆藏,研究人员 0032王毅 巫术——破旧立新狂潮中的文化返祖 0033王毅 万物生长靠太阳与原始崇拜 0034金立鑫 文革语言的社会文化心理分析 0035王毅 “文化大革命”野蛮性和残酷性的文化根源 0036陈意新 知青的生命历程,在革命和改革中的遭遇 0037刘克敌 对“文革”期间所谓革命大批判文章的解读 0038萧喜东 记忆与遗忘的政治——1966年的五十天 澄清事实,大民主的可贵之处 反对“扩大化”和“新官僚阶级”两极分化的说法 0039王彬彬 一个乡下人对知青的记忆 针对知青话语霸权的声音 0040王友琴 学生打老师——1966年的革命 对“大民主”的再思索,“大民主”是不是只在理论的意义上存在,政治设计与道德的冲突 0041丁东 写作组初探——构成人员,发挥作用,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 0042王毅 中央文革小组及其文化基因——从皇权与官僚体制关系的历史看“中央文革”的政治功能 0043样板戏的文艺理论解读 0044戴晴 《东方红》始末,从民歌到神颂 0045杨健 文革中的地下文学:地下文学的内容和领军人物,及人员关系、沙龙,影响 0046谢泳 1949年-1976年间中国知识分子自杀状况的初步调查:政治原因与侮辱 0047王友琴 北京第一个被打死的教师——卞仲耘 高干子女在红卫兵运动中的作用 毛泽东的暴力指示——要武 0048胡平 对文化革命的政治心理学分析 群众——尤其是青年学生——参加文化革命的基本动机是为了争取承认,为了争取声望,为了证明自己革命,为了显示自己比别人更革命。对他们而言,文化革命就是一场比赛革命的革命 0049许向阳:从“湖南农民运动”看“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极左思潮探源 通过对“湖南农民运动”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分析,我们看到,极左思潮从心理根源上来看,是一种被极度强化了的卑贱意识,这种卑贱意识起源于无价值的自我与有价值的他人之间的遭遇。 0050萧喜东 文革文献博物馆
http://geming.20m.com/(镜像网址:http://geming.00go.com/ http://revolution.at.china.com/) 从中发现一个问题:之所以回避对文革的研究是因为这不仅会全面否定文革,更因为这会因此而否定建国以来的所有运动,直至对八九的处理。 0051杨小凯 文化大革命中的政治迫害和市民的反政治迫害运动 湖南的抓黑鬼 从这个角度,可以更清楚地廓清文革作为政治运动的性质,并从此一特定视角来分析,与道德等问题分开来讨论 0052萧喜东:文革的动机和理论准备 本文的主要观点是:文革动机的形成和理论准备主要集中在六十年代,它的来源应结合以下三条线索来探讨:一、中苏决裂和反修防修;二、在四清社教运动中斗争的重点转向党内和干部问题;三、文化官僚"独立王国"的形成 0053司养眼 文化大革命与中国农村政治的民主化:北方农村文革中的变迁 学毛选,增加权利观念,农民心中的宪法;文革中,村民可以间接地影响大队干部的人选。文革中,大队干部不再简单地由乡或公社干部挑选指定。公社干部得到农村去听取社员的意见,然后与村里的群众组织协商考虑大队干部的人选。 红卫兵组织与新的农村政权机构 下乡、回乡知识青年与农村的民主空气 0054陈益南 文革中地方基层政权的变动情况与历史责任 0055萧喜东 文革中的迫害与反迫害:“资反线”和群众平反运动 文革中的迫害与反迫害:围绕“黑材料”的斗争 特别是1966年10月至年底围绕“黑材料”的斗争,是在独一无二的中国条件下发生的。然而,两种迥然不同的集体行动方式的对照,无论在中国,在美国,在非洲,在拉美,都是成立的。两种行为方式联系着两种不同的政治背景,这一点也具有普遍性:在各种社会史上,以群众运动方式出现的极端保守主义,都倾向于滥用暴力恐怖、对弱者和弱势群体施加迫害,总之是忠实地按照“强者哲学”剧本里的台词来表演,而世界各地反体制、反权威的弱势群体,其群众运动手段也普遍地趋同于几个特定方式:请愿、绝食、占领。 如果以上二分法成立的话,那么,本文也许有助于我们区分“老红卫兵”的“党卫军”式的、“水晶之夜”式的打砸抄,和造反派群众围绕“黑材料”的抢夺、肉搏。以这个区别作为开端,在本文和笔者的其他文章中,将渐渐对文革中的两派做出社会学意义的分析:从“激进的保守主义”角度来考察“老红卫兵”现象,另一方面,从世界-历史范围内的反体制、反权威群众运动的比较视角来考察文革中的群众“造反”。 0056萧喜东:文革中的领导与群众:话语、冲突和集体行动 尤其是对现有文革研究的评价 现有文革研究的状况,可以这样描述:有关文革意义的阐述和争论还远远未能基于史实,因为有关基本史实仍处于被严重地歪曲、掩盖和颠倒的状况。仅仅以清华“八.二四”事件为例,这样一个对整个文革都有重大冲击影响和标志意义的群众性事件,在主流文革史里竟然被根本忽略和掩盖,这就相当于:在论述法国大革命时,竟然略去不谈1791年7月17日在马尔斯广场保皇势力对群众的大屠杀事件,而企图去解释后来国王的被废和被处决,去解释后来发生的革命恐怖。 主流文革研究至今仍然缺乏这个最基本的“自然史”的框架,这样说的根据是:主流历史叙述,和历史现场中的大多数人们对事件和人物的理解、和原始文献所论及的问题和意义,不仅存在巨大的鸿沟,而且几乎毫不相关。具体说,这里面存在着四个严重的模糊和颠倒:时间顺序上的模糊、颠倒,人物派别的模糊、颠倒,重大事件和次要事件的模糊、颠倒,以及精英和群众谁起决定性作用问题上的模糊、颠倒。 0057王毅 文革中爆发流行的人身侮辱方法及其巫术原理——“破旧立新”旗帜下文化“返祖”的一些具体例证 0058文革文学研究文献录 0059萧喜东 文革所处的世界和历史时刻 0060龚小夏 文革及毛泽东的伪激进主义意识形态 0061文学锋:文革反思的反思——论“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应该缓行 0062李逊 文革中发生在上海的经济主义风 人民的经济要求,十七年体制对人民的束缚 0063王友琴《网上文革受难者纪念园》( http://www.chinese-memorial.org/) 0064王毅 王小波对文革的认识方式及意义 大众运动史;心理受难史;文革逻辑及其荒谬表达 0065陈东林 文革时期的经济建设 0066世界资本主义视野下的两个文化革命 世纪中国 0067陈益南 全面认识文革中的红卫兵 0068单世联 从小四清到文革 农民的“政治素质”的培养,学习如何搞运动 运动的普遍目的和各地实践相结合 0069刘晓波 知识青年从下放到下岗的社会原因 0070唐少杰 红卫兵运动的起源:一个简短的历史叙述 0071郭建 目前,国内的文革研究还没有和西方当代理论研究联系起来。致力于译介和挪用西方当代理论的后学学者很可能注意到了文革对西方理论的影响,但他们多半避开了这个问题。 从文革反思后现代理论,思考现代性对当今中国思想的价值 后现代理论的文革之魂 0072崔之元 大民主对中国现今政治、经济民主的借鉴意义 更重要的是分析了毛面对马列的问题的两难处境和文革理论与现代性理论的关系 毛思想的一些变化,从“新民主主义”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现代性论域中对马克思处理现代性的“规律与解放”矛盾的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