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向我约稿
[首页] [关于本站] [新闻中心] [2024年郑光路《成都旧事》《四川旧事》《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我的相册] [留言板]


2024年郑光路《成都旧事》《四川旧事》《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拍案惊奇!郑光路精彩特稿[图片: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中)及夫人濑田裕子与郑光路合影]
文史长廊精品[左图:郑光路(左1)应邀拍电影时]
文革类老照片.美术作品链接[左图:郑光路当医生时和原珠海市市长梁广大(左)合影]
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现象研究专栏[图:郑光路(左1)与常演“皇帝”的张铁林先生(左3)]
郑光路巴蜀文化及历史类作品[篮球巨人穆铁柱和郑光路]
近50年当代史研究史料[左图:原国务院侨务办公厅负责人庄炎林(左)与郑光路合影]
[文革专栏]本网特色,翻页内容甚多![本栏图片:郑光路1966年在天安门]
评说成都、四川[图为著名学者魏明伦先生(右)与郑光路]
四川特色作家文章[左图为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先生(右)和郑光路]
历史往事揭秘专栏[左图为郑光路收藏的文革宣传画]
“社会评论”精品转载[左图为郑光路(左)与成都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刘学文]
中国近现代文学掠影[左图为张邦元(右)绝技童子功“隔山望月”与郑光路同摄]
中国知名文革史研究者精品专栏(!本网热烈推荐:链接严肃学术网站渤海大学网),极其丰富多彩!
中国历代文学研究专栏[老武术家王树田(中)郑光路(左1)刘绥滨(左2)市武协副秘书长王学贤(左3)]
!连载郑光路最新长篇力作《打工妹怪遇》欢迎阅读和书商、出版机构及影视改编合作!
网友交流专栏[郑光路作品讨论会上民革市文史委员会主任王大炜(右)作家白郎(中)和李克林教授(左)]
《川人大抗战》选载[成都媒体为《川人大抗战》举办座谈会后李克林、流沙河、王大炜、卢泽明等先生同摄]
巴蜀文化和掌故[海外作家与成都卢泽民、章夫、冉云飞、郑光路(1排左1)、白郎、蒋蓝等]
今年郑光路有影响的新作[左图上排右起:郑光路、郑蕴侠、副导演商欣。下排为导演刘子农及张国立、王姬等]
当今文学界之怪现状[文革结束郑光路(1排右1)考入大学与同学去安仁镇接受“阶级教育”]
转载网络精品[1987年郑光路(右1)与华西医大副院长张光儒博士(右2)在珠海工作时游澳门]
老成都掌故[左图为郑光路(右1)在青城山上清宫与道士练剑]
武侠文化[左图:右1郑光路,右2习云太教授(中国武术一级教授),右3刘绥滨,右4铸剑专家龙志成]
滑稽妙文选[人生如戏,图为郑光路(右1)1985年应邀参加影视剧拍摄时照片]
中国文学、史学与世界[图为法国学者大卫(左)和郑光路
巴蜀文化中的杰出人物[本栏图片说明:中国著名电影艺术家谢芳(中)、张目(右1)和郑光路合影]
四川及巴山蜀水人文[左图为郑光路(1排中)1985年与几个弟子同摄]
当今社会奇稀罕事、伤心事、可怕事[左图:郑光路舞禅仗习武照]
文史文学精品转载[图为1990年郑光路(后排右2白衣者)与众武术人士在少林寺参加武术拍摄]
郑光路欣赏的古典、文学、史学作品推荐[1986年郑光路(上排左3)参加武术表演赛后和四川武林好友摄]
阅之有益的史学方面学术文章[图为郑光路(中)当医师时在医院为病人作手术]
郑光路著《中国当代热点问题透视—中国气功武术探秘》选录
郑光路文革研究专著介绍[图为两本专著封面]
四川近、现、当代史研究史料参考[郑光路1987年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工作时照片]
文化与教育[图为郑光路练铁指功练武照]
体育武林前辈【左图:1984年时郑光路与李孟常师傅(右)。右图:郑光路与黄林派钟方汉师傅(右)】
郑光路巴蜀文化研究专著[郑光路与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郝勤教授]
隆重推荐作家原创精品[《武当》杂志主编刘洪耀(右)与郑光路]
过来人回忆文革历史[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当受苦知青时,点击图很瘦]
官方报刊资料(主要为文革时期)选登[本栏图为文革中的恐怖刑场]
知青问题研究[郑光路1970年当知青时艰难环境下仍自强练功“朝天蹬”]
名家杂谈精粹[郑光路(左1)与四川武术名家黄明生(左2)、李兴白(左3)1985年在电影剧组]
抗战文史[英勇殉国的饶国华中将之女饶毓秀(左1)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之子李克林(左2)与郑光路]
四川著名学者、作家岱峻专栏[作品充满空灵雅趣和智慧沉思。图为岱峻夫妻恬静生活]
四川著名特色学者、作家陈稻心专栏[图为陈稻心先生(左)与郑光路]
中国著名作家雁翼专栏[左图为中国著名老作家雁翼(左)与郑光路合影]
学术界百家争鸣[左图:四川曲艺界大师邹忠新(左)与郑光路在一次文艺会上]
武侠小说评弹[1986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肖应鹏(右3)在一次会上]
四川著名武术家(排名不分先后!)[郑光路(左1)与著名武术家王佑辅(左2)邹德发(左3)合影]
宗教文化与人生、文学[图为郑光路(左)与四川一高僧]
佛道、医学、养生文化[图为郑光路(左)与武友在山中古佛寺练武养生]
纪实历史、文学长篇[香港《明报》1987年刊登郑光路当医师搞科研时照片]
中国传统文化名篇[1987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全国地趟拳冠军陈刚(右3)]
门外诗歌谈[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下排右1)和红卫兵战友]
放眼世界专栏[红卫兵文革闯将]
免费网上书屋、实用网站[more翻页还多!]图为毛泽东与张玉凤
中国各地优秀作家陆续推出专栏
重要精华文章专栏![左图:中国民生真实的另一面“黑窑矿工”]
2024年郑光路出版之新书及新闻


·写作范围:文史、文革史、抗战史研究,以及社会纪实文学作品(中国社会热点问题类纪实)
·姓名:中国独特题材文学网
·笔名:站长:郑光路
·电话:--
·手机:423648068@qq.com
·OICQ:--
·电子邮件:423648068@qq.com
·通讯地址:中国.四川省.
·邮政编码:--
--管理中心

  本站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鲁迅、老舍等名家 论《红楼梦》

作者: -上传日期:2006/9/29

鲁 迅、老舍等名家 论《红楼梦》

 

鲁 迅 论《红楼梦》 


   乾隆中(一七六五年顷),有小说曰《石头记》者忽出于北京,历五六年而盛行,然皆写本,以数十金yu(上粥下鬲)于庙市。其本止八十回,开篇即叙本书之由来,谓女娲补天,独留一石未用,石甚自悼叹,俄见一僧一道,以为“形体到也是个宝物了,还只没有实在好处,须得再镌上数字,使人一见便知是奇物方妙。然后好携你到隆盛昌明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去安身乐业”。于是袖之而去。不知更历几劫,有空空道人见此大石,上镌文词,从石之请,钞以问世。道人亦“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人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憎录》;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戚蓼生所序八十回本之第一回) 


--------------------------------------------------------------------------------

  本文所叙事则在石头城(非即金陵)之贾府,为 为宁国荣国二公后。宁公长孙日敷,早死;次敬袭爵,而性好道,又让爵于子珍,弃家学仙;珍遂纵恣,有子蓉,娶秦可卿。荣公长孙曰赦,子链,娶王熙凤;次曰政;女曰敏,适林海,中年而亡,仅遗一女曰黛玉。贾政娶于王,生子珠,早卒;次生女曰元春,后选为纪;次复得子,则衔玉而生,玉又有字,因名宝玉。人皆以为“来历不小”,而政母史太君尤钟爱之。宝玉既七八岁,聪明绝人,然性爱女子,常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人于是又以为将来且为“色鬼”;贾政亦不甚爱惜,驭之极严,盖缘“不知道这人来历。……若非多读书识字,加以致知格物之功,悟道参玄之力者不能知也”(戚本第二回贾雨村云)。而贾氏实亦“闺阁中历历有人”,主从之外,姻连亦众,如黛玉宝钗,皆来寄寓,史湘云亦时至,尼妙玉则习静于后园。右即贾氏谱大要,用虚线者其姻连,著×者夫妇,著*者在 “金陵十二钗”之数者也。 



--------------------------------------------------------------------------------

  事即始于林夫人(贾敏)之死,黛失恃,又善病,遂来依外家,时与宝玉同年,为十一岁。已而王夫人女弟所生女亦至,即薛宝钗,较长一年,颇极端丽。宝玉纯朴,并爱二人无偏心,宝钗浑然不觉,而黛玉稍恚。一日,宝玉倦卧秦可卿室,遽梦入太虚境,遇警幻仙,阅《金陵十二钗正册》及《副册》,有图有诗,然不解。警幻命奏新制《红楼梦》十二支,其末阕为《 飞鸟各投林》。词有云: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 ……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戚本第五回) 

  然宝玉又不解,更历他梦而寤。迨元春被选为妃,荣公府愈贵盛,及其归省,则辟大观园以宴之,情亲毕至,极天伦之乐。宝玉亦浙长,于外昵秦钟蒋玉函,归则周旋于姊妹中表以及侍儿如袭人晴雯平儿紫鹃辈之间,昵而敬之,恐拂其意,爱博而心劳,而忧患亦日甚矣。

  这日,宝玉因见湘云渐愈,然后去看黛玉。正值黛玉才歇午觉,宝玉不敢惊动。因紫鹃正在回廊上手里做针线,便上来问他,“昨日夜里咳嗽的可好些?”紫鹃道,“好些了。”(宝玉道:“阿弥陀佛,宁可好了罢。”紫鹃笑道,“你也念起佛来,真是新闻。”)宝玉笑道:“所谓‘病笃乱投医’了。”一面说,一面见他穿着弹墨绫子薄绵袄,外面只穿着青缎子夹背心,宝玉便伸手向他身上抹了一抹,说“穿的这样单薄,还在风口里坐着。春风才至,时气最不好。你再病了,越发难了。”紫鹃便说道,“从此咱们只可说话,别动手动脚的。一年大二年小的,叫人看着不尊重;又打着那起混账行子们背地里说你。你总不留心,还只管合小时一般行为,如何使得?姑娘常常吩咐我们,不叫合你说笑。你近来瞧她,远着你,还恐远不及呢。”说着,便起身,携了针线,进别房去了。宝玉见了这般景况,心中忽觉浇了一盆冷水一般,只看着竹子发了回呆。因祝妈正来挖笋修竿,便忙忙走了出来,一时魂魄失守,心无所知,随便坐在一块石上出神,不觉滴下泪来。直呆了五六顿饭工夫,千思万想,总不知如何是好。 

  然荣公府虽煊赫, 而“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其日用排场,又不能将就省检,”故“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第二回)颓运方至,变故渐多;宝玉在繁华丰厚中,且亦屡与“无常”觌面,先有可卿自经;秦钟夭逝;自又中父妾厌胜之术,几死;继以金训投井;尤 二姐吞金;而所爱之侍儿晴雯又被遣,随殁。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

   ……他便带了两个小丫头到一石后,也不怎么样,只问他二人道,“自我去了,你袭人姐姐可打发人瞧晴雯姐姐去了不曾?”这一个答道:“打发宋妈妈瞧去了。”宝玉道,“回来说什么?”小丫头道,“回来说:晴雯姐姐直着脖子叫了一夜,今儿早起就闭了眼,住了口,人事不知,也出不得一声儿了,只有倒气的分儿了。”宝玉忙问道,“一夜叫的是谁?”小丫头子 道(“一夜叫的是娘。”宝玉拭泪道,“还叫谁?”小丫头说,)“没有听见叫别人。”宝玉道,“你糊涂,想必没听真,”(……因又想:)“虽然临终未见,如今且去灵前一拜,也算尽这五六年的情肠。”……遂一径出园,住前日之处来,意为停柩在内。谁知他哥嫂见他一yan(左口右厌)气便回了进去,希图得几两发送例银。王夫人闻知,便赏了十两银子;又命“ 即刻送到外头焚化了罢。‘女儿痨’死的,断不可留!’”他哥嫂听了这话,一面就雇了人来入殓,抬住城外化人厂去了……宝玉走来扑了空,……自立了半天,别没法儿,只得翻身进入园中,待回自房,甚觉无趣,因乃顺路来找黛玉,偏他不在房中。……又到蘅芜院中,只见寂静无人。……仍往潇湘馆来,偏黛玉尚未回来。……正在不知所以之际,忽见王夫人的丫头进来找他,说“老爷回来了,找你呢。又得了好题目来了,快走快走!”宝玉听了,只得跟了出来。……彼时贾政正与众幕友谈论寻秋之胜;又说,“临散时忽然谈及一事,最是千古佳谈,‘风流俊逸忠义慷慨’八字皆备。到是个好题目,大家都要作一首挽词。”众人听了,都忙请教是何等妙题。贾政乃说,“近日有一位恒王,出镇青州。这恒王最喜女色,且公余好武,因选了许多美女,日习武事。……其姬中有一姓林行四者,姿色既冠,且武艺更精,皆呼为林四娘。恒王最得意,遂超拔林四娘统辖诸姬,又呼为姽婳将军。”众清客都称“妙极神奇!竟以‘姽婳’下加‘将军’二字,更觉妩媚风流,真绝世奇文!想这恒王也是第一风流人物了。”……(戚本第七十八回,括弧中句据程本补。) 


--------------------------------------------------------------------------------

  《石头记》结局,虽早隐现于宝玉幻梦中,而八十回仅露“悲音”,殊难必其究竟。比乾隆五十七年(一七九二),乃有百二十回之排印本出, 改名《红楼梦》, 字句亦时有不同,程伟元序其前云,“……然原本目录百二十卷,……爰为竭力搜罗,自藏书家甚至故纸堆中,无不留心。数年以来,仅积有二十余卷。一日,偶于鼓担上得十余卷,遂重价购之。……然漶漫不可收拾,乃同友人细加厘剔,截长补短,钞成全部,复为镌板以公同好。《石头记》全书至是始告成矣。”友人盖谓高鹗,亦有序,末题“乾隆辛亥冬至后一日”先于程序者一年。 


--------------------------------------------------------------------------------

  后四十回虽数量止初本之半,而大故迭起,破败死亡相继,与所谓“食尽鸟飞独存白地”者颇符,惟结末又稍振。宝玉先失其通灵玉,状类失神。会贾政将赴外任,欲于宝玉娶妇后始就道,以黛玉羸弱,乃迎宝钗。姻事由王熙凤谋画,运行甚密,而卒为黛玉所知,咯血,病日甚,至宝王成婚之日遂卒。宝玉知将婚,自以为必黛玉,欣然临席,比见新妇为宝钗,乃悲叹复病。时元妃先薨;贾赦以“交通外官倚势凌弱”革职查抄,累及荣府;史太君又寻亡;妙玉则遭盗劫,不知所终;王熙凤既失势,亦郁郁死。宝玉病亦加,一日垂绝,忽有一僧持玉来,遂苏,见僧复气绝,历噩梦而觉;乃忽改行,发愤欲振家声,次年应乡试,以第七名中式。宝钗亦有孕,而宝玉忽亡去。贾政既葬母于金陵,将归京师,雪夜泊舟毗陵驿,见一人光头赤足,披大红猩猩毡斗篷,向之下拜,审视知为宝王。欲就语,忽来一憎一道,挟以俱去,且不知何人作歌,云“归大荒”,追之无有,“只见白茫茫一片旷野”而已。“后人见了这本传奇,亦曾题过四句,为作者缘起之言更进一竿云:“说到酸辛事,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第一百二十回) 全书所写,虽不外悲喜之情,聚散之迹,而人物事故,则摆脱旧套,与在先之人情小说甚不同。如开篇所说: 

  空空道人遂向石头说道,“石兄,你这一段故事,……据我看来:第一件,无朝代年纪可考;第二件,并无大贤大忠,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其中只不过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亦无班姑蔡女之德能。我纵钞去,恐世人不爱看呢。”石头笑曰,“我师何太痴也!若云无朝代可考,今我师竟假借汉唐等年纪添缀,又有何难,但我想 历来野史,皆蹈一辙;莫如我不借此套,反到新鲜别致,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历来野史,或讪谤君相,或贬人妻女,奸淫凶恶,不可胜 数。……至若才子佳人等书,则又千部共出一套,且其中终不能不涉于淫滥,以致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且环婢开口,即‘者也之乎’,非文即理,故逐一看去,悉皆自相矛盾,大不近情理之说。竟不如我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虽不敢说强似前代所有书中之人,但事迹原委,亦可以消愁破闷也。……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哄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 者。……”(戚本第一回)


--------------------------------------------------------------------------------


  叙述皆存本真,闻见悉所亲历,正因写实转成新鲜。而世人忽略此言,每欲别求深义,揣测之说,久而遂多。今汰去悠谬不足辩,如谓是刺和珅(《谭瀛室笔记》)藏谶纬(《寄蜗残赘》)明易象(《金玉缘》评语)之类,而著其世所广传者于下: 

  一,纳兰成德家事说 自来信此者甚多。陈康棋(《燕下乡脞录》五)记姜宸英典康熙乙卯顺天乡试获咎事,因及其师徐时栋(号柳泉)之说云,“小说《红楼梦》一书,即记故相明珠家事,金钗十二,皆纳兰侍御所奉为上客者也,宝钗影高淡人;妙玉即影西溟先生:‘妙’为‘少女’,‘姜’亦妇人之美称;‘如玉’‘如英’,义可通假。……”侍御谓明珠之子成德,后改名性德,字容若。张维屏(《诗人征略》)云,“贾宝玉盖即容若也;《红楼梦》所云, 乃其髫龄时事。”俞樾(《小浮梅闲话》)亦谓其“中举人止十五岁,于书中所述颇合”。然其他事迹,乃皆不符;胡适作《红楼梦考证》(《文存》三),已历正其失。最有力者,一为姜宸英有《祭纳兰成德文》,相契之深,非妙玉于宝玉可比;一为成德死时年三十一,时明珠方贵盛也。

  二,清世祖与董鄂妃故事说 王梦阮沈瓶庵合著之《红楼梦索隐》为此说。其提要有云,“盖尝闻之京师故老云,是书全为清世祖与董鄂妃而作,兼及当时诸名王奇女也。……”而又指董鄂妃为即秦淮旧妓嫁为冒襄妾之董小宛,清兵下江南,掠以北,有宠于清世祖,封贵妃,已而夭逝;世祖哀痛,乃遁迹无本之木五台山为僧云。孟森作《董小宛考》(《心史丛刊》三集),则历摘此说之谬,最有力者为小宛生于明天启甲子,若以顺治七年人宫,已二十八岁矣,而其时清世祖方十四岁。 

  三,康熙朝政治状态说 此说即发端于徐时栋,而大备于蔡元培之《石头索隐》。开卷即云,“《石头记》者,清康熙朝政治小说也。作者持民族主义甚挚,书中本事,在吊名之亡,揭清之失,而尤于汉族名士仕清者寓痛惜之意,……”于是比拟引申,以求其合,以“红”为影“朱”字;以“石头”为指金陵;以“贾”为斥伪朝;以“金陵十二钗”为拟清处初江南之名士:如林黛玉影朱彝尊,王熙凤影余国柱,史湘云影陈维崧,宝钗妙玉则从徐说,旁征博引,用力甚勤。然胡适既考得作者生平,而此说遂不立,最有力者即曹雪芹为汉军,而《石头记》实其自叙也。 

  然谓《红楼梦》乃作者自叙,与本书开篇契合者,其说之出实最先,而确定反最后。嘉庆初,袁枚(《随园诗活》二)已云,“康熙中,曹练亭为江宁织造,···…其子雪芹撰《红楼梦》一书,备记风月繁华之盛。中有所谓大观园者,即余之随园也。”末二语盖夸,余亦有小误(如以楝为练,以孙为子),但己明言雪芹之书,所记者其闻见矣。而世间信者特少,王国维(《静庵文集》)且诘难此类,以为“所谓‘亲见亲闻’,亦可自旁观者之口言之,未必躬为剧中之人物也”,迨胡适作考证,乃较然彰名,知曹雪芹实生于荣华,终于零落,半生经历,绝似“石头”,著书西郊,未就而没;晚出全书,乃高鹗续成之矣。雪芹名霜,字芹溪,一字芹圃,正白旗汉军。祖寅,字子清,号楝亭,康熙中为江宁织造。清世祖 巡时,五次以织造署为行宫,后四次皆寅在任。然颇嗜风雅,尝刻古书十余种,为时所称;亦能文,所著有《楝亭诗钞》五卷《词钞》一卷(《四库书目》)传奇二种(《在园杂志》)寅子倾,即雪芹父,亦为江宁织造,故雪芹生于南京。时盖康熙末。雍正六年,顺卸任,雪芹亦归北京,时约十岁。然不知何因,是后曹氏似遭巨变,家顿落,雪芹至中年,乃至贫居西郊,吸檀粥,但犹傲兀,时复纵酒赋诗,而作《石头记》盖亦此际。乾隆二十七年,子殇,雪芹伤感成疾,至除夕,卒,年四十余(一七一九?——一七六三)。其《石头记》尚未就,今所传者止八十回(详见《胡适文选》)。


--------------------------------------------------------------------------------

  后四十回为高鹗作者,俞樾(《小浮梅闲话》)云,“《船山诗草》有《赠高兰墅鹗同年》一首云,“艳情人自说《红楼》。’注云,‘《红楼梦》八十回以后 俱兰墅所补。’然则此书非出一手。按乡会试增五言八韵诗,始乾隆朝,而书中叙科场事已有诗,则其为高君所补可证矣。”然鹗所作序,仅言“友人程子小泉过予,以其所购全书见示,且曰,‘此仆数年铢积寸累之辛心,,将付剞劂,公同好。子闲且惫矣,盍分任之’予以是书……尚不背于名教,……遂襄其役。”盖不欲明言已出,而寮友则颇有知之者。鹗即字兰墅,镶黄旗汉军,乾隆戊申举人,乙卯进士,旋入翰林,官侍读,又尝为嘉庆辛酉顺天乡试同考官。其补《红楼梦》当在乾隆辛亥时,未成进士,“闲且惫矣”,故于雪芹萧条之感,偶或相通。然心志未灰,则与所谓“暮年之人,贫病交攻,渐渐的露出那下世光景来”(戚本第一回)者又绝异。是以续书虽亦悲凉,而贾氏终于“兰桂齐芳”,家业复起,殊不类茫茫白地,真成干净者也矣。 

 

  续《红楼梦》八十回本者,尚不止一高鹃。俞平伯从戚蓼生所序之八十回本旧评中抉剔,知先有续书三十回,似叙贾氏子孙流散,宝玉贫寒不堪,“悬崖撒手”,终于为僧;然其详不可考(《红楼梦辨》下有专论)。或渭“戴君诚夫见一旧时真本,、八十回之后,皆与今本不同,荣宁籍没后,皆极萧条;宝钗亦早卒,宝玉无以作家,至沦于击柝者流。史湘云则为乞丐,后乃与宝玉仍成夫妇……闻吴润生中丞家尚藏有其本。”(蒋瑞藻《小说考证》 七引《续阅微草堂笔记》)此又一本,盖亦续书。二书所补,或俱未契于作者本怀,然长夜无晨,则与前书之伏线亦不背。 

  此他续作,纷纭尚多,如《后红楼梦》,《红楼后梦》, 《续红楼梦》,《红楼复梦》,《红楼梦补》,《红楼补梦》,《红楼重梦》,《红楼再梦》,《红楼幻梦》,《红楼圆梦》,《增补红楼》,《鬼红楼》,《红楼梦影》等。大率承高鹗续书而更补其缺陷,结以“团圆”;甚或谓作者本以为书中无一好人,因而钻刺吹求,大加笔伐。但据本书自说,则仅乃如实抒写,绝不无讥弹,独于自身,深所忏悔。此故常情所嘉,故《红楼梦》至今为人爱重,然亦常情所怪, 故复有人不满,奋起而补订圆满之。此足见人之度量相去之远,亦曹雪芹之所以不可及也,仍录彼语,以结此篇:


  ……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自又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女子?实 


--------------------------------------------------------------------------------

*这是鲁迅先生《中国小说史略》的第二十四篇:“清之人情小说”。 

人情派小说代表《红楼梦》

鲁 迅

  人情派 此派小说,即可以著名的做《红楼梦》代表。《红楼梦> 其初名《石头记》,共有八十回,在乾隆中年忽出现于北京。最初皆抄本,至乾隆五十七年,才有程伟元刻本,加多四十回,共一百二十回,改名叫《红楼梦》。据伟元说:乃是从旧家及鼓担上收集而成全部的。至其原本,则现在已少见,惟现有一石印本,也不知究是原本与否。《红楼梦》所叙为石头城中——未 必是今之南京——贾府的事情。其主要者为荣国府的贾政生子宝玉,聪明过人,而绝爱异性;贾府中实亦多好女子,主从之外,亲戚也多,如黛玉、宝钗等,皆来寄寓,史湘云亦常来。而宝玉与黛玉爱最深;后来政为宝玉娶妇,却迎了宝钗,黛玉知道以后,吐血死了。宝玉亦郁郁不乐,悲叹成病。其后宁国府的贾赦革职查抄,累及荣府,于是家庭衰落,宝玉竟发了疯,后又忽而改行,中了举人。但不多时,忽又不知所往了。后贾政因葬母路过毗陵,见一人光头赤脚,向他下拜,细看就是宝玉:正欲问话,忽来一僧一道,拉之而去。追之无有,但见白茫茫一片荒野而已。 

  《红楼梦》的作者,大家都知道是曹雪芹,因为这是书上写着的。至于曹雪芹是何等样人,却少有人提起过;现经胡适之先生的考证,我们可以知道大概了。雪芹名霑,一字芹圃,是汉军旗人。他的祖父名寅,康熙中为江宁织造。清世祖南巡时,即以织造局为行宫。其父頫亦为江宁织造。我们由此就知道作者在幼时实在是一个大世家的公子。他生在南京。十岁时,随父到了北京。此后中间不知因何变故,家道忽落。雪芹中年,竟至穷居北京之西郊,有时还不得饱食。可是他还纵酒赋诗,而《红楼梦》的创作,也就在这时候。可惜后来他因为儿子夭殇,悲恸过度,也竟死掉了——年四十余——《红楼梦》也未得做完,只有八十回。后来程伟元所刻的,增至一百二十回,虽说是从各处搜集的,但实则其友高鹗所续成,并不是原本。 

  对于书中所叙的意思,推测之说也很多。举其较为重要者而言:(一)是说记纳兰性德的家事,所谓金钗十二,就是性德所奉为上客的人们,这是因为性德是词人,是少年中举,他家后来也被查抄,和宝玉的情形相仿佛,所以猜想出来的。但是查抄一事,宝玉在生前,而性德则在死后,其他不同之点也很多,所以其实并不很相象。(二)是说记顺治与董鄂妃的故事;而又以鄂妃为秦淮旧妓董小宛。清兵南下时,掠小宛到北京,因此有宠于清世祖,封为贵记;后来小宛夭逝,清世祖非常哀痛,就出家到五台山做了和尚。《红楼梦》 中宝玉也做和尚,就是分明影射这一段故事。但是董鄂妃是满洲人,井非就是董小宛,清兵下江南的时候,小宛已经二十八岁了;而顺治方十四岁,决不会有把小宛做妃的道理。所以这 一说也不通的。(三)是说叙康熙朝政治底状态的;就是以为石头记是政治小说,书中本事, 在吊明之亡,而揭清之失。如以“红”影“朱”字,以“石头”指“金陵”,以“贾”斥伪朝——即斥“清”,以金陵十二钗讥降清之名士。然此说未免近于穿凿,况且现在既知道作者既是汉军旗人,似乎不至于代汉人来抱亡国之痛的。(四)是说自叙;此说出来最早,而信者最少,现在可是多起来了。因为我们已知道雪芹自己的境遇,很和书中所叙相合。雪芹的祖父、父亲,都做过江宁织造,其家庭之豪华,实和贾府略同;雪芹幼时又是一个佳公子,有似于宝玉;而其后突然穷困,假定是被抄家或近于这一类事故所致,情理也可通——由此可知《红楼梦》一书,说是大部分为作者自叙,实是最为可信的一说。至于说到《红楼梦》的价值,可是在中国的小说中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它那文章的旖旎和缠绵,倒还是其次的事。但是反对者却很多,以为将给青年以不好的影响。这就因为中过国人看小说,不能用赏鉴的态度去欣赏它,却自己钻入书中,硬去充一个其中的角色。所以青年看《红楼梦》,便以宝玉、黛玉自居;而年老人看去,又多占据了贾政管束宝玉的身份,满心是利害的打算,别的什么也看不见了 《红楼梦》而后,续作极多:有《后红楼梦》、《续红楼梦》、《红楼后梦》、《红楼复梦》、《红楼补梦》、《红楼重梦》、《红楼幻梦》、《红楼圆梦》……大概是补其缺陷,结以团圆。直到道光年中,《红楼梦》才谈厌了。但要叙常人之家,则佳人又少,事故不多,于是便用了《红楼梦》的笔调,去写优伶和妓女之事情,场面又为之一变。这有《品花玻鉴》、《青楼梦》可作代表。《品花宝鉴》是专叙乾隆以来北京底优伶的,其中人物虽与《红楼梦》不同, 而仍以缠绵为主;所描写的伶人与狎客,也和佳人与才子差不多。《青楼梦》全书都讲妓女,但情形井非写实的。而是作者的理想。他以为只有妓女是才子的知己,经过若干周折,便即团圆,也仍脱不了明末的佳人才子这一派。到光绪中年,又有《海上花列传〉出现,虽然也写妓女,但不象《青楼梦》样的理想,却以为妓女有好、有坏,较近于写实了。一到光绪未年,《九尾龟》之类出,则所写的妓女都是坏人,狎客也象了无赖,与《海上花列传》又不同。这样,作者对于妓家的写法凡三变,先是溢美,中是近真,临末又溢恶,并且故意夸张,谩骂起来;有几种还是诬蔑、讹诈的器具。人情小说底末流至于如此,实在是很可以诧异的。   

*这是鲁迅先生《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第六讲“ 清小说之四派及其末流”中的一节。现在的标题为本站 版主所拟。 

*原注:“一九二四年七月在西安暑期讲学时的讲稿” 

 
关闭本页  
  


  

 

《红楼梦》并不是梦 
    ◇老舍◇ 




  我只读过《红楼梦》,而没作过《红楼梦》的研究工
作。 

  很自然地,在这里我只能以一个小小的作家身分来谈 
谈这部伟大的古典著作。 

  我写过一些小说。我的确知道一点,创造人物是多么 
困难的事。我也知道:不面对人生,无爱无憎,无是无非 
,是创造不出人物来的。 

  在一部长篇小说里,我若是写出来一两个站得住的人 
物,我就喜欢得要跳起来。 

  我知道创造人物的困难,所以每逢在给小说设计的时 
候,总要警告自己:人物不要太多,以免贪多嚼不烂。 

  看看《红楼梦》吧!它有那么多的人物,而且是多么 
活生活现、有血有肉的人物啊!它不能不是伟大的作品; 
它创造出人物,那么多那么好的人物!它不仅是中国的, 
而且也是世界的,一部伟大的作品!在世界名著中,一部 
书里能有这么多有性格有形像的人物的实在不多见! 

  对这么多的人物,作者的爱憎是分明的。他关切人生 
,认识人生,因而就不能无是无非。他给所爱的和所憎的 
男女老少都安排下适当的事情,使他们行动起来。借着他 
们的行动,他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现实。这是一部伟大的现 
实主义作品,而绝对不是一场大梦! 

  我们都应当为有这么一部杰作而骄傲! 

  对于运用语言,特别是口语,我有一点心得。我知道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要知道:有生活才能有语言。文学作品中的语言 
必须是由生活里学习来的,提炼出来的。我的生活并不很 
丰富,所以我的语言也还不够丰富。 

  其次,作品中的人物各有各的性格、思想和感情。因 
此,人物就不能都说同样的话。虽然在事实上,作者包写 
大家的语言,可是他必须一会儿是张三,一会儿又是李四 
。这就是说,他必须和他的人物共同啼笑,共同思索,共 
同呼吸。只有这样,他才能为每个人物写出应该那么说的 
话来。若是他平日不深入地了解人生,不同情谁,也不憎 
恶谁,不辨好坏是非,而光仗着自己的一套语言,他便写 
不出人物和人物的语言,不管他自己的语言有多么漂亮。 

  看看《红楼梦》吧!它有多么丰富、生动、出色的语 
言哪!专凭语言来说,它已是一部了不起的著作。 

  它的人物各有各的语言。它不仅教我们听到一些话语 
,而且教我们听明白人物的心思、感情;听出每个人的声 
调、语气;看见人物说话的神情。书中的对话使人物从纸 
上走出来,立在咱们的面前。它能教咱们一念到对话,不 
必介绍,就知道那是谁说的。这不仅是天才的表现,也是 
作者经常关切一切接触到的人,有爱有憎的结果。 

  这样,《红楼梦》就一定不是空中楼阁,一定不是什 
么游戏笔墨。 

  以上是由我自己的写作经验体会出《红楼梦》的如何 
伟大。以下,我还是按照写作经验提出一些意见:一、我 
反对《红楼梦》是空中楼阁,无关现实的看法:我写过小 
说,我知道小说中不可能不宣传一些什么。小说中的人物 
必须有反有正,否则毫无冲突,即无写成一部小说的可能 
。这是创作的入门常识。既要有正有反,就必有爱有憎。 
通过对人物的爱憎,作者就表示出他拥护什么,反对什么 
,也就必然地宣传了一些什么。不这样,万难写出任何足 
以感动人的东西来。谁能把无是无非,不黑不白的一件事 
体写成感动人的小说呢?《红楼梦》有是有非,有爱有憎 
,使千千万万男女落过泪。那么,它就不可能是无关现实 
,四大皆空的作品。 

  二、我反对“无中生有”的考证方法:一部文学作品 
的思想、人物和其他的一切,都清楚地写在作品里。作品 
中写了多少人物,就有多少人物,别人不应硬给添上一个 
,或用考证的幻术硬给减少一个。作品里的张三,就是张 
三,不许别人硬改为李四。同样地,作品中的思想是什么 
,也不准别人代为诡辩,说什么那本是指东说西,根本是 
另一种思想,更不许强词夺理说它没有任何思想。 

  一个尊重古典作品的考据家的责任是:以唯物的辩证 
方法,就作品本身去研究、分析和考证,从而把作品的真 
正价值与社会意义介绍出来,使人民更了解、更珍爱民族 
遗产,增高欣赏能力。谁都绝对不该顺着自己的趣味,去 
“证明”作品是另一个东西,作品中的一切都是假的,只 
有考证者所考证出来的才是真的。这是破坏民族遗产!这 
么考来考去,势必最后说出:作品原是一个谜,永远猜它 
不透!想想看,一部伟大的作品,像《红楼梦》,竟自变 
成了一个谜!荒唐! 

  我没有写成过任何伟大的作品,但是我决不甘心教别 
人抹煞我的劳动,管我的作品叫作谜!我更不甘心教我们 
的古典作品被贬斥为谜! 

  三、我反对《红楼梦》是作者的自传的看法:我写过 
小说,我知道无论我写什么,总有我自己在内;我写的东 
西嘛,怎能把自己除外呢?可是,小说中的哪个人是我自 
己?哪个人的某一部份是我?哪个人物的一言一行是我自 
己的?我说不清楚。创作是极其复杂的事。人物创造是极 
其复杂的综合,不是机械的拼凑。创作永远离不开想象。 

  我的人物的模特儿必定多少和我有点关系。我没法子 
描写我没看见过的人。可是,你若问:某个人物到底是谁 
?或某个人物的哪一部份是真的?我也不容易说清楚。当 
我进入创造的紧张阶段中,就是随着人物走,而不是人物 
随着我走。我变成他,而不是他变成我,或我的某个朋友 
。不错,我自己和我的某些熟人都可能在我的小说里,可 
是,我既写的不是我,也不是我的某些朋友。我写的是小 
说。因为它是小说,我就须按照创作规律去创造人物,既 
不给我写自传,也不给某个友人写传记。你若问我:你的 
小说的人物是谁?我只能回答:就是小说中的人物。 

  我的作品的成功与否,在于我写出人物与否,不在于 
人物有什么“底版”。 

  假若我要写我自己,我就写自传,不必写小说。即使 
我写自传,我写的也不会跟我的一切完全一样,我也必须 
给自己的全部生活加以选择,剪裁。艺术不是照相。 

  有的“考证家”忘了,或不晓得,创作的规律,所以 
认为《红楼梦》是自传,从而拚命去找作者与作品中人物 
的关系,而把《红楼梦》中的人物与人物的关系忘掉,也 
就忘了从艺术创作上看它如何伟大,一来二去竟自称之为 
不可解之谜。这不是考证,而是唯心的夹缠。这种“考证 
”方法不但使“考证家”忘了他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而且 
会使某些读者钻到牛犄角里去──只问《红楼梦》的作者 
有多少女友,谁是他的太太,而忘了《红楼梦》的社会意 
义。这是个罪过! 

  是的,研究作家的历史是有好处的。正如前面提过的 
,作家在创作的时候,不可能把自己放在作品外边。我们 
明白了作家的历史,也自然会更了解他的作品。 

  可是,历史包括着作家个人的生活和他的时代生活。 
我们不应把作家个人的生活从他的时代生活割开,只单纯 
地剩下他个人的身世。专研究个人的身世,而忘记他的时 
代,就必出毛玻从个人身世出发,就必然会认为个人的一 
切都是遗世孤立,与社会现实无关的。这么一来,个人身 
世中的琐细就都成为奇珍异宝,当作了考证的第一手资料 
。于是,作家爱吸烟,就被当作确切不移的证据──作品 
中的某人物不也爱吸烟么?这还不是写作家自己么?这就 
使考证陷于支离破碎,剥夺了作品的社会意义。 

  过去的这种烦琐考证方法,就这么把研究《红楼梦》 
本身的重要,转移到摸索曹雪芹的个人身边琐事上边去。 
一来二去,曹雪芹个人的每一生活细节都变成了无价之宝 
,只落得《红楼梦》是谜,曹雪芹个人的小事是谜底。我 
反对这种解剖死人的把戏。我要明白的是《红楼梦》反映 
了什么现实意义,创造了何等的人物等等,而不是曹雪芹 
身上长着几颗痣。 

  是时候了,我们的专家应该马上放弃那些猜谜的把戏 
,下决心去严肃地以马列主义治学的精神学习《红楼梦》 
和其他的古典文学作品。 

  载一九五四年《人民文学》十二月号  

 

风雨红楼祭高鹗

淮 茗

  九九○年的夏天,年已九旬高龄的著名红学家俞平伯先生在其生命之火行将熄灭之际,用颤抖的手在纸上艰难地写下了如下两句话:“胡适、俞平伯是腰斩《红楼梦》的,有罪;程伟元、高鹗是保全《红楼梦》的,有功。大是大非!”“千秋功罪,难以辞达!”尽管对这两句话人们还有不同的理解,但相信所有对老人身世较为了解的人都会从这种带有强烈自责、忏悔色彩的语气中感觉到一种难言的悲怆和酸苦。一部小说的续书问题本属学术范围,却令老人家在病危临终之际一直牵肠挂肚,割舍不下,真不知道是该感动,还是该悲哀。它使人联想到一个风云变幻充满苦痛的时代,一种风雨飘摇带有无奈的人生。

  不管怎样,这注定是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令专家学者大伤脑筋的一个文学奇迹。一部小说以其残存的八十回成为一个民族难以企及的文学顶峰,为完成全璧而续补的后四十回竟能达到乱真的程度,与原著一起家喻户晓,流芳百世。如今,就连对续书骂得最起劲的红学家在整理出版《红楼梦》时也不敢弃之而不用,读者的认同和喜爱已使续作成为《红楼梦》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维纳斯残臂的成功续接确确实实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文学奇迹。

  恰恰是这位奇迹的创造者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受到严厉得近乎苛刻的指责和谩骂,在中国文学史上享受这种待遇的作家并不多见。曾几何时,红学家们将难见《红楼梦》全璧的不满和怨气全撒到高鹗身上,对其所做的续补工作全盘否定,横加指责,将其视为篡改《红楼梦》的罪人,还有的红学家将他描绘成用心险恶,受人指使的文化特务。其结果是高鹗以丑角形象在一部部文学史教材中被当作反面人物而游街示众。直到近几年,随着学术研究的规范化和正常化,人们才开始用比较公允和宽容的目光来重新审视这段文学史上的公案,为保全《红楼梦》而付出辛勤劳动的高鹗终于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肯定,饱受贬斥的后四十回在红学家眼里也有了新的色彩和内涵。沧桑百年的荣辱兴废、风风雨雨,真是令人感慨无限,难以辞达。

  用困厄失意、才华过人八个字足可概括高鹗的一生。落魄不遇,使他与曹雪芹有类似的人生体验;才华独具,使他的后四十回在众多续红之作中脱颖而出。以高鹗的见识与功力,如果他另写一部小说,肯定会得到更高的声誉,但他做出了续补《红楼梦》这种极富挑战性和冒险性的选择,与一位最优秀的天才作家并肩而立,接受后人并不友好的审视和品评。

  “天涯倦客楼头妇,一种消沉奈落何”。十分遗憾的是,因资料的缺乏,高鹗在我们的视野中只是个面目模糊的身影,从其夫子自道及其零星的记载中可窥见其生活人生的一鳞半爪。他虽中过举人、进士,可等他得到这些施展才学的资格时,已年过半百,油然而生夕阳之叹了。随后而来的内阁中书、顺天乡试同考官、江南道御史、刑科给事中等有职无权的谏官、学官官衔让颇有胸襟的高鹗感到失落和惆怅,在不少诗文中,他流露出一种“泥途悲潦倒”的感叹。早年的科场淹滞、晚年的平淡仕途使他始终处于悲苦困厄的心绪体验中,这使他能够在情感上理解和贴近曹雪芹,完成那个动人心魄的悲剧结局。一方面是“金粉飘零旧梦怀,凄凉往事付歌喉”,另一方面是“学邃才雄”,“誉满京华”。其过人的学识、出众的才华、生花的口才据说是“凡在有目,谅皆欣赏”,这也许是失意人生的一种必要补偿吧,否则,续补《红楼梦》将成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永恒感叹。   此外,我们还知道高鹗为人忠厚,常常勖勉、规劝弟子们克尽忠孝,走举业之路。他的八股文写得很好,思力精到,笔力雄健。在诗文中,他还常将人生如梦的感伤情怀抹上一层佛老色彩。所有这些,我们在《红楼梦》后四十回中都可依稀感觉到。

  尽管直到今天红学家们对后四十回的著作权归属问题仍然众说不一,比如有人认为其中有曹雪芹的残稿,但更多的人相信它出自高鹗之手,因为有比较可信的证据。清代著名诗人、高鹗的妻舅张问陶在其《赠高兰墅同年》一诗的自注中明确说:“传奇《红楼梦》八十回以后俱兰墅所补。”高鹗本人也写过一首题为《重订〈红楼梦〉小说既竣题》的诗,抒发辛苦劳动后的感受。在程伟元《红楼梦序》、高鹗《红楼梦序》以及程、高合写的《红楼梦引言》中,也记述了高鹗的工作:“细加厘剔,截长补短,抄成全部。”至于高鹗究竟做了哪些工作,是修修补补,还是凭空营构,红学家们尽可以埋首穷究,互相诘难,但恐怕永远都不会有令人信服的最终结论,毕竟与《红楼梦》有关的谜团太多了。在没有新的材料推翻旧论之前,我们还是将《红楼梦》后四十回的著作权全部归之于高鹗一人。   与曹雪芹的接力赛跑注定使人们用前者的标准来衡量高鹗,使他在前者的辉煌中暗淡失色,从而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也许高鹗当年续写《红楼梦》只是一时的冲动,假如他预知百年后自己的举动招来那么多是是非非,他还敢动笔吗?自然,他也该知道,如果他不续写《红楼梦》,后人也就不会那么动情地注视他。在文学史上,他也只能与成群结队的二三流作家一样尘封于图书馆古籍书库的一排排书橱中。

  对续书的评价和定位,似乎应该有别一种眼光,否则,不同的标准和歧见只会使高鹗处于大是大非、大褒大贬的强烈震荡中,成为文学史上归无定所的游魂。篡改曹雪芹创作原意,对《红楼梦》结局妄加改动,这是高鹗最受非议之处。这种指责看似合情合理,但对《红楼梦》来讲此路不通。有谁敢底气十足地一一说出曹雪芹对后四十回的情节安排呢?曹雪芹早已带着满腔的悲愤和愁怨,带着所有的谜底长眠于九泉,我们无法起之于地下而请教。难道仅以第五回贾宝玉所见判词,再加上脂批中零零落落的片语交待及有关旧时真本的含糊其辞的几条传闻就能找到谜宫的钥匙吗?在这些材料基础上所进行的探佚,已发展到自立门户,称“学”的地步,但又解决了多少难题呢?资料的缺乏和有限材料的歧解使曹雪芹的原意成为一个永远无解的文学之谜。当人们在指责高鹗篡改曹氏创作原意时,这种所谓原意不过是现代人的一厢情愿的幻想和童话。以现代人的眼光居高临下审视古人,可以挑出无限多的毛病,但这种优越感是可笑的。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中的人只能做出历史允许他所做的一切,高鹗是这样,现代人亦是如此。我们自己都搞不清曹雪芹的创作原意和结局安排,又怎么能定高鹗的篡改之罪呢。在批评《红楼梦》后四十回思想境界不高,热衷功名举业,安排“兰桂齐芳”结局,迷信色彩过重的同时,我们似乎还应该多一份宽容和体谅。毕竟像曹雪芹那样有深邃洞察力、独特人生体验、走在时代前列的先锋精英太少太少,那种风华绝代的天才作家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不是下几年苦功夫就能做到的。用曹雪芹在思想艺术上所能达到的高度来要求高鹗,近乎苛求。正如何其芳先生所云:“《红楼梦》的续书要写得和前八十回一样好,的确是不可能的。”   但既然高鹗从曹雪芹手中接过了接力棒,人们自然渴望他有超水平的发挥。问题在于他写到什么程度才会让人们点头认可呢?此前此后都没有现行的范例可循。与那些将林黛玉从坟墓中挖出,将贾宝玉从古寺中拉回,强配鸳鸯的《续红楼梦》《红楼梦补》《红楼幻梦》《红楼复梦》《红楼真梦》《红楼再梦》们相比,高鹗的续作不知道要高明多少倍,但人们对他还有更高的期待。进而我们又想到一个问题,如果由曹雪芹本人来写这后四十回,会精彩绝伦到什么程度呢?

  中国古代那几部我们引以为自豪的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等,前半部无不写得轰轰烈烈,惊心动魄,但一到后面,顿然黯淡失色,令人大失所望。正如王蒙先生所讲的:“古今中外,杰出的长篇小说的结束部分写得成功的何其少也。”真有一个长篇小说创作中的“百慕大三角区”吗?曹雪芹再伟大、再杰出,也只能将历史所赋与的才华与机遇发挥到所允许的极限,而不可能走得再远,就像牛顿提不出相对论一样。曹雪芹如果也写了后四十回的话,他一定会走出文学创作中的雷区吗?其内容一定能保持前八十回的水准,比高鹗的续作高明千万倍吗?谁也说不准,这终究只是个无奈的猜想。自然,更多的人宁愿维持这个文学史上的神话,总是一厢情愿地等待哪一天会有意外的惊喜和石破天惊的奇迹。

  让我们为高鹗喝彩。为那个高潮迭起的大悲剧结局喝彩吧。这种情节的安排设计是需要见识和眼光的。高鹗以成功的创作实绩证明了自己的胆识和才华,证明了自己的品位和境界远在众多才子佳人小说和红学续书的作者之上。早在半个世纪前,新红学的开山祖师胡适先生就已有较公允的评价:“高鹗居然忍心害理的教黛玉病死,教宝玉出家,作一个大悲剧的结束,打破中国小说的团圆迷信。这一点悲剧的眼光,不能不令人佩服……我们不但佩服,还应该感谢他。”在总的悲剧气氛中,高鹗将前八十回中已露端倪的人物、事件一一作了合情合理的安排和交待,还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不少动人的情节,使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成为一个和谐的艺术整体。高鹗仿佛小说中补缝雀毛裘的晴雯,显示出高超的艺术功力。说老实话,这种工作不是谁都能胜任的。高鹗的名垂青史靠的不是曹雪芹这种名人招牌,他对《红楼梦》的贡献也远非“保全”二字所能言尽。

  但直到今天,仍有人埋怨高鹗画蛇添足,境界太低,给《红楼梦》弄了个“兰桂齐芳”,“家道复初”的光明尾巴,落入大团圆结局的窠臼。平心而论,在后四十回中,与众多人物的生生死死、离离散散,整个家族的日暮途穷、摧枯拉朽相比,这种光明尾巴是轻描淡写,微不足道的。即使我们承认此举对全书的悲剧色彩有所冲淡,但其动机也未必如有些研究者所说的是庸俗的名利思想使然。为什么我们不能从另一个角度来体察高鹗的动机和用心呢?他太善良了,太喜爱那些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少男少女了,实在不忍心让结局过于悲惨,令人过于抑郁,所以在浓重的悲剧阴云中透出几丝亮色,给还要生活的读者,给自己一点安慰。毕竟在饱受风霜、历经苦难后还有存活者,他们还要活着。我们宁愿将高鹗的动机朝好处想,这也许是他的本心,如果他真是那种目光短浅、没有眼界、为蝇头小利而取悦读者的庸俗文人,他完全可以抛弃那个大悲剧,让宝玉和黛玉欢天喜地的结合,并将众多的女孩子纳为姨娘、小妾,然后再让宝玉科场得意,使贾府中兴,就像比高鹗稍早的小说家夏敬渠在《野叟曝言》中所描写的那样,高官厚禄,位极人臣,子孙蕃衍,大富大贵。但高鹗没有沉缅于这种潦倒文人的白日梦中,他不无沉痛地用自己的笔为高贵显赫的世家唱着凄绝的挽歌,在他的笔下,盛极一时的贾府颓然坍塌,家破人亡,到书的最后,贵戚富哥,闺秀娇女死的死,亡的亡,出家的出家。“兰桂齐芳”,又能怎么芳呢?“家道复初”,真的会复初吗?即使高鹗在书中细细描绘那种浩劫过后的所谓小康,我们会有欢天喜地的欣慰之感吗?宝玉走了,黛玉、贾母、王熙凤仙逝,探春、湘云嫁人,妙玉被劫,只留下一些可怜兮兮的偷生者,这还叫贾府吗?那种刻骨铭心的伤痛和失落靠一个小道学贾兰的中举就能抚平吗?高鹗推倒了一座大厦,仅在一片废墟上用残砖碎瓦搭设了一座小窝棚,这也许还未真的达到那种“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地步,但我们能忍心再去责备高鹗吗?他做的已经很不错了。我们不要忘记,笔在他手上,他是《红楼梦》后半场的总导演。

  在悲悲切切的哀乐声中,贾府轰然倒塌,大树既倒,猢狲烟消云散。伴着金石姻缘的锣鼓喧闹,木石前盟随林黛玉的魂归离恨天而成为一种永恒的缺憾。宝玉的撒手而去,使宝钗于无望的平淡岁月中饱受煎熬,一场交织着血泪恩怨的爱情就这样终场。贾母在大起大落的转折关头,回光返照,随即溘然长逝;工于心计的王熙凤终于在心力交瘁的无奈中含辱而去。其他如探春、迎春、惜春、鸳鸯、司棋、妙玉、袭人、湘云等,亡的亡,散的散,一个悲剧接一个悲剧,汇成血泪之河,这就是高鹗在续作中所展示给我们的景象。翻翻成群结队的中国古代小说,有几部能写到这种份上的?

  不是故意要标新立异,给高鹗翻案,这样会陷入一种循环盘诘问难的怪圈。我们可以找出一万条理由来为高鹗表功,但也可找出更多的理由来指责他,但这不是目的。作为后人,我们有责任以公正的态度为古人盖棺安葬,刻碑立铭。对古人负责,就是对我们自己负责,因为更有后来者的目光在注视着我们。我们愿意相信,高鹗已经竭尽全力了。

  当然我们还是希望高鹗做得再好些,再好些,尽管这的确有些为难他。可能连我们自己都没意识到:我们在渴望另一个曹雪芹。但曹雪芹是惟一的,不可克隆,高鹗也不是转世灵童。我们可以宽容体谅高鹗,但无可否认,限于其学识和才力,我们阅读后四十回时的那种失落和惆怅是不言而喻的。谁也无法使时光倒流,我们只能无奈地掩卷长叹。历史就是这么无情,常常用缺憾来折磨和考验一颗颗心灵,就《红楼梦》而言,它使一个古老而敏感的民族难以安宁。

  一部只有八十回的天才之作和一部四十回的精巧续书形影不离地一代代流传着,但直到今天,多数一百二十回印本的《红楼梦》上只署着曹雪芹一人的大名,这不仅抹杀高鹗的续写之功,也平添曹雪芹以盗世之名。九泉之下的高鹗在急切讨个说法,魂归道山的俞平伯老人也在默默注视着我们…… 

    
缘与爱:《红楼梦》与中国现代思潮之演变 

◇宋非◇ 

 

〔提要〕 

  文中,笔者认为《红楼梦》在中国思想史上的伟大意义在 于:《红楼梦》的作者以罕见的敏锐和天才,揭示了中国文化内部的一个惊天动地的转变:即两性感情关系由传统的“缘”向“ 爱”转变,把这一转变放入我在《因果性与共现性--从另一面看中西文化的差异》所构筑的框架下,就可看出这意味着中国文 化中意识和无意识分裂的开始。也就是由解决“我是否存在?” 转向“我是谁?我在哪里?”,揭开了中国现代思潮和社会结构 巨变之序幕。在这一新的视野里就能统一过去研究《红楼梦》中争论不休的两大观点:即宝黛间的感情悲剧说和高扬反封建大旗 说。也只有在这一框架下,才能回答为什么中国封建社会早就出现了大规模的城市,贵金属的积累和人口的猛增,但却没有出现 资本主义。故而,中国现代思潮的流变,包括“新文化运动”都有其内在必然性,显非所谓的“西方强加”和“新文化运动”青 年所造之孽。很有趣的是:《红楼梦》和《浮士德》之间仿佛有一种镜像关系。它们分别预告了中西文化的内在转变:分别从相 反的两个极端经驱动离开原来的位置(《红楼梦》想逃离人欲的现世,而《浮士德》却想离开神圣宗教国度,进入现世),但是 最后又不得不回到原来的起点(《红楼梦》回到天人合一之境,《浮士德》回到天使和上帝的怀抱)。 

  注:几易其稿,终于落笔后,竟又发现有许多论点尚应进一 步阐明。但因时间和篇幅的限制,不得不暂告一段落,希望将来有机会完成之。 

一,引言 

  《红楼梦》是一本奇书,堪称中国小说创作之顶峰。许多人 把《红楼梦》称之为‘天书’,因为不同的人从中找得到不同,甚至完全相反东西。从贩夫走卒,买浆推车之流到毛泽东都能从 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有一种很有趣的说法:任何人要想在中国思想史上有所作为,都必会对《红楼梦》提出自己的见解。 只要随便翻一下《红楼梦》研究的文章,就会发现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应该说,首先真正意识到《红楼梦》的重要意义的当推王 国维,他以一代宗师的直觉嗅出了《红楼梦》中不同寻常的地方,撰写了第一篇系统研究《红楼梦》的文章《红楼梦评论》。该 文用叔本化的理论分析了《红楼梦》在中国思想史上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看,研究《红楼梦》的后续学者在思想上都没能超过 王国维。以后,蔡元培从索隐的角度,认为《红楼梦》乃是用隐讳的手法宣传反清复明。胡适从他受的训练,认为《红楼梦》的 作者有一定的天才,但是他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家庭未能为他提供良好的教育和训练,故《红楼梦》的见解和文学造诣不高。 而毛泽东则独树一帜,认为《红楼梦》活脱脱就是一部阶级斗争史,一部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余英时则敏锐地看出了其中隐含反 传统倾向,但认为其思想路数应与魏晋的老庄之风相近。新近,王蒙从多个角度分析《红楼梦》,很有发见。还有,他认为令现 在中国的文学青年津津乐道的各种西方写作技巧在《红楼梦》中早已有之,对一些读了几本书就开始兜售西方二手货的文学青年 们嘲讽也很是幽默。无论褒贬,有这么多人研究《红楼梦》,并且见解是那样的纷纭,这本身就说明了《红楼梦》独到的价值。 因此,我这里所关心的是:能否从更广阔,更连贯的文化背景中来分析《红楼梦》,从而挖掘出内在的线索,使前人对《红楼梦 》众说纷纭,甚至看上去相矛盾的观点得以沟通?更重要的是能否从中找到中国文化在现代流变的内在理路?经过反复思索,我 确认《红楼梦》的精髓在于揭示了中国文化内部的一个石破天惊的转变:即两性感情关系由传统的“缘”向“爱”的转化。进而 ,把这一转化放到我在《因果性与共现性--从另一面看中西文化的差异》所构筑的框架下,就能很清楚地看到这一转变的实质 是宣告了中国文化中意识和无意识分裂的开始,也可看成是由传统的解决“我是否存在?”开始转向“我是谁,我在那里?”。 从而预告了以后中国的文化思潮和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 

二,《红楼梦》:由“缘”向“爱”的转变 

  为了从根本上分析《红楼梦》的深层意义,我们必须把讨论 置于笔者的前文:《因果性与共现性》的框架下。《因果性与共现性》一文的要点在于:通过份析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分裂程度 ,我们看到了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别在于中国文化中,就儒家思想而言,由于“仁”和“义”的互相制约,意识和无意识之间分裂 甚小(“中庸”),所有的一切都被纳入“伦理形而上”的范畴,两性之关系被概括为“生殖繁衍”,“两情相娱”的功能性范 畴。就道家而言,追求“天人合一”的结果是异性关系被概括为 “缘”和“房中术”。与此相反,在西方,特别是基督教文化中 ,意识和无意识高度分裂,“爱”成了意识回归无意识以达至完整的唯一道路。以下我们进一步分析“缘”和“爱”的内在含义 和不同。我认为,“缘”是以意识和无意识的‘合一’,无时间性(生命的‘轮回’/没有死亡的显现)为其基本特点。“缘” 实际上是“主体性”的“隐匿”和“不在”。是“超越性”的缺乏状态。之所以如此,是与中国文化只解决“我是否存在?”的 取向有关。中国文化中儒家将人对“存在”的焦虑用社会伦理和血缘亲情来抚平;而道家采用的是冯友兰称之为的“负方法”, 具体就是修练“天人合一”,使自我意识溶入万物中,从而抹去 “存在”的问题。缘是温和的,有付出也有收获,可有也可无, ‘灵’和‘肉’的同一;感情与现实的统一;追求与等待的统一;前世,今世和来世的统一等等。“缘”并不会导致生命个体极 端地与群体疏离。而‘爱’则以意识和无意识的高度分裂,时间的单向性(现世生命的一次性)为特点。本质上,“存在”的问 题经分裂后进一步成了“我是谁?我在那里?”的问题。“爱” 是意识和无意识高度分裂的个体渴求完整的必经之路。“爱”是 一种超越性和不定性,是人类的所有行为中最没用任何实用价值的。可推演“爱”的一系列特徵,如:纯粹灵性的,单向的,分 裂的,永远达不到的,走向黑暗与死亡的不归路。“爱”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意识与无意识的极度分裂。在这种状态下,“爱” 所将抵达的是完全黑暗的无意识之深渊,没有任何可资照明,“ 爱”是神秘而恐怖的。但只有走这条路才有可能回答“我是谁? 我在那里?”,才有得救的可能。所以,“爱”的路上,死亡的阴影总是千变万化,诱惑着意识。“爱”的体验本质上就是虚拟 的死亡体验。“爱”总是把生命个体从群体中拉出。观中国数千年之文学,其所表达的是所谓的天伦之乐。孔子所说的“食色, 性也”表明异性间的关系不过是入世的达人们的一种娱乐而已,对文人骚客而言,也不过走到“缘”而已。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古 代的“性文学”异常发达,但却一直没有出现过真正“爱”。说中国传统文化是“性压抑”没有任何根据。中国文化是“爱”的 压抑才对。王蒙有个很具幽默的说法:在《红楼梦》前的中国文学中,爱情只是猪八戒和妖精们的专利(《西游记》,《聊斋》 )。但是,《红楼梦》则是中国文学的一个异数,它用来描述贾宝玉和林黛玉感情关系的不再是传统的“缘”,也不是猪八戒和 妖精的那种情,而是上面所说的“爱”。为特别强调《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这种感情,王蒙特称之为“天情”。仔细阅 读《红楼梦》就会发现贾宝玉和林黛玉间的感情完全与前面描述的“爱”一致,而与“缘”完全不同。主要证据如下:1)作者 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用象征的手法一再暗示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在现世是无缘的,而与薛宝钗有缘。因为贾宝玉(女娲补天废弃 的石头)有玉,薛有金锁,可称“金玉良缘”,而林黛玉(绛珠草)什么也没有,并且按阴阳五行学说,贾林之间是相克的(石 头上不能长草),但贾林之间就是要逆“缘”而动,产生“爱” (这是否与后来“文化大革命”中的反潮流有关?)。2)作者 借贾宝玉之口,强调生命的一次性(“死后只希望化烟化灰”,不修甚么‘来世’)。这一点是非常不寻常的,是传统思想中所 罕见的。3)作者多处描写了“爱”的神秘性,虚幻性和黑暗性,与传统的男女哀怨根本不同。这一点王蒙在《《红楼梦》启示 录》中给予了特别的注意,他选取了林黛玉知贾要与薛成亲后去见贾的描写作为例子。另外,王蒙称贾林之间的感情折磨为他/ 她们的救命稻草,道出了“爱”的非功利性和拯救意义。4)“ 缘”是“灵”与“肉”的合一,但作者在《红楼梦》中却要让它 分裂。林黛玉和薛宝钗实际上可能是一个人分裂的两面,林代表 “灵”的一面,“薛”代表“肉”的一面。张爱玲在《红楼梦魇 》中就认为《红楼梦》中有很多迹象表明林薛实是一个人。另外,许多人都有体会,贾宝玉与林黛玉仿佛也是一人。因此,贾林 ,贾薛的关系似乎就是容格关于Anima和Animus之间的关系和投射的例子。而这种投射的强度与意识和无意识的分裂 程度成正比。5)作者关于林黛玉是一株草以及还泪的说法与本世纪的德国伟大诗人里尔克关于异性之“爱”是唯一拯救之道不 谋而合。他在《杜伊诺哀歌》的第五首中的一个重要意像是天使收集泪水,后化为的草,用做拯救我们的解毒剂。总之,《红楼 梦》所描述的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感情完全与中国传统的“缘 ”不同,甚至与现在被中西文学中所谓的现实主义,自然主义( 如劳伦斯)之流滥用的情爱描述也不相同。《红楼梦》中的这种爱与出现在存在主义中的“爱”较相近,如克尔凯格尔分析的, 特别是里而克毕生构造的“爱”相一致。这种“爱”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化中意识和无意识分裂的开始。 

三,“红学”研究的重要见解评述 

  由于本文所关注的是《红楼梦》在中国思想史上的意义,所 以尽管“红学”中的索隐方法也很重要,但与本文无关,故略去不论。本文的根本观点与书中的具体细节如何无关,甚至与《红 楼梦》的作者是谁也无关。以下只讨论与《红楼梦》思想意义有关的代表性见解。 

1)王国唯的“解脱示范说” 

  王国唯借叔本华的观点,认为《红楼梦》之意义在于示范我 们如何解脱人生的烦恼。因为人生者,唯欲而已,而欲则总是导致痛苦,欲解脱此痛苦,必须要消除此欲。《红楼梦》的意义就 是通过向我们揭示欲产生种种痛苦,然后示教我们如何克服欲望。我认为本文对《红楼梦》的认识与王国唯之观点表面上最为接 近。但内在却不同。这一不同乃是中国“天人合一”的状态与叔本华的“自由意志”的差异。中国的“天人合一”是一种意识和 无意识的同一状态,未分化状态。而“自由意志”是对意识和无意识高度分化的感知和总和。因此,可以说王国维讲的而更象《 浮士德》。尽管《红楼梦》的起点和终点是“合一”,但它要启示的却是中国文化由“合一”向“分裂”的转化。而相反,虽然 《浮士德》的起点和终点是意识和无意识的高度分裂,但它要表达的是高度分裂的意识和无意识开始靠拢的倾向。所以我前面认 为《红楼梦》和《浮士德》有非常有趣的镜像关系。因此可以总结为:《红楼梦》不是要教人如何解脱烦恼,恰恰相反,是要诱 人堕入烦恼。不是要用“天人合一”“涅磐”来消除人生命中的情结,而是要让这一情结与“爱”的形式不断演化,超越。 

2)毛泽东为代表的“反封建和阶级斗争说” 

  过去,人们总把这一派与感情说相对立,但上述的分析表明 这两派没有任何矛盾。因为《红楼梦》中所描写的“爱”本身就标志着意识和无意识间的分裂,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基础:“ 中庸”的平衡和“天人合一”被打破,然后斗争开始萌芽。因此,现在重读中国大陆49年后对《红楼梦》的评论,如果剔除特 别偏激的不论,许多观点是非常深刻的。现略选一二为证:“《红楼梦》是中国三千年来封建社会走向崩溃时期的历史性记录与 总结”,“贾宝玉是当时要转换的社会中即将出现的新人的萌芽 ”,“曹雪芹是站在新兴的市民立场上来反封建”。曾有一段时 间,把这一切都否定了。现在在新的框架下看事实确就如此。那些盲目否定的人,就象胡适一样,仅只是由他们的浅薄造成的, 浅薄到了没有什么居心。我们将进一步看到:不是所谓的经济,而是“爱”的出现才真正宣告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崩溃。 

3)余英时的“反传统说” 

  以上的分析清楚表明,《红楼梦》中“爱”的出现就是最大 的反传统,所以《红楼梦》中大量出现反传统的言论应在预料之中。但我不能同意他认为《红楼梦》的思想乃是老庄,魏晋一路 。我想之所以得到这一结论是因为只局限于比较传统和《红楼梦》的遣词,用典和日常事务的差别,没有意识到“爱”出现的重 要意义。中国文人们乐道津津的魏晋之风何曾出现过“爱”?另外,把《红楼梦》的起点和终点(主要是老庄思想)当成是该书 的核心也易使人误解《红楼梦》又是一本魏晋样的风流书。近有余秋雨者,鼓弄一下魏晋风流,又迷倒好些人。 

4)王蒙的见解 

  王蒙在《《红楼梦》启示录》中从许多方面论述了《红楼梦 》的思想,文学意义,非常有见地和值得住意。我特别喜欢他对胡适的评论。王蒙的“天情”说以及从贾宝玉是石头推断这是一 个根本的问题:“我是谁?”真乃灼见也。这实际上就是《红楼梦》的精髓所在!另外,王蒙还认为《红楼梦》中包含了各种现 代派,后现代派的技巧也很有道理。因他没有具体解释其原因,惹的许多西化人士撇嘴磨拳,奋奋地说:中国连现代化都还没化 ,那有资格谈现代写作技巧,真是荒唐啊!为认识这一问题,我提出以下的解释:很可能当意识和无意识完全合一(理想状态) ,以及高度分裂时。现代文学的技巧都不容易出现,因为合一状态是无言;而高度分裂时是对神圣的歌唱,如圣诗,宗教音乐。 只有意识和无意识有所分裂,但靠较近时,真理和痴人说梦难分,文学的多样性才凸显了出来。这一推断似乎能从现代小说技巧 主要从上世纪末才兴起得到证明。因为刚好是这一时间,中国由合一开始了分裂;而西方从高度分裂开始合一(上帝的死为标志 )。可能在这样的状态下,《因果性与共现性》中所谈的共现性才很明显。因此,虽然中国没有重复西方的路,也照样会出现现 代文学技巧。 

四,《红楼梦》与中国思潮之流变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但我认为其与西方的封建社会完全 不一样)为什么会这样持久,一直让人们困惑不已。传统的观点认为是因为生产力发展平低下的原因。可事实完全不是如此,著 名社会学大师马克斯 韦伯就指出,在西方认为是产生资本主义的两大要素:贵金属的积累和人口的增加在中国早就出现,可不 但没有促进资本主义的形成,动摇中国的传统社会,似乎反而巩固它,因此要明白资本主义为什么没在中国产生,需要到更大的 背景中找原因,如宗教思想。同样,一次又一次的农民战争只是使传统社会象火凤凰一样,自焚后又再生。对于此黑格尔认为是 因为中国社会处于未分化的状态。金观涛认为是因为“家国同构 ”的原因。 

  我觉得,以上三种观点,即韦伯,黑格尔和金观涛的看法都 各有道理。但是,仍不能回答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宗教观,为什么会保持不分化,为什么“家国同构”就会保持中国的传统社会, 实际上西方也一样是“家国同构”的。这里我尝试给出我的看法:在前文《因果性与共现性》中,我提出,宗教,科学都是意识 和无意识高度分裂的产物。因此,这里就能用我的框架兼容韦伯和黑格尔的观点。对于金观涛的观点,我认为“家国同构”的观 点甚有意义,但还不够,因为中西方都是“家国同构”的,并不只是中国如此。重要的是要回答中国的家庭结构为什么会与西方 不同。对于这一点,我的看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产生“爱” ,而是“缘”为基础。中国的儒,道思想一直将人的内在力量用 “血缘伦理”和“天人合一”疏导开了,或者说人的内在能量演化成为“血缘伦理”和“天人合一”。总之,“爱”没有产生, 所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农民战争的不断打击,中国的家庭结构还是没变,因而没能从根本上动摇中国的传统社会结构。在社会 结构,宗教观点的形成中,两性关系可能是更基础,更重要的因素。这一点,封建社会的大家长--贾母是看得很亲楚的,她认 为男女之间有苟合之事,公子哥儿有风流之事,虽然不大雅观,但也没有大碍。可一但不是寻求快乐,而是要对男女之事认真( “爱”的产生),那可就不得了的,一定要除恶务尽,残酷无情,甚至对贾宝玉也不例外。所以,中国的封建社会不是怕男女间 的性苟合,不是要压制“性”,而是要消灭“爱”产生的任何土壤。“性”对中国封建社会来说,不但不可怕,而且是一种补充 。可怕的是“爱”,是“爱”的超越性和不实用性。“爱”的超越性就是要不断提问,不断向前,使得意识和无意识间出现分裂 。“爱”就是对“生殖繁衍”和“血缘伦理”的根本否定,是动摇中国封建社会最大的反叛力量。“爱”的出现是以男女平等, 共同产生主体意识为基础的。为了消灭“爱”,中国传统社会的大小天才们发明了“三纲五常”和女子缠足,基本上在几千年内 没让“爱”成了气侯。 

  基于此,就很好理解为什么打破几千年中国封建社会结构的 “新文化运动”要以“妇女解放”为先导。也许当时都没意识到这样做的是“爱”大规模出现的先导条件,从而导致了意识和无 意识的分裂。稍后,中国知识分子很快地接受了以单向,斗争为特点的进化论,近一步否定了“天人合一”。再后来,马克思主 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登上了中国的土地。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会在中国成为主导思想,一直亦争论不休 。有人认为是因为其同中国传统思想有很多相通之处的原故,有人则认为完全为新青年们和共产党所强加。我的看法是历史的必 然,其原因是由于马克思主义能衔接《红楼梦》所开启的“爱” 延伸出的条件:对轮回,“天人合一”的否定(即物主义鼓吹的 生命一次性)以及传统思想对实用性的的强调。对于马克思的经济学,我们都能感到它完全不是关心现代意义上的经济运作,而 是关心怎样使经济服务于社会,特别是如何消除人的“异化”问题。因此,可以说新萌芽的思想和传统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暂时 找到了妥协性的统一。但这两种思想间不断斗争,最后在文化大革命中达到了高峰。 

  对于文化大革命,我在《从王国维到毛泽东》中有较详细的 论述。我这里只略讨论毛泽东的“继续革命理论”。绝大多数的人都很难理解为什么权力已经非常巩固了,还要发动文化大革命 。特别是刘少奇被打倒后,还要搞什么“继续革命”呢?李泽厚认为这是毛脱离实际,只从哲学的范畴推演的结果。我认为这是 毛泽东在社会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可能的最后尝试和发展,同时也导致了毛泽东和整个人类面临失败和最大困境。要理解这一问 题,需要再来考察“异化”问题。“异化”是一个非常神秘的问题,也是人类的困境所在。这根本上是人类“自我意识”的另一 个面孔。“自我意识”是人对“我”和“物”(包括自己的身体)相区别的意识,这也同时是“异化”产生的核心;换言之,也 被称为“原罪”。于此,“中国传统思想通过“天人合一”来消除它,但付出的代价是从根本上否定“自我意识”。而且也似乎 并不成功,产生了鲁迅一针见血指出的种种罪恶。西方则是通过不断使意识和无意识分裂,确立“上帝”的存在,并由耶稣的“ 受难”来拯救人类。但也被尼采以降的思想家宣布为虚伪。而且,通过“爱”的不断超越来解决,可能是更为恐惧。因为,这意 味着只是生命个体,而不是“全体人民”,“祖宗和家族”一起来面对极端的不定性,虚无性和无意识的黑暗性。这是常人所难 以承受的。所以“文化大革命”还是以“集体”来承受这种不定 性和虚无性的。这样,“文化大革命”就暂时转化为“集体狂欢 ”的仪式。有关这一点,笔者将在另文中详细讨论。我想,毛泽 东后期和晚年,一定为隐藏于人类深处的黑暗所震惊,一定有许多类似于现代西方思潮的东西,如“荒诞性”(他的《读史》一 诗中就有这种情绪)。因此可以理解为什么象萨特这样的人会为 “文化大革命”欢呼。人总得有出路啊,尽管可能是暂时的! 

  《红楼梦》中所描写的“爱”太不定,太黑暗了,所以王国 维这样的大师要投湖自杀;贾宝玉要出家;鲁迅则一生寡欢。毛泽东和几亿中国人要在不断的斗争中获得安慰。现在许多学者都 又回到了传统文化中。如李泽厚在《我的哲学提纲》中强调“存在是第一性的”。这实际就是中国传统解决“异化”的翻版。金 观涛在论现代美术的文章中反复强调“平衡”,也是开始向传统妥协的信号。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平衡”和“不平衡”不是先 验的,而只是意识和无意识分裂的程度不同而已,因此是否要“ 平衡”是一个不存在的问题,只是一种倾向而已。 

  这就是《红楼梦》呈现的中国文化由“缘”向“爱”的转化 和所产生的一序列结果。这也是“爱”的神秘性,超越性和内在悲剧性所在。 

 
关闭本页  
  

 
  
 

                浏览次数:884--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上篇文章武侠小说名家杂谈
----下篇文章从“阶级斗争”的英雄到“雷锋的初恋”,《 谎言编织的雷锋故事》引起网络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