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向我约稿
[首页] [关于本站] [新闻中心] [2022年6月郑光路《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我的相册] [留言板]


2022年6月郑光路《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拍案惊奇!郑光路精彩特稿[图片: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中)及夫人濑田裕子与郑光路合影]
文史长廊精品[左图:郑光路(左1)应邀拍电影时]
文革类老照片.美术作品链接[左图:郑光路当医生时和原珠海市市长梁广大(左)合影]
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现象研究专栏[图:郑光路(左1)与常演“皇帝”的张铁林先生(左3)]
郑光路巴蜀文化及历史类作品[篮球巨人穆铁柱和郑光路]
近50年当代史研究史料[左图:原国务院侨务办公厅负责人庄炎林(左)与郑光路合影]
[文革专栏]本网特色,翻页内容甚多![本栏图片:郑光路1966年在天安门]
评说成都、四川[图为著名学者魏明伦先生(右)与郑光路]
四川特色作家文章[左图为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先生(右)和郑光路]
历史往事揭秘专栏[左图为郑光路收藏的文革宣传画]
“社会评论”精品转载[左图为郑光路(左)与成都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刘学文]
中国近现代文学掠影[左图为张邦元(右)绝技童子功“隔山望月”与郑光路同摄]
中国知名文革史研究者精品专栏(!本网热烈推荐:链接严肃学术网站渤海大学网),极其丰富多彩!
中国历代文学研究专栏[老武术家王树田(中)郑光路(左1)刘绥滨(左2)市武协副秘书长王学贤(左3)]
!连载郑光路最新长篇力作《打工妹怪遇》欢迎阅读和书商、出版机构及影视改编合作!
网友交流专栏[郑光路作品讨论会上民革市文史委员会主任王大炜(右)作家白郎(中)和李克林教授(左)]
《川人大抗战》选载[成都媒体为《川人大抗战》举办座谈会后李克林、流沙河、王大炜、卢泽明等先生同摄]
巴蜀文化和掌故[海外作家与成都卢泽民、章夫、冉云飞、郑光路(1排左1)、白郎、蒋蓝等]
今年郑光路有影响的新作[左图上排右起:郑光路、郑蕴侠、副导演商欣。下排为导演刘子农及张国立、王姬等]
当今文学界之怪现状[文革结束郑光路(1排右1)考入大学与同学去安仁镇接受“阶级教育”]
转载网络精品[1987年郑光路(右1)与华西医大副院长张光儒博士(右2)在珠海工作时游澳门]
老成都掌故[左图为郑光路(右1)在青城山上清宫与道士练剑]
武侠文化[左图:右1郑光路,右2习云太教授(中国武术一级教授),右3刘绥滨,右4铸剑专家龙志成]
滑稽妙文选[人生如戏,图为郑光路(右1)1985年应邀参加影视剧拍摄时照片]
中国文学、史学与世界[图为法国学者大卫(左)和郑光路
巴蜀文化中的杰出人物[本栏图片说明:中国著名电影艺术家谢芳(中)、张目(右1)和郑光路合影]
四川及巴山蜀水人文[左图为郑光路(1排中)1985年与几个弟子同摄]
当今社会奇稀罕事、伤心事、可怕事[左图:郑光路舞禅仗习武照]
文史文学精品转载[图为1990年郑光路(后排右2白衣者)与众武术人士在少林寺参加武术拍摄]
郑光路欣赏的古典、文学、史学作品推荐[1986年郑光路(上排左3)参加武术表演赛后和四川武林好友摄]
阅之有益的史学方面学术文章[图为郑光路(中)当医师时在医院为病人作手术]
郑光路著《中国当代热点问题透视—中国气功武术探秘》选录
郑光路文革研究专著介绍[图为两本专著封面]
四川近、现、当代史研究史料参考[郑光路1987年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工作时照片]
文化与教育[图为郑光路练铁指功练武照]
体育武林前辈【左图:1984年时郑光路与李孟常师傅(右)。右图:郑光路与黄林派钟方汉师傅(右)】
郑光路巴蜀文化研究专著[郑光路与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郝勤教授]
隆重推荐作家原创精品[《武当》杂志主编刘洪耀(右)与郑光路]
过来人回忆文革历史[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当受苦知青时,点击图很瘦]
官方报刊资料(主要为文革时期)选登[本栏图为文革中的恐怖刑场]
知青问题研究[郑光路1970年当知青时艰难环境下仍自强练功“朝天蹬”]
名家杂谈精粹[郑光路(左1)与四川武术名家黄明生(左2)、李兴白(左3)1985年在电影剧组]
抗战文史[英勇殉国的饶国华中将之女饶毓秀(左1)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之子李克林(左2)与郑光路]
四川著名学者、作家岱峻专栏[作品充满空灵雅趣和智慧沉思。图为岱峻夫妻恬静生活]
四川著名特色学者、作家陈稻心专栏[图为陈稻心先生(左)与郑光路]
中国著名作家雁翼专栏[左图为中国著名老作家雁翼(左)与郑光路合影]
学术界百家争鸣[左图:四川曲艺界大师邹忠新(左)与郑光路在一次文艺会上]
武侠小说评弹[1986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肖应鹏(右3)在一次会上]
四川著名武术家(排名不分先后!)[郑光路(左1)与著名武术家王佑辅(左2)邹德发(左3)合影]
宗教文化与人生、文学[图为郑光路(左)与四川一高僧]
佛道、医学、养生文化[图为郑光路(左)与武友在山中古佛寺练武养生]
纪实历史、文学长篇[香港《明报》1987年刊登郑光路当医师搞科研时照片]
中国传统文化名篇[1987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全国地趟拳冠军陈刚(右3)]
门外诗歌谈[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下排右1)和红卫兵战友]
放眼世界专栏[红卫兵文革闯将]
免费网上书屋、实用网站[more翻页还多!]图为毛泽东与张玉凤
中国各地优秀作家陆续推出专栏
重要精华文章专栏![左图:中国民生真实的另一面“黑窑矿工”]


·写作范围:文史、文革史、抗战史研究,以及社会纪实文学作品(中国社会热点问题类纪实)
·姓名:中国独特题材文学网
·笔名:站长:郑光路
·电话:--
·手机:423648068@qq.com
·OICQ:--
·电子邮件:423648068@qq.com
·通讯地址:中国.四川省.
·邮政编码:--
--管理中心

  本站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古蜀文明精华文章几十篇!

作者: -上传日期:2008/9/10

古蜀文明精华文章几十篇!

直接点击!注意:所点出文章出现在本页最下页面。

 

 

数千碎片拼出三星堆国宝
三星堆:待解面纱的古蜀文明
古蜀文明与岷江文化
三星堆古国 无门之城
古蜀文明与水文化
灿烂衣冠耀古蜀
3000年前 三星堆人穿什么?
《古蜀国旁白》的旁白
古蜀人:向成都平原迁移
三星堆的青铜时代
商都:古蜀成都文化标识
鱼凫时代 成都先民的神秘搬迁
璀璨美玉耀古蜀
成都平原开创纵目时代
CHINA 丝国 古蜀国
历史黑洞中的次代蜀王
柏灌钩沉
揭开“蜀身毒道”神秘面纱
五代蜀王之鱼凫传神秘突变催生青铜之王
古蜀探秘【三十】
王者归来 古蜀迈向帝国时代
王从天上来
历史车轮辗碎开明帝国梦
血性帝王
宝墩文化
宝墩 蜀人最早的家园梦想
古蜀美酒香飘成都平原
开明王朝遗在成都的背影
尴尬姻亲的战争与和平
虎视下的古蜀王国
在商为官
强秦弱楚
古蜀国最后的征战
古蜀国 发型下的政权风云
金沙人的青铜神树梦
奇异的铜像
食盐 国家的光荣与梦想
蜀中货币达天下
古蜀丝路 通向地中海
宝墩人点燃古蜀文明之火
古蜀文明的影响力
三星堆人跨越青铜之巅
金沙遗响
成都平原的古城市之光
说不完的古蜀文明
古蜀谜团 尽藏巴蜀图语?
秦代巴蜀白虎伤人事件
枢轴内外
强秦灭蜀的传说
秦代蜀地百年移民潮
四川人的起源
逍遥自得的砖上神仙
蜀锦之乡
璀璨文华
三千年成都 两千年锦绣
古蜀人制玉连换三次钻具
历史成都,古道的“大站台”
披沙沥金说名城:风雅老成都
古蜀丝路 通向地中海
富庶天府
金沙遗址中“太阳神鸟”的象征意义
艺术迷狂与偶像再造
太阳神鸟的绝唱
三星堆远古文化与人类根脉的联系
中国古史传说的西部底层
伏羲与巴蜀
一壶清酿满城香
西南丝路
巴蜀之地 大汉粮仓
巴蜀的兴起
巴蜀史志:古代民族(4)
巴蜀史志:古代民族(2)
巴蜀史志:古代民族(3)
巴蜀史志:古代民族(1)
大禹 蜀中羌人开夏朝
历代蜀王的命运与结局
部族众多的西南夷
肩负王杖的老人
自大夜郎国起源于蜀?
祭祀坑?三星堆七大千古之谜
青铜滇国的王朝梦想
一乘骏驾过桥来
编发文身
从三星堆文明---看蜀人浪漫的仙化思维
蜀王杜宇是僰人?
古蜀联盟族群
沃野上的逍遥与忙碌
三星堆牙璋惊现越南 古蜀越南血脉相通
叩响大石墓中的邛人
赶场和趁墟
汉代蜀地西南夷
资源丰富的西南夷
公孙述成都“成家”立业
公孙述据蜀
人才兴蜀
锦马超的三次灭门惨案
晋代蜀人的悲凉流亡路
僚人:晋代巴蜀新居民
益州之治
中晚唐蜀兵不断反叛之谜
繁华之邦
蜀纸与印刷
绘画之盛
邛窑彩瓷的惊世之艳
四川五十二年的抗蒙战争
三星堆文明绵延2200年
成都有几位花蕊夫人?
张献忠为何三入四川?
西南土司 古蜀文明
都掌蛮 一个消失民族的史诗
后蜀花蕊是才貌双全的烈女?
明代四川的少数民族
蜀王府的风光与悲凉
明朝蜀王
四川书院
明代蜀王的地下宫殿
蒲江船棺主是开明王朝后裔
四十里锦绣
与张仪筑城无关的史前成都
永陵 离唐朝最近的地方
古蜀大地的城市群落
前蜀后蜀
沃野千里孕育川西古城
迁徙的蜀人
一个汉字背后的古蜀历史
古蜀玉璧
金沙石磬 敲响三千年古蜀
秀美雄奇的蜀地天府
明代庙宇、桥梁建设
一千年 从岷山走向成都平原
蜀水中流出的天人之道
清朝的土地价格
主流之外的古蜀国遗绪
前蜀后宫的另类时尚
蜀宫沉醉歌舞中
蜀地天府:华夏文明的后花园
蜀宫丽人的游戏生涯
嘉陵云栈:扼踞入蜀咽喉路
荒唐皇帝的模仿秀
宣华池中画船游
大唐皇帝与剑门蜀道
女状元的蓝衫
剑门蜀道上的千年古镇
戴道冠的皇帝与宫女
成都平原 有巢氏乐土?
踏上艰难蜀道的诗仙诗圣
学费 俸禄 贡茶
金沙人曾以箭射鱼?
剑门蜀道上的艺术宝库
剑门蜀道上的峥嵘雄关
一个唐代商人的典型生活
巴人来到了成都平原?
1000年前的成都女足
剑门蜀道上的另类记忆
金沙古国有无军队?
, 始于明代的孝感填四川
风流彻骨成春酒
美眉的万种风情
从历史的纬度进入客家东山
田价·米价·银价
会馆 清代移民构筑的精神家园
四川生丝
三个移民在四川的商贾生涯
绵延四千年的绮丽(上)
场镇 移民入川的鲜活记忆
绵延四千年的绮丽(下)
印度棉纱入川
满汉全席的成都版(上)
千岁醉翁欧阳修 一朝竟成四川人
面粉 盐巴 服装面料
满汉全席的成都版(下)
五凤溪 喧嚣与繁华之后……
成都漆器 流光溢彩3000年
山光水色 船宴增辉
清代四川繁荣的背面
罗家坝遗址:20年寻找巴人古国
闹年锣鼓 乡间流动的精神盛宴
鬼斧神工成就传世漆器
刻板印刷术起源于成都
龙舞:壮丽的乡村风俗舞蹈
唐代成都的民营出版社
庙会 成都社会风俗的百科全书
宋朝刻本:四川领一代风骚
丝·皮·毛袜
漆艺的灵光
四川人为何首倡知识产权保护
宋刻本:一页千金的稀世瑰宝
滋味 当东坡成为菜肴
草帽·席子·刀具·椒扇
剑门蜀道千古谜
孔明灯:当吉祥与祝福写满天空
瓷胎竹艺:竹海盛开的艺术之花
蜀山檀木精制琵琶神品
城垣 书院 雅安桥
绝代琵琶的千年传奇
汴京城里的四川大饭店
红杏尚书宋祁成都倡游宴
梅花入诗
瑰丽精美话蜀绣
成都皮影的前世今生
蜀绣精品活灵活现
青城仙山:成都人的洞天福地
鹤鸣雾中 成都佛道早期圣地
川西五大禅院传奇
万里桥边的爱情迷雾
浣花溪畔的长相思
洞音与石刻中的艺术世界
成都药市入宋词
击鼓三百声 八方客商来
川江东流急 帆船如鸟翅
韩国高僧结缘四川
古代人怎样玩足球?
唐玄宗在蓉接见来使
西蜀古代寂寞的长跑者
成都贵族的弋射游戏
巴蜀橘园里的弈棋神话

兀术

  1986年,一堆堆残破不堪的碎片在四川广汉三星堆祭祀坑里出土。当时的人们并没有想到,若干年后震惊世界的国宝级文物青铜神树、青铜大立人等竟然藏身其间。文物残件的出现,让发掘现场的考古专家们很兴奋,也很疑惑。这些外形怪异的文物残件,都曾被大力敲打和烈火焚烧,严重扭曲变形,怎样才能恢复它们几千年前的本来面目呢?

  1986年10月的一天,一辆货车悄悄开进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人们七手八脚地把车上的纸箱子搬进一间小屋里,并拉上了厚厚的窗帘。箱子里的文物很快被取了出来,这是三星堆一、二号祭祀坑出土的珍贵青铜器,其中包括青铜神树、青铜大立人等六件国宝。遗憾的是,这些国宝并不如我们今天所见的那样精美绝伦。从祭祀坑出土时,它们只是一大堆混杂着泥土的破烂碎片。

  11月底,研究所文物修复专家杨晓邬和徒弟郭汉中、重庆博物馆馆员蔡长信,就开始在这间屋里终日忙碌。他们一早就钻进屋子里,天黑了才走出来。

  屋子里,杨晓邬一边用蒸馏水冲洗碎片,一边用软毛刷小心地拭去粘在上面的泥土。他惊讶地发现:这些锈迹斑斑的青铜碎片,全被敲打得变形扭曲,或被火烧得乌黑起泡;有的甚至轻轻一碰,就变成了一堆粉末。

  修复从拼图开始

  
  1986年,三星堆一、二号祭祀坑的文物一出土,就让考古专家大跌眼镜。这些东西的模样千奇百怪,根本不知为何物,杨晓邬也不例外。

  杨晓邬回忆起当年的情形,摇着头说:“当时我整理碎片时,发现文物毁损严重,但这根本难不倒我。最棘手的问题是,这些东西我连见都没见过,也没有任何资料和线索。要把文物恢复到几千年前的原貌,还不能有丝毫的差错,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从12月初开始,杨晓邬、郭汉中开始挑战“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们每天早早来到修复室,在几千件碎片中挑挑拣拣。管道形的堆在一边、圆环形的堆在另一边……就这样忙碌了好几天,才把文物分类整理妥当。这是他们俩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想出的“笨办法”。

  杨晓邬说:“我想,既然没有资料,那就干脆不管它们几千年前是什么样子,用最老实的方法来修。把东西分好类,找出结构最简单的碎片,像玩拼图游戏一样把它们拼起来。”

  从此,杨晓邬、蔡长信、郭汉中三人就开始重复一项枯燥而繁琐的工作――找碎片的接口。郭汉中笑着说:“这简直太累人了,我每天都瞪圆了眼睛,仔细观察那些碎片边缘的断裂痕迹,一旦发现某块的边缘和另一块的边缘吻合,就用粘合剂或用焊枪把它们接上。一天下来,头昏眼花,脖子僵硬得像块木头。”

  让他们高兴的是,这种最老实的办法,却出奇的有效。从1986年到1989年的三年时间里,一大批铜瑗、玉戈、青铜人头、青铜面具、眼形器等文物相继被修复,其中包括国宝级文物青铜大立人和纵目面具。

  高明的古蜀人

  但是,这并不代表所有的文物都能这样依样画葫芦地成功修复。杨晓邬说:“三星堆出土的一些文物,结构相当复杂。比如青铜神树,它是由许多不同的部件组合而成。单纯用拼接的方法,只能恢复其局部,无法恢复其整体,可见古蜀人铸造水平之高。要修复他们做的东西,就必须了解他们,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然而,古蜀人的铸造水平还是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早在清洗文物碎片时,杨晓邬就注意到,有个青铜兽面竟然文了漆黑的眉毛,涂了鲜艳的口红。许多眼形器也都涂了黑色的眸子。后来专家们经过研究,弄清楚红色的颜料是朱砂,但黑色的颜料是什么,至今不知,只知道是一种复杂的矿物质。

  杨晓邬还发现,这些青铜中含有一定比例的磷,这样铜水就会有流动性,铸造起来更加方便;铸出的东西也更光滑,没有气泡。这是古蜀人刻意为之,还是无心之举,至今还没有定论。但古蜀人已拥有了很高的铸造工艺,却是不争的事实。

  “不过,古蜀人并不是神,他们也有破绽。”杨晓邬说。“大概是1989年的一天,郭汉中在修复一个眼形器。忽然他发现了什么,连声叫我过去。我凑过去一看,发现眼形器的中部明显和其他地方不同,像是长了一块疤痕。我再仔细观察,立刻就明白了:这是古蜀人在铸造的过程中发生了错误,铜水没弄均匀,起了气泡,便重新补了一块上去。这叫做补铸法。”

  这个发现让杨晓邬很兴奋,他们开始更加留意文物中隐含的线索,1989年后,杨晓邬开始修复结构比较复杂的金面罩青铜人头,这件文物破损相当严重,碎裂成了大小不一的四十多块碎片,金面罩和铜头之间的缝隙聚满沙土和氧化物,把面罩撑得爆裂而扭曲,想要直接修复几乎不可能。杨晓邬想了很久,终于决定把金面罩拗下来,和铜头分开修复,最后再组合。

  “修复完后,我把金面罩往铜头上一扣,简直天衣无缝。这说明当时古蜀人铸造它时,也用的这个法子。古蜀人用的铸造方法有补铸法、套铸法、铆铸法等,起码有五六种,和现代人所用的方法大同小异。我们得到的这些经验、掌握的这些规律,对后来修复一号青铜神树有很大的帮助。”杨晓邬说。

  挑战青铜神树

  1989年底,杨晓邬在修复室里研究一号青铜神树的残片。这棵出土于二号祭祀坑的神树被土层层夯实,变形尤为严重。树干断成3节,树枝断成18节,其余的鸟儿、果实碎片更是多得难以计数。究竟怎样区分哪些是被挤压而导致的变形,哪些是神树的自然弯曲呢?

  杨晓邬说:“一号青铜神树有3.96米高,150多公斤,这么高大、沉重的文物实属罕见。它不像那些小型文物,放在桌上或拿在手里观察,就能一眼看出哪些部位变了形,应该怎样修复。要知道它的整体状况,就必须先预合,也就是把神树的残片捆绑连接起来,看一看它原本应该是个什么样子。”

  在修复室外面的空坝子里,杨晓邬他们干起了泥瓦匠的活。他们搭起5米高的棚子,围上挡风雨的塑料膜,盖上玻纤瓦。杨晓邬趴在地上,给神树的底座垫上砖头,郭汉中扶着神树的树干,蔡长信用自行车内胎和铁丝把树干捆紧。再绑上树枝,以及枝上的鸟儿、果实和圆环,神树就基本成型了。杨晓邬说:“当时神树的样子有点寒碜。树干破烂,枝丫歪歪扭扭,挂着两只可怜的鸟儿和两个果实,圆环也残缺近一半。当时我一看,就知道它缺了一个重要部分。”

  杨晓邬所说的重要部分,就是青铜龙。在神树预合前,青铜龙是作为一件单独器物来修复的。13块青铜龙碎片经过修复后重37.5公斤,有1.75米长,虽然它尾巴残缺,但还是迄今为止我国出土商代青铜龙中最长的一条。杨晓邬说:“当时并不知道它是神树的一部分,只觉得它变形扭曲得厉害,便把它正了形。这下好了,这条龙像是忽然‘死’了一般,没有一点生气,我们大家都觉得有点不对劲,但又说不出原因,只好把它恢复原状。”

  神树预合后,修复专家们赶忙把青铜龙往上一接,奇迹出现了,本来看上去很别扭的青铜龙一下子变得无比协调,它的爪子、腹部和神树紧紧相连,非常吻合。从正面看,青铜龙是优美的S形,从侧面看,也是同样的S形,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大家这才知道,青铜龙那弯曲的怪模样,是古蜀人刻意做成,为的是与神树相协调。

  残缺的谜团

  经过一番复杂的预合、模拟试验、方案讨论,终于开始修复神树了。神树破损很严重,得加固,这可累坏了郭汉中,他站在高高的脚手架上,把粗大的铜管塞进中空的神树树干中,再用小铜管加固树枝。此外,神树有很多损坏的小部件,鸟儿、果实和圆环,都需要一一修复。

  杨晓邬和郭汉中在神树的小碎片中仔细地找了又找,好不容易才找出三只鸟儿,其中只有一只比较完整,其余两只不是没了翅膀,就是只有半个脑袋。他们便根据鸟儿的造型和鸟身上的花纹走向进行修复。

  杨晓邬说:“等到部件都修复完毕后,我们发现,神树还有很多残缺的部分,鸟儿不应该只有三只,果实、圆环的数量也远远不够。于是我们就复制,一共复制了14个果实、15个圆环,还有9只鸟。”

  1993年,一号青铜神树终于修复成功,枝干遒劲,气度不凡。往斜上方伸出的树枝上,站着9只鸟儿。所有新制作的神树部件,都被修复专家们刻上同样的花纹,描上同样的颜色,甚至做出逼真的铜锈。似乎刚出土时,神树就是这个完整的形态。但让人不解的是,树的顶端却依旧残缺,并没有被修复。

  关于这一点,杨晓邬解释说:“文物修复,靠的是真实依据,不是想当然的乱修一气,没有依据的,绝对不能补上。这就是文物修复的‘修旧如旧’法则。根据神树九个枝丫的走向和仅存的3只鸟儿的形状,我们可以复制出其余6只鸟,但神树顶端本就残缺,缺失的部分没有任何可以参照的物体,所以必须保持它的原貌。”

  树顶的残缺,让众多专家学者产生了兴趣,他们开始引经据典,猜测树顶残缺的部分应该是什么。有的说,神树是太阳栖息的地方,9只鸟儿就是“金乌”,象征太阳,传说中太阳有10个,树的顶端应该还有一只鸟。也有人说,不对,树顶上应该是一个太阳,其余的9个在休息,所以是鸟。杨晓邬说:“树顶残缺的谜团,靠猜测永远也不可能解开。或许只有等到又一棵一模一样的青铜神树出土,才会真相大白。”

  仍在沉睡的宝藏

  在杨晓邬的文物修复室里,笔者惊奇地看到,还有十多块青铜碎片摆放在桌上,碎片奇特的外形,让人一眼就看出是三星堆文物。杨晓邬笑着说:“你以为三星堆的文物就只有展出的那些么,远远不止。有个青铜神坛,其残片至今还在国外展出,没有时间修复。大家都很熟悉的一个小青铜跪人像,只有一寸长,是已修复的文物中最小的一个,其实它只是青铜神坛上的一个小部件。青铜神坛结构的复杂程度,丝毫不亚于青铜神树。”

  接着,杨晓邬拿起一张照片,说:“这是青铜神树出土后残片的照片,仔细看看,神树不止这一棵。”据杨晓邬说,考古所的仓库里,还堆放着上千件三星堆文物残片,其中有不少太阳形器、大型眼形器,甚至还有三四棵青铜神树,这些神树均不超过一米,它们形态各异,和已修复的一号神树迥然不同,但在修复之前,谁也不知道它们的庐山真面目。没准哪一天,又一个国宝横空出世,又引起一场巨大的轰动。

返回顶部
                浏览次数:333--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上篇文章08.09.07:《成都晚报》整版发表郑光路《历史长河中的万里桥》
----下篇文章老成都文化!精华文章几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