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向我约稿
[首页] [关于本站] [新闻中心] [2024年郑光路《成都旧事》《四川旧事》《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我的相册] [留言板]


2024年郑光路《成都旧事》《四川旧事》《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拍案惊奇!郑光路精彩特稿[图片: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中)及夫人濑田裕子与郑光路合影]
文史长廊精品[左图:郑光路(左1)应邀拍电影时]
文革类老照片.美术作品链接[左图:郑光路当医生时和原珠海市市长梁广大(左)合影]
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现象研究专栏[图:郑光路(左1)与常演“皇帝”的张铁林先生(左3)]
郑光路巴蜀文化及历史类作品[篮球巨人穆铁柱和郑光路]
近50年当代史研究史料[左图:原国务院侨务办公厅负责人庄炎林(左)与郑光路合影]
[文革专栏]本网特色,翻页内容甚多![本栏图片:郑光路1966年在天安门]
评说成都、四川[图为著名学者魏明伦先生(右)与郑光路]
四川特色作家文章[左图为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先生(右)和郑光路]
历史往事揭秘专栏[左图为郑光路收藏的文革宣传画]
“社会评论”精品转载[左图为郑光路(左)与成都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刘学文]
中国近现代文学掠影[左图为张邦元(右)绝技童子功“隔山望月”与郑光路同摄]
中国知名文革史研究者精品专栏(!本网热烈推荐:链接严肃学术网站渤海大学网),极其丰富多彩!
中国历代文学研究专栏[老武术家王树田(中)郑光路(左1)刘绥滨(左2)市武协副秘书长王学贤(左3)]
!连载郑光路最新长篇力作《打工妹怪遇》欢迎阅读和书商、出版机构及影视改编合作!
网友交流专栏[郑光路作品讨论会上民革市文史委员会主任王大炜(右)作家白郎(中)和李克林教授(左)]
《川人大抗战》选载[成都媒体为《川人大抗战》举办座谈会后李克林、流沙河、王大炜、卢泽明等先生同摄]
巴蜀文化和掌故[海外作家与成都卢泽民、章夫、冉云飞、郑光路(1排左1)、白郎、蒋蓝等]
今年郑光路有影响的新作[左图上排右起:郑光路、郑蕴侠、副导演商欣。下排为导演刘子农及张国立、王姬等]
当今文学界之怪现状[文革结束郑光路(1排右1)考入大学与同学去安仁镇接受“阶级教育”]
转载网络精品[1987年郑光路(右1)与华西医大副院长张光儒博士(右2)在珠海工作时游澳门]
老成都掌故[左图为郑光路(右1)在青城山上清宫与道士练剑]
武侠文化[左图:右1郑光路,右2习云太教授(中国武术一级教授),右3刘绥滨,右4铸剑专家龙志成]
滑稽妙文选[人生如戏,图为郑光路(右1)1985年应邀参加影视剧拍摄时照片]
中国文学、史学与世界[图为法国学者大卫(左)和郑光路
巴蜀文化中的杰出人物[本栏图片说明:中国著名电影艺术家谢芳(中)、张目(右1)和郑光路合影]
四川及巴山蜀水人文[左图为郑光路(1排中)1985年与几个弟子同摄]
当今社会奇稀罕事、伤心事、可怕事[左图:郑光路舞禅仗习武照]
文史文学精品转载[图为1990年郑光路(后排右2白衣者)与众武术人士在少林寺参加武术拍摄]
郑光路欣赏的古典、文学、史学作品推荐[1986年郑光路(上排左3)参加武术表演赛后和四川武林好友摄]
阅之有益的史学方面学术文章[图为郑光路(中)当医师时在医院为病人作手术]
郑光路著《中国当代热点问题透视—中国气功武术探秘》选录
郑光路文革研究专著介绍[图为两本专著封面]
四川近、现、当代史研究史料参考[郑光路1987年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工作时照片]
文化与教育[图为郑光路练铁指功练武照]
体育武林前辈【左图:1984年时郑光路与李孟常师傅(右)。右图:郑光路与黄林派钟方汉师傅(右)】
郑光路巴蜀文化研究专著[郑光路与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郝勤教授]
隆重推荐作家原创精品[《武当》杂志主编刘洪耀(右)与郑光路]
过来人回忆文革历史[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当受苦知青时,点击图很瘦]
官方报刊资料(主要为文革时期)选登[本栏图为文革中的恐怖刑场]
知青问题研究[郑光路1970年当知青时艰难环境下仍自强练功“朝天蹬”]
名家杂谈精粹[郑光路(左1)与四川武术名家黄明生(左2)、李兴白(左3)1985年在电影剧组]
抗战文史[英勇殉国的饶国华中将之女饶毓秀(左1)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之子李克林(左2)与郑光路]
四川著名学者、作家岱峻专栏[作品充满空灵雅趣和智慧沉思。图为岱峻夫妻恬静生活]
四川著名特色学者、作家陈稻心专栏[图为陈稻心先生(左)与郑光路]
中国著名作家雁翼专栏[左图为中国著名老作家雁翼(左)与郑光路合影]
学术界百家争鸣[左图:四川曲艺界大师邹忠新(左)与郑光路在一次文艺会上]
武侠小说评弹[1986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肖应鹏(右3)在一次会上]
四川著名武术家(排名不分先后!)[郑光路(左1)与著名武术家王佑辅(左2)邹德发(左3)合影]
宗教文化与人生、文学[图为郑光路(左)与四川一高僧]
佛道、医学、养生文化[图为郑光路(左)与武友在山中古佛寺练武养生]
纪实历史、文学长篇[香港《明报》1987年刊登郑光路当医师搞科研时照片]
中国传统文化名篇[1987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全国地趟拳冠军陈刚(右3)]
门外诗歌谈[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下排右1)和红卫兵战友]
放眼世界专栏[红卫兵文革闯将]
免费网上书屋、实用网站[more翻页还多!]图为毛泽东与张玉凤
中国各地优秀作家陆续推出专栏
重要精华文章专栏![左图:中国民生真实的另一面“黑窑矿工”]
2024年郑光路出版之新书及新闻


·写作范围:文史、文革史、抗战史研究,以及社会纪实文学作品(中国社会热点问题类纪实)
·姓名:中国独特题材文学网
·笔名:站长:郑光路
·电话:--
·手机:423648068@qq.com
·OICQ:--
·电子邮件:423648068@qq.com
·通讯地址:中国.四川省.
·邮政编码:--
--管理中心

  本站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卢华语 唐天宝时期西南地区农民生活初探

作者: -上传日期:2007/8/14

国学网--中国经济史论坛 - 唐天宝时期西南地区农民生活初探   
                                  

唐天宝时期西南地区农民生活初探


                               卢华语    作者惠寄      

    
一  
 

封建社会,农民是最主要的劳动者和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同时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唐代亦然。有唐一代,西南地区以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为李唐王朝的建立、发展、延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探讨唐天宝年间西南地区农民的生活,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该时代该区域农民生存状态的了解,而且有助于我们对西南区域经济发展概况的认识。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占有土地数量的多少、土壤的肥沃程度和气候等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因此探讨农民的生活,必须首先弄清楚农民占有土地的多少、土壤的肥沃程度和气候概括。                     

唐天宝时期西南地区农民占有土地的状况如何?由于缺乏直接的土地数量史料,我们只能间接匡估该地区农民占有土地的大致情况。郭声波推算,唐代天宝年间,四川人口(含今重庆市所辖区域,下同)为513•0222万人,耕地为38•0000万今顷[1]。这是郭先生依据《新唐书•地理志》所载人口并结合谭祺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以及四川实际计算所得,笔者认为数据可信,故采用之。由此可以算出唐代四川天宝时期人均耕地0•074今顷,约合唐代8•50亩[2]。由此可以算出唐天宝时期四川耕地面积为4358·6272万亩。郭先生认为,半耕半渔、半耕半牧地区的耕地与农耕区相比可以减半,这也有一定的道理,因而依据郭先生的方法,我们可以估算出以半耕半渔、半耕半牧为主的云南和贵州两地的人均耕地数。据赵文林、谢淑君考证,天宝年间,云南人口为124•15万人[3],则耕地约为783•3865万亩[4]。贵州人口为52•8664万人[5],则耕地面积约为333•5870万亩。由此,我们推算出唐天宝时期西南地区农民的人均耕地面积约为7·94亩[6]。

   如果以一家五口人计算[7],则一户占有耕地约为39·7亩。这和李敬洵“唐代四川农民实际占有的土地数额,估计平均每户不会超过40亩”[8]的估计基本吻合。这个数字,高于江南和西北地区,和全国基本持平[9]。

再看土壤的肥沃程度和气候。四川盆地开发较早,是传统的农业区,尤其李冰修建都江堰之后,“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10];《汉书》亦记载:“巴、蜀、广汉本南夷,……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疏食果实之饶。……民食稻鱼,亡凶年忧”[11];不仅巴蜀地区土地肥沃,而且在云、贵的大部分区域亦适宜庄稼的生长。《蛮书》卷5:“蒙舍川罗盛已上之地,……地气有瘴,肥沃,宜禾稻”;卷7又有“从曲靖州已南、滇池已西,土俗唯业水田,种麻豆黍稷”11;永昌,“土地沃美,宜五谷、蚕桑”12;牂牁“土热多霖雨,稻粟再熟”13等史料,就能说明这一点。同时亦可看出,这里气温较高而且多雨。另外,该区域畲田较多,仅从唐诗中就可见一斑:利州“人烟遍畲田,时稼无闲坡”14;“水种新插秧,山田正烧畬”15;夔州“煮井为盐速,烧畲度地偏”16;忠州“漠漠烧畲烟”17;涪州“均输问火田”18;褒斜道中 “畬田闲日自烧松”19。这些诗虽多主要描绘的是天宝之后的景象,但从一定侧面反映了西南地区畲田之范围和传统。“畲田最初多为处女地,一般比较肥沃,所以尽管耕作方式相对落后,经营也相当粗放,但首种当年产量却不低”;“畬田的第二年产量可能会有所下降,但是杂草树木在经过头一年的砍烧之后,新生的杂草树木砍烧起来相对容易一些。因此,在不费太多力气的情况下,也会有一定的收成”[12]。又据学者研究,“唐代畲田耕作具备深耕、锄草、松土、培土、复种等技术环节,较之平原地区的耕作系统只减少了制肥、追肥等环节,但却有倍收之效”[13]。唐时期的诗文中也有反映,如刘禹锡的《畬田行》:“巴人拱手吟,耕耨不关心。由来得地势,径寸有馀金”[14]。从“径寸有馀金”来看,畲田的收成确实不低。清代的严如煜在《三省山内风土杂识》中说:“开山之法,数十人通力合作,树颠缚长垣,下缒千钧巨石,就根斧锯并施。树既放倒,本干听其霉坏,砍旁干作薪,叶枝晒干,纵火焚之成灰,故其地肥美,不须加粪,往往种一收百”[15]。虽说畲田对环境的破坏较大,但在当时对农民收获粮食是起了一定作用的。从气候方面来看,西南地区属亚热带气候,光照时间长、无霜期短,温度较高、雨水较多,适宜农作物的生长。也就是说,西南地区与其它区域相比,也有发展农业的基础。这就为农民种植庄稼提供了必要的自然条件。

 



--------------------------------------------------------------------------------

[1] 郭声波《四川历史农业地理》第57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以下所引郭先生之观点均据该书,除特别之处,不再一一注明)

[2]本文采用安作璋推算的唐代1亩约合今0•871亩(见附1“历代田亩面积简表”,《两千年中国历史简表》,山东友谊出版社2000年版),与郭声波先生推算唐1亩等于今0·810,相差不大。汪笺先生认为唐代1亩约合今0•786亩。以下云、贵田亩数据均采用安先生推算的比率而推得。除标注外,单位均为唐亩。

[3]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第206页,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4]依郭声波提供的数据,计算出四川地区半耕半牧、半耕半渔区人均耕地面积6·31亩(人口为85·1186万人,耕地为4·6835万今顷,人均5·5今亩,合唐代约6·31亩),用云南的人口数乘以该数即为云南总耕地数。下文贵州总耕地数计算方法同此。

[5]赵文林、谢淑君在《中国人口史》中统计天宝时贵州人口是55•7913万。因郭声波先生在统计四川人口时已将今属贵州省的黔州和溱州人口计入四川,故在此将黔州和溱州人口(分别为24204和5045人)减去,所得数据为52•8664万人。

[6]用西南地区的总耕地面积除西南地区总人数(耕地为5475·6007万亩,人口为690·0386万)所得。

[7]事实上,天宝时,一户平均要多于5口。宋代李心传说:“唐户口至盛之时,率以十户为五十八口有奇”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但大部分学者,如韩国磐、宁可、李伯重等在推算农民收入时均以一家5口来计算。今从之。

[8]李敬洵《唐代四川经济》第93页,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9]韩国磐先生推算西北地区农民人均耕地为35亩左右(见《隋唐五代史论集》第223页,三联书店1979年版);李伯重先生认为唐代江南地区农民每户耕田数为25亩(见《唐代江南地区粮食亩产量与农户耕田数》第13页,《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2年第2期);宁可先生推估全国每户平均是40亩(《中国经济通史·隋唐五代卷》第32页,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梁方仲先生在《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中统计天宝十四年每户平均亩数是160•45亩(见第7页),但加注释为“原书俱说明是‘应受田数’”,看来梁先生也并未肯定这一数据。汪篯和张泽咸先生都认为隋唐时的应受田数并非真正垦田数(分见《汪篯隋唐史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唐五代赋役史草》第70页,中华书局1986年版)。笔者赞同二位先生的观点。

[10](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卷3《蜀志》,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11](汉)班固 《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

11(唐)樊绰《蛮书》卷7,中华书局1962年版

12(南朝)范晔《后汉书》卷86《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

13(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22《南蛮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

14(清)彭定求等《全唐诗》卷349欧阳儋《益昌行》,中华书局1964年版

15《全唐诗》卷198岑参《与鲜于庶子自梓州成都少尹自褒城同行至利州道中作》

16《全唐诗》卷230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审李宾客之芳一百韵》

17《全唐诗》卷434白居易《初到忠州登东楼寄万州杨八使君》

18《全唐诗》卷273戴叔伦《渐至涪州先寄王员外使君纵》

19《全唐诗》卷560薛能《褒斜道中》

[12]曾雄生《唐宋时期的畬田与畬田民族的历史走向》,《古今农业》2005年第4期

[13]周尚兵《唐代南方畲田耕作技术的再考察》,《农业考古》2006年第1期

[14]《全唐诗》卷354

[15](清)严如煜《三省山内风土杂识》,邵力子署《关中丛书》陕西通志馆印1935年版 
  
           唐天宝时期西南地区农民生活初探 
2007-07-16    胡安徽    卢华语惠寄    点击: 454 
 
二 


 

在了解了西南地区每一户拥有的耕地数的和土壤适宜耕作状况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估算农民耕地上收获物的产量。但在估算之前,我们必须弄清一个问题,即唐代西南地区究竟是否实施或推广了稻麦或稻粟等复种制度。解决这一问题非常重要,因为它关系到农民收获粮食的多少。对唐代是否实行、什么时期、哪些区域有稻麦复种制,学者们争议很大,但对唐代云南地区已经实行复种制度则意见基本取得一致[1]。实际上,依据樊绰《蛮书》“自曲靖州已南、滇池已西,土俗唯业水田。……从八月获稻至十一月十二月之交,便于稻田种大麦,三月四月即熟,收大麦后还种稉稻。”即能充分说明复种制的实行。《新唐书•南蛮传》记载,牂牁“土多霖雨,稻粟再熟”亦是明证。唐诗中也有反映,如杜甫《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六月青稻多,千畦碧泉乱。”[2]六月稻苗已经返青,对以土地为生的农民来说,插秧之前在田间种麦子是无异议的。由于云南和西南地区特殊的地域关系,西南地区推行复种制度是完全有可能的。元稹《南昌滩》“巴童指点笑吟诗,畲馀宿麦黄山腹”[3]也再一次证明了复种制的实施,因为宿麦即冬小麦,一般五月收割,此后再种其它庄稼则是必然。虽说杜、元二诗人描绘的是唐中后期的庄稼种植情况,但复种作为一种耕作制度的形成,决不是一朝一夕的,因而完全可作为复种制实施的旁证。关于西南地区实行复种制这一点,李敬洵已做了肯定性的结论[4]。

关于唐代耕地亩产量研究的成果,最早见之于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中的“唐天宝时农民生活一瞥”一节。在该节中,韩先生认为“亩收一石,正是当时中等田地的平常产量”[5];宁可认定全国平均每亩为1·5石[6];李伯重推算江南地区复种制下为每亩4石11;而余也非认为唐代江南亩产1·5石12。吴慧估计为4·16石。13胡戟、唐启宇均认为唐代粮食产量平均亩产为一石[7]。这些推算各有道理。但由于西南地区的特殊性,笔者以为,复种制下西南地区的亩产量平均约为稻、粟(麦)计2·5石,或折合稻2·75石。原因是:李伯重推算江南地区小麦每亩产量是6-7斗,则估计西南粟(麦)亩产约为5斗是合乎实际的,那么稻为2石。又据《新唐书》卷5《食货志》:“凡受田者,丁岁输粟二斛、稻三斛”和《通典》卷12“开元二十五年令”:诸出杂种准粟者,稻谷一斗五升当粟一斗。张泽咸研究认为“租粟二石税粮理应折收稻谷三石”[8]。由此,可以大致认为,1石粟大约等于1·5石稻。又,同一单位面积的粟、麦产量相差不大[9],可以等同。若把粟麦折合为稻,亩产则是稻2·75石。以下材料可作证明:1.从汉代的亩产量来看,唐代亩产量可达2·75石稻。《华阳国志•蜀志》记载,绵竹,雒县,“各出稻稼,亩收三十斛,有至十五斛”[10]。这一记载,颇令人怀疑。据郭声波的详细考证,当是“亩收十斛,有至十五斛”,前引“三”是衍文,并且认为 15斛是复种下的亩产量。笔者也简单做了考证,认为郭氏的结论是正确的,故从之[11]。据安作璋的研究成果(见附1“历代田亩面积简表”):秦代一亩等于今0·991亩,唐代一亩等于今0·871亩。据梁方仲先生的研究,从秦到东汉,除“汉武帝前”之外,亩积并无变化[12],因此秦汉亩积可以等同。吴慧推算,汉代1石等于今0·2石(见附2“各代粮食亩产总结),那么汉代亩产相当于今亩产3·03石/亩〔(15石×0·2)÷0·991亩〕,从而推算出唐代亩产为3·03石/亩×0·871亩=2·64石。这与2·75或2·5均相差无几。2.从清代提高的亩产量来看,唐代亩产量也应为稻2·75石。据吴慧研究,清代云南,亩产米7升,合谷1·4石;上田则“一亩之耕,收谷仅二石零”;贵州,亩产米1·8石,则合谷3·6石;贵州的古州等苗区中田可出稻谷4石,黎平丰年上田稍次5-6石;贞丰州稍次6-7石;四川,亩产高者可至6-7石,屯田可收谷3石[13]。因黎平为丰年上田产量为5-6石,则普通田平年估计为4石,同样贞峰为5石、四川为5石,据此可估计云贵川亩产单产平均约为3·5石稻。按清代的亩产比唐代提高2·61倍[14],唐代粟麦亩产约0·5石,则清代粟或麦亩产约1·31石。需特别明确的是,这1·31石是唐“石”而不是清“石”。清代1石相当于今1·03石,唐代1石相当于今0·6石(见附2),则清代1石是唐代1石的1·7倍,故1·31唐石粟(麦)折合2·23清石粟(麦),折稻2·23×1·5≈3·35石,复种制下每亩产量就是约6·85石稻。因为清代亩产量比唐代提高了2·61倍,那么唐代的亩产则为:6·85石÷2·61≈2·62石(上文推算为2·64石,基本一致),和2·75相差不大。因此,估计唐代西南地区平均亩产为稻、粟(麦)约2·5石或稻2·75石是有道理的。3.《四川通志》说“古所称蜀地肥饶及沃野千里,号为陆海之说,大抵指成都近地言之。而巴、阆、邛、僰间,穷谷堪岩,去水泽绝远,类多硗瘠之区,自不能如江东、浙西之湖田、圩田,衍至数倍也。”[15]虽说成都平原的土壤肥沃,可与江南相媲美,但仅占整个西南地区面积的千分之五(据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分省地图集》提供的数据计算)。再者,畲田纵然“种一收百”,但毕竟不是精耕细作,又因其大多分布于山腰或山顶,收成主要取决于天气状况,且大多不能复种和栽种水稻,因而产量不可高估。同时,西南巴、阆、邛、僰等地区仍是“穷谷堪岩,去水泽绝远,多硗瘠之区”,因而亩产量比不上江南。4.从土贡资料看,西南地区的土贡大部分为原生态品。据《新唐书·地理志》所列土贡资料统计,唐代西南地区土贡有192项,而原生态品就有111项,约占60%。江南地区所包括的淮南道、江南道共有土贡267项,原生态物品有103项,约占40%。相比而言,西南地区要比江南地区高出二十个百分点。这反映了该地区生产较江南的相对落后。因而,粮食的亩产量相对低是必然的。然仍高于全国平均亩产量1·5石。5.《舆地胜纪》描述梓州“自唐为东川节度,名有十邑,与西川等,而壤地瘠薄,民物之产,曾不及西川一大县”[16];普州“介万山间,无土地肥饶之产,”“地最瘠,其人服田土,最贫”[17]。这都充分说明除成都平原所在的西川以外的包括东川在内的广大地区产量都不高。





--------------------------------------------------------------------------------

[1]拙作《唐代稻作研究述略(1980—2004)》,《农业考古》2006年第1期(又见“国学网·中国经济史论坛”:http://economy.guoxue.com/)

[2]《全唐诗》卷221

[3]《全唐诗》卷415

[4]李敬洵《唐代四川经济》第44页

[5]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第224页(以下所引韩先生观点均出自该书,除特别之处,不再一一标注)

[6]宁可《中国经济通史·隋唐五代卷》(以下所引宁先生观点均出自该书,除特别之处,不再一一标注)

11李伯重《唐代江南地区粮食亩产量与农户耕田数》第11页(以下所引李先生观点均出自该文,除特别之处,不再一一标注)

12余也非《中国历代粮食平均亩产量考略》,《重庆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3期

13中国农业文明网·农业经济史”(http://www.icac.edu.cn/agrihistory )“历代亩产专栏”,吴慧认为“唐代亩产比汉代增长了1/4还多”,而汉代复种制下的亩产3·33石,故唐代约为4·16石

[7]分见张国刚《二十世纪隋唐五代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国学网:www.guoxue.com)、中国农业历史与文化网(http://www.agri-history.net/)或董恺忱、范楚玉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卷》(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8]张泽咸《唐五代赋役史草》第11页

[9]李伯重《唐代江南地区粮食亩产量与农户耕田数》第11页:“若粟产1石,则麦当产8-9斗”。

[10]《华阳国志》卷3《蜀志》

[11]“有至十五斛”一句, “舊各本皆作「十五斛」。廖本改作「五十斛」”(“读书网 ”http://www.dushu.com/: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卷三,任乃强校注。)陶元珍著《三国食货志》(http://www.taosl.net/ys304.htm)亦称“十五斛”。刘琳校注仍为“五十斛”,并说“相当于今亩产780—1160斤”(《华阳国志校注》第259-260页,巴蜀书社1984年版)。郭声波综合考证后认为是10至15斛(《四川历史农业地理》第163、414页)。笔者也据“绵竹市新市镇……2003-2004年,示范片水稻亩产556公斤”(绵竹农业网:www.mzny.com)认为不妥。在杂交水稻推广后的当代绵竹,一些示范田才556公斤,即便考虑复种,也决不会在唐代就达到亩产1160斤。由此,该句显然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12]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第547页

[13]吴慧《从屯田资料来看清前期的粮食亩产》,《中国农史》1993年2期,第22页

[14]唐代平均亩产0·94石/亩,清代2·45石/亩,故清代是唐代的2·61倍(见附2“各代粮食亩产总结”)

[15]《嘉庆四川通志》卷62《田赋》(上)

[16]《舆地胜纪》卷154《潼川府•风俗形胜》

[17]《舆地胜纪》卷158《普州•风俗形胜》 
  

                                三

  
                                我们估计了农民的收入。那么农民的支出有多少呢?
                                首先,农民的口粮。针对五口之家每年口粮,韩国磐先生认为是27石多;宁可估算是40·75石;而李伯重认定是48石左右。三位先生的意见都言之有据。李先生主要是指江南地区农民的口粮,而江南地区主要以农业、渔业为主,这与农业、牧业、渔业、林业等多方面发展的西南地区相比,似乎情况稍有不同。从上文的材料中我们知道,西南地区原生态品较多,再加上半耕半渔、半耕半牧区域较大,多柑、橙、荔枝、渔猎、畜产品收获物等,这些都可以作为食物食用,多少可以替代一点主粮。“巴、蜀、广汉本南夷,……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蔬食、果实之饶。……民食稻鱼,亡凶年忧”[1];今云南一带,“其山土肥沃,种瓜瓠长丈余,冬瓜亦然,皆三尺围,又多薏苡,无农桑,收此充粮。”[2]均是明证。杜甫在成都时的生活是“日日江鱼入馔来”[3];在夔州,他看到“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4]。沈括在《梦溪笔谈》卷16《艺文》3中说“《夔州图经》称峡中人谓鸬鹚为乌鬼。蜀人临水居者,皆养鸬鹚,绳系其领,使之捕鱼,得鱼倒提出之,至今如此”[5]。由此,不仅在西川的成都人们日常饮食中有鱼作食物,而且在东川的夔州亦是如此。又从“蜀人临水居者,皆养鸬鹚” 
                                来看,临水的蜀人大概都有把鱼作食物的习惯。还需说明的是:在阆中有极其丰富的渔业资源可供给农民作食物:“渔人漾舟沈大网,截江一拥数百鳞”、[6]“设网提纲万鱼急”[7]等句可做旁证。考虑到西南地区的这种实际,该区农民的平均口粮应低一些是有道理的。依唐代对官户、官奴婢每年给粮规定:“四岁以上为小,十一以上为中,二十以上为丁。……其粮:丁口日给二升,中口一升五合,小口六合。诸户留长上者,丁口日给二升五合,中男给二升。”[8]从中看出,通常情况下,口粮标准是:成丁一天2升,中口1·5升,小口0·6升。一家有成丁2、中口1、小口2,则每天需6·7升。这是官府内的口粮情况,肯定要比普通农民要好些。但据此做标准,一般农民每家口粮会低于此数,西南更低,假设为6·5升应该是较合适的,因为平均每人口粮减少约0·04升并不算太多。那么一年每家则消耗口粮23·725石,折稻则是47·45石。故笔者估算西南地区农民每年口粮为47·45石稻。
                                其次,农民上交国家的地租。韩国磐先生依《唐六典》、《通典》及敦煌文书推算:唐前期天宝年间农民上交国家的租庸调以及地税、户税应为6·4石(依先生所用资料看,笔者理解为粟或麦)。而陈国生在《天宝时关中农民上交丁粮考》中认为是丁租2石、地税6斗、调折变粟米3·1石,共5·7石粟米[9]。相比而言,笔者赞同韩先生的结论,那么6·4石粟(麦)折稻9·6石。
                                再次,种子粮。李伯重在《唐代江南地区粮食亩产量与农户耕田数》一文中据《四时纂要》计算,复种制下平均每亩需种粮稻3升、麦2升,言之有据。则共需种粮:稻3×39·7=108·1升,约合1·08石;麦2×39·7=79·4升,合稻119·1升,约1·19石。此项共计2·27石。
                                第四,其它生活、生产用品。1.衣物。由于封建社会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民家庭主要为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大部分的生活用品可以自己生产,因此这部分的支出相对较少。韩先生据吐鲁番文书研究,西北地区农民全家需衣物折合粮食3·2石(粟)。考虑到西南地区纺织业较西北发达,可估测需3石粟,折水稻4·5石。2.食盐。按现代每个成年人每天摄入食盐5—6克来看,古代人的饮食比不上今人之丰富,尤其是蔬菜种类少,则用盐应该稍少,以4克计,中口减半为2克,小口为1克,则每天需食盐13克,每年需4745克,约9·5斤。唐代1斤相当于今1·2斤[10],则唐代每家需盐约8(唐)斤,合1·6斗[11]。“天宝、至德间,盐每斗十钱”[12],则需16文。当时稻的价格为每石65文[13],则需稻0·246石。西南地区的食盐蕴藏量较大,且农民多自己煮盐。“峡中之郡,夔为大……城之左五里,得盐泉十四,居民煮而利焉”[14];维州盐溪县盐溪村“有盐溪,民得采漉”[15];《蛮书》记载:巂州,“东蛮、磨些蛮诸部落共食龙怯河水,中有盐井两所”[16];“昆明城诸井皆产盐,不征,群蛮食之”[17]这都充分说明西南地区农民多自己煮盐。唐诗“十犹八九负薪归,卖薪得钱应供给。……筋力登危集市门,死生射利兼盐井”[18]也是例证。因而在食盐的支出方面不会太多,加上家庭副业的收入,估计需稻0·2石。3.生产工具。一般来说,农民可以自己生产家庭生活用品,而生产用品如犁、耙、镰刀等需专业部门和人士生产。因此,农民的这一部分支出是必须的。按韩先生研究,生产工具平均每年需钱236文。这是按五年换新一次。而据西南地区的土质和地貌状况,可能要比西北地区更新周期短一些,若以四年更新一次,则每年需295文。按当时稻每石65文计算,需稻4·54石。4.猪、牛、马等的饲料。由于西南多半耕半牧区,牲畜饲养较多,因而饲料的投入相对较多。文献记载“又有显养、东鲁诸蛮,永徽三年与胡从皆叛。高宗以右骁卫将军曹继叔卫为巂州道行军总管,战斜山,拨十余城,斩首七百,获马、牦牛万五千”,从“获马、牦牛万五千”看,这一区域马、牦牛相当多;“乌蛮……土多牛马,无布帛。”、“越睒之西,多荐草,产善马,世称越睒骏。始生若羔,岁中纽莎縻之,饮以米潘,七年可御,日驰数百里”[19],均可佐证,同时,从“饮以米潘,七年可御”分析,越睒马所用粮食不在少数。又据郭声波研究,唐代西南地区牲畜种类非常多,黄牛、水牛、牦牛、犏牛、蜀马、藏马、河曲马、驴、骡、猪、山羊、绵羊等,家禽有鹅、鸭、鸡,除此之外,还有兔、狗等。因此,每户平均养牲畜2头则有可能(不计鸡、鸭、猪等)。依伯重先生研究,江南每年一头牲口需相当于9石的稻做饲料,那么西南农民每家平均养牲口2头,则需投入18石稻。
                                综上,我们可以大致估算唐代天宝年间西南农民最后的收成概况为:109·18-47·45-9·6-2·27-4·5-0·2―4·54―18=22·62石。 





                                [1]《汉书》卷28(下)《地理志》
                                [2]《蛮书》卷3
                                [3]《全唐诗》卷227杜甫《送王十五判官扶侍还黔中(得开字)》
                                [4]《全唐诗》卷231杜甫《戏作俳谐体遣闷二首》之一。注云:夔州人呼鸬鹚为乌鬼。
                                [5](宋)沈括《梦溪笔谈》,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6]《全唐诗》卷220杜甫《观打鱼歌》
                                [7]《全唐诗》卷220杜甫《又观打鱼》
                                [8](唐)李林甫《唐六典》卷6《尚书刑部》,台湾四库全书本
                                [9]《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4期243页
                                [10]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第545页“中国历代两斤之重量标准变迁表”
                                [11]唐1石等于今0·6石,等于60斤。则9·5斤约等于唐0·158石,约合唐代1·6斗。
                                [12]《新唐书》卷60《食货志(四)》
                                [13]《新唐书》卷51《食货志(一)》:“天宝三载……是时,海内富实,米斗之价钱十三,青齐间斗才三钱”。由此,1石米130文,也即2石稻130文,则每石65文。
                                [14]《全唐文》卷544李贻孙《夔州都督记》
                                [15]《太平寰宇记》卷78《剑南溪西道·维州》
                                [16]《蛮书》卷7
                                [17]《新唐书》卷222《南蛮传(上)》
                                [18]《全唐诗》卷221杜甫《负薪行》
                                [19]《新唐书》卷222《南蛮传(上)》
                                11《旧唐书》卷9《玄宗本纪(下)》
                                12《全唐文》卷357高适《请罢东川节度使表》
                                责任编辑: echo
                                三续 » 
                                  --文章内容列表-- -------------------- 1 - 一2 - 二3 - 
                                二续4 - 三5 - 三续  

                                发表评论查看评论加入收藏Email给朋友打印本文


                              如果你想对该文章评分, 请先登陆, 如果你仍未注册,请点击注册链接注册成为本站会员. 平均得分 
                                0, 共 0 人评分

                                12345678910 








      Copyright © 2002 -2003 国学网--中国经济史论坛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phpArticle modified by tphs Version 2.0 

                浏览次数:612--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上篇文章四川清代著名学者彭端淑史料
----下篇文章明 王秀楚 扬州屠城亲历 .满清暴行资料来源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