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向我约稿
[首页] [关于本站] [新闻中心] [2024年郑光路《成都旧事》《四川旧事》《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我的相册] [留言板]


2024年郑光路《成都旧事》《四川旧事》《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拍案惊奇!郑光路精彩特稿[图片: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中)及夫人濑田裕子与郑光路合影]
文史长廊精品[左图:郑光路(左1)应邀拍电影时]
文革类老照片.美术作品链接[左图:郑光路当医生时和原珠海市市长梁广大(左)合影]
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现象研究专栏[图:郑光路(左1)与常演“皇帝”的张铁林先生(左3)]
郑光路巴蜀文化及历史类作品[篮球巨人穆铁柱和郑光路]
近50年当代史研究史料[左图:原国务院侨务办公厅负责人庄炎林(左)与郑光路合影]
[文革专栏]本网特色,翻页内容甚多![本栏图片:郑光路1966年在天安门]
评说成都、四川[图为著名学者魏明伦先生(右)与郑光路]
四川特色作家文章[左图为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先生(右)和郑光路]
历史往事揭秘专栏[左图为郑光路收藏的文革宣传画]
“社会评论”精品转载[左图为郑光路(左)与成都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刘学文]
中国近现代文学掠影[左图为张邦元(右)绝技童子功“隔山望月”与郑光路同摄]
中国知名文革史研究者精品专栏(!本网热烈推荐:链接严肃学术网站渤海大学网),极其丰富多彩!
中国历代文学研究专栏[老武术家王树田(中)郑光路(左1)刘绥滨(左2)市武协副秘书长王学贤(左3)]
!连载郑光路最新长篇力作《打工妹怪遇》欢迎阅读和书商、出版机构及影视改编合作!
网友交流专栏[郑光路作品讨论会上民革市文史委员会主任王大炜(右)作家白郎(中)和李克林教授(左)]
《川人大抗战》选载[成都媒体为《川人大抗战》举办座谈会后李克林、流沙河、王大炜、卢泽明等先生同摄]
巴蜀文化和掌故[海外作家与成都卢泽民、章夫、冉云飞、郑光路(1排左1)、白郎、蒋蓝等]
今年郑光路有影响的新作[左图上排右起:郑光路、郑蕴侠、副导演商欣。下排为导演刘子农及张国立、王姬等]
当今文学界之怪现状[文革结束郑光路(1排右1)考入大学与同学去安仁镇接受“阶级教育”]
转载网络精品[1987年郑光路(右1)与华西医大副院长张光儒博士(右2)在珠海工作时游澳门]
老成都掌故[左图为郑光路(右1)在青城山上清宫与道士练剑]
武侠文化[左图:右1郑光路,右2习云太教授(中国武术一级教授),右3刘绥滨,右4铸剑专家龙志成]
滑稽妙文选[人生如戏,图为郑光路(右1)1985年应邀参加影视剧拍摄时照片]
中国文学、史学与世界[图为法国学者大卫(左)和郑光路
巴蜀文化中的杰出人物[本栏图片说明:中国著名电影艺术家谢芳(中)、张目(右1)和郑光路合影]
四川及巴山蜀水人文[左图为郑光路(1排中)1985年与几个弟子同摄]
当今社会奇稀罕事、伤心事、可怕事[左图:郑光路舞禅仗习武照]
文史文学精品转载[图为1990年郑光路(后排右2白衣者)与众武术人士在少林寺参加武术拍摄]
郑光路欣赏的古典、文学、史学作品推荐[1986年郑光路(上排左3)参加武术表演赛后和四川武林好友摄]
阅之有益的史学方面学术文章[图为郑光路(中)当医师时在医院为病人作手术]
郑光路著《中国当代热点问题透视—中国气功武术探秘》选录
郑光路文革研究专著介绍[图为两本专著封面]
四川近、现、当代史研究史料参考[郑光路1987年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工作时照片]
文化与教育[图为郑光路练铁指功练武照]
体育武林前辈【左图:1984年时郑光路与李孟常师傅(右)。右图:郑光路与黄林派钟方汉师傅(右)】
郑光路巴蜀文化研究专著[郑光路与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郝勤教授]
隆重推荐作家原创精品[《武当》杂志主编刘洪耀(右)与郑光路]
过来人回忆文革历史[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当受苦知青时,点击图很瘦]
官方报刊资料(主要为文革时期)选登[本栏图为文革中的恐怖刑场]
知青问题研究[郑光路1970年当知青时艰难环境下仍自强练功“朝天蹬”]
名家杂谈精粹[郑光路(左1)与四川武术名家黄明生(左2)、李兴白(左3)1985年在电影剧组]
抗战文史[英勇殉国的饶国华中将之女饶毓秀(左1)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之子李克林(左2)与郑光路]
四川著名学者、作家岱峻专栏[作品充满空灵雅趣和智慧沉思。图为岱峻夫妻恬静生活]
四川著名特色学者、作家陈稻心专栏[图为陈稻心先生(左)与郑光路]
中国著名作家雁翼专栏[左图为中国著名老作家雁翼(左)与郑光路合影]
学术界百家争鸣[左图:四川曲艺界大师邹忠新(左)与郑光路在一次文艺会上]
武侠小说评弹[1986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肖应鹏(右3)在一次会上]
四川著名武术家(排名不分先后!)[郑光路(左1)与著名武术家王佑辅(左2)邹德发(左3)合影]
宗教文化与人生、文学[图为郑光路(左)与四川一高僧]
佛道、医学、养生文化[图为郑光路(左)与武友在山中古佛寺练武养生]
纪实历史、文学长篇[香港《明报》1987年刊登郑光路当医师搞科研时照片]
中国传统文化名篇[1987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全国地趟拳冠军陈刚(右3)]
门外诗歌谈[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下排右1)和红卫兵战友]
放眼世界专栏[红卫兵文革闯将]
免费网上书屋、实用网站[more翻页还多!]图为毛泽东与张玉凤
中国各地优秀作家陆续推出专栏
重要精华文章专栏![左图:中国民生真实的另一面“黑窑矿工”]
2024年郑光路出版之新书及新闻


·写作范围:文史、文革史、抗战史研究,以及社会纪实文学作品(中国社会热点问题类纪实)
·姓名:中国独特题材文学网
·笔名:站长:郑光路
·电话:--
·手机:423648068@qq.com
·OICQ:--
·电子邮件:423648068@qq.com
·通讯地址:中国.四川省.
·邮政编码:--
--管理中心

  本站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昝爱宗:体制内作家如鸡如狗 ?!?!?

作者: -上传日期:2006/12/19


昝爱宗:体制内作家如鸡如狗?? 


网络评论者语出惊人:体制内作家如鸡如狗 
昝爱宗/文
  
    
  曾以作家身份出任国家文化部部长的王蒙先生,提出怎么一个说法,“年轻
的父母给年幼的孩子吃药的时候有时候解释说:‘这不是药。是糖。是果汁。’
而年幼的孩子会哭诉:‘是药。’我们的成人比孩子更孩子。多么好的人民!”
其实,现在的文坛正是这样,一些著名与不著名的作家,都把垃圾作品或无病呻
吟的作品端出来,给读者说:“这不是垃圾。是营养,是精神美餐。是人间独一
无二的美味。”而我们的非常甘心的读者说:“是的,好吃,味道好极了。”多
么好的读者,多么好的人民。
  
  文学,曾经作为人类精神家园上的晴朗天空,现在却越来越失去自身应有的
价值了,就连知名的新生代作家、任上海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的葛红兵,在推出长
篇小说《沙床》的同时,还面对媒体大言不惭地声称“我想做卓越的情色写
手”。昔日曾在文学批评领域首创“身体写作”、“新生代作家”这两个新名词
的他,曾数度掀起思想批评旋风、被喻为思想评论界黑马的他,却与“美男作
家”和“情色小说”挂上了钩,不但他的这部快餐作品不值得购买,还被读者当
场撕碎扔掉,可谓倒尽胃口。 
  
  大众怨恨假货,认为假货没有什么价值可言,都是一些骗钱的伪劣东西。现
在,把这话用在那些著名作家身上,我发现作家们也不外乎这一点,拿出应场的
伪劣的东西骗骗钱。有钱能使鬼推磨,所以,大众作家,人民作家,获得各种奖
项的作家,都神气活现地出现在媒体上,作秀,造作,无聊,下作,完全走的是
反文学的穷途末路。
  
  想起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作家,如写《绿化树》的张贤亮、写《人生》与
《平凡的世界》的路遥、写《老井》的郑义、写《北方的河》的张承志等,他们
却敢于直面现实,继承了“五四”以来知识分子的传统,介入生活,以优秀的作
品还原现实生活和解读现实生活历史,进而达到干预生活的目的。可现在,文学
似乎一沾到现实社会和政治生活,艺术性也就没有了。“孙志刚”这样典型的轰
动事例,却没有电视剧导演与编剧关注;全国大小数百万煤矿工人、上亿外来工
的底层生活无人关注;每年近10多万弱势群体意外死于各种情况下的“事故”、
“灾难”,无人关注。其实,这都是在说明当下的作家们对文学的讨巧与无知,
他们关注皇宫内幕,热衷于王妃和太监、奴仆打情骂俏,就连电视上也都是古装
戏的天下。再者,就是武打片风行一时,麻醉观众,金庸老朽拼命作秀,把几十
年前的东西一一掏出,任最有钱最腐败的制作单位拍摄拉大便一样的电视连续
剧,一个版本不够,再投巨资拍几个新版本,反正他们有的是金钱,有的是频
道,有的是观众。至于观众、读者,也没有什么发言权的,频道是固定的,无法
选择的,就像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一样,全国十三亿人民只能守着一个频道去
“联欢”,这不是愚弄大众还是什么呢?
  
  大时代有权向作家索取大作品。可是,我们今天的大作品是稀缺的,很多鸡
狗版的作家乐于当小混混了,不但对现实回避,而且还对真正的艺术回避。当今
中国经历如此广泛、深刻、充满戏剧性画面以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进程,从政
治、经济、文化到社会心理,都一个方面都在被触动,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但
却没有震撼人心的作品,这难道不令人担忧?我的一位师长曾经这样告诫,中国
作家是富翁。如果哪个中国作家会苦于找不到新鲜而有意义的题材,那也是一百
年以后的事。作家们应当对民族文化传统与民族性格进行探索,关心社会,干预
生活,不要担心被警告和有危险,更不要以功利性目的为艺术而艺术。真正伟大
的作品,用透过社会和政治写出人性。否则,你只能当聪明的作家,只能当“著
名的小混混”、“杰出的小混混”、“人民的小混混”这样的鸡狗作家。
  
  文学的取材和主题,所指向社会与政治层面的,应当具有社会与政治的“干
预”性质。涉及的问题,表达的情绪,与社会各阶层的思考与情绪同步。介入现
实,干预生活,其中还有一个前提就是创作的自由。正如当年(1979年)沈昌文
创办《读书》杂志时倡导“读书无禁区”一样,文学创作也要“无禁区”。当
然,这个禁区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高行健
曾经这样说过,“创作自由不过是个美丽的字眼,或者说是一个诱人的口号。这
种自由从来也不来自他人,既无人赏赐,也争取不到,只来自作家自己。你只有
先拯救自己,才能赢得精神的自由。”我想,我们那些还不曾麻木、蒙蔽与堕落
的作家们,在面临摆脱旧体制的新选择的同时,应该有所深思吧——且莫等到
“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文化先锋网(www.whxf.net)


韩浩月:体制内作家应尽快市场化起来  
 
 
 时间:2006年11月13日11:34   我来说两句        

 
  
  
  
 
  曾被誉为文坛射雕五虎将的北丐洪峰(其他为南帝苏童,东邪余华,西毒马原,中神通格非),在2006年的瑟瑟寒风中走上街头乞讨,为这段时间行为艺术此起彼伏的文化圈,又添了一个热闹的话题。把洪峰的当街乞讨定义为行为艺术,是因为他的出发点并非是向路人乞讨一点生活费,而是对沈阳市文化局停发其每月2000元的工资表示抗议。 
 
 
 
事实证明,洪峰这个稍显偏激的举措效果很好,不仅获得了关注,而且引来了不少声援。当事单位沈阳市文化局的回应口风也偏软,事情正在朝着顺利解决的一方面发展。

  包括洪峰在内,许多人都会对此感到刺痛。首先是沈阳市文化局,不按当初的承诺给予洪峰充分的创作自由,用体制内可有可无的条条框框,要求洪峰坐班、开例会,局领导自持按规章办事的生硬做法,非但没得到服从,反而激起了对方激烈的对抗,令一个文化单位颜面扫地;其次应该是那些尚且依靠薪酬吃饭的体制内作家,进入这十年以来,虽然占据领导地位的依然是那批老人,但有目共睹的是,中国文坛已经开始在大面积的更新换代,畅销书市场被年轻作家和非职业作家瓜分,曾经叱咤一方的各地文坛领袖与干将,基本被媒体和出版单位抛弃,虽不至于像洪峰那样遭遇停薪危机,但长期依赖文化单位薪酬生存,已经使得他们失去了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洪峰今天的行为艺术,或将成为明天他们的真实境况。

  最应该感到刺痛的,当是千千万万读者。作家的光环渐渐消失,“文学已死”也不再是骇人听闻的言论,作为在精神贫瘠年代曾写出震撼之作,激荡我们灵魂的作家,其“文化英雄”的符号依然在记忆中未散去。现在,成为一名作家的门槛愈来愈低,出版一本书也愈来愈简单,三教九流的人物都往作家圈里挤,凡是在各自领域稍有点成就的人,都可以志得意满地说“我明年的计划就是再出版一本书”——哪怕这本书不过是一堆文字垃圾和无聊图片。越是在这样一个浮躁的时代,我们越是怀念那些用生命在创作的作家。在路遥去世之后,有评论说,我们再也不会有如此贫困却又如此优秀的中国作家了。所以,尽管洪峰的上街乞讨具备典型的行为艺术色彩,仍然令人心酸——若非迫不得已,一个作家不会选择牺牲自己的体面来要求自己的合法权利。

  韩寒在接受媒体采访问及是否作协会员时,说“作协让我去做主席我都不去”。有一本书200万的版税作底,有赛车这项第二职业,韩寒自然有底气对作协嗤之以鼻。十多年前的先锋作家洪峰如果有这样的勇气,或许现在也不会为区区一点工资动气,当然,十多年前作家的版税并不足以撑起作家的腰杆。但假如当时洪峰对沈阳市文化局抛出橄榄枝无动于衷,走市场化写作的道路,现在的收入也未必比苏童、余华差。我们需要坚持理想走纯文学写作道路的作家,可是,市场化写作不见得一定就是与文学理想对立的。给作家发工资作为一种政府行为,短时间内可能不会消失,但从长远看,纳税人不会一直乐意看到作家当作任务来完成的作品。所以,中国作家应尽快市场化起来,已经动手要抓紧时间巩固自己的地位,没有动手但创作生命还没结束的,现在就应该着手做起了。

  作家陈村在论坛关于洪峰乞讨的讨论中回复说,“一篇随手涂来的球评,收益等同于十倍字数的结结实实的短篇。”这无疑是作家市场化的一个方法,手段虽小,但收益颇大。今年世界杯期间,贾平凹、刘心武等人便与超女一道,把球评开到了各地报纸上,短不过几百字,同时在十数家媒体上发表,稿费应不少于超女。写纯文学难道就一定比写球评高尚吗,未必。作家写球评也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读者需要从作家那里获得不一样的观点。作家同样付出了劳动,这种交换是等价的。作家市场化的方式还有许多种,比如参与影视剧策划(如刘震云),比如跨媒体传播(如易中天),或者干脆摸准时代脉搏,写鲜活的热气腾腾的文字(如余华)。归根结底,所谓市场化,就是走出认识误区,为阅读喜好随时都在发生变化的读者而写。

  读者的承认与否是一名作家存在的最大意义。为了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丰收,作家必须学会舍弃体制内的利益,尤其是当这份利益成为鸡肋、或对个人尊严造成威胁的时候,更要毫不留恋地将之抛弃。那样,新生的愉悦将彻底释放被束缚太久的手脚。

(责任编辑:久黑必白) 
  
  
 
体制内的作家
 
 
  最近在网络上,著名作家洪峰浑身上下犹如着了火一样,他的名字成为点击率和搜索率最高的词,原因是文化局没发他的工资,他到街上以沿街乞讨的方式来索要工资。其实,他采用这种方式的本因只不过希望成为一个新闻点,进而使文化局迫于压力,继续给他发2000元的工资。但洪峰此行为一出,就决不是他一个人的事了,成为全国文学圈内外的一场非文化运动,或者说想象力运动。有许多人以直捣作家体制命门的冲击力,像中国足球一样来个临门一脚,结果只能使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使一些“作家”越来越像作家。
 
  其实,我倒觉得这是我们读者的大惊小怪。中国体制内的作家玩出新闻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在中国的传统体制内,似乎作家只有被“圈养”,才可能养精蓄锐,才可能厚积薄发。所以只要有作家出了几部象样的作品,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就会被文联、作协招至帐下,然后由政府薪金“圈养”。作家成了“坐家”,这便是现在一些报刊直接将副刊版面命名为“坐家”的缘由。试想,一个作家,当他拥有固定可观的收入,每天公式化的上班下班,即使拿起笔、敲起键盘,也只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耕耘,这样以来,他们有多少激情不被平庸的琐事泯灭,有多少才华不被平淡的日子冲走。更有一些作家,在体制内“蹲”得久了,以为这作家就跟官员一样,浑身上下应该展现一点官气。如此一来,他与人民与自己脚下土地割裂了旧情,其结果只能是肥了屁股,瘦了脑袋。所以,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洪峰事件”体现的是我们政府圈养体制下的“作家之痛”,而不仅仅是“作家之痒”!
 
  我有一位作家朋友,他曾访问过俄罗斯。他回来后写过一篇文章《作家的失落》记述前苏联解体后的作家之痛。那些享受了70年优越生活的前苏联作家,因为解体,就像从一个财主沦为乞丐。他们习惯于在有保障的体制里喝着牛奶,然后悠闲地歌唱。如果我们放眼世界,有几个国家在对作家实行“圈养政策”?所以,我们的作家们应该主动地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在生活中寻找新的生存栖息地。在和洪峰并称的“五虎作家”里,苏童、余华不在吃香喝辣么?有许多作家在文化市场里尝到了甜头,相反,他们不愿再回到原来的体制了。当洪峰以“沿街乞讨”来博取众人的注意力时,实际上,我们根本上就不应去过多关注他。
 
  旧体制有了毛病,如果是有创新精神的作家,就应该果断地走出它。从前些年到今年上半年,不也经常传出某某作家主动退去作协的“新闻”么?为什么作家们非要在“作协”这棵歪脖子树上吊死呢?何况这是国家在对作家体制实行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情景。野生动物给圈养起来,是让人们来观赏;作家被政府“圈养”起来,难道也是让读者来观赏么!我们也不应来当这样的观赏之客。何况洪峰在沿街乞讨时,也没忘在胸前挂上牌子,标明姓名和身份。
 
  当我们无须对洪峰的乞讨行为给予过多关注时,相反应该对我国现时正在进行的作家体制改革给予重视。合同制作家,重点作品重点扶持制度等等,是否就能从根本上激活文学创作队伍,激发作家创作激情,还有待文学市场的检验。但不论怎样,是我们应该向体制内作家说“告别”的时候了,只有把作家从体制内推向市场,推向人民群众中间,我们的作家们才能成为社会生活的主人! 
  
 
评论(4)┆引用┆阅读(13)┆打印 
 
 

文章评论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匿名] 陶柏军 

2006-11-07 13:35:02 
说的太好了 
 

 
 

对方辩友 

2006-11-07 16:23:11 
前作家洪峰为大家上演了中国2006年度最玄奇角色转变,原来是一个作家,因为没有了每月2000元的工资,立马成了乞丐.

由:作家-月工资2000元=乞丐
得:作家=乞丐+月工资2000元
进而:乞丐+月工资2000元=作家

不愧为丐帮帮主,既有如此神通,不防为国做点贡献,筹点资金,将中国所有的乞丐每人每月发2000元,都变成象你一样的作家,中国就等着文艺复兴时代的到来吧! 
 

 
 

[匿名] 石台程纲 

2006-11-07 17:11:58 
其实只不过是做秀的一种,在当今法制社会下,为什么不用法律武器呢?既然是作家,应该懂得这个道理吧.  
 

赵国勤 

2006-11-07 18:53:10 
大多的作家与坐家都是靠体制而吃香喝辣,如果没有工资,恐怕很多人立马返贫。  
  

  

韩寒单挑文坛

韩寒:称徐志摩配不上大才子称号

韩寒炮轰现代诗坛称众诗人靠下半身写作

诗人沈浩波回应韩寒炮轰:他就是装处男(图)

作家洪峰沿街乞讨 韩寒称这种文人算个屁(图)

洪峰乞讨事件

沿街乞讨作家洪峰:被人誉为文坛射雕五虎将

洪峰乞讨事件引发热议 同行称其是个好作家

作家被停薪乞讨抗议续:单位称其耍大牌(图)


  
 

                浏览次数:1018--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上篇文章文坛登龙术..欲登龙,必先入坛。举国最高坛是为作协....
----下篇文章网民成时代周刊年度人物 是我们中的每个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