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字 报
大字报不知是否为文革的发明,但肯定在文革发展到了极致。从城市到乡村、从大街到小巷,铺天盖地,势如潮涌。大字报虽然漫天都是,但真正敢于说真话、讲真理,勇于表达自己真情实感和独立见解的并不多。其中大多是空洞的口号、武断的结论和粗暴的语言。其文风影响深远,至今仍见其踪。

1966年5月25日,北京大学哲学系聂元梓等人贴出了一张攻击北京市委和北大党委的大字报,被毛泽东称赞为“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的大字报”,于6月1日向全国广播。

为进一步推动运动的深入开展,指明运动的方向,毛泽东亲自出马,于1966年8月5日发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将矛头直指刘少奇、邓小平。

铺天盖地的大字报

运动波及到香港,总督府外贴满大字报。

“看大字报”也成为当时人们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