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作范围:文史、文革史、抗战史研究,以及社会纪实文学作品(中国社会热点问题类纪实)
·姓名:中国独特题材文学网
·笔名:站长:郑光路
·电话:--
·手机:423648068@qq.com
·OICQ:--
·电子邮件:423648068@qq.com
·通讯地址:中国.四川省.
·邮政编码:--
--管理中心
|
|
 |
|
本站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
|
|
|
谭平:明清四川籍人才的归类分析
谭平《明清四川籍人才的归类分析》(成都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2003-11-17 16:38:44 “明清四川籍人才”的入选范围。1993年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四川历史 辞典》(省社科院历史所所长贾大泉主编、省内外从事四川历史研究的学者 集体编写。笔者为其中撰稿者之一)上的出生于四川的所有明清二朝的人才 。个别人物有少量时间跨过1911年,但其重要活动发生在这之前,因此不影 响其入选。 (二)本文人才定义。在一生中有所作为对当时历史发生过一定 积极影响的人,包括少数在历史上既发生过正面影响也发生过负面影响的人 。(个别有争议的起义、社会动乱、叛乱人物、贪黩官员排除在外) (三)按上述范围与定义总计。明代64人,清代57人,共121人 。四位出生在四川的达赖喇嘛(包括达赖七世、九世、十世、十一世:理塘 2名,邓柯1名,乾宁1名)计入总数,但因其特殊的产生办法不进入下面的 分析。 (四)依产生人数多少给出生地排序。 1、成都11人;2、合州(今合川 )7人;南充7人;3、遂宁6人;4、嘉定(今乐山)5人;宜宾5人;5、新都 4人;广安4人;巴县4人;叙永4人;6、罗江、内江、富顺、荣县、丹棱各3 人;什邡、开县、江津、青神、潼川(今三台)、双流、金堂、忠州(今忠 县)、安岳各2人。眉州(今眉山)、盐山、渠县、江安、南部、剑州(今 剑阁)、射洪、绵竹、天全、崇庆、岳池、铜梁、井研、长寿、夔州(今奉 节)、西充、宣汉、松潘、涪州(今涪陵)、长宁、新津、资州(今资中) 、大竹、达州、永川、保宁(今阆中)、兴文各1人。 总计明代的64人(包括女性3人)中,进士45人,贡士1人,举人3人。无科 举出身的人中,女性3人。其余为武职、非正统学术的学者、医、僧和明初 明末乱世中之人物。总计清代53人(女性2位)、(4位达赖未列入)中,进 士15人(加上李调元之弟李鼎元、李骥元——合称“罗江三李”),举人10 人;而清末的人物7人是赴日本留学生,5人在新式学堂(包括尊经书院)毕 业或肄业;捐纳2人;嗣父职、积军功而成名者7人;其他7人。显然,两个 朝代的人才出身差别明显。 (五)对明朝影响最大的人物。政治家:蹇义、杨廷和、江渊、 陈以勤陈于陛父子(在全国范围内终明一代唯一父子皆为宰相者,且皆为贤 相)、赵贞吉,都是对当时历史有重大影响的宰相级人物。文人学者:杨慎 (升庵,明代四川唯一状元)、任瀚(与唐顺之、王慎中齐名的嘉靖八才子 之一)、晏铎(景泰十才子之一)、黄辉(诗及书法与董其昌齐名)、黄娥 (杨慎妻,人品博学皆一流),皆当时的一流人物。军事将领:杨文岳(崇 祯兵部右侍郎,总督保定、山东、河北军务)、何卿(镇守松潘20余年,屡 破地方动乱势力)、余子俊(明中叶北部边防的主要负责人)、张佳胤、侯 良柱(明末有一定影响的将领)、秦良玉(明末女将军)。最具传奇色彩的 人物是“蜀中花木兰”韩娥(明保宁人。元末大乱,女扮男装混迹民间。继 而被驱入伍,转战七年,人莫知其处女。后从军征云南还,遇其叔父,始赎 归成都。) (六)对清朝影响最大的人物。政治家:张鹏翮(康熙时以治河 闻名的“贤相”)、周煌(乾隆朝重要大臣)。文人学者:李调元(大学问 家、大藏书家)、周煌(《文献通考》馆纂修、《四库全书》总阅)、骆成 骧(清代四川唯一状元。一生主要从事教育、培养人才、清廉自守)、唐甄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黄吉安(清末剧作极富的川剧、曲艺大师)。改 革派、革命家:刘光第(“戊戌六君子”之一)、邹容、罗纶(保路运动领 袖之一)、彭家珍、喻培伦、蒲殿俊(保路运动首领之一、温和派)。军事 家:杨自唐(土司出生、康雍时西川名将)、杨遇春(清后期有大功之名将 )、罗思举(嘉道时名将,乡勇出身,其军队号“罗家军”,曾捐资数十万 扩建城北慈悲庵、易名为“文殊院”)、岳钟琪(康雍乾三朝“武臣巨擘” 、清代儒将)、岳钟璜(钟琪弟、军功卓著)、周瑛(康雍时平叛名将)、 谢朝恩(鸦片战争时镇海总兵,1841年与英军作战中壮烈殉国)。实业家: 樊孔周(1884年起开始在成都经商办实业,后成四川近代工商巨子,1917年 被四川军阀枪杀。) (七)明清时期,四川多同籍、父子、兄弟联袂成为同一领域风云人物者。 统计有:明代的杨廷和杨升庵父子(政治家);陈以勤陈于陛父 子(皆宰相,终明之世仅此一对);“嘉定四谏”(明嘉靖时期四位因正直 敢言遭贬谪之谏官:安磐、程启充、彭汝实、徐文华,皆嘉定人);黄珂黄 娥父女。清代:清后期“合川四俊”(丁树诚、彭耀卿、戴光、张森楷,分 别以经、文、赋、史闻名);岳钟琪岳钟璜兄弟;“丹棱三彭”(彭肇洙彭 端淑彭遵泗三兄弟,雍乾时人,皆进士,以文知名于当时);“罗江三李” (李调元李鼎元李骥元三兄弟,乾隆时并以才气诗文著名。)按:“新繁三 费”《四川历史辞典》只收了费密,本文亦未将另外“二费”列入121人的 名单中。 (八)明清两代相比四川人才的类型既有共性也有个性。 先看共性:1、 学术和文学艺术方面人才多。这与四川长期文教兴盛、物产丰绕、社会安定 、巴蜀文化底蕴深厚及其滋养、四川在明帝国中相对远离政治角逐中心有直 接的因果关系。相对而言明朝更突出,原因之一是从朱椿(明太祖朱元璋第 十一子,容止都雅、学识渊博,在蜀中扶植学术、尊养文士,号称以礼教守 西陲的“蜀秀才”、深受明太祖和明成祖喜爱的第一代蜀王)开始的历代蜀 王对四川文教的良好影响。2、四川人才多鲠介忠直、个性鲜明,不论在朝 还是野居,多忠诚为国忠心为民之士。3、女性在不可能参加科举、受到比 男性多得多的限制的背景下,要想在历史上留下美名极其困难,而明清四川 历史上涌现了五位女性人才,且几乎每人的生平都让人过目难忘:“蜀中花 木兰”韩娥;为命途多艰长期被流放的丈夫杨慎操持家务数十年,青衣布袱 葬夫从而感动世宗复慎原官,工诗文,博学多识的黄娥;经历了明末战火洗 礼,驰骋疆场丝毫不让须眉,且能善终的女将军秦良玉;功夫高强,面对清 末恶政聚众起义,直扑四川总督府,打得腐败政府胆战心惊的廖九妹(被信 徒拥为“廖观音”);心灵手巧,辛勤劳作,给后人留下美味佳肴的陈麻婆 。四川的重男轻女比较其它省区而言较轻(比如,溺杀女婴这种恶俗表现较 少——嘉庆《成都县志》记:“溺女之风最为恶习,唯川省民人,无论贫富, 生女必举,此习俗之美者。”),四川的妇女在生产生活中的选择较多,加 之她们一贯勤劳勇敢,涌现出较多的人才也在情理之中。4、除两朝以为官 生涯为主的政治家、军事家多兼学者文士外,还有一批主要生活在野而潜心 于著述或文教从而在历史上同样留下美名的学者,据统计至少有17人。这显 示明清四川人才普遍将文化教育学术视为自己的根本价值追求与人生寄托, 摆脱了功利的束缚,这是明清四川地域文化中最宝贵的财富与传统之一,也 是明清四川人才最重要的养分之一。 这17人是:(1)杨学可:新都人,明初宿儒、学者。朱椿敬事之,赐田于 驷马桥,号“清风先生”。有《明氏实录》等著作。(2)破山明:大竹人 ,明清之际高僧,能诗善画,与当时高官、文人友善。(3)余成勋:青神 人,虽正德进士,然为官甚短,“大礼议”忤帝意,被杖还家,著述山中40 余年。与杨慎关系密切。(4)杨慎:新都人,虽状元,然为官仅13年,而 后36年生活于被贬谪地及民间;明代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为第一。(5 )黄娥(遂宁人,杨慎妻。事迹见前叙)。(6)熊过:明富顺人,虽进士 ,仅任祠察郎中,因事被贬,回川为民。著有《周易象旨》、《春秋明志录 》等。(7)俞正己:明岳池人,曾任地方教谕,历算学家,三次上疏纠正 朝廷星占之失。为权右所扼。(8)王英明:明开县人,万历举人,无为官 记载,精研历算,著有《历体略》,其说与西法相吻合。(9)柳申锡:明 潼川人,著有《先天》、《太极》、《三易图说》。自成一家之说。(10) 苟廷诏:明华阳(今属成都)人,崇祯举人,生活于明末清初,著有《蜀国 春秋》18卷及诗文集。(11)唐甄:达州人,举人,为官甚短,明末清初著 名思想家。历30年而著《潜书》97篇,为中国思想史之力作。(12)费密: 明新繁人,官员之子,1644年避张献忠窜西域,伤足至跛。晚年究心性之学 ,著述30余种。(13)张宗法:清什邡人,生活于康乾时期,耕读传家,勤 奋力学,书法家、农学家。其著作《三农记》驰名中外,临终嘱咐此书刊行 ,重在经国济世,万不能作谋取厚利之资。以布衣参编《什邡县志》。另有 《正情说》一书。(14)王光甸:清什邡人,主要活动在乾隆时期,著名儒 医和医学家,著有《寒疫合编》、《半憨医案》,均中医学力作。(15)钟 祖芬:清江津人,同治6年举县学第一,因厌时文而落选。设馆授徒20余年 ,博通经史,工诗文,尤长于对联。为人刚正不阿。(16)朱山:清江安人 ,承家学长于诗词。后办报,参加过保路运动,最终从事教育。(17)陈彦 衡(1868——1933):宜宾人,早年随父移居北京。喜好音律,工书善画, 光绪年间从梅雨田习胡琴,遂成名家,有“胡琴圣手”之称。晚年以教戏为 生。
作者:半斤不倒 回复日期:2004-12-9 20:38:21 我靠,还真是,我老家居然没有一个!!
作者:贱客刘二少 回复日期:2004-12-9 21:12:32 风水不好!
作者:蟆颐仙客 回复日期:2004-12-9 21:17:34 作为眉山人,我想说的是,既然把明朝眉州的余子俊(眉州青神人)算进去了,那为什么不把明朝眉山最著名的万安万阁老算进去? 不错,万安有人说他是奸相,但他在明宪宗时权倾天下,实在是明朝一个相当有名的人物。而且万安喜欢扶植家乡的后进,也是对四川文化有贡献的!
作者:蟆颐仙客 回复日期:2004-12-9 21:20:09 还有“丹棱三彭”(彭肇洙彭 端淑彭遵泗三兄弟,雍乾时人,皆进士,以文知名于当时 —————————————————— 问题很大哦,丹棱一直都是眉州的县,怎么三彭反倒不算在眉州里面?反倒说眉州才一个人才????
作者:蟆颐仙客 回复日期:2004-12-9 21:26:18 明朝眉州的万安还是很牛的: 万安,安循吉,眉州人。长身魁颜,眉目如刻画,外宽而深中。正统十三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 九年进礼部尚书。久之,改户部。十三年加太子少保,俄改文渊阁大学士。孝宗出閤,进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寻加太子太保。时彭时已殁,商辂以忤汪直去,在内阁者刘珝、刘吉。而安为首辅,与南人相党附;珝与尚书尹旻、王越又以北人为党,互相倾轧。然珝疏浅而安深鸷,故珝卒不能胜安。古 十八年,汪直宠衰,言官请罢西厂。帝不许。安具疏再言之,报可,中外颇以是称安。《文华大训》成,进太子太傅、华盖殿大学士。复进少傅、太子太师,再进少师。知 当是时,朝多秕政,四方灾伤日告。帝崇信道教,封金阙、玉阙真君为上帝,遣安祭于灵济宫。而李孜省、邓常恩方进用,安因彭华潜与结,藉以排异己。于是珝及王恕、马文升、秦纮、耿裕诸大臣相继被逐,而华遂由詹事迁吏部侍郎,入内阁。朝臣无敢与安牴牾者。知
作者:贱客刘二少 回复日期:2004-12-9 22:29:08 还有一批主要生活在野而潜心 于著述或文教从而在历史上同样留下美名的学者,据统计至少有17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万安自不算在其中,“丹棱三彭”不认识,大概也不符合上面的条件
接收邮件地址: 关 闭
|
|
|
浏览次数:1066--
 |
----上篇文章:邓经武 鲁迅与巴蜀文化
----下篇文章:历史述事.美女音乐家俞丽拿:周总理曾邀请我跳舞(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