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向我约稿
[首页] [关于本站] [新闻中心] [2022年6月郑光路《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我的相册] [留言板]


2022年6月郑光路《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拍案惊奇!郑光路精彩特稿[图片: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中)及夫人濑田裕子与郑光路合影]
文史长廊精品[左图:郑光路(左1)应邀拍电影时]
文革类老照片.美术作品链接[左图:郑光路当医生时和原珠海市市长梁广大(左)合影]
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现象研究专栏[图:郑光路(左1)与常演“皇帝”的张铁林先生(左3)]
郑光路巴蜀文化及历史类作品[篮球巨人穆铁柱和郑光路]
近50年当代史研究史料[左图:原国务院侨务办公厅负责人庄炎林(左)与郑光路合影]
[文革专栏]本网特色,翻页内容甚多![本栏图片:郑光路1966年在天安门]
评说成都、四川[图为著名学者魏明伦先生(右)与郑光路]
四川特色作家文章[左图为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先生(右)和郑光路]
历史往事揭秘专栏[左图为郑光路收藏的文革宣传画]
“社会评论”精品转载[左图为郑光路(左)与成都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刘学文]
中国近现代文学掠影[左图为张邦元(右)绝技童子功“隔山望月”与郑光路同摄]
中国知名文革史研究者精品专栏(!本网热烈推荐:链接严肃学术网站渤海大学网),极其丰富多彩!
中国历代文学研究专栏[老武术家王树田(中)郑光路(左1)刘绥滨(左2)市武协副秘书长王学贤(左3)]
!连载郑光路最新长篇力作《打工妹怪遇》欢迎阅读和书商、出版机构及影视改编合作!
网友交流专栏[郑光路作品讨论会上民革市文史委员会主任王大炜(右)作家白郎(中)和李克林教授(左)]
《川人大抗战》选载[成都媒体为《川人大抗战》举办座谈会后李克林、流沙河、王大炜、卢泽明等先生同摄]
巴蜀文化和掌故[海外作家与成都卢泽民、章夫、冉云飞、郑光路(1排左1)、白郎、蒋蓝等]
今年郑光路有影响的新作[左图上排右起:郑光路、郑蕴侠、副导演商欣。下排为导演刘子农及张国立、王姬等]
当今文学界之怪现状[文革结束郑光路(1排右1)考入大学与同学去安仁镇接受“阶级教育”]
转载网络精品[1987年郑光路(右1)与华西医大副院长张光儒博士(右2)在珠海工作时游澳门]
老成都掌故[左图为郑光路(右1)在青城山上清宫与道士练剑]
武侠文化[左图:右1郑光路,右2习云太教授(中国武术一级教授),右3刘绥滨,右4铸剑专家龙志成]
滑稽妙文选[人生如戏,图为郑光路(右1)1985年应邀参加影视剧拍摄时照片]
中国文学、史学与世界[图为法国学者大卫(左)和郑光路
巴蜀文化中的杰出人物[本栏图片说明:中国著名电影艺术家谢芳(中)、张目(右1)和郑光路合影]
四川及巴山蜀水人文[左图为郑光路(1排中)1985年与几个弟子同摄]
当今社会奇稀罕事、伤心事、可怕事[左图:郑光路舞禅仗习武照]
文史文学精品转载[图为1990年郑光路(后排右2白衣者)与众武术人士在少林寺参加武术拍摄]
郑光路欣赏的古典、文学、史学作品推荐[1986年郑光路(上排左3)参加武术表演赛后和四川武林好友摄]
阅之有益的史学方面学术文章[图为郑光路(中)当医师时在医院为病人作手术]
郑光路著《中国当代热点问题透视—中国气功武术探秘》选录
郑光路文革研究专著介绍[图为两本专著封面]
四川近、现、当代史研究史料参考[郑光路1987年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工作时照片]
文化与教育[图为郑光路练铁指功练武照]
体育武林前辈【左图:1984年时郑光路与李孟常师傅(右)。右图:郑光路与黄林派钟方汉师傅(右)】
郑光路巴蜀文化研究专著[郑光路与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郝勤教授]
隆重推荐作家原创精品[《武当》杂志主编刘洪耀(右)与郑光路]
过来人回忆文革历史[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当受苦知青时,点击图很瘦]
官方报刊资料(主要为文革时期)选登[本栏图为文革中的恐怖刑场]
知青问题研究[郑光路1970年当知青时艰难环境下仍自强练功“朝天蹬”]
名家杂谈精粹[郑光路(左1)与四川武术名家黄明生(左2)、李兴白(左3)1985年在电影剧组]
抗战文史[英勇殉国的饶国华中将之女饶毓秀(左1)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之子李克林(左2)与郑光路]
四川著名学者、作家岱峻专栏[作品充满空灵雅趣和智慧沉思。图为岱峻夫妻恬静生活]
四川著名特色学者、作家陈稻心专栏[图为陈稻心先生(左)与郑光路]
中国著名作家雁翼专栏[左图为中国著名老作家雁翼(左)与郑光路合影]
学术界百家争鸣[左图:四川曲艺界大师邹忠新(左)与郑光路在一次文艺会上]
武侠小说评弹[1986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肖应鹏(右3)在一次会上]
四川著名武术家(排名不分先后!)[郑光路(左1)与著名武术家王佑辅(左2)邹德发(左3)合影]
宗教文化与人生、文学[图为郑光路(左)与四川一高僧]
佛道、医学、养生文化[图为郑光路(左)与武友在山中古佛寺练武养生]
纪实历史、文学长篇[香港《明报》1987年刊登郑光路当医师搞科研时照片]
中国传统文化名篇[1987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全国地趟拳冠军陈刚(右3)]
门外诗歌谈[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下排右1)和红卫兵战友]
放眼世界专栏[红卫兵文革闯将]
免费网上书屋、实用网站[more翻页还多!]图为毛泽东与张玉凤
中国各地优秀作家陆续推出专栏
重要精华文章专栏![左图:中国民生真实的另一面“黑窑矿工”]


·写作范围:文史、文革史、抗战史研究,以及社会纪实文学作品(中国社会热点问题类纪实)
·姓名:中国独特题材文学网
·笔名:站长:郑光路
·电话:--
·手机:423648068@qq.com
·OICQ:--
·电子邮件:423648068@qq.com
·通讯地址:中国.四川省.
·邮政编码:--
--管理中心

  本站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四川特色作家殷明辉长篇游记:《触摸沧桑.》

作者: -上传日期:2004/7/1
               

                          触摸沧桑
  

                                    殷明辉
                             

                                 一



  我早就想暂时告别一下这座惠我衣食,同我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城市,我早就想暂时告别一下这座汽车废气浓度日甚一日,钢筋水泥建筑密度有增无减,人潮拥挤令人窒闷,喧闹之声震耳欲聋的大都会了……我想走远一点,再远一点,我亟需到广漠无人的原野上去释放一下自身。啊!我太需要去亲近大自然了,我随时期待着同纯净无垢的山水接吻,我象迷恋着久别的情人似地迷恋着这一切。然而,我却总是苦于没有机会去完成自己的夙愿,说来其原因既简单又可怜--我之所以一再隐忍迁就,不过为了在此间"讨点生活"而已,这与行乞者何异?小大之别而已。啊!冥冥中我的面前横亘着一扇巨大的无形的门,将我长年禁锢在里面,我身后有一双无形而又万能的手不分昼夜将我死死地拖曳住,我到底难于悚身一摇将它永远彻底摆脱掉。
  我终于获得了一个出走的机会,这一回,我不顾一切地暂时关闭了赖以谋生的店铺,暂时告别了朝夕相伴的妻子,独自登上西行的列车,开始了我平生最为奢侈的一次旅行。我躺在舒适的卧铺车上,不,更多的时间是倚窗而坐,贪婪地欣赏着窗外不断掠过的锦绣山川,我要饕餮地餍足大自然恩赐的视觉之娱。几个小时之后,柏条河、青白江、鸭子河、石亭江、绵远河、涪江、嘉陵江等我早年十分熟悉的河流一一被车轮抛在身后了。美中不足的是,我途中经过的大大小小的河流水量都极有限,即如涪江、嘉陵江也都见不到汹涌澎湃、涛声震耳的气势,时当农历五月下旬,按理应当正是江涨的季节哩。无庸讳言,"缺水"早已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连素称"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竟也无可奈何了……而我先前较为熟稔的田园风光、城市轮廓全都变得非常陌生起来,当年记忆中的旧貌一丝儿影子也找不到了,我充满惊喜却又满怀惆怅,我的心在新旧交替的大潮中猛烈地碰撞着。啊!跳跃式发展的步伐何其匆匆,急功近利趋向工业化的行为显而易见。步履蹒跚,畏首畏尾的群体注定一落千丈了。天色渐渐暗淡起来,列车在朦胧中投入秦岭山脉的怀抱,我最后了望了一眼窗外的景物,两旁虽乏蔚然深秀的林木,却也长满了各种灌木和新植的小树,其基调基本是绿色。我躺着却不能入睡,单调的隆隆的车声令我睡意全消,也许我不适应在动中进入梦乡吧。我的心潮随着车轮之翻滚而翻滚,我在思想着,说切近点,是在想念着我的儿子。他是我的独子,我此次出行主要是因了他的缘故。五年前儿子考入兰州大学求学,从此十余度往返于这条铁路线上,寒来暑往,日居月诸……如今,儿子已顺利完成本科学业,即将赴美攻读博士学位,今后要想再回兰州,已非易事。于是,儿子打来电话邀请我无论如何也要到兰州一游。其实,我们心里都很明白,此举完全是为了偿还夙愿。因为在儿子就读兰大期间,我曾不止一次念叨着要去看望他,结果,因了种种的原因,情随事迁,终未能实现这个愿望,我在儿子面前食言了,这给我留下很深的负疚感。试想,一个在他乡求学的学子忽然见到从数千里外赶来看望他的至亲,他该受到多大的鼓励和备感温馨啊!我该如何诅咒这充满缺陷的生活呢?我该如何诅咒陷入事务圈内不能自拔的自己呢?啊!在我还来不及去进行补偿的时候,这一切早又化作烟雾,消逝得无影无踪了。车轮碾在铁轨上不停地发出隆隆的响声……我仍然不能入睡,再过10多个小时,我便能见到亲爱的儿子了。
  当我从迷迷糊糊昏昏沉沉状态中清醒过来时,列车已经由陕西驰入甘肃地界了。晨光熹微,窗外景物尚较模糊,我用冷水漱洗之后,顿觉头脑清醒多了,远近山峦渐渐清晰可见,我沏上茶后默念着古人"清晨发陇右"的诗句,心情开始振奋起来,这是我平生第一次西行入陇。陇右的风光地貌是什么模样?丝绸之路的魅力究竟如何?一本大部头的写满人文历史地理山川的活书已经非常逼真地次第映入我的眼帘……
  碧空如冼,万里无云,东面山巅透过来的第一缕阳光投射在我急不可耐的脸庞上,我庆幸着自己的脚踪正在步入历史的长廊之中……眼前的实景与我的憧憬想象却完全相左,只见车窗外群山逶迤,绵延不尽,山体植被渐显稀疏,所有山峦都象遭了"鬼剃头"似的裸现出枯瘦刺眼的怪模样,愈往前走山上的树木愈见疏落,到后来与我擦肩而过的岗峦峰壑竟然连草都不长一根了,我的心底不禁涌起了几分悲凉。南风吹拂,骄阳似火,灼热的炎光似乎要将大地烤焦似的。偶尔,在山峦尽处散见的一些村落景致稍微好一些,从表面上看,村民们的生活状况还较质朴原始,令人联想起"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古诗句来。村落周围生长着旱柳、白杨、榆树一类的树木,给空旷贫瘠的大地平添了许多生气,田垅间待刈和正在收割的小麦兴许会给勤劳憨厚的村民带来温饱的希冀。村中的建筑以平房居多,样式简陋,老而且旧,墙体悉用黄土从地上直接夯筑而成,不需用石条或砖块作基础,过去本地方压根儿缺乏提供石条砖块的条件。这与西北地区自来干燥少雨,原本无需忧虑屋基会被雨水冲毁有关。我同时目睹经济状况稍好一点的村民在开始修建或已经建成砖砌的瓦屋及楼房了。但倘和内地相比,内地即使修得最孬的民居也比这儿修得最好的民居要高明许多。这儿村民们的住房条件的全面改观较沿海晚了近二十年,比之内地其余地区,至少也是十年左右的差距,但这有什么办法呢?这是地区差异使然,不是任何政府任何个人喊几句口号就能一蹴而就,圆满解决得了的问题。或许,操之过急,拔苗助长,反倒欲速不达,适得其反呢。正当我浮想联翩,不能自已之际,一幅幅雄奇壮观的画面不断地进入我的视野,在"西部大开发"的雄壮深沉的历史号角声中,宝兰铁路的复线建设正紧锣密鼓与时俱进地向前推进着,而另一条交通大动脉宝鸡到兰州的高等级公路也在争分夺秒地不断向前延伸着……中国老百姓有句口头禅"要得富,先修路",这句话强烈地反映了民众的愿望和心声。而衡量一个地区先进落后的标准,恐怕首先就要看它的交通及通讯设施了。让我们为西部人民奋起直追,高歌猛进的开拓精神热烈鼓掌吧!我紧靠车窗凝视着在烈日下挥汗如雨,忘我劳动的建设者们,我向你们鞠躬致敬!我正叼惠于你们的创造成果带给大众的福祉。
  为着把旅客安全正点地输送到终点站的崇高使命,列车马不停蹄地继续隆隆西进……烈日照临下的一丝不挂的群山羞愧地低头向后退去。天底下偶尔能见到一些骑在毛驴上晃悠着的行旅者和跟在驮着货物的马匹后面踽踽而行的甘肃老乡,偶尔经过一些小站还可见到三三两两肩挎布袋,衣衫不整,甚至有点邋遢的手杵竹杖,神色不定,不知道是从哪条山沟钻出来的正欲离乡背井,专事乞讨的大叔大婶。啊!好熟悉的面孔啊!这不正是我平时常见的那些可爱的"伸手大将军"们吗?我竟然走到他们的发祥地来了……唉!细想起来,世间还有什么比贫穷更为不幸的事呢?面对一张张连苦笑都挤不出来的面容,我能责怪憎恨自己的同胞吗?我有颐指气使呵斥自己同类的权利吗?我不能,永远不能;我没有,绝对没有。凡事易地则皆然,要得公道,打个颠倒,何况人生飘茵落溷谁能自我把握得住?假如我并非生长在温柔富贵之乡而偏偏出落在寸草不生的穷山沟里,甭说讨老婆,连供养自己都成问题,假如我自幼生长在衣服穿上身就不换冼,平日里洗头洗澡都属奢侈的所在,那么,也许我更要走在出门乞讨者的前列,亡命地攀上东去的列车奋力寻找摆脱贫穷的路子去了。
  列车迈着豪迈的步伐缓缓驶入兰州车站,黄河母亲敞开博大的胸怀欢迎又一批远方客人的到来。儿子早就在站台上迎候我了,他快步接过我手中的简单行李,同我有说有笑地步出车站。从读初中开始,儿子一直住校,大学期间更有两三个假期没有回家,一为参加军训,一为到北京新东方外语培训中心进行"充电",故他同父母相聚的日子实在太少,随时令我感到歉然。我将利用这次不可多得的机会近距离全方位地好好解读一下儿子,念及他不久更要远走高飞,此去不知何时才能同父母团聚,顿时产生恍若有失之感。其实,儿子已经毕业一年了,在此期间,他一边在兰州化物所上班,一边忙于办理出国留学的事,故同父母始终天各一方。他住在紧靠学校的一条小巷内的一幢楼房里,是租用学校一位员工的富余房,房子不算小,可容纳五口之家居住。有时儿子也转租一两间屋子给同学住,家具大部份是主人的,简单实用。电脑必不可少,电话是儿子出钱安装的,便于经常同父母保持热线联系。儿子花钱买了很多书籍,这些书籍成了他日后通向成功的阶梯。这条约有一公里长的小巷是典型的餐饮一条街,主要是卖莘莘学子们的钱,因为除了大牌的兰州大学外,里边还有一所中等技校,在校学生亦不在少数。由于市政建设需要占去了小巷的二分之一,我去的时候,只剩下"半壁江山"了。儿子在这一带生活学习达五年之久,故同许多家餐馆老板都很熟识了,有的老板甚至称呼他为老师或师傅呢。当晚儿子带我到一家由四川广元人开的川菜馆进餐,接待顾客的老板果然十分周到,令人顿生宾至如归之感,当他得知我是儿子的家严大人之后,立刻表现出几分肃然起敬的样子。
  次日,儿子先去研究所上了半天班,午后他提议陪伴我去游览黄河风景区,经过市区时我执意步行而往,这对我观赏兰州认识兰州大有裨益。初到一个地方,毕竟充满了新鲜感。
  黄河挟带着泥沙从青藏高原的群山万壑间奔来,浩浩汤汤地流过号称金城的西北重镇--兰州。迎面映入眼帘的是雄峙于黄河北岸白塔山上的白塔,在绿树掩映,夕晖照耀下分外抢眼。此塔始建于元代,到了明·景泰年间又进行重建,天然成为兰州的标志性建筑。而号称"万里黄河第一桥"的兰州黄河铁桥的雄伟气势更令游人留连赞叹不已……铁桥旧名镇远桥,前身系一座浮桥,由二十四只木船贯连于河面,冬拆春设,十分不便,且耗费人力财力颇巨。其在古代此地乃控制河西走廊及青海、西宁的交通要冲,"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史称陕西之路可通甘凉者,唯兰州浮桥,敌若据此桥,则河西隔绝,饷援难通,足见此桥实为一条极为重要的生命线。夏秋之季,河水暴涨,桥常冲毁;冬春之际,冰凌冲撞,亦常冲桥。迨至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始采用新型材料将此桥改建为固定的铁桥,且工程系由德商泰来洋行负责承建,而物资运输、施工等悉为我国承担,各地民众用骆驼、大轱辘车等原始运输工具,远涉千里,最远者东至天津运来架桥所需材料,其场面当是相当感人的。铁桥于1954年再度进行加固维修,其上架以弧形钢架拱梁,遂成现在固若金汤美观大方的模样了。由于载重车辆日繁,该桥已经不堪重负,所幸在上游不远处已开始另建一座现代化桥梁以取代该桥。不久的将来,铁桥将只作为供行走观赏的步行桥,然其作为地区标志性建筑将永久保留下去。我站在铁桥中央,对着滔滔的河水,瞻望四顾,不禁大发思古之幽情,遥想古代"丝绸之路"上络绎不绝,驼铃叮铛的队队商旅不正是从这座桥上缓缓通过的吗?那些如诗如画的场景早已化作历史的烟云,徒给后世骚人墨客留下靡有穷尽追怀咏叹的品料。
  我同儿子更逸兴遄飞地登上黄河游艇劈波斩浪,游目骋怀,饱览两岸粗犷雄奇旖旎迷人的风光,这恰恰是我居住的那座城市所领略不到的呵!倘有人问我:"今日之游乐乎?"我会不假思索地答道:"乐!不思蜀矣!……"
  最后,我们徐步来到黄河南岸的巨型石雕"黄河母亲"塑像前合影留念。杰出的艺术家们为我们打造了一尊贤良美丽,端庄慈祥的永恒的母亲造像,让四方炎黄子孙都来慎终追远,凭吊寻根……啊!母亲啊母亲,你是黄河的化身,黄河就是你!你就是黄河!离开了你,炎黄子孙迨将萍飘梗泛,孤苦失依。黄河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圣河,抛开了你,我民族的历史将不成章句。啊!母亲,我来了,喜跃抃舞,载欣载奔,让我大声地呼唤你,让我目不转晴地端详你。母亲啊母亲,你怀中嬉戏的婴孩非我而何?不,非全体炎黄赤子而何?母亲啊母亲,我炎黄族类之藩息蓄藏生生不已殆将永远沾溉得益于你的倾情奉献博施普济乎?母亲啊毋亲,我要紧紧倚偎在你身边,我愿终身沐浴在你春风化雨般的慈光之中……啊!凝聚我民族精魂的慈母啊,鼓舞我民族中气的女神啊,让我双手合十,一万次地对你馨香祷祝顶礼膜拜吧!我儿子在旁咔嚓一声按动快门,我的这张礼拜黄河母亲塑像的照片便永远嵌入我生命的年轮中。
  我到兰州这几天正好遇上大学毕业班学子们即将离校,大照毕业照的阶段,我便有幸目睹了无数圆满完成学业,满面春风,身着大方素净,潇洒矜持的"学士服"的男女学士们。他们穿梭于校园之内,选取最佳位置,或单独留影或集体合照,风吹衣动,如彩蝶翩翩,来回飞舞。说实话,这是我平生所见最美的服饰,任何妖艳昂贵的服饰都不能与之相比。我坐在校园石凳上静静地欣赏着这一年一度高等学府独有的风景线,我尽情地分享着眼前这些不相识的优秀学子们的喜悦之情。我在沉思之余提出一个假设:倘若一个社会着学士(当然更包括硕士、博士在内)装的青年越来越多,那这个社会的进步腾飞必然指日可待;反之,假如一个社会着制服戴大盖帽的人越来越多的话,那这个社会肯定毫无希望,最终必将彻底崩溃无疑。
  这几天这条小巷是够热闹的了,仿佛临近过年似的,这是因为即将离开校园的兰大毕业生们到了中午或晚间纷纷相邀到这儿的餐馆来叙谊话别,弹冠庆贺"社会通行证"--本科文凭的成功到手而举杯。是啊,怎么能不庆贺呢?在一个唯文凭是认的社会里,离了它,所有就业门道便会毫不留情地对你亮起红灯……怎么能不痛痛快快地庆贺一番呢?在一个"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现实社会里,作为一个侥幸没有被挤下桥去的幸运儿,一路题海书山,斩关夺隘,其间要经过多少艰苦努力才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啊!质言之,今之学子比起旧时秀才们的"三更灯火五更鸡""十载寒窗无人问"的境况犹有甚焉。我每经过这里一次,心灵就要受到一次强烈的震撼,而印象最深的一次便是我离开兰州前一天的中午。那天,广元老板开的那家餐馆座无虚席,热闹异常。我举目一看,与会者全部是兰大毕业生,男女均有,济济一堂。会逢其适,我正好在邻座用餐,眼见青年朋友们鱼贯而入,依次坐定。我饶有兴趣地旁听了有的同学热情洋溢的祝酒辞,其中真不乏温文尔雅,聪颖幽默之士。我走出餐馆欲行又止,仿佛被一块巨大的磁铁牢牢吸住,学子们的纯真无邪将我彻底打动了,我真想叨陪末座,融入其中,虔诚地接受一次真情的洗礼。但这显然不能,我这个陌生的长者倘若唐突其间,或许只会焚琴煮鹤,大煞风景呢。于是, 我只好伫立窗外檐下,对着他们久久地行着注目礼。稍后,我悻悻地回到儿子的住所休息。再稍后,儿子电召我到市中心某处同他会合。在我重新经过广元老板开的那家餐馆时,一看时间已近下午四时了,使我非常吃惊的是,刚才在这里举行午宴的学子们依然曲终人不散,他们个个热情饱满,碰杯之声不绝却并不见有人醉倒,谁也没有借故离开的意思。杯盘狼藉,洗盏更酌,广元老板的服务质量是勿庸置疑的。这时宴会再次掀起高潮,大学生们相互挽紧手臂反复唱起《友谊地久天长》的歌曲,这场面实在感人,令我久久难忘,唏嘘不已。正在这时,校方派人来通知应走的同学立即返校收拾行李准备登车。情意绵绵的分别宴会遂戛然中止。面对此情此景,我在想,人生临歧,动如参商,有的同学或许终生再难相见了。      
  我到兰州一晃就是几天了,儿子每天奇忙,颇有日理万机的味儿。目击一批批像是被"打批发"似的送出校门迳往火车站的返乡男女学士们,我这个"爆眼子"老头儿自忖也该走得了,我暂时要同儿子分道扬镳一些时间,尽管亲如父子,我和他的人生路线却不尽亦不可能完全相同。唉!儿子实在太忙了,今又远行在即,诸事待办,老师同学朋友,饭局约会酬答,纷至沓来,穷于应付。我既给儿子帮不上半点忙,他也不可能全天候陪伴我游玩,何况他已经陪伴我登眺过皋兰山及征西大将军霍去病驻扎过的五泉山,他已经尽够了人子之道。他的时间如此紧迫,如此宝贵,我不能再去占用他的时间了,我留在他身边或多或少会给他增加一些麻烦。眼下既然出了门,十天半月,千里万里,家中即使火烧房子我也丝毫不起作用了,不如借此机会杖策西行去游历一下蜚声世界的敦煌莫高窟罢。儿子倒是非常赞同老爸的动议,他一再叮嘱我注意身体和安全。他为我配备了一台较为高档的望远镜,一部照像机,又手把手教会我具体的使用方法,他还把可以随处取用现金的牡丹卡也交给了我。这一来,我在原有的出门基础上又增添了不少"精良装备",庶几乎可以"攻无不克"了。
  华灯初上时分,儿子和他的女友将我送上兰州至嘉峪关的卧铺车笑吟吟地目送我远去……这情景一如我在成都车站一次又一次目送儿子远去一样,只是时间地点对象不同罢了。更为不同的是,儿子身边增加了一位女朋友,这是他的同学,同他一样亦将赴美攻博。啊!儿子什么时候交上女朋友了,我怎么一点儿都不知道呢?啊!假如……那么,我家生活的乐章又将增添新的音符了。生活是多么新奇和丰富啊,它正在不断谱写和创造着新鲜的内容。兰州滨河大道上的最后一道灯光消逝在我深情的颙望之中,四周黑黝黝的,什么也看不清。我现在不须顾虑什么了,我获得阶段性的解放了,我以文学朝圣者自诩,我正在实现我走远一点再远一点的夙愿,我将义无反顾,痴迷而又执着地上下求索寻访我心中神圣但却缥渺的诗歌毗卢遮那……

                                  二  


  黑夜紧紧包裹着大地,将一切真实隐去,列车高擎"夜行之烛"加足马力,向黎明奔去……当宇宙揉着惺忪的睡眼醒来的时候,煜煜大光照彻天地,光波所被,一切万有都被激活了。列车哼着动听的曲子缓缓漫步于"河西走廊"上。对!不要那么匆忙,越走得慢越好。"河西走廊"啊,过去我只能在教科书上读到你,现在你竟如此真实,如此鲜活地呈现在我的面前,我伸手就能触摸到你的肌肤,侧耳就能听到你的心跳……我欣喜之情真是难以言喻。
  由兰州往北,翻越祁连山东段向东南延伸的山脉--乌鞘岭,一片广漠无际的大戈壁扑面而来。乌鞘岭原名乌沙岭,因岭上沙石多呈乌黑状而得名。乌鞘岭是我国地形、气候、农业上的重要分界线,山上气候变化剧烈,风雪雨雹于一年四季中轮番交替不息,茫茫戈壁到此为止。翻过此山,其东面便是一望无垠的良田牧场,宛如塞上江南。从这里开始,驰名遐迩,绵延一千多公里的"河西走廊"渐渐露出它的尊容……也许,我的梦幻之旅才真正开始呢。离开兰州约10个小时后,我的坐骑不紧不徐地奔驰在武威的地界上,武威是一座有2000多年历史的名城和古"丝绸之路"上的一大重镇,它的南面紧靠祁连山,北依腾格里沙漠,再过去一点就进入内蒙古的地盘了,故有"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之称。武威古称凉州,远在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时,这里便是民族贸易的集散地。东晋十六国汉族张轨所建前凉;前秦骁骑将军吕光所建的后凉;鲜卑所建南凉;匈奴所建北凉等政权先后在此建都。唐代这里曾是河西节度使的驻地。不同寻常的历史以及肥沃的土壤,温和的气候,遍布的绿洲使其享有"银武威"的美称。而武威的得名乃在中国国力最为鼎盛的西汉武帝时期,寓有汉朝军威在此得到宣扬之意。
  走进碧草茵茵、佳木葱笼的天地,连眼睛和思想都变成绿色的了。铁路和公路两边不时掠过一排排虬枝霜干,婀娜多姿,浓阴蔽日的树木,那就是我心仪已久的胡杨树了……啊!风情万种的胡杨树在南风的耸恿下正狂放不羇地跳起了"脱衣舞",那些正在驴背上轻轻吟唱的诗人和倒背画板跋山涉水为壮丽山川立传的丹青妙手;那些尽日枕着五线谱睡觉的乐师和留着披肩发浪迹天涯的摄影师被撩拨得疯癫失态忘其所以……啊!胡杨树,你树中的高士,木族的尤物,你会唱歌的神树啊,离开这里,再难见到你的幽踪矣!但是,胡杨的禀性是冷若冰霜,伟岸倔强的,它永远拒绝劫掠,拒绝迁移,你要亲近它的芳泽,就必须花点代价,不辞千里,走进河西。我频频举起望远镜,我要把目力能及的美景永远库存于脑际……
  从兰州到武威途中不时可以看到残存的古长城,或断续蜿蜒于荒凉的莽野之中,或历历绵亘于星星点点的绿洲村舍之间。武威境内的汉长城长达80余公里,城垣之外就是蒙古高原。当年,正是这些宛如长龙的先民们用血肉之躯夯筑而成的土墙有效地阻止了外族的入侵,成为中外闻名的军事设施。遗憾的是,这些向征着我们祖先坚韧不拔辉煌业绩的遗迹如今已是遍体鳞伤,惨不忍睹了,倘若我们再不进行局部的抢救和修复的话,那么,在风雨烈日侵蚀人为破坏沙漠化进程不断加剧的过程中,汉长城将在不会很长的时间里消失殆尽,后世的吊客将只能在历史的迷雾中彷徨彳亍,咨嗟太息不已……
  绿色的山丹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我这个远方游子,山丹周围的山岭是光秃秃的,山丹的原野是绿色的,山丹的景色如诗如梦,而山丹的民歌就更会让人如痴如醉一步一回头了。哦!假如火车在这儿抛锚,停上两三个钟头就好了……在广袤无边的漠野里,在凄迷茂盛的草丛中不时可以看到生龙活虎仰首嘶天的马群,但这比起55公里外的山丹军马场的盛况只算是渺乎其小焉者了,可惜我此刻不能前往"躬逢其盛"。不知何时才能够去圆这个梦呢?
  野风吟唱,天籁交响,列车载着我向另一座历史名城张掖走去。荒漠中的绿洲--张掖在满眼的戈壁黄沙中生出一大片水草丰盛,阡陌纵横的绿洲,顿时让整个河西走廊焕发出勃勃生机以致于产生了"不望祁连山,错将张掖认江南"的谣谚。张掖古称甘州,源出祁连山的黑水河流经其地,滋润着这里的山川大地,充足的日照使庄稼能够茁壮生长,自古即为河西粮仓,丰厚的物产使之享有"金张掖"的嘉名。富庶的土地引起历史上众多民族争相抢夺,远在夏朝时,张掖为西羌领地,公元前12世纪张掖为西戎所占,公元前221年大月氏放牧于此,其后匈奴占据此地,公元前121年征西大将军霍去病大败匈奴,在此设立张掖郡,汉武帝欲以此"断匈奴之右臂,张中国之臂掖"。匈奴败北远遁,尽失河西水草肥美之地,经济受到很大的损失,故匈奴人歌曰:"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藩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至十六国时期,张掖一度成为北凉国都。隋朝正式改为张掖县,公元609年,隋炀帝在此举办"万国博览会"大大提高了张掖的知名度。但到唐"安史之乱"后张掖又被吐番占领,延至公元852年,张掖好不容易才被张仪潮收回。至五代时,又被回鹘所占。如此征战直到元灭西夏,统一中原后,始趋平静。张掖可谓多灾多难,命大福大。据说,著名的意大利旅行家就在这相对稳定的太平繁盛之日在张掖居留了一年多的时间,张掖的魅力可见一斑。张掖有众多的古迹和佛寺,可惜我这回不能一一拜赏了。黑水河迂回无滞地向着下游缓缓流去,岸边长满了胡杨、旱柳一类的树木和丛丛芦苇,这景致比起江南水乡和川西坝子也丝毫不觉得逊色,然其水质的清凉纯净程度,却是彼处所不能相比的了。黑水河的水源来自祁连山脉的大雪山,在河西走廊上行走,祁连山脉始终与人相伴,那皑皑白雪终年不化,在阳光照映下尤觉分外晶莹耀眼。
  张掖被列车的匆匆脚步甩在身后了……戈壁滩复以强大的阵容从四面合围而来,两侧很少见到村落和人烟了,孤独的列车迳自低头赶路,它偶尔吼鸣几声,以显示其坚决要冲出死灭一般寂静的戈壁滩的决心。横空出世雄立漠原的祁连雪峰骄傲地俯视着在瀚海中挣扎爬行的游龙……啊!祁连山,你是那么冷峻,又是那么温情,古往今来,河西走廊上的商旅过客无论走出多远,蓦然回首,却见你依旧原地不动地对着行人微微颔首呢,这可算得是河西走廊上的又一奇观了。
  再往前走,便是令行人"闻香下马"的酒泉市了。这时,"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的诗句(杜甫饮中八仙歌)便自然而然地冒了出来。顾名思义,酒泉这名号当与酒相关无疑,事实确也如此。酒泉古称肃州,自公元前5世纪起,它便是中原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的交通枢纽,到了汉唐时期则发展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中转站,其建制至今已达2100多年。酒泉的得名是因汉武帝宠将骠骑大将军霍去病之故。当年日益强盛的匈奴犯境甚嚣,霍去病奉武帝之命,统领20万精兵远征匈奴,与其主力决战于焉支山(一作胭脂山)下,一场恶战,匈奴大溃,从此一蹶不振。武帝闻讯大喜,遣使赐御酒一坛,白银10万两,霍去病将白银分赏将士,将御酒倾入泉中,与众同饮。这则令酒泉人引以自豪的故事,流传千古,至今不废。而酒泉市泉湖公园里的那股"酒泉"依然汩汩流倘,仿佛在向人诉说着如烟往事。卫星发射中心的建立更使酒泉声誉日隆,名满寰区。行色匆匆,我从酒泉境内侧身而过,浓郁的酒香及厚重的人文令我频频回头,仰止不已。
  骄阳似火,黄尘轻扬,我的坐骑不知疲倦地驮着我向万里长城的西端亦即起点的天下雄关--嘉峪关驰去。日头收敛起它的炎威,晚风哼唱起"悲怆圆舞曲"……不知什么时候我身后已经没有一个旅伴了。夕光照耀下的灰褐色的戈壁滩似乎永无尽头,偶尔瞥见的一两片绿洲显得那么孤立无援。当依然炫目的残阳渐渐向地平线靠拢的时候,我的心绪忽如晚风吟啸下的沙粒不住地狂舞起来,落日染红了西天,路的尽头天地相连处横亘着一条无始无终整齐划一的直线。啊!大戈壁倘若除掉"缺少乳汁丧失生育能力"的致命弱点外,那它不就是一个美艳硕壮的少妇,泱泱可风的大平原么?然而造物主偏是不公,他把过多的雨量"倾斜"到东南一带,岂料它的厚爱反让那里洪涝成灾,而它对嗷嗷待哺,水比油贵的西北漠原却吝啬到一毛不拔的地步,于是就象人世间贫富不均,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现象一样,造物主竟也敷衍了一幅湿者愈湿干者愈干的惨烈画面使无能为力无可奈何的人类只有扼腕长叹而已。羲和鞭着日车将我赶入黑夜,在它最后到来之前,我赶紧躲进了一个叫不出名字的绿洲小庄里。黑夜象磐石一样压在我的身上,在这黄沙弥漫,悲风四起的大漠中,我只得拼命拔动铮铮的铜琶,让这镗鞳雄壮的大音去振奋幽寂的生命。当长庚星呵欠连天昏昏欲睡之际,东方的启明星唱着黎明的欢歌,精神抖擞地接过它的位置,一切又将重新开始。哦!新哟,全都是新的哟,那些昨天还感到狰狞可厌的戈壁滩在初日照临下竟也现出了几分憨厚的稚气。大戈壁所独具的那种苍茫宏大,一望无际,时如万马奔腾时如波涛起伏的气势是平原丘陵人烟稠密地区所根本感受不到的,有时它会突然给你带来惊喜!有时更会让你爆发激情……
  巍峨壮观,雄视千古的嘉峪关终于出现在我的视野中了,我将望远镜遥遥对准关楼雉堞,我的心一阵狂跳不止……我三步并作两步走,恨不得立刻登上多年神往的关楼去轻轻抚摸历史的纤绳,去静静地闭目聆听关楼檐角的风铃弹唱业已逝去的往古脚音……让我们将眼光投向远方,投向历史隧道的深处去罢。嘉峪关的设防始于汉代,依山凭险设置"玉石障"又称"遮虏障"。当公元1372年亦即明洪武五年之顷,战功赫赫,大破元军的有明开国元勋征虏将军冯胜身披战袍,横刀勒马于嘉峪塬纵目四望时,一座颇具战略眼光威震华夏的杰构便在历史伟人睥睨六合那一瞬间初现端倪了。南面的祁连山钭刺长空,西面的戈壁滩浩如烟海,北面崚嶒刻削的黑山俨如天然屏障,东面流淌着潺潺清泉的片片绿洲一齐被将军囊括入胸间。嘉峪塬仿佛是河西走廊上的中流砥柱,于是他决定建关于此,用以抵挡桀骜不驯的蒙古瓦刺族的骚扰入侵。于是嘉峪塬周围沸腾了,那些慢悠悠吸着旱烟的驼队队长和马帮帮主闲不住了,无数的守边将士会同四方民众齐心协力万众一心在这荒无人烟的漠原上掘开了第一锹土,铺上了第一块砖……噫!我中华岂乏能工巧匠乎?岂乏勤劳智慧的"打工族"乎?还有那些开凿过榆林窟、千佛洞、五个庙石窟的宗匠们的后裔也闻风而动裹粮相从纷纷汇聚到当时的"军区司令员"麾下,在其高瞻远瞩的统一部署下展开了一场气壮山河空前浩大旷日持久,足以让后世史家淋漓尽致大书一笔的创造活动。在荒凉的戈壁滩上修建如此规模宏大的工程,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但是,富有献身精神的"先进生产者"和"劳动模范"们知难而上忘寝废食群策群力,不断创造出人间奇迹。他们在一顶顶帐篷一盏盏酥油灯下反复研究着一张张"雄关施工图"。为了节约运输成本和减轻人工劳作之累,他们不断"挖潜革新"发明了"冰道运石"、"山羊驮砖"等巧妙方法,有效地保证了工期进度及优质完美的工程质量,6个多世纪的时间检验便是强有力的证明。今天我们完全有理由这样评价历史:长城的伟大并不在于彼时当政者的抉择,而在于人民的智慧在长城之上永远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众多创下奇迹却没有留下姓名双手长满茧疤额上刻满皱纹的工匠伴随着历史的脚步悄然远去了……只给轩辕子孙留下一幅大气磅礴的作品和一组"信得过"工程。
  历书翻到1395年亦即洪武二十八年,为了加固长城,修缮边墙,关城建设的继踵者们又在河西走廊上修建起了50余公里的城墙与长城相连,浑然一体,用以断开戈壁,连接南北两端的山峦,即关城南面的红山祁连,北面的黑山嘉峪。在尔后长达168年的不断完善不断修建的过程中,嘉峪关始建成我们今天见到的这种规模。而关楼的修建则属弘治八年即公元1495年的事,今天我们见到的嘉峪关建筑群便是那一时期逐步完成的。嘉峪关关楼为正方形,设有内城、外城和瓮城,布局谨严大方,易守难攻。由东至西共有三道城门--嘉峪关门、柔远门、光化门,其上耸立着飞檐翘角,金碧辉煌,高达17米的三层三檐式城楼,三楼凌空对峙,遥相呼应,甚为壮观。关城之上设有箭楼、敌楼、角楼、阁楼、闸门楼十余座。此外,城内还建有游击将军府、井亭、文昌阁、关帝庙、戏台、牌楼等附属建筑与城墙共同构成了壁垒森严的军事防御工程。
  我在关城上久久徘徊,我几度登上关楼又几度走了下来,好像在历史的镜框中走进走出似的。我心潮起伏,难以平静,触景生情,自然而然地想像起古代关外铁马金戈,攻守厮杀,箭如飞蝗,硝烟弥漫的战争场面来……这时一阵大风吹过,关下骆驼不住的鸣叫声打断了我的沉思,于是我走下关楼,走到骆驼的主人面前。这时,昊天之下除了一群骆驼,就只剩他和我两个人了……这时,除了远处公路上偶尔传来一两声汽车喇叭声外,一切就跟古代完全一样了,我忽然产生一种奇思异想:假如我不是活在现代社会而是生在远古的某个时期,而骆驼主人就是当今关下某自然村的一位村民;假如骆驼主人是一位道道地地的葛天氏之民,而我实实在在是一个现代人,我们在时空错位的交叉点上,该怎样去进行交流对话和沟通呢?也许,这有点太富于戏剧性,或者简直不可思议。夕阳西下,一幅"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动感画面跃入眼际。路断人稀,空旷的漠野上只有我和骆驼主人四目相对,除了骆驼的鸣叫和风的阵阵呜咽声外,天地一片祥和静谧……我忽有所悟"眼前有景道不得",这不正是我平时向往追求的那种返朴归真的境界吗?
  辞别雄关,我的坐骑直奔安西而去,公路两旁的戈壁滩愈显辽阔雄奇,山形地貌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远近山峦全是光秃秃的,山峦同戈壁互相表里,呈现出令人望而生畏的干旱荒芜的景象。我乘坐的中巴车以平均时速100公里的速度奔驰在陇西大地上,坦荡如砥的沥青大道在茫茫戈壁滩上向前无限地延伸着,同内地相比,由于公路上车辆相对减少,即使技逊一筹的驾驶员在这里也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的。由于日照强能见度高,眼睛能够看到很远的地方,但强光有点刺目,驾驶员和乘客都戴上遮避强光的墨色眼镜。沥青路面的质量非常之好,尽管在烈日高温下,丝毫没有出现软化的痕迹。天上不见一丝云彩,烈日仿佛要将沙粒烤化似的,偶尔见到几条河流沟渠,但全是干涸的。我的嘴唇开始干裂,出现口干舌燥咽喉不适的症状,我手中捏着的湿毛巾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变成干毛巾了。雨水简值成了稀世之物,听同车旅客讲,它已经将近半年没有光顾过这一带了。呀!雨水呀,雨水……呀!冰呀,雪呀,霜呀,露呀,一切与水相关的品类呀,你们全都被炅日的淫威唬得不敢露面么?啊!水,水,生灵之负载,万类之所依,上善之所居,你在那里?世间最珍贵者云何?不是珍珠不是玛瑙不是珊瑚不是翡翠不是珠宝不是黄金,原来就是你这最为平常最为下贱最不起眼的水呀!慨乎"水也者,不可须臾离者也。"水同文明的关系宛如一对连体姊妹,地球上不少繁华遗址正是因为水源枯竭,文明才跟着断流的啊……其实,我们这个世界并不缺少什么的,我们不缺劳动力,我们不缺建筑材料,我们不缺金钱,我们不缺进取之心……我们唯一不足者就是一个水呀,啊!水啊水,为了你人类竟至怒目相向,六亲不认,为了你人类隐伏挑动战争之可能。啊!水水水,没有水,一切无从谈起,有了水才有勃勃的生机,有了水才有绿色的希冀,才有金色的憧憬,有了水才有女人才有婴儿才有歌声才有梦才有缤纷的世界啊……然而眼前的景象是多么令人感到窒息绝望啊!联想到黄河的频繁断流及其大小支流的捉襟见肘底蕴不足,虽身在烈日之下亦不禁不寒而栗。
  绿洲是唯一能给旅行者带来希望和慰籍的所在。当身心疲惫视觉疲劳时,那苍穹之下遥遥在望,最后终于同你接近的不可多得的分布在茫茫戈壁滩上的绿洲会让你大受鼓舞,精神陡增的。与戈壁漠原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在绿洲区域内我们看到的是一幅田园牧歌,羊牛下来的充满诗情画意的景致。遗憾的是好景不长,当你走出绿洲不足一箭之地便又陷入生命遁迹的戈壁重围了……啊!千百年来,绿洲和沙漠不即不离若即若离比邻而居片刻不停地在跳着进进退退的舞蹈,有时绿洲跨前一步,沙漠暂时后退几步,但是多数时间却是沙漠望风披靡,绿洲溃不成军最终被流沙踩在脚下,卒至销声匿迹。那些世代居住在绿洲里的子民们不得不卷起包袱洒着热泪另觅栖身之所去了。
  目前沙漠化进程正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进度吞噬着华夏大地,百年之内我们便有可能丧失一个中等省份那样大的地盘,如何有效遏止凶猛沙龙的肆虐,全力保卫幸存的绿洲业已成为我们无法回避必须正面交锋的课题了。我带来的水早已饮尽了,我的坐骑风驰电掣般地穿行于戈壁与绿洲之间,我的驭手紧握着方向盘眼睛始终坚毅沉着地平视着前方,他的肌肤早被太阳晒得油黑发亮,他身上洋溢着西北汉子特有的风采。
  临近黄昏,汽车跨进安西地界,风提高嗓门向远道而来的客人致欢迎辞!红柳象一群野性十足的女人聚集在公路两旁的旷野里随意舒展腰肢娑婆起舞,不时给匆匆赶路的粗心男人抛来媚眼。安西地处甘肃西北顶端的疏勒河畔,距中原已近万里之遥了……倘再策马西行不远便进入古代西域诸国的地盘了。我揣想当年为了认真贯彻"和亲政策",深明民族大义的乌孙公主怀抱琵琶在马上悲吟着"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常思汉土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还故乡。"的歌词或许也是迎着这苍劲刚烈的疏勒河风从这里挥泪西去的罢……啊!乌孙公主的歌声是何等悲怆啊!以至于今天的读者仍要掩卷唏嘘,陪上几滴眼泪呢。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故安西多风,一年四季大风枭鸣不停,聪明的安西人便利用这一优势建起了风力发电站。由于视野开阔,老远就望见一排排乳白色的外形略似水车状的硕大无朋的螺旋桨在风中挥舞巨臂摇曳启态舒卷自如地跳着天字第一号的大方洒脱舞,如此粗放浪漫的舞姿只有在安西这个天造地设的大舞台才排演得出来呢。这是自然妙造和人工机械的完美结合的画面,遂成安西一大奇观,引得许多人跳下车来留连欣赏,摄影存念。假如你欲一睹芳姿的话,就请不辞遥远,快到这春光未泄的安西故道来吧……
  安西是一座边陲古城,但又是一座年轻的新城,城中街道建筑早已旧貌换新颜,只有城边为数不多的低矮"干打垒"民居,尚可依稀想见其旧年身影。安西城虽处大漠之中,但却被绿洲簇拥着,为了同沙漠进行不懈的斗争,安西人近年更是大力开展轰轰烈烈的"抗沙造林"运动,我深信勤劳勇敢的安西人一定能缚住"沙龙",变害为利,未来的安西一定更新更美。
  黄昏渐渐来临,大漠落日瑰丽无比。中巴车歇足气加足油后,再贾余勇向着我此行的目的地,丝绸之路的中转站--敦煌驶去。安西至敦煌还有100多公里的路程,途中除了偶尔见到一两片绿洲外,基本上没有人烟,山峦并不很高,断断续续地横列在公路两旁。山上草木绝迹鸟兽断踪,嶙峋怪状犬牙交错的崖壁残留着风雨侵蚀斑剥脱落的痕迹,有的地段,形貌更见丑陋,活像魔鬼啃剩的骨头,胡乱堆积在一起似的。我想这些可怖的山头恐怕从来没有人去攀登过吧。流沙不时漫上公路,养路工人们就想出一个以沙挡沙的办法,他们在公路两侧垒起一排排沙堆,远远望去就像乱葬岗子似的,此举恐亦收效甚微,但舍此又别无良方。在公路两边植树造林的想法似乎过于天真,因为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树苗的成活率几乎为零,我们只好付之一叹,去诅咒造物主了。沥青路面的质量始终良好,车行其上毫无颠簸的感觉。百余公里的路途上人迹渺渺车影寥寥,比起内地严重堵车的状况,真算得别是一番天地了。
  当一大片郁郁葱葱的绿洲和一道玲珑别致的仿古牌坊先后进入视线的时候,我积年仰慕的历史名城--敦煌终于到了。敦煌犹如一座巨大的露天博物馆,其中深藏着卷帙浩瀚的典章文物艺术精品雕塑杰构历史遗迹,它正洞开石扉,欢迎你的到来哩。让我满怀虔诚地遨游其间罢……

  三
  敦煌在北魏时期改名瓜州,后来又称沙州,唐以后一直称敦煌。古人云"敦者大也,煌者盛也"。在漫长的古丝绸之路上,无论西去东来的各国使者,戌边将士,游方僧侣以及络绎不绝的队队商旅抵达敦煌之后都要稍事修整,敦煌遂成为中西交通的"咽喉锁钥"。自西汉设郡到西晋末年的数百年间,丝绸之路虽几度兴废,但敦煌却日显繁荣景象,逐步发展为西北军事政治中心和文化商贸要津,成为"华戎交会"的大都会。丝绸之路在唐朝臻于鼎盛,敦煌亦因此发展为繁华富庶之地。元季以降,千里河西渐失光彩。明朝政府关闭了嘉峪关,徙百姓于关内,敦煌竟然演化为不毛之地。大清王朝进一步推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国势日危,最终沦为列强欺凌宰割的对象,汉唐盛世积极向上的文化特质消亡殆尽。惟敦煌因地域偏远,气候干燥有幸保存下来数量可观的文化艺术瑰宝,无可置疑地证实了中华民族曾以如此雍容大度的开放心态,造就出的一世繁华。
  莫高窟是我首先要去拜谒的地方,经过一整夜的养精蓄锐,次日一早,我先去联系好导游,随即登上他的车子直奔目的地而去。敦煌的出租车司机本身便是导游,他们对外地旅游者非常热情友好,极少有乱宰客的现象。市区不是很大,眨眼功夫汽车便驶出城去了,行至被戈壁三面包围着的敦煌机场,汽车向右拐弯加速前进。晴空万里,山河大地表里明澈,我怀着极其崇敬的心情,行进在"朝圣"的路上,这条孤零零的柏油便道将我引向鸣沙山东麓的一条在荒漠中极难见到的山沟里,便道两旁仍是沙丘和戈壁的天下,不见一个人影。大约半小时后汽车停在一组颇有气派的现代建筑面前,这便是莫高窟的外围了,这儿距市区25公里。莫高窟位于漠高乡内的鸣沙山东麓下的宕泉河边。在古代鸣沙山又称作漠高山。"莫高"二字有两种解释,一为"大漠之上莫有其高者";另为"地处莫高乡"之故。因了宕泉河水的滋养,黄沙覆盖满目荒凉的莫高乡境内竟然存在着星星点点的绿洲,举世闻名的文化圣地--莫高窟便掩映在一大片高大的乔木背面。啊!莫高窟,你虽然僻处荒远的大漠之中,却总是长年车马不绝,游人如云,其中还有不少外国游客,是什么原因使得你如此魅力无穷身价百倍呢?宕泉河岸边矗立着几座乳白色的精美绝伦的佛塔,在阳光照射下十分引人注目。跨过宕泉河桥,步入一道书有"莫高窟"三个遒劲大字的牌坊后,一座依崖而建的丹楹刻桷,雄伟壮观高达9层的阁楼赫然入目,这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顿时,一种不可抑止的庄严神圣感油然而生。莫高窟系融建筑、彩塑、壁画三者于一体的立体艺术,是一座位驰名遐迩的佛教艺术宝库,享有"东方艺术明珠"之称。莫高窟俗称千佛洞,现存石窟700余个,雕塑3000余身,壁画4500余平方米,数量之多,内容之富,令人叹为观止。以建筑论:窟形建制分为禅窟、影窟、殿堂窟、穹隆顶窟等多种形式;以彩塑论:分为影塑、浮塑、圆塑等手法;以壁画论:分为佛教史迹画、经变画、尊像画、供养画、故事画、山水画、建筑画、装饰画、动物画等不同内容。以上内容系统反映了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余个朝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多个方面。尤为难得的是壁画虽经历年风沙侵蚀,仍然保持着鲜艳的色彩,清晰的线条,给后世子孙留下一份无价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因为种种原因,我去那天有关方面只对游人有选择性地开放了10多个主要洞窟,我有幸参观了96窟高达33米的弥勒佛塑像,130窟高达26米的善跏趺坐弥勒佛塑像,窟内除了巍峨佛像外便是四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的壁画了,仅一个洞窟包涵的内容也足够一位专家去琢磨十天半月的了。另外,其它洞窟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壁画以及最负盛名的栩栩如生的伎乐飞天造像,敦煌独有的反弹琵琶伎乐彩绘也在高水平解说员的引领指点下浏览了一通。同所有游客不同的是,为了加深印像,我又加入下一批参观者行列,倾听另一位解说员同样引人入胜的娓娓诉说,醉心留连不欲遽去,我想或许此生再难有机会旧地重游了。离开宝山之前,我顶着烈日在宕泉河边徘徊了一阵,又回到莫高窟前面的树阴下坐了很久,面对巍巍宝山,仰视历代先民为后世奉献心灵的圣地,我们除了大声赞叹,竭诚致敬外,实在找不到更为合适的词汇来表达敬意了。倘若将莫高窟内多达3390尊,大到30多米高的巨佛,小到10多厘米的供养菩萨的彩塑依次排列成行,沙漠中将出现一支望不到尽头的神佛队伍;倘若将洞窟内的壁画以1平方米为单位展开排列,沙漠中便会出现一座45公里长的艺术画廊。这是何等气势恢宏的鸿篇钜制,这是何等真实不虚超轶绝伦的艺术瑰宝啊!历代的无数宗匠和优秀先民们倾其心力,不计功利地在沙漠中延续着文化和艺术的生命,为我们奉献出如此丰厚圆融的"精神产品",使我们为之骄傲,引以自豪。然而,骄傲之余,我们是否应当扪心自问反躬自省一下呢?我们总不能住在城市里的空调房间内借助于现代高科技为当世和将来的子孙打造出一片"文化沙漠"的天地罢?我们的能耐总不致于尽给子孙遗留些"炒作成果"、"仿古赝品"、"快餐文化"、"戏说××"一类的亵渎艺术的伪艺术产品罢?也许,我想得太多了……别了!莫高窟,别了!人类文化的圣地,在我的生涯中,我总算有幸投入过你的怀抱。在我登车回首之际,让我手挥目送,高声礼赞你吧。
  同漠高山遥遥相对的"危峰东峙"的三危山显得那么突兀,那么孤傲,让人不敢接近。说起三危山,我们不能不提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乐尊和尚。当公元366年即前秦建元二年之际,一位戒行清虚,执心恬静的游方高僧云游至漠高山麓,傍晚时分,他因饥饿晕倒在山沟边,这时,突见三危山上,金光万道,半空中隐约传来鼓乐之声,若千佛现身,高僧大受震摄,当即望空跪拜盟誓,决心在三危山对面的漠高山开窟塑像,日夜迎奉神祉,这个可敬的高僧就是乐尊禅师。也许,乐尊举锤对着漠高山崖壁敲下第一锤时未曾料到他已经揭开了为万世子孙打造一座金矿的序幕,他同时也就成为建造人类辉煌文化圣地的奠基者。
    说到莫高窟,我们不能忘记另一位重要人物即我的先辈老乡大画家张大千先生。当公元1941年之际,正是抗战期中神州大地兵连祸结的艰难岁月,大千先生怀着对艺术永无止境的追求和献身精神,以一位知名画家的身份,毅然舍弃家乡的优裕生活条件,带领着一群艺林精英即他的子侄辈及门人等飘飖上路,西极流沙,在当时交通闭塞,物质条件落后的情况下,万里迢迢,备尝艰辛,来到敦煌。途中除了部份路程可以乘坐汽车外,大部份路程是依靠毛驴、马匹、骆驼等原始交通运输工具来完成的,仅单程便要花费一、两个月的时间。大千先生居留莫高窟期间,物质条件是相当艰苦的,平时生活单调枯燥,除了临摹,还是临摹。他在那里一住三年,忘形物外,殚精绘事,寒暑不易,为着攀登更高的艺术高峰,坚定执着地将汗水挥洒在一个又一个的洞窟里,倘无对艺术痴心不改勇猛精进的精神是绝对作不到这一点的。让我们来作一番记忆的回放罢:当年,志气恢宏,胸飘美髯的大千先生带领着他的子侄门人风尘仆仆地来到嘉峪关下,大千先生揽辔徐步环顾左右喟然叹曰:"昔人说'一出嘉峪关,两眼泪不干,前看戈壁滩,后望鬼门关。'短短数语道出嘉峪关外是何其荒凉可怕。古人在戈壁滩上修建起如此雄伟壮观的建筑,可以想像要花费多少心血,要经过多少艰难,他们才真是了不起的无名英雄呢!"为了鼓励徒众不畏险阻,战胜困难的决心,在缓缓西行的道途上,大千先生一路引古喻今,谈笑风生。有一回,他对门弟子说道:"《西游记》里的唐僧带着他的三个徒弟,历尽千辛万苦才到西方取经。我们为什么不在成都好好呆着,也不听朋友劝告,却要吃苦到敦煌呢?还不是为了取'经'!不过这是为了取艺术上的'经'。我们吃的苦比起唐僧也还差得远呢!当然,要说舒服还是比不上在成都……但是要使绘画艺术不断得到提高,老呆在家里是不行的,必须走出来,到艰苦的环境里磨炼意志,开阔视野,勤奋好学,才能有所收益。"导师的一番富于幽默诲人不倦的话语使大家大受鼓舞,因而忘却了长途跋涉鞍马劳顿之苦。人生要想有大的创获必先具高远的识见才行,大千先生之率众西投盖因于此。而大千先生对于敦煌石窟艺术的远见卓识及厚爱亦为时人所不及。譬如他说:"莫高窟是世界艺术宝库,是我们国家的国宝!""我们敦煌壁画早于欧州文艺复兴约一千年,今日发现尚属相当完整,这也可以说是人类文化的奇迹!""要学点中国艺术,还是到敦煌去,去学习数年,必有大收获!"大千先生对文物的保护意识尤堪钦佩,他一再谆谆告诫后人:"莫高窟是历代僧侣、信士、艺术家、凿洞工匠花费难以数计的人力、物力、心血的结晶,是祖先奉献心灵的圣地。他痛感壁画已经遭受严重破坏,故一再叮嘱弟子们在临摹壁画时要加倍小心,譬如在洞窟内搬移梯子桌凳时,不要碰着墙壁,用笔时不要把颜色或脏水洒在墙上。此虽小事,但稍不注意,就有破坏玷污壁画的可能,我们岂不成了历史的罪人!为了存真,他还告诫弟子在临摹壁画时倘发现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也不要随便擅自更改。要改,只能在自已今后的作品里去改。其实,大千先生及门人在洞窟里临摹古人壁画是相当辛苦的,非有大抱负大毅力者不能为,他们每天早上吃一顿炒面粉就进洞工作,直到下午出洞才能吃上一天中唯一的一顿饭。故先生亦感叹道:"我平时也讲究吃呢,现在没有好吃的,就得吃苦。"由于洞窟内光线不足,他们在临摹时还须一手持蜡烛一手搦笔管,因地制宜,时而站立梯子上,时而蹲着,甚或躺卧地上以为之。虽处冬月,勾画不久,也会汗出气喘,头晕目眩的。弟子中虽有力不从心的,亦不好意思告退。作为导师,大千先生总是以身作则领头去做,薄暮方出洞窟,有时还得加夜班,每个人都是蓬首垢面的。大千先生称当时亦不觉其苦,浑忘人间时日。在潜心临摹壁画期间大千先生还对莫高窟作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开拓性工作,当其初临莫高窟时见三百个洞窟之间,路径崩坏,他一面探洞观画,一面还要修路开道。为了便于工作,他还依次为三百多个洞窟编号,这就给后之来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他说:"倘单是去游览者,只要顺着我所编的号就不会走冤枉路的,一天即可览尽三百零九个洞窟。"大千先生虚怀若谷的品格亦足为人师表,他说:"我赴敦煌之初是抱着莫大雄心去的,可是巡视了千佛洞后,眼见每洞由顶至底皆是鲜明的壁画,瞠目惊叹之余,才觉得自身的渺小……"惟大精神大愿力才能产生大成就!当大千先生结束敦煌之行携带众弟子及100多幅精妙无匹的临摹壁画依依不舍告别莫高窟返驾兰州举办敦煌壁画临摹画展时,立即引起巨大轰动!大千先生向世人真实地再现了敦煌壁画的无穷魅力,同时也用作品向社会展示了他的难可企及的艺术功底。难怪与大千先生同负盛名的徐悲鸿大师也情不自禁地发出了"五百年来一大千"的感叹!此迨惺惺惜惺惺乎?
  来到敦煌不可不到鸣沙山、月牙泉一游,否则,你将抱憾而归。鸣沙山位于敦煌南面5公里,东起莫高窟崖顶,西接今之党河水库,东西绵延40公里,南北宽达20公里,高逾数十米,乃一广阔沙漠,人行其上会发出轰鸣声,故名鸣沙山。夏日天暑地蒸,游览沙山须乘黄昏日落际前往方妥。适逢旅游旺季,鸣沙山上好不热闹!到这儿游玩者几乎全是外地游客。只见沙山上万头攒动,人声鼎沸,简直可以用甩袖成云、挥汗成雨来形容了,上上下下的人流,花花绿绿的服饰宛如飘浮在半空中的彩霞一般。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自然给当地带来滚滚财源。敦煌居民素有"端阳日,登沙山、观泉景"的习俗,到了每年五月端阳节这一天,到这里游玩的则数本地人为多了。近年,沙山下不远处建起了沙疗所,那是为治疗生理方面的疾病所设。而我认为偌大一座鸣沙山更是治疗心理病态的绝佳场所,不论何人,只要进入这片银沙世界就不分尊卑贵贱一律都是大地的赤子。当人们踩着海绵似的沙粒匍匐着往上爬的时候,大家无一例外地都与顽童相似了。至于不管是谁,要想上到山脊去,必须脱下鞋袜打起赤脚才上得去,偶尔跌一跤或往下打两三个滚,却断无性命之虞,当你在善意的笑声中站立起来时,自亦觉得好笑,而且比任何时候笑得开心。上到山顶之后,不论认得认不得的,少不了又要舒心一笑,真情毕现,哪里还用管什么你尊我卑我肥你瘦你强我弱我多你寡之类……此时此境,你的心态自然平衡,你的思想情操自能同宇宙大自然接近。倘若你能进一步想到此刻的我正悠然伫立在宛若神境的敦煌鸣沙山龙脊上顾盼自如,俯仰吞纳,面对空阔无边的瀚海发出"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的浩叹,你的人生境界便已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了。宇宙是那样的博大,那样的久远,那样的包罗万象,深遽莫测……人生何不处处以宇宙为师,还去同那些天天都要遇见的不屑挂齿鸡毛蒜皮般的小事斤斤计较干啥呢?临了,当你蹲在滑沙板上顺沙而下,欣听着流沙撞击所发出嗡嗡隆隆有似雷鸣般的响声返回山脚时,你同上山时的感觉就会大不一样了。 
  月牙泉静静地躺卧在一片被沙山四围的洼地间,酷似一弯新月,南北长240米,东西宽39米,泉水清澈,岸边长满水草,与仅隔数米之远的干旱沙漠形成鲜明对比。千百年来,月牙泉尽管身陷重围,但仍能永葆青春地存在下去,沙不进泉,泉不干涸,一方面表现出造化之神奇,另一方面却能得出科学的解释,月牙泉四周沙山高耸,山坳随泉形成月牙状,吹入这种环山洼地的风,由于空气力学原理向上旋将月牙泉周围山上流下来的沙粒又送回鸣沙山脊的另一侧,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地形,使沙山和泉水始终能和谐共存。还有,尽管月牙泉年蒸发量为降雨量的48倍,但地下潜流在泉底形成多个泉眼,不断补充着被蒸发的泉水,故无论再大的干旱,月牙泉始终不会枯竭。但是,由于近年敦煌地区地下水开采量不断增大,泉水水位已经明显下降,倘任其自生自灭,玉殒香消,则鸣沙山景区将失去一大亮点,岂不是一个无法弥补的损失?所幸有关方面已经开始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予以补救了,但愿下次到敦煌旅游能够见到更加碧绿充盈的月牙泉水吧。
  愈近黄昏,游人愈见其多了,大约是因为刚才日头太烈,很多游客都在宾馆里乘凉的原因罢。而先前一直枕戈待命的骆驼方阵忽儿就一字儿排开,恭而且顺地为游客服起务来。经过主人精心打扮的"沙漠之舟"们个个项下挂着铜铃,供游人垫坐的铺垫全是用朱红色绣边金丝绒做成的,而供游人踏脚的铜镫则早已磨得光鲜锃亮的了。游人们争先恐后骑上驼背,主人只一摆手,它便迈起矫健灵活的步子上路了。一阵阵清脆悦耳的驼铃声打破了鸣沙山的沉寂,给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平添了一道迷人的风景线。
  游罢沙山,我兴致勃勃地去观赏了一场海内无双的敦煌乐舞表演。敦煌飞天歌舞团的艺术家们以莫高窟壁画为原型,经过挖掘加工整理,编排而成异彩纷呈充满浓郁民族风格的系列乐舞。当《伎乐飞天迎宾到》、《花雨纷飞》、《六臂飞天》《敦煌梦幻》、《天女散花》等节目一幕幕展现在观众面前时,引人入胜的轻歌曼舞形象逼真地再现了丝绸之路的风韵,莫高窟壁画上的那些飞天仿佛全都从洞窟里飞到此间来了,无数飞天的裙裾飘带不停地翻卷飘动着,使人目不暇接,心摇意迷。整台演出从音乐、服饰、道具到内容全都蕴含着浓厚的敦煌文化气息。令人恍如置身已过千年的盛唐之境,假如再来点大胆的想象则仿佛听见李龟年、念奴在对着我们唱歌,仿佛董庭兰在对着我们弹琴,仿佛安万善在对着我们吹觱篥……走出剧院好一会儿了,我的心却好象仍被拴在剧院里似的。敦煌的夜景真美啊!宽阔的大街,新颖的建筑,笔直的林阴道,五光十色的霓虹灯比起内地任何一座城市也丝毫不觉得逊色,使人顿时忘却了出城不远就是戈壁压境的阵势。
  明天,我便要沿着"丝绸之路"故辙,"西出阳关"去追寻悠远的梦里遗音去了……我倒头便睡且做了一个少有的香甜的梦,这真叫梦里敦煌,敦煌的梦啊!

  四
  阳关,位于敦煌市西南70公里南湖乡的西面,因位于玉门关南而称阳关(古时将山南称为阳,山北称为阴),此关建于公元前111年左右,是丝绸之路出南道的关卡,也是通往中原的重要门户。在汉唐时代,这里曾是市井繁华,商贾云集,车马辐凑,兵马驻屯之地。历经千年沧桑,如今的阳关故址早已不见了雄关的影子,只剩下满目荒凉,茫茫戈壁,滚滚沙丘和一块写着"阳关遗址"的碑文,在西风残照寂无一人的汉唐故道旁向患有思古癖的远道来访者招手致意。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抵达敦煌以后,分为南北两条路线继续西进。南路出阳关经若羌、且末、于阗、莎车、在喀什与北路汇合,然后通往伊朗、阿富汗和印度;北路则出玉门关经楼兰、吐鲁番、焉耆、库车、至喀什与南路汇合后,然后前往地中海沿岸国家。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在解除匈奴的威胁之后,为了避免匈奴的骚扰破坏,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无阻,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如设置阳关,玉门关两大关隘,建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四大郡守,即史称"置两关,列四郡"的重大举措。阳关遂日益凸现和发挥着它作为丝绸之路上的一大关隘的重要作用。盛唐诗人王维的一首《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更使阳关声名远扬,几乎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王维诗中所指的阳关即是今天位于敦煌境内的这个古关隘了。当盛唐天宝年间的某个春天,王维的好友也是他的同僚元二奉命出使安西(唐都护府名,治所在今之新疆库车县境内。不是甘肃这个安西县。),王维在咸阳(唐时称渭城)渭河北岸的一座驿楼上为他饯行而作的一首送行诗,由于此诗写得真切自然,声情并茂又兼出自名家之手,在当时便已传遍九州了。此诗一名《送元二使安西》,后来,乐府将此诗谱成曲,成为著名的《阳关三叠》。其具体唱法是:首句不叠,其它三句分别再唱一遍。从少年时代起,缠绵悱侧余韵无穷的《阳关三叠》我不知唱过多少遍了,也记不清听别人演唱过多少遍了,可是我一直没有造访过阳关,想像不出阳关究竟是什么模样?就连这首诗的作者王维也没有亲临过阳关呢。其后阳关竟成了潜藏在我胸中的一种情结,我一想到阳关,就容易联想到"离别"二字,而离别同害病一样,总属人生不情愿经遇的事情。
  今天我正一步一步地走近阳关,走进古人诗中所描写的意境中去,我心中总有一种不同寻常的感觉。沿着笔直平坦的通往青海格尔木的215国道疾行约半小时,我乘坐的汽车向右拐入一条沥青小路,这便是唯一的一条通往阳关、玉门关、雅丹地貌的便道了。听开车的师傅说,这条沥青路面还是敦煌的一位私营业主出资修建的呢。便道两边不用说仍是清一色的戈壁和沙丘。汽车疾行经过一座桥梁时须得停车检查收费。再前行半小时光景,我们面前出现一个三岔路口,往右到玉门关,往左便是到阳关的路,汽车拐弯前行约一刻钟,眼前出现一道古色古香的牌坊,上书"阳关故道"四个大字。哦!我知道,阳关就要到了。汽车换档减速向着一片山坡地带驶过去……
  阳关的确切位置是在敦煌南湖乡古董滩上,西汉武帝时期设有都尉(官名)治所,与玉门关遥相对峙,为汉代西陲两关之一。又有一说是因其地处龙头山(今名墩墩山)之南而名阳关,古人习惯以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阳,水的南面山的北面称阴。在一片彻底荒芜沙砾暴露的山头上孤零零地耸峙着一座伤痕累累被称为"阳关耳目"的汉代烽燧。烽燧是高出城墙数米,为监视敌情所设的庞大厚实的方形建筑物,所谓"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里一城"所构成的城堡相连,烽火相望的严密防守系统,一旦出现敌情,戌守将士立即燃烟报警,沿线边防部队迅即进入临战状态,准备开关迎敌。古人举烽多用狼粪,据《酉阳杂俎·广动植》载:"狼粪烟直上,烽火用之。"故又习称狼烟或狼烽。为了保护这座硕果仅存的阳关耳目,烽燧周围设立了钢筋栅栏以谢绝游人攀登损毁,因为年迈多病的烽燧已经不堪蹂躏,我们不能再去雪上加霜了。倘使连这座烽燧都不存在了,后世慕名追寻到这里来的游人就只能带着迷茫的眼神和深深的遗憾离开这里了……
  风在耳边呜呜地吹着,烈日将漠原变成了一座大烘炉,烽燧不远处的沙垒边几位牵着骆驼和马匹的当地老乡正在大声地吆喝招揽生意,他们都是长期在这里从事旅游服务的南湖乡乡民。到底因为僧多粥少,其中的两三位"壮士"便又在马上一声唿哨,双腿一夹,一溜烟跑下山去了,这幅精彩生动的画面忽然勾起我无限的遐思……
  敦煌地形四面皆山,中间是一个大盆地。远古时期敦煌的情况与现在恐怕不尽相同,那时的人烟比现在稀少得多,绿洲的面积及分布恐怕也比现在要多出一些。见诸文字记载,三代之首的夏代,敦煌盆地即有人类活动的痕迹,进入商周之际,羌人、乌孙人和大月氏更繁衍放牧于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秦朝末年,逐步强盛起来的大月氏赶走乌孙,独霸了敦煌及整个河西走廊。汉初,更加强盛的匈奴又打败大月氏,将河西之地据为己有。这些"逐水草而居",以放牧为主的民族生就了一副健壮的体魄和骠悍的性格,他们饲养的马匹亦是膘肥个大驰名江夏的良马,他们具备的这些优越条件,往往转化为其向外扩张的本钱。随着又一声唿哨,刚才踏沙而去的几位壮士又勒马在我身前站定了,一个个刚强矫健、英姿勃发,从他们身上我仿佛看见了先民们的身影,听见先民们的声音似的……哦,他们正热情地再次邀我纵马游玩呢。从阳关烽燧走下来,我踩着流沙来到阳关文物管理所门前,买了门票进去喝水休憩。这是一组简易的,略似川西四合院民居的建筑。院子中央是空坝及通道,左侧10余间房屋分别为办公室、管理人员住房、客房及厨房等,右侧系一宽敞的展厅,用以陈列阳关一带出土的文物及诗书画展览,书法展品中既有书写古人陇游题咏的作品,也有时人的即兴之作,其中敦煌人武安国先生的词作写得很好,可惜此时无缘面见斯人。从后门出去可以见到一组由长廊、碑亭、凉亭组成的仿古建筑。它的取材用料布局结构皆极厚重沉稳是典型的大西北风格,不如此不足以抗拒暴戾恣睢的烈日和风沙的轮番撕咬。碑亭檐首匾额书有"阳关古道"四个苍劲古拙的大字,书法奇佳,却是出自一位不知名的书家腕下。亭柱左右悬挂了一幅楹联,内容是"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联语言简意赅琅琅上口,正是为此亭"量身定做"的佳联哩。碑亭中央立着一方巨石,石身乌黑发亮,其上分别用篆隶二体镌刻了横竖二组"阳关"字样,据说这方巨石是不远千里地从嘉峪关黑山崖畔运来安置此间的,那就弥足珍贵了。除了一座孤独的烽燧外,名满天下的阳关就再难寻觅到它的踪影了,眼前这一组古建筑及附属在它身上的墨痕书香总算给远方游子带来些许安慰。
  当晚风奏响雄浑的暮归鼓角时,我仍然被"粘"在龙头山上的碑亭里,这时,本就不多的游客早已散去,孤独的"阳关烽燧"象一位被遗弃的老人正背着夕阳偷偷拭泪,远山如垛,天地玄黄,漠原相对宁静。龙头山南侧不远处是一大片青灰色的戈壁世界,那便是有名的"古董滩"了。近年,由于在滩上发掘出大量汉代的文物,如箭镞、五铢钱、石磨、陶片、古砖瓦、铜饰品、印章及生产生活用具等遗物,这儿一度成为考古队员的朝圣之地。而眼下的古董滩早又偃旗息鼓,万籁皆寂了,就连自来贪婪的拾荒者、盗墓贼等辈也懒于光顾,因为沙里淘金毕竟是一件难度太大的事情。继滩上发掘出不少的文物后,勤奋的考古专家们又在这一带发现不少古代房屋的遗址,凡此种种,皆足以证明古董滩就是故阳关关城所在地。当年,肩负朝庭使命的元二先生在渭城与王维分手道别之后,便是从古董滩上雄伟的关城城门经过前往安西的。哎!正是为了这场山遥水远的离别,正是为了这位情深谊长的朋友,正是心中装着这座大漠深处的关隘呀,王维才讴出了那首传唱千古的歌子哩……如今关在那里?城在那里?还有城中的歌台舞馆、戌守衙门、都尉办公室以及三街六市,集贸市场都在哪里去了呢?怎么连个影儿也不曾留下呢?还有作为城市灵魂的居民先生们也是气息俱无,他们及其子孙后代全都迁徙到哪儿去了呢?元二先生下榻过的繁华故关经过千年风霜竟变成了这副模样……啊!阳关敌不过岁月的消磨,拱手将"大好河山"让给了贪得无厌的滚滚流沙,从此在版图上失去了自已的立足之地。古阳关彻底消亡了,消亡的原因迄无定论,只有渊博的史家和睿智的考古学者才能道出其中肯綮…… 
  我躺在阳关客馆的铺板上,头枕着龙头山的余脉,辗转反侧不能入睡,漠原夜风如泣如诉地向我叼叙着尘封已久的往事。它老是重复着这样一句话"阳关的消亡,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阳关地处绝漠之中,四周为戈壁、沙漠所包围,随时面临风沙侵袭的危险,但在汉唐时代它确系一座完整的城郭,其东面为大片农田适宜耕耘居住,其西面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深沟,长二十多米,沟中泉水涓涓,四季长流,味甚甘洌。也许这股泉水正是阳关居民生命的源泉吧。据《两关遗址考》谓:"古董滩即汉代以来的阳关,适为山水经过之地,无人管理,再加风沙侵削,致城垣堙没。"这说明阳关的堙没是与人事有关的。古人说"人存政举,人亡政息。"假如阳关历届戌守人员都是左宗棠似的良吏,能够充分认识到保护生态抗旱防沙的重要性,从而高屋建瓴地制定出一整套植树造林的具体措施,带领全体"关民"将这项保护家园的活动坚持下去,那么,阳关或不至于堙没,或堙没的年代至少也会大大向后推迟……然而,事情恐怕不像我想象的那样简单,我们可以试作进一步地推论:我们知道敦煌的繁荣在唐代达到鼎盛程度,元朝以后开始走下坡路,到了明朝时候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一举关闭了嘉峪关,并且强制性徙关外之民于关内居住。由于交通阻绝,敦煌顿时衰落下去,阳关临近敦煌,自然大受影响岌岌可危了。清季以降,闭关海禁尤甚,敦煌一带鸡犬绝鸣,几成无人区。我们可以想见阳关大约就是在这一时期颓然倒下,最后葬身沙海的。阳关如像一位失去关怀的的孤寡老人,不知究竟死于哪一年哪一月哪一天的哪一个时辰?啊!古阳关彻底消亡了,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亮星殒落了,元二先生走远了,只有王维的诗歌仍然被四方读者不断地传诵着……
  距龙头山约2公里的开阔地带有一大片绿洲,其面积竟达6.5平方公里,里面居住着三、四千南湖乡乡民,他们多半以种植葡萄、谷物为生,据考证,现居此间的居民大多属移民后代,他们的祖先多半是在清代乾隆时期扩充新疆版图时从山西、河南、陕西等省迁移到大西北来的。这一大片绿洲简直称得上是瀚海中的天堂了。绿洲外面是热浪逼人的黄沙世界,里面却是秀色可餐的绿色海洋,在外面热得喘不过气来,里面却是凉爽宜人,全无南方省份夏日的那种燠热难受的感觉。绿洲里面除了一些具有西北特征的高大树木外,就全是绿叶纷披柔枝满架的良种葡萄了,更令我感惊奇的是,道路两边竟开设有不少的充满大漠风情的农家休闲场所,有的取名叫"阳关人家",有的取名叫"葡萄憩园",有的取名叫"绿洲酒家",颇有几分川西坝子"农家乐"的味儿。我同司机选定一家餐馆坐下,主人连忙给我们沏上一杯药茶,说是喝了祛暑却烦,百病不生,我轻轻呷了几口,果然清香爽口,沁人心脾哩。这是一家川人所谓"家鞑子"式的店子,店主夫妇专事掌勺烧菜,他们的二位千金负责张罗接待顾主,二位女子的芳龄大约在十八至二十三、四岁之间,五官长得还算端正,只是肌肤有点粗糙,脸庞被晒得黑红黑红的,她们全家人对客人都很热情大方,当菜肴端上桌时,大的那位女公子就给我们摆上一瓶葡萄酒和两只薄如蝉翼、乌黑透亮的酒杯,我问女公子道:"这酒可是你们葡萄园里的葡萄酿制出来的吗?"女公子嫣然一笑,回道:"是的,正是我们阳关葡萄酒厂生产的好酒哩。"司机告诉我:"你手中端着的酒杯就是夜光杯。夜光杯盛上葡萄酒再加上知己朋友,咳!那就甭提了,他边说边举起了酒杯。其实,夜光杯我早有闻,用它喝酒却是第一回。此物乃甘肃一大特产,系用祁连山的玉石精工雕琢而成,夜光杯能在黑暗处发出淡淡的光,颇逗人喜爱,乃馈赠亲友佳品。唐朝诗人王翰的一首《凉州曲》"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脍炙人口,使得夜光杯声名益著,诗人免费为夜光杯打了上千年的广告。主人把菜上齐后,坐在一旁陪我们拉家常,当他得知我来自四川时,连说大老远大热天地跑到我们这儿来真不容易,先生你多喝几杯罢,这酒够醇和的呢,喝醉了走不了,我这里可以住宿呢,态度十分诚恳。这情景教我猛想起李白的《客中作》"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那首诗来。眼前情景同李白诗中意境何其相似?面对主人的百般殷勤,说实话我是真的不想走了,在这沙漠中的清凉世界里,在这令人宠辱皆忘的一方净土中,在这活生生的诗境中,在这一见如故的大漠主人的丛丛葡萄架下……然而,我又不得不走了,因为前面还有一位朋友在等着我呢。
  离开绿洲葡萄园主人的家,我的坐骑追风掣电般地向前奔去,两旁何所见?但见戈壁滩……天候大热,我的驭手索性赤膊上阵。行约半小时许,两座分立公路两边的雄伟牌楼奔来眼底,镇守牌楼的工作人员示意停车验票。我顺便下车赏读牌楼上面的对联,上联写道"看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秦燧汉关今犹在",下联写道"听塞外羌笛胡角马嘶张骞李广俱往矣"。联语奔放凝重,放在这个高天厚地的所在,真是四平八稳,令人叹服。再看落款,又是武安国先生的手笔,其人真还有点不简单哩。书家为徐永平氏,字亦工。又走了一程, 
  前方再次出现两座与刚才一模一样的牌楼,这道牌楼对于去程车不须停车验票,但为观赏对联,便请停车。这是一幅为雅丹地貌撰写的对联,上联是"天工开物似妙手丹青化作雅丹雄姿百态",下联是"沧海桑田如鬼斧神工造就大漠奇观万象"。联语气势磅礴,不落俗套,仍为武氏所撰,徐氏所书。烈日之下,我急急抄毕联语,又赶拍了几张照片,登车离去。汽车在刺眼的沙碛堆中继续赶路,司机突然问我道:"老师,你说在前面等你的朋友是谁呢?"我不禁哑然失笑,慢条斯里地回答道:"我的这位朋友已经死去一千多年了,可是他的形象,宛如就在眼前,他的歌声一直回响在我的耳边,不论浪迹何方,只要一听到他的歌声,我便神驰心动,就想到他唱歌的那个地方去看一看"。为着亲临这歌声响起的地方,我从少年捱过了中年,现在距歌声响起的地方越来越近了,我心灵的翅膀早已扑腾着飞了过去……听!歌声不是又响起来了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听,多么悠扬的歌声啊!听,多么凄婉的歌声啊!听,多么雄壮的歌声啊!听,不,今天不光是听,我还要亲临歌声响起的地方,我要看看那是怎样的一处所在,我不光是用眼睛看,我还要用手和心去触摸它呢。唉!这个王之涣啊,你不安安心心地去做官,好好揣摩一下"升迁"之道,却热衷于游山玩水放歌纵酒,你在鹳雀楼不就已经唱够了吗?偏是瘾大病深,又把喉咙对准老远的瀚海孤城……然而,好在人们只喜欢你的歌声,而对你的诸如官阶、职称之类并不感兴趣。王之涣啊,正是因为你的歌声是那样的娓娓动听,人们才记住了你的名字。之涣先生啊,因了你那首《凉州词》,孤峙绝漠的汉代遗关才不容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抹去。
  古往今来,歌咏玉门关的诗词作品几可开列出一长串名单来,除了王之涣这首颉颃百世的《凉州词》外,较著名的还有李白的《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及他的另一首《子夜吴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比李白略晚一点的盛唐大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亦为咏玉门关的名篇。可见在盛唐时期玉门关仍不失为一大重要关隘和诗人笔下的重要题材。玉门关地近西域,距中原确实太遥远了,尤当古代交通不便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故历代诗人对远离亲人的戌边将士总是寄予深切的同情。
  玉门关位于敦煌西北面的大戈壁滩上,系丝绸之路出敦煌走北道前往西域的重要关隘。玉门关始建于西汉武帝元封三年(公元108年),比与它齐名的阳关要早三年。玉门关因和阗(今新疆)美玉经此输入中原而得名。我们可以想见在汉唐全盛时期,丝绸之路上那些南来北往的贸易队伍在此关会合的繁荣景象,那定是一幅车马喧阗,驼铃不绝,关门定时启闭,城头鼓角雄壮的热闹场面。远征商旅入关以后,沿着古驿道南行近百公里便可抵达敦煌。出关西去则全部穿行于戈壁和沙漠相间的无人区,艰难跋涉百余公里才能抵达楼兰了。可见玉门关实为漫长的丝绸之路上的商旅之家。今天,我们在酹酒凭吊玉门关的同时不禁缅怀起那些古代前仆后继跋涉在这条连接亚欧大陆,连接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中国和罗马,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为人类文明进步默默地作出伟大贡献的先民们,其中还包括不少的外国人。他们需要多么坚强的意志和健壮的体魄,需要战胜多少难以想象的困难才能完成这项伟大的使命啊!对于这些古丝绸之路上的跋涉者,我们应该给他们追谥"无名英雄"的称号。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不正是点燃人类文明烛光的朝圣者吗? 
  今天,我来到仅剩一堆黄土,远望类似农村石灰窑的玉门故关前,面对两千年前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厚重遗产,面对沧海桑田给大地留下的大型浮雕,面对一页页被风翻得有些凌乱的历史书卷,面对天上白云苍狗,面对令人双眼迷离的浩瀚流沙,面对烈日下渺小孑然的自身影子,面对无边的空旷,面对彻底的苍凉……我的眼泪忽如断线的珍珠簌簌飘落在故关碑座前。风不停地鞭打着我,大漠的风竟是这般刚劲有力,风把我从沉思的酣梦中鞭醒,风也正在悄悄地翻动着历史的书页哩。
  从西汉元封年间至东汉延光年间的200多年中,玉门关曾经三废三兴。自魏晋南北朝以还,政权更迭频繁,战乱频仍,丝绸之路行旅渐稀,玉门雄关"门前冷落车马稀",终至废置不用。唐代丝绸之路改走新北路经安西直通新疆哈密一线,从那时起汉武帝所置的赫赫有名的玉门雄关实际上便已日趋冷落乏人问津了。我眼前也是梦中的这座玉门关,又称小方盘城,系一座四方形的小城堡,形单影只地耸立于一片东西走向戈壁滩狭长地带中的砂砾岗上。关城悉用黄土夯筑而成,现存面积约600多平方米,城顶四周设有宽度为1.3米的通道,并有内外围墙。城内东南角有一条宽仅1米的马道,靠东墙向南转,可上达顶部。其东西长度为24.5米,南北宽26.4米,残存高度只剩9米多了。玉门关地处疏勒河下游,地势开阔,绵邈无穷,登临眺望,天圆地方,唯嫌目力不济而已,关城周围沟壑纵横,沼泽遍布,长城余脉蜿蜒如龙,烽燧兀立,形影相吊,风急风缓,似有笛韵鼓声奏起……
  啊!玉门关,啊!小方盘城,你这名高千古,引得迁客骚人朝思暮想一往情深的地方,经过两千年的岁月洗礼,就只剩下这么一点儿可供凭吊的东西么?风好象代我作了回答:是的,就剩下这么一点东西了,就这一鳞半爪也就够你去思想了,两千年是一个什么概念?你慢慢去思考吧……
  玉门关坍塌了,坍塌在岁月长河的岸边,只剩下一副铮铮傲骨继续屹立在鲜为人知的大漠深处和流沙不屈不挠地对峙下去。啊!玉门关坍塌了,坍塌在虎视眈眈风沙弥漫的沙漠前沿阵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辉煌灿烂的汉唐文明交响曲在这里中断了,百世而还,雄关之下再难响起清脆的驼铃声和激越的笳音了……
  啊!这就是我寤寐思怀的那座雄关吗?这就是我所说的那个歌声响起来的地方吗?一点不假,这就是我寤寐思怀的玉门雄关,这就是我所说的那个歌声响起来的地方。只是雄关早已风光不在,歌声响起的地方早已人迹罕至。回光返照下的玉门关像一位迟暮的美人在回首往事,又像一位大智若愚的老者在闭目冥思。美人的衣襟上写满了历史,老者的脸上镌刻着沧桑……夕阳把关墙通身染成肉红色,除了风声,四周是死一般的寂静。
  啊!玉门关,你不是我的近邻,我要来看你须得花很大的力气。马上我便要离开你了,让我们来作一次千年的握别罢!不,让我轻轻地触摸一下你罢,还有,让我把鲜红的心印也一并烙在你身上罢……晚风中的玉门关坚强而悲壮地矗立在中国西部的版图上。

  五
  拨转马头,我向另一处汉代遗孤,敦煌著名古迹--河仓城驰去。河仓城又名大方盘城,位于敦煌西北面60公里的大戈壁滩上,距玉门关约20公里。玉门关至河仓城没有公路,只有汽车在戈壁滩上碾过的道道车印……经过好一阵颠簸,驾车师傅陪同我来到河昌城畔。这又是一处绝顶荒凉的无人区,所谓的城,现在也只剩下一些黄土夯筑的残垣断壁了,房顶上的椽瓦檩条及门窗之类早就粉身碎骨不知去向了。河仓城建于西汉,是与阳关、玉门关、汉长城同时期的建筑。从西汉至魏晋时期,河仓城一直是我国西部防线储备粮草的军需仓库,供玉门关及长城沿线戌守官兵及马匹食用。取名河仓城大约是因它濒临疏勒河畔的缘故。魏晋以还,迄于唐代渐渐废置。年湮代远,无人过问,加以风沙侵袭,烈日曝晒,昔日的完整粮仓只剩下一副嶙峋瘦骨了。周围是可怕的干旱荒芜景象,任何人走到这里,只会摇头叹息而已。现存的河仓城遗址呈正方形,四垣皆塌,南北长150米,东西宽155米。城之北部系一高约1米的天然土台,台上建有仓房一座,东西长132米,南北宽17米,中有粮仓三间,每间长度为42.5米,宽度约15米,均南向开门。仓垣多处坍塌,残存高度6米左右,最高者达7.6米,南北两端残壁上仍可见到两排对称的三角状通风孔,上三下五,十分规则。仓外12米处,又建有绕仓围墙一道,现尚存东、北两面围墙残骸。四角有角墩,其西南面角墩,高达7米。纵观遗址,我们尚可想见当年作为军需仓库的河仓城的恢宏气势和汉家天子兵强马壮,粮草充足的兴旺景象。如此荒芜干旱,滴水俱无的一处所在,谁能想象到在汉代及魏晋时期竟属能享舟楫之便的关津口岸。盖因彼时,疏勒河水尚颇充盈,可以行船,河仓城内所积粮草便是经疏勒河道从酒泉、敦煌等地的绿洲产粮区源源不断运送到此间来的。古今异势,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令人感慨万端。
  告别河仓城,我下一个应该涉足的地方便是敦煌汉长城了。之所以称汉长城是为了有别于从山海关到嘉峪关的万里长城--明长城。汉长城是我们祖先继万里长城、大运河以外的又一伟大杰作。汉长城东起甘肃临洮,西至新疆罗布泊,绵延千余公里,系汉武帝为抗击匈奴骚扰,保护丝绸之路畅通所筑。其修筑的年代当与"置两关,列四郡"为同一时期。汉长城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采用当地红柳、胡杨、罗布麻、芦苇等植物拌合沙土层层夯筑而成,这是我们祖先发明的特殊"混凝土",它在当时确实发挥了保卫疆土,阻止外敌入侵的巨大作用。现存敦煌境内的汉长城长达150多公里,位于市区西北面戈壁滩上,东起安西县东碱墩,沿疏勒河,经东泉、河仓城、玉门关、天墩桥向西延伸到罗布泊。驾驶员将我带领到一处叫马圈湾的地方,这一带的汉长城保存得较为完整。城垣高度为2.6米,墙基宽度为3米,顶宽1米。汉长城沿线,每隔十里便筑有一座烽燧,敦煌境内遗留的烽燧多达80多座,以玉门关一带保存得最为完整。在古代,每座烽燧都有戌卒把守,倘遇敌情,昼则燃烟,夜则举火,烟火升处,三十里外都能看清。在大漠旅行,兀立戈壁傲视苍穹的烽燧是特别引人注目的。
  啊!横亘在我面前的享寿二千余岁,比明长城还要年长1300多岁的汉长城早已面目全非了,它像一条老态龙钟,百病缠身的巨龙趴在戈壁滩上,一任风日欺凌,流沙戏弄,连呻吟的力气都没有了。层层裸露的龙体躯干上尚可清晰地辨认出夹杂在砂砾黄土间的柳枝、芦苇,经过两千多年的风化作用现已坚硬如石了。敦煌汉长城沿线烽燧中还出土了1200多枚汉简,这是最为真实可信的历史解说员。走近长城身边,我们不得不惊叹古先民大无畏的创造才能和百折不挠的坚毅品质。在没有任何机械设备和恶劣自然条件下打造如此浩大的工程,无疑是一项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这又需要动用多少人工,耗费多长时间才能完成这项工程啊!汉长城把两关四郡连为一体,形成一道坚固的防线,使野心勃勃,骁勇善战的匈奴只好望城兴叹,不敢轻举妄动了。
  我倘佯在绵延不尽的长城脚下,我在历史长堤上匆匆漫步,我抚摸着汉代长城遗址的碑文思绪万千……遥想两千多年前汉朝大将军霍去病率领他的威武之师彻底击溃匈奴侵略者后,迫使其首领单于集团向漠北远遁。百年边患,至此廓清。于是,汉朝政府便在上郡、朔方、西河及河西等地设立田官,用60万人屯田戌守,逐步开发这一区域,北方边境地区遂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边郡和内地之间的联系大为加强,通讯系统逐步建立,邮亭驿置相望于道。大量移民和驻军在荒凉的漠原上垦荒种植,同时将中原地区的先进耕作技术、水利技术和生产工具在边郡推广开来。为长治久安计,汉朝政府又规划实施从令居(今甘肃永登县)西北面至酒泉,再向西延伸到玉门关并继续延伸到罗布泊的屏障河西走廊的修筑长城的伟大工程,敦煌以西至罗布泊相应建起了亭燧。于是,出现敦煌至辽东"乘塞列燧,吏卒众多"的兴盛强大的局面。这一时期活跃在汉长城修建工地上的除了戌卒外,还有大量的内地移民,移民和戌卒一起,为保家卫国流血挥汗,功不可殁,同应彪炳青史。
  同明长城一样,汉长城充分体现了先民的意志,先民的智慧,先民的精神风貌,这种蹈厉风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足以支撑起一个民族的精神大厦,这个民族尽管一次次跌倒,但他却要一次次更加顽强地站起来,永远雄立于东亚大平原上。
  苍烟落照,暮色四围,汉长城象一位充满倦意昏沉欲寐的耄耋老人正在经受着病痛的折磨,我悄悄地离开了它,我不忍心去惊动它了……
  雅丹--哦!好漂亮的名字。别的不说,光这名号,也够"性灵派"的诗人们闭上眼睛,摇头晃脑去吟哦好一阵子了……由玉门关西行约90公里便可到达地质学上被称为"雅丹地貌"的所在,一路上不用说早已是"万径人踪灭"的境界。为省笔墨,暂且用天、太阳、风、沙漠、戈壁、浅山、炎热、干旱、单色调等词语作一简略概括罢。在怵然可怖的沙漠中,任何娇生惯养的物种休想找到栖身之所,只有一种叫做骆驼刺的头号耐旱植物始终顽强地站在抗旱第一线,从来不曾退避到阔人们的花园里去养尊处优。啊!骆驼刺,你这植物中的怪杰,你这不死的精灵……让我来为你作一纸素描吧,让我来为你写一篇小传吧,让我来为你作一次礼赞吧。骆驼刺生长分布于我国西北和内蒙古沙漠地区,属豆科类落叶半灌木,茎灰绿色,茎上有针刺,夏季还要绽开紫色的小花,可谓瀚海孤芳矣!骆驼刺啊,我赞美你敢于以弱小蔑视强大,从不向强暴低头。咆哮的流沙可以淹没村庄,淹没城镇,淹没公路,可以填平河流,填平湖泊,却始终剿灭不了你。越是流沙暴跳如雷一切生命行将绝迹之时,你越是执拗地向外界传递着生命的信息。我赞美你强烈的的生存意识,我赞美你无比茁壮的生命力,世间那些怯懦的轻生者从你身上应该得到当头棒喝般的启示。我尤其赞美你无私奉献的精神,你深深懂得生命之可贵,但是,当"沙漠之舟"因饥饿倒在你面前时,你就会毫不畏缩慷慨捐躯,牺牲自己去延续别人的生命。骆驼刺啊,我高声赞美你!那些禀性轻浮献媚争宠的桃李杏花之类,同你相比显得何其卑微。
  汽车继续前进,视野里不时出现一片片的盐碱地,沙碛堆上仿佛积了一层薄薄的雪花似的,冥冥中好象真宰在给人暗示:你们继续前进呢?还是原路退回?我们当然不去理会它。当一排排状若城郭的"垄脊"和"沟槽"挡住去路之时,"养在深闺人不识"的雅丹地貌群落也就到了。
  目前,这里已经开辟为国家地质公园。这儿住有近十名工作人员,他们旅游旺季才来这里工作,淡季撤离。夏天,这里天气太热,气温通常在摄氏45度以上,身体状况差的人最好不要涉足此间。入口处建有几间简易的活动房屋,为避免大风摧毁,房屋四周全用拉钩钉牢,工作人员的居室设在两处人工开凿的洞窟里,自用伙房也为游客提供快餐,所有生活资料,包括饮用水均是从200多公里外的敦煌运来的。在这里,水和生命直接挂钩。依照规定,游客必须换乘由景区工作人员驾驶的越野车导游,以免发生意外。
  雅丹地貌群落东西长25公里,南北宽1至2公里,总面积20多平方公里。在远古时期,这里曾是疏勒河的下游,我们今天看到的奇形怪状、千姿百态、鬼斧神工般的天然雕塑群是经过一次次洪水冲积后的积淀物--胶泥,再经长期的风吹雨淋日晒所形成的大自然奇观。从远处观望,整个群落像一座中世纪的古城,城垣分明,有街道、广场、教堂、各种样式的楼房和雕塑。甚至北京的天坛、拉萨的布达拉宫、古埃及的金字塔、尼罗河畔的狮身人面像、阿拉伯式的清真寺、意大利比萨斜塔、大草原上的蒙古包、大海中的巨舰,都能依稀仿佛地在这儿找到它们的缩影。还有不计其数的说像就像的酒瓮、麦垛、狮、象、虎、牛、鱼、龙、鹰、孔雀等天然造像令人眼花缭乱,啧啧称奇,所有这些奇妙景观都是由一位大手笔雕塑大师--风,去完成的。在一处地貌群落较为集中的地带,遇有风吹,里面便传出鬼哭狼嚎般的声音,贸然入内,很容易迷路,找不到出口,这更给雅丹地貌披上一层神秘的色彩,故人们称之为"魔鬼城"。到雅丹旅游的人虽非蜂拥而至但也不绝如缕,我去那天还碰见两批外国朋友,一为加拿大人,一为日本人。雅丹原属新疆所辖,后来划归敦煌,雅丹系维吾尔语,意为"险峻的土丘"。 "雅丹地貌"表面布满流沙,流沙上面夹杂着一层绿豆大小的碎石,人行其上,既松软又利索。我看累了也走乏了,索性一屁股坐了下去,后来又顺势躺了下去,这下我算是彻底放松了。我躺在世间最大的一张"席梦思"床垫上,我将身体摆成一个"大"字。这里没有垃圾,没有污染,卫生指数全面达标。我周身无汗,汗早被蒸发干了。我头枕着新疆的土地,身子摆放在甘肃的疆域上,流云为我撑伞,太阳为我准备好了日光浴,风梳理着我的头发,也梳理着我的思想。"席梦思"床垫微微发烫,但却受得了。当我翻身跃起之时,我感觉到从未有过的惬意,仿佛一下子抖尽了思想上的积尘。啊!这真是一个"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所在,我怀着敬畏之心,听风之荡鸣,任灵犀飞舞,任理性和激情同时叩撞心扉,我躺在大自然的摇篮中,哼唱起心灵自由的小调。远远近近的地貌群落在沉沉天幕下如涌动起伏的波涛在演示着造化的神奇,这真是一座"天然去雕饰"的巨型美术馆,这里充满了神奇,这才是"师自然""师造化"的大课堂哩。魔鬼城断断续续地发出嗷嘈起哄的声音,其实哪里是魔鬼在呼号,其实就是庄子说的"大块噫气",风荡之鸣而已,离开了这片"险峻的土丘",就很难欣赏到如此雄壮的天籁协奏曲了。
  我站在古疏勒河床中想像着滔滔的洪水来临之时该朝着哪个方向奔跑逃生,想象着远古时期造物主雷霆震怒, "龙蛇起陆"撕天裂地的惨烈壮景, 想像着最后一只恐龙是怎样惊怖哀鸣地死去,想像着"雅丹地貌群落"在若干年后也会在风雨侵蚀下完全消失……哦!洪水已经过去多年了,现在是沙漠的一统天下,洪水还会回来吗?死去的罗布泊还能获得新生吗?
  从雅丹返回敦煌正是一天中天气最为燥热的时候,我因此有幸观赏到"海市蜃楼"的奇景。"海市蜃楼"系光线经不同密度空气层产生折射,将很远地方的景物显示在地面的一种虚幻景象,通常发生在海边或沙漠地区,没想到今天竟让我给遇见了,在惊异之中,只见前方路的尽头处不断闪现出河流、湖泊、村落、树林、桥梁、楼房一类景观,好像在放映宽银幕电影似的,我正想定睛看个明白时,倏忽间又什么都不见了。隔了一会儿,又重新出现,要说没有,却明明就在眼前,既虚幻又真实,将人置于清醒的梦境之中。这飘飘渺渺,闪烁不定的幻景往往出现在炎热难当,燥渴欲绝的夏日午后时分。司机和我都已疲惫不堪,他提议到一处清凉的地方休息片刻再走,我当然求之不得哩。他将我带往又一佛教艺术胜地--西千佛洞。
  西千佛洞开凿在党河北岸的崖壁上,距河底20余米,现存洞窟19个,始建于北朝晚期,隋、唐、五代、宋初和西夏不断兴修。西千佛洞系莫高窟的姊妹窟,窟内所存壁画、彩塑与莫高窟属同一系统,是敦煌石窟艺术的组成部份。目前只有9个洞窟可供观赏,其余洞窟只能在崖下仰望,无法登临。因我到达的时间偏晚,洞窟已经关闭,遂成憾事一桩!由窟顶沿着新建的阶梯拾级而下,眼前出现一片令人惊异的"世外桃园"。参天古木,潺潺流水,汪汪水池以及林下种植的奇花异草使人觉得仿佛到了江南或川西园林似的。党河便躺卧在离园林不远的地方,可惜水量太小也太浑浊。
  从西千佛洞返回敦煌,在通往阳关的党河口山上横卧着一尊绵延3公里长的天然隐形卧佛,佛身完全未经人工雕饰,其头部、身躯、四肢、五官俱清晰可辨历历如绘。全国各地天然卧佛景观不在其少,然实未有能出敦煌隐形卧佛之右者。更为神奇和独特的是,每当海市蜃楼出现之际,卧佛笼罩在一片祥云瑞霭之中,时隐时现,时动时静,缥渺间仿佛四周飞天汇集衣襟飘动,见者莫不为之倾倒。我在这儿站住了,落日涨红了面孔向大地显示出它最后的威严。"海市蜃楼"今天不会再出现了,夕阳和云霞映衬下的卧佛带着永恒的慈悲的微笑和世人长久地进行着无声的会心交流。同我一起站定在党河山口礼拜卧佛的还有一对老者,他们来自比我更为遥远的福建海边,他们是老俩口,年纪都超过八旬了,为了拜谒莫高窟,他们来到敦煌,为了礼拜隐形大佛,他们又打听到这里来,对于我应该称为长辈的这一对老者,我顿生敬佩之情。苍髯老翁闭目合掌对着卧佛不停地低声念着咒语,白发老妪一遍又一遍地闭目数着念珠……在这片充满空灵气氛,充满神秘色彩的圣地,几个萍水相逢素昧生平的人全是和颜悦色,毫无猜疑地聚会在一起,两位司机蹲在一边抽烟摆龙门阵,我站在两位老人身后不远的地方静默深思。 我问自己:是什么力量支持着两位老人不顾年高体衰,万里迢迢地跑到这里来礼拜卧佛?我自作解答:是信仰的力量和执着的精神追求使然,舍此再无标准答案了。待两位老者做完祈祷时,黄昏已过,我从他们饱历沧桑的面容上,从他们慈祥而又满足的微笑中,忽然感悟出两位老人在追求人生"精神圆满"的道路上已经走到很远很高的境地去了……
  明天我就要离开敦煌了,我怀着深而且浓的惜别之情去游逛了名声在外的“敦煌夜市”,顺便吃点夜宵。敦煌夜市设在市区阳关东路上,入夜,摊点罗列,热闹非凡。我首先去光顾风味小吃区,富有地方风味的手工臊子面完全能够同川味担担面争胜,至于做工考究,拌汤鲜美的黄面则是独具敦煌特色的美食了。另有一种叫酿皮儿的西北名小吃酸辣适宜,口感劲道俱佳,令人齿頰留香。更令我难以忘怀的是,在这些香喷喷闹腾腾的摊点前,我还遇到不少的四川老乡,这真叫“他乡遇故知”了!这些勤劳的老乡,有的已在敦煌生活多年,早已成为这里的新型移民了。而敦煌也正以崭新开放的姿态接纳四方有志之士来这里投资创业,谱写辉煌人生。眼下忙着吆喝顾客的老乡们正以拿手的川味麻辣烫饮食文化同品类繁多的大西北饮食文化进行着火热的碰撞交流呢。
   仰望敦煌夜空,群星闪烁不定,亦如人生飘忽无常似的,想着明早便要与之揖别,真觉依依不舍。匆匆几日,我这个远方游子对敦煌的认识仅属皮毛而已。由于时间的限制,我不得不走了。
   翌晨,当汽车驶出城边那座金碧辉煌书有敦煌二字的牌坊时,我蓦地回过头来,望着牌坊由大变小转瞬消逝,我的眼眶不觉一阵湿润……别了,博大精深的敦煌!别了,美丽雄奇的敦煌!别了,梦中的敦煌……
                浏览次数:2410--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上篇文章:已经没有了
----下篇文章:已经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