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向我约稿
[首页] [关于本站] [新闻中心] [2022年6月郑光路《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我的相册] [留言板]


2022年6月郑光路《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拍案惊奇!郑光路精彩特稿[图片: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中)及夫人濑田裕子与郑光路合影]
文史长廊精品[左图:郑光路(左1)应邀拍电影时]
文革类老照片.美术作品链接[左图:郑光路当医生时和原珠海市市长梁广大(左)合影]
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现象研究专栏[图:郑光路(左1)与常演“皇帝”的张铁林先生(左3)]
郑光路巴蜀文化及历史类作品[篮球巨人穆铁柱和郑光路]
近50年当代史研究史料[左图:原国务院侨务办公厅负责人庄炎林(左)与郑光路合影]
[文革专栏]本网特色,翻页内容甚多![本栏图片:郑光路1966年在天安门]
评说成都、四川[图为著名学者魏明伦先生(右)与郑光路]
四川特色作家文章[左图为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先生(右)和郑光路]
历史往事揭秘专栏[左图为郑光路收藏的文革宣传画]
“社会评论”精品转载[左图为郑光路(左)与成都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刘学文]
中国近现代文学掠影[左图为张邦元(右)绝技童子功“隔山望月”与郑光路同摄]
中国知名文革史研究者精品专栏(!本网热烈推荐:链接严肃学术网站渤海大学网),极其丰富多彩!
中国历代文学研究专栏[老武术家王树田(中)郑光路(左1)刘绥滨(左2)市武协副秘书长王学贤(左3)]
!连载郑光路最新长篇力作《打工妹怪遇》欢迎阅读和书商、出版机构及影视改编合作!
网友交流专栏[郑光路作品讨论会上民革市文史委员会主任王大炜(右)作家白郎(中)和李克林教授(左)]
《川人大抗战》选载[成都媒体为《川人大抗战》举办座谈会后李克林、流沙河、王大炜、卢泽明等先生同摄]
巴蜀文化和掌故[海外作家与成都卢泽民、章夫、冉云飞、郑光路(1排左1)、白郎、蒋蓝等]
今年郑光路有影响的新作[左图上排右起:郑光路、郑蕴侠、副导演商欣。下排为导演刘子农及张国立、王姬等]
当今文学界之怪现状[文革结束郑光路(1排右1)考入大学与同学去安仁镇接受“阶级教育”]
转载网络精品[1987年郑光路(右1)与华西医大副院长张光儒博士(右2)在珠海工作时游澳门]
老成都掌故[左图为郑光路(右1)在青城山上清宫与道士练剑]
武侠文化[左图:右1郑光路,右2习云太教授(中国武术一级教授),右3刘绥滨,右4铸剑专家龙志成]
滑稽妙文选[人生如戏,图为郑光路(右1)1985年应邀参加影视剧拍摄时照片]
中国文学、史学与世界[图为法国学者大卫(左)和郑光路
巴蜀文化中的杰出人物[本栏图片说明:中国著名电影艺术家谢芳(中)、张目(右1)和郑光路合影]
四川及巴山蜀水人文[左图为郑光路(1排中)1985年与几个弟子同摄]
当今社会奇稀罕事、伤心事、可怕事[左图:郑光路舞禅仗习武照]
文史文学精品转载[图为1990年郑光路(后排右2白衣者)与众武术人士在少林寺参加武术拍摄]
郑光路欣赏的古典、文学、史学作品推荐[1986年郑光路(上排左3)参加武术表演赛后和四川武林好友摄]
阅之有益的史学方面学术文章[图为郑光路(中)当医师时在医院为病人作手术]
郑光路著《中国当代热点问题透视—中国气功武术探秘》选录
郑光路文革研究专著介绍[图为两本专著封面]
四川近、现、当代史研究史料参考[郑光路1987年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工作时照片]
文化与教育[图为郑光路练铁指功练武照]
体育武林前辈【左图:1984年时郑光路与李孟常师傅(右)。右图:郑光路与黄林派钟方汉师傅(右)】
郑光路巴蜀文化研究专著[郑光路与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郝勤教授]
隆重推荐作家原创精品[《武当》杂志主编刘洪耀(右)与郑光路]
过来人回忆文革历史[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当受苦知青时,点击图很瘦]
官方报刊资料(主要为文革时期)选登[本栏图为文革中的恐怖刑场]
知青问题研究[郑光路1970年当知青时艰难环境下仍自强练功“朝天蹬”]
名家杂谈精粹[郑光路(左1)与四川武术名家黄明生(左2)、李兴白(左3)1985年在电影剧组]
抗战文史[英勇殉国的饶国华中将之女饶毓秀(左1)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之子李克林(左2)与郑光路]
四川著名学者、作家岱峻专栏[作品充满空灵雅趣和智慧沉思。图为岱峻夫妻恬静生活]
四川著名特色学者、作家陈稻心专栏[图为陈稻心先生(左)与郑光路]
中国著名作家雁翼专栏[左图为中国著名老作家雁翼(左)与郑光路合影]
学术界百家争鸣[左图:四川曲艺界大师邹忠新(左)与郑光路在一次文艺会上]
武侠小说评弹[1986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肖应鹏(右3)在一次会上]
四川著名武术家(排名不分先后!)[郑光路(左1)与著名武术家王佑辅(左2)邹德发(左3)合影]
宗教文化与人生、文学[图为郑光路(左)与四川一高僧]
佛道、医学、养生文化[图为郑光路(左)与武友在山中古佛寺练武养生]
纪实历史、文学长篇[香港《明报》1987年刊登郑光路当医师搞科研时照片]
中国传统文化名篇[1987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全国地趟拳冠军陈刚(右3)]
门外诗歌谈[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下排右1)和红卫兵战友]
放眼世界专栏[红卫兵文革闯将]
免费网上书屋、实用网站[more翻页还多!]图为毛泽东与张玉凤
中国各地优秀作家陆续推出专栏
重要精华文章专栏![左图:中国民生真实的另一面“黑窑矿工”]


·写作范围:文史、文革史、抗战史研究,以及社会纪实文学作品(中国社会热点问题类纪实)
·姓名:中国独特题材文学网
·笔名:站长:郑光路
·电话:--
·手机:423648068@qq.com
·OICQ:--
·电子邮件:423648068@qq.com
·通讯地址:中国.四川省.
·邮政编码:--
--管理中心

  本站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作者:赵达明 阿拉伯帝国与中华文明的交流

作者: -上传日期:2006/11/18

 

     文章作者:赵达明 

   阿拉伯帝国与中华文明的交流  

--------------------------------------------------------------------------------
文章来源:故乡 文章作者:赵达明  
 

    阿拉伯帝国与中国的科学与文化交流在帝国建立之前的很长时间就已经存在了。以伊斯兰文明为特
征的阿拉伯帝国兴起后,恰逢中国历史上科学技术发达的大唐王朝与两宋,因此两种文明的交流与借鉴
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况且帝国的穆斯林向来有四海为家的传统。

    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Mohammed,公元570-632年)曾经告戒他的弟子们说:“知识即使远在中
国亦当往求之。”据《旧唐书·西域传》记载,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大食国(阿拉伯帝国)
第三任正统哈里发奥斯曼(Uthman ibn Affan,公元?~656年)派遣使节抵达长安与唐朝通好,唐高宗
即为穆斯林使节赦建清真寺。此后双方来往频繁,见于我国史书记载的,大食使节来华次数达37次之多
。安史之乱暴发后,公元757年唐朝向大食求援,大食即派遣数千军兵帮助平定安史之乱,这些人后来也
大多留在了中国成为中国回回人的先人之一。公元8世纪中叶,中国的杜环去过阿拉伯地区,足迹远至北
非马格里布(Maghrib)地区的摩洛哥,并且将其所见所闻写成一本书——《经行记》,为中、阿文明的
交往留下珍贵的记录。

    中国的“四大发明”最早传出的是造纸术。公元8世纪,也就是在大食第三任正统哈里发奥斯曼派遣
使节来大唐的大约100年之后,外部世界的第一个造纸作坊就出现在撒马尔罕(Samarkand,今乌兹别克
斯坦塔什干附近)。《旅程和王国》一书有这样一句话——“纸是由俘虏自中国引入撒马尔罕的。”在
时间上前后几乎相差无几,巴格达也出现了造纸作坊。巴格达也好,撒马尔罕也好,造纸技术都是由来
自中国的工匠师傅传授的。造纸术后来被传往欧洲。

    继造纸术之后,一些中国的其它发明创造也通过著名的丝绸之路传进阿拉伯帝国,后来通过帝国版
图上的西班牙、西西里和法国部分地区传遍欧洲,对西方的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伴随科学与文化交流的发展,不仅伊斯兰教传入了中国,而且阿拉伯帝国先进的数学、天文历算与
航海、地理知识开始为中国人所了解。

    海上丝绸之路大约兴起于公元9世纪初,这也是维系两种文明交流的纽带。公元10世纪,阿拉伯商人
苏莱曼(Suleiman)与航海家伊本·瓦哈比(ibn Wahab)的商船由巴士拉(Basra)与希拉(Siraf)经
海路驶进中国的广州港。之后,他们对于中国风土人情的大量的叙述(由Abu Zeid Hassan整理),使得
当时的阿拉伯世界进一步认识了中国。此类故事或许也为阿拉伯名著《一千零一夜》(The Arabian 
Nights)提供了与中国有关的素材。

    伊本·白图泰(Abu Abdullah Muhammad ibn Battuta,公元1304~1369年)是中国人民熟知的著名
摩洛哥旅行家,他在21岁的时候就离开家乡丹吉尔(Tangier),从此开始了长达30年的旅行。伊本·白
图泰也许是在蒸汽机车产生之前合计旅行距离最长的旅行家。除了访问过西亚和北非所有伊斯兰国家和
地区之外,他的旅行足迹还远至撒哈拉(Sahara)以南及东部非洲、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马尔
代夫、拜占廷、南俄,中国是他旅行之中非常重要的一站。在中国的杭州、泉州以及北京(元大都)等
地都留下这为伟大的旅行家旅行、考察的足迹。

    伊本·白图泰结束旅行返回摩洛哥之后,口述其旅行见闻,经ibn Juzay al’Kalbi三个月的记录与
整理,而成《伊本·白图泰游记》(Travels of ibn Battuta)。这部旅行家笔录,以丰富翔实的资料
,成为介绍中世纪地理、历史、民族、宗教、民俗等方面一部价值极高的著作,也是阿拉伯帝国及西方
的人们了解中国的窗口,长期被许多学者引用。

    他们先进的医药知识大大丰富了中医药的内涵,我们今天所能使用的中药,相当一部分就是当年穆
斯林商人与医药学家从阿拉伯、波斯与印度等地引进的“海药”(唐代官员已经开始用文字记载这些影
响)。

    伊本·纳迪姆(ibn al’Nadim,公元?~999年)在《科学书目》〔Fihrist al’Ulum,英译“The 
Index (or catalog)of the Sciences”〕中还记录了著名医学家拉齐(al’Razi,欧洲人称其为
Rhazes,公元865~925?年)帮助一位中国医药学家的故事。这位在巴格达学习并且住在拉齐家里的中国
医药学家,在回国之前请拉齐为他读古希腊医学家盖伦医学著作的16卷阿拉伯文译本。他以中国的速写
法记录全文并带回中国。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年)的《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也采用了这个故事。

    中华文明与阿拉伯文明融会贯通、互通有无、彼此借鉴,共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这种文明的
交往堪称人类一切文明交往的典范。
 
 

 
 

 
 


   
  ------------------
  mv360小说精选制作


--------------------------------------------------------------------------------

                浏览次数:647--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上篇文章“太平天国”为什么是“邪教”?
----下篇文章文章作者:叶坦 国是“锁”不住的——中国早期的欧美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