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首次到成都
,带来了质疑众多保健品的新书并将在“君子之辩”中对阵四川民间学者
高个、清瘦、笑容有些羞涩,方舟子静静站在双流机场的人流中,向记者伸出手。昨(21)日下午,本报记者独家采访了首次来蓉的“打假斗士”,他边吃火锅边讲“打假”经历,时而严肃时而羞涩,感觉“有点不一样”。

“打假斗士”到来,无人认识
昨日下午4:30左右,双流机场一号出口,站满了等待接机的人,与往常一样热闹。没有人特别留意到这样一位男子:左手行李箱、右手电脑包,高个的身材,由于清瘦而更加突兀。对迎上来的记者,他投以抱歉的笑容:“你好,我到了。”———为了进行科普讲座和新书签售,“打假斗士”方舟子准时到了成都。
天蓝衬衣、休闲裤,加上一双运动鞋,一身简练清爽的打扮;棱角分明的脸庞,不同于之前见诸于媒体的照片———站在记者面前的方舟子迥然另一人,眼神没有“打假”时的那种凌厉,偶尔笑起来似有羞涩。碰面、问好、等车,短短几分钟,他始终低声说话,抱以礼貌的微笑。
没有旁人的围观,也没有好奇的关注眼神,方舟子像一个普通乘客一样,静静地离开了机常
坐在车上的方舟子,听到记者打电话说四川话,开始饶有兴趣的和记者讨论方言,“你说四川话我听得懂,但是我说家乡福建话,你们就听不懂了。”他笑着说。“你说一句听听?”“#%¥#@……”方舟子说完,有些得意地问记者:“听懂了吗?”见记者摇头,他哈哈地爽朗一笑,“我说,成都,我来了。”
知道杜甫草堂,但没兴趣去
“现在是北京
最好的天气,是春天。”吹着成都的凉风,方舟子笑着说:“这是我第一次到成都,也是第一次到西南来。”他说,他知道杜甫草堂、武侯祠、还很喜欢杜诗,不过,他却表示没有多大兴趣前往。“我觉得,那个杜甫草堂所在不一定是准确的。”他笑着摇摇头表示了一贯的质疑态度:“我对他感兴趣,详细查过。”他又解释了自己不去的另一个原因:“我觉得现在国内的景点都太商业化了,让人感觉不舒服。”
似乎成都的火锅更能引起他的兴趣。4:30到机尝5:20到宾馆,仅仅休息了半个小时后,6:00左右,方舟子便出发前往一个火锅店。品味火锅,是方舟子的行程安排之一。陪同一起前来的北京方兴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庞青,他笑着介绍:“他其实也是一个美食家。”
“我18岁以前都没有吃过辣的。”方舟子有些不好意思地对记者解释,“但是我对川菜一点都不陌生,北京很多较好的餐饮都是川菜馆,很知名。”火锅端上来了,红艳艳的辣油翻滚着,“这个油比北京的火锅,厚多了。”嘴里说着,方舟子毫无惧色地开始动筷子,并向记者打听重庆
和成都火锅的不同。
□关于新书
找了10家出版社谁也不敢出
方舟子此次的西南之行,主角是一本《科学成就健康》的新书。“2004年就基本完稿了,但是没有人敢出。”他有些激动。
这是方舟子的第14本书,他说自己出书总会遭遇不一样的“难”。“找了10家出版社都被拒绝,包括他的一些朋友也有顾虑,表示为难。”庞青回忆了这个曲折的出版过程。庞青2004年向方舟子约稿,2004年底全稿都出来了,由于指名道姓的揭露保健品厂家和许多批评中医的内容,许多出版社都不敢接招。“你这个稿子,不是给我惹麻烦吗?”别人丢给庞青一句话。
后来由新华出版社出版的新书,已经删除了部分内容。“否定中医理论删掉,保留了质疑部分,保留了对脑白金、核酸营养的揭露。”庞青说。
□关于辩论
成都“君子之辩”对阵民间学者
对于在“君子之辩”中的对手、电子科技大学的赵常德等人,方舟子并不认识,他称他们为“民间科研者”。“我不介意交流,只要是一个公开理智的氛围。”他表示,希望不要偏离主题,带有个人情绪,更不要有人在下面胡乱起哄,破坏现场秩序。
曾有人担心方舟子安全,提出是否要限制进场人数,他很爽快地拒绝了,“《科学成就健康》这本书里的内容涉及很多百姓生活,除了新语丝的网民,我也想借这个机会,传递给更多成都市民。”
而另一边,电子科技大学的赵常德也致电记者表示:他们一方将会有6人左右前去听会,作为上台的2位代表,他正在积极准备资料,“我们代表了四川的民间学者,当然也希望有一个良好的交流环境,维持一个理智冷静的心态。”
早报记者谭晓娟摄影华小峰
方舟子成都行程
22日,签售新书并参加“君子之辩”23日,在四川师范大学进行讲座24日离开成都前往重庆
成都武侯区法院公然禁止人们反对伪科学和学术造假
·方舟子·
由成都武侯区法院陈克刚、刘原、陈金柱在2月15日对丘小庆一案做出的判
决书长达29页,但是涉及具体案情的很少,主要内容是在大谈法学、科学哲学的
理论问题,前者是从法律教科书抄的,后者是从反科学文化人、天地生人那些反
对揭露伪科学和学术造假、要求取消“伪科学”一词的文章那里抄来的(例如,
几乎全文照抄我以前批驳过的李侠《警惕反伪科学运动扩大化》一文),最后的
结论是:科学是发展的,因此谁都无权说人在搞伪科学、学术造假,所以说人搞
伪科学、学术造假就是侵犯了其名誉权。
抄录几段“精彩”段落:
“本案中,张淑华、欧真蓉在信函中称丘小庆‘科学造假’、发明‘纯属杜
撰’等等,如前所述,该行为已经构成了对丘小庆名誉的损害。因此,张淑华、
欧真蓉的行为具有违法性并具有过错。”
“如果万有引力学的创始人牛顿和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海森堡进行论战,
谁能指责对方的学说是伪科学呢?因此,从真理的相对性角度而言,伪科学这一
词汇本身也是伪的,因为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客观正确的真理。或许
用“不符合现代科学知识”这样的描述更合理。科学发展到现代,已经发展成为
既高度综合又高度分化的学科体系,任何人都不可能成为万能的科学家。我们不
能以自己掌握的学科知识作为真理而指责他人的学科知识为伪科学,这样的做法
必定要遭到失败。”
“因为科学发展的问题上,应该具有一种开放的胸襟和气魄:给任何观点一
个表达的机会,由实践来证明哪一个更科学。正如伏尔泰曾经说过的那样:我可
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如果科学连一点相反的意见都
害怕的话,那么科学的生命力又将何在!但是本院强调的是科学的对话应当基于
科学的态度,而不是断然指责他人为伪科学或者是科学造假。”(按:这一段基
本照抄李侠《警惕反伪科学运动扩大化》一文。但是该院却不誓死捍卫揭露学术
造假者说话的权利。)
我不知道为何这个法庭的法官自我感觉这么好,居然自认为比谁都更明白什
么是科学、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发展规律,居然敢于指导科学如何发展,
禁止人们反对伪科学和学术造假。
该法庭还有一个高超的逻辑:你既然在诉讼之前说人学术造假,就应该是已
经认定了其造假,因此在发生诉讼之后要求法院找有关机构做是否造假的鉴定,
就跟法院先做判决开庭审理一样,没有意义!
这份判决书是中国法庭公然支持伪科学、学术造假,反对揭露伪科学、学术
造假的宣言书!搞伪科学、学术造假的人有福了!
又,网上有帖子称:“我所了解到的武侯区法院的法官们,在业务能力这一
点上,都是比较优秀的。在人均收案结案率、案件调解率、上诉率、改判率等方
面,在同级法院当中都是比较杰出的。我所师从的陈克刚法官,业务能力十分突
出,其制作的判决书以说理见长,以文词见彩,更以通俗易懂赢得案件各方当事
人的认同和称道。陈克刚法官每年都有判决在成都市优秀法官审判书的评选中获
得嘉奖,其事迹还一度被成都商报、新郎网等媒体所报道。在日常的交流中,我
感受到陈法官正是出于对审判工作的热爱,为了真正用好自己手中的权力服务民
众,服务百姓,才刻苦钻研,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投入到工作当中。”
其实陈克刚法官判决书中为人称道的“以说理见长、以文词见彩”是抄来的,
难怪会如此同情学术造假者。
(XYS20070308)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