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向我约稿
[首页] [关于本站] [新闻中心] [2024年郑光路《成都旧事》《四川旧事》《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我的相册] [留言板]


2024年郑光路《成都旧事》《四川旧事》《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拍案惊奇!郑光路精彩特稿[图片: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中)及夫人濑田裕子与郑光路合影]
文史长廊精品[左图:郑光路(左1)应邀拍电影时]
文革类老照片.美术作品链接[左图:郑光路当医生时和原珠海市市长梁广大(左)合影]
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现象研究专栏[图:郑光路(左1)与常演“皇帝”的张铁林先生(左3)]
郑光路巴蜀文化及历史类作品[篮球巨人穆铁柱和郑光路]
近50年当代史研究史料[左图:原国务院侨务办公厅负责人庄炎林(左)与郑光路合影]
[文革专栏]本网特色,翻页内容甚多![本栏图片:郑光路1966年在天安门]
评说成都、四川[图为著名学者魏明伦先生(右)与郑光路]
四川特色作家文章[左图为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先生(右)和郑光路]
历史往事揭秘专栏[左图为郑光路收藏的文革宣传画]
“社会评论”精品转载[左图为郑光路(左)与成都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刘学文]
中国近现代文学掠影[左图为张邦元(右)绝技童子功“隔山望月”与郑光路同摄]
中国知名文革史研究者精品专栏(!本网热烈推荐:链接严肃学术网站渤海大学网),极其丰富多彩!
中国历代文学研究专栏[老武术家王树田(中)郑光路(左1)刘绥滨(左2)市武协副秘书长王学贤(左3)]
!连载郑光路最新长篇力作《打工妹怪遇》欢迎阅读和书商、出版机构及影视改编合作!
网友交流专栏[郑光路作品讨论会上民革市文史委员会主任王大炜(右)作家白郎(中)和李克林教授(左)]
《川人大抗战》选载[成都媒体为《川人大抗战》举办座谈会后李克林、流沙河、王大炜、卢泽明等先生同摄]
巴蜀文化和掌故[海外作家与成都卢泽民、章夫、冉云飞、郑光路(1排左1)、白郎、蒋蓝等]
今年郑光路有影响的新作[左图上排右起:郑光路、郑蕴侠、副导演商欣。下排为导演刘子农及张国立、王姬等]
当今文学界之怪现状[文革结束郑光路(1排右1)考入大学与同学去安仁镇接受“阶级教育”]
转载网络精品[1987年郑光路(右1)与华西医大副院长张光儒博士(右2)在珠海工作时游澳门]
老成都掌故[左图为郑光路(右1)在青城山上清宫与道士练剑]
武侠文化[左图:右1郑光路,右2习云太教授(中国武术一级教授),右3刘绥滨,右4铸剑专家龙志成]
滑稽妙文选[人生如戏,图为郑光路(右1)1985年应邀参加影视剧拍摄时照片]
中国文学、史学与世界[图为法国学者大卫(左)和郑光路
巴蜀文化中的杰出人物[本栏图片说明:中国著名电影艺术家谢芳(中)、张目(右1)和郑光路合影]
四川及巴山蜀水人文[左图为郑光路(1排中)1985年与几个弟子同摄]
当今社会奇稀罕事、伤心事、可怕事[左图:郑光路舞禅仗习武照]
文史文学精品转载[图为1990年郑光路(后排右2白衣者)与众武术人士在少林寺参加武术拍摄]
郑光路欣赏的古典、文学、史学作品推荐[1986年郑光路(上排左3)参加武术表演赛后和四川武林好友摄]
阅之有益的史学方面学术文章[图为郑光路(中)当医师时在医院为病人作手术]
郑光路著《中国当代热点问题透视—中国气功武术探秘》选录
郑光路文革研究专著介绍[图为两本专著封面]
四川近、现、当代史研究史料参考[郑光路1987年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工作时照片]
文化与教育[图为郑光路练铁指功练武照]
体育武林前辈【左图:1984年时郑光路与李孟常师傅(右)。右图:郑光路与黄林派钟方汉师傅(右)】
郑光路巴蜀文化研究专著[郑光路与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郝勤教授]
隆重推荐作家原创精品[《武当》杂志主编刘洪耀(右)与郑光路]
过来人回忆文革历史[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当受苦知青时,点击图很瘦]
官方报刊资料(主要为文革时期)选登[本栏图为文革中的恐怖刑场]
知青问题研究[郑光路1970年当知青时艰难环境下仍自强练功“朝天蹬”]
名家杂谈精粹[郑光路(左1)与四川武术名家黄明生(左2)、李兴白(左3)1985年在电影剧组]
抗战文史[英勇殉国的饶国华中将之女饶毓秀(左1)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之子李克林(左2)与郑光路]
四川著名学者、作家岱峻专栏[作品充满空灵雅趣和智慧沉思。图为岱峻夫妻恬静生活]
四川著名特色学者、作家陈稻心专栏[图为陈稻心先生(左)与郑光路]
中国著名作家雁翼专栏[左图为中国著名老作家雁翼(左)与郑光路合影]
学术界百家争鸣[左图:四川曲艺界大师邹忠新(左)与郑光路在一次文艺会上]
武侠小说评弹[1986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肖应鹏(右3)在一次会上]
四川著名武术家(排名不分先后!)[郑光路(左1)与著名武术家王佑辅(左2)邹德发(左3)合影]
宗教文化与人生、文学[图为郑光路(左)与四川一高僧]
佛道、医学、养生文化[图为郑光路(左)与武友在山中古佛寺练武养生]
纪实历史、文学长篇[香港《明报》1987年刊登郑光路当医师搞科研时照片]
中国传统文化名篇[1987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全国地趟拳冠军陈刚(右3)]
门外诗歌谈[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下排右1)和红卫兵战友]
放眼世界专栏[红卫兵文革闯将]
免费网上书屋、实用网站[more翻页还多!]图为毛泽东与张玉凤
中国各地优秀作家陆续推出专栏
重要精华文章专栏![左图:中国民生真实的另一面“黑窑矿工”]
2024年郑光路出版之新书及新闻


·写作范围:文史、文革史、抗战史研究,以及社会纪实文学作品(中国社会热点问题类纪实)
·姓名:中国独特题材文学网
·笔名:站长:郑光路
·电话:--
·手机:423648068@qq.com
·OICQ:--
·电子邮件:423648068@qq.com
·通讯地址:中国.四川省.
·邮政编码:--
--管理中心

  本站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佛教与山──中国佛教十大名山(下)

作者: -上传日期:2006/8/19


 

佛教与山──中国佛教十大名山(下)

    

  五、诸宗竞演终南山


      一、秦山奇古终南秀
        秦岭横亘于陕西省中部,是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海拔在1500至3500米之间。它大部分是火成变质岩山地,北坡断崖壁立,形势陡峻。
        终南山指的是秦岭中段,“西起秦陇,东彻蓝田,凡雍、幸攵皿、眉阝、雩阝、长安、万年,相去且八百里”。终南山又称“中南山”,以其居天之中,都之南故;又称“太乙山”,以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在都城长安以南的南山口建太乙宫故。终南山历史悠久,《尚书·禹贡》中已提到“终南”之名,《诗经》中亦有“节彼南山”之句,《山海经》简称其为“南山”。终南山约略可以分为三段,周至以西至宝鸡一段为西段,户县、长安境内一段为中段,蓝田境内一段为东段。从总体上看,终南山西高东低。西段眉县县南的太白山海拔3767.2米,既是终南山的主峰,也是整个秦岭的主峰。太白峰巅高插云天,雄伟壮丽,风雨无时,气象万千。高处背阳地,虽在夏季亦有积雪,故俗有“太白积雪六月天”之说,这在炎热的关中来说是件稀罕事,故此成了关中八景之一。太白山巅有太白三池,面积为7公顷,水色蔚兰,纤尘不染,平静如镜,深不可测。太白山之高,令诗人赞叹不已,李白《登太白山》诗云:“西上太白山,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冷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日,前行若无山”,“太白何苍苍,星辰上列森。去天三百尺,邈尔与世绝”。岑参《宿太白》诗也称“太白峰最高”。山上森林茂密,珍贵野生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现已被列为国家“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太白山以东的周至县境内山区,由于强烈的水流切割,形成了“九口十八峪”,“苍巅互出缩,峪势曲走蛇”,因此也形成了许多奇观胜景,所谓“狮山象岭”、“九峰叠翠”、“西山登雾”等等,就是诸般景致的数种。山中有仙游谭,阔2丈,水黑色,深不见底,俗称“五龙潭”,古时朝廷每年都要遣中使前来向潭中投金龙祈福。由103条支流汇成的黑河,在山中蜿蜒奔流,年径流量为6.63亿立方米,如今,它已经成了解决古都西安工业和生活用水的永不枯竭的源头。终南山中段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峰有40余座,以高峻秀美著称者有4座。其一为紫阁峰。此峰位于紫阁峪脑,海拔2150余米,其西北面是岩层断裂后所形成的高500余米的悬崖峭壁,其峰翠如泼黛。《雍胜录》载,紫阁峰位于户县东南,每当旭日照射,烂然而紫;其山势上耸,若楼阁,以是故名。明代王九思云:紫阁峰有瀑布,景特奇绝。紫阁峰之北有黄阁峰,其南有白阁峰,其西有仙掌峰,俯仰皆景。其中以“紫阁睛岚”为最。李白有诗谓“紫阁连终南,青冥青倪色。凭崖望咸阳,宫阙罗北极。万井惊划出,九衢如弦直。渭水银河清,横天流不息”。极写了登上紫阁峰放眼远望的情况。宋人李马勹缶也有诗曰:“石磴溪桥傍翠峦,分明深入画图间。远饶禅刹疑无景,迥向群峰别有山。微雨欲来云影乱,轻风不断乌声闲。岚光可是清人骨,更待中霄一梦还。”这又是从全局着眼来描绘紫阁峰的仪态了。紫阁峰的东北邻是高冠谭,这里山势陡绝,有飞瀑泻入谭中,潭水激射,其声如雷。北宋时,草堂寺寺主在此建了一盘水磨,“又南依危峰岩岫,北面长川秦原,筑高楼,西开客馆,东敞僧房,俾来者洗以尘襟,醒乎耳目”;“望辽天而空阔,夜月良多;睹雨霁于秋光,并观叠嶂,阒然世外,杜绝尘喧”,于雷轰之处,却是一片寂静的世界,以动衬静,这真是造化所做的一首极富哲理的诗。圭峰山位于太平谷口,为断裂岩形成的三角形孤峰。它拔地而起,海拔约1500米,三面为悬崖峭壁,唯南面坡度较缓,上有一寺,圭峰禅师宗密曾在这里坐禅。峰顶一席之地筑有一庙。每当黑云压顶,必有大雨,故俗云“圭峰戴帽,白雨发泡”。圭峰旁又有天池,秋月照射,澄沏如镜,其峰之南旧有别墅,“暮山紫翠,横绝天表,月高露下,群动暂息,忽有笛声自西依山而起,上拂云汉,下满林壑,清风自发,长烟不生,听之,天地人物洒然如在冰壶中也。”有一首诗对“圭峰夜月”这样描写说:“浩照圭峰树影重,天云潋滟淡春容。银河斗转横轮阁,铁鸟风清杂晚钟。青幛远衔秋夜月,轻云暗抱大夫松。山家乘兴恒孤往,石径穿林护短筇。”难怪它要成为当地景点之一了。南五台距长安县城20公里,由五座山峰组成,俗称五台,即大台(又称观音台)、文殊台、清凉台、灵应台、舍身台。每当天清气朗时,登上西安古城城垣便可看见南五台。这里山势峻峭,峰峦叠嶂,树林茂密,泉水叮口当,风景极为幽美,旧志有“今南山神秀之区,惟长安南五台为最。”登五台,以前必须经过塔寺沟,这里山道崎岖,溪流蜿蜒,泉水喷珠吐玉,修竹身影婆娑,数十处佛寺殿塔掩映于绿树丛中,情趣横生,美不胜收。到达大台之后,放眼四顾,群山如屏环列,芙蓉万仞插入青冥。从大台有一条鸟道通往其它四台,四台中数送灯台山势奇峻,是最能吸引游人的去处。翠华山距西安城30多公里,传说由翠华姑娘乘龙至山中坐化而得名。汉元封二年(前109),武帝于此山谷口建太乙宫,故翠华山又名太乙山。登山须经“十八盘”,这是由盘石自然堆积而成的石阶。山中有太乙池,水面百余亩,既可坐在岸边垂钓,也可以乘舟至湖中游赏,湖光山色,构成了一幅天然的动人山水画。池之外,又有龙移湫、澄源湫,传说为天宝年间(742~756)山石崩塌堵塞水流而成,在山左太峪村东南有一所谓的“龙涎窝”,瀑布从山崖上泻下,气势磅礴,吼声震耳。村西有冰洞,虽盛夏亦有坚冰,又有风洞,凉风飕飕出自洞中。村东石壁上有金华洞、玉案峰,由于高峻路险,难于攀登,所谓“云从玉案峰头起,雨自金华洞口来”即是其高峻的形象写照。终南山东段主要有玉山,位于兰田县东南部,因出产玉石而得名,主峰海拔为2339米。玉山又名王顺山,此山之美,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话来说便是“一游五昼夜,欲返仍盘桓”。玉山的景致主要有:古栈道,开凿在绝壁峰半山腰上,是隋唐时攀登悟真寺上寺的必经之路,栈道弯弯曲曲,很是惊险。栈道旁有石龛,当年白居易登山时曾在此休息过。石龛旁的崖壁上有一悬空巨石,白居易称之为“一片石”,僧人们曾爬到此石上坐禅、诵经,故又称之为“定心石”。宾位亭,位于陡峭山坡间的一片开阔地,如今只剩下一块数十立方米的大石头,此石经过人工雕凿,人称“月亮石”,也是白居易憩息的地方。周围是一片竹林,无数个和尚墓塔掩映于其间。此地树木坚瘦,抱石而长,树身盘曲如虫蛇。古时,树木有松有桂,四时葱郁,乱不成行。东岩怪石,东岩是玉山的主峰,唐代时是兰田玉的主产地,玉长于石中,从崖面上看,由玉石形成的纹路犹如嵌着的根根翠竹,夜间,玉石闪光,与星月争辉。此峰高峻,犹如“拄天青玉竿”,难以攀登,据说峰顶有白莲池,“素葩覆清澜”,可惜“闻名不可到,处所非人寰”。三级瀑布,这是秦岭北麓最大的瀑布,位于兰田峪尽头,由南石河河水从一百多米高岩面跌落而成,石分三级,瀑亦随之,抛珠溅玉,水雾团团,煞是壮观。除此之外,又有古道瀑布、四级瀑布、辋川瀑布等,各展风姿。天然岩洞,这也是此段山区的一个重要特色。主要的岩洞有碧天洞与珍珠楼。位于蓝桥乡政府所在地的西边石壁上,前者有3个洞厅,后者在碧天洞上方2百米处,洞分两层,是一个楼上楼,可容百余人;凌云洞,位于辋川乡岩子村附近的照壁山上,全洞多厅多层,构造复杂,钟乳石造形奇特多姿,虽纵深长度在520余米以上,但洞内空气清新,暖如温室。这是此地溶洞群中最大的一个。此外又有卧虎洞、藏龙洞、哺乳洞、绣楼洞,皆据洞中钟乳石的造形特点而命名;锡水洞,位于照壁山对面成仙岭的山腰,洞中有潭有楼,幽静别致。考古发现,古人类曾在此住过,后来则成了道家的洞天福地。由于终南山为地壳隆起、岩层断裂所成,因此地热十分丰富,并因此又给这里凭添了不少自然风采,其一是温泉多,水质好,骊山华清宫温泉与白居易的《长恨歌》连在一起,闻名全世界,古今墨客记述已多,这里不赘。汤峪,又名汤泉湖,位于兰田县西南20公里处,汤峪温泉不但水温高(62℃),而且含有碘、氟、锰等多种矿物质,是12类矿泉水中之最优者。既能去腻洁肤,又能治病。早在唐代,明皇玄宗即已在此大兴土木,建造“大兴汤院”,分设玉女、融雪、莲珠、漱玉、濯缨5池,也是闻名京师长安的一处温泉。如今,这里已经建成汤峪疗养院并真正地服务于人民。其二是由地热所形成的烟雾。最著名的要算“草堂烟雾”了。姚秦时鸠摩罗什至止译经的草堂寺曾有一口“烟雾井”,地热蒸气从井口冒出,升至空中,每当落日西沉时,腾空的“烟雾”便蔚成奇观:轻烟淡雾摇曳于圭峰之巅,呈淡淡的紫色,沿着屏列的终南山北麓,随风向着帝都长安悠悠飘去。颇有规律性的“草堂烟雾”于是成了“关中八景”之一。终南山的俊秀首先被封建统治阶级所占有。秦皇汉武所建之上林苑都包括终南山的中段和西段东端在内。起初,秦始皇建成上林苑之后,又在苑中北端兴建阿房宫,并且自前殿下建阁道直通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汉武帝时更广开上林苑,周回达数百里,将原来阿房宫以南周至至宜春苑(今长安县南)间的田亩山林悉划归上林苑,全苑开12门,括36苑、12宫、25观。隋唐两代又在终南山中增建了不少离宫别馆,如隋之凤泉宫,在眉县境,为隋文帝沐浴之地,唐高祖亦曾临幸;仙游宫,在周至黑水峪内;宜寿宫,在周至境内;甘泉宫,在户县栗峪口;太平宫,在户县太平峪口;唐代新建则有太和宫,在长安县太和峪黄峙村,贞观二十一年(647)改作翠微宫,附建太子宫,太宗卒后改为翠微寺和龙田寺;万泉宫,在兰田县境,由高宗建于永淳元年(682)。终南山中除了皇家园林和离宫别馆之外,还有大臣显贵的庄园别业和私第。而最为寻常、普遍的则是长安的官僚、文士以及各地的迁客骚人常常在公务之余到此游赏娱乐,一本《全唐诗》中,吟咏终南胜景的绝唱不下数千首,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元稹等著名诗人,无一不留下了这方面的杰作。即使在唐朝灭亡,政治中心东移之后,终南山作为一个游宴之地仍然是很出名的。今圭峰草堂寺所存《章忄享题名碑》和《重修户县志》中程明道先生《户山诗序》都给后人指示了游赏终南的线路。二、终南山佛教源流终南山佛教是长安佛教的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终南山可谓长安佛教之摇蓝。佛教自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传入长安之后不久,终南山也开始建立弘教的据点,这就是其北麓户县境内庞村的罗汉寺。该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初年(58~61),初名白马招觉院。西晋惠帝于太和元年(302)颁布圣旨(《圣旨碑》现存该寺)敕建该寺,并派出两名监造官负责扩建,扩建后更名为“行香院”,并召该寺高僧普觉入宫,以国师之礼相待,赐地千倾,造殿堂百座,瓦厦数千间。”此碑实为长安最早弘化佛教的珍贵资料,它填补了汉至西晋阶段长安弘化佛教的断代。三国时,朱士行于甘露五年(260)从雍州出发,前往于阗求取《大般若经》,这件事也说明了三国时雍州境内已有佛教信仰。东晋十六国时,长安佛教进入大发展的阶段,而终南圭峰山下的大寺(草堂寺前身)与长安城北的逍遥园则成了此一时期长安佛教的大本营。这里不仅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国立译经场,而且也是第一个管理全国佛教事务机构的所在地。自此开始至于唐亡,长安成了中国佛教的弘传中心,终南山也成了众多僧人栖隐修行之所、佛教诸宗的策源地和教难时期佛教徒们的避难所。当中国佛教开始向前发展而又尚未达到成熟阶段的时候,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分别于公元446年和574年发动了两次灭佛运动,长安均成为法难的中心而因此荼毒最烈。此时,长安城里的僧人即逃入终南山以保存力量,法难过后,他们再重新进入城市,寻求新的发展。《高僧传》载:僧周及其弟子僧亮等数十人曾在第一次法难前夕逃入“寒山”(或称太白山)隐居。文成帝继位后下令复兴佛法,派人入山请僧周师徒同兴法事,僧亮随使至长安,受到了全城百姓的欢迎,镇守长安的永昌王奉旨“亲自枉道接足致敬”,并在其建议下修复故寺,延请沙门,史称“关中大法更兴,亮之力也。”北周法难时期,逃入终南山避祸的僧人更多,主要者略如以下数人可代表之:普安曾栖隐于终南木便梓谷西坡,同时又引静(一作青彡)渊法师同止林野,后渊法师于此置寺结徒,是为至相寺之始,后来由此而演成中国佛教的一大宗派。静霭法师于时亦携其徒侣30余人入终南山,东西造寺27所,依岩附险,使逃逸之僧得以安置,此不啻为灭佛之祸行虐关中乃至全国时的一方净土。普安本人则于隋季被频请入京,为皇储门师,住于长公主所建之静法寺。法应亦避迹终南,“饭衣松萝,潜形六载”。当隋代复兴佛法之后,应复至长安师事昙崇,并代其维持五百徒众。开皇十二年(592),当选为全国“三学业长”的25人之一,并领徒三百于(长安)实际寺相续传业。道判法师曾西奔于太白山,逃难之中不忘讲习《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和《大智度论》。周宣帝即位后下诏复兴佛法,判当选为120名“菩萨僧”之一;隋立,复充大兴善寺住持。开皇七年(587),敕于终南山交谷东岭由天竺人监工建造龙池寺,请其居住。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在某种程度上,终南山成了(佛教)屏避劫难的堡垒。中国佛教的宗派,若将三阶教包括在内,便共有9宗,其中三阶教、三论宗、唯识宗、净土宗、律宗、华严宗、密宗的祖庭都在长安,7宗之中,又有5宗的祖庭或中心寺院是在终南山中。对于三论宗、华严宗和律宗来说,终南山可谓是它们的发祥地。这3宗的祖庭或中心寺院如下:草堂寺,在户县境内终南山北麓的圭峰脚下。始建于西晋,姚秦时称为“大寺”。弘始三年(401)至十三年(413),龟兹高僧鸠摩罗什应秦主姚兴之请,在逍遥园~大寺建立中国第一个国立译经场,译出经律论三藏经典35部425卷,诸经以大乘为主,间杂小乘,其中有《妙法莲华经》、《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观无量寿经》、《禅法要》、《禅要解》、《菩萨戒本》、《十诵律》等等,关涉到天台宗、三论宗、净土宗、禅宗、律宗等,不少还成了创宗立说所依据的经典。罗计所弘以性空学说为主,其高足僧肇被称为“解空第一”,在自己的撰述中阐明并确立了“诸法缘生性空”的三论宗义,成为罗什学说的正宗传人。后来,辽东僧朗传得此学,并至江东弘扬,至吉藏而正式确立三论宗大旨和仪轨。由于本宗依“三论”而立宗,推鸠摩罗什为本宗初祖,大寺也便成了该宗的祖庭。魏周之际,大寺分为草堂、常住、京兆王寺、大乘等四寺,独草堂寺存留至今。唐季,华严宗四祖澄观法师于此撰成《新译华严经后分经疏》10卷,五祖宗密住此教禅双弘,飞锡法师于此据《法华》而说“净土”,可见,这个三论宗的祖庭此时与华严宗、禅宗、净土宗也发生了密切的关系。至相寺,其创始及位置已如前述。普安法师崇重《华严》,创建者青彡渊法师亦以义学称著。至相寺从一开始便是弘扬华严学的重镇。隋代,高僧智正曾至此从青彡渊研习《华严》;华严宗的初祖法顺、二祖智俨、三祖贤首国师法藏都曾在此研习、弘扬《华严经》义。至相寺实际上是华严宗的发祥地。后人只是因为法顺寂后葬于樊川北之少陵原华严寺才称此为祖庭,这其实是欠确切的。真正的祖庭应当是至相寺。
        净业寺,位于终南山北麓沣峪口内柳林坪(昔名清官村)后庵山上。始建于隋末。唐初,道宣律师常住此寺,潜心研习弘扬律学。麟德二年(665),奉诏于此寺内创设戒坛授戒。因此寺地处南山,故道宣律师依《四分律》而创立的律宗亦称南山宗。师寂后,门徒于寺后峰起舍利塔供养,今寺后石崖间仍有其静修遗址。寺东南又有唐代诗人白居易衣冠冢。
        丰德寺,位于终南山北麓沣峪口东山坡上。北周武帝灭法时,此地乃禅僧智藏隐居之所,开皇三年(583)正式定居于此。文帝以其道望隆广,多所施赐,并诏以所住寺为丰德寺。唐贞观十六年(642)至十九年,道宣住此,撰成《比丘尼钞》3卷(今作6卷),后一度参与玄奘译场工作。贞观二十年,复返丰德寺,将前作《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1卷扩充为2卷,将《羯磨疏》2卷增为4卷。永徽二年(651),又将《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及此戒本《疏》进行增订。至此,南山律宗宗义大备,而丰德寺成了他完善本宗理论的重要场所。寺院今存,为尼寺。百塔寺,位于终南山天子峪至鸟鸣坞。开皇十四年(594),三阶教创始人信行和尚入寂后葬于此,因成塔院。后代僧人慕其德行,死后亦多建塔于此。唐大历六年(771),正式更名百塔寺,宋以后称兴教院。明代秦藩重修,国初尚存残破砖城、北门城楼、照壁,残垣内有3所寺院,各有堂殿、僧舍,残垣西北方有砖塔一座,方形、13层;东南方有舍利塔数10座。由此尚可见出当年院宇的规模。百塔寺今为一小院,尚有香火。信行所创立的三阶教由于执着“末法”思想,与封建统治阶级的欲望产生矛盾,先后于隋开皇末年、武后圣历二年(699)、玄宗开元十三年(725)被敕禁或限制,但从若多僧人慕名随葬的情况看,它在佛教徒中的地位还是相当高的。作为三阶教在隋代长安城中的五所寺院即化度寺、光明寺、慈门寺、慧日寺和弘善寺早已无存,百塔寺因此而更具历史价值。香积寺,位于终南山北子午峪口外数里处。据《隆禅法师碑》载,唐永隆二年(681),净土宗的创始人善导和尚入寂,弟子怀恽为其崇灵塔于神禾原。“其地前终(南山)峰之南镇,后帝城之北里”。“歌钟沸出,移上界于阴门;泉流激洒,比连河于阳面”。又于塔侧“广构伽蓝,莫不堂殿峥嵘,远模忄刃利;楼台岌山业,直写祗园”。环境清幽,寺宇雅致。王维有诗云:“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雾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寺院建成后,不仅成了净土宗祖师的塔院,而且成了弘扬净土宗的中心道场,怀恽、净业相继充任寺主,继续弘扬净土教义。由于善导正式创立了净土宗,香积寺也因此成为本宗的祖庭。
        古代长安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曾经是中国佛教的弘传中心,终南山山水如画,又距帝京不远,因此,这里的佛寺比其它任何一处名山都多,人谓“长安三千金世界,终南百万玉楼台”,“一片白云遮不住,满山红叶尽为僧”,这是最恰当不过的比喻了。据志书记载,迨至明代,仅户(同雩阝)县一地便有佛寺千余所之多,而且几乎是“无地不寺,无寺不奇”。长安县境乃神居帝里,寺院之多不亚于户。这偌多的寺院好大一部分即在终南山中,除上述祖庭、中心寺院外,比较重要的还有:西段的太白山中,昔有九林寺,是9大寺院的总称,9寺之中今存铁佛寺。相传这里是北周武帝灭佛时禁锢关西僧人的地方。此外又有不少僧人因避祸或隐修来至山中结茅,既有汉僧,亦有胡僧,唐代诗人岑参有《太白胡僧歌》云:“闻有胡僧在太白,兰若去天三百尺。一持《楞伽》入中峰,世人难见但闻钟。窗边锡杖解两虎,床下钵盂藏一龙。草衣不针复不线,两耳垂肩眉覆面。此僧年几哪得知,手种青松今十围。心将流水同清净,身与浮云无是非。商山老人已曾识,愿一见之何由得。山中有僧人不知,城里看山空黛色。”经过历代营建,山上寺院达数十座,由此构成了太白山独特的古建筑群,这些寺院多用铁瓦覆顶,佛像多为铁铸或木雕。如今,由远门口登山,于海拔1060米处有下坂寺、上坂寺;由营头口登山,于海技2000米处有菩萨山(俗称大殿),往上又有平安寺、明心寺、向阳寺等。由太白山向东渐次有骆峪寺,原为隋大业间(605~617)高僧道哲潜隐之所,后又“营构禅宇,立徒策业,教以正法,训以律仪”,寂后葬此。黑水峪内之仙游寺,始建于开皇二十一年(即仁寿元年,601),初时亦宫亦寺。隋文帝第一次下令在全国建数十座舍利塔,仙游寺占其一,此塔至今犹存,名法王塔,方形7级,高31米。咸通元年(860)分而为三寺,现留一寺,位于黑水南岸。这里山环水绕,到处是茂林修竹,甘泉飞瀑,加之薄雾缭绕,古洞幽奇,素有“洞天福地”之谓,此处古今皆为山水胜地。唐代诗人白居易曾住此写成不朽名篇《长恨歌》。如今,寺院已将毛泽东手书此诗中之一段及臧克家的跋文镌刻成巨碑供游人观尝。田峪内之神田寺,高僧僧照于周武灭法时避祸於此,独处幽居,“高步松苑,顾影与心,相娱自得”。至隋初,佛法大兴,僧照乃于田峪立神田寺,养徒纵业,名振谓川。终南山中段户县境内无论于古于今都是佛寺最多的地方。其中,栗峪口西有明阳寺,本隋甘泉宫旧址,唐时改为佛寺,清代方毁于火,今仍存石碑、铁钟、舍利塔数座。栗峪口东慈云山山腰有大悲寺,创建年代不详,今寺内尚存清代石碑三通。直峪口的新兴寺,明洪武年间(1368~1398)始建,今存。皂峪、谭峪分水岭南端的九华山寺,因此地九峰相连,故名,周围茂林修竹,有12佳景。山下阿姑泉村有弥陀寺,寺内有唐代石佛像一尊,此两寺均建于唐代。西圭峰之阳面有圭峰寺,圭峰宗密禅师住持草堂寺时曾来此坐禅。其山阴有重云寺,五代后梁开平五年(911)京兆僧智晖创建,时有叠云祥出于众峰间,故名,后唐明宗天成五年(930)改名长兴寺。其西之牛头山下有金峰寺,唐代高僧一行和尚曾住锡此寺,今寺内塑有一行立像。西圭峰东山脚下及太平峪口有太平宫寺,隋文建宫,大业未改为佛寺,以法藏(俗姓荀,颖川颍阴人)名望,补为上座。直至贞观时,太平峪内山水奇绝,殆非人境。唐高祖、太宗都到过太平宫寺游历避暑。由太平峪口入山,经重云寺下院、入长啸洞、过虎溪、凤池,然后可达云际寺。此寺创建于魏武之始,因寺在山巅,山峰孤高,白云缭绕,故又称云际寺,今存古迹“风月楼”,楼外有“北瞻帝阙三千里,南望圣唐百二区”对联,楼内有“晓行先见红日起,晚步独披淡秋风”对联。此寺在唐代颇负盛名,与新罗求法僧有着密切关系。在紫阁峰山阴,除昔日由“大寺”分出的4寺外,还有高冠峪东侧小圭峰(或称东圭峰)上的圭峰寺,宗密禅师寂后曾于此荼毗。高冠峪西侧岭上的青龙寺,隋大业未年,高僧慧赜由长安至此静修,并因岩构室而成寺。紫阁峪口杜家庄南有大圆寺,传说汉时这里称“子房庄”,即所谓张良辟谷处。大圆寺则由僧大圆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创建。寺据终南之胜,南控黄崖,北看紫壁,西依仙掌,东俯量空,寺院朱阁丹楼,修竹成林,内多名人题咏。直至“文革”前,寺内尚存韦陀铜立像和弥勒、如来佛铜像五尊,或说为五代时物。从紫阁峪口往里走6里,可达宝林寺,为贞观年间由大将尉迟敬德监修,寺南山峰顶有密檐式唐塔,俗称敬德塔,高15米左右。此寺又名紫阁寺,曾一度藏有高僧玄奘三藏的头盖骨。属于中段的长安县境内山区,也有多处寺院群。沣峪口寺院群除净业寺、丰德寺之外,还有观音寺,又称望香台,创建年月不详,但唐代已为终南名寺,寺院所在的山峰海拔2166米,居高临下,周围众山如奔马涌浪,远近景色尽在眼底,李白《登观音台望城》中“千百家如围棋局,十二街似种菜畦”的诗句,活画出登寺远眺的景象。当年寺宇多达5百余间,现存山门和中佛、送子、观音三殿。此寺之周围又有南雅寺、金禅寺、万峰寺、水帘洞及东西南北四景池等殿宇,诸寺虽依岩而建,但周围都长满树木。寺院隐藏在茂林深处,显得更加幽静和神秘。主峰东面为悬崖峭壁,站在南天门往前可看见岩壁上一尊天然而成的巨佛,高约150余米,佛头顶部面积也有百余平方米,此像比四川乐山大佛还要大一倍。太和峪寺庙群包括翠微寺与龙田寺、黄峪寺以及西邻青华山的卧佛寺。翠微寺由翠微宫改成,龙田寺即翠微宫侧之太子宫,《贞元释教录》又谓大和宫之正院为大和寺,至贞元时,龙田寺与大和寺合拼为翠微寺。黄峪寺今已无存。卧佛寺创建于唐代,今存,内有一卧佛,总长17米,系就自然山石雕造而成。此外又有十余尊铁铸佛像。南五台寺院群由塔寺沟与5个峰台的寺院组成。南五台自隋唐至于明清,这里建有寺宇数以百计,而早在唐代即已成为全国4大佛教“灵境”之一。民国时期,这里仍有70余座寺庙。现在,沟内台上主要的寺庙有:弥陀寺,位于塔寺沟口,建于隋,盛于唐。现已毁后修复,新建罗汉堂中置一6面5层木塔,高5米余,上4层各置石雕佛、菩萨像6尊,堂壁嵌有5百罗汉石像,造形十分精致。圣寿寺,在塔寺沟内。隋仁寿间(601~604)创建,昔日规模已无从考证。今尚存山门、大殿、僧房等20余间。大殿北侧有隋建方形楼阁式砖塔一座,其旁又有净土宗第十三祖印光大师影塔。唐代惟政禅师等高僧曾于此居住弘法。现寺内种有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所赠80棵落叶松,后又育苗增种6百余株,已经蔚然成林。西林寺,在观音台南坡上。光绪十六年(1891)由僧觉朗创建,初名大茅蓬,民国时改为今名。印光大师曾一度住此习法。清末民国间为南五台的主要寺院之一。常住僧达50至60人。现存寺宇9间并觉朗舍利塔。圆光寺,在南五台最高峰观音台上,隋仁寿年间(601~604)创建,初名观音寺。唐代改名至圣寺,宋代改为今名。明代建殿宇40余间。民国以来曾遭两次火灾,现尚存寺舍数间。除上述寺庙群之外,还有蛟峪的天池寺、白道峪嘉五台的兴庆寺和新安寺、大峪的莲花洞寺、小峪口的清禅寺等,其历史都很久远。终南山东段的主要佛寺,临潼境内有石瓮寺,在骊山绣岭山腰。开元年间(713~741)以造华清宫余材建造此寺,初名福崖寺,玄宗题额。当时寺内有幽州所贡白玉佛像,名家杨慧之所塑佛像,寺旁飞泉上方的红楼内有玄宗皇帝题诗、王维的山水画。后寺毁复建,名石瓮寺,以悬泉瀑布激石成臼故。寺存至今,内有宋代石雕佛像三尊。庆山寺,始建于隋,初名灵岩寺。唐垂拱二年(688),寺附近地涌成山,刚刚登基的武则天以此为瑞,制以山名庆山,灵岩寺改名庆山寺。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曾重修此寺,后或毁于“会昌法难”中。1985年于此废寺址出土“释迦如来舍利宝帐”一座及金棺银椁、珠宝、三彩狮子等珍贵文物127件。蓝田县境内山中有悟真寺,始建于隋开皇初年,分上下两寺,上寺在王顺山巅,殿堂依山势而起伏,共4千余间,周围修竹成林,故上寺亦称竹林寺。诗人白居易曾游王顺山5日,写有长诗记叙山寺胜景、古迹、文物。隋唐高僧净业、慧超、善导、法诚、归真等人曾住寺弘法。下寺在王顺山脚。现存之水陆庵亦名蓝渚庵,是悟真寺的组成部分,明代为秦藩王家佛堂,堂内始作巨形佛本生故事、五百罗汉、二十四诸天、菩萨等壁塑以及横三世佛、报应身佛以及儒、道、医人物等塑像。据说西檐墙上的兜率天(俗称千人听经图)壁塑为五代作品。这些塑像多达3700余尊,作工精细,神态各异,脱俗逼真,色彩鲜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乃至于被人称作“第二个敦煌”。玉泉寺,在蓝田散谷,始建于隋,唐武德初大仆卿宇文明达之子世寿重建,因山有润玉、下有流泉而改名玉泉寺。高僧静藏奉敕住持,弘化远近道俗。空寂寺,在县城东北20公里东咀村沟道中,始建于唐,首任住持为大福和尚(曾充任庆山寺住持)。有唐一代,该寺地产横夸渭南、蓝田两县境。除以上诸寺外,蓝田山中尚有清原寺、丰盈寺、玉山寺、汤兴寺、红门寺等30余座。终南山不仅寺庙数量、富丽程度甲诸山,住山高僧也称第一。据不完全统计,见于《高僧传》、《续高僧传》和《宋高僧传》的终南僧人有西域的鸠摩罗什、昙摩流支、那崛多,中僧僧肇、道生、道融、僧睿、慧观、昙(僧)影、慧严、道恒、僧丰刀石、慧睿、僧弼、昙鉴、慧安、昙无成、僧导、僧因、僧苞、僧业、僧周、僧亮等。这批僧人中的绝大部分主要活动于圭峰大寺(即今之草堂寺),是“逍遥园──大寺”国立译经场的译主和骨干力量。南朝梁代以后的僧人有:昙相、法藏(北周隋唐间之法藏,葬云际寺),僧照、静藏、道删、法应、静霭、普济、普安、青彡(静)渊、法诚、慧超、善慧、法琳、智藏、法喜、智正、净业(悟真寺主)、慧远、灵润、会通、觉朗、智洗、弘智、法顺、智俨、善导、道判、慧赜、法藏(唐贤首国师)、道宣、澄观、宗密、净业(香积寺主)、怀恽、玄奘、飞锡、惟政等等。此外还有一批生前不曾涉足终南,死后却长埋于此的僧人,如通幽葬至相寺南峰,昙迁葬终南山北麓胜光寺山苑,昙崇葬至相寺之右,信行葬至鸟鸣阜山足,普旷葬龙池之峰,道宗葬至相寺南岩,吉藏葬至相寺北岩,僧邕葬于终南山北,慧藏葬于至相寺前峰,智梵葬终南山,明瞻葬太乙山智炬寺,灵干葬终南之阴,慧君页葬丰德寺东岩、昙伦葬终南山,灵藏葬至相寺前峰,玄琬葬终南山,慧满葬龙池寺侧,慧乘葬南山谷口,空藏葬于龙池寺侧,德美葬木便梓谷,道氤葬逍遥园侧,慧因葬至相寺等等。这批僧人有的是某宗派的创立者,有的在法难劫后振兴佛教中发挥过重要作用,有的以某一方面的学说见长,总之都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起过促进作用,占有重要地位。这些高僧大德的活动和死后竖起的无数灵塔,无疑给峻秀的终南山增添了不少庄严与神圣的色彩。三、终南山与朝鲜日本佛教终南山不仅是中国佛教的名山,而且与朝鲜、日本佛教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自艹付秦开始,以迄于明初,朝鲜入华学僧至今尚能考知其名号者达二百几十人,其中唐朝时期的入学僧占总数的一半以上,而这时曾经在终南山请益求法或作短时间活动的竟达20多人。最有名的如:慈藏,贞观十二年(638),与门人僧实等10余人入唐,经五台山到达长安,唐太宗以殊礼待之。不久后至终南山云际寺东崖架室而居,时达3年之久,贞观十七年还国,带回佛教藏经一部和佛像、幡花盖具等,回国后建议新罗国王采用中国的服章制度。慈藏被任为大国统,主持新罗一切僧尼规猷,以“定律”称著本国。圆测(613~696)为新罗国人,3岁出家,15岁至长安请业,时当贞观二年(628),比慈藏早入华10年。他终生留居中国,在唯识学研究上很有成就,其独具特色、自成系统的唯识理论被称作“西明系”,与玄奘高足窥基为代表的慈恩系学说颇有不同之处。晚年曾奉敕多次参加译经工作,时人称其为“海东法将”。在西明派与慈恩派的诘抗争长中,圆测曾在玄奘去世、窥基返回慈恩寺居住弘法后前往终南山云际寺静修,后更去寺30里结茅而居,前后达8年之久。卒后葬于洛阳龙门香山北谷,其弟子慈善和胜庄(亦新罗僧)将其部分遗骨带回长安,葬于终南山沣峪口丰德寺东岭上,宋政和五年(1115)复移葬于樊川北沿兴教寺玄奘舍利塔左。其塔至今仍存。义湘(625~702)也是新罗人,于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入华,住终南山至相寺,从华严宗二祖智俨习《华严》义,与华严宗三祖贤首国师法藏为同学。与同住山中的道宣律师亦有交往。咸亨元年(670)还国,创浮石寺弘扬华严教。后来,法藏托归国的新罗僧胜诠法师将自己的新作《华严探玄记》等多部著作送给义湘法师。义湘得书,再创10寺弘扬其教。此前,义湘法师亦曾托入华的孝忠法师送给法藏金九分。两人的密切关系于中可见。义湘在本国被推为“华严初祖”。义湘以外,曾到至相寺求法的新罗僧还有孝忠、胜诠、道亮、宝壤等人。此外,与终南山有关的朝鲜僧人还有:圆安,新罗皇隆寺僧圆光(亦入华求法僧)的弟子,武德、贞观中入唐,初住长安京寺学习经论,晚归心学,名望暂显,后应特进肖王禹之请,住蓝田津梁寺,并受其四事供养。僧连义亦住于蓝田谷。智仁,入华年代不详,曾参与玄奘译经场工作,其中于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四日在终南山翠微宫协助玄奘译出《般若波罗密多心经》1卷,任笔受。慧超,于唐开元初入唐。然后经海路至印度求法,至开元十五年(727)还至长安,撰成《往五天竺国传》,后从金刚智及其弟子不空学习秘法,是不空的6大弟子之一。大历九年(774)二月,慧超曾奉敕往周至境终南山仙游寺的玉女潭祈雨,完成任务后曾给代宗上表汇报工作。慧昭,贞元二十年(804)入唐,投沧州神鉴大师研习曹溪禅法,后西游长安,入终南山紫阁峰“饵松实而止观”3年,然后又下山当四达之路织芒鞋施人,亦3年。大和四年(830)还归故国,先后于尚州露岳长柏寺、康州智异山花开谷双奚谷寺开法,受到兴德大王、愍哀大王的隆遇。日本佛教的各宗都与中国佛教有着渊源关系,其中的净土宗创始人源空法然在创宗时曾提出了“偏依善导大师”的口号,重视称名念佛,依靠弥陀本愿力(他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于是此宗信徒便追终南山阴的善导塔院香积寺为其祖庭。1972年中日两国恢复邦交之后,日本佛教协会于1978年、1979年两次组团来华拜谒香积寺,并与中方商妥着手修复该寺,然后又在善导逝世1300周年纪念日的1980年5月14日和法然诞生850周年纪念日的1982年11月15日组团到香积寺与中方僧人隆重举行法会、表演歌舞和举办净土书法展览,从而进一步加深了中日两国僧人间的友好关系。日本日莲宗依据《妙法莲华经》创立宗派,此宗的“三大秘法”中奉日莲亲书的“妙法莲华经”5字及绘有天部诸尊的十戒互具的曼荼罗为“本门的本尊”、“妙法莲华经”5字同时为“本门的题目”、《法华经》即本门的精华。《妙法莲华经》于姚秦弘始年间(399~415)在圭峰大寺由鸠摩罗什译出,因此,日莲宗便以大寺,即今之草堂寺为其祖庭,并对鸠摩罗什感恩载德。1980年9月,日莲宗应中国佛教协会邀请组团访问中国,并专程参拜草堂寺,归国后即成立“草堂烟雾会”为协助中方修葺草堂寺募集经费。1982年日莲宗向草堂寺奉献鸠摩罗什木雕像一尊,并在草堂寺联合举办尊像奉安开光法会,后来又在草堂寺内修建了一座鸠摩罗什纪念堂。日莲宗与草堂寺的密切关系正在与日俱增。四、释道消长与融合道教推老子李耳为始祖,尊《道德经》为根本经典,终南山道教之始一般被追溯到老子入关传经设教之时。终南山西段有楼观台,在周至县东南15公里的山麓中,相传周大夫函谷关令尹喜最先于此结草为楼,以观星气,故名草楼观,后来简称楼观。老子西入关,在楼观南筑台为尹喜授经,故台称说经台,又因位于楼观境内,故亦称楼观台。《楼观本起传》谓“此宫观所自始也”,“此大教所由兴也。”继楼观之后,汉武帝于元封初(前110)因夜闻太乙神之告而于第二年在终南山大和峪口建太乙宫,以祭山神,至光熹元年(189),始有道士杨谌,住此主宫事,“胎息辟谷,炼气飞神,咒水飞符,役使六丁,召龙至雨”,从而使其成为道教的又一据点。南北朝时期,终南山道教有了新的发展,至有唐李氏王朝的建立,道教被钦定于佛教之前,从而达到它的盛期,但在道观、道士的数量上都难比于佛教。随着唐朝的灭亡,政治中心的转移,终南山佛教开始走向衰落。而道教则不然,其始有陈抟、吕洞宾、刘海蟾、张无梦,种放等人居山修道,迨至金、元时期,王重阳及其弟子继之创立并弘扬全真教,终南山道教于是又进入它的第二个盛期,并且有了更多的新变化。历代于终南山中所建道观可考或现存者尚有楼观台、通道观、仙游观、金台观、重阳宫、清凉山、望仙宫、丹阳观、长春观、太一观、四皓庙、玉真观、金仙观、开元观、灵泉观(原华清宫)、白鹿观、太元观、艹负黎观(原
        艹负阳宫)、化羊宫(亦称化羊庙)、太平观(原太平宫)等数十座。无疑地,昔日的道观数目实际上比这要多得多。特别是,道教的一些主要派别的祖庭就在终南山中。也正因为如此,有人将终南山列为道教名山。
        在终南山的道教史上,有几件突出的事与佛教有着特别的关系。其一是楼观派的形成。楼观建成后,至三国咸熙(264~265)初,有道士梁谌事郑履道法师于此,受《日月黄华上经》、《水石丹法》、《楼观先生本起内传》,传“炼气隐形之法”,“水石还丹术”、“六甲符”及采服“日月黄华法”。北朝时,更有高道如王浮、王延、严达等住此修炼,并终于演成宗派,是为楼观派,楼观台因之成为道教的活动中心、道法重地。这一派的特点之一是宣扬老子西升化胡说,昌炼形之术,兼修内外丹,声称周、秦时已设道士,借以与佛教抗衡。这时的二教虽然同山,但其基本关系是磨擦乃至于对抗。这一派发展至唐代而尤盛。其二是通道观的建立。北周武帝曾7次召集百官及沙门、道士等辩论儒释道三教先后优劣问题,至建德三年(574)下诏禁佛道二教,经像悉毁,沙门道士并令还俗,三宝福财散给臣下,寺观庙塔赐予王公,先建通道观于教城,选著名道士、僧徒120人住观学习《老》、《庄》、《周易》,目的是要以道教教义改造佛教;接着又于楼观台附近的田谷建通道观别院,选华山道士8人、楼观道士10人居之,共弘“真教”,其中的德高望重者称“田谷十老”。北周武帝禁佛道二教的实质是尊儒、祖道、禁佛,通道观的建立即是一大证明。终南山这时是道长佛消。随着北周的灭亡,隋、唐两个统一王朝的相继建立,佛教劫后余生,走向鼎盛,终南山佛、道二教的形势才又随之番然变样。其三是全真道的创立。全真道由金代北宋遗民隐居不仕、自食其力、聚徒讲道而逐渐形成。其创始人王重阳系陕西咸阳大魏村人,早年习儒,后应文、武科考不第,遂于终南山下刘蒋村隐居,不久自称遇仙得道,并赴山东境内布道,创宗立派,点化马钰等7人。卒后归葬于刘蒋村成道宫,马钰于宫内修建一套大厅,亲题横额“祖庭”二字,此后各方门徒即以此为祖庵。元代,王重阳先后被追封为“重阳全真开化真君”、“重阳开化辅极帝君”,“祖庵”亦因此改名“重阳宫”、“重阳万寿宫,”这时宫内殿宇共计5048间,居宫道士上万人,仅元廷派来保护宫观的道兵便达3500人。重阳宫成了全国七十二路道教的总集合点。原属于楼观派的楼观台这时也归属于重阳宫统领,转弘全真道。王重阳的7大弟子也一度在终南山活动过,其中的马钰又收弟子10人,世称“十大解元”,这些人后来都成了终南山祖庭的“仙真”,有的在终南山另建道观。全真道主张儒、释、道三教同源、三教平等、三教合一,它以王重阳《立教十五论》为行为规范,注重清修,不事烧炼与符竹录,不食荤腥,除情去欲,忍耻含垢、苦己利人,兼有儒之谦逊、墨之坚苦,静修以明心见性则与佛教禅宗相仿拂。全真派道教的这种态度,也许就是终南山佛教为什么衰而不泯、绵延至今的原因之一。
      六、佛国净土匡庐山
        一、匡庐奇秀庐山,中国佛教名山之一,又名匡山、庐岳、匡庐。位于江西省北部,北依长江,东连鄱阳湖。其势正如毛泽东所形容的那样:“一山飞峙大江边”,俊极,壮极。山为东北──西南走向,长约50里,宽约20里,周围绵亘约500余里。其北紧接九江市,南傍星子县,西南临德安县。山为古老变质岩断块山,属淮阴弧形山系,约在八千万年前,由一次强烈的地壳运动而形成,经冰川的作用,其山岩峭壁,幽谷飞泉,更显得伟峨多姿。宋代欧阳修曾赞叹说:“庐山高哉,千万仞兮。根盘几百里,峨然屹立于长江”。唐代白居易的评价是:“匡庐奇秀甲天下”。李白也曾说:“予行天下,所游览山川甚富,俊伟诡特,鲜有能过之者,真天下之壮观也。”人们莫不为此无比壮丽的山川景致所折服。庐山奇峰峻岭约有90余座。其中汉阳、香炉、五老等峰最为著名。大汉阳峰为最高峰,海拔1474米,高耸入云。徐霞客登此峰时说:“南瞰鄱湖,水天浩荡;东瞻湖口,西盼建昌,诸山历历,无不俯首失恃;惟北面之桃花峰,铮铮比肩,然昂霄逼汉,此其最矣。”峰顶有石砌的汉阳台。登汉阳峰,真可谓:“耸身缥渺,八荒皆顾”,“每风收霁放,仰眺列星,俯窥万派,迥然独辟者矣。”汉阳峰有峭壁,被称为禹王崖,相传大禹治水时登此,故名。在大汉阳峰的石柱上,有清代王以敏心撰写的联句:“峰从何处飞来,历历汉阳,正是断魂迷楚雨。我欲乘风归去,茫茫禹迹,可能留命待桑田。”五老峰位于庐山东端,石山骨立,突兀凌霄,如五老人并肩而坐。徐霞客在其游记中说:“山之阴,一冈连属;阳则山从绝顶平剖,列为五枝,凭空下坠者万仞,外无重冈叠嶂之蔽,际目甚宽。”“惟登一峰则两旁无底,峰峰各奇不少让,真雄旷之极观也!”《商丘漫语》写到,登此峰,“东南州郡,数百千里轩然呈露,可指顾而尽”。李白写过《五老峰》诗,对此大加赞颂,他吟道:“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山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后李白果来此隐居,太白书堂就构筑在五老峰旁的屏风叠。庐山各峰无不秀美,至山南,又觉“庐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在秀峰”。秀峰是香炉、双剑、文殊、鹤鸣、狮子、龟背等峰的总称。群峰竞秀。“双剑崭崭众峰间,有芙蓉插天之态”;“香炉一峰,直山头圆阜耳”;“孤峰拔起”,四望无倚,绝顶为文殊台、顶有文珠塔。此峰“对崖削立万仞,瀑布轰轰下坠,与台仅隔一涧”。群峰间还有瀑布多处。其中一支从鹤鸣、龟背两峰间泻出,喷薄数十百缕,称为马尾水。另一支从双剑峰东面凌空直泻至大壑中,悬挂数十百丈。李白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即咏此。人们至此,无不惊叹造化何至如此神奇。庐山不仅峰美、谷美、瀑布美,它的云雾也极美。由于三面临水,以及封闭的地形,江湖水蒸发,不易扩散,随山势上升即成云雾。庐山云雾千变万化,神秘莫测。无数文人墨客对此作了大量的描绘。试举其一:“晓起,推窗四望,烟雾弥漫,如舟行大海中,四面波涛,不复知有世界。微风东来,云气舒卷,忽而一峰乍见,忽而绝壁半开,忽而千峦中断,忽而万壑合寞,恢奇秘幻,不可摹拟。少焉,阳乌漏光,云收入轴,凭栏俯眺,见白云乍凝,有团团如轮者,有飘飘如丝者,有绵绵如雪者,有漫漫如絮者,俱横塞山麓罅隙间。青松红叶,怪石奔流,湖光一片,山城半角,或隐或现,又如天孙织锦,五色炫目,匡庐幽尝,无过于斯,观止矣。”春夏之交,云雾最重,变化万千。整个庐山隐现在虚无缥渺间,难怪苏轼要发出“不识庐山真面目”之叹了。二、佛国净土史载:“迨东晋末,山之南北名刹迭兴,远公居东林,陶渊明居栗里与陆修静辈日见称述,然后庐山之胜昭著人耳目矣。”可见名刹,名僧与名山的关系。东晋南朝至唐宋时期,庐山兴建了大量的寺院,遍及各峰。对此,唐宋诗中多有叙及,如:“僧屋五百住庐峰”、“庐山三百寺”、“宋时三百六十寺”,可见寺院之多。明人张率见佛寺遍布,赋诗曰:“庐山到处是浮图,若问凡家半个无。只为渊明曾好酒,至今有鸟号提壶。”据载,至清代初年,知道名称的寺观还有200多处。庐山最早的寺院当推归宗寺:归宗寺位于庐山南面金轮峰下、玉帘泉附近,原为王羲之别墅,东晋咸康六年(340)舍给西域僧人达磨多罗作为寺院。唐元和中(806~820),智常禅师复兴重建,遂成禅院。诗人白居易、李渤等曾至寺访道。至太平兴国九年(984),释道诠主持寺务,为本寺第十二代住持,此时,寺中法事,极为兴盛。此后相继任住持的僧人是克文、正贤、昙华、慧南等。《归宗寺志》称:此寺之壮丽,“甲于南山诸刹”。其山门书有“江右第一名山”六字横额。苏辙曾赋诗咏叹:来听归宗早晚钟,疲劳懒上紫霄峰。墨池漫垒溪中石,白塔微分岭上松。佛宇争雄一山甲,僧厨坐待十方供。欲游山北东西寺,岩谷相连更几重。此外,还有宋王十朋《宿归宗寺》诗和清周体观《归宗寺》诗。王诗谓:好山无数不知名,路入禅林气更清。岩石不时开镜面,溪流入夜作鸾声。临池墨客余风韵,拭眼高僧避宠荣。安得清风生两腑,紫霄峰顶望寰瀛。周诗谓:坡前错落寺门古,山气苍凉秋日斜。九月悬泉犹瀑布,重阳野菊尽开花。云霓飞阁临丹壑,翡翠香烟出绛纱。何处伽蓝曾舍宅,至今传是右军家。影响最大的要算慧远和他的东林寺了。慧远(334~416),本姓贾,晋雁门楼烦(今山西崞县东部)人。早年于儒、道学说都有根底,后从道安出家。晋哀帝兴宁三年(365),他南游至浔阳(今江西九江),爱庐山峰林清静,定居下来。初住龙泉精舍,后在其师兄、西林寺主持慧永帮助下,另辟禅林。新寺建在原西林寺东,“寺当庐山之阴,南面庐山,北倚东林山。山不甚高,为庐之外廓;中有大溪,自东而西,驿路界其间。为九江之建昌孔道。寺前临溪,入门为虎溪桥”,寺院“规模甚大”。西林寺、东林寺是庐山北部最早、最主要的两座寺院。当年,慧远在东林寺率众行道,倡导念佛法门。鉴于当时江东于禅法无闻,律藏残缺,故令弟子法净、法领到天竺寻访。太元十六年(391),请南游浔阳的宾沙门僧加提婆入山,译《阿毗昙心》、《三法度》两论,并为两论作序,推重提倡,开南地毗昙学之端。安帝隆安五年(401),西域僧人鸠摩罗什到长安,他即遣人前往致书通好,并就大乘要义往复问答,又节录罗什所译《大智度论》为《大智论抄》。元兴元年(402),他率众于精舍无量寿佛像前,建斋立誓,期生净土,结白莲社,以期专修往生阿弥陀佛净土,后世称之为净土宗,又称作莲社。净土宗立祖之说起于宋代,慧远被推为净土宗的始祖。慧远隐居庐山30年,其行止不过虎溪,潜心研究,弘扬佛法。其弟子有慧宝、法净、法领、僧济、法安、昙邕、曾彻、道汪、道祖、慧要、昙顺、昙铣、法幽、道恒、道授等。现在,东林寺内最著名的是神运殿,殿内供奉释迦、观音、文殊、普贤等佛像。庐山著名的寺院还有大林寺、栖贤寺、开先寺、圆通寺等。大林寺在庐山北端的云顶峰,系晋慧远弟子昙铣所建。据说昙铣法师于云顶峰讲经台东南杂植花木,郁然成林,故云顶峰又称大林峰,寺称大林寺。白居易在《游大林寺序》中写道:“大林穷远,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寺前有树,甚壮伟,“铁干铜肤四十围,隔逢犹自望孙枝。涤云抹日空山里,曾见东林行道时”。据说此树种为西域僧人带来,昙诜手植,似娑罗木,被称为宝树。寺久圯坏,历代曾多次修复。今废圯。
        栖贤寺位于庐山东南栖贤谷中。建于南齐。唐代智常禅师为纪念曾在此读书的李渤而命名。栖贤寺唐宋时最为兴盛,僧房多达数百间,寺僧多达五、六百人,殿堂楼阁极为壮丽。寺周风景古迹荟萃,有著名的激流奔涌的三峡涧、深不见底的金井、玉渊潭和被称为天下第六泉的招隐泉。泉旁还有著名的陆羽亭、飞跨峡谷两岸的三峡桥。智常禅师系禅宗传人马祖道一的弟子。道一派在庐山影响也很大,不少寺院曾由道一或其弟子任住持。
        开先寺位于庐山南麓鹤鸣峰下,建于后唐初,南唐中主李王景即位前,以万金置地建读书台,来此读书。即位后,将读书台舍给寺院,为己有国之祥,故名寺曰开先。经历代维修扩建,寺“穷壮极丽”,可以“千人宴坐”。寺为香炉、双剑、鹤呜、龟背等峰所环抱,东瀑、西瀑飞漱两旁,苍松翠柏,掩映其间。圆通寺位于庐山西麓石耳峰下,为南唐后主李煜建造。寺近江州至洪州驿道,香火很盛。
        人们习惯将西林、东林、大林,称为“三大名寺”;将归宗、栖贤、开先、圆通称为“四大丛林”。此外,千佛寺规模也很宏大。千佛寺位于庐山西南麓黄龙山南金竹坪。明万历七年(1579
        )恭乾仁敬法师始建,后经其弟子续芳智联禅师扩建,“遂成巨刹,聚僧垂万”,寺中大雄宝殿“巨丽甲山南北”。寺周环境幽美,所在金竹坪“无径不竹,无阴不松”。古代庐山几乎峰峰有寺,甚或一峰数寺。随手翻开《古今图书集成》中的山川典庐山部分,知名的寺院俯拾皆是,数不胜数。现略举如下。慧远门人弟子建于晋代的寺院主要有龙池寺、清泉寺、龙泉寺、圆觉寺、中大林寺、上崇福寺、上化成寺。另外分布于各处的有,赤脚塔山东南黄龙寺,为明代彻空和尚所建,寺内有藏经阁;金竹坪西南有净土庵、圆觉庵,会胜庵、宝树庵;仰天坪有云中寺;寺东芦林有五叶寺;万仞峰南有青莲庵、朱砂庵;小天池山有小天池寺;石船峰有石船庵;九叠谷有九云寺;小汉阳峰有匡顶寺;大汉阳峰傍有竹影寺;汉阳之西南有香山寺;黄龙山温泉上有净慧寺;屏风山上有宋建屏风寺;开先寺西为黄岩寺,唐僧智常所建;庆云峰下有庆云庵,再向下有万杉寺;五老峰有吉祥寺、头陀寺、芒山寺;狮子峰有折桂寺、华严寺、方竹寺、实竹寺;华严寺南有海会庵,其东有石泉庵;石泉庵东有金竹庵;凌霄峰有唐道一禅师所建凌霄院;凌霄岩西南有太平寺;罗汉山有罗汉寺;东古山山上有法轮院,东古之阳有翠微庵,东古之阴有善山寺;西古山有西古寺;东古山南行为能仁寺,宋代大慧日木禅师曾居之;南康郡界有唐天宁寺、宋兜率寺;紫阳堤西北为水陆寺、铜铃寺;落星墩有落星寺,等等。庐山不仅寺多,而且许多峰名、地名都被打上佛教的印记,如金轮峰、般若峰、佛头峰、佛手岩、文殊崖、文殊台、狮子崖、宝陀岩、罗汉岩、罗汉山、普陀岩等即是。佛塔遍布庐山各处,著名的有耶舍铁塔、天池寺东西舍利塔、赤脚塔、六和塔、文殊塔、观音塔等。其中般若峰巅舍利塔系东晋佛驮耶舍自西域来,奉佛舍利建塔于此,即阿育王所建八万四千塔之一。在庐山活动的僧人极多,现据《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庐山”部分略举如下,东晋及南朝,除前已述及的慧远及其弟子外,还有慧永、慧持、道仪、慧安、山阴、慧静、慧归、慧明、佛驮耶舍等;唐代有道一、道明、智常、耶舍等;宋代有居讷、大慧日木、圆悟、太虚等;明代有慧空、静庵、彻空、恭乾仁敬、高峰耆宿、镜堂、无染、了宗、慈舟、若昧智明、广玉等。在庐山还流传着许多同佛教有关的传说神话,其中关于慧远的最多。相传慧远当年于法堂庵撰《涅般木经疏》,疏成而掷其笔,笔卓立虚空不堕,化为掷笔峰。相传东林寺建成后缺少泉水,慧远以杖掘地,泉水喷涌而出。再如关于“虎跑泉”的来历,据说慧远与名士高僧在东林寺后游玩,老虎跑来效劳,掘地成泉,供他们饮用,此泉故名“虎跑泉”。又相传天池山下有巨石障路,慧远弟子慧持往诵尊胜咒千遍,石忽开裂,路遂通。这些神话传说固不可信,但从另一个侧面表现了这一佛国净土浓厚的文化氛围。三、释子与儒道名流庐山历来为儒士们所青睐,他们或游历,或隐居、或办学,在这里留下深深的足迹。这里重点提及的是白鹿洞书院和濂溪书院。这两个书院是传播儒家思想的阵地,也是儒士们活动的主要场所。白鹿洞书院地处庐山五老峰南山谷中。其北靠后屏山,其西倚左翼山,其南为卓尔山。山中林木繁茂、郁郁葱葱。贯道溪从凌雪峰来,经书院,穿过峡口,向东流去。白鹿洞原为唐代江州刺史李渤读书隐居处。时李渤养有一只白鹿,人呼其为白鹿先生,称其所居为白鹿洞。唐末,为避战乱,不少儒士来此读书讲学。南唐升元间(937~942),此地开始建学置田,称为“庐山国学”。宋初扩为书院。宋太宗曾于太平兴国二年(977)下诏,将国子监印本“九经”颁发给书院。宋真宗则在咸平五年(1002)下诏在书院内塑孔子及其弟子像。大中祥符元年(1008),礼部郎中孙琛,为学院增建学馆十间。时学生“常数十百人”。与睢阳、石鼓、岳麓合称为全国四大书院。北宋末年,金兵南下,战火连天,白鹿洞书院遭严重破坏,以至“屋宇不存”。南宋时,白鹿洞书院的中兴得力于朱熹的苦心经营。淳熙六年(1179),朱熹任南康守,他接连上书,力主重办白鹿洞书院,并争取到宋孝宗的赐额及御书,使书院名声大振。朱熹为书院制定有“白鹿洞规”,强调“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规定学习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提出“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认为“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关于“行”,提出“修身”、“处事”、“接物”三个方面。朱熹对书院倾注极大的热情,将这里作为他传播和研讨理学的重要基地,他在这里留有众多的诗文及题名。同时在这里讲学的还有陆九渊、王守仁等著名学者。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书院规模进一步扩大,形成一宏大的建筑群落。元代,白鹿洞书院为战火所毁。直至明正统元年(1436),翟溥福任南康知府时,才开始修复。明弘治年间(1488~1505),苏葵任江西提学佥事,重修部分殿堂。明弘治十一年(1498)御史陈诠为书院收回学田900亩。书院得到恢复和扩大。但好景不长,明万历七年(1579),宰相张居正请废书院,白鹿洞书院也在被废之列。书院虽终未毁,但征去学田1000亩,变卖后以充边防军费。此后,潘志伊任南康知府时,收回学田数百亩,“重构堂庑,召集坐徒”,但也只能勉强维持。明末清初,书院又一次遭到破坏,直至清顺治十二年(1655),江西巡抚蔡士英前来南康,书院才得到重修,并清核田租,使书院每年保有900余两白银的固定收入。此后书院得以多次维修,但仅处于维持状态。白鹿洞书院现存房舍,基本为清道光年间所修。仅存有圣殿、御书阁、彝化堂等。圣殿西原为启圣祠,现有碑廊存碑百余块,其中有朱熹制书院学规及历次修建文记、名人书法等。明万历间紫霞道人的《白鹿洞歌》为书法珍品。院外有独对亭、枕流桥等景观。后山洞中有石鹿,为明代正德年间复制。
        庐山著名的书院还有濂溪书院,系宋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周敦颐于宋熙宁五年(1072)所建,位于庐山北麓莲花峰下。此后书院屡毁屡建,直至清末,为封建社会中国南方一重要学府。儒家与佛家、书院与佛寺长期并存于庐山,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当在必然之中。
        自古以来僧人中不乏学者大师。这些人往往出身于知识分子队伍,他们不满社会的黑暗,深感仕途的艰险,遁入空门以寻求精神的寄托。这些人往往兼通儒、佛、道三家经义,既能谈禅又能论政。他们将深奥的佛教哲理同中国文化相结合,弘扬了佛法,并大大提高了佛教的社会地位。东晋南朝直至唐宋,庐山佛门中的慧远、慧永、智常、居讷等人,正是这些人中的佼佼者。还有更多的士人,自己虽未投身空门,却同僧人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并把和僧、道交游视为一种超逸风雅。在东晋南朝时,刘遗民、周续之、雷次宗、宗炳等士人与慧远、慧永有莫逆之交。晋元兴元年(402),慧远邀集刘遗民、周续之等学者居士聚会,研讨如何转生西方净土世界问题,并请刘遗民撰《发愿文》,123人共誓佛前,转托来世投生西方极乐世界。谢灵运与慧远交厚,慧远死后,著《慧远法师诔》以示悼念。王羲之也崇尚佛教,将自己的别墅舍给西域僧人达磨多罗,是为归宗寺。在唐代,白居易也同佛门联系密切,临别时,将自己的文集寄存在东林寺,并委托僧友代管在庐山的草堂。在宋代,李常将万卷藏书寄存在庐山白石庵。欧阳修与圆通寺住持居讷禅师一见如故,坐而论道,成为至交,并赠诗给居讷:方瞳如水衲披肩,邂逅相逢为洒然。五百僧中得一士,始知林下有遗贤。三苏(苏洵及二子苏轼、苏辙)同居讷也有交往,相互以诗词应答。士人投身空门和僧人保持密切的关系,既与当时的政治背景有关,但更多的则应视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反映佛教这一异质文化自东汉末年传入以来,已渐同中国文化相结合,已渐渐得到中国“文化人”知识分子的认同。也正因为这种认同,更促进了佛教在中国的大发展、在庐山的繁荣。除佛教外,道教在庐山也有一定的影响,著名的道观,要首推南朝时陆修静创建的简寂观了。此外还有祥符观、先天观、景德观以及唐朝的白鹤观、广福观、太平会等。当时的佛教寺院多集中在庐山西北麓,而道观则集中在东南麓。佛、道两家的竞争是激烈的,但道家往往处于劣势。清代文人李渔为简寂观书写一幅对联,反映了这种状况:“天下名山僧占多,也该留一二奇峰,栖吾道友。世间好语佛说尽,谁识得五千妙谛,出我先师。”
        自古以来,名刹依名山,名山因名刹而更有名,二者相得益彰,这在庐山又得到一次很好的佐证。四、国际交往庐山同其它一些佛教名山一样,也和国外有着文化上的交往。仅就佛教而言,其影响远及朝鲜、日本。唐开元中(713~741),当南岳怀让下二世法嗣智常禅师主法庐山归宗寺时,新罗僧大茅和尚曾前来从师求法,《景德传灯录》和《五灯会元》均录其机语。宋咸平中(998~1003),广济坚禅师在庐山罗汉岭下、白鹿书院南建寺,寺成不久,高丽国来献佛、罗汉像,以章圣皇后曾梦十八应真请求归住庐山,因诏令将高丽所献金像供奉于此寺中,寺亦因此称罗汉寺,寺所在之山亦称罗汉岭。庐山在历史上以慧远在东林寺弘扬念佛法门而颇享道誉,日本净土宗中的一些信徒,至今追根溯源至庐山,尊东林寺为其祖庭,不断有僧前来礼谒,开展各种佛教文化交流活动。
      七、亦禅亦教衡岳山
        一、山川独秀衡山,又名岣嵝山或虎山,以其俊秀名闻天下,被誉为“五岳独秀”。它位于湖南衡山县西。旧志将现在的岳麓山、石鼓山也划归衡山,所谓“回雁为首,岳麓为足”,“周回八百里”。东南俯瞰湘江,如泛舟江上,从此经过,就会“帆随湘水转,处处见衡山”,湘水环带山下,五折乃北去。魏源在《衡岳吟》中比较五岳雄姿时写到:“恒山如行,岱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惟南岳独如飞,朱雀展翅垂云大”。南岳山形似朱雀,加之缭绕山间的烟云飘移变动,72峰真像翱翔于太空的神鸟一般。其脉正如诗云:“西起岷峨接滇贵,东走江越连吴会。南条之山谁最尊,俯临五岭控八桂。沅湘夹流迤逦来,下注七泽洞庭开”,实为“南干之大宗”。衡山为花岗岩断块山体。地近亚热带,年平均气温为11.2℃,年平均降水量为2000多毫米,气候温暖湿润。这里森林茂密,花草繁盛。由山麓远眺,但见群峰罗矗,层现叠出。计有72峰,其中以祝融、天柱、芙蓉(一说为云密)、紫盖、石廪五峰最为著名。祝融峰,海拔1290米,为衡山最高峰,相传古代帝王三皇之一的祝融曾在此栖息奏乐,死后葬于此地,故名。祝融峰之高为衡山一绝。峰为群山环拥,位于中心“独尊”位置。因其山高风大,故“草木坚瘦”,苍松低矮。峰顶有祝融殿,殿旁有望月台,还有风穴雷池。相传风穴“每雨将作,阴风怒号,自其穴而发”。雷池为古人祷雨的地方,旁有甘泉涌流。峰下有罗汉洞、舍身崖、会仙桥等景致。峰顶气象万千,当“烟霭未尽澄彻”时,“四望渺然不知所极”,如“大瀛海环之”。当月明星稀之时,则会感受到“人间朗魄巳皆尽,此地清光犹未低”的意境。至于日出,更令多少登山者为之惊心动魄。自古以来,多少文人雅士趋之若鹜,在此留下美好的诗篇,试摘录几段以共尝:祝融万丈拔地起,欲见不见轻烟里。山翁爱山不肯归,爱山醉眠山根底。山童寻著不敢惊,沉吟为怕山翁嗔。梦回抖擞下山去,一径萝月松风清。韩愈《祝融峰》,曾到祝融峰顶上,步随明月宿禅关。夜深一阵打窗雨,卧听风雷在半山。陶弼《祝融峰》
        云山于此尽,风袂不胜寒。孤岛知人意,茫茫去不还。朱熹《祝融峰》
        紫盖峰,在南岳庙东。其形嵯峨有似麾盖,因以为名(一说有“紫霞华笼之状,其形如盖”故名)。诸峰皆向祝融,如“拱揖”之状,独此峰面南。杜甫有诗述及:“祝融五峰尊,峰峰次低昂,紫盖独不朝,争长山业相望”。峰顶有鹤泉、仙人池、翠麓岩、鹤呜台、宝露台及天宝台等景观。相传宝露台系夏禹埋宝露瓮之处。峰有飞泉如素绢,“分映青林,直注山下”。朱熹在《紫盖峰》诗中吟咏道:谁能张紫盖,杳杳来空中。双双逼人清,对侍两碧瞳。我来待高秋,飘然御天风。前驱二彩凤,乘予一苍龙。芙蓉峰,在南岳庙北。峰有飞泉瀑布下灌田亩。相传赤精子曾授经于此,今留有讲经台。此峰风景极佳,《荆州记》称,衡山三峰极秀,一紫盖,一石,一芙蓉。芙蓉峰“最为竦杰,非晴不见”。石廪峰,在岳庙西南。其峰耸峙,远望如仓廪之形,故名。相传此“仓”有二石门,门开预示歉收,门闭则预示丰收,所谓:“时雨闻开阖,年秋识歉丰”。峰顶有陈真人炼丹台等遗迹。相传南朝刘遗民曾受指点在此峰觅“仙方上药”,因迷路不复至,故称当地为“迷津”。有诗咏此:“新陈四时雪,启闭一天风,上药何曾得,迷津路罕通”。天柱峰,在南岳庙西北方向。其形如双柱,因名。山势峻伟,正所谓:“一柱通天镇火维,层标拔起势孤危。翠摩日月蟠三楚,影落元湘带九疑”。衡山不仅峰美,而且水也很美,不少飞流清泉奔突其间。一动一静,使得南岳更加多姿而迷人。据有关志书统计,主要有3涧、9溪、25泉、9池。3涧为灵涧,出自天柱峰下;寿涧,出自紫盖峰下;洞真涧,出自紫盖峰东、祝融峰南。9溪为舜溪、禹溪、清溪、明溪、双溪、渭溪、宏溪、云溪、夕阳溪。25泉为玉砂泉、鹤鸣泉、观音泉、梦应泉、甘泉、虎跑泉、夜乐泉、得道泉、浴丹泉、普客泉、悬泉、金砂泉、白鹤泉、卓锡泉、灵泉、洗药泉、白泉、雷霆泉、安乐泉、苍龙泉、一酌泉等。九池为仙人池、长生池、浴丹池、法雨池、洗钵池、雷池、洗药池等。充足的雨量和江河溪流的环绕,加之南面盆地的地形产生的大量水气不易散失,使72峰常笼罩在云雾弥漫之中。烟云的飘移变幻,为南岳群峰蒙上一层瑰丽而神秘的色彩。“衡山烟云”成为南岳的一大奇景。二、释子法苑衡山是佛教名山之一,自古以来这里寺院遍布、名僧会集,是万千信徒朝拜的圣地。据史载,这里祠宇寺观有300余所,其中佛教寺庵约有百余所。从记载看,最早的寺院建于晋代,多数建于南朝、唐及五代,宋以后新建的寺院已为数不多。建于晋代的寺院主要有法轮禅寺、会善寺。法轮禅寺,位于岣嵝峰,晋咸和年间(326~334)建,号云龙寺。隋大业末年,高僧大明居之。至唐末迁移山下。五代时楚马殷更名为金轮寺。宋太平兴国中,太宗赐“法轮寺”额。这里“环寺杉松数万,每至风激,林响声若海涛”,诗云:“茂林深似海,古刹湛如渊”。寺旁有普客泉、道人亭。会善寺,在会善峰,建于晋咸和年间,时称重理寺。相传为十八高僧禅会之所。据唐朝沙门惠日所撰《十八高僧传》,十八高僧指陈·惠思、梁·惠海、隋·智颖、大善、僧照、惠成、大明、惠勇、惠稠、惠诚、惠、善优、昙楷、义本、义颢、悟实、道伦、智明。建于南朝的寺院很多,其中有南台禅寺、福严禅寺、方广寺。南台禅寺,梁天监中,高僧海印喜其山秀地灵,结庵而居。唐天宝初,希迁禅师见此地有石状如台,乃居其上,传授慧能南宗禅法,影响甚广,学者日众,寺亦成为南方禅宗第一大道场,亦为禅宗曹洞、云门、法眼三家的祖庭。希迁墓尚在,所著《参同契》刻石立于寺内。寺西有甘泉,注入寺内,名之洗钵池。宋代石曼卿书“释迦文佛”四字在寺前石崖上。寺周环境极佳,有诗吟道:“烟萝深处南台寺,景象观来地最高。拨土谁开诸洞上,层楼人架半崖牢。石桥过处数千仞,松径行时几万遭。到此心生清净外,峰头闲看戏猿猱”。后经历代重修,现寺为清光绪年间所建。据说,日本僧六休,为唐僧希迁四十二代孙。日本佛教曹洞宗追认南台寺为祖庭。实际上,南台寺同为禅宗曹洞、云门、法眼三家的祖庭。福严禅寺,在掷钵峰,被称为岳中禅刹第一。陈太初中,法华宗先驱者惠思和尚自大苏山领众来此建立道场,因修《法华》、《般若》,故寺称般若寺。唐代南宗禅奠基人之一怀让禅师也曾结庵于此,为七祖道场。寺东北有磨镜台,相传,怀让曾在此以磨砖方式启发道一,使之“决然开悟”。这里古木参天、浓阴蔽地。怀让墓在台后,有唐碑“最胜轮塔”四字,传为裴休所书。寺周景致极多,有虎跑泉、马祖庵、三生塔(慧思墓)、七宝塔、坚固塔、玄泰塔、兜率桥等。风景极佳,有诗吟道:“掷笔峰高处,鳞排殿数层。有名千古寺,无念十方僧。云出松窗侧,苔粘石砌棱。正酬君禄切,难此继南能”。宋绍兴年间被焚毁,虽经修复,规模已远不及前。现寺内有大雄宝殿、藏经阁、斋堂、禅堂等建筑。寺内石柱上有一对联:“福严为南山第一古刹”、“般若是老祖不二法门”。除佛教殿堂之外,寺内又有岳神殿,属儒家神殿,寺兼儒、佛,可谓特色。福严寺在南岳佛寺中占有重要地位。方广寺,在莲花峰,梁天监初,僧希遁结庵山上,为南岳十八高僧惠海和尚的道场。唐代,李白曾到此游,留有《咏方广诗》:“圣寺闲栖睡眼醒,此时何处最幽清。满窗明月天风静,玉磬时闻一两声。”描绘出山中古刹的幽深和闲适。方广寺之深为衡山一绝。宋元丰中,山洪暴发,移寺于峰下。明再修缮。寺有正殿和祖师殿,侧有二贤祠,西有惠海和尚补衲台、洗衲台,附近还有石涧潭、黄沙潭、黑龙潭等景观。云峰寺,后倚云密峰,前临禹溪,建于梁天监年间,高僧法磴,曾在此聚徒讲道。有会圣阁、齐云阁、养亭、清照亭、松风亭、观音泉、梦应泉,风景极佳,正如诗云:“绀宫清绝占奇峰,迥在朱陵宝界东,赏遍禅林归驭晚,禹溪斜日照丹枫”。隋唐五代寺院很多,其中有上封禅寺、胜业禅寺等。上封禅寺,位于祝融峰下,原古先天观,隋炀帝时始易为寺。“其势孤峭特迥,禽鸟不能及”,下视众山如觞豆而已。因高寒,故秋初已结冰,虽盛夏亦夹服。木之高大者不过六七尺,万年松亦不盈丈。若烟云稍开,四望千里,使人心旷神怡。历来游赏骚人题泳甚多。僧齐己诗云:“猿鸟共不到,我来身欲浮。四方皆碧落,绝顶正清秋。宇宙知何极,华夷见细流。坛西独立久,白日转神州。”寺侧有风穴、雷池、龙年堂、祝融庙基、青玉坛、白壁坛等。佛寺与儒、道遗址共存。毕田有诗咏此:“既壮黄金宇,何言青玉坛。谁将应供者,又此易仙官。”胜业禅寺,在衡岳庙东,即古圣容寺。相传,夏禹建清冷宫以奉虞舜之像,唐武宗朝废之,五代楚国马氏再建,改为报国寺,北宋政和中改为神霄宫,后复为寺。寺内有株禹柏树,极为高大,“庭际虽广,一柏尽蔽之”。寺后甘泉上筑有悦亭。寺中还有柳宗元所撰弥陀和尚第二碑。这里题咏也很多,试摘一首:“故宫余禹迹,胜地属僧家。古庙松阴合,幽亭竹影斜。岭云吟尝合,山鸟定中哗。谴逐成经别,空怀客路赊”。此外,藏经殿也为佛教一圣地。因明太祖朱元璋赐大藏一部于此而得名。位于祥光峰下,殿极宏伟,周围林木繁盛。附近无碍林中还有三株“宝树”:“金钱柳”、“连理枝”、“同根生”。“藏经殿之秀”为南岳四绝之一。南岳是名僧荟萃之所,但影响最大的当推天台宗三祖慧思、南宗禅奠基人之一的怀让和净土宗三祖承远。慧思(515~577),被追为天台宗三祖。俗姓李,后魏南豫州汝阳郡武津(今河南上蔡)县人。15岁出家,“奉持守素,梵行清慎”。20岁受具足戒,“道志弥隆”,“栖幽静,常坐综业,日惟一食,不受别供”杜绝周旋迎送,每日诵法华等经,数年之间便满千遍。因读《妙胜定经》,开始修习禅观。时慧文禅师聚徒数百,众法清肃,道俗高尚,乃往归依,从受正法。每天认真完成僧人常务,不怕劳苦,然时时不忘潜心修禅,终于开悟,法华三昧,大乘法门,一念明达。后将自己悟得的道理,请教于鉴、最等法师,得到他们的赞许。研炼越久,领会越深。后游行各州,讲习禅学,其名远闻四方,学徒日盛。他以大小乘中的定慧法,敷扬引喻推及其他。梁承圣三年(554),展转来到大苏山,在开岳寺、观邑寺讲《大品般若经》,信徒日众。陈永定二年(558),于光城县齐光寺完成书写金字经本并贮于宝函的心愿,并撰写《立誓愿文》,陈述自己弘扬般若、广度众生的思想。陈光大二年(568)自大苏山带徒众40余人入住南岳,继续倡导心学(修禅),当地信徒莫不归宗。陈主(废帝)迎他到建业(今南京),住栖玄寺,讲《大品般若》。鉴于当时南地崇重义门(理论),轻视禅观,于是双开定、慧两门,昼谈义理,夜间修禅,使禅法尽力于引发智慧、穷究实相。走所谓“因定发慧”的学道之路。陈主尊他为“大禅师”,道俗倾仰。后又返南岳,继续传授禅法。他平时讲学,“善识人心,鉴照冥伏,讷于言过,方便诲行”,深得徒众爱戴。平时奉持大戒,衣服只用棉布,寒则装以艾叶以避风霜。时人认为“自佛法东流几六百载,惟斯南岳慈行可归”。陈太初九年(577),从山顶下到半山道场,大集门徒,连日说法,语极苦切,旋终。凡所著作,口授成章,无所删改。撰有《诸法无净三昧法门》2卷、《立誓愿文》、《随自意三昧》1卷、《法华安乐行义》2卷、《大乘止观法门》2卷等。慧思的中心思想虽属于《般若》,但他更推崇《法华》。认为讲《大品般若》只有讲到《法华》才讲圆顿义,这对于他的弟子智岂页后来创立以《法华》为中心的天台宗学说,发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故后来被推为天台宗的三祖。他的弟子很多,著名的还有新罗人玄光、大善,南岳的僧照、枝江的慧成、江陵的慧威等人。慧思在南岳的主要道场是般若寺,即后来“岳中禅刹第一”的福严寺,另外许多地方也留有他的遗迹。例如,天柱禅寺下有慧思二生塔,会善寺也曾是慧思禅会之所,高台禅院处,相传原有500和尚居住,闻慧思将至,说:“山主即至,我辈当避之”,遂徙他所,石上犹留车辙痕。这些都可见慧思在此地影响之大。
        怀让(677~744),南宗禅奠基人之一。俗姓杜,金州安康人。15岁往荆州玉泉寺,依弘景律师出家。后往曹溪参谒六祖慧能,执侍左右15年,得其法。唐先天二年(713)前往衡岳居般若寺,弘扬禅法。开元中有沙门道一,在寺附近常习坐禅,怀让知是法师,前往问道:“大德坐禅图什么?”答:“图作佛。”怀让乃取一砖,在庵前石上磨。道一问:“磨作什么?”答:“磨作镜。”道一说:“磨砖岂能成镜?”答:“磨砖既不能成镜,坐禅岂得作佛?”道一问:“那么如何作才是呢?”答:“如牛驾车,车若不行,打车呢,还是打牛?”道一没有回答,怀让开导他说:“你是学坐禅呢,还是学坐佛?若学坐禅,而禅非坐卧;若学坐佛,佛非定相。禅门要道,不应有所取舍。如若坐佛,即是杀佛,若执着坐相,说明并未明达其理。”道一听后,豁然契会,从此成为怀让的得意弟子。怀让在这里用以开导道一的一番话,体现的是禅宗的基本思想,即,佛不由坐而得悟,成佛的根本在于自心,自心等同佛性,提倡主观觉悟。怀让居般若寺30年,对弘扬南宗教义作出重要贡献。其入室弟子6人,怀让这样评价过他们:“汝等六人同证吾身,各契其一。一人得吾眉,善威仪(常浩);一人得吾眼,善顾盼(智达);一人得吾耳,善听理(坦然);一人得吾鼻,善知气(神照);一人得吾舌,善谈说(严峻);一人得吾心,善古今(道一)。”可见道一得其心印。怀让对“心”评价是极高的,认为“一切法皆从心生”。天宝三年(744)终于衡山,春秋68,僧腊48。道一为其师建塔于别峰。后谥号为大慧禅师,塔号最胜轮。
        承远,详见这里。
        希迁(700~790),南宗禅承上启下重要代表人物。俗姓陈,端州高要(今广东省高要县)人。开元十六年(728)受具戒。初师慧能(南宗禅创立者),慧能逝世后,受遗命,往庐陵清凉山师事行思(慧能弟子)。当时行思弟子众多,但最中意的还是希迁,曾说:“角虽多,一麟足矣”,给予他很高评价。在行思处得法后,于唐天宝初年(742)。往南岳南台寺。寺之东有石状如台,乃结庵其上,众仰之,号石头和尚。希迁在此传授南宗禅法。当时南岳的禅师怀让、固、瓒等人都很推崇他,对自己的门下说:“彼石头真狮子吼,必能使汝眼清凉。”由是影响更大,学者日众。南台寺成为南方禅宗一大道场。希迁殁,建塔于山脚,唐德宗赐谥为“无际大师”。大中初年,宰相裴休书《无际禅师见相塔碑》于其旁,行笔遒劲。所著《参同契》、《草庵歌》由善圆师刻石立于寺内。其弟子有惟俨、道悟、天然等21人,后来演化成曹洞、云门、法眼三家。故南台寺也应是这三家的真正祖庭。
        道一,详见这里。
        法照,唐代净土宗著名法师。据考为南梁州(治今陕西汉中)人。游于南方,永泰中(765~766)到衡山师事承远,受净土法。大历二年(767)栖止衡山云峰寺。四年(769)又于湖东寺入般舟道场,传布五会念佛法。同年离南岳衡山北上,次年至五台山,弘念佛往生法门,建竹林寺为念佛三昧道场,后赴长安住敬业寺净土院,继续传布五会念佛法,在当时影响很大。唐代宗感其劝化之盛,遂迎入禁中,教宫人念佛,并尊为国师,世称为五会法师。遗著有《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3卷、《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1卷。法澄(723~801),俗姓郭。居衡山云峰寺,广阅众经,故理得其深。平时“轨行峻特,器宇弘大”,有来受律者,示之以尊严整齐;有来求道者,示之以高广通达。前来受教者上自元臣硕老,下至“髫童毁齿”,凡度学者5万人。律己甚严,“冬不燠裘,饥不丰食”,为世之仪表。时推人师,则专其首,诏求教宗,则冠其位。乾元元年(758),唐肃宗命五岳推荐高僧,南岳首推法澄。凡莅事50年,弟子3千余人,其中著名的有诠、远、振、巽、素等人。所居云峰寺,后倚云密峰,前临禹溪,西有大禹岩。初建于梁天监中。法澄在此开坛聚徒讲道,直至迁化。柳宗元为他撰有《南岳云峰寺和尚碑》及《南岳云峰和尚塔铭》。日悟(735~804),俗姓蒋,零陵人。13岁出家,22岁受具戒。师津大师。津大师在衡山始修起律教,由其坛场而出者,为得正法。日悟尽得其道,接补其师地位,为浮图者宗。后以为由定发慧必用毗尼为之室宇,遂执业于东林恩大师。以为去凡即圣,必以三昧为之轨道,遂服勤于紫霄远大师。得道后归而传教。度比丘众,每年凡千人,37年不断。唐肃宗制天下名山,置大德7人,日悟即其中一人。曾于崇岭起精舍,凡南方专念佛三昧者,多由此出,被称为般舟台。逝后,唐元和三年(808),其弟子景秀为之立碑,柳宗元还为他撰写了碑文。惠开(733~797),俗姓欧阳,潭州(治今长沙)人。天宝十一年(752)出家,大历十一年(776)登坛为大律师。曾师峻、侃以究戒律,又师秀、昱以通经教。广德二年(764),立大明寺于衡山,诏选居寺僧21人,以惠开为首。后衡山立“毗尼藏”,诏选讲律僧7人,惠开在选中。平时律己甚严,动辄皆依教戒,为学者数万。后人对他的评价是“得众若独,居尊若卑。晦而光,介而大,灏灏焉无以加也。”其弟子有怀信、道嵩、无染(尼)等。其塔在祝融峰西址下,碑在塔东。碑文为柳宗元所撰。
        玄泰,五代时南岳高僧。因不衣丝绸,号泰布纳。居衡山紫盖峰,其寺号七宝台。豁如自适,不收门徒。深于禅理,善著文,笔若有神。时山民斩木烧山,对环境损害严重。玄泰针对此,作《畲山谣》加以劝阻。相传有这样的句子:“由道今年种不多,明年阔斫当阳坡。国家寿岳尚如此,不知此理如之何?”此文广为流传,楚王马殷听到后令衡州太守对此山民陋习加以制止。佛教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由此可见一斑。
        三、三教鼎炽之文化名山早在远古时代,衡山已被抹上浓厚的文化色彩。相传黄帝定五岳,衡山为南岳。这里有许多关于黄帝、炎帝的传说。据说夏禹导水岷山之阳至衡山,在岣嵝峰得金简玉牒治水之书,后人立有神禹碑以示纪念。周武王受命辨九州之国,正南称荆州,其山镇称衡。《礼记·祭法》:“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清代以前的历代统治者每年都有祭山神的活动,南岳衡山历来为享祭之山。现存的南岳大庙,即唐武德年间高祖李渊遣人修建的山祠,后经历代修建,至清光绪八年(1882)形成现在的规模。它是湖南最大的古建筑,位于衡山脚下,坐北向南。有正殿、寝宫、御书楼、盘龙亭等。占地九万八千五百平方米。整个建筑群布局严谨,宏伟壮丽。正殿中的72根大柱(象征南岳72峰),由石凿成,柱头还有精美的雕刻。大殿四周的石栏上,还有144块汉白玉浮雕,表现的是《水经注》中的典故。据史载,通向岳庙的道路绵亘数十里,“夹道皆合抱松桂相间,连云蔽日,人行空翠中,而秋来香闻十里,计其数一万七千株”。岳庙正所谓“千杉翠拥,万瓦烟生”。衡山历来是知识分子游历、讲学、休憩和隐居的绝好去处。唐代的韩愈、柳宗元都在此逗留过,李白、杜甫、王维、刘禹锡、陈子昂、韦应物、贾岛、王勃、宋之问、张九龄等人都来过这里。宋代欧阳修、朱熹、张木式等都在此游历和生活过。他们为山川所陶醉,留下许多动人的篇章。李白认为衡山是“江南之仙山”,具有“黄鹤之英气”。王维在《方尊师归南岳》中描绘道:“山压天中半天上,洞穿江底出江南。瀑布松杉常带雨,夕阳苍翠忽成岚。”韩愈在《谒南
        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诗中写道:“喷云泄雾藏半腹,虽有绝顶谁能穷。我来正值秋雨节,阴风晦昧无清风。潜心默祷若有应,岂非正直能感通。须臾静扫众峰出,仰见突兀撑青空。紫盖连延接天柱,石廪腾掷堆祝融。森然魄动下马拜,松柏一径趋灵空。”衡山开云,从此被传为佳话。后人为纪念他,还在衡山县城西门高台上建开云楼,其岭称开云岭。钟灵山川,似乎可以予人以钟灵之气。许多文人学士都看中这块园地,在此讲学和研讨学问。见于记载的著名书院有邺侯书院、石鼓书院、胡安国书院、周廉溪书院、胡铨书院、南轩书院、甘泉书院、白沙书院、邹东廓书院、集贤书院、文昌书院等。邺侯书院即南岳书院,最先系唐朝宰相李泌子李繁为纪念其父曾在此隐居而建,位于集贤峰下。相传李泌、张九龄曾在此论道。石鼓书院位于回雁峰下,初建于唐朝,宋代重建,景年间宋真宗赐额并学田,与睢阳、岳麓、白鹿合称为四大书院。许多著名的学者在此留下他们的足迹。创办周廉溪书院的周敦颐(1017~1073)系北宋著名哲学家,其学说对后世影响很大。创办胡安国书院的胡安国(1074~1138)系南宋著名经学家,他的《春秋传》明初被定为科举取士的教科书。创办胡铨书院的胡铨(1102~1180)系南宋学者。创办南轩书院的张木式(1133~1180)也是南宋著名学者,和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东南三贤”。建甘泉书院的是明代著名学者湛若水(1466~1560),与王阳明为友。以其号相称白沙书院的陈献章也是明代著名学者。建邹东廓书院的邹守益(1491~1562),初讲学于石鼓书院,从学者甚众。衡山也是儒学延播鼎盛之地。
        不仅如此,衡山还被称为道教的洞天福地,道教甚至早于佛教在此传播,但基本上也是始于晋,发展于南朝,盛于唐。见于记载的道观有数十处之多。其中有,建于晋代的衡岳观、元阳宫、洞灵宫、招仙观、九真观;建于南朝的中宫、北帝院、九仙宫、西台观、西灵观;建于唐朝的紫盖院、圣寿观、田真院、寻真观、洞阳宫、紫虚阁等。现存的水帘洞古称朱陵洞,传为朱陵大帝所居,道教36洞天福地,此为第三。洞在紫盖峰下,上有谷地,下临绝壁,中有水池。水自谷口奔泻而下,形成瀑布,甚为壮观。张居正诗“误疑瀛海翻琼浪,莫拟银河倒碧流。自是湘妃深隐处,水晶帘挂五云头”,及毕田诗“洞门千尺挂飞流,玉碎珠帘冷喷秋”即咏此。“水帘洞之奇”也为衡山一绝。衡山自古流传许多道教修炼成仙的传说,为它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从全国范围看,佛、道都盛行于唐代,但因李唐王朝尊李耳为祖,对道教更为推崇,故道教的发展应具备更为有利的条件。而事实上道教在此的影响远不及佛教。据唐末道士杜光庭所作《历代崇道记》,道士共15000余人,不及僧人二十分之一。据衡岳有记载的寺观来看,道教的观、宫不及佛教寺庵的三分之一。一些寺原为道观改建而成。如柚峰西北的西观台,相传最早为周穆王所建,陈代改为太初观,后改为寺。又如光天观,系道教二十二光天坛福地,天业中改观为寺,即上封寺。西有青玉坛福地,佛教改名为罗汉行道坛。灵峰寺建于五代天福年间,其西北有王母殿基,下有石刻真人像,原当系道教宫观。从一定角度上可看出此地佛长道退之势。在衡岳,佛道的分布大体是:道教宫观多集中在山之东北,而佛教寺院则多集中在山之中、西部。也有佛、道共处于一地的记载,如《南岳总胜集》载:吐雾巾子二峰“北有仰天台神庙尼寺基,亦有庵宇,僧道居之”。白马峰“上有庵宇,僧道居之”。儒、释、道三家都在衡岳蓬勃发展,它们在斗争中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作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佛教作为外来文化,要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扎下根来,就必须适应中国的国情,向中国的传统文化靠拢。无数佛教学者在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着这项工作。魏晋时期,佛教学者多用老庄玄学思想来解释佛教教义,以迎合上层社会的需要。南北朝时期,南岳高僧慧思在此基础上,还吸收了中国道教的神仙方术思想。例如在他的《誓愿文》中曾发愿“成就五通神仙”以期长生。至于后来创立的禅宗,则完全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了。“庄子的虚无主义思想和对精神自由的执着追求、玄学家的得意忘言理论以及旷达放荡、纯任自然、蔑视礼法的性格”,以及儒家“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性善论”都对禅宗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南岳高僧怀让对南宗禅的创立及其在南岳的传播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在道教对佛教产生影响的同时,佛教对道教也同样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南北朝时期,道教著作中有许多宣传神仙长生的思想,而到隋唐时期则转向唯心主义哲学理论的研究,这同佛教理论的渗透不无关系。唐代曾在南岳活动,并对南岳道教产生重要影响的道教大师司马承祯倡导五戒、八戒、十戒。这些戒律是在吸取了佛教有关戒律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至于他提出修炼主要在于修心,修心在于主静,以及“坐忘”、“静则生慧”等主张,显然源于佛教的“三学”。在三教混同中,知识分子起了重要的作用,许多高僧和道士本身就是儒士出身。他们的加入,抬高了佛、道教的地位,也提高了佛、道教的水平。改造后的佛教,也更加引起知识分子的青睐和关注。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知识分子自觉不自觉地将佛教文化、道家学说引进儒学中来。北宋,在衡山有很大影响的哲学家周敦颐就是个典型。他受道教和佛教的影响都很大。他继承《易传》和部分道教思想,提出“宇宙构成论”。而他的达到道德最高境界须通过“主静、无欲”的思想则来自佛教。衡山白沙书院的陈南章,他主张修养“主静坐”的思想则颇接近佛教禅学的观点了。三教混同,特别是佛、道的混同也反映在人们对佛道的看法上,往往界限并不分明。例如《南岳总胜集》载有这样一件事,唐永贞元年(805),南海贡卢眉娘,极聪慧,“工巧无比”,能在一丈绢上绣法华经7卷,字如小米粒,而点书分明。又善作飞云盖,其中有10洲3岛台殿麟凤之像,而执幢捧节的童子不下千数。唐顺宗极为赞叹,度她为道姑,赐号逍遥,敕居南岳魏阁。眉娘在绢上绣的是佛教的法华经,应度她为尼姑才是。可见在顺宗的概念中,佛道已有点不分了,这样的例子在民间还有很多。三教共同构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三教融合成为衡岳的文化特色。
        四、国际文化交流
        衡山的国际关系,主要是与新罗的关系。怀让禅师在山中开弘南宗禅法时,其门下有新罗弟子本如禅师和玄晟禅师预法席,但他们学成后是否还国,不得而知。如前所述,早在怀让禅师之前,天台宗三祖慧思门下已有新罗僧玄光法师承其法绪,第一次杷法华三昧传归海东。玄光在南岳山寺祖堂中,曾图写28人真影,玄光即其一,天台山国清寺祖堂亦然。足见其影响之大。八、观音道场普陀山
        一、石林水府神仙地普陀山在淅江省普陀县境内,是杭州湾外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普陀山原称梅岑,以汉代梅福在此隐修练丹而得名。山上长满小白华树,所以也叫小白华山。普陀山东南紧邻一更小的岛屿,悬峙海中,称洛伽山,因此,普陀山又往往连称普陀洛伽山。全岛呈狭长形,南北最长距离8.6公里,东西最宽处3.5公里,总面积12.76平方公里。普陀洛伽山是全山的总称,内中又分许多山、峰、岑、岩、洞、沙、阝奥、湾、涧、泉、潭、井、池、境,山灵水秀,洞石斗奇,给这片海天净土凭添了许多妙趣,是一个真正的石林水府神仙地。岛上之山,总十余座,它们是:双峰山、佛顶山、雪浪山、锦屏山、莲台山、青鼓山、茶山、伏龙山、天竺山、梵山、南山、观音眺山、毛跳山、长短山、喇叭咀山等。诸山中,最高的是佛顶山,此山又称菩萨顶,海拔291.3米。顶圆平,广约20余亩,旧有石亭,内供石佛一尊。民国间建灯塔于此,为行船指南。站在山顶上,可以俯瞰光熙、妙应等众峰,累累如杯瓢覆于山上。这里也是看日出的最好地方,有诗云:“傍晓日东升,祥辉照眼红。眸开千里旷,心静万缘空。色相窥难定,光芒射处通。扶桑疑可接,好趁一帆风。”诗句把红日从海波中跃起时的美景以及此刻人们的感受都写出来了。佛顶山的右边是雪浪山,也称作大小雪浪,山上多突出白石,在满山绿树映衬下,如冬天之积雪,如大海之涌浪,故名。佛顶山之左是锦屏山,为法雨寺之主山。山中林木青碧,白葩丹蕊,四时开放,又因此山在寺侧环列如屏,是以谓之“锦屏”。佛顶山之后是茶山,山中多溪涧,产茶,僧众于雨前采摘加工,可治肺痈、血痢,故有“神茶”之称。山中又多山茶花,树高数丈,每逢冬春交际,丹葩被谷,若珊瑚林,可见茶山之名,实取“神茶”与“茶花”二义。普陀山的山不能与大陆上的山同日而语,峰也只是相对于“山”而言。全岛共有十八峰。诸峰或以形状特点、或以神话传说而命名。前者如光照峰,在佛顶山左,峰石耸秀,形似石莲花,又似石屋,故有诗曰:“玉垒孤峰顶,花开万树头”,“天排玉垒难寻路,鸟向琼林特借技。看到彤云消欲尽,上方无处不琉璃”;踞狮峰,在东天门上,奇石蹲踞如狮,雄特可畏;翔凤峰,在朝阳岭东,峰形如凤凰翱翔舞蹈;象王峰,在雪浪山后,崇冈逶迤,迭起三峰,如群象奔驰争饮;灵鹫峰,在普济寺后,为寺之主山,三石嵯峨并立,东峰高约二丈,昂头尖喙,状如定鸟;达摩峰,在灵鹫峰右,大石矗峙,高十余丈,锐首丰背,远望如人荷物而立,面西将行;会仙峰,在梅岑峰右,石颇耸拔,广崖巨壁,展列如屏,冥蒙杳霭间,恍若鸾骖鹤驭来游。后者如烟墩峰,峰顶似塔,有台三重,传为古烽火台遗址;炼丹峰,在几宝岭上,相传有道士于此炼丹;梅岑峰,在达摩峰右,为南山最高处,林深石秀,相传汉代梅福曾在此隐修;正趣峰,在梵山之右,峰上白石磷磷,如嵌珠璧,传说此地为观音大士说法道场,观音菩萨又名正趣菩萨,故借此名峰;雨华峰,在正趣峰右,相传观音菩萨与诸菩萨围绕说法时,天降曼陀罗花雨。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种种传说给普陀山增添了不少神奇梦幻的色彩。山、峰、岭之上,往往怪石嶙峋,千姿百态,鬼斧神工,极尽造化之能。这般之石,此地称之为岩,总数十五。青鼓山西有白石,玲珑似玉,与它山石异,称“八仙岩”;金刚窟西有石,与巫山相对,高十余丈,下削上突,刻划玲珑,如雕镂枕香木状,中有一石,嵌于两峰之间,从内视之欲坠,从外视之若合,奇巧绝伦,因名“玲珑岩”;梅岑山腰有石,高三十丈,石上纹路如浪,睨之欲动,故名“石浪岩”;西天门之北,有石险而峻,或凌空孤峙,或参差排突,循行环视,并无隔碍,名“圆通境”;灵鹫峰之西,有石长三四十丈,高二十丈,自南而北,蜿蜒夭矫,俯首欲降于北海,名“龙岩”。此外还有雪浪山后之“鹰岩”、观音峰后之“佛手岩”、几宝岭朝阳洞顶之“狮象岩”等等,都极富形象,颇有特色。普陀山的岩洞也是一大胜景,这些洞层复幽奇,很难形状,其名又往往与佛教有关,诸如潮音洞、善财龙女洞、法华洞、朝阳洞、摩尼洞、金刚洞、宝塔洞、观音洞、莲台洞、梵音洞、洛迦洞、古佛洞、弥勒洞等即是。其中,潮音洞在普济寺左的龙湾之麓,岩石从沙中隆起,大约一亩见方,岩面如犬牙利齿密布,不可容足,从崖至洞脚,高数丈,洞顶有穴如天窗,海潮日夜拍击,遇风,声若雷轰,吞吐倏忽,险怪万状,观者眩目震耳,魂惊魄散。宋元时,缁素多于此叩求观音大士现身。洞旁有“舍身崖”。善财龙女洞,在潮音洞之右,也是传说中观音神通显现之地。岩有罅,峻峭蹙狭,深不可测,外有石壁,珠泉喷滴,名“菩萨泉”,僧俗常取泉水疗眼疾。法华洞在几宝岭东、东天门下。洞穴多达数十处,由许多方形巨石相互垒架而成,有的洞如嵌空刻露,伛行可达;有的洞宽广如室,中供佛像;有的洞上宽下窄,清泉涌出,注而成池。在普陀山诸多洞壑中,惟此洞最平旷,古时这里的茅蓬颇多。梵音洞,在青鼓垒,与潮音洞东南相峙,洞口峭壁危峻,高三四十丈,陡劈两崖如门,崖前数丈处,架石建台,台下有石阶盘曲通海,潮水激荡,听者竦栗。凡谒洞者,应先至崖顶,纡回随磴而下,历二三百级,至于台上,然后面崖礼拜,求大士现身。“梵音洞”额由康熙帝于三十八年(1699)御书。康熙五十五年,滇抚甘国璧施钱委法雨寺住持性统在台上再架一层,上奉菩萨像,下供人礼拜。雍正九年复赐帑重建。
        洞之外,还有沙,同样令人叫绝。著名的沙滩有四处。是谓金沙、千步沙、塔前沙和龙沙。塔前沙早被海浪淘尽,如今只剩下若刻若镂的馋岩了。龙沙实为一飞沙聚集而成的沙丘,高丈余,上面长满古木怪藤,颇显森阴馥郁。如今令人留连忘返的是其它两处沙滩。其一是金沙,位于龙湾西,黄沙满地,长约数里,在阳光照耀下,如金闪烁,美丽极了,僧俗指此为佛经中所说的“金沙布地处”。千步沙,起自几宝岭,迄于法雨寺东,亦长约数里,沙色如金,不沾滞,宽广、平坦、柔软,象一幅金色的地毡,诗有“黄如金色软如苔”之咏,海潮拍岸,来如飞瀑,去如曳炼,遇大风激荡,则尤如雷轰雪涌,眩目震耳,倏忽诡异,不可名状。游人多在此海浴嬉戏。古人有诗云:“千步堪留月,祥光散碧霞。远看布金地,近泛浪成花。水气云飞絮,波声雷驾车。慈航如可渡,此夜拟乘搓。”“谁把珠沙布得成,传闻佛步此中行。卷将浪影千寻白,铺就潮痕一片清。不管晴阴雷惯吼,才交子丑日光生。想来净土贪痴净,满地黄金却不争。”这两首诗不仅描写了沙之形、潮之态,而且赋与了它美妙的神话色彩,还突出了僧人们的执着追求。借诗以言志,大概在僧在俗都是一样的。
        城有城门,寺有山门,普陀山有的是天门,如南天门、东天门、西天门者是。南天门位于南山上,清康熙间(1662~1722),由普济寺住持通旭正式题名。南天门孤悬入海,正南有小石桥与本岛相通,桥似龙,故称环龙桥。岛上有梵刹,又有观音大士坟。入门有巨石矗立,清总兵蓝理题名“海山大观”四字于其上,体势苍劲。东天门有二处,一在光熙峰右,高丈许;一在虎岩侧,即法化洞顶,其上两岩突起如门,仰看不高,俯瞰则岩壑深杳。西天门在金刚窟西,对峙的两石间仅容一人伛偻而过,危石横亘其上,额曰“西天法界”,左右石上分别题刻“振衣濯足”、“同圆种智”。此数门并无绳墨规矩、彩拱飞檐,不过是巨石突兀,相对耸峙而类于“门”而已,但三天门名立,普陀山便俨然一海天净国了。二、观音大士说法场普陀山原叫“梅岑山”,因梅福于此隐修而得名。梅福字子真,西汉寿春人。少时于长安求学,明《尚书》、《春秋·彀梁传》等。后来回乡述职,复补南昌尉,不久弃官家居。汉成帝、哀帝之世(前32~前1)曾数次上书言事。迨王莽专政,于是弃妻、儿而赴九江入仙道,后又曾在会稽改名换姓为吴市门卒。其隐居普陀山当在此后。继梅福之后,又有葛洪,据传也曾在此寄隐。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世句容(今江苏句容)人。晋成帝咸和(326~334)初,为散骑常侍,领大著作,固辞不就。闻交趾出丹砂,乃求为句漏令。述职时路经广州,为剌史邓岳挽留,又不听,而止于罗浮山练丹,丹成尸解。遗著数百卷,其中的《抱朴子》分内外篇,叙述黄白之事。又有《神仙传》、《集异传》及诗赋杂文等。《普陀洛伽新志》载其寄隐事,不知据何,时间亦不明。从传说看,普陀山在汉、晋时实为道家的洞天福地,与佛教尚无关系。普陀山与佛教结缘,并最终形成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观音信仰道场,那是唐、宋间的事情了。佛经记载,观世音是一位大慈大悲、法力不可思议的菩萨,于过去无数量劫中已经成佛,号正法明如来。但他具有大悲愿力,为使众生获得安乐,故又重新现作菩萨,充当阿弥陀佛的胁侍之一,赞佐其教化众生,“于怖畏之时能施无畏”,“苦恼众生只要一心称念菩萨之名”,是菩萨即闻声而来救助,使其去危解厄。许多佛经中都有关于观世音菩萨的记载,诸如《法华经》、《华严经》、《观无量寿经》、《观音三昧经》、《大悲心总持经》、《悲华经》、《观世音菩萨授记经》等等。随着诸如此类经典的译成汉文,有关观世音的崇拜和信仰也被逐渐介绍到中国来。据文献记载,在北方首先崇拜和信仰观世音的人是西凉国王沮渠蒙逊,《法华传记》说,鸠摩罗什所译《妙法莲花经》中的“普门品”曾单独别行于河西一带,原因是河西王沮渠蒙逊归命正法,兼有疾患,在此弘法的中印僧人昙摩罗忏即说:“观世音此土有缘”,乃命念诵,病苦即除,因此别传一品流传部外,是为《观音经》。在南方,至肖梁时观音信仰也已形成,史载梁武帝曾修观音忏法,救后妃死为巨蟒。可见,观世音崇拜和信仰早于东晋十六国时期便已在中国流行起来,但这时的信仰尚无专门的道场。隋唐两代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这时,观世音信仰也有了新的发展。唐人避唐太宗讳,把观世音简称观音。至晚唐。普陀山历史揭开了它的新篇章。据传,大中年间(847~895),有梵僧至普陀山潮音洞前焚十指,得见观音大士现身说法,并授以七色宝石。这是有文字记载的有关普陀山佛教的最早传说。五代后梁贞明二年(916,《佛祖统纪》作“唐大中十年”),日本僧人慧锷礼五台山,得观音菩萨像,拟带回国供养,道经四明出海放详,舟过普陀山,搁礁不能动,锷及同行人望潮音洞而祷曰:“若尊像于海东机缘未熟,请留此山。”说完,舟即浮动,慧锷于是以观音像安置于洞侧张氏家,张氏最后舍宅为建观音院,俗称“不肯去观音院”。鄞人闻此,迎像还郡城置开元寺供养。未几,有无名僧以嘉木至开元寺仿此像而刻之,弥月而新像成,僧亦不知去向。后来,此新像被供奉于原不肯去观音院。古往今来,僧俗皆以日僧慧锷建观音院为普陀山观音信仰道场的肇始。不言而喻,不肯去观音院即此一道场的第一所寺院。宋元丰三年(1080),王舜封奉诏使三韩(今朝鲜),途遇风涛,舟搁浅。据说这时有金色光现满月相,珠缨粲然,自普陀山潮音洞升起,舟复安然行驶。事毕归国,奏此瑞应于朝廷,宋神宗于是赐寺额曰“宝陀”。宝陀应是“普陀”、“补陀”的谐音。按补陀洛伽山又称光明山、海岛山、小花树山、是佛经中所说的观音菩萨居住、说法处,位于印度南之海上,或说山在“东洋”,善财童子曾“于东洋紫竹林参观世音”。宋神宗所赐“宝陀”寺额无疑是采自补陀洛伽山的传说。后来,宝陀又演变成“普陀”,梅岑山之名终于被“普陀山”所取代。自此之后,海东诸国如朝鲜、日本、扶桑、阿黎、占城等数百国的雄商巨舶往往由此取道放洋;凡遇风波、寇盗,便望山归命,而终于获安。于是,普陀山观音菩萨的“灵应”越传越广,越传越神,普陀山作为观音信仰的专门道场也便如此这般地形成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道场的形成不仅与中国僧俗有关,而且也与国际上的僧俗有关。从这个角度看,普陀山观音道场不仅具有广泛的群众性,而且具有一定的国际性。它的形成,是和唐、宋
        海上交通的发达、国际贸易的发达、中外文化交流的发达有着密切不可分的关系。三、沧海桑田话法事普陀山的佛教事业活动包括三个方面,即寺院的兴建沿革、高僧大德的弘法修持和宗派的演变。在普陀山观音信仰道场形成的过程中,全国各地的高僧纷纷慕名来投,寺院、庵、蓬也因此渐次增加。至元代,岛上至少已有宝陀寺、潮音洞、善财洞、盘陀石、三摩地、真歇庵等多处佛事活动场所。明清两代相继兴建寺院,至清末已有3大寺88处庵堂和128处茅蓬。其中的3大寺为普济禅寺、法雨寺和慧济寺。3大寺是全岛佛事活动的中心,因而也就成了普陀山佛教的主干和代表。普济寺,亦名前寺,在白华顶南、灵鹫峰麓。为一山供奉观音大士的主刹。名称代有不同,后梁时为不肯去观音院。宋元丰三年(1080)神宗赐名为宝陀寺。绍兴元年(1131),真歇清了禅师复在此结庵,名曰海岸孤绝禅林。宋宁宗嘉定七年(1214),住持僧德韶请朝廷赐钱万缗建大殿,并为御书“圆通宝殿”额。元代颁赐尤隆。明洪武十九年(1386),信国公汤和徙岛上居民、焚毁殿宇,迎观音像供于郡东栖心寺,并奏改栖心寺为补陀寺。正德十年(1515),僧淡斋募缘入岛兴复。嘉靖三十二年(1553),再次内徙。隆庆六年(1572),山西五台山僧真松入岛修殿宇。万历三十年(1602),神宗发帑金千两造藏殿。三十三年,迁寺址至山麓(即今址),又发帑金重建圆通等殿,改辰向为丙向,赐寺额曰“护国永寿普陀禅寺”,敕准每年度僧一人。清康熙四年(1665),葡萄牙侵略者至岛劫掠。至十年,第三次迁徙岛上居民,殿宇毁残一如洪武时。二十三年,弛海禁,设县治,佛法再次复兴,僧照机任住持,开始重建寺宇。后经二十八年、三十八年和雍正九年(1731)的三次赐帑金大修,终于奠定了后来的寺院规模。殿堂巍峨,佛像庄严,寺宇达二百余间。康熙帝于三十八年重修后赐二额,曰“普济群灵”,曰“普济禅寺”。在重修中,定海总兵广大来、蓝理、僧潮音也都出了大力。寺面纵深60丈,横宽80丈。寺有3门,即中山门,东山门和西山门。殿宇有天王殿、大圆通殿、藏殿、景命殿、伽蓝殿、祖师殿、绣佛殿、白衣殿、灵应殿、关帝殿。寺内还有堂17处、楼12处、轩4处、亭1处、寮1处。寺外原来又有下院5处,即本山下院、定海下院、宁波下院、松江下院、台州下院。法雨寺,亦名后寺,在白华顶左、光熙峰下。明万历八年(1580)由僧大智真融结茅创庵,名海潮庵。二十二年由郡守吴安江改名海潮寺。二十六年毁于火。二十七年钦赐龙藏。三十三年增建殿宇,次年赐额“护国镇海寺”,再赐龙藏。四十年尽毁于火,旋复建。崇祯十六年(1643),大殿又毁。清顺治三年(1646),复于旧殿址建小殿5间。供奉观音大士。小殿前建伽蓝小殿5间,康熙八年(1669),海寇毁寺。十年,水师提督张杰建殿5间。是年迁徙岛上居民,殿宇残毁如普济寺。弛海禁后,寺院随之复兴。二十六年,住持别庵先后建藏经阁、东禅堂、三圣堂、三生堂、官厅、印寮。二十八年,朝廷赐帑金增建,三十二年建成圆通殿,供奉观音菩萨;继又建成大雄殿,供诸佛。三十八年和雍正九年(1731)复两次获赐帑金,继续修建。此前,康熙帝还于赐帑同时御题“天花法雨”、“法雨禅寺”等额赐之。由是殿堂楼阁整齐完美,与普济寺同耀海山。同治(1862~1874)和光绪(1875~1908)间曾进行大规模的修葺。整个寺院几成正方形,纵深62.5丈,面宽69丈,左右有山门,寺宇计有7殿(天王殿、大圆通殿、珠宝观音殿、大雄殿、伏魔殿、准提殿、伽蓝殿)、13堂、4阁、10楼等,总数达数百间,今尚存245间。过去曾有6座下院,名道头下院、定海下院、宁波下院、杭州下院、温州下院、上海下院。慧济寺,又名佛顶山寺,在白华顶右。旧有亭,内供石佛。明初,僧圆慧在此结茅。创慧济庵,额曰“宝月含空”。康熙八年(1669)僧普明重修。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临济宗僧能积立志复兴,建圆通、玉皇二殿和大悲楼、斋楼,扩庵为寺。嘉庆三年(1798)挂单安众,咸丰元年(1851),始行传戒,光绪三十三年(1907),住持文质大兴土木进行扩建,遂成巨刹,一切规制与普济、雨法两寺相同,是普陀山的第三大寺院。全寺有4殿(大雄殿、天王殿、地藏殿、雷祖殿)、7堂、6楼、2阁等。过去曾有一座下院,名道头下院。
        除三大寺之外,山上的主要庵堂尚有18处,诸如妙峰庵、朝阳洞、悦岑庵、鹤呜庵,长生庵、大乘庵、常乐庵、双泉庵、逸云庵、药师庵、息来庵、伴云庵、澄心庵、常明庵、三圣庵、锡麟堂、洪筏堂、文昌阁等等。三大寺和诸多的庵堂、茅蓬散布于普陀山各处,“山当曲处皆藏寺,路欲穷时又遇僧。”普陀山的确成了名符其实的佛国净土了。《普陀洛迦新志》云:“非有大德之住持,奚副高山之仰止?”事实正是如此,普陀山所以能发展成为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这与众多名僧大德在此兴衰起蔽,不惮劬劳,虔诚弘法,甘自清苦的努力和精神是分不开的。而但凡称得上是名僧大德的僧人,又往往是三大寺的住持。截止于《普陀洛迦新志》撰成,普济寺与法雨寺的住持分别为55任和19任。普济寺的55任住持是:日僧慧锷(五代僧)、真歇清了、自得慧晕、闻云德韶、大川普济、梦窗嗣清(以上宋代僧)、王介禅师、东岩净日、如智、东洲永、一山宁、如律、孚中怀信、古鼎祖铭、大千慧照(以上元代僧)、大基行丕、祖芳道联、淡斋、普贤道诚、本空圆献、无瑕明通、真松、一乘真表、云峰真宰、寂庵如迥、普光真遇、奇峰真才、逊吾如让、三藏真经、万容如钦、昱光如曜、朗彻性珠、文玉寂美(以上明代僧)、贯介照中、道衡普周、公门音通亮、通元照机、潮音通旭、古心明志、自修明果、绎堂心明、震六源法、中赞源正、钅监堂德镜、梦兰源善、云中、承德维贤、融通能圆、月中桂、鸿昆能仑、定智果、慧源嗣诜、方方土宝悟圆、广学宽量、了余广导(以上清代僧)。法雨寺19任住持是:大智真融、天然如寿、宝莲如光、寂住、文元秀(以上明代僧),明如德、明益普容、别庵性统、玉峰空怀、洞彻空明、见火工空焱、乐道空经、法泽明智、远辉慧、超尘续恩、海南性、立山满圆、化闻福悟、开如德月(以上清代僧)。除二大寺住持之外,又有众多的本山出家、十方寄住的名僧大德。他们或弘法,或兴建,都做出了与众不同的努力,为建设这座佛教名山奉献一颗虔诚之心。仅就两大寺的众多住持而言,其中主要的又有以下数名:普济寺有宋之真歇清了禅师、元之孚中怀信、清之潮音通旭。真歇俗性雍,蜀人,年十一依圣果寺俊僧受业,17岁试《华严经》得度,具戒听讲,玄解经论,但以为“言说终未究竟”,所以离蜀经三峡到达沔汉,投丹霞淳和尚门下习禅。后又北游五台,继至汴京,最后南抵仪徽(今江苏扬州附近),谒长卢祖照禅师。绍兴元年(1131)浮海至普陀山结庵于山椒,自此禅林英秀多依之。就在这时,朝廷应其之请,寺院“易律为禅”。后来,真歇复先后主持过国清寺、雪峰寺、育王寺、龙翔寺、兴庆寺、双径寺。“五承紫泥之诏”,“得度弟子四百”,嗣法者30余人。遗著有《语录》2集。寂后建塔于普陀山无畏石旁。真歇为普陀山禅宗的祖师。孚中俗姓姜,明州奉化人。15岁离家投法华院僧子思,执童子役,不久被度为僧,受具戒于鄞县五台寺,又从延庆半岩,学三观十乘之旨,后以教相繁多、浩如烟海,欲穷之必自困,于是往参天童山景德禅寺竺西坦公,大彻玄旨,因于当寺就职维那。坦灭,复命司藏钥。泰定三年(1326)奉宣政院请住(四)明之观音寺。天历二年(1329)迁往普陀,历时14年。其间不以位望之高而盛饰车舆,始终自持一钵乞食于吴楚间。镇南王、宣让王或迎至府中问道,或遣使送衣物,请示法要。曾以姑苏奇石造多宝塔上三层载归普陀,是为后来之太子塔。驸马都尉高丽王绎、承相撒敦将其德行上奏于朝,皇帝乃赐号曰广慧妙悟智宝宏教禅师。又赐金衤阑袈裟等。后主金陵龙翔寺教务,明太祖亲幸听法。孚中每天坚持默诵《法华经》7卷,四时不断。卒后分别起塔于金陵牛首山和天童山,遗著有《五会语录》。潮音俗姓俞,祖藉新安,生于松江华亭。初于普陀山旃檀林剃染,于白龙慧镜受具戒。后遍参海内名席,随侍啸堂、寒泉二宿。悉入堂奥,当机不让。受天台万年无碍彻老宿之请,开法于慈
        奚谷寿峰寺、姚江圣寿寺。康熙二十九年,清圣祖南巡,赐银千两重修普陀佛殿,定海总兵蓝理请音为普济寺住持,主兴复之事。凡所经营,必使之能坚固垂久。前后历时10年,复使普济寺百废俱兴,“近举八十余年之陋习,远绍四十二祖之芳猷,德业望闻,焕然中兴。”潮音崇尚曹溪禅法,主张“为人无致意,世情随顺是菩提”,反对“多游族姓,修饰竽牍,务为求名”的“狂禅”,并认此为“大法之坏”的根源。普陀自开山后,或禅或律,屡废屡复,甚而縻爵披紫,梵行益弛。至潮音住持之后,复又易律为禅,于是玄风大振,法灯重朗。这件事与其高足绎堂心明的鼎力协佐是分不开的。康熙三十七年,潮音入寂,终年50岁,建塔于普陀息来院外,又有衣钵塔在普贤塔后。遗著有《语录》、《随录》、《普陀列祖录》、《百岁老祖宗谱》等。潮音之后,他的法子法孙相继为普济寺的六任住持,可见其法脉之久远,声名、地位之显著。法雨寺的住持大德中,也有三个代表,一为明初创庵的大智,二是清初的别庵,三是清末的立山。大智为楚之麻城人,15岁投本邑定慧寺出家,数年后至建康牛首山,嘉靖二十七年(1548),居燕京崇国寺,数月后在万寿山受具戒。然后住五台山5年,住伏牛山3年。三十六年还楚,住龙华寺转经,一年后入蜀至峨眉山,住12年。万历二年(1574)移住蜀北金莲庵,八年渡海至普陀光熙峰下结茅,曰海潮庵,并逐渐建立殿宇,是为法雨寺之始。不久,郡守改庵为寺。时值禅教中衰,大智以持戒精严知名,与云栖、憨山、紫柏诸宿并称于当时。万历二十年(1592)入寂,终年69岁。建塔于寺西雪浪山之麓。有弟子性贤、如寿,亦随住海潮寺,后者曾继任为住持。大智是法雨寺的开山祖,法雨寺开始时为一律寺。别庵俗姓龙,蜀高梁(今四川梁山县)人。12岁出家,22岁受具戒。之后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应请前往普陀山任法雨寺住持。庵于瓦砾场中结茅,持律说戒,四方释子于是望风云集。二十八年,清圣祖赐帑敕建寺宇,庵亲自经理,法雨寺自大智开创,如光再造,后复被毁,至此而首创殿楼,功毕之后,别庵入京祝寿,被8次召见,9次进诗,凡所启请,无不应允,赐翰赐紫,为自古宠幸所未有。别庵还改革万历以来第习讲律的旧规,提倡禅宗大乘之学。法雨寺至此中兴,而别庵则为本寺禅宗的开山初祖。五十六年入寂,终年57岁,建塔于本寺莲花峰下之右。遗著有《续灯正统》、《祖师正宗道影》、《高峰宗旨纂要录》、《梅岑集》、《经山录》等。法嗣有洞彻、翠厂圭、玉峰、见火工、乐道、在、文樵。其中的玉峰、见火工、乐道以及在的弟子法泽四人相继为法雨寺住持。立山,俗姓缪,华亭(今江苏松江县西境)人。20岁出家,受具于大崇福寺。之后或住普陀,或住松江。同治九年(1870)掩关于普陀伴山庵,每日礼《华严》,参海众。时法雨寺久经兵荒,凋敝已极,立山应本山尊宿信真和尚及其法眷之请,出任住持,时在同治十一年。山以兴复为己任,竭力经营,整修不辍,数年间百废俱举,虽未全复旧貌,但大局已具。后在清凉冈筑常明庵作退身之所,至光绪十年(1884)迁居是庵,决志西归,念佛不辍。又令庵内二时课诵,二时念佛,永为恒规。他认为,“末世众生障深根钝,向上一著,不易凑泊,大悟尚难,何况实证?唯净土一法,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圣下凡,皆当修持。”为此,他曾规定:几违念佛之旨者皆摈出法门。光绪十五年入寂,终年65岁。弟子数十人,其中之化闻继其任法雨寺住持。化闻弟子开如再继为本山住持。
        普陀山的佛教主要是观音菩萨信仰,自古及今并无变更。从佛教最初传入普陀山时始,它就与观音菩萨结下了不解的因缘。山上的三大寺,寺寺有圆通殿,代代供奉观音像,其它的许多洞、庵或供奉观音像,或充满了观音显灵的神话传说。实际上,普陀山就是作为四大名山中的观音道场而闻名中外的。然而,就住山的僧人而论,他们除信仰观音、维护此一观音道场的神圣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独特信仰和修持。从前面有关普陀山三大寺的历史沿革和名僧大德事迹的介绍中可以看出,这里曾有过以习律持戒为主的时期,也有过所谓“易律为禅”的改革和禅宗称雄的时期。两者比较,禅重于律,禅活动时间长于习律持戒时间。仅仅从禅宗这一方面着眼,所谓的禅其实并非纯粹的禅,而是禅教并重、禅净双修。在禅僧中,有人“默诵《法华经》”、“日课《法华》”,有人“讽《华严经》”、“晨夕诵《华严经》、”日礼《华严》,有人“决志西方,念佛不辍”,甚而至于将此定为“恒规”,违者逐出教门等等。普陀山佛教的这些特点,正是中国佛教自宋元以后发展为亦禅亦教、禅教结合、诸宗俱修西方净土倾向的反映。
      九、普贤道场峨眉山
        一、山川形势峨眉山为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峨眉县西南12华里处。因遥望两山相峙如峨眉,故名。也有说,“此山云鬟凝翠,髟真黛遥妆,真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故名。佛教《华严经》称它为“光明山”,道书则称之为“灵陵太妙洞天”。峨眉山周回包括大峨、二峨、三峨、四峨诸山,今游览地实即大峨山。峨眉山周辶回数百里,主峰为万佛顶,海拔3099米。走出县城,就会看到云遮雾绕的座座翠峰矗然屏峙,压地盖天。正所谓“万仞白云端”、“三峨压岷右”。从山麓至峰顶有100多华里路。诗云:“峨眉高,高插天,百二十里云烟连。盘空鸟道千万折,奇峰朵朵开青莲”。可谓雄秀幽奇。苏轼“峨眉山西雪千里,北望成都如井底”极言其高。范镇“前去峨眉最上峰,不知崖嶂几千重”则极言其幽深。南宋诗人、四川制置使范成大来此留连忘返,赋诗云:“大峨两山相对开,小峨迤逦中峨来。三峨之秀甲天下,何须涉海寻蓬莱。昔我登临彩云表,独骑白鹤招青鸟。石龛石洞何参差,时遇仙人拾瑶草。丹岩瀑布连天河,大鹏图南不可过。昼昏雷雨起林麓,夜深星斗栖岩阿。四时青黛如彩绘,岷山番蔡蒙实相对。”极言其秀美和神奇。峨眉山“奇迹异景,尤难穷历”。就自然胜迹而言,主要有清音阁、黑龙江栈道、金顶、龙门洞、峨眉宝光等。清音阁为登山第一胜处,位于牛心岭下,距山麓报国寺约15公里,海拔约900米左右。岭东有白龙江,岭西有黑龙江。两江在清音阁两旁分别架有两桥,将牛心岭同其他两座山头连接起来。这两座桥就是著名的双飞桥。桥下石堑深数十丈,两江飞湍喷雪奔出桥外,约数十步,合于阁前。合流处,砥立着一块形若牛心的黑色巨石,名牛心石。当洪水到来时,激流猛烈撞击牛心石,波涛滚滚,声响如雷。但平时却清音淅淅,如琴如瑟。于是高高在上的清音阁就成为谛听江水清音的绝妙境地。清朝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曾联句道:“双桥两虹影,万古一牛心。”《峨眉山志》十景诗云:“杰然高歌出清音,仿佛仙人下拂琴,试向双桥一倾耳,无情两水漱牛心。”即咏此。近岸岩石间丛生着繁花和绿树,来到这里,耳闻目睹,恍若置身仙境一般。清音阁西,溯黑龙江上行一华里,即进入白云峡。这里有著名的黑龙江栈道及“一线天”胜景。但见两岸断崖如削,壁立百仞。峡长一里余,两岸间距离仅丈余。沿江崖壁建有栈道,人依栈道前行,脚下是湍急的流水,头上仅兰天一线。崖壁间滕萝斜挂,野花点点。置身其中,别有一番情趣。金顶是峨眉山第二高峰,顶高3077米。平时云雾笼罩,阳光一出,云海滚滚,诸多峰顶隐约可见,极为壮观。金顶有四大奇观,即云海、日出、圣灯和佛光。其中尤以圣灯和佛光为峨眉山所独有。每当无云且无月的夜晚,站在山顶,就会看到遍布山坡上的星光点点,那就是“圣灯”。它忽明忽暗、闪烁不定。又似萤光,飘忽无常。范成大在形容他看到的佛灯时说:“日暮,云雾皆散,四山寂然。一夜灯出,岩下遍满,弥望以千百计。”当此奇景,人们不能不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了。据说,这些圣灯,其实是矿石中释放出来的一种可燃性气体的一种自燃现象。至于佛光,就更被誉为奇观了。对此,范成大作了最为详尽生动的描绘,后人很难超越之,现不妨借来一用:“俄氛,雾四起,混然一白,僧云银色世界也。有顷,大雨倾注,氛雾辟易,僧云洗岩雨也,佛将大现。兜罗绵云复布岩下,纷郁而上,将至岩数丈辄止。云平如玉地,时雨点犹余飞。俯视岩腹,有大圆光偃卧平云之上,外晕三重,每重有素黄红紫之色。光之正中,虚明凝湛,观者各自见其形现于虚明之处,毫厘无隐,一如对镜。举手动足,影皆随形而不见傍人,僧云摄身光也。”佛光是许多自然条件的合成,故出现的机会很少。过去,佛光一现,善男信女们为成正果,纷纷从舍身崖跳入深渊。现在人们当然知道了,佛光的成因同彩虹本无两样,只因在高山这种特殊的环境中,才形成这种奇特的现象罢了。峨眉另一胜景是龙门飞瀑。龙门峡“两山相对,如合水从中出,绀碧无底”。两岸岩石卓立,“色如碧玉,刻削光润”。入峡千余尺,有两瀑布各出一岩顶,从相对七、八百尺高处倾下,岩根有盘石承之,激为飞雨溅沫,发出震耳欲聋般轰鸣,这就是著名的龙门飞瀑。除此之外,峡中还有数道瀑布倒泻入涧中,蔚为壮观。就在距水面两丈的绝壁上,有一圆洞,即龙洞。上有苏东坡大书“龙门”二字,壁上历代文人题咏甚多。洞前溪流中还有一状如小舟的巨石,被称为“普贤神船”。船边山岩上有明人“藏舟于壑”的题刻。因此处风景极佳,故范成大在其游记中称:“昔尝闻峨眉双溪不减庐山三峡。前日过之,真奇观也。及至龙门,双溪又在下风。盖天下峡泉之胜当以龙门为第一。”
        峨眉山气候也别具特色,并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由于山高,山脚与山顶温差很大。大体上,低山区属亚热带,中山区属温带,高山区属正寒带。故酷暑登山,也需备有寒衣。同气候相关,植物也成垂直分布。峨眉山动植物种类繁多,据称,植物多达3000多种。许多动植物是这里独有的,古人云:“大抵大峨之上,凡草木禽虫悉非世间所有。”成群结队,向人觅食的可爱的猴群,也是峨眉一大特色。二、普贤道场峨眉山为佛教名山,这里几乎无峰不寺、无岭不殿。以至于山与寺联为一体,密不可分。离开佛教胜迹就无从写山,无从写水。峨眉山成为名符其实的佛教文化山。峨眉山被称为普贤道场。普贤,佛教菩萨名,为释迦牟尼右胁侍,专司“理”德。《华严经》说:“西南方有处名光明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曰贤胜(普贤),与其眷属(门人)3000人,常在其中演说法。”峨眉山夜有“圣灯”、有“佛光”,一片光明,故佛教徒们认为峨眉山就是《华严经》中的光明山,自然也就是普贤道场了。峨眉山佛教传入的时间说法不一,有认为是在汉代,但据不少学者考证是在魏晋间。晋代,著名高僧慧持登峨眉山建寺弘法,对佛教在这里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南北朝梁武帝信奉佛教,大修寺庙,佛教大行。唐代高宗、武则天、玄宗都支持佛教,使之有了很大发展。宋明两代是峨眉山佛教的鼎盛时期。此时,寺庙不断建成,名僧辈出。据《峨眉山志》载,有佛教寺庵近百所,僧人达3000余人。峨眉山被视为普贤道场,也自宋代始。正是宋人附会说古时有蒲翁入山采药,得见普贤菩萨瑞相。宋太祖时,嘉州屡奏普贤显像,朝廷还派遣内侍张重进前往庄严瑞相。太宗时,又造普贤巨大铜像,置大阁供奉。峨眉山渐成为普贤圣地。普贤道场的确定,可以说是峨眉山佛教大发展的一种体现。清代以后,佛教在峨眉山渐呈衰落趋势。同治年间常住僧已降至600人左右。最早的寺院主要有光相寺、黑水寺和普贤寺。光相寺,位于高峰金顶。相传建于东汉。初称普光殿。山多雷火,屡建屡废。正殿永明华藏寺系清光绪年间重修。殿后最高处,原有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所造铜铸佛殿一座,阔近5米,深4.5米,高6米余。中祀普贤菩萨,四壁铸出万佛,门阴刻全蜀山川程途。可惜此铜殿及华藏寺均毁于火。现在原铜殿遗址附近留有铜塔两座,还有铜殿内明成化年间(1465~1487)所铸铜碑一通,正面为《大峨山永明华藏寺新建铜殿记》,背面为《峨眉山普贤金殿碑》,今存于殿侧卧云庵。其实,山名“金顶”皆因此铜殿而得名。当时铜殿在阳光下灿然生辉,故名。寺处海拔3077米的山顶,危崖凌空,旁即万仞峭壁,俗称舍身崖。平时寺周云雾弥漫,太阳一出,则云海滔滔,无数山头隐约可见。站在山顶极目西望,数百里外的雪山历历在目。在金顶还可一睹神奇的“佛光”和“圣灯”,风景奇秀。朝拜金顶是登山的佛教徒的最终目的。历代文人墨客对此吟咏甚多。“脚头踏破翠芙蓉,直上峨眉第一峰。夜共斗牛岩畔宿,薜萝深处白云封。”极言其高。“天阙尘氛净,烟霄草木香。”极言其净。“诸天银色界,万里玉光铺。”“谁骑六牙象,来坐七天中。”“凌晨观日出,极目海云东。”极言其奇和壮。黑水寺,位于对月峰,魏晋间僧肇所建,其后寺屡毁屡建。被追为峨眉祖堂。寺前有唐代高僧慧通之妹慧续尼院,传说有黑虎为之巡廊。附近有“八音池”。据说“池集群蛙,过之者拍掌,则一大蛙鸣,群蛙次第相和如八音之作。音将终,则一蛙复大鸣,群蛙顿止。”十分有趣。普贤寺,位于峨眉主峰万佛顶东海拔1000米处一开阔台地上。东晋高僧慧持(净土宗奠基人慧远之弟)所建。唐代名白水寺,宋代名白水普贤寺,明代称之为万年寺。寺经历代扩建,到明代,已有殿宇七重,规模最为宏大。可惜在1946年大火中,除无梁殿外,其他建筑皆付之一炬。现有殿宇主要为1953年重建。无梁殿又称砖殿,为了护罩普贤菩萨像,明万历皇帝命当时白水寺主持福登修建。殿呈窿顶方形,外部通高16米,边长5.7米,顶上建有5座小型白塔。因除大门外,全殿未用一梁一木,故名。万历皇帝还曾为寺赐额“圣寿万年寺”,借以为其母祝寿。殿内普贤菩萨骑白铜象,铸于宋太平兴国五年(980)。象长7.35米,高4.7米,重62吨。据说此象先分十段在成都铸成,然后运到寺里焊接起来。在当时的条件下,实属不易。殿内四壁下部有小龛24个,各供铁佛像一尊,上部横列小龛6道,供小铜佛像307尊,铸工精致。现存其他规模较大的寺院还有报国寺、伏虎寺、仙峰寺、洪椿寺和洗象寺等。报国寺,位于峨眉山麓。系明万历年间明光道人所建,初名会宗堂。清康熙年间,闻达和尚易地而建,改名报国寺。康熙皇帝题有“报国寺”额。殿依山而建,逐殿升高。进山门即弥勒殿,向上依次为大雄宝殿、七佛殿、普贤正殿、藏经楼。大殿从整体到每一细部都经巨匠精工雕成,气势轩昂。各殿供奉的佛像姿态各异。其中坐于白象之上、手拈如意的普贤菩萨,庄严而慈祥,极富特色。寺内大雄宝殿后供有一尊彩釉瓷佛像,通高2.47米,面部色泽白晰,光洁照人。寺内还有14层紫铜华严塔一座,明代铸造。塔通高7米,塔身铸有小佛像4700余尊及《华严经》全文。寺内外苍松翠柏,古木参天,殿前还植有满庭丹桂,花香四溢,环境清静幽美。伏虎寺,位于峨眉山麓、报国寺西约1公里处。为峨眉山最大寺院。初建于唐代(或说建于宋、明),宋代名神龙堂。至绍兴年间,这里虎狼为患,高僧士性建尊胜幢一座,以示镇压,故改名伏虎寺(或说以山形如虎蹲伏而得名)。寺几经兴废,清顺治年间重建。据说当时僧徒按《大乘经》字数,每字植一树,共植楠杉、柏10余万株。寺周古木参天,浓荫蔽日,但尽管殿堂掩映在密林之中,而屋顶却无残枝败叶存留。康熙帝因此题“离垢园”三字以道其神奇。据分析,这是因为山谷中形成的环形气流正好将这些落叶吹走了的缘故。寺后罗峰山经常有轻云缭绕。“罗峰晴云”为峨眉胜景之一。古人赋诗云:“一径钟声瞻玉殿,万杉烟色绕琼楼。石桥水隔红尘杳,台榭飞花绿树稠。”言其幽深秀美。仙峰寺,位于华严顶九老洞一带。明万历年间僧本炯创建。古称慈延寺或仙峰禅院。寺背倚高山,面对危崖,俯视华严顶下,群峰林立,气象万千。寺宇宏敞,凡五进,多为清代重建。屋顶覆以锡板铁瓦,在日光照射下,晶莹夺目。寺内供奉释迦牟尼和普贤菩萨。舍利殿内还供有释迦牟尼舍利两枚。寺右数百米即九老洞,传说九位仙人居住其中。他们是天英、天任、天柱、天心、天禽、天辅、天冲、天芮、天蓬。九老洞附近还有先皇坛,相传为轩辕黄帝问道处。寺处海拔1700米山中,故盛夏如秋。寺周多松、杉,另外还生长有一种珍贵植物珙桐。寺宇远离尘寰,更显得深邃幽寂。寺周还是群猴栖息之地,山僧戏称之为猴居士。他们或嬉戏,或从游客手中觅食,倍添山中情趣。洪椿寺,位于天池峰,建于唐代(~说明代),后屡毁屡建。古称千佛殿,因寺前有洪椿古树,故易此名,又称洪椿坪。寺院殿宇宏敞洁净。明代规模最大时有上下四殿,成为山中一大庙宇,慕名前来静习的达千人。大雄宝殿内供普贤菩萨像,左右为18罗汉像。楼上供有千尊一尺多高的佛像。还有一盏千佛莲灯,高1.7米,7边形,上刻龙纹7条及佛像582躯,作工精细,工艺高超,据说系1915年花费1万余元雕刻而成。清代康熙皇帝曾赐额“忘尘虑”及对联“锡飞常近鹤,杯渡不惊鸥”一幅,均佚。大殿门前悬有一幅清乾隆年间写成的长达200字的对联,号称天下第一联。寺为群峰环抱,两侧有深谷溪涧,海拔1100米,故盛夏如秋。又因山间水气不易散发,故夏季每日清晨均有小雨蒙蒙,“洪椿晓雨”为峨眉胜景之一.........

                浏览次数:1343--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上篇文章林子青/文 :《传戒》,传授戒法的宗教仪式.....
----下篇文章佛教与山──中国佛教十大名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