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向我约稿
[首页] [关于本站] [新闻中心] [2024年郑光路《成都旧事》《四川旧事》《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我的相册] [留言板]


2024年郑光路《成都旧事》《四川旧事》《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拍案惊奇!郑光路精彩特稿[图片: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中)及夫人濑田裕子与郑光路合影]
文史长廊精品[左图:郑光路(左1)应邀拍电影时]
文革类老照片.美术作品链接[左图:郑光路当医生时和原珠海市市长梁广大(左)合影]
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现象研究专栏[图:郑光路(左1)与常演“皇帝”的张铁林先生(左3)]
郑光路巴蜀文化及历史类作品[篮球巨人穆铁柱和郑光路]
近50年当代史研究史料[左图:原国务院侨务办公厅负责人庄炎林(左)与郑光路合影]
[文革专栏]本网特色,翻页内容甚多![本栏图片:郑光路1966年在天安门]
评说成都、四川[图为著名学者魏明伦先生(右)与郑光路]
四川特色作家文章[左图为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先生(右)和郑光路]
历史往事揭秘专栏[左图为郑光路收藏的文革宣传画]
“社会评论”精品转载[左图为郑光路(左)与成都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刘学文]
中国近现代文学掠影[左图为张邦元(右)绝技童子功“隔山望月”与郑光路同摄]
中国知名文革史研究者精品专栏(!本网热烈推荐:链接严肃学术网站渤海大学网),极其丰富多彩!
中国历代文学研究专栏[老武术家王树田(中)郑光路(左1)刘绥滨(左2)市武协副秘书长王学贤(左3)]
!连载郑光路最新长篇力作《打工妹怪遇》欢迎阅读和书商、出版机构及影视改编合作!
网友交流专栏[郑光路作品讨论会上民革市文史委员会主任王大炜(右)作家白郎(中)和李克林教授(左)]
《川人大抗战》选载[成都媒体为《川人大抗战》举办座谈会后李克林、流沙河、王大炜、卢泽明等先生同摄]
巴蜀文化和掌故[海外作家与成都卢泽民、章夫、冉云飞、郑光路(1排左1)、白郎、蒋蓝等]
今年郑光路有影响的新作[左图上排右起:郑光路、郑蕴侠、副导演商欣。下排为导演刘子农及张国立、王姬等]
当今文学界之怪现状[文革结束郑光路(1排右1)考入大学与同学去安仁镇接受“阶级教育”]
转载网络精品[1987年郑光路(右1)与华西医大副院长张光儒博士(右2)在珠海工作时游澳门]
老成都掌故[左图为郑光路(右1)在青城山上清宫与道士练剑]
武侠文化[左图:右1郑光路,右2习云太教授(中国武术一级教授),右3刘绥滨,右4铸剑专家龙志成]
滑稽妙文选[人生如戏,图为郑光路(右1)1985年应邀参加影视剧拍摄时照片]
中国文学、史学与世界[图为法国学者大卫(左)和郑光路
巴蜀文化中的杰出人物[本栏图片说明:中国著名电影艺术家谢芳(中)、张目(右1)和郑光路合影]
四川及巴山蜀水人文[左图为郑光路(1排中)1985年与几个弟子同摄]
当今社会奇稀罕事、伤心事、可怕事[左图:郑光路舞禅仗习武照]
文史文学精品转载[图为1990年郑光路(后排右2白衣者)与众武术人士在少林寺参加武术拍摄]
郑光路欣赏的古典、文学、史学作品推荐[1986年郑光路(上排左3)参加武术表演赛后和四川武林好友摄]
阅之有益的史学方面学术文章[图为郑光路(中)当医师时在医院为病人作手术]
郑光路著《中国当代热点问题透视—中国气功武术探秘》选录
郑光路文革研究专著介绍[图为两本专著封面]
四川近、现、当代史研究史料参考[郑光路1987年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工作时照片]
文化与教育[图为郑光路练铁指功练武照]
体育武林前辈【左图:1984年时郑光路与李孟常师傅(右)。右图:郑光路与黄林派钟方汉师傅(右)】
郑光路巴蜀文化研究专著[郑光路与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郝勤教授]
隆重推荐作家原创精品[《武当》杂志主编刘洪耀(右)与郑光路]
过来人回忆文革历史[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当受苦知青时,点击图很瘦]
官方报刊资料(主要为文革时期)选登[本栏图为文革中的恐怖刑场]
知青问题研究[郑光路1970年当知青时艰难环境下仍自强练功“朝天蹬”]
名家杂谈精粹[郑光路(左1)与四川武术名家黄明生(左2)、李兴白(左3)1985年在电影剧组]
抗战文史[英勇殉国的饶国华中将之女饶毓秀(左1)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之子李克林(左2)与郑光路]
四川著名学者、作家岱峻专栏[作品充满空灵雅趣和智慧沉思。图为岱峻夫妻恬静生活]
四川著名特色学者、作家陈稻心专栏[图为陈稻心先生(左)与郑光路]
中国著名作家雁翼专栏[左图为中国著名老作家雁翼(左)与郑光路合影]
学术界百家争鸣[左图:四川曲艺界大师邹忠新(左)与郑光路在一次文艺会上]
武侠小说评弹[1986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肖应鹏(右3)在一次会上]
四川著名武术家(排名不分先后!)[郑光路(左1)与著名武术家王佑辅(左2)邹德发(左3)合影]
宗教文化与人生、文学[图为郑光路(左)与四川一高僧]
佛道、医学、养生文化[图为郑光路(左)与武友在山中古佛寺练武养生]
纪实历史、文学长篇[香港《明报》1987年刊登郑光路当医师搞科研时照片]
中国传统文化名篇[1987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全国地趟拳冠军陈刚(右3)]
门外诗歌谈[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下排右1)和红卫兵战友]
放眼世界专栏[红卫兵文革闯将]
免费网上书屋、实用网站[more翻页还多!]图为毛泽东与张玉凤
中国各地优秀作家陆续推出专栏
重要精华文章专栏![左图:中国民生真实的另一面“黑窑矿工”]
2024年郑光路出版之新书及新闻


·写作范围:文史、文革史、抗战史研究,以及社会纪实文学作品(中国社会热点问题类纪实)
·姓名:中国独特题材文学网
·笔名:站长:郑光路
·电话:--
·手机:423648068@qq.com
·OICQ:--
·电子邮件:423648068@qq.com
·通讯地址:中国.四川省.
·邮政编码:--
--管理中心

  本站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作者:邓拓 燕山夜话

作者: -上传日期:2006/12/20

     
  
作者:邓拓     

燕山夜话  
  
 
 
历代封建统治阶级设定的学校制度,虽然教学的目的是落后的或反动
的,但是教授法仍有许多可取之处。汉代的儒学是人所共知的,可以不说;
且说蒙古族统治的元代。
据《元史》《选举志》载,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立国子学而定其制,
设博士通掌学事,分教三斋生员。⋯⋯复设助教,同掌学事,而专守一斋;
正录申明规矩,督习课业。⋯⋯博士、助教亲授句读音训,正录伴读,以次
传习之。讲说则依所读之序,正录伴读,亦以次而传习之。次日抽签,令诸
生复说其功课。”这样的教授法,明清以后基本上没有改变。
而且,从前有许多知名的学者,往往私人讲学,他们的教授法更有特
色,如宋代廖莹中的《江行杂录》描写了司马光的教授法,他说:“温公之
仕崇福,春夏多在洛,秋冬在夏县,每日与本县从学者十许人讲书,用一大
竹筒,筒内贮竹签,上书学生姓名,讲后一日即抽签令讲,讲不通则微数责
之。”我们的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似乎应该比司马光更严格一些,而决不应该
比他还不如。
具体说来,各科有各科的要求,当然说不完。但是,不管什么学科,
教师总应该经常考查,直到学生真正懂了为止。复习的题目尤其应该使学生
觉得有兴趣,而不觉得是负担。教师自己更要经常努力学习,对自己讲授的
学科内容,如果学得烂熟,教起来自然就能生巧了。
“科班”的教育法
读了盖叫天老先生的艺术经验谈《粉墨春秋》以后,有许多感想。偶
尔跟朋友们谈起这本书,特别对于其中所述的旧科班的教育法——量体裁
衣,总觉得意味深长。
所谓量体裁衣,在这里实际上是指的老师培养学生的方法,也就是老
师对每个学生的前途,表现出严肃负责的精神。这对于我们现在教养子女、
培育青年、训练干部等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盖叫天老先生的这一部书,绝大部分是根据他自己亲身的经历写成的。
当他讲到量体裁衣的时候,虽然他声明自己并没有亲身经历,不过他还是亲
眼看见过那些情形的。
他说:
“早先,孩子们进科班,与现在学校招生相仿佛,也有一种考试的办法。
不过这考试不是决定录取不录取,而是决定孩子们在生、旦、净、末、丑中
学哪一行当。”
你看,旧戏班的老师一开始就要替学生决定他应该学习什么行当,这
是何等认真负责的态度啊!我们对自己的子女和青年学生,似乎都还缺乏这
种负责的精神。这是为什么呢?我想这大概是因为一般人不注意培养青年的
方法,特别是不善于掌握对每一个青年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的方法。这
种方法实际上就是量体裁衣的方法。盖叫天老先生详细地介绍了这种教育方
法。他说:
“入科班那一天,老师坐在屋子里,孩子们都守在屋外面,静候老师的
传呼,叫一个名字进去一个。第一个被叫到的,推开房门,一闪身进去,站
定。老师一看是个身体魁梧的孩子,大大的个儿,长得粗眉大眼。老师吩咐:
上前走五步。他应声朝前迈了五步。一步步迈得很扎实。咳嗽一声!老师又
吩咐。哈哼!他大声咳了一下,很响亮,听上去粗壮中透着正气,有那么一
点类似二进宫里的徐延昭气派。于是,在花名簿上这个孩子的名下,老师给
暗暗地注上个铜锤字样。然后让这孩子退过一边。”
就这样一个又一个地进行了初步的了解,有的象“老生”,有的象“二
花脸”,有的象“小生”,还有象“青衣”、“花旦”、“彩旦”的等等,“老师
都按孩子的身材、形态、声音,分角色不同的行当和类型,先暗暗记上一笔”。
虽然,这些只不过是一个初步的印象,还需要做进一步的考察;但是,有了
这么一些具体的初步印象却是非常重要的。
接着,老师还要进行比较深入的考察,以便更加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特
点,好给他们选择适宜的行当。为了这个目的,下面的过程是必要的:
“孩子初入班,头几天老师们不给他们一点儿规矩,让他们和大家一样,
任自己的野性子,自由自在地爱怎么玩就怎么玩,不感到一点拘束。清晨起
来,科班里练功的时候,让新入科的孩子们在一旁观看,老师同时也在那里
暗暗观察每个孩子的表情,看他们对哪一路行当有兴趣。⋯⋯这样老师对每
个人的性情爱好便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于是又在这些孩子的名下暗记一
笔。⋯⋯经过几天的观察,孩子们又再一次给叫到老师面前。⋯⋯你愿意学
什么?老生?花旦?武生?小生?还是花脸?孩子想了一想,说出了自己的
愿望。老师把他所说的和这几天观察的结果对照一下,没错,他的举止行动
和他自己的愿望常常是相一致的,于是这才按生、旦、净、末、丑,决定下
每人应学的行当,而孩子的命运也就这样大体上被确定了。”
看来旧科班的这一整套方法是符合于教育学原理的。我国古代对于人
才的培养和使用,也很注意“量才而教之,量才而用之”的原则。如《汉书》
《董仲舒传》记载,董仲舒在一篇奏疏中提出建议:“兴太学,置明师,以
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才。”他还建议:“量才而授官,录德而定位。”
类似这样的主张,历代都有,可以说是老生常谈,简直很不容易引起人们的
重视。
然而,这种量体裁衣地培养和使用人才的方法是比较科学的,也是从
实际出发、符合实际需要的。整个社会全面地采用这种方法,就能够有计划
地造就各种各样的人才。
但是,这和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所谓“天才教育”那一派学说,必须
区别清楚。旧中国反动的资产阶级学者如胡适之等人,曾经对于所谓“天才
教育论”随声附和,极端片面地主张只让少数“天才”去受教育。比如《胡
适论学近著》中写道:“从那绝大多数的青年学生里,选拔那些真有求高等
知识的天才的人去升学。”这就等于把成千上万的青年学生都关在“高等知
识”的门外了。这种所谓“天才教育”岂不是荒唐之至吗?
我们绝对不能赞成那样的“天才教育”。我们主张聚天下人才而教育之,
教育的方法是因才施教,也就是量才而教。这种教育方法,是集体教育和个
别辅导相结合的方法。
根据社会各方面的实际需要,允许各行各业培养和使用必要数量的人
才,让每个青年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都能得到老师的具体帮助,而每个
老师对学生也都能负责到底,量体裁衣,使各种人才各得其所。
写到这里,旁边有同志问道:你这不是主张恢复旧科班制度吗?我说:
这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何不可!
“烤”字考
生活在北京的人,都知道北京西城宣武门内大街有一家著名的“烤肉
宛”。但是,很少有人去注意这家的招牌有什么值得研究的问题。其实,这
个招牌的头一个字,“烤”字就很值得研究。
前几天,一位朋友给我写来一封信,他说:
“烤肉宛有齐白石所写的一个招牌,写在一张宣纸上,嵌在镜框子里。
文曰:‘清真烤肉宛。’在正文与题名之间,夹注了一行小字(看那地位,当
是写完后加进去的),曰:‘诸书无烤字,应人所请,自我作古。’(原无标点)
看了,叫人觉得:这老人实在很有意思!因在写信时问了朱德熙,诸书是否
真无烤字;并说,此事若告马南邨,可供写一则燕山夜话。前已得德熙回信,
云:‘烤字说文所无。广韵、集韵并有燺字,苦浩切,音考,注云:火干。
集韵或省作熇,当即烤字。燺又见龙龛手鉴,苦老反,火干也。’烤字连康
熙字典也没有,确如白石所说,诸书所无。”
我很感谢这位朋友,他引起了我的兴趣,也引起了报社记者同志的兴
趣,他们还把烤肉宛的匾额等拍了照片。原来这个匾额的款字写着:八十六
岁白石。计算齐白石写这个匾额的时候,是一九四六年,还在解放以前。
据说,当时白石老人常到宛家吃烤肉,多次写字画画送给店主人。比
如有一次,白石老人画了几枝梅花,题两句诗:“岁寒松柏同精健,知是无
生热血多。”这似乎是在国民党反动统治期间表示一种不甘屈服的意思。他
用这副画送给烤肉宛,当然也包含有对店主人的勉励之意。过了两年,白石
老人八十八岁的时候,又画了一幅寿桃送给店主人,题曰:仁者多寿。不难
了解,这不但是老人自寿,而且也为店主人祝寿。齐白石和店主人之间这样
亲密的关系,实际上不过是烤肉宛和各阶层市民群众的亲密关系的一个反映
而已。
因为烤肉宛服务的对象,主要的是城市的劳动人民,所以这一家的招
牌也是按照人民群众的口头语来命名的。你看这个招牌多么通俗,多么容易
上口啊!为了适合于劳动人民的口语,用字是否要考证出处,当然就不算什
么重要的问题了。
特别是在解放以后,按照群众的习惯和需要而产生的许多简体字,逐
渐被社会所公认,成为正式通行的文字,因此,象烤肉宛这样的招牌,就更
加使人一见如故,不以为奇了。
应该提到,梅兰芳同志生前,曾于一九六○年十月为烤肉宛题了一首
诗。他写道:
“宛家烤肉早声名,跃进重教技术精。劳动人民欣果腹,难忘领导党英
明。”
的确,烤肉宛三字,对于北京的劳动人民实在是太熟悉了。拆开来,
光说一个烤字,人们也会马上联系到烤肉或烤肉宛。
这个“烤”字虽然是“诸书所无”,但是并非完全不可稽考的毫无根据
的杜撰文字。
前面摘引的信上已经查考了《广韵》、《集韵》都有“燺”字,《集韵》
又省作“熇”字,就是“烤”的本字。不但这样,《说文》中也有“熇”字,
段玉裁注云:
“火热也。大雅板传曰:熇熇,然炽盛也。易:家人嗃嗃,郑云:苦热
之意,是嗃即熇字也。释文曰:刘作熇熇。”
由此可见,“熇”字的出处应该追溯到《诗经》《大雅》
《板》八章中。原文是:
“天之方虐,无然谑谑。老夫灌灌,小子跷跷。匪我言耄,尔用忧谑。
多将熇熇,不可教药。”
最初显然没有烤字,而只有熇字,这是可以肯定的。那末,后来为什
么变成烤字呢?看来这大概因为熇字是“苦浩切,音考”,日久天长,人为
了了便于记忆,索性把它改为从火从考。从火则表示以火烘热;从考表示它
的读音。这是很合理的一个改变,它符合于我国文字推演和发展的一规规律。
近几年来,大家在推行简体字的过程中,都比较熟悉“约定俗成”的
道理。“烤”字的长期演变过程,恰恰就是约定俗成的一个典型。
然而,对于这么一个早已被公认了的俗字,齐白石采用它的时候,却
要郑重注明是“自我作古”,这是多么认真的态度!比起白石老人来,我们
现在对于简化字体的工作,有时态度就未免轻率了一些。
以“烤”字为例,我们似乎可以试将新的简体字,一个一个地进行查
考,看看它们是否都是有来历的和合理的。
十日一水,五日一石
我家昨天接待了一个学美术的青年人,他要我给他题字,我就写了八
个字:十日一水,五日一石。
青年人要求解释这八个字的意思。他对这八个字并不感到陌生,但是
他要求作进一步的了解。我当时说了许多,也不知道他是否听明白了。
鼓励青年人勇敢进取的精神,我想这无疑是完全必要的;但是,提醒
青年人不可骄傲自满,我想这同样是非常必要的。站在我面前的青年人是美
术学校今年应届毕业生,我当时直觉地认为有必要把这八个字送给他。
这八个字的出处是唐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杜甫的一首诗,它的题目是《戏
题画山水图歌》。原诗写道: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壮哉
昆仑、方壶图,挂君高堂之素壁。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水与银河通,
中有云气随飞龙;舟人、渔子入浦溆,山木尽亚洪涛风,尤工远势古莫比,
咫尺应须论万里。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松半江水。”
对于这首古诗,尽管别人可以做许多解释,我却认为最重要的是作者
告诉我们:从事艺术创作,必须聚精会神,认真严肃,深入客观世界,观察
和分析事物的特点,进行艺术的概括和描写。这个道理对于年轻的艺术学徒
和成名的艺术大师都是通用的。特别是形象艺术,如绘画、雕塑等的创作,
古今中外的艺术家在这一方面有成就的,没有一个不曾付出了巨大的劳动。
所谓十日一水,五日一石,这句话当然不能被机械地加以解释,认为
艺术创作过程越慢越好。关键是在于如何深入实际生活,观察客观事物,抓
住一水一石的本质特征。
我们曾经见过齐白石画虾,好象下笔便是,容易得很;殊不知他的每
一笔都经过了无数次细心观察,反复练习,到了维妙维肖而后已。从他实际
观察到酝酿构思以至下笔落纸,整个过程也许要费很长的时间,远不止十日、
五日而已。
同样的道理,也有的山水画家看到一个奇特的景色,马上构成了一个
美妙的画面,他迫不及待地要把它画下来。这个过程似乎很短,并不花很多
时间;然而,画家笔下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的勾勒、刻划以及皴、擦、渲、
染的技法,实际上却是在长期绘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有时画家为了表现眼
前山水的特点,试图改变自己熟习的技法,采用某种新的技法,就往往要花
费许多工夫,结果还不一定能够满意,甚至十日、五日也画不成一水、一石
哩!
古今中外著名的艺术家,有的创作过程特别困难而费时费力,但其成
就往往十分惊人。这是因为他们的作品几乎每一幅都是一个新面目,绝无相
似之处。这样的创造力不能不令人敬佩。宋代有一位最著名的山水画家,名
叫郭熙,他在《林泉高致》一书中说:
“凡一景之画,不以大小多少,必须精注以一之,不精则神不专。必神
与俱成之,不与俱成则精不明;必严重以肃之,不严则思不深;必恪勤以周
之,不恪则景不完。故积惰气而强之者,其迹软懦而不决,此不注精之病也;
积昏气而汩之者,其状黯猥而不爽,此神不与俱成之病也;以轻心挑之者,
其形脱略而不圆,此不严重之弊也;以慢心忽之者,其体疏率而不齐,此不
恪勤之弊也。故不决则失分解法,不爽则失潇酒法,不圆则失体裁法,不齐
则失紧慢法,此最作者之大病也。”
这一段话非常精辟,不但说出了山水画创作的关键问题,而且也指出
了其他艺术创作的成败关键。他的儿子郭思在这一段后面加注道:
“思平昔见先子作一、二图,有一时委下不顾,动经一二十日不向,再
三体之,是意不欲,意不俗者岂非所谓情气者乎?⋯⋯已营之又澈之,已增
之又润之,一之可矣又再之,再之可矣又复之,每一图必重复始终,如戒严
敌,然后毕。⋯⋯天下之事不论大小,例须如此,而后有成。”
看了郭熙父子的文字,我们不能不佩服古人的创作精神。他们的作品
能够流传至今,放出耀眼的光辉,决不是偶然的啊!古今中外还有许多画家、
雕刻家等同样的例子,只要我们不自满于已得的成就,而肯虚心学习他们的
长处,那末,前人的经验对于我们的艺术创作将永远是有用的。
由张飞的书画谈起
近来北京出版社印行了颜、柳、欧几种字体的《标准习字帖》。在这几
本字帖的《编后》中,有如下一段话:
“我国书法家很多,不能一一介绍。⋯⋯我国书法家并不限于文人,武
将中亦不少,如张飞、岳飞等,文武兼备的将领中尤多,如颜真卿、范仲淹
等。”
有的读者看见这里说到张飞,很惊奇,来信问道:
“张飞是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热如奔马,长坂
坡一声吼,喝断了桥梁水倒流的人物,怎么也会是书法家呢”会不会这是姓
名的巧合呢?若不是,请把张飞的书法介绍一下,并设法让大家欣赏欣赏张
飞的字迹。”
现在我就按照来信的要求,谈谈这个问题。
相传张飞不但能写字,还会画画。而且这位被称为书法家兼画家的张
飞,并非姓名巧合,他恰恰就是三国时代蜀中的大将燕人张翼德也!你说这
是难以置信的吗?然而,这个传说却很有影响,事实上也不是全无根据的。
有关张飞书法的记载,最早见于南北朝时代梁陶宏影的《刀剑录》。他
写道:
“张飞初拜新亭侯,自命匠炼赤山铁,为一刀。铭曰:新亭侯,蜀大将
也。后被范疆杀之,将此刀人于吴。”
一部分人解释说,这个《新亭侯刀铭》便是张飞自己写的。但是现在
原物既已失传,此说也无从对证了。
此后似乎很少有人谈起张飞的书法。到了明代,出现了一部《丹铅总
录》,其中另有一条关于张飞书法的记载:
“涪陵有张飞刁斗铭。其文字甚工,飞所书也。张士环诗云:天下英雄
只豫州,阿瞒不共戴天仇。山河割据三分国;宇宙威名丈八矛。江上祠常严
剑珮;人间刁斗见银钩。
空余诸葛秦川表,左袒何人复为刘!”
从这一则记载看来,铭文似乎是张飞自撰自写的。可惜我从来没有见
过这个铭文,不知道是否有哪一位朋友能够找到它的真迹或可靠的拓本。特
别是四川彭水县的读者,最好就在当地查一下,到底有没有张飞写的刁斗铭。
如能找到并且把它发表出来,供大家研究和欣赏,那就太好了。
另外,大约也在明代,四川流江县又发现了一个摩崖石刻。这便是所
谓《张飞立马铭》,又叫做《八濛摩崖》,明代陈继儒的《太平清话》等书早
有记载。这个铭文是:
“汉将军飞,率精卒万人,大破贼首张郃于八濛,立马勒铭。”
这个铭文现在只能找到清代光绪年间的一个拓本。据清末胡升猷的题
识称:“桓侯立马勒铭,相传以矛鍮石作家,在四川渠县石壁。今壁裂字毁。
光绪七年六月,检家藏拓本,重钩上石。”对于这个拓本,曾经有许多人鉴
定过,认为它不象是汉代的碑刻,可能是后人所造。同时,据《四川总志》
所载,铭文中“军”字作“张”字,“铭”字作“名”字,与拓本又有出入。
原迹是在流江县或是渠县,说法也不一致。如果四川的读者,能够到这两个
地方去看看是否还有这个摩崖石刻的残迹或古拓本,凭实物下判断,我想不
难把真相弄清楚。
除了这几件相传为张飞的字迹以外,我们无妨顺便提一下张飞的画。
据明代卓尔昌编的《画髓元诠》载:
“张飞⋯⋯喜画美人,善草书。”
可惜的是我们现在再也找不到张飞画的真迹了。而且光凭这一条记载
似乎证据也太薄弱,不能确切证明张飞的画究竟如何。
照此看来,无论对于张飞的书或画,我们都没有理由随便就下肯定或
否定的断语。
我们既不能武断地说他不会写字画画,或者说他写不好画不好;也不
能武断地说他就是书法家和画家。因为无论你下哪一种断语,你恐怕都拿不
出可靠的证据来。但是,现在既然有人正式宣布张飞是我国古代的书法家,
读者当然有理由要求发表张飞的字迹。解铃还需系铃人,恕我不能越俎代疱
了。
说到这里,我愿意再提出一点,请读者注意,就是历来相传的岳飞字
迹,如“还我山河”、“前后出师表”等,现在也已经证明并非岳飞的真迹。
岳飞写的字根本不是那个样子,而是与“还我山河”等字迹很不相同的另一
种面目。近年来上海文管会收集到的南宋拓本《风墅帖》上刊载有岳飞的信
札,他的字体非常接近于苏东坡。我希望有朝一日再发现古代的拓本或图籍,
其中也许很幸运地载有张飞的书画,那就谢天谢地,大家可以皆大欢喜。
这并不完全是一种幻想,因为古人和今人一样,如果敢写敢画,即便
不好,也能写出和画出一点东西来。张飞是三国时代的大英雄,难道他就没
有大胆写字画画的勇气不成?
老鹰能比英雄吗?
常见古今著名的诗词和图画,往往把老鹰比做英雄。例如,画一只老
鹰立在高岩或大树之上,题诗一首,或命名曰:《英雄独立图》。这个题材数
见不鲜,谁也不觉得有什么不恰当的地方。
但是,有一位在部队工作的老同志,却提出了相反的意见。他根据自
己养鹰的经验,认为老鹰是很不中用的,不应该把它来比英雄。因此,他不
赞成人们以“雄鹰”、“神鹰”等作为对人民空军的赞词。
这位老同志把他的意见告诉我,并且希望我替他查考一下,看看他的
意见在文献上有无根据。我很高兴这样做。虽然我一直没有发觉以老鹰比英
雄有什么问题,但是,经过了一些查考,现在对于老鹰的知识就比较具体一
些了。
本来以为老鹰很有神气,十分英武,这种印象也不能说是错误的。我
记得清代上海的大画家任阜长有一幅画,也是用“英雄独立”的传统题材,
上边写了一首七言绝句:
“青葱曾否受秦封?大气盘旋欲化龙。
独立英雄据高处,昂头四顾意无穷。”
你看,他把老鹰写得多么了不起?其实,这一类赞颂老鹰的诗句,在
古人的作品中还多得很呢!别的不说,只说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吧。他咏
鹰的诗大约可以找到十来首,试举他题《画鹰》的一首诗为证: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㩳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絛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在这里,杜甫以他的如椽之笔,充分地写出了老鹰英雄无敌的气概,
真是一首好诗。
至于宋代苏东坡、欧阳修、黄庭坚、陆放翁以及后来的著名作家,几
乎都有赞颂老鹰的诗句。
我们平常说的老鹰,泛指苍鹰。在动物学中,苍鹰为鸟类之一科,它
所属有鹫、鸢、鹰、隼、鹞等品种。历来中外学者公认,它们是凶猛的鸟类,
正如兽类中的虎豹一样。
我国古书最早的记载,对于鹰隼似无严格区别。《小雅》《采芑》写道:
“鴥彼飞隼,其飞戾天。”这里只有隼而没有鹰。《礼记》《月令》写道:“春
夏之月,⋯⋯鹰乃学习。”又说:“季夏⋯⋯行冬令,⋯⋯则⋯⋯鹰隼早鸷。”
这里则并提鹰隼。后来许多书上的用法都很随便。到了宋代,陆佃的《埤雅》
才分别有《释鹰》和《释隼》两篇。
此后出版的书籍,对于鹰隼的区别,虽然比较清楚了,但是仍然不很
严格。有的书上说,“大曰鹰,小曰隼”;有的说,“北方曰鹰,南方曰鹞”。
这些都不一致。
那末,历来养鹰的人到底养的是什么呢?现在看来,人们所养的大概
是兔鹰或雀鹰,也就是隼和鹞之类,未必是真正代表苍鹰科的典型品种。
据清初流行的利类思著的《鹰论》一书所述:“鹰分别种类有本地产者,
有远方来音。本地产者或取之在巢,或得之始飞,或得之成长,各等不一。
远方来者亦多种。”养鹰的人对于本地鹰,无论是喂小鹰或者是教生鹰,都
很容易使它们驯服;对于远方之鹰也不难驯服它们。据说它们“性情和平,
不怒,极听人命令”。从这一点上看,普通被豢养的鹰隼的性格确实并不刚
强。所以,驯鹰的人很容易抓住它们的弱点而制服了它们。
例如,《鹰论》中说:“为驯服其性,栖之拳上,令鹰多夜不睡。又将
布造一宽松小套,蒙其头,常除而复套。除后即以小枝竿轻摩其头、脖、肩、
背,不致鹰恨。”这就是我们常听说的熬鹰的方法。还有“以蒜头心或亚乐
厄即芦荟敷在板上,抹入鹰嘴,即不能堪。盖蒜气及芦荟苦味,令鹰之恨性
消,而容易受教也”。如此这般驯鹰的方法,书上介绍得很详细,这里不必
要一一列举了。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关于“神鹰”和“山鹰”的介绍。所谓神鹰是什
么神气呢?据说“其力勇而迅速,卓越诸鹰。又比之鸦其辢,即羽王也。⋯⋯
此鹰力最大,而最勇。
不拘何种巨鸟,立时如攫,能击野雁、野鹅及兔、獐、麑、鹿等,每
抉其眼而食其脑。
声音猛厉。往往飞越于云端之上,从高击下,不知自何而来,且飞之
极能耐久”。显然这不是普通的鹰隼所可比。
而所谓山鹰的性格就更为突出。据说,它“较别鹰性最僻野,⋯⋯胆
大易怒,难受教。不宜抗之,如抗则愈怒;不抗亦自潜消。专攫大鸟,不屑
于小雀。连杀多鸟,只作顽嬉。逐鹊不获,则甚忿。若叫回则啄司放者之首
及面,并啄所骑之马。⋯⋯忿怒之际,恒不顾本身,间有忿怒而毙者”。这
就说明,山鹰的性格非常激烈。所以,山鹰与神鹰相斗,必致两败俱伤而死。
由此可见,老鹰中有许多品种是不好的,不足以比于英雄;但是,有
的性格十分坚强,确有英雄气概。这就必须加以分析,区别看待,不能笼统
而论。对于老鹰是如此,对其它事物也应该如此。
谈谈养狗
我国人民两千多年来都有养狗的习惯。养狗不但为了守卫之用,而且
也为了食用。
南方人固然常吃狗肉,北方人同样也吃狗肉。所以,如果养狗大概不
至于遭到反对。
然而,事情往往有出乎意外的。估计没有人反对的事情,有时竟然也
会听见种种非议。比如,有人说:养狗太讨厌,又不能圈住它,到处乱跑,
到处痾屎撒尿,不合卫生。
也有的人,一听说要吃狗肉就害怕,不敢吃。这些人即便不一定坚决
反对养狗,但是也不一定就会赞成养狗。因此,要想养狗,还得做一番思想
工作,把事实摆出来,说通道理,并且把养狗的区域和范围划分清楚,才能
得到人们的支持。
事实上,我们的祖先从来把狗当做不可缺少的家畜。古籍上有关狗的
记载多得很。
《礼记》《月令》篇写道:“孟秋之月,⋯⋯天子食麻与犬”;“仲秋之
月,⋯⋯天子以犬尝麻,先荐寝庙”;“季秋之月,⋯⋯天子乃以犬尝稻,先
荐寝庙”。《王制》篇又说:“士无故不杀犬豕。”《周礼》《地官》载:“藁人
掌豢祭祀之犬。”郑康成注曰:“养犬豕曰豢。”可见古人把狗看得同猪一样
重要,如果就“犬豕”这两个字的先后次序来说,似乎古人把狗看得比猪更
重要了。
狗之受重视,还有许多证明。《周礼》中记载“祭祀奉犬牲”的地方就
有好几处。
春秋诸子的著作中论述“犬豕鸡豚”的也不少。如《墨子》《非攻》篇
云:“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文子》《上德》篇
云:“犬豕不择器而食。”《上仁》篇云:“先王之法,犬豕不期年不得食。”
这些居然都把犬列在首位,显然不是没有道理的。
过去屠狗的职业,如屠宰猪、牛、羊的同样流行于全国各地。古代南
方和北方以屠狗为职业的,有不少著名的英雄。《汉书》《樊哙传》载:“哙
沛人也,以屠狗为事。”这是当时南方著名的屠狗英雄;《史记》《荆轲传》
载:“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高渐离。”这更证明在当时的北方,到处都
有许多屠狗的英雄。后来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屠狗业衰落了,不过吃狗肉的
人并不因此而减少。
在食用肉类中,狗肉的营养价值很高,并且能防治许多种疾病,所以
古人时常屠狗,常吃狗肉。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狗类甚多,其用
有三:田犬,长喙善猎;吠犬,短喙善守;食犬,体肥供馔。凡本草所用,
皆食犬也。”《本草》中还列举了吃狗肉的种种好处。如:安五脏,轻身,益
气,宜肾,补胃,暖腰、膝,壮气力,补五劳七伤,补血脉,实下焦,等等。
书上还特别说明:“凡食犬不可去血,去则力少,不益人。”如果详细介绍狗
的全部用途,包括狗蹄可以下乳汁,狗宝可以治噎食及痈疽疮疡,狗皮可以
制皮袄及其他许多方面,简直可以写一本专门小册子,这篇短文是说不完的。
有一点需要着重提出的,就是狗粪的用途。李时珍说:“狗屎能治诸症,
皆取其解毒之功耳。”它能治痘疮、倒黡、霍乱、症积、心腹痛,并能解一
切毒。但是,它的最重要最普遍的用途是作为农田的肥料。狗粪的肥效顶得
上最好的粪肥。在南方农村中,人们拾粪主要的是拾狗粪。因为猪、牛、羊
都有圈,算在圈肥之内,只有狗才到处痾屎。
这虽然不免令人讨厌,特别是在大城市中一般不宜养狗;但是,在乡
村和小市镇,狗粪对于卫生并无大碍,容易收拾得干净。
除了这些以外,养狗对于保护羊群还有很大的作用。在山区农村中,
牧羊人日夜担心狼来吃羊,如果能带一条狗就不怕狼了,因为狗能与狼搏斗,
协助牧羊人,保卫羊群的安全。狗还能看守猪圈、场院。至于无论城乡,凡
在空旷的仓库等处,养狗以充守卫,更有用处。
如此说来,养狗的用处很不少,为什么现在许多地方不重视养狗呢?
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一个原因,可能是与过去长期战争的特殊情况
有关。
记得在华北平原抗日根据地的冀中区,早在抗日战争初期,每当我们
的游击队和工作人员,在敌人的据点和交通线附近活动的时候,经常因为狗
叫而被敌人发觉,因此,冀中军民曾经发起了一个杀狗运动。其他根据地有
的也这么做了。这就当时的对敌斗争来说,无疑地是非常必要的。从那以后,
河北一带的狗几乎绝迹,日子长了,人们逐渐忘记了养狗的习惯,甚至于反
而不习惯于养狗了。现在,我们的生活环境,和抵日战争时期完全不同,在
农村养狗完全有条件,完全合乎实际的需要。
最后还有一点附带说明,养狗尤其合于经济的原则,因为对它可以不
必供给饲料,它主要以“食秽”为生。这也是它惹得一部分人不喜欢的原因。
然而,狗毕竟是狗,人又何必因它食秽而嫌弃它呢?
养猫捕鼠
《谈谈养狗》的短文刚发表,有一位同志就提醒我:狗和猫应该并提。
人类养猫狗有同样的历史,它们都是有益的动物,如果房子里有老鼠,就更
会想到养猫。所以,养狗、养猫无妨一起谈谈。
此话有理。我们要彻底消除四害,老鼠是四害之一,为了彻底消灭它,
养猫也有不小的作用。只是一篇短文不容易把养狗和养猫两件事都说清楚,
还是分开来谈比较好。
现在就专讲养猫吧。
养猫的目的主要为了捕鼠。记得宋代黄庭坚写过一首《乞猫》的七绝,
原诗如下:
“秋来鼠辈欺猫去,倒箧翻床搅夜眠。
闻道狸奴将数子,买鱼穿柳聘衔蝉。”
大概当时黄山谷家里的老鼠闹得很凶,竟然倒箧翻床,搅得他夜里总
睡不好。其原因就在于他那一阵子不养猫了。他原先养过一只猫,老鼠在他
家里不能活动,他每个晚上都睡得很稳。这就使他麻痹大意了,以为根本没
有老鼠,养不养猫关系不大,于是就决定不再养猫。没想到,猫一去,老鼠
就闹起来了。这一下子把他弄得好苦,到处打听,知道别人家养的猫快要生
小猫,就赶紧准备,打算再抱一只来养。
我自己也有这样的经验。前几年,同院有好几只猫,加上除四害运动
中掏窝灭鼠,效果很好,从那以后,久已不闻鼠患。近来我们的院子里,大
家都不养猫,也没有继续用其他办法灭鼠,因此,老鼠又开始活动了。最近
有一次,我们发现大小老鼠,鱼贯穿行于室内,公然示威,可谓嚣张已极。
现在我也很希望能够打听到谁家的猫快要生产,好准备去讨一只小猫。
我想只要继续积极灭鼠,再养一只猫,鼠患就一定可以迅速消除。但
是,到那时候又要注意,千万不可再抹杀猫儿的功绩,而嫌它“尸位素餐”
了。记得宋代的林逋也写过一首《猫儿》诗,他说:
“纤鉤时时得小溪鱼,饱卧花阴兴有余。
自是鼠嫌贫不到,莫惭尸素在吾庐。”
林和靖似乎以为老鼠不到他家里,是因为他家里穷,而不直接承认这
是猫儿捕鼠的功劳,这也许是写诗的时候故作波澜之笔,并非真意。但是,
他看到猫儿吃饱了就在花荫中一躺,无所事事,却并不责怪,这恰恰表明他
确实懂得了养猫的作用。我们如果养猫,也应该采取这样的态度。
明代的文征明曾经派人从朋友家里抱来一只小猫他写了一首律诗,题
曰《乞猫》,原诗写道:
“珍重从君乞小狸,女郎先已办氍毹。
自缘夜榻思高枕;端要山斋护旧书。
遣聘自将盐裹箬;策勋莫道食无鱼。
花阴满地春堪戏,正是蚕眠二月余。”
此诗表明了一个地地道道的文人对于养猫所抱的态度。他的希望只是
夜间能够高枕而眠,自己心爱的图书卷轴不至于被老鼠咬坏,如此而已。虽
然他没有买鱼喂猫,但是,这并非表示他对猫儿捕鼠的功绩估计不足。我们
现在喂猫,也不必都要有鱼。喂得太好了,它反倒不一定努力捕鼠,如果饿
了它,更会使它努力捕鼠,这是一般人都有的经验。
在农村中,许多农民养猫的目的,当然又有所不同。农民们知道,猫
儿对于保护农田作物是有积极作用的。特别是田鼠多的地方,不养猫要想消
灭田鼠,几乎没有什么好办法。
据说,猫之所以得名,就因为它能够捕捉田鼠,保护禾苗。宋代陆佃
的《埤雅》中,解释猫字的意义,说:“鼠善害苗,而猫能捕鼠,去苗之害,
故猫之字从苗。诗曰:有猫有虎。猫食田鼠,虎食田彘,故诗以誉韩奕。记
曰: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迎虎为其食田豕也。”明代李时珍总结各家的解释,
写道:
“猫,苗、茅二音,其名自呼。陆佃云:鼠害苗而猫捕之,故字从苗。
礼记所谓迎猫为其食田鼠也,亦通。格古论云:一名乌圆;或谓蒙贵即猫,
非矣。”
可见在农村中提倡养猫,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因为田鼠偷吃粮食和传
染疾疫,比家鼠有过之无不及。而这些鼠类繁殖力都非常强盛。据统计,家
鼠牝牡一对,四年之间能繁殖一百七十六万三千四百头;田鼠牝牡一对,四
年之间能繁殖一亿一千六百八十二万七千九百二十头。这又证明,无论在农
村或城市,消灭鼠害始终是一个重大的任务,随时都要抓紧,不可放松。
照上面所说的理由,我们完全可以肯定养猫捕鼠是有必要的。因为我
们大家日常忙于生产和工作,不可能经常捕捉老鼠,放毒药、设机关又有副
作用,都不如养猫捕鼠比较切实有效。
楮树的用途
山野之中,有一种落叶的乔木,叫做楮树,在我国南方生长茂盛,北
方也能生长。
但是,过去有许多人认为它不是好木材,不愿意栽培,因此,这种树
木似乎越来越少了,这是很可惜的。
楮树除了一些土名以外,在古籍中也叫做穀树。《诗经》
《小雅》《鹤鸣》篇中就有关于楮树的记载,它写道:
“鹤鸣于九皐,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
其下维穀。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朱熹注云:“穀,一名楮,恶木也。”这位道学先生一开口就否定了楮
树的价值,未免武断。但是,他总算证明了楮和穀是一物而异名。这一点大
概是没有疑问的。据《山海经》记载,我国各处由野都有穀或楮大量生长。
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说:“穀者楮也。”这更直截了当地肯定了两者是同
一个东西。后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一书,也做了相同的记载。
那末,为什么有两个名称出现呢?究竟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没有呢?
回答却不一样。一种答案是说,由于各地方言不同,所以变成两个名称。如
三国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云:“幽州人谓之穀桑,荆扬人谓之穀,
中州人谓之楮。”另一种答案说,两者稍有差别。如《本草纲目集解》引苏
恭曰:“此有二种。一种皮有斑花文,谓之斑穀,今人用皮为冠者。一种皮
白无花,枝叶大相类,但取其叶似葡萄、叶作瓣而有子者为佳。”还有的书
上把楮、穀和构树当做同一个东西,那是有待专家研究的问题。我知道的一
些旧书上,对构树的种属也有相反的两种记载。穀和构在现代植物学中虽系
同科同属,确有不同点。至于穀和楮则是一物而异名,断无可疑。
对于这个问题解释得最明白的是李时珍。他不但说出了两个名称的来
源,并且用科学的观点分析了所以产生两个名称的道理。他说:
“楮穀乃一种也,不必分别,惟辨雌雄耳。雄者皮斑,而叶无桠杈,三
月开花成长,穗如柳花状,不结实。歉年人采花食之。雌者皮白而叶有桠杈,
亦开碎花,结实如杨梅,半熟时水澡去子,蜜煎作果食。二种树并易生,叶
多涩毛。”
可见楮树是雌雄异株,雄株与雌株具有不同的特征,所以有的人就把
它们起了两种名称。李时珍又说:
“楮本作柠,其皮可绩为紵故也。楚人呼乳为穀,其木中白汁如乳,故
以名之。”
这个解释也很有道理,问题算是解决了。但是,更重要的是李时珍说
明了楮树的用途很多,有的简直出乎人们意料之外,过去大家不注意加以利
用,所以它有一部分作用就被埋没了。现在我们应该切实加以利用,使它更
好地发挥效益。
过去我们只知道楮树皮是造纸的好原料,却没有想到它的树叶、枝、
茎、果实、皮下粘液等都是一些非常难得的特效药。
先说树叶,它能治“刺风身痒”;吃嫩叶可以“去四肢风痹、赤白下痢”;
把叶子炒熟,研成细末,和面,作饼吃,“主治水痢”。李时珍归纳楮树叶的
治疗效果,有以下几种:一、利小便;二、去风湿;三、治肿胀;四、治白
浊;五、去疝气;六、治癣疮。这最后一项有人试验过,的确效果很好。
再说枝、茎,它们性质相同,都能治皮肤病。据说患瘾癣的皮肤刺痒
难止,可将楮树枝或茎部煮汤洗涤患处,严重的可以全身沐浴,必有奇效。
李时珍还说:“捣浓汁,饮半升,治小便不通。”只是这一点还没有试验过,
不知道效果如何。
至于说果实,据《本草纲目》列举它的疗效很广,比如说它能治阴痿
和水肿,又能益气、充饥、明目,久服不饥、不老、轻身。又说它能壮筋骨、
助阳气、补虚劳、健腰膝、益颜色。在这里应该提到晋代葛洪的《抱朴子》
中有一段记载:
“柠木实赤者服之,老者成少,令人彻视。道士梁须年七十,服之更少
壮,到百四十岁,能行及走马。”
葛洪的话是否可信,虽然仍有待实验证明,但是,吃楮树的果实,如
果服法恰当,对人身大概会有益处的。
最后特别要说一说楮树汁的用途。它的最普通用途是用做浆糊,粘性
很好。但是,除此以外,还有更重要的用途。如果你患脚气病,或者长黄水
疮及牛皮癣,拿楮树汁来涂擦,一定很快就会好。所以《本草纲目》说它能
治疗癣疮,疗效比它的树叶和枝、茎都更快。有一位读者来信说:
“有一个夏天,我被脚气缠在家里,全脚都是水泡,奇痒难熬,行动不
得。几次就医,都是好而复发。后来涂楮树汁,每天两三次,一礼拜后竟然
全愈了。我把此法推荐给十几个朋友,他们有的患脚气,有的是长癣,也都
药到病除。楮树在北京西郊钓鱼台有一些,清华园内到处都有。只要拿一把
小刀,将树皮横着割断,就有乳状液体流出,将它涂在患处,最初奇痒钻心,
很快就过去了。如果水泡已破,涂擦效果更好。”
这个经验是值得重视的,我把这位读者的经验公布出来,有同病者无
妨一试。
白开水最好喝
近来喜欢喝白开水,渐渐发觉白开水对于人的身体健康有极大好处,
因此,我常常宣传白开水最好喝。特别是对于亲近的同志,我总劝他们喝白
开水。
“那末,你的意思是不是说喝茶就不好,或者有害呢?”有的同志向我
提出反问。
我的意思决不是这样。我从前也喜欢喝茶,并且很讲究品茶。如果要
我说茶经,我也能勉强发挥一点个人见解。但是,我现在不喜欢喝茶,而喜
欢喝白开水。所以,我要讲喝白开水的益处,却不必硬说喝茶有什么害处。
但要说明,任何好茶、好酒、好药等等,都离不开好水。这是最明显的道理。
白开水之有益于人身,实际上无须乎与别的饮料做比较。它是天然的
最好的饮料。
当人类还不知道用火的时候,喝的是生水;到了知道用火和熟食以后,
就常喝白汗水,也就是熟水了。而无论生水或熟水,都是生命的源泉。《礼
记》上说:“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古人把饮水提高到“孝”的原则
上来,这就证明水对于生命的重要性。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这是自明的真理。所以,《春秋纬》的《元命苞》
篇云:“水者天地之包幕,五行之始焉,万物之所由生,元气之津液也。”可
见天然的唯一饮料就是水;而在人类知道熟食之后,把生水烧开,就使它成
为天然的最好饮料了。
按照现代自然科学的常识,我们知道水是氧化的流质矿物,它包含了
空气、二氧化碳和钙、镁等盐类,它在人体中能够溶解其他物质,促进循环
作用,使人体便于消化和吸收各种营养成分。不过,天然的生水,不管它怎
样纯洁,总不免夹杂着细菌,对人体不利;只有烧开的水才能消灭细菌,而
更有利于人的健康。
虽然古人也常常喝生水,或者只在冬天才喝开水,其他的季节都喝生
水。正如孟子说的:“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这里所谓“汤”,便是烧
开的水;而一般地所谓“水”都是指的生水。但是,古人对于开水的益处却
有很高的评价。晋代王嘉在《拾遗记》中曾说到:“蓬莱山有冰水,沸而饮
者千岁。”看来,水不但是开了的好,还要区别是什么水。例如,河水、井
水、泉水、雨水等等,显然有清、浊、甘、涩之分,因为水中所含的矿物质
不一样。有的地方,故泉水能治某种疾病,并且特别有效。这些具体材料不
胜枚举。
古人也有把天下各种水,分别次第,评定优劣的,未免过于牵强,不
尽合理。只有明代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流水集解》一节中说的比较恰
当。他说:“流水者,大而江河,小而溪涧,皆流水也。其外动而性静,其
质柔而气刚,与湖、泽、陂、塘之止水不同。然江河之水浊,而溪涧之水清,
复有不同焉。观浊水、流水之鱼,与清水、止水之鱼,性色迥别;淬剑、染
帛色各不同;煮粥、烹茶味亦有异,则其入药,岂可无辨乎?”这话虽为煎
药用水而发,却包含普遍的道理,不能说什么水都一样。
李时珍还列举了井泉水、新汲水、温泉水、碧海水、山岩水等不同的
气味和治病的效果,很有参考价值。其中特别应该提出的是关于“醴泉”的
解释。他说:
“醴,薄酒也。泉味如之,故名。出于常处。王者德至渊泉,时代升平,
则醴泉出,可以养老。瑞应图云:醴泉,水之精也,味甘如醴,流之所及,
草木皆茂,饮之令人多寿。东观记云:光武中元元年,醴泉出京师,人饮之
者,痼疾皆除。”
其实,我们平常所说的“甜水”都可以叫做醴泉。正如《礼记》《礼运》
中说的:“地出醴泉。”朱熹注引严陵方氏曰:“醴泉,泉之味其甘如醴。”所
以醴泉又叫做“甘泉”。它不但能使“痼疾皆除”,而且它“可以养老”,“饮
之令人多寿”。这样说来,如果我们把甜水烧成开水,喝了岂不是好得很吗?
我国各地有的是甜水,它们的泉源到处涌现。远处不说,就以北京附
近为例,据《畿辅通志》所载,北京郊区有许多著名的甘泉。如玉泉山的泉
水,昆明湖上流的龙泉,碧云寺后面的卓锡泉,小汤山的温泉,昌平城西的
一畮泉,城南的冷水泉,城东的古榆泉,城西南的百泉、蕙泉、千蓼泉,上
房山的七斗泉,房山城北的七斗泉等等,都是历来卓著声名的。至于名声不
大,或者不被人注意的甘泉以及甜水井之类,更加多得很了。
这些无非证明,到处都有清甜的泉水,把它们烧成白开水最合乎卫生
的要求,真是养生妙品,任何珍贵的玉液琼浆也比不上。陆放翁说得好:“金
丹九转太多事,服水自可追飞仙。”古人每日常服之水便是白开水,喝白开
水胜过吃仙丹。
在这里,我们可以断言,陆放翁说的,决非欺人之谈!
长发的奇迹
北京广播学院的一个同学来信,告诉我说,他最近发现了长发的奇迹。
事情是这样的:
“今晚我从实验剧场看戏回来,乘坐十三路公共汽车的末班车。在车上
看到了只有在浪漫主义的神话传说和古典戏剧中才能看到的长头发。有一个
二十多岁的女人,上中等个儿,坐在我旁边。她的头发厚得出奇,背后挂着
两个大辫子。过一会儿,她挪了一个位子坐下。我发现她的发辫末梢露出在
座椅下面,直拖到小腿部,又粗又长,我心里暗暗惊奇。这时她又站了起来,
准备下车,我再一看,原来她的两条黑得透亮的大粗辫子,竟然令人难以置
信地垂到了两个脚后跟,几乎拖到地板上了。她姗姗地走着,我望着这个奇
迹出神。⋯⋯请你说说这样的长发对我们有一点什么启发吧。”
古代除了神话传说和文学艺术的夸张以外,现实生活中,长发的奇迹
却也不少。例如,陆翙的《邺中记》载:“广陵公陈逵妹,颜色甚美,发长
七尺,石虎以为夫人。”
陈逵的妹妹是历史上有名的长发美人,陆翙说她发长七尺,由我们现
在看来似乎太长了,也许有人怀疑他可能是故意夸张,其实不然。晋代的尺
子与我们现行的市尺不同。
那时候的一尺,等于现行市尺的七寸。虽然这样,陆翙描写的陈逵妹
妹的头发,差不多也有现在的五尺长,这不能不算是一上奇迹了。
南北朝代,南朝陈后主叔宝的贵妃张氏,也是一个有名的长发美人。
当时陈宫有所谓堕云髻,据说就是张贵妃所创。
《南史》《张贵妃传》称:
“贵妃发长七尺,鬓黑如漆,其光可鉴。特聪慧,有神彩。进止闲华,
容色端丽,每瞻视眄睐,光彩溢目,照映左右。尝于阁上,靓妆临于轩槛,
宫中遥望,飘若神仙。”
看来张贵妃的头发和陈逵的妹妹头发一样长,这大概是女人长发的最
高限度了吧。
事实也不尽然。宋代的《谢氏诗源》中曾经记载了另一个发长的美人,
她的头发甚至于比陈逵之妹或张贵妃的更长。据称:
“轻云鬓发甚长,每梳头,立于榻上,犹拂地;已绾髻,左右余发各粗
一指,结束作同心带,垂于两肩,以珠翠饰之,谓之流苏髻。于是富家女子,
多以青丝效其制,亦自可观。”
这一段文字并没有说明轻云长得有多高,显然她不是特别娇小的身材,
总是普通的个子,那末,她的头发无疑地要长得多了。
当然,这些例子都只能证明,世上有许多长发的女子。至于男子呢?
难道就都没有长发的吗?据说三国时代魏国曹丕的儿子曹睿的头发最长。
《魏志》《明帝纪》注云:
“孙盛曰:明帝天姿秀出,立发垂地。”
后人公认孙盛是一位正直的历史家,他的话应该是可信的。不过他没
有说明曹睿的头发的长度到底如何。还有同样的记载见于《北齐书》《王琳
传》,它写道:
“琳体貌闲雅,立发委地,喜怒不形于色。”
这个王琳乃是北齐著名的大将,是“聪敏强记,轻财爱士,为时称许”
的人物。可惜史籍上也没有确切地记载他的头发的长度。类似这样笼统的记
载还有许多。如唐代苏鹗的《杜阳杂编》中说:
“罗浮先生⋯⋯颜色不老,立于床则发垂至地。”
至于有确切的长度可考的,则有《神仙传》所说的“孙登,⋯⋯发长
丈余”的记载。
这种记载虽然不完全可信,但也不是毫无根据的。人的头发长到一丈
上下很有可能。现代生理学家的研究结果证明,头发每天能长出零点三五毫
米,一个月能长出一厘米,五年就能长到六十厘米,等于一尺八寸。如果五
十年间头发不脱落,就能长到一丈八尺,岂不是长得很吗?
不过,一般地说,要长出这么长的头发是不可能的。它不同于身体的
其他部分的健康状态可以依靠锻炼得来,它更多地是由于先天的特殊条件造
成的。比如说,某一部分的内分泌机能特别旺盛,超过了平常人,就很可能
出现长发的奇迹。但是,也有人认为这种长发现象可能是智力不发达的象征。
这一点恐怕也不尽然。我们从上述例子中,看到古人长发的并不愚蠢,便是
证明。比较稳妥的说法应该承认两种情况都有存在的可能。
而历来大思想家、大科学家却不见有长发的,这也是事实。宋代郑厚
的《艺圃折中》说:
“须、眉、发皆毛类;分所属,毛发属心火也,故上生。
贵人劳心故少发。”
不管他说的什么贵人不贵人,也不管他说的什么心火,事实证明,用
脑力过多的必然会引起头发脱落。明代李梦阳的《空同子》说:
“发,血之余。血,阴也。发黑者水之色也。白者反从母气也。凡物极
则反。”
我们如果撇开他说的阴阳五行的词句,从实质上看,他的话还是有道
理的。古人因为忧愁过度,“一夜头白”或者“须发尽落”的多得很。唐代
大诗人白居易便是早年落发的人。他有许多诗篇是为发落而写的。这里只要
举出他的一首七绝就够了。他写道:
“多病多愁心自知,行年未老发先衰。
随梳落去何须惜?不落终须变作丝。”
因此,我们见到短发白头或脱发秃头的人,完全不要悲观;同时,看
到长发的奇迹也不必感到惊讶。
为什么会吵嘴
在北京市公共汽车公司第四路环行汽车上,前天发生了一场吵嘴的事
情。一位目击者叙述当时的情形说:
“当着四路环行汽车经过东单站的时候,上车的人很多。快要开车了,
车门就要关上,有一个四十来岁的壮年人,一股劲地往车上挤。售票员说服
无效,终于在车子已经开动的时候,再一次打开车门,让这个乘客上车。不
料这个人上车以后,对售票员竟然大发脾气:你们把车开回家去吧,不用拉
客啦!这么难听的一句话,立刻激怒了同车的人们。没有等售票员说话,有
一位二十多岁的青年人就接话了:你为什么硬要挤上车来?那个壮年人接着
又是一个挑战的语气:你是干什么的?你管得着吗?青年人理直气壮的说:
不合理谁都可以说!壮年人毫不让步地吵起来:你懂个屁!这一场吵嘴就这
样越吵越难听了⋯⋯。”
他们为什么还会吵嘴呢?这样的吵嘴不是我们在旧社会里才遇见的坏
现象吗?为什么经过解放后十多年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几年的大跃进之后,现
在还有人这样爱吵嘴呢?读者在来信中不禁表示极大的惊奇,因而提出了这
些问题。我认为这是值得重视的现象。
吵嘴在旧社会本是司空见惯的,在解放前的北京,你随便走在大街小
巷,到处都能遇见人们因为一些小事而争吵不休,甚至于打起架来。那时候,
社会秩序混乱,人与人之间充满着政治上的压迫、经济上的剥削,并且必然
由此而北生了社会风气方面的欺骗、讹诈、恫吓、斗殴、争吵等等恶劣的现
象。解放后十多年来,经历了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运动,我们的首都北京和
全国各地一样,社会面貌已经根本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也随着起了巨大的
变化,社会主义的高尚风格已经逐渐树立了起来。但是,旧社会的残余在许
多方面远没有完全消除。因此,吵嘴作为旧社会的恶习之一,当然也不免还
有残余存在。并且,在群众性的社会运动中,有些坏现象即便匿迹于一时,
而日久玩生,又可能重新出现。这是不足为奇的。
有人说,吵嘴的现象所以会继续发生,是因为人们还缺乏“谦让的美
德”。这个意思似乎是要以古人的所谓“谦让的美德”,照样搬来作为我们今
天社会道德的准则之一。
这样看问题究竟对不对呢?
不可否认,在近代资本主义的所谓“西方文明”没有传到中国以前,
我们中国人历代相传,都以谦让为美德。《易经》有《谦卦》。彖曰:“天道
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
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书经》《大禹谟》利用大禹的传说故事来
说教,提出了“满招损、谦受益”的口号,显然是为了维护当时占统治地位
的贵族阶级的利益。《礼纪》更直截了当地主张“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周礼》也说:“以阳礼教让,则民不争。”这些就是古人的所谓谦让,但是
这些提法与我们现在反对自满、提倡谦虚的精神,从根本上说决无共同之点!
很明显,古人所谓谦让,往往是虚伪的,是“欲取而故让”。正如三国
时代的曹操在《让礼令》中说的:“让礼一寸,得礼一尺,斯合经之要矣。”
可见“让”的目的是在于“得”,让一寸是要得一尺。这可以说是古代提倡
礼让者的不打自招,这也是历代一切反动统治阶级提倡礼让的真意所在。旧
社会中种种坏事正是在这样虚伪的以谦让为美德的幌子下干出来的。我们现
在再也不要听信那一套了。然而,古人所谓谦让尽管是虚伪的,毕竟还不敢
露骨地争吵,这一点也应该承认。
我们现在可以看到,象四路环行公共汽车上发生的这一场吵嘴,并不
是由于缺乏什么谦让美德的缘故。这一场吵嘴在实质上显然反映了在我们今
天的社会中新与旧的斗争。
那个四十来岁的乘客,不管他是否意识到,他实际上代表了社会上很
少数的落后分子,这种人对于社会主义的风格,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原
则没有真正的理解,他们满脑子还是旧思想意识和旧社会的坏习惯、坏作风
的残余,有时就不免会暴露出来。而在广大的人民群众中,社会主义的互助
协作和集体精神已经日益深入人心,成为我们社会生活的基本原则。在广大
群众的心目中,少数落后分子残余的坏思想、坏作风是不堪容忍的,它们一
旦暴露,就一定要遇到广大群众正当的反对。
我这样说,决不是小题大做,故作惊人之语,也不是企图进行“煽动”
叫大家给一些人乱扣落后分子的帽子,斗他一通。我们决不能这么做。对于
那些落后分子,我们主要的是应当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我在上边说了许多
话,我的意思只是要指出这种小事的社会背景和实质引起大家注意而已。
总之,我认为四路环行公共汽车上的这一场争吵,虽然只是偶然发生
的一件小事,但是,它却表明了我们现时社会生活中新旧斗争的不可避免性。
对于这一类事情,既不必大惊小怪,也不应该熟视无睹。我们应该提倡什么,
应该反对什么,必须认识清楚。
要知道,任何重大原则的分野,常常是隐伏在不被注意的细微末节之
间,有识者不可不察!
生活和幽默
许多外国朋友常常给人一种印象,似乎他们比较富于幽默感;而在他
们的心目中,似乎我们中国人多半是一本正经的,不喜欢幽默。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看法,姑且不必管它。但是,说我们中国人不喜
欢幽默,却不是事实。问题还在于对幽默的理解,我们和外国的一些朋友未
必相同。
幽默这个词汇,本来是照拉丁文的读音,直译为汉语的。我国古来不
说幽默,只有滑稽一词,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打开《史记》卷一百
二十六《滑稽列传》,首先就能看到司马贞的《索隐》,他解释滑稽的含义是
“滑谓乱也,稽同也。以言辩捷之人,言非若是,说是若非,能乱同异也。⋯⋯
崔浩云:滑音骨,稽流酒器也。转注吐酒,终日不已,言出口成章,词不穷
竭,若滑稽之吐酒。”
显然所谓滑稽,在我国古文中的含义,比幽默的含义要宽广得多。它
不象我们现在区分得这么清楚。我们现在随着中外思想的交流和社会生活的
多样化,已经可以区分幽默、讽刺和滑稽的不同含义了。
从我们现在的观点看来,所谓幽默,它的表现形式主要是由于人们对
生活中的矛盾和缺陷,引起了一种同情的苦笑,有时也会变成讥笑,但是,
它并不等于讽刺。因为讽刺的对象往往是相当严重的缺点和错误,所以它所
采取的只能是一种比较尖锐的批评。
至于现在人们公认为滑稽的含义,显然与幽默和讽刺都不大一样。现
在人们所说的滑稽,主要是指那种夸张的打浑,甚至于是粗野的逗趣。这同
我国古书上所说的滑稽的含义,广狭大有区别。以《史记》《滑稽列传》为
例,就可以证明,我们的古人是把滑稽当做一个大概念,它既包括了幽默,
也包括了讽刺。
据《史记》《滑稽列传》载,齐国的淳于髡“滑稽多辩”,但是传中所
举的例子都属于幽默和讽谏,并非我们现时的滑稽所可比。同样,楚国的优
孟、秦国的优旃也都不是用滑稽的形式,而是用幽默和讽谏的形式,揭发和
纠正了当时的错误。虽然,汉朝的东方朔有一些表现近于滑稽,但是,他的
主要事例仍然属于幽默和讽谏。
由此可见,我国自古以来实际上已有幽默的传统。如果说我们中国人
不喜欢幽默,那是没有根据的。不过,我们也应该承认,在相当长的历史时
期,这种幽默的传统没有被充分发扬出来,因此,在人们的日常接触中,自
然会觉得幽默感比较少,甚至于有许多人过分板起脸孔,令人望而生畏。在
这种情况下,如果善意地提出,希望大家在生活中要有一点幽默,这大概不
至于会遇到许多人的反对。特别是在劳动人民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他们的幽
默感是很强的。我们有许多工人和农民都具有爽朗而诙谐的性格,同他们在
一起往往能听到许多幽默的谈笑。留心采风的人,多多注意收集这类谈笑的
资料,就能更多地了解民情。古来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宋代郑文宝,在《江表志》中叙述了一个故事。他说:“申渐高尝因曲
宴,天久无雨,烈祖曰:四郊之外,皆言雨足,惟都城百里之地亢旱何也?
渐高云:雨怕抽税,不敢入城。异日市征之令咸有减除。”在封建时代,苛
捐杂税多得很,申渐高说出了“雨怕抽税,不敢入城”这么一句话,充分表
现了幽默和讽谏的内容;后来市征果然减少了,更可以证明这句话并不是一
句空话,而是有实际意义的。
一般说来,幽默并不一定都有实际意义,尤其是在我们的新社会中,
任何问题都可以直接提出,得到解决,没有必要采取那样曲折隐晦的形式。
然而,无论如何,人们的生活中总会有某些矛盾的现象,不免会叫人觉得可
笑,因此,就不会没有一点幽默感。
总之,我们的生活本身,自然会带来种种幽默,也需要有一点幽默啊!
他讽刺了你吗?
华君武同志的漫画《⋯⋯遭灾》最近在《光明日报》副刊上发表了之
后,有一位编辑同志对我说,不久以前,他处理了一篇很长的稿子,恰恰是
在办公室的电话上,给那位青年作者要了态度,大概这幅漫画便是取材于此。
我听了这些话,起先颇不在意。
不料隔了两天,另一位中年的作者竟然也以为漫画所讽刺的对象就是
他,并且忿忿不平地说:“文章写得太长了是事实,要说我掺水太多那可不
一定。”啊呀!这真叫我吃了一惊,不知如何对答才好。当时我只轻轻地反
问了一句:“呵,他讽刺了你吗?”
我真不了解,为什么有的人如此神经过敏,以致变得非常脆弱,缺乏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精神。这种人几乎经不起一点讽刺,哪怕是善意的规
劝性的讽刺,也受不了。
其实,华君武同志的内部讽刺画充满着善意的规劝,这是大家所公认
的。我同多数读者一样,很喜欢他的漫画。因此,我对于前面那两位朋友的
反应,大不以为然。当时我没有想起什么话说,现在倒要说一说我的看法。
看到这幅内部讽刺画,我以为先要检查自己有没有同样的毛病,这是
实质的问题;至于说取材于何处,以谁为讽刺对象等等,就用不着详细考证
了。无论自己是否有同样的毛病,也无论漫画是否以自己为对象,唯一正确
的态度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除此以外不应该采取任何别的态度,更不
应该去查究他讽刺的是谁。因为,漫画的作者,也和其他的作者一样,可以
根据某一人物、某一现象的特点,也可以把许多人物、许多现象的特点集中
起来,构成漫画中的形象。如果你觉得他讽刺的就是你,那很好,你应该虚
心检查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如果你觉得他讽刺的不是你,那也好,你也
应该引以为戒,勉励自己不要发生同样的毛病。但是,你千万不可因此抱怨,
更不可怀恨。
相传唐代李邺侯写过一首咏杨柳的诗,被杨贵妃的从兄杨国忠看见,
认为是讽刺他身居宰相而不得人心,跑到唐明皇面前去控告。这个故事,载
在唐代尉迟枢的《南楚新闻中》中。据称:
“李泌赋诗讥杨国忠云:青青东门柳,岁晏心憔悴。国忠诉之明皇。上
曰:赋杨者讥卿,赋李者为联可乎?”这个李泌便是有名的李邺侯,他七岁
能文,唐明皇召令供奉东宫,后来封为邺侯,家藏图书极多,所谓“书城”、
“邺架”都是他的典故。这首诗流传不完全,只有这两句见于《邺侯家传》,
不能认为这一定是讥讽杨国忠的。即便是讥讽杨国忠的,这在当时也是属于
规劝的性质。然而,杨国忠却因此怀恨在心,诉之于唐明皇,欲加罪于李泌。
稍明事理的人都知道这是无理取闹,所以唐明皇也不好支持杨国忠的控告,
只得解释说:“赋杨者讥卿,赋李者为联可乎?”
虽然这是非常陈旧的故事,我未曾见过有人与杨国忠一般见识的,不
过,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也可以领会得到,对待这类讽刺应该采取什么态度
了。
或者有人会说,现有谈论的这一幅漫画,用杨国忠的例子来做比喻不
大确切。那末,我们无妨再说一个知识分子的故事吧。这个故事仍然是发生
在唐明皇的时代。据唐代高择的《群居解颐》载:
“秘书监贺知章,有高名,告老归吴中。明皇嘉重之,每事优异。将行,
泣涕。上问:何所欲?曰:臣有男,未有定名,幸陛下赐之归乡里之荣。上
曰:为道之要莫如信,孚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卿之子必信顺人也,宜名之
乎!再拜而受命焉。久而语人曰:上何谑我也。我是吴人,乃瓜下为子,岂
非呼我儿瓜子耶?”
象贺知章这样的知识分子,也太多疑了。这位自号“四明狂客”的大
文学家,生活放诞不羁,往往饮酒作乐,歌哭无常,当时被列为“饮中八仙”
之一。大概因为他平时饮酒过度,酒精中毒,神经有些不正常,所以性情乘
舛,疑心忒大。他要求唐明皇给他的儿子起个名字,唐明皇以信孚中外的孚
字为他儿子的名字,这本来是出于好意,他却怀疑唐明皇讥刺他的儿子是瓜
子。这不是神经过敏又是什么呢?
看来有一种多疑的人,不管你说什么话,他都有可能怀疑你是在讽刺
他。对于这种多疑的人,漫画是绝对看不得的,如果漫画上画的又是与他有
关的题材,那就更不得了,准保他会怀疑这漫画是讽刺他的。这一次华君武
同志的漫画,引起了两位朋友的怀疑,虽然是很偶然的,而且情况也不严重,
可是,我想类似这样的事情恐怕不是个别的。因此,愿意借此机会提请朋友
们共同注意,对漫画要采取正确的看法,不要处处从个人立场出发,动不动
就发生怀疑,那样是没有什么好处的。
马后炮
现时爱下象棋的人很多,象棋中的用语也就往往变成人们日常的口头
用语了。“马后炮”便是属于这种日常的口头用语之一。有几位读者来信问
道:马后炮怎么会变成了口头语呢?马后炮的原意究竟是什么?现在我们说
的马后炮与它的原意是相符的吗?
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必须弄清楚:人们口头上常说的马后炮,到底
尽包括些什么意思呢?我没有进行普遍的调查,似乎也不需要甚至不可能对
这一类问题进行普遍的调查,因此要想对以上问题,做出完全肯定的回答还
有困难。但是,大体说来,人们日常所谓马后炮,主要是指的人们主观认识
和行动落后于客观实际的某些情况。
当着一件事情发生以后,如果我们没有及时地采取必要的措施,而是
过了许久才采取一些措施,那么,照一般人的口头语,这就叫做马后炮。如
果我们对于这件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等等,也是在很久以后才弄清楚,那
就更要被批评为马后炮了。这就可见,马后炮在一般人的口头语中,总是带
着消极的涵义。这一点似乎是很明显的了。
然而,马后炮原来的意思是否果真如此,却还需要再做一番查考。从
何处去查考呢?这又是一个难题。在历史上象棋出现的时间可能稍晚,起先
人们只下围棋,而不下象棋。
据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载:“奕,围棋也。”这就可见围棋出现的
时间最早,所以凡是下棋都指的围棋。又据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说:“尧
造围棋,以教子丹朱。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把围棋说
成是尧舜所创造,这当然是荒唐的;但是,张华此书至少可以证明围棋在晋
代以前就出现了。其他类似这样的说法还很多。周秦诸子及《山海经》上也
都有关于奕棋的记载,大概围棋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已经很流行,当无疑义。
不过,围棋只有黑白之分,无法运用什么马后炮之类的战法。马后炮
只能用于象棋,这也是毫无疑问的。而象棋的出现,据汉代刘向的《说苑》
所载,也在战国时代。这是否可信还待考。至于有人说象棋也是创始于舜,
那是杜撰。还是刘向说的创于战国时代较有可能性,他说:“雍门周谓孟尝
君曰:足下燕居斗象棋,亦斗战之事乎?”又说:“燕则斗象棋而舞郑女。”
照这个说法,战国时代已经有了象棋。不过,当时的象棋究竟是什么样子就
不得而知了。
根据多数古籍的记载,象棋被公认为北周武帝所创。如明代的杨慎、
胡文焕、谢肇淛等人都抱这样的看法。而且北周庚信有《象戏赋》《进象经
赋表》两篇作品可以作证。
所谓象戏指的就是下象棋的游戏,所谓象经乃是讲解象棋的图经。
有了象棋的以后,马后炮也就出现了。
古代的象棋当然和我们现在的象棋还不一样。按明代胡文焕的《事物
纪原》所载:“象棋乃周武帝所造,有日月星辰之象,与今象棋不同。”这里
虽然提到日月星辰之象,实际上什么样子还不能确切知道。而明代上距北周,
历时太久,传述也未必可靠。倒是宋代司马光的《古局象棋图》颇有参考的
价值。此图以战国七雄并峙之局,列为象戏。
七国各有一主将、一偏将、一裨将、一行人、一炮、一弓、一弩、二
刀、四剑、四骑。
这就是说,一盘棋分七个部分,代表七国,下棋的人可以七个,也可
以六个、五个、四个、三个、采取合纵连横的方法;每一国有十七个棋子,
其中四骑等于四个马,但是只有一个炮。这个炮的行动规律与现在象棋中的
炮差不多。图中说明:
“一炮,直行无远近,前隔一棋乃可击物;前无所隔,及隔两棋以上,
则不可击。”
这个规定显然与现在象棋中的炮基本相同。至于马的行动规律,图中
又说明:
“四骑,曲行四路,谓直一斜三。”
不难设想,有四个马,可以曲行四路,那末,尽管只有一个炮,而马
后炮的出现机会一定要比在今日的象棋中更多一些。因此,我们无妨下一个
断语,就是说:马后炮是随着古象棋的出现而同时出现的。
但是,在古象棋中出现的马后炮,是很厉害的一着,它往往可以“将
死”对方,正如现在象棋中的马后炮也常常是能致对方于死地的绝招一样。
这们看来,马后炮原来的涵义是积极的,根本不同于现时人们口头所说的马
后炮的那种消极的涵义。
从积极的涵义转为消极的涵义,这个变化太大了。然而,这类事情却
也是常有的,岂只马后炮而已哉?
“三十六计”
看到一本题名为《三十六计》的油印小册子,据说原书是一九四一年
从陕西邠州一个旧书摊上发现的,后来由成都兴华印刷所翻印。原书是手抄
本,题下注有“秘本兵法”字样,著作的年代及著者姓氏不可考。这个油印
本是照翻印本重印的。
仔细一看,这个油印本的错字很多,文字也有许多地方不通,似乎可
以断定它所根据的原本决非古书,也不是名家高手所作。不过,它列举了三
十六计的名目,并且引述了古代兵家用计的实例作为证明,这是它的可取之
处。
以前曾经有人讲解过三十六计的内容,与这本小册子稍有不同。这本
小册子所说的三十六计是: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
火打劫、声东击西、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
顺手牵羊、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
王、釜底抽薪、浑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途伐虢、偷
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美人计、
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这里头没有增兵减灶、十面埋
伏、虚张声势、诱敌深入、拖刀计、疑兵计等名目,而把打草惊蛇、无中声
有、树上开花等都开列进去,似乎也不算妥当。
究竟三十六计应该包括哪些内容?解释有出入是什么原因呢?这个问
题,多想想就能明白,因为古人所谓三十六计,原来并没有详细的内容,只
是借太阴六六之数,表示阴谋诡计,多端而已。后人加以推演,才出现了不
同的解释。其实,象这一类问题,大可不必过于拘泥,以致食古不化。
那末,在古代是否有人谈到三十六计呢?最早谈到它的是谁呢?据我
所知,最初提到“三十六”这个数目的很多,例如说“三十六郡”、“三十六
兽”、“三十六禽”、“三十六国”、“三十六行”等等都是,而引伸为三十六计
的,大概以《南齐书》《王敬则传》为最早。
王敬则是南北朝时代齐高帝萧道成的辅国将军,封寻阳郡公,不识字,
性甚警黠;齐明帝萧鸾嗣位,杀害旧臣,王敬则起兵造反,大败被杀。当时
齐明帝病危,他的儿子东昏侯萧宝卷听见王敬则造反,正要准备逃走,这消
息传到王敬则耳里,才引出了三十六计的一段话来。《南齐书》卷二十六《王
敬则传》中关于这一段话有如下的记载:
“时上疾已笃,敬则仓卒东起,朝廷震惧。东昏侯在东宫⋯⋯谓敬则至,
急装欲走。
有告敬则者,敬则曰: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
同样,在《南史》卷四十五《王敬则传》中也有这一段记载,并且有
“汝父子唯应急走耳”的一句后面,还加了一名话:
“盖讥檀道济避魏事也。”
由此可见,所谓三十六计与檀道济避魏的故事直接有并,必须进一步
追根究底,把它弄清楚。究竟檀道济是什么人呢?
他避魏的故事情节如何呢?
檀道济生活的时代稍早于王敬则。他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开国武将;
宋文帝刘义隆即位以后,他被进封为武陵郡公,拜征南大将军,督师伐魏,
三十余战皆捷,后以粮草不继,巧计退兵。可惜《宋书》卷四十三《檀道济
传》中对当时情形记载极不完全,它写道:
“道济进至济上,连战二十余日,前后数十交,虏众盛,遂克滑台。道
济于历城全军而返。”
这个记载过分略,看不出什么情形。但是,《南史》卷十五《檀道济传》
却写得比较清楚,它说:
“道济都督征讨诸军事,北略地,转战至济上,魏军盛,遂克滑台。道
济时与魏军三十余战,多捷。军至历城,以资运竭,乃还。时人降魏者俱说
粮食已罄,于是士卒忧惧,莫有固志。道济夜唱筹量沙,以所余少米散其上。
及旦,魏军谓资粮有余,故不复追;以降者妄,斩以狗时道济兵寡弱,军中
大惧,道济乃命军士悉甲身,自服乘舆,徐出外围,魏军惧有伏,不敢逼,
乃归。道济虽不克定河南,全军而反,雄名大振,魏甚惮之。”
照这样的情形看来,擅道济当时所用的计策,并不只是以“走为上”;
如果没有其他计策,他要走也走不了。可是他用了疑兵、反间等几种计策,
互相配合,使魏军不敢追逼,才能安全退走。王敬则讥笑檀道避魏之事,现
在看来,恰恰证明王敬则乃是无谋之辈。
从上面所引的有关材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用户留言 | 管理登录 |  
 主 办: 中国教师写作研究中心 站 长: 张 泽  总编:王世龙 
冀ICP备05017531号  
  

                浏览次数:907--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上篇文章网民成时代周刊年度人物 是我们中的每个人(图)
----下篇文章全本!徐霞客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