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向我约稿
[首页] [关于本站] [新闻中心] [2024年郑光路《成都旧事》《四川旧事》《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我的相册] [留言板]


2024年郑光路《成都旧事》《四川旧事》《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拍案惊奇!郑光路精彩特稿[图片: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中)及夫人濑田裕子与郑光路合影]
文史长廊精品[左图:郑光路(左1)应邀拍电影时]
文革类老照片.美术作品链接[左图:郑光路当医生时和原珠海市市长梁广大(左)合影]
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现象研究专栏[图:郑光路(左1)与常演“皇帝”的张铁林先生(左3)]
郑光路巴蜀文化及历史类作品[篮球巨人穆铁柱和郑光路]
近50年当代史研究史料[左图:原国务院侨务办公厅负责人庄炎林(左)与郑光路合影]
[文革专栏]本网特色,翻页内容甚多![本栏图片:郑光路1966年在天安门]
评说成都、四川[图为著名学者魏明伦先生(右)与郑光路]
四川特色作家文章[左图为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先生(右)和郑光路]
历史往事揭秘专栏[左图为郑光路收藏的文革宣传画]
“社会评论”精品转载[左图为郑光路(左)与成都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刘学文]
中国近现代文学掠影[左图为张邦元(右)绝技童子功“隔山望月”与郑光路同摄]
中国知名文革史研究者精品专栏(!本网热烈推荐:链接严肃学术网站渤海大学网),极其丰富多彩!
中国历代文学研究专栏[老武术家王树田(中)郑光路(左1)刘绥滨(左2)市武协副秘书长王学贤(左3)]
!连载郑光路最新长篇力作《打工妹怪遇》欢迎阅读和书商、出版机构及影视改编合作!
网友交流专栏[郑光路作品讨论会上民革市文史委员会主任王大炜(右)作家白郎(中)和李克林教授(左)]
《川人大抗战》选载[成都媒体为《川人大抗战》举办座谈会后李克林、流沙河、王大炜、卢泽明等先生同摄]
巴蜀文化和掌故[海外作家与成都卢泽民、章夫、冉云飞、郑光路(1排左1)、白郎、蒋蓝等]
今年郑光路有影响的新作[左图上排右起:郑光路、郑蕴侠、副导演商欣。下排为导演刘子农及张国立、王姬等]
当今文学界之怪现状[文革结束郑光路(1排右1)考入大学与同学去安仁镇接受“阶级教育”]
转载网络精品[1987年郑光路(右1)与华西医大副院长张光儒博士(右2)在珠海工作时游澳门]
老成都掌故[左图为郑光路(右1)在青城山上清宫与道士练剑]
武侠文化[左图:右1郑光路,右2习云太教授(中国武术一级教授),右3刘绥滨,右4铸剑专家龙志成]
滑稽妙文选[人生如戏,图为郑光路(右1)1985年应邀参加影视剧拍摄时照片]
中国文学、史学与世界[图为法国学者大卫(左)和郑光路
巴蜀文化中的杰出人物[本栏图片说明:中国著名电影艺术家谢芳(中)、张目(右1)和郑光路合影]
四川及巴山蜀水人文[左图为郑光路(1排中)1985年与几个弟子同摄]
当今社会奇稀罕事、伤心事、可怕事[左图:郑光路舞禅仗习武照]
文史文学精品转载[图为1990年郑光路(后排右2白衣者)与众武术人士在少林寺参加武术拍摄]
郑光路欣赏的古典、文学、史学作品推荐[1986年郑光路(上排左3)参加武术表演赛后和四川武林好友摄]
阅之有益的史学方面学术文章[图为郑光路(中)当医师时在医院为病人作手术]
郑光路著《中国当代热点问题透视—中国气功武术探秘》选录
郑光路文革研究专著介绍[图为两本专著封面]
四川近、现、当代史研究史料参考[郑光路1987年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工作时照片]
文化与教育[图为郑光路练铁指功练武照]
体育武林前辈【左图:1984年时郑光路与李孟常师傅(右)。右图:郑光路与黄林派钟方汉师傅(右)】
郑光路巴蜀文化研究专著[郑光路与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郝勤教授]
隆重推荐作家原创精品[《武当》杂志主编刘洪耀(右)与郑光路]
过来人回忆文革历史[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当受苦知青时,点击图很瘦]
官方报刊资料(主要为文革时期)选登[本栏图为文革中的恐怖刑场]
知青问题研究[郑光路1970年当知青时艰难环境下仍自强练功“朝天蹬”]
名家杂谈精粹[郑光路(左1)与四川武术名家黄明生(左2)、李兴白(左3)1985年在电影剧组]
抗战文史[英勇殉国的饶国华中将之女饶毓秀(左1)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之子李克林(左2)与郑光路]
四川著名学者、作家岱峻专栏[作品充满空灵雅趣和智慧沉思。图为岱峻夫妻恬静生活]
四川著名特色学者、作家陈稻心专栏[图为陈稻心先生(左)与郑光路]
中国著名作家雁翼专栏[左图为中国著名老作家雁翼(左)与郑光路合影]
学术界百家争鸣[左图:四川曲艺界大师邹忠新(左)与郑光路在一次文艺会上]
武侠小说评弹[1986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肖应鹏(右3)在一次会上]
四川著名武术家(排名不分先后!)[郑光路(左1)与著名武术家王佑辅(左2)邹德发(左3)合影]
宗教文化与人生、文学[图为郑光路(左)与四川一高僧]
佛道、医学、养生文化[图为郑光路(左)与武友在山中古佛寺练武养生]
纪实历史、文学长篇[香港《明报》1987年刊登郑光路当医师搞科研时照片]
中国传统文化名篇[1987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全国地趟拳冠军陈刚(右3)]
门外诗歌谈[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下排右1)和红卫兵战友]
放眼世界专栏[红卫兵文革闯将]
免费网上书屋、实用网站[more翻页还多!]图为毛泽东与张玉凤
中国各地优秀作家陆续推出专栏
重要精华文章专栏![左图:中国民生真实的另一面“黑窑矿工”]
2024年郑光路出版之新书及新闻


·写作范围:文史、文革史、抗战史研究,以及社会纪实文学作品(中国社会热点问题类纪实)
·姓名:中国独特题材文学网
·笔名:站长:郑光路
·电话:--
·手机:423648068@qq.com
·OICQ:--
·电子邮件:423648068@qq.com
·通讯地址:中国.四川省.
·邮政编码:--
--管理中心

  本站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全民动员护卫高考 一场病态的“图腾崇拜”(图)

作者: -上传日期:2007/6/15
全民动员护卫高考 一场病态的“图腾崇拜”(图)
2007年06月13日 12:32 来源:天府早报


 

    资料图:6月8日,湖南省娄底市五中的考生为庆祝高考结束击掌庆贺。当日,湖南省52万考生结束高考。据悉,2007年中国高校招生报名人数约1010万,计划招生人数567万,均创历史新纪录。 中新社发 郭国权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高考

  终于尘埃落定,考生轻松了,所有的市民也松了一口气,暂停了几天的生活秩序也恢复了原貌。

  高考期间,整个社会都围绕高考运转,所有东西都为高考让路。以成都为例,高考前几日,除交警、出租车公司负责接送考生外,6月7日至8日高考期间,西南民航两日内400航班更是为高考绕道飞行。

  这样的社会姿态,考生在环保、公安、卫生、交通等部门共同保驾护航下,可以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然而,这样真的对考生、家长、社会有益吗?为此,天府早报和新浪考试频道联合推出调查:社会是否过度关注高考?数据截至昨(12)日18时整,调查结果显示,高考因社会的过度关注,已由正常渐渐演变成病态的“图腾崇拜”……

  71.56%

  关注过度趋于病态

  网络调查中,82.42%的网友认为现在社会对高考的关注“过度了”,另有71.56%的网友认为,这种关注是“病态的”,“高考应该改革,但不应废除”有80.85%的选择率。这样的数据表明,社会对高考过度关注的问题,不容忽视。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以后,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用“全民高考”来形容绝不为过,今年更是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早在高考前几天,各种各样的考前准备就开始了。有学生的,有家长的,有相关部门的。你方唱罢我登场,到处都是一片紧张气氛。

  6月5日,成都启动“黄丝带‘爱心高考’活动”;高考当天,成都市交管局出动600辆“高考服务车”;有专用车还配备了考生用的铅笔和橡皮等必备品;更为夸张的是,成都机场要求飞机起飞后拐弯,尽量避开中心城区上空飞行,西南民航就有400航班绕道飞行……对此,有民众直言:高考当前,政府似乎比考生还要紧张。

  不仅仅是成都。今年的高考,全国上下都在时刻准备着:海南省海口市公安局特地成立了“高考安保工作指挥小组”,出动200名警力,负责保障道路畅通的“护考”工作;北京市方面,北京红十字会999急救中心、北京市120急救中心进入特别待命状态,学子一旦生病,立即送往医治并提供健康辅导;四川省遂宁市更有医院开放“高压氧舱”,让考生一面吸入有助健康的纯氧气,一面专心温习;此外更显面面俱到、体贴入微的是,为了协助缓解考生备考时遇到的压力和情绪等问题,很多地方还设立了“关爱考生”辅助热线……

  参与网络调查的网友中,逾八成的人认为这样的关注是有失常态的。仅有21.98%的人认为,这样的关注对考生是有益的。同时,61.4%的参与调查者认为,全社会为高考护航,对市民“会有一定影响”,26.9%的人认为“有影响,而且很大”。

  60.32%

  考生重要并不特殊

  过去,高考被喻为“黑色七月”,考生却是光亮的,家长不敢得罪他们,政府各部门对其百般呵护。那么,在高考期间,考生是否就是“特殊公民”?

  在这一选项中,选择“大家都是一样,他们并不特殊”的有28.7%,认为考生“很重要,但是应该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的占了60.32%,仅有10.98%的参与调查者认为“当然是,高考期间他们最大”。

  他们真的“最大”?6月7日,成都交警共600余人、800多辆警务车全部提前上岗,为“高考直通车”车队开道并及时解决了41名考生和家长的求助。早上7时54分,交警一分局民警李普伟在指挥街巡逻时,一名中年男子正急匆匆地赶着去盐道街中学南区,因为他参加高考的女儿没带身份证。坐着“摩托快递”,在进场铃声响起时,身份证及时送到了考生手里;8时许,交警五分局民警阮闽正在华西中学考点外拾到一张准考证,久呼没人应,最后通过考场值班室的广播,才找到了准考证的主人林江,那时他正急得在路边哭;8时21分,一名穿红色T恤的男学生本来应该在通锦中学考试,却走错地方来到了成都铁中考点。8点27分,这名男生坐着警摩,在沿途民警的有力配合下,及时赶到考点……

  这样的例子多不胜数。交警的体贴固然让我们感动,然而在感动之余,不禁让人深思。高考的重要性,全社会都知道,考生们不会不知道,不会不重视,他们才是这场盛宴中的主角。出现诸如上述的画面,可以说是“主角”不努力,“配角”干着急。但是这些事情,不正是我们的“主角”应该做好的事吗?

  学生十年寒窗,九载熬油,说容易也不容易,说不容易也容易,高考每年都在考,有考上的人,也有考不上的人,今年的考试结束明年的又开始,这是一个时代更替,也是新老接替的正常发展过程。正如人每天要吃饭、穿衣、戴帽,都是普通不过的事,心态也理应平和。

  观点碰撞<<<

  不可或缺的机会

  6月8日,IP地址为58.214.156.*的网友:

  现在社会的中坚力量大多是通过那个年代的高考改变命运的,他们深切体会到当年高考的重要性,从而把他们的感情移植到新一代莘莘学子身上。这可以说是时代的误会。

  虽然教育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传递“高考不是惟一的出路”的思想,但是每到高考,学校、家长、政府相关部门的“全民高考热”,加上媒体的“推波助澜”,无不在传递着高考的重要性。而高考之所以重要,不仅在于它是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最重大的一次全国性统考,更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独一无二的人生机会。正如坊间流传着一句话:我们的人很多,但我们的机会很少。所以,固然“条条道路通罗马”,固然高考已不再是独木桥,但对绝大多数高中毕业生而言,改变命运的最佳选择,仍然是上大学。对于社会而言,这也是一个阶层流动不可或缺的重要机会。

  你们早干啥去了

  6月10日,IP地址为222.209.124.*的网友:

  在高考的当日听广播,先是记者采访交警,交警说:我们保障了这两天交通的顺畅。紧接着采访专家,专家说:交警不应该只是保障这两天交通的顺畅,每天的交通都应该保障顺畅。

  由这件事情,我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一名高考考生,在平时经常迟到,高考的这两天,因为交警的保障所以没有迟到,那么他就一定会考出好成绩吗?对于高考也是如此,整个社会过分的关注,是炒作,是纯粹的形式主义的关注。我想问,所有在这一时间关注高考的人,平时在干什么?我想问,在这一时间中向交警寻求帮助的人,你们早干啥去了?

  我相信不少工作的人都有过迟到的经历,上司在这个时候会对你说:早走几分钟可以不可以?我想这样的话,对于高考的考生同样适用:你平时多刻苦一下,也就不在乎这一次考试,相信经历过高三的人都有感受:高三的考试次数恐怕不亚于一个人一天上厕所的次数!试问你平时会上厕所,你高考的时候就不会上厕所?笑话!

  专家说法 社会赋予高考特权

  “社会对高考的关注,不仅是过度,而是本身就给了高考一个莫名其妙的特权”。针对现在的“全民高考”,四川省教育协会研究院纪大海认为,全城禁噪、交警开道、飞机改道……都给了高考一种无形的权威和特权,让高考游离于社会,甚至凌驾于社会之上。高考,已经成为一种特权社会活动,树立了家长、考生、社会对高考的“图腾崇拜”。这不是一种法治社会应该有的现象。

  高考是一种正常的社会活动,对学生的关心平时就应该保证,如果只是体现在高考几天,人本思想也只是假象。当然,遇到洪水、地震等天灾,或身体残疾的考生,给予特殊关注是无可厚非的,也正好体现了人本思想。

  全民高考“总动员”,折射出了整个社会的文化心态,以及基本价值取向。自古就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说法。

  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是现在大部分家长的社会文化心态,都认同只有通过科举考试才可求得出路的观点。加上社会的现实,比如越来越多的地方招工,都要求大专或大学本科以上的学历,连部门也要考试,更加重了这样的观念,助长了全社会高考热的经久不息。

  纪大海表示,这并不代表高考就错了,高考就应该废除。考试是没错的,也是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但绝不是惟一的途径。高考也并不是决定人生与死的界点。(记者肖莹佩)

                浏览次数:817--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上篇文章当代文学家人物传记《鲁迅传》,早期生活....
----下篇文章中国数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