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向我约稿
[首页] [关于本站] [新闻中心] [2022年6月郑光路《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我的相册] [留言板]


2022年6月郑光路《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拍案惊奇!郑光路精彩特稿[图片: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中)及夫人濑田裕子与郑光路合影]
文史长廊精品[左图:郑光路(左1)应邀拍电影时]
文革类老照片.美术作品链接[左图:郑光路当医生时和原珠海市市长梁广大(左)合影]
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现象研究专栏[图:郑光路(左1)与常演“皇帝”的张铁林先生(左3)]
郑光路巴蜀文化及历史类作品[篮球巨人穆铁柱和郑光路]
近50年当代史研究史料[左图:原国务院侨务办公厅负责人庄炎林(左)与郑光路合影]
[文革专栏]本网特色,翻页内容甚多![本栏图片:郑光路1966年在天安门]
评说成都、四川[图为著名学者魏明伦先生(右)与郑光路]
四川特色作家文章[左图为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先生(右)和郑光路]
历史往事揭秘专栏[左图为郑光路收藏的文革宣传画]
“社会评论”精品转载[左图为郑光路(左)与成都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刘学文]
中国近现代文学掠影[左图为张邦元(右)绝技童子功“隔山望月”与郑光路同摄]
中国知名文革史研究者精品专栏(!本网热烈推荐:链接严肃学术网站渤海大学网),极其丰富多彩!
中国历代文学研究专栏[老武术家王树田(中)郑光路(左1)刘绥滨(左2)市武协副秘书长王学贤(左3)]
!连载郑光路最新长篇力作《打工妹怪遇》欢迎阅读和书商、出版机构及影视改编合作!
网友交流专栏[郑光路作品讨论会上民革市文史委员会主任王大炜(右)作家白郎(中)和李克林教授(左)]
《川人大抗战》选载[成都媒体为《川人大抗战》举办座谈会后李克林、流沙河、王大炜、卢泽明等先生同摄]
巴蜀文化和掌故[海外作家与成都卢泽民、章夫、冉云飞、郑光路(1排左1)、白郎、蒋蓝等]
今年郑光路有影响的新作[左图上排右起:郑光路、郑蕴侠、副导演商欣。下排为导演刘子农及张国立、王姬等]
当今文学界之怪现状[文革结束郑光路(1排右1)考入大学与同学去安仁镇接受“阶级教育”]
转载网络精品[1987年郑光路(右1)与华西医大副院长张光儒博士(右2)在珠海工作时游澳门]
老成都掌故[左图为郑光路(右1)在青城山上清宫与道士练剑]
武侠文化[左图:右1郑光路,右2习云太教授(中国武术一级教授),右3刘绥滨,右4铸剑专家龙志成]
滑稽妙文选[人生如戏,图为郑光路(右1)1985年应邀参加影视剧拍摄时照片]
中国文学、史学与世界[图为法国学者大卫(左)和郑光路
巴蜀文化中的杰出人物[本栏图片说明:中国著名电影艺术家谢芳(中)、张目(右1)和郑光路合影]
四川及巴山蜀水人文[左图为郑光路(1排中)1985年与几个弟子同摄]
当今社会奇稀罕事、伤心事、可怕事[左图:郑光路舞禅仗习武照]
文史文学精品转载[图为1990年郑光路(后排右2白衣者)与众武术人士在少林寺参加武术拍摄]
郑光路欣赏的古典、文学、史学作品推荐[1986年郑光路(上排左3)参加武术表演赛后和四川武林好友摄]
阅之有益的史学方面学术文章[图为郑光路(中)当医师时在医院为病人作手术]
郑光路著《中国当代热点问题透视—中国气功武术探秘》选录
郑光路文革研究专著介绍[图为两本专著封面]
四川近、现、当代史研究史料参考[郑光路1987年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工作时照片]
文化与教育[图为郑光路练铁指功练武照]
体育武林前辈【左图:1984年时郑光路与李孟常师傅(右)。右图:郑光路与黄林派钟方汉师傅(右)】
郑光路巴蜀文化研究专著[郑光路与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郝勤教授]
隆重推荐作家原创精品[《武当》杂志主编刘洪耀(右)与郑光路]
过来人回忆文革历史[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当受苦知青时,点击图很瘦]
官方报刊资料(主要为文革时期)选登[本栏图为文革中的恐怖刑场]
知青问题研究[郑光路1970年当知青时艰难环境下仍自强练功“朝天蹬”]
名家杂谈精粹[郑光路(左1)与四川武术名家黄明生(左2)、李兴白(左3)1985年在电影剧组]
抗战文史[英勇殉国的饶国华中将之女饶毓秀(左1)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之子李克林(左2)与郑光路]
四川著名学者、作家岱峻专栏[作品充满空灵雅趣和智慧沉思。图为岱峻夫妻恬静生活]
四川著名特色学者、作家陈稻心专栏[图为陈稻心先生(左)与郑光路]
中国著名作家雁翼专栏[左图为中国著名老作家雁翼(左)与郑光路合影]
学术界百家争鸣[左图:四川曲艺界大师邹忠新(左)与郑光路在一次文艺会上]
武侠小说评弹[1986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肖应鹏(右3)在一次会上]
四川著名武术家(排名不分先后!)[郑光路(左1)与著名武术家王佑辅(左2)邹德发(左3)合影]
宗教文化与人生、文学[图为郑光路(左)与四川一高僧]
佛道、医学、养生文化[图为郑光路(左)与武友在山中古佛寺练武养生]
纪实历史、文学长篇[香港《明报》1987年刊登郑光路当医师搞科研时照片]
中国传统文化名篇[1987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全国地趟拳冠军陈刚(右3)]
门外诗歌谈[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下排右1)和红卫兵战友]
放眼世界专栏[红卫兵文革闯将]
免费网上书屋、实用网站[more翻页还多!]图为毛泽东与张玉凤
中国各地优秀作家陆续推出专栏
重要精华文章专栏![左图:中国民生真实的另一面“黑窑矿工”]


·写作范围:文史、文革史、抗战史研究,以及社会纪实文学作品(中国社会热点问题类纪实)
·姓名:中国独特题材文学网
·笔名:站长:郑光路
·电话:--
·手机:423648068@qq.com
·OICQ:--
·电子邮件:423648068@qq.com
·通讯地址:中国.四川省.
·邮政编码:--
--管理中心

  本站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马雪芹 历史时期黄河中游地区森林与草原的变迁

作者: -上传日期:2007/5/22

马雪芹

 历史时期黄河中游地区森林与草原的变迁   

      【原刊地名】银川
      【原刊期号】199906
      【原刊页号】80~85
      【分 类 号】K91
      【分 类 名】中国地理
      【复印期号】200003
      【 标 题 】历史时期黄河中游地区森林与草原的变迁
      【 作 者 】马雪芹
      【作者简介】马雪芹,江苏省徐州师范大学历史系 副教授 徐州 221009
      【内容提要】作者就历史时期黄河中游流域森林和草原植被从多到少乃至消失的变迁过程及原因,分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明清四个阶段展示给我们。目的在于使我们从中吸取教训,将保护环境、合理开发当做首要的大事。


      【 正 文 】


      本文所说的黄河中游地区,主要指从内蒙古自治区的托克托县到河南省郑州市的一段黄河流域,包括今陕西、山西两省的全部和内蒙古、甘肃、宁夏的部分地区。
      历史时期的黄河中游地区,除内蒙古西部和宁夏部分地区为荒漠地带外,其余均有森林草原覆盖。那时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河水流量大、池沼湖泊星罗棋布、绿色遍野、水草丰茂,是人类栖息的理想之地。然而数千年来,这种情况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的黄河中游地区降水量减少、气候干燥,河流枯竭、湖泊消失,土壤盐碱化和沙化程度加重。尤其是黄土高原地区更是沟壑遍地、梁峁林立,农业生产条件极为恶劣,往昔青山绿水的风貌难以再现。黄河中游地区自然环境的这种变化,主要是几千年来人类的生产活动和不合理的开发,使森林和草原植被大量减少以至消失的缘故,这确实是一个惨痛的教训。本文叙述历史时期黄河中游流域森林和草原植被变迁过程的目的,就在于使今日的人们和我们的子孙后代能从中吸取教训,把保护环境、合理开发当做首要的大事。下面以历史发展时间为序,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先秦时期
      这一时期,黄河中游地区森林植被的破坏,当以平原地区为主,这主要与当时的农业发展有关。因为在总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农田面积和森林面积总是互为消长的。森林植被完好,农业就无法发展;而一旦农业发展,就必然导致森林的破坏和减少。
      西周、春秋和战国时期,黄河中游地区的农业发展,主要在晋南的汾涑平原、太行山南的河内地区、陕西泾渭河下游的周原一带、河南伊洛河下游的伊洛平原等地,所以这些地方的森林首先受到破坏。
      晋南的汾涑河流域和太行山南的河内地区,为人类的早期活动之地,汾涑河流域为夏人居住地,河内地区为殷商都城,所以早在夏、商时期,这里的森林就遭到破坏。夏人和殷人的居室和宫殿,在建造时都需要大量的木材。夏人和殷人都重视农业,开垦土地当使森林面积减少。殷人嗜酒,尝为酒池肉林(注:《史记》,卷三《殷本纪》。),酿酒所需的黍为其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夏殷时期建造宫室和发展农业,当是森林破坏的开始。不过那时森林茂密,木材用量还不算很大,破坏的范围还是有限。春秋时期,这里属魏国疆域。魏文侯时,李悝变法,实行“尽地力之教”的政策,“以为地方百里,提封九万顷,除山林邑居三分去其一,为田六百万亩”(注:《汉书》,卷二十四上《食货志上》。)。也就是说,李悝的所谓“尽地力之教”就是要加大对土地的开发利用程度,使三分之二的土地都要得到开垦。而且规划得相当扎实,要求除了山地、泽薮和村落,其余的土地都要开垦。与此同时在太行山的河内地区,西门豹治理邺地陋习,兴修漳河水利,使漳河流域的农业大为发展(注:《史记》,卷一二六《滑稽列传》。)。经过李悝变法和西门豹治邺,汾涑平原和河内地区都成为魏国的粮食产地,魏国也因此而强大(注:《史记》,卷二十四上《食货志上》。)。可以推知,在魏国农业发展的同时,汾涑河流域和河内地区平原沃土上的森林和草原肯定是不复存在了。
      周原西起qiān@①河左岸,东濒漆水河,北倚岐山,南至渭河。原上森林、草原相间,是一个气候湿润、土肥水美之地。周人在这里定居以后,就对这里的林木进行砍伐和清理,他们砍伐枯树、死树,修剪灌木、小树,芟除河柳、@②树,剔除山桑、柘树,将柞树、yù@③树连根拔掉,辟地种田,使周原开始出现一片农业景观(注:《诗·大雅·皇矣》。)。但当时这里的森林很多,若干年之后,这里还是野鹿成群(注:《诗·小雅·吉日》。),野鸡栖息,树木葱茏(注:《诗·小雅·车桑》、《诗·大雅·生民》、《诗·小雅·正月》、《诗·大雅·桑柔》。),生态环境还相当良好。西周春秋时期,泾渭流域的关中平原地区,农业生产愈来愈发展,成为西周灭商重要的物质条件。农业规模扩大的结果当然是森林和草原植被的愈来愈少。战国时期,周原所在的关中平原为秦国的辖境。战国末年,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也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坏井田,开阡陌”(注:《汉书》,卷二十四上《食货志上》。),令民“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注:《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使之成为称霸诸侯的重要条件。发展农业必然要充分利用土地,在秦国统治时期,关中平原的土地得以大量开垦,其时这里的森林和草原植被当然会大量减少。
      豫西伊洛平原森林减少和消失,是从周公营建成周时开始的。平王东迁以后,这里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宫室的建筑需要大量的木材,粮食的消费需要大量土地,两者需要的结果,自然又是森林植被的大量被破坏。战国末年,洛阳周围的土地开垦已达到极限。当时著名的政治家苏秦曾说过,假如他能有洛阳近郊的良田二顷,宁可舍弃六国相印(注:《史记》,卷六十九《苏秦列传》。)。伊洛平原耕地之紧缺于此可见。耕地紧缺到这种程度,森林当然是不复存在了。
      这一时期,黄河中游平原地区的森林植被已经基本消失,但和以后的情况相比,这还仅仅是个开始。
      二、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这一时期,是黄河中游平原地区森林彻底消失、山地森林开始减少和消失的时期。先秦时期,平原地区的森林虽然已经大幅度减少,但遗留下来的也还不少。如西汉长安城周围的上林苑,方圆数百里之地,仍是树林茂密郁郁葱葱,为汉代皇帝优游狩猎之地。秦汉离宫别馆遍布关中,其所在之处也应是树木茂密之地。关中地区的竹林一向为人称道。伊洛河附近的一些涧、谷和黄河以北的河内地区,也还存在着很多树木,其中枣树和竹子最引人注目,著名的“竹林七贤”就隐居在那里。当然这些已不可能和先秦时期的森林相比,但至少可以说明,平原地区规模较大的林区还是为数不少的。
      秦汉两朝都建都关中,使这里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由于人口密集,粮食的需求量大为增加。那时秦汉两朝都是一边从关东转运粮食,一边千方百计在关中扩充土地,增加粮食的生产。早在战国末期,秦始皇就在关中开凿郑国渠,引泾河水灌溉农田,借以改良渭北的大片盐碱地。说明这时此地的土地已很紧张。以后土地开辟的范围越大,森林植被的面积就越小。可以说秦始皇时期的关中平原,是基本没有什么森林可言了。这一时期,建筑所用木材数量之多十分惊人,秦始皇先是建筑咸阳宫,以后每灭一国,即依照原来的宫室规模在咸阳原上重新建筑,使得“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阁复道周阁相属”,“令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1 
      年),又在渭河南面上林苑建造朝宫,“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后又发途刑万人,作阿房宫及骊山,遂使“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余”(注:《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这等大规模的宫殿建筑群,所需木材之多可以想见。其时关中木材已不敷用,开始采伐荆襄山区的大木(注:《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楚汉战争中,秦的建筑尽付兵火。西汉灭秦后,在长安另起炉灶,建造了千门万户、富丽堂皇的宫殿群,其时建造宫殿的木材、烧造秦砖汉瓦和浇铸金属器皿的薪炭都需要大量木材,平原地区的森林实在无法满足这种需要,致使近山的森林也遭到破坏。东汉时期,渭河上游陇右地区的森林已被严重破坏,这一方面是由于军事上的需要而大量砍伐,如光武帝建武八年(公元32年),来歙征伐隗嚣,曾以两千兵力伐山开道(注:《后汉书》卷十五《来歙传》。);另一方面和草原变为农业区有关。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局动荡,战乱不息,但对森林植被的破坏却不曾停止。函谷关以西曾有大片桃林,郁郁葱葱,一望无际,枝柯交叉,密不可分,军队马匹战车根本无法通过,被认为是关东、关西之间的要塞。十六国时期,这里已无桃树可言,成为军营驻地(注:《水经·河水注》。)。北魏征伐赫连勃勃时,“遣士卒于阴山伐木,大造攻具”(注:《魏书》,卷四上《世祖纪》。),使阴山山脉的森林也遭到破坏。北魏最初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其宫室住宅建筑所需之木当来自附近山区。其后又开垦黄河以北的土地,使今内蒙古的包头一带都成为农田,包头以南的黄河中游地区就更不用说了。道武帝天兴初年,制定京邑范围,将“东至代郡(今山西大同县),西至善无(今山西右玉县),南极阴馆(今山西代县西北),北尽参合(今山西阳高县东北)”的土地定为京畿之地,进行大规模的都城建设。对京畿之外的未开垦土地,则设置八部元帅进行监督,让老百姓尽量开垦,以此作为衡量官员政绩的标准(注:《魏书》,卷一一○《食货志》。)。这样大规模的土地开垦,对森林的影响肯定很大。后来北魏又迁都洛阳,在一片废墟上修建了金碧辉煌的宫殿、佛寺(注:《洛阳伽蓝记》。),所需木材数量惊人。这时伊洛平原附近的山上已无木材可取,所需木材皆来自吕梁山区(注:《周书》卷十五《王罴传》。)。北魏政府重视农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均田制,农业的发展,农田面积的扩大,当使辖境内的森林相应减少。北魏统治期间,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陕甘宁地区很多地方都成为著名的粮食产地,可知这些地方的森林又消失很多,但这时对山地森林的破坏和以后相比,还算不上十分严重。
      三、唐宋时期
      这一时期是山地森林受到严重破坏的时期。主要是为了建筑用材而不断扩大远程砍伐的范围所致。
      隋唐两个王朝都建都长安,此时汉代的宫殿已成废墟。先是隋朝在原汉长安的东南重新规划,修筑规模宏大、壮观瑰丽的宫殿及官廨、民宅、坊市、店铺等等,唐朝又在隋基础上进一步扩充,使之成为当时世界性都会,需要木材数量超过前代。同时,这两个王朝都以洛阳为东都,同样大兴土木,在北魏迁都后成为废墟的地面上搞和长安类似的建筑。这时平原地区和附近浅山地区的森林已完全消失,这些建筑所需要的木材就只好取之于远方深山了。隋唐政府建筑宫殿的木材来源,主要有以下几处:1.就近的终南山。最初是通过新开辟的义谷山道运送,后来又在长安城南开凿漕渠,引yù@④河水入城,然后在西市开挖水潭,贮存木材。天宝年间,又以京城薪炭不足,从西市至御苑开了一条阔八尺、深一丈的水渠运送柴薪(注:《唐两京城防考》卷四《漕渠》。)。贞元年间,刺史李西华在从蓝田至西乡的山上开辟道路七百余里,砍伐木材当为数不少(注:《新唐书》,卷三十七《地理志》。)。2.关中西部的岐山和陇山。武则天垂拱时期,就利用从宝鸡到咸阳的升原渠运送岐、陇两山的木材到长安(注:《新唐书》卷三十七《地理志》。原文为“垂拱初运岐、陇水入京城”。“水”当为“木”之误。)。3.吕梁山的岚州和内蒙古境内的胜州。岚州和胜州,都是出产木材的地方,因而一直是唐王朝的砍伐重点(注:《新唐书》,卷一六七《裴延龄传》。)。
      这一时期吕梁山森林面积的大量减少和消失,除人工砍伐外,大量饲养马匹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吕梁山的牧马史可追溯到秦汉时期,汉代的北地郡、西河郡和上郡都有牧师苑,养马数万匹。这三个郡的辖地包括了午岭、横山山脉和吕梁山西侧,这对该地的森林肯定是会有所影响的。唐代兵马苑的范围比汉代更大,位于吕梁山麓的静乐县楼烦镇,就是唐楼烦监所在地。横山山脉附近的银州和夏州也是重要的牧马地,其西南的岐山附近和陕西的bīn@⑤州,甘肃的泾州、平凉郡、天水郡、陇右郡、金城郡等直到青海以南的河曲一带,都是唐代的牧马地区。也就是说,唐代的养马之地遍及黄河中游地区,可以推知这里的森林植被必然受到很大的影响。
      宋代对森林的破坏程度比起唐代有过之而无不及,砍伐重点除秦岭、陇山外,还延伸到黄龙山一带。北宋初年以开封为都,都城所需的一切建筑均需取材于吕梁山。除了对唐代砍伐地岚州、胜州的继续砍伐外,范围还扩大到汾阴一带。和唐代不同的是,宋代不光政府砍伐,朝中的权贵们也纷纷派人到秦陇山区砍伐木材,私自贩卖,从中牟取暴利,宰相赵普即是其中之一(注:《宋史》,卷二五六《赵普传》。)。秦州夕阳镇的渭河南北,漫山遍野森林密布,是夏人的开采重地。宋初高防知秦州后,设立采造事务,辟地数百里,建筑堡寨,以渭河为界,北边为夏人砍伐之地,南面归秦州所有,成为军人砍伐的范围。高防特招募三百士卒,专职进行采伐,岁可得大木一万多根(注:《宋史》,卷二七○《高防传》。)。森林破坏的速度是十分迅速的。
      四、明清时期
      这一时期是黄土高原森林植被受到全面毁坏的时期,其原因仍是土地开垦、建筑用材和马匹畜牧。
      山西北部偏关之间的长城附近,山势高险,林木茂密,自明初就被视为北部边防的第二道屏障,可是仅仅百年左右,这道边防屏障就受到严重破坏。首先是北京的达官贵人、边境的驻军将士、本处的居民都纷纷进行采伐,每年贩运到北京的大木就不下一百多万株。很快,满山林木十去六七(注:《明经世文编》卷六十三,马文升《为禁伐边山林木以资保障事梳》。)。后来采伐的人更多,常常是“百家成群,千夫为邻,逐之不可,禁之不从”,“林区被延烧者一望成灰,砍伐者数里如扫”(注:《明经世文编》卷四一六,吕坤《摘陈边计民艰疏》。)。到明代中后期,这里的树木已被砍伐殆尽。
      终南山砍伐的范围也不断扩大,汉唐两代砍伐的范围还都局限于长安城近处。到了明代,长安以西户县的涝峪,就成了砍伐的重点(注:《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卷四九三《西安府部汇考》。)。明初曾对终南山实行封禁,对森林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后百姓入山居住开垦者愈来愈多,政府置巡检司进行管理,从此开始了这里森林破坏的进程(注:《西安历史地图集·明前期长安咸宁图·明后期长安咸宁图》。)。清代中期,范围更扩大到周至县境的秦岭山地。清代后期,周至县境的辛峪、黑峪、西骆峪的林地都渐次得到垦种,农田从秦岭北坡到渭河河谷连成一片,森林面积缩小到老君岭,与南北分界处的秦岭山脊仅有二十余公里(注:《三省边防备览》卷六《险要》。)。
      陇山的情况也是一样,山东侧的灵山,原来森林密布,清初已经是“乏石乏水亦无林木”(注:《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七帙,王士正《秦蜀驿程记》。)。山西南的清水县和宝鸡县之间的往来路程,原来由于其间森林的重重阻隔,通行非常困难,到了清代中后期,这条近二百公里的道路上森林已大多被砍伐,很少有未被砍伐的老林了(注:《三省边防要略》卷三《道路考》。)。
      明清时期的森林破坏,除大肆砍伐外,还和当地的屯田和畜牧有关。横山山脉和吕梁山山脉,在明代都有大量的屯田。如明神宗万历年间,延绥镇的屯田即有四万八千余顷(注:《明经世文编》卷四四八,涂宗浚《奏报阅视条陈十事疏》。),雁门、三关以南的屯田也有三万三千七百余顷(注:《万历重修大明会典》。)。当时黄河中游地区的屯田是“错列在万山之中,岗阜相连”,“即山之悬崖峭壁,无尺寸不耕”(注:《明经世文编》卷三五九,庞尚鹏《清理大同屯田疏》。)。农田发展到这种地步,森林则荡然无存了。清代中后期,为了缓解耕地严重不足的紧张局面,乾隆皇帝曾下令开垦山头地角的畸零土地,使土地开垦活动不断深化,开垦量大幅度增加,对森林的破坏肯定更加严重。
      这一时期,受畜牧事业影响最为严重的是六盘山及其附近地区。明代重视养马,设立苑马寺专门管理,苑马寺下辖六监二十四苑,地域分布很广,仅六盘山周围就有甘肃的环县、庆阳,宁夏的固原等地,使六盘山北段的森林归于乌有。此外,还有贺兰山的松山一带和横山山脉的靖边、定边、志丹等县的牧马监苑,对森林的破坏也都是非常严重的。
      除森林外,草原地区的破坏也不可轻视。前面说过,历史时期的黄土高原是森林与草原覆盖的地方,从周秦迄明清,森林既已遭到严重的破坏,草原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草原的破坏,主要是由于农业民族的进入,农业生产的发展,草原大规模地由牧变农所导致的。如地处渭河下游的周原,是一片辽阔的平原地区,当周人的祖先刚刚迁徙到这里时,这里到处是肥沃的土地,上面生长着味道鲜美的野菜(注:《诗·小雅·吉日》。),可以想像原本是一片草原风光。随着周人农业活动的开展,草原面积逐渐减少。春秋战国时期,周原成为秦的辖境,这里曾居住过许多少数民族,这些民族基本都是游牧民族,说明其时这里的草原也还未完全遭到破坏(注:《史记》,卷五《秦本纪》。)。本来,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六盘山地区、内蒙古准格尔旗一带、横山山脉东北、贺兰山、阴山附近的广大地区,都是宜农宜牧之地,农牧业曾多次消长,其中曾有三次较大规模的由牧变农活动,即战国至秦汉时期、隋唐时期和明清时期。
      战国后期到秦汉时期,为了把这里的草原开辟成农田,政府曾多次有组织地向这里迁徙人口。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4年), 
      命将军蒙恬率兵三十万北击匈奴,略取河南地,自榆中至阴山,设县三十四个。三十三年(公元前213年),又发内地之罪人实之初县, 
      进行开垦经营(注:《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西汉武帝元狩年间,关东遭灾,武帝征贫民七十二万五千余口,“以实陇西、北地、西河、上郡”等地;元鼎年间,又“分武威、酒泉地置张掖、敦煌郡,徙民以实之”,又在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注:《汉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下》。)。经过秦皇汉武几次大规模的移民实边、斥卒戍田活动,草原被开垦而变为农田的自然不在少数。
      隋唐时期,这一地区的游牧之风虽然仍有保存,但已不占主要地位,因为这时的一些少数民族,已经不是专门从事畜牧活动,而是一边发展农业,一边从事畜牧业,农田和牧场各占一定比例。根据当时的治国方略,隋唐政府在原来的草原地区又开辟了大量的田地,如bīn@⑤州、泾州等开垦的成绩都非常突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山西西部黄河和汾河之间,西汉时这里的人口还不多,唐代却设立了七个州(注:《新唐书》,卷三十九《地理志》。)。政区的设置反映了人口的增加,而人口增多,所需的土地就多,草原的数量当然得大量减少了。
      明清时期的转牧为农应从明初的屯田算起。明代初年,政府即十分重视开垦土地、发展农业,除动员百姓开垦外,还实行军屯、商屯。军屯就是组织当地驻军进行开垦,每军士按规定开垦五十至一百亩不等的土地(注:《明经世文编》卷四四八,涂宗浚《奏报阅视条陈十事疏》。),有的地方竟高达二百亩(注:《明经世文编》卷三五九,庞尚鹏《清理大同屯田疏》。)。当时黄土高原的延绥、大同、太原、固原、宁夏等地都是明代军事重镇,驻军人数众多,开垦数量相当可观。商屯是专对盐商而言,即盐商要经营盐业,首先得往边境运粮换取盐引,然后拿着盐引到产盐地取盐。因为从内地运粮到边地非常困难,所以很多盐商干脆和戍边将士一起,在边地开垦种地,就地交粮。这样,军垦、商垦、民垦三者结合,使得边境地区成为开垦重点,最后几乎是无地不垦、无处不垦了。清代末年,农业地区又越过明长城,继续向北延伸,长城以南的草原基本无所遗存了。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从先秦至明清,黄河中游地区的森林和草原植被经历了一个从多到少乃至消失的变迁过程,而这一变迁过程又直接影响到黄河中游地区乃至整个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恶化。
      100 
      多年前恩格斯在谈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曾列举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等国家的例子,认为这些国家为了得到土地,毁灭了森林,以为得到了当时的胜利,但是他们做梦也不曾想到,这些地方后来竟因此而成了不毛之地。回顾历史时期黄河中游地区森林和草原植被的变迁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使我们对这段话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为了吸取历史教训,造福子孙后代,今天我们在进行经济开发和建设时,一定要注意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千万不要再蹈前人的覆辙了。
      【责任编辑】颖慧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为江的左半部右加开
      @②原字为木右加贵
      @③原字为木右加或
      @④原字为江的左半部右加橘的右部
      @⑤原字为分右加阳的左半部






       │ 



                浏览次数:845--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上篇文章作者: 武英殿 【 清初第一文字狱----庄廷鑨《明史》案 】
----下篇文章邓经武 鲁迅与巴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