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向我约稿
[首页] [关于本站] [新闻中心] [2022年6月郑光路《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我的相册] [留言板]


2022年6月郑光路《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拍案惊奇!郑光路精彩特稿[图片: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中)及夫人濑田裕子与郑光路合影]
文史长廊精品[左图:郑光路(左1)应邀拍电影时]
文革类老照片.美术作品链接[左图:郑光路当医生时和原珠海市市长梁广大(左)合影]
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现象研究专栏[图:郑光路(左1)与常演“皇帝”的张铁林先生(左3)]
郑光路巴蜀文化及历史类作品[篮球巨人穆铁柱和郑光路]
近50年当代史研究史料[左图:原国务院侨务办公厅负责人庄炎林(左)与郑光路合影]
[文革专栏]本网特色,翻页内容甚多![本栏图片:郑光路1966年在天安门]
评说成都、四川[图为著名学者魏明伦先生(右)与郑光路]
四川特色作家文章[左图为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先生(右)和郑光路]
历史往事揭秘专栏[左图为郑光路收藏的文革宣传画]
“社会评论”精品转载[左图为郑光路(左)与成都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刘学文]
中国近现代文学掠影[左图为张邦元(右)绝技童子功“隔山望月”与郑光路同摄]
中国知名文革史研究者精品专栏(!本网热烈推荐:链接严肃学术网站渤海大学网),极其丰富多彩!
中国历代文学研究专栏[老武术家王树田(中)郑光路(左1)刘绥滨(左2)市武协副秘书长王学贤(左3)]
!连载郑光路最新长篇力作《打工妹怪遇》欢迎阅读和书商、出版机构及影视改编合作!
网友交流专栏[郑光路作品讨论会上民革市文史委员会主任王大炜(右)作家白郎(中)和李克林教授(左)]
《川人大抗战》选载[成都媒体为《川人大抗战》举办座谈会后李克林、流沙河、王大炜、卢泽明等先生同摄]
巴蜀文化和掌故[海外作家与成都卢泽民、章夫、冉云飞、郑光路(1排左1)、白郎、蒋蓝等]
今年郑光路有影响的新作[左图上排右起:郑光路、郑蕴侠、副导演商欣。下排为导演刘子农及张国立、王姬等]
当今文学界之怪现状[文革结束郑光路(1排右1)考入大学与同学去安仁镇接受“阶级教育”]
转载网络精品[1987年郑光路(右1)与华西医大副院长张光儒博士(右2)在珠海工作时游澳门]
老成都掌故[左图为郑光路(右1)在青城山上清宫与道士练剑]
武侠文化[左图:右1郑光路,右2习云太教授(中国武术一级教授),右3刘绥滨,右4铸剑专家龙志成]
滑稽妙文选[人生如戏,图为郑光路(右1)1985年应邀参加影视剧拍摄时照片]
中国文学、史学与世界[图为法国学者大卫(左)和郑光路
巴蜀文化中的杰出人物[本栏图片说明:中国著名电影艺术家谢芳(中)、张目(右1)和郑光路合影]
四川及巴山蜀水人文[左图为郑光路(1排中)1985年与几个弟子同摄]
当今社会奇稀罕事、伤心事、可怕事[左图:郑光路舞禅仗习武照]
文史文学精品转载[图为1990年郑光路(后排右2白衣者)与众武术人士在少林寺参加武术拍摄]
郑光路欣赏的古典、文学、史学作品推荐[1986年郑光路(上排左3)参加武术表演赛后和四川武林好友摄]
阅之有益的史学方面学术文章[图为郑光路(中)当医师时在医院为病人作手术]
郑光路著《中国当代热点问题透视—中国气功武术探秘》选录
郑光路文革研究专著介绍[图为两本专著封面]
四川近、现、当代史研究史料参考[郑光路1987年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工作时照片]
文化与教育[图为郑光路练铁指功练武照]
体育武林前辈【左图:1984年时郑光路与李孟常师傅(右)。右图:郑光路与黄林派钟方汉师傅(右)】
郑光路巴蜀文化研究专著[郑光路与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郝勤教授]
隆重推荐作家原创精品[《武当》杂志主编刘洪耀(右)与郑光路]
过来人回忆文革历史[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当受苦知青时,点击图很瘦]
官方报刊资料(主要为文革时期)选登[本栏图为文革中的恐怖刑场]
知青问题研究[郑光路1970年当知青时艰难环境下仍自强练功“朝天蹬”]
名家杂谈精粹[郑光路(左1)与四川武术名家黄明生(左2)、李兴白(左3)1985年在电影剧组]
抗战文史[英勇殉国的饶国华中将之女饶毓秀(左1)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之子李克林(左2)与郑光路]
四川著名学者、作家岱峻专栏[作品充满空灵雅趣和智慧沉思。图为岱峻夫妻恬静生活]
四川著名特色学者、作家陈稻心专栏[图为陈稻心先生(左)与郑光路]
中国著名作家雁翼专栏[左图为中国著名老作家雁翼(左)与郑光路合影]
学术界百家争鸣[左图:四川曲艺界大师邹忠新(左)与郑光路在一次文艺会上]
武侠小说评弹[1986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肖应鹏(右3)在一次会上]
四川著名武术家(排名不分先后!)[郑光路(左1)与著名武术家王佑辅(左2)邹德发(左3)合影]
宗教文化与人生、文学[图为郑光路(左)与四川一高僧]
佛道、医学、养生文化[图为郑光路(左)与武友在山中古佛寺练武养生]
纪实历史、文学长篇[香港《明报》1987年刊登郑光路当医师搞科研时照片]
中国传统文化名篇[1987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全国地趟拳冠军陈刚(右3)]
门外诗歌谈[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下排右1)和红卫兵战友]
放眼世界专栏[红卫兵文革闯将]
免费网上书屋、实用网站[more翻页还多!]图为毛泽东与张玉凤
中国各地优秀作家陆续推出专栏
重要精华文章专栏![左图:中国民生真实的另一面“黑窑矿工”]


·写作范围:文史、文革史、抗战史研究,以及社会纪实文学作品(中国社会热点问题类纪实)
·姓名:中国独特题材文学网
·笔名:站长:郑光路
·电话:--
·手机:423648068@qq.com
·OICQ:--
·电子邮件:423648068@qq.com
·通讯地址:中国.四川省.
·邮政编码:--
--管理中心

  本站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刘致平:中国乡土建筑研究的拓荒者

作者: -上传日期:2007/5/27

   谢天开/文  

 
刘致平:中国乡土建筑研究的拓荒者
                                                                                 
                           
 
                                                        谢天开/文
 
A何处是家?流亡的中国第一代建筑学子
刘致平是1928年考取东北大学的,建筑系一班学生。他们那一代学子是如此的幸运,教授们全是后来中国建筑学界泰斗级的人物,其中不少也是他后来的良师益友:
建筑系主任是梁思成,教授有童?、陈植、林徽因、谭垣、蔡方荫等。其中梁、童、陈、林全是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
在做案头准备时笔者见过一老照片:1929年在东北大学新建教师住宅楼门前的合影,坐有梁思成、陈植……阳光灿烂笑容灿烂,一群刚好走出封建专制千年阴影的从海外学成归来的年青人正坐在上个世纪初的阳光里面。他们是背过四书五经,且喝了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洋墨水的青年教师。西服背心领带礼帽黑发亮光的分头,那是一种从内勃生出来的英气,使人明白什么为书生意气什么叫风流倜傥。
当时的中国设建筑系的大学仅有两所:南京中央大学,还有一所就是沈阳东北大学了。东大是少帅张学良主办的,他高薪礼聘专家学者执鞭。
人人握灵蛇之珠,家家抱荆山之玉,刘致平就在这样的名师导航下破浪于知识海洋。大师们各有千秋:
在修改学生作业时,陈植往往一挥而就,要求照画。童?只指明缺点,让学生自己修改。梁思成则是先了解学生意图,为学生改图并说明理由让人口服心服。
林徽因则是教授美术与专业英语。她是学者、诗人和作家。那样的时代那样的华年那样的女性,凡是上了她的课的人都有美好的回忆……
刘致平就受业诸位优秀老师门下,天纵英才,他的同窗无不称其为高材生。然而,这滋润的雨露阳光短暂得让种子还来不及萌芽。“九。一八”事变的阴霾阻断了刘致平他们的前程,东三省沦陷于一夜的炮声中。张学良少帅易帜后受蒋介石制约尚且不能报家仇国恨,刘致平们只得唱着我的家在《松花江上》,含着泪花告别了美丽丰肥的白山黑水。
 
已经是大三的刘致平随校逃亡关内,后在童?等的帮助下转入南京中央大学插班建筑系。1932年毕业,1933年流亡上海,被陈植、童?老师收留在华盖建筑设计事务所。因是流亡学生,工资仅20银元,刚够混口饭吃,但仰仗老师的关照算是有了栖身之处。那年头,家家都是朝不保夕啊!
1934年经中央大学建筑主任刘福泰介绍,刘致平到浙江省风景整理委员会任建筑师。1935年他在杭州与梁思成、林徽因相晤,经二位先生推荐,到北京加盟成为中国营造学社社员,并任法式助理。
炮火纷飞,东北之大竟放不下一张安静的课桌;流历失所,神州之广何处是刘致平的安身立命的地方?!以至在开国后刘致平在自己一本著作的序中还沉重回顾:“由民国以来及至解放前夕,我国时局是动荡不宁的,笔者也正是随着动荡的时局而东北西南地各处动荡着。”正应了诗圣杜甫的诗句:“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B艰难岁月,一位中国乡土建筑学家的爱国情怀
李庄,四川宜宾西19公里处在长江边的一座古镇,风光秀丽生活贫穷。刘致平是随中国营造学社在1941年迁到这里的,在此之前在抗战中,中国营造学社被迫南迁,一路颠簸到武汉、长沙、昆明……
他们一住就是五年,和中央博物馆、中央研究院、同济大学都挤在一块,那时的李庄很不平静。
“中国营造学社,中国私人兴办的,研究中国传统的营造学的学术研究团体……中国营造学社存在17年,为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作出重大贡献”(《中国大百科全书》)。创办者兼社长朱启钤先生,是清末民初高官后退隐专致力实业,尤其对中国建筑情有独钟,可以被视作中国建筑史学科的创始者。中国营造学社于1929年成立,至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停止工作。就这样一个学术团体在17年内几乎集合了中国建筑界的精英分子大部,就在那样艰苦卓绝的岁月中没有停止自己的学术事业,高扬中华文化大旗,顽强进行着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与田野考查,刘致平是这个阵营中的一员骁将。
1941年,在抵达中国营造学社于后方的大本营李庄后,刘致平就开始挈妻携女在四川广汉一带进行实地调查,搜集大量资料。他的座右铭之一是:“实物第一,文献第二。必须由实物来肯定一切,来总结理论。”这句话在和平年代是治学的严谨,而在战争年则是需要双倍地付出来践诺。后来他女儿刘进回忆说:当时日本人飞机经常轰炸中国内地,有段时间几乎每个晴天都能听到凄厉恐怖的警报声。当时成都地区的警报特点每回拉两次,第一次以重庆为预警表示日机入川,第二次是日机轰炸重庆,300公里外的成都地区接着电话就拉紧急警报。因此只要警报一响,在一片哭喊声中人们拿着家里的细软,扶老携幼,一起从城门洞往外蜂拥地挤,急奔向乡下疏散躲炸弹。记得一次涂着膏药疤的日本飞机在天上狼突鬼叫,我们正走乡间小路上,见路旁有一炸弹坑,下面已经蹲了三个人了,其中一人冲着我们喊:“你们也快跳下来,世界总不会有两个炸弹落在同一个地方!”我们刚跳下去,日机一个俯冲来,炸弹就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爆炸,溅起的泥土落了我们一身。就在这种情况下,先父带着对侵略者的满腔仇恨加紧工作。每次出城时,都必带上照相机、皮尺、笔记本等物而不间断乡土建筑的考查。那时,老乡无论贫富都对城里来的逃难者热情接待。这时先父往往递上名片请求主人让他看看整个住宅,甚至拍照测量。
这就是中国的第一代建筑学者,有着一颗伟大而朴实的爱国心,强烈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在那样的时代那样的环境中首先想到的工作而不是个人身家性命。这是一种为了事业为了学术的舍身饲虎的精神。
在李庄,女儿刘进记忆犹新的是那里的小油灯,它是由一个饭碗粗的竹筒做的。“一灯如豆 
”没有玻璃罩,稍离远一点就看不清楚字,靠近一点就“吱”一声将头发烧焦,当时戏称:“烫头发”。父亲刘致平就在这样的情景下,为同济大学编写讲义,写他的专著《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 
                                                                    
五十年后,与刘致平从未谋面的学生,可以称为私淑弟子的现西南交大建筑学院教授、乡土建筑研究专家季富政先生在一篇题目为《一位伟大爱国者的情怀??四川民居研究的开拓与奠基者刘致平》,文中曾这样深情地评述:一个东北人,怀着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在另一个战场展开民族精神与文化博大精深的砥砺,如战士搏杀,日夜兼程,废寝忘食,拼命磨砺民族精神之剑,其闪闪寒光令侵略者胆颤心惊。正是这批中华民族的脊梁以炎黄子孙的孝道,民族的责任与道义,用自己的专业开掘与发现,去向侵略者宣战,去昭示中华民族5000年来的辉煌历程以及她的不可亵渎,不可征服,这是刺向侵略者灵魂深处最犀利的锋芒,是最动摇侵略者精神堡垒的重锤……漫漫长夜,孤单人影,寝食草草,路途艰难,如果没有对祖国的拳拳之心,对民族文化海一般的眷恋深情,是不可能产生这般钢铁意志研究行为的……
季富政在缅怀时还特别忆及二战中苏联外交家莫洛托夫在对德宣战上的壮言:俄罗斯民族不可战胜,因为她们有苏里科夫、列宾、罗蒙诺索夫……联想到中国知识分子近代群体中产生了一批自由独立学术大家,不少盛年正遇上民族危难之时,他们奋然崛起,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他们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因为研究刘致平教授一生,最本质的问题是他对民族、祖国及其他的人民无限的忠诚和热爱。于外,此精神最令敌人胆颤;于内,可凝聚人心;于己,是一切工作的动力。
一颗种子在恶劣的条件下顽强的生长,在花溅泪鸟惊心的风雨中他正在成为中国建筑界的一棵松柏。1943年刘致平被聘为中国营造学社的研究员,在当时社中只两名研究员,另一位是梁思成。
C搭建学术上的精神家园,他是研究四川民居第一人                                                          
                
‘细雨成都路,微尘护落花。据门撑古树,绕屋噪栖鸦。’成都旧宅于门前常栽有一株泡桐树或黄桷树,粗而且大,往往叫人只见树,不见屋,更不见门洞儿。
??这是朱自清欣赏的成都诗。
茅盾称:成都??“民族形式”的大都会。
叶圣陶在《我与四川》一书中,有文专门欣赏成都的树与老房子。
文学家是以诗情画意的眼睛来看成都的,那是浪漫的又是随意的。而刘致平是以建筑学家的目光来衡量四川民居的,却是严谨的准确的也不乏诗意的。
统一、均衡、韵律、对比、对称;体量,空间尺度;平面分类;细部装修……刘致平运用摄影、绘图等手段第一次将四川民居科学地纳入建筑学家的研究视野。
他的跋涉是艰辛地默默无闻地,但又是诚实的严谨的。以致于他的私淑弟子季富政重走他的路时,都能够体味出先师的那份真诚与苦辛。季富政在五十年抵达自贡板仓坝时,在高速公路上一眼就瞥见刘致平在《四川民居》记述的房屋,特征明显,后又测量完全同书中记载的一致。季富政说起此事时完全被折服了:那才是老一代学者的风范。
蜀中丘陵间,晨起暮归时,朝晖夕阴里一抹光线柔和,烟霭之中庙宇祠堂巍峨,粉墙黛瓦温馨,屋脊涌动如鱼风火墙壁立似峰,树影憧憧人影憧憧,世间万物开始生动鲜活起来,遥闻鸡犬之声,远远望去是喧闹中的一派大静谧……刘致平陶醉其中锺情于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他开始于此搭建他在学术上的精神家园。
成都的双栅子朱宅、东城根街刘宅、文庙后街颜宅……都有他的身影;广汉、彭山、夹江、乐山、荣县……都有他的足迹;刘致平在上世纪四十年初就开始对四川民居进行艰苦卓绝地调查研究,涉及数十县、市场;200多所住宅,其中测绘60多所,工作量之大,在当时抗日战争环境中应是何等的艰辛何等的顽强。
“架梁或担(汉蓉),抬担或过担(李庄),过梁(昆明),梁(工程做法[清工部刊]),梁或?(宋营造法式[李仲明著]),梁(营造法源[姚补云著张至刚补])备注:滇称檩作梁,李庄至成都常称梁作担)”这一建筑释名摘自刘致平的《四川住宅建筑》中的建筑名词对照表。一位外乡人仅仅是在建筑名称方言称谓上下的功夫,都足以让今天的学人肃然起敬。
他的专著《四川民居》出版也是几经风雨,本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杀青,送审时发现图片中民居墙壁上有国民党徽标与抗日标语而被搁置,一搁便是三十年,可惜啊!再出版时刘致平许多风格奔放潇洒的倍受梁思成赞赏的手绘插图与老图片已经佚失。另外他具有开创性的《广汉县志。城建》部分手稿也全部佚失,一说是在台湾、一说去了山东,还有一说仍留存四川广汉,谁有幸访得定是珍宝。
“巴山夜雨涨秋池”这是刘致平当年在其著作中研讨四川气候时引用的唐诗,而今只要研究四川民居,不管你是谁都要“却话巴山夜雨时”,谈起刘致平先生当年所遭历的风风雨雨。 

D独辟蹊径,他在学术上独树一帜。
  中国工程院士吴良镛教授指出:“刘致平先生是对中国建筑类型作系统研究的拓荒者。此项工作在抗日战争中即以开始,如对四川民居、成都伊斯兰清真寺等研究。”
  世界著名学者,英国李约瑟教授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上也赞扬刘致平先生的成就。        
建筑欣赏是审美的最大部分,建筑是人类文明的载体。其中居住建筑更是被称为“有生命的建筑”。云南丽江、江南周庄、安徽婺源还有当下四川推出的“十大古镇之旅”,还有无数有关中国古镇介绍手册都是导游的这一部分。但不仅仅是这一部分,实际上建筑是全方位的信息体系:建筑科学的、民族的、民俗的、文学的、美学的、心理学的……比如于今年的中秋节夜在成都春熙路展出的室外雕塑“如歌岁月”:一扇雕花门被做成了一张古琴。怀旧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秋夜风瑟瑟,有人拔动那装置性雕塑上的琴弦,老房子就是这样常常叩响我们的心弦……
 
刘致平是站在文化的高度研究乡土建筑的。上世纪四十年代四川土匪横行,道路泥泞,交通不便,一个异乡客操着浓浓东北口音在进行田野调查,在一个面积相当于法国的省份艰辛地探寻着。同时他又是在研究“老百姓的空间”,有别于宫殿、寝陵等官式建筑??资料或多或少为档案保存,制式或简或繁有法式可依。刘致平的研究方向是另辟蹊径,面临道路荆棘丛生,本身资料匮乏参考资料也匮乏,而他却将工作干得有声有色。这就得益于他的学识,功力,方法的正确与态度的勇毅了。荀子云:“?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以致他的后继者在研究其学问时反复恭颂到:“学问之周密缜严还将昭示后人而难以逾越”“刘先生超前了,且一超便入科学的整体认识方法论”。
 
刘致平研究四川民居,一开始就以叩问川人从何处而来作为思考轴心,然后展开建筑的发生和发展宏大思维场面。凡涉及历史、礼俗、民族、人的流动迁徙、历代宅制、政权更迭等等,无不动静结合。动则靠双脚遍访民间;静则博览群书,上下求索,融通为一,落脚于人的根本。结论性地指出“四川盆地住宅建筑在清初年由于闽、粤、湘、鄂、赣、黔、陕等处移民入川的结果,它的式样和内容更加丰富及多样化了”。“与他省他处住宅相比较则绝然有特殊风貌”。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李白)。刘致平对川中的环境与建筑的关系叙述别开生面,让人耳目一新,如读优美散文:“西川一带是川中最富庶的地方,在岷山沿岸,山峦起伏,清流荥回,风景很是佳妙。在这种美丽殷庶的环境里很容易有优美的建筑出现。”这天人合一天人对应的环境美学论,使人感到在其笔端深入浅出地叙述中汨汨淌着一股学者的飘逸文风。
 
乐山:“农村住宅多三五错落在田野里,草顶木构架很经济,布置多三合头、四合头、猪圈牛栏、碾房草堆等置在屋外,很有乡村风味。”经济、适用、美观,这是很专业很有层次的抒情性陈述。
宜宾李庄:“颇觉乡居景物的优美,山野村居或三五家或十数百家,连聚错落着,它的外围常种竹丛,溪水也很多,所以有点江南风味。” ……
拜读刘致平的建筑专著如尝陈年老窖亦如品雨前新茗,在醇和之中有酣畅淋漓的通泰。
“僭纵逾制”说是刘致平概括出来的四川作为区域文化现象的由来与发展的建筑经典之论。山高皇帝远,四川人生性灰谐幽默调侃而不拘成礼在建筑上也时常超越本分:
成都“南府街周道台府”??“平时家人出入可由廊金柱间的侧门出入,这种做法有的叫抱厅,这是成都住宅的特产。”
成都“棉花街卓宰相府”??“这间架确是较比一般的住宅高大而近宗祠制度,很有点廊庙森严的感觉” ……
时隔五十余年的今天,西南交大季富政教授通过对巴蜀民居几十年的研究后,在应《华中建筑》高介华主编之约的论文中说:四川先辈移民来自四面八方,川话言语不南不北为之西南官话;川剧是集南腔北调之大成;川菜更是在酸甜苦咸中突出麻辣烫的特色;这些文化现象的深层次上无不与四川民居建筑文化上同理同构。在刘致平提出“僭纵逾制”说之前,还没发现有人将建筑作为文化,系统地与其它文化形态相互统筹兼述,看成是巴蜀文化予以深层揭示。在中国现代建筑的开始阶段,更在特定年代社会,尚无人有机会像刘先生一样对川中民居倾注了那样多的热情与精力。”
刘致平曾说:“文不贵多,当有益于天下!”他在中国建筑学研究方面是贡献重大的:
测绘杭州六和塔并做修复设计;协助梁思成绘制《清工部工程做法》补图并撰写文字说明;协助梁思成编辑《中国建筑设计参考图辑》共10辑等等。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建筑设计参考图集》、《云南一颗印》、《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中国伊斯兰教建筑》等等。
刘致平印证了他的抱负,他的事业流芳百世他的成果惠泽后学……
 
       
 
 
 
 


 
 
    
 
 
 
 
 
 
 
 
 
 
 
   
 
 
 
    
 
 
 
                         刘致平:中国乡土建筑研究的拓荒者
                                                                                 
                           
 
                                                        谢天开/文
 
A何处是家?流亡的中国第一代建筑学子
刘致平是1928年考取东北大学的,建筑系一班学生。他们那一代学子是如此的幸运,教授们全是后来中国建筑学界泰斗级的人物,其中不少也是他后来的良师益友:
建筑系主任是梁思成,教授有童?、陈植、林徽因、谭垣、蔡方荫等。其中梁、童、陈、林全是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
在做案头准备时笔者见过一老照片:1929年在东北大学新建教师住宅楼门前的合影,坐有梁思成、陈植……阳光灿烂笑容灿烂,一群刚好走出封建专制千年阴影的从海外学成归来的年青人正坐在上个世纪初的阳光里面。他们是背过四书五经,且喝了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洋墨水的青年教师。西服背心领带礼帽黑发亮光的分头,那是一种从内勃生出来的英气,使人明白什么为书生意气什么叫风流倜傥。
当时的中国设建筑系的大学仅有两所:南京中央大学,还有一所就是沈阳东北大学了。东大是少帅张学良主办的,他高薪礼聘专家学者执鞭。
人人握灵蛇之珠,家家抱荆山之玉,刘致平就在这样的名师导航下破浪于知识海洋。大师们各有千秋:
在修改学生作业时,陈植往往一挥而就,要求照画。童?只指明缺点,让学生自己修改。梁思成则是先了解学生意图,为学生改图并说明理由让人口服心服。
林徽因则是教授美术与专业英语。她是学者、诗人和作家。那样的时代那样的华年那样的女性,凡是上了她的课的人都有美好的回忆……
刘致平就受业诸位优秀老师门下,天纵英才,他的同窗无不称其为高材生。然而,这滋润的雨露阳光短暂得让种子还来不及萌芽。“九。一八”事变的阴霾阻断了刘致平他们的前程,东三省沦陷于一夜的炮声中。张学良少帅易帜后受蒋介石制约尚且不能报家仇国恨,刘致平们只得唱着我的家在《松花江上》,含着泪花告别了美丽丰肥的白山黑水。
 
已经是大三的刘致平随校逃亡关内,后在童?等的帮助下转入南京中央大学插班建筑系。1932年毕业,1933年流亡上海,被陈植、童?老师收留在华盖建筑设计事务所。因是流亡学生,工资仅20银元,刚够混口饭吃,但仰仗老师的关照算是有了栖身之处。那年头,家家都是朝不保夕啊!
1934年经中央大学建筑主任刘福泰介绍,刘致平到浙江省风景整理委员会任建筑师。1935年他在杭州与梁思成、林徽因相晤,经二位先生推荐,到北京加盟成为中国营造学社社员,并任法式助理。
炮火纷飞,东北之大竟放不下一张安静的课桌;流历失所,神州之广何处是刘致平的安身立命的地方?!以至在开国后刘致平在自己一本著作的序中还沉重回顾:“由民国以来及至解放前夕,我国时局是动荡不宁的,笔者也正是随着动荡的时局而东北西南地各处动荡着。”正应了诗圣杜甫的诗句:“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B艰难岁月,一位中国乡土建筑学家的爱国情怀
李庄,四川宜宾西19公里处在长江边的一座古镇,风光秀丽生活贫穷。刘致平是随中国营造学社在1941年迁到这里的,在此之前在抗战中,中国营造学社被迫南迁,一路颠簸到武汉、长沙、昆明……
他们一住就是五年,和中央博物馆、中央研究院、同济大学都挤在一块,那时的李庄很不平静。
“中国营造学社,中国私人兴办的,研究中国传统的营造学的学术研究团体……中国营造学社存在17年,为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作出重大贡献”(《中国大百科全书》)。创办者兼社长朱启钤先生,是清末民初高官后退隐专致力实业,尤其对中国建筑情有独钟,可以被视作中国建筑史学科的创始者。中国营造学社于1929年成立,至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停止工作。就这样一个学术团体在17年内几乎集合了中国建筑界的精英分子大部,就在那样艰苦卓绝的岁月中没有停止自己的学术事业,高扬中华文化大旗,顽强进行着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与田野考查,刘致平是这个阵营中的一员骁将。
1941年,在抵达中国营造学社于后方的大本营李庄后,刘致平就开始挈妻携女在四川广汉一带进行实地调查,搜集大量资料。他的座右铭之一是:“实物第一,文献第二。必须由实物来肯定一切,来总结理论。”这句话在和平年代是治学的严谨,而在战争年则是需要双倍地付出来践诺。后来他女儿刘进回忆说:当时日本人飞机经常轰炸中国内地,有段时间几乎每个晴天都能听到凄厉恐怖的警报声。当时成都地区的警报特点每回拉两次,第一次以重庆为预警表示日机入川,第二次是日机轰炸重庆,300公里外的成都地区接着电话就拉紧急警报。因此只要警报一响,在一片哭喊声中人们拿着家里的细软,扶老携幼,一起从城门洞往外蜂拥地挤,急奔向乡下疏散躲炸弹。记得一次涂着膏药疤的日本飞机在天上狼突鬼叫,我们正走乡间小路上,见路旁有一炸弹坑,下面已经蹲了三个人了,其中一人冲着我们喊:“你们也快跳下来,世界总不会有两个炸弹落在同一个地方!”我们刚跳下去,日机一个俯冲来,炸弹就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爆炸,溅起的泥土落了我们一身。就在这种情况下,先父带着对侵略者的满腔仇恨加紧工作。每次出城时,都必带上照相机、皮尺、笔记本等物而不间断乡土建筑的考查。那时,老乡无论贫富都对城里来的逃难者热情接待。这时先父往往递上名片请求主人让他看看整个住宅,甚至拍照测量。
这就是中国的第一代建筑学者,有着一颗伟大而朴实的爱国心,强烈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在那样的时代那样的环境中首先想到的工作而不是个人身家性命。这是一种为了事业为了学术的舍身饲虎的精神。
在李庄,女儿刘进记忆犹新的是那里的小油灯,它是由一个饭碗粗的竹筒做的。“一灯如豆 
”没有玻璃罩,稍离远一点就看不清楚字,靠近一点就“吱”一声将头发烧焦,当时戏称:“烫头发”。父亲刘致平就在这样的情景下,为同济大学编写讲义,写他的专著《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 
                                                                    
五十年后,与刘致平从未谋面的学生,可以称为私淑弟子的现西南交大建筑学院教授、乡土建筑研究专家季富政先生在一篇题目为《一位伟大爱国者的情怀??四川民居研究的开拓与奠基者刘致平》,文中曾这样深情地评述:一个东北人,怀着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在另一个战场展开民族精神与文化博大精深的砥砺,如战士搏杀,日夜兼程,废寝忘食,拼命磨砺民族精神之剑,其闪闪寒光令侵略者胆颤心惊。正是这批中华民族的脊梁以炎黄子孙的孝道,民族的责任与道义,用自己的专业开掘与发现,去向侵略者宣战,去昭示中华民族5000年来的辉煌历程以及她的不可亵渎,不可征服,这是刺向侵略者灵魂深处最犀利的锋芒,是最动摇侵略者精神堡垒的重锤……漫漫长夜,孤单人影,寝食草草,路途艰难,如果没有对祖国的拳拳之心,对民族文化海一般的眷恋深情,是不可能产生这般钢铁意志研究行为的……
季富政在缅怀时还特别忆及二战中苏联外交家莫洛托夫在对德宣战上的壮言:俄罗斯民族不可战胜,因为她们有苏里科夫、列宾、罗蒙诺索夫……联想到中国知识分子近代群体中产生了一批自由独立学术大家,不少盛年正遇上民族危难之时,他们奋然崛起,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他们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因为研究刘致平教授一生,最本质的问题是他对民族、祖国及其他的人民无限的忠诚和热爱。于外,此精神最令敌人胆颤;于内,可凝聚人心;于己,是一切工作的动力。
一颗种子在恶劣的条件下顽强的生长,在花溅泪鸟惊心的风雨中他正在成为中国建筑界的一棵松柏。1943年刘致平被聘为中国营造学社的研究员,在当时社中只两名研究员,另一位是梁思成。
C搭建学术上的精神家园,他是研究四川民居第一人                                                          
                
‘细雨成都路,微尘护落花。据门撑古树,绕屋噪栖鸦。’成都旧宅于门前常栽有一株泡桐树或黄桷树,粗而且大,往往叫人只见树,不见屋,更不见门洞儿。
??这是朱自清欣赏的成都诗。
茅盾称:成都??“民族形式”的大都会。
叶圣陶在《我与四川》一书中,有文专门欣赏成都的树与老房子。
文学家是以诗情画意的眼睛来看成都的,那是浪漫的又是随意的。而刘致平是以建筑学家的目光来衡量四川民居的,却是严谨的准确的也不乏诗意的。
统一、均衡、韵律、对比、对称;体量,空间尺度;平面分类;细部装修……刘致平运用摄影、绘图等手段第一次将四川民居科学地纳入建筑学家的研究视野。
他的跋涉是艰辛地默默无闻地,但又是诚实的严谨的。以致于他的私淑弟子季富政重走他的路时,都能够体味出先师的那份真诚与苦辛。季富政在五十年抵达自贡板仓坝时,在高速公路上一眼就瞥见刘致平在《四川民居》记述的房屋,特征明显,后又测量完全同书中记载的一致。季富政说起此事时完全被折服了:那才是老一代学者的风范。
蜀中丘陵间,晨起暮归时,朝晖夕阴里一抹光线柔和,烟霭之中庙宇祠堂巍峨,粉墙黛瓦温馨,屋脊涌动如鱼风火墙壁立似峰,树影憧憧人影憧憧,世间万物开始生动鲜活起来,遥闻鸡犬之声,远远望去是喧闹中的一派大静谧……刘致平陶醉其中锺情于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他开始于此搭建他在学术上的精神家园。
成都的双栅子朱宅、东城根街刘宅、文庙后街颜宅……都有他的身影;广汉、彭山、夹江、乐山、荣县……都有他的足迹;刘致平在上世纪四十年初就开始对四川民居进行艰苦卓绝地调查研究,涉及数十县、市场;200多所住宅,其中测绘60多所,工作量之大,在当时抗日战争环境中应是何等的艰辛何等的顽强。
“架梁或担(汉蓉),抬担或过担(李庄),过梁(昆明),梁(工程做法[清工部刊]),梁或?(宋营造法式[李仲明著]),梁(营造法源[姚补云著张至刚补])备注:滇称檩作梁,李庄至成都常称梁作担)”这一建筑释名摘自刘致平的《四川住宅建筑》中的建筑名词对照表。一位外乡人仅仅是在建筑名称方言称谓上下的功夫,都足以让今天的学人肃然起敬。
他的专著《四川民居》出版也是几经风雨,本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杀青,送审时发现图片中民居墙壁上有国民党徽标与抗日标语而被搁置,一搁便是三十年,可惜啊!再出版时刘致平许多风格奔放潇洒的倍受梁思成赞赏的手绘插图与老图片已经佚失。另外他具有开创性的《广汉县志。城建》部分手稿也全部佚失,一说是在台湾、一说去了山东,还有一说仍留存四川广汉,谁有幸访得定是珍宝。
“巴山夜雨涨秋池”这是刘致平当年在其著作中研讨四川气候时引用的唐诗,而今只要研究四川民居,不管你是谁都要“却话巴山夜雨时”,谈起刘致平先生当年所遭历的风风雨雨。 

D独辟蹊径,他在学术上独树一帜。
  中国工程院士吴良镛教授指出:“刘致平先生是对中国建筑类型作系统研究的拓荒者。此项工作在抗日战争中即以开始,如对四川民居、成都伊斯兰清真寺等研究。”
  世界著名学者,英国李约瑟教授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上也赞扬刘致平先生的成就。        
建筑欣赏是审美的最大部分,建筑是人类文明的载体。其中居住建筑更是被称为“有生命的建筑”。云南丽江、江南周庄、安徽婺源还有当下四川推出的“十大古镇之旅”,还有无数有关中国古镇介绍手册都是导游的这一部分。但不仅仅是这一部分,实际上建筑是全方位的信息体系:建筑科学的、民族的、民俗的、文学的、美学的、心理学的……比如于今年的中秋节夜在成都春熙路展出的室外雕塑“如歌岁月”:一扇雕花门被做成了一张古琴。怀旧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秋夜风瑟瑟,有人拔动那装置性雕塑上的琴弦,老房子就是这样常常叩响我们的心弦……
 
刘致平是站在文化的高度研究乡土建筑的。上世纪四十年代四川土匪横行,道路泥泞,交通不便,一个异乡客操着浓浓东北口音在进行田野调查,在一个面积相当于法国的省份艰辛地探寻着。同时他又是在研究“老百姓的空间”,有别于宫殿、寝陵等官式建筑??资料或多或少为档案保存,制式或简或繁有法式可依。刘致平的研究方向是另辟蹊径,面临道路荆棘丛生,本身资料匮乏参考资料也匮乏,而他却将工作干得有声有色。这就得益于他的学识,功力,方法的正确与态度的勇毅了。荀子云:“?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以致他的后继者在研究其学问时反复恭颂到:“学问之周密缜严还将昭示后人而难以逾越”“刘先生超前了,且一超便入科学的整体认识方法论”。
 
刘致平研究四川民居,一开始就以叩问川人从何处而来作为思考轴心,然后展开建筑的发生和发展宏大思维场面。凡涉及历史、礼俗、民族、人的流动迁徙、历代宅制、政权更迭等等,无不动静结合。动则靠双脚遍访民间;静则博览群书,上下求索,融通为一,落脚于人的根本。结论性地指出“四川盆地住宅建筑在清初年由于闽、粤、湘、鄂、赣、黔、陕等处移民入川的结果,它的式样和内容更加丰富及多样化了”。“与他省他处住宅相比较则绝然有特殊风貌”。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李白)。刘致平对川中的环境与建筑的关系叙述别开生面,让人耳目一新,如读优美散文:“西川一带是川中最富庶的地方,在岷山沿岸,山峦起伏,清流荥回,风景很是佳妙。在这种美丽殷庶的环境里很容易有优美的建筑出现。”这天人合一天人对应的环境美学论,使人感到在其笔端深入浅出地叙述中汨汨淌着一股学者的飘逸文风。
 
乐山:“农村住宅多三五错落在田野里,草顶木构架很经济,布置多三合头、四合头、猪圈牛栏、碾房草堆等置在屋外,很有乡村风味。”经济、适用、美观,这是很专业很有层次的抒情性陈述。
宜宾李庄:“颇觉乡居景物的优美,山野村居或三五家或十数百家,连聚错落着,它的外围常种竹丛,溪水也很多,所以有点江南风味。” ……
拜读刘致平的建筑专著如尝陈年老窖亦如品雨前新茗,在醇和之中有酣畅淋漓的通泰。
“僭纵逾制”说是刘致平概括出来的四川作为区域文化现象的由来与发展的建筑经典之论。山高皇帝远,四川人生性灰谐幽默调侃而不拘成礼在建筑上也时常超越本分:
成都“南府街周道台府”??“平时家人出入可由廊金柱间的侧门出入,这种做法有的叫抱厅,这是成都住宅的特产。”
成都“棉花街卓宰相府”??“这间架确是较比一般的住宅高大而近宗祠制度,很有点廊庙森严的感觉” ……
时隔五十余年的今天,西南交大季富政教授通过对巴蜀民居几十年的研究后,在应《华中建筑》高介华主编之约的论文中说:四川先辈移民来自四面八方,川话言语不南不北为之西南官话;川剧是集南腔北调之大成;川菜更是在酸甜苦咸中突出麻辣烫的特色;这些文化现象的深层次上无不与四川民居建筑文化上同理同构。在刘致平提出“僭纵逾制”说之前,还没发现有人将建筑作为文化,系统地与其它文化形态相互统筹兼述,看成是巴蜀文化予以深层揭示。在中国现代建筑的开始阶段,更在特定年代社会,尚无人有机会像刘先生一样对川中民居倾注了那样多的热情与精力。”
刘致平曾说:“文不贵多,当有益于天下!”他在中国建筑学研究方面是贡献重大的:
测绘杭州六和塔并做修复设计;协助梁思成绘制《清工部工程做法》补图并撰写文字说明;协助梁思成编辑《中国建筑设计参考图辑》共10辑等等。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建筑设计参考图集》、《云南一颗印》、《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中国伊斯兰教建筑》等等。
刘致平印证了他的抱负,他的事业流芳百世他的成果惠泽后学……
 
       
 
 
 
 


 
 
    
 
 
 
 
 
 
 
 
 
 
 
   
 
 
 
    
 
 
 
- 作者: 纸帆船 2005年01月4日, 星期二 16:28  回复(0) |  引用(0) 
 刘致平:中国乡土建筑研究的拓荒者 
                         刘致平:中国乡土建筑研究的拓荒者
                                                                                 
                           
 
                                                        谢天开/文
 
A何处是家?流亡的中国第一代建筑学子
刘致平是1928年考取东北大学的,建筑系一班学生。他们那一代学子是如此的幸运,教授们全是后来中国建筑学界泰斗级的人物,其中不少也是他后来的良师益友:
建筑系主任是梁思成,教授有童?、陈植、林徽因、谭垣、蔡方荫等。其中梁、童、陈、林全是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
在做案头准备时笔者见过一老照片:1929年在东北大学新建教师住宅楼门前的合影,坐有梁思成、陈植……阳光灿烂笑容灿烂,一群刚好走出封建专制千年阴影的从海外学成归来的年青人正坐在上个世纪初的阳光里面。他们是背过四书五经,且喝了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洋墨水的青年教师。西服背心领带礼帽黑发亮光的分头,那是一种从内勃生出来的英气,使人明白什么为书生意气什么叫风流倜傥。
当时的中国设建筑系的大学仅有两所:南京中央大学,还有一所就是沈阳东北大学了。东大是少帅张学良主办的,他高薪礼聘专家学者执鞭。
人人握灵蛇之珠,家家抱荆山之玉,刘致平就在这样的名师导航下破浪于知识海洋。大师们各有千秋:
在修改学生作业时,陈植往往一挥而就,要求照画。童?只指明缺点,让学生自己修改。梁思成则是先了解学生意图,为学生改图并说明理由让人口服心服。
林徽因则是教授美术与专业英语。她是学者、诗人和作家。那样的时代那样的华年那样的女性,凡是上了她的课的人都有美好的回忆……
刘致平就受业诸位优秀老师门下,天纵英才,他的同窗无不称其为高材生。然而,这滋润的雨露阳光短暂得让种子还来不及萌芽。“九。一八”事变的阴霾阻断了刘致平他们的前程,东三省沦陷于一夜的炮声中。张学良少帅易帜后受蒋介石制约尚且不能报家仇国恨,刘致平们只得唱着我的家在《松花江上》,含着泪花告别了美丽丰肥的白山黑水。
 
已经是大三的刘致平随校逃亡关内,后在童?等的帮助下转入南京中央大学插班建筑系。1932年毕业,1933年流亡上海,被陈植、童?老师收留在华盖建筑设计事务所。因是流亡学生,工资仅20银元,刚够混口饭吃,但仰仗老师的关照算是有了栖身之处。那年头,家家都是朝不保夕啊!
1934年经中央大学建筑主任刘福泰介绍,刘致平到浙江省风景整理委员会任建筑师。1935年他在杭州与梁思成、林徽因相晤,经二位先生推荐,到北京加盟成为中国营造学社社员,并任法式助理。
炮火纷飞,东北之大竟放不下一张安静的课桌;流历失所,神州之广何处是刘致平的安身立命的地方?!以至在开国后刘致平在自己一本著作的序中还沉重回顾:“由民国以来及至解放前夕,我国时局是动荡不宁的,笔者也正是随着动荡的时局而东北西南地各处动荡着。”正应了诗圣杜甫的诗句:“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B艰难岁月,一位中国乡土建筑学家的爱国情怀
李庄,四川宜宾西19公里处在长江边的一座古镇,风光秀丽生活贫穷。刘致平是随中国营造学社在1941年迁到这里的,在此之前在抗战中,中国营造学社被迫南迁,一路颠簸到武汉、长沙、昆明……
他们一住就是五年,和中央博物馆、中央研究院、同济大学都挤在一块,那时的李庄很不平静。
“中国营造学社,中国私人兴办的,研究中国传统的营造学的学术研究团体……中国营造学社存在17年,为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作出重大贡献”(《中国大百科全书》)。创办者兼社长朱启钤先生,是清末民初高官后退隐专致力实业,尤其对中国建筑情有独钟,可以被视作中国建筑史学科的创始者。中国营造学社于1929年成立,至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停止工作。就这样一个学术团体在17年内几乎集合了中国建筑界的精英分子大部,就在那样艰苦卓绝的岁月中没有停止自己的学术事业,高扬中华文化大旗,顽强进行着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与田野考查,刘致平是这个阵营中的一员骁将。
1941年,在抵达中国营造学社于后方的大本营李庄后,刘致平就开始挈妻携女在四川广汉一带进行实地调查,搜集大量资料。他的座右铭之一是:“实物第一,文献第二。必须由实物来肯定一切,来总结理论。”这句话在和平年代是治学的严谨,而在战争年则是需要双倍地付出来践诺。后来他女儿刘进回忆说:当时日本人飞机经常轰炸中国内地,有段时间几乎每个晴天都能听到凄厉恐怖的警报声。当时成都地区的警报特点每回拉两次,第一次以重庆为预警表示日机入川,第二次是日机轰炸重庆,300公里外的成都地区接着电话就拉紧急警报。因此只要警报一响,在一片哭喊声中人们拿着家里的细软,扶老携幼,一起从城门洞往外蜂拥地挤,急奔向乡下疏散躲炸弹。记得一次涂着膏药疤的日本飞机在天上狼突鬼叫,我们正走乡间小路上,见路旁有一炸弹坑,下面已经蹲了三个人了,其中一人冲着我们喊:“你们也快跳下来,世界总不会有两个炸弹落在同一个地方!”我们刚跳下去,日机一个俯冲来,炸弹就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爆炸,溅起的泥土落了我们一身。就在这种情况下,先父带着对侵略者的满腔仇恨加紧工作。每次出城时,都必带上照相机、皮尺、笔记本等物而不间断乡土建筑的考查。那时,老乡无论贫富都对城里来的逃难者热情接待。这时先父往往递上名片请求主人让他看看整个住宅,甚至拍照测量。
这就是中国的第一代建筑学者,有着一颗伟大而朴实的爱国心,强烈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在那样的时代那样的环境中首先想到的工作而不是个人身家性命。这是一种为了事业为了学术的舍身饲虎的精神。
在李庄,女儿刘进记忆犹新的是那里的小油灯,它是由一个饭碗粗的竹筒做的。“一灯如豆 
”没有玻璃罩,稍离远一点就看不清楚字,靠近一点就“吱”一声将头发烧焦,当时戏称:“烫头发”。父亲刘致平就在这样的情景下,为同济大学编写讲义,写他的专著《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 
                                                                    
五十年后,与刘致平从未谋面的学生,可以称为私淑弟子的现西南交大建筑学院教授、乡土建筑研究专家季富政先生在一篇题目为《一位伟大爱国者的情怀??四川民居研究的开拓与奠基者刘致平》,文中曾这样深情地评述:一个东北人,怀着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在另一个战场展开民族精神与文化博大精深的砥砺,如战士搏杀,日夜兼程,废寝忘食,拼命磨砺民族精神之剑,其闪闪寒光令侵略者胆颤心惊。正是这批中华民族的脊梁以炎黄子孙的孝道,民族的责任与道义,用自己的专业开掘与发现,去向侵略者宣战,去昭示中华民族5000年来的辉煌历程以及她的不可亵渎,不可征服,这是刺向侵略者灵魂深处最犀利的锋芒,是最动摇侵略者精神堡垒的重锤……漫漫长夜,孤单人影,寝食草草,路途艰难,如果没有对祖国的拳拳之心,对民族文化海一般的眷恋深情,是不可能产生这般钢铁意志研究行为的……
季富政在缅怀时还特别忆及二战中苏联外交家莫洛托夫在对德宣战上的壮言:俄罗斯民族不可战胜,因为她们有苏里科夫、列宾、罗蒙诺索夫……联想到中国知识分子近代群体中产生了一批自由独立学术大家,不少盛年正遇上民族危难之时,他们奋然崛起,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他们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因为研究刘致平教授一生,最本质的问题是他对民族、祖国及其他的人民无限的忠诚和热爱。于外,此精神最令敌人胆颤;于内,可凝聚人心;于己,是一切工作的动力。
一颗种子在恶劣的条件下顽强的生长,在花溅泪鸟惊心的风雨中他正在成为中国建筑界的一棵松柏。1943年刘致平被聘为中国营造学社的研究员,在当时社中只两名研究员,另一位是梁思成。
C搭建学术上的精神家园,他是研究四川民居第一人                                                          
                
‘细雨成都路,微尘护落花。据门撑古树,绕屋噪栖鸦。’成都旧宅于门前常栽有一株泡桐树或黄桷树,粗而且大,往往叫人只见树,不见屋,更不见门洞儿。
??这是朱自清欣赏的成都诗。
茅盾称:成都??“民族形式”的大都会。
叶圣陶在《我与四川》一书中,有文专门欣赏成都的树与老房子。
文学家是以诗情画意的眼睛来看成都的,那是浪漫的又是随意的。而刘致平是以建筑学家的目光来衡量四川民居的,却是严谨的准确的也不乏诗意的。
统一、均衡、韵律、对比、对称;体量,空间尺度;平面分类;细部装修……刘致平运用摄影、绘图等手段第一次将四川民居科学地纳入建筑学家的研究视野。
他的跋涉是艰辛地默默无闻地,但又是诚实的严谨的。以致于他的私淑弟子季富政重走他的路时,都能够体味出先师的那份真诚与苦辛。季富政在五十年抵达自贡板仓坝时,在高速公路上一眼就瞥见刘致平在《四川民居》记述的房屋,特征明显,后又测量完全同书中记载的一致。季富政说起此事时完全被折服了:那才是老一代学者的风范。
蜀中丘陵间,晨起暮归时,朝晖夕阴里一抹光线柔和,烟霭之中庙宇祠堂巍峨,粉墙黛瓦温馨,屋脊涌动如鱼风火墙壁立似峰,树影憧憧人影憧憧,世间万物开始生动鲜活起来,遥闻鸡犬之声,远远望去是喧闹中的一派大静谧……刘致平陶醉其中锺情于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他开始于此搭建他在学术上的精神家园。
成都的双栅子朱宅、东城根街刘宅、文庙后街颜宅……都有他的身影;广汉、彭山、夹江、乐山、荣县……都有他的足迹;刘致平在上世纪四十年初就开始对四川民居进行艰苦卓绝地调查研究,涉及数十县、市场;200多所住宅,其中测绘60多所,工作量之大,在当时抗日战争环境中应是何等的艰辛何等的顽强。
“架梁或担(汉蓉),抬担或过担(李庄),过梁(昆明),梁(工程做法[清工部刊]),梁或?(宋营造法式[李仲明著]),梁(营造法源[姚补云著张至刚补])备注:滇称檩作梁,李庄至成都常称梁作担)”这一建筑释名摘自刘致平的《四川住宅建筑》中的建筑名词对照表。一位外乡人仅仅是在建筑名称方言称谓上下的功夫,都足以让今天的学人肃然起敬。
他的专著《四川民居》出版也是几经风雨,本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杀青,送审时发现图片中民居墙壁上有国民党徽标与抗日标语而被搁置,一搁便是三十年,可惜啊!再出版时刘致平许多风格奔放潇洒的倍受梁思成赞赏的手绘插图与老图片已经佚失。另外他具有开创性的《广汉县志。城建》部分手稿也全部佚失,一说是在台湾、一说去了山东,还有一说仍留存四川广汉,谁有幸访得定是珍宝。
“巴山夜雨涨秋池”这是刘致平当年在其著作中研讨四川气候时引用的唐诗,而今只要研究四川民居,不管你是谁都要“却话巴山夜雨时”,谈起刘致平先生当年所遭历的风风雨雨。 

D独辟蹊径,他在学术上独树一帜。
  中国工程院士吴良镛教授指出:“刘致平先生是对中国建筑类型作系统研究的拓荒者。此项工作在抗日战争中即以开始,如对四川民居、成都伊斯兰清真寺等研究。”
  世界著名学者,英国李约瑟教授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上也赞扬刘致平先生的成就。        
建筑欣赏是审美的最大部分,建筑是人类文明的载体。其中居住建筑更是被称为“有生命的建筑”。云南丽江、江南周庄、安徽婺源还有当下四川推出的“十大古镇之旅”,还有无数有关中国古镇介绍手册都是导游的这一部分。但不仅仅是这一部分,实际上建筑是全方位的信息体系:建筑科学的、民族的、民俗的、文学的、美学的、心理学的……比如于今年的中秋节夜在成都春熙路展出的室外雕塑“如歌岁月”:一扇雕花门被做成了一张古琴。怀旧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秋夜风瑟瑟,有人拔动那装置性雕塑上的琴弦,老房子就是这样常常叩响我们的心弦……
 
刘致平是站在文化的高度研究乡土建筑的。上世纪四十年代四川土匪横行,道路泥泞,交通不便,一个异乡客操着浓浓东北口音在进行田野调查,在一个面积相当于法国的省份艰辛地探寻着。同时他又是在研究“老百姓的空间”,有别于宫殿、寝陵等官式建筑??资料或多或少为档案保存,制式或简或繁有法式可依。刘致平的研究方向是另辟蹊径,面临道路荆棘丛生,本身资料匮乏参考资料也匮乏,而他却将工作干得有声有色。这就得益于他的学识,功力,方法的正确与态度的勇毅了。荀子云:“?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以致他的后继者在研究其学问时反复恭颂到:“学问之周密缜严还将昭示后人而难以逾越”“刘先生超前了,且一超便入科学的整体认识方法论”。
 
刘致平研究四川民居,一开始就以叩问川人从何处而来作为思考轴心,然后展开建筑的发生和发展宏大思维场面。凡涉及历史、礼俗、民族、人的流动迁徙、历代宅制、政权更迭等等,无不动静结合。动则靠双脚遍访民间;静则博览群书,上下求索,融通为一,落脚于人的根本。结论性地指出“四川盆地住宅建筑在清初年由于闽、粤、湘、鄂、赣、黔、陕等处移民入川的结果,它的式样和内容更加丰富及多样化了”。“与他省他处住宅相比较则绝然有特殊风貌”。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李白)。刘致平对川中的环境与建筑的关系叙述别开生面,让人耳目一新,如读优美散文:“西川一带是川中最富庶的地方,在岷山沿岸,山峦起伏,清流荥回,风景很是佳妙。在这种美丽殷庶的环境里很容易有优美的建筑出现。”这天人合一天人对应的环境美学论,使人感到在其笔端深入浅出地叙述中汨汨淌着一股学者的飘逸文风。
 
乐山:“农村住宅多三五错落在田野里,草顶木构架很经济,布置多三合头、四合头、猪圈牛栏、碾房草堆等置在屋外,很有乡村风味。”经济、适用、美观,这是很专业很有层次的抒情性陈述。
宜宾李庄:“颇觉乡居景物的优美,山野村居或三五家或十数百家,连聚错落着,它的外围常种竹丛,溪水也很多,所以有点江南风味。” ……
拜读刘致平的建筑专著如尝陈年老窖亦如品雨前新茗,在醇和之中有酣畅淋漓的通泰。
“僭纵逾制”说是刘致平概括出来的四川作为区域文化现象的由来与发展的建筑经典之论。山高皇帝远,四川人生性灰谐幽默调侃而不拘成礼在建筑上也时常超越本分:
成都“南府街周道台府”??“平时家人出入可由廊金柱间的侧门出入,这种做法有的叫抱厅,这是成都住宅的特产。”
成都“棉花街卓宰相府”??“这间架确是较比一般的住宅高大而近宗祠制度,很有点廊庙森严的感觉” ……
时隔五十余年的今天,西南交大季富政教授通过对巴蜀民居几十年的研究后,在应《华中建筑》高介华主编之约的论文中说:四川先辈移民来自四面八方,川话言语不南不北为之西南官话;川剧是集南腔北调之大成;川菜更是在酸甜苦咸中突出麻辣烫的特色;这些文化现象的深层次上无不与四川民居建筑文化上同理同构。在刘致平提出“僭纵逾制”说之前,还没发现有人将建筑作为文化,系统地与其它文化形态相互统筹兼述,看成是巴蜀文化予以深层揭示。在中国现代建筑的开始阶段,更在特定年代社会,尚无人有机会像刘先生一样对川中民居倾注了那样多的热情与精力。”
刘致平曾说:“文不贵多,当有益于天下!”他在中国建筑学研究方面是贡献重大的:
测绘杭州六和塔并做修复设计;协助梁思成绘制《清工部工程做法》补图并撰写文字说明;协助梁思成编辑《中国建筑设计参考图辑》共10辑等等。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建筑设计参考图集》、《云南一颗印》、《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中国伊斯兰教建筑》等等。
刘致平印证了他的抱负,他的事业流芳百世他的成果惠泽后学……
 
       
 
 
 
 


 
 
    
 
 
 
 
<S

                浏览次数:979--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上篇文章卢玲:美女裸身相逐--中国古代宫女生活探谜
----下篇文章《中共党史大事年表》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十年》部份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