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向我约稿
[首页] [关于本站] [新闻中心] [2022年6月郑光路《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我的相册] [留言板]


2022年6月郑光路《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拍案惊奇!郑光路精彩特稿[图片: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中)及夫人濑田裕子与郑光路合影]
文史长廊精品[左图:郑光路(左1)应邀拍电影时]
文革类老照片.美术作品链接[左图:郑光路当医生时和原珠海市市长梁广大(左)合影]
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现象研究专栏[图:郑光路(左1)与常演“皇帝”的张铁林先生(左3)]
郑光路巴蜀文化及历史类作品[篮球巨人穆铁柱和郑光路]
近50年当代史研究史料[左图:原国务院侨务办公厅负责人庄炎林(左)与郑光路合影]
[文革专栏]本网特色,翻页内容甚多![本栏图片:郑光路1966年在天安门]
评说成都、四川[图为著名学者魏明伦先生(右)与郑光路]
四川特色作家文章[左图为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先生(右)和郑光路]
历史往事揭秘专栏[左图为郑光路收藏的文革宣传画]
“社会评论”精品转载[左图为郑光路(左)与成都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刘学文]
中国近现代文学掠影[左图为张邦元(右)绝技童子功“隔山望月”与郑光路同摄]
中国知名文革史研究者精品专栏(!本网热烈推荐:链接严肃学术网站渤海大学网),极其丰富多彩!
中国历代文学研究专栏[老武术家王树田(中)郑光路(左1)刘绥滨(左2)市武协副秘书长王学贤(左3)]
!连载郑光路最新长篇力作《打工妹怪遇》欢迎阅读和书商、出版机构及影视改编合作!
网友交流专栏[郑光路作品讨论会上民革市文史委员会主任王大炜(右)作家白郎(中)和李克林教授(左)]
《川人大抗战》选载[成都媒体为《川人大抗战》举办座谈会后李克林、流沙河、王大炜、卢泽明等先生同摄]
巴蜀文化和掌故[海外作家与成都卢泽民、章夫、冉云飞、郑光路(1排左1)、白郎、蒋蓝等]
今年郑光路有影响的新作[左图上排右起:郑光路、郑蕴侠、副导演商欣。下排为导演刘子农及张国立、王姬等]
当今文学界之怪现状[文革结束郑光路(1排右1)考入大学与同学去安仁镇接受“阶级教育”]
转载网络精品[1987年郑光路(右1)与华西医大副院长张光儒博士(右2)在珠海工作时游澳门]
老成都掌故[左图为郑光路(右1)在青城山上清宫与道士练剑]
武侠文化[左图:右1郑光路,右2习云太教授(中国武术一级教授),右3刘绥滨,右4铸剑专家龙志成]
滑稽妙文选[人生如戏,图为郑光路(右1)1985年应邀参加影视剧拍摄时照片]
中国文学、史学与世界[图为法国学者大卫(左)和郑光路
巴蜀文化中的杰出人物[本栏图片说明:中国著名电影艺术家谢芳(中)、张目(右1)和郑光路合影]
四川及巴山蜀水人文[左图为郑光路(1排中)1985年与几个弟子同摄]
当今社会奇稀罕事、伤心事、可怕事[左图:郑光路舞禅仗习武照]
文史文学精品转载[图为1990年郑光路(后排右2白衣者)与众武术人士在少林寺参加武术拍摄]
郑光路欣赏的古典、文学、史学作品推荐[1986年郑光路(上排左3)参加武术表演赛后和四川武林好友摄]
阅之有益的史学方面学术文章[图为郑光路(中)当医师时在医院为病人作手术]
郑光路著《中国当代热点问题透视—中国气功武术探秘》选录
郑光路文革研究专著介绍[图为两本专著封面]
四川近、现、当代史研究史料参考[郑光路1987年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工作时照片]
文化与教育[图为郑光路练铁指功练武照]
体育武林前辈【左图:1984年时郑光路与李孟常师傅(右)。右图:郑光路与黄林派钟方汉师傅(右)】
郑光路巴蜀文化研究专著[郑光路与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郝勤教授]
隆重推荐作家原创精品[《武当》杂志主编刘洪耀(右)与郑光路]
过来人回忆文革历史[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当受苦知青时,点击图很瘦]
官方报刊资料(主要为文革时期)选登[本栏图为文革中的恐怖刑场]
知青问题研究[郑光路1970年当知青时艰难环境下仍自强练功“朝天蹬”]
名家杂谈精粹[郑光路(左1)与四川武术名家黄明生(左2)、李兴白(左3)1985年在电影剧组]
抗战文史[英勇殉国的饶国华中将之女饶毓秀(左1)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之子李克林(左2)与郑光路]
四川著名学者、作家岱峻专栏[作品充满空灵雅趣和智慧沉思。图为岱峻夫妻恬静生活]
四川著名特色学者、作家陈稻心专栏[图为陈稻心先生(左)与郑光路]
中国著名作家雁翼专栏[左图为中国著名老作家雁翼(左)与郑光路合影]
学术界百家争鸣[左图:四川曲艺界大师邹忠新(左)与郑光路在一次文艺会上]
武侠小说评弹[1986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肖应鹏(右3)在一次会上]
四川著名武术家(排名不分先后!)[郑光路(左1)与著名武术家王佑辅(左2)邹德发(左3)合影]
宗教文化与人生、文学[图为郑光路(左)与四川一高僧]
佛道、医学、养生文化[图为郑光路(左)与武友在山中古佛寺练武养生]
纪实历史、文学长篇[香港《明报》1987年刊登郑光路当医师搞科研时照片]
中国传统文化名篇[1987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全国地趟拳冠军陈刚(右3)]
门外诗歌谈[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下排右1)和红卫兵战友]
放眼世界专栏[红卫兵文革闯将]
免费网上书屋、实用网站[more翻页还多!]图为毛泽东与张玉凤
中国各地优秀作家陆续推出专栏
重要精华文章专栏![左图:中国民生真实的另一面“黑窑矿工”]


·写作范围:文史、文革史、抗战史研究,以及社会纪实文学作品(中国社会热点问题类纪实)
·姓名:中国独特题材文学网
·笔名:站长:郑光路
·电话:--
·手机:423648068@qq.com
·OICQ:--
·电子邮件:423648068@qq.com
·通讯地址:中国.四川省.
·邮政编码:--
--管理中心

  本站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美女裸身相逐--中国古代宫女生活探谜(转载)

作者: -上传日期:2007/6/6

 

美女裸身相逐--中国古代宫女生活探谜

(转载)   
        
  作者 : 卢玲 
  
  
  宫女,泛指被选入宫中供帝王声色享用的女子。大致上由三部分人组成:一是礼法允许,历代沿制的嫔妃类。《礼记·昏仪》说:“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历代封建帝王一人占有成千上万的女子,根据其好恶程度,将宫中女子分成若干等级。如隋炀帝继位后,认真按照《礼记·昏仪》中之说,置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贵妃、淑妃、德妃是为三夫人,品正第一。顺仪顺容顺华、修仪修容修华、充仪充容充华是为九嫔,品正第二。婕妤十二人,品正第三。美人才人共十五人,品正第四。宝林二十四人,品正第五。御女二十四人,品正第六。采女三十七人,品正第七。总共一百二十四人。这是宫女中品位最高的。又如唐制,宫中设皇后,皇后之下为贵妃、德妃、淑妃、贤妃;妃之下又有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谓之九嫔;九嫔之下有婕妤、美人、才人各九人;再就是宝林、御女、采女各二十七人。上述女子是宫中级别高、有地位的宫女,这只是后宫成群宫女中的一小部分。二是宫中数不清的女官和宫娥等等,这部分女子可随时召来,封以头衔,博取帝王一时之欢心。三是宫中庞大的女乐倡优,她们色艺出众,专供帝王享乐和应酬之需。 

  
      (一)先秦时代 
  
      早在先秦时代,随着奴隶制的产生,专供天子诸侯取乐的宫中美女,倡优和女乐就产生了。古书中对此有所记载:“昔者桀之时,女乐三万人,晨噪于端门,乐闻于三衢。”(《管子·轻重甲》)“昔桀女乐充宫室,文绣衣裳。故伊尹高逝游薄,而女乐终废其国。”(《盐铁论》) 

  
      夏桀拥有女乐三万,足可见其荒淫无度。古人把夏桀灭亡的原因归罪于君王沉迷女色而荒废政事。 
  
      殷商时代的商纣王,在赏玩女乐倡优等宫女时,更是有一种变态心理。他不满足于自己宫中的女色,还随意发动战争,劫掠诸侯的女乐,大施淫威。甚至设酒池肉林,命宫中男女裸体追逐于其间,他一边饮酒一边观赏,通宵达旦。并广征赋税,营造极其壮丽的苑台、苑圃。《史记·殷本纪》记载:“(纣)好酒淫乐……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大聚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 

  
      至春秋战国的动乱年代,君王广罗女乐倡优,嗜玩声色歌舞已成风气。《吴越春秋》卷一记载,楚庄王初即位时,“淫于声色,左手拥秦姬,右手抱越女”;黄宪《天禄阁外史》卷四中说,魏王饮宴时,楚姬舞于前,吴姝歌于后,越女鼓瑟于左,秦娥泛筝于右;任《述异记》中,则说吴王夫差的后宫竟有“宫妓数千人”。 

  
      
      (二)秦汉时期 
  
      秦汉时代是礼教得以发展与完善的时期。一方面,刘向的《列女传》、班昭的《女诫》以及《礼心》等书对妇女的贞操德行加以苛严的约束,与此同时,统治者大力提倡贞节,表彰节妇。如秦始皇为褒奖巴清寡妇而修筑女怀清台以劝导贞节;西汉宣帝于神爵四年(公元前五十八年)诏赐贞妇顺女帛;东汉安帝也曾于“元初六年二月,诏赐贞妇有节义谷十斛,甄表门闾,旌显厥行”。(《后汉书·安帝本纪》)但是另一方面,统治者自己却占有大量女乐、倡优等宫女,供他们享乐。 

  
      《史记·秦始皇本纪》描述说:“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帷帐钟鼓美人充之,各案署不移徙。”其后宫之盛,可想而之。秦始皇把从六国掠来的上万名宫女据为已有,并大修宫室供女乐居住表演。计有“关中离宫三百所,关外四百所,皆有钟磬、帷帐,妇人倡优”共达数万人。唐代杜牧曾作《阿房宫赋》,极写秦代宫廷生活的荒淫以托古讽今:“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把秦朝帝王淫逸,宫女如云和宫女们竭力妆扮争媚,盼望皇帝来临的情形写得形象生动。但是,“有不见者,三十六年”,也就是说,秦始皇在位三十六年,有的宫女幽闭于宫中,终身未能见到皇帝。 

  
      西汉自高祖以来,历代皇帝不论荒淫风流与否,其后宫蓄藏的美女,数量之众相当可观。据汉元帝之时贡禹的上疏,可知“武帝之时,宫人达数千”。汉武帝好大喜功又风流放荡,他在宫中收纳数千名宫娥、女乐,一方面恣意享乐,一方面以此显示天子的特权与威严。昭帝、宣帝效法武帝,把后宫美女置于园陵游乐。元帝继位后,嫌后宫女子年长色衰,下令选天下美女入宫,由于选女过众,来不及逐个召见,就令画工毛延寿、樊青等将美女一一画来,他再按图挑选。宫女们为得到皇帝召幸,纷纷贿赂讨好画工。而毛延寿等画工乘机恃权索贿。著名的美女王昭君就是因为自恃貌美,又不愿巴结行贿老画工,以致久久冷落宫中,直至被赐嫁匈奴和亲时,才得以见到元帝。元帝见昭君倾国倾城之貌,后悔难言,追惩画工而解恨。至成帝、哀帝时,也因袭先制,效法祖宗例规。汉成帝好色,他刚继位,皇太后就下令为他广选良家女子入宫。据记载,西汉各帝继政期间,因为宫女过多,时有放出宫女之事,但大批宫女放出宫门,并未减弱帝王荒淫纵欲,宫廷仍是美女如云,淫乱成风。 

  
     
  
     
  
     
  
      到了东汉,后宫中除皇后、贵人外,置美人、宫人和采女三类。采女,就是定期从民间采择来的十三岁以上二十岁以下的美女。虽然光武帝曾简略诸制,宫女数量一度有所减少,但到了安帝时,宫女又增加了。《后汉书·后妃纪》记载,东汉末年,宫女达数千人。《后汉书·桓帝邓皇后传》中说,桓帝时,“多内幸,博采宫女至五六千人。”此外,《后汉书·吕强传》中记载了汉末灵帝的淫纵,灵帝后宫中,采女有数千人之多。他喜好胡乐胡舞,就经常让宫女们在西园表演,供他赏玩。有时,他命令采女们在西园中装扮成客舍主人,他自己身穿商人服饰,来到客舍中与女主人喝酒调情,游戏玩乐。灵帝还在西园中修筑一座裸泳馆,每到夏天,他就到这里来避暑,命令十四到十八岁的宫女脱光上衣,只穿一条裤衩下水池游泳,他或饮酒欣赏,或下池去与宫女们一起裸浴。灵帝沉湎于淫逸,对宦官擅权视而不见,以至国家衰微,天下大乱,群盗蜂起,民不聊生。 

   
   
   
  1楼 主题:南朝的刘宋前废帝刘子业竟“使妇人裸身相逐”,以供其观赏 [回复] [树状] 
   
  这个娃是我的 
   
  账户充值|更换服饰 
   
   
  发表时间: 2006-09-06 06:57:19 <点数:404> 
   
   
   
  作者 : 卢玲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持续了三百多年的战乱时代,长期的分裂与动乱使人们产生了一种岁月蹉跎、及时行乐的心理。同时,婚姻重视门阀等级和实行彻底的早婚以及方士和道教徒所倡导的房中术广为流传。所谓“采阴补阳”,延年益寿;多多御女,“多多益善”,“一夜御十女”等等。这些都进一步助长了统治者的荒淫和纵欲,除了容置大量宫女外,还仗势夺取别人妻子入宫。如魏文帝曹丕夺袁熙之妻甄氏为后;吴王孙皓夺冯纯之妻入宫等等。皇帝后宫淫靡成风,魏在皇后之下分设五等之爵来安置妾。到太和年中期,这种爵位已增至十二等。(《魏志》、《南史·后妃传》) 

  
      魏武帝曹操嗜好女乐倡优,信奉方士的房中术。他内宠极多,常招方士在宫女和女乐中“问其术而行之”,并且修筑了铜雀台,供他和婕妤、女乐、倡优等宫女居住取乐,至临死前,还遗令她们于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日上午,在铜雀台上对着他的陵墓表演歌舞。《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建安十五年,冬,作铜雀台。”曹操的《遗令》:“殓以时服,葬于邺之西冈上,与西门豹祠相近,无藏金玉珠宝。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著铜雀台,善待之。……月旦十五日,自朝至午,辄向帐中作伎乐。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魏文帝曹丕承继曹操所好,还专门在宫中增设了女乐机构“清商署”。至曹睿时,这个女乐机构继续保留,后宫美女已达数千人之众。 

  
      在晋代,除了继承以爵位安置宫女的方法外,还设了更多的三夫人、九嫔、美女等女官职,这些都是皇帝宠幸的美女。晋武帝生性优柔,好女色。他于公元二七三年下诏令,选公卿以下家庭的年轻女子来充实六宫,有将女子隐藏者,以不敬的罪名予以治罪。在采选宫女期间,禁止天下的男婚女嫁。他采选宫女五千余人,都是良家女子和小将吏之女。被采选人宫的女子哭号之声,一直传到宫外。此后,晋武帝在吞并了吴国之后,“诏选孙皓伎妾五千人人宫”,这样,宫女总数已达一万人。《晋书·后妃传》中记载晋武帝后宫佳丽太多,以至他每幸御宫女时,常常坐上羊车,凭羊的兴趣停在哪里就在哪里寝宿。宫女们为求宠幸,把竹叶插在门前,把盐水泼在地上,以诱羊车。 

  
      西晋灭亡后,社会又进入战乱和分裂状态。无论是东晋十六国,还是南朝的宋、齐、梁、陈,或是北朝的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在这二百六十多年历史中,历代君王多是后宫充塞,纵情于声色。 

  
      《晋书》记载,十六国时期汉国君主刘聪,皇后众多。刘聪僭位后,立妻子呼延氏为皇后。皇后一死,他纳刘殷女为皇后。刘皇后死后,他又纳靳准的女儿为皇后。不久,他将靳氏封为上皇后,立贵妃刘氏为左皇后,立贵嫔刘氏为右皇后,又立樊氏为下皇后。除了这四个皇后外,佩带皇后玉玺绶的还有七个女子。以后,刘聪又以宦者王沈的养女为左皇后,宣怀养女为中皇后。这样,刘聪光是皇后就有十几个,更不用说各等级的宫女了。 

  
      后赵的君主石虎,是十六国时期最荒淫的君主之一。他在邺中大造宫室,掠夺民间十三岁以上、二十岁以下的女子三万多人,置于宫内,供其玩乐。而《十六国春秋·前秦录》中记载,前秦君主符生荒淫无耻到“使宫人与男子裸交于殿前,引群臣临而观之”。 

  
      北朝的北魏宣武帝拥有大量宫女尚不满足,就连臣下将狎玩过的妓女献给他,他也乐意接纳。 
  
      北齐神武帝高欢在灭东魏后,将庄帝皇后、建明帝皇后以及魏广平王妃、任城王妃、城阳王妃等魏室诸妃都纳入自己的宫中。北齐宫闱的淫逸,历史上颇为出名。 
  
      南朝的刘宋前废帝刘子业竟“使妇人裸身相逐”,以供其观赏。齐武帝萧赜,后宫达万人。陈后主陈叔宝更是奢侈淫逸。他立了天皇后、天右皇后、天左皇后、天元皇后,天左太皇后等,命人用沉檀木等优质木材建立了三座高达数十丈的阁楼,分别赋名为临春、结绮和望仙。阁楼都用珠翠装饰,十分瑰丽。陈后主让张贵妃住结绮楼,龚、孔两贵嫔住望仙楼,他自己住临春楼。他把宫女分别封为女学士等文学侍臣,整日共赋艳诗,游乐歌宴,选美女千人演唱《玉树后庭花》,沉湎色情,荒疏政业,直至为隋所灭。 

   
   
  2楼 主题:隋炀帝的荒淫也颇有名气 [回复] [树状] 
   
  这个娃是我的 
   
  账户充值|更换服饰 
   
   
  发表时间: 2006-09-06 06:58:10 <点数:330> 
   
   
   
  作者 : 卢玲 
  
  隋炀帝的荒淫也颇有名气。他除贵妃、淑妃、德妃等三夫人以及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等一百二十四个妻妾外,另外还有数千宫女充斥后宫。隋炀帝每年按一定的时间,选派官员到各地选美女,挑选从十三四岁到十六七岁未婚美貌女子入宫,使大批的少女幽禁宫中。天下人对此怨愤不平。民间女子更是恐惧选女官员。而隋宫中美女成群,后宫盛况空前。每逢到月夜,常有数千宫女骑马伴炀帝游玩西苑。据后世无名氏所著《迷楼记》中说,隋炀帝晚年沉迷女色,大兴土木特修筑“迷楼”,“诏选后宫良家妇女数千,以居楼中,每一幸,经月不出。”后来,有大夫何稠进御童女车和任意车,作为狎玩宫女的辅助工具。还有方士进春药,使他能“日夕御女数十人”。 

  
      隋炀帝的宫女侯夫人姿容美丽,富有文才,却未被入选居迷楼,怨而自缢,死时臂系锦囊,囊中有诗文: 
  
       
  
      庭绝玉辇迹,芳草渐成窠。隐隐闻萧鼓,君恩何处多? 
  
      欲泣不成泪,悲来翻强歌。庭花方烂漫,无计奈春何? 
  
      春阴正无际,独步意如何? 不及闲花草,翻承雨露多。 
  
       
  
      《迷楼记》虽然是小说家之言,但是,史书中对隋炀帝后宫之盛亦多有记载。如《资治通鉴》记,隋炀帝曾于洛阳西郊修建了一座方圆二百里的西苑,苑内掘海修渠,沿渠建十六院供宫女们居住。“十六院竟以肴馐精丽相高,求帝恩宠。上好以月夜从宫女数千骑游西苑,作《清夜游》曲,于马上奏之。” 

  
      唐代唐太宗即位初期,宫女仍有数千,并且,皇宫内的乐舞制度大多依照隋代,把隋宫的女乐倡优一并接纳进宫。据记载,此后在贞观二年、开元二年曾放出宫女三千。其后的大历十四年、贞元二十一年,也放出宫女一千多人。但是,在唐玄宗时,后宫仍旧美女如云,杜甫在《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行》中有“先帝侍女八千人”之说;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则说“后宫佳丽三千人”。其实,据《新唐书》记载,开元天宝中的宫女多达四万人。唐玄宗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嗜爱声色的帝王。他的后宫之盛以及与杨贵妃的风流故事成为千古绝唱。 

  
      唐以后的五代十国,不少帝王仍纵情声色,宫中美女成群。 
   
   
   
  3楼 主题:据说,由于宫女太多,时有因吃不上饭而饿死的事发生 [回复] [树状] 
   
  这个娃是我的 
   
  账户充值|更换服饰 
   
   
  发表时间: 2006-09-06 06:59:19 <点数:196> 
   
   
   
  宋代,无论北宋还是南宋时期,除了承继先制,后宫纳置成千上万宫女之外,帝王都十分偏爱宫女的伎艺,在选妃子时,皇家就特别注意女子的伎艺。《石林燕语》记述,兹圣太后在娘家时,经常在寒食节玩掷钱游戏。她掷出的铜钱可盘旋好久,侧立不倒,可为一绝。此事传进宫中,不久,她便被选入宫了。《贵耳集》中,记叙一次宋真宗和近臣宴会,席间谈及庄子,真宗忽命呈诵《秋水》,立即走上一位翠环绿衣装束的小女子,她神色自若,当众朗朗背诵《秋水》,举座竦竦恭听,这大概是在文化方面有特长的宫女。 

  
      同样,在武艺方面,也有不少出类拔萃的宫女。政和五年四月,宋徽宗在崇政殿,曾进行一次别开生面的检阅,他先让五百余子弟,表演操练,骑马射箭,拉硬弓等等。然后,徽宗让一队宫女表演,她们跃马飞射,用阔于常镞的矢镞射断随风飘摆的细柳枝,又射被疾奔的马拖曳着飞快滚动的绣球,宫女们同样能将长三尺二寸、弦长二尺五寸的“神臂弓”拉开如满月。不过,宫中最繁盛的,当然数歌舞宫女,数量可观,往往一个节目,同场演出的就多达一百五十多人。太宗、仁宗等帝王还亲自制曲,赐宫内歌舞教坊。除此以外,专供帝王享乐的宫女也与历代一样众多,宋仁宗时,仅仅前后外放的宫女就有五百人。哲宗刚成年,太皇太后就挑选世家女百余人入宫。宋徽宗更是风流,仅仅他即位后外放的宫女就达二千四百七十六人。除宫中大量美女外,他还微服私狎市妓李师师等,历史上颇有名气。 

  
      元代统治者一方面极力宣传贞节观念,而另一方面,宫廷淫风大盛。仅皇后,元代加设了自古以来从未有过的三后制,但事实上称皇后的远不止三个人,有时七人,有时十人等。如太祖时,称皇后的有二十三人;宪宗时有五人,忽必烈时八个人。元天顺帝时,奢侈荒淫,每举行一次宴会,就要宰马三十匹。他先后娶宗室女子四十八人,其后房充斥,连自己也记不清楚,甚至闹出笑话:有一天,天顺帝在平章事的宫邸大摆宴席,席上,有一位年轻美貌的女子作陪,他不认识,等问了姓名之后,才记起原来是自己的一个小妾。 

  
    元顺帝惠宗继位后,在臣下秃帖木儿的奉承下,召擅长房中术的法僧伽真进宫,元顺帝在宫女中喜而习之。元顺帝还搜罗民间才貌双全、能歌善舞的女子进宫,“长歌大舞,自暮达旦”。他还十分欣赏以三圣奴、妙乐奴、文殊奴等十六个美艳绝伦的宫女表演的《十六天魔舞》,她们装扮成菩萨模样,头上梳数根发辫,戴着象牙佛冠,身披珠子串成的璎珞,按照河西礼佛的曲子翩翩起舞。她们手势万千,双臂左右开合,塑造神、佛的各种姿态,充满佛教的神秘色彩,却又体态婀娜,舞姿媚人,是一种“诱惑舞”。每次演出,又有十几个宫女组成乐队,按舞奏乐,观者心摇神荡,元顺帝则如醉如痴。元代诗人张昱有诗咏道: 

  
       
  
      西方舞女即天人,玉手昙花满地青。 
  
      舞唱“天魔供奉曲”,君王长在月宫听。 
  
       
  
      元代也实行汉晋以后相沿的选女制。相传顺帝时,因一时讹传朝廷选女,引起民间惊恐,童男童女纷纷迅速婚嫁的事。据万石的《退宫人引》记述:“少年十五、二十岁,中宫教得步步齐。春罗夜剪绣花帖,阶前夜舞高夔丽……舞困楼阑过三十,内家别选娥眉人。”也就是说,元代宫女少时进宫,年过三十美色衰褪后,就被遣放出宫,另选美女入宫。 

  
      明太祖登位之初,三宫六院,妃妾成群,女乐宫娥等仍然存在。明太祖时,光是六局二十四司的女官就有三百。到第九代宪宗皇帝时,内宫淫逸、腐败,方士妖僧出入宫中,怂恿宪宗施行淫邪之术。十一代皇帝武宗也是一个放纵声色的帝王,他听信宠臣江彬的谗言,到美女多的地方广搜美女,宫女的数量成千上万,据说,由于宫女太多,时有因吃不上饭而饿死的事发生。 

  
    清初,虽然革除了纳置女乐倡优的教坊宫妓,但是,作为皇权尊严的体现与象征的三宫六院以及数以千计为帝王提供声色服务的宫女却依然存在,清朝皇宫代代相袭。 
   
   
  4楼 主题:早期的宫女,大多是来源于女奴隶以及女俘、罪犯的妻子等等 [回复] [树状] 
   
  这个娃是我的 
   
  账户充值|更换服饰 
   
   
  发表时间: 2006-09-06 07:00:19 <点数:185> 
   
   
   
  早期的宫女,大多是来源于女奴隶以及女俘、罪犯的妻子等等。这些女子没有人身自由,社会地位极低,有的仅仅充当一种战利品或贡品的角色。 
  
      在奴隶制的夏商时代,宫廷中服役的奴隶被称作“臣”、“妾”、“婢”、“奚”、“仆”等等,其中多数是女奴。周朝天子宫中拥有女舂、女槁、女、女酒、女浆、女笾、女醢、女府、女史等奴婢近千人,并由这些宫庭女奴中的佼佼者专门为帝王提供声色服务。春秋战国时期,“大国拘女累千,小国累百”,据史书记载,齐襄公“九妃六嫔,陈妾数千”。宫廷女奴一部分来自战俘,一部分是罪犯家属及女罪犯,也有一部分世袭奴隶,如女乐、侣优等。秦汉时代,大量的宫女也是来源于罪犯及其家属。此后历代宫女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承继前朝的。 

  
      其次,一部分宫女是从民间“选美”、“采女”中选出而被纳入宫中的。这些良家女子社会地位不高,但都享有人生自由。 
  
      《后汉书·后记》载:“汉法常因八月算人,遣中大夫与掖庭承及相工,于洛阳乡中阅视良家童女,年十三以上,二十以下,姿色端丽合法相者,载还后宫,择视可否,乃用登御。”自汉代以后,从民间选良家女子人宫已成为一种制度。这些被人选的宫女有民间少女,有大家闺秀,也有贵族千金,甚至还有邻国的女子,如朱元璋的妃嫔中,就有高丽(朝鲜)女子。被入选的宫女,有自愿的,也有被迫的。汉元帝选美时,有许多小吏平民贿赂中大夫,以求入选。如何皇后,本来因为出身于屠户之家,不在被选之列,她是靠金帛贿赂才得以进宫的。但是,也有不少良家女子是被迫入宫的。有的统治者还采取相应措施,禁止民间正常婚事,以保“选美”进行。《晋书·武帝传》记载“诏聘公卿以下子女,以备六宫。采择未毕,权禁断婚姻”。又如《通鉴纲目》记载:“(晋)泰始十年三月诏,又取良家及小将吏女五千余人入宫选之。母子哭号于宫中,声闻于外。”魏文帝时,常山贫家女子薛灵云,被选中入宫,“灵云闻别父母,觑累日,泪下沾衣,至升车就路之时,以玉唾壶承泪,壶则红色,既发常山,及至京师,壶中泪凝如血。”又如晋武帝泰始九年被选入宫的胡芳,入宫后,竟“下殿号泣”,左右制止说:“陛下闻声!”胡芳说:“死且不畏,何畏陛下?” 

  
    “选美”,就像科举考试一样,有一套严格的规矩。纪昀的《明懿安皇后外传》上记载,明代天启元年,熹宗皇帝曾选天下淑女十三至十六岁五千人,集于京师,将她们分为几十个组,先由内监察视挑选,将稍高、稍短、稍肥、稍瘦或声音粗浊,举止不端的淘汰掉,反复筛选几次,将剩下的一千名召入宫内作为宫女。宫女入宫后,皇帝又令宫中稳婆将她们分别引入密室探其乳,嗅其腋,扪其肌理,再选出三百人为宫女头目,在宫中生活一个多月后,又通过她们的性情、言行以及帝王的喜好,选出五十人为妃嫔。 

  
      这种选女入宫,民间早有非议,有的良家女子早早出嫁,以免被选入宫中,断送青春。有的甚至不惜败衣毁容。《武元杨皇后传》记载,当皇帝要选美时,“名家盛族子女多败衣瘁貌以避之”。当然,也有小吏、官员借选女之机,千方百计广罗美女,讨好帝王,以求升官晋级。 

  
      除上述两部分外,还有一部分宫女来源于官僚贵族家庭。有的官僚贵族想方设法把女儿送入宫中,求得皇帝的宠幸,那么,整个家族就可以凭借裙带关系往上爬。东汉梁竦一家四代中,有四位女子入宫,其中两位女子做了皇帝的贵人,两位女子分别成为顺帝、桓帝的皇后,由此,梁氏家族不仅被升官赐爵,还控制朝政达几十年。唐朝杨贵妃得宠后,杨氏亲属封侯赏爵。杨贵妃“有姊三人,皆有才貌,玄宗并封国夫人之号:长曰大姨,封韩国;三姨,封虢国;八姨,封秦国。并承恩泽,出入宫掖,势倾天下”。对贵妃已故之父,追赠太尉,封为齐国公;其母,封为凉国夫人;其叔玄晋升为光禄卿;其堂兄杨钊,为鸿胪卿;另一兄杨,为侍御史。韩、虢、秉秦三位国夫人与钊、五家,宅第连于宫禁,府县承迎,四方贿赂,杨家门庭若市,显赫无比。因此,有许多官家女子是自愿入宫的,只是并非入宫后都能得宠。隋炀帝时,许多宫女是大臣家没官的妇女。唐贞元中,宰相窦参被流于川,没入家赀,一簪不遗,他的女儿上清,隶名掖庭为宫婢。宰相家的女子尚且可以没官入宫,可见,后宫中这类宫女并非少数。 

  
      其他,还有一些女子是帝王亲自纳置入宫的。如东汉光武帝时,一位南征北战、功勋赫赫的名将马援,病死疆场后,光武帝爱怜其后,将马援十三岁的女儿召入宫中,后太子刘庄继位时,被立为皇后。又如清朝的庄妃,是崇德元年皇太极在科尔沁草原练兵时,在一次宴饮上相遇的。不久,被皇太极召入宫中,封为永福宫庄妃。 

  
      宫女的来源,大抵如上所述。无论是女奴战俘、良家女子或官僚贵族女子,均有自愿入宫与被迫入宫的。 
   
   
  5楼 主题:锦衣玉食凄清孤寂 [回复] [树状] 
   
  这个娃是我的 
   
  账户充值|更换服饰 
   
   
  发表时间: 2006-09-06 07:01:05 <点数:93> 
   
   
   
    宫女,无论是来自女奴、战俘、平民或是贵族家庭,由于她们是被入选宫中侍候帝王的,带有一种“神圣”的意味。她们居住宫中,镶金嵌银,雕栏玉砌,锦衣玉食,生活极为奢华。 

  
      夏桀王的三万女乐,都是“文绣衣裳”。商纣王的女乐倡优皆佩“金玉珍玮”。齐襄公的上千名宫女“食必梁肉,衣必文绣”。赵平原君的几百名宫女都“被绮,余梁肉”。秦始皇的几万宫女更是“酒食珍味,盘错于前,衣服轻暖,舆马文饰”。东汉宫中“采女数千,食肉衣绮,脂油粉黛,不可赀计”。后赵的石虎,宫女数千,“悉服饰金银熠熠”。此后,隋宫的奢华,盛唐的铺张,都是闻名于史的。杜甫的《丽人行》描绘:“……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压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东京梦华录》中描绘四百余个容艳超人的为“上寿”活动表演歌舞的宫女从右掖门出宫,个个头戴花冠,身穿红黄生色销金锦绣裳,装束华美,新妆耀眼,市民们密密匝匝排列街上,争睹宫女们的风采。 

  
      总之,虽然历史上也有过不少宫女饿死宫中之事,但是,宫女们的生活与饥不得食、寒不得衣的平民百姓相比,真可谓天壤之别。历代不少忧国忧民之士,常在奏疏中批评宫女的华侈生活而为民请命。 

  
      然而,富丽堂皇的宫殿和锦衣玉食的奢华,却弥补不了宫女们锁闭深宫的凄清孤寂。这些年轻美丽、充满青春活力的女孩子一旦被选入宫中,就失去了自由的人身和独立的人格。除了少数人受到皇帝的宠爱后,可能青云直上,册封为妃嫔皇后外,成千上万的宫女在至高无上的皇帝眼中,只不过是一群美丽的雌物或库存的活口罢了。皇帝可以随心所欲地对她们玩耍取乐。如汉灵帝命宫女们裸浴;前秦苻生“使宫人与男子裸交于殿前”,刘宋前废帝使宫女裸身相逐;齐王终日观看宫女裸体与犬马交配取乐。皇帝也可以把宫女们作为奖品赏赐给功臣、亲属。如东汉明帝特赐刘苍“宫人奴婢五百人”。北周武帝出齐宫中“宫女两千人,班赐将士”。还有如王昭君那样,赐婚联姻的。此外,有的皇帝不断更换年长色衰的宫女,几千宫女放出宫外,出嫁于民。也有的宫女被帝王所杀:或因帝王心境欠佳,迁怒于宫女而杀之;或因看不顺眼而杀之。如魏武帝时,有一位色艺俱佳的宫女,但这位宫女性格、脾气骄躁,魏武帝想杀她,但又十分赏识她的艺技才能而迟迟未决。后来魏武帝叫一百个宫女献技,发现其中有一位宫女艺技能比过她,于是,立即杀了那位性格脾气骄躁的宫女。即使是已册封为贵人、妃嫔的,只要品行上稍有嫌隙,也会被杀或被幽禁冷宫至死。 

  
      有的宫女天未明就得起床,严妆待发,陪侍皇帝出游,“晓钟声断严妆罢,院院纱窗海日红”。有的宫女至深夜还跪在玉阶上,拜接皇帝兴尽归来:“跪到玉阶犹带露,一时宣赐与宫娃。”直到皇帝宣赐已毕,才算了结一天。 

  
      然而,最凄惨的,还数宫中成千上万过着与世隔绝、凄清孤寂生活的受弃置的宫女。历史上,不少诗人写下反映这些宫女们生活的诗章。如唐代诗人王昌龄、李白、杜甫、顾况、王建、白居易、元稹、李贺等人。他们大多以客观叙述的笔调描写她们幽闭深宫的痛苦,青春消逝的悲伤和晚年遭遇的凄凉。如王昌龄的《西宫春怨》,写一位宫女深夜抱瑟,怅望皇帝寝宿的宫殿: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倚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中唐诗人元稹的《行宫》写道: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特别是白居易的《上阳白发人》,通过上阳宫女的悲惨遭遇,反映了深宫幽闭的岁月里,葬送了无数妇女的青春和幸福: 
  
    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绿衣监使守官门,一闭上阳多少春。玄宗岁末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同时采择百余人,零落年深残此身。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敢哭;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未容君王见得面,已被杨妃遥侧目。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耿耿残灯背壁影,潇潇暗雨打窗声。春日迟,日迟独坐天难暮,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月每月圆一次,这位宫女在上阳宫幽居四十五年,故四五百回圆)。今日宫中年最老,大家(皇帝)遥赐尚书号。小头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上阳人,苦最多,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君不见昔时吕向《美人赋》,又不见今日上阳白发歌! 

   
   
  6楼 主题:就连陈皇后,也曾使宫女穿帝王的衣服与她共寝,后来,武帝加以废止,并斥责为“女而男淫” [回复] [树状] 
   
  这个娃是我的 
   
  账户充值|更换服饰 
   
   
  发表时间: 2006-09-06 07:02:23 <点数:263> 
   
   
   
  许多宫女幽闭深宫,郁闷得病,悄然死去。《辽邸纪闻》中记述:“辽天后宫中,往往有抑郁致死者。今沙桥门外宫人斜,即群姬埋香处。每阴寒晦黑,过者闻红愁绿惨之声。今有少年子乘醉踏月,迷入空宫,经素香庭下,睹一美人霓裳练裙,倚阑而歌云云。歌竟,杳然不见。” 

  
      最能真实地反映出宫女们凄清孤寂、痛苦不幸的,是历代流传下来的宫女们自己的诗。诗中深沉地倾诉了自己入宫后的遭遇,真实地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爱情的希望,细腻地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揭示心底的隐秘。尽管她们由朝廷供给锦衣玉食,她们也都有向皇帝献身的可能,但是,在成千上万的宫女中,真正轮到侍寝的只是少数。因此,对宫女们来说,她们渴求受皇帝恩泽,她们最大的痛苦是长年闭锁深宫,没有亲情,没有爱情,性欲得不到满足。历代宫怨诗反映的正是她们被幽闭、被冷落、被弃置的怨愤。 

  
      隋炀帝宫女侯夫人,不堪弃置冷宫,怨而自缢,曾作绝命诗《自伤》,极写怨愤之情: 
  
      初入承明日,深深报未央。长门七八载,无复见君王。春寒入骨清,独卧愁空房。履步庭下,幽怀空感伤。平日亲爱惜,自待却非常。色美反成弃,命薄何可量。君恩实疏远,妾意徒彷徨。家岂无骨肉,偏亲老北堂。此身无羽翼,何计出高墙。性命诚所重,弃割良可伤。悬帛朱栋上,肝肠如沸汤。引颈又自惜,有若线牵肠。毅然就地死,从此归冥乡。 

  
       
  
      唐玄宗时,失宠后迁居上阳宫的江妃,凄苦难抑,愤而拒收帝王所赐珍珠,作《谢赐珍珠》一诗: 
  
       
  
      桂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 
  
      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五代后蜀主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作宫词一百多首,真切地反映了宫女的生活。如: 
  
       
  
      宫人早起笑相呼,不识阶前扫地夫。 
  
      乞与金钱争借问,外头不似此间无? 
  
       
  
      这首诗中,“不识”两字,可见宫中奴仆之多,而宫女们不惜用金钱来打听外界消息,“争”借问,道出了宫女们渴求自由的情状。 
  
      明朝女诗人李大纯的《宫词》,是宫女们红颜少女入宫,到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忘却时日,漫长岁月幽禁空房,度过残生的自我写照: 
  
       
  
      蛾眉二八绝堪怜,闭却深宫不见天。 
  
      春去春来都莫问,只凭寒暑定流年。 
  
       
  
      由于宫女如云,并且大多数女子一入深宫就失去人身自由,既不能与父母兄弟姐妹相聚,又不能过正常的夫妻家庭生活,就如《红楼梦》中元妃贾元春所说:“那是见不得人的去处。”后宫众多孤寂怨女集居,她们的心理和生理都是病态的。深宫中对宫女们的“性”方面控制苛严,古代对此曾有过“守宫”之说。《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传中说:“上尝使诸家射覆,置守宫盂下,射之皆不能中。”颜师古注解说:“守宫,虫名也。术家云以器养之,食以丹砂,满七斤,捣治万杵以点女体,终身不灭。若有房室之事则灭矣,言可以防闲淫逸,故谓之守宫也。”古书所说的守宫,就是今天所说的壁虎,用它来验证女子的贞洁,显然是荒诞的,但也可见宫女们在性爱上失去正常权利。于是,在变态性压抑造成的变态性心理驱使下,同性恋现象时有发生。汉朝时,宫女们有双双配为夫妻的,同寝同食。就连陈皇后,也曾使宫女穿帝王的衣服与她共寝,后来,武帝加以废止,并斥责为“女而男淫”。明清两代宫女互配互恋也时有发生,并有宫女与太监匹配,亲昵如同夫妻之事。这些都是因为宫女集居,却又长期禁欲和凄清孤寂所致。 

   
   
  7楼 主题:献才争宠祸福旦夕 [回复] [树状] 
   
  这个娃是我的 
   
  账户充值|更换服饰 
   
   
  发表时间: 2006-09-06 07:03:19 <点数:101> 
   
   
   
    宫女入宫以后,都巴望能得到皇帝的宠幸,如果博得帝王的欢心,大多能得到某种封号,如昭仪、婕妤、贵妃、淑妃、才人等等。受册封的宫女地位自然大大提高,并可按不同的级别享受相应的待遇。《汉书·外戚传》中说:“昭仪位视丞相,爵比诸侯王;婕妤视上卿,比列侯……”因此,宫女们为了逃避被锁闭深宫的遭遇和挣得荣华富贵,往往不惜一切代价吸引君王的注意。就像俗话说的“楚王爱细腰,宫中多饿死”,为了讨好君王,宫女们少吃少喝,拼死减肥束腰,以至于搭上性命也在所不惜。有的宫女为了能得到帝王的宠幸,倾囊而出,以财宝拼命巴结掌握她们命运、负责向君王推荐后宫佳丽的人。汉代的王昭君,就是因为没有讨好巴结画工毛延寿,以至毛延寿在昭君的画像上加涂三颗大黑痣,呈给元帝时,谗言这几颗痣为不祥之物,至使美貌绝伦的昭君久久冷落宫中,哀怨而远嫁匈奴。 

  
      有的宫女以自己的艺技和才智争得帝王的宠幸。如元代初元顺帝称为“太真仙妃”的淑妃程一宁,初选入宫中时,还没有机会见到元顺帝,她于春夜登翠鸾楼,手持玉笛,吹起忧伤的曲子,其词为: 

  
       
  
      兰径香消玉辇踪,梨花不忍负春风。 
  
      绿窗深锁无人见,自碾朱砂养守宫。 
  
       
  
      元顺帝夜游幸苑,听到笛声,身边宫人告知是程一宁所吹,他没有吭声,也没有传旨召见程一宁。到后半夜,元顺帝漫游翠鸾楼,又听到了缠绵悱恻的笛声,元顺帝循着孤寂凄怆的笛声来到了程一宁处。从此,程一宁以善歌吹笛,博得了元顺帝的宠爱。 

  
      但是,能博得皇帝宠幸的宫女毕竟只是少数,而且,即便一时得宠,也难以预测将来命运如何。对于帝王来说,美女众多,极少能专情于一人。皇帝喜新厌旧的过程,也是妃嫔由得宠到失宠的过程。唐代诗人李商隐曾有诗叹道:“得宠忧移失宠愁。”王昌龄的《长信秋词》也写出了失宠宫女们的寂寞空虚和悲怨: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如汉代的班婕妤,初期因才学超群,大受汉成帝的宠爱。但是后来,年轻美貌、体态轻盈又能歌善舞的赵飞燕入宫,汉成帝即宠新欢,立赵飞燕为婕妤,并听从她的谗言,废了皇后。班婕妤自知恩绝,恐遭不测,主动请求汉成帝让她退而到长信宫去侍奉太后,从此退处东宫,作赋自悼。梁元帝萧绎曾作《班婕妤》一诗感叹: 

  
       
  
      婕好初选入,含媚向罗帏。何言飞燕宠,青苔生玉墀。 
  
      谁知同辇爱,遂作裂纨诗。以兹自伤苦,终无长信悲。 
  
    然而,赵飞燕的命运也并不好。她虽然被成帝立为皇后,却因无子,在平帝即位后便被废为庶人,最后只好以自杀告终。 
  
      西晋女诗人左芬,受晋武帝司马炎的赏识,下令招纳为妃嫔,初为修仪,后为贵嫔。但是,左芬虽诗文颇有才气,却因色衰寝陋,不受司马炎所宠。左芬体弱多病,常居薄室,就像她在《离思赋》中所写的:“彼城阙之作诗兮,亦以日而逾月。况骨肉之相于兮,永缅貌而两绝。长含哀而抱戚兮,仰苍天而泣血!”尽管她才华依旧,终究失宠而遭弃。 

  
      宫女们在宫中若想得到皇帝宠幸,还得时时提心吊胆,小心度日。她们的一言一行必须顺乎皇帝的喜怒哀乐。再加上妃嫔间、同辈间的妒忌和倾轧,宫女们时时因争妍取宠而勾心斗角。中唐诗人王建写有一首《宫词》: 

  
       
  
      往来旧院不堪修,教近宣徽别赴楼。 
  
      闻有美人新进入,六宫未见一时愁。 
  
     
      这首诗写出了妃嫔宫女们怕人争宠的心理。连宣徽院房太破旧,要盖一座新楼,她们都惶惶不安,唯恐又有新美人进宫,新添竞争者。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皇帝的喜新厌旧和宫女们的荣辱无常,祸福旦夕。有时,受宠幸的宫妃为保住自己的身份地位,对其他宫女会产生变态妒恨。元顺帝时,宫嫔进御,数量惊人,单是佩夫人贵妃印的就有一百多人。当时宫中有“七贵”:淑妃龙瑞娇、程一宁、戈小娥;丽嫔张阿玄、支祁氏;才人英英和凝香儿。这七个人是元顺帝最宠爱的。其中淑妃龙瑞娇妒心最重,宫女稍有不合意的,就鞭笞至死。并设立种种酷刑,如“醋刑”,用酸东西灌鼻子;“臭刑”,用粪便脏物塞口;“蒸刑”,夏天用火围烤;“炼肋”,冬天躺卧于冰上;还有不能喝酒的强灌十碗酒,名为“醉鬼之刑”;用两根木桩埋地上,相距两尺,高三尺,命宫女立在木桩上,再用一根木头拄在她腰间,两手提重物,不许跌下来,名为“悬心之刑”。宫妃们由争宠所生的变态妒心,使许多宫女惨苦不堪。 

  
      历史上不少深受帝王宠幸,尊为皇后、贵妃的女子,虽属宫女中极少数的佼佼者,但是,其荣华富贵也可因故毁于一旦。 
  
      北魏开国皇帝拓跋妃嫔众多,且都生有儿子,其中结发妻子刘氏较有才能、善理内政,她又生有长子,最有希望立为皇后。但北魏有一个祖传的迷信规定:将被立为皇后的嫔妃,必须亲手浇铸一个铜人,成者为吉,可受命于天;浇不成铜人,则不能立为皇后。刘夫人过于紧张,没有能铸成铜人,而美貌的慕容氏却铸成了铜人,成为皇后。拓跋仍立刘氏所生的长子为太子,但担心日后太后与皇后争朝乱政,就在一次上朝时,缓缓宣布说:“今后每立太子,先要杀死太子的母亲。朕宣布立皇长子拓跋嗣为太子,赐太子生母刘夫人自尽。”自此,北魏妃嫔中,因“每立太子,先杀其母”规定而死的,为数不少。有的妃嫔夫人突然赐死,连见一见儿子面的请求也不被允许。 

  
      唐代著名的杨贵妃杨玉环,天生丽质,聪颖过人,善歌舞,通音律。在召入唐玄宗宫中后,受到唐玄宗百般宠爱,“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白居易《长恨歌》)但是,杨玉环最终还是在“安史之乱”中做了替罪羊。这次历史变故,原是因为唐玄宗晚年沉溺声色,怠荒政事,信任奸,导致朝政浊乱,以及唐朝统治集团内部腐朽势力日益发展并互相倾轧的结果,却将酿成祸乱的责任推到了杨贵妃身上,在马嵬驿一个小小的庙堂里,高力士手持白练,对杨贵妃说:“妃君最后的时刻到了,您是无罪的,没有别的办法了……”唐玄宗虽然宠爱杨贵妃,与她情意绵绵,但在祸乱中,慑于将士威逼,无奈“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又如辽代道宗皇帝时的懿德皇后,姿容出众,擅长诗文,而且善弹琵琶,很得宠幸。她还生有皇子。有一次,她劝告道宗帝要防备宫婢单登,不要让她近御前演奏,因为单登原是因谋反而被削平的皇太叔重元的家婢。单登怨恨懿德皇后,就与人合谋,请人写了淫艳的“十香词”,哄骗懿德皇后抄写一遍,然后到道宗皇帝前以“十香词’’为证,诬陷皇后淫逸,与宫中伶宫赵惟一私通。道宗帝大怒,族诛赵惟一,令懿德皇后自尽,皇后冤屈难申,连请求见道宗帝一面以申诉不白之冤也不准,凄惨地在宫中自缢而亡。 

  
      唐文宗时,宫女郑中丞是个弹琵琶的能手,深得唐文宗赏识。但是,仅仅因为有一天她违忤了圣旨,文宗就命令内宫把她活活勒死,投入河中。 
  
      当然,历代也有不少妃嫔宫女,或凭姿容绝色,或凭技艺超群,或凭聪敏智慧,力盖群芳而一生得宠,享尽荣华富贵,但对成千上万选入宫中的女性来说,毕竟只是凤毛鳞角。 

   
   
  8楼 主题:弃置深宫出家殉葬 [回复] [树状] 
   
  这个娃是我的 
   
  账户充值|更换服饰 
   
   
  发表时间: 2006-09-06 07:03:58 <点数:104> 
   
   
   
    年长色衰,弃置深宫,幽禁终生,这是每个宫女(包括册封为贵人妃嫔的)最为恐惧担忧而又无法逃避的现实。汉代孝武李夫人深知皇帝所爱的主要是她的容颜姿色,她说:“我以容貌之好,得以微贱受幸于上。夫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爱弛而恩绝。上所以拳拳顾念我者,乃以平生容貌也。”在后宫庭院深深之处,往往幽禁着遭弃置的宫女,她们有的以回忆一度受帝王宠爱时的欢快和富贵生活聊慰残生;有的因心理上的被弃、妒恨和生理上性压抑的烦躁,怨恨而病态地生活;也有的尚未来得及轮到皇帝的恩幸,已是年老珠黄,郁郁清清地度日。刘孝威的《玉台新咏》中有一首《怨》,表现的就是宫女弃置幽禁后的凄凉与悲哀: 

  
      退宠辞金屋,见谴斥甘泉。枕席秋风起,房栊明月悬。烛避窗中影,香回炉上烟。丹庭斜草径,素壁点苔钱。歌起蒲生曲,乐奏下山弦。新声昔广宴,余杯今自传。王嫱向绝漠,宗女入祁连。雁书犹未返,角马无归年。昭台省媵御,曾坂无弃捐。后薪随复积,前鱼谁复怜。 

  
       
  
      弃置深宫的宫女们如遇上皇帝“出宫女”,放出宫外,并允许配嫁,那么,这些长期幽禁的女子或嫁人,或回到父母家中守身,都强似锁闭宫内,也有一部分宫女出家为尼。在敦煌千佛洞(唐)四四五窟壁画《弥勒经变》中,就有王室伎妃剃度图。这些一心入佛门的宫女,有色衰遭弃的,也有妃嫔皇后。如南朝陈后主沈皇后,性情端庄贤静,且聪敏有才华。但是,后来陈后主宠爱张贵妃,冷落沈皇后,并想废沈皇后而立张贵妃为皇后,后因国亡而未遂。陈后主死后,沈皇后感到前景凄暗,就到天静寺出家为尼,佛名观音。 

  
      南北朝时,佛教大盛,名山大川,寺庙林立。一些著名的尼寺都是皇族或王公贵族所立,因此,不少宫女出家为尼。如《洛阳伽蓝记》中所述:瑶光寺,世宗宣武皇帝所立……讲堂尼房五百余间……椒房嫔御,学道之所,掖庭美人,并在其中。宫女们虽削发为尼,独守青灯古佛旁,但她们有了人身自由,强似锁闭深宫,郁郁而终。再说,诵经念佛也可寄托对来世的向往。而对于皇帝来说,这些宫女如同褪色的花瓶,是后宫的累赘,既能出家为尼,守住贞操,也颇乐意。当然,这些身入佛门的宫女并非全是守身如玉的,她们中也有与和尚或其他男子奸宿生子的。 

  
      宋代起,宫女死于宫中,如果不是有名有身份的,宫廷一律不赐墓地而实行火葬。如明朝时,宫女火葬都在位于阜城门外大约五里多的静乐堂。堂前有两座形状如塔的砖炉井屋,塔屋南边开一尺见方的小门,平时紧闭着。井屋前设有洞,四面八方都通风。宫中既无身份又无名气的宫女死后,就在这里火葬。明嘉靖中,有些妃嫔出钱向百姓购买几亩地,让焚化后的骨灰葬入地下。(《日知录》) 

  
    对于宫女们来说,更为残酷的是殉葬。皇帝死后要以活人殉葬,早在殷周时代就已经开始了。春秋战国,承继此风。《墨子·节葬》说:“今王公大人为之葬埋……舆马女乐皆见。”秦始皇死后,殉葬的宫女和被害的工匠等数以万计。汉代,宫女妃嫔殉葬之风仍存在。据《汉书·赵敬肃王传》说:“(赵缪王元)病,先令,令能为乐奴婢从死,迫胁自杀者凡十六人。”此后,宫女殉葬之风基本消失,而是逼迫歌舞宫女终身为死者守陵作乐。如曹操临死前立下遗嘱,命令他的歌舞宫女在他死后都要住在铜雀台上,于每月初一和十五对着他的坟墓歌舞。这些守陵宫女,虽活着,但她们相伴死人,为之歌舞,毫无自由,与殉葬的宫女相差无几。此外,也有诱逼妃嫔宫女殉葬的,如唐武宗时的孟才人,因善歌唱和吹笙而得宠。武宗临死前,诱逼她殉葬,孟才人悲愤气绝而死。 

  
      到了明代,朱元璋首开宫女殉葬的先例。他的儿子秦王朱死后,用两名王妃殉葬。据《明史·后妃传》载:“初,太祖崩,宫人多从死者……历成祖,仁、宣二宗亦皆用殉。景帝以王薨,犹用其制,盖当时王府皆然。至英宗遗诏,始罢之。”可见,明初的太祖、成祖、仁宗、宣宗等朝皇帝死后都有宫女妃嫔殉葬。这些宫女妃嫔殉死的方式,有的“不食”,断绝水粮,有的赐白绫“自缢”,有的则残忍地集体殉死。明成祖朱棣死后,殉葬的宫妃有三十多人,她们被带到大堂前,大堂上放着小木床,太监指令宫妃站到木床上,把头伸进悬挂着的绳索中,绳子套上脖颈后,太监就把木床推开,宫妃们被活活吊死。殉死的宫女们凄切的哭声震荡在殿堂楼阁之中。其中有一位宫妃,是从高丽(朝鲜)选来的,她想念异国故乡的母亲,不甘心就这样凄惨死去,当仁宗皇帝来大堂上看望时,她不顾一切苦苦哀求,希望能免她一死,回国侍奉老母。但钦命难违,未能幸免。还有的宫妃是被活活关进皇帝陵墓,窒息而死的。 

  
      直至清代,由于凭藉封建礼教,鼓吹贞烈,给殉葬的女子带上节烈的美名,有的宫女妃嫔出于朝廷和家人的胁迫,无可奈何地“自愿殉葬”,死后被封号表彰。皇室宫廷如此,自然在民间,也对这种残酷的殉葬推崇不已,倡导殉夫殉节致使无数善良的弱女子白白断送了生命。 

   
   
  9楼 主题:渴求自由冒死抗争 [回复] [树状] 
   
  这个娃是我的 
   
  账户充值|更换服饰 
   
   
  发表时间: 2006-09-06 07:04:27 <点数:89> 
   
   
   
    帝王后宫,如同一个巨大的鸟笼,囚禁着成千上万青春美丽的女子。但是,“此身无羽翼,何计出高墙”。除了一部分对皇帝充满幻想的宫女心甘情愿、死心塌地以外,不少宫女大胆抗争。有的女子不愿入选宫女,以死反抗;有的妃嫔直接向皇帝申诉怨愤;有的自愿逃离王宫,远嫁外族,也有的寻找机会,冒死逃出宫外。 

  
      唐中宗景龙四年上元夜,“帝与皇后微服观灯。是夜,放宫女数千人看灯,因此多有逃逸者”。宫女们趁出宫观灯的机会冒死逃跑,寻求自由生活。 
  
      唐玄宗时,有个兵士在战袍中见到一首诗,写得情真意切: 
  
       
  
      沙场征戍客,寒夜苦为眠。战袍经年做,知落阿谁边。 
  
      蓄意多添线,含情更着棉。今生已过也,愿结来生缘。 
  
       
  
      军士把这首诗拿给了主帅,主帅报知宫中。玄宗命人将诗遍示后宫,并让作此诗的人不要隐瞒,说出来不加罪。有一个宫女出来认诗,并自言万死。唐玄宗怜悯宫女的一番苦心,就将她嫁给了那个得诗的军士。其实,身为帝王宫女,做如此大胆举动是很冒风险的,这个宫女能因此而嫁出宫外,只是侥幸罢了。 

  
      还有著名的“红叶题诗”的故事。说唐代诗人顾况在洛阳,暇时与几个诗友游于苑中,从流水中得到一片大梧桐叶,上面有一首诗: 
  
       
  
      一入深宫里,天天不见春。 
  
      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 
  
       
  
      第二天,顾况在流水上游处也放入一片题有诗的叶片: 
  
       
  
      愁见莺啼柳絮飞,上阳宫里断肠时。 
  
      君恩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寄于谁? 
  
      此后,过了十余日,有客到苑中游玩寻春,又在叶上得一寺,就把诗交给了顾况: 
  
       
  
      一叶啼诗出禁城,谁人愁和独含情。 
  
      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风取次行。 
  
       
  
      这红叶题诗的故事,表现了宫女们对自由的向往,对爱情的追求。她们不甘心自己美丽的青春和宝贵的生命在无声无息中枯萎、消逝。有一首描写宫女生活的《长门怨》写道:“珊瑚枕上千行泪,不是思君是恨君。”这实际上是宫女们不满宫中非人的生活以及对皇帝忿恨之情的写照。 

  
      明嘉靖年间,内宫婢女们因不甘忍受皇帝的蹂躏与囚禁,曾发生过有名的“宫女暴动”事件。十六名宫女乘皇帝不备一起动手,她们用丝绳勒住了嘉靖皇帝的咽喉,用布条塞住他的嘴。由于绳子勒得不紧,并没把嘉靖皇帝当场勒死。这时,皇后和禁军闻讯而来,抓住了宫女们。嘉靖受此惊吓,一连几天不省人事,他恼怒至极,下令把这十六名宫女“不分首从”,一律“凌迟处死,锉尸枭首”。沈德符所著的《万历野获编》中,记下了这十六位宫女的名字,她们是杨金英、杨莲香、苏川药、姚淑翠、邢翠莲、刘妙莲、关梅香、黄秀莲、黄玉莲、尹翠香、王槐香、张金莲、徐秋花、张景春、邓金香、陈菊花。 

  
      当然,宫女们用这样暴烈的行动来反抗,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且不论这种方式的可取与否,单从她们以死抗争这一点上,足可见宫女们寂寞凄清的痛苦和向往自由生活的迫切了。 

  
      奶婆、医婆和稳婆是我国古代例外能进入皇宫的民间妇女。由于她们所担负的特殊使命,她们不仅能领取丰厚的俸禄,得到宫廷的赏赐,甚至免除其家终身劳役,还可以因为有恩于帝后而享尽荣华富贵。 

   
   
  10楼 主题:奶婆 [回复] [树状] 
   
  这个娃是我的 
   
  账户充值|更换服饰 
   
   
  发表时间: 2006-09-06 07:05:43 <点数:169> 
   
   
   
    奶婆,亦称奶妈或乳母,是专门提供奶水的哺乳期妇女。宫中大部分奶婆是哺养皇子皇孙的,这在上古时代就有了。《礼记·内则篇》规定:天子、诸侯、大夫之子有资格可请奶婆,士之子必须由妻自己喂养。宫廷中的后妃,出于礼法规范,一般都知礼遵法,夙娴礼训,讲究母仪德容,处处肃穆严谨。因此,在幼小的皇子皇孙眼里,母亲都是可敬而不可亲的。相反,对宫廷中哺育自己的奶婆,则随和喜乐,亲昵异常。因此,不少皇子在登基继位后,仍念念不忘儿时喂乳之恩。奶婆被封、被赏,死后得以厚葬的屡见不鲜。也有一部分奶婆是把乳汁供给皇帝的,因此,宫廷选奶婆时,条件很苛严,在年龄、相貌、身体健康、乳汁浓淡和色泽等方面都有限制和规定,并且,一旦入选,其服饰饮食就得听从宫中安排。 

  
      明代的奶婆又叫奶口,都选养在东安门外稍北的礼仪房中,以备内廷宣召,俗称“奶子府”。由宫中提督司礼监太监管其事。每季选奶口四十名,蓄养于内,称为“坐季奶口”;再另选八十名,仅仅注册其籍,仍令她们住在自己家里,称为“点卯奶口”。如果“坐季奶口”中有人因故不能入宫供乳,就由“点卯奶口”中替补。当时,在选奶婆时,博求军民家有夫之妇,年龄要求在十五岁到二十岁之间,丈夫子女健全,容貌端正,并生子仅三个月的哺乳期妇女,然后,由宫廷中的稳婆一个一个验看,选出没有隐疾的合适奶婆,入“奶子府”候选。每个奶口每天供给八合米和四两肉。每当遇到宫中宣取奶口时,就命她们梳高髻,穿新衣裳,按宫中规定的装扮入宫。 

  
      由于宫廷奶婆被封受赏,荣华富贵,常令民间妇女羡慕不已。有的奶婆及其家族即使触犯了法规,也常常会因为于皇帝有哺乳之恩而幸免。 
  
      西汉武帝的奶婆在宫外曾有过犯法之事,本应重罚治罪,但武帝念其哺育之恩赦免了她。 
  
      东汉安帝曾封奶婆王氏为“野王君”。灵帝封奶婆赵娆为“平氏君”。唐中宗封奶婆于氏为“平恩郡夫人”。西汉武帝晚年时,立钩弋夫人所生之子弗陵为太子,但武帝看钩弋夫人年轻,又恐将来皇帝幼小,形成女王专政,就赐死钩弋夫人,即“立子必先杀其母”。母后赐死,却给奶婆尊宠的机会,朝廷既无太后,便把奶婆奉为“保太后”或“皇太后”,使宫廷奶婆的地位高至极点。 

  
      (二)稳婆 
  
      明代蒋一葵的《长安客话》中说:“就收生婆中预选名籍在宫以待内庭召用,如选女则用以辨别妍媸可否,如选奶口则用等第乳汁厚薄隐疾有无,名曰稳婆。” 
  
      由此可见,宫廷中的稳婆有三个职责:第一,稳婆与收生婆是相通的,稳婆可以充当收生婆。 
  
      第二,验看宫廷所选美女,“以辨妍媸可否”。这实际上是对入选宫女作裸体检查。这种检查不同于现代医生对女子进行的全身检查,其目的不是为了查验女子生理是否健康和正常,而是查验是否处女,其标准是“不痔不疡”。 

  
      东晋时人著的《汉宫春色》中,记载了汉惠帝张皇后入选以前的情况,其中有这么一段:“汉沿秦制,每纳后妃,必遣女官知相法者,入女闺闼审视。秋八月,诏鸣雌侯许负,至宣平侯第。许负者,河内老媪,以善相封侯者也。负引嫣至密室,为之沐浴……” 

  
      在详细记载了许负对张嫣身体各部分的检查后,结果是“肥瘠合度,不痔不疡”,密呈太后与惠帝。 
  
      此外,在明代人所著的《杂事秘辛》中,亦有记载汉桓帝时,梁莹选后以前被稳婆吴检查的事。身体的各个部位,都以恰当的形容词表明检查结果:“芳气喷袭,肌理腻洁,拊不留手,规前方后,筑指刻玉,胸乳菽发……血足荣肤,肤足饰肉,肉足昌骨,长短合度。自颠至底七尺一寸,肩广一尺六寸,臀视肩广减三寸,自肩至指,长各二尺七寸,指去掌四寸。俏十足萌削也。髀至足长三尺二寸。足长八寸,胫跗丰研,底平指敛……不痔不疡,无黑子疮陷及口鼻腋私足诸过。”(这里的尺寸是指汉尺,汉尺较小) 

  
      可见,稳婆查验之具体细致。 
  
      至少在秦代,宫廷中已经有稳婆了。稳婆对待选女子进行裸体检查已成为皇帝婚姻中一个必经的过程。发展到宋元明清,由于贞操观念的加剧,凡入选宫女要由稳婆进行体检,查验是否处女,因此,稳婆在皇宫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特别是一部分女子把能否入宫进帝王之家,取得皇帝宠幸,享受荣华富贵作为最高奋斗目标,而在她们的进身过程中,稳婆起着把关的作用。因为稳婆在对入选女子裸体检查时,是不会有人监督的,呈报该女子的身体状况,全凭稳婆一句话。因此,在宫女们的眼中,稳婆是万万不可得罪的,她们只会竭力奉承巴结稳婆。而一旦入宫女子升为妃嫔或帝后,她们也不会忘却稳婆的呈报之恩。 

  
      第三,稳婆对应召入宫的奶婆进行把关检查,一是检查奶婆有没有隐疾,或身体各部分有没有不符合担负帝皇奶妈条件的地方,比如体貌、体味等等,二是检查奶婆乳汁的色泽、厚薄,并依等第而定级别。稳婆在入选的奶婆中,经过仔细检查和比较,选出一人,然后给她改变发型,更换新衣,着宫妆入宫,以待喂养皇子、公主或帝王。因此,对于待选的哺乳妇女们来说,能否入宫为奶婆哺育王子王孙,日后被封、受赏,享受荣华富贵,同样要由稳婆把关,由此可见,宫廷中的稳婆的地位是何等特殊。 

   
   
  11楼 主题:医婆 [回复] [树状] 
   
  这个娃是我的 
   
  账户充值|更换服饰 
   
   
  发表时间: 2006-09-06 07:06:07 <点数:95> 
   
   
   
    我国古代宫廷中的医婆是御医的一种,即掌握一定医术技能的女医生。由于她们能治病救人,解除隐痛,特别是帝王后宫妃嫔成群,她们能医治男御医不便诊治的妇女隐疾,因此,皇家帝后妃嫔等对医婆是很器重的,其身份地位自然也颇为特殊。 

  
      西汉武帝时的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宫廷女医生,她少女时期,就找来医书专心自学,采集中草药替人治外伤,并且不辞艰辛,遍访民间郎中,拜师求教。几年下来,义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知识。 

  
      一次,义碰到一位病人,脸色苍白如纸,腹部膨胀如鼓,已经奄奄一息了。她立即取出银针,在穴位上扎了几下,又掏出一包药粉敷在病人的肚脐上,并用热毛巾复盖好,然后,为病人灌了药。不几天,病人的肚子竟瘪了下去,而且能下床活动了。于是,义神奇的医术不胫而走。汉武帝闻知此事,立即下诏征她进宫,授以“女侍医”的官职,专门为皇太后服务,并深受皇太后的器重,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宫廷医婆。 

  
      宋代名医郭敬仲的母亲冯氏,也是当时有名气的宫廷医婆。史书上记载,有一次,孟太后生病,御医久治无效,宋高宗急召冯氏入宫,冯氏只用一剂药就治好了孟太后的病。高宗大喜,立即封她为“安国夫人”。 

  
      明代,民间精通医术的妇女渐多,皇帝规定由衙门选取其中佼佼者,到司仪监御医处会选,选中的入官册,以备召用,许多民间女医都以此为荣。当时,医术精妙,颇有名气的医婆叫谈允贤,凡皇家眷属生病,羞于请男御医诊治的,都请谈允贤入宫医治。 

  
      宫廷医婆的身份地位和荣华富贵,也是十分令人羡慕的,但是,对于入宫的医婆,朝廷也要派专人经过一番严格的检查的。《明宫秘史》上记载,有一位姓彭的医婆,因为怕失去这一荣耀乡邻的美差,也贪恋宫廷丰厚的赏赐,她隐瞒了自己已怀孕的真情。后来,她将孩子产在便桶中溺死了。太后知道了这件事,就将彭氏鞭打出宫。不到一年,太后病死,宫中把此事归罪于彭氏,认为医婆怀孕入宫是凶祸的象征。此后,凡入宫的医婆,都要再三审验以后,才放入后宫行医。 

  
      奶婆、稳婆和医婆是中国古代女性中较为特殊的人物,也是深为妇女所羡慕的。其实,对奶婆来说,离开自己嗷嗷待哺的幼子,用自己的乳汁去喂养他人,而且,连饮食起居、服饰举止都必须按一定的规定执行,如有的奶婆被强迫天天吞食糖煮蹄膀等增加乳汁的食物等等,奶婆实际上已相等于一架产奶的机器,但是,优越的地位和丰厚的财物使得她们不但不以此为辱,反而争相入选。 

  
      慈禧太后也是宫女出身。她生于1835年,姓叶赫那拉氏,满族。咸丰元年(1851年)清宫选秀女时入选,次年5月进宫,5年后被封为懿贵妃。1861年咸丰皇帝病死,懿贵妃所生的皇子载淳继位,是为同治皇帝。这位年仅6岁的小皇帝尊咸丰帝皇后为慈安皇太后,尊自己的生母为慈禧皇太后,从此两太后垂帘听政,而实际由慈禧掌握大权。这位统治中国长达48年之久、在宫廷内外杀人无数的女人却非常喜欢观音菩萨的形象,这是她自扮观音的留影。陪伴她左右的是四格格和总管太监李莲英。 

   
  


                浏览次数:1126--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上篇文章廖伯康: 四川“三年大饥荒”,饿死一千二百五十万人.原四川省政协主席廖伯康的回忆录
----下篇文章陈明远 二十年代北京的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