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向我约稿
[首页] [关于本站] [新闻中心] [2024年郑光路《成都旧事》《四川旧事》《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我的相册] [留言板]


2024年郑光路《成都旧事》《四川旧事》《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拍案惊奇!郑光路精彩特稿[图片: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中)及夫人濑田裕子与郑光路合影]
文史长廊精品[左图:郑光路(左1)应邀拍电影时]
文革类老照片.美术作品链接[左图:郑光路当医生时和原珠海市市长梁广大(左)合影]
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现象研究专栏[图:郑光路(左1)与常演“皇帝”的张铁林先生(左3)]
郑光路巴蜀文化及历史类作品[篮球巨人穆铁柱和郑光路]
近50年当代史研究史料[左图:原国务院侨务办公厅负责人庄炎林(左)与郑光路合影]
[文革专栏]本网特色,翻页内容甚多![本栏图片:郑光路1966年在天安门]
评说成都、四川[图为著名学者魏明伦先生(右)与郑光路]
四川特色作家文章[左图为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先生(右)和郑光路]
历史往事揭秘专栏[左图为郑光路收藏的文革宣传画]
“社会评论”精品转载[左图为郑光路(左)与成都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刘学文]
中国近现代文学掠影[左图为张邦元(右)绝技童子功“隔山望月”与郑光路同摄]
中国知名文革史研究者精品专栏(!本网热烈推荐:链接严肃学术网站渤海大学网),极其丰富多彩!
中国历代文学研究专栏[老武术家王树田(中)郑光路(左1)刘绥滨(左2)市武协副秘书长王学贤(左3)]
!连载郑光路最新长篇力作《打工妹怪遇》欢迎阅读和书商、出版机构及影视改编合作!
网友交流专栏[郑光路作品讨论会上民革市文史委员会主任王大炜(右)作家白郎(中)和李克林教授(左)]
《川人大抗战》选载[成都媒体为《川人大抗战》举办座谈会后李克林、流沙河、王大炜、卢泽明等先生同摄]
巴蜀文化和掌故[海外作家与成都卢泽民、章夫、冉云飞、郑光路(1排左1)、白郎、蒋蓝等]
今年郑光路有影响的新作[左图上排右起:郑光路、郑蕴侠、副导演商欣。下排为导演刘子农及张国立、王姬等]
当今文学界之怪现状[文革结束郑光路(1排右1)考入大学与同学去安仁镇接受“阶级教育”]
转载网络精品[1987年郑光路(右1)与华西医大副院长张光儒博士(右2)在珠海工作时游澳门]
老成都掌故[左图为郑光路(右1)在青城山上清宫与道士练剑]
武侠文化[左图:右1郑光路,右2习云太教授(中国武术一级教授),右3刘绥滨,右4铸剑专家龙志成]
滑稽妙文选[人生如戏,图为郑光路(右1)1985年应邀参加影视剧拍摄时照片]
中国文学、史学与世界[图为法国学者大卫(左)和郑光路
巴蜀文化中的杰出人物[本栏图片说明:中国著名电影艺术家谢芳(中)、张目(右1)和郑光路合影]
四川及巴山蜀水人文[左图为郑光路(1排中)1985年与几个弟子同摄]
当今社会奇稀罕事、伤心事、可怕事[左图:郑光路舞禅仗习武照]
文史文学精品转载[图为1990年郑光路(后排右2白衣者)与众武术人士在少林寺参加武术拍摄]
郑光路欣赏的古典、文学、史学作品推荐[1986年郑光路(上排左3)参加武术表演赛后和四川武林好友摄]
阅之有益的史学方面学术文章[图为郑光路(中)当医师时在医院为病人作手术]
郑光路著《中国当代热点问题透视—中国气功武术探秘》选录
郑光路文革研究专著介绍[图为两本专著封面]
四川近、现、当代史研究史料参考[郑光路1987年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工作时照片]
文化与教育[图为郑光路练铁指功练武照]
体育武林前辈【左图:1984年时郑光路与李孟常师傅(右)。右图:郑光路与黄林派钟方汉师傅(右)】
郑光路巴蜀文化研究专著[郑光路与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郝勤教授]
隆重推荐作家原创精品[《武当》杂志主编刘洪耀(右)与郑光路]
过来人回忆文革历史[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当受苦知青时,点击图很瘦]
官方报刊资料(主要为文革时期)选登[本栏图为文革中的恐怖刑场]
知青问题研究[郑光路1970年当知青时艰难环境下仍自强练功“朝天蹬”]
名家杂谈精粹[郑光路(左1)与四川武术名家黄明生(左2)、李兴白(左3)1985年在电影剧组]
抗战文史[英勇殉国的饶国华中将之女饶毓秀(左1)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之子李克林(左2)与郑光路]
四川著名学者、作家岱峻专栏[作品充满空灵雅趣和智慧沉思。图为岱峻夫妻恬静生活]
四川著名特色学者、作家陈稻心专栏[图为陈稻心先生(左)与郑光路]
中国著名作家雁翼专栏[左图为中国著名老作家雁翼(左)与郑光路合影]
学术界百家争鸣[左图:四川曲艺界大师邹忠新(左)与郑光路在一次文艺会上]
武侠小说评弹[1986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肖应鹏(右3)在一次会上]
四川著名武术家(排名不分先后!)[郑光路(左1)与著名武术家王佑辅(左2)邹德发(左3)合影]
宗教文化与人生、文学[图为郑光路(左)与四川一高僧]
佛道、医学、养生文化[图为郑光路(左)与武友在山中古佛寺练武养生]
纪实历史、文学长篇[香港《明报》1987年刊登郑光路当医师搞科研时照片]
中国传统文化名篇[1987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全国地趟拳冠军陈刚(右3)]
门外诗歌谈[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下排右1)和红卫兵战友]
放眼世界专栏[红卫兵文革闯将]
免费网上书屋、实用网站[more翻页还多!]图为毛泽东与张玉凤
中国各地优秀作家陆续推出专栏
重要精华文章专栏![左图:中国民生真实的另一面“黑窑矿工”]
2024年郑光路出版之新书及新闻


·写作范围:文史、文革史、抗战史研究,以及社会纪实文学作品(中国社会热点问题类纪实)
·姓名:中国独特题材文学网
·笔名:站长:郑光路
·电话:--
·手机:423648068@qq.com
·OICQ:--
·电子邮件:423648068@qq.com
·通讯地址:中国.四川省.
·邮政编码:--
--管理中心

  本站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点击阅读!《成都晚报》9月12日整版刊登郑光路文史长文《百年商业场》

作者: -上传日期:2004/9/20
《成都晚报》9月12日整版刊登郑光路文史长文《百年商业场》
  百年商业场

  郑光路

  成都新式商场"劝业场" 1909年建成,是古老成都走向现代的"里程碑",距今已近百年。它不但是四川工商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而且在许多方面都迈向了现代文明,在成都近代城市建设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周孝怀倡建劝业场

  1901年闹"庚子之乱",被八国联军吓得东逃西窜的慈禧太后,在西安躲了好久才回到北京。这个老朽皇太后吃了亏,也要搞"新政"了。中国历朝历代重农抑商,晚清政府终于晓得传统"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再也行不通,所以颁布的上谕第二条即"振兴商务、奖励实业",在各省设置"劝业道"、"劝工局"。鼓励生产和商贸--这就是"劝业"两字的意思。
  成都这就出了个有名的官吏周善培(1875一1958),号孝怀。他曾两度去日本见过世面,1905年先后出任巡警道和劝业道,在四川最早推行近代警察制度和工商贸易。此时周孝怀才30来岁,血气方刚,上任大刀阔斧来了个"娼场厂唱":就是限娼妓、建商场、办工厂、修剧院。周善培努力下,1904年成立重庆总商会,第二年成立成都总商会,各州县还设立分会。这在全国也是很早的。
  最掀起轩然大波的是,他不但大抓嫖娼的"花和尚"以庙产充公,还把成都妓女编为"监视户",把沿街拉客"野鸡"统统集中到天涯石街,改名"新化街"。他在街口上修建岗楼,大书横匾"觉我良民"……嫖客去风流时,也只好夹着脑壳羞答答从横匾下做贼一样快跑。气得妓女、嫖客偷偷在周孝帘官公所街公馆门前钉上"总监视户"的木牌,破口大骂:"从古至今都没得这个烂规矩!妈哟,周孝怀,你龟儿子做事简直是'和尚打伞,无法无天'!"所以周孝怀绰号"周秃子",这绝非周大人头顶有毛病……
  我见最新资料,现在有学者把周孝怀已经抬得很高:称他实际上是中国设红灯区的创始
  人!
  此后周孝怀又禁赌、川戏改良、办慈善工厂……有关"娼厂唱"龙门阵且不说了,这里专谈"场"。
  1907年,周孝怀找到成都商务总会协理、华阳县人樊孔周(樊起鸿)说:"如今京师、武汉等处都用藩库银子办劝业场,我们四川穷,你要出些点子帮我。" 樊孔周说:"周大人出面倡导,集股商办最好!"
  樊孔周成了周孝怀得力助手,商会召集各帮董、名流、绅商讨论。周孝怀到会侃侃而谈:"工商业须崇尚竞争,与外省竞、外国竞,才有进步……每年二、三月间青羊宫花会时,虽然设'劝工会',但时间短,难达此效,须长期设置劝工场。望诸位共襄盛举!"
  到会人士齐声叫好,都赞成集股商办,决定成立"商办成都劝工场建筑有限公司"(后遵上谕全国劝工场都改为劝业场)。
  光绪三十四年(1908),公司筹得股金白银4万两,把繁华地段总府街与华兴街之间原老盐店一带地皮买下,作为建场地皮。工程包给当时很有名的工匠江建廷设计施工。1908年7月动工,次年3月建成。
  宣统元年(1909)三月初三,劝业场隆重开幕。场内场外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市民们成群结队、闹闹嚷嚷:"看新式劝业场去!""买相因巴适的东西去!"
  劝业场主街长近百丈,南向总府街,北向华兴街,场中有东西支路。前后场口都有供顾客停马车的"舆马场"。主街两边是一楼一底的商铺,前后有走廊,楼栏回环相通,当时称为"走马转阁楼"……
  长期以街巷为市的成都商界,从此揭开崭新的一页!劝业场成为近代成都第一个物流中心,从而使成都成为西南最大商贸重镇。
  清末成都街铺,多半是古香古色的小青瓦、铺板房。单从建筑学这个角度看劝业场,它绝对是成都商业化建筑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当我们仔细观察劝业场的几张老照片时,让人不得不由衷地竖起大拇指:真是中西合璧的建筑典范!不愧是成都商业建筑走向现代化的开山之作!
  劝业场建造形式为一楼一底,楼上多向外挑出宽敞的走廊,既供2搂作阳台、通道,又为搂下行人免日晒雨淋。檐口设垂花柱,有的柱间设挂落、栏杆或飞来椅等精美装饰。为显示房屋高大,在房屋各处设挑台、百叶窗、三角窗头、飞檐翘角等以装饰楼层,又以拱廊搂梯相连搂层上下。它既具中国传统砖木结构建筑的古朴典雅,又有西方豪华精美的艺术装饰……
  靠总府街的前场大门,更令当时封闭的市民吐长舌头:粗壮圆润的"罗马柱"、气势辉煌的大小圆拱门、二搂上方高高耸起有点像洋教堂样的"塔坊",正中间有比箩筐还大得多的报时"西洋钟"……这种建筑,使人油然联想到北京"圆明园"的资料老照片!
  大拱门上方,是周大人亲笔手书颜体大字:"劝业场",金灿灿射眼。右侧罗马柱上高挂"商办成都劝工场建筑部股分公司"的大吊牌,漾溢着现代化信息。前来开幕式看热闹的人潮交头结耳:"哎呀,好洋盘哟!"
  这时的周孝怀已升为劝业道总办,他的开场演讲实在精彩:"中国自古而还,重农不重商,以为农者生存之本源,商者无聊之末流,故秦汉之制,商贾不得衣著文绣,盖贱之也,致使国贫民瘠!近观东洋之振兴,实为发展工商至之。愿诸君共振兴实业,裕国裕民!"
  他是浙江诸暨人,随父宦游来川,江浙口音夹杂川话,不时引经据典抛文。但密密麻麻的观众,从他挥舞手臂慷慨激昂的断言片语中,也不难明白他的意思,都议论纷纷:"周大人说得对头,是要发展工商、振兴实业,国家才能富强嘛!"
  周大人演讲一完,成都和温江、崇庆等附近州县赶来看稀奇的人,早急不可耐地一涌而入了……


  开一代新风


  劝业场内有百货、饮食、茶铺、客栈、书画、玉器、糖果、烟酒等各行店铺150多家,都是本行帮中的"名牌"、"正宗"。如"正大裕"号扇庄,"谦益祥"号玉器铺,"裕国春"的宫粉香胰,"松竹轩"刺绣、绢扇,"荣身久"衣裤、皮袍,"鼎升荣"的官帽,"熙德隆"的靴鞋,"月成新"的袍套,"陶长兴"的毛巾,"仁义和"的梳篦,"三都重"的书画……
  官办局所的产品也琳琅满目:陆军制革厂的鞍鞯,乞丐工厂的卤漆,习艺所的印刷,茶务所的茶叶,火柴官厂的磷头火柴,图书局的书册……大多数产品,都在青羊宫"劝业会"上得过奖。
  所以劝业场房铺奇俏,想进场号个摊位不容易。据说"味虞轩"京果铺的桃片虽在青羊宫花会上得过奖,但股东反对新繁县这家外县小铺子进场。周孝怀却力促为它租得一间小门面,还建议用快马每天去新繁县运当天出炉的产品到劝业场出售,以保信誉……
  劝业场开业初期,樊孔周代商务总会报督宪的呈文中说:"四川地大物博,利工宜商,为他省所不及……抵制外人,踵美邻之集。"就是说:为发展地方实业,主张只卖本地货物。但这种"地方保护主义"是根本行不通的。顾客只认价廉物美,管你本地外地!开场一年来,交易总额33.3万余两白银,本地货营业额不到三分之一,洋货广货却畅销得很。樊孔周等商会中人,觉得与劝业场和"发展地方实业"已不太相符,就在宣统二年(1910)三月改名为"商业场"。
  几十年来,不少民众仍称为其劝业场,或劝业场、商业场混叫。
  场内除本地产品外,如巴黎香水、泰国纱缎、法国丝绸、英美烟草、八音钟表、金丝眼镜、五金杂件等"洋货"更独领风骚,打"各国通商货品"招牌的"马裕隆"百货店堪称第一。此外京广货铺、苏广货铺、福建烟铺等各省商铺也不少……真可谓土洋兼陈、中西结合!
  劝业场还有一特色:"悬牌标价"。可不要小看这四个字,须知成都以前做生意都是"漫天要价、立地还钱",正像一首成都"竹枝词"写的:"各铺奸商实在奸,平空喊价黑漫天。奴家不是乡巴佬,就地还他一文钱!"买卖双方胡搅蛮缠实在麻烦。童叟无欺的"悬牌标价",确已和现代商业"游戏规则"接轨了……
  劝业场的建成,是成都工商业向现代化迈进的标志,成都在1910年仅股份公司便有数十家之多。这数量今天看来微小,但在近百年前,意义又是何其重大!
  劝业场在成都开创了许多全新的行当。说到这里,就要再提到如今很少人晓得的樊孔周了。樊孔周很有商业头脑,他对股东们说:"劝业场要想在省城一炮打响,就必须做到八个字:'人无我有,人有我好'!我们先要在劝业场内安电灯,装自来水!"
  不要说近百年前仅上海、汉口、重庆等大商埠才有少量电灯,就是上个世纪50年代我是小娃娃时,家中也还是破调匙中倒些菜油、浸条麻线照明。成都普通市民大都如此,连煤油灯都是奢侈品,晚上家家户户油灯如豆、人影昏黄……可见樊孔周很"超前"。
  樊孔周又筹股集资白银3万两,创立"悦来公司",自任董事长,建起悦来电灯厂。公司从上海买来40千瓦的电机,在劝业场内西北角建厂房。前后场拱门上方二楼上高悬装有电灯的白色"大灯笼",场内商铺家家户户都安电灯……
  这一招很灵光、劝业场人气更旺。每天黄昏时分,前后场口就里三层、外三层挤满来看"洋灯"的人。当发电厂电机发动的"铁笛"声骤响,劝业场内华光四射、灯火辉煌,惹得人们惊叹声一片:"洋灯燃啰!洋灯燃啰!""快看拱门上的洋灯笼,亮晃晃活像他妈个月亮!"
  连川西坝子上有几个闲钱的"二簸簸粮户",也头上裹着白帕子、穿起土布长衫子,邀邀约约从几十里、百里外专门来看稀奇、买洋货。电灯亮时,他们伸长颈项驻脚呆看,百思不得其解,搔抓脑壳议论:"妈哟,硬是怪喃!那个玻璃灯笼严严实实的,拿啥子火伸进去才点得燃嘛?!"
  决不要嘲笑这些乡下土老财,当代大文豪郭沫若那时正在省城读书,他看到"电灯燃了"都兴奋地写诗惊叹:"搂前梭线路难通,龙马高车走不穷。铁笛一声飞过也,大家争看电灯红!"
  劝业场第二个"扯买主"的,是最先用上自来水。宣统元年,在周孝怀支持下,樊孔周等人又联合成立"利民自来水公司",从南门万里桥下锦江中抽水管道输送各处。劝业场蓄水池建在华兴正街,场内用户还得雇人去蓄水池挑,被嘲为 "人挑自来水"。仅管如此,在成都也算"开天辟地第一回"了!
  劝业场第三个绝招,是"一条龙"服务:将购物、娱乐、休闲于一体。场内可买、可吃、可喝、可玩、可观、可睡……这甚至比如今大型超市还胜一筹!
  樊孔周等人的"悦来公司"在紧靠后场大门的华兴街老郎庙修建起"悦来茶园",从宣统元年(1909)起,邀名戏班演唱,每日"光扯、光扯、光光扯"的锣鼓吼唱,声遏行云。在周善培的主张下,戏院首次出售女宾票,虽然是"分门进出",但成都女子这才有和男人一样有公开进出戏院的权利了……"三庆会"川班中老角色多、新角色好,杨素兰的《大劈棺》,刘文玉、周名超的《柴市节》,李翠香的《三巧挂画》,邓少怀、康子林的《放裴》,蒋润堂的《飞龙寺》,游泽芳的《痴儿配》……吸引来一潮潮看客,悦来茶园成为成都川剧"大码头"和发祥地……
  "悦来公司"又在场内偏东修建旅舍,既有小院平房又有小洋楼,专备外地客商或游人携眷住宿,在宣统元年(1909)五月十八日开张。
  劝业场内,还有味美可口、丰俭由人的中西餐馆、酒肆。最有名气的当数"楼外楼",菜肴多、味道好(烹、蒸、卤、烧、炖、炒……有两百道以上)。小餐馆也别具一格,据说周孝怀微服出游,在望江楼前挑担担卖水饺的小摊上,偶吃一碗后连称:"皮韧耐嚼,馅多味鲜,好吃好吃!"他设法让小贩在前场中租了间铺子,亲题招牌"江楼水饺"。这个"走红运、撞贵人"的小贩从此"发"也!
  "劝业场"曾是巴金的大哥李尧枚工作之处,月薪每月24元,算如今"白领"了。很少人谈到过:"劝业场"此后还是成都新思想、新文化的发源地!我从巴金著作中看到,巴金曾在此流连忘返,读到《新青年》等大量新潮刊报……
  劝业场内商铺、茶楼、酒肆、戏园、旅舍无不俱备,自然成为成都游乐妙处。搂上茶铺里,茶钱每人只出两角半铜板,魅力更大。为啥子?正像李 吉力 人书中写的:"劝业场内既能吃茶,还可以看很多女人!"
  千万莫认为这是"语言黄色"!须知百年前封建礼教旧规下,妇女"藏在深闺人未识"。有了劝业场,妇女终于可以扭扭捏捏以购物为名,头插鲜花刻意妆扮,从"鸟笼子"里钻出来见见世面了。而男人们也多了一处"观花"审美之地。还是那位大文豪郭沫若,当时仅十七八岁,却也春心如潮,写了两首很传神的诗:"蝉鬓轻松刻意修,商业场中结队游。无怪蜂狂蝶更浪,牡丹开到美人头";"新藤小轿碧纱纬,坦道行来快似飞。里面看人明了否,何缘花貌总依稀?"
  小郭是近视眼,看来深以看不清楚花容月貌而遗憾……


  百年沧桑

  劝业场开幕那天,周孝怀像有预感,对樊孔周说:"修得好,真可用'栋宇堂皇、商肆罗列'来形容!但可有弊病?"樊还未开腔,属员娄仲光应声说:"在下以为,楼台虽好,但铺房稠密、街道狭窄,-旦失火则难以施救!" 
  樊孔周1912年民国后被选为四川省临时参议会议员。他这年创办成都第一家晚报,并接办《四川商会公报》,改名为《四川公报》,在四川影响大、销路很广。他对成都走向现代化很有建树,但因揭露军阀专权,1917年被川军刘存厚手下的团长张鹏午派遣暴徒枪杀,枪眼遍体……民众都很愤慨!文人刘师亮当时写有:"樊孔周周身是孔,刘存厚厚脸犹存",痛骂军阀!
  说来也怪,樊孔周屈死不久的这年腊月十五深夜,商业场失火,繁华商场顿化灰烬!
  此后仍由江建廷重建。原悦来旅馆修成"悦来商场";电灯厂门前到总府街"普镇堂"庙宇一段,修建为"新集商场";新建的商业场和悦来商场、新集商场以东西支路连接,三个商场联成一体,呈"川"字形,楼上有天桥可通。
  三个商场共设店铺约300家,盛况更胜往昔!新建店铺,每间工料250个银元,三个商场均仿原劝业场"走马转角楼"样式。场口第-、二、三柱是楠木,四、五柱是香樟木。当时人评论该工程"工坚料实、接头逗榫处灰尘不进"!
  哪晓得1933年,商业场等又遭大火!
  其后,房主各自因陋就简修建;修来补去,所有店铺已非原样,生意渐淡……抗战后,外省人口涌入成都,商业场生意又兴旺一段时间。如"马旭梁百货"雇请洋鼓洋号,打折甩卖,门庭若市。新集、悦来两个商场新开"二泉"、"白玫瑰"茶厅、弹子(台球)房和台式高尔夫球,还有老招牌的"沂春浴室",也扯来不少买主。
  尤其是晚间场口的烧腊摊子和抄手等"鬼饮食"一家连一家,长嘴铜油灯一盏接一盏,香味四溢、人声鼎沸……这形成蓉城最具民俗风味的一景!一位老艺人对我讲:悦来茶馆唱戏的许多川剧演员当时生活很苦,深夜下场出来,女的"呼兮呼兮"吞碗摊子上的红油抄手、男的则啃只鸭脑壳下二两烧酒,其乐无穷。这些吃红油抄手、啃鸭脑壳的男女演员中,解放后不少人成为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
  好景不长!到解放前夕,混乱世道中钞票贬值如废纸;商家实难支撑,绝大多店铺关门大吉,一片萧索。商业场从此一蹶不振,早年风彩如过眼烟云、已成幻梦……
  上世纪70年代,我在附近市某医院当医生,每天中午都要到商业场那条旧街上逛。
  住昔显赫商铺房子,冷清地立在街两边;斑驳墙壁活像老年妇人脸上条条皱纹,似在无声哀怨昔时青春美丽不再……许多门面成为住家户,屋檐破竹杆上晒满"火炮"短裤、小儿尿片。不少街铺都关门闭户,至今有印象的是那家三开间"四川文物商店",郭沫若题的黑漆招牌,我常去闲看。但肚皮都填不饱的年月,"文物商店"很寂寞。
  还有家"大光明理发店",是商业街上老牌名店,生意也不太好。我曾麻起胆子花一元二角钱去理了个"拿波头"(当时我月薪30来元,属高消费)……大师傅理完,双手捧面大镜子在我脑壳后头乱晃,让我从壁上大镜中能看到自己后脑勺,他殷勤问:"巴不巴适嘛?"还说:"大光明"自从在商业场开张后,从来都是认真的!
  印象最深的,却是商业场与华兴街拐角处的一家面店,据说已开了50多年--那才是我中午常去商业场街的原因。店堂很小,仅一间铺面。红油素面一角二分外加粮票二两,清汤杂酱面一角八分也外加粮票二两……我每天中午一边狼吞虎咽,一边夸年已70岁的杨师傅手艺好。如果买主少,杨老师傅就"巴嗒巴嗒"抽叶子烟,一边说:"这算啥子哟,以前劝业场闹热的时候……"
  听他絮絮叨叨,想起"白发宫女在、独坐说玄宗"的旧话,令人惆怅。
  1985年后,我看见"商业场街"突然忙乱起来--原来在重建商业场了!
  不久开场,前后场悬挂着由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国防部长张爱萍分别题写的"商业场"大字,黑漆金字,亮光闪闪。
  市民兴奋了一阵,不久却失望:四层新楼,外看略有点飞檐仿古,进去却普通楼房;招牌虽旧,却和四周"现代化商场"像一个妈生的,毫无传统风格、历史痕迹可寻。场口巨幅广告乱眼,场内棚顶遮天蔽日,各商家装修杂乱无章……正像学者何明洁先生所言:"商业场建筑整体形象混乱模糊 ,整个商场光线晦黯、气氛压抑,很难激发消费者的购物欲。"
  据悉商业场片区改造在即,是我省首批大型招商引资项目之一,占地 31亩,总投资约 4217万美元。目前,有两种改造意见,一是重建,另一种是就地改造,使其再现昔日老成都商业氛围和商业文化。据透露,有关方面还准备收罗散落在我市的一些百年老字号店铺门面及招牌,并恢复商业场当年布局,让其成为一个现代"商业博物馆"……
  这应是英明之举。从全球而言,越有地方性就越有世界性;以一个城市而言,越有传统性就越具吸引力。一座城市的独特文化犹如独脉香火,理应一代一代传承,不要断子绝孙。当我们大刀阔斧进行城市建设时,决不应做破坏历史记忆的傻事。成都传统建筑、文化遗迹已被搞掉不少。商业场片区的即将改造,是我们广大市民寄以厚望的大事。建议有关方面能收集公众反映,搞些论证,或可少许多事后遗憾……

  (声明:未经允许,本文不准转载、上网)
  字数:6650




                浏览次数:974--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上篇文章《被遗忘的抗战史--川人大抗战》内容提要及出版本书的优势!
----下篇文章中篇小说《天堂故事后传》,读过〈天堂故事〉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