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向我约稿
[首页] [关于本站] [新闻中心] [2022年6月郑光路《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我的相册] [留言板]


2022年6月郑光路《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拍案惊奇!郑光路精彩特稿[图片: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中)及夫人濑田裕子与郑光路合影]
文史长廊精品[左图:郑光路(左1)应邀拍电影时]
文革类老照片.美术作品链接[左图:郑光路当医生时和原珠海市市长梁广大(左)合影]
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现象研究专栏[图:郑光路(左1)与常演“皇帝”的张铁林先生(左3)]
郑光路巴蜀文化及历史类作品[篮球巨人穆铁柱和郑光路]
近50年当代史研究史料[左图:原国务院侨务办公厅负责人庄炎林(左)与郑光路合影]
[文革专栏]本网特色,翻页内容甚多![本栏图片:郑光路1966年在天安门]
评说成都、四川[图为著名学者魏明伦先生(右)与郑光路]
四川特色作家文章[左图为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先生(右)和郑光路]
历史往事揭秘专栏[左图为郑光路收藏的文革宣传画]
“社会评论”精品转载[左图为郑光路(左)与成都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刘学文]
中国近现代文学掠影[左图为张邦元(右)绝技童子功“隔山望月”与郑光路同摄]
中国知名文革史研究者精品专栏(!本网热烈推荐:链接严肃学术网站渤海大学网),极其丰富多彩!
中国历代文学研究专栏[老武术家王树田(中)郑光路(左1)刘绥滨(左2)市武协副秘书长王学贤(左3)]
!连载郑光路最新长篇力作《打工妹怪遇》欢迎阅读和书商、出版机构及影视改编合作!
网友交流专栏[郑光路作品讨论会上民革市文史委员会主任王大炜(右)作家白郎(中)和李克林教授(左)]
《川人大抗战》选载[成都媒体为《川人大抗战》举办座谈会后李克林、流沙河、王大炜、卢泽明等先生同摄]
巴蜀文化和掌故[海外作家与成都卢泽民、章夫、冉云飞、郑光路(1排左1)、白郎、蒋蓝等]
今年郑光路有影响的新作[左图上排右起:郑光路、郑蕴侠、副导演商欣。下排为导演刘子农及张国立、王姬等]
当今文学界之怪现状[文革结束郑光路(1排右1)考入大学与同学去安仁镇接受“阶级教育”]
转载网络精品[1987年郑光路(右1)与华西医大副院长张光儒博士(右2)在珠海工作时游澳门]
老成都掌故[左图为郑光路(右1)在青城山上清宫与道士练剑]
武侠文化[左图:右1郑光路,右2习云太教授(中国武术一级教授),右3刘绥滨,右4铸剑专家龙志成]
滑稽妙文选[人生如戏,图为郑光路(右1)1985年应邀参加影视剧拍摄时照片]
中国文学、史学与世界[图为法国学者大卫(左)和郑光路
巴蜀文化中的杰出人物[本栏图片说明:中国著名电影艺术家谢芳(中)、张目(右1)和郑光路合影]
四川及巴山蜀水人文[左图为郑光路(1排中)1985年与几个弟子同摄]
当今社会奇稀罕事、伤心事、可怕事[左图:郑光路舞禅仗习武照]
文史文学精品转载[图为1990年郑光路(后排右2白衣者)与众武术人士在少林寺参加武术拍摄]
郑光路欣赏的古典、文学、史学作品推荐[1986年郑光路(上排左3)参加武术表演赛后和四川武林好友摄]
阅之有益的史学方面学术文章[图为郑光路(中)当医师时在医院为病人作手术]
郑光路著《中国当代热点问题透视—中国气功武术探秘》选录
郑光路文革研究专著介绍[图为两本专著封面]
四川近、现、当代史研究史料参考[郑光路1987年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工作时照片]
文化与教育[图为郑光路练铁指功练武照]
体育武林前辈【左图:1984年时郑光路与李孟常师傅(右)。右图:郑光路与黄林派钟方汉师傅(右)】
郑光路巴蜀文化研究专著[郑光路与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郝勤教授]
隆重推荐作家原创精品[《武当》杂志主编刘洪耀(右)与郑光路]
过来人回忆文革历史[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当受苦知青时,点击图很瘦]
官方报刊资料(主要为文革时期)选登[本栏图为文革中的恐怖刑场]
知青问题研究[郑光路1970年当知青时艰难环境下仍自强练功“朝天蹬”]
名家杂谈精粹[郑光路(左1)与四川武术名家黄明生(左2)、李兴白(左3)1985年在电影剧组]
抗战文史[英勇殉国的饶国华中将之女饶毓秀(左1)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之子李克林(左2)与郑光路]
四川著名学者、作家岱峻专栏[作品充满空灵雅趣和智慧沉思。图为岱峻夫妻恬静生活]
四川著名特色学者、作家陈稻心专栏[图为陈稻心先生(左)与郑光路]
中国著名作家雁翼专栏[左图为中国著名老作家雁翼(左)与郑光路合影]
学术界百家争鸣[左图:四川曲艺界大师邹忠新(左)与郑光路在一次文艺会上]
武侠小说评弹[1986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肖应鹏(右3)在一次会上]
四川著名武术家(排名不分先后!)[郑光路(左1)与著名武术家王佑辅(左2)邹德发(左3)合影]
宗教文化与人生、文学[图为郑光路(左)与四川一高僧]
佛道、医学、养生文化[图为郑光路(左)与武友在山中古佛寺练武养生]
纪实历史、文学长篇[香港《明报》1987年刊登郑光路当医师搞科研时照片]
中国传统文化名篇[1987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全国地趟拳冠军陈刚(右3)]
门外诗歌谈[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下排右1)和红卫兵战友]
放眼世界专栏[红卫兵文革闯将]
免费网上书屋、实用网站[more翻页还多!]图为毛泽东与张玉凤
中国各地优秀作家陆续推出专栏
重要精华文章专栏![左图:中国民生真实的另一面“黑窑矿工”]


·写作范围:文史、文革史、抗战史研究,以及社会纪实文学作品(中国社会热点问题类纪实)
·姓名:中国独特题材文学网
·笔名:站长:郑光路
·电话:--
·手机:423648068@qq.com
·OICQ:--
·电子邮件:423648068@qq.com
·通讯地址:中国.四川省.
·邮政编码:--
--管理中心

  本站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王峰:《中国作家怎么了??》 文学为什么离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远??

作者: -上传日期:2006/11/16

 

王峰:《中国作家怎么了??》 文学为什么离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远??

                                               中国作家怎么了 

■ 王 峰 

--------------------------------------------------------------------------------
 
《北京文学》2001年第05期  浏览 人次
 


  我之所以订《北京文学》,是因为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我把《北京文学》看成是中国文学杂志之最。 
  我之所以订杂志,是因为我想发表文章,了解文学动态。 
  我以为中国的作家都死光了,最近看了电视剧《大雪无痕》,觉得中国的作家并没有死光,还有人活着,他们仍然在关心着中国的前途和命运,用他们的生活的热切感受,写出了老百姓最关心的和最真切的最现实的东西,让人觉得实实在在,现实就是如此。可惜我没有看完,只看到第十集,以后不知结果如何。因为我要上班了,来到了这个偏僻的矿山,不能看了。 
  我不关心七十年代成名的作家,我不关心他们,他们大多过着幸福的生活,有什么可关心的呢?我关心的是作品。谁在写什么作品。 
  回到单位上班后,看到《北京文学》第一期,马上打开来看,有高兴,有失望。高兴的是像雷立刚的处女作能在贵刊发表,而且看了编辑部写的《编后并告文学青年》,心里很受感动,像以前听说过的在中国文坛很红的如刘恒、张辛欣、余华、张宇等名家的处女作居然是在《北京文学》发表的,这不免使我对《北京文学》刮目相看,并使我跃跃欲试。我一连几天都睡不了觉,真可谓心潮澎湃。在我心中有一个故事已经酝酿几年了,我一直想把它写出来,但一直没有时间,也没有找到感觉,千头万绪,不知从何写起,也不知写好后往何刊投,突然间找到了突破口,文章的切入点,于是一气呵成,一挥而就,痛快淋漓。三四天时间写成了,又反复修改了几天,觉得没什么可修改了,于是就给你们寄来,明天就到邮局去寄。现在给您写信,心里感到很轻松。我明天将步行十里到邮局去寄,请别以为我是在说我的艰辛,以博得您的同情,不是,我这个人从来就是凭真本事吃饭,最讨厌那些吃怜悯饭的人,是因为我这个偏僻的矿山没有邮局,寄信很不方便,虽然邮局也有送报的人,每个星期送一次,但不知他何时来,何时去,我又忙别的事,又担心交给别人寄不放心,所以决定明天亲自去,一是争取时间,二是安全可靠。 
  对《〈黑脸〉书记姜瑞峰反腐败的最新报告》我并不叫好,那只是一合在为先进人物罗列事实而已,这样的人物吹捧得越多,对社会越不利,我们这个社会不是呼唤人治的时代,而是呼唤法治。包青天是中国封建时代的产物,也可能是人们的一种幻想而已。试问,当当官者要依靠老百姓手中的那张选票才能晋迁时,他们还敢做出那么多有损自己形象坑害老百姓的事来吗?他们还敢在老百姓面前作威作福无所顾忌吗?这种面貌不改变,中国即使有一百个姜瑞峰一万个姜瑞峰也是无济于事的。一合应多看看有关香港廉正公署是怎样工作的录相片,多长见识。但姜瑞峰是一个正直的有良心的中国人,就他本人而言,值得学习和尊敬,就作品而言,也并不坏,但不合时宜,给人以幻觉,并被人利用。 
  刘庆邦早已江郎才尽,那连街头田边的老太太都不愿听的故事却还在尽力咀嚼它的新意,占用难得的版面。除了文字通顺外一无是处。只是开出了一大堆历史陈迹。于读者无益。 
  《北京文学》第二期有一位读者问得好:文学为什么离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远,编辑答,这个问题恐怕只能请作家来回答,如答不出来,那就请作家们反思一下。现在我可以回答。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追星的社会,成名作家的作品很容易发表,而没有名气或根本没名气的作者的作品很难发表。作家一旦成了作家,尤其是成了知名作家,他已经浮出了社会的底层,不再关心底层的生活,也没有那种在底层的切身体验了。他们大多进入了中上层或上层,但大多又没有进入权力阶层,对上层社会的了解也只能停留在表层,这就是说他们夹在上层和下层之间浮动,圈子又小,因而对生活的体验也就肤浅了。他们除了吃过去的老本,玩玩文字花样外,实在没什么可写了。于是,他们写出来的作品,老百姓看不懂,上层人物不爱看,只有他们自鸣得意。于是形成了文学的一种怪现象。至于什么民族感,社会责任感,他们早就丢到九霄云外去了。为了向更好的生活水准看齐,他们不得不编一些黄色的或者跟在一些大腕、先进人物的后面混饭吃,其实,当他们这样做的时候,他们早就不是作家了,因此,读者也不要对他们寄予太多的希望,否则会带来更大的失望。 
  中国的作家我只佩服一个,那就是鲁迅。鲁迅终生没有当官,他一直用自己的笔在为中国人写作,他之所以从文也是如此,终生未改,他并没有过着幸福的生活。 
  我相信鲁迅那句话,要知中国的国情,必须自己到地底下去看,秀才宰相的文章里是看不到的。我还相信一点,要看到自己喜欢看的作品,就必须自己去写。从那些所谓的名家手里是看不到的。中国的古典文学名著都证明了这一点。文学从来属于失意落魄文人。 
  不说了,说得太多了,总之,看了《北京文学》第一期和第二期,很有感慨,我觉得《北京文学》还是很不错的,没有白花我的冤枉钱,值。她还是属于高档次的。 
  (413508) 湖南安化县辰州钨矿 王峰  



 

                浏览次数:596--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上篇文章抗日战争时期各战区中国部队概况
----下篇文章当代文坛水越来越浑:中国作家到底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