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向我约稿
[首页] [关于本站] [新闻中心] [2024年郑光路《成都旧事》《四川旧事》《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我的相册] [留言板]


2024年郑光路《成都旧事》《四川旧事》《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拍案惊奇!郑光路精彩特稿[图片: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中)及夫人濑田裕子与郑光路合影]
文史长廊精品[左图:郑光路(左1)应邀拍电影时]
文革类老照片.美术作品链接[左图:郑光路当医生时和原珠海市市长梁广大(左)合影]
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现象研究专栏[图:郑光路(左1)与常演“皇帝”的张铁林先生(左3)]
郑光路巴蜀文化及历史类作品[篮球巨人穆铁柱和郑光路]
近50年当代史研究史料[左图:原国务院侨务办公厅负责人庄炎林(左)与郑光路合影]
[文革专栏]本网特色,翻页内容甚多![本栏图片:郑光路1966年在天安门]
评说成都、四川[图为著名学者魏明伦先生(右)与郑光路]
四川特色作家文章[左图为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先生(右)和郑光路]
历史往事揭秘专栏[左图为郑光路收藏的文革宣传画]
“社会评论”精品转载[左图为郑光路(左)与成都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刘学文]
中国近现代文学掠影[左图为张邦元(右)绝技童子功“隔山望月”与郑光路同摄]
中国知名文革史研究者精品专栏(!本网热烈推荐:链接严肃学术网站渤海大学网),极其丰富多彩!
中国历代文学研究专栏[老武术家王树田(中)郑光路(左1)刘绥滨(左2)市武协副秘书长王学贤(左3)]
!连载郑光路最新长篇力作《打工妹怪遇》欢迎阅读和书商、出版机构及影视改编合作!
网友交流专栏[郑光路作品讨论会上民革市文史委员会主任王大炜(右)作家白郎(中)和李克林教授(左)]
《川人大抗战》选载[成都媒体为《川人大抗战》举办座谈会后李克林、流沙河、王大炜、卢泽明等先生同摄]
巴蜀文化和掌故[海外作家与成都卢泽民、章夫、冉云飞、郑光路(1排左1)、白郎、蒋蓝等]
今年郑光路有影响的新作[左图上排右起:郑光路、郑蕴侠、副导演商欣。下排为导演刘子农及张国立、王姬等]
当今文学界之怪现状[文革结束郑光路(1排右1)考入大学与同学去安仁镇接受“阶级教育”]
转载网络精品[1987年郑光路(右1)与华西医大副院长张光儒博士(右2)在珠海工作时游澳门]
老成都掌故[左图为郑光路(右1)在青城山上清宫与道士练剑]
武侠文化[左图:右1郑光路,右2习云太教授(中国武术一级教授),右3刘绥滨,右4铸剑专家龙志成]
滑稽妙文选[人生如戏,图为郑光路(右1)1985年应邀参加影视剧拍摄时照片]
中国文学、史学与世界[图为法国学者大卫(左)和郑光路
巴蜀文化中的杰出人物[本栏图片说明:中国著名电影艺术家谢芳(中)、张目(右1)和郑光路合影]
四川及巴山蜀水人文[左图为郑光路(1排中)1985年与几个弟子同摄]
当今社会奇稀罕事、伤心事、可怕事[左图:郑光路舞禅仗习武照]
文史文学精品转载[图为1990年郑光路(后排右2白衣者)与众武术人士在少林寺参加武术拍摄]
郑光路欣赏的古典、文学、史学作品推荐[1986年郑光路(上排左3)参加武术表演赛后和四川武林好友摄]
阅之有益的史学方面学术文章[图为郑光路(中)当医师时在医院为病人作手术]
郑光路著《中国当代热点问题透视—中国气功武术探秘》选录
郑光路文革研究专著介绍[图为两本专著封面]
四川近、现、当代史研究史料参考[郑光路1987年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工作时照片]
文化与教育[图为郑光路练铁指功练武照]
体育武林前辈【左图:1984年时郑光路与李孟常师傅(右)。右图:郑光路与黄林派钟方汉师傅(右)】
郑光路巴蜀文化研究专著[郑光路与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郝勤教授]
隆重推荐作家原创精品[《武当》杂志主编刘洪耀(右)与郑光路]
过来人回忆文革历史[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当受苦知青时,点击图很瘦]
官方报刊资料(主要为文革时期)选登[本栏图为文革中的恐怖刑场]
知青问题研究[郑光路1970年当知青时艰难环境下仍自强练功“朝天蹬”]
名家杂谈精粹[郑光路(左1)与四川武术名家黄明生(左2)、李兴白(左3)1985年在电影剧组]
抗战文史[英勇殉国的饶国华中将之女饶毓秀(左1)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之子李克林(左2)与郑光路]
四川著名学者、作家岱峻专栏[作品充满空灵雅趣和智慧沉思。图为岱峻夫妻恬静生活]
四川著名特色学者、作家陈稻心专栏[图为陈稻心先生(左)与郑光路]
中国著名作家雁翼专栏[左图为中国著名老作家雁翼(左)与郑光路合影]
学术界百家争鸣[左图:四川曲艺界大师邹忠新(左)与郑光路在一次文艺会上]
武侠小说评弹[1986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肖应鹏(右3)在一次会上]
四川著名武术家(排名不分先后!)[郑光路(左1)与著名武术家王佑辅(左2)邹德发(左3)合影]
宗教文化与人生、文学[图为郑光路(左)与四川一高僧]
佛道、医学、养生文化[图为郑光路(左)与武友在山中古佛寺练武养生]
纪实历史、文学长篇[香港《明报》1987年刊登郑光路当医师搞科研时照片]
中国传统文化名篇[1987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全国地趟拳冠军陈刚(右3)]
门外诗歌谈[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下排右1)和红卫兵战友]
放眼世界专栏[红卫兵文革闯将]
免费网上书屋、实用网站[more翻页还多!]图为毛泽东与张玉凤
中国各地优秀作家陆续推出专栏
重要精华文章专栏![左图:中国民生真实的另一面“黑窑矿工”]
2024年郑光路出版之新书及新闻


·写作范围:文史、文革史、抗战史研究,以及社会纪实文学作品(中国社会热点问题类纪实)
·姓名:中国独特题材文学网
·笔名:站长:郑光路
·电话:--
·手机:423648068@qq.com
·OICQ:--
·电子邮件:423648068@qq.com
·通讯地址:中国.四川省.
·邮政编码:--
--管理中心

  本站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作家,你为什么要乞讨??

作者: -上传日期:2006/12/3
作家洪峰力挺“文学已死”的代价!
标签: 洪峰  文学  市场经济  转轨 
               广州日报专栏评论
 
 
诗人、出版商叶匡正说,文学死了,于是作家洪峰便上街乞讨“充实”了一把中国丐帮。机缘妙合,这“文学”真是死得蹊跷。
 
但文学真的死了么?叶匡正先生在凤凰卫视做节目时坐在我边上,镁光灯中央的许戈辉边上坐着的,是“梨花派”掌门——朴实得不能再朴实的中年妇女赵丽华。现场嘉宾除了我(凤凰最朴实的美女编导之所以邀我,一是看到我也偶尔写点歪诗,二便是为了质疑“梨花派诗人”),身份都是“诗人”,也就是说,多是吃文学饭的,可见这“死了”的文学竟还有为数不少的活的载体。
 
如此,怎能说“文学死了”呢?但节目一结束,温文尔雅的叶匡正先生便抛出了这种朝鲜核爆一般的“广告炸弹”,虽不算成功,但紧接着便有洪峰上街行乞,让“炸弹”的当量瞬间倍增:文学真的死了。
 
事实上,从贾平凹的《废都》开始,“文学”便已经“死了”。这才有了韩寒、郭敬明乃至更多“下半身”诗人作家们的粉墨登场。为何?因为这些“80后作家”吃的不是体制的饭,走的是市场化路线。所以确切地说,死了的“文学”是体制内文学,这是完全符合改革开放大趋势的。
 
就拿洪峰而言,10年来长期吃的是沈阳文化局的饭,工资月月拿,但又不为其做贡献,所以被人家“拿下”也可以理解。因为他还不如普通被“买断工龄”的工人,至少,人家不能做贡献了,便知道拿点“贡献奖”离职走人。如此,你洪峰怎能在国有文化局“混”着而且一混就是十年?
 
当然,“混”在国人眼里可能早就习以为常了。岂不闻“混饭吃”已成了国人的口头禅?可以看到的事实是,我们身边有许多朋友也都这么“混”着,即便总挨“领导”的“欺负”,也照样在单位“死扛”,主因便是习惯了“混”。因为,面对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大潮,并非人人都有弄潮儿的勇气的,而国营体制的“社会保障”的确可以让一些人整日悠哉游哉而不知奋斗为何物。
 
从这个意义上说,洪峰是“聪明人”。他既要体制内的“保障”,又要市场化的佣金,所以才有为“未婚妻”每月花费近3万元的实力,也才有动辄去“云南”写作的开销。只不过,这次“未婚妻”得了重症,花费太大,才让他想到了体制内区区2000块“该发”的工资。
想到了“该发”的而不得,于是大怒,便做了一回“丐帮”引些关注,好来羞臊一下体制的无理。反正,做回“丐帮”总比艺术家脱裤子授课显得“文明”一些——诗人脱裤子朗诵,大抵也是这个意思,但那样还难免被“拘留”的。
 
所以,我以为洪峰的行为是不值得同情的(其个人遇困当然值得同情),他的“丐帮生涯”正好印证了韩寒那句话:“文坛算个屁”!据赵丽华女士在凤凰卫视节目录制现场讲,她也是图书馆工作的普通人,偶尔“打盹”才有了“梨花派”大作,而之所以“出名”完全是被人恶意陷害的。可见这“体制内文坛”还真有些“屁”的气息,是需要打开窗户通气了。
君不见,大名鼎鼎的中国石化近期也在清理高管“兼职”的“屁事”么?打着国家政府的旗号,干着中饱私囊的“美差”,这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事。对此,倡导市场化的政府当然需要警惕,而有人一旦“脱裤子”或者“做丐帮”,便显得很矫情了,除非你对“体制”做贡献也是兢兢业业。
 
由此而言,我倒是有些佩服近期因所谓“性骚扰”而惹了一身骚的“老巢”,因为他在凤凰卫视现场堂而皇之地说:“到哪里我都说自己是诗人,而且过得很好!”为何?因为大多像“老巢”这样的诗人职业很多,都是不大依赖“体制”的。
 
转轨时期,“文学死了”,“诗人”还活着,虽声音暂时微弱些,但浑身已经充满了“市场经济精神”。这便是转轨嬗变的代价和希望。洪峰不想承担这代价,自然是要付出代价的,那就是,没了希望。
评论 (4) |  固定链接 |  类别 (社会类) |  发表于 03:03

其他博客也发表了类似文章(15小时55分钟前)

九个太阳 NineSun
九个太阳 NineSun作家洪峰退出中国作家协会、辽宁省作家协会及沈阳市作家协会的声明15小时55分钟前
中国作家协会:辽宁省作家协会及沈阳市作家协会: 前几日,总理温家宝先生在会见中国作家代表期间发表了鼓励中国作家保持精神独立和保障中国作家创作自由的讲话,这让一个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中国人感到十分欣慰。我也预感一个期待已久思想解放和精神自由的时代将再次来临,也必将给中国文学一个繁荣昌盛的契机...
现代印象
现代印象作家,你为什么要乞讨16天前
作家,你为什么要乞讨苏白中国先锋文学代表人物之一的洪峰因2000元工资停发而上街乞讨,我在网上得知这一消息时,简直不敢相信。在我印象中洪峰是个有实力的作家,看过他的一些杂文和随笔,写得很不错。在网络,有些网友就作家洪峰乞讨一事对专业作家这种制度进行了嘲讽,说作家靠国家养活是耻辱。说有些...
                浏览次数:671--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上篇文章韩寒 作协这个二奶协会
----下篇文章实用查询 搜索 书站书库 文学论坛...多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