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作范围:文史、文革史、抗战史研究,以及社会纪实文学作品(中国社会热点问题类纪实)
·姓名:中国独特题材文学网
·笔名:站长:郑光路
·电话:--
·手机:423648068@qq.com
·OICQ:--
·电子邮件:423648068@qq.com
·通讯地址:中国.四川省.
·邮政编码:--
--管理中心
|
|
 |
|
本站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
|
|
|
【高山仰止】崇拜毛泽东时代未完全结束.......
【高山仰止】崇拜毛泽东时代未完全结束 ●樗亚(联合早报 20031220)
最近在中国人民网上有一个论坛,谈的是崇拜毛泽东的问题。结果是找极少的几个简单否定毛泽东的贴子,然后任由许多崇拜者批评、反驳甚至是谩骂。我的感觉明明是:不崇拜毛泽东的人受到歧视。
可是,读到《联合早报》本月18日刊载的邱波先生的文章《崇拜毛泽东为何遭歧视?》,才知道崇拜毛泽东的人竟也有被歧视的感觉。不过,笔者认为,前者因为官方的态度,是一种显性歧视;后者因为来自民间,还只是隐性歧视。
一个显见的问题是,在中国大陆,崇拜毛泽东可以是不证自明的,可以是纯粹感性地抒情,而不崇拜,或者说要批评、反思毛泽东,却必须说出有力的理由——而且还得分一分场合,公开场合下绝少见到邱先生所讲的情形。
毕竟,崇拜毛泽东在中国现在还是官方基调,并且出于心理惯性的影响,毛泽东在人们心目中的光辉形象仍然存在。曾经在毛泽东治理下受益的人一般不愿意贬低毛泽东,而不满现状的弱势群体也一样是古非今,将怀旧与对毛泽东的赞美结合在一起。
邱先生将对毛泽东的崇拜与年轻人对明星等的偶像崇拜混为一谈,其实两者之间大不一样。崇拜毛泽东有深刻的政治含义。在“文革”时,它不是简单的崇拜问题,不尊重或者批评毛泽东意味着政治反动,可能带来杀身之祸。连许世友等开国元勋都因为提了不同意见而走向失势,更何况平民百姓。
现在的形势不一样了,人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好恶了。但是,对于毛泽东,可能还是一个例外。当他的头像还高高悬于天安门城楼之上的时候,当他的不腐身躯还躺在天安门广场中央的时候,他老人家还是不容置疑的。
笔者不同意邱文中所说的,包括新闻媒体在内的民间,对毛泽东的看法与官方截然对立:既不是截然,更不能说是(官民)对立。现在,在大陆的媒体上看一下,在百姓中走一走,就知道情形还远没有这么危言耸听。就在最近,毛泽东的孙子毛新宇仍在书店或者其他地方受到众星捧月般的欢迎。售卖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纪念邮票的地方,还排起了相当长的人龙。
感性积淀影响理性分析
崇拜并不是一个好词,它似乎意味着感性好恶多于理性思考。但是,当今的社会,人们的自主性在不断地提高。个人开始有自己的判断了,一些既定多年的观念在今天被改变了。随着中国神州五号飞船成功返航,人们已经轻松改变了多少年来认为在宇宙可以用肉眼看到长城的说法了。
但是,为什么科学上不难发现的误解,长期以来没有人捅破,甚至还要写入教科书?因为长城是一个象征,有很多寄托,所以感性因素影响了理性分析。
毛泽东与他所建立和影响下的制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毛泽东的理性思考因为前期的崇拜常常意味着反思。而反思毛泽东可以找到他在治国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必是非常有益的。在这个意义上,笔者认为,反思比崇拜更为可取,或者说是一种更为客观、自主和深入的态度。
确实,西方对毛泽东的研究是非常丰富的。但是,西方社会并非如邱文中所说的对毛泽东都是极高和极正面的评价。至少还有两种,一种是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认为毛泽东是专制和独裁者;还有一种是从宪政和制度层面研究中国“文革”的教训的。
也许,邱文向我们提示了一个事实:对于毛泽东,崇拜时代正在让位给反思时代。
(作者是中国国际法学者。)
回到目录
【高山仰止】中国再现毛泽东热 ●萧晓(联合早报 20031221)
在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来临之际,中国民众的纪念活动也进入高潮。
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搜狐网、网易等110家中文网站,共同在网上开展的“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主题活动,于上月26日正式启动。千百万名网友瞻仰了网上毛泽东纪念馆,并纷纷献花和留言。
在河南省会郑州图书批发市场,一套定价110元人民币的《毛泽东自传》新书一度脱销。书店老板高兴地说,这本书虽然贵了点,来买这本书的人大都怀着一种虔诚的心情,没有讨价还价。
《毛泽东时代的中国(1949-1976)》、毛泽东之路(1893—1976)》、《走近毛泽东》、《开国前夜——毛泽东在西柏坡的风云岁月》、《毛泽东初进中南海》等一批有关毛泽东的新书也在各大书店畅销。
而中国中央电视台则在电影频道连续播出《杨开慧》、《库尔班大叔上北京》、《毛泽东的故事》、《井冈山》、《长征》、《重庆谈判》等一批有关毛泽东的电影。
在北京、上海、湖南、江西、陕西、贵州等地,纪念毛泽东的活动也相继进入高潮。
有人在网上发出“在这个经济时代,有多少人还崇拜毛泽东?”的疑问,立即成为议论的热点。
一个网友说,人们怀念毛泽东,是因为他严格要求“人民的公仆”,一篇《为人民服务》曾经激荡过多少干部和群众的心;他不时告诫国家工作人员不要做官当老爷,不时清理干部队伍之中的腐败分子,要求各级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同志保持“两个务必”,从而使各级政府真正成为人民的政府,使广大干部真正成为人民的勤务员。
另一网友在网上留言:“人民因您而再不是东亚病夫,祖国因您而成为东方巨龙。您是民族的骄傲,您是人民的光荣。您是神州大地的脊梁,您是历史长河的明灯。您永远是人民心中的北斗星。”
一名在政府部门任职的年轻人接受采访时说,人们怀念毛泽东,是呼唤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回归。
回到目录
【高山仰止】毛泽东:终点还是起点? ●伟达(联合早报 20031221)
记得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毛泽东辞世不久,邓小平率中国新的领导集体果断纠正极左路线,毅然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纪元。当时绝大多数人的感觉可用八个字形容:“告别过去,奔向未来!”
未来是个什么样子呢?是现代化,是高考上大学,是发家致富,是引进外资,是大腕大款,是出国留洋,是“让世界充满爱”……等等?
这一切,相比于刚刚过去的毛泽东时代,确实是天翻地覆的变化。于是,毛泽东和他的一世功过,似乎可以放心走入历史,或只存留在某些“看不惯今天”的遗老遗少的夜半残梦中了。
然而,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走过80年代的发展蜜月和成长阵痛,到了90年代中期,开始面临“全球化”竞争。当代世界霸权的压制阻遏,来自东西两个方向的“分离”威胁,社会文化的物欲横流、精神萎靡,及执政党与政府内部的严重腐败现象,这时人们不觉又想起了毛泽东。
抛开某些意识形态“怀旧”和弱势群体“乞救”的因素,毛泽东的气质、精神和哲学在冥冥之中似乎仍在为追求发展复兴的当代中国指点迷津。
因为毛泽东的精神就是独立自主、不畏挑战、敢于竞争、敢于胜利的精神;毛泽东的气质,就是大国之魂,是压倒一切对手,号召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的气质。毛泽东哲学的精髓,就是其源于人民的智慧和实事求是,整合古老文化深刻思想,推出充满活力的思辨与创造。
也就是说,透过历史功过局限和政治是非纷争的迷雾,人们豁然发现,毛泽东作为过去一个世纪中国人震撼世界的英雄代表,其实仍然矗立在时代的制高点上,为正在努力奋斗的新一代中华儿女提供着巨大的激励、启迪和力量。
中国重新崛起之路风险重重,障碍迭起,只有这样的黄金组合——毛泽东式的生命动能和锋芒,加上现代化与科学的丰厚底力,才能让中国和中国人从胜利走向胜利。
历史,让中国和中国人跨越毛泽东曾经留下的叹惜和遗憾,在崭新的时代起点上继承发扬他的视野、气魄和智慧,让英雄基因去托起古老文明的新的辉煌。
回到目录
【高山仰止】掀开毛泽东热的背页 ●杨善勇(联合早报 20031221)
从来没有一个领袖像毛泽东那样,同时得到那样多的大力赞扬和无情批判。不过有项事实不容忽视,就是毛泽东的正面、负面影响是深远的,尤其对中国,程度极深,时间极长。
时至今日,在12月26日毛泽东110周年冥诞之际,海内外仍然掀起新一轮的“毛热”。根据报道,今年的9月9日,即毛泽东在1976年逝世的纪念日,“由官方主导的悼念活动更胜以往。”在这一天,至少有2万5000人在北京瞻仰了毛泽东遗容。
毛泽东无疑是创建新中国最重要人物。但是我想,对“毛泽东现象”的回溯,更关键的是,必须在崇毛与批毛这两个极端之外,找出毛泽东掌政期间的功与过。
比如在《新发现的毛泽东》一书中,已故的作者王若水说:“毛泽东把千千万万的老百姓整得家破人亡,把无数知识分子加以摧残,把他的许多出生入死的战友打倒,对这一切,他什么时候表示过丝毫的忏悔?那么,他在仆人面前表现出来的那一点人情味,又算什么呢?”
问题是,大跃进、三反五反、文化大革命固然不是毛泽东一人引起,但要是指毛泽东不用负最大责任,那显然是说不过去的。
谢冰在《1949年-1976年间中国知识分子自杀状况的初步考察》,就列有40个知名学者与文人的名单:北大翦伯赞、上海文联傅雷、北京文联老舍、九三学舍储安平、云南大学李广田、中科院物理所张宗燧、北京市委吴晗、中央党校周文、中研院院士饯毓泰和谢家荣等等。除武汉大学刘绶松教授,夫妇双双自杀者另有八对之多。
更大的问题是,以上受害者是中国赖以现代化和大步向前发展的知识精英。
又如,有人认为贪污腐败是改革开放后冒起的现象,是邓小平带来的,“毛泽东的时候不会这样”。事实果真如此吗?
王朝柱的《开国领袖毛泽东》一书揭露,毛泽东掌权之下的腐败也很“严重”。书中说:“1951年上半年,华北地区各省市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处理了区级以上党员干部违纪案件3947件,其中贪污案共531件;北京市在建国后的两年多中,共发现贪污分子650人,贪污总额达人民币15亿元(旧币)……1951年11月份以前,华东各地法院所处理的贪污案件有8000多件……”
据说毛泽东看了这些数据,问道:“共产党人才掌权两年多啊,怎么就会有这样多的党员干部堕落成贪污分子呢?”毛泽东问得没错,我也很想知道“毛泽东现象”背页这一些黑色的X档案。
(作者是马来西亚专栏写作人)
回到目录
【高山仰止】在温饱的日子缅怀毛泽东 ●霍月伟(联合早报 20031221)
好几年前去深圳参访时,同团有个美国女记者,性格开朗热情,团内同行无不喜欢她。
那是她第一次到中国大陆采访,大概不是很了解当地“国情”。当局安排我们访问一家著名生物科技企业的董事长时,两人就半真半假地在小巴上“斗”起嘴来。
毛泽东让中国人站了起来
导火线当时是怎么点燃的现在已经毫无印象,但两人争执的是共产党、中国政府的管治功过。董事长是留美博士,四十来岁,很开放,英语说得很溜,不断在为政府辩护,他最后的总结陈词我到现在还记得:“毛泽东让中国人站了起来,邓小平让中国人活得像个人,江泽民让中国人富起来。”
老实说,我当时觉得董事长的态度有点过度“防卫性”(defensive),但近日在网上看到神州多地都在展开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的活动,对他的话又有了深一层体会。
为了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毛泽东的孙子毛新宇、外孙女孔东梅都分别出版了新书《爷爷毛泽东》、《翻开我家老影集——我心中的外公毛泽东》。据报道,在举行读者见面会时,现场往往挤得水泄不通,排队的人几乎都在40岁以上,大多数是白发老人,而且不时发出这样的感叹:“像,像,真有点像!”(指毛、孔二人长得像毛泽东)
海外网站有文章讽刺说,毛泽东的一些后人,已经成了“吃毛专业户”,像毛新宇就以研究爷爷为专业,用这个专业得了硕士、博士,出了唱片,现在还出书。
令人惊讶的是,有官方背景、中国新闻社属下的《新闻周刊》在一篇访问毛新宇的报道中,除了直截了当问他为什么写爷爷只写到文革前,还这么作结:“如果毛新宇的人生计划得以实现,那么他将和毛泽东的其他后代一样,既不担任政府高官,也没有人经商——整理出版纪念书籍、出席各种纪念毛泽东的活动,成为这个红色家族新一代成员的主要生活内容。”虽然很含蓄,意思却也透纸而出。
传统的政治伦理:感恩的心
中共元老陈云曾这么评价毛泽东:“立国有功,建国有过,文革有罪”。有人说,好,就让他功过相抵,那么罪的部分呢?但部分后人能够成为“吃毛专业户”,显示中国的确有一整个世代的人,是真心缅怀毛泽东。
原因?那位深圳董事长的说法大概可以代表部分中国人的感恩心理:是毛泽东让中国人站了起来,在那以前,中国人给欺负得只能趴在地上,因为毛泽东,终于能挺起腰杆站起来。一些人可能会对这种心理不以为然,但这种对所谓“好”的统治者感恩的心情,其实是一种很传统的政治伦理,回去跟你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谈谈就可以发掘出来。
缅怀老毛好的一面:有选择性
另一个原因,驻北京的同事孙传炜日前也在特稿中提到了,中国人今日普遍感叹世风日下,时不时就会缅怀毛泽东时代那种均贫清廉。国家主席胡锦涛去年底接任中共总书记后,特地到革命根据地西柏坡、革命老区瑞金、兴国考察、瞻仰毛泽东与红军遗迹,正是迎合并加强了这种心情。
但这其实是一种有选择性的记忆,或失忆。中国现在富起来了,但改革开放过程中总有失势失利的人,而这些人是否真的想回去过当年那种苦哈哈的日子,确实很可疑。
|
|
|
浏览次数:1766--
 |
----上篇文章:《2003年最不能忘怀的刻骨铭心的民间真实声音 》...!!!
----下篇文章:已经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