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向我约稿
[首页] [关于本站] [新闻中心] [2024年郑光路《成都旧事》《四川旧事》《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我的相册] [留言板]


2024年郑光路《成都旧事》《四川旧事》《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拍案惊奇!郑光路精彩特稿[图片: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中)及夫人濑田裕子与郑光路合影]
文史长廊精品[左图:郑光路(左1)应邀拍电影时]
文革类老照片.美术作品链接[左图:郑光路当医生时和原珠海市市长梁广大(左)合影]
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现象研究专栏[图:郑光路(左1)与常演“皇帝”的张铁林先生(左3)]
郑光路巴蜀文化及历史类作品[篮球巨人穆铁柱和郑光路]
近50年当代史研究史料[左图:原国务院侨务办公厅负责人庄炎林(左)与郑光路合影]
[文革专栏]本网特色,翻页内容甚多![本栏图片:郑光路1966年在天安门]
评说成都、四川[图为著名学者魏明伦先生(右)与郑光路]
四川特色作家文章[左图为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先生(右)和郑光路]
历史往事揭秘专栏[左图为郑光路收藏的文革宣传画]
“社会评论”精品转载[左图为郑光路(左)与成都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刘学文]
中国近现代文学掠影[左图为张邦元(右)绝技童子功“隔山望月”与郑光路同摄]
中国知名文革史研究者精品专栏(!本网热烈推荐:链接严肃学术网站渤海大学网),极其丰富多彩!
中国历代文学研究专栏[老武术家王树田(中)郑光路(左1)刘绥滨(左2)市武协副秘书长王学贤(左3)]
!连载郑光路最新长篇力作《打工妹怪遇》欢迎阅读和书商、出版机构及影视改编合作!
网友交流专栏[郑光路作品讨论会上民革市文史委员会主任王大炜(右)作家白郎(中)和李克林教授(左)]
《川人大抗战》选载[成都媒体为《川人大抗战》举办座谈会后李克林、流沙河、王大炜、卢泽明等先生同摄]
巴蜀文化和掌故[海外作家与成都卢泽民、章夫、冉云飞、郑光路(1排左1)、白郎、蒋蓝等]
今年郑光路有影响的新作[左图上排右起:郑光路、郑蕴侠、副导演商欣。下排为导演刘子农及张国立、王姬等]
当今文学界之怪现状[文革结束郑光路(1排右1)考入大学与同学去安仁镇接受“阶级教育”]
转载网络精品[1987年郑光路(右1)与华西医大副院长张光儒博士(右2)在珠海工作时游澳门]
老成都掌故[左图为郑光路(右1)在青城山上清宫与道士练剑]
武侠文化[左图:右1郑光路,右2习云太教授(中国武术一级教授),右3刘绥滨,右4铸剑专家龙志成]
滑稽妙文选[人生如戏,图为郑光路(右1)1985年应邀参加影视剧拍摄时照片]
中国文学、史学与世界[图为法国学者大卫(左)和郑光路
巴蜀文化中的杰出人物[本栏图片说明:中国著名电影艺术家谢芳(中)、张目(右1)和郑光路合影]
四川及巴山蜀水人文[左图为郑光路(1排中)1985年与几个弟子同摄]
当今社会奇稀罕事、伤心事、可怕事[左图:郑光路舞禅仗习武照]
文史文学精品转载[图为1990年郑光路(后排右2白衣者)与众武术人士在少林寺参加武术拍摄]
郑光路欣赏的古典、文学、史学作品推荐[1986年郑光路(上排左3)参加武术表演赛后和四川武林好友摄]
阅之有益的史学方面学术文章[图为郑光路(中)当医师时在医院为病人作手术]
郑光路著《中国当代热点问题透视—中国气功武术探秘》选录
郑光路文革研究专著介绍[图为两本专著封面]
四川近、现、当代史研究史料参考[郑光路1987年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工作时照片]
文化与教育[图为郑光路练铁指功练武照]
体育武林前辈【左图:1984年时郑光路与李孟常师傅(右)。右图:郑光路与黄林派钟方汉师傅(右)】
郑光路巴蜀文化研究专著[郑光路与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郝勤教授]
隆重推荐作家原创精品[《武当》杂志主编刘洪耀(右)与郑光路]
过来人回忆文革历史[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当受苦知青时,点击图很瘦]
官方报刊资料(主要为文革时期)选登[本栏图为文革中的恐怖刑场]
知青问题研究[郑光路1970年当知青时艰难环境下仍自强练功“朝天蹬”]
名家杂谈精粹[郑光路(左1)与四川武术名家黄明生(左2)、李兴白(左3)1985年在电影剧组]
抗战文史[英勇殉国的饶国华中将之女饶毓秀(左1)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之子李克林(左2)与郑光路]
四川著名学者、作家岱峻专栏[作品充满空灵雅趣和智慧沉思。图为岱峻夫妻恬静生活]
四川著名特色学者、作家陈稻心专栏[图为陈稻心先生(左)与郑光路]
中国著名作家雁翼专栏[左图为中国著名老作家雁翼(左)与郑光路合影]
学术界百家争鸣[左图:四川曲艺界大师邹忠新(左)与郑光路在一次文艺会上]
武侠小说评弹[1986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肖应鹏(右3)在一次会上]
四川著名武术家(排名不分先后!)[郑光路(左1)与著名武术家王佑辅(左2)邹德发(左3)合影]
宗教文化与人生、文学[图为郑光路(左)与四川一高僧]
佛道、医学、养生文化[图为郑光路(左)与武友在山中古佛寺练武养生]
纪实历史、文学长篇[香港《明报》1987年刊登郑光路当医师搞科研时照片]
中国传统文化名篇[1987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全国地趟拳冠军陈刚(右3)]
门外诗歌谈[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下排右1)和红卫兵战友]
放眼世界专栏[红卫兵文革闯将]
免费网上书屋、实用网站[more翻页还多!]图为毛泽东与张玉凤
中国各地优秀作家陆续推出专栏
重要精华文章专栏![左图:中国民生真实的另一面“黑窑矿工”]
2024年郑光路出版之新书及新闻


·写作范围:文史、文革史、抗战史研究,以及社会纪实文学作品(中国社会热点问题类纪实)
·姓名:中国独特题材文学网
·笔名:站长:郑光路
·电话:--
·手机:423648068@qq.com
·OICQ:--
·电子邮件:423648068@qq.com
·通讯地址:中国.四川省.
·邮政编码:--
--管理中心

  本站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义和团二题:捉奸与妖术》

作者: -上传日期:2005/5/16
义和团二题:捉奸与妖术

            捉奸


              捉奸者,捉汉奸也。清季海禁大开,洋务推行,中土与西洋的互动甚是频繁。自命正统的饱学之士看在眼里,自是不以为然,于是汉奸之说不乏市场。光绪二年(一八七六),郭嵩焘是中国正式派往西方的首任外交官。彼于奉命出使之际,就有京城士大夫撰了一副对联来“恭维”他:“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容于尧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郭氏后来在奏折中深感委屈,曰:“去年京师编造联语,以何必去父母之邦相诮责。家乡士子直诘臣以不修高洁之行,蒙耻受辱,周旋洋人,至欲毁其家室。”
              汉奸的高帽子满天飞。洋务派巨公李鸿章也难逃诃责。甲午战后,传有一联,借唱戏的昆丑杨三之死,直斥李中堂为汉奸:“杨三已死无苏丑,李二先生是汉奸。”据野史记载,御史安维峻上疏弹劾李中堂,曾有下列鲜血淋漓的暴力语言:“不但误国,而且卖国,中外臣民,无不切齿痛恨,欲食李鸿章之肉。”据云当时朝野上下,对安某的爱国热情赞不绝口。当安某被“昏庸”的清廷革职贬到张家口,江湖大侠王五不仅免费为其置办车马粮草,还亲自护送偶像前往遣戍之地。
              待到“反帝爱国”的义和团兴起,汉奸一说更是甚嚣尘上。不仅远离京城的李鸿章,近在山东的袁世凯,因为对拳民一意主剿,也被指为汉奸。尤有甚者,拳民扬言欲得一龙二虎头,这一龙既是光绪皇帝,近人宋玉卿编《戊壬录》云:“义和团既借仇教为名,遂指光绪帝为教主,盖指戊戌变政,效法外洋,乃为帝之大罪也。”二虎乃庆亲王奕劻与李鸿章,因为前者“时充总理衙门大臣,日与外国人交接,李鸿章则时论所称为通番卖国者也。”
              《清稗类钞》会党类“义和拳欲灭洋”云:“拳之于洋人及教士、教民也,分别称之曰大毛子、二毛子、三毛子,遇之,杀无赦。”拳民此一分类,实在是很“科学”的方法。近人笔记《庚子国变记》云:“义和团谓铁路电线,皆洋人所借以祸中国,遂焚铁路,毁电线。凡家藏洋书、洋图皆号二毛子,捕得必杀之。”又前人《拳变余闻》也说:“洋货店及藏洋书器者皆焚毁之。禁民间著白衣,谓其近洋派也。”由此可见,汉奸的定义已经不限于洋务派与吃洋教的教民等人了。
              不特如此,义和拳的好汉还有一套鉴别二毛子三毛子即汉奸的神术,让人大开眼界(大毛子除了小日本,皆为非我族类之洋人,乍眼可辨,毋须鉴定)。关于此术,民国吴永口述、刘治襄记《庚子西狩丛谈》叙述甚详。案:吴永是当时直隶省怀来县知县,因为不愿与时并进,反而设法解散县境内的拳坛,打压“义民”高昂的爱国热情,被直臬廷雍称为汉奸,当地拳民也疑其为二毛子。
              据《庚子西狩丛谈》卷二,某日,吴知县被拳民强邀至设于某古庙的拳坛“拈香”。拜了关圣之后,一拳民突然发话:“此县官是否二毛子,须先焚表请神示。”于是“左立者,乃取黄纸一张,就烛然之,盖彼中实以此法定神判,凡被嫌之人,均押至神前,如法勘验,如纸灰上升,可判无罪,灰不扬即为有罪,或立致之死,其实彼辈固别有诡法,可以任意为之也。”
              读来有趣的是,黄纸燃就的纸灰竟然没有上升,一众拳民遂哄然道:“嘻,二毛子,神判定矣,当速斩。”所幸吴知县“巧言令色”,哄得拳民“复取一黄纸烧之,灰将尽,忽从掌中腾起。……然未及尺许,仍沉沉下堕。左者曰:‘如何,毕竟他心中还是迷惑不定,拿不稳主义,如此定靠他不得,不如依法斩了为是。’”
              至于吴知县最后是如何脱身的,因其无关拙文主题,这里就不赘述了。然仅就义和拳捉奸法术而论,西人白克浩司伪造的《景善日记》也有相似记载,兹摘录数语,聊备一格:“义和团判断人罪之法,亦至奇矣,对其人烧黄表,视其灰之升降,灰上升则免死,下降则立杀之。其实纸灰有薄有厚,薄者易升,厚者常降,亦视其缠之松紧,松者易升,紧者常降也。”——天可怜见。当年不知有多少二毛子三毛子枉死在这样的诈术之下!
            妖术
              义和团崛起于民教冲突频仍的山东,自称刀枪不入,誓言扶清灭洋。然而奇怪的是,庚子年间的拳乱,闹得最凶的一个地方,却是与山东相邻的直隶省。这其中一大原因,乃前一年(一八九九)新任山东巡抚的袁世凯大力剿拳,使得众多拳民逃往直隶。义和团之所以成气候,还因为当时的中外沟通渠道不畅,清廷与列强之间,频频产生误解,乃至华洋对立更趋尖锐,转圜之机一失再失。另外,面对洋人挑衅,清廷仇洋派不自量力,以为仅凭民意及“义民”襄助,就可与列强决一雌雄,殊不知一味蛮干的结果,却是酿成了悔之莫及的大祸。
              据说义和团大致可分两类,山东的拳民虽仇洋,但通常因为具体的教案而起事,而且他们的拳术,多少有些真功夫(如梅花拳)。直隶的拳民则不同,其首领多江湖骗子,他们所鼓动的,乃一种绝对的仇洋主义,譬如右列这份揭帖:“天地怒,神仙惨,雷电收,霖雨敛。红灯照,义和拳,力无穷,法无边。烧铁道,拔线杆,枪无药,炮无弹。洋人灭,尸相连,人神喜,鸡犬安。歌大有,庆丰年。”(参见相蓝欣《义和团战争的起源》)
              一九零零年六月,大量拳民涌入北京扶清灭洋。其实六月初,刑部尚书赵舒翘等,受命前往涿州巡察“匪情”,还觉得这些拳民“皆市井无赖、乞丐穷民,殊不足用”,然而舒翘“回京,揣太后意问之,不以实对”(恽毓鼎《崇陵传信录》)。于是乎,朝廷命令大学士刚毅再往涿州一探究竟。旅美学者相蓝欣《义和团战争的起源》一书说:“与赵舒翘不同,刚毅对拳民褒奖有加。……刚毅巡视涿州之后,拳民进城人数明显增多。”
              义和团入京,乃于城中遍设拳坛。王公贵族,争相趋奉。罗惇曧《庚子国变记》云:“其神曰洪钧老祖、梨山圣母。谓神来皆以夜,每薄暮,什百成群,呼啸周衢。令居民皆烧香,无敢违者。香烟蔽城,结为黑雾,入夜则通城惨惨,有鬼气。神降时,距跃类巫觋,自谓能祝枪炮不燃,又能入空中,指画则火起,刀槊不能伤。出则命市人向东南拜,都人崇拜极虔。有非笑者,则戮辱及之。”
              据钱念劬辑录《庚子传信录》(作者传为湘乡李希圣),彼时某些官员,深感革命形势一片大好,“上书言神怪者以百数”。御史徐道焜说,“洪钧老祖命五龙守大沽,龙背拱夷船,皆立沉”。又有翰林院编修萧荣爵,言“夷狄无君父殆二千年,天将假手义民尽灭之,时不可失”。而当围攻各国使馆的闹剧开始,亦有官员献计,谓“使臣不除为后患,以五台僧普济有神兵十万,请召之会攻”……总而言之,各种妖术,竞相出笼。潘朵拉的魔盒终于打开了。
              拳民不独涌入京师,近在咫尺的天津亦是他们的天下。譬如天津的红灯照就很活跃(前引直隶义和团揭贴有提及)。关于红灯照,罗惇曧《拳变余闻》记述甚详,姑引一段:“庚子四五月间,忽传有红灯照者,皆十馀龄幼女,红衣裤,挽双丫髻,稍长者盘高髻,左手持红灯,右手持红巾,及朱色摺叠扇,扇股皆朱髹。始老孀设坛授法,集闺女数十辈,环侍受法。四十九日,术成,称太师姐。转教他女,术成,持扇自扇,渐起渐高。……女子自言,能于空中掷火焚西人之居,呼风助火,焚无馀。津民深信之。入夜,家家悬红灯,迎红灯照之仙姑也。……每焚洋楼,皆言仙姑掷火也。”
              看来真是天助我也。罗惇曧的笔记还提到,京师的大学士徐桐“恶新学如仇”,“其宅在东交民巷,恶见洋楼,每出城拜客,不欲经洋楼前,乃不出正阳门,绕地安门而出”。拳民入京,徐桐大喜,“谓中国自此强矣”。这位疾洋如仇的老先生,还写了一副对联赠给义和团大师兄:“创千古未有奇闻,非左非邪,攻异端而正人心,忠孝节廉,只此精诚未泯。为斯世少留佳话,一惊一喜,仗神威以寒夷胆,农工商贾,于今怨愤能消。”我估计在他眼中,红灯照的仙姑,既然能于空中掷火焚洋楼,毋须多久,徐大学士出门拜客,当无复绕道而行矣。
              但是,无论拳民与仙姑的神通如何广大,血肉之躯与气功符咒,终究不是近代武器的对手。钱念劬选译日人服部宇之吉所撰《笼城日记》,其中一段就很能说明问题:“团匪各执线火,携石油,向使馆、教堂纵火,无一人执铳,不能一步入外国兵防御线内,即有胆大近线者,亦骤被射杀,故于各使馆无从下手,惟向教堂肆意杀戮而已。”使馆久攻不下,洋人愈灭愈多,个中原因虽然一言难尽,但无疑宣告了拳民神术的破产。于今回首,义和团凭借灭洋的八宝等种种妖术(八宝乃引魂幡、混天旗、雷火扇、阴阳瓶、九连环、如意钩、火牌、飞剑),倒亦的确如大学士徐桐所言,创下了千古未有之奇闻,只是他们所谓的扶清灭洋,不仅没有吓走洋人,还差点葬送了大清的美好河山。
                浏览次数:1315--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上篇文章蒋廷黻 :《义和团:顽固势力总动员!》
----下篇文章众口难调!《义和团运动评价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