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向我约稿
[首页] [关于本站] [新闻中心] [2024年郑光路《成都旧事》《四川旧事》《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我的相册] [留言板]


2024年郑光路《成都旧事》《四川旧事》《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拍案惊奇!郑光路精彩特稿[图片: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中)及夫人濑田裕子与郑光路合影]
文史长廊精品[左图:郑光路(左1)应邀拍电影时]
文革类老照片.美术作品链接[左图:郑光路当医生时和原珠海市市长梁广大(左)合影]
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现象研究专栏[图:郑光路(左1)与常演“皇帝”的张铁林先生(左3)]
郑光路巴蜀文化及历史类作品[篮球巨人穆铁柱和郑光路]
近50年当代史研究史料[左图:原国务院侨务办公厅负责人庄炎林(左)与郑光路合影]
[文革专栏]本网特色,翻页内容甚多![本栏图片:郑光路1966年在天安门]
评说成都、四川[图为著名学者魏明伦先生(右)与郑光路]
四川特色作家文章[左图为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先生(右)和郑光路]
历史往事揭秘专栏[左图为郑光路收藏的文革宣传画]
“社会评论”精品转载[左图为郑光路(左)与成都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刘学文]
中国近现代文学掠影[左图为张邦元(右)绝技童子功“隔山望月”与郑光路同摄]
中国知名文革史研究者精品专栏(!本网热烈推荐:链接严肃学术网站渤海大学网),极其丰富多彩!
中国历代文学研究专栏[老武术家王树田(中)郑光路(左1)刘绥滨(左2)市武协副秘书长王学贤(左3)]
!连载郑光路最新长篇力作《打工妹怪遇》欢迎阅读和书商、出版机构及影视改编合作!
网友交流专栏[郑光路作品讨论会上民革市文史委员会主任王大炜(右)作家白郎(中)和李克林教授(左)]
《川人大抗战》选载[成都媒体为《川人大抗战》举办座谈会后李克林、流沙河、王大炜、卢泽明等先生同摄]
巴蜀文化和掌故[海外作家与成都卢泽民、章夫、冉云飞、郑光路(1排左1)、白郎、蒋蓝等]
今年郑光路有影响的新作[左图上排右起:郑光路、郑蕴侠、副导演商欣。下排为导演刘子农及张国立、王姬等]
当今文学界之怪现状[文革结束郑光路(1排右1)考入大学与同学去安仁镇接受“阶级教育”]
转载网络精品[1987年郑光路(右1)与华西医大副院长张光儒博士(右2)在珠海工作时游澳门]
老成都掌故[左图为郑光路(右1)在青城山上清宫与道士练剑]
武侠文化[左图:右1郑光路,右2习云太教授(中国武术一级教授),右3刘绥滨,右4铸剑专家龙志成]
滑稽妙文选[人生如戏,图为郑光路(右1)1985年应邀参加影视剧拍摄时照片]
中国文学、史学与世界[图为法国学者大卫(左)和郑光路
巴蜀文化中的杰出人物[本栏图片说明:中国著名电影艺术家谢芳(中)、张目(右1)和郑光路合影]
四川及巴山蜀水人文[左图为郑光路(1排中)1985年与几个弟子同摄]
当今社会奇稀罕事、伤心事、可怕事[左图:郑光路舞禅仗习武照]
文史文学精品转载[图为1990年郑光路(后排右2白衣者)与众武术人士在少林寺参加武术拍摄]
郑光路欣赏的古典、文学、史学作品推荐[1986年郑光路(上排左3)参加武术表演赛后和四川武林好友摄]
阅之有益的史学方面学术文章[图为郑光路(中)当医师时在医院为病人作手术]
郑光路著《中国当代热点问题透视—中国气功武术探秘》选录
郑光路文革研究专著介绍[图为两本专著封面]
四川近、现、当代史研究史料参考[郑光路1987年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工作时照片]
文化与教育[图为郑光路练铁指功练武照]
体育武林前辈【左图:1984年时郑光路与李孟常师傅(右)。右图:郑光路与黄林派钟方汉师傅(右)】
郑光路巴蜀文化研究专著[郑光路与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郝勤教授]
隆重推荐作家原创精品[《武当》杂志主编刘洪耀(右)与郑光路]
过来人回忆文革历史[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当受苦知青时,点击图很瘦]
官方报刊资料(主要为文革时期)选登[本栏图为文革中的恐怖刑场]
知青问题研究[郑光路1970年当知青时艰难环境下仍自强练功“朝天蹬”]
名家杂谈精粹[郑光路(左1)与四川武术名家黄明生(左2)、李兴白(左3)1985年在电影剧组]
抗战文史[英勇殉国的饶国华中将之女饶毓秀(左1)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之子李克林(左2)与郑光路]
四川著名学者、作家岱峻专栏[作品充满空灵雅趣和智慧沉思。图为岱峻夫妻恬静生活]
四川著名特色学者、作家陈稻心专栏[图为陈稻心先生(左)与郑光路]
中国著名作家雁翼专栏[左图为中国著名老作家雁翼(左)与郑光路合影]
学术界百家争鸣[左图:四川曲艺界大师邹忠新(左)与郑光路在一次文艺会上]
武侠小说评弹[1986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肖应鹏(右3)在一次会上]
四川著名武术家(排名不分先后!)[郑光路(左1)与著名武术家王佑辅(左2)邹德发(左3)合影]
宗教文化与人生、文学[图为郑光路(左)与四川一高僧]
佛道、医学、养生文化[图为郑光路(左)与武友在山中古佛寺练武养生]
纪实历史、文学长篇[香港《明报》1987年刊登郑光路当医师搞科研时照片]
中国传统文化名篇[1987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全国地趟拳冠军陈刚(右3)]
门外诗歌谈[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下排右1)和红卫兵战友]
放眼世界专栏[红卫兵文革闯将]
免费网上书屋、实用网站[more翻页还多!]图为毛泽东与张玉凤
中国各地优秀作家陆续推出专栏
重要精华文章专栏![左图:中国民生真实的另一面“黑窑矿工”]
2024年郑光路出版之新书及新闻


·写作范围:文史、文革史、抗战史研究,以及社会纪实文学作品(中国社会热点问题类纪实)
·姓名:中国独特题材文学网
·笔名:站长:郑光路
·电话:--
·手机:423648068@qq.com
·OICQ:--
·电子邮件:423648068@qq.com
·通讯地址:中国.四川省.
·邮政编码:--
--管理中心

  本站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作者】陈七妹 记忆之痛与文学之重

作者: -上传日期:2006/7/23
  
  【作者】陈七妹 记忆之痛与文学之重 

 
  



  战争对文学意味着什么?近日,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韩国、日本的六十多位学者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东亚现代文学中的战争与历史记忆”学术研讨会。他们在“东亚现代文学”的视野下反思战争、历史与文学之间的关系,从战争的后遗症中寻找出正义、责任与和平的未来。 

  战争使文化认同变得复杂

  孙歌(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

  在“东北亚”的整体框架中处理文化认同

  日本、朝鲜、大陆、台湾因为日本的侵略战争而彼此关联,因此由不同的国家(地区)拼合而成的东北亚可以被作为一个整体的历史、思想史讨论的范畴。尽管中国大陆和台湾、中国和朝鲜、韩国之间关于二战的历史在整理和处理文化认同的方式上不同,但战争给各个国族带来的文化认同方面的问题却不是个别的现象,因此“东北亚”大框架为处理各种复杂的认同的问题带来新的视角。

  陈映真(作家,台北人间出版社社长):

  战争给台湾带来的精神创伤呈现出复杂性

  战争责任中未解决和未承认的问题给后殖民台湾留下了巨大的精神创伤。台湾人原日本兵(注:又称台湾籍日本兵)的困境是特别生动的写照。1937年至1945年间,近20万的台湾人应征入伍,在南洋、华北和菲律宾等地服役。台湾人原日本兵在服役期间见证了日军在华南和南太平洋的暴行,也遭受了虐待和歧视。战争结束后他们被日本认为不具有日本人的身份,因此推卸对他们的供给、赔偿等任何责任。台湾人原日本兵不能作为中国人欢呼胜利也不能为日军失败而痛苦,他们有的人还带着满脑子“皇国思想”、有的人不为各国接纳、在大陆落户工作遇到困难、回台湾后又得不到社会的认知和关心。这些认同上的苦闷和困难的生活又遭遇日本推卸责任与台湾的漠视和抛弃,台湾人原日本兵就成为冷战思想的牺牲者。这些战争创伤的复杂性已经超出了台湾-日本的范围,不仅表现了美日之间的冲突,还表现为目前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资本主义政权在后冷战时代的联盟。

  施淑(学者,台湾淡江大学中文系教授):

  日占对台湾人精神意识的塑造影响至深

  在日占的五十年间,日本殖民政府在台湾实施包括日语教育、“国民性”的培养、宗教性“国体”观念的塑造等内容的文教政策使得台湾人自始至终与现代国家的国民和现代社会的公民在内涵上有极大差距。台湾人被塑造成天皇制家族主义国家观念下的“臣民”,思想意识上转向法西斯式的“皇国精神”。陈火泉的《道》和周金波的《志愿兵》这两篇皇民小说的样板中突出表现了这种认同的变化。王昶雄的小说《奔流》表现出“皇民化”历程中,台湾人的文化意识、价值判断和身份认同在殖民统治下的精神改造实况。

  如何用文学回忆战争?

  孙歌:对于战争的追忆要深入到历史的整体环境中

  记忆依靠个人的头脑完成,因此排除情感因素的完全客观的记忆几乎不存在。通过语词和概念来呈现的回忆在作为历史和思想史的处理对象时就往往不那么准确,因此我们需要追问曾经被忘却或者正在被忘却的那些记忆。我们在面对东北亚关于战争的记忆时,需要把几个语言共同体的共有记忆整合起来,并且在大的框架下发现已有的历史定论背后隐藏的复杂性。例如美国在东北亚问题上的角色对于东北亚近日格局的影响及其与伊拉克战争的关系、中国现当代历史内部的变化与今天日本对战争态度的关系,等等。

  王富仁(学者,汕头大学中文系教授):

  战争文学应该向美、向善

  战争是历史的现实,而战争文学是由战争激发,是战争的回忆,但它不是战争;它充满仇恨,但又不是仇恨。《战争与和平》让人并不简单地憎恨法兰西,而是为人性的善、恶和战争带来的苦难所感动。东北亚的战争文学在这一方面的成绩并不令人满意。战争文学的存在不是为了永远记得其他民族对不起我们的地方,而是应使人意识到战争的苦难,不允许其他民族欺压在我们之上。战争文学的目的不是激发憎恨,而是为人类和平增加力量。文学应该承担美化人性的责任,否则人就不能得到解脱,如果挑动民族之间的仇恨,就是以反战的方式呼唤战争,战争就会回来。

  抗战文学需要反思

  严家炎(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抗战文学是救亡与启蒙的二重奏

  抗战期间产生许多优秀的作品,表达被侵略国家悲愤、苦难的感情,但抗战文学不仅是揭露敌人残暴、激发人民同仇敌忾的文学,它更是深入反对封建愚昧的文学。救亡与启蒙在抗战文学中统一起来。比如田间的短诗《假如我们不去打仗》中“敌人杀死了我们,还要用刺刀指着我们的骨头说,看这是奴隶”的句子就鼓舞人们做主人,不作奴隶,起来抗战。巴金、赵树理、师佗、丁玲、吴祖缃、姚雪垠、丘东平等作家的作品或明朗、或隐讳、或直接、或曲折地反应了抗战时期的不同问题,为历史留下了真实的见证。在抗战高潮时期,文学中的启蒙和抗战结伴而行,不曾停止,更未曾被压倒。而启蒙任务后来渐渐取消的原因是封建思想侵蚀到革命队伍内部,并以革命队伍做护身符,启蒙者就变成了蒙昧者。

  张中良(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

  对表现正面战场的作品应予以重视

  抗日战争八年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据了将近四分之一的时间,但对抗战文学的研究还没有像抗日战争一样得到应有的重视。我们的文学研究用区域来划分抗战文学,比如国统区文学、根据地文学、沦陷区文学、上海孤岛文学,主要的战场文学是敌后战场文学。但抗战文学也以饱满的热情与多种形式讴歌了正面战场将士的爱国情操和牺牲精神,真实地表现出战争的惨烈与我军的巨大牺牲。但对于这些抗战作品的研究显然是不够的。

  朴宰雨(学者,韩国外国语大学中文系教授):

  中国的抗战文学体现了国际合作

  《鸭绿江上》、《我的邻居》、《万宝山》、《八月的乡村》、《没有祖国的孩子》、《海的彼岸》、《发的故事》、《红魔》、《龙窟》等文学作品,总结了朝鲜的抗战经验、表现出中国人民对朝鲜的极大同情,并且声援朝鲜的抗战斗争。这些中国现代文学的作品中尽管还有不少艺术的成分,有些反应不尽全面,但都带有“国际合作”、“国际互相声援”的重要意义,这对东亚未来的和平与国家和地区关系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战争中的作家

  黄英哲(学者,日本爱知大学现代国学部):

  鲁迅对台湾文坛有深远影响

  由于受到中国文学革命的影响,台湾出现了新文学运动,在介绍文学理论和主张之外,转载了鲁迅、胡适、郭沫若、周作人等中国新文学作家的作品。其中以鲁迅的创作和转载最多,甚至将鲁迅的译文作为语体文的模范。当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之后,日本当局加强了对台湾言论和思想的管制,又禁止使用中文。但台湾人通过日文翻译阅读鲁迅的活动却并没有停止。台湾又一次传播鲁迅的高潮出现在战后的“新五四”运动时期,介绍了以鲁迅为主的大批“五四”运动期间中国新文学的作家。这两次鲁迅的传播高潮表明,鲁迅对台湾文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董炳月(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

  中国之旅影响了武者小路实笃

  武者小路实笃是日本现代文学著名作家,白桦派领袖。他的反战作品在“五四”时期被鲁迅、周作人介绍到中国之后,对中国的思想文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可以说他是对中国新文化运动影响最大的日本作家。但在1937年战争爆发之后,武者小路实笃由一位人类主义者、和平主义者转变为支持战争的日本主义者和亚洲主义者。在实笃1943年的中国旅行之后,他的思想发生了变化。

  一方面他为日本兵感到羞耻,一方面对中国人文化观念中的“自我中心”表示不满,还表示出对日中战争的怀疑。他在旅行记中一再强调中国有恩于日本,反对日本向中国索取报酬。在其后创作的剧本中也表现出与中国人友好相处的愿望。通过对武者小路实笃的研究可以看出日本作家群体的复杂性,将“五四”时期实笃对中国的影响以及1943年中国之旅对他的影响结合在一起,可以深化对东北亚社会文化人思想的认识。

  【原载】 《北京日报》2005年4月10日 
 
                浏览次数:660--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上篇文章【作者】张志忠 :论中国的抗日题材文学
----下篇文章【作者】房福贤 从文学抗日到抗日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