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向我约稿
[首页] [关于本站] [新闻中心] [2024年郑光路《成都旧事》《四川旧事》《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我的相册] [留言板]


2024年郑光路《成都旧事》《四川旧事》《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拍案惊奇!郑光路精彩特稿[图片: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中)及夫人濑田裕子与郑光路合影]
文史长廊精品[左图:郑光路(左1)应邀拍电影时]
文革类老照片.美术作品链接[左图:郑光路当医生时和原珠海市市长梁广大(左)合影]
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现象研究专栏[图:郑光路(左1)与常演“皇帝”的张铁林先生(左3)]
郑光路巴蜀文化及历史类作品[篮球巨人穆铁柱和郑光路]
近50年当代史研究史料[左图:原国务院侨务办公厅负责人庄炎林(左)与郑光路合影]
[文革专栏]本网特色,翻页内容甚多![本栏图片:郑光路1966年在天安门]
评说成都、四川[图为著名学者魏明伦先生(右)与郑光路]
四川特色作家文章[左图为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先生(右)和郑光路]
历史往事揭秘专栏[左图为郑光路收藏的文革宣传画]
“社会评论”精品转载[左图为郑光路(左)与成都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刘学文]
中国近现代文学掠影[左图为张邦元(右)绝技童子功“隔山望月”与郑光路同摄]
中国知名文革史研究者精品专栏(!本网热烈推荐:链接严肃学术网站渤海大学网),极其丰富多彩!
中国历代文学研究专栏[老武术家王树田(中)郑光路(左1)刘绥滨(左2)市武协副秘书长王学贤(左3)]
!连载郑光路最新长篇力作《打工妹怪遇》欢迎阅读和书商、出版机构及影视改编合作!
网友交流专栏[郑光路作品讨论会上民革市文史委员会主任王大炜(右)作家白郎(中)和李克林教授(左)]
《川人大抗战》选载[成都媒体为《川人大抗战》举办座谈会后李克林、流沙河、王大炜、卢泽明等先生同摄]
巴蜀文化和掌故[海外作家与成都卢泽民、章夫、冉云飞、郑光路(1排左1)、白郎、蒋蓝等]
今年郑光路有影响的新作[左图上排右起:郑光路、郑蕴侠、副导演商欣。下排为导演刘子农及张国立、王姬等]
当今文学界之怪现状[文革结束郑光路(1排右1)考入大学与同学去安仁镇接受“阶级教育”]
转载网络精品[1987年郑光路(右1)与华西医大副院长张光儒博士(右2)在珠海工作时游澳门]
老成都掌故[左图为郑光路(右1)在青城山上清宫与道士练剑]
武侠文化[左图:右1郑光路,右2习云太教授(中国武术一级教授),右3刘绥滨,右4铸剑专家龙志成]
滑稽妙文选[人生如戏,图为郑光路(右1)1985年应邀参加影视剧拍摄时照片]
中国文学、史学与世界[图为法国学者大卫(左)和郑光路
巴蜀文化中的杰出人物[本栏图片说明:中国著名电影艺术家谢芳(中)、张目(右1)和郑光路合影]
四川及巴山蜀水人文[左图为郑光路(1排中)1985年与几个弟子同摄]
当今社会奇稀罕事、伤心事、可怕事[左图:郑光路舞禅仗习武照]
文史文学精品转载[图为1990年郑光路(后排右2白衣者)与众武术人士在少林寺参加武术拍摄]
郑光路欣赏的古典、文学、史学作品推荐[1986年郑光路(上排左3)参加武术表演赛后和四川武林好友摄]
阅之有益的史学方面学术文章[图为郑光路(中)当医师时在医院为病人作手术]
郑光路著《中国当代热点问题透视—中国气功武术探秘》选录
郑光路文革研究专著介绍[图为两本专著封面]
四川近、现、当代史研究史料参考[郑光路1987年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工作时照片]
文化与教育[图为郑光路练铁指功练武照]
体育武林前辈【左图:1984年时郑光路与李孟常师傅(右)。右图:郑光路与黄林派钟方汉师傅(右)】
郑光路巴蜀文化研究专著[郑光路与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郝勤教授]
隆重推荐作家原创精品[《武当》杂志主编刘洪耀(右)与郑光路]
过来人回忆文革历史[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当受苦知青时,点击图很瘦]
官方报刊资料(主要为文革时期)选登[本栏图为文革中的恐怖刑场]
知青问题研究[郑光路1970年当知青时艰难环境下仍自强练功“朝天蹬”]
名家杂谈精粹[郑光路(左1)与四川武术名家黄明生(左2)、李兴白(左3)1985年在电影剧组]
抗战文史[英勇殉国的饶国华中将之女饶毓秀(左1)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之子李克林(左2)与郑光路]
四川著名学者、作家岱峻专栏[作品充满空灵雅趣和智慧沉思。图为岱峻夫妻恬静生活]
四川著名特色学者、作家陈稻心专栏[图为陈稻心先生(左)与郑光路]
中国著名作家雁翼专栏[左图为中国著名老作家雁翼(左)与郑光路合影]
学术界百家争鸣[左图:四川曲艺界大师邹忠新(左)与郑光路在一次文艺会上]
武侠小说评弹[1986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肖应鹏(右3)在一次会上]
四川著名武术家(排名不分先后!)[郑光路(左1)与著名武术家王佑辅(左2)邹德发(左3)合影]
宗教文化与人生、文学[图为郑光路(左)与四川一高僧]
佛道、医学、养生文化[图为郑光路(左)与武友在山中古佛寺练武养生]
纪实历史、文学长篇[香港《明报》1987年刊登郑光路当医师搞科研时照片]
中国传统文化名篇[1987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全国地趟拳冠军陈刚(右3)]
门外诗歌谈[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下排右1)和红卫兵战友]
放眼世界专栏[红卫兵文革闯将]
免费网上书屋、实用网站[more翻页还多!]图为毛泽东与张玉凤
中国各地优秀作家陆续推出专栏
重要精华文章专栏![左图:中国民生真实的另一面“黑窑矿工”]
2024年郑光路出版之新书及新闻


·写作范围:文史、文革史、抗战史研究,以及社会纪实文学作品(中国社会热点问题类纪实)
·姓名:中国独特题材文学网
·笔名:站长:郑光路
·电话:--
·手机:423648068@qq.com
·OICQ:--
·电子邮件:423648068@qq.com
·通讯地址:中国.四川省.
·邮政编码:--
--管理中心

  本站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文革词典.(本网收集之中,很多内容!)

作者: -上传日期:2007/12/24

文革词典

(本网收集之中,很多内容)

斗批改(文革词典)


    斗争、批判、改革的简称。毛泽东在文革早期对文革理想目标的初步设计,即对文革应解决的问题和步骤的整体概括。为了强调文革是一有目的、有计划的政治运动,而拼凑的草图式工程说明,带有想当然的机会主义色彩。1966年7月29日周恩来在北京市大专院校和中专院校文化大革命积极分子代表大会是传达了毛泽东提出的文革三项任务:一斗、二批、三改。
    经典表述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中所说的:“在当前,我们的目的是斗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批判资产阶级的反动学术‘权威’,批判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改革教育,改革文艺,改革一切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以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其后,斗批改的内容又不断有变化。1967年曾一度想以斗批改作为促进两派联合的手段。1968年9月全国各省市建立革委会后,又宣布进入了“斗批改”阶段。《人民日报》、《解放军报》9月7日社论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建立三结合的革命委员会,大批判,清理阶级队伍,整党,精简机构、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下放科室人员,工厂里的斗、批、改,大体经历这么几个阶段。”中共中央批转北京“六厂二校”经验作为“斗批改”的样板。后来被九大正式规定为工作任务、目标。
    毛泽东的设想是通过斗批改达到“天下大治”,结束文革。但因为基本方针仍是阶级斗争,工、农、商、学基层单位都要建立政权性质的革委会,没有以社会和解整合合法性的建设性权力结构,助长了权力的倾轧、纠缠、滥用;清理阶级队伍延续派性纷争和动荡,制造了大量冤假错案;整党建党让部分造反派、打砸抢分子涌入党内;批判封资修不知所云,继续割裂文化的内在关联;改革,如革命样板戏、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农兵上大学、工农兵上讲台、“七二一大学”、赤脚医生……以“五七指示”为蓝本的民粹主义自发崇拜成为制订政策的依据,政治秩序、社会生活仍然混乱不堪,新生事物成了闹剧。
    林彪集团的倾覆造成新一轮权力更替,斗批改被中断、打乱,进入批林整风和批林批孔运动。斗批改就销声匿迹了。以后的整顿企图恢复秩序,初见成效,又不符合毛泽东发动文革初衷,主事者邓小平面临又一次被打倒。文革就像脱了缰的野马,漫无目的地狂奔。仍然是运动不断:以各式“斗”、“批”为动力的政治运动,没有“改”的内在合理性;为了解决未了的旧矛盾展开的新运动又制造了新的矛盾,循环往复。没有以效率合理性为先导的整体目标设计,造成翻烧饼式的来回折腾和资源的盲目浪费。

   (参考资料:金春明等《“文革”时期怪事怪语》,求实出版社1989年版;《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编辑部社论《无产阶级专政下的文化大革命胜利万岁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八周年》,《人民日报》1967年10月1日

网易 | 总站电气 给排水 环保 暖通 制冷 建筑 结构 园林 水利 电子样本服务 商易宝服务 广告服务 代理商专区  首页 电子样本 求购 论文 图纸 软件 论坛 资讯 产品| 信息自动化| 水轮机| 闸门| 招聘| 杂志| 专题| 设计| 施工| 规范| 精华| 照片| 施工组织| 我的办公室 
论坛搜索:   全文 标题 回复 作者  所有板块 水文&水资源 水土保持 CAD&二次开发 软件共享 电脑技术 休闲娱乐 站务公开 版主议事 水工设计 施工&监理 人才&商务 工程测绘 农田水利 管理&规划 专业英语 机电金结 工程造价 道路桥梁 注册建造 注册监理 注册造价 考研 注册咨询 港工航运 土地整理 水利人之家 工程图片 地质勘察 选型导购 图纸点评 百图水利软件 防汛抗旱 注册土木 论文评析 甲方有话说 行业脉动 商海感悟 考试·法规 企业动态 企业访谈 广告专区     
所在位置:CO.163.com > 水利 > 论坛 >   选择其他论坛给排水论坛环保技术论坛暖通空调论坛制冷技术论坛电气技术论坛结构工程论坛建筑专业论坛园林景观论坛水利工程论坛 2007年网易水利第一届图纸评审活动
《上游法尾矿堆积坝工程地质勘察规程》
11月赠送百图水利土石方设计软件包
论坛公告:最新主题471/21 2 本篇主题:文革词典系列(回复 47 | 人气 2011)  [引用] 2005-08-24 22:40:53.0楼主个人问题(文革词典) 

名词性偏正词组。广义地说应该包括了私人生活事务,是围绕个人利益的私人生活。当时观念里,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集体(党、国家、社会)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处理私生活也必须奉行公共生活的原则(革命原则)。但在口语里它较多被用于指个人的婚姻、家庭,习惯上被当作间接提及的委婉语。在2000年代的人看来该词绕着圈子说话,语义模糊,而在文革中人那里却是指向明确没有歧义的。已婚者的“个人问题”就算解决了,如果大龄未婚,就会被看作存在“个人问题”,引来许多人的非议、关心、帮助。 
当时没有私生活的概念。因为私生活概念强调个人权利,把私生活与公共生活划了一条界限,认为公共权力无权干涉私生活。私生活、私权利概念的出现,是1990年代告别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滋生以后的社会—精神现象。 
这种语义、用法不限于文革,但1990年代以后也渐趋淡漠,以致于消失了。由于个人的权利缺位,他的性、性爱、婚姻,没有正当的位置,更多被视为一种基于习惯、社会安定、人生生命周期的义务和责任。领导、同事、朋友、党团组织都可以介入,把它作为当事人推不开、躲不掉的事务,不停地为你介绍他们以为适合的女朋友。因为这不仅仅是你的私人问题,它关系到你是否按社会公认的标准行事、生活,是否被认定为正常。 
1949年以前、1950年代,对老干部的婚姻,组织可以直接干预,以“对革命有贡献”为名,替当事人包办从介绍认识到劝说速成结婚的一应事务。在保密部门(国防工厂、国防科研、公安或担任领导职务)工作的人,确定恋爱对象时,组织要进行政审、甄别,被认定不符合条件的要劝说当事人放弃。如果当事人不接受,就会给自己的正常工作或仕途带来莫大麻烦。即使普通人,也不愿意找一个家庭成分或政治上有问题的配偶。 
在文革的思想观念和风气中,个人生活里也有阶级斗争,对资产阶级全面专政就不能放过任何一个死角。王申酉恋爱被学院工宣队发现后,工宣队就赶到女方单位介绍王的政治情况,以制止阶级敌人诓骗纯洁女青年。乒乓国手庄则栋1987年再婚的对象是日本公民,基于他身份的敏感性(犯了严重政治错误),谁也不敢贸然同意,最后由邓小平同意才成事。此前他在给天津市长李瑞环的求助信中对自己婚事的称呼就是“个人问题”(“请您在百忙之中过问一下我的个人问题”)。 
文革后一度因蹉跎岁月而未成家的大龄青年较多,政府认为事关社会稳定,让妇联、团委出面组织联谊活动,做红娘、搭鹊桥。这一形式制度化的结果就是后来婚姻介绍所的出现。 

(参考资料:庄则栋、佐佐木敦子《邓小平批准庄则栋结婚》,“光明网” 2004年5月12日 ;wangtj《“误的”一代》,“黑龙江信息港”“北大荒” 2000年8月8日) 



 [电子样本全新改版,采用了世界领先技术的超绚动态效果,现在就去看看......]飞天 帐号: yiling_cai
等级: 中将
积分: 34599
经验: 18790
留言   [引用] 2005-08-24 22:41:17.0 第2楼马思聪(文革词典) 

(1912-1987)广东海丰人。现代音乐家。 
1929年从法国学习音乐回国探亲,在上海、广州、香港、台北举行小提琴演奏会,被誉为“神童”。1931年学成归国任私立音乐学院院长,1939年任中山大学教授。代表作有小提琴独奏曲《思乡曲》、歌曲《民主大合唱》等。1949年建政后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曾作为新中国“音乐大使”访问过苏联、朝鲜、波兰、捷克等国。 
1966年被当作“反动学术权威”受到批判和非人虐待,工资降为每月14.5元。6月中旬和文化部系统“黑线人物”500余人被集中到北京郊区社会主义学院,学习文革文件,写交代材料和揭发材料。8月初被揪回中央音乐学院批判,糨糊倒在头上,大字报贴在身上,“资产阶级音乐权威”、“吸血鬼”黑牌一前一后挂着,在学院内游斗。被关进昔日琴房改成的“牛棚”里,不准通信、电话、与外界接触,强迫劳动、挨打。大字报贴到家里,连夫人王慕理也被批斗,孩子担惊受怕。 
夫人王慕理和孩子先期离开北京,避至广州远郊亲友家中。11月马肝病复发被准回家居住,其家四合院已搬进四五户人家。女儿马瑞雪潜回北京,得厨师贾俊山、私人医生倪景山帮助南下广州, 1967年1月14日以5万元港币买得偷渡蛇头,全家四人乘黄浦002号艇抵香港。后转到美国费城乡间定居。当年4月在华盛顿举行记者招待会,发表《我为什么离开中国——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可怕真相》的声明,公开抨击中国文革的残暴。贾俊山、倪景山迅即被捕,1968年初马被康生、谢富治指导的公安部专案组定为“叛国投敌分子”。 
多次在美国各地和东南亚、台湾演出,以其收入作为全家生活费,拒领美国政府的“救济”。创作了取材于《聊斋·晚霞》的舞剧、表现新疆民间爱情故事的《热碧亚》,和大量独唱曲、合唱曲、小提琴独奏曲(50余首)、小提琴回旋曲、钢琴协奏曲。 
1985年2月文化部发出《为中央音乐学院前院长马思聪先生彻底平反的通知》,得到媒体多方报道。1986年退赔其被查抄物资并补发工资。1987年3月死于因肺炎引起的心脏病。 
1995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马思聪歌曲选》(简谱版),收入各时期43首。1997年9月25日、26日由中央音乐学院等6单位联合举办“纪念马思聪诞辰85周年音乐会”,演奏了他的20多部作品,其中《钢琴弦乐五重奏》、《第三小提琴奏鸣曲》、《阿美组曲》等,都是第一次在大陆上演。 

(参考资料:叶永烈《思乡曲——马思聪传》,《文汇月刊》1985年第5期;张静蔚《马思聪年谱》,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版) 
飞天 帐号: yiling_cai
等级: 中将
积分: 34599
经验: 18790
留言   [引用] 2005-08-24 22:41:31.0 第3楼高帽子(文革词典) 

高帽子(文革词典) 

名词。流行于1966年下半年文革批斗高潮时。是一种长约30厘米到50厘米、纸糊锥体(下大上尖)空心的帽子,在批斗会时给被批斗人戴上。帽子上常写有被批斗人的罪名(如反动学术权威、走资派等)和名字。这种形式似乎源于大革命时期湖南农民运动给土豪劣绅戴高帽子游街示众。 
有别于古代俗语所称恭维人、说好话的送高帽。因峨冠(高帽)博带(阔衣带)是古代士大夫的装束、尊贵的象征。所以奉承阿谀人就叫给人戴高帽子。 
与挂黑牌子一样,它是批斗会的一种道具,把被批斗人妖魔化为异类,不当人看待,对被批斗人进行人格惩罚性羞辱的一种方式。另有画花脸、喷气式(土飞机)等。目的在于从心理上彻底打垮被批斗人的尊严,将其“斗垮、斗倒、斗臭”。已成为一种摧残被害者身心的刑具。有人就因为不堪其辱而以自杀维护尊严。 
阶级斗争你死我活、革命不是绘画绣花等流行观念,赋予了这种暴行以合法性。文革意识形态中没有人身权利和人格尊严的现代法制概念。许世友曾说:“戴高帽子是对地富反坏的,为什么对自己人也戴?”似乎问题不在戴高帽子,而是给谁戴高帽子(选错了对象)。 
通常批斗会和批斗会后的游街示众,都要给被批斗者戴上高帽子,挂牌子,打锣。有的还让被批斗人自己保管高帽子,方便批斗时随唤随到、随时取用。最高的高帽子,有高到1米多的(据说最高达到1丈),戴时需要用手扶着;最重的高帽子,有被迫害致死的煤炭工业部部长张霖之戴过的60斤重的铁帽子。传说,相声大师侯宝林自备的高帽子可以根据批斗者要求伸缩拉长,化解了批斗气氛。 
有论者建议,应该把高帽子作为文革刑具之一,纳入文革博物馆的收藏范围。 

(参考资料:聂鑫森《高帽子》,《三湘都市报》2004年8月3日;王火《在“忠字旗”下跳舞》,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9年版;秦晓鹰《历史的错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飞天 帐号: yiling_cai
等级: 中将
积分: 34599
经验: 18790
留言   [引用] 2005-08-24 22:41:53.0 第4楼李劫夫(文革词典) 
(1913—1976)吉林省农安县人,本名李云龙。1935年因参加过抗日活动被迫逃亡到青岛,开始作曲作画(署名劫夫)。1937年到延安参加八路军西北战地文艺服务团。次年加入中共。代表作《歌唱二小放牛郎》(1942)、《坚决打他不留情》(1947)、《革命人永远是年轻》(1950)、《我们走在大路上》(1963)、《一代一代往下传》、《蝶恋花》、《沁园春·雪》。1949年后历任东北音专校长、沈阳音乐学院院长兼中国音协辽宁分会主席等职。1964年出版的《劫夫歌曲选》(春风文艺出版社)收录了205首作品,善于融会北方说唱音乐、戏曲音乐艺术手法,故具有浓郁民族风格和通俗、质朴、自然、生动的艺术特色,风格热情洋溢、豪迈乐观,时代特点鲜明。与其妻张洛育有三女(李青、李国运、李丹丹)。 
1966年9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第一批经官方审定认可的“毛主席语录歌”,包括《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我们应当相信群众,我们应当相信党》(这三首歌在“文革”中使用频率极高,被称为“老三段”)等10首里就有8首是他的作品;并被广为传唱。成为“毛主席语录歌”的创始人。这些散不成词、律不成韵的“语录歌”,其特点为尽量将曲调规范化、对称化,在旋律上力求简单而有效果,节拍、调式上极度贫乏。所作歌曲还有《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祝福毛主席万寿无疆》等,为当时的个人崇拜助威造势。文革初期作为走资派受冲击时得到中央文革小组的保护。1968年任沈阳音乐学院革命委员会主任。为林彪诗词《重上井冈山》作曲(1970),并给林彪写了一封表示“永远忠于毛主席,永远忠于林副主席”的感谢信。 
1971年10月20日从锦州押到沈阳关进“学习班”进行审查,重点追查只拟了一个标题的《紧跟林主席向前进》(出于推测,为迎接林彪上台准备)。1976年12月17日中午12时许因心脏病发作不幸猝逝于“学习班”。1979年辽宁省纪委于11月20日作出决定:“李劫夫积极投靠林彪反革命阴谋集团……定为严重政治错误,并因其已死,对其处分不再提起。” 
1972年初广播电台、电视停播劫夫所作歌曲,直到1980年代《我们走在大路上》等歌曲方始解禁。1997年庆祝香港回归的音乐大会上演唱了《我们走在大路上》。1994年4月1日辽宁在沈阳回龙岗公墓为劫夫举行隆重的骨灰安放仪式。4月3日《人民日报》刊发新华社记者文章《深深的怀念》。 

(参考资料:陈益南《红色音乐家李劫夫在“文革”中》,《南方周末》2004年7月16日;梁茂春《歌曲的“异化”:论李劫夫的“语录歌”创作》,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飞天 帐号: yiling_cai
等级: 中将
积分: 34599
经验: 18790
留言   [引用] 2005-08-24 22:42:05.0 第5楼样板戏(文革词典) 

指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交响音乐《沙家浜》等以戏剧为主的文艺作品。 
它们的酝酿、创作成型较早,最终修改定型并定于一尊则是在江青发表《谈京剧改革》后的1964年~1966年间。江青曾组织、参与、经手过这些作品的改编、排练等后期加工的部分工作,于是被打上了“江记”标志。1967年5月23日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5周年那天,样板戏在北京各剧场同时上演。毛泽东先后多次率政治局成员出席观看,以此给予强劲的政治支持。江青进入中央文革小组并由此活跃于中央政治舞台核心,均与此有关。 
其后又陆续加上的京剧《龙江颂》、《平原作战》、《红色娘子军》、《杜鹃山》,芭蕾舞剧《沂蒙颂》,钢琴伴唱《红灯记》等,也得以厕身样板戏之列。 
由于这些作品描写的都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武装斗争和经济建设的现代生活,被赋予了更广泛的政治意义:被纳入了与所谓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占领舞台相对立的革命文艺路线,被当作批判刘少奇、周扬修正主义文艺黑线的论据和武器,被奉为工农兵占领文艺舞台、文化革命的典范。它们在运用传统和外国艺术形式表现中国现代生活方面确实摸索出了一些经验(如,借鉴话剧舞台美术形式,用西洋绘画的写实布景、道具、服装,改变了传统京剧重写意、象征的假定性特征;如,有层次的成套唱腔,妥善处理声与情、流派与人物、韵味与形象三方面的关系;又如,以交响化乐队作为京剧的伴奏),艺术上精益求精的精雕细刻,有可取之处;但也有杂凑生硬、违反艺术样式固有特点(写实布景削弱了想象空间,表演上过分强调体验人物与贴近生活、交响化伴奏使程式化唱腔变成了“京歌”、用指挥替代鼓板以整合文武场)、概念化的阙失。而从它们的创作中,总结、归纳出的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典型人物的根本任务,三突出创作原则等,却被硬性确立为所有创作都必须遵循的经典规范。有学者指出,三突出塑造的高大全英雄呼唤的个人崇拜,蕴涵着文革的精神基因。 
这种树立样板的做法,还被推广到其他艺术领域——绘画里有泥塑《收租院》、油画《毛主席去安源》,语录歌,样板作家浩然、样板诗人张永枚、样板演奏家殷诚忠,等等。 
1969~1972年间,为了“看戏难”问题,普及样板戏,北京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等,由谢铁骊等执导,将它们先后拍成舞台电影片,在全国发行、放映;三百多种地方戏曲剧种还对样板戏进行了移植;并被录制成各类唱片发售。因为样板戏被神化,拍摄电影、录制唱片和移植成地方戏曲,都严格要求不能走样。[注1]1974年四届人大召开时,编创、演出、拍摄样板戏的有功人员受到特别优待,以致挤掉了部分其他艺术门类的代表名额。 
文革期间小说、电影、戏剧创作枯竭,文化生活长时期极其枯燥(曾有“八亿人民八个戏”的说法),样板戏经电影、电视、广播反复强制性播放,连不熟悉戏曲的男女老少都能哼唱几句[注2],成为文革时期贫乏的精神、文化生活的代名词。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的纪录片《中国》,插入样板戏旋律作背景音乐,略含反讽;巴金在《随想录》中曾说,他一听到样板戏就心惊肉跳,成为一种典型的记忆创伤。 
后文革的影视作品,也常有以样板戏为文革的隐喻,用作背景音乐来暗示的。以其曲调的高亢激越,造成冲突激烈,或主人公命运不安不祥的暗示。 
2001年12月2日在南京举办的第三届中国京剧节开幕式,就是文革中最流行的两部样板戏的片断:《智取威虎山》的《打虎上山》,《红灯记》的《痛说革命家史》。 

[注1]一个极端的例子是,有说书艺人为了适应演唱需要而作了修改,被定为恶毒攻击无产阶级司令部判了死刑。 
[注2] 最常见的选段是《我家的表叔数不清》、《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浑身是胆雄赳赳》(《红灯记》)、《大吊车真厉害》(《海港》)、《智斗》(《沙家浜》)、《我们是工农子弟兵》(《智取威虎山》)、《红头绳》(《白毛女》)。 

(参考资料:王元化《论样板戏及其他》,载《传统与反传统》,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傅谨《“样板戏现象”平议》) 
飞天 帐号: yiling_cai
等级: 中将
积分: 34599
经验: 18790
留言   [引用] 2005-08-24 22:42:16.0 第6楼牛棚(文革词典) 

名词。文革期间各单位(机关、团体、学校、工厂、村镇、街道)自行设立的拘禁该单位“牛鬼蛇神”的地方。据说“牛棚”(四面透风,用芦苇席子搭顶,临时待人避暑气日头的席棚)一词可能源于南方,因为北方称“圈”不称“棚”。始于文革中后期五七干校时。空气紧张程度有所缓解,可以私下对不公待遇多少发发微词、吐吐怨气。真正的流行是在文革后。 
大量产生于1966年6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以后,贯穿整个文革(五七干校也是广义上的牛棚)。被拘禁者包括地富反坏右、叛徒、特务、走资派、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等有问题的人,或所有符合公安六条规定的打击、管制对象;文革后的甄别否定了当初对这些人的全部指控。“牛鬼”的认定(定义、判定、审批),多少带有随意性。它是一种对被打入另册者监督、专政,进行思想和劳动双重“改造”的制度工具。 
牛棚只是约定俗成的民间别称,不见于正式文件、报道;正式的称呼是“集训队”、“管教队”乃至“劳改队”等等,各单位不同。也称“黑帮大院”。其设立,在没有司法或公安机关的授权(公检法自己也被砸烂了)的意义上是非法的,但也算不上私设的,因为它非常公开、没有人敢于质疑它的合法性。它是非政府职能部门(如公、检、法)的企事业单位和学校、机关自主设置的、非正式的专门机构。虽无严格法制意义上的根据,在当时却又是合法的——是群众专政的具体形式之一,是疾风骤雨的革命(政治运动)时期的非常措施。 
牛棚分两类:狭义的一种是临时性拘禁的短期设置(也叫“学习班”),广义的一种是制度性强迫看押劳动的长期安排(主要指五七干校)。 
为了便于管理,批斗时随叫随到,也为了让拘禁者学习、检讨,改造思想,把他们都集中起来圈到一个办公室、教室、仓库、寺庙,或废弃不用、狭小阴湿的暗房之类的公用建筑里,一天24小时不准回家,吃喝拉撒睡都在那里。剥夺了他们自由支配非工作时间、人身自由不得被非法干预的处置权。把人住的地方称牛棚,一则住的人是牛鬼,而牛鬼不是人民就不是人,与牛就有了可比性;二则住宿、伙食等物质条件差(这还不是重要的),类比为牛圈也相似;三则住者的待遇也是非人的,没有自由,强制检讨,经常性挨批斗,动辄被打骂,比牛还不如(为了保障耕作服役,牛还能得到饲养、休息等优待)。 
从对被管辖者、羁押者有行政的、人身的强制限制权看,与监狱并无二致,带有准监狱性质。但它既不像监狱那样有成套的规章制度,有时也相对松散,却又比监狱对人的处置更随意、更残忍、更血腥:可以随意连续“提审”,用尽体罚强令被羁押者按提审者的要求指证。尤其可怕的是,正式监狱的看管者不认识被监管者,也不负责审讯。这里的看管者认识被监管者,甚至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其经常性的审讯针对性极强。管制者不是经过职业培训、遵守严格规范的专门工作者,而与被管制者之间有直接利害关系。 
牛棚生活由劳动和侮辱、折磨(包括批斗、写检讨、接受带有既定结论的外调等)组成。上下午都要在工人安排、监督下从事体力劳动(搬砖、运沙、抬煤、大田农活、后勤等)。同时进行的清理阶级队伍、清查“五一六”运动,接连不断。检讨、思想汇报不是要让当事人过关,而是作为挑刺、寻找打击目标的突破口,稍有前后不一、措辞不当的表述都会成为撒谎、反攻倒算的口实,遭到严厉追究、拷打。在指定时间里向毛泽东像低头请罪,用别人罗织的罪名诅咒自己。强迫抄录、背毛泽东语录,错一个字就要挨训斥、打耳光。 
文革后关过牛棚成为一种身份见证,他们有学问、有资历,有道德、有勇气、有人品,是受过迫害的人,一定是好人。成为一种可以向人夸耀、炫示的资本。 
剧作家陈白尘曾用“只有他自己能看懂的符号以及各种各样的‘缩写’”,详细记载过自己长达七年的“牛棚”生涯,即1966年9月11日被“‘解押’回京”至1973年“因心脏病发而被恩准回宁治疗”前“半幽禁”的经历。日记原有11册,经整理出版(仅为原文的十分之一),题为《牛棚日记》。该书记叙的“牛棚”,包括了上述广狭义两种形式。 

研究文献:描写狭义牛棚的有:季羡林《牛棚杂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描写广义牛棚的有:杨绛《干校六记》,三联书店1981年版;陈白尘《牛棚日记》,三联书店1995年版;张光年《向阳日记》,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版;赵丰编著《红色牛棚》,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飞天 帐号: yiling_cai
等级: 中将
积分: 34599
经验: 18790
留言   [引用] 2005-08-24 22:42:26.0 第7楼乒乓外交(文革词典) 

名词。1971年毛泽东利用中美乒乓球运动员在日本的民间交往,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巧妙地打破中美之间关系的僵局,正式揭开两国改善关系的序幕,促使实现尼克松访华乃至中美建交。这一事件,和它所包含的灵巧微妙的外交技巧,被官方史家戏剧性夸饰为艺术地表明了中国领导人改变自己的国际战略意图,誉为“小球转动了大球”的“乒乓外交”。 
1969年尼克松当选美国总统,感到结束越南战争、脱离泥潭必须借助中国的默契和配合;中苏因珍宝岛事件关系进一步趋于紧张,苏联在边界线陈兵百万,中方试图确立以遏制前苏联为目标的多极均势外交。中美两国同时产生了接近的要求,美国同年7月宣布放宽对中国人入境签证和贸易的限制,10月通知中国停止派驱逐舰到台湾海峡巡逻,并托巴基斯坦、罗马尼亚总统带话,不同意苏联关于建立亚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建议,希望与中国对话。1970年1月20日中美恢复华沙大使级谈判。3月发生美军入侵柬埔寨的事件,中美联系中断到美军撤出后又才恢复。11月毛泽东接见美国记者斯诺时,请他转告尼克松,欢迎他访华。双方都在积极探索接近的渠道。 
1971年4月,中国乒乓球队恢复参加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日本名古屋)。在两国运动员、官员的私下接触中,美国方面频频表示访华意愿。中国乒乓球代表团官员反复向国内请示是否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4月4日,美国第三号乒乓球员科恩幸运地与中国球员梁戈亮练了10多分钟球后,无意中搭上中国球员的交通车,庄则栋主动赠送一幅绣有黄山风景图的杭州织锦给科恩,并合影留念;科恩后来回送庄则栋一件带有和平标志的运动衫。这一戏剧性事件被新闻媒体广为报道。毛泽东直到美国队即将离日的最后一天(4月7日)才决定同意邀请其访华,实现了中美两国1949年以来的第一次民间交往,“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 
美国乒乓球代表团15人、4名记者,4月10日至17日访问北京、上海、广州,受到中国总理周恩来的接见。尼克松总统随即表声明,宣布了向中国人发放访美签证等五个改善中美关系的新步骤。由于这一事件传达了两国领导人之间战略决策的重要信息,经过当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的准备,尼克松于1972年2月访华,并达成了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历史性文件《上海公报》。[注] 
此前此后还邀请了澳大利亚、加拿大乒乓球队访华,举办了几次亚非拉乒乓球邀请赛。这些外交步骤,同时对中国打破文革形成的对外隔绝,树立正面的国际形象也有积极影响。 

[注]有外国分析家认为,此举还包含了抑制已经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军人集团继续坐大的某种隐晦、曲折的动机。 

(参考资料:高艳林等编《老新闻——共和国往事(1969—1972)》,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海南出版社1992年版;梁戈亮《我所亲历的中国乒乓外交》,《名人传记》2005年第6期 
飞天 帐号: yiling_cai
等级: 中将
积分: 34599
经验: 18790
留言   [引用] 2005-08-24 22:42:37.0 第8楼半边天(文革词典) 

半边天(文革词典) 

名物化形容词。本义指天空的一部分。引申、喻指妇女的巨大力量能顶起半边天,是基于男女平等、妇女解放观念,对妇女社会角色的一种认定;也被用来借指新社会的妇女。成为女性的代称。据说起源于湖南农村。 
中共意识形态历来把妇女解放当作社会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主张废除童养媳、纳妾、妓女、缠足等传统陋习;1949年中共建政以来更加动员妇女离开灶台、家庭,进入社会化的职业生活,通过改善法律地位以确立家庭中的性别平等和政治、经济权力的平等,突破了包括“女子无才便是德”等种种对妇女的传统束缚,来促进全社会的动员,促进经济增长和工业化进程。 
1958年雄心勃勃的大跃进,使劳动力供应不严重足现象凸显,加速了妇女进入职业生活的节奏。几乎在所有男子胜任适应的岗位上,不管是工农兵、教师、官员,还是拖拉机手、飞行员、高空带电作业班……在从业大军里、社会生活中,到处都能见到她们的身影。毛泽东说,“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更加从政治上助长了这种妇女职业化的社会进程。在文革中,对各式铁姑娘班队的宣传,党代会、革委会、积代会(积极分子代表会)都必须有一定比率的妇女,更成为制度和时髦;带有相当的强制性。这在当时,是社会进步、革命化的量度和象征。而同时在婚姻、性观念等方面,女性地位的改变乏善可陈。 
与此同时,由于片面、错误地强调男女平等,而忽视妇女固有的生理特点,忽视妇女的经期保护,对妇女的身体健康造成了部分损害。而且除了教育,家务劳动没有社会化,妇女除了职业角色,还得承担传统的家庭主妇角色,实际上承担了双重的负担。在她们的劳动报酬、职业晋升,低于男子以外,还要承受额外的剥夺。在此过程中,妇女的男性化、中性化,和男子的女性化、中性化,就成了一个自然互补的伴生现象。缺乏对妇女解放的自觉意识,使妇女把意识形态鼓动的社会解放当作了自己的目标,她们从家庭解放出来,又成为社会的工具、奴隶。尽管如此,多数妇女仍然衷心感谢这种对她们未必有利的变化,因为其在家庭中的权利发生了实质性的革命。 
虽然1990年代下岗现象突出,女性下岗率高于男性,一些妇女回到家庭、厨房,出现了一种“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念。但是1950年代以来就业模式的强大惯性仍然普遍有效,女性晚婚和自己创业做老板的百分比不断攀升,女人从家庭走向公共空间的仍在继续,中央电视台(cctv)1995年开办的妇女节目就取名为“半边天”。 
2000年代的日常语言出现逆向性蜕变,也有把“半边天”当作“功劳高、作用大”的引申、借喻来使用的;并不专指妇女。如果体育报道称“中青队大连小将占据半边天 中超小将依靠经验领跑”,“火箭角色球员撑起半边天 苏拉5投4中功劳不小”。 

(参考资料:陈正人《进一步发挥妇女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伟大作用》,《人民日报》1958年11月12日;《“半边天”自主意识高 八成女性家庭事业并重》,《今晚报》2005年3月30日) 
飞天 帐号: yiling_cai
等级: 中将
积分: 34599
经验: 18790
留言   [引用] 2005-08-24 22:42:54.0 第9楼阶级立场(文革词典) 

阶级立场(文革词典) 

名词。通常也简称“立场”。从马列主义、文革意识形态的阶级、阶级斗争学说出发,这是指,由于经济地位(拥有生产资料与否和在劳动组织、分配中所处位置)不同,社会人群被划分为阶级,这一事实影响、决定了人们认识、处理问题时的基本观点、政治立场和所抱的态度、阶级感情。用一句俗话来概括就是“屁股决定脑袋”。这种学说认定,人们对自己所属的阶级的社会性质和政治立场具有理性的自觉意识:经济地位──阶级──阶级立场──政治态度──社会行为,是一条必然的线性因果链。它类似于政治立场或党性概念,主张“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 
作为带根本性的认识方法,世界都要通过它的透镜进入人们的视界,而政治(敌对双方你死我活的对峙、决战)就像一副过滤镜,给所有镜像滤去了色彩:要么全白要么全黑,连灰色的过渡都没有。它的过滤同时具有变形、整理的功能。在这样功能的作用下,具体、立体的世界蜕变成了一个抽象、扁平的图像。连事实也可以纳入党性要求处理的范围,划分为符合立场(革命)和不符合的两种,失去了超然的独立性,而成为应该根据需要(革命)捏弄的橡皮泥。[注] 
“立场坚定斗志强”是对雷锋精神之某一侧面的描写,“XX的阶级立场到哪里去了”是对站错队的自己人的诘问,“这是XX的阶级立场决定的”则是对运动对象的斥责、批判乃至终审判决。阶级立场,作为对人们行为从现象到本质(敌我阵营的对峙、对垒)的解释模式,是理论(观念)联系实际、并向实际转化的中介。它是一种标准、一种逻辑工具,是观察、解释人们行为动机的根据。 
作为标准,它把人们的行为政治化,或者不管人们的行为是在什么范围(连技术专业、私人生活都不例外)、具体涉及什么,总是首先把它纳入政治的框架,作为严厉的指控,成了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借口、序曲;或者不问实际情况,不问是非曲直,总是固执一个出发点,“紧跟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简单采取与敌对面相反的做法。这是形而上学、泛政治化、并把政治道德化的认识模式,也可以说是一种政治过敏症、政治偏见。它的非理性特征,满足于非此即彼、简单化的二值判断,偏向情绪化的反应方式,容忍不讲事实根据和形式逻辑的臆断、武断,成为了文革中那么多以偏概全、无限上纲、捕风捉影、无中生有的冤假错案的认识论根源。 
因此人性论、人道主义、人的尊严这些流传千年的超越阶级的道德、价值,就统统失效了。甚至被当成瓦解阶级、阶级斗争学说的最凶恶的敌人。于是,怜悯、同情心、爱,被宣判为伪善、虚假、居心险恶的观念形态,必须克服的资产阶级思想、没落意识形态的残余。 
作为逻辑工具,它认定阶级立场具有先天性,可以通过生命的衍续来传递,并且无法改变,成分论的政策就包含了这样的假设,甚至还为违反人道的武斗提供了理由(先天的敌意无法改变,只有暴力用来惩戒、威慑)。它是滥用对抗性范畴的一种思想?行为模式,为文革中的社会歧视和普遍暴力,提供了合法性辩护。 

[注]站在无产阶级立场运用唯物辩证法方法其实是对“马克思主义话语”的运用,因此认识就被纳入主义政治的轨道。由于以主义视野为唯一正确的观察事物的视野,从而取消了视界的多元性,导致思想方法认识方法上的专制主义。同时以主义视野所“见到”的现实为唯一本质的现实,从而取消了现实呈现的丰富性,导致现实的遮蔽。将主观话语构造的现实说成“存在”的现实,从而将主观的东西说成了客观的东西。 

(参考资料:王以忠《周恩来:外交干部任何时候都要站稳阶级立场》,“环球视野”第21期;余虹《革命?审美?解构》,第四章《“现实”的神话:革命现实主义及其话语意蕴》,“文化研究:中国与西方” 2003-4-9 

该帖子最后于2005-08-24 22:43:34.0被yiling_cai修改。飞天 帐号: yiling_cai
等级: 中将
积分: 34599
经验: 18790
留言   [引用] 2005-08-24 22:43:10.0 第10楼大老粗(文革词典) 

或简称“老粗”。原指文盲或受教育程度很低的人,含有轻微贬义,常被用在自谦的意义上。有一种自卑的畏怯感。是工农兵在文化类型上形象化的无意识定位。但在1949年以后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天地里,原有的语义色彩逐渐褪去。知识分子最初(1950年代)与小资产阶级挂上了钩,到文革时(1960年代)知识分子大走背字而沦为“臭老九”,该词倒变而为含自炫意味的褒词了。不仅没有人敢于用鄙夷的口吻拿该词贬斥谁,也不用藏着掖着似的说起便低眉顺眼很羞怯的样子,绝对可以狠拍一下胸膛以此自称的。例:“我是个普普通通的党支部书记,过去是个大老粗,斗大的字识不了几筐,一没文化,二没能耐。”(《人民日报》1960.7.1.四版,转引自《汉语新词典》,闵家骥等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版) 
因为当时文化、知识与封资修划了等号,拿文化当饭碗的“臭老九”,总和“白专道路”、“三名三高”这些向党和人民讨价还价的烂污货分不开。他们是人群里的少数派,他们的成份、出身多数不好(不属于工农兵即有贱民之嫌:“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他们不卑不亢的脾性、打扮讲究的洁癖也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讨嫌,仿佛做黑社会、偏行生意的白相人、倒霉蛋。人们亲身经历:文革就是从批判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开始的,大字报,高帽子,阴阳头……已永远地剥夺了“士”赖以千年相传的尊严。伟大领袖高屋建瓴、挥斥方遒的议论,“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毛泽东)已锲入人们无意识的深处,化为全民共识,表现在社会生活、世故人情的各方面。 
那时的文化逻辑是,没有文化的人都是苦出身,他们是革命的基本力量、自己人,应该享受被剥夺的权利,把被颠倒的历史再颠倒过来(从英雄史观到奴隶史观:“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成为社会的主人。而实际上,三结合的机构──革委会都给了大老粗一席之地,作为阶级路线、红色江山的象征,工农兵取代红卫兵成为了文革的主体;工宣队、军宣队、农宣队昂然进驻科教文卫上层建筑,以自己的面貌改造世界;猎户李勇奇(《智取威虎山》)、退休工人高师傅(《海港》)、忆苦的贫农大娘(歌曲《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在黑暗中哀号绝望的佃农(泥塑《收租院》)……占据了文艺作品描写的中心;洗得发白的劳保服成了与军装等价的流行时装;连搞科研项目,也得象征性地安排一个、半个根红苗正大老粗,以证明“卑贱者最聪明”、阶级路线没问题,工人工程师成了又红又专的代名词;与工农兵结姻被非劳动人民出身的男男女女视为洗去耻辱、脱胎换骨、争取较好生存空间的捷径,等等。 
“我是一个大老粗”,“我们工人大老粗!”作为一种普遍的标榜,蔚然成风,自傲到了以工人、农民、纯种苦大仇深无产阶级自居的地步,似乎单单这样的身份就是真金白银、帝王时代的黄亲贵胄,有相当政治地位,说明社会风气从附庸风雅发展到了附庸粗鄙。 
这里也许还有更加广泛的背景:中央的各级领导(红军式、三八式、解放式)也主要是战争年代参军的农民、城市贫民和工人。他们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兴趣爱好,随着成功地占据社会主流而成为统治阶级的思想、趣味。1957年反右时对“外行不能领导内行”讳莫如深、神经过敏式的狂轰滥炸,大跃进那头脑发热的高指标、瞎指挥,即该趋势深刻影响当代史的典型例证。文革中大老粗的走红,只是这一历史事实的合乎逻辑的延伸,和带些黑色幽默的极端化、恶作剧。 

(参考资料:徐驿敏《听毛主席的话,走自力更生的路, “大老粗”制成了录音磁粉 》,《人民日报》1966年10月1日;傅盛宁《知礼方能自尊》,《深圳商报》2005年1月7日;陈东林《 冷眼看王朔》,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0年版 ) 
飞天 帐号: yiling_cai
等级: 中将
积分: 34599
经验: 18790
留言   [引用] 2005-08-24 22:44:12.0 第11楼走后门(文革词典) 

最早的出处见明人王一鹗《总督四镇奏议十·举劾四镇将令疏》:“占公匠六十余名,各色营造私开后门,物议沸腾。” 
喻指不依靠正常的途径,而是依靠正规法定规则以外的人情关系加以处理的办事方式。这是因为在官方意识形态文化下还有一种形式多样、渗透广泛的实用性私人关系亚文化,通过这种关系个人可以绕过正式的规章制度从各级干部那里得到包括升迁、住房和就业在内的各种好处。物资供应和机会的短缺以及干部手上拥有的权力实际上又为这种关系提供了制度性的条件。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苏维埃时代诗人)写过一篇《走后门》诗歌,诗中所描写的事件和人物,和中国当代社会中现象简直毫无二致。说明两者结构上的同构性。 
如果说文革前平稳有序的状况,高级官员行政级别标志的全方位享受等级完全保障了他们的利益而不必违规,到文革该利益集团网络的崩溃,只能靠仍在高位的残存者奋起自救了。他们的子女大多进部队当兵,仅韩先楚任司令的福州军区就安排了200多个。一时间,参军、入学、招工、病退回城、插队到条件好的农村要走后门,连看电影,开病假条,买自行车、肥肉、配给的日用品等紧俏商品也要走后门。这样的风气已经弥漫、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1973年“批林批孔”时的“批走后门”,江青指名批评叶剑英把女儿送到福建参军。“一时间退兵退学的风潮铺天盖地而来”。[注]毛泽东为了安抚老干部、稳定政局,出面批示“开后门来的也有好人,从前门来的也有坏人”。 
文革后“批走后门”被列入“三箭齐发”之一,却成了批判四人帮乱政的罪状。可以反证文革初期被冲击、摧毁的利益集团完整无损地保存了下来。由于有毛泽东的批示,文革后官复原职的人们为了弥补自己的损失走后门更加严重。1990年代以后,更是从在价格双轨制情况下批钢材、水泥指标,减、免税,贷款,到办个结婚证、准生证,子女上大中小学,求职就业,医院看病,装部电话,减刑取保,都有走后门的。已经成为一个“后门社会”。这种利益集团的腐败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矛盾尖锐、底层人群民怨沸腾的根源。 

[注] 在此前后,王洪文《中共九大修改党章的报告》说:“我们要警惕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和糖衣炮弹的袭击,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坚决反对特殊化,认真纠正‘走后门’之类的一切不正之风。” 两报一刊1974年社论《元旦献词》:也指出:“共产党员要执行党的纪律和党章的各项规定,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反对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认真纠正‘走后门’等不正之风。” 

(参考资料:菲柳《“走后门”的由来》,“华夏经纬网” 2003.8.21;单世联《关于杨菁的的今读》;寒山《极权主义下的新传统主义》,IKY考研博客-思想评论2005年4月8日) 
飞天 帐号: yiling_cai
等级: 中将
积分: 34599
经验: 18790
留言   [引用] 2005-08-24 22:44:25.0 第12楼典型(文革词典) 

名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团体、事件或经验;与榜样、模范是同义词。“树典型”、“抓典型”,通常是指筛选、培植带有推广价值的先进样板,如工业的大庆、农业的大寨。这是中共常用的工作方法。对此,毛泽东论述说:“典型就是政治力量”,“应当注意收集和传播经过选择的典型性的经验,使自己领导的群众运动按照正确的路线向前发展。” 
抓住典型,带动一般,以点带面,是宣传群众、组织群众、鼓动群众的重要方法。这一方法,符合中共典型和全局相结合、特殊和一般相结合的认识论。因为典型体现了中共的战略或策略构想,凝结了指导中心工作、能够带动全局的经验,有人格化的魅力,现实而直观,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号召力和感染力。有利于让受教育程度不高、习惯采取从众行动的基本群众理解、接受,便于他们学习、模仿。它暗含了一种把幅员辽阔的地区看成均质分布的同一类型,从而一个典型就可以普遍有效的尚待证明的假设。中共建政以来曾先后树立了孟泰、石传祥、赵梦桃、雷锋、王进喜等先进人物、集体,文革以来更树立了刘英俊、顾阿桃、金训华、孙玉国、朱克家、柴春泽、黄帅、张铁生等典型,在各行各业掀起了学先进、赶先进的运动。几乎每一个运动都有与之相应的典型。 
意识形态的功能之一就是制作对典型的解释。对雷锋精神的概括是“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爱憎分明的政治立场、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对以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精神的概括是“三老四严”: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对以陈永贵为代表的大寨精神的概括是“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原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对以张铁生为代表的反潮流精神的概括是:善于识别分数挂帅的修正主义教育路线,敢于挺身而出在教育界大刮右倾翻案风时给以迎头痛击。等等。 
典型的传播,一般需要通过党政组织系统的推广和报刊广播媒介宣传两个途径。产生典型的单位,是自然的先进典型,是政绩突出的表现,其负责人常常因此得到提拔。出经验和出干部,是抓典型的基本动力。典型出政绩就是文革的官场时髦。因此基层就有极大的积极性来推动典型的树立,物色人选,精心培养,总结经验,用尽各种办法向上呈报、推荐、争取。各级党组织的宣传干部、记者都会主动配合,参与对典型及其经验的加工、塑造,使之更加全面而具有说服力,以适应当前中心工作的需要。 
成了典型就不能垮,才能说明革命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党和组织正确的一贯性,成为中共实用主义的政治逻辑。国家就要在物资上给予扶持、保障,政治上给予优待,政策上给予优惠。任何试图对典型提出质疑的行为,都是违背党的组织原则、试图挑战权威的离心倾向,从而给当事者带来麻烦的愚蠢行为。典型单位、个人有义务接待前来取经学习的来访者,或走出去传经送宝,成为总的政治格局中的一枚棋子。往往被树为典型前本色、实干的人,被树为典型后就在组织塑造的氛围里,慢慢地变得浮夸、虚荣起来。 

(参考资料:陈登才主编《毛泽东的领导艺术》军事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见《红旗》1969年第11期甘为民《抓好典型》)
飞天 帐号: yiling_cai
等级: 中将
积分: 34599
经验: 18790
留言   [引用] 2005-08-24 22:44:38.0 第13楼勤务员(文革词典) 

名词。本义指部队、机关里担任杂务工作的辅助人员。“人民的勤务员”作为公仆的一种比喻性别称,是中共意识形态对于官员的道德要求。毛泽东在纪念张思德的《为人民服务》中说:“我们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作为“老三篇”中知名度最高的篇章,影响到文革中官员称呼时尚的变化。 
文革初期被用于红卫兵、造反组织负责人的通称,比喻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人员;由勤务员组成的领导集体被称作“勤务组”。革委会初期也被用于指称各级官员。以重新命名的方式,把勤务员作为各级官员划一的正式称呼,代替以前的科层制称谓(部、省、市、县、区;厅、局、处长),强化了反修防修、制止官僚主义是文革主题之一。显示其区别于文革前官僚体制的特征。取消职别后,区别的标识方法就是在“勤务员”前面冠以姓氏,成为“XXX勤务员”,简称“X勤务”。 
根据“十六条”所倡导的巴黎公社组织原则,红卫兵、造反队等群众组织负责人应该是民主选举产生并随时可以罢免、撤换的公仆。故有此称。选用这一称谓,有与文革前走资派等级森严的官僚主义划清界限的意思。他们初期在打倒走资派的巨大难题压力下,内部权力关系处于经常变动的不稳定状态,公仆意识较明确,尚有民主协商和服务人群的观念;但随着在造反行动中使用权力,以夺权为中心,不同组织派别的争斗和大联合攫取权力日趋激烈的进程,出现了各种分化,运用权谋不择手段;他们中不少人也尝到权力的甜头,权力欲急剧膨胀,不少“公仆”变而为追求个人地位、福利的“主人”。 
夺权后的组织形式处于摸索阶段时,曾出现各种试行称呼,“革命生产勤务组”就是其中之一。毛泽东曾对勤务员一词换汤不换药的形式主义表示过异议。因此实际上“勤务员”称呼的流行时间并不长。革命委员会普遍成立后,仍有主任、副主任等职别的设置、区别。 
这或许意味着毛泽东虽然有对科层制抱有浪漫主义恶感(中国人民解放军曾有取消军衔制的举措,改煤炭“部”为煤炭“科”)的一面,但作为国家权力的最高统治者,对它强化权力的实用功能还是认可的。又例如,他对“上海公社”将牵连国体改变的迅速制止,表明他对大局的掌控在一定程度上仍有强烈的现实感。 

(参考资料:北京光华木材厂红色造反者《夺权以后》,《人民日报》1967年2月4日;本报讯《革命领导干部一般干部和群众组织代表三结合》,《人民日报》1967年3月15日;段蟠池、王光启《狠斗“私”字,横扫派性》,《人民日报》1967年11月21日) 
飞天 帐号: yiling_cai
等级: 中将
积分: 34599
经验: 18790
留言   [引用] 2005-08-24 22:44:51.0 第14楼牛鬼蛇神(文革词典) 

名词。文革中所有被打倒、“横扫”的无辜受害者的共名。 
“牛头阿傍”、“铁蛇”,本是佛教传说中阴间鬼卒、护法神人的形象。是零概念。[注1]唐代杜牧用它比喻李贺诗文风格的虚幻怪诞(杜牧:“鲸祛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还是一种描写性质的话语;后又被引喻为歪门邪道、阴暗丑恶的东西(《儿女英雄传》:至于外省那班作幕的,真真叫牛鬼蛇神,无般不有),就带有贬义了。是一种文学性的比喻形象。 
毛泽东在文章、讲话中,曾习用此语:“最近一个时期,有一些牛鬼蛇神被搬上舞台了。” ( 1955年3月《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见《毛泽东选集》第五卷,P416)这是指传统戏曲中的鬼戏。后来借指右派,如“让牛鬼蛇神都出来闹一闹,”“这不叫诱敌深入,叫自投罗网”。1960年代则进一步泛指敌对势力:“让地、富、反、坏、牛鬼蛇神一齐跑了出来,而我们的干部则不闻不问,有许多人甚至敌我不分……少则几年、十几年,多则几十年,就不可避免地要出现全国性的反革命复辟……”。(1963)“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过七八年又来一次。牛鬼蛇神自己跳出来。”(《毛泽东给江青的一封信(1966)》)语义有对象和宽窄的变化,但都是作为负面社会形象出现的指称符号。 
陈伯达1966年5月31日接管《人民日报》,口授、修订的第一篇社论(6月1日),就是阐明文革目标的《打倒一切牛鬼蛇》。文中该词被用于指称“盘据在思想文化阵地上”的“资产阶级的‘专家’、‘学者’、‘权威’、‘祖爷’”,社论指控这些“大大小小的三家村’反党反社会主义黑线”,做“资本主义复辟的梦,……制造复辟舆论……争夺群众,争夺年青一代和将来一代”。这篇社论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全国各地主要报刊全文刊载,该词便广为传播,流行于文革全过程。 
由于该词本来词义宽泛,未经严格定义,被借作为政治概念,弹性很大,先后经历了许多演变:从最初的黑帮、反动学术权威,很快发展到指称地、富、反、坏、右等黑五类,后来主要指走资派、叛徒、特务等。凡是历次政治运动被打入另册的“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泽东思想”分子都是。最后蔓延到只要是造反派、当权者不喜欢或认定应打击的对象,无论你的出身好不好,已否做过历史结论,还是说错了一句话,行为作派与众不同……都可以定为“牛鬼蛇神”。它成为了一张无所不包的天罗地网。对这些人的处理,也象他们罪名的确立一样,随意性较大。因为没有法定的政策界限。轻的被贴大字报、批斗、审查,剃阴阳头,限制人身自由,关进牛棚;重的被迫到五七干校劳动改造,遣送农村落户,注销城市户口,甚至家属亲友也受株连。 
被投入牛鬼蛇神这张天罗地网里的生灵,据统计,文革中的“冤假错”案达三百多万件,涉及人数逾千万。[注]进入统计的,都是立过案并有结论的,还有部分未立案、未记入档案的,因此实际人数应当还要多些。 

[注1] 逻辑学上把没有所指的实体对象的概念(有内涵无外延),叫零概念。例如“龙”。见金岳霖《逻辑》。 
[注2]参见“一小撮”里对文革整肃人数及其百分比的讨论,和出处的注。 

(参考资料: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俗语佛源》,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吴林泉、彭飞《拨乱反正立丰碑》,《人民日报》1989年6月1日;转引自李谷城《中国大陆政治术语》,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P427) 
飞天 帐号: yiling_cai
等级: 中将
积分: 34599
经验: 18790
留言   [引用] 2005-08-24 22:45:18.0 第15楼知青歌(文革词典) 


知青歌(文革词典) 


名词。知识青年自编自唱,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歌曲。创作、流行于1969年至1979年之间。其代表作有《南京知青之歌》(任毅)、《年轻的朋友你来自何方》(重庆知青歌)、《广州知青之歌》。 
这些歌曲多咏叹故乡的美丽、父母的亲情、朋友的离情别绪、青春的美好、人生的希望、生活的艰辛,表达了复杂的青春期感受──难以言说的思念之情、惆怅之情、哀怨之情,苦中作乐的自我调侃,和清纯凄婉的情歌。虽然他们仍只能局限在认同于那时的统治思想,无法从理性上认识上山下乡运动的荒谬性,却由亲身经历本能地感到生活失去了意义:靠劳动养不活自己,学到的知识全无用武之地;农民在贫困中求生存的觅食技巧表现出极端狭隘性,“再教育”之说只是画饼。加之,青春期憧憬所特有的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使他们的感伤更加凄迷,他们的自嘲懊丧绝望。在那些故土难舍、慈亲难离、望风怀人、伤情失恋、人生无常、命运弄人的哀苦、颓废、悲观甚至消极的感喟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对人生、命运、生活的强烈欲求和执着、留恋。以其青春的证明,无意中剥落了文革意识形态的神圣油彩,发出了属于自己的“天问”。它以特殊形式蕴涵着特殊年代的人性苏醒。 
这类歌词虽较少文采,却苍凉真挚、哀婉动人。一般是套用现成的曲调,改填歌词,旧瓶装新酒,借他人酒杯浇自己的块垒;也有少数知青自己作词谱曲的原创作品。作者多是老三届毕业的,因为他们受教育主要在文革前,较为正规、充分,表达、感受能力都比其他知青人群强。时间多集中在1969-1970年间。但他们中的好些人从1971年开始就陆续招工升学返城,唱得更多的倒是1972年开始下乡的新三届及后继知青。其传播途径基本为口头传唱,有赖于一对一的直接交往,故有较强的地域性;各地都有自己各具特色的知青歌。 
虽然知青歌基本上是哀而不怨,但它表达的思想情绪游离于时代主旋律之外,仅在民间传唱,不能也不允许在正式场合出现。但由于知识青年问题已成为严重的社会病,即使半公开地唱也没有人干涉。它便具有了宣泄口、安全阀的类似功能。于是,非主流、反社会、具有离心倾向的亚文化──知青曲,竟意外地有了亲社会的功能。 
一些契合知青心情的中外抒情歌曲(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小路》、《深深的海洋》、《红河谷》、《梅娘》等),也在知青中流行,被他们称作知青歌。 
1992年底左右,一些音像公司出于商业动机,利用怀旧题材热,录制、推出了一批以知青歌为题材的盒带;创造了可观的效益。但流行的时间并不长、规模并不大。而用电声乐器配曲,走的是轻音乐、流行歌曲的路子,知青歌特有的悲凉感荡然无存,改变了知青歌的原汁原味。 

(参考资料:陈晓文《2000万苍凉青春的悲歌》,《创世纪》1993年第1期;老 例《难忘的知青歌曲》,华夏知青网2001-2-6
飞天 帐号: yiling_cai
等级: 中将
积分: 34599
经验: 18790
留言   [引用] 2005-08-24 22:45:50.0 第16楼初澜(文革词典) 

笔名。另有 “江天”、“洪途”、“小峦”等笔名。由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直接控制下文化部“文艺评论”方面的御用写作班子,名次仅列于梁效、罗思鼎、池恒之后。其具体事务由于会泳任组长的文化部创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管;写作组长张伯凡。活动时间为1973年到1976年10月,共发表文章一百六、七十多篇。 
其代表作有《中国革命历史的壮丽画卷——谈革命样板戏的成就和意义》(《红旗》1974年第1期)、《评晋剧》(1974年2月29日《人民日报》)、《京剧革命十年》(《红旗》1974年第4期)、《深入批判资产阶级人性论 ——从标题与无标题音乐问题的讨论谈起》(1974年第4期《红旗》)、《坚持文艺革命 反对复辟倒退——反击美术领域文艺黑线的回潮》、《为哪条教育路线唱赞歌——评湘剧》(1974年8月4日《人民日报》)、《一项重大的战斗任务》(1976年,虽流产但观点已通过其他渠道在创作、评论中得到传播、落实),《坚持文艺革命,反击右倾翻案风》(1976年《红旗》第3期)。 
积极配合当时对建国17年(文革前)文艺的大批判,“破”的方面,鼓吹“文艺黑线专政”,批“黑画”、批无标题音乐(据称批“黑画”、无标题音乐的矛头是指向周恩来)、批《三上桃峰》、批《园丁之歌》,对艺术进行缺席的政治宣判,成为文艺方面的一只战斗力很强的棍子;“立”的方面,脱离现实主义贩卖创造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根本任务”论,要求“高于生活”,按照“主题先行”、“三突出”的模式进行创作,写“与走资派斗争”的作品。 
其文章首先被《人民戏剧》、《人民电影》、《人民音乐》、《舞蹈》、《美术》等文化部所属全国性艺术刊物转载。其评论文章不是单纯的批评,而是文艺政策的风向标,权力运作、政治压迫的一种形式——一篇批判晋剧《三上桃峰》的文章,就使多少干部挨了整、下了台,有的还被关起来隔离审查。 
除此之外,该写作组还担当了文革文艺大批判的某种组织、协调工作,承担了收集文艺界不满于会泳及其主人(四人帮)情报的任务,协助对持不同意见者肆意打压。一位山西中学教师批评“根本任务”论,认为要“突破样板戏的框框”文艺才能发展。受到初澜口诛笔伐和当地批斗威逼,被迫害致死。 
写作组参与人员在1976年代中后期的揭批查运动中,被要求说清“与篡党夺权阴谋活动有牵连的人和事”。 

(参考资料:申涛声《阴谋文艺的一股狂澜——评“四人帮”御用写作班子初澜》,《人民日报》1977年12月15日;丁东《文革“写作组”初探》) 
飞天 帐号: yiling_cai
等级: 中将
积分: 34599
经验: 18790
留言   [引用] 2005-08-24 22:46:05.0 第17楼打倒(文革词典) 

动词。(从政治上)攻击并使之垮台;推翻。在政治上判定某人属于敌我矛盾之后,一种激烈的、对抗性的政治行为。伴随着昂扬的情绪激荡、攻击行为。 
这是文革中使用频率最高,最能表现文革特点、性质的动词。从时间上看横贯整个文革,从文革前的批判《海瑞罢官》、工作组,经红卫兵造反、批林批孔,直到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揭批四人帮。从打倒的对象上看,国外是帝修反,国内是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林彪反党集团、“四人帮”和各级走资派、黑七类。“打倒”的普遍性达到“打倒一切”的程度。 
用于打倒的手段,从口诛笔伐的张贴标语口号、写大字报、声讨批判,开批斗会,游街,心理摧残的人身侮辱有戴高帽子、挂黑牌、坐土飞机,到强制侵犯人身权利的抄家以查抄罪证,没收书籍、文件、照片、财物等个人物品;从政治上的审查、宣判,罢官,专案组栽赃构陷,无休无止地写检讨,接受审问、外调,到肉体摧残的武斗、私刑,关牛棚,不经审判的拘押、坐监牢;从行政上的靠边站(撤消一切职务)、贬斥、罚做苦役、遣返回乡,限制行动自由,到经济上被冻结存款、工资降级,只发最低生活费。其残酷程度,令人发指。更加被从党史、毛选、文件等一切文字记载中抹去名字(代之以XXX),像是这个人就从来不曾存在过。 
由于被打倒对象的大小(从基层有历史和现实污点或莫须有罪名的普通人到单位领导,从小学者到大权威,从地方党政官员到中央领导乃至国家首脑……),打倒涉及的范围有大小、时间上也有长短。打倒的动机,从政治上不同的见解、利益集团,不同的组织宗派,学术上的不同主张、流派,到个人的嫌隙、私怨。 
其动力,既有运动组织者的社会理想(反修防修)、政治需要(清除政敌),长期工作客观积累起来的各种矛盾(干群、师生、城乡、),又有社会下层诉求无法上达,被忽视、受打压、被剥夺时对一线行政官僚的怨气敌意,青春期学生对革命的憧憬冲动,临时工、下乡知青为自己利益揭竿而起,甚至还有右派以受走资派迫害名义的造反,文化失重带来的虚脱感、现代化受阻的焦虑……他们都呼喊着“打倒”的口号。 
而打倒的目标制定者,从上有毛泽东下到最普通的老百姓、群众组织,千头万绪、层出不穷,使政治斗争在总体上呈现出无序状态;总原则上仍然服从于中央,具体的又无需哪一级领导机关的批准。各级重要人物(主要是中央一级)有专案组经管,基层多由群众造反组织决定。没有法律程序,没有组织审批手续(组织本身就被取消了)。以打倒为目标的运动,此起彼伏,一个接着一个,无止无休,弄得国无宁日。服从于毛泽东打垮摧毁一线党政系统的总目标。这也是文革被后来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国民判定为动乱的原因之一。 
从时间上考察,使用频率高的比较集中在文革初期的1966—1968年间。其他时间段虽然也有出现,如批所谓“教育界黑线回潮”、反击右倾翻案风等,但以广度和强度而论,均不及文革初期。 

(参考资料:张化等编《回首“文革”》上、下,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 
飞天 帐号: yiling_cai
等级: 中将
积分: 34599
经验: 18790
留言   [引用] 2005-08-24 22:46:16.0 第18楼遇罗克(文革词典) 

(1942-1970)汉族,生于徐州。因公开质疑“血统论”而殉道的青年思想者。 
1948-1954年就读于北京东四区一中心小学,其间父(遇崇基,原水电部华北电业局工程师)母(王秋林,公私合营工厂的私方副厂长,曾任工商联委员)离异。1957年父母均成为右派。1960年毕业于北京灯市口男二十五中学。因出身资本家家庭,虽成绩优良,无缘升入大学。博览中外文史哲名著,自修天文、地质、地理、数学,准备报考地质学院。1961年到北京郊区红星人民公社菜园小队当农业工人。1964年返城看过传呼电话,先后在换房站、首都图书馆、中国情报研究所做过临时工,并曾在安外蒋宅口小学、朝阳区小牌坊胡同小学代课。 
1966年2月13日在《文汇报》发表《和机械唯物主义进行斗争的时候到了》批评姚文元,而遭学校辞退。同年进入北京市人民机器厂做学徒。因日记泄漏被追究、盘查、关在牛棚;日记并成为其后立案定罪的根据。 
同年10月写作针对谭力夫名噪一时的血统论对联的《出身论》,署名“出身问题研究小组”,油印张贴于广州、北京街头。1967年1月经印数3万份的《中学文革报》的刊载广为传播,引起强烈反响;并被传抄、复印。曾出现换报纸黑市上用25份小报换1份《中学文革报》的情景。文章指出,血统论“错误在于:认为家庭影响超过了社会影响,看不到社会影响的决定性作用。……依照他们的观点,父亲怎样,儿子就怎样,不晓得人的思想是从实践中产生的,所以他们不是唯物主义者。”中央文革小组的戚本禹点名说,“《出身论》是大毒草,恶毒歪曲党的阶级路线,挑动出身不好的青年向党进攻。”随后遭到跟踪,通信被邮检。 
他曾自述怀抱:血统论的横行“是‘社会主义’时期一个奇怪的现象,以中国之大,竟无一人大胆的抗议、强烈控诉,实在是时代的耻辱。……我想,历史会把我的这一段活动当作注脚的,它是会估价我的功过的。历史会看到,在跃进了一个时代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封建的意识形态还怎样广有市场,和它战斗还会有多少牺牲。……战斗的甘与苦全部在这里。” 
1968年1月5日被捕。其间日记被发现,成为追究他“恶毒攻击无产阶级司令部”、“组织反革命小集团”的根据。以“现行反革命罪”于1970年3月5日被处死刑,年仅27岁。1979年11月21日,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为遇其反,正式宣告他“无罪”。1980年9月12日《光明日报》发表《划破夜幕的陨星》报道了遇罗克其人、其文、其死。 

(参考资料:王晨、张天来《划破夜幕的陨星》,《光明日报》1980年9月12日;《遇罗克遗作与回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9年版;苏双碧《我所了解的遇罗克冤案》,《炎黄春秋》1999年第6期) 
飞天 帐号: yiling_cai
等级: 中将
积分: 34599
经验: 18790
留言   [引用] 2005-08-24 22:46:29.0 第19楼动机不纯(文革词典) 

主谓词组。对要求入党、入团,追求进步的人目的提出质疑、批评的理由、事项之一。在中共党团组织的观念里,追求进步的人应当排除个人性的动机(如赢得旁人的尊重、参与公平竞争和公众活动的更多机会等),与无条件献身革命事业,完全彻底为了党和人民利益的道德理想要求,有不一致、不协调的地方。到了文革,这种对道德理想(纯洁性)的追求,其不合情理、不可抵抗的意向,使人陷于极度的焦虑、恐惧,更加达到类似病态洁癖的强迫性神经症。“灵魂深处爆发革命”的“斗私批修”就是日常性的对“动机不纯”的追究、补救。 
动机不纯,作为质疑、批评,可轻可重,可深可浅;作为批评、指控,却是相当严厉。它不要求提问者提供完整、可靠的证据(甚至默许、纵容提问的主观臆测)[注1],只需简单的提问,就可以把被质疑、被批评者搞得很难堪。提问者拥有绝对权力——因为道德纯洁性的绝对要求,与中共意识形态和道德修养的组织功能相一致。而执政党的地位,又使党团员身份的获得与获利可能性呈正相关关系。由于有官方意识形态作为强大的后援,这一质疑、批评超出了道德范畴而具有政治性,它的心理杀伤力就特别的大。在泛政治化的推动下,无穷追究终极性动机的执拗成为病灶。这还是上纲上线中对抗性相对弱的一种,因为使用范围在体制内。一旦超出这一范围,它的政治杀伤力就会成倍地放大、增效(从批判的武器到武器的批判,由诛心而诛身)。 
谁要是受到这样的批评、指控,连辩解都不行,因为那会表现得不能接受批评;这也是特别犯忌的。入党、入团的事儿就会泡汤,做了再多挣表现的好事儿也白搭。攻易守难,是与当时组织生活、政治生活中的左倾锢疾有联系的普遍现象。 
为了秩序,法治社会制定了许多规则,这些规则只限于惩罚犯罪的人,就是做了成文法规定不允许做的事。动机不在惩罚之列,心灵的自由不可侵犯。[注2]不能为了预防邪恶,就把植根于欲望的动机不分善恶连根砍去(泼洗澡水连孩子也泼掉)。惩罚动机是专制社会特有的现象。因为它的权力制衡机制缺位,只能求助于最不可靠的德性、内心约束。 
文革的权力真空,为各色人等的垂涎、觊觎、盗窃、表演提供了舞台和机会。机会主义已经成为时代病。为了维护权力运转的可控性、有效性,动机追究成了一种不得已的补救手段。 

[注1]这种做法被称为“诛心之论”,即不问实际罪行、证据,只根据其用心以推测、认定罪状。“《春秋》之义,原情定过,赦事诛意。” 
[注2]关于动机拷问,我欣赏中国古代贤人哲士的精彩解说:从否定性方向探求,只能看痕迹(后果)不能看动机,如果从动机上追究也有效那就没有完人、圣人了(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少完人)。其隐含的推论是,谁没有恶的一闪念呢?只要被理智压制住而未给人带来损害就行了。 

(参考资料:王光金《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人民日报》1975年6月9日;《后汉书·霍[言+胥]传》) 
飞天 帐号: yiling_cai
等级: 中将
积分: 34599
经验: 18790
留言   [引用] 2005-08-24 22:46:49.0 第20楼稳、准、狠(文革词典) 

联合词组构成的名词。 
意谓稳健、准确、坚决。原指技艺分寸和火候上的掌握、拿捏,后引申为借指镇压反革命分子的方针,文革时已被推广为打击一切反革命、刑事犯罪分子、运动对象的指导方针。 
1950年中共建政之初,毛泽东制定了“对镇压反革命分子,请注意打得稳,打得准,打得狠”的方针。打得稳,就是要注意策略;打得准,就是不要杀错;打得狠,就是要坚决地杀掉一切应杀的反动分子。后来被类推为指导一切运动的打击、镇压工作的方针。比如,普遍用于反右、清理阶级队伍等。 
但在实际运用里,对打得狠的强调、落实,超过了对打得稳、打得准的强调、落实。如果说在建政之初的镇反中,出于治乱世、用重典,稳定新生政权的迫切需要,还有立足未稳、法制不修等不得已而为之的合理性,还有强调防止错、漏案件、不可扩大打击面的部分积极含义,后来历次运动也延续了这样的政策尺寸,就只剩下消极因素了。因为在清队运动等当时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看来,前者事关路线、感情、态度,后者只是方法、水平问题。方法、水平问题,可以学习、提高;路线、立场、态度问题,则是政治上的大是大非,站在哪一边、必须旗帜鲜明的立场问题。雷厉风行,犯了后一类错误,是左倾,属于认识问题;谨小慎微,犯了前一类错误,是右倾,属于政治问题、组织问题。“宁左勿右”的指导思想更把这种倾向推到了极端。 
所谓清队,就是采取发动群众搞政治运动的办法,对文革揪出来的地、富、反、坏、右、特务、叛徒、走资派、“国民党残渣余孽”等来一次“层层审查、人人过关”的大清查;是否稳准狠的标准,也都是由群众来掌握的。如何打出气势,打出声威,除恶务尽,不让使坏分子逃脱制裁,总是习惯地被放在第一位来考虑的。 
在这种思维惯性指导下,公安工作和政治运动对打击对象的处理,一般情况都偏于严厉,有扩大化的倾向。被规定为政策条文的“严打”(“严厉打击”的简称)、“从重从快”,就是这一倾向的制度化。举凡认罪态度、民愤、单位意见、领导意图,下达的控制数(百分比),等等,都可以成为从重从快的理由。而每个运动之后,都有大量纠偏、落实政策的善后工作,需要设立专门部门、配备专门人员办理,就是证明。而所有“扩大教育面,缩小打击面”、“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严禁逼、供、信”的宣传,就完全成了做做应景样子的官样文章。 

(参考资料:新华社《济南汽车制造总厂革委会在清理阶级队伍中 用毛主席的政策武装革命群众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人民日报》1969年2月10日;徐来《最高法院部署今年后五个月“严打”整治斗争 依法从重从快 稳准狠打击犯罪》, 《法制日报》2001年7月31日) 
飞天 帐号: yiling_cai
等级: 中将
积分: 34599
经验: 18790
留言   [引用] 2005-08-24 22:47:02.0 第21楼风派(文革词典) 

名词。文革后喻指没有自己立场、不会独立思考、谁的势力大就为谁卖命,甚至摇摆不定、忽“左”忽右、卖身背叛的投机者。他们跟随潮流而善变,翻云覆雨,今是而昨非,变幻莫测,风驰电掣,连眉头都不皱一下,不管什么时候都能左右逢源、善于讨好得势牟利。与“震派”、“闹派”相关、相对的,特指在文革投靠祸国殃民的极左政治势力、上了贼船的人们。 
文革时政局变化频繁(包括从中央高层领导、地方各级领导到中央精神),连毛泽东本人也没有贯穿始终的计划、安排,只是在激进的中央文革秀才集团、以林彪为代表的军人集团、保障日常运转的国务院之间,进行平衡、仲裁。这一切,都是围绕保住统驭权而随机变化的实用主义游戏,没有政治逻辑的一贯性,让人们无法凭借理性去认识、预测、判断,只能竭力紧跟。“上面怎么说我就怎么做”,以求政治上的安全。消极的紧跟成了人们自保的自然选择。 
中共建政在民族独立方面赢得的成就,政治上持不同意见者的屡次受挫,毛泽东被塑造成为高瞻远瞩的“领袖”、“统帅”、“导师”、“舵手”,基于民族感情和当家作主的翻身感……所有这些,也都使习惯于信任、崇拜毛泽东的人们,对现实政治持自觉的认同态度。 
到了文革,政治高压和合法性资源、法制秩序荡然无存,造成人的尊严的匮乏,只能违心地随大流。积极的紧跟,就成了功利心强的类型的人处世方式。比消极的从众行为,更多一些追赶时髦的主动出击。他们也因此得到了权势名利,成为从文革获益的既得利益者。 
脑袋尖、骨头软、鼻子灵、脸皮厚,被概括为文革风派的行为特征。脑袋尖是风派利欲熏心的官瘾物欲,驱使着他们不甘寂寞,钻营奔走;鼻子灵是风派的才能,惟其如此才能知微见著,抢先下注,博得彩头(一旦失手,就成“聪明反被聪明误”);骨头软虽是人所共有的畏惧,有保身保家的无奈,也有底线失守的节操阙失;脸皮厚是风派的胆,让他们行事时雷厉风行、弹不虚发。毛泽东亦曾讽刺风派说,他们是“以‘风’为准。今天刮北风,他是北风派,明天刮西风,他是西风派,后来又刮北风,他又是北风派”。史书记载,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朝元老冯道的得势秘诀是:“观望形势,计算利害,谋而后动,丝毫不差”。 
十年动乱造成巨大灾难的全局性错误,所以能延续那么长的时间,就是因为有这样的风派。“震派”的得势,有“风派”的成全为虎作伥。因此文革后“风派”遭到了较多的讽刺。改变学术主张趋时逢迎的冯友兰(参加各式写作组的人为数还有不少)、畏祸认罪随侍谄媚的郭沫若等都曾被指为风派,火线亮相的老干部马天水也是其中的典型。人们通常认为,如果说随风转舵(被动避祸)还情有可原,那么兴风作浪(主动作恶)就其罪可诛了。但也有人指出,只有当人们有选择自由时,批评风派才有意义;当人们丧失选择自由时,还批评风派就失之于苛求了。 

(参考资料:袁淑娟《斥“风派”“理论家”》,《人民日报》1978年1月31日;道新 《“风派”人物脸谱初析》, 《解放军报》1978年1月4日)
飞天 帐号: yiling_cai
等级: 中将
积分: 34599
经验: 18790
留言   [引用] 2005-08-24 22:47:23.0 第22楼霸权主义(文革词典) 

名词。1974年毛泽东接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霸权主义的概念。是他一以贯之的民族主义倾向、世界景观和反霸防修思想的体现。具有国内意识形态逻辑框架和外交政策支撑两种既有区别、又有关联的功能。 
它是指在国际关系上,大国、强国凭借军事和经济实力,超越国际法、国际政治格局现状一味扩张自身势力范围,操纵国际事务,干涉他国内政,甚至进行武装侵略和占领,称霸世界、主宰世界的强权政治、强权政策。冷战时期,主要是指美国和前苏联这两个在核武器和军备竞赛中握有绝对优势的超级大国的对外政策。成了苏美的代名词。与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等概念并举,带有强烈道德谴责意味。比直指帝国主义在外交礼仪上显得相对委婉一些。与英文Hegemony或Hegemonism指非均衡的政治支配状态,特定政治布局中某一国因其政治和经济实力之优势而具有主导运作的局面不同。 
文革中对美苏这一政策的广泛谴责,成为阶级斗争理论的国际根据和背景,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学说的基本逻辑预设之一。霸权主义就是国际上的阶级敌人,就是国际上的阶级斗争。它经常被用来营造强敌环伺的紧张气氛,教育党团员和一般群众保持高度警惕,激励他们同仇敌忾(“帝修反亡我之心不死”),接受官方意识形态,一致对外;从反面论证现政权的合法性。当国内社会矛盾尖锐时,它成了模糊视线,转移焦虑中心,平息民间底层敌意的替罪羊、屡试不爽的法宝。用霸权主义指称苏联超过指称美国的次数。霸权主义概念,在对外时就成为中国以第三世界代言人自居,动员第三世界国家,争取与美苏抗衡的政治资源。具有从边缘挑战主流、中心的功能。 
这丝毫不影响中国当时既利用前苏联的军事物资援助,在越南与美国扶持南方政权的战争对峙;需要时也与美国搞缓和,谋求重建外交关系,借以牵制前苏联在我国北方边境地区的庞大军事存在和压力。从这个意义上说,霸权主义也只是中国外交实用主义的意识形态借口、合理化手段而已。 
越南曾被中国称为“地区霸权主义”。反过来,越南亦称中国为“霸权主义”(近代以前中国曾是越的宗主国)。 
文革以后、1980年代前期,这一概念仍在继续使用;只是逐渐地频率越来越小。随着改革开放、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实用主义的泛滥冲击、取消了阶级斗争话语的统治地位,这一主要起源于冷战时代的概念日渐式微。到1990年前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中国对俄罗斯已经不再使用该概念。当中美经济、政治、外交摩擦上升时,又被用来主要指称美国。 

(参考资料:谭中《美国“霸权主义”的诠释与定位》,《联合早报》2000年2月28日;崔勇列《大国力量与大国之道》,《读书》2004年第7期) 
飞天 帐号: yiling_cai
等级: 中将
积分: 34599
经验: 18790
留言   [引用] 2005-08-24 22:47:37.0 第23楼工宣队(文革词典) 

名词。“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简称。被称为工人阶级管理上层建筑的文革“新生事物”。 
1968年夏全国大多数省份都完成了“夺权”,成立了革命委员会。但各地两派的武斗,仍然影响着政治局面的稳定,妨碍正常社会秩序和经济生产的恢复。中共中央发布命令,解散武斗队,拆除工事、据点、关卡,上缴枪支弹药。同时毛泽东向武斗严重的高校及中学派驻工宣队,以从源头上制止武斗,统一、协调学校中两派红卫兵组织的关系和冲突。除了组成人员不同外,从形式到内容都与文革初期的工作组一样,而且它所拥有的权力还更大。 
1968年7月26日北京市60多个工厂3万多名工人组成“首都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北京各大专院校,接管学校的领导权。8月5日毛泽东将外国来宾赠送的芒果转赠清华大学工宣队,13日接见工宣队代表,8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联合发出《关于派工人宣传队进驻学校的通知》,给工宣队以强大的政治支持。26日《人民日报》发表姚文元署名文章《工人阶级必须领导一切》,公布了毛泽东最新指示:“实现无产阶级教育革命,必须有工人阶级领导……工人宣传队要在学校长期留下来,参加学校中全部斗、批、改任务,并且永远领导学校。在农村,则应由工人阶级的最可靠的同盟军贫下中农管理学校。”派驻工宣队的工作,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仅9月5日后的一周内,上海市就选调了3.1万产业工人进驻全市10个区的513所中学、129所小学。 
除了学校,他们还被派遣到文联、作协、新闻出版、剧院、体委、医院等上层建筑单位,科研院所、城市街道和这些单位的五七干校。远离城市、产业工人不多的地方,这一角色则由农宣队(农民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充任。 
要求选派的工宣队员是产业工人(家庭出身好)、党员、有文化,老中青三结合,没有派性。在学校以政治领导为主,“不要陷于行政事务”。工资、人事关系仍在原单位。工宣队进校后,举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帮助对立的两派群众组织实现大联合;拆除武斗工事,收缴武器。领导开展大批判,清理阶级队伍,建立、调整革委会,整党等“斗批改”工作。参加学校党支部和革委会的工作,领导教育革命,参与备课、教学。由于有工宣队,方便了1969年开始的厂校挂钩、开门办学。 
工宣队进校后,红卫兵组织迅速衰落,对解决派性冲突等一些老大难问题有所帮助。但他们执行的仍然是左倾政治方针和路线,加之对教育工作和进驻单位的业务工作不熟悉,自身文化程度低,无法融入、领导学校工作,成为游离于单位实际的一极权力,仍然染有派性观点,还有负面作用。1970年代以来工宣队留在所驻单位的人越来越少,已近乎名存实亡。根据邓小平1977年9月 “工宣队问题要解决,他们留在学校也不安心”的指示,同年11月6日中共中央转发教育部党组报告,各地进驻大、中、小学的工宣队全部撤出学校。 

(参考资料:郑德荣《新中国纪事》,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陶德坚回忆录·工宣队进学校》;邓小平《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飞天 帐号: yiling_cai
等级: 中将
积分: 34599
经验: 18790
留言   [引用] 2005-08-24 22:48:36.0 第24楼毛主席像章 

名词。以毛泽东像为表现主体的像章,文革中一种崇拜礼器。也可简称“像章”、“红宝章”、“纪念章”。当时各大小单位都争相设计、制作各式各样的毛泽东像章,佩戴、收藏、赠送、交换毛泽东像章,成为一种时尚。除了黑五类等被打入另册者不能佩戴以外,男女老少都得戴,连进入大陆的洋人也要戴。 
最早出自1937年东北抗日联军颁发的银质毛主席奖章。1942年延安制作出第一枚延安毛泽东像章。1945年,电影艺术家凌子风设计了最早的毛泽东金属像章。建国初期,一些地方就开始限量生产毛泽东奖章和纪念章。但真正形成全社会狂热则是在文革的1966年夏至1971年夏;高潮在1967年春至1969年夏的各级革委会成立时。前后5年时间制作的种类约1万种、总数20亿枚。止于毛泽东的幽默话语:“还我飞机”。 
像章主体是毛泽东的头像(向左)、半身像或全身像,多为红色底金色像。配以毛泽东的手书、林彪的“紧跟”题词,或韶山、井冈山、遵义、延安、天安门等革命圣地作背景,环绕以松竹梅日月星等吉祥物、八个样板戏之类的图案。一般为圆形,也有桃心形、五角形的;形制越做越大,最大的能达到20多厘米直径。不能用别针佩戴,只能用绸带挂在脖上胸前。材料以铝质为主,也有铜铁、镀金、纯银、水晶石、塑料、有机玻璃、陶瓷等20多种质材。其中以解放军总政治部制作的星形毛泽东像章、条形“为人民服务”手书两枚一套,俗称“军星儿”,最为精致、珍贵。与另一种“七分钱”(当时售价)的红地金像,共赠发、出售了1亿枚。 
当时形成一种风气,各省地市、系统、单位召开大型的重要会议,就要制作、赠送毛泽东像章。而且要比一比谁做得更精致、更豪华。 
一些人收藏毛泽东像章成癖,每见有新样式的像章,总想弄一枚到手为快。其中以叶群收藏有全国各地“敬献给林副主席”的近1万枚像章为最。因此当时便出现了以像章换像章的非法交易市场(“黑市”)。 
1980年代末期以来,毛泽东像章成了一种有收藏价值的、有利可图的商品,被搜集起来,甚至还有赝品被制造出来,出售给外国旅游者;各地都有某某搜集毛泽东像章的收藏家的事迹、设立家庭毛泽东像章展览的消息,被陆续报道出来,甚至还出版了不止一种的毛泽东像章图册和专著。据旅居美国的桑晔1990年代初的报道,他个人收藏的像章就达7000余种。日本人村松伸、樱井澄夫等,收藏毛泽东像章的早期像章多达170余种,列早期像章收藏之首。大陆有名的毛泽东像章收藏家有四川王安建、宋一凡,贵州周继厚,上海黄淼鑫、沈玉贤、顾念之、江缘钟,陕西许韧,北京的阎新龙、马京军,广东饶贵祥、汤国云、李云庄,江苏史明,江西陈和平等。 
上海市毛泽东像章研究会《收藏通讯》介绍:两组20枚的“语录像章”,参考估价为1000元;一组30枚套的“红卫兵系列像章”,参考估价为1万元。内蒙古包头的银片压制毛泽东像章系列(5种),直径从8厘米到18厘米,全套市场价达4000元以上。 
互联网上设有毛泽东像章收藏网)等网站,供收藏爱好者交流像章分类知识、收藏体会和藏品信息(藏品名称、市场价格)并提供网上交易平台(网页名称“以藏养藏”)。 
(参考资料:桑晔《残阳如血·文物也是书》,载《读书》1991年11期,P68;《毛泽东像章的收藏价值》,原载《中国文物报》,新华网转载于2003年9月29日;吴伟忠《毛泽东像章升值快》,载《中国证券报》,大众网新闻转载于2005年2月15日) 

飞天 帐号: yiling_cai
等级: 中将
积分: 34599
经验: 18790
留言   [引用] 2005-08-24 22:48:56.0 第25楼红宝书 

名词。崇拜礼器。广义地说,所有毛泽东著作都是红宝书;狭义地说,它是特指《毛主席语录》、“三合一”(详该条)等袖珍、简易的毛泽东著作选编本。据估计,10年时间里,各派红卫兵组织、各级革命委员会印制的除外,仅出版社正式出版的红宝书,就有中外50多种文字、500多种版本、总印数50多亿册。 
仅《毛主席语录》一种,据有关部门统计,解放军总政治部的版本从1964年到1976年,全国共出版汉文版4种,少数民族文字(8种文字)版8种,盲文版1种,外文版(37种文字)和汉英对照共38种,总印数105549.8万册。据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统计,截至1967年10月,世界各国以65种文字翻译出版毛泽东著作853种,其中有20个国家的20种文字翻译出版《毛主席语录》,共有35种版本。 
文化部召开了专门会议,研究、制定印制、发行计划,要求保证提供充足的纸张、油墨、印力,优先印制、发行红宝书。 
因为这类读物都配有红色塑料封皮(另有布面、绸面、皮面等)作装帧,色彩和内容和谐一致,形式庄严而激动人心;开本多为64开本。其他常见的开本还有32开(据称最大的开本为4开,与《参考消息》一样大)、100开、128开(最小的开本为512开,只有火柴盒那么大)。其形制小巧的功能是使它可以放进衣兜,便于携带,可随时取出来“联系实际”进行学习、应用。 
同时,它也被当作毛泽东思想的象征符号,握在右手举过头顶频频挥动,以示欢呼或声讨性呼喊的辅助物。林彪在毛泽东接见红卫兵时,最早挥舞红色语录本(“万岁不离口,语录不离手”后来成了对他的概括和讽刺);自此这一动作成了呼喊口号时的规范的仪式。 
红宝书甚至成了一些特定场合的礼物,例如会议公费购买赠送或私人祝贺新婚夫妇等,都有送红宝书的。以致于不少人家里的红宝书存积起来,堆成一大摞一大摞的,成了一种负担却又不敢随意处置。 
国外的报道和著述习惯称“红宝书”为“小红书”,既是因为没有中国人的崇拜心理,带有客观描述的色彩,亦不无讽刺意味。文革后中国人也接受了这种称呼,其中包含了反思和否定的认知。 
2000年代一些书商给各式考(政治、英语)研辅导书、GRE词汇备考书、保险业务代理人咨询系统、健康顾问、网络安全教材数码摄影机(显卡、笔记本电脑)说明等实用手册之类的书籍,都冠以“红宝书”的名称作为广告,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时尚。 
飞天 帐号: yiling_cai
等级: 中将
积分: 34599
经验: 18790
留言   [引用] 2005-08-24 22:49:31.0 第26楼两报一刊社论 

《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联合发表、同时刊出的社论(因《红旗》仍按原周期刊载,有时就会出现同期刊有几篇两报一刊社论现象)。《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红旗》杂志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理论刊物,《解放军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机关报。两报一刊联合发表社论始于1967年10月1日《无产阶级专政下的文化大革命胜利万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八周年》,结束于1978年4月1日《神州九亿争飞跃——欢呼全国科学大会胜利闭幕》。 
由于其时原有党政军权力运转体系已经出现脱节现象,政令无法按既定形式畅达,两报一刊社论就成为打破常规,越过所有行政层次直接传达中共中央最高层声音的一个渠道,显示领导核心团结、运转正常的象征。在当时的舆论体制下,它具有中共中央文件的权威性,是以公开形式发布的中共中央文件。它的撰写多数不是出自两报一刊的自主行为,而是中央领导核心的授意,从主题、立意、阐述角度、材料、结构、风格到作者、发表时间都有明确安排,有最高层舆论主管官员(如陈伯达、姚文元等)的参与、修改、审定。 
  社论经常担负传达毛泽东对运动的战略部署、最新指示(如“清理阶级队伍”,无引语标识的用黑体字标出)并给以阐释论述的职责,有的是事务性、带有日程表的说明论述(1968年元旦社论《迎接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全面胜利》),有的是直接政治性的批判论述(如批判刘少奇的《中国农村两条道路的斗争》),有的是意识形态的理论论述(如1967年11月6日《沿着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的道路前进》第一次正式完整地论述了毛泽东“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引起长久批评而成为历史事件的著名社论,莫过于1976年9月16日《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披露毛泽东“按既定方针办”的临终嘱咐(被判定为伪造遗言的夺权宣言),和1977年2月7日《学好文件抓好纲》中提出的“两个凡是”(被后来学者定义为导致华国锋倒台的政治纲领)。 
  社论的功能定位要求对全局具有指导意义。因此按规定,全国各地报刊要头版头条全文转载、广播电台要播送。这样的社论远远超出文本范畴,本身就是政治权力的运作过程。 
  具体说,它是非常时期的一种组织形式和社会动员形式:两报一刊社论发表前(前一天晚上7点)有预告(有重要广播),社论文本由新华社发电讯通稿;中央机关、军队、地方(各省市县)和单位领导要组织收听、记录,收听完要组织敲锣打鼓庆祝游行;要在最快的时间里安排贯彻落实,成为制定工作规划(大计划小安排)、政策法规的根据,作为国家意志的表述具有法源的效力;从中央到地方的报刊都要以此为中心,组织文章、报道,阐释社论精神(据一个不完全的统计说,仅仅1976年9月17日至30日14天内,《人民日报》、《红旗》杂志、新华社《内部参考》、《光明日报》、《文汇报》、《解放日报》、《学习与批判》杂志等7种报刊就有236篇消息和文章登了“按既定方针办”内容),编写学习辅导材料,报道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反响;政治学习要反复宣读、宣讲,座谈心得体会,联系地区、单位、个人实际,重点在怎样把社论精神变成单位和个人的思想、行动;甚至被收入课本,作为政治课、语文课的教材。难怪外国观察家把它当成了在信息匮乏条件下收集、感知、判断中国动向的宝贵的信息源。 
  由于挟持最高权威,在当时受众心中社论论说高屋建瓴,文风气势磅礴,修辞精确生动,成为人们竞相模仿的对象,作文论证引证的的经典。塑造、影响了文革时代的文风。个别地区还曾一度流行把《两报一刊社论集》当作婚礼礼品的民俗。 
后来的研究者也把它作为剖析当时的思维、话语范式的典型文本。他们认为,它是特定历史时期畸形政治的产物,其赖以运转的政治/社会结构是一元化政党统制体制,话语方式是用领袖/政党学说话语代替新闻学术话语(词汇频率最高的是“革命”、“阶级”、“毛主席”、“毛泽东思想”、“斗争”、“专政”、“文化大革命”、“无产阶级”、“资产阶级”、“美帝国主义”、“批判”、“路线”、“伟大”),经济/文化基础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统一的舆论宣传,舆论生态是“‘党报’本位”的封闭型环境。 
学者刘小枫把这种语式称为“ ‘社论’语式”。认为它是“一种道义—权力诉求”,指出“这种特定的言述形式比其指述的内含——道义权力更有约束性”,被“阶级的标签”的“ ‘社论’语式”“成功地颠覆了传统的种种自在语式并进而独占全语域”,“甚至像抒情诗这种最富私人心性的言式,亦曾‘社论’语态化”。以致“不同程度解除了道义—权力诉求理念的文人学者那里,‘社论’语式(表现于某些特定的选语造句)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 
  1990年代以来,它往日的神圣、神秘不再,在人们的口语里也逐渐含有贬义,成了调侃的素材。 

(研究文献:1967年至1978年《红旗》杂志;席宣《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载
飞天 帐号: yiling_cai
等级: 中将
积分: 34599
经验: 18790
留言   [引用] 2005-08-24 22:49:49.0 第27楼毛主席说 

引用毛泽东语录时对引语出处、版权所有者的交待、说明、提示。这既是文革时说话、作文的通行格式(略带炫耀色彩的时尚),也是对引用者立论根据、权威性的强调,一种加强说话、作文气势的修辞手法,常常就省略、代替了论证过程。挟持领袖权威,把引语直接当作结论本身。 
由于天天读的演练,当时毛泽东语录引用率之高,达到了离开毛泽东语录就不能作文、顺畅发言的程度。不但报刊、书籍的报眼、扉页要引用大量毛泽东语录,独立文章的正文前已有毛泽东语录,文中还要引用,乃至多次引用。这种引用起初是抑制、后来竟完全代替了人们最低限度的独立思考。能熟记、活用毛泽东语录的人就拥有比别人更多的话语权威。不但已公开出版的毛泽东政论、哲学、军事著作被广泛引征,用作理论阐述的根据、种种实际应用的凭借,连未公开出版的早期著作和谈话、诗词,甚至很冷僻的话,都被频频应用于各式场合(官民朝野)。如,“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体育之研究》,《新青年》1917年4月1日第3卷第2号);“小姐少奶奶的牙床上,也可以踏上去滚一滚”(《湖南农民运动的考察报告》,《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忙时多吃,闲时少吃,忙时吃干,闲时半干半稀,杂以番薯、青菜……”(《党内通信》1959年4月29日,《毛泽东文集》第8卷)。 
于是就有一类语言变体现象在民间交际中出现──不是毛泽东原话,也被冠冕堂皇地冠以“毛主席说”。其主要类型可以分为四种:(1)僻典急用。毛泽东一时一地对人的具体评价,由于不具有普遍性而未收入毛泽东语录的,被用作撒手锏抵制红卫兵的过激行为。如“陈毅是个好同志”(文革中流传最广的有关批斗的著名的政治笑话之一)、“朱德是红司令”、“王恩茂打不倒”。典型地表现了毛泽东话语的政治权力性质。(2)基本合理的。有的虽非毛泽东原话,却是意思约略相近;有的毛泽东完全没有这方面的言论,但根据毛泽东的一贯思想从逻辑上能推出,可以包容在毛泽东思想的体系范畴之内。如,农民在生产队评议返销粮的分配,争得不可开交时有人会祭出撒手锏:“毛主席说,不准饿死一个人。”客观上拓展了毛泽东话语的阈值和应对现实的张力。(3)借用,或称滥用。把普通常识、生活习惯及内容上不会引起异议的类似于公理的话都归到毛泽东名下。如,“惊蛰过了是春分”,“盐蛋皮蛋,下酒下饭”。虽然也越出了常轨,却没有什么恶意;只是客观上把毛泽东话语世俗化了。(4)伪造,用旧语言说,称为“矫诏”。为了达到某一目的,借助毛泽东的威望,生造一段毛泽东的话,假传圣旨。如,知青为了不吃粗粮,对生产队会计说:“毛主席说,知识青年不喜欢吃粗粮,就算了。”为了给偷懒、邋遢合理化找借口的:“毛主席说,真正的牛仔是从来不洗衣服的。”(5)游戏的。如划拳时的口令:“毛主席说,酒是一包药。”利用音韵相协的粘连(在四川话里说“shuo”和药“yo”押韵),突显语言错位的无逻辑,造成戏谑效果。这种口令在许多民间酒宴上可以听得到;虽然未必有意,但语涉嬉戏、轻薄,实足的流氓口吻,全然没有一点起码的敬畏。第五种方式的出现可能要晚到1980年代中后期,却是前四种用法的恶性延伸。“毛主席说俺傻”文坊(2000年代语料,是某网站给自己的定名),则把第五种类型进一步做了曲折复杂的变形、延伸,成为一种亲昵体贴的调侃。 
作为语言变体的“毛主席说”,初期是因为有意无意的模糊,或借助毛泽东话语权威的实用主义外推(方便、偷懒、安全),后期逐渐带有语言游戏成分。究其实,是对个人崇拜盛行时在肯定意义上使用的“毛主席说”的反弹、异化,民间语言自然演变中孵化出来的反叛因子。是由正剧而喜剧、由喜剧而闹剧(解构的王朔型话语形式)。 
飞天 帐号: yiling_cai
等级: 中将
积分: 34599
经验: 18790
留言   [引用] 2005-08-24 22:50:29.0 第28楼标语口号 

名词。标语指张贴、悬挂于机关、学校、工厂、军营、广场、街道、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大型建筑和场馆)的宣传性文字招贴,其内容是口号;因此常常将二者连用、合称。口号除了书写,还可用于呼喊。 
  口号是对各种运动(以政治运动为主)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意义之概括、扼要的表述,具有纲领性的作用,用以发动群众为实现它而努力工作。是政治鼓动的重要手段,以意识形态推动社会动员的运动文化的器物性承载者。口号在表现形式上通常是一句话,其特征是高度概括,突出当前运动的主要精神内容,必须简略、舍弃相关方面和细节,所以虽然明确凝练却趋于简单化(难免伴有片面性),以方便群众理解、接受、照办。口号的句式多是肯定式或否定式,命令式的,没有祈使句、疑问句、陈述句,排斥怀疑、商议、反诘,与科学表达的前提预设、讲究分寸感无涉,其谓语多为描写动作的动词“打倒”“拥护”“坚决”“坚持”,强烈情绪宣泄的“……万岁”,或非此即彼的“宁可……也不”“谁……就……”“要……不要……”等,诉诸情绪、冲动而非理性、理知,接近并直接导引身体行动。 
  用简单化的口号代替具体政策,据以指导工作,解决各种内容和性质不同的问题。这种方式,有利于鼓动受教育程度较低的民众(先天秉有“敬惜字纸”的心理定势),对他们进行社会动员;而社会动员是中共政治组织的主要手段和文化传统(从土地革命时期红区的打土豪、斗劣绅、分田地、“扩红”到解放战争的“反饥饿、反内战”;从建国初期的大跃进运动,学“三面红旗”到文革的“斗私批修”、“继续革命”、“批林批孔”)。这种简单化、直线化的认识方式,甚至还反作用于主政者的判断,成为1949年以来左倾错误不断发作的原因之一。 
  标语张贴在所有显眼的地方,几乎无处不在,具有一种强制性覆盖效应,凝聚着群体意志和行政权力的威压胁迫,不由得行人不看,形成反复刺激、渗透,乃至进入受众的潜意识。因其可视性强,有制造、渲染气氛的直观作用,能收立竿见影之效,被列入运动期间工作检查的基本内容,运动的指导者与被指导者、检查者与被检查者都很重视(双方的共识是,标语数量越多说明重视程度越高)。但常常成为应付差事的官样文章(量化的统计数字便于写进总结),流于形式。 
  同时由于口号的制定有较强的政策性,在正式场合(报刊、官方组织的群众性集会、外交场合)使用,需要专门的宣传领导部门负责拟制、审定,以统一宣传口径,防止出现不协调的声音。例如国庆游行的所有标语口号,就都要经过分指挥部、总指挥部、国庆筹委会、北京市委等层层审批。文革中官僚行政体系被冲垮,群众性造反组织自己制定行动目标和策略,口号的制作、审定权就在自己了。批斗会、辩论上呼的口号常常视现场情况变化冲口而出,随意性极强。“炮轰”、“油炸”、“火烧”之类施虐性话语,滥行于时。 
  文学艺术作品(小说、戏剧、电影)对革命者在黑色恐怖下张贴标语的英雄刻画、临死高呼口号的一贯描写,更赋予标语口号一种悲壮、崇高色彩。有意无意给标语口号创制、接受提供了政治上正确的心理预设。 
  文革标语的特点是:书写的大小尺寸繁多,小到手挥的三角旗,大到1米多见方一个字的巨幅标语;书写工具从用大小毛笔到各式排笔、刷子、扫帚;书写载体,从纸张、各式质地的大小条幅、建筑物墙体,到道路的地面,甚至写在、贴在被批斗者的衣服上、身上……最重要的是,它已成为运动的象征形式、组织形式,宣泄污辱、谩骂、恫吓,煽动群众情绪不断升级达至狂乱的重要手段,从内容到书写方式都具有很强的行动性诉求,含有显著的攻击性、暴力因素。比如写“打倒”谁谁的标语常把人名颠倒书写,并打上红叉叉(类似于古代的镇魇巫术),等等。 



飞天 帐号: yiling_cai
等级: 中将
积分: 34599
经验: 18790
留言   [引用] 2005-08-24 22:50:46.0 第29楼大字报 

作为张贴于墙壁的大字书写的壁报,是1950年代至1970年代末、1980年代的流行于中国大陆的言语—书写形式;是“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四大”之一。它既是一种言语—书写形式,却又不单纯是言语—书写方式,更是一种政治工具,与当时频繁政治运动相关联的阶级斗争、政治暴力的实现方式。 
  毛泽东曾说,“中国自子产(?—前522,春秋时期郑国人)时就产生了大字报。”毛泽东把古代的揭帖认定为大字报的起源,是想借用古已有之赋予大字报的合法性。而古代的揭帖,只是私人张贴的启事。广义地看,现代所有张贴在公众场合的大字海报、告示、通令、传单、标语口号、表扬稿(或批评、检讨)、商品广告,都可以称作大字报。但作为具有特殊政治功能的大字报,直接起源于1957年的反右运动。 
1957年5月19日第一张大字报出现在北大饭厅灰色的墙壁上,内容是质疑北大团委出席共青团三大的北大代表的产生方式。接着有人建议在墙上开辟一个民主园地来展开争鸣,协助整风。于是一张张大字报相继贴了出来。很快反右斗争利用了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等“四大”,提意见的大字报成为反党言论的罪状,在包括批判大字报的裹挟、反击下,50余万人被划为“右派”,受到降职、降薪、开除工职、流放(返回原籍或下放农村、农场、边疆)、判刑等处罚。在整改、“双反”(反浪费、反保守)、“大跃进”运动中,大字报得到了广泛使用。毛泽东(1958年)因此称赞它是“一种极其有用的新式武器”,“群众创造”的“一种革命形式”、“群众斗争的形式”,“在我国条件下,这是一个有利于无产阶级而不利于资产阶级的形式”。 
  1966年5月25日北京大学哲学系聂元梓等七人在校内贴出题为《宋硕、陆平、彭佩云在文化大革命中究竟干些什么》的大字报,指控北大党委、北京市委搞修正主义。曾在校园里遭到围攻。1966年6月1日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毛泽东批准下播发了聂元梓大字报,次日《人民日报》全文刊载并配发了评论员文章《欢呼北大的一张大字报》。这张大字报毛泽东被授予“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60年代的巴黎公社宣言”的桂冠。同年8月5日在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期间写下的不点名地批判刘少奇的文章《炮打司令部》,就被冠以“我的一张大字报”的副题。8月9日公布的八届十一中全会公告《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简称十六条)规定:“要充分运用大字报、大辩论这些形式,进行大鸣大放。” 
  大字报的内容与大批判一样,是政治宣判式的而非说理的。其固定格式为:以毛主席语录、国内外形势大好开篇,抓住被指控者的只言片语,利用断章取义、牵强附会、张冠李戴、无中生有的办法,上纲上线,以“砸烂狗头”、“横扫牛鬼”结尾。私下议论、日常琐事乃至个人习惯、好恶、情愫、隐私,都被强行曝光,纳入公共话语评判的范围。不讲事实证据、逻辑推导,只需大帽子乱扣,嗓门越大越好。开始是用以打倒学术权威、地富反坏右、走资派,后来用来打派性战争。为了争夺显眼的有利位置,不同派别组织之间互相覆盖大字报引发经常性的争吵、斗殴甚至流血冲突,形成“保留三天”的通例。常在大字报的天头、地脚写上辱骂和威胁的字句。 
  从外表看,大字报的发表似乎是完全自发的,无需任何审批程序,实际上仍然服务于毛泽东动员舆论以整肃现成党政系统的战略需要,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权力运作。大字报作为政治运动的形式,除了个别失控的相对无政府主义时期(如派性武斗),总是与中央精神协调的。被指控者根本没有自我辩解的权利,一旦大字报缠身就意味着灭顶之灾。 
  从形式上看,大字报不仅五颜六色,有红的、绿的,有用书写纸,也有用旧报纸写的,体裁上也门类齐全,短文、杂文、口号、对联、漫画,丰富多彩。张贴的地方,从学校、机关、厂矿、街道的墙壁、门窗,甚至人身上。时间上也是天天有新内容、新花样,不断更新。由于大规模的大字报耗费了大量的纸张、笔墨,时有纸张断档的现象发生。大字报经反复覆盖糊成了厚厚的一层,成了回收废纸者丰厚的收入来源(只能夜里偷偷地撕)。看大字报成为当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还有抄录、收集大字报内容作为借鉴或情报的。 
  1975年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及1978年3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都分别将“四大”列为“社会主义大民主”和“人民的民主权利”。 
  美国专家阳早、史克、寒春、汤普金森等在华工作人员也参加了大字报的书写,抗议给他们特殊待遇是“修正主义”做法。受内地冲击,香港总督府外也曾贴满大字报。文革反对派也利用大字报公开表明自己的观点,其中最著名的有伊林·涤西(北京农业大学附中学生)《给林彪同志的一封公开信》、白志清(重庆)《我爱我的祖国》《评张春桥》、李一哲(广州)《关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在1976年“四五”天安门事件,1978年反对“两个凡是”的西单民主墙中,大字报都曾扮
飞天 帐号: yiling_cai
等级: 中将
积分: 34599
经验: 18790
留言   [引用] 2005-08-24 22:51:02.0 第30楼红卫兵 

1.文革初期由工农兵、革干(革命干部的简称)等红五类出身的学生组成的青年组织。1966年5月29日成立的清华附中红卫兵被公认为全国第一个红卫兵组织。随后北京许多中学都成立了类似组织。同年8月8日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俗称“十六条”)肯定了“群众所创造的文化革命小组、文化革命委员会等组织形式”,“在学校中,……应该以革命学生为主”。8月18日毛泽东接见红卫兵,戴上红卫兵袖章,公开表示了对红卫兵的支持。并在短短100天内8次接见1300万红卫兵,展开大串联,使这一组织立即就遍布全国大、中学。 
  红卫兵的宗旨是向“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资产阶级反动权威”、“资产阶级保皇派”造反,“怀疑一切,打倒一切”,手段是大字报、大批斗,“破四旧”、“抄家”中进行了打砸抢,他们的造反行动冲垮了各级党政机关现成的运行体系,成为毛泽东进行文化大革命、达成其政治目标的工具。整个社会因而处于无政府主义状态。与此同时,老红卫兵(如彭小蒙、谭力夫、宋彬彬、张承志……)中的一部分人看到父辈被打倒,认为文革方向出了问题,起而保卫现存官僚机器,有代表性的就是红卫兵西城纠察队等组织。这部分红卫兵被称作“保皇派”(亦称“保爹保娘”派)。 
  1967年进入夺权阶段后,围绕权力分配(在新成立的革委会里名额的多寡、谁分管有实权的部门)纷争吵闹不休,红卫兵组织分裂为不同的派别,以致发展到大规模武斗。毛泽东于是说“现在是小将犯错误的时候了”。工宣队、军宣队相继进入学校等单位系统,红卫兵逐渐失势,退出了文革舞台的中心。随着1968年开展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红卫兵作为一支文革中的政治组织终于解散。但其骨干力量,还进入革命委员会并以其他方式,成为前中央文革小组依赖的社会力量在政治舞台上或隐或现地继续活动。 
  2.文革复课后,在中学取代当时已经被废黜的共青团组织的青年学生的群众团体。除任务、策略、作用已不同于文革高潮期的红卫兵外,其组织路线(阶级论,非劳动人民家庭出身的子女加入红卫兵受到一定限制)、意识形态(继续革命思想,是中共的思想路线)等仍基本一致;仍然是后者追慕的精神偶像。以后共青团恢复后,还并存了一段时间。1978年8月19日中共中央转发共青团十大筹备委员会《关于取消红卫兵问题的请示报告》指出:“作为文化大革命中产生的红卫兵组织,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现在,学校共青团组织早已恢复,工作在不断加强;少先队和学生会也正在恢复。红卫兵的存在,使学校中学生组织重叠,学生干部负担过重,矛盾很多。普遍认为,红卫兵组织可以不再继续存在了。”于是宣布取消各地的红卫兵组织。 
  3.文革发展到1967年以后和1976年的文革后,红卫兵成为造反派的代名词;已不限于指称学生红卫兵,而涵盖了文革中的所有造反派组织。因为毛泽东接见红卫兵时的着装是头戴绿军帽、身着绿军装、右臂佩红袖章,手握红宝书,这一装束加上腰间的武装带,遂成为红卫兵的标准装。男孩蓄平头,女孩剪齐耳短发,或扎短辫。至于军装要洗得越旧、越白越好──显示其父辈的参加革命早、资格老,自己的血统纯粹。新军装的草绿色被认为赝品,差了档次,被称为“鸡屎绿”。这一形象,已成为后文革影视作品中红卫兵的漫画相。作为普遍名词,在文革后该词含贬义。 
  4.具体指参加红卫兵组织的人(个人或群体)。例:“来了一群红卫兵。” 

飞天 帐号: yiling_cai
等级: 中将
积分: 34599
经验: 18790
留言   [引用] 2005-08-24 22:51:18.0 第31楼红司令 

崇拜敬语。红卫兵的红司令,文革中对毛/泽东的特定称谓。1966年8月18日毛/泽东第一次接见红卫兵时,北京师范大学附中宋彬彬给毛/泽东左臂戴上了红卫兵袖章,红卫兵当时即有“毛主席是我们的红司令,我们是毛主席的红卫兵”的口号。从以上具有戏剧性的象征举动到公开宣言,都蕴有把毛/泽东倚为红卫兵最大靠山的政治暗示,成为红卫兵合法性的最有力的保证。在学校和其他一切阻止他们行动的党政领导者面前,便有了说“不”并自称是“毛主席派来的天兵天将”的充分理由。 
  其后前述口号被红卫兵反复书写(大标语)、呼喊。毛/泽东臂戴红卫兵袖章的新华社照片在报纸、画报等出版物不断传播,绘制的巨幅画像(宣传画、版画、油画)被不断展示,也强化了这样的感性认知。毛/泽东本人对这一称谓也甚感欣然。 
  从思想联系和政治现实两方面看,称毛/泽东为“红司令”都丝毫不勉强:一则文革是毛/泽东亲自发动的,红卫兵的创立完全听从了他的号令,五一六通知的内容在酝酿红卫兵时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二则红卫兵的思想武器(, 阶级斗争、反修防修、杜绝资本主义复辟的继续革命)都是从毛/泽东那里接受来的,毛/泽东武装夺取政权的造反者形象也激励着红卫兵的想象,他实际上就是红卫兵的精神父亲;三则毛/泽东曾写信赞许清华附中红卫兵三论“造反有理”,戴上红卫兵袖章,后来的八次接见红卫兵,驱逐工作组,发动遍及全国的大串联……更是从公开表态到政策倾斜、情绪满足各方面,全方位支持了红卫兵。 
  事实上,红卫兵也成为毛/泽东推行自己文革战略,动员舆论和群众打倒党政一线运行体系的政治力量。毛/泽东公开发言质疑刘少奇的文章《炮打司令部》的副标题“我的一张大字报”,就采取了红卫兵的言语方式,强烈暗示出他本人就是一位中共中央的红卫兵。于是从后者视角看,他更是当仁不让的红司令了。

文革词典  
 聂元梓(文革词典) 


    (1921-   )女,河南滑县人。中共党务工作者、政治活动家。 
    1934年就读于开封市北仓女子中学。其兄聂真为中共滑县组织创始人之一。受其影响,1937年到太原市国民师范学校接受了“牺盟会”主办的军训,1938年在晋城华北军政干校学习并加入中共。1939年到延安学习、工作。1947年调任哈尔滨市委理论处处长。1953年定为行政12级,进入中共高级干部行列。1963年调任北京大学经济系副主任,1964年任哲学系党总支书记。第一次婚姻存续了15年,育有3个子女。1965年的第二次婚姻存续期不到一年。 
    1966年5月25日在《五一六通知》刺激下,与曹轶欧(康生妻子)接触后,与哲学系另6位教师在北大食堂共同张贴《宋硕、陆平、彭佩云在文化革命中究竟干些什么?》的大字报。被毛泽东称誉为“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的大字报”,经批准,6月1日向全国广播。赶走工作组后当上北大校文革筹委会主任、校文革主任。8月18日被安排上天安门城楼接受毛泽东接见。 
    11月组织“新北大、新师大(华东师大)联合造反兵团”,煽动揪斗上海市委和华东局领导人常溪萍、曹荻秋、陈丕显。1967年组织“除隐患战斗队”,指控彭真、薄一波、安子文等为“叛徒”,在《新北大》报上连续刊登攻击朱德的文章,印发55万份。签名贴出全国第一张公开炮打邓小平的大字报。当选为北京市革委会副主任。1968年春夏北大拥聂反聂两派大规模武斗,8月工宣队、军宣队进驻北大。同年11月当选中共第9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后,被分到江西鲤鱼洲北大分校农场。 
    1971年被隔离审查,限制行动自由。1973年被安排到北京新华印刷厂参加劳动,1975年转回北大仪表厂劳动。1978年4月19日被捕入狱。1983年3月以反革命宣传煽动罪、诬告陷害罪判处17年徒刑、剥夺政治权利4年。 
    1984年6月她准保外就医,1986年获得假释,一无生活费,二无医药费,三无住房;在北京海淀区亲戚家的一幢楼房单元老旧二居室里独居。曾化名王兰做生意致富,资助家乡建设。1999年起每月从街道办事处领取600元生活费。晚年生活简朴,患有心脏病、腰椎骨严重错位等多种疾病,坚持锻炼健身疗病。 
    著有自传《聂元梓回忆录》(香港:时代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1月),网上已有部分批载。 

    (参考资料:江沛《红卫兵狂飙》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涂光群,《聂元梓——从造反到炼狱》,见《人生的滋味》,中国工人出版社)  
   
  
   
2 回复:文革词典  
 金训华(文革词典) 


 (1949—1969)出生于上海。上山下乡大潮中涌现的第一个知青英雄。 
 上海市吴淞第二中学1968年高中毕业生,早期红卫兵、上海市中学红代会常委。大串联时曾参观、瞻仰了毛泽东故乡韶山,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受到毛泽东的集体接见、检阅。 
 1969年3月,参加上海市革委下乡上山办公室组成知识青年学习访问队到黑龙江了解情况,回沪发起“知识青年赴黑龙江插队落户联络站”。通过报告会、批判会、座谈会、家庭访问,反复进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动员。16岁的妹妹金士英也跟随其兄下乡。同年5月底插队落户到黑龙江逊克县逊河公社双河大队,仅77天。辛勤劳动,要求入党,坚持学习,书写日记。日记中写道:“每做一件事,就想想是否符合人民需要;每说一句话,就想想是否符合毛主席思想;每走一步路,就想想是否走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上。”8月15日为抢救被洪水冲走堆在河沿的电线杆(报道称为“国家物资”),不幸溺水牺牲。 
 其时年仅20岁。被追认为中共党员,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授予他革命烈士称号,并作出“关于学习金训华同志英雄事迹的决定”。当时“两报一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分别发表长篇报道,并刊登了他的日记和评论员文章《革命青年的榜样》,号召全国青年向金训华学习。后来一句著名口号“国家的事情再小也是大事,个人的事情再大也是小事”就此流传开来。 
 水粉画《毛主席的红卫兵——向革命青年的榜样金训华同志学习》(作者徐纯中、陈逸飞)将英雄置放在滔天的洪水之中,焦点对准他在水中扬臂呼喊的一刹那,充分发挥了用背景烘托人物的技巧,给人以强烈的艺术震撼。作为“样板画”之一,刊登在《红旗》1969年第12期附页。被选作中国邮政“文19” 邮票《革命青年的榜样》。其事迹被徐纯中绘制成连环画《金训华》(43幅,60开本,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9年出版,首印50万册),作者署名依当时惯例为“上海市文化系统出版革命组”。 
 受到他事迹的影响,1970年—1975年间,北京、上海、四川、河南知青纷纷要求到英雄战斗过的地方插队落户。当时逊克县仅上海去的知青就达5400多人。其中193名知识青年担任了大队党支部正副书记和大队革委会正副主任,168名知识青年担任了生产队正副队长。 
 金训华旧墓地在离县城约100公里的双河,为了方便人们祭扫,县里和金训华父母商定,1995年8月15日将部分遗骨迁入逊克县城西南不远处的烈士陵园。被金训华从洪水中救出的同队知青陈健,30年不间断地坚持每年到金训华墓地祭扫至少四次。 

 (参考资料:《活着就要拼命干 一生献给毛主席——记为抢救国家物资英勇献身的金训华同志的光辉事迹》,1969年10月27日《黑龙江日报》;《金训华同志日记摘抄(1969年7月—8月)》,《红旗》1969年第12期;费凡平《为金训华守墓三十年》,“上海知青网” http://shzq.net/hljpd/smssn.html)   
  
 
3. 两报一刊社论

    《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联合发表、同时刊出的社论(因《红旗》仍按原周期刊载,有时就会出现同期刊有几篇两报一刊社论现象)。《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红旗》杂志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理论刊物,《解放军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机关报。两报一刊联合发表社论始于1967年10月1日《无产阶级专政下的文化大革命胜利万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八周年》,结束于1978年4月1日《神州九亿争飞跃——欢呼全国科学大会胜利闭幕》。
    由于其时原有党政军权力运转体系已经出现脱节现象,政令无法按既定形式畅达,两报一刊社论就成为打破常规,越过所有行政层次直接传达中共中央最高层声音的一个渠道,显示领导核心团结、运转正常的象征。在当时的舆论体制下,它具有中共中央文件的权威性,是以公开形式发布的中共中央文件。它的撰写多数不是出自两报一刊的自主行为,而是中央领导核心的授意,从主题、立意、阐述角度、材料、结构、风格到作者、发表时间都有明确安排,有最高层舆论主管官员(如政治局常委陈伯达、政治局委员姚文元等)的参与、修改、审定。
  社论经常担负传达毛泽东对运动的战略部署、最新指示(如“清理阶级队伍”,无引语标识的用黑体字标出)并给以阐释论述的职责,有的是事务性、带有日程表的说明论述(1968年元旦社论《迎接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全面胜利》),有的是直接政治性的批判论述(如批判刘少奇的《中国农村两条道路的斗争》),有的是意识形态的理论论述(如1967年11月6日《沿着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的道路前进》第一次正式完整地论述了毛泽东“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引起长久批评而成为历史事件的著名社论,莫过于1976年9月16日《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披露毛泽东“按既定方针办”的临终嘱咐(被判定为伪造遗言的夺权宣言),和1977年2月7日《学好文件抓好纲》中提出的“两个凡是”(被后来学者定义为导致华国锋倒台的政治纲领)。
  社论的功能定位要求对全局具有指导意义。因此按规定,全国各地报刊要头版头条全文转载、广播电台要播送。这样的社论远远超出文本范畴,本身就是政治权力的运作过程。
  具体说,它是非常时期的一种组织形式和社会动员形式:两报一刊社论发表前(前一天晚上7点)有预告(有重要广播),社论文本由新华社发电讯通稿;中央机关、军队、地方(各省市县)和单位领导要组织收听、记录,收听完要组织敲锣打鼓庆祝游行;要在最快的时间里安排贯彻落实,成为制定工作规划(大计划小安排)、政策法规的根据,作为国家意志的表述具有法源的效力;从中央到地方的报刊都要以此为中心,组织文章、报道,阐释社论精神(据一个不完全的统计说,仅仅1976年9月17日至30日14天内,《人民日报》、《红旗》杂志、新华社《内部参考》、《光明日报》、《文汇报》、《解放日报》、《学习与批判》杂志等7种报刊就有236篇消息和文章登了“按既定方针办”内容),编写学习辅导材料,报道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反响;政治学习要反复宣读、宣讲,座谈心得体会,联系地区、单位、个人实际,重点在怎样把社论精神变成单位和个人的思想、行动;甚至被收入课本,作为政治课、语文课的教材。难怪外国观察家把它当成了在信息匮乏条件下收集、感知、判断中国动向的宝贵的信息源。
  由于挟持最高权威,在当时受众心中社论论说高屋建瓴,文风气势磅礴,修辞精确生动,成为人们竞相模仿的对象,作文论证引证的的经典。塑造、影响了文革时代的文风。个别地区还曾一度流行把《两报一刊社论集》当作婚礼礼品的民俗。
    后来的研究者也把它作为剖析当时的思维、话语范式的典型文本。他们认为,它是特定历史时期畸形政治的产物,其赖以运转的政治/社会结构是一元化政党统制体制,话语方式是用领袖/政党学说话语代替新闻学术话语(词汇频率最高的是“革命”、“阶级”、“毛主席”、“毛泽东思想”、“斗争”、“专政”、“文化大革命”、“无产阶级”、“资产阶级”、“美帝国主义”、“批判”、“路线”、“伟大”),经济/文化基础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统一的舆论宣传,舆论生态是“‘党报’本位”的封闭型环境。
    学者刘小枫把这种语式称为“ ‘社论’语式”。认为它是“一种道义—权力诉求”,指出“这种特定的言述形式比其指述的内含——道义权力更有约束性”,被“阶级的标签”的“ ‘社论’语式”“成功地颠覆了传统的种种自在语式并进而独占全语域”,“甚至像抒情诗这种最富私人心性的言式,亦曾‘社论’语态化”。以致“不同程度解除了道义—权力诉求理念的文人学者那里,‘社论’语式(表现于某些特定的选语造句)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
  1990年代以来,它往日的神圣、神秘不再,在人们的口语里也逐渐含有贬义,成了调侃的素材。

    (研究文献:1967年至1978年《红旗》杂志;席宣《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载张化等编《回首“文革”》[上]第99页,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王忠人《发表“按既定方针办”一文始末》,载《炎黄春秋》2003年第2期;[日]村田忠禧《如何活用计算机网际网络进行日本与中国情报分析》,载“阿里巴巴”“金狐论谈”论坛2004-01-09;刘小枫《我在的呢喃》,载《这一代人的怕和爱》,三联书店1996年版)
4. 毛主席说

    引用毛泽东语录时对引语出处、版权所有者的交待、说明、提示。这既是文革时说话、作文的通行格式(略带炫耀色彩的时尚),也是对引用者立论根据、权威性的强调,一种加强说话、作文气势的修辞手法,常常就省略、代替了论证过程。挟持领袖权威,把引语直接当作结论本身。
    由于天天读的演练,当时毛泽东语录引用率之高,达到了离开毛泽东语录就不能作文、顺畅发言的程度。不但报刊、书籍的报眼、扉页要引用大量毛泽东语录,独立文章的正文前已有毛泽东语录,文中还要引用,乃至多次引用。这种引用起初是抑制、后来竟完全代替了人们最低限度的独立思考。能熟记、活用毛泽东语录的人就拥有比别人更多的话语权威。不但已公开出版的毛泽东政论、哲学、军事著作被广泛引征,用作理论阐述的根据、种种实际应用的凭借,连未公开出版的早期著作和谈话、诗词,甚至很冷僻的话,都被频频应用于各式场合(官民朝野)。如,“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体育之研究》,《新青年》1917年4月1日第3卷第2号);“小姐少奶奶的牙床上,也可以踏上去滚一滚”(《湖南农民运动的考察报告》,《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忙时多吃,闲时少吃,忙时吃干,闲时半干半稀,杂以番薯、青菜……”(《党内通信》1959年4月29日,《毛泽东文集》第8卷)。
    于是就有一类语言变体现象在民间交际中出现──不是毛泽东原话,也被冠冕堂皇地冠以“毛主席说”。其主要类型可以分为四种:(1)僻典急用。毛泽东一时一地对人的具体评价,由于不具有普遍性而未收入毛泽东语录的,被用作撒手锏抵制红卫兵的过激行为。如“陈毅是个好同志”(文革中流传最广的有关批斗的著名的政治笑话之一)、“朱德是红司令”、“王恩茂打不倒”。典型地表现了毛泽东话语的政治权力性质。(2)基本合理的。有的虽非毛泽东原话,却是意思约略相近;有的毛泽东完全没有这方面的言论,但根据毛泽东的一贯思想从逻辑上能推出,可以包容在毛泽东思想的体系范畴之内。如,农民在生产队评议返销粮的分配,争得不可开交时有人会祭出撒手锏:“毛主席说,不准饿死一个人。”客观上拓展了毛泽东话语的阈值和应对现实的张力。(3)借用,或称滥用。把普通常识、生活习惯及内容上不会引起异议的类似于公理的话都归到毛泽东名下。如,“惊蛰过了是春分”,“盐蛋皮蛋,下酒下饭”。虽然也越出了常轨,却没有什么恶意;只是客观上把毛泽东话语世俗化了。(4)伪造,用旧语言说,称为“矫诏”。为了达到某一目的,借助毛泽东的威望,生造一段毛泽东的话,假传圣旨。如,知青为了不吃粗粮,对生产队会计说:“毛主席说,知识青年不喜欢吃粗粮,就算了。”为了给偷懒、邋遢合理化找借口的:“毛主席说,真正的牛仔是从来不洗衣服的。”(5)游戏的。如划拳时的口令:“毛主席说,酒是一包药。”利用音韵相协的粘连(在四川话里说“shuo”和药“yo”押韵),突显语言错位的无逻辑,造成戏谑效果。这种口令在许多民间酒宴上可以听得到;虽然未必有意,但语涉嬉戏、轻薄,实足的流氓口吻,全然没有一点起码的敬畏。第五种方式的出现可能要晚到1980年代中后期,却是前四种用法的恶性延伸。“毛主席说俺傻”文坊(2000年代语料,是某网站给自己的定名),则把第五种类型进一步做了曲折复杂的变形、延伸,成为一种亲昵体贴的调侃。
    作为语言变体的“毛主席说”,初期是因为有意无意的模糊,或借助毛泽东话语权威的实用主义外推(方便、偷懒、安全),后期逐渐带有语言游戏成分。这是一种非正式场合的话语方式,但又是被官方话语允许、诱导的话语方式。但沿着话语运行的自身逻辑,它的嬗变滑向了对个人崇拜盛行时在肯定意义上使用的“毛主席说”的反弹、异化,是民间语言自然演变中孵化出来的反叛因子。是由正剧而喜剧、由喜剧而闹剧(解构的王朔型话语形式)。

      (参考资料:钟辰等《毛泽东(领袖交往实录系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5.  大字报  

    作为张贴于墙壁的大字书写的壁报,是1950年代至1970年代末、1980年代的流行于中国大陆的言语—书写形式;是“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四大”之一。它既是一种言语—书写形式,却又不单纯是言语—书写方式,更是一种政治工具,与当时频繁政治运动相关联的阶级斗争、政治暴力的实现方式。
  毛泽东曾说,“中国自子产(?—前522,春秋时期郑国人)时就产生了大字报。”毛泽东把古代的揭帖认定为大字报的起源,是想借用古已有之赋予大字报的合法性。而古代的揭帖,只是私人张贴的启事。广义地看,现代所有张贴在公众场合的大字海报、告示、通令、传单、标语口号、表扬稿(或批评、检讨)、商品广告,都可以称作大字报。但作为具有特殊政治功能的大字报,直接起源于1957年的反右运动。
      1957年5月19日第一张大字报出现在北大饭厅灰色的墙壁上,内容是质疑北大团委出席共青团三大的北大代表的产生方式。接着有人建议在墙上开辟一个民主园地来展开争鸣,协助整风。于是一张张大字报相继贴了出来。很快反右斗争利用了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等“四大”,提意见的大字报成为反党言论的罪状,在包括批判大字报的裹挟、反击下,50余万人被划为“右派”,受到降职、降薪、开除工职、流放(返回原籍或下放农村、农场、边疆)、判刑等处罚。在整改、“双反”(反浪费、反保守)、“大跃进”运动中,大字报得到了广泛使用。毛泽东(1958年)因此称赞它是“一种极其有用的新式武器”,“群众创造”的“一种革命形式”、“群众斗争的形式”,“在我国条件下,这是一个有利于无产阶级而不利于资产阶级的形式”。
  1966年5月25日北京大学哲学系聂元梓等七人在校内贴出题为《宋硕、陆平、彭佩云在文化大革命中究竟干些什么》的大字报,指控北大党委、北京市委搞修正主义。曾在校园里遭到围攻。1966年6月1日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毛泽东批准下播发了聂元梓大字报,次日《人民日报》全文刊载并配发了评论员文章《欢呼北大的一张大字报》。这张大字报毛泽东被授予“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60年代的巴黎公社宣言”的桂冠。同年8月5日在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期间写下的不点名地批判刘少奇的文章《炮打司令部》,就被冠以“我的一张大字报”的副题。8月9日公布的八届十一中全会公告《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简称十六条)规定:“要充分运用大字报、大辩论这些形式,进行大鸣大放。”
  大字报的内容与大批判一样,是政治宣判式的而非说理的。其固定格式为:以毛主席语录、国内外形势大好开篇,抓住被指控者的只言片语,利用断章取义、牵强附会、张冠李戴、无中生有的办法,上纲上线,以“砸烂狗头”、“横扫牛鬼”结尾。私下议论、日常琐事乃至个人习惯、好恶、情愫、隐私,都被强行曝光,纳入公共话语评判的范围。不讲事实证据、逻辑推导,只需大帽子乱扣,嗓门越大越好。开始是用以打倒学术权威、地富反坏右、走资派,后来用来打派性战争。为了争夺显眼的有利位置,不同派别组织之间互相覆盖大字报引发经常性的争吵、斗殴甚至流血冲突,形成“保留三天”的通例。常在大字报的天头、地脚写上辱骂和威胁的字句。
  从外表看,大字报的发表似乎是完全自发的,无需任何审批程序,实际上仍然服务于毛泽东动员舆论以整肃现成党政系统的战略需要,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权力运作。大字报作为政治运动的形式,除了个别失控的相对无政府主义时期(如派性武斗),总是与中央精神协调的。被指控者根本没有自我辩解的权利,一旦大字报缠身就意味着灭顶之灾。
  从形式上看,大字报不仅五颜六色,有红的、绿的,有用书写纸,也有用旧报纸写的,体裁上也门类齐全,短文、杂文、口号、对联、漫画,丰富多彩。张贴的地方,从学校、机关、厂矿、街道的墙壁、门窗,甚至人身上。时间上也是天天有新内容、新花样,不断更新。由于大规模的大字报耗费了大量的纸张、笔墨,时有纸张断档的现象发生。大字报经反复覆盖糊成了厚厚的一层,成了回收废纸者丰厚的收入来源(只能夜里偷偷地撕)。看大字报成为当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还有抄录、收集大字报内容作为借鉴或情报的。
  1975年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及1978年3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都分别将“四大”列为“社会主义大民主”和“人民的民主权利”。
  美国专家阳早、史克、寒春、汤普金森等在华工作人员也参加了大字报的书写,抗议给他们特殊待遇是“修正主义”做法。受内地冲击,香港总督府外也曾贴满大字报。文革反对派也利用大字报公开表明自己的观点,其中最著名的有伊林·涤西(北京农业大学附中学生)《给林彪同志的一封公开信》、白志清(重庆)《我爱我的祖国》《评张春桥》、李一哲(广州)《关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在1976年“四五”天安门事件,1978年反对“两个凡是”的西单民主墙中,大字报都曾扮演了重要角色。
    1980年2月,中共中央十一届五中全会认为,“四大”没有起到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积极作用,相反妨碍了人民正常地行使民主权力。同年9月,五届人大第三次会议取消了宪法第四十五条中公民“有运用‘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权利”的规定。1982年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的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通过了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取消了“四大”条文。
  1990年代中期以来,仍有人因受到损害无处申诉、利益冲突中处于劣势,或出于不公平竞争的目的,利用大字报形式表达意见。个别人因此受到程度不同的处罚。国外也有类似表达形式,如高秋福的《在国外看大字报》就描写过乌克兰首都基辅市中心、加拿大国会大厦联邦广场、德国科隆大教堂的大字报墙。
  有人把互联网与大字报进行类比,说它们都是非主流的民间媒体,没有言论“守门人”(编辑或主持)的开放园地,不用刊号、书号,真正贯彻人人平等原则,名流或小人物,教授或学生,高明或平庸,都有同等发表权利。其区别仅在于:公共场合与私人空间,群众围观与独自收看,手抄件与印刷体……互联网是抽象、无形地展示在私人书桌的屏幕中;大字报是具体、直观、乱七八糟地覆盖在繁华街道的墙壁上。

[附:高秋福《在国外看大字报》摘要
  在乌克兰首都基辅市中心的十月广场列宁塑像附近,参加过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老红军战士用核桃大的俄罗斯文字或乌克兰文字那书写的,苏联刚解体造成的卢布贬值。
  位于渥太华河畔的加拿大国会大厦南边是群众经常聚会的联邦广场,魁北克青年人抬着一块大木牌,上面用法文详细地写着他们要求独立的主张和理由,企图以示威影响国会对魁北克独立的辩论。
  德国中西部莱茵河畔科隆市科隆大教堂的大字报墙出现于1990年代,被当地人称为"和平墙"。神职人员把它看作忏悔的一种替代方式。书写大字报的文字主要有德文、英文、法文、西班牙文、荷兰文、俄文、中文、日文、朝鲜文等语言。内容有议论时政的(如"新纳粹该死"、"法国必须立即停止核试验");祈祷和平与吉祥的;感戴上帝并忏悔的(如"感谢万能上帝,我们夫妻和好如初"、"我犯了罪,请我主饶恕");抒发个人感受的,向亲友祝贺或问候的,给游伴留下游踪的(如"施特劳斯,明天早班飞机去柏林")。
  教堂管理人为使大字报更有秩序,用木杆子和铁丝在教堂门前搭起一道新墙,置备了长约70公分、宽约50公分的硬纸板,供人们写大字报使用。为防止日晒或雨淋,准备了规格一致的塑料薄膜套在大字报纸板上,方便长期保存。无论是谁只要登记一下,就可得到几块硬纸板和塑料薄膜、几段细铁丝书写、悬挂。]

      (参考资料:罗平汉《大字报在中国的兴衰》,“人民网”2004年10月13日)
 
 红卫兵

      1.文革初期由工农兵、革干(革命干部的简称)等红五类出身的学生组成的青年组织。1966年5月29日成立的清华附中红卫兵被公认为全国第一个红卫兵组织。随后北京许多中学都成立了类似组织。同年8月8日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俗称“十六条”)肯定了“群众所创造的文化革命小组、文化革命委员会等组织形式”,“在学校中,……应该以革命学生为主”。8月18日毛泽东接见红卫兵,戴上红卫兵袖章,公开表示了对红卫兵的支持。并在短短100天内8次接见1300万红卫兵,展开大串联,使这一组织立即就遍布全国大、中学。

  红卫兵的宗旨是向“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资产阶级反动权威”、“资产阶级保皇派”造反,“怀疑一切,打倒一切”,手段是大字报、大批斗,“破四旧”、“抄家”中进行了打砸抢,他们的造反行动冲垮了各级党政机关现成的运行体系,成为毛泽东进行文化大革命、达成其政治目标的工具。整个社会因而处于无政府主义状态。与此同时,老红卫兵(如彭小蒙、宋彬彬、张承志、谭力夫……)中的一部分人看到父辈被打倒,认为文革方向出了问题,起而保卫现存官僚机器,有代表性的就是红卫兵西城纠察队等组织。这部分红卫兵被称作“保皇派”(亦称“保爹保娘”派)。

  1967年进入夺权阶段后,围绕权力分配(在新成立的革委会里名额的多寡、谁分管有实权的部门)纷争吵闹不休,红卫兵组织分裂为不同的派别,以致发展到大规模武斗。毛泽东于是说“现在是小将犯错误的时候了”。工宣队、军宣队相继进入学校等单位系统,红卫兵逐渐失势,退出了文革舞台的中心。随着1968年开展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红卫兵作为一支文革中的政治组织终于解散。但其骨干力量,还进入革命委员会并以其他方式,成为前中央文革小组依赖的社会力量在政治舞台上或隐或现地继续活动。

  2.文革复课后,在中学取代当时已经被废黜的共青团组织的青年学生的群众团体。除任务、策略、作用已不同于文革高潮期的红卫兵外,其组织路线(阶级论,非劳动人民家庭出身的子女加入红卫兵受到一定限制)、意识形态(继续革命思想,是中共的思想路线)等仍基本一致;仍然是后者追慕的精神偶像。以后共青团恢复后,还并存了一段时间。1978年8月19日中共中央转发共青团十大筹备委员会《关于取消红卫兵问题的请示报告》指出:“作为文化大革命中产生的红卫兵组织,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现在,学校共青团组织早已恢复,工作在不断加强;少先队和学生会也正在恢复。红卫兵的存在,使学校中学生组织重叠,学生干部负担过重,矛盾很多。普遍认为,红卫兵组织可以不再继续存在了。”于是宣布取消各地的红卫兵组织。

  3.文革发展到1967年以后和1976年的文革后,红卫兵成为造反派的代名词;已不限于指称学生红卫兵,而涵盖了文革中的所有造反派组织(包括工人、农民、科教文卫从业者、机关干部等人群)。他们全盘接受了红卫兵的价值观、行为目标和方式。因为毛泽东接见红卫兵时的着装是头戴绿军帽、身着绿军装、右臂佩红袖章,手握红宝书,这一装束加上腰间的武装带,遂成为红卫兵的标准装。男孩蓄平头,女孩剪齐耳短发,或扎短辫。至于军装要洗得越旧、越白越好──显示其父辈的参加革命早、资格老,自己的血统纯粹。新军装的草绿色被认为赝品,差了档次,被称为“鸡屎绿”。这一形象,已成为后文革影视作品中红卫兵的漫画相。作为普遍名词,在文革后该词含贬义。

  4.具体指参加红卫兵组织的人(个人或群体)。例:“来了一群红卫兵。”

9。自绝于人民

    文革中对自杀者的政治定性。亦称“自绝于党和人民”。1950年代,这是指责人脱离党和人民的名义,意为“自己割断、断绝与党和人民的联系”。大量使用于1957年反右时对右派的指责、呵斥(《人民日报’49—97数据库》167条记载中见于1957年就有124条,占74.25%)。文革时升级为强加在自杀者头上的罪名,指“与党和人民对抗而自取灭亡”;不但没有正面价值,而是反社会的对抗行为、罪行。一种类似鞭尸的诛心之词。自杀未遂的人因为“仇视党和人民”,得不到医治。[注1]

   文革自杀多见于初期(1966-1969):1966年占自杀总数的29.03%,1967年占16.13%,1968年占32.26%,1969年占9.68%,1970年以后占13%。一般源于突然而至的社会混乱,价值秩序的幻灭、颠倒,自杀者失去了自己的社会地位,失去了适应社会的要求和能力,失去了与社会的联系,无法忍受批斗等肉体摧残、人格侮辱的暴力施虐,看不到出路。他们只能以放弃一己生命的代价,来表现伤心、绝望、无助的最后抗议,并维护自己仅存的尊严。值得注意的是,制度化的清队运动中自杀的人数甚至超过了暴风骤雨、乱揪乱斗的1966年。

    自杀者中,官员约占17.24%、学者占31.03%、作家占27.59%、艺术家占17.24%,将军、运动员各占3.45%。自杀方式一般采用自缢(41.67%)、投水(包括跳河、投井、投池)25%、跳楼(16.67%)、服安眠药(12.5%)、嗅煤气(4.17%)。[注2]

    在当时官方意识形态看来,历史必然性永远指向进步,掌握着人民大众,人的生命只能属于国家和革命事业。即使是放弃生命权这种消极自由的个人行为,因为是游离于组织之外,打断了正在凯歌行进的大批判步伐,用胆大妄为的死亡玷污革命的名誉,阻碍了革命的部署,是对抗历史潮流和人民功业的反动行为,就是犯罪。所以要把这种个人行为纳入社会、政治的范围,在个我肉体生命结束以后,再次推上革命法庭进行审判。让后继者以为镜鉴:死不仅不能洗清罪名,它本身就是莫大的罪名,会牵连累及父母兄妹子女。

    这种以历史和正义的名义鞭尸的残忍,与欧洲中世纪教会敌视自杀,对自杀者拖尸游行、肢解示众、不准葬入公用墓地、抄没财产的野蛮行径,毫无二致。它一方面制造了文革罹难者连求死也不得自由的浓重恐怖,一方面确实吓阻、制止了部分理性的预谋自杀者。

    从查阅报章情况看,不见用“自绝于人民”指称自杀行为的用法。这并不意味此种用法对当时主流意识形态的悖逆,毋庸说是碍于国际人道主义公例无从公开主张时,基层权力、奴性话语对官方文化的自觉修复、补充。

      [注1]附二个案例:千家驹自杀未遂摔断一条肋骨,不给医疗,第二天就拉去批斗,因为“畏罪自杀”是“自绝于人民”。他痛感“在共产党统治下,竟连死的自由也没有”。1967年4月康生的小姨子苏枚自杀,他坚决不认帐,下令公安部、北京市公安局、政法干校联合调查,列了一个重点8人、非重点50人嫌疑犯的名单。终致1名嫌疑犯死去、4名疯癫、7名长期关押。

      [注2]这里关于自杀的统计根据童志刚《文革期间名人自杀档案》,见《今日名流》1999年第三期。因样本偏小,且名单具有明显的非随机性,其可信度尚待证实;但误差也许不会太大。

    (参考资料:季羡林《牛棚杂忆》,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吴伯箫《“同人刊物”》,《人民日报》1957.11.22) 


 

10  向毛主席保证

    盟誓语。主要流行于1960—1970年代(向前向后延伸是个别情况)。一般见于口头语言,用在非正式场合。赌咒起誓时使用的,想要取信于人,向他人证明自己言行的真诚和真实性的说辞。同时还要举起右拳到右耳平齐。多在同龄孩子之间或孩子与家长之间。青少年偏爱使用这种虽不规范却颇具表现力的口头禅。属于一种亚文化形式。[注]

  拿这种说辞起誓的人,脸上会露出发急的表情,那是因为不被信任而产生的痛苦,渴望表白的冲动。当然也有神色漠然地说出这个誓愿来的,其时语调平缓,因为它已经制度化地织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早请示晚汇报”、“挑战书”“决心书”“保证书”“检查书”等许多场合,虽然不明确使用这样的盟誓语,也是直接或潜在地把毛泽东作为盟誓对象的。它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行为惯性。

  毛泽东不在场而把他当作起誓对象,显然与中国祷祝传统有关:旧时代拿鬼神充当祷祝的对象,文革时则无意识地把伟大领袖当作了天上至高万能的神明,认为他可以洞察一切,并能对有意的谎言施行惩戒。在个人崇拜(“他是人民大救星”唱“语录歌”跳“忠字舞”)、突出政治(“忠不忠看行动”)的环境氛围中,没有人认为这有什么不妥。把毛泽东当作了话语流通、质押的硬通货。从现世意义上说,向毛泽东保证是面对最高权威,战战兢兢,不能、不愿、不敢说假话;从业报来说,意谓如果提供的情况、盟誓不真实、不真诚,愿意接受毛泽东所施加的惩罚(甚至这也是一种荣耀?)。

  它带有较强的民俗性、民间色彩。似乎包含了对民间残存的宗教习俗的摹仿:汉人“对天发誓”,基督徒“向上帝发誓”,穆斯林“向真主起誓”。既是一种严重的盟誓,可能伴随巨大灾难性后果(盟誓形式欲具效用本身需要预设的惩罚,即使是心理暗示仍然有着不可小视的威慑力);也是一种无法验证的语言诡计,存心取巧而无伤大雅的语言游戏。盟誓者和接受者都有心领神会的不与计较。

  1990年代的影视、小说曾借此作反讽,以调侃、解构文革话语。2000年代前后,这一口头语再次成为流行时尚(《足球》报2004年3月31日报道国奥队备战的消息,就用了这样的标题“国奥将士韶山向毛主席保证  阎世铎诗抄雄心壮志”),被年轻一代挂在嘴边。是一种与政治态度无关的复古表现,却与大环境——人们对现实不可预测,随时可能有大难临头的风险、焦虑感到不安,对毛泽东时代不无怀念——相关连。

    [注]蜀汉网友提供语料说,四川山区三线建设单位的孩子(流行北京方言)中有“敢毛儿保证”——“敢向毛主席保证”的口语变体。见“猫眼看人” 2005-3-31 “跟贴” http://club.cat898.com/newbbs/dispbbs.asp?BoardID=1&ID=220061。

  (参考资料:Tina《恩典从此伴随着我》,“中国福音网站” 2003年12月2日;邵燕祥《想起了“向毛主席保证”》,《湘声报》2004年10月21日)

11. 黑( )  

    词头。贬义。在名词前起限制、修饰作用;能产性、使用频率均极高,有很强的表情作用、感情色彩,被当作政治定性、道德审判的工具。

      1.从政治角度着眼:反动的、反革命的、敌对的。只要与执政当局,甚至与有利害关系、私怨的基层执行者立场、观点不一致的(哪怕纯粹出与技术原因),被他们判为异己的,都可以说是“黑的”,如“黑帮”、“黑线”、“黑旗”、“黑风”;2.从道德角度着眼,凡是悖于公认行为规范的(在当时条件下不承认少数派的权利),坏的、邪恶的、卑劣的、腐朽—衰落的、不祥的、狠毒的,都可以说是“黑的”,如“黑老K”、“黑画”、“黑苗子”;3.从组织程序、合法性角度着眼:个人的(即非组织、非集体的)、私下的(不公开的)、非法的。只要未经执政当局批准、备案的,都可以说是“黑的”,如“黑会”、“黑手”、“黑货”、“黑后台”。

   从语义分布看,属于义项1的最多,客观反映了文革语言的政治、暴力性质。义项3是义项1的附庸、连带产物,凡属于义项3的释义都可以从义项1逻辑地推导、派生出来。相对说来,属于义项2的则比较少。

    这是语言暴力的典型例证。它是糅合了道德判断(杀伤力甚至大于政治判断)的仇恨修辞学。其外延既确定又极其模糊,从现象描述到政治性判断没有清晰边界,可以随意逾越,且性质判定带有借喻性质,虽不是严谨、缜密的判断、陈述,但其后果却又极其严重。政治性借喻的滥用,概念外延的随意扩张,是文革语言的主要特征。使用这类语言,无需任何证据,起决定作用的是附着在说话人政治权力上的话语权。给某人、某物冠以“黑”的定语,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语言事件,绝非像法制社会里那样无足轻重。它是终审宣判性的,不容反驳、上诉;可以不经任何法定程序核准,就置人于贱民的境地,甚至据此给人以行政的、经济的、人身的直至刑事的惩处。

    它首先是专属于阶级敌人的,对已经被排除在人民范围以外的他们,怎么打击、镇压都不为过,何况用一“黑”字。对不合心意的其他中间分子也可以戴上“黑”帽子,作为消极的、负面的描述,只是它可以随时向更坏的方向转化,变成政治性的;不需要任何过渡。其杀伤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来源与它的这种不确定的确定性——性质的严重性和界限的模糊性、随意性。

    这类词具有的扩张力极强,具体表现在外延指称和构词的繁殖能力、孳生的话域三方面。例:黑八论、黑帮、黑材料、黑党、黑党委、黑店、黑风、黑纲领、黑干将、黑高参、黑话、黑画、黑后代、黑后台、黑话、黑会、黑货、黑老K、黑九类、黑据点、黑路、黑苗子、黑幕、黑牌子、黑旗、黑伞、黑书、黑手、黑司令、黑头目、黑窝、黑五类、黑《修养》、黑线、黑账、黑状。

      “黑”的所指、能指联结和话语转化功能,皆起源于文革前,但它的杀伤力和大面积滥用,却是在文革中才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参考资料:爱伯哈德《中国文化象征词典》,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google搜索引擎)

12. 黑帮

    名词。原指由具有越轨倾向的亚文化群体结成的带有黑社会性质的职业犯罪团伙,引申指政治上的反动集团或其成员。文革中指称被打倒的对象,主要是指领导干部和老干部,尤其是单位的一、二把手主要负责人,和他们的上下联系(后来的强调称谓是“走资派”)。

      1966年5月批三家村时最早提出“邓拓黑帮”(冠以“资产阶级”、“反党反社会主义”等帽子)。6月2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欢呼北大的一张大字报》,指控“北京大学是‘三家村’黑帮的一个重要据点”,号召彻底摧毁“黑帮、黑组织、黑纪律”。第一次在组织系统的政治意义上使用“黑帮”概念。6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放手发动群众  彻底打倒反革命黑帮》,把“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牛鬼蛇神”,都叫做“黑帮”。其间蕴涵着运动指导者由此及彼、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战略步骤。随后在全国掀起了揪斗、打倒黑帮的浪潮。

    由于“黑帮”外延模糊,带有团伙性质,最初提出黑帮概念的表面是指政治上表现反动的人,同时也暗示文革针对的是组织化的走资派集体、系统(文革最早被抛出来的黑帮团体是彭、罗、陆、杨和北京市党政宣传系统)。这一提法,起了既宣示运动目标,又麻痹在位官僚警惕性的作用。又由于该概念的模糊性,揪斗、打倒的范围在实际运作中很容易被任意附会,无限蔓延,由此及彼,藤蔓株连,举凡政治主张相同、上下级关系、思想趣味接近、同乡朋友,都可以被网络到“帮”里去“黑”一下。实在找不到整人罪名就给戴个“黑帮”帽子,弄得人人自危,形成了普遍的恐怖。被当权派作为防止文革造反野火蔓延无际的防火沟。概念的设计者和使用、推广者的初衷、利益不一致,在指向和阶段上有错位。

      层层揪黑帮,层层领导都抛出一两个下属当替死鬼,丢卒保帅,成了一时奇观。在南京是匡亚明(南京大学校长),在四川是马识途(四川省委宣传部长)、张黎群(四川日报总编),在重庆是郑思群(重庆大学校长)……甚至连最普通、微不足道的基层单位,也可以揪一个出习惯舞文弄墨的人来当黑帮。促使人们──从官僚到普通百姓──都在尽力批判别人的积极表现中,开脱、保存自己。这一防护机制到工作组被否定以后,也顷刻失效了。官办由上而下的揪黑帮,因而转向造反派组织民办由下而上的揪黑帮,对走资派的攻击才正式揭开了帷幕。

    造反派组织民办揪黑帮宣泄了底层淤积多年的干群冲突,其反弹力更足、更大、更疯狂、更持久。

      “黑帮”是一个过渡性概念,其作用就是要引导出“走资派”概念。一当后者被提出来,前者虽然还在使用,但它的风头就被后者抢去了。它不如走资派那样贯穿文革的始终。由此可以看出文革的重点所在。

      (参考资料:本报记者《把邓拓的黑帮连根拔掉 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人民,能够戳穿反党黑帮的画皮,搞掉反党黑线》,《人民日报》1966年5月13日;本报评论员《欢呼北大的一张大字报》,《人民日报》1966年6月2日) 

  7.   红(  )

    形容词。作为前置词缀,造词的能产性极强。如“红旗”、“红线”、“红专”、“红卫兵”、“红色江山”、“红太阳”、“红宝书”、“红海洋”、“红彤彤”、“红五类”、“红色恐怖”、“红光亮”、“红领巾”、“红管家”等。
    从物理性质看,它是以通过能量来激发观察者的可见光谱中长波末端的颜色,波长大约为630到750毫微米,类似于血液的颜色,是三原色和心理原色之一。其本义指像鲜血、石榴花的色彩,象征生命、光明、吉庆,引申为借喻革命或政治觉悟高。这是中共和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一以贯之的文化传统。共产主义运动的创始人马克思就说过:“我喜爱的颜色:红色。”中共武装力量草创时期称“红军”,其政权组织苏维埃称“红色政权”。由于突出政治,红色便成为文革中压倒一切的流行色──从建筑装饰、工艺制品到花纹图饰,无不以红色为时尚。都到了单调的程度。当时的姓名(包括新生儿起名和更名)中以“红”字作基本元素组成的很多:“卫红”、“向红”、“永红”、“继红”、“红梅”、“红军”、“红霞”;以致于重率名较高。
      “红”作为定语修饰名词,在当时通常起定性作用,革命、合法、进步、光明、正义、生命等含义,标明它冠名对象的政治合法性、正义性,如“红卫兵”(“红色政权的卫兵”、“毛主席的卫兵”)、“红色江山”、“红色保险箱”,像是什么驰名商标、尚方宝剑、质保证书。似乎它真具有什么点金术,连恐怖这样“践踏人类尊严”的东西也能在它的点化下变得理直气壮、美仑美奂(“红色恐怖”)。它也可以作为道德的评语如高尚、纯粹、俭朴等,对中心词起限制、修饰作用,如“红心”、“红专”、“红管家”。作为一种消极修辞手法,它暗示着喜庆、健康、积极向上,如“红彤彤”、“红艳艳”、“火红”等等。在“色彩/政治倾向”的无意识中,存在一个“感觉——意识——政治性”链接通道。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它的修辞功能,既具有让政治的影响借助于修辞形象的力量夸张、强化它的冲击力,扩张到无远弗届的领域里去的作用,同时又兼具赋予意识形态以形象,通过淡化它过浓的政治色彩,使其转化为润物无声的无意识的作用。

    (参考资料:爱伯哈德《中国文化象征词典》,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google搜索引擎)

8. 红色

    名词作副词。释义同“红( )”。
    从结构方式看,“红色”不如“红( )”结合紧密,两者的结构关系(偏正结构)却是一样的;从当时的能产性看,构词能力略小一些,如“红色江山”、“红色战线”、“红色专家”、“红色战歌”、“红色摇篮”、“红色堡垒”、“红色保险箱”、“红色接班人”不及“红心”、“红线”、“红旗”、“红花”、“红专”、“红学”、“火红”、“红海洋”、“红太阳”、“红五类”、“红卫兵”、“红小兵”、“红外围”、“红战友”、“红司令”、“红光亮”、“红宝书”、“红头文件”、“又红又专”、“根正苗红”……;从时间维度上看,由于“红色”作为构词词素与被结合词素的缝隙较大,所以弹性也稍大、韧性更强、跨度更大,如“红色中国”、“红色先锋”、“红色警报”、“红色警戒”、“红色名录”、“红色风暴”、“红色文化”、“红色文艺”、“红色经典”、“红色精品”、“红色传说”、“红色主题”、“红色旋律”、“红色网站”、“红色年华”、“红色童年”、“红色青春”、“红色恋人”、“红色天空”、“红色摇滚”、“红色时尚”、“红色系列”、“红色旅游”、“红色土地”、“红色井岗”、“红色安源”、“红色家园”、“红色代码”、“红色资本家”、“红色康乃馨”、“红色冲击波”、“红色通缉令”(胜于“红朝”、“红墙”、“红门”、“红楼”、“红盾”、“红客”、“红网”、“红酒”、“红磨房”、“红土地”、“红帽子”、“红嫁衣”、“红地毯”、“红孩儿”、“红玫瑰”、“红苹果”、“红樱桃”、“红蜻蜓”、“红鹦鹉”、“夕阳红”)……都是1990—2000年代新生或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
    在中国传统文化象征体系里,红意味着平安、吉祥、喜庆、福禄、康寿、尊贵、和谐、团圆、成功、忠诚、勇敢、兴旺、浪漫、性感、热烈、浓郁、委婉;意味着百事顺遂、驱病除灾、逢凶化吉、弃恶扬善……所以它有着很广泛的使用:从朱门红墙到红木箱柜;从孩子的贴身肚兜到以红色调为主题基调的婚礼;从本命年的腰带、佩玉的流苏到寿星的寿服寿桃;从添丁进口时门楣上挂的红布条到孩子满月时做的“满月圆”;从舞龙灯的绣球到锣鼓唢呐的饰物;从深闺女儿的红头绳、香囊到扭秧歌的舞绸;从开张大吉的剪彩到恭贺新禧的贺卡;从铭刻着权力的印泥到记录着功勋的锦旗;从过年过节悬挂的灯笼到家家户户张贴的春联、倒福和窗花,从“压肚腰”的压岁红包到除旧迎新的爆竹;从闻名遐迩的“红、绿、黄”唐三彩到景德镇最负盛名的“祭红”瓷……
  从语义色彩上看,文革时强调政治性,主要从革命、合法、正义、崇高等意义上来使用,潜伏着较多的对抗性、攻击性甚至杀机(非此即彼的政治判断);而后文革时代有更多商业色彩进入,强调革命、喜庆、生命勃发、时尚等世俗化的修辞性含义。商业文化利用人们的怀旧心理(传统的喜庆和毛泽东时代生活的远距离审美[与遗忘相伴])和对社会现实矛盾、体制的疑虑、不满,通过广告、传媒的制作、煽情,推销另类文化(相对于当下主流文化)和旅游产品之类。不具有排他性,较多的是一种时尚的标榜,更加助长了“红色”作为词语的复兴。

     (参考资料:李素君《中国红》,“凯迪社区”“文化散论”;google搜索引擎)

13. 黑材料 

    名词。贬义。本义既是指记录着某人罪行、错误和污点的文件,又指领导人或其他人暗地以非法手段,恶意地收集或编造别人的不慎言行乃至罪行的记录,可以用来指控和迫害人。广义的说,本人或者别人所写的思想汇报(向党交心)、会议发言、大字报、检查、日记、通信、个人档案等等,都可以成为“黑材料”的构件。档案材料是组织对一个人的“风闻纪事”,是在阶级斗争观念占主导地位时代对一个人表现各方面的记载。它的收录原则是“宁可冤枉,不可放过”。所以量上不断积累起来的材料自身便会发生匪夷所思的质的异化:即使此时此地没有问题的言行,到彼时彼地就可能成了问题——在政治运动频繁、魈舛嘌⒄叨啾叩氖焙颍绕淙绱恕?br>

    在文革中,它最初特指1966年6、7月向学校派驻工作组时搜集的指定运动对象的材料。感到运动危机的当权派本能地运用收集、整理材料的武器对付潜在的造反对象。毛泽东下令驱逐工作组,这些材料(排队统计表格、大字报抄件、会议记录、简报)被定性为“黑材料”,并要求予以销毁。后来逐渐泛化为统称历次政治运动中,暗中整理的个人或群众组织有关政治、思想、言行、生活等方面的材料,也包括图书馆的历史资料(书籍、报刊)和敌特档案等。 

    这类材料有本人自述交待被引申、附会、歪曲了的,有屈从于强大压力用无限上纲、凭空捏造等手法,编造出来以求过关自保的假话,有第三者向上级反映的某人有越轨言行(私人信件、私人交谈亦被搜罗其中)、历史污点的材料,有历次政治运动填写的个人履历表格、评定记载,或者是这些材料的规纳整理。这类材料的整理意图本来就多出于领导收益,往往能引起他们的格外重视,但多半由于“事出有因,查无实据”,只能悬置起来,却又被塞进了档案袋,成为下一次政治运动寻找阶级斗争对象,与新的运动需要、斗争主题对位的根据。这些材料有的来自单位内部,有的来自公安部门。由于官方档案制度的完备,它会跟随当事人终生,因此极具杀伤力、威慑力。政工部门的权力不仅在于其职权定位是专司人事管理的,而且还在于掌握了档案材料。

    对文字信息的占有权、处置权,是领导人其他权力的基础、一切权力的关键,而1966年以前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各级领导人,随其官僚化、脱离群众、滥用权力的程度不同,也不同程度地把档案材料、涉及群众言行的各种文字记录,当作是管制和驯服群众的有效工具。在毛泽东经由中共中央的授权下,受迫害群众要求平反、恢复名誉,而领导人则要捍卫其治理权的神经中枢——对官方文件的垄断权。

    在以阶级斗争观点看待、分析一切的年代,黑材料就可以整倒一个人,即使整不倒也足以使他被打入另册,导致当事人不被信任、不被重用。1966年10月这些材料已经成为开展文革的障碍(群众怕运动后期“秋后算帐”而畏首畏尾),中央军委《关于军队院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紧急指示》说:“凡是运动初期被校党委和工作组打成所谓‘反革命’、‘反党分子’、‘右派分子’、‘假左派、真右派’的同志,应宣布一律无效,予以平反并当众恢复名誉,个人被迫写的检讨材料,应全部交还本人处理。党委或工作组及别人整理的整他们的材料,应和群众商量处理办法。经过群众和被整的人同意,也可以当众销毁。” 销毁黑材料的计划,被纳入实现毛泽东打碎既有国家机器、官僚体系的整体目标的一部分。

    整理黑材料、打压群众运动的内幕被揭发了出来。西南局(书记李井泉)安排各校工作组在各校师生中搞左中右分类排队、整材料。写揭发当权派大字报的师生被排在右边。每五天排一次队,向上汇报一次。大学组下设的联络、情报、宣传、研究等组专门负责搜集(公安厅经手)赴京告状学生动态(组织名称、人员、名单、家庭历史、本人政治面貌、观点)。从1966年6月到12月,公安厅搞了五百多份黑材料,大专院校联络总站(前身就是省文革小组大学组)搞了上千份黑材料和简报,外地学生接待站搞了一百二十多份简报(涉及到30%以上的运动参与者)。

    围绕黑材料的销毁,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夺战:造反组织对官僚不仅有和平的谈判协商(通常在领导人与群众组织代表之间),也包括比较激烈的形式,如请愿、绝食、包围和占领政府办公场所,直至有大规模人群参与的抢夺和肉搏战。在领导人一方面,面对群众要不到就“抢”的策略,采取了各种各样“藏”的对策。藏的地点,通常是本单位的机要部门、保卫部门,甚至转移到公、检、法、军队机关等具有特殊法律地位的单位。1966年12月“浙江省红色造反联络站”等组织一千多名造反派在“首都三司驻杭联络站”策划支持下,以追查省委存放在省军区的黑材料和揪省委书记陈伟达为目标,发生冲击杭州市浙江省军区大院事件。作为当地造反派的跨行业联合行动,二十多天后继发更大规模的第二次冲击军区,导致了持续半个月之久的军民对峙危机,震动全国和中央高层核心。

    造反派群众夺取了黑材料之后,出于报复或追查到底的心理,又将黑名单之类公布于众,引发新的矛盾冲突(导致后来一烧了之政策的出台)。文革后曾对这类材料进行过清理,或退还本人,或当面销毁。

    (参考资料:萧喜东《文革初期的迫害与反迫害(续):围绕“黑材料”的斗争》,载《中国与世界·文革研究专辑》2002年增刊第一号)

14.  嚎歌

    名词。亦名《认罪嚎歌》、《鬼嚎歌》、《牛鬼蛇神队队歌》、《牛鬼蛇神嚎丧歌》;由于没有在官方媒体正式发表,都是通过非正式渠道口头传播到全国的,各地名称不尽一致。最早有书面材料记载的是1966年8月18日(《李伯钊文集·日记摘抄》《“改造”日记·》)。曲作者是周巍峙(《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曲作者),他被迫谱写的。有多种版本。根据李伯钊的版本(题为《牛鬼蛇神号丧歌》),标明节拍2/4拍,演唱风格为“哭丧地”。其歌词是:

      “我是牛鬼蛇神/我是人民的敌人/我有罪,我该死,我该死/人民把我砸烂砸碎/砸烂砸碎。

    我是牛鬼蛇神/要向人民低头认罪/我有罪,我改造,我改造/不老实交待死路一条,死路一条。”

    王友琴在《1966年:学生打老师的革命》里提供过一个词曲合璧的版本(歌词是北京第四中学学生在1966年8月写的):

15 12 |3 1|15 12 |3 2|0 0 0 |0 00| 
—— ——                —— ——                          ——    ——
我是 牛鬼  蛇 神,我是 牛鬼   蛇 神, 我 有 罪!  我 有罪!

65 33 |2 1|33 23 |5 5 |65 33|2 2| 
—— ——      —— ——                      —— ——
我对 人民  有 罪,人民 对我  专 政,  我要 低头 认 罪。

33 23|5 5|65 33|2 1|333 23 |5 5|
—— ——     —— ——                 —== —— 
只许 老老 实 实,不许 乱说 乱 动,我要是 乱说  乱 动, 

65 33 | 2 1 | 55 66 |0 77 ||
—— ——                         —— ——    ——
把我 砸烂   砸 碎,  把我 砸烂     砸碎!

    这是文革中被打倒的黑帮、反动学术权威、走资派等集中在牛棚里的牛鬼蛇神,在监管人员督促、逼迫下唱的。歌声凄厉、惨恻,像是从地狱传出来的。这是他们继被揪斗的戴高帽子、坐飞机、游街等体罚之后,进一步“触及灵魂”的惩罚、折磨。让已经完全丧失反抗能力的人们,屈从强权,违背自己的意志,自己往自己头上泼脏水。就像猫逮耗子,并不把耗子一下子吃掉,而是先要反复戏弄、扑噬一样。人性的残忍、卑劣,尽在于斯!曹禺、新凤霞、李伯钊、陈荒煤等人都在他们的回忆文章里,记叙过此事。不少能歌善舞的人,由于不甘忍受屈辱,唱不好《嚎歌》,就被罚出列单独练唱(末代皇帝溥仪亦曾在被罚之列)。因缺少娱乐,贪玩的幼儿当时也把它当成儿歌嘻唱。

      1967年初,作曲家马思聪携家逃离中国大陆。同年4月在美国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发表题为《我为什么离开中国──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可怕真相》的公开讲话,列举了所受到的种种凌辱,其中就包括有强迫“牛鬼”唱《嚎歌》。从此《嚎歌》恶名就传遍了世界,成为文革骇人暴行的代表。

    文革研究者何蜀提供过四川省内江市流传的《嚎歌》外省版本(1968年10月)。在街头游行示众的“牛鬼”边敲著破锣,斜抱竹扎纸糊刘少奇模拟人像(上书“党内头号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刘少奇”)边拖声唱著:“刘少奇,垮了台,儿子儿孙哭哀哀……”用的是四川旧时民间哭丧的调子。

    (参考资料:王友琴《1966:学生打老师的革命》;何蜀《文革年代的“红色歌曲”》)

15。语录操

      名词。“毛主席语录操”的简称。约在1967年初夏开始全国流行。创作者为北京体育学院(时称“北京工农兵体育学院”);同时还创编了《毛主席语录拳》、《毛主席诗词拳》。同年10月21日毛里塔尼亚伊斯兰共和国总统莫克塔·乌尔德·达达赫参观北京体院时,就观看了集体体操《毛主席语录操》。
      它是跟着语录歌的旋律、节奏,进行跳跃、表演的一种体操。并不是什么广播体操,只是动作极象广播体操,其动作仿佛哑语。是观念图解和模式化动作的混合杂糅。简单易学,便于普及。
      有人曾描述过其中的一些段落:双手先向外翻掌推出,然后向胸前收拢作捞公物状,这是“贪污”;将收拢的手向后平伸,依波浪式弧线上下抖动作撒东西状,这是“浪费”;最后弯腰90度并将一一双手向后撅起呈“喷气式”,表示该人在挨斗,这是“极大的犯罪”。这些动作连贯起来就是一段毛主席语录:“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类似于脑筋急转弯的猜谜。当然,这几个动作也能起到治理“中焦”,活动腰背的作用。“语录操”还有转体动作,跳跃动作,共18节,以上仅举其中3节。其他常见的动作有“表忠心”、“高瞻远瞩”、“放眼世界”等,动作幅度大而伸展、夸张、雄壮。
      “语录操”曾在报纸上刊登过连续动作图解,伴奏音乐通过广播电台播送过,学者以百千万计。在学校里课间操改为语录操。[注]当时的报道称“语录操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做一次操,就是上一堂生动的毛泽东思想课”。体操设计时是要把向毛泽东表示崇敬、礼拜的内心意向形式化、身体化。其功能,是通过定时进行的群众性活动,让做体操者在完成这样仪式、身体动作的过程中,使崇拜观念内化、锚入人的性格结构。类似宗教礼神。

       [注]也有人认为,文革时政权的无政府混乱状态,不可能出现有组织的课间操、工间操,不可能有“千百万人学习”。

      (参考资料:新华社《周总理邀请达达赫总统等贵宾出席文艺晚会 毛里塔尼亚代表团参观北京工农兵体育学院受到热烈欢迎》,《人民日报》1967年10月22日;杨健《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学》;福州兰叶《我是根本不相信中国历史上的知识分子大部分是好人》www.cbtta.org.uk/BBS/messages/1939.html 10K 2004-9-23)

 

16. 红五类

    文革用语。先是指革命军人、革命干部、工人、贫农、下中农。后来也泛化到指称他们的子女为红五类。作为家庭成分(政治身份之一)的特定指称,带有彼时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复杂的、不易为后世所理解的感性意义。
      “红”指这五类家庭成员在现实社会的阶级分层结构上,与执政党、现政权(“红色江山”)的性质是一致的,具有先天的政治正确性(“自来红”),是其阶级基础、主体和依靠对象。[注]因而在种种资源占有、利益分配(升学、招工、晋级调资、分房、医疗等社会流动的机遇和福利)上,他们享有优先权;在政治参与(参军、提干、参选人民代表、从政为官)、接班人的培养(入队、入团、入党、选拔各种积极分子和入选干部后备队名单)上,享有优先权(因为“根正苗红”);在运动对象的选择、甄别上,享有豁免权。
    他们在文革以前就已经实行的阶级路线中便早获得了多数优待,在文革中阶级路线被强调到绝对的情况下得到了更多倚重;与此相对,“黑五类”、“黑七类”及其子女则被公开打入另册,列入专政对象。
    这种一边倒的政治情势造就了红五类的优越感。在同龄人中,红五类子女比其他阶级、阶层出身的子女处于更优胜的社会主流地位,不但在正式的公众生活中占据着核心位置,即使在非正式的人际交往里,都拥有更多话语权、更多的交友机会,他们是交友选择的决定者,交友规则(范围、活动类型和内容、趣味、禁忌、处罚)的制订者和游戏的主导者、裁判者,而其他阶级、阶层出身的子女只能是被动适应者和响应者。性情温和的红五类子女对后者都握有合法伤害权,不用说其中性情暴戾、极端者对后者更是动辄打骂、虐待。
    这种情况在文革的高潮期、约1966年夏天达到顶点(代表是西城红卫兵纠察队,甚至私设刑讯、羁押场所)。后来毛泽东为了摧毁第一线党政官僚系统的需要,通过中央文革小组对血统论进行了批判,情势渐趋缓解、回落。但它的影响真正消除,是1970年代后期以至于1980年代以后的事情。其后这一称呼不仅逐渐消失,而且由于其他阶级、阶层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的巨变,竟至具有了某种“旧时王谢堂前燕”讽刺的含义。

      [注]他们宣称:“我们是顶天立地的革命后代,我们是天生的造反者,我们到这个世界上来,就是为了……接无产阶级的大红旗,老子拿下了这个政权,儿子就要接过来,一代一代往下传。……老子的革命精神时时刻刻渗入我们体内,我们从里到外都红透了,自来红正说明了老一辈的革命传统怎样传给了革命后代,我们是纯纯粹粹的无产阶级的革命血统……”(见北大附中“红旗”战斗组《自来红们站起来了!》)

    (参考资料:北大附中“红旗”战斗组《自来红们站起来了!》,载“猫眼看人”2005年3月27日,蒙泰尼里神父“跟贴”;叶永烈《陈伯达传·三十一  批判血统论》)

17. 乒乓外交


    名词。1971年毛泽东利用中美乒乓球运动员在日本的民间交往,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巧妙地打破中美之间关系的僵局,正式揭开两国改善关系的序幕,促使实现尼克松访华乃至中美建交。这一事件,和它所包含的灵巧微妙的外交技巧,被官方史家戏剧性夸饰为艺术地表明了中国领导人改变自己的国际战略意图,誉为“小球转动了大球”的“乒乓外交”。

    1969年尼克松当选美国总统,感到结束越南战争、脱离泥潭必须借助中国的默契和配合;中苏因珍宝岛事件关系进一步趋于紧张,苏联在边界线陈兵百万,中方试图确立以遏制前苏联为目标的多极均势外交。中美两国同时产生了接近的要求,美国同年7月宣布放宽对中国人入境签证和贸易的限制,10月通知中国停止派驱逐舰到台湾海峡巡逻,并托巴基斯坦、罗马尼亚总统带话,不同意苏联关于建立亚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建议,希望与中国对话。1970年1月20日中美恢复华沙大使级谈判。3月发生美军入侵柬埔寨的事件,中美联系中断到美军撤出后又才恢复。11月毛泽东接见美国记者斯诺时,请他转告尼克松,欢迎他访华。双方都在积极探索接近的渠道。

    1971年4月,中国乒乓球队恢复参加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日本名古屋)。在两国运动员、官员的私下接触中,美国方面频频表示访华意愿。中国乒乓球代表团官员反复向国内请示是否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4月4日,美国第三号乒乓球员科恩幸运地与中国球员梁戈亮练了10多分钟球后,无意中搭上中国球员的交通车,庄则栋主动赠送一幅绣有黄山风景图的杭州织锦给科恩,并合影留念;科恩后来回送庄则栋一件带有和平标志的运动衫。这一戏剧性事件被新闻媒体广为报道。毛泽东直到美国队即将离日的最后一天(4月7日)才决定同意邀请其访华,实现了中美两国1949年以来的第一次民间交往,“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

    美国乒乓球代表团15人、4名记者,4月10日至17日访问北京、上海、广州,受到中国总理周恩来的接见。尼克松总统随即表声明,宣布了向中国人发放访美签证等五个改善中美关系的新步骤。由于这一事件传达了两国领导人之间战略决策的重要信息,经过当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的准备,尼克松于1972年2月访华,并达成了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历史性文件《上海公报》。[注]

    此前此后还邀请了澳大利亚、加拿大乒乓球队访华,举办了几次亚非拉乒乓球邀请赛。这些外交步骤,同时对中国打破文革形成的对外隔绝,树立正面的国际形象也有积极影响。

    [注]有外国分析家认为,此举还包含了抑制已经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军人集团继续坐大的某种隐晦、曲折的动机。

    (参考资料:高艳林等编《老新闻——共和国往事(1969—1972)》,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海南出版社1992年版;梁戈亮《我所亲历的中国乒乓外交》,《名人传记》2005年第6期)





据华东师大的沈志华教授考证

这个事情很偶然

当时毛吃了药刚刚睡下,睡得很迷糊就有人进来报告这个事情,毛马上就否决了,过了一会儿等毛清醒过来,马上才叫秘书去把这个事情给办了。

如果药的剂量再大点,这事就泡汤。

18 红司令

    崇拜敬语。红卫兵的红司令,文革中对毛/泽东的特定称谓。1966年8月18日毛/泽东第一次接见红卫兵时,北京师范大学附中宋彬彬给毛/泽东左臂戴上了红卫兵袖章,红卫兵当时即有“毛主席是我们的红司令,我们是毛主席的红卫兵”的口号。从以上具有戏剧性的象征举动到公开宣言,都蕴有把毛/泽东倚为红卫兵最大靠山的政治暗示,成为红卫兵合法性的最有力的保证。在学校和其他一切阻止他们行动的党政领导者面前,便有了说“不”并自称是“毛主席派来的天兵天将”的充分理由。

  其后前述口号被红卫兵反复书写(大标语)、呼喊。毛/泽东臂戴红卫兵袖章的新华社照片在报纸、画报等出版物不断传播,绘制的巨幅画像(宣传画、版画、油画)被不断展示,也强化了这样的感性认知。毛/泽东本人对这一称谓也甚感欣然。

  从思想联系和政治现实两方面看,称毛/泽东为“红司令”都丝毫不勉强:一则文革是毛/泽东亲自发动的,红卫兵的创立完全听从了他的号令,五一六通知的内容在酝酿红卫兵时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二则红卫兵的思想武器(阶级斗争、反修防修、杜绝资本主义复辟的继续革命)都是从毛/泽东那里接受来的,毛/泽东武装夺取政权的造反者形象也激励着红卫兵的想象,他实际上就是红卫兵的精神父亲;三则毛/泽东曾写信赞许清华附中红卫兵三论“造反有理”,戴上红卫兵袖章,后来的八次接见红卫兵,驱逐工作组,发动遍及全国的大串联……更是从公开表态到政策倾斜、情绪满足各方面,全方位支持了红卫兵。

  事实上,红卫兵也成为毛/泽东推行自己文革战略,动员舆论和群众打倒党政一线运行体系的政治力量。毛/泽东公开发言质疑刘少奇的文章《炮打司令部》的副标题“我的一张大字报”,就采取了红卫兵的言语方式,强烈暗示出他本人就是一位中共中央的红卫兵。于是从后者视角看,他更是当仁不让的红司令了。

      (参考资料:本报记者《毛主席同红卫兵在天安门上》,《人民日报》1966.08.19;《红旗》杂志评论员《红卫兵赞》,《红旗》杂志1966年第12期)

19。《东方红》

    歌曲名。曲调取自陕北民歌,陕西省葭县(今佳县)农民歌手李有源(1903-1955)1942年冬作词。原名《移民小调》,有十多段;经公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词作者)等人删削修改成三段,重新定型为现名(作曲家李焕之参与了曲谱的整理、完善)。从黄土高原乡村民歌到政治颂歌,经历了从民间自然的情感抒发到意识形态刻意制作并高度政治化的一个过程。
      1949年以后,此歌被收入歌曲集、灌制唱片、编入教材、经常性咏唱、宣传鼓动。1964年,创作了歌、舞、诗三位一体的、以《东方红》为名的音乐舞蹈史诗。该剧集中了当时最权威、最著名的作词家、作曲家和歌唱家,编导组以陈亚丁、周巍峙为首,动用了3000多人的大型阵容,成为崇拜型作品的典范。1965年拍摄成艺术片全国播映,造成了更为广泛、持久的影响;实际上成为以后文革声势浩大的造神运动的先导。
  文革中,对《东方红》的咏唱、多样化运用,成为制造毛/泽东个人崇拜的重要形式。广播电台每次节目开播时,都要播送《东方红》乐曲,是播送频率最高的歌曲;“早请示晚汇报”时要唱《东方红》,召笮』嵋橐抖胶臁罚侨褐谛匝莩疃嗟母枨C康毖逑贰⒌缬白髌返拿艹逋淮锏礁叱保苡小抖胶臁返闹餍沙鱿郑髦魅斯诿?泽东思想中、从毛/泽东形象里,汲取力量战胜了困难。在钢琴协奏曲《黄河》的华彩部分,也出现了《国际歌》和《东方红》穿插交错的变奏;成为当时音乐创作中成功化用《东方红》旋律的经典范例。
  由于《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歌词作者田汉被打倒,变成有曲无词,《东方红》遂作为非正式代国歌使用了近10年。1970年4月2日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就用20009兆周频率播送电磁振荡模拟的《东方红》乐曲,以此作为标志音乐。
  1990年代中、后期有人曾尝试调侃地改填新词使之俚俗化,以解构、颠覆《东方红》的命意和崇高风格。[注]1990年代末以来,有许多学校(中小学、外语学校)、公司(饭店、鞋业、影视、网络)、网站(教育网、股评网、报业网)、商品(音箱、烟卷、推土机、药品)、注册商标、地名(农村村名)、艺名,都借用东方红的名义,使之世俗化,并赋予了它新时代的复杂含义。

[附:《东方红》源流的另一版本(记者戴晴采集)
  红军剧社老民间艺人方宪章传授了陕北民歌《芝麻油》(1937):“芝麻油,白菜心,要吃豆角嘛抽筋筋。三天不见想死个人,呼儿嗨哟,哎呀我的三哥哥。”诗人安波为了配合国共合作抗战,需要鼓动士气,替它改填了新词《骑白马》(1938):“骑白马,挎洋枪,三哥哥吃的是八路军的粮。有心回家看姑娘,呼儿嗨哟,打日本我顾不上。”(试比较:“骑白马,挎洋枪,二哥出门找姑娘。姑娘座在绣楼上,呼呀嗨哟!茶饭不思想情郎。呼呀嗨哟!茶饭不思想情郎……”)后来一名小学教师迎合毛/泽东被选定中共领袖的政治需要,为这首歌填了新词《东方红》(1943):“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生存,呼儿嗨哟,他是人民大救星。”作为劳模又能唱山歌的李有源,被安排成了此歌作者。此曲后来陆续被人续上大生产的内容或民主联军的内容。作曲家刘炽参与了该曲的加工整理。
  1990年代被改填的歌词是:“西方白,月亮落,中国出了个邓开拓。他让人们富起来,嗨哟嗨哟,他叫大伙儿各顾各。]

      [注]试比较:“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与《东方红》心态有怎么不同?

      (参考资料:《红色音乐经典之》,“新华网”2005年01月16日)




                浏览次数:1354--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上篇文章2007.12.23《成都晚报》隆重介绍郑光路《两本关于四川、成都的书》
----下篇文章章立凡:乱世逸民——记“文革”中的康同璧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