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向我约稿
[首页] [关于本站] [新闻中心] [2024年郑光路《成都旧事》《四川旧事》《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我的相册] [留言板]


2024年郑光路《成都旧事》《四川旧事》《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拍案惊奇!郑光路精彩特稿[图片: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中)及夫人濑田裕子与郑光路合影]
文史长廊精品[左图:郑光路(左1)应邀拍电影时]
文革类老照片.美术作品链接[左图:郑光路当医生时和原珠海市市长梁广大(左)合影]
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现象研究专栏[图:郑光路(左1)与常演“皇帝”的张铁林先生(左3)]
郑光路巴蜀文化及历史类作品[篮球巨人穆铁柱和郑光路]
近50年当代史研究史料[左图:原国务院侨务办公厅负责人庄炎林(左)与郑光路合影]
[文革专栏]本网特色,翻页内容甚多![本栏图片:郑光路1966年在天安门]
评说成都、四川[图为著名学者魏明伦先生(右)与郑光路]
四川特色作家文章[左图为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先生(右)和郑光路]
历史往事揭秘专栏[左图为郑光路收藏的文革宣传画]
“社会评论”精品转载[左图为郑光路(左)与成都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刘学文]
中国近现代文学掠影[左图为张邦元(右)绝技童子功“隔山望月”与郑光路同摄]
中国知名文革史研究者精品专栏(!本网热烈推荐:链接严肃学术网站渤海大学网),极其丰富多彩!
中国历代文学研究专栏[老武术家王树田(中)郑光路(左1)刘绥滨(左2)市武协副秘书长王学贤(左3)]
!连载郑光路最新长篇力作《打工妹怪遇》欢迎阅读和书商、出版机构及影视改编合作!
网友交流专栏[郑光路作品讨论会上民革市文史委员会主任王大炜(右)作家白郎(中)和李克林教授(左)]
《川人大抗战》选载[成都媒体为《川人大抗战》举办座谈会后李克林、流沙河、王大炜、卢泽明等先生同摄]
巴蜀文化和掌故[海外作家与成都卢泽民、章夫、冉云飞、郑光路(1排左1)、白郎、蒋蓝等]
今年郑光路有影响的新作[左图上排右起:郑光路、郑蕴侠、副导演商欣。下排为导演刘子农及张国立、王姬等]
当今文学界之怪现状[文革结束郑光路(1排右1)考入大学与同学去安仁镇接受“阶级教育”]
转载网络精品[1987年郑光路(右1)与华西医大副院长张光儒博士(右2)在珠海工作时游澳门]
老成都掌故[左图为郑光路(右1)在青城山上清宫与道士练剑]
武侠文化[左图:右1郑光路,右2习云太教授(中国武术一级教授),右3刘绥滨,右4铸剑专家龙志成]
滑稽妙文选[人生如戏,图为郑光路(右1)1985年应邀参加影视剧拍摄时照片]
中国文学、史学与世界[图为法国学者大卫(左)和郑光路
巴蜀文化中的杰出人物[本栏图片说明:中国著名电影艺术家谢芳(中)、张目(右1)和郑光路合影]
四川及巴山蜀水人文[左图为郑光路(1排中)1985年与几个弟子同摄]
当今社会奇稀罕事、伤心事、可怕事[左图:郑光路舞禅仗习武照]
文史文学精品转载[图为1990年郑光路(后排右2白衣者)与众武术人士在少林寺参加武术拍摄]
郑光路欣赏的古典、文学、史学作品推荐[1986年郑光路(上排左3)参加武术表演赛后和四川武林好友摄]
阅之有益的史学方面学术文章[图为郑光路(中)当医师时在医院为病人作手术]
郑光路著《中国当代热点问题透视—中国气功武术探秘》选录
郑光路文革研究专著介绍[图为两本专著封面]
四川近、现、当代史研究史料参考[郑光路1987年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工作时照片]
文化与教育[图为郑光路练铁指功练武照]
体育武林前辈【左图:1984年时郑光路与李孟常师傅(右)。右图:郑光路与黄林派钟方汉师傅(右)】
郑光路巴蜀文化研究专著[郑光路与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郝勤教授]
隆重推荐作家原创精品[《武当》杂志主编刘洪耀(右)与郑光路]
过来人回忆文革历史[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当受苦知青时,点击图很瘦]
官方报刊资料(主要为文革时期)选登[本栏图为文革中的恐怖刑场]
知青问题研究[郑光路1970年当知青时艰难环境下仍自强练功“朝天蹬”]
名家杂谈精粹[郑光路(左1)与四川武术名家黄明生(左2)、李兴白(左3)1985年在电影剧组]
抗战文史[英勇殉国的饶国华中将之女饶毓秀(左1)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之子李克林(左2)与郑光路]
四川著名学者、作家岱峻专栏[作品充满空灵雅趣和智慧沉思。图为岱峻夫妻恬静生活]
四川著名特色学者、作家陈稻心专栏[图为陈稻心先生(左)与郑光路]
中国著名作家雁翼专栏[左图为中国著名老作家雁翼(左)与郑光路合影]
学术界百家争鸣[左图:四川曲艺界大师邹忠新(左)与郑光路在一次文艺会上]
武侠小说评弹[1986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肖应鹏(右3)在一次会上]
四川著名武术家(排名不分先后!)[郑光路(左1)与著名武术家王佑辅(左2)邹德发(左3)合影]
宗教文化与人生、文学[图为郑光路(左)与四川一高僧]
佛道、医学、养生文化[图为郑光路(左)与武友在山中古佛寺练武养生]
纪实历史、文学长篇[香港《明报》1987年刊登郑光路当医师搞科研时照片]
中国传统文化名篇[1987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全国地趟拳冠军陈刚(右3)]
门外诗歌谈[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下排右1)和红卫兵战友]
放眼世界专栏[红卫兵文革闯将]
免费网上书屋、实用网站[more翻页还多!]图为毛泽东与张玉凤
中国各地优秀作家陆续推出专栏
重要精华文章专栏![左图:中国民生真实的另一面“黑窑矿工”]
2024年郑光路出版之新书及新闻


·写作范围:文史、文革史、抗战史研究,以及社会纪实文学作品(中国社会热点问题类纪实)
·姓名:中国独特题材文学网
·笔名:站长:郑光路
·电话:--
·手机:423648068@qq.com
·OICQ:--
·电子邮件:423648068@qq.com
·通讯地址:中国.四川省.
·邮政编码:--
--管理中心

  本站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文学期刊的最后“饕餮”——关注变革中的中国文学期刊命运

作者: -上传日期:2004/1/11


     文学期刊的最后“饕餮”——关注变革中的中国文学期刊命运


  有人形容说,如果文学是一个梦,文学刊物便是装梦的盒子。如今,文学梦被现实逐渐抽离了,巨大的盒子还空留着。

  迄今,全国800多份纯文学期刊中能自负盈亏的,不到10家。

  不久前,“文学期刊将被全面推向市场”的消息,使这个空留的盒子都面临着可能消失的命运

  本刊记者/粲然

  2003年12月2日,“全国文学期刊改革与发展研讨会”在河南郑州召开。这个由中国作家协会、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期刊协会联合主办的大会,聚集了60余家文学期刊主要负责人——它几乎网尽了全国最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文学期刊:上至国家级大型期刊《人民文学》、《十月》、《当代》;立足本省、对全国有辐射能力的《天涯》、《钟山》、《萌芽》;下至各省的地方性文学期刊《北京文学》、《福建文学》、《山东文学》、《鸭绿江》等。这样的“聚会”在业界,几十年来也是极为少见的。

  会议上,主编们得到消息:从明年起,国家及各级文联将停止或逐步削减财政拨款,文学期刊势必将被推向市场。

  此语一出,举众哗然。这意味着一贯靠国家拨款养活的纯文学类刊物,将和其他杂志一样完全由市场来决定其生死命运。大部分期刊主编立刻提出,文学期刊目前不具备走向市场的条件,其中15%的主编认为,纯文学期刊“完全不可能”走向市场。

  经历过文学狂热的中国,纯文学期刊一度占据了一个时代人们最主要的精神领域。从国家到各省市的文联、作协组织创办文学刊物,如《人民文学》、《十月》、《收获》、《诗刊》;以及《上海文学》、《北京文学》等,曾充斥在各报摊书店的显著位置。

  曾有人形容说,如果文学是一个梦,文学刊物便是装梦的盒子。现在文学梦被抽离了,巨大的盒子还空留着。

  中国纯文学期刊已经陷入“买椟还珠”的尴尬境地。截止到2002年底,据国家新闻出版署统计,在全国9002种期刊中,还有800多家纯文学期刊,约占其中10%。它们中每期发行量过5万份的不足10家,而5万则是一个文学期刊能自负盈亏的“及格线”。

  这些文学期刊多半因为经费匮乏、读者流失、发行量锐减、编辑队伍青黄不接等原因,到了步履维艰、难以为续的地步。

  据了解,现在国家或各省对各类文学期刊的拨款,每年从8万~25万不等。即使在现有财政拨款保证的情况下,仍旧有近一半的文学期刊面临经济困境。

  然而,正是这数额有限的拨款也成为许多文学期刊心理上经济上赖以生存的支柱。到了2003年上半年,“改革”在大部分文学期刊办刊人口中,依然是个讳莫如深的字眼。长期对国家财政拨款的依赖,使他们习惯于扮演“衣食无忧的精神贵族”的角色——虽然此等风光,早已是金玉其外,“败絮其内”。

  在这种情况下,“断奶”,对大量省级以下的文学刊物来说,不啻是灭顶之灾,对大型文学期刊而言也势必将经历新一轮的洗牌和淘汰。

  尽管没有人承认,但每个人心里都清楚,郑州这次主编云集的研讨会,是一场为了告别的聚会。

  由于面向市场后文学期刊的风格、定位、发行等问题,各大期刊意见分歧过大、而政策尚不明晰等原因,这个原定历时三天的大会在第二天午后便草草落幕。各主编们均是,“一无所得”。

  12月4日清晨,冬天的烈风鼓动中原大地每一片落叶。参会的主编们踏上到洛阳吃“水席”的长途车,这是本次大会的余兴节目。但临行前,一个大型文学期刊主编用略带凄凉的口吻调侃说,他们赶赴的,也许是体制内文学期刊最后的“饕餮大餐”。 





[发表时间:2004-1-8 10:09:42] 
 
 
 
转贴小丸子  喜欢进论坛。喜欢转贴,不喜欢自己写文章。


 
 

   0 0 送花/扔蛋  
 

“文学期刊将被全面推向市场”
---这是一个好消息不假,但要形成一个健康的,能对社会中大多数人的生活“有益”的文化市场,大概需要的不仅是一种体制和建立这种体制的指导思想,更重要的是必须拥有许多理解、建立进步文化的活生生的人们。文艺刊物与其说是不断地发现优秀的文艺作品,毋宁说是培育优秀的作家群体,或说是引导、探求、找准时代的文明高度和文化/思想内涵,努力营造各种流派、学说,甚至帮派相互“胶着”的局面,在近似经济“竞争”的压力下,给社会一种人文的精神依托和力量感。

眼下国内无论有何样的名流健在,仅从每日的荧屏的影视片形象中,灌输给社会和民众的究竟是些啥玩艺,即可让某些人物闭嘴、汗颜(在此特意要强调的是:每部影视片子的产出,除金钱的投入外,还包含着许多行政审核、人物的批示和“艺术家”的风险。)。可以说无需专职的评论家,仅老百姓自己感受而来的见解,所谓收视率较高的电视剧目,如《乾隆微服私访记》、《神医喜来乐》、《环珠格格》等,里面与其说是“说古讽今”,倒不如说是“疯古悦今”。

说刊物,之所以谈影视,问题在于,而今的影视取材不仅仅来自文艺刊物与书籍,而且也代表了时代和地区的艺术思想水准。宣扬黄土地和农民的纯朴,为某种阶层所崇尚,也可说由来已久了;警匪、反贪倡廉,有其时代性,也毋庸置疑,但这一切决非就是真正的进步、先进文化的表现,到反而更衬托出我们文化中依旧存有某种“槛”的制约、误区和蒙昧。

尽管,我自己并非已自信位临较高境界之上,但我坚持认为,在思想、认识上,确实存有“境界”层次的实在。如果社会主流文化,不能进步到与自己比较而来的较前高一层次的境地(且不说,要与世界最进步文化看齐和超越的问题。),那么,这时的文化主流就是落后、落伍的,甚至也就是反动的。

物质生活对文化/人文思想的藩篱作用,不应忽视,但也不能俯首听命。文化上的飞跃,必须有一定的物质积累的基础,但这种物质基础,不仅仅就是经济由穷到福、由少到多的眼见为实,而且更重要的是精神性、文化性、思想认识性上的清晰思辨和共识观念的形成。

唯物与唯心两者的是是非非,在一些文革后的学院派那里可能已当成落后、笑谈的把柄,甚至是不值得谈、不屑于谈的课题/话题了。不过对于自己何以至此的心态和认识,也的确很少见到那些直白的类似“认识自己”样的“精神分析”文章,这可能就是刊物发行上的缺陷导致的吧。总之,新的“主义”学说,起码在今天尚未能成为一股潮流,尚没能切实冲击、刺激、触动起现今社会公众“定势”思维的颤抖。

鉴于上述的认识,对于转贴小丸子的消息,若冠上个“好”字,那是指它的确在表明一种社会进步的征候,但也仅是如此而已!

如果没有更广泛的民族、世界文化历史间自由公正的比较、反思、探讨,以及未来的勾画与想象;没有一段较长时间的这种类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无论现实社会体制是继续慢慢发展,抑或是崩溃,所谓“民族振兴”、“文化复兴”且不说“空谈”否,中国社会“惊人相似”的东西一定会在一种低层次水平上反复出现! 





[发表时间:2004-1-10 2:20:17] 
 
 
 
克谐   
 

   0 0 送花/扔蛋  
 

1,文学在信息时代的地位本应下降。
2,现在文学脱离了民众。
3,还有网络作为文学的载体。 

[发表时间:2004-1-10 9:01:02] 
 
 
 
1840  诗意栖居地,相会槟榔园:思想文学世界,繁荣中华文艺
  
 

   0 0 送花/扔蛋  
 

收入三四十块钱的时候,到是订过几份期刊。现在不是说没有钱,而是好无兴趣。 


 
 
                浏览次数:1381--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上篇文章《贪官与婊子的十大相同之处 》.耳闻目睹了不胜枚举的官场闹剧........
----下篇文章周文俊:乳房的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