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名人录==
北京海淀区文化委员会 区委办、政府办、区委宣传部、海淀区文化委、海淀区文明办、海淀... whw.bjhd.gov.cn 1 ===四川名人录==
四川名人录
世纪伟人 邓小平
邓小平(1904~1997)1904年8月22日生于四川广安。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不久去苏联学习,1926年回国。1927年参加八七会议,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29年领导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曾因反对中央错误领导而被撤职。1934年10月投入长征,参加过遵义会议。 抗日战争期间,历任八路军总政治部副主任、129师政治委员。1945年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后改为中原野战军、第二野战军)政治委员,指挥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西南局第一书记等职。1952年任副总理,1954年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56年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选为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文化大革命初被撤职。 1973年3月复出,主持中央日常工作,1975年1月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和总参谋长。1976年4月被撤职。1977年7月复职。1978年3月为政协全国委员会主席。在同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成为中共政策历史性转变的主要决策人,推动改革开放。1982年在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顾问委员会主任、军委主席。 1983年当选为国家军委主席。1987年10月在中共十三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军委主席。1989年11月辞职。1992年春,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谈话。1997年2月19日卒于北京。其主张被尊为「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并列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重要文章、讲话收入《邓小平文选》。
中国军神 刘伯承
刘伯承(1892—1986),原名刘明昭,四川开县人。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时,在四川万县参加学生军。从而开始了长达70年的军事生涯。刘伯承以足智多谋和以伤残之躯指挥作战屡建奇功而闻名于世,是解放军杰出的军事家和军事理论家。其主要军事论著收入《刘伯承军事文选》,另有《合同战术》、《论苏军合围钳形攻势》等大量译著。
铁甲元帅 朱 德
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省仪陇县人。一九0 九年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是第一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二、三、四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八届中央副主席,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
特级英雄 黄继光
黄继光,四川省中江县人。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次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931年1月8日出生在一个贫农家里。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黄继光于1951年3月毅然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上甘岭战役中,于10月20日,他所在营奉命夺取某高地,当连续攻下敌人数处阵地后,被敌一个集团火力点所阻,他挺身而出,要求担负爆破任务,勇敢地冲向地堡。当他掷完手雷,打垮几个火力点后,发现还有一个火力点在顽抗,他毅然直扑上去,以胸膛堵住敌人正在扫射的机枪射孔,保证部队完成了攻克高地的任务,全歼敌人两个营,自己壮烈牺牲。根据他生前申请,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共党员。为了表彰黄继光的伟大精神和不朽功勋,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发布命令,为黄继光追记特等功一次,并授于“ 特级英雄”称号。中国共产党志愿军第15军委员会在追认他为“模范团员”的同时,追认黄继光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黄继光“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追授他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作者: ‰四川QQ‰ 2006-5-13 10:10 回复此发言 -------------------------------------------------------------------------------- 2 ===四川名人录== 作者: 那些令人心痛的 2006-4-27 16:25 回复此发言 -------------------------------------------------------------------------------- 8 回复:〔四川是每个四川人的骄傲〕中华文明的奇葩--<蜀文化> 黄继光的名字和光荣事迹铭刻在上甘岭背后的五圣山上,英雄的壮举和不朽的业绩,像巍然屹立的五圣山永世长存。
东坡居士 苏 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政治家, 大文学家, 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眉州人。苏洵之子。 诗、词、赋、文及书画均是独树一帜的开派宗师,是一位博学多能的全才,政声卓著。著作宏富,有<<东坡七>>110卷,书法存世有<<答谢民师论文帖>>、<<祭黄几道文>>、<< 前赤壁赋>>等 ,画迹有<<枯木怪石图>>、<<竹石图>>等 。
治水川祖 李 冰 李冰(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秦国人,“能知天文地理”,水利专家。约在秦昭襄王五十一年至五十六年被秦昭王任为蜀郡守。在四川灌县(今属都江堰市)岷江上主持兴办了驰名中外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
一代文豪 郭沫若
郭沫若(1893-1978年),乐山市沙湾区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1919年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 1927年南昌起义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旅居日本,抗战爆发后,回国加入全民族抗战行列。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继续站在民主斗争前头,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解放以后,长期从事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组织领导工作,扶持和帮助了成千上万的科学、文化、教育工作者的成长,对发展我国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郭沫若是继鲁迅之后,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旗帜。
国画大师 张大千
张大千(1899-1983)国画大师。原名正权,又名爰、季爰,字大千,别戌大千居士,画室名大风堂,内江人。1958年在纽约举行的现代美术博览会上其国画<<秋海棠>>荣获金奖,被誉为“当代世界第一大画家” 。1969年举家迁往美国居住。1972年在旧金山举办<<四十年回顾展>>,总结其走过的艺术历程。1976年回台湾,1978年在台北外双溪畔建成“摩耶精舍”,从此定居于此。其国画山水、人物、花鸟兼长,亦工诗词、书法、篆刻,精鉴赏,富收藏,广交游,被誉为“当今世界最享盛名之国画大师”现台北及内江均建有张大千纪念馆。
太白诗仙 李 白
李白(701-762)唐代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阳(今江油)人。少时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 。20岁出游成都,然后游川内各地,饱览山河,开阔胸襟,形成自然豪放的诗歌风格. 李白的诗作对当时腐朽统治集团表现出强烈的不满,作了尖锐的批判;对人民 疾苦也有反映;对于安史叛乱势力加以斥责,讴歌维护国家统一的正义战争;又善 于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美丽河山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 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 的瑰玮绚烂的色彩,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但有些作品中也存 在着纵酒放诞,求仙出世的消极情绪。著作宏富,有《李太白集》流传于世。 吟凤求凰 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前179—前117),字长卿,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西汉文学家,初名犬子,因慕战国时人蔺相如,改名为相如。 司马相如的文学成就主要是辞赋。《汉书·艺文志》著录“司马相如赋二十九篇”。今仅存《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哀秦二世赋》等6篇。其代表作《子虚赋》、《上林赋》虽非一时一地之作,但内容上前后相接,故司马迁《史记》将它们视为一篇,称为《天子游猎赋》。司马迁在《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概括它的主旨是用以讽谏。司马相如的赋重铺排,重夸饰,极富于文采美和音乐美,为汉代散体大赋确立了比较成熟的形式,从而使汉赋成了一代鸿文。明代张溥辑有《司马文园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作者: ‰四川QQ‰ 2006-5-13 10:10 回复此发言 -------------------------------------------------------------------------------- 3 回复:===四川名人录== 就这么少吗? 作者: 218.6.217.* 2007-2-3 10:29 回复此发言 -------------------------------------------------------------------------------- 4 回复:===四川名人录== 你要多少 作者: 【Q】【Q】 2007-2-3 23:01 回复此发言 -------------------------------------------------------------------------------- 5 回复:===四川名人录== 补充: 文 翁 (生卒年月不详) 庐江郡舒县(今安徽舒城县)人,汉景帝末任蜀郡守。鉴于蜀郡文风不盛,在成都首创学官,正式建立学校,招收各县子弟入学。同时派遣张权等人到京师学习儒家经典和法令政策,学成回蜀任教师。为了鼓励青年入学,规定入学者可免除徭役,成绩优秀者可以为吏。此后蜀郡文风大盛,“比于齐鲁”。影响所及,巴郡、汉中也先后建立学校,朝廷命令全国仿效。文翁所立学校名“石室”,又名“玉堂”,今成都石室中学,相传即在其旧址。
落下闳 (公元前140-前87年) 姓落下,名闳,字长公,阆中县人。以历算和天文学的杰出成就著称于世,为我国最早的历算学家。创制“太初历”,于西汉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冬至正式颁行,把当年改为太初元年,共施行189年,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可考的第一部优良历法。在改创新历的全部过程中,他承担了天文观测仪器的改制和天象观察、巨额数据的整理推算等主要工作,创制了天文观测仪,即著名的“落下闳浑仪”。该仪器,为我国古代的重要宇宙观——“浑天说”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成为当时关于宇宙结构的先进学说。他在实测的基础上,考订历代重大的天文数据,改革了不合理的岁首制度,改定为从孟春正月为岁首,即《太初历》一年的开始,依照春、夏、秋、冬顺序,至冬季阴历十二月底为岁终,使农事与四季的顺序相吻合,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其次改革了置闰方法,使节令、物候与月份安排得更为准确。《太初历》采用的岁首和科学的置闰法,我国的阴历一直沿用至今。他通过巨大天文数据测定,在天文学史上首次准确推算出135月的日、月食周期,即“朔望之会”,认为135个朔望月中,至少有23次日食,根据这个周期,人类可以对日、月食进行预报,并可校正阴历朔望。
扬 雄 (公元前53-18年) 字子云,西汉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蜀郡成都人。成帝时任给事黄门郎。王莽时任校书天禄阁,后召为大夫。早年作《长扬赋》、《甘泉赋》、《羽猎赋》,形式上模仿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等赋。后来主张一切言论应以“五经”为准,鄙薄辞赋,转而研究哲学,作《法言》,提出以“玄”作为宇宙根源的学说,强调如实认识自然现象的必要性,在社会伦理方面,批判老庄“绝仁弃义”的观点,重视儒家学说,认为“人之性的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者为恶人”。于语言学方面,著有《方言》,叙述西汉时代各地方言、为研究古代语文的重要资料。 陈 寿 (233-297年) 字承祚,巴西郡安汉(今南充)人。自幼师从著名学者谯周,学习研究过许多古代文献典籍。成年后,在蜀汉任卫将军的属官主簿,管理军府中的文书,后来成为皇帝身边管理奏章的重要官员。蜀国后期,刘禅将其降为“书佐”(无级别的文书小吏)。建立晋朝后,晋武帝笼络人才,举他为孝廉,出任佐著作郎,负责编修国史。在任内撰写了《益部耆旧传》,受晋武帝赞赏,升为佐著作郎。不久调任平阳侯相,继续收集整理诸葛亮的史料,于泰始十年(274年)编成《诸葛亮集》24卷,共10多万字。280年开始撰写三国史书,历时15年终于撰成《魏》、《蜀》、《吴》三书,后人合称《三国志》。一生中著作甚丰,多数散失,只有《三国志》保存完好,流传至今,被视为史学名著“四史”之一。
赵一曼 (1905—1936年) 女,原姓李,名坤泰,又名一超,号淑宁,宜宾县人。宜宾地区学生运动 及妇女运动的领导人之一。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 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1927年9月奉 派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奉派回国到上海,不久派往湖北宜 昌建立地下交通站,为进出四川转运文件和护送干部。1929年组织暴露, 乘船潜回上海。这年秋调到南昌江西省委机关工作。1930年1月,省委机 关遭破坏,带着婴儿返回上海,为了革命工作需要,将孩子送到武汉堂兄家寄 养。“九一八”事变后被派到东北,先后任中共满洲省委妇女委员、满洲省总 工会组织部长、哈尔滨总工会代理书记,领导了哈尔滨电车工人罢工斗争。1 935年秋调珠河根据地,任三军一师二团政委,发动群众进行抗日斗争。不 久,率领地方游击队参加东北抗日联军,任第三军二团政委。11月在战斗中 负伤被捕。1936年8月2日被日军杀害。 作者: 小小熊笨笨 2007-2-5 15:39 回复此发言 -------------------------------------------------------------------------------- 6 回复:===四川名人录== 刘 湘 (1890—1938年) 名元勋,字甫澄,大邑县人。1908年起入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毕业后任排长。辛亥革命后任川军营长。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阻击讨袁军立功,升团长。1916年与入川护国军对战,升旅长。1918年护法战争中拥熊克武,任师长,据合川、武胜、永川、荣昌、铜梁、大足、璧山7县防地,开始建立四川速成系集团。1920年被委为第二军军长。次年2月与第一、三军联合逐川督刘存厚出川,于7月2日就任川军总司令兼四川省长。8月任援鄂军总司令,出兵湖北,战败退回四川。与熊克武第一军争夺四川霸权 ,失败后退居大邑老家。次年又联络旧部将熊克武部逐出四川。1924年5月拒受北京政府委任的川滇边防督办,在重庆称四川善后督办。1925年2 月任川康边务督办,拉拢黔军及四川各军,击败杨森部,于8月被委为四川善后督办。北伐易帜后任国民革命军二十一军军长。1933年击败刘文辉,掌握四川军政大权。同年任四川“剿匪”总司令。1935年12月任四川省主席、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次年12月任川康绥靖公署主任。1937年率部出川抗日,任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兼二十三集团军司令官。因胃病复发,猝死于汉口。 王铭章 (1893—1938年) 字之钟,新都县人。少时入四川陆军小学,1911年秋参加保路同志军起义 。1912年到南京入陆军中学,参加攻打上海制造局的战斗。返川后入四川陆军 军官学校,1914年毕业后历任排、连、营、团、旅长,参加四川军阀间的混战 。1933年任师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37年率41军122师出川抗日。先在晋 东驰援娘子关,节节阻击日军。接着坚守正太路南侧,与敌接战,掩护友军。1938 年台儿庄战役前,日军南北两路向徐州进犯。他任41军前方总指挥,率122师 和364旅进驻山东滕县,保卫徐州。3月14日接敌,奉命固守三日,他以约3000 人的劣势兵力与拥有空中支援的3万余日军浴血奋战,屡创犯敌,守城四天多, 直到17日与敌巷战,中弹牺牲。滕县守卫战阻滞了日军的进攻,为台儿庄战役 的胜利赢得了时间。国民政府追赠他为陆军上将。1984年9月,四川省人民政 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颁发了烈士证书。 邱少云
(1926—1952年)
铜梁县人,生于贫农家庭,13岁为地主放牛,后当学徒、工人,又被国民党军抓去当壮丁,受尽旧社会的剥削和压迫。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10月12日在朝鲜金化以西三九一高地的战斗中,被敌军投下的燃烧弹引起的烈火烧身,为了不暴露部队埋伏地点,忍着剧痛,坚持不动,直到最后壮烈牺牲,保证了整个战斗的胜利。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并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武则天 魏征... 作者: 小小熊笨笨 2007-2-5 15:40 回复此发言 -------------------------------------------------------------------------------- 7 回复:===四川名人录== 孙中山曾感慨“惟蜀有才,奇瑰磊落”! 诸葛亮在张飞进川的时候说过:川中多豪杰,当小心... 金雍老先生曾经说过:巴蜀多才士,东坡居第一. 蒋界石曾经说过:四川人文中国第一 李 鹏曾经写诗赞道:望尽巴山蜀水,才俊辈出.. 作者: 小小熊笨笨 2007-2-5 15:40 回复此发言 -------------------------------------------------------------------------------- 共有贴子数7篇 标 题:
内 容: 图片/视频链接: (如何贴图/贴视频?)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注册
©2007 Baidu 贴吧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