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汉学家顾彬对中国当代文学“垃圾论”的批评曾引起广泛争议。近日,他在澳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再发尖锐之声。这一次他说——我和中国作家无话可说
●中国作家的问题是他们自身的问题。生活确实是一个障碍,但他为什么不在上午写他自己真正要写的作品,下午、晚上写剧本?
●我和中国小说家见面时,往往无话可说。我的标准都是1949年之前的作家,看现代的中国作家谁能和他们比。
●中国作家对西方汉学家非常不公平。他们不敢、不要抑或拒绝跟我们对话,我们怎么办呢?我们只能够看书,和中国作家只能有文本的关系。
他太累了,不停地参加世界各地的学术会议,每天只睡五个小时。2007年底,他在澳门参加“现代中国文学的个人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看来满脸倦意。但为期三天的会议日程,坐在第一排的永远是他,听得最认真的也永远是他。
他就是德国波恩大学汉学系主任顾彬教授。
1967年,当他读到庞德翻译的中国汉诗就迷上了中国文学。“庞德虽然没有上过正式的中文学校,但他经过自学,可以说比现在许多所谓的汉学家还要懂中国文学。他很了不起,他敏锐地感觉到中国人究竟要表达什么。”
正是这次阅读改变了他的人生之路,他几乎将能够找到的中国文学作品的德文译本通通找来阅读,有的还不只看了一遍。然后是学中文,直接阅读中文。“曹植、屈原、李白、杜甫、苏东坡、欧阳修、袁宏道等等,太多了。还有中国的古典小说对我的吸引力太大了,除了《三国演义》之外,我都喜欢,太喜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