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向我约稿
[首页] [关于本站] [新闻中心] [2024年郑光路《成都旧事》《四川旧事》《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我的相册] [留言板]


2024年郑光路《成都旧事》《四川旧事》《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拍案惊奇!郑光路精彩特稿[图片: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中)及夫人濑田裕子与郑光路合影]
文史长廊精品[左图:郑光路(左1)应邀拍电影时]
文革类老照片.美术作品链接[左图:郑光路当医生时和原珠海市市长梁广大(左)合影]
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现象研究专栏[图:郑光路(左1)与常演“皇帝”的张铁林先生(左3)]
郑光路巴蜀文化及历史类作品[篮球巨人穆铁柱和郑光路]
近50年当代史研究史料[左图:原国务院侨务办公厅负责人庄炎林(左)与郑光路合影]
[文革专栏]本网特色,翻页内容甚多![本栏图片:郑光路1966年在天安门]
评说成都、四川[图为著名学者魏明伦先生(右)与郑光路]
四川特色作家文章[左图为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先生(右)和郑光路]
历史往事揭秘专栏[左图为郑光路收藏的文革宣传画]
“社会评论”精品转载[左图为郑光路(左)与成都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刘学文]
中国近现代文学掠影[左图为张邦元(右)绝技童子功“隔山望月”与郑光路同摄]
中国知名文革史研究者精品专栏(!本网热烈推荐:链接严肃学术网站渤海大学网),极其丰富多彩!
中国历代文学研究专栏[老武术家王树田(中)郑光路(左1)刘绥滨(左2)市武协副秘书长王学贤(左3)]
!连载郑光路最新长篇力作《打工妹怪遇》欢迎阅读和书商、出版机构及影视改编合作!
网友交流专栏[郑光路作品讨论会上民革市文史委员会主任王大炜(右)作家白郎(中)和李克林教授(左)]
《川人大抗战》选载[成都媒体为《川人大抗战》举办座谈会后李克林、流沙河、王大炜、卢泽明等先生同摄]
巴蜀文化和掌故[海外作家与成都卢泽民、章夫、冉云飞、郑光路(1排左1)、白郎、蒋蓝等]
今年郑光路有影响的新作[左图上排右起:郑光路、郑蕴侠、副导演商欣。下排为导演刘子农及张国立、王姬等]
当今文学界之怪现状[文革结束郑光路(1排右1)考入大学与同学去安仁镇接受“阶级教育”]
转载网络精品[1987年郑光路(右1)与华西医大副院长张光儒博士(右2)在珠海工作时游澳门]
老成都掌故[左图为郑光路(右1)在青城山上清宫与道士练剑]
武侠文化[左图:右1郑光路,右2习云太教授(中国武术一级教授),右3刘绥滨,右4铸剑专家龙志成]
滑稽妙文选[人生如戏,图为郑光路(右1)1985年应邀参加影视剧拍摄时照片]
中国文学、史学与世界[图为法国学者大卫(左)和郑光路
巴蜀文化中的杰出人物[本栏图片说明:中国著名电影艺术家谢芳(中)、张目(右1)和郑光路合影]
四川及巴山蜀水人文[左图为郑光路(1排中)1985年与几个弟子同摄]
当今社会奇稀罕事、伤心事、可怕事[左图:郑光路舞禅仗习武照]
文史文学精品转载[图为1990年郑光路(后排右2白衣者)与众武术人士在少林寺参加武术拍摄]
郑光路欣赏的古典、文学、史学作品推荐[1986年郑光路(上排左3)参加武术表演赛后和四川武林好友摄]
阅之有益的史学方面学术文章[图为郑光路(中)当医师时在医院为病人作手术]
郑光路著《中国当代热点问题透视—中国气功武术探秘》选录
郑光路文革研究专著介绍[图为两本专著封面]
四川近、现、当代史研究史料参考[郑光路1987年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工作时照片]
文化与教育[图为郑光路练铁指功练武照]
体育武林前辈【左图:1984年时郑光路与李孟常师傅(右)。右图:郑光路与黄林派钟方汉师傅(右)】
郑光路巴蜀文化研究专著[郑光路与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郝勤教授]
隆重推荐作家原创精品[《武当》杂志主编刘洪耀(右)与郑光路]
过来人回忆文革历史[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当受苦知青时,点击图很瘦]
官方报刊资料(主要为文革时期)选登[本栏图为文革中的恐怖刑场]
知青问题研究[郑光路1970年当知青时艰难环境下仍自强练功“朝天蹬”]
名家杂谈精粹[郑光路(左1)与四川武术名家黄明生(左2)、李兴白(左3)1985年在电影剧组]
抗战文史[英勇殉国的饶国华中将之女饶毓秀(左1)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之子李克林(左2)与郑光路]
四川著名学者、作家岱峻专栏[作品充满空灵雅趣和智慧沉思。图为岱峻夫妻恬静生活]
四川著名特色学者、作家陈稻心专栏[图为陈稻心先生(左)与郑光路]
中国著名作家雁翼专栏[左图为中国著名老作家雁翼(左)与郑光路合影]
学术界百家争鸣[左图:四川曲艺界大师邹忠新(左)与郑光路在一次文艺会上]
武侠小说评弹[1986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肖应鹏(右3)在一次会上]
四川著名武术家(排名不分先后!)[郑光路(左1)与著名武术家王佑辅(左2)邹德发(左3)合影]
宗教文化与人生、文学[图为郑光路(左)与四川一高僧]
佛道、医学、养生文化[图为郑光路(左)与武友在山中古佛寺练武养生]
纪实历史、文学长篇[香港《明报》1987年刊登郑光路当医师搞科研时照片]
中国传统文化名篇[1987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全国地趟拳冠军陈刚(右3)]
门外诗歌谈[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下排右1)和红卫兵战友]
放眼世界专栏[红卫兵文革闯将]
免费网上书屋、实用网站[more翻页还多!]图为毛泽东与张玉凤
中国各地优秀作家陆续推出专栏
重要精华文章专栏![左图:中国民生真实的另一面“黑窑矿工”]
2024年郑光路出版之新书及新闻


·写作范围:文史、文革史、抗战史研究,以及社会纪实文学作品(中国社会热点问题类纪实)
·姓名:中国独特题材文学网
·笔名:站长:郑光路
·电话:--
·手机:423648068@qq.com
·OICQ:--
·电子邮件:423648068@qq.com
·通讯地址:中国.四川省.
·邮政编码:--
--管理中心

  本站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卖"水葡萄"的女人》.昨天发生的极风趣而又令人深思的成都“龙门阵”....

作者: -上传日期:2004/7/4
  卖"水葡萄"的女人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文革"期中,东御街人民商场大门旁的梧桐树下,有位三十多岁的女人常在这儿高声叫卖着一种新奇的玩意儿--水葡萄。她卖的那种葡萄颗粒饱满,晶莹透亮,五颜六色,充满了生机,葡萄柄端还系了两片绿叶(用真葡萄叶或嫩梧桐叶)点缀装饰,每天吸引了许多的行人围观购买。
  这个女人叫周凤,中等人材,瓜子脸型,大眼睛,口齿伶俐,站在繁华街市上经风雨见世面,一副"女强人"的样子。
  周凤先是有工作的人,其单位系街道蜂窝煤加工厂,她本人的具体工作是用手工打造蜂窝煤。可这份工作不合女士的志趣。无奈彼时尚未时兴公开招聘人材,女士即欲"跳槽"而无机会,只好赖赖磨磨干下去。但她那双纤纤玉手同那把毛糙的打蜂窝煤的二锤委实无缘,虽然结合数载,却产生不出半点感情来。经过无数次激烈的思想斗争和无数个痛苦的不眠之夜,最后终于横下心来,宁愿当"散仙",也要告别"黑风山"。
  唉!有工作要出脱,真是神精病,不晓得好歹。
  正当女士陷入沉痛反思,思量如何走出误区的时候,一连串更令她头痛的事情发生了:坛子头没有米了,娃儿叫唤起来了,男人打家拌伙发脾气了!紧迫感危机感使命感负重感劈头盖脑向她压来。她有些胆怯了!重返"黑风山"吧,但一想到那把粗重的"上帝之锤"时,顿然失去了勇气。再说,"好马不吃回头草",人哪有退起走路的。事到如今,只有硬起头皮上了。周凤于是悲歌慷慨走出家门,挽起袖带,直面人生,从此下定决心步入了散仙生涯。
  她首先跑去找到旧友朱大姐。朱氏合家正吃晚饭。主人连忙搁下饭碗,给她下了一碗面条,放了一大坨猪油,吩咐她快吃,天大的事把肚皮填饱了再说。朱大姐比她略长几岁,拖着三个孩子和一个多病的老妈过活,爱人在山里边工作,每月按时给她汇四十元回来。饭后,周凤颇有碍难地说明来意。朱大姐略停顿了一下后对她说道:"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明天你来跟我去赶场卖'猴结'。快莫做起那个倒霉样子,只要大姐不得饿,你就一定吃得饱的,放心。"说罢一阵哈哈。掐指一算,一三五七九,二四六八十,郫县逢双,温江逢单,"明早8点钟你在青羊宫客运站等我,一言为定。"
  柳城镇乃温江县治所在,逢场天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周凤与朱大姐连袂而行,到环城路一家大茶馆坐定,泡上两碗茶后,朱氏又招呼门口小贩称二两瓜子过来,同周凤边嗑瓜子边叙话。朱道:"妹子你跟着我跑几天就毕业了,把心放宽些。"周凤嗯嗯连声地坐到十一点过,朱氏便拉着周凤离开茶馆,走到西门河边一处空旷之地停了下来。其时卖鸡蛋卖鹅卖鸭卖猪儿卖兔子的农人已散去不少。朱氏从摩登皮包内摸出一张报纸铺在地上,上面又铺上一块比报纸略小的镶边红色金丝绒,丝绒正中搁上一个十分考究的江西瓷坦碗,碗内装了几块"猴结"。放置停当,这才从怀中摸出一个锃亮的小哨子,她闭着眼睛,仰头向天,嘟嘟嘟……嘘嘘嘘……煞有介事,一阵紧吹,仿佛紧急集合要开什么会似的。周凤第一次看到大姐这等情态,觉得既别扭又好笑。哨子吹毕,朱氏睁眼,眼见看客已经围了二、三十人,她才不紧不慢地清了下嗓子,气走丹田地说起了开场白:"哎!'啥子将军打啥子旗号,啥子菩萨填啥子颜料'。我姓朱,成都市人,过文家场、红碾子你就问得到。我今天主要是来宣传,和贫下中农交个朋友,一回生两回熟。同志们请不要慌,好事不在忙上。但是先要交待清楚,赶场的就去赶场,办事的就去办事,走人户吃九碗的就快去坐倒,去晏了就只有喝洗锅水。"看客中有人噗哧开笑,朱氏意态肃然,掉转话锋,"不赶场不办事不走人户的,在这里站一分钟有一分钟的好处。"她用手指着摊上说,"我卖的这个东西不说同志们也晓得,'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眼睛就是观宝珠嘛!它叫'猴结',这个玩意儿你不要看到它黑不溜秋,丢在地上都没得人捡,嘿嘿!识宝的人才晓得它是好东西哩!"听稀奇的人越来越多,周凤紧张极了,躲在一边偷听。只见朱氏比手划脚,滔滔不绝说下去,"四川有座峨眉山,离天只有三尺三,峨眉山上的女猴狲把月经流在崖壁缝缝上",人群中有人开笑,年轻姑娘有点不好意思。朱氏不动声色,只略一停顿,待笑声稍停,又眉飞色舞说将下去,"人人都有姊妹,个个有六亲,我老朱也是女同志,人比畜同嘛!大家请不要笑。""嗯,对!"人群中有人啧啧称叹。朱氏抓住话头,继续展开,"这猴狲月经年深月久,,凝结成块,一百年、二百年就成了今天这个样子,,不信你们拿去闻,药气浓得很。"她俯身拾起一块"猴结",叫站在前排的人众依次嗅闻,见到模样老实敦厚的就开玩笑叫他闻时使劲,顿时把大家逗乐了,人群中多数人信服了。忽地有位壮年汉子莽声打岔道:"喂!大姐,你不要说那么多空话,我们还有事情,干脆说,你那个药究竟医啥子病?关不关得到火啊?"朱氏见火候已到,微微一笑,接过话头道:"对了!刚才这位同志讲得好!贫下中农学大寨时间宝贵,老师我为人民服务功夫管钱。现在我就推窗亮格对大家直言:这个药怪是怪有能耐,它能医四大难症,十大炎症,能治跌打损伤,凝纠闪歪。妇女家血气错乱你就冲醪糟吃,老头伙头晕失眠你就泡白酒喝,中年人出虚汗出冷汗出盗汗,做好梦做恶梦做怪梦,上半夜梦到穆桂英,下半夜梦见观世音,你说怎么办?不关事!你就拿去炖猪脚脚吃,自已加点灯草做引子。"
  众看客被她这些望天壳子冲得心花怒放。朱氏抓紧"契机"继续开讲:"古话说得好'人上一百出韩信',在站的同志当中有我们公社上的赤脚医生,有我们地方上的高明大夫,要是老师我说得巴适,你阴到比个大指拇,帮我传名,要是老师我说得走火,你就当众吐我泡口水。"人群中笑声迭起,有的人说:"老师你刚才说不耽搁时间,这又耽搁了这么多时间,你快说呀!究竟医得到哪四大难症?十大炎症?"朱氏顺势接过话头:"对!要说保守,铁撬棍也莫想把我嘴巴撬得开;要说开通,我就开通,'千两黄金不卖道,十字街前送故交'。我再补充一句",她扬起右手,比了个手势高声说道,"赶场的的去赶场,办事的去其事, 不赶场不办事的,老师我不撵。"众人急不可耐,齐声嚷嚷,欲听下文。是时朱氏圆睁杏眼,唾沫飞溅,妙语联珠,一气贯穿地说道:"风湿难,要走窜;感冒难,好又翻;老病难,肯留连;癌症难,难上天。还有,齁巴咳嗽气管炎;凝筋灌骨骨髓炎;黄沙走胆胆囊炎;风湿麻木关节炎;尿急尿频膀胱炎;打嗝胀气是胃炎;面青目黄是肝炎;舌头通红心火炎;尿急尿痛膀胱炎;口涎口臭牙龈炎;喊爹叫娘阑尾炎。"真是下阪走丸,如背台词。人群轰动:"好!老师你的药咋个卖法?"朱氏接答道:"不要慌!我话还没有说完,有三种人不卖。第一种,没得炎症的我不卖;第二种不相信老师的我不卖;第三种'扒二哥'我不卖。"性急的买主慌了纷纷说道:"相信你!老师我们相信,你啷个不卖哇!"朱氏开始说到正点子上来:"药有药价,米有米价,老少不欺,明码实价。治病要得紧,吃药不问价。一个疗程10元,半个疗程5元,一个疗程吃10天,半个疗程吃5天,你药底子高就多吃点,药底子矮就少吃点。久病成良医,不说你自已都晓得。"人群哄然,纷纷掏钱争着要买。有买一个疗程的,有买半个疗程的。朱氏眼疾手快,象征性地提着戥称晃来晃去,大约一个多小时,几十元钱就流进她包包头揣起来。周凤还站在一边发愣,经朱氏招呼她离开,她才如梦方醒。
  到得一家餐馆落座,周凤才说:"嗨!大姐你的嘴巴太厉害了,我都听入迷了,差点想买你的药。"朱氏大笑道:"妹子口也,扯谎坝扯谎坝,名字都叫扯谎坝,靶子不扯圆,人家包包头的票子会长翅膀飞到你包包头 揣起吗?"周凤又问:"那个'猴结'别人吃了会不会出拐呢?"朱答道:"啥子'猴结'啊,峨眉山那么高你去爬嘛。你每天吃三坨都拐不了,或多或少有点顺气止痛作用,他把你的东西信进去了,化碗水吃了病都要好,这就是经常有人跑到我摊子上来说好话的奥秘所在。"
  次日,她俩又去赶郫县。不消说,亦复如是,依法炮制。周凤在朱大姐那里了解到许多江湖常识,然而却总是不能入门。她偶尔碰运气也能卖几元钱,但与朱氏相比,差距总是十几倍。
  川西坝子人烟稠密,城镇星罗棋布,道路四通八达,不愁没有场赶。"买猴结……买猴结,快来买呀!峨眉山老猴子身上的猴结,包治百病,还要治四大难症,十大炎症呀!买猴结,快来买呀!"周凤的推销艺术不过尔尔,时常还要遇到刁钻买主的诘难:"喂!大姐,哪四大难症?十大炎症?"周凤只"炎"了几下就"炎"不下去了。买主笑道:"你怕是饭逼慌了,跑到我们这儿来跳烂坛!"周凤听了心里很觉难受。朱大姐在旁叹道:"妹子口也,你哪样卖当然卖不脱哟!去喊号卖瓜子,卖甘蔗还差不多。我们这叫做'跳老海',就是要'跳'呀!,没得一套方式方法,金子拿在手上都卖不脱。"周凤闻之,面有难色。"唉!你跟我跑了这么久,也该捡会几句呀!"朱大姐叹道。周凤说:"姐口也,说实话,我说不来你那些烂不渣渣的天书。"朱氏闻言愀然正色,轻轻斥曰:"呸!瓜婆娘!是你说的这话,若是别人,老姐我非要吐他两泡酽痰不可!啥子叫烂不渣渣?你不见经常有人拍巴巴掌欢迎我讲吗?遇我不高兴时,恐怕他想听还听不到哩!"周凤低头闷然不语。
  随后朱氏又给她出了一个主意:"妹子,我看你的嘴劲短期内练不出来,你干脆调个方式做'闭口生意'算了,还是一样的来钱。我去给你找一件彝胞的'查尔瓦'来披起,戴顶彝族头巾,学几句西昌话,打两句冕宁腔,照样要卖钱。"周凤回道:"大姐,这不是叫我演戏唱'阿诗玛'吗?我连爬都没学会还要去学走,况且我如何装得像?算了,算了,我宁愿饿死也不去丧那种德!"朱氏慨然叹道:"江湖这碗饭本来也不好吃!我是说不得了,负担重,跑一天算一天。"临了,她对周凤说,"我有个兄弟在东门街道维修组小管点事,我叫他设法给你找个轻巧活路做算罗!周凤握住朱氏双手说:"大姐,那就拜托你了!"
  朱氏的兄弟把周凤引去见维修组的最高首脑×队长(又称×口袋),队长不便推诿,只淡淡地问了一句:"你油漆刷子拿在手上不会掉吧?"周凤忙说:"不会的,我蜂窝煤二锤拿在手上都不会掉的。"维修组的人暗笑这个女人倒挺老实。接着,队长叫保管发给周凤袖套、手套、工作服、围腰、油漆刷子等,队长亲自填写了一张派工单,盖上维修组的大印,交给周凤,叫她次日到东郊某厂工地去上班,找××师傅具体安排工作。周凤欢喜称谢而去。从此,她安安心心地在维修组上班。她干得很认真,希望在这儿长期做下去。为此,她时时在朱大姐面前提起并表示感谢。
  周凤不觉得就在维修组干了一年有余。说实话,她觉得刷油漆比起打蜂窝煤轻松多了,其间也搬了几个工地。然而,她不知道维修组也是个短命场合,一个工程结束,又待找米下锅,无米下锅之际,就要紧缩开支解雇雇员。
  某次月终结算,队长把周凤和另外一些木工、泥工、普工等召集到东门大桥成记饭店闹闹热热地吃了一顿"最后的晚餐",队长谓之吃"团结饭"。筵席丰盛,蒸炒俱全,杯盘碗盏摆了一大桌。周凤环视周围,木工、泥工、钢筋工、张师王师赵禅师,济济一堂,气氛热烈。周凤心里很高兴,她还是首次应邀出席维修组这种盛会哩!看到每个人都吃得那么香,喝得那么甜,有的同仁甚而手舞足蹈,划起拳来了,她觉得维修组真是一个温馨、兴旺的大家庭。
  酒过三巡,队长起立,干咳两声,即席发表了一通令人沮丧的散伙演说。周凤听了,顿时傻眼,差点把吃进去的佳肴吐了出来,其它队友却无所谓似的。接着,队长不苟言笑,正襟危坐,吞云吐雾,闭目养神。隔了一会儿,队长开腔吩咐会计出纳如数将每个人的当月工资、加班费、粮贴、工具消磨等,三下五去二,四下五去一,一一发给了各位队友。队长颇尽主仪,一再劝大家努力加餐,频频向领钱退席的新老兵将挥手致意:"同志们喝了酒,出门要走好啊!桥上风大,要注意到啊!二天工地下来了,再来请大家帮忙。"
  华灯初上,归路迷惘,周凤问一同行姐子:"干得好好的,咋个又……"姐子苦笑道:"修缮修缮,修了就散,天底下哪有不散的筵席呢?"听得周凤心里酸楚,但又奈何不得,只好拖着一双沉重的脚回到家中。
  她在家坐不住,她想找工作,想挣钱,但又不好老是去麻烦朱大姐,决心独闯江湖。曾经听朱大姐说过,茶馆是群雄汇聚之处,卧虎藏龙多。于是,有段时间周凤经常到熟人较多的文化宫去喝茶。没多久,周凤便同一位操着下江口音的老大姐混熟了。这个大姐也是位摆地摊做小买卖的,她告诉了周凤一系列的生财之道,周凤决定自已去试试。
  为了稳妥起见,周凤先从简单的项目入手。按这位老大姐的指示,她到总府街"胡开文"纸张文具店买回了十多张玻璃纸,红黄白绿一样几张。凭着一把剪刀当晚就剪出一百多张"护表膜"。第二天正式拿到东御街地摊上摆起,摊皮上歪歪扭扭写着"新产品护表膜"六个大字。才开始还有点不大自然,加上半天"鱼不进网",使她觉得脸上火熛熛的。偷觑其它做买卖的,却是个个都在吞刀吐火,甩钢拌铁。于是横了心,"泼倒坛坛充罐罐",一咬牙,也学样大声吼喊起来。嗨,真是"点起灯盘子,就有鬼来吹"。这一招刚一刷出去,围的人就来了,站着不走。"咦!东西是象对。"一位工人模样的看客有些动心了,"管他的哟,少吃包烟就解决问题了呀!"也难怪,当年一般老百姓手上这只表的确是来之不易。笑话说"还是从泡菜坛子里捞起来的",怎能不好生顾惜呢。这人伸出左手:"喂!大姐给我贴一张,5角就5角。管得到多久?""好!同志喜欢什么颜色?不沾水管得到十年。"周凤轻翻玉手,用小指头在瓶内略蘸了一点所谓"意大利"什么水,给这位买主轻轻贴在表面上。这表似乎已到了"退休年龄",面子有些乌猫皂狗,经了周女士这一妙手回春之术,立即"旧貌换新颜",令众人啧啧称善,那人也欢天喜地而去。"一个鸭子下河一群鸭子下河"。到后来,你也要,他也要,争到要。你要白,他要红,你要黄,他要绿,把个周凤忙得不亦乐乎,算是平生第一次尝到了"打拥堂"的滋味。有的人贴了一张不满足,还要多买两张带走。到傍晚打收兵锣时,她卖了一大堆角票,回家一点,二十多元;再回眸床头那几张玻璃纸,连一小半也没用到。周凤不禁发出了会心的微笑: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那夜她娃儿笑了男人服了,久违的回锅肉也在锅里哔哔剥剥爆响了。总而言之,她的自我感觉好极了,睡得也特别香甜。
  以后天天如是,东御街扯谎坝天地遂多出了一位地摊居士。一个买主取他几角钱,"哀而不伤",然而周凤的江湖生涯则从此步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福至心灵,一通百通,随后她夫妻俩略动脑筋,改进工具,不再是一张张地剪而是一摞摞地打,效率和质量均大有提高。继之又开拓批发业务,零批并举,效益倍增。一时间成都满街都是卖各色各样护表膜的,连附近郊县赶场也出现了周记产品,实滥觞于此。
  生意至此算是撵穿了。她夫妻二人审时度势决定另辟蹊径,开发新产品。她丈夫本属"杂家",翻瓦捡漏、装卸运输、翻沙模型、油漆电工样样都要能来一点。不用多久,她们的第二代产品"水花、蜡金鱼"即研制成功。水花是用工艺皱纹纸经过处理后制成的,蜡金鱼是用微型模具将石蜡加了颜料后压制而成。两种东西泡在罐头瓶里或金鱼缸内短时间不会腐烂,在清水映衬下显得姹紫嫣红,鲜艳可爱。这种价廉物美的装饰品一投放市场十分引人注目,销势处好。
  几次实践成功使周凤思想也很受启发。有一天她对丈夫说道:"人生有三大苦事:劳不得息、寒不得衣、饥不得食。第一严重的莫过于饿肚子。但是,穷则变,变则通,饿肚子只能饿懒人,饿不到勤快人。你看这些年我们不就这么拖出来了吗?"乃夫深以为然。
  大约又过了两三年,周凤又亮高招,改行卖水葡萄了。真是"运气来了门枋也挡不倒",水葡萄一上市竟又异军突起,独占鳌头。我有幸于一个偶然机会见识了她这新产品的制作过程。
  那天,一位卖歌单的朋友带我到周凤家去作客。周凤住在南门上一个十家院坝里。院内阴沟堵塞,经常积水,发出恶心的臭气。屋子很窄,厨房设在屋檐下,房里满溢着煤气。我环顾四周,一间约莫十三、四平方米的房子,集卧室、客堂、厨房、厕所、车间、库房于一体,显得十分局促。真亏得她周凤一家一住就是几十年!
  当时周凤正忙着生产她的水葡萄。因为要赶次日的上市,沏茶后,一面同客人谈话一面操作,也不在乎技术保密什么的。她爱人为她打下手。先前在街上看到水葡萄尚不明就里,今天有幸来到了"葡萄园",真是大开眼界。
  女士家中存有许多避孕套,当时已经开始提倡计划生育,为方便工农兵群众取用,各大药店、医院、农村卫生院都是随便索要,不取一分钱。只见女士取过一只避孕套用口使劲一吹就鼓胀起来了,她丈夫即参入带颜色的水,立时就变成了一个水球,接着用线将口子系紧,再用嘴唇贴紧水球,如接吻状,轻轻内吸,吸成一个小泡用线拴成一个"葡萄",再吸再拴,反复如是,一串葡萄颗粒多达三、四十枚,少一点二、三十枚,大约做一串需五六分钟时间。熟能生巧,不多会儿十多串成品已经漂浮在塑料桶内,仍复用水将其养起。这时女士似觉累了,歇手小憩一会儿,给客人掺过水,坐下抹去额上的汗珠,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我这是穷极无聊,哄点饭来吃,二位千万不要见笑!"我那朋友本来圆滑世故,带开玩笑地应道:"哪里哪里,怎么会笑?这是你姐子的特殊发明,拿到世界博览会去肯定会得金奖。"说得满屋都是笑声。这一天我真是大长了见识。
  这之后经常看到她的水葡萄悬挂在东御街梧桐树下,在阳光辉映下,春风秋雨拥抱中,晶莹饱满,充满生机,吸引住无数来来往往的大人小孩。我也经常看到她的顾主提着一串串的葡萄行走在蓉城的大街小巷。每当这种时候,不知为什么,我脑海总不禁要浮现出在周凤家里见到的那一幕幕……
  她拼命地往薄膜袋里灌水呀!机械地用嘴去吸呀!飞快地翻动手指去拴呀……唉,天底下蹊蹊跷跷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这之后,日历不知又翻完了多少本。也不知是何原因,街头上渐渐不见了她的踪影,那梧桐树下苍翠欲滴的水葡萄也随之消失了。
  一晃又是几年。
  在一个偶然的日子里,我带着小儿子在青年路百货摊区闲逛,蓦然间听得有人在招呼我。掉头一看,这不就是周凤吗!只是她人已发福,衣饰华丽,环佩叮当,那雍容气派使我几乎认不出她来了。她二话没说,从钱箱内抓出几张大票子揉进小儿子衣袋说是"乖乖拿去买糖!"看我有些发窘,便又找了些闲话来说。临分手,她高矮要我去她家作客。盛情难却,我也想了解了她的近况,便答应了。据介绍,她早已改换门庭移住西门的一个小区,与女儿同居一个楼层,各住一套,互不相扰。有时不想守摊她就交给女儿女婿去管,自己在家含饴弄孙,乐享天伦,打麻将、看录相打发日子。
  我去那天,她家里宾众如云,来的多是商界硕彦,谈的俱是买进卖出的商品信息。我心想,这真是"客走旺家门"啊!
  品茗未已,移座入席,主人道请,客人欢饮,飘然怡然,良宵苦短,琼筵不永。此情此景使我百感交集,可又不知说什么为好。
  哦!还能说些什么呢?在事实面前一切语言都是苍白的。我只有努力去思索那一串串水葡萄同眼前这一切的内在联系……

                浏览次数:1504--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上篇文章本栏左图图片说明:郑光路“脚踢兰天”的习武照
----下篇文章7月4日,《成都晚报》发表郑光路整版长文《川人的抗战》,纪念“七七事变”67周年。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