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作范围:文史、文革史、抗战史研究,以及社会纪实文学作品(中国社会热点问题类纪实)
·姓名:中国独特题材文学网
·笔名:站长:郑光路
·电话:--
·手机:423648068@qq.com
·OICQ:--
·电子邮件:423648068@qq.com
·通讯地址:中国.四川省.
·邮政编码:--
--管理中心
|
|
 |
|
本站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
|
|
|
《历史上少有的人吃人真况实录----中国四川1936年的大饥荒 》.发表于《炎黄春秋》杂志
《历史上少有的人吃人真况实录----中国四川1936年的大饥荒 》.发表于《炎黄春秋》杂志.2001年6期. 未经允许,不准转载.侵权必究!
历史揭密
历史上少有的人吃人真况实录 ----中国四川1936年的大饥荒 郑光路 欣逢盛世、五谷丰登,鸡鸭鱼肉蛋菜果、供过于求…..但浪费惊人,国内《商务早报》2001年3月1日转载:在大兴开猪场的马洪庭—筹莫展:苦心喂养的100多头猪在内容丰富的猪槽里来回乱拱,就是不正经吃食,他心急如焚。请来兽医,说问题就出在这泔水上,人吃剩的大鱼大肉,忒好忒腻.猪哪儿受用得了!据市餐饮业主管人士保守计算,北京市宾馆饭店、职工食堂每天倒掉的鸡鸭鱼肉、生猛海鲜约有6500吨,如将这此数字乘365天,再乘上若干城布…将是可怕的天文数字! 资源浪费、土地浪费、粮食浪费…..已成巨大社会问题,引起各界高度重视。本文作者研讨四川一些历史资料中,一幅幅大饥荒惨烈情景浮现眼前…..忍不住冲动想将其形诸于文,这不单是一份生动的“历史档案”,对提醒世人勿暴殄天物、反对浪费,也有积极现实意义…..
1. 1936年四川大灾震惊国内外
1936年到1937年上半年。久旱不雨,灾情蔓延全四川。一队黄发碧眼的“国际社”外国记者,行进在巴蜀大地。田野龟裂、千里荒凉、饿殍遍地….外国记者们坐在颠簸的车上,看着国民党《中央日报》对剑门关内饥荒的现场报导:“梓潼一宿,路愈曲折险峻,土色赤红,重山裸露,草木稀疏,益觉不胜荒凉辽阔,至此始知已入重灾区矣……计全县无一处不受旱灾,以树皮草根白泥作食者约十八万人…..民食恐慌,已达极点…倘非亲历灾区者,将不信四川夙称天府之国,人民生活竟一降至于如此,恐直与阎罗鬼国相似矣…” 外国记者看见幼小儿童提着大竹篓,不顾危险爬上枯树上摘叶充饥,而树叶几乎早已被捋光了….车好不容易开到川北重镇遂宁县,成千上万灾民流难到县城觅食。饥民多半是老弱妇孺,衣衫褴楼,孩子们则多赤裸全身—丝不挂、骨瘦如柴,手上拿着赖以吊命的树叶…这些外国记者嗟叹着摄下饥民流离失所的景象。又一幅惨景出现眼前:一群孩子饿死荒野、无人敛尸…. 历史悄悄过去。直到1996年初,台湾的徐宗懋先生在台北中华历史工作室档案中看到这批“国际社”外国记者关于四川饥荒的照片,内心为之震憾。他将图片寄给山东一家《老照片》,说:急于找出关于这一场饥荒的记载,然而正式史料皆无记载(图片见《老照片》第六辑,山东画报出版社)….. 本文作者花大力气查阅大量地方志、文史报刊资料,非常吃惊地发现:那场四川大饥荒之真实情景,其惨烈程度惊人,远非那组老照片所能反映! 从1930年到1937年抗日战争期间,是四川近代历史上天灾人祸频繁、民不聊生的年代。旱灾、水灾、雹灾、虫灾、匪灾….连年不断。据当时报纸和省“赈济会”公布的资料,1932年全省有16县受灾,1933年增至53县,1934年为101县,1935年为108县,1936年、1937年几乎无县不灾… 而人祸更可怕,军阀割据连年混战,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富户乘势囤积居奇,米价疯涨….. 水旱灾严重的1934年,饥民靠野草、树叶、树根、白泥(俗称观音土)以苟延残喘。省政府不断收到告急文书:邻水县几天内就饿死300多人,古蔺县饿死3000余人….泸县白节镇饥民抢挖白泥30余处,深数丈,以致岩土崩溃压死多人….铜梁县斑竹乡饥民挖掘白泥,岩石崩坍压死30余人(见1934年4月29日重庆《新蜀报》)….因食白泥土闭结而死的新闻不断。 活不下去了,兴文县饥民组织集体“吃大户”,他们写的“告白”字字血泪:“连年水旱,绝少收成.卖儿则无人承受,贻妇则有户皆穷。饥肠辘辘,众口嗷嗷。菜草已难于采撷,泥土不能供滋养。肩炭一挑,终日不遇买主,沿途乞食,到处辄少炊烟。前途茫茫,恐尽人皆饿殍。况复地方大富,方据粮以居奇….言之戚矣!故特约集垂绝之贫民,为吃大户之组织。凡可果腹,即可请求,其他衣物,不准夹带,俾有别于土匪,庶延续乎残生。谨此告白,同人垂鉴。”(见1934年5月18日重庆《济川公报》) 仅管饥民实属无奈去“吃大户”,威远县政府仍诬为“匪类”,加以拿办。 四川省政府向中央政府告急请求赈济。国民党中央官样文章,照例批交内政、财政两部处理….被内忧外患弄得焦头烂额的蒋介石在牯岭公开说:“水旱都要中央拿钱赈济,试问中央以有限之财力,何能补助你们川人。”(载《国民公报》) 就这样,四川老百姓在战乱饥馑中迎来更为恐慌的1936年。各路告急文书雪片般飞到省政府:岳池县,去年(1935年)至今仍无雨泽.粮尽食绝….渠县, 全县去秋至今均遭亢早,灾情异常严重….武胜县,全县灾情严重,水源断绝….营山县,去年亢旱,今年粮尽食绝…..宣汉县,久旱不雨,田土龟裂,十室九空.饿殍载道…..巴中县, 去秋至今,久旱不雨,粮食绝乏,盗食死尸….松潘县,连遭水旱,春无种籽,人无口粮…..南溪县,水潦之后,继以旱灾,土地龟裂,无法耕种…..蒲江县,水灾奇重,田庐人畜洗刷一空….新津县,河灾泛滥,街成泽国….新繁县,淫雨为灾,田亩冲刷,粮食损坏…. 省“赈委会”慌慌张张发表灾情公报:旱灾——巫溪等45县;水灾——灌县等5县,水旱灾—酉阳及城口等19县;地震灾——茂县、马边等;风雹灾——蓬安等县;雹灾——仁寿等县;水旱风灾——资阳等3县….四川当时共有148县、3屯、一设治局,受灾者即有125县、3屯、一局。除成都盆地各县外,都是灾区,受灾大约3700余万人以上….. 1936至1937年四川大灾中饿死的人数,没有精确统计数字。但从下面零星资料中不难想象: 国民政府参政员黄炎培先生来川视察灾情,路过简阳县,惊讶之余说:“简阳为行’新生活’的地方,街间倒毙之饥民,至于无人收尸!” 1936年4月23日重庆《新蜀报》上《宣汉通讯》说:“本县饿殍遍野;据前20日中统计.每场饥饿死者,日在10人以上,近复渐次增加,每场日达20人左右。”同日《绥定通讯》上说:“现在万源人口骤减三分之一….万源城中,亦仅稀稀千余人而已。如旅行长途,整日难见炊烟,沿途倒毙饥民几无地无之。”又该报5月2日《南江通讯》中说:“总计城乡饿死者.每日达千余人……2月1日迄今(按指5月2日通讯时),该县饿死的饥民不下8万余人….” 川北旺苍县是重灾区。黄洋乡黄洋乡当年160户587人,就饿死71人,占总人数的14.83%。 据旺苍《百丈乡志》载:“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农历丙子,大旱。田地龟裂,沟渠干涸,河水断流….所种玉米,远望一片枯黄,可点火烧。秋禾无收,百姓无存粮,处于绝境。百丈境内,日死数十人,甚有全家饿死者。溪边、道旁、桥下,举目可见饿殍死尸,盛传人相食….”大量饥民涌向市镇乞食,饿死街头巷尾。
(中略)
....... 请看旺苍县一个场镇上饥民的悲惨情景: 木门场下街大桥巷还有个趁乱世卖死人肉挣昧心钱的孙×光,先在本地名为卖牛肉,实际是卖人肉,有时一两个人吃肉时,他见周围无人,随手将吃肉的入打死…..牛肉里面掺人肉,被人在联保处告发,即派团丁孙骞、谭正明去检查。孙、谭二人也装着买肉吃,先问孙X光:“是啥肉?”答:“牛肉加野猪肉。”两人说:“只买半碗….”在查出事实后,将他抓住绑在石门枋上审问,孙X光供认不讳;群众无不唾骂,最终严惩。 张孝忠先生80年代末编修金川县志收集资料时,在百岁老人口述和尘封多年的民国档案里,接触到1937年后四川靖化县(今金川县)几十例人吃人的实例资料。张孝忠先生提供的资料令人怵目惊心: 姐弟“套獐”吃亲妹: 正月下旬,马奈联保的农民罗老四绑送王大妹姐弟俩送县政府惩办。于竹君审问时,王大妹承认是姐弟俩把亲妹妹杀来吃了“我骗二妹说:’ 二妹,我们来学套獐子。你当獐子,我和弟娃套你,学会了我们就去套獐子,一有钱用,二有肉吃…..’ 二妹信以为真,我俩用麻绳将二妹颈项套住,一人一头扯住,用脚蹬紧,把她勒死后,我俩就把她的肉煮来吃了,几天才吃完。隔了几天,隔壁罗四爸到丹巴买粮没回来,我和弟娃两人就把罗家的四个娃娃哄到我家里来睡觉,夜深时,我俩用青杠棒把他们打死后,又煮来吃了….再过了几天,罗四爸回来后到我家里找娃娃发现了人脑壳骨头和衣服,就把我俩绑起送来了,请县大老爷浇命!”罗老四向县长哭诉:“我的大女儿9岁,老二7岁,三女5岁,四娃不满3岁…..去年他们的妈妈病死了,4个没娘的娃娃死得好惨啊!请县长替我伸冤啊!”于县长当即令警察将王氏姐弟俩拉出去枪毙。 ....... (中略)
“易子而食”、“饥年食人”等语,史书古籍上仅一笔带过。上述活生生的人吃人的惨景,本文作者查阅近年出版的《中国灾荒史记》等书,竟全无记述。现在知晓者更是寥寥…..其实这一段人吃人岁月,更是不能遗忘的惨痛历史! 3. 不重苍生重鬼神的抗灾赈荒
百年不遇的大灾,饥民为吊命,四处抢米、夺食、吃大户,或流落他乡。当时《新民报》载:“潼南、铜梁、广安等县边境饥民,恒在81万之多,沿乡挨户乞讨….” 无数饥民被逼迫为匪为盗。稍有钱粮人户日夜不安,常备刀枪棍棒防抢,住房深严壁垒,猪、牛不敢出户,人不敢夜走….有的人家只几碗粮或几斗粮,也遭抢劫杀害。如旺苍县何家垭有户人家中只有三斗包谷,粮食抢走,还把三婆孙杀死…. 曾在当时省政府任职的甘典夔回忆:为赈灾,省政府好不容易向银行借入131万元,又由民政厅筹款10万元,共140余万元。区区赈款,如按灾区120余县平均分配,每县仅一万元;如按受灾人口三千余万人平均分配,每人仅能得四分钱….一些办赈人员昧尽天良从救命钱中刮油,如蓬溪县公安局长陶子国竟吞食赈款一万多元….灾情如此惨烈,军阀当权的省政府,仍严征科税,驻军拉夫征丁…..1936年省政府拟发赈灾公债,到1937年7月1日正式发行600万元,实际上并没有用在移垦、水利方面,只用借赈灾为名干了一些军阀自己打算的活动。 至于国民党中央政府对四川省灾情更是漠然。1936年6月15日《西南评论》载:“蒋介石来川招待绅耆时,省赈委会主席尹仲锡将灾区照下来的人吃人的照片交蒋,蒋阅后放在袋内。”此后更无下文。当时还传闻:某地军阀驻军一声令下,操场周围机关枪开火,集中火力,就把这一千多闹事抢粮的饥民—扫而光…. 张鉴虞先生回忆:下面各县政府,只好鼓吹“自我救灾活动”。合州县三庙镇联保主任何宴平,声称他试验成功一种“救饥丸”,黄豆、芝麻作原料,三蒸三晒,从戌时蒸起,至子时止,寅时出甑,午时置日中晒干,每服一九可三日不饥,七升黄豆和三升芝麻可以救济六七百人。一时间,各种救灾“验方”、“神药”纷纷问世,可惜都是纸上谈兵….. 病急乱投医,为愚人自愚,各地纷纷“拜神祈雨”。据当时重庆《商务日报》1937年5月1日报道:“ 成都绅耆善士联合组织办祈雨法筵,于北门石马巷玉参慈善会内,由二仙庵退隐老方丈王伏阳法师主坛,并由省赈会主席尹仲老手撰祈雨疏文云….” 该报5月3日又登出省政府官员亲临祈雨的新闻:“4月30日晨间,省政府民政厅长嵇祖佑氏,乘车赴石马巷玉参慈善会祈雨法筵拈香….嵇厅长恭诸皇坛行礼,并有疏文一道,略谓:‘具疏下民嵇祖佑等,为吁恳天恩早沛甘霖,以恤民命,而宏救济事…谨疏!”省赈委会内还挂着成都“五老七贤”之一刘咸荣的祈雨对联:“掩将金色日中乌,为万民书满纸泪痕,绿章迳奏; 卷起银河天上水,望九霄沛如膏雨露,碧汉横流。”这位前清拔贡的刘老先生家乡是素来富绕的双流县,竟也遭灾害。他恨不得将太阳复盖、让银河化为倾盆大雨…. 身为四川省主席、21军军长的刘湘,对四川大灾荒无计可施。他本极迷信,也寄救灾希望于神仙、异人身上 ........ (中略)
四川大学教授朱青长搜寻典籍,从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书中发现—个“解旱古方”,献策于刘湘。刘湘明令各地对民间祈雨活动一律保护….于是各县政府抗旱救灾,又无实在措施,只是迷信鬼神,大搞断屠(不准杀猪宰羊)求雨,如设坛“赶旱魃”、大唱《目莲救母》等24本连台川戏…..对这些拜神祭鬼,官府大加鼓励;认为天降大灾,乃人心不古老天惩戒。如南充县长还捧香领队,去龙王井(上渡口)迎水,率领大群和尚、道士沿途念念有词。然而这一切活动都不灵验,钟磬锣鼓、香烟缭绕中,人越死越多….. 各路神仙妖人也纷纷出道、怪闻不绝,令人真伪莫辨。1937年5月4日,重庆《国民公报》又登出奇文:“余道成某县人,精通奇门遁甲,法术高妙,去年夏季三台久旱不雨,县中曾请其设坛祈雨,果如其言,大降甘霖。 又如去半夏,大水几上河街,后经其用板凳数条拦住水边,施以法术,水头即至此退去……祈雨时,用水缸盛树叶变为金鱼,即可下雨。因言多奇验,均目为神,一般人尊称为余老师…..遂宁苦旱,该县商会、红十字会、平粜会、救济院特联合敦请至遂宁设坛祈雨,以救人民…..” 又据说:宜宾专员冷寅东,竭力认为吃白泥巴观音土可疗饥救荒,请某大学鉴定。上海科学家回信称:白泥含有人体所需要的矿物质,吃百斤可获热能三百卡云云。冷兴奋地上报刘湘。刘湘批示省政府转发到全省各市县,希冀靠白泥巴救灾。 南充的张恢先等人回忆:各地灾民吃了这种“有科学根据的”神仙米(白泥巴),排不出大便,腹胀如鼓,匍甸呻吟,胀得喊爹喊娘,死亡者难计其数….当时人编顺口溜:“吃了神仙面,胀得光叫唤。屙又屙不出,只有上西天!” 只能靠拜神弄鬼救灾的年代,无依无靠的老百姓确实只有依靠看不见摸不着的老天爷了! 4. 惨痛历史绝不能再演 这场大饥荒从1936年熬到1937年,几场雨后才逐步缓解。到了7月7日,抗日战争正式爆发,一年多后四川提供大量人力财力和粮食,成为中国抗战大后方。四川再现“天府之国”的风采….. 遂宁县公园中一棵被剥开树皮露出白心的大树,县立图书馆馆长李义君在树下立碑,碑文写着:“荒年之树——民国二十五年,秋收荒欠,入冬复数月无雨,麦浅叶枯,瘐死饥民成群,剥树皮,掘草根以食。在公园不能禁此树,即其剥后所遗残形。特留志。以供研究社会现象者之资料,且以促官吏对于为政者之警惕!” 可惜这让“为政者警惕”碑早已不存了。 灾害总是难免,人祸不该再有。历史警示人们:在有十多亿人口的中国,必须高度重视保证吃饭问题的农业。我们要保护环境、保护土地!不要浪费资源、不要浪费粮食!
图片说明: 图1. 从白发老妪到赤裸裸的儿童,因大灾逃到城镇觅食、形状可怜。 图2. 大批衣不蔽体的灾民涌进川北城中束手无策。 图3. 儿童爬上高树搞树叶充饥,而树叶已基本被摘光。 图4. 大批儿童饿死无人收尸。 图5. 因大饥荒饥民人吃人现象到处可见,图中两个贫病农民拖了一个因饥饿骨瘦如柴 的死尸,是去掩埋,还是吃掉,不得而知。 图6. 几个妇女儿童因饥饿只有吊命的—点野菜。 图7. 图中形如槁木的老太婆被迫卖掉可怜的生活家当和锄头等生产用具,以求先救 燃眉之急的饥饿问题。
(字数 9519 〉
|
|
|
浏览次数:2228--
 |
----上篇文章:《参与“文革”的外国人》,发表于香港《世纪中国》、美国《华夏文摘》、数十家网站、刊报转载
----下篇文章:已经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