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向我约稿
[首页] [关于本站] [新闻中心] [2022年6月郑光路《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我的相册] [留言板]


2022年6月郑光路《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拍案惊奇!郑光路精彩特稿[图片: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中)及夫人濑田裕子与郑光路合影]
文史长廊精品[左图:郑光路(左1)应邀拍电影时]
文革类老照片.美术作品链接[左图:郑光路当医生时和原珠海市市长梁广大(左)合影]
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现象研究专栏[图:郑光路(左1)与常演“皇帝”的张铁林先生(左3)]
郑光路巴蜀文化及历史类作品[篮球巨人穆铁柱和郑光路]
近50年当代史研究史料[左图:原国务院侨务办公厅负责人庄炎林(左)与郑光路合影]
[文革专栏]本网特色,翻页内容甚多![本栏图片:郑光路1966年在天安门]
评说成都、四川[图为著名学者魏明伦先生(右)与郑光路]
四川特色作家文章[左图为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先生(右)和郑光路]
历史往事揭秘专栏[左图为郑光路收藏的文革宣传画]
“社会评论”精品转载[左图为郑光路(左)与成都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刘学文]
中国近现代文学掠影[左图为张邦元(右)绝技童子功“隔山望月”与郑光路同摄]
中国知名文革史研究者精品专栏(!本网热烈推荐:链接严肃学术网站渤海大学网),极其丰富多彩!
中国历代文学研究专栏[老武术家王树田(中)郑光路(左1)刘绥滨(左2)市武协副秘书长王学贤(左3)]
!连载郑光路最新长篇力作《打工妹怪遇》欢迎阅读和书商、出版机构及影视改编合作!
网友交流专栏[郑光路作品讨论会上民革市文史委员会主任王大炜(右)作家白郎(中)和李克林教授(左)]
《川人大抗战》选载[成都媒体为《川人大抗战》举办座谈会后李克林、流沙河、王大炜、卢泽明等先生同摄]
巴蜀文化和掌故[海外作家与成都卢泽民、章夫、冉云飞、郑光路(1排左1)、白郎、蒋蓝等]
今年郑光路有影响的新作[左图上排右起:郑光路、郑蕴侠、副导演商欣。下排为导演刘子农及张国立、王姬等]
当今文学界之怪现状[文革结束郑光路(1排右1)考入大学与同学去安仁镇接受“阶级教育”]
转载网络精品[1987年郑光路(右1)与华西医大副院长张光儒博士(右2)在珠海工作时游澳门]
老成都掌故[左图为郑光路(右1)在青城山上清宫与道士练剑]
武侠文化[左图:右1郑光路,右2习云太教授(中国武术一级教授),右3刘绥滨,右4铸剑专家龙志成]
滑稽妙文选[人生如戏,图为郑光路(右1)1985年应邀参加影视剧拍摄时照片]
中国文学、史学与世界[图为法国学者大卫(左)和郑光路
巴蜀文化中的杰出人物[本栏图片说明:中国著名电影艺术家谢芳(中)、张目(右1)和郑光路合影]
四川及巴山蜀水人文[左图为郑光路(1排中)1985年与几个弟子同摄]
当今社会奇稀罕事、伤心事、可怕事[左图:郑光路舞禅仗习武照]
文史文学精品转载[图为1990年郑光路(后排右2白衣者)与众武术人士在少林寺参加武术拍摄]
郑光路欣赏的古典、文学、史学作品推荐[1986年郑光路(上排左3)参加武术表演赛后和四川武林好友摄]
阅之有益的史学方面学术文章[图为郑光路(中)当医师时在医院为病人作手术]
郑光路著《中国当代热点问题透视—中国气功武术探秘》选录
郑光路文革研究专著介绍[图为两本专著封面]
四川近、现、当代史研究史料参考[郑光路1987年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工作时照片]
文化与教育[图为郑光路练铁指功练武照]
体育武林前辈【左图:1984年时郑光路与李孟常师傅(右)。右图:郑光路与黄林派钟方汉师傅(右)】
郑光路巴蜀文化研究专著[郑光路与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郝勤教授]
隆重推荐作家原创精品[《武当》杂志主编刘洪耀(右)与郑光路]
过来人回忆文革历史[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当受苦知青时,点击图很瘦]
官方报刊资料(主要为文革时期)选登[本栏图为文革中的恐怖刑场]
知青问题研究[郑光路1970年当知青时艰难环境下仍自强练功“朝天蹬”]
名家杂谈精粹[郑光路(左1)与四川武术名家黄明生(左2)、李兴白(左3)1985年在电影剧组]
抗战文史[英勇殉国的饶国华中将之女饶毓秀(左1)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之子李克林(左2)与郑光路]
四川著名学者、作家岱峻专栏[作品充满空灵雅趣和智慧沉思。图为岱峻夫妻恬静生活]
四川著名特色学者、作家陈稻心专栏[图为陈稻心先生(左)与郑光路]
中国著名作家雁翼专栏[左图为中国著名老作家雁翼(左)与郑光路合影]
学术界百家争鸣[左图:四川曲艺界大师邹忠新(左)与郑光路在一次文艺会上]
武侠小说评弹[1986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肖应鹏(右3)在一次会上]
四川著名武术家(排名不分先后!)[郑光路(左1)与著名武术家王佑辅(左2)邹德发(左3)合影]
宗教文化与人生、文学[图为郑光路(左)与四川一高僧]
佛道、医学、养生文化[图为郑光路(左)与武友在山中古佛寺练武养生]
纪实历史、文学长篇[香港《明报》1987年刊登郑光路当医师搞科研时照片]
中国传统文化名篇[1987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全国地趟拳冠军陈刚(右3)]
门外诗歌谈[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下排右1)和红卫兵战友]
放眼世界专栏[红卫兵文革闯将]
免费网上书屋、实用网站[more翻页还多!]图为毛泽东与张玉凤
中国各地优秀作家陆续推出专栏
重要精华文章专栏![左图:中国民生真实的另一面“黑窑矿工”]


·写作范围:文史、文革史、抗战史研究,以及社会纪实文学作品(中国社会热点问题类纪实)
·姓名:中国独特题材文学网
·笔名:站长:郑光路
·电话:--
·手机:423648068@qq.com
·OICQ:--
·电子邮件:423648068@qq.com
·通讯地址:中国.四川省.
·邮政编码:--
--管理中心

  本站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转贴)国民党军队参加抗战的老兵是否享受国家的有关优抚政策?

作者: -上传日期:2006/11/4

(转贴)国民党军队参加抗战的老兵是否享受国家的有关优抚政策?

楼主
      明确抗战老兵的优抚政策
       前几天,到X市民政部门办事,出于好奇,询问了抗战老兵的优抚政策,答案令人不解:既无相关数据,也无明确政策。
       抗战胜利六十多年了,抗战老兵的优抚政策尚未明确,感慨万端,特将有关资讯做一专贴,请各位大侠指点.
       (转贴)国民党军队参加抗战的老兵是否享受国家的有关优抚政策?

        
发贴时间:2005-9-12    http://www.idoer.net/pc/200509/20050912169577.shtm 


      我有一个十分大的疑问:现在我国仍有许多健在的参加抗战的国民党老兵,还有一些因为抗日战争而受伤的老兵,不知他们可否享受国家的有关优抚政策?
      我们被一些不负责任的历史书盅惑,认为共产党的军队是抗日战争的最大力量,其实对日本鬼子打击最大的应该是正面战场的国民党军队。因为他们在种种因素中成为败者,所以成了一个没有战绩的军队!
      我希望国家能正确对待历史,正确对待一些历史人物。这才是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才能给我们的后人一个好的交待!

2006-6-11 16:36:00




第 2 楼
(据7月4日《成都晚报》郑光路/文)
在八年抗战中,300万川军出川抗战,64万多人伤亡,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冠!
 抗战全面爆发后,川军七个集团军,另有一军一师一旅共40余万人,先后开赴抗战前线浴血奋战,此后四川每年向前方输送青壮军人,人数居全国之冠。曾任国民政府军政部长的何应钦曾写过《八年抗日之经过》一书,书中记载川军出川人数令人震撼:抗战8年中,四川(包括西康省及特种部队和军事学校征的10万余人)提供了近300万人的兵源充实前线部队,占全国同期实征壮丁1405万余人的五分之一还强!
    由此想到以抓壮丁为题材的电影及近年来什么“王保长”之类电视剧。当时国民党统治腐败,各级官吏、党棍横行霸道,鱼肉百姓。一些官吏豪绅的纨绔子弟,贪生怕死不愿当兵上前线,出钱买人顶替,“卢队长”“王保长”之类人物趁机捣鬼的情况确实不少。但必须认识到:老百姓反对的,是国难当头的关头,恶势力趁机乱搞抓壮丁的“买卖”吃黑钱。实际上,这种“抓去”的壮丁只占出川军人的极少数,大敌当前,四川广大民众不甘当亡国奴,无数热血青年都是自愿应征参军奔赴前线的。
    因此,四川各地热血青年踊跃从军的高潮从未间断过,“妻子送郎上战场”“父母送儿上前方”的事例甚多。如共产党主办的重庆《新华日报》1943年11月21日第3版上刊登:新津县的爱国模范、72岁高龄的高尚奇,十分痛恨日本侵略者,他将4个儿子中的3个先后动员去参军抗日,仅留老三高光田在家做小生意维持一家六口人的生活。
    又如曾被誉为“模范父亲”的安县王者成,送其自动请缨出征的儿子王建堂时场景更催人泪下:他赠送给儿子的竟是一面“死”字旗!他在白布旗正中写了个大大的“死”字,旗子左边写道:“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见《绵阳文史资料选刊》第1辑)
    1943年是抗战最艰苦的阶段,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令四川在1个月内征4.5万名优秀知识分子当兵,飞赴印缅补充远征军。四川无数大中学生和公教人员群情激昂“泣请从军”,很快就有4万多人奔赴前线。
川军伤亡64万余人
    日本军队精良的武器及其残暴的“武士道”,当时是威震一时的。但川军中从将军到小兵,无数人出川前都预立遗嘱,誓死报国。
    1937年10月15日,刘湘被任命为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兼任集团军总司令,孙震为副总司令。省政府秘书长邓汉祥等人,劝多病的刘湘不必亲征,留在四川。刘湘说:“过去打了多年内战,脸面上不甚光彩,今天为国效命,如何可以在后方苟安!”
    带病出征的刘湘,在抗战前线吐血病发,于1938年1月20日在汉口去世。死前他留有遗嘱,语不及私,全是激勉川军将士的话:“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
    刘湘这一遗嘱,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前线川军中每天升旗,官兵必同声诵读一遍,以示抗战到底的决心。1939年9月19日,在成都为刘湘举行极隆重国葬典礼。
    川军出川后,最先进行的是川军第43军第26师和川军第20军在淞沪战场的血战。据何聘儒先生回忆:26师装备可怜,“一个连仅有士兵八九十人,只有一挺轻机枪和五六十支步枪。有的枪使用过久,来复线都没有了,还有少数步枪机柄用麻绳系着以防失落,武器之窳(yu禹)劣,可以想见。”日军飞机大炮狂轰滥炸,伤亡惨重,战士誓与阵地共存亡,前仆后继,毫无惧色。该师官兵英勇顽强鏖战七昼夜,多次击退日军进攻,被誉为参加淞沪抗战的70多个师中成绩最好的5个师之一。该师付出的代价也极为惨重,全师4000多人,这场仗打完后仅剩下600多人!
    在内战中恶名在外的20军杨森部,这次也在淞沪抗日前线立下大战功。10月15日,804团奉命收复失掉的阵地。团长向文彬率部当夜恶战,夺回了阵地,但全团官兵,营长只剩彭焕文1人,连排长非伤即死,无一幸免,排长剩下4个,士兵只剩120余人!
    122师师长王铭章,奉命驻守滕县,日军主力板垣师团猛攻滕县不下,以重炮飞机猛轰,炸毁城墙,王师长亲自指挥巷战,不幸遭机枪扫射壮烈牺牲。王师长殉国后,所部官兵逐屋抵抗,战至最后一人,城内伤兵不愿做俘虏,以手榴弹与冲进来的敌人同归于尽。滕县一役,122师5000余人几乎全部伤亡,但也毙日军4000余人。在滕县以北的界河、龙山一带布防之131师陈离部也伤亡四五千人。川军的巨大牺牲换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李宗仁在回忆录中感慨:“如无滕县之固守,焉有台儿庄之大捷!川军以寡敌众,写成川军史上最光辉的一页!”
    据何应钦的统计:四川出川将士伤亡人数约为全国抗日军队的十分之二,即阵亡263991人,负伤356267人,失踪26025人,共计64万余人,居全国之冠!
 八年抗战岁月漫漫,由于四川这个“大后方”是“陪都”所在地,所以负担巨大。抗战最困难时期,估计四川负担了国家财政总支出的30%以上。以八年抗战总计,国家支出14640亿元(法币),四川就负担了约4400亿元。四川出粮也最多,仅1941年至1945年,四川共征收稻谷8228.6万石,占全国征收稻谷总量的38.76%、稻麦总量的31.63%。
当年300万川军,穿一双草鞋、扛一支“老套筒”,带了川中父亲的嘱托,一步一步走向生死未卜的前线。1944年7月7日,成都东门城门洞立了由著名雕塑家刘开渠设计的《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市民通常称为“无名英雄铜像”。铜像造型是一国民革命军人,着短裤、绑腿、草鞋,手握步枪,身背大刀、斗笠、背包,俯身跨步,仰视前方欲出征冲锋状,形态威武,长期为成都市民敬仰。

2006-6-11 16:58:00


第 3 楼
感恩老兵,创造未来
http://news.163.com 2005-05-13 16:38:33 
来源: 南方周末  
  


  5月8日,专程到莫斯科参加纪念卫国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庆典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会见了当年在中国东北战场上和卫国战争中浴血奋战的俄罗斯老战士代表,向他们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感激和崇敬之情。同样为中国抗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美国飞虎队老兵等等,也一直受到中国人民的隆重礼遇。我们民族不是一个健忘和麻木的民族;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我们民族的格言,也是我们民族的性格。无论世事怎样沧桑,往昔如何斑驳,但凡曾为我们民族一援手的友好国家和外国友人,都是我们没齿不忘的。
       对于我们自己的抗战老兵,我们当然更要深切感念。这是目前各地寻访老兵竞成风尚的决定性因素。
  
  但不仅仅是因为感恩。
  
  寻访抗战老兵,其实是寻找还原真相的路径。岁月无情,抗战老兵正不断凋零,记忆的碎片正不断风化。寻访抗战老兵,对于抢救历史因此有着无庸置疑的意义。而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在日本右翼势力不断歪曲侵华历史之当下,我们更应该向历史巨著《南京大屠杀》的作者张纯如女士学习,拿出丰富的实证材料,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人民在日本侵华战争中承受的巨大苦难,向全世界展示侵华日军之反人类暴行铁证如山,不容争辩,以此迫使日本右翼势力不能不直面其战争罪行。抗战老兵多是侵华日军反人类暴行的目击者,他们的目击不可替代,无法复得,对还原日本侵华战争真相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而具有特别重要的抢救价值而不容稍缓。
  
  寻访抗战老兵,也是为了进一步体验我们的民族精神。从正义必胜的历史铁律看,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是注定的,不可阻挡的。但从纯军事角度看,具体到每次战役战斗,中国军队却并非稳操胜券。道理很简单,抗日战争是一场不对称战争,已经跨入世界七强之列的工业化的日本,其综合国力远非小农中国所能望其项背。就此而言,抗日战争简直是一场蓑衣对钢铁的战争。具体到绝大多数战役战斗,中国军队往往处于绝对弱势,似乎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结局。但中华儿女面对强大的敌人而无所畏惧,仍将血肉之躯投入无情的战争熔炉之中;慷慨赴义,敢于牺牲,与敌人血战到底,这是一种怎样的勇气!这是一种怎样的毅力!这是一种怎样的担当!正是如山尸骨如海血泊,正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勇气、毅力和担当,为我们民族最终赢得了时间,赢得了整体的胜利。在民族面临最后的关头,在忍无可忍的时候,不计生死,挺身而出,为国家尽忠,为人民尽孝,抗战老兵如此情怀,无疑蕴涵巨大的历史与现实价值,无疑是爱国主义教育最好的活水源头。
  
  寻访抗战老兵,也是为了弘扬我们民族的荣耀。中国近代史固然是一部苦难史,但中国近代史同时也是一部民族奋斗史,一部值得我们为之骄傲的胜利史。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迭遭变乱,深创巨痛,备尝艰辛,也备尝耻辱,给世界留下的一直是夕阳西下的老大帝国的印象。但抗战改写了世界对中国的印象,绝地反击,英勇牺牲,中国人民以其惨烈的抵抗、坚忍的抵抗,赢得了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尊重和信任。这是全民族苦斗的成果,抗战老兵浴血奋斗,尤其功不可没。在此意义上,寻访抗战老兵当然也是弘扬我们民族的荣耀。悲壮伟大的历史启示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一个有着强大生命力的民族,一个刚强不息奋发向上的民族。什么样的曲折和坎坷都阻挡不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步伐!
  
  寻访抗战老兵,更是为了开创我们民族的未来。抗战是国共合作的抗战,是以国共合作为纽带团结全民族的抗战。没有国共合作,没有全民族的团结,抗战胜利就根本无法想象。中华民族本来是一个优秀的民族,但分离分裂、兄弟阋墙最大限度地遏制了中华民族的腾飞。而一旦中华民族团结起来,攥紧拳头,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中华民族的无穷潜力就会充分发挥出来,中华民族就能克服任何困难,无往不胜,抗战胜利便是最好的例证。面对深重的民族灾难,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动员一切力量为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全民族以团结姿态开创了历史;现在,面临空前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更需要以全民族团结开创未来。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为祖国的和平统一付出不懈的努力。3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切表达了全民族关于维护台海和平、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走向伟大复兴的最大诚意。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胡锦涛总书记邀请,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生先后跨过海峡,访问祖国大陆。这是历史性的突破,是民族、国家的一个重大事件。我们为之欢欣鼓舞,并期待新的突破,而新的突破口显然就在眼前。我们寄望抗战老兵,不分地域,不分阶级,不分党派,不分信仰,不分种族,只要曾以一个中国人的身份向当年的法西斯蒂开火,就尽可能穿越历史的烟霭,在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日那一天走到一起,共同接受我们晚辈的欢呼,共同接受我们晚辈的敬仰,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国家和平统一、民族团结复兴的进程,使抗战胜利纪念日这个属于全民族的节日、这个炎黄子孙共有的节日,同时成为民族团结日。
  
  抗战老兵,我们民族的丰碑!(成颐) 

2006-6-11 17:01:00
 

 
兰德EQ

等级:从二品巡抚
文章:368
积分:857
魅力:1256
现金:3937
金币:0
注册:2006年4月23日

第 4 楼
寻访抗战老兵 理会救国精魂
http://news.163.com 2005-05-09 01:04:03 
来源: 南方都市报   网友评论 64 条 


      一寸山河一寸血,百万青年百万兵。60年前的他们,是为战争而生的一代人,是为民族赴难的一群人。在被日寇铁蹄踏碎的国土上,他们流血,流血,再流血……在烽火里出没,在时局中坚撑。殉国者已共清风明月,幸存者常忆铁马冰河。历史没有记下他们的名字,而他们就是那段血与火的历史。
    
      而时光流转一甲子,我们又当如何留存历史?伟人领袖的丰功伟绩已经史有明载,英雄将领的横刀立马也多家喻户晓。60年间,最易被尘土掩盖,最易被流云吹散的,是那些无名战士的愤怒、血气、迷茫与坚忍,是那些负枪荷弹士兵的急行军、狙击战、在硝烟中亮出刺刀、在搏杀中拼出最后一分力气、在最后一分力气中想起家乡的母亲与妻儿……


       这些伟大名字背后的默默无闻者,这些宏大叙事下的细节与人性,是我们最堪珍藏的同仇敌忾,是我们最可信赖的历史真实。本报因此尽力寻访60年前亲历抗战不同战场、不同战役的老兵,以今天5月9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日为始,至9月3日中国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日为止,系列推出大型特别报道,收集抗战老兵的不灭记忆,铺写历史现场的口述历史,再现个人抗争与民族抗争悲壮而具体的交集。


       如果以10年为周期对抗战胜利予以盛大纪念,那这60周年之际的大规模“抗战老兵寻访”,将是可遇不可再求的时机——毕竟60年过后,青年已老去,勇者亦归隐。


       但历史终究给了我们这样一次机会,我们便要努力地把握,仔细地倾听,以一个民族整体的感恩情怀对纡难救国者行一次注目礼,而无论他们曾是怎样的番号,曾归何人的统率。


      一百年来,饱经外辱的中国终于第一次战胜外敌,是于深重苦难中的大发奋。而斯情斯景,在太行山区、在淞沪战场、在缅甸公路,俱以一一的血肉之躯、精诚志力与人性张力为体现。在60年后的今天回头看,他们是当时全民族同命运的共同体,他们是中国抗战军队中的中国士兵。


      全世界对于反法西斯战争的记忆依然深刻,对于那场战争的最终胜利感念不舍。在德国,有二战老兵重现易北河会师历史的场面,在法国,有二战老兵聚集诺曼底登陆点的盛况。而在亚洲战线,在中国战区,同样壮怀激烈的浴血烽火,同样收复失地的欢欣雀跃,又怎能少了老兵们的表达?他们不仅代表他们自己,也不仅代表中国,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背景下,他们是世界文明对抗邪恶的东方战士。他们在巷战中的一缕血、在丛林中的一梭子弹,都是那场人类善恶对决的颜色与声响。


       纪念历史是为了还原历史,还原历史是为了记住历史。全球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中国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都是以此为兹为念。我们在60年后寻访亲历抗战的老兵,讲述他们的经历,是要透过历史的烟幕看到现实的生动,再于生动处理会那克敌救国反击邪恶的精魂。如此得其意而忘其形,方可无憾。 



2006-6-11 17:05:00
 
本帖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四川新闻网立场

 
兰德EQ

等级:从二品巡抚
文章:368
积分:857
魅力:1256
现金:3937
金币:0
注册:2006年4月23日

第 5 楼
    有三位四川人人参加诺曼底登陆
    (转贴)来源: 2002年12月20日 09:06 《福州晚报》

    1944年6月6日,美英联军在法国西北角诺曼底半岛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在欧洲战场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开始。在美国、英国,参加诺曼底登陆的官兵一直被视作英雄。 
  陈增寿老人费了很大的劲才找到这4位英雄的照片。他们是:葛敦华,闽侯人,马尾海校航海8届毕业生,专攻潜艇航海,1943年6月24日离开重庆,10月7日抵达英国,赴英参战时23岁,官阶为海军少尉;江济生,闽侯人,马尾海校航海8届毕业生,专攻潜艇航海,1943年8月8日离开重庆,10月28日抵达华盛顿,时年21岁;官明,闽侯人,马尾海校造舰班毕业,海军造舰见习生,与同是专攻造舰的闽侯老乡叶于沪一起于1943年10月28日抵达华盛顿。
  参加诺曼底登陆的还有7位马尾海校毕业生,其中1943年10月7日抵达英国参战的是:伍桂荣,四川南江人,时年26岁,马尾海校轮机5届毕业生,海军轮机中尉;郭成森,浙江杭县人,时年23岁,马尾海校航海专业8届毕业生。1943年10月28日抵达美国后再赴欧洲战场的是:刘馥,江苏武进人,海军中尉;孟汉钟,江苏江宁人,时年27岁;龙家美,江西人,时年26岁;王民彝、张钰,四川人。他们都是马尾海校轮机5届毕业生。
  中国海军作战勇敢,当时在“肯特”号担任副值更官的郭成森,当德国潜艇想偷袭时,眼明手快,迅速按响警铃,躲过了德国潜艇的暗算,得到了舰长的赞誉。
  二战时,中国曾派出三批海军赴欧参战
  据陈增寿老师研究,二次世界大战最紧张时,一批中国海军青年军官被选到英、美两国海军部队接受培训和参战,经首次考选,有76名被录取,除两名未到外,实取74名。其中赴英国24名,带队的是海军上校周宪章,葛敦华被列为参战潜艇航海科第一位。他们于1943年6月24日离开重庆,10月7日到达了英国。赴美国的50人由海军少将刘田甫带队,江济生、官明、叶于沪就在这批,他们于1943年8月8日启程,同年10月28日抵美。巧的是闽侯人江济生也被列为潜艇航海科第一位。战时他们都到英、美现役的大型军舰上实习、到舰首第二主炮塔参战,平时到驾驶台参加值更。他们先后参加了围歼德舰的大海战和诺曼底登陆。这批生长于闽江之滨的小伙子,作战勇敢机警,无一伤亡,为二次大战作出了贡献。
  1943年10月14日到16日,又有26名海军少尉以上的军官被选赴英国海军参战。他们于1944年11月10日出发,次年1月15日抵伦敦。这些人中有14位福州小伙子。他们是:航海科欧阳晋、欧阳炎,同是闽侯人,同是28岁,分别是马尾海校第五、第六届航海班毕业生,在国内军衔为上尉,在国外军队军衔为中尉;潜艇航海科池孟斌和饶翟是闽侯同乡,又是马尾海校第六届航海班同学,在国内军衔为上尉,在国外被授中尉衔;潜艇航海科的宋季晃、张敬荣,同是闽侯人,分别毕业于马尾海校第八、第七届航海班,在国内军衔中尉,在国外被授少尉衔;潜艇航海科还有闽侯人陈克和长乐人陈宗孟,他们在国内和国外都被授少尉衔,同是马尾海校九届航海班毕业生。造舰科的5位福州人是朱于炳、王绶官、郑振武、林金铨、林立,均为闽侯人,也是马尾海校造舰班同学,国内军衔少尉,国外军衔为海军造舰见习生。这批26名参战军官中有21名毕业于马尾海校。
   (希望知伍桂荣等线索网友与本站联系,Email:top118666@yahoo.com.cn  或zhcw118@126.com) 

       

2006-6-11 17:40:00
 
本帖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四川新闻网立场

 
兰德EQ

等级:从二品巡抚
文章:368
积分:857
魅力:1256
现金:3937
金币:0
注册:2006年4月23日

第 6 楼

感动中国 

抗战将士的六十条决死宣言(转载) 



01.蔡廷锴(1892~1968,广东罗定人,时任第19路军副总指挥) 
  
     “卑军守土有则,尺地寸草,不得放弃;为救国保家而抗日,虽牺牲至一卒一弹,决不退缩。” 
  
     背景:淞沪抗战爆发之后,蒋光鼐、蔡廷锴等向全国发出如上通电,十九路军全军三万官兵奋起反抗日军七八万人的猛攻,从1月28日至3月1日坚守上海,与敌血战33天,死伤约万人。使日本侵略军受到重创,死伤万余名,四度更换指挥官。 
  
  
  02.陈诚(1898~1965,浙江青田人,时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
  
     “我生国亡,我死国存!“
  
  背景:武汉会战前夕,陈诚视察户口要塞炮台,发表了战前宣言,称“湖口要塞,是武汉门户,官兵必须树立与炮台共存亡的决心” ,全体官兵高呼“誓与倭寇决一死战,誓死守卫湖口要塞。”后炮台阵地均被敌机和敌大炮摧毁,将士绝大部分壮烈殉国。 
  
  
  03.陈怀民(1916~1938,江苏镇江人,时任第4航空大队第21中队飞行员) 
  
  “每次飞机起飞的时候,我都当作是最后的飞行。与日本人作战,我从来没想着回来!”
   
  背景:在1938年武汉“4.29空战”中,陈怀民的战机在击落一架敌机后受到5架敌机围攻,他的飞机油箱着火。当时他本可跳伞求生,但他猛拉操纵杆,战机拖着浓浓的黑烟,向上翻转了180度,撞向从后面扑来的敌机,与日本吹嘘的所谓“红武士”高桥宪一同归于尽。 
  
  
  04.陈文杞(1904~1941,福建莆田人,时任24师少将高参) 
  
     “有我无敌,有敌无我!” 
  
  背景:中条山之战,陈文杞率部在闻喜,夏县等地与敌激战。日军向守军阵地施放毒气,我军死亡惨重。后该师余部转移至台寨村附近,遭日机狂轰滥炸时,陈文杞身先士卒,不顾生命危险,穿梭于枪林弹雨,指挥官兵坚守阵地。在最危急的时刻,陈振臂大呼上述口号。后不幸壮烈殉国,终年仅37岁。 
  
  
  05.寸性奇(1895~1941,云南腾冲人,时任第3军12师师长) 
  
  “我腿已断,不必管我。我决心殉国,以保全国格人格。”
  
  背景:中条山之战,鬼子集中重兵攻击12师,寸性奇师长在接受军长的命令率部突围后,发现军部未能突围,寸又率部冲入重围营救军部,后身中八弹,拔刀自杀,这是临终前的遗言。其父寸大进老先生恨自己已经88岁高龄,已经无力报国,遂绝食而亡,死后双目不瞑。 
  
  06.戴安澜(1904~1942,安徽无为人,时任中国远征军第200师师长) 
  
  “现孤军奋斗,决心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 
  
  背景:1942年初,戴安澜率所部200师万余人赴缅参战。在东瓜保卫战前,他留给妻子上述遗书。面对数倍于己的日军,戴安澜号令全军:“虽战至一兵一卒,也必死守东瓜。”戴安澜部击毙敌军5000余人,掩护了英军的撤退,取得出国参战的首次胜利。后在孟关激战中以身殉国,终年38岁。 
  
  
  07.邓锡侯(1889~1964,四川营山人,时任川军第一纵队司令,第45军军长) 
  
  “川军出川抗战,战而胜,凯旋而归;战如不胜,决心裹尸以还!” 
  
  背景:1937年9月5日,四川举行约万人参加的“各界民众欢送出川抗敌将士大会”,邓锡侯在会上发表了如上讲话。邓锡侯还说:“我们是踏着先烈们的血迹前进的,后方的人民,要勇敢地踏着我们的血迹而来。前赴后继,一定能战胜敌人!”后邓参加了徐州会战、太原会战,战功卓著。 
  
  
  08.佟麟阁(1892~1937,河北高阳人,时任29军副军长) 
  
  “衅将不免,吾辈首当其冲,战死者荣,偷生者辱,荣辱系于一人者轻,而系于国家者重。” 
  
  背景:南苑之战爆发前夕,宋哲元已经下令,南苑军部撤到北平城内,佟麟阁应首先撤离,此时夫人恰好送来书信,称父亲病重,佟执意不撤,回信道“大敌当前,此移孝作忠之时,我不能亲奉汤药,请代供子职,孝敬双亲。”并诏所部曰:“此杀敌报国时也!”后终于以身殉国。 
  
  09.杜聿明(1904~1981,陕西米脂人,时任第5军军长) 
  
  “督促本部官兵奋勇向前,不惜一切代价,全歼小日本钢军,夺回昆仑关,打出第5军的威风来!” 
  
  背景:1939年11月,日军攻陷桂南战略要地昆仑关,为了夺回昆仑关。杜聿明向所属各师下达如此作战命令。他亲临前沿阵地指挥战斗,成功地包围了昆仑关之敌。日军被击毙4000人,被俘100余人,旅团长中村正雄被打死。取得了著名的昆仑关大捷。 
  
  
  10.范筑先(1882~1938,山东馆陶人,时任山东第六区专员、保安司令兼聊城县县长) 
  
  “守土有责,裂眦北视,决不南渡,肝脑涂地,亦所不惜” 
  
  背景:1937年10月,日军侵入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两次要范筑先率部南撤,范向全国发出如此通电。他的次子范树民在与日寇作战中牺牲,他强忍悲痛说:“民儿为国家民族战死疆场,是死得其所。”后聊城失守,范筑先身受重伤,不愿被俘,举枪自戕,壮烈殉国,终年56岁。

   

2006-6-11 18:01:00
 
本帖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四川新闻网立场

 
兰德EQ

等级:从二品巡抚
文章:368
积分:857
魅力:1256
现金:3937
金币:0
注册:2006年4月23日

第 7 楼
11.冯治安(1896~1954,河北故城人,时任河北省主席、29军代军长) 
  
  “寸土都不许退,可采取武力自卫。国家存亡在此一举,设若冲突,卢沟桥即是你们的坟墓!” 
  
  背景:1937年7月7日夜,日军诡称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我驻军第219团第三营拒绝,日方即调动驻丰台日军第三大队包围了宛平城。当地驻军向冯治安请示,冯当即做出以上指示。之后日军突然炮轰宛平城,我军当即自卫还击。当天击退日军三次进攻,用鲜血保卫祖国的领土完整。 
  
  12.傅作义(1895~1974,山西荣河人,时任绥远省主席、晋绥军第35军军长) 
  
  “岳武穆38岁壮烈殉国,我已过了38岁,为抗日死而无怨。” 
  
  背景:1936年10月,蒙古分裂分子德王在日军指挥下,分三路大举进犯绥远。傅作义召集所部进行军事部署。傅作义通告全军:“爱国军人守土有责,我们一定要打!”并表示了上述抗日决心。后指挥百灵庙大捷,击毙日军千余人,俘敌200余人,绥远抗战胜利结束。 
  
  
  13.高志航(1907~1937,吉林通化人,时任空军第四大队中校大队长) 
  
  “家仇国恨,等待何时!日机炸我同胞,向其讨还血债!” 
  
  背景:凇沪抗战爆发,日木更津航空队百架轰炸机开始轰炸江、浙,8月14日,敌机八架进入杭州市区上空轰炸。航委会当时命令不抵抗,而高志航主张“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于是他下令起飞,并首开第一炮,击落日领队机。此战击落敌机六架,两架负伤逃跑。后高被日空军炸死。 
  
  14.郝梦龄(1898~1937,河北藁城人,时任第9军军长) 
  
  “此次战争为民族存亡之战争,只有牺牲。此谓我死国活,我活国死。” 
  
  背景:1937年忻口会战爆发之前,郝梦龄如此鼓励官兵。战争打到白热化阶段,他亲自到前线督战,告诫官兵,“现在我同你们一起坚守这块阵地,决不先退。我若是先退,你们不管是谁,都可以枪毙我!你们不管是谁,只要后退一步,我立即枪毙他。”郝梦龄是抗日战争中我军牺牲的第一位军长。 
  
  15.黄樵松(1901~1948,河南尉氏人,时任第68军第143师) 
  
  背景:“南阳就是我的葬身之地,各位好友来生再见!” 
  
  1945年3月18日,日军三路大军进攻南阳。黄樵松受命死守,横下一条心,誓与南阳共存亡。与好友握别时他发出如此悲壮言辞。黄还派人赶做一口棺材,搁置在师部门口,亲笔写上:“黄樵松之灵柩。” 后日军猛攻,黄亲临前线指挥,随身卫士全被打死,他只身到前沿阵地督战,阵地最终力保不失。 
  
  16.黄启东(1891~1938,湖南平江人,时任第23师少将参谋长) 
  
  “何以对国家?何以对民族?宁作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背景:徐州会战爆发后,23师奉命从鲁西南移驻郓城、菏泽,日军土肥原率精锐师团猛攻菏泽,该师官兵奋起抵抗,与敌激战数昼夜,伤亡惨重。师长李必蕃殉职后,黄启东亲率余部冲锋10余次,头部中弹,仍唤卫士背着他指挥战斗。野战医院院长李少甫劝他上担架,他坚决拒绝,颤抖着说出上述话,最后壮烈牺牲。 
  
  17.蒋介石(1887~1975,浙江奉化人,时任国民党总裁、委员长) 
  
   “中国人民和政府已被日本侵略者欺侮压迫到最后限度,中国军队为了民族之生存,决心在武汉地区与日军决一死战。” 
  
  背景:1938年6<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mso-ascii- 
                浏览次数:782--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上篇文章郑光路专栏
----下篇文章《青年作家》2006年11期发表郑光路文史文章《文殊院的前世今生》,阅读见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