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向我约稿
[首页] [关于本站] [新闻中心] [2024年郑光路《成都旧事》《四川旧事》《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我的相册] [留言板]


2024年郑光路《成都旧事》《四川旧事》《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拍案惊奇!郑光路精彩特稿[图片: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中)及夫人濑田裕子与郑光路合影]
文史长廊精品[左图:郑光路(左1)应邀拍电影时]
文革类老照片.美术作品链接[左图:郑光路当医生时和原珠海市市长梁广大(左)合影]
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现象研究专栏[图:郑光路(左1)与常演“皇帝”的张铁林先生(左3)]
郑光路巴蜀文化及历史类作品[篮球巨人穆铁柱和郑光路]
近50年当代史研究史料[左图:原国务院侨务办公厅负责人庄炎林(左)与郑光路合影]
[文革专栏]本网特色,翻页内容甚多![本栏图片:郑光路1966年在天安门]
评说成都、四川[图为著名学者魏明伦先生(右)与郑光路]
四川特色作家文章[左图为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先生(右)和郑光路]
历史往事揭秘专栏[左图为郑光路收藏的文革宣传画]
“社会评论”精品转载[左图为郑光路(左)与成都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刘学文]
中国近现代文学掠影[左图为张邦元(右)绝技童子功“隔山望月”与郑光路同摄]
中国知名文革史研究者精品专栏(!本网热烈推荐:链接严肃学术网站渤海大学网),极其丰富多彩!
中国历代文学研究专栏[老武术家王树田(中)郑光路(左1)刘绥滨(左2)市武协副秘书长王学贤(左3)]
!连载郑光路最新长篇力作《打工妹怪遇》欢迎阅读和书商、出版机构及影视改编合作!
网友交流专栏[郑光路作品讨论会上民革市文史委员会主任王大炜(右)作家白郎(中)和李克林教授(左)]
《川人大抗战》选载[成都媒体为《川人大抗战》举办座谈会后李克林、流沙河、王大炜、卢泽明等先生同摄]
巴蜀文化和掌故[海外作家与成都卢泽民、章夫、冉云飞、郑光路(1排左1)、白郎、蒋蓝等]
今年郑光路有影响的新作[左图上排右起:郑光路、郑蕴侠、副导演商欣。下排为导演刘子农及张国立、王姬等]
当今文学界之怪现状[文革结束郑光路(1排右1)考入大学与同学去安仁镇接受“阶级教育”]
转载网络精品[1987年郑光路(右1)与华西医大副院长张光儒博士(右2)在珠海工作时游澳门]
老成都掌故[左图为郑光路(右1)在青城山上清宫与道士练剑]
武侠文化[左图:右1郑光路,右2习云太教授(中国武术一级教授),右3刘绥滨,右4铸剑专家龙志成]
滑稽妙文选[人生如戏,图为郑光路(右1)1985年应邀参加影视剧拍摄时照片]
中国文学、史学与世界[图为法国学者大卫(左)和郑光路
巴蜀文化中的杰出人物[本栏图片说明:中国著名电影艺术家谢芳(中)、张目(右1)和郑光路合影]
四川及巴山蜀水人文[左图为郑光路(1排中)1985年与几个弟子同摄]
当今社会奇稀罕事、伤心事、可怕事[左图:郑光路舞禅仗习武照]
文史文学精品转载[图为1990年郑光路(后排右2白衣者)与众武术人士在少林寺参加武术拍摄]
郑光路欣赏的古典、文学、史学作品推荐[1986年郑光路(上排左3)参加武术表演赛后和四川武林好友摄]
阅之有益的史学方面学术文章[图为郑光路(中)当医师时在医院为病人作手术]
郑光路著《中国当代热点问题透视—中国气功武术探秘》选录
郑光路文革研究专著介绍[图为两本专著封面]
四川近、现、当代史研究史料参考[郑光路1987年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工作时照片]
文化与教育[图为郑光路练铁指功练武照]
体育武林前辈【左图:1984年时郑光路与李孟常师傅(右)。右图:郑光路与黄林派钟方汉师傅(右)】
郑光路巴蜀文化研究专著[郑光路与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郝勤教授]
隆重推荐作家原创精品[《武当》杂志主编刘洪耀(右)与郑光路]
过来人回忆文革历史[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当受苦知青时,点击图很瘦]
官方报刊资料(主要为文革时期)选登[本栏图为文革中的恐怖刑场]
知青问题研究[郑光路1970年当知青时艰难环境下仍自强练功“朝天蹬”]
名家杂谈精粹[郑光路(左1)与四川武术名家黄明生(左2)、李兴白(左3)1985年在电影剧组]
抗战文史[英勇殉国的饶国华中将之女饶毓秀(左1)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之子李克林(左2)与郑光路]
四川著名学者、作家岱峻专栏[作品充满空灵雅趣和智慧沉思。图为岱峻夫妻恬静生活]
四川著名特色学者、作家陈稻心专栏[图为陈稻心先生(左)与郑光路]
中国著名作家雁翼专栏[左图为中国著名老作家雁翼(左)与郑光路合影]
学术界百家争鸣[左图:四川曲艺界大师邹忠新(左)与郑光路在一次文艺会上]
武侠小说评弹[1986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肖应鹏(右3)在一次会上]
四川著名武术家(排名不分先后!)[郑光路(左1)与著名武术家王佑辅(左2)邹德发(左3)合影]
宗教文化与人生、文学[图为郑光路(左)与四川一高僧]
佛道、医学、养生文化[图为郑光路(左)与武友在山中古佛寺练武养生]
纪实历史、文学长篇[香港《明报》1987年刊登郑光路当医师搞科研时照片]
中国传统文化名篇[1987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全国地趟拳冠军陈刚(右3)]
门外诗歌谈[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下排右1)和红卫兵战友]
放眼世界专栏[红卫兵文革闯将]
免费网上书屋、实用网站[more翻页还多!]图为毛泽东与张玉凤
中国各地优秀作家陆续推出专栏
重要精华文章专栏![左图:中国民生真实的另一面“黑窑矿工”]
2024年郑光路出版之新书及新闻


·写作范围:文史、文革史、抗战史研究,以及社会纪实文学作品(中国社会热点问题类纪实)
·姓名:中国独特题材文学网
·笔名:站长:郑光路
·电话:--
·手机:423648068@qq.com
·OICQ:--
·电子邮件:423648068@qq.com
·通讯地址:中国.四川省.
·邮政编码:--
--管理中心

  本站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荒唐血统论歧视平民人权

作者: -上传日期:2007/7/27

 

荒唐血统论歧视平民人权

 

父母革命儿接班?荒唐血统论歧视平民人权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两千多年来,农民起义领袖陈涉面向苍天的呐喊,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生活在社会中下层的有志者。在封建社会里,“血统论”一向是门阀权贵维护特权的有力工具。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特别是近现代以来,“血统论”的影响才渐趋衰微。但在1966年春夏之后,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狂飚兴风作浪,“血统论”这个封建主义的残余又沉渣泛起,死灰复燃,并变本加厉为祸人间。

源起:一副“红对联”1966年7月29日,北京航空学院附中学生中的干部子女贴出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老子英雄儿好汉”,下联是“老子反动儿混蛋”,横批是“基本如此”。这副基于“血统论”的“红对联”一出台,立即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议论。新中国建立以来,经受过历次政治运动洗礼的人们,越来越多地体验到“出身问题”对个人乃至整个家庭前途和命运的影响。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出台的“红对联”,抹杀了血缘只决定人的生理属性,而不能决定其社会属性的事实,用生物现象解释社会现象,用生物学原理判定社会问题,是极为荒谬的。然而那时正反双方却各执己见,一时谁也说服不了谁。

8月2日,“中央文革小组”组长陈伯达在接见“红对联”辩论双方代表时指出,对联“不全面”,建议改成:“父母革命儿接班,父母反动儿背叛。——理应如此。”陈伯达讲话一出,使本来就承袭有封建“血统论”思想观念的学生以出身为标准,迅速分为“红五类”、“黑五类”两大派别。在清华、北大等校,掀起了成立“贫协”的风潮。8月12日,“红对联”的坚决支持者、北京工业大学学生谭力夫与他人联名贴出《从对联谈起》的大字报,提出要把“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当作“全面的”、“策略的”党的阶级路线来推行,要把它“提炼为政策,上升为本本条条”。以后,他又在一次全校性集会上,发表了十几分钟的讲话,公开宣扬“血统论”和“红对联”,这次讲话影响很大,几乎传遍全国,成为流行的“行话”。自认出身“高贵血统”的青少年争先恐后地穿起父辈的旧军装,扎上武装带,更加不可一世地起来“造反”。“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很快,以出身定一切的风气盛行起来:升学、招工、提干、参军,甚至去医院、乘车船、进商店、住旅馆,都必须报出身、看出身。

交锋:《出身论》的发表就在“红对联”的支持者气焰嚣张的时候,1966年10月,北京城市各大路口、各大机关、剧院及各大院校门口,出现了数百份油印的《出身论》——一篇署名“家庭问题研究小组”的一万多字的论文,它的真实作者名叫遇罗克。

遇罗克,1942年出生,由于“黑五类”的家庭背景,个人经历颇多坎坷,这使他很早就开始了对出身问题的思考。经过多年的深刻观察之后,这种思考日臻成熟,并促使他撰写了《出身论》。之所以用“家庭问题研究小组”的署名,是希望以此启发每个家庭,都来认真研究一下出身问题。

遇罗克认为:“对联不是真理,是绝对的错误,”“它的错误在于:认为家庭影响超过了社会影响,看不到社会影响的决定性作用。说穿了,它只承认老子的影响,认为老子超过了一切。实践恰好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社会影响远远超过了家庭影响,家庭影响服从社会影响,”“老子反动,儿子就混蛋,一代一代混蛋下去人类永远不能解放,”“人是能够选择自己的前进方向的……”他用大量的事实说明“出身问题”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对青年的影响,特别是对出身不好的青年的压抑和打击,“不少大学几乎不招收黑七类”,“有用出身问题攻击敢于写大字报的同学的,有不许出身不好的青年参加各种战斗组织的,有借出身挑动群众斗群众的……这些大家都不感到怎样意外,可见出身不好的青年受迫害历来是常事”……

1967年1月,首期《中学文革报》发表了《出身论》,使这一“惊世骇俗”之论得以广泛传播,引起强烈反响。在以后几期的《中学文革报》上,遇罗克还发表了《谈纯》、《联动的骚乱说明了什么》等文章,对“血统论”作了系统的一针见血的批判。由于他笔锋犀利,有理有据,反对派无可奈何,只能有气无力地诡辩和谩骂。

压制:遇罗克之死因发表《出身论》而“一炮打响”的《中学文革报》先后印了近10万份,都被一抢而空。当时,《中学文革报》二分钱一份,但在黑市上要用好多份其他小报才能换到。为《中学文革报》所设的接待站也异常繁忙,以应对读者的来访。遇罗克和《中学文革报》的伙伴们深受鼓舞,他们真诚希望中央领导人能够读到这篇文章,并且支持他们。

1967年4月,“中央文革小组”成员戚本禹挥动“左”的大棒,将《出身论》置于死地:《出身论》恶意歪曲党的阶级路线,挑动出身不好的青年向党进攻,是大毒草。面对随时会来的危险,遇罗克毫无惧色。他坦然地对伙伴们说:“把一切都放在我身上好了,你们不必去承担什么,因为那样也不会减轻我的罪名,反而只能给你们自己找麻烦。”他照常写作、生活,相信人们终究会对《出身论》作出公正的评价。他说:“我们不是阴暗角落里的跳蚤,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事都那么脉络分明。整个一部历史并非一册因果报应的善书,罚不当罪的决不是没有,即使将来真相会大白于天下。”在这场“血统论”的论争中,遇罗克不得不承认了失败。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说:“无论怎样讲,围绕着《出身论》的斗争,我是失败的一方。也许是‘光荣’的失败,也许是‘暂时’的失败,但归根到底还是失败。”但他仍相信“这个问题终究是会解决的。把一部分人的尊严建筑在对另一部分人的侮辱之上,是不合理的。这种尊严是维持不住的,这种手段也是不能永远奏效的”。

1968年1月,遇罗克被捕。面对他大声的质问:“我犯了什么罪?”回答是:“出身就是你的罪!我们拥护‘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在狱中,他受尽了那个时代所特有的摧残和虐待。1970年3月,遇罗克被执行死刑。

恶果:悲惨的“可教子女”在“老子反动儿混蛋”的“血统论”下,一个带有明显排斥、歧视意味的名称“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简称“可教子女”)应运而生。按照规定:“可教子女”是指1968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中央文革《关于对敌斗争中应注意掌握政策的通知》第二条所指明的阶级敌人,即叛徒、特务、死不改悔的走资派、没有改造好的地富反坏右五类分子、现行反革命等等的子女,简称为“九种人”的子女。有的省在上述“九种人”子女外,又增加“反动的资产阶级分子的子女”,这样就有“十种人”的子女是“可教子女”。

当时,“可教子女”在上山下乡知青中占很大比例。平时,作为“可教子女”的知青处处低人一等,甚至于被变相管制,而在招生、招工时,出身不好的他们更是自然地成为淘汰对象。据1973年国务院知青办《关于正确对待“可以教育好的子女”问题》一文透露:湖北省荆州地区在招工以后,有15名下乡青年自杀,其中多数是“可教子女”。有时,有关部门为了体现对“可教子女”的政策,也明确规定要留给他们一定比例。不过,这一比例远低于“可教子女”在知青中的实际人数,而且在实行过程中也缺乏保证。这种在招生、招工中对“可教子女”长期而普遍的歧视,导致“可教子女”在知青中的比例逐年上升——曾经轰轰烈烈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已日益蜕变成对“可教子女”等弱者的惩罚。

“文化大革命”初期的这场“血统论”论争中,以遇罗克为代表的反“血统论”者失败(当然不是他们自身的原因)了,“血统论”猖獗一时。但正如著名作家张承志所说:“遇罗克启发的,是平民的尊严,是可能潜伏底层的高贵。我们对过去(“文化大革命”只是其中一环)的最彻底反省,就是对歧视人权的血统论的永不媾和的宣战。”即使在“血统论”泛滥的20世纪60至70年代,对“血统论”的抵制和斗争也从未中止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血统论”在社会政治生活领域的影响最终得到了彻底清除。万 千

来源: 福建省党史研究室 

                浏览次数:508--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上篇文章文壇巨匠──萧乾先生紀念館
----下篇文章[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现象研究]精品文章荟萃!本栏重点板块,随时更新!注意点击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