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向我约稿
[首页] [关于本站] [新闻中心] [2024年郑光路《成都旧事》《四川旧事》《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我的相册] [留言板]


2024年郑光路《成都旧事》《四川旧事》《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拍案惊奇!郑光路精彩特稿[图片: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中)及夫人濑田裕子与郑光路合影]
文史长廊精品[左图:郑光路(左1)应邀拍电影时]
文革类老照片.美术作品链接[左图:郑光路当医生时和原珠海市市长梁广大(左)合影]
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现象研究专栏[图:郑光路(左1)与常演“皇帝”的张铁林先生(左3)]
郑光路巴蜀文化及历史类作品[篮球巨人穆铁柱和郑光路]
近50年当代史研究史料[左图:原国务院侨务办公厅负责人庄炎林(左)与郑光路合影]
[文革专栏]本网特色,翻页内容甚多![本栏图片:郑光路1966年在天安门]
评说成都、四川[图为著名学者魏明伦先生(右)与郑光路]
四川特色作家文章[左图为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先生(右)和郑光路]
历史往事揭秘专栏[左图为郑光路收藏的文革宣传画]
“社会评论”精品转载[左图为郑光路(左)与成都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刘学文]
中国近现代文学掠影[左图为张邦元(右)绝技童子功“隔山望月”与郑光路同摄]
中国知名文革史研究者精品专栏(!本网热烈推荐:链接严肃学术网站渤海大学网),极其丰富多彩!
中国历代文学研究专栏[老武术家王树田(中)郑光路(左1)刘绥滨(左2)市武协副秘书长王学贤(左3)]
!连载郑光路最新长篇力作《打工妹怪遇》欢迎阅读和书商、出版机构及影视改编合作!
网友交流专栏[郑光路作品讨论会上民革市文史委员会主任王大炜(右)作家白郎(中)和李克林教授(左)]
《川人大抗战》选载[成都媒体为《川人大抗战》举办座谈会后李克林、流沙河、王大炜、卢泽明等先生同摄]
巴蜀文化和掌故[海外作家与成都卢泽民、章夫、冉云飞、郑光路(1排左1)、白郎、蒋蓝等]
今年郑光路有影响的新作[左图上排右起:郑光路、郑蕴侠、副导演商欣。下排为导演刘子农及张国立、王姬等]
当今文学界之怪现状[文革结束郑光路(1排右1)考入大学与同学去安仁镇接受“阶级教育”]
转载网络精品[1987年郑光路(右1)与华西医大副院长张光儒博士(右2)在珠海工作时游澳门]
老成都掌故[左图为郑光路(右1)在青城山上清宫与道士练剑]
武侠文化[左图:右1郑光路,右2习云太教授(中国武术一级教授),右3刘绥滨,右4铸剑专家龙志成]
滑稽妙文选[人生如戏,图为郑光路(右1)1985年应邀参加影视剧拍摄时照片]
中国文学、史学与世界[图为法国学者大卫(左)和郑光路
巴蜀文化中的杰出人物[本栏图片说明:中国著名电影艺术家谢芳(中)、张目(右1)和郑光路合影]
四川及巴山蜀水人文[左图为郑光路(1排中)1985年与几个弟子同摄]
当今社会奇稀罕事、伤心事、可怕事[左图:郑光路舞禅仗习武照]
文史文学精品转载[图为1990年郑光路(后排右2白衣者)与众武术人士在少林寺参加武术拍摄]
郑光路欣赏的古典、文学、史学作品推荐[1986年郑光路(上排左3)参加武术表演赛后和四川武林好友摄]
阅之有益的史学方面学术文章[图为郑光路(中)当医师时在医院为病人作手术]
郑光路著《中国当代热点问题透视—中国气功武术探秘》选录
郑光路文革研究专著介绍[图为两本专著封面]
四川近、现、当代史研究史料参考[郑光路1987年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工作时照片]
文化与教育[图为郑光路练铁指功练武照]
体育武林前辈【左图:1984年时郑光路与李孟常师傅(右)。右图:郑光路与黄林派钟方汉师傅(右)】
郑光路巴蜀文化研究专著[郑光路与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郝勤教授]
隆重推荐作家原创精品[《武当》杂志主编刘洪耀(右)与郑光路]
过来人回忆文革历史[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当受苦知青时,点击图很瘦]
官方报刊资料(主要为文革时期)选登[本栏图为文革中的恐怖刑场]
知青问题研究[郑光路1970年当知青时艰难环境下仍自强练功“朝天蹬”]
名家杂谈精粹[郑光路(左1)与四川武术名家黄明生(左2)、李兴白(左3)1985年在电影剧组]
抗战文史[英勇殉国的饶国华中将之女饶毓秀(左1)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之子李克林(左2)与郑光路]
四川著名学者、作家岱峻专栏[作品充满空灵雅趣和智慧沉思。图为岱峻夫妻恬静生活]
四川著名特色学者、作家陈稻心专栏[图为陈稻心先生(左)与郑光路]
中国著名作家雁翼专栏[左图为中国著名老作家雁翼(左)与郑光路合影]
学术界百家争鸣[左图:四川曲艺界大师邹忠新(左)与郑光路在一次文艺会上]
武侠小说评弹[1986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肖应鹏(右3)在一次会上]
四川著名武术家(排名不分先后!)[郑光路(左1)与著名武术家王佑辅(左2)邹德发(左3)合影]
宗教文化与人生、文学[图为郑光路(左)与四川一高僧]
佛道、医学、养生文化[图为郑光路(左)与武友在山中古佛寺练武养生]
纪实历史、文学长篇[香港《明报》1987年刊登郑光路当医师搞科研时照片]
中国传统文化名篇[1987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全国地趟拳冠军陈刚(右3)]
门外诗歌谈[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下排右1)和红卫兵战友]
放眼世界专栏[红卫兵文革闯将]
免费网上书屋、实用网站[more翻页还多!]图为毛泽东与张玉凤
中国各地优秀作家陆续推出专栏
重要精华文章专栏![左图:中国民生真实的另一面“黑窑矿工”]
2024年郑光路出版之新书及新闻


·写作范围:文史、文革史、抗战史研究,以及社会纪实文学作品(中国社会热点问题类纪实)
·姓名:中国独特题材文学网
·笔名:站长:郑光路
·电话:--
·手机:423648068@qq.com
·OICQ:--
·电子邮件:423648068@qq.com
·通讯地址:中国.四川省.
·邮政编码:--
--管理中心

  本站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宋代武举概况

作者: -上传日期:2007/10/25

    
转自互联网

   宋代武举概况 

公元960年,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宋朝。到太宗时期,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但这种统一局面仅限于中原地区。其时,与宋朝分庭抗礼的还有辽、西夏、金三个政权。11世纪,北宋为金所灭,宋室南迁,在秦岭——淮河以南重建宋朝,定都临安(今杭州)史称南宋。 
虽然两宋期间有过多次大规模的战争,统一与分裂局面交替出现,但从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看,宋朝仍是我国古代文明发展史中的一个高峰。正如史学大师陈寅恪所指出的:“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朝之演进,造极于赵宋。” 
源于隋,制度化于唐的科举制度,在宋朝得到了极大的完善,由科举而进身仕途的观念在宋朝深入人心,影响远及明、清两代。武举是科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宋朝武举在唐朝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 
宋朝,首开武举殿试之先河,形成了解试、省试、殿试的三级考试制度。宋武举一改唐武举只重武艺,不问文章的做法,注重考察武举子的军事理论素养,欲选拔出才兼文武之儒将。宋朝虽然历经坎坷,但终将武学制度化,并编订了教材——《武经七书》。而朝廷颁布《补官差注格法》,又将武举授官与军队建设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从选拔军事人才的观念看,宋朝武举更加理念化,更具进步色彩,宋朝文武并重,打破了以弓马选将帅的传统,开辟了在和平条件下选拔军事人才的新路,对从高门贵族子弟中选拔将领的倾向形成了冲击。 
然而,宋朝“重文轻武”的社会背景,“以文制武”、“将从中御”的统兵体制,使宋代武举难以避免地表现出“录取人数不多”,“武学规模不大”,“武进士不愿从军或学非所用”等弊端。终宋一朝,名臣、名将中无一人出自武进士。靠武学培养,用武举选拔优秀将帅以提高军官素质的理想未能得以充分实现。 
一、宋朝武状元与武进士的人数 
据《状元大典》、《宋会要辑稿》、《续资治通鉴长编》、《续资治通鉴》、《宋会要辑稿补编》、《宋史》等文献及有关地方志记载,宋朝自北宋仁宗赵祯天圣八年(1030)开设武科,到南宋度宗赵禥咸淳十年(1274)最后一科武举,共计开武举七十八榜,应产生78名武状元。目前,发现有姓名可考的武状元人数是8人,其中1名应视为武童试状元,科分不详者6人。 
需要说明的是,在七十八榜中,本书有四榜列出的是2人,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每榜列出的2人均有出处,需要继续考证。 
从《状元大典》之《宋代武举登科表》中可以得知,有四十四科武举确切记载了武进士的人数,这四十四科产生了1459名武进士。笔者在查找地方志史料时又找到了十八科武举的188名武进士的姓名。这样,已知的宋代武进士人数就达到了1647人。但遗憾的是,这十八科中,每科录取武进士的总人数却不详,这个188名的数字,绝对少于这十八科所录取的武进士的真实数字。对于另外十六科,不但录取的武进士总人数不详,且笔者在查找史料的过程中,也没有发现除武状元以外的其他武进士的姓名。另外,在此十六榜中,有的榜连武状元的姓名都不知道。 
从有确切武进士人数的四十四榜看,宋朝录取人数最多的一榜是董君平榜,61人;录取最少的一榜是应?然榜,仅录取2人。宋朝武举录取人数每科大多在30人至50人之间,如果将已知的四十四科1459人平均一下,则每科录取武进士人数是33人。如果假设宋朝每科录取的武进士人数是30人,那么,就可以推断出宋朝七十八科武举共录取了2300余名武进士。 
同文进士科录取的人数相比,宋朝录取武进士的人数实在太少。宋朝共开文进士科一百零八榜,录取正奏名文进士42457名,文进士的人数是武进士人数的十八倍还多。 
二、宋朝对武举制度的贡献 
第一,宋朝武举开始了殿试。宋朝的武举考试分三级进行,即解试、省试和殿试。 
殿试的出现显示出宋朝统治者对武举的重视程度,其考试周期多为三年一次,亦有四年一次,而第一次武举殿试与第二次武举殿试仅差一年。 
从时间上看,宋朝解试是六月底于行在兵部报名,八月考试。解试前要有一个资格试,由各路地方官直接考核。其不限人数,只要弓马合格,即可参加解试。解试由行在兵部主持,所取名额有一定的限制,一般是70人左右。 
省试由兵部主持,是真正的“兵部试”。时间在解试后第二年的一月或二月。 
每科的殿试时间存在着较大差别,大至在三月至八月之间进行。殿试虽由皇帝亲试,但基本上只是一个形式,目的是显示皇帝的恩典,只要不出大问题,所有参加者都能通过。武状元是根据考生的成绩与皇帝的好恶而产生出来的。 
第二,宋朝武举考试的内容是文武并重。 
宋朝武举一改唐代武举只重武艺的做法,变为既考武艺,又考策论。武艺以考弓马为主,弓马分为两场,先“步射”,后“马射”,由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具体承办。弓马合格,则参加文章考试,先考策问,后考《武经七书》。宋武举从整体上表现出一种文武并重的倾向,其目的是为了求得能征善战的儒将,其结果是宋朝的武进士与武状元的整体文化素质较高。他们中的不少人,有的在地方上做出了成绩,如朱熠、蔡必胜;有的还成为军事理论家,如华岳、江伯虎;有的在军事上成为独当一面的战将,如程鸣凤、许思纯、张建侯、厉仲方、周虎、薛奕。 
第三,宋朝建立了比较完备的为武举而设的学校——武学,编制了专用的教材《武经七书》,使武举人才的培养有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据有关文献记载,唐朝曾于玄宗开元年间(713~724)建立过武学,但却没有制度化。这种肇始于唐代的武学,被宋代统治者所借鉴、发展与完善。 
宋朝武学经历过两次兴废。第一次设立的时间是北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地点是河南开封武成王庙,主管官员叫阮逸,其官职为武学谕。但该校只存在了不足百天。原因是无人愿意入学。30年后,即熙宁五年(1072),宋神宗下诏复置武学,规模初定为100名学生,最高时曾达到200人,分为外舍100人、内舍70人、上舍30人,学习期限三年,食宿由国家供给。武学生源自平民、官僚子弟及有武官资格而未正式做官者,这三种资格的人均需两名中高级官员做保,并经考试合格方可入学。武学生的学习内容有:兵法——《武经七书》,历代用兵成败事例,历代忠义人士事迹。对排兵布阵有兴趣的学生,还可得到朝廷拨给的兵卒,以供训练时使用。北宋灭亡,武学被迫迁至临安(今杭州)。在那里,最盛时武学生达到了130人。武学生入仕出官,也要经过武举(或文举)考试。由武举入仕之初,一般要到边疆或其他地方担任小头目或任基层统兵官。 
武学这所中国古代专为培养军事人才而设立的学校,将军事人才的培养纳入教育系统之中,它不仅是对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一个贡献,也是对中国古代武举制度的完善。它有利于武举制度的贯彻实施,为武举考试输送了较高质量的生源,提高了武举子的文化素质。 
第四,在武举中设置绝伦科,是宋朝武举的一个特点,也是宋朝武举的一个创新。 
冷兵器时代,士兵武艺的高低对军队的战斗力影响很大。军队和民间都有很多文章作得不出色而武艺出众且有韬略的人才。为了不使这些有专长的武士有失落感,并发挥他们的特长,宋朝武举特为他们设立了绝伦科。这种开始于北宋的绝伦科并不独立于武举之外,它只是在武举子们之间的部分考试内容中存在着一定差异。绝伦科举子的考试内容也考“策对”,只是在录取时放低了文章的标准,但又加大了对武艺考试的难度,要加试步射和弩踏,且所使弓力也大大高于其他参试者。北宋武举绝伦科对文章要求极低,但到了南宋,绝伦科性质也变为文武并重。 
第五,南宋孝宗于淳熙六年(1179)颁布了《补官差注格法》,大幅度地提高了武进士的授官阶别,对鼓励武进士从军起到了一些积极的作用。 
三、宋朝武举的地域性 
从现有的资料看,北宋武状元的籍贯多为不详,武状元的地域性,主要表现在南宋时期。自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起,到南宋末年的48科武举中,共有14榜的武状元产生于今浙江省的平阳县,比例超过了四分之一。由此,平阳被誉为武状元之乡。另有八榜的武状元产生于福州,比例占到了六分之一。 
在南宋,武进士的产生也表现出了很强的地域性。据1991年出版的《平阳县志》第608页记载以及笔者的统计,在已知的南宋1182名武进士中,平阳县共产生了276名武进士(其中武榜眼5名,武探花6名),其比例占到了南宋已知武进士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三以上。此外,今福建省的闽县及长乐等地也产生了不少武进士。 
平阳为什么能够产生出如此多的武进士、武状元?这当然离不开平阳县的物质基础与人文背景。 
首先,平阳经济富庶,为练武习文者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 
平阳地域辽阔,其面积占据了今天整个温州地区总面积的1/3。它地处东海之滨,气候宜人,风光旖旎,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鳌江横穿全县,流入东海。该地区的南麂岛是浙江最好的渔场之一,而肥沃的万全平原更是粮食作物生长的天堂。这些使平阳成为富庶之地,鱼米之乡。 
平阳丰富的物产,繁荣的经济,颇有发展的空间,使其成为移民的理想场所。平阳县有户籍记载,始于宋朝。据记载,北宋哲宗绍圣年间,平阳县有65000多人。其时,温州尚属“僻远下州”。后宋室南渡,人口随之大量南徙。高宗建炎年间(1127~1130),平阳人口增加了218%,在两宋之际人口锐减的背景下,这个数字显得尤为突出。 
其次,平阳有着比较深厚独特的人文背景。 
平阳县的人文背景可以用三句话概括:一是浓厚的尚武之风,二是鼎盛之学风,三是平阳人将自身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 
平阳地处今浙江省南部,西邻福建,东面大海,擅山海之胜,所谓“面海负山,实维瓯闽疆”,成为“两浙咽喉,八闽唇齿”。从北宋起,因禁止海上商贩非法贸易的需要,有关方面在当地招募壮年男子,组成精锐部队,据险立栅,设立了蒲门、南监两寨,以防御海盗、外寇。士兵的本土化,使当地形成了较为浓厚的尚武风气。宋室南渡后,平阳作为闽浙交通要道的作用更加突出,且因临近南宋都城杭州,拱卫京师的责任日渐重大,朝廷也更加重视当地军队的建设。历史的渊源与现实的需要使当地民风颇为强悍,也使他们较注意学习武艺,时至今日,当地还流传着“男壮皆练武,村村有拳坛。”的民谚。 
高宗南渡,使宋朝的统治中心发生位移。人口大量南迁,一些社会精英来到平阳,使平阳的人才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平阳的人文环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平阳由北宋时文化相对落后的地区,一跃而成为南宋学风鼎盛、人才辈出之地。终宋一朝,平阳不仅出了14名武状元,众多武进士,还出了3名文状元,1名文榜眼,2名文探花,406名文进士。爱国诗人林景熙,著名学者陈经正、陈经帮、宋之才均出自平阳。 
宋朝武举,不单考较武艺,更注重考核武举子的军事理论素养,推行“以策问定去留,以弓马定高下”。研讨兵书,离不开必要的文化知识,如果平阳只有尚武之风,而无鼎盛之学风,那么,平阳产生的将不是具有一定文化功底和军事理论素养的武进士、武状元,而是四肢健壮、头脑简单的武夫。在平阳的武进士中,有不少人本身就是文进士,他们有的是先考文举,再考武科,有的是先中武举,入仕后再换文科。有不少人虽为武进士,却任职州、县,如薛万石知阳朔县,朱尚志知梧州,杨梦飞知滕县,杨镛知贵州,薛应龙知惠州,薛文焕知慈利县,而其中颇有政绩者,又以武状元朱熠、蔡必胜为最。 
南宋一朝饱经战乱之苦,众多的平阳移民有着太多的国仇家恨,现实的残酷使平阳人知道,只有保国才能治国。当此之时,国家最为需要的是统兵打仗的将帅之才。正如平阳兄弟武状元陈鹗、陈鳌的父亲陈文教导他们所说:“世治尚文,世乱尚武,建功报国,正此时也。”所谓“宁为百夫长,不为一书生”是也。对于收失地,雪国耻,迎请二圣还朝,文人雅士的坐而谈,自不如铁血之士的起而行。南宋末年,平阳不少武进士喋血疆场,以身殉国。将社会现实需要与实现自身价值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不能不视为武状元多为平阳人的原因之一。浓厚的尚武之风给平阳人以较高的武艺,鼎盛之学风又赋予平阳人以深厚的文化功底,加上南宋社会的现实需要对平阳人的影响,使平阳人占尽武举的天时、地利、人和,使平阳人在推行文武并重、以选拔儒将为己任的宋朝武举考试中得以一展身手,独领风骚。 
四、宋朝武举的局限性 
有宋一朝的武学与武举,确实培养、选拔出了不少军事人才,如许思纯、熊安上、周虎、程鸣凤、张建侯、历仲方、江伯虎、蔡必胜、华岳、薛奕等。但从整体上讲,宋朝的武举并没有选拔出,也没有培养、造就出十分优秀的将帅。宋朝一些优秀的军事将领,如岳飞、韩世忠、狄青等人,均非武举出身。如果探其原因,不外以下二点。 
1武举录取人数太少,武学规模太小,且武学是武举的附庸。 
就制度本身而言,宋朝的武举无疑是先进的。然而,它并不是宋朝统治者求取军事将领最常用的办法。从整体上讲,宋朝最盛行的仍是以世袭或行伍升迁为军官的制度。与之相比,武举的份量实在是太轻。在北宋三十科武举中,有不少科武举录取的人数仅10余人,最少的仅为2人、6人。众所周知,量是质的前提,没有量的基础,难有质的飞跃。如此少的几榜,如此少的几个人能在军队建设中起多大的作用?相信人们不难得出结论。南宋录取的武进士虽然多一些,但也大多不过是30至50人,与文进士的录取人数相比,武举录取的人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宋朝武学本是培养军事人才最理想的场所,那里既可以研讨兵书战策,排兵布阵,又可以演练刀枪,谙熟弓马,理应成为将帅的摇篮。但它不是因为重文轻武的社会背景导致生源不足而停办(北宋时),就是因为规模太小、入选严格而导致不少颇具天资的人难以涉足其中。试想,全国只有这么一所学校,且这座学校三年招一期,每期仅100个名额,要由中高级官员保荐,还动不动就停办。与太学相比,可以说武学更像是一所实验学校。武举是选拔制度,武学是教育制度,两者本应是一个重选拔,一个重养成,但武学生只有通过武举才能进身仕途,武学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沦为武举的附庸,就是为武举而设,武学的教育成为应试教育,武举制约着武学的发展。 
2武进士的自身弱点。 
宋朝武进士中有不少忠义之士,仅入《宋史》之《忠义传》者就有8人。但是,南宋社会也曾出现过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武进士不愿从军,即使是江伯虎、林?这样有才华的武状元也视从军为耻辱。武举本是朝廷求取军事人才的有效手段,如果被朝廷选中、录取的所谓军事人才不愿意服务于军队,效忠于国家的国防建设,那么,武举的意义和初衷就打了折扣。人们可以设想,一个不愿意成为军人,不愿意将自己的平生所学应用于沙场之上的武进士,无论如何是成为不了名将的。当然,武进士自身的这些弱点,同样也是宋代重文轻武的大背景造成的。 
宋朝武举虽有着历史的局限性,但它对选拔军事人才所做的有价值的探索,它对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追求,无不充满了先进的理念色彩。它虽未能使宋朝人到达理想彼岸,但其进步的思想、先进的理念所闪烁出的智慧之火,却对后人不无裨益。
回答者:撒哈拉绿洲 - 举人 四级 11-8 14:31

科举制度中在常科、制科之外的以武取才的设置,始于唐代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应武举的考生,由各地举送,然后由兵部考试,考试项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等。到明清时代,和文科一样分童试(明代无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进行,被录用者授予武生、武举、武进士等称号。不过,人们并不重视武举,历代多有荒废。1898年,有人奏请武科考试改用枪炮,却被兵部否决。1901年,八国联军入侵后,清王朝统治者不得不承认:武科“所习硬弓、刀、石及马、步射,皆与兵事无涉,施之今日,亦无所用”,下令“永远停止”。 
回答者:水纹无痕 - 举人 五级 11-8 14:01 

  

                浏览次数:445--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上篇文章清代的武举制度
----下篇文章中国武举制度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