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向我约稿
[首页] [关于本站] [新闻中心] [2024年郑光路《成都旧事》《四川旧事》《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我的相册] [留言板]


2024年郑光路《成都旧事》《四川旧事》《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拍案惊奇!郑光路精彩特稿[图片: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中)及夫人濑田裕子与郑光路合影]
文史长廊精品[左图:郑光路(左1)应邀拍电影时]
文革类老照片.美术作品链接[左图:郑光路当医生时和原珠海市市长梁广大(左)合影]
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现象研究专栏[图:郑光路(左1)与常演“皇帝”的张铁林先生(左3)]
郑光路巴蜀文化及历史类作品[篮球巨人穆铁柱和郑光路]
近50年当代史研究史料[左图:原国务院侨务办公厅负责人庄炎林(左)与郑光路合影]
[文革专栏]本网特色,翻页内容甚多![本栏图片:郑光路1966年在天安门]
评说成都、四川[图为著名学者魏明伦先生(右)与郑光路]
四川特色作家文章[左图为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先生(右)和郑光路]
历史往事揭秘专栏[左图为郑光路收藏的文革宣传画]
“社会评论”精品转载[左图为郑光路(左)与成都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刘学文]
中国近现代文学掠影[左图为张邦元(右)绝技童子功“隔山望月”与郑光路同摄]
中国知名文革史研究者精品专栏(!本网热烈推荐:链接严肃学术网站渤海大学网),极其丰富多彩!
中国历代文学研究专栏[老武术家王树田(中)郑光路(左1)刘绥滨(左2)市武协副秘书长王学贤(左3)]
!连载郑光路最新长篇力作《打工妹怪遇》欢迎阅读和书商、出版机构及影视改编合作!
网友交流专栏[郑光路作品讨论会上民革市文史委员会主任王大炜(右)作家白郎(中)和李克林教授(左)]
《川人大抗战》选载[成都媒体为《川人大抗战》举办座谈会后李克林、流沙河、王大炜、卢泽明等先生同摄]
巴蜀文化和掌故[海外作家与成都卢泽民、章夫、冉云飞、郑光路(1排左1)、白郎、蒋蓝等]
今年郑光路有影响的新作[左图上排右起:郑光路、郑蕴侠、副导演商欣。下排为导演刘子农及张国立、王姬等]
当今文学界之怪现状[文革结束郑光路(1排右1)考入大学与同学去安仁镇接受“阶级教育”]
转载网络精品[1987年郑光路(右1)与华西医大副院长张光儒博士(右2)在珠海工作时游澳门]
老成都掌故[左图为郑光路(右1)在青城山上清宫与道士练剑]
武侠文化[左图:右1郑光路,右2习云太教授(中国武术一级教授),右3刘绥滨,右4铸剑专家龙志成]
滑稽妙文选[人生如戏,图为郑光路(右1)1985年应邀参加影视剧拍摄时照片]
中国文学、史学与世界[图为法国学者大卫(左)和郑光路
巴蜀文化中的杰出人物[本栏图片说明:中国著名电影艺术家谢芳(中)、张目(右1)和郑光路合影]
四川及巴山蜀水人文[左图为郑光路(1排中)1985年与几个弟子同摄]
当今社会奇稀罕事、伤心事、可怕事[左图:郑光路舞禅仗习武照]
文史文学精品转载[图为1990年郑光路(后排右2白衣者)与众武术人士在少林寺参加武术拍摄]
郑光路欣赏的古典、文学、史学作品推荐[1986年郑光路(上排左3)参加武术表演赛后和四川武林好友摄]
阅之有益的史学方面学术文章[图为郑光路(中)当医师时在医院为病人作手术]
郑光路著《中国当代热点问题透视—中国气功武术探秘》选录
郑光路文革研究专著介绍[图为两本专著封面]
四川近、现、当代史研究史料参考[郑光路1987年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工作时照片]
文化与教育[图为郑光路练铁指功练武照]
体育武林前辈【左图:1984年时郑光路与李孟常师傅(右)。右图:郑光路与黄林派钟方汉师傅(右)】
郑光路巴蜀文化研究专著[郑光路与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郝勤教授]
隆重推荐作家原创精品[《武当》杂志主编刘洪耀(右)与郑光路]
过来人回忆文革历史[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当受苦知青时,点击图很瘦]
官方报刊资料(主要为文革时期)选登[本栏图为文革中的恐怖刑场]
知青问题研究[郑光路1970年当知青时艰难环境下仍自强练功“朝天蹬”]
名家杂谈精粹[郑光路(左1)与四川武术名家黄明生(左2)、李兴白(左3)1985年在电影剧组]
抗战文史[英勇殉国的饶国华中将之女饶毓秀(左1)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之子李克林(左2)与郑光路]
四川著名学者、作家岱峻专栏[作品充满空灵雅趣和智慧沉思。图为岱峻夫妻恬静生活]
四川著名特色学者、作家陈稻心专栏[图为陈稻心先生(左)与郑光路]
中国著名作家雁翼专栏[左图为中国著名老作家雁翼(左)与郑光路合影]
学术界百家争鸣[左图:四川曲艺界大师邹忠新(左)与郑光路在一次文艺会上]
武侠小说评弹[1986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肖应鹏(右3)在一次会上]
四川著名武术家(排名不分先后!)[郑光路(左1)与著名武术家王佑辅(左2)邹德发(左3)合影]
宗教文化与人生、文学[图为郑光路(左)与四川一高僧]
佛道、医学、养生文化[图为郑光路(左)与武友在山中古佛寺练武养生]
纪实历史、文学长篇[香港《明报》1987年刊登郑光路当医师搞科研时照片]
中国传统文化名篇[1987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全国地趟拳冠军陈刚(右3)]
门外诗歌谈[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下排右1)和红卫兵战友]
放眼世界专栏[红卫兵文革闯将]
免费网上书屋、实用网站[more翻页还多!]图为毛泽东与张玉凤
中国各地优秀作家陆续推出专栏
重要精华文章专栏![左图:中国民生真实的另一面“黑窑矿工”]
2024年郑光路出版之新书及新闻


·写作范围:文史、文革史、抗战史研究,以及社会纪实文学作品(中国社会热点问题类纪实)
·姓名:中国独特题材文学网
·笔名:站长:郑光路
·电话:--
·手机:423648068@qq.com
·OICQ:--
·电子邮件:423648068@qq.com
·通讯地址:中国.四川省.
·邮政编码:--
--管理中心

  本站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学术圈越来越像“愚乐”圈

作者: -上传日期:2006/12/27


童大焕:学术圈越来越像“愚乐”圈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6日03:57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如今的学界越来越像娱乐圈——不,是“愚乐”圈,以愚民与自愚为乐的圈。除了年复一年耗费不菲的现代化(程度)研究,2006年又冒出两大“新气象”:一是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吴友富教授领衔,重新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的课题,被列入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若课题完成,龙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形象的地位有可能被颠覆;二是圣诞前夕,国内十所名校的十位在读博士生联名呼吁抵制圣诞节,“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 
  
  
 
  关于圣诞节,我认为某网站的判断最准确:“在全球化和商业社会的背景下,中国要不要抵制圣诞节也许是一个伪命题。中国的圣诞节不仅违背了《圣经》意义上的纪念耶稣诞生的原意,也远离了19世纪的情感化的意义,剩下的只有赤裸裸的消费主义。”在这种情形下,十位博士生的联合呼吁,基本上也是无的放矢,与盲人骑瞎马何异?

  当然,如果你以普通公民的身份去呼吁,去陈情,那是你的权利和自由,就像孩子们爱赶圣诞节的热闹,喜欢圣诞节的礼物;就像商家爱借圣诞节或是中秋节狠赚一笔,只要不违法,别人无权干涉。问题是你以博士生的名义联名,那就耐人寻味了。

  发出倡议的十博士生名单是:南京大学刘聪、中国政法大学刘冰雪、清华大学张连文、中国人民大学杨名、武汉大学陈乔见、北京大学周锋利、中国科学院孟欣、南开大学孟志国、中山大学范碧鸿、北京师范大学赵瑞奇。一位署名“激情老道”的网友毫不留情地质问:这名牌大学的十博士,是如何“联合”起来的?这个大问题中,包括几个小问题:1、为什么是十博士不是十一博士或九博士? 2、为什么只有博士,没有硕士、学士? 3、为什么都是所谓名牌大学没有“一般”高校的博士? 4、为什么一个学校恰恰都只有一位博士? 5、他们在联合之前相识吗?联合是谁提议的,又是如何达成的? 相隔千里,十所名牌高校怎么会刚好都有一位博士加入到“联合”的行列?

  十博士是因为“信念”相同而“联合”倡议的;但是,有如此信念者,恰好是十所学校的各一名博士。其中的关节若交代不清,众人也如“老道”般“下作”,把你们当做露大腿的美女,就怪不得大伙。

  而我感兴趣的是,现在的院士、博导、教授、博士、博士生,怎么尽在一些鸡毛蒜皮的伪问题虚问题上兴师动众、兴风作浪,而对于国计民生的真问题、对于科学的真问题却连基本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勇气都没有!所以我说,学术圈越来越像娱乐圈——不,“愚乐”圈,以愚民与自愚为乐的圈。

  学术是干什么的?学术是要触摸时代的痛感神经,让时代随之清醒起来、兴奋起来的,而不是只会给时代挠痒痒,让时代昏昏欲睡的!如果学界不能在时代面前保持清醒,而只会一味地投机钻营、撒娇、挠痒痒以沽名钓誉,那是学界的耻辱,时代的堕落与悲哀。

  童大焕,中国保险报评论主笔,现居北京 

  
  
    

2.学术界、娱乐圈和文坛里的鲶鱼 

  
 
  http://www.ds168.cn/ 04月30日  
  




    如果把最近发生的几个新闻放在一块,会发现很有意思。一是方舟子打假,把清华大学一名教授拉下了马后,又把中科院最年轻的院士魏于全拖入“学术造假”的漩涡中。二是宋祖德挨打,宋祖德的大嘴巴说完“李宇春没准吃了壮阳药”,又称“刘亦菲是变性人”,结果被人打了。三是韩寒与白烨的争论,几乎把个文坛掀了个底朝天。 

    方舟子、宋祖德和韩寒,他们的从业领域看起来八杆子打不着,但他们却在做着相似的工作:做一条鲶鱼,搅得人人都不安生。 

    据说,渔夫为了保证捕获的沙丁鱼能够活着到达港口,以卖个好价钱,往往在鱼槽中放一条鲶鱼。由于鲶鱼生性好动,沙丁鱼见了十分紧张,就会在外界刺激下保持着生机和活力。这就是“鲶鱼效应”,现代管理学激励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 

    学术界,就是这么一个鱼槽。当教授、博导们周围没有像鲶鱼一样的“异己分子”时,学术,就在这种“天下太平”中,在作假、抄袭中慢慢死去。 

    方舟子,就是学术界的一个“异己分子”。他以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影响力,像鲶鱼一般游弋于学术、媒体和网络之间。他的眼睛盯着那些学术大腕们,让身处学术界的科研人员有了紧迫感,做事也才会有所顾忌。 

    与学术界腐败相对应的,则是娱乐圈的堕落,以及文学界的论资排辈、暮气沉沉。我不敢说宋祖德说的每一件事都是对的,但重要的,是许多人都会听听他说些什么。某个明星干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他知道了,说不定哪一天他就给你捅了出来。这当然是一种压力。同样,正逐渐被人遗忘的文学界,却至今仍浸淫在“吃果果,排座座”的山头游戏中。韩寒的“恶搞”,将文坛的那种“自命清高”打得落花流水。 

    这三条“鲶鱼”还有一个共性,就是抗击打能力强。他们不怕挨骂,不乏自信和狂傲,更多时候是越挫越勇;对自己的领域,他们有获取信息资源的优势;而且,他们脸皮厚,但腹中并不空。更重要的是,他们敢于挑战传统、挑战潜规则,甚至不畏强势。 

    王小山先生写过一篇博客文章,叫《人民需要宋祖德》,他说,任何一个领域都需要有这样的人,客观上揭开些真相,不然,很多人会和我一样,长时间生活在黑暗里,对那些学术和娱乐明星仰视着,仰视着……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编:文莹     作者:彭兴庭

学术圈疑似娱乐圈:

3.“伪科学”之争彰现部分学者缺乏理性 

 

□文\谭启术

“伪科学”一词常被提及,特别是在科技打假中作为维护正义的名称时时出现,而一些学者日前正在联名要求废除“伪科学”一词。一场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研究员宋正海发起的“废除伪科学”学者签名活动刚刚结束,150名学者签名申请删除“伪科学”。(北京晨报12月4日)

 

年末了,或许为了制造点节日气氛,学者们突然按照娱乐圈的套路“出牌”,打起了嘴仗:昨天反“伪科学”者要废除中医,今天要废除“伪科学”。这么严肃的话题好象理应在某某学术研讨会上争论,现在却向娱乐圈跟进,仿佛在告诉我们:说说而已,不要当真!在娱乐圈大家都知道如何下结论,知道终究要归到“炒作”上。但学术界这样的表达就容易让人迷惑。这种娱乐化的表达方式彰现了精英思维的纯粹化和情绪化。

 

学者们因纯粹化而“肢解”社会,因情绪化而“挑逗”社会。经济学家从社会群体中挖走一块,变成“经济人”;科学家挖走一块,变成“科学人”;法学家挖走一块变成“法律人”。这些被“肢解”的社会群体彼此格格不入,彼此都因对方缺乏本领域的基本常识而感到不可思议。经济学家为了效率而不顾穷人的死活,法学家不顾效率而空谈公正,科学家不顾民族文化而乱搬“砖头”。

 

谁都知道用一把尺子丈量万物是不妥当的,但纯粹化的学者们总是仗着自己的话语权,用自己的“权威思维”判断一切,甚至力图“指驴为马”。而且部分精英们十分情绪化,他们的论战总是火药味十足,没有包容和妥协,企图置对方于死地。就这样不断地“挑逗”着对手,也“挑逗”着媒体和社会,掀起阵阵娱乐风暴。

 

当前社会已经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为什么学者们总在力图废除这样,废除那样。就其原因,归根结底是部分精英丢失了“理性”:科学理性和人文理性,因而表现出一种纯粹化和情绪化的思维。理性是什么?其是一种调节自身欲望和行为的能力,也是调控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科技之间相互关系,规范社会、政治制度、道德准则的智性思维力量。只有理性思维,才是各个领域学者的共同价值标尺。

 

   学者们说话总是引起广泛关注,影响深远,产生“学者品牌效应”。因此,学者们的话语权应该理性地表达....

3.
天涯杂谈』也谈朗咸平--学术旗号下的娱乐圈混混

作者:流水不争先之隐忍 提交日期:2005-10-26 00:13:00

朗咸平的大名最近如日中天,特别是顾雏军出事以后,朗咸平俨然是有先见之明的圣人,国内民众的拥护声音很大,有些东西不吐不快,借论坛一角,谈谈我的认识。
  
  朗咸平在国内出名依赖的阵地是《新财富》杂志,2001年(或2000年)刊登的揭露印度尼西亚APP家族企业金字塔结构剥削中小股东的报告是经典作品,当时我反复拜读,对于大股东如何层层控制庞大资产然后洗钱的过程,剖析深刻清晰,在我看来,朗咸平先生的成就,以此为最高点,在财务学领域他确实是专家,而且对我等后辈是帮助很大。但说实话,以后他的东西看了不少,就没有什么新东西了,哗众取宠居多。
  
  01年-02年朗咸平先生应该是年薪70(80?万)担任大鹏证券研究所的顾问,实际主持工作,他主持过多次会议,俺都有幸参与,他指导研究工作,主要还是做财务模型,比如预测现金流和贴现,估值等,就是DCF,没有什么特别;他召集过一次成果汇报大会,我在场,印象中对云南白药做了详细盈利预测。但客观的说,01年预测08年云南白药的业绩,也是有点为模型而模型吧。大鹏证券研究所的研究员大部分我都认识,他们对朗咸平整体比较反感,就是不了解国内实际情况,只搞自己擅长那一套;当时大鹏研究所在机构服务方面是不错的,对企业调研也不错,典型指标如基金交易分仓量排第五第六的(这是有实际收益佣金的),但被朗咸平一搞,下来很快,后来又不重视机构服务了,慢慢的,大鹏研究所就垮了(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原因)。此期间,朗咸平先生还安排他儿子到大鹏工作,2-3万的月薪,据说他儿子大学都没毕业,这种事情,其实司空见惯,主要是说明他也是一个俗人。
  
  他在香港的地位,远远没有他自己吹嘘的那样,这个俺也是有实际案例的,香港金融圈知道他的人很少。而且客观的说,他就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所以喜欢骂人,通过骂人来获取个人利益,其他媒体有报道,俺不多说了。
  
  他从大鹏下课后,除了新财富写稿,应该是没有工作了,迫于生活压力,他就开始琢磨如何出名、如何赚钱,于是利用手下的一些学生收集资料,他就开始了抨击国内上市公司的历程。具体大家都看到了。目的主要是为个人利益,而非为民众呐喊,客观上,由于他身份特别(国内媒体包括官员,喜欢崇洋媚外),点出了MBO中某些不正常现象,(其实国内抨击MBO的还少吗?上访的不知道有几多万人),迎合了政治需求。
  
  他对上市公司经营和战略的点评,大部分是有问题的,比如他喜欢引用香港资本市场股价涨跌来印证上市公司好坏,这是承认市场有效;但他没事又骂香港资本市场是黑暗的无效市场,典型的屁股决定脑袋。他对机构炒股票的分析和评论,大部分也是幻想成分多,如果他自己炒股票,估计赚不到什么钱。那几本书,如操纵等,个人认为没有什么价值。
  
  这个人,我个人很不喜欢,但一是他对财务学是有认识和造诣的,早期论文有些质量,其他领域,如公司战略、制度经济学、改革路径等,他就未必擅长,有点打乱仗的味道;比如他对很多MBO的批评,引用数据有问题,主观臆测很多(比如机构配合等),不象学者,象小报记者。第二,这个人人品,如果普通中国人是5分的话,我想他最多3分,有些东西我想不好多提,毕竟是网络,容易被人告诽谤的。
  
  说白了朗咸平更象一个娱乐圈的混混,娱乐了大家,偶尔也反映了人民声音,算一个兢兢业业的好同志吧,有点象刘德华?
  



作者:tuboseng 回复日期:2005-10-26 00:27:26 
 
  这个世界, 我们缺的就是娱乐.
  我相信, 一个什么都懂的人, 肯定什么都懂的不多.
  但假若他的个人目的和社会现实相互吻合,
  只要我们不迷信, 听了, 用了又何妨.
  毕竟象卖淫和邪教, 都能几千年传个不断.
  郎还没没那么糟糕吧.

作者:天高地远魂飞苦 回复日期:2005-12-30 11:14:47 
 
  作者:厄瓜多尔 回复日期:2005-12-28 18:13:07 
        笔者主要从事金融理论研究,在一些国外的金融财务论文中常常看到Larry H. P. Lang 的名字,后来才知道是郎咸平先生。出于好奇,本人对郎咸平在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刊物上的研究成果做了简单的统计,结果令人惊讶,仅仅在《American Economic Review》(全世界经济类排名第一),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经济类排名第三),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金融类排名第一),《Journal of Finance》(金融类排名第二)等四本学术期刊上郎先生就发表了17篇学术论文(附录列出了每篇论文的题目),内容涉及财务,内幕交易,企业行为,股权结构,公司控制等诸多方面。据统计,他在金融类期刊综合引用率第一的《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上面就一共发表了9篇论文(见表1,表1中不包括他在2002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平均每年被引用38.11次,排名第38位(见表2),在表2中诺贝尔奖获得者R·莫顿排名25位。
        
          这一数字对外行可能不以为然。然而,学术圈内的人知道 这是非常惊人的,因为很多全美前五位商学院的正教授都难以做出如此丰富的学术成果(在国外,一般来说,在这些刊物上发表3篇论文就可以被评为终生教授),此外,据笔者统计,大陆还没有任何金融学家在这些刊物上发表金融论文(实际上大陆目前很少有学者在国外发表金融学术论文)。
        
           从这些著作的题目可以看出,96年以前郎先生主要从事一些基本理论和美国市场的研究。97后他的研究重点转向亚洲和东欧,与世界银行的一些经济学家合作,开展了一系列有关亚洲和东欧公司治理问题的研究,这些杰出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如,研究东亚股权结构与控制的论文"The 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control in East Asian Corporations",研究东亚大股东对小股东侵占(剥削)的"Disentangling the Incentive and Entrenchment Effects of Large Shareholdings", 研究东亚股利政策与大股东侵占的"Dividends and Expropriation ",这些论文都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
        
           由于杰出的学术成果,郎先生取得了很多名誉,他担任了世界银行和OECD的企业治理顾问,他的言论和观点也在《经济学家》,《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商务周刊》等应用刊物上发表,自从1986年在宾州大学Wharton商学院(世界著名商学院,去年多项排名世界第一)取得博士学位以来,他在Wharton商学院,纽约大学,芝加哥大学等著名学府任教。
        
           因此,郎先生可说是全世界最活跃的中青年财务金融学家之一,更是极少的既深解国际金融学理论又关注亚洲金融问题的专家,近年来,他耗费相当的精力于大陆股市,为建立一个健康法制的中国股市而四处奔波,甚至不畏得罪各类利益集团,其智慧,其勇气,令人敬仰。
        
           反观,国内的另一些人英文学术论文读不懂,也不是从事金融问题研究,并且连CAPM、EVENT STUDY、FREE CASH FLOW这些基本概念都不知道,更没有任何国际性的研究成果,可是却热衷于处处对股市发表看法,炒作一些理论。
        
           中国股市需要真实的和有良心的理论来支持,泡沫的学术和炒作的理论不可能支撑一个健康的股市。
        
           总之,当我们面对股市的嘲杂时,是否多听听郎先生的话语。
  

作者:天高地远魂飞苦 回复日期:2005-12-30 11:17:55 
 
  郎咸平学术成果一览
    
    
    
    
    大牛朗咸平在国际一流期刊所发表的论文
    
    
    [-悟|空|情-]按:偶在这提供四篇郎咸平发表的有关公司治理与管理层激励的英文论文——右击另存。
    
    1. "An Empirical Test of the Impact of Managerial Self Interest on Corporate Capital Structure管理者自身利益对公司资本结构影响的经验检验," (合作者I. Friend), Journal of Finance 43, 1988, 271-281.
    2. "Dividend Announcements: Cash Flow Signalling vs. Free Cash Flow Hypotheses股息公布:现金流量信号vs.自由现金流量假说," (合作者R. Litzenberger),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4, 1989, 181-191.
    3. "Managerial Performance, Tobin’s Q and Successful Tender Offers管理业绩:托宾的Q,和成功收购要约获得的收益," (合作者R. Stulz, R. Walkling),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4, 1989, 137-154.
    4. "Troubled Debt Restructuring: An Empirical Study of Private Reorganization of Firms in Default不良负债重组与公司私下重组的实证研究," (合作者S. Gilson, K. John),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7, 1990, 315-353.
    5. "The Forecast Accuracy of Individual Analysts: Evidence of Systematic Optimism and Pessimism单个分析师的预测精度:有关持续性的乐观和悲观的证据," (合作者K. Butler),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9, 1991, 150-156.
    6. "Insider Trading Around Dividend Announcements: Theory and Evidence围绕股息通告的内部人交易:理论和证据," (合作者K. John), Journal of Finance 46, 1991, 1361-1390.
    7. "A Test of the Free Cash Flow Hypothesis: The Case of Bidder Returns对自由现金流假设的一个检验," (合作者R. Stulz, R. Walkling),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9, 1991, 315-335.
    8. "Testing Financial Market Equilibrium under Asymmetric Information不对称信息中的金融市场均衡检验," (合作者R. Litzenberger, V. Madrigal),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0, 1992, 317-348.
    9. "Contagion and Competition Intra-Industry Effects of Bankruptcy Announcements: An Empirical Analysis破产宣告在行业内的传染效应和竞争效应," (合作者R.Stulz),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32, 1992, 45-60.
    10. "Voluntary Restructuring of Large Firms in Response to Performance Decline出于业绩跌落的大企业自愿重组," (合作者K. John, J. Netter), Journal of Finance 47, 1992, 891-917.
    11. "Tobin’s q, Corporate Diversification and Firm Performance托宾的Q,公司的多元化经营,公司业绩," (合作者R. Stulz),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2, 1994, 1248-1280.
    12. "Asset Sales, Firm Performance and the Agency Costs of Managerial Discretion资产出售:企业业绩和谨慎管理的代理成本," (合作者A. Poulsen, R. Stulz),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37, 1995, 3-38.
    13. "Leverage, Investment and Firm Growth杠杆作用,投资与企业增长," (合作者E. Ofek, R. Stulz),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40, 1996, 3-29.
    14. "Does Money Explain Asset Returns? Theory and Evidence货币解释了资产回报吗?理论和经验分析," (with K.C. Chan and S. Foresi), Journal of Finance 51,1996, 345-361.
    15. “Separation of Ownership from Control of East Asian Firms东亚公司中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 (合作者S. Claessens, S. Djankov),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58, 2000, 81-112.
    16. “Expropriation and Dividends股息和利益侵占,” (合作者M. Faccio, L. Young),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1, 2001, 1-25.
    17. “Disentangling the Incentive and Entrenchment Effects of Large Shareholdings大股东激励与壁垒效应解析,”(合作者S. Claessens, S. Djankov, J. Fan), Journal of Finance 57, 2741-2771.
    18. “The Ultimate Ownership of Western European Corporations西欧公司的最终所有权,” (合作者M. Faccio),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65, 2002, 365-395.
    
    
    
    郎教授的论文引用率
    编者: 根据论文引用率, 郎教授的公司金融论文曾得到下列殊荣。
    
    
    
    
    根据2002年最新统计(“Impact: What Influences Finance Research?” Alex Butler等人, email: butler@lsu.edu), 郎教授的论文排名如下。
    
    
    
    1. 郎教授的破产论文被列入全世界引用率最高的50篇金融论文之一: 破产论文题目和发表期刊 ("Troubled Debt Restructuring: An Empirical Study of Private Reorganization of Firms in Default-----不良负债重组与公司私下重组的实证研究", 1990,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 郎教授同一篇的破产论文及另外一篇有关公司兼并论文同时被列入全世界引用率最高的28篇公司金融方面论文: 公司兼并论文题目和发表期刊("Managerial Performance, Tobin’s Q and Successful Tender Offers------管理业绩:托宾的Q,和成功收购要约获得的收益" 1989,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3. 而且最引人注目的是按出版年份排列,郎教授同一篇的破产论文被列入1990年所有出版金融学论文中世界排名第一的最高引用率文章。
    
    
    
    
    
    编者: 根据2002年金融学界最重要期刊金融经济学期刊(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将郎教授四篇论文列为必读的经典论文(ALL STAR PAPER)。 这四篇论文包括:
    
    
    
    1. "Managerial Performance, Tobin’s Q and Successful Tender Offers------管理业绩:托宾的Q,和成功收购要约获得的收益" 1989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 "Troubled Debt Restructuring: An Empirical Study of Private Reorganization of Firms in Default------不良负债重组与公司私下重组的实证研究" 1990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3. "A Test of the Free Cash Flow Hypothesis: The Case of Bidder Returns------对自由现金流假设的一个检验" 1991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4. "Leverage, Investment and Firm Growth------杠杆作用,投资与企业增长" 1996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作者:jiyujiyu 回复日期:2005-12-30 11:18:25 
 
  反正他的节目我每期都看

作者:天高地远魂飞苦 回复日期:2005-12-30 11:19:28 
 
   郎咸平教授于1986年获得宾夕法尼亚(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大学沃顿商学院(Wharton School)财务学博士学位,曾经执教于多家知名的商学院,其中包括沃顿商学院、密歇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大学、芝加哥大学等。郎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财务学系讲座教授。郎教授曾担任世界银行公司治理顾问,现任深交所公司治理顾问和香港政府财经事务局公司治理项目顾问。
    
      郎教授曾于1998-2001在世界银行担任公司治理顾问,与世银经济学家Stijn Claessens和 Simeon Djankov合作,致力于研究公司治理以及保护小股民权益的课题。在东亚地区,此项研究尚属首次。该项研究成果标题为"East Asian Corporations: Heroes or Villains?"曾被作为世界银行编号409号(2000年)研讨论文发表,并且被收存在美国国会图书馆(收录编号: ISBN: 0-8213-4631-8)。该论文曾被专业学者、研究人员及"经济学家"、"华尔街日报"等知名媒体广泛引用。郎教授与世银经济学家针对一此课题于美国最富盛名之‘财务经济学期刊’(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0年)‘美国财务学会期刊’(Journal of Finance, 2002年)将世银研究成果发表。
    
      郎教授主要致力于公司监管、项目融资、直接投资、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破产等方面的研究,并且成就斐然。他曾经在多家世界主要的经济和财务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如"美国经济学会期刊"(American Economic Review),"芝加哥大学政经期刊"(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财务经济学期刊"(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美国财务学会期刊"(Journal of Finance)等。郎教授的论文被大量引用,他的学术成果得到世界一流商学院的普遍认可。众多的知名媒体报道了郎教授的观点,其中包括"经济学家"、"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商业周刊"、中央电视台, CNBC电视台和TVBS等。而且大多数世界通用的财务管理教科书均引用郎教授的论文。
  

作者:stjc 回复日期:2005-12-30 11:19:55 
 
  特立独行才是知识分子的好品质~

作者:天高地远魂飞苦 回复日期:2005-12-30 11:26:02 
 
  各位同学:
        
        大家好。我没想到会在一个工科大学谈一个人文的题目。今天的题目是“社会和谐与资本主义精神”。我本人对今天的演讲非常重视,明天有个东湖论坛,但是对我来讲没有今晚重要。因为我在你们这个年纪时,我也像你们一样,听过几个大师的演讲。有个大师对我一生产生了莫大影响,他就是哈耶克先生。当时我看到他的风采,为他痴狂。但是我没有想到到了今天我竟然会在公开场合,在全世界抨击他的理论,因为他提出的理念:一个自由民主、议会宪法的包括民营经济的经济体系是有前提条件的,当这个前提条件不存在,推行民营化的结果是,你无法达到社会和谐,无法让社会更进步,这就是我要演讲的主题。
        
        我表示对这个国家的不理解
        
         我仔细读了五中全会公报,公报将执政哲学作了相当大的改变,就是由过去的斗争哲学变为今天的和平建设,和谐发展的新哲学,新哲学观就是我国未来应该走的路,就是国际和平化、国内和谐化、两岸和解化。所谓第二点国内和谐化是我演讲的主题,我想拿第二点国内和谐化与资本主意精神向我最爱的学生做个人意见的表达。
        
        我表示对这个国家的不理解。从2004年产权改革大讨论开始我就不理解,我不理解我们的有些国企老总是怎么想问题的。我常用保姆理论来形容国企老总,当他做的不好时就怪国家,说体制有问题,做得好就收为己有就是MBO。20年来国企老总为了将不属于自己的资产囊括自囊,出了许多似是而非的理论包括冰棍理论,那就是国营企业体制不好,它会像冰棍一样慢慢融化,与其让它完全融化光呢,不如在它没有融化光之前送给他。这样一些企业就为了侵吞国有资产,故意把企业搞坏,最后拿冰棍理论堂而皇之的收购国有资产。
        
        前段时间我的学生到四川某县收购国营企业,国营老总说“我告诉你啊我们通过会计操纵这个国有企业的净资产已经大幅贬值,你们只要多出20%的价格都给你,后面共产党还有5000亩地,我全都送给你们,你呀,给我一点钱 ”。
        
        我们认识的资本主义是肤浅的
        
        资本主义不是你所想的,《走向共和》是最能说明我的观点。我们对西方资本主义的认识是肤浅的。我对国企老总是这样说的:“你们国企老总自己认为哪一个人比通用电气韦尔奇伟大的请举手。”我告诉你,我不用看没有一个敢举手的。通用韦尔奇1981年接任通用,当时的市值是300亿美金,20年后变成了5000亿美金,是中国GNP的三分之一,富可敌国的一个大公司,他走的时候他不过带走他的薪水以及退休金1亿美金而已,而我们国企老总MBO后可以拿到12亿的钱,请问国企老总,你凭什么拿那么多走?山东某企业,要不是这个老总做的好,会有这个国际品牌?难道他不该拿?我的答案就是他不应该拿,因为他做好是应该的。美国克莱斯汽车,就在那个时代破产,他们首席执行官觉得愧对股民,他拿1块美金1年,连拿两年。等他把公司重组好了以后,重新上市,他才拿了几千万走人。通用电气和克莱斯勒是谁的?还是中小股民的,你知道为什么吗?这就是资本主义的精神,是对中小股民的信托责任,做好是应该的。
        
        我谈的不是国企有效率还是民企有效率,我今天谈的是大是大非的问题,明天的民营企业就是今天的国有企业,当你把民企做大后,你发现到你一聘用职业经理人,他就会侵吞你的资产,所以这绝不是所有效率的问题。我还想再给各位做个比喻。美国小布什总统在两个月前提出,考虑停止征收遗产税,这种法案对美国资本家绝对是个利好消息,是吧?你们知不知道有两位企业家登报反对,一个是微软的比尔盖茨,一个是巴菲特。他们说,“我不能允许我的第二代不劳而获!因为他们的不劳而获,会使他同时代的年轻人处于不公平的竞争情况,而公平竞争机会的沦丧会摧毁美国百年来立国的基础”。人家企业家想的国家民族,我们呢?做得不好都是国家的问题,做的好都是自己的。他们企业家对国家的热爱,对中小企业的热爱这就是资本主义基本精神。大家思考下我的话,如果我们欠缺这种精神,如果只是把资本主义肤浅表面移进来包括民主、自由、议会、宪法和民营经济。
        
        在亚洲只要引进是美国资本主义表面现象的国家,你的国家女人就有可能到其他国家做保姆,那就是菲利宾、泰国、印度、马来西亚。哪个不是美式自由民主议会宪法民营经济的国家?没有一个法制化制度来约束这个国家,到最后官商勾结席卷全球财富,老百姓越来越穷,大资本家越来越富裕,贫富悬殊的结果社会动荡不安甚至革命,难道这是你们要的吗?今天我是最有资格讲这个话 ,因为我是资本主义经济学家!
        
        改革利益归于少数人,而改革成本归于大多数人
        
        各位在考虑下,我们社会是和谐的吗?为什么我反对国企改革?我举个例子。地方政府认为国有企业无效率,把他给民营化了。结果很多民营企业家,贱价买断工龄,把工人推向社会,由谁来抚养?由失去国有企业的政府和你我来抚养。他把工厂拆掉,就地起高楼卖掉以后,钱归谁,归他个人和贪官。成本由整个社会负担,而利益归一个人。当你去上海、北京,高速路时两旁的广告上千万上亿的别墅在卖着。你再看看农村老百姓,很多老百姓的子女连上大学的机会都没有,上不起。我们政府公布我们医改失败,这让我痛心疾首。我们医疗改革民营化的结果,可民营化能解决问题吗?医院自负盈亏,急症进来后先看有没有保证金。我们的医改能不失败吗?民营化的结果是少数资本家席卷财富。
        
        农村改革叫股改自负盈亏,什么叫自负盈亏?就是以后再也不贷款给农民了。怎么贷呢?养猪贷款, 2000块钱假设,利息几块钱,那么银行要不要去看一下,你是不是去买猪呢,你喝酒喝掉怎么办呢,等我坐车去看你有没有养猪,来回车费就超过几块钱,所以就不去看,也不贷给你了,干脆把农民的钱都投入到大城市里面炒房地产。那农村缺乏资金的结果,是农村高利贷盛行,金主是村里干部的亲戚。 25%的高利贷,4分利,而且高利贷里面, 13%用于再生产,87%都用于消费,包括吃饭、看病、交学费,他永远还不起的,农村没有资金,这种股改的方式,自负盈亏是对农村更进一步的破坏。这一切你们有没有觉得时曾相识很熟悉? 你们有没有觉得这是我们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没有学到位的结果?
        
        我再给各位说一件事。你以为我们引进了民营经济就发展了民营经济吗?台湾的IT行业 在90年代世界之牛啊,比尔盖茨曾高度评价台湾高科技民营企业,认为这是中国人可以引以为荣的行业。2004年后,你发现台湾的高科技出逃到大陆,为什么呢?追求更低的工资,接近市场,接近生产者,接近消费者。为什么出逃呢?因为你产生了问题。再看看最富盛名的民营企业之乡温州,纽扣一个个卖,几分钱几分钱慢慢积累,这样的经济不就是我们心目中的民营经济吗?他辛苦,他努力。但是曾经在浙江排名第一的温州现在却排名倒数第二,甚至倒数第一。另外开民营之风先河的是广东,但现在它的增长率低于山东。广东有很多奇特的现象,每个城市独立发展,低水平重复浪费,杂乱无序的发展使我国各项资源大量被浪费被消耗。我举个例子,我国的能源浪费率是日本的9倍,是欧洲的是4.9倍,美国的2.5倍。这么贫穷的国家,那么高的浪费是为什么?我们走到今天,我们的国企、医改、我们的农村、甚至我们的民营经济、甚至我们的外汇制度等等带给我们国家的不再是和谐了啊,所以中共中央对于国内和谐化把它当成个那么重要的意识来讨论。
        
        我们国家到底缺什么?
        
        我希望大家静下心思考下,回忆下《走向共和》最后几句话:“希望老百姓选举,希望有部宪法,希望有议会制度。”可到最后上百年的战乱,你们知不知道这样的思维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曾经一个和谐的一个社会不再和谐?到底我们国家缺什么?
        
        对国家的情怀对中小企业的责任,这一切就是资本主义精神。美国、英国搞股票市场的目的不是掠夺中小股民,美国之所以强大是因为藏富于民,美国股票市场扮演了重要的角色。1930-1980年50年间,每年股票市场回报率是8.3%加银行利率,1940-1990年每年是7.6%加银行利率。我个人在1994年离开美国时有4万退休金,到2001年我回美国开会,我打电话问我的基金管理公司还剩多少钱,在我心目中以为还剩一半差不多,他说“你当初投资4万美金,现在只剩下20万美金。”
        
        回头看才发现西方的资本主义,原来股票市场占有这么重要的角色。他们的股票市场集合市场资源让社会有能力的人比如韦尔奇来经营,最后利益归于全体股民,全体老百姓。而且美国政府为了保护美国的中小股民,为了怕韦尔奇这样的人贪赃枉法,用了全世界最严格的证券交易法,美国证监会有发传票的权利,它可以调查任何人,任何物,执法权力受宪法保障。为什么?因为美国股市太重要了,它担负了藏富于民的重要功能。正是由于美国股民对美国政府有信心,因此才把退休金攒起来放到股票市场,因为他们知道这样退休后才会老有所终,老有所养。
        
        我关切中国政府以及共产党的信用
        
        众所周知,股票市场是有风险的,但是那是短期风险,在美国没有长期风险。美国国内的进步就是通过股票市场进行重新分配给老百姓。这就是英国、美国经常出现的大众持股公司。几十年下来,每个人都会积累很多钱。而且,美国国力的增长反映出来就是股市的增长,但所有资产都最后归于股东——大众。
        
        我们中国发展现在也非常好了,但是这些资产除了赋予少数的资本家,能赋予所有下岗职工吗?能赋予所有农民吗?不能,因为我们的股票市场一开始就是错的。一开始就是替国有企业诉困的。到最后还要进行股改,就是股权分治。怎么敢搞股权分治?我不理解。这样的结果就是进一步破坏政府信用。而这就是美国立国之本,就是美国股票增长的基础,怎么能这样破坏呢?按照我的经验,我发现我国一些管理人员学习的水平不高。外国只有经营好的企业才能进行股改。而我们国家就是任何垃圾企业都可以股革,结果输了钱后,百姓一定是要骂政府信用不够的。
        
        虽然我本人是资本主义经济学家,但是我对中国政府以及共产党的信用比较关切,那是我国未来能否走向康庄大道的一个原因。美国总统肯尼迪对他的百姓说过这样的话:“不要问国家给你了什么,而要问你给国家做了什么。”这就是美国人,资本主义国家,想到的就是中小股民的利益!我们就不会这样,我们想到的是基本上都是,上面讲到的“保姆理论”。我们家比较脏,就找一个保姆来清扫,就是国有企业了,然后清理完屋子,整个家就是他的了,这就是我们的国企改革。这样走下去,政府信用一再被破坏,我们的国家哪里还会有和谐的社会?
        
        司法制度化会省掉很多事情
        
        我再谈论一个以前从没有在公开场合谈的问题,就是政府体制改革。我们国家提出的就是自由民主、媒体监督。但是这样是可笑的。香港政府几十年前就没有自由民主和监督,任何不利于政府的言论都不允许公开的。可是香港政府是最有效率的,最廉洁的,完全是按照制度办事。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大家对资本主义的误解。台湾政府也是如此,经济最繁荣的时候就是蒋介石时期的威权政府。现在呢,换了民进党来管理,有了民主,有了自由,但却是江河日下,贪污腐败成风,绝对也不亚于国民党。这两个案例就说明,自由民主、媒体监督是不能使政府变得更廉洁。我国各级政府之间存在两极分化,有很大的腐败空间。很多政府官员忙的要死,整天都忙到十一二点,批公文都批出习惯了,否则就不习惯。到底中国的政府体制出了什么问题?怎么有这么大的腐败空间?
        
        主要原因就在于政府是一个提供公开财富的地方。当一个社会的需求大于供给的时候,就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在以前的配给时代,即使是一个小售货员,也有可能贪污。我们各级政府提供公共财富的能力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这就是政府体制出现极端现象的原因。本质就在于供给不足。而一个制度化,流程化,工序化的结果就造成了供需的平衡。香港政府就是最工序化,流程化的,这样就创造了一个有法可依,有制度可依的社会局面,这样政府官员就没有贪污的机会,工作量也不会很大。如果我们的司法也能这样制度化,通过建档处理,就会省掉很多事情。
        
        只有法制制度下,才能创造财富!
        
        最后,我想谈谈如果不靠自由民主议会宪法如何使国家强大呢?历史上讲,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英、美、德、法、日等除外,大部分都是贫穷落后的,包括中国。拿破仑时期,就发现了一个法制制度下的大英帝国是多么伟大。此后就创立了《拿破仑法典》,一切按照制度化处理。全民纪律后能强国!只有法制制度下,才能创造财富,中产阶级才能强大,自由民主才能实现。这样我们就会发现,自由民主议会宪法是国家强盛后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否则,就会走向动荡和不和谐。
        
        我很担心父辈一代所创造的财富能否平安的转给你们这一代,我建议学习西方的历史,学习人家的经验。法制化建设是我们目前必须要执行的,是要由强大的中央政府推行的,法制化建设形成的游戏规则必须先规范政府行为,然后再来规范百姓行为。等法制化完成之后,就可以再谈自由民主议会宪法。我在此呼喊,法制化建设,这是我国能够维持繁荣、维持社会和谐的法则。 (记者团 严薇 焦冬霞 根据录音整理)
      
      
      我觉得我有必要为中国写点东西了。
          虽然我一向标榜远离政治,对所谓的世界大势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失望。但最近的很多很多事情,还是让我觉得有某种东西如梗在喉,不吐不快。
          我厌恶评论,因为评论家大多只是坐而论道的好手,一旦起而行之,则捉襟见肘。站着说话不腰疼,固然很惬意。我知道有一天我也许会因为我说的这些而打了自己的嘴巴。
          但我还是决定要说,就如鲁迅先生所说,如果一个房子里的人要闷死了,你把他叫醒固然很残忍,但,如果你把所有的人都叫醒,又怎么没有可能把房子打一个洞来透气呢?
          我知道,也许我也不能把这座房子建的更好,但希望我说的话,能够给别人一些启示或者思索,这些启示或者思索中,也许就有建房子的高手呢。
          我今天要说的是,到底谁在抛弃中国?
        
          这个问题看起来太大,几乎无从说起。我还是从细微处说起吧。
          昨天看到一个贴子,内容是这样的:
          房改是把你腰包掏空,教改是把你二老逼疯,医改是要提前给你送终。
        
          很好玩的一个贴子,却很真实的反映了我们改革的一个现实。中国的未来在哪里?我们要走向美国,还是变成下一个拉美?
          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这样一句话,美国的现在就是我们的未来。这句话让我们生出很多美丽的遐想,好像我们真的再这样埋头苦干很多年,就一定能赶英超美,过上欧美人的幸福生活。但是现在,在我们看来,也许赶英超美不过是一个美丽的遐想,也许中国貌似强大的经济外表之下已经暗流涌动,也许歌舞升平之下已经危机四伏。
          为什么要提拉美?
          在我们的主流视野里从来都没有拉美,在我们的概念里,拉美这个名词不比非洲高等多少。我们是不屑于提拉美的,那里滋生着一切资本主义的毒瘤,贫富分化,社会动荡,政治独裁,经济畸形发展,拉美人在独立以后,瞎折腾了200多年,还是处于第三世界。
          我们怎么能把自己和拉美比?
          拉美人第一次进入我们的视线,大概是在去年,我们在谈论中国汽车业的未来走势时,第一次提到这个词,后拉美化。有人对当时世界汽车巨头纷纷进入中国,瓜分市场提出了自己的忧虑,说中国汽车如果不能走自己独立发展的品牌之路,而企图以市场换技术,最后只能如同拉美的汽车市场一样,沦为世界汽车巨头的加工厂,在食物链底层,抢食一点点残羹冷之。永远不可能在世界市场上与他们并驾齐驱。而更重要的是,以低廉的劳动力换来的投资必将不会长久,因为一旦出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市场,跨国巨头马上就会进行产业转移,到那个时候,中国汽车业就会被抽空,拉美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未来。
          这种担忧不无道理。
          而我今天要说的,不仅仅是中国的汽车业,而是中国的整个未来。我们要走向何方?
          是发达的欧美,还是混乱的拉美?
          郎咸平在华工(我不知道具体是那所大学的简称)演讲的时候,对大学生们说,“30年以后写信给你女儿的时候你可能会写,你在别国当保姆的日子还好吗?”“如果信托制度一直缺乏,那么改革将会把我们带到菲律宾而不是美国。”
          台下的大学生莫名惊诧。
          其实我觉得倒真没有什么可惊诧的。这个道理连我都能想明白,我们中国的那些精英阶层,喝过洋墨水,读过哈佛剑桥的,谁能不心知肚明呢?但是愿意把它讲出来,讲给我们懵懵懂懂的大众和青年学生的,估计只有郎咸平一个人了。
        
          有些东西是得多用脚趾头想想。上帝给我们一个脑袋,不是为了让我们整天琢磨同事有没有比我多发多少工资或者邻居的老公为什么比我能挣钱的。记得在中学学世界近代史的时候,曾经就有一个问题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拉美国家独立的时间和美国差不多,到最后发展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历史书告诉我们,那是因为帝国主义的掠夺。我一直觉得那是狗屁,如果一对小兄弟一起长大,有一天哥哥对弟弟说,从今天开始,你归我管了,你挣的钱归我,做弟弟的能愿意?据说拉美国家独立以后,很快就变成了美国的后院。不过这是结果,可不是原因了。之所以美国能把他们当后院,还不是因为几十年之后,当哥哥的已经比弟弟强大了好多,敢于对弟弟说,你挣的钱要是不给我,看我不揍你。
          当然,我当时是想不明白的。我面对这样的答案,也不过就是在心里说句狗屁,除此之外,是断然提不出反对意见的。但现在,我敢说,也许真实的答案已经被我们发现,并且他正在困扰着我们的中国。
          拉美与美国的差距在于,它没有形成良好的财富再生体制,套一句比较主流的话,它缺乏一种财富积累上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样的差别。
          第一种情况:
          假设在一个地方发现了金矿,来了一个人投资建了一个矿场,雇一百个工人为他淘金,每年获利1000万,矿主把其中的50%做为工人工资发下去,每个工人每年收入5万,他们拿一万来租房子,剩下的四万可以结婚,生孩子,成家立业,矿主手里还有五百万,可以做投资。因为工人手里有钱,要安家落户,所以,房子出现需求。于是矿主用手里的钱盖房子,租给工人,或者卖给工人。工人要吃要喝,所以,开饭店,把工人手里的钱再赚回来。开饭馆又要雇别的工人,于是工人的妻子有了就业机会,也有了收入。一个家庭的消费需求就更大了。这样,几年之后,在这个地方出现了100个家庭。孩子要读书,有了教育的需求,于是有人来办学校,工人要约会,要消费,要做别的东西,于是有了电影院,有了商店,这样,50年过去以后,当这个地方的矿快被挖光了的时候,这里已经成了一个10万人左右的繁荣城市。
        
          而第二种情况是这样的:
          假设同样发现了金矿,同样有人来投资开采,同样雇100工人,同样每年获利1000万,但是矿主把其中10%作为工资发下去,每个工人一年1万。这些钱只够他们勉强填饱肚子,没有钱租房子,没有钱讨老婆,只能住窝棚。矿主一年赚了900万,但是看一看满眼都是穷人,在本地再投资什么都不会有需求。于是,他把钱转到国外,因为在本地根本就不安全,他盖几个豪华别墅,雇几个工人当保镖,工人没有前途,除了拼命工作糊口,根本没有别的需求。唯一可能有戏的就是想办法骗一个老婆来,生一个漂亮女儿,或许还可以嫁给矿主做老婆。50年下去以后,这个地方除了豪华别墅,依然没有别的产业。等到矿挖完了,矿主带着巨款走了,工人要么流亡,要么男的为盗,女的为娼。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其实就是拉美和美国不同的发展轨迹。也许今天美国人应该说,感谢华盛顿,他为美国缔造了最现代最科学的政治体制,感谢亨利·福特,他一手缔造了美国的中产阶级。而拉美国家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们的大独裁者创造了掠夺性的经济体制,以一种豪强的姿态疯狂瓜分着社会财富,而使整个经济虚脱,再也无力发展。
        
          这里我们有必要再提一下亨利·福特。古今中外所有的商业人物中,亨利·福特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无人能出其右。正是他用他的T型车一手缔造了最初的中产阶级,并将美国社会第一个引入了现代社会,(欧洲在这一点上,比美国晚了几十年)。亨利·福特说我要让我的工人能买得起我的T型车,于是他给工人发高工资,他还创造了流水线的生产方式,使汽车大幅降低,于是,福特公司一跃成为最大的汽车公司,于是有了钱的工人可以买汽车,可以买房子,可以做其它的消费,于是中产阶级诞生了。于是在完成西部扩张,在领土上已经没有回旋余地的美国发现了另外一个金矿,迅速成长的中产阶级带动了巨大的需求,支撑起庞大的国内市场,继续拉动经济高速增长。美国从来都是一个依靠国内需求实现经济增长的国家,而中国空有12亿人口,却居然内需不足,不得不靠外贸来拉动经济增长,你说这不是咄咄怪事。你以为你是弹丸之国的日本哪?靠外向型经济就能样得膘满肠肥?12亿人口,谁能养活中国?除了你自己。也难怪现在全世界都在指着你,说你对人家倾销。
        
          说到这儿,该说到我们中国的问题了,为什么我们会内需不足,为什么我们会没有强大的中产阶级?我们的财富到那儿去了?我们到底还有多大的持续增长能力。
          中国用一种渐进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资本原始积累。这里边姑且不说什么权钱交易,制度漏洞,不劳而获。没有一个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是干净的。但关键就在于,在积累完成以后,我们该怎么做,是继续任贫富分化发展呢?还是创造我们自己的现代社会,创造坊锥形的社会结构。
        
          看到那位网友的话真的倒吸一口冷气,我们在做什么?我们的改革是不是正在走向一个反面,以疯狂搜刮普通大众并不多的社会财富来继续换取虚高的发展?尽早上看到一篇文章,比较中国和新加坡的十大差距,具体的不说,因为小国毕竟比中国这样一个泱泱大国要好管理得多。但是,让我深思良久的还是新加坡的体制中所投出来的平等思想,那种对普通大众的关怀。而我们,这种声音除了矫揉造作的官员做秀以外,我们看到了哪些实质性的东西?中国从来就没有平等。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有没有也很难说。我们只有所谓精英和庶民。当所有的接受过良好教育的青年花一辈子的时间才能买一个安身之所的时候,当一个家庭的一个孩子上学就要掏空家里的一切积蓄的时候,当你在股市上投了钱就相当于捐款,被那些国企老板用什么MBO名正言顺的中饱私囊的时候,当一个农民辛苦一年的收入还不如一个大款吃一段饭的开销的时候,你指望大家不去省吃俭用,疯狂存钱?你指望银行里里几万亿的存款能够转化为巨大的需求?你指望消费品市场能够持续火热?你指望有点闲钱的人能够去做更有用的投资而不是作为热钱去炒房?你指望本来就不多的社会财富能够更快更合理流动?我们很穷,因为我们钱本来就不多,却被装在了很少的人的腰包里,我们本来就不富裕,却在银行压一块,在房子上压一块,在股市里套一块,我钱看起来不少,但是就是转不动,都是死钱。于是,少数人手里的钱只能去买LV、卡地亚、施华洛世奇,因为除了这个,他们也没什么可买的了。有些人还跳出来粉饰太平,说什么奢侈中国,狗屁!
        
          哪个大国的经济能靠几个奢侈品品牌带动起来,再说奢侈品跟你有啥关系啊?你瞎激动什么啊?你要是中国也有几个顶极奢侈品品牌的话,跟着起起哄也还可以。那不过是让法国、意大利多赚点钱而已。这就是我们的中国,我们的农民还没有富裕起来,就已经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吐干净了血,我们的中产阶级还没有诞生就已经横遭劫掠,我们到哪儿找内需?我们除了出口,让全世界来养活我们以外,有什么办法?所以,全世界都说你倾销。是啊,12亿人,谁养活得了你啊?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我们的改革走入了这样的一种境地?教育收费,房价高启,股票圈钱,上帝啊,这是啥决策啊。哪个已经富得流油的国家在当初这么迫不及待地从自己的人民手里捞钱?
        
          我们的精英阶层都到哪儿去了?为什么这种用脚趾头都能想明白的问题,他们就想不明白?
          精英阶层到哪儿去了?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我想,精英阶层有两个去向,一个被收买了,一个被扼杀了。
          郎顾之争已经让所有的人都对内地的经济学家失望了。为什么整个内地的经济学家会败在一个叫郎咸平的香港人手里?只有一个问题——良知,不是大陆经济学家太笨了,而是他们已经被收买,良知泯灭,除了为主子叫几声以外,已经没有什么别的作用。于是我们的官僚、资本、还有知识界人士就结成了联盟,制定着进一步瓜分财富的计划。于是我们的普罗大众就失去了话语圈,就算惨叫几声,也不会被人听见。
        
          这是被收买的,还有被扼杀的。
          就是青年。
        
          想起鲁迅先生所说,最有希望的就是我们的青年。但是,又是教育,教育,中国教育,被这些狗屁精英把持的中国教育,一方面掏光你的钱袋,另一方面让你接受填鸭式的知识,除了会背几个狗屁单词之外,几乎剥夺你任何独立思考的能力。好啊,这招真好,真是斩草除根了。郎咸平对大学生说:“我们这一代人不懂法制,也没有良心。”“我们这一代是要早点被淘汰的,把权力交给你们,你们才是未来。”唉,也许郎先生真的不太了解中国的内地,他不知道现在大学生的孱弱肩膀,也许根本就担不起这个担子。
        
          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你该怎么办?保护你自己。这是每个人首先想到的答案,要么离开它,要么让自己变强大,因为别指望政府保护你。记得五年前我就说,中国在进入一个世界急剧分化的时代,我们,能做的仅仅是在它分化完之前拼尽全力挤入上层而已。
        
          现在我依然说这话。
          变强大,只有变得强大,你才能保护你自己,保护你想保护的人,你才能让自己的声音被更多的人所听到。
        
          最后,想起一句话,如果一个国家不爱自己的人民,你有什么权力要求自己的人民去爱他的国家。
          希望,我们,不要说这句话。

作者:牡丹不香 回复日期:2005-12-30 11:28:49 
 
  有一个踩名人想出名的^_^

作者:会飞的猪之三 回复日期:2005-12-30 11:29:12 
 
  说白了朗咸平更象一个娱乐圈的混混,娱乐了大家,偶尔也反映了人民声音,算一个兢兢业业的好同志吧,有点象刘德华?
  ===================================================
  
  楼主也承认朗教授“偶尔也反映了人民声音”嘛,
  你看看现在中国有几个人反映人民的声音的?

作者:evergreenland 回复日期:2005-12-30 12:16:21 
 
  朗动了不少“人”的奶酪
  于是很多狗腿子蹦出来叫

作者:偏要说 回复日期:2005-12-30 12:28:56 
 
  楼主:你什么时候娱乐一下我们吧,别像国内的某些经济学家,把我们口袋里仅有的一点点钱,想方设法掏个精光!

作者:chileilu 回复日期:2005-12-30 12:29:43 
 
  楼主举下例:全国有几个这样混混
  
  
  经济学家像朗教授有良知,敢讲话的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他怎样做,才能让你这样的满意,不再JJWW,楼主讲一下,大家评评

作者:chileilu 回复日期:2005-12-30 12:41:06 
 
  顶郎教授!!!真正的中国人,真正的经济学家,真正敢说真话的人!

作者:micobird 回复日期:2005-12-30 12:47:39 
 
  对他不是很了解,但楼上有人给出了他在这方面的贡献的确凿证据,就凭这些,大陆没有人能达到他的学术水平把

作者:燃烧的梦想 回复日期:2005-12-30 13:03:36 
 
  学术方面不知道,不过老郎的确对国内企业现状不是很了解。就拿上次给我们公司讲课(国有企业如何走出战略困境)来说吧,到中午时分,郎说:这个时间,你们国企的老总们是到午睡时间了吧?
  我们一个下属公司的总经理立马想拍桌子走人,碍于人多没有动作。后来他说:我自从接手这家公司,晚上休息都很少,哪有什么时间睡午觉。
  郎的确对国内企业(尤其是国企)报有成见,其实现在能立足于市场的国企(即使是垄断行业),哪有像以前那样轻松的。像这样的专家给企业讲战略,还真是不知道如何评价。

作者:leoan 回复日期:2005-12-30 13:08:36 
 
  楼主
  我说一些个人意见:
  我个人感觉他哪怕是娱乐大众也好,混混也好,存在就是价值。
  就算他是别人的枪也可以,但是他的确指出了,现在上市公司的一些问题。
  就这点,就可以让我看好他一阵子。

作者:bimeric 回复日期:2005-12-30 13:12:28 
 
  “他在香港的地位,远远没有他自己吹嘘的那样,这个俺也是有实际案例的,香港金融圈知道他的人很少。而且客观的说,他就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所以喜欢骂人,通过骂人来获取个人利益,其他媒体有报道,俺不多说了。”
  
   不说你什么了,无知

作者:foreverletters 回复日期:2005-12-30 13:14:27 
 
    一个社会有一个社会的法度,超越法度的行为是任何人都不允许的。
    国内的主流经济学家的改革理论难道是符合国情了吗?私有化就是缔造社会和谐的唯一出路了吗?
    在一个行政手段超越市场手段的国家里,私有化只会造成更加严重的贫富差距。当13亿人口只有1.9亿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情况下,和谐从哪里谈起呢?
    对郎先生的言论,为什么就不能多领会,去其不失,取其精华呢?
  

作者:花满头 回复日期:2005-12-30 13:16:56 
 
  呵呵,回楼上
  这么多篇学术论文不知都是什么时候发的,有几篇自己写的?

作者:风声鹤起 回复日期:2005-12-30 13:20:18 
 
  无论如何郎是有良心的
  不象楼主是狗

作者:永远的沙漠鱼 回复日期:2005-12-30 13:22:57 
 
  楼主,如果不是既得利益的获得者,那么就是既得利益获得者的狗。如果踩到狗的尾巴,无论如何也是要跳起来叫几声的,以证明它还活着。鉴定完毕。
  

作者:kkuullee 回复日期:2005-12-30 13:28:07 
 
  大鹏?紫金那个?
  原来两层,后来一层,在后来听说倒闭了?
  
  我在你们楼上

作者:老板一碗蛋炒饭 回复日期:2005-12-30 13:30:17 
 
  只有论点没有论据,楼猪可以去死了

作者:此贴独尊 回复日期:2005-12-30 13:32:48 
 
  楼主SB,你看谁顺眼.
  狼揭露问题,肯定会出名。出名并非郎的本意,揭露中国腐朽的中国制度当头棒喝。
  
  楼主只是对别人出名不满,试想想你自己又做了什么?有什么资格谈论别人呢!
  

作者:江苏人在上海 回复日期:2005-12-30 13:52:34 
 
  楼主因为自己缺乏良知,也就进而否认天下还存在良知了!呵呵!挺可怜的犬儒主义者。

作者:腰缠三贯 回复日期:2005-12-30 14:31:36 
 
  可能比郎教授聪明绝顶的人多得是,但是,象郎教授一样有良心的人却并不是很多。
  楼主,不知道你有没有资格评论郎教授。

作者:土土77 回复日期:2005-12-30 14:48:53 
 
  狼至少有良知.比国内的经济学走狗强.

作者:Cool波 回复日期:2005-12-30 15:02:00 
 
  看看国内象狗一样的经济学家,郎教授既是是混混也比他们强多了

作者:天空下的圣城 回复日期:2005-12-30 15:19:22 
 
  郎先生和俺国内的伟大经济学家相比如何?
  有点骨气吧?够了!
  有点良知吧?够了!

作者:苏纯 回复日期:2005-12-30 15:22:09 
 
  楼主既然是圈内人
  为何不站出来与之光明正大的pk
  偷偷摸摸的说三道四算什么英雄好汉
  
  居然还说人家是混混
  那国内的主流经济学家就站出来跟人家比比学术成就,学术地位
  别整天阴人家

作者:苏纯 回复日期:2005-12-30 15:29:56 
 
  也不看看国内这些主流经济学家的水平
  
  最可笑的是张维迎批评郎先生的论点,笑死人哦
  居然说朗咸平这么鼓吹国有,为什么到长江商学院当教授,不到政府办的大学
  
  哈哈,就这点水平
  难怪他在英国读博士时的同门师弟都批评他:
  这话太没水平了,你张维迎这么鼓吹私有化,为什么还到北大教书,北大不是公有的么?

作者:爱情登陆中 回复日期:2005-12-30 15:37:03 
 
  哗众取宠的朗咸平主要合乎毛左分子的口味

作者:上发条的橙子 回复日期:2005-12-30 15:37:35 
 
  这个社会已没有正义,没有良知
  是个腐烂到核里的大苹果
  要生存只有让自己强大,不想被人吃,就要学会吃人
  不是我不想做好人,但是如果我做好人,现实就让我做个死人
  在这个让人绝望的国度里,人们除了沉沦还是沉沦
  钦佩那些还有理想的人
  但是理想不属于我们大多数中国人

作者:魔力奥 回复日期:2005-12-30 15:44:19 
 
  作者:evergreenland 回复日期:2005-12-30 12:16:21 
    朗动了不少“人”的奶酪
    于是很多狗腿子蹦出来叫
  ————————
  真知灼见。
  
  狗腿子最喜欢的逻辑是:既然郎不是耶稣,所以他是撒旦。。。
  
  操,愚民调子都唱的这么傻比,这些废柴还能干什么?

作者:苏纯 回复日期:2005-12-30 16:12:35 
 
  作者:爱情登陆中 回复日期:2005-12-30 15:37:03 
    哗众取宠的朗咸平主要合乎毛左分子的口味
  --------------------------------------------------
  
  别动不动就给人家戴帽子
  你觉得朗咸平说的不对
  你可以就他的论点和论据还有论证过程来反驳他
  
  说这么些跟主题无关的话能讨论出什么结果来啊
  
  

                浏览次数:779--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上篇文章作者:杨波 《道德经》的产生及与 道教的历史发展
----下篇文章:已经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