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向我约稿
[首页] [关于本站] [新闻中心] [2024年郑光路《成都旧事》《四川旧事》《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我的相册] [留言板]


2024年郑光路《成都旧事》《四川旧事》《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拍案惊奇!郑光路精彩特稿[图片: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中)及夫人濑田裕子与郑光路合影]
文史长廊精品[左图:郑光路(左1)应邀拍电影时]
文革类老照片.美术作品链接[左图:郑光路当医生时和原珠海市市长梁广大(左)合影]
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现象研究专栏[图:郑光路(左1)与常演“皇帝”的张铁林先生(左3)]
郑光路巴蜀文化及历史类作品[篮球巨人穆铁柱和郑光路]
近50年当代史研究史料[左图:原国务院侨务办公厅负责人庄炎林(左)与郑光路合影]
[文革专栏]本网特色,翻页内容甚多![本栏图片:郑光路1966年在天安门]
评说成都、四川[图为著名学者魏明伦先生(右)与郑光路]
四川特色作家文章[左图为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先生(右)和郑光路]
历史往事揭秘专栏[左图为郑光路收藏的文革宣传画]
“社会评论”精品转载[左图为郑光路(左)与成都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刘学文]
中国近现代文学掠影[左图为张邦元(右)绝技童子功“隔山望月”与郑光路同摄]
中国知名文革史研究者精品专栏(!本网热烈推荐:链接严肃学术网站渤海大学网),极其丰富多彩!
中国历代文学研究专栏[老武术家王树田(中)郑光路(左1)刘绥滨(左2)市武协副秘书长王学贤(左3)]
!连载郑光路最新长篇力作《打工妹怪遇》欢迎阅读和书商、出版机构及影视改编合作!
网友交流专栏[郑光路作品讨论会上民革市文史委员会主任王大炜(右)作家白郎(中)和李克林教授(左)]
《川人大抗战》选载[成都媒体为《川人大抗战》举办座谈会后李克林、流沙河、王大炜、卢泽明等先生同摄]
巴蜀文化和掌故[海外作家与成都卢泽民、章夫、冉云飞、郑光路(1排左1)、白郎、蒋蓝等]
今年郑光路有影响的新作[左图上排右起:郑光路、郑蕴侠、副导演商欣。下排为导演刘子农及张国立、王姬等]
当今文学界之怪现状[文革结束郑光路(1排右1)考入大学与同学去安仁镇接受“阶级教育”]
转载网络精品[1987年郑光路(右1)与华西医大副院长张光儒博士(右2)在珠海工作时游澳门]
老成都掌故[左图为郑光路(右1)在青城山上清宫与道士练剑]
武侠文化[左图:右1郑光路,右2习云太教授(中国武术一级教授),右3刘绥滨,右4铸剑专家龙志成]
滑稽妙文选[人生如戏,图为郑光路(右1)1985年应邀参加影视剧拍摄时照片]
中国文学、史学与世界[图为法国学者大卫(左)和郑光路
巴蜀文化中的杰出人物[本栏图片说明:中国著名电影艺术家谢芳(中)、张目(右1)和郑光路合影]
四川及巴山蜀水人文[左图为郑光路(1排中)1985年与几个弟子同摄]
当今社会奇稀罕事、伤心事、可怕事[左图:郑光路舞禅仗习武照]
文史文学精品转载[图为1990年郑光路(后排右2白衣者)与众武术人士在少林寺参加武术拍摄]
郑光路欣赏的古典、文学、史学作品推荐[1986年郑光路(上排左3)参加武术表演赛后和四川武林好友摄]
阅之有益的史学方面学术文章[图为郑光路(中)当医师时在医院为病人作手术]
郑光路著《中国当代热点问题透视—中国气功武术探秘》选录
郑光路文革研究专著介绍[图为两本专著封面]
四川近、现、当代史研究史料参考[郑光路1987年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工作时照片]
文化与教育[图为郑光路练铁指功练武照]
体育武林前辈【左图:1984年时郑光路与李孟常师傅(右)。右图:郑光路与黄林派钟方汉师傅(右)】
郑光路巴蜀文化研究专著[郑光路与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郝勤教授]
隆重推荐作家原创精品[《武当》杂志主编刘洪耀(右)与郑光路]
过来人回忆文革历史[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当受苦知青时,点击图很瘦]
官方报刊资料(主要为文革时期)选登[本栏图为文革中的恐怖刑场]
知青问题研究[郑光路1970年当知青时艰难环境下仍自强练功“朝天蹬”]
名家杂谈精粹[郑光路(左1)与四川武术名家黄明生(左2)、李兴白(左3)1985年在电影剧组]
抗战文史[英勇殉国的饶国华中将之女饶毓秀(左1)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之子李克林(左2)与郑光路]
四川著名学者、作家岱峻专栏[作品充满空灵雅趣和智慧沉思。图为岱峻夫妻恬静生活]
四川著名特色学者、作家陈稻心专栏[图为陈稻心先生(左)与郑光路]
中国著名作家雁翼专栏[左图为中国著名老作家雁翼(左)与郑光路合影]
学术界百家争鸣[左图:四川曲艺界大师邹忠新(左)与郑光路在一次文艺会上]
武侠小说评弹[1986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肖应鹏(右3)在一次会上]
四川著名武术家(排名不分先后!)[郑光路(左1)与著名武术家王佑辅(左2)邹德发(左3)合影]
宗教文化与人生、文学[图为郑光路(左)与四川一高僧]
佛道、医学、养生文化[图为郑光路(左)与武友在山中古佛寺练武养生]
纪实历史、文学长篇[香港《明报》1987年刊登郑光路当医师搞科研时照片]
中国传统文化名篇[1987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全国地趟拳冠军陈刚(右3)]
门外诗歌谈[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下排右1)和红卫兵战友]
放眼世界专栏[红卫兵文革闯将]
免费网上书屋、实用网站[more翻页还多!]图为毛泽东与张玉凤
中国各地优秀作家陆续推出专栏
重要精华文章专栏![左图:中国民生真实的另一面“黑窑矿工”]
2024年郑光路出版之新书及新闻


·写作范围:文史、文革史、抗战史研究,以及社会纪实文学作品(中国社会热点问题类纪实)
·姓名:中国独特题材文学网
·笔名:站长:郑光路
·电话:--
·手机:423648068@qq.com
·OICQ:--
·电子邮件:423648068@qq.com
·通讯地址:中国.四川省.
·邮政编码:--
--管理中心

  本站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四川清代著名学者彭端淑史料

作者: -上传日期:2007/8/14

 

四川清代著名学者彭端淑史料
    
彭端淑
          彭端淑(约1699一约1779年),字乐斋,号仪一,四川丹棱人。他是清代四川的著名文学家,与李调元、张问陶并称清代四川三才子。 

        彭端淑从小聪慧颖异,十岁即能文。他与弟彭肇诛、彭遵泅于紫云山下“相为师友”,同窗苦读达六年之久。他后来的成就并不是靠先天的才气,而主要是得力于后天的踏实勤学。他曾写过一篇著名的散文《为学一首示子侄》,说四川有一穷一富两个和尚,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到南海朝圣。”富和尚问:“你凭什么前去?”穷和尚回答说:“我带一瓶一钵就够了。”富和尚说:“几年来我想雇船去,还未能实现呢,你凭什么去得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去告诉富和尚。富和尚深感惭愧。这个故事,生动扼要地论述了做任何事情其难与易、主观与客观之间有着辩证的关系,特别强调它们是可以转化的,转化的条件就是人们主观上刻苦努力、顽强奋斗的精神。彭端淑正是从立志苦行的僧人那里,敏悟到具有普遍性的道理。从而工苦力学。他说:“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雍正四年(1726年),彭端淑考中举人;雍正十一年又考中进士,进人仕途,任吏部主事,迁本部员外郎、郎中。乾隆十二年(1747年),彭端淑充顺天(今北京)乡试同考官。乾隆二十年出任广东肇罗道署察史。当时的肇罗道为“三江要口.五州之屏藩重地”,可见朝廷对他的器重和信任。他一到任,即以“清植’,二字自励,于是上行下效,吏民称便。他身为朝廷命官 
      节制重镇.但出行议事,巡视察访,却轻衣减从,杜绝了那种前呼后拥、鸣锣清道的排场;并严禁“迎送馈” 
      违者严惩,深为“吏民称歌”。特别是对那些才识具茂之士,他更亲自考核,不拘一格地量才录用,“成就甚众”;而对于民事纠纷,刑律诉讼,则“务更正,使之相安”。由于他比较能广接视听,了解民瘼,依据案情,权衡事理,循律论断,旬月之间便弄清了肇罗道所属州县陈积老案三千余件,由是声威大振,朝廷大吏“深相倚重”。彭端淑在广东做官约六七年光景,这是他一生仕途生活中最为显赫的时期。 


        彭端淑在为官期间,虽力求进取,决心兴利除弊,上报朝廷,下慰民望,不愿碌碌终此一生。但是,当时的清王朝已进。人极为兴盛的乾隆时代,经济文化也出现了相当繁荣的兴旺景象,而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也日益尖锐复杂了起来。彭端淑在多年的为官生涯中,看到了清王朝表面繁荣下面民生维艰的社会现实,官场中的明争暗斗,最高统治者的好大喜功,因而内心逐渐滋生了一种愤懑和惆怅之情,消极避世的隐追思想也逐渐地发展了起来。他在一次监督运送大十去粤西的归途中,失足落水,虽幸免于死,但却认为这是大难即将临头的预兆。他仰天长叹:“人于宦途不满意,辄以咎人,此谁挤之者!今不葬鱼腹,天于我厚矣,复何望焉。”即由广东辞官归蜀。 


        归蜀后,彭端淑便在成都锦江书院“以实学课土”担任主教,开始了他一生中作育人才的教学生涯。锦江书院是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由四川按察使刘德芳在成都原文翁石室遗址上建立的省立最高学府。学员选自省内秀才以上人员,学员学费、生活费由清政府拨给该院的学田供给,在院学生有两百人左右的规模,著名学者李调元曾是该院学生。彭端淑主锦江书院讲席之后,以他广博的学识,竭尽他晚年的全力于教书育人。此时,他对宦海仕途生活极为厌倦,甚至悔恨自己过去热衷什途力争功名是误落尘网,陷入歧途。他在《寄仲尹》这首诗中说:“‘疲驴消日月,薄宦久;”‘脱羁地,鸿雁游海天。”直到老死,彭端淑把他一生中的最后约二十年时间,全部贡献给了四川的文化教育事业。他在《戊戌草·寒食》一诗中有明确的记载:“锦江栖迟二十年,每逢寒食一清然。”这对他讲席书院的时间和心境都作了生动形象的描述。 


        彭端淑一生苦工诗文,他一直坚持“诗学汉。魏,文学左、史,皆诣极精微”。但在文学道路上,他却是有一番曲折经历的。他在《白鹤堂晚年自订诗稿》的序中说:“余一生精力尽于制义,四十为古文,五载成集,近五十始为诗,已二十五年矣。”“制义’即人股文。可见,彭端淑在五十岁以前,主要是致力于八股和古文。尽管他在古文方面“学之可为至笃”,然而在清廷专制统治和“文字狱”的压力下,他是不敢也不可能“妄有所作”的;而束缚思想的八股文也妨碍了他在文学上的发展。直到近五十岁时,他的一些作品才表现出激越奋进。深沉稳健的倾向,给人以鼓舞和教益。 


        为官时的经历使彭端淑对民生维艰的社会现实有深刻的体会,因而在他的诗中对广大贫苦农民寄予了满腔的同情。每当荒年歉收,饥民无衣无食,他总是忧心如焚。他在《夏镇》一诗中愤愤地写道:“粟米贵如珠,顿年遭水浸。男妇多鸠形,鱼虾实为命。”在《七月十六日》一诗中又对长年勤劳耕作的贫苦农民寄予了“忧早几经旬,农夫心独苦’的深情赞叹! 


        彭端淑写景的诗很有情味。如记锦江春色的《清明》:“步出郭西行,惊心节复更。花残寒食雨,春老杜鹃声。荠麦村村秀,新烟处处生。锦城风物好,无那故乡情。’如果不是春大到成都郊外走上几趟,如此有情味的诗情是怎么也体会不到的。 


        彭端淑一生著述较多,可惜不少已经散佚。他与其弟彭肇殊、彭遵泅曾共性于京师,俱以文知名于当时,一时有“丹棱三彭”之称。当然,在“三彭”中,以彭端淑最为著名,影响 
      也最大。有《白鹤堂文集》、《雪夜诗谈》、《晚年诗稿》等传世。 

        彭端淑活了八十一岁,死后葬于彭山县公义场罗家山,至今尚有坟台遗址。  

 

彭姓居(四川)丹棱县各姓氏之首

      彭姓在丹棱县居各姓之首。近查《丹棱县志》(2000年6月编印版)看到彭姓居该县各姓之首。在全国彭姓居各姓第三十九位;据台湾消息彭姓在台湾各姓中居34位、有说法居31位。
        丹棱与彭山同属现四川省眉山市管辖: 


        丹棱县为何在该县能居第一大姓,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彭祖后裔的迁入。该县距彭山彭祖山(即彭山仙女山)近,两县距离约50公里,丹棱《彭氏族谱·白鹤堂》(彭进忠1985年孟冬手草本)记载,彭祖后裔的一部分迁入丹棱居住;二是元末自楚入川居住丹棱。据犍为《彭氏族谱》(咸丰丁已年新刊·犍为县三溪铺彭氏宗祠)和丹棱《彭氏族谱·白鹤堂》(彭进忠1985年孟冬手草本)记载,元末自楚入川的三兄弟之一荣卿公,入川后居丹棱西三十里桑黄坝衍生;三是彭端淑诞生地。清代著名文学家、蜀中知名教育家彭端淑诞生在丹棱高桥翠笼山(今双桥镇桂香阁)。

        丹棱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岷江以西、青衣江以东、总岗山脉南麓,东与东坡区毗邻、南与夹江接壤,西南同洪雅相连,西北与雅安名山为邻,北同蒲江联接,隶属眉山市。丹棱历史文化源流长,人杰地灵,风光秀丽。自古以来,县内文人辈出,商贾云集。全县幅员面积44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9万公顷(25.4万亩)。县辖5镇7乡,133个行政村和4个居委会,93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6.2万。丹棱镇为县府所在地,城区面积2.5平方千米,县城人口为2.5万。全县交通发达,公路纵横成网,到周边县市均有路况良好的公路畅通,省道106线穿境而过,省、县、乡、村水泥路网基本形成,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38公里。县城东距成昆铁路眉山火车站和成东高速公路35公里,北接成雅高速公路24公里,距西南最大航空港双流机场仅90公里,南至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乐山大佛、峨眉山60公里,西去洪雅国家级森林公园瓦屋山80公里。
        丹棱,南朝齐明帝时期称为齐乐郡。因县城之北有一赤岩山,岩高色赤有棱,隋文帝开皇13年(公元593年),定名丹棱县。自唐武德2年(公元619年)以来属眉州。1953年起属乐山地区(今之乐山市),1997年起属眉山市。
        丹棱历史文化源流长,人杰地灵,风光秀丽。自古以来,县内文人辈出,商贾云集。唐代书法家杨玲,五代诗僧可朋,北宋文学唐庚、南宋著名史学家李焘、清代文学家彭端淑兄弟等都生长在这片神奇而富饶的土地上。现全县列入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重要古迹9处。建于北宋时的"大雅堂",原藏有杜甫诗碑三百余方,皆出于黄庭坚手迹,名闻遐尔。融汇文化遗迹和自然景观为一体的龙鹄山、竹林寺、老峨山等风景名胜区,瑰丽多彩,具有较高的历史、宗教艺术和鉴赏价值。 

           
      丹棱,"山不高而秀,水不深而清",人文景观和风景名胜别具一格,众多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风景名胜、宛如散珠翠玉遍布全县,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大雅堂 
      是集唐代诗圣杜甫和北宋大书法黄庭坚诗书艺术为一体的诗书堂。遗址在丹棱城南高庙沟,建于北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由丹棱名士杨素翁出资承建。堂内珍藏由黄庭坚手书杜甫西川夔峡诗碑三百余方,黄庭坚为之题名"大雅堂",并作《大雅堂记》。历经宋、元、明、清、收藏众多名家咏大雅堂的诗文、书画。成语"不登大雅之堂"典出于此。
           -----龙鹄山 
      距丹棱县城3千米。唐代名"龙鹤山",自南宋孝宗皇旁手书"龙鹄山"三字赐历史学字李焘后更名。龙鹄山即是宋代历史学家李焘父子故里,又是西南著名的道教圣地。龙鹄山山势奇特,恰似一个巍巍巨人,端坐于环绕的群山之中。山中主要景点有:雁湖、兔峰、胜岩、龙涎洞、巽崖书屋、《松柏之铭》碑及摩崖造像、六朝古墓壁画、仙生洞、古佛洞、万亩人工自然林区等。
           -----竹林寺 
      位于丹棱县杨场镇,竹林寺佛教源于东汉时期,唐代元和年间,因寺周植竹林20公顷(300余亩)数万杆而得名。相传李白、苏东坡、彭端淑等历代文化名人都曾游览此寺并留下许多赞美诗篇。由九龙山、石牛山、铁桶山、金牛河、珍珠湖和龙华寺水库等山水组成,竹林寺风景名胜区面积5.2平方千米。竹林寺人文景观与野趣盎然,妙趣横生的秀丽山水融为一体,将成为人们向往的生态旅游热点。
           -----老峨山 
      峨眉山的姊妹山。位于丹棱县城西20千米张场镇、王场乡和顺龙乡境内,海拔1142千米,面积11.8平方千米。山形似峨眉,雄奇险幽。老峨山著名的自然景观和风景名胜,即有堪与峨眉媲美的日出、云海、佛光、更有独具特色的华头悬空、美女晒羞、摩岩石刻造像等,文物古迹和神秘传说故事等文化积淀丰富,每年农历六月六前后传统朝山会盛况空前。
           -----黄金峡 
      位于丹棱城西24千米张场镇,仁兴乡和王场乡境内,峡长7.5千米,两岸壁立,对峙如门,其崖笔立陡削直插云天,形成雄伟壮观的"一线天"。峡内主要景点有:龙潭飞瀑、金峡湖、双猩向龙潭、危崖水帘、一线天、虹渡、望鱼石、金船等。当地人言:"金峡有三奇,晓雨不湿衣,九月瑞雪飞,夜半闻琴声","神隆博济庙,喊声一出雨就到"。"黄金天子一夜凿通黄金堰"等传说故事更是神奇美妙。
           -----梅湾湖 
      位于丹棱城西6千米处,有标美水泥路直达。湖集雨面积15.3平方千米,总库容1015万立方米,灌面2106.67公顷(3.16万亩)。目前"梅湾湖农业观光旅游区"初步形成。湖周果园建造了现代喷灌设施,修建了旅游公路。区内山岛葱笼、莺飞鱼跃,桃树、梨树、柑橙成林,春天,湖周是花的海、湖水中是花的山;秋天,漫山红遍、硕果累累、商家蜂拥、热闹非凡、高峰期每天游客数千人。
        -----丹棱白塔 
      位于丹棱城西1千米处。建于唐大中年间,为典型的密檐式砖塔,四世角钻光共14层,通高30米,塔底空心室顶装有砖砌石铺作半拱,塔檐翼角上原悬72只钢铃,风吹铃铛响,素有"白塔钟声"美名,为"丹棱八景"之一。此塔的建筑与西安小雁塔极为相似,雄伟高大,造型优美,塔内有砖砌廊直通塔顶,是人们观塔、登塔、咏塔的好去处。

        丹棱县的姓氏大姓北宋时有史氏、杨氏、唐氏、李氏。南宋时有李氏、杨氏、刘氏。清代有彭氏。宋末战乱和元代并丹棱县入眉州,明代亦曾废县,因而若干显达富裕之大姓,多有迁居他乡者。
        元朝末年,明玉珍踞重庆自称大夏皇帝,他是湖北省随县人,曾大批迁邓州(今河南邓州市)、随县等地乡人入川安置,川中各地原住民为免其欺凌,都冒籍湖北麻城人,以求攀附为乡亲而避祸,因而自乱籍贯。因明末清初的长期战乱,四川人口大量流亡。据民国版《丹棱县志》及县人齐肇璜著《丹棱县乡土志》记载,清初人丁为62丁。康、雍、乾三朝先后迁移湖北、湖南两省之民入川垦殖定居,此即所谓“湖广填四川”。雍、乾时进川之民广及山西、陕西、江西、福建、两广,规模之大,人数之多史无前例。丹棱30年代县城内尚有陕西会馆(大南街)、广东会馆(北街)、江西会馆(小南街)、湖广会馆(外东街禹王宫)。这些会馆一方面反映丹棱县居民的来历,也反映不同地区移民初来丹棱定居之际以乡土籍源为纽带,团结共济的关系。目前丹棱县之大姓有彭、李、赵、吴、齐、周、张、王、杨、罗、吉、郭、郑、熊、伍、安、严、邱、瞿、宋、刘、谢、孙、陈、徐、文、曾、宿、黄、胡、骆、蒋、朱、方、祝、毛、何等四十余姓。

        清代丹棱县人彭端淑,既是一位正直廉洁的官吏,又是极负盛名的文学家、诗人和教育家,与张船山、李调元共称“蜀中三才子”。所著诗、文思想性、教育性、可读性都很强。其著作不下20万言,仅诗就有600余首,有《白鹤堂文集》、《晚年诗稿》等书传世。《为学》一文在建国前后均被选入中学课本。其弟彭肇洙、彭遵泗均为文坛才子,人称“三彭”。
        “三彭”家乡丹棱怀留、著下不少诗文,特别是对该县的景物写下不少诗文。现摘录其部分诗文:

      (一)彭姓为何能居丹棱第一大姓
      (二)丹棱县情
      (三)清代彭姓就是丹棱的大姓 目前彭姓居丹棱县姓氏之首
      (四)清代“三彭”及其诗文
      秋日怀居①


      清代·彭端淑
      我心如鹿豕,所志在林邱。
      忆昔歌呤处,不忘寤寐游。
      空山黄叶寺,皓月紫云楼。
      寄语归来日,诸僧应白头。

         注:①彭端淑幼时居所在丹棱县高桥乡翠笼山下彭坝,附近有寺名“紫云寺”,彭早年读书寺中。


      过大佛岩
      清代·彭端淑
      百丈凌云上,三江汇足流。
      波涛长在眼,风雨几经秋。
      曲径迷行迹,苍苔点客舟。
      舟行倏已远,回首别嘉州。

           
清代丹棱县人彭肇洙,文学家彭端淑孪生兄弟,与彭端淑同榜进士,官至河南察御史,学识渊博好著述,传世之作有《抚松亭遗编》二卷、《竹窗巽言》二卷。

      望   雁
      清代·彭肇洙
      北去宁忘塞,南飞各有谋。
      关河千树色,天地一声秋。
      云里排行阵,空中动旅愁。
      烦君将尺素,为我达西州。


      菊
      清代·彭肇洙
      莫将萧瑟感年华,种得东篱菊可嘉。
      独抱清香标雅韵,冷吟秋色殿群花。
      村桥细雨枫初落,流水空山日易斜。
      此意谁从尘外赏,应偕五柳属陶家。

           
      清代丹棱县人彭遵泗,文学家彭端淑弟,进士及第,官至黄州府同知。自幼好学聪明过人,七岁能作诗文,善著述。撰《蜀碧》一书,记述张献忠起义军入蜀活动事,收入《四库全书》,修《丹棱县志》27卷。另有《蜀故》27卷、《丹溪遗编》25世。

      濯手呤②
      清代·彭遵泗
      素手濯长渠,扬波混太虚。
      还将指上沥,惊散水中鱼。

        注:②作者(彭遵泗写诗时)是年7岁,标题为《〈丹棱县志〉(2000年6月编版)》编者所加。

      过草堂
      清代·彭遵泗
      涪翁迹灭素翁亡,大雅堂空过草堂。
      翠竹万竿环旧圃,碧沙千载护寒塘。
      秋风惨淡荷花色,古院尊严释子庄。
      赖有残碑堪拂试,一樽清酒酹斜阳。

      附录:《丹棱县志》(2000年6月编版)中的《彭端淑小传》和《种族源流及宗族大姓》两章节

        据《丹棱县志》(2000年6月编版)第906-908页记载:
        彭端淑(1699-1779) 字仪一,号乐斋,丹棱县高桥翠笼山(今双桥镇桂香阁)人,著名文学家,蜀中知名教育家。
           
      彭端淑出生于一个富庶家庭。其祖父彭万昆为明未怀远将军,清初任四川都督佥事。彭端淑的8位叔父,多为举人、知县。他从小聪敏颖异,常受先辈“崇实黜浮,又宜力学,毋自弃”的教诲,与兄端洪、弟肇洙、遵泗等苦读于翠笼山紫云寺,五六年不曾下过山,得学识渊博的父亲彭珣亲授。还得益于其外祖父、进士出身的夹江名儒王庭诏的教益,长进不小。及入县学,再得合江进士、蜀中制义(八股文)匠手董新策点拔,学业立就。
           
      雍正4年(1726年),彭端淑乡试中举。雍正11年(1733年)登进士第,授吏部主事。乾隆10年(1745年)升吏部员外郎,旋迁文选司郎中。乾隆12年(1747年)充任顺天府(今北京市)乡试同考官。乾隆20年(1755年)出署“三江要口,五州之屏藩重地”的广东肇罗道署察使。
           
      彭端淑待民宽厚,为官一意为民,常以“清慎”自励。每出巡议事察访,必轻衣减从,“随行不过一二人”,并明令所经各州县一律禁止迎送款待,违者严惩,深得“吏民称歌。”彭端淑断案明决果断,对民间诉讼的误断,无不一一更正,使民相安。初到粤东,遇积案3000余件,他立即调集各州县案卷,会同幕僚开诚布公,明断有声。不一月,全部案结,吏民无不惊佩。又督修省城书院,延请名师月课,亲为指授,士风甫振。
           
      乾隆26年(1761年),彭端淑随船督粤西粮运,船行在南海中,不慎失足坠水,感有物承负,被搭救脱险。此时的彭端淑己对官场的尔虞我诈有了充分认识,决意隐退,遂借口此事,辞官归蜀,隐于成都白鹤堂,入锦江书院(今成都石室中学),走上了课士育贤的道路,任主讲、院长20年。
           
      彭端淑的主要成就在其文学方面,其诗歌和散体古文及文学批评理论在当时的影响都非常大。他与李调元、张问陶以文名鼎立蜀中,被誉为清代“蜀中三才子。”
           
      彭端淑早年曾醉心制义,其制义亦技压蜀中,是继韩琢庵、董新策后唯一能“发虑经旨”的制义大家。甫入京,即以制义名噪京师,深得蔡寅斗、胡稚威、沈适芳等的推崇,谓为“不世之才”,“咸推重之”。但制义这种形式主义的创作倾向,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彭端淑在文学道路上的发展,直到50岁他才挣脱束缚,“诗学魏、文学左史,”文风为之大变。特别是他辞官后,主动与人民接近,充分了解了广大农民的贫困生活,更以无比忧愤的心情,力擎巨笔,写出了一首首含蓄沉凝、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
           彭端淑后期的作品,题材极为广泛,或忧国忧民,如“忧旱几经旬,农夫心独苦” 
      (《七月十六日》);或愤世嫉俗,如“……深山夜月一声啼,天地有春留不得。今古世事如苍狗,王侯蚁蝼同枯朽,……胡为岁岁啼不住?似含孤愤争自诉!”(《杜鹃行》);或抚时感事,如“骨肉难无故,同怀七剩三。”“何时重聚首,一解忧心愤”(《忆弟》)。
           
      彭端淑的文学思想比较复杂。他鄙夷那些“宴饮登临,往来赠答”之作,极力推崇陶潜(渊明)“屏迹躬耕,托意诗酒”和杜甫“抚时感事、爱国忧君”(《与友人论陶杜诗》)的作品。指出杜甫入川后的作品之所以能振奋人心,是与他贬官后的陇蜀之行的经历相联系的。“少陵入蜀后,数岁且频移”、“不缘经胜处,焉得发奇思”(《题杜工部入蜀后诗》),又进一步肯定“公倘不来蜀,胸襟何由阔。蜀中得公诗,山川为增色”(《题杜工部草堂》)。他这些观点重视了客观事物和外界环境对作者思想感情的作用,指出贤者为诸并非“其初意欲为如是之诗”,而是其思想感情受客观环境的感染,是感情喷发而成。从而得出了“志动而为情,情发而为言”(《与友人论陶杜诗书》)的结论。这个观点对于文学产生的根源有较为正确的认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但是,由于彭端淑曾醉心制义和古文,受先代文学批评的理论特别是程朱理学思想的影响很深,加之“崇实黜浮”的先辈遗训谆谆在耳,这些又决定了他在文学创作理论中无法走出唯心主义的泥潭。
           
      彭端淑曾说“作文之道有三:曰学、曰识、曰才”,“才”即作者的文学才能。彭端淑指出:“才有大小,授于天而不可强加者也”,“才固授于天者也”(《文论》)。他认为司马迁、韩愈之所以能“网罗今古,洞悉情事”,是因为“天实授以绝人之才”(《文论》)。这些观点片面肯定作者的个人才能,忽略了作者的主观努力,与“有德者必有言”(程颐《语录》)的程朱理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表现出了其世界观中的局限性。
           
      彭端淑一生很注意对人才的培养,造士甚多。为考官时,对才识俱佳之士,亲自考核,极力提拔,不拘一格地量才录用。清代名臣、《四库全书》总纂官纪昀,为解元时即得彭端淑提携,后成为清代学术界权威。执教锦江书院后,其门下更是人才辈出,李调元、张翯、钟文韫等皆为其学生。
           
      彭端淑与其弟肇洙、遵泗在当时都以文才知名,时称“三彭”。其中以端淑最为著名,影响也最大。其现存作品有《白鹤堂文集》4卷、《雪夜诗谈》2卷、《粤西纪草》1卷、《曹植以下八家诗选》若干卷、《蜀名家诗抄》2卷等。

        据《丹棱县志》(2000年6月编版)第864-866页“种族·宗族·家庭”一节对“种族源流及宗族大姓”的记述:
          
      (一)在夏、商、周、秦时代,主要为蜀族居住,西南夷①杂居其间。公元前316年,秦国灭蜀国,秦人、蜀族人相互融合。公元前206年,汉朝取代秦朝。到汉武帝时,对西南夷地进行开发,新置犍为郡,时丹棱县地属犍为郡所领南安县,为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之地。晋代惠帝时,李特率流民与晋在蜀中的统治者对抗,战乱频繁。巴蜀之人大批东下荆、襄,荒郡、荒县现象十分突出,南方僚人②大量流入蜀中。从此,丹棱县地为汉、僚杂居之地③。民国时期,曾在丹棱县总岗山一带的大岩洞中,发现壁画和古人遗留的盔、甲、刀、弩,据当时县文史委员会负责人谢仁甫考证,为唐代少数民族遗物。可见,到了唐朝时代丹棱县地仍为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之域。唐代统治者对僚人实行强迫同化政策,僚人被迫接受汉民族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不接受者只得迁居边荒之地。到了五代时期,丹棱县的僚人已彻底融合于汉民族。宋代至今,丹棱县地居住民族几乎全为汉族,偶有因工作、婚姻、务商到丹棱县居住的少数民族人户、人员,但为数极少。 
       
           
      丹棱县的宗教大姓北宋时有史氏、杨氏、唐氏、李氏。南宋时有李氏、杨氏、刘氏。清代有彭氏。宋末战乱和元代并丹棱县入眉州,明代亦曾废县,因而若干显达富裕之大姓,多有迁居他乡者。
           
      元朝末年,明玉珍踞重庆自称大夏皇帝,他是湖北省随县人,曾大批迁邓州(今河南邓州市)、随县等地乡人入川安置,川中各地原住民为免其欺凌,都冒籍湖北麻城人,以求攀附为乡亲而避祸,因而自乱籍贯。因明末清初的长期战乱,四川人口大量流亡。据民国版《丹棱县志》及县人齐肇璜著《丹棱县乡土志》记载,清初人丁为62丁。康、雍、乾三朝先后迁移湖北、湖南两省之民入川垦殖定居,此即所谓“湖广填四川”。雍、乾时进川之民广及山西、陕西、江西、福建、两广,规模之大,人数之多史无前例。丹棱30年代县城内尚有陕西会馆(大南街)、广东会馆(北街)、江西会馆(小南街)、湖广会馆(外东街禹王宫)。这些会馆一方面反映丹棱县居民的来历,也反映不同地区移民初来丹棱定居之际以乡土籍源为纽带,团结共济的关系。目前丹棱县之宗族大姓有彭、李、赵、吴、齐、周、张、王、杨、罗、吉、郭、郑、熊、伍、安、严、邱、瞿、宋、刘、谢、孙、陈、徐、文、曾、宿、黄、胡、骆、蒋、朱、方、祝、毛、何等四十余姓。
          二、宗族的兴衰
           
      宗族是以血缘为纽带的社会组织。丹棱县辖域中以宗族姓氏取乡(镇)名的如张扬镇、何场乡等,取村名的如郭坝村、蒋山村、陈嘴村等。取小地名的如罗沟、文坪、吴湾、彭坝、黄山等。宗族聚居呈现普遍性。 
         
           
      各姓宗族,在封建社会,大都建有祠堂,修撰族谱,置有祠产,办有祠塾,选有族长,立有族规和家训。祠堂为族人祭祖、集会之所。族长执行族规,监理祠(族)产,解决族人内部纠纷。族长权力颇大,对犯上、逆伦、盗窃族产、败坏名誉的族人,族长在祠堂召开合族大会,执行惩罚教育。族长皆由族中辈份高、德高望重者担任。族产以田地山林为主,其收益用于修缮祠堂祖茔,办清明会,办祠塾以教育本族学童,亦兼用于赈济孤贫和救助因天灾人祸有特殊困难的族人。丹棱县现存族谱中对族规大都有条文明确记载。如张场镇长流村胡师其保存的《胡黎族谱》所载之族规、家训,内容有“家庭务以孝弟为先;治家务以勤俭为本;设族长以昭约束;亲族以体恤为要:族中有服(丧)而聚妻者罪列不孝,族众集祠议罚……”等。
           
      民国时期在法律上规定女子有继承权,保护寡妇易嫁,禁止宗族私刑,逐步取缔了祠塾。但办清明会、同姓不婚、修撰族谱、按排行论尊卑的习俗仍继续相沿。新中国成立,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政治、经济的发展,宗族逐渐没落。
          三、家庭的变化
           
      封建、半封建的家庭,男尊女卑,父权、夫权至上,包办子女婚姻,买妾蓄婢在富裕之家颇为常见。强迫寡妇守节,虐待童养媳,演成许多社会惨剧。以家庭的规模大为“美德”。封建大家庭,定难避免“生之者寡,食之者众”,兄弟争讼、妯娌不和等恶劣现象。30年代至建国前夕,家庭规模逐渐由大变小,“树大分杈,子大分家”已为社会普遍认同。民国元年(1912),城乡家庭户平均为5.12人,民国38年(1949)降为4.5人。
           
      新中国成立后,城乡家庭的变化很大:一是家庭组成人数更趋下降。1990年人口普查,户平均人数为3.89人。二是纳妾、蓄婢、早婚、童养媳等恶俗完全废除。妇女大量走出家庭参加集体生产和劳动就业,“妇女顶了半边天”。三是上门女婿、寡妇改嫁、养芋、养女不再受歧视,子女从母姓已刁;受人非议。家庭物质、文化生活的变化。食物方面:建国前城乡人民除节日和农忙外,十之七、八的家庭都是—:日两餐。农村主食以玉米、杂粮为主的占多数,小康之家初二、十六打牙祭(吃肉)。调味晶只限于盐、椒,糖在农村视为珍品。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人民餐桌上的变化很大。一日三餐以米、麦为主,杂粮、玉米、薯类大量用于畜禽饲料。肉类、蛋、奶制品、糖、味精、饮料普遍进入城乡人民家庭。衣着方面:新中国成立前仅少数人穿“洋布”,一般农民皆穿手工土布。穷苦家庭夏无蚊帐,夜间用艾、莴熏蚊虫;冬无棉衣,用柴草烤火御寒。60年代末期,己无人穿土布,平布、化纤纺织品和胶鞋、凉鞋、保暖鞋、蚊帐、床单已成为农村广大农民的普遍消费品。80年代中期,呢、绒、皮革等衣着商品亦在农村有了市场,衣着的花色款式皆追求新颖美观。居住方面:草房在80年代已少见,现今农家居室均用砖木结构,窗户设计通风,透光。近年来在农村修楼房以代替平房的趋势十分明显。城镇居民住房和生活卫生设施近年来也大有改观。交通工具方面:自行车在80年代己成为平坝、丘陵区大多数农户的代步工具,1990年已达每百户拥有78辆。少数家庭还购置了摩托车。文化娱乐方面:电视机已大量进入城乡居民家庭,1992年,城市每百产拥有电视机99台,农村每百产拥有电视机57台。电视节目覆盖面已达百分之百。在全县发行的报纸50多种、杂志600多种、图书65.2万册,其中有大量的科·技、儿童、妇女、卫生、文艺读物为家庭订(购)阅。
           
      注:①古代对中国西南各少数民族统称“西南夷”。②僚人即现今散居在滇、黔的仡佬族人的祖先。⑧丹棱县古代曾为汉、夷、僚杂居之地,有洪雅县内的“夷僚誓碑”可考证。
      彭忠东2005年7月24日17:20·成都


      彭端淑小传
      丹棱的种族源流及宗族大姓

类别:天府之国 | 浏览()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姓 名:*姓名最长为50字节 
              

彭端淑 为学 翻译


正文:天下事有难易乎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翻译: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 只要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容易了;如果不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困难了.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 
只要学习,那么困难的也容易了;不学习,那么容易的也困难了. 


四川的边境上有两个和尚,其中的一个贫穷,其中的一个富有.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去南海,怎么样 " 


富和尚说:"您靠什么去呢 " 


穷和尚说:"我靠着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 


富和尚说:"我几年来想雇船而往下游走,还没有能够去成.您靠什么能去!" 


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告诉富和尚.富和尚显出了惭愧神色. 


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到达了.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

                浏览次数:606--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上篇文章(明)郑朴 辑: 蜀王本纪.蜀王之先名蚕丛,后代名曰柏濩....
----下篇文章卢华语 唐天宝时期西南地区农民生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