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向我约稿
[首页] [关于本站] [新闻中心] [2024年郑光路《成都旧事》《四川旧事》《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我的相册] [留言板]


2024年郑光路《成都旧事》《四川旧事》《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拍案惊奇!郑光路精彩特稿[图片: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中)及夫人濑田裕子与郑光路合影]
文史长廊精品[左图:郑光路(左1)应邀拍电影时]
文革类老照片.美术作品链接[左图:郑光路当医生时和原珠海市市长梁广大(左)合影]
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现象研究专栏[图:郑光路(左1)与常演“皇帝”的张铁林先生(左3)]
郑光路巴蜀文化及历史类作品[篮球巨人穆铁柱和郑光路]
近50年当代史研究史料[左图:原国务院侨务办公厅负责人庄炎林(左)与郑光路合影]
[文革专栏]本网特色,翻页内容甚多![本栏图片:郑光路1966年在天安门]
评说成都、四川[图为著名学者魏明伦先生(右)与郑光路]
四川特色作家文章[左图为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先生(右)和郑光路]
历史往事揭秘专栏[左图为郑光路收藏的文革宣传画]
“社会评论”精品转载[左图为郑光路(左)与成都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刘学文]
中国近现代文学掠影[左图为张邦元(右)绝技童子功“隔山望月”与郑光路同摄]
中国知名文革史研究者精品专栏(!本网热烈推荐:链接严肃学术网站渤海大学网),极其丰富多彩!
中国历代文学研究专栏[老武术家王树田(中)郑光路(左1)刘绥滨(左2)市武协副秘书长王学贤(左3)]
!连载郑光路最新长篇力作《打工妹怪遇》欢迎阅读和书商、出版机构及影视改编合作!
网友交流专栏[郑光路作品讨论会上民革市文史委员会主任王大炜(右)作家白郎(中)和李克林教授(左)]
《川人大抗战》选载[成都媒体为《川人大抗战》举办座谈会后李克林、流沙河、王大炜、卢泽明等先生同摄]
巴蜀文化和掌故[海外作家与成都卢泽民、章夫、冉云飞、郑光路(1排左1)、白郎、蒋蓝等]
今年郑光路有影响的新作[左图上排右起:郑光路、郑蕴侠、副导演商欣。下排为导演刘子农及张国立、王姬等]
当今文学界之怪现状[文革结束郑光路(1排右1)考入大学与同学去安仁镇接受“阶级教育”]
转载网络精品[1987年郑光路(右1)与华西医大副院长张光儒博士(右2)在珠海工作时游澳门]
老成都掌故[左图为郑光路(右1)在青城山上清宫与道士练剑]
武侠文化[左图:右1郑光路,右2习云太教授(中国武术一级教授),右3刘绥滨,右4铸剑专家龙志成]
滑稽妙文选[人生如戏,图为郑光路(右1)1985年应邀参加影视剧拍摄时照片]
中国文学、史学与世界[图为法国学者大卫(左)和郑光路
巴蜀文化中的杰出人物[本栏图片说明:中国著名电影艺术家谢芳(中)、张目(右1)和郑光路合影]
四川及巴山蜀水人文[左图为郑光路(1排中)1985年与几个弟子同摄]
当今社会奇稀罕事、伤心事、可怕事[左图:郑光路舞禅仗习武照]
文史文学精品转载[图为1990年郑光路(后排右2白衣者)与众武术人士在少林寺参加武术拍摄]
郑光路欣赏的古典、文学、史学作品推荐[1986年郑光路(上排左3)参加武术表演赛后和四川武林好友摄]
阅之有益的史学方面学术文章[图为郑光路(中)当医师时在医院为病人作手术]
郑光路著《中国当代热点问题透视—中国气功武术探秘》选录
郑光路文革研究专著介绍[图为两本专著封面]
四川近、现、当代史研究史料参考[郑光路1987年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工作时照片]
文化与教育[图为郑光路练铁指功练武照]
体育武林前辈【左图:1984年时郑光路与李孟常师傅(右)。右图:郑光路与黄林派钟方汉师傅(右)】
郑光路巴蜀文化研究专著[郑光路与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郝勤教授]
隆重推荐作家原创精品[《武当》杂志主编刘洪耀(右)与郑光路]
过来人回忆文革历史[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当受苦知青时,点击图很瘦]
官方报刊资料(主要为文革时期)选登[本栏图为文革中的恐怖刑场]
知青问题研究[郑光路1970年当知青时艰难环境下仍自强练功“朝天蹬”]
名家杂谈精粹[郑光路(左1)与四川武术名家黄明生(左2)、李兴白(左3)1985年在电影剧组]
抗战文史[英勇殉国的饶国华中将之女饶毓秀(左1)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之子李克林(左2)与郑光路]
四川著名学者、作家岱峻专栏[作品充满空灵雅趣和智慧沉思。图为岱峻夫妻恬静生活]
四川著名特色学者、作家陈稻心专栏[图为陈稻心先生(左)与郑光路]
中国著名作家雁翼专栏[左图为中国著名老作家雁翼(左)与郑光路合影]
学术界百家争鸣[左图:四川曲艺界大师邹忠新(左)与郑光路在一次文艺会上]
武侠小说评弹[1986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肖应鹏(右3)在一次会上]
四川著名武术家(排名不分先后!)[郑光路(左1)与著名武术家王佑辅(左2)邹德发(左3)合影]
宗教文化与人生、文学[图为郑光路(左)与四川一高僧]
佛道、医学、养生文化[图为郑光路(左)与武友在山中古佛寺练武养生]
纪实历史、文学长篇[香港《明报》1987年刊登郑光路当医师搞科研时照片]
中国传统文化名篇[1987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全国地趟拳冠军陈刚(右3)]
门外诗歌谈[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下排右1)和红卫兵战友]
放眼世界专栏[红卫兵文革闯将]
免费网上书屋、实用网站[more翻页还多!]图为毛泽东与张玉凤
中国各地优秀作家陆续推出专栏
重要精华文章专栏![左图:中国民生真实的另一面“黑窑矿工”]
2024年郑光路出版之新书及新闻


·写作范围:文史、文革史、抗战史研究,以及社会纪实文学作品(中国社会热点问题类纪实)
·姓名:中国独特题材文学网
·笔名:站长:郑光路
·电话:--
·手机:423648068@qq.com
·OICQ:--
·电子邮件:423648068@qq.com
·通讯地址:中国.四川省.
·邮政编码:--
--管理中心

  本站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微刻群仙录》,落魄的民间艺术家,殷先生刻画得如此生动,折射了那个年代......

作者: -上传日期:2004/8/19

                       微刻群仙录
 
                                         殷明辉
 

 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钢笔微刻技艺虽属于民间艺人创造的一种小道,但它在六、七十年代的成都街头,也曾经闹热过一阵子,在人们早已将它淡忘的今天,旧事重提或许也还有些意义。
  我要摆的是二十年前的一些琐事,要介绍的也是一群自生自灭的小人物。这些人凭藉手中的一把雕刀在成都闹市中心皮房街、人民电影院、东御街等地段讨生活,曾演出了一幕幕历史的悲喜剧。他们在这一带法国梧桐浓荫下,不知捱过了多少个春秋,在给别人的钢笔上刻上一行又一行工整的字体的同时,自己却也被岁月无情地在脸上刻上一道又一道深深的皱纹。
  在众多的刻笔匠中,有位鲁姓老头刻艺最佳。他系旧时代文科大学生,在旧社会当过职员、秘书,解放后在银行工作,灾荒年退职。他为了供家养口,裹叶子烟,烤粑红苕,煮盐茶鸡蛋等买卖都干过,最后才选择了刻钢笔这一行。
  此公经历既杂,阅历亦富,加上小挨过些"整",故城府极深。一心眼只盯着顾主和他们衣袋上别着的笔。他平时不苟言笑,即便对着顾主也不愿多说。
  他的人物头像刻得极好,特别是主席头像、总理头像、鲁迅和雷锋头像等刻得十分传神,像刻好后,他还要配上适当的主席语录或诗词,类如主席像常配以"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要斗私批修","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委员会好","四川很有希望"等;总理头像则配"为人民服务";鲁迅头像则配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及"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诗句。至于雷锋头像,则专配"仿毛体"的"向雷锋同志学习"。因此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无懈可击。此外,他也刻一些山水花鸟、动物,大者如徐悲鸿的马,张善孖的虎;小的则如齐白石的虾,都刻得很有韵味。
  每天,此老的样品一挂出,围观称赏的人总是很多,天然成了街头微刻展览。我曾有缘索观过此公的笔记本,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工工整整地记满了主席语录、诗词及部分鲁迅旧诗,这是为不同类型的顾客临时进行选用而置的"备忘录"。他这一手,真可谓别具眼孔而又不失文书本色。
  老黄是五十年代的高中毕业生,因家庭原因没能考上大学,于是就长期以做临时工、跑生意、编业务、拉车子为生。
  在赋闲的日子里,他发现了"刻钢笔"这片新大陆。他认为这行道靠卖手艺吃饭,一把雕刀,几根烂笔管,即使遭没收,也不要紧。凭着高中文化底子和多年闯荡社会的能耐,他偷经学艺,无师自通,不到一年即把"刻道"吃透,从此跻身刻坛,自成一家。
  他的刻艺居中上水平,其落笔颇有书卷气,引用语录诗词亦相当得体,能够充分把握住时代脉搏,而且他每逢刻毕总要同顾主握手道别,显得彬彬有礼,所以找他的人也比较多。
  此君因爱吹壳子,同行便给他赠了个"黄壳子"的雅号,一旦壳子冲高兴了,他居然连摊前的顾主跑去照顾别家了也不管。对此,同行中的余矮虎和金小娃极表欣赏,说是"都要象黄哥那个样子就对了。"
  老黄对困难年代生活体验至深,摆起什么"甜米泥""盐米泥""小球藻""盖浇饭"一类龙门阵,绘声绘色,可圈可点。此外,他念念不忘的则是他的恋爱故事。六一、二年他跑生意,流连于广元、昭化一线,他说他对"到了昭化,不想爹妈,到了广元,不愁银钱"这句古谚有过切身体会。原来,他在昭化曾经结识过一位当地姑娘,热恋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来又带着这位恋人一起"跑单帮"下成都。在那个年代此道毕竟风险太大,加上女方户口不能迁移大城市,父母反对等原因,不得不忍痛割爱同昭化妹子分手,弄得这位姑娘伤伤心心抹着泪水回去了。这事过去了多年了,他每摆起这段经历时尚觉五味俱全,久久难忘。我对老黄的遭遇深表同情和理解。他常常叹息:"这辈子玩了些格,丧了些德,遭了些孽,将来生活安定了,我一定要好好写一部小说,把我经过的事情慢慢摆一下子……"不知怎的这话却传到余矮虎的耳朵里去了。矮虎说:"你在冲壳子了。就凭你那个样子,写啥子小说啊!谨防小说写你还差不多。"黄哥岂能受他踏谑,立即反唇相讥道:"你长不象冬瓜,短不象葫芦,懂个毬!"眼见黄哥真的生了气,矮虎赶紧递上一支好烟高挂免战牌。
  老胡五十多岁,身体发福,人称"胖师"。胖师八面玲珑,通过去世未来世,明新社会旧社会。他平时总是带着一副皮笑肉不笑的面孔,那双狡黠的眼睛似乎有毒,评估顾客从不失误,价钱说多少就要多少,从不降格以求。说来也怪,他可以随便取别人身上别的钢笔,拿起就刻,如取己物,从不见有人"抗议"。这一手其他人想学也学不会。如后面要介绍的金小娃、余矮虎二位,就因为想效颦而遭顾主白眼甚至臭骂。
  我目睹过胖师表演这一"探囊取物"的绝招:一位顾主正介于欣赏与犹豫之间,他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取下那人的包中之物并立即争分夺秒"破土施工"。关键是他摆出的那一副高度负责、一丝不苟的扮相,似乎是在为顾主重新雕塑灵魂似的,那庄严、肃穆的气氛就把顾主给镇住了,只有"俯首就擒"。
  也难怪,胖师极能创新,这刻笔业务一到他手就产生"量变质变",实现"飞跃",迈上"新台阶"。他不局限于刻钢笔,还要刻烟嘴、刻折扇、刻眼镜、刻手表,进而挥刀猛进问鼎自行车。他经常振振有词,启发顾主道:"老胡今天把你同志的尊姓大名刻在上面,永垂不朽!东西就不会丢失,即便丢了也找得回来,而况名字都在上面,哪个烂贼敢偷?"虽然刻自行车的人不多,但他还是信心十足:"虚什么,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胖师尖酸刻薄,嘴不饶人,首当其冲被他"啭"者要数金小娃、余矮虎。他简直把这两位仁兄"啭"得遍体鳞伤。其一曰:"饿枯了,乱赶水,五角钱也在卖,两斤粮票也瞧得起,简直在那儿烂行市,丧德!"其二曰:"人不象人,鬼不象鬼,昨天还在卖青果,今天就跑来充韦陀,拿着刻刀手都在打抖。"其三曰:"逗起闹,不扯票,与其这样肇皮,往成都人脸上糊狗屎,何若去找个临时工做。只默到散眼子那么好当,钱那么好挣,鬼想钱挨令牌。"但正如江湖话所说:"跑江湖,说话直,忤逆找来和气吃。"不管怎样,啭来啭去,"梁山兄弟,不打不亲热",他们始终还是保持着外交关系,烟还是要递,茶钱还是要开,"平伙"还是要打。散仙世界有规矩,"人不亲行道亲"。
  我有幸见过一次此公作镌刻自行车的特技表演。那天,东郊某单位的一位新潮青年刚从盐市口自行车专供商店买到一辆崭新的28型风凰车,便径朝胖师摊子推来。胖师大喜过望。他一面用话把这个小伙子稳住,一面盘算今天这个"恶钱"咋个吃法。毕竟"姜是老的辣",但见胖师略挽袖管,不惊不诧换过一把秘密武器,吃力地在自行车龙头上刻下了小伙子的单位名称、工作证号码,又在车身刻上他的姓名,然后煞有介事地前后左右刻刻看看、看看刻刻,刻上些花里胡哨,据说是印象派,其实是天晓得的东西,足足折腾了一个多小时,小伙子的脚杆都站硬了,杰作终于告竣。此举当算胖师独创的"刻坛盛事",引得观者如堵,议论纷纷。
  众同行骂他兴妖作怪,吃得太杂,看客们莫名其妙,暗笑小伙子钱多找不到地方使;而小伙子反倒觉得这正是表现自我的好机会,钱花了值得,何况他还打心眼佩服胖师的"硬雕"绝技呢!
  胖师长长吁了一口气,对小伙子说道:"你这个盘子不好擀,起码要损失我三万个细胞,吃一背篼鸡蛋都补不起来。"众人嘻嘻哈哈笑开起来。小伙子忙说:"师傅,谢了,谢了!请抽烟。"
  闲话休提,胖师稳稳当当取了他一个莽价钱--人民币壹拾伍元整,创当日"刻界"单项最高纪录,产生"轰动效应",众匠不服也得服。胖师曰:"笑骂由他笑骂,好官我自为之,说的是风吹过,银子才是铁实货。"
  现在再来介绍一下前面提过的金小娃,余矮虎二位。
  金是当时皮房街"刻界"最年轻的一位,只不过十八、九岁,拿老江湖的话来说叫"乳臭未干就想飞起吃人"。余矮虎当时三十多岁,是他的老搭档。他二人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钱吃得杂。矮虎除了刻笔外,还要外跑点各种业务,干点装卸工活路。两不接靠之际,他当然又揣起雕刀投入皮房街的浓荫丛中。
  金小娃除了刻笔还兼营擦皮鞋、掌靴子、修拉链之类。他是一位"跟着感觉走"的人,哪头来钱走哪头,超然不著相。
  由于他们这种与众不同的杀法和下面就要说到的又一原因,,同行们都调侃他两个是"业余中的专业""专业中的业余"。他二人情同手足,处处生死相顾,令人赞叹。若说刻艺,他俩如出一辙。论画面只会刻三种:一种轮船,但十有九刻得像个农家的囤子,配上"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句;二种火炬,配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句,但是刻得张牙舞爪,活像一把刷把;三种韶山升起红太阳,刻个太阳在放光,下面几间房子,房后几笔弯弯,算是山峰。配颜色则随心所欲,全无章法。配字句则《玉匣记》做枕头,梦啥说啥,经常弄得文不对题,一忽儿"革命委员会好",一忽儿"抓革命促生产",一忽儿"要斗私批修"、"为人民服务",一忽儿"要准备打仗",一忽儿又是"打倒美帝,打倒新沙皇"。令人不知所云。
  二人刻艺虽臭,但有一套"宰客"玄招,故其经济效益常为其他"刻匠"所不及。拿他们自己的话来说谓之"吃个胆大","操个脸厚",或上升为理论叫做"胆大飘洋过海,胆小寸步难行","胆大乘龙骑虎,胆小骑个抱鸡母"。
  特别是金小娃,有事没事身上揣几包孬烟,见同行就撒,管你接不接,揉到你荷包头或卡在你耳朵上再说:"像我这种朋友,你搭起梯子都巴结不到,还舍得啭我吗?人一辈子操个落教,想钱是本等。这皮房街不是哪个号完了的,天敞坝的饭大家吃,要钱是向老表要,又不是问你要,你发什么齁,咳啥子嗽?'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嘛!今后再听到哪个啭老子,谨防老子立起眉毛不认人!兔逼慌了都要咬人,惹毛了老子当叛徒去把群专的人喊来,弄烂就弄烂,大家搞不成!"他这一招煞是凶险!众匠哭笑不得,暗暗叫苦。从此缄口停"啭",相安无事。他以这种哲学在夹缝中求生存,为自己争得一块地盘。
  他同矮虎犹如"城隍庙的鼓锤--一对",只要一见面,立即如磁铁一样粘拢,上下不离。两人此唱彼和,相依为命。特别是偶遇手艺走黄,同顾主发生争吵,甚至现抓扯要见"人保组"时,他们就互打圆场,一个唱花脸一个唱须生,连哄带劝,抹平了事。顾主势单力薄,也只得认了,拿着被他"划了盘子"的钢笔,哭丧着脸,在极度勉强的情况下付了"刻资"而去。
  俗话说:"戏不够,神仙凑。手艺不够嘴劲凑。"两人常靠天花乱坠的"壳子"来麻顾主,以弥补他们的不足。矮虎且极善说辞,有次他们对几个干部模样,态度很和蔼的外地人大肆吹嘘:"张大千的一幅墨荷在美国要卖一百多万,徐悲鸿的一匹马跑到日本要管几十万,我们这个也是艺术嘛,取你十几元算个啥哟?"那几位先生或属好奇,漫不经心,或对此道一窍不通,初到成都有缘聆此雅论,心里高兴,因而也就忘了下细欣赏捏在手中的他们的"天棒作品"。
  刻坛中还有一位耍脱工作,沦落天涯的大学生。他本学中文,兼擅丹青,后因所分工作及地区均感不满,加之性情古怪,渐渐和单位领导起了隔阂,于是干脆自动离职而去。后又迭遭不幸,失恋,丧母。他本是独子,这一来遂没了亲人,一个人孤零零地活在世上,这一连串的不幸使他痛苦得麻木了,整日神态冷漠,表情迟钝,近于痴呆。不开腔则已,一开腔就顶撞人,加上他平时不修边幅,众人都叫他"神精病"。
  只有干起工作来的时候,你才发现他一点也不神。
  刻笔一道对他来说不过雕虫小技。他还擅长绘画,他的摊子上挂满了自己画的油画、素描、炭精画的人物速写等。画得极见功夫。他除了刻笔外,画画也要挣些钱。他很善于镌刻人物头像,如主席、鲁迅、雷锋头像等,刻工精到,功夫直与鲁老头相伯仲。他的样品中还挂有一幅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错彩镂金,在雕林中无人能仿,标价捌元,旋即出手,随即又照刻一幅挂起。
  他做生意,不愿多说,你刻就刻,不刻就拉倒,弄钱诀窍他统统不懂。以常情论,此君的确不讨人喜欢,但你若善意同他接触,久而久之你会发觉他其实是个大好人,只因骨子里藏着那种读书人特有的自尊自重之心,不媚时俗,故显得凛凛难犯。
  有一件事情使我发现了他的人情味。一个深秋的下午,生意有些清淡,他正想收摊,忽地走来一男一女,臂缠手孝,问他愿否去为他们死去的母亲画张像。他对丧家说,你把死者照片拿来,明天交货。那男的一听愣住了,女的双眼闪泪,断续哽噎道:"正因为找不出家母照片,才来请老师帮忙!"他本想拒绝,但见来人那悲哀无助的样子,联想到自已的身世,遂动了恻隐之心,深深叹了一口气,几下收了摊子,跟着来人去了。
  哪晓得此举并不为同行所理解,反而在"神经病"之后又给他添了另一诨号:"死人"。大约同死人打堆要沾晦气,其后,"神精病"虽然天天"站桩"皮房街,但除了顾客外,熟人更不大理会他了。我常常看见他依旧那样木然地站着,站着,站得梧桐树黄了又青,青了又黄。他似乎在期待着什么,又似乎无所期待,只可怜青春和爱情都渐渐远离了他……
  范老头,人称范钢笔,他年近花甲,中等个子,瘦削脸型。喜着中式服,爱摆老龙门阵,也是一个奇特人物。他原先在街道小厂当会计,五八年上山下乡运动,他响应号召到绵竹天池煤矿当了矿工。后来煤矿下马,他退职回家当了散眼子。
  范老头高兴时,最喜欢夸耀往昔的光荣业绩:"山上放炮,三回该死我都跑脱了,皮都没有擦破一块,同伴中就有几个遭了,永远被镶嵌在汉旺镇那些官山上了,我还能好手好脚走回成都,也算是命大福大造化大啰!"他因此坚信自己"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目前站街沿边边只是暂时现象,将来必定会大有发展。
  他是个极健谈的人,你越想听,他越高兴,收摊后务必拉你去喝酒以便继续摆他的"系列龙门阵"。这使我想起古诗中"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的那种况味。为了把你挽留成功,他最后一招就是庄重诡秘地从包内烟盒里掏出几张酒票以表明他的真诚,然后恳切劝进:"你今天陪伴我这么久,就这样干走了,我咋个过意得去?'美不美乡中水',我们好歹去喝两杯,今天我有收入,我管了。"
  同他喝酒是一大快事。昔人云:"酒后吐真言"。一进酒馆,三杯黄汤下肚,他就要向你展开他那"自传体长篇小说"。
  这范老头既非大学生,也不是什么诗礼传家的后代,但他确实学力深厚,满腹经纶。据云他读的是"私学",但究竟谁是他的业师本师,却始终没有交待清楚。我也不便"打破砂锅问到底"。
  每逢馆子里服务员开恩,没有扫地冲水叠桌凳时,他就要进一步采取挽留措施,摸一摸包内是否还有"漏网"的酒票。到了二醉微醺之际则必然陡转谈锋,一个急转弯把话题扯到古文上面去:什么唐宋八大家、春秋左传、国语国策。现眼还闪动着天真兴奋的光,当此时也,唾沫横飞,他却愈发不可收拾,什么骆宾王讨武瞾檄,前后赤壁赋,前后出师表,留侯论、辨奸论等,非要一气背完不可。尤可畏者,他的喉咙越鼓越粗,声音越背越大,时而又唱念交作,晃脑摇肩。馆子里有人以为他在喊什么冤,跑拢一看,莫名其妙,多数人说他是酒疯子。有个姑娘对她男朋友道:"这个老头吃多了,肯定要吐。我们快走!"我在旁搭档受罪,最后终于被服务员"两个山字重起写"--请"出"。
  除了刻笔以外,这老头还颇工书法,真草隶篆,无一不精,尤擅柳体。他有时也要在摊子上挂几幅自己的书法作品,内容全是主席诗词,但不知为什么,总难出手,故其"经济支柱"仍靠刻笔。他的刻技娴熟,布局讲究,画面主要以山水、翎毛、花卉为主,不善人像。他说:"领袖像勿乱摸,万一刻走火了挨个烫划不着。"他刻的松树有几种:参天松、黄山松、群松,配上主席诗"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任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取顾主3元。刻一幅梅花图则配以"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亦是3元。他也配过一些唐诗诗意画,如渔翁钓舟图配的是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寒山寺图,有庙有山有水有舟,则配了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悉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他答应过有空刻一幅江楼吟月图送我,将望江楼长联一并刻上,昔未果。我真后悔未能把他的雕刻精品和书法要几幅收藏起来,当时索要是很容易的事,现在却是再也见不着他了。
  微刻艺人的街头卖艺活动虽然带有几分浪漫情调,但有时不免又要遭受一点被吆喝驱散的厄运。他们把这个现象戏称为"起风"。通常见惯不惊,安之若素。遇到这种情况,鲁老头等年纪较大的人物即收起摊摊到附近茶馆内去休憩消遣,互相宽慰道:"撵了也好,不然你我还喝不成茶哩!"而其他少壮派刻手却毫不气馁,他们倘若没有挣到钱,心头就跟猫抓一样难受。于是纷纷转移码头,赶到火车站去捞本起梢。其中胆大的象胖师、矮虎、金小娃等径直跑到候车室内外兜揽生意,胆小的如神经病一类人物就只敢在站外两道牌坊及旅行社一带"上下求索"等候运气了。为了谋生,他们各自使出拿手绝活,"编、说、劝、要、吹、拍、缠、绺"招徕顾主,有道是:既然出了门,风都要捞一把回去。
  "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除了皮房街、东御街、火车站之外,微刻艺人们的活动舞台则还有杜甫草堂、武侯祠等地。较诸市内,你们更能因地制宜,花样翻新。争奇头艳,刻风斐然为之一变。这时所刻画面乃以花鸟虫鱼及风景名胜标志为主,如少陵草堂碑亭、望江楼、人民公园保路死事纪念碑等,落款大都为"年月日××同志成都留念"。
  目前,已经很难见到操持这个行当的人物了。原先那批微刻艺人有的已经谢世,有的或许又去追求更高更新的目标去了,写下这么一篇"群仙录",也算留下一个"为了忘却的纪念"吧!
                浏览次数:1762--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上篇文章非常感谢媒体工作文化人邱良君先生热情致本网的信!请点击!!
----下篇文章《被遗忘的抗战史--川人大抗战》内容提要及出版本书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