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向我约稿
[首页] [关于本站] [新闻中心] [2024年郑光路《成都旧事》《四川旧事》《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我的相册] [留言板]


2024年郑光路《成都旧事》《四川旧事》《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拍案惊奇!郑光路精彩特稿[图片: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中)及夫人濑田裕子与郑光路合影]
文史长廊精品[左图:郑光路(左1)应邀拍电影时]
文革类老照片.美术作品链接[左图:郑光路当医生时和原珠海市市长梁广大(左)合影]
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现象研究专栏[图:郑光路(左1)与常演“皇帝”的张铁林先生(左3)]
郑光路巴蜀文化及历史类作品[篮球巨人穆铁柱和郑光路]
近50年当代史研究史料[左图:原国务院侨务办公厅负责人庄炎林(左)与郑光路合影]
[文革专栏]本网特色,翻页内容甚多![本栏图片:郑光路1966年在天安门]
评说成都、四川[图为著名学者魏明伦先生(右)与郑光路]
四川特色作家文章[左图为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先生(右)和郑光路]
历史往事揭秘专栏[左图为郑光路收藏的文革宣传画]
“社会评论”精品转载[左图为郑光路(左)与成都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刘学文]
中国近现代文学掠影[左图为张邦元(右)绝技童子功“隔山望月”与郑光路同摄]
中国知名文革史研究者精品专栏(!本网热烈推荐:链接严肃学术网站渤海大学网),极其丰富多彩!
中国历代文学研究专栏[老武术家王树田(中)郑光路(左1)刘绥滨(左2)市武协副秘书长王学贤(左3)]
!连载郑光路最新长篇力作《打工妹怪遇》欢迎阅读和书商、出版机构及影视改编合作!
网友交流专栏[郑光路作品讨论会上民革市文史委员会主任王大炜(右)作家白郎(中)和李克林教授(左)]
《川人大抗战》选载[成都媒体为《川人大抗战》举办座谈会后李克林、流沙河、王大炜、卢泽明等先生同摄]
巴蜀文化和掌故[海外作家与成都卢泽民、章夫、冉云飞、郑光路(1排左1)、白郎、蒋蓝等]
今年郑光路有影响的新作[左图上排右起:郑光路、郑蕴侠、副导演商欣。下排为导演刘子农及张国立、王姬等]
当今文学界之怪现状[文革结束郑光路(1排右1)考入大学与同学去安仁镇接受“阶级教育”]
转载网络精品[1987年郑光路(右1)与华西医大副院长张光儒博士(右2)在珠海工作时游澳门]
老成都掌故[左图为郑光路(右1)在青城山上清宫与道士练剑]
武侠文化[左图:右1郑光路,右2习云太教授(中国武术一级教授),右3刘绥滨,右4铸剑专家龙志成]
滑稽妙文选[人生如戏,图为郑光路(右1)1985年应邀参加影视剧拍摄时照片]
中国文学、史学与世界[图为法国学者大卫(左)和郑光路
巴蜀文化中的杰出人物[本栏图片说明:中国著名电影艺术家谢芳(中)、张目(右1)和郑光路合影]
四川及巴山蜀水人文[左图为郑光路(1排中)1985年与几个弟子同摄]
当今社会奇稀罕事、伤心事、可怕事[左图:郑光路舞禅仗习武照]
文史文学精品转载[图为1990年郑光路(后排右2白衣者)与众武术人士在少林寺参加武术拍摄]
郑光路欣赏的古典、文学、史学作品推荐[1986年郑光路(上排左3)参加武术表演赛后和四川武林好友摄]
阅之有益的史学方面学术文章[图为郑光路(中)当医师时在医院为病人作手术]
郑光路著《中国当代热点问题透视—中国气功武术探秘》选录
郑光路文革研究专著介绍[图为两本专著封面]
四川近、现、当代史研究史料参考[郑光路1987年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工作时照片]
文化与教育[图为郑光路练铁指功练武照]
体育武林前辈【左图:1984年时郑光路与李孟常师傅(右)。右图:郑光路与黄林派钟方汉师傅(右)】
郑光路巴蜀文化研究专著[郑光路与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郝勤教授]
隆重推荐作家原创精品[《武当》杂志主编刘洪耀(右)与郑光路]
过来人回忆文革历史[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当受苦知青时,点击图很瘦]
官方报刊资料(主要为文革时期)选登[本栏图为文革中的恐怖刑场]
知青问题研究[郑光路1970年当知青时艰难环境下仍自强练功“朝天蹬”]
名家杂谈精粹[郑光路(左1)与四川武术名家黄明生(左2)、李兴白(左3)1985年在电影剧组]
抗战文史[英勇殉国的饶国华中将之女饶毓秀(左1)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之子李克林(左2)与郑光路]
四川著名学者、作家岱峻专栏[作品充满空灵雅趣和智慧沉思。图为岱峻夫妻恬静生活]
四川著名特色学者、作家陈稻心专栏[图为陈稻心先生(左)与郑光路]
中国著名作家雁翼专栏[左图为中国著名老作家雁翼(左)与郑光路合影]
学术界百家争鸣[左图:四川曲艺界大师邹忠新(左)与郑光路在一次文艺会上]
武侠小说评弹[1986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肖应鹏(右3)在一次会上]
四川著名武术家(排名不分先后!)[郑光路(左1)与著名武术家王佑辅(左2)邹德发(左3)合影]
宗教文化与人生、文学[图为郑光路(左)与四川一高僧]
佛道、医学、养生文化[图为郑光路(左)与武友在山中古佛寺练武养生]
纪实历史、文学长篇[香港《明报》1987年刊登郑光路当医师搞科研时照片]
中国传统文化名篇[1987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全国地趟拳冠军陈刚(右3)]
门外诗歌谈[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下排右1)和红卫兵战友]
放眼世界专栏[红卫兵文革闯将]
免费网上书屋、实用网站[more翻页还多!]图为毛泽东与张玉凤
中国各地优秀作家陆续推出专栏
重要精华文章专栏![左图:中国民生真实的另一面“黑窑矿工”]
2024年郑光路出版之新书及新闻


·写作范围:文史、文革史、抗战史研究,以及社会纪实文学作品(中国社会热点问题类纪实)
·姓名:中国独特题材文学网
·笔名:站长:郑光路
·电话:--
·手机:423648068@qq.com
·OICQ:--
·电子邮件:423648068@qq.com
·通讯地址:中国.四川省.
·邮政编码:--
--管理中心

  本站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个知青与子女的对话 !那年我十六岁.....

作者: -上传日期:2006/10/27

    

   一个知青与子女的对话

sok

别这样瞪着我
儿子;你看了这些帖子,眼里已告诉我你想说什麽。
是的,我们什麽都可以谈,但老爸当知青的事很少谈。想必,你和他们一样有很多困惑。

你别瞪着我,这话说起来就很长,别怪我啰嗦。

首先,当知青不是知青们想干的事。虽然也有敲锣打鼓热血膨湃夹道欢送的现象,但到云
南后发现上当,要求跟带队干部马上返城的人多得很.

. 来动员的干部怎么说;云南是个好地方,头顶香蕉,脚踩波萝,一跟斗跌下去就啃个西瓜!?


那年我十六岁。

十六岁是什麽慨念?十六岁就是听王菲追华仔吃麦当劳喝可乐,演唱会看得手舞足道,喜极
而泣,上台索吻,寻死觅活,无拘无束的花季少年。呕!我们那时再有想象力,也想不出现今
十六岁少年会这麽爽!不,这麽酷!

不去(边疆或农村)行不行?首先,限期注销户口,时间一到,断绝粮食供应。再者,“组
织”会找父母谈话。乖乖!党的号召,谁敢硬抗?否则,你就得八方托人,四处想法,挖
空心思,把自己说成四肢不全,心黑肝烂的“病残”知青,方能逃过下乡一劫。

第二,上山下乡既不利于知青发展也不利于国家,这是不争的事实。你可以从父辈的感叹
和闪烁其词中仅见一斑。我想说的是;揭伤疤总是不愉快的,更何况揭下的伤疤会重新流
血。故,你父辈,阿叔阿姨们大都不愿多谈。

要了解知青运动, 首先要明白; 知青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是一对不可分割的概念, 仅究其一
面而忽视另一面, 只能是一团雾水.

同时要知道"知青运动"和五十年代, 六十年代初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有本质不同; 五十年
代的上山下乡是新中国稳定发展与农村原始落后的产物, 那时的农村,想找个抄抄广播稿,
记记收支帐的人都很不容易,.以董加耕,候隽为代表的年轻人, 作为文化的代表上山下乡,
 农村是非常欢迎的. 即便如此, 自觉到农村去的人也屈指可数, 根本未形成全国性的运动
. 原因很简单; 巨大的城乡差别使很多人忘而却步!

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的知青运动是文化大革命的一部分. 当时, 三年来的动乱使工农业
几近崩溃. 长期的大锅饭使农业的生产力极低, 面对汹涌而来的知青潮, 农村根本没有准
备. 随着时间的推移, 知青与当地人发生尖锐冲突的事时有发生. 只要用心收集七十年代
人多民穷的省份, 被以"破坏知青上山下乡罪"和出生地为异地的年轻人犯罪案例, 就能看
出端倪.
说起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你们有断代的感觉,看着我们吞吞吞吐吐的样子就认为我们做
了亏心事,其实你们不懂我们的心;

新中国的历程可上溯到二十年代,历经几代人.可分为;生在旧社会长在旧社会,生在旧社会
长在新社会,和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几个阶段. 慨括起来就是老一辈革命家,五十年代年
轻人,和老三届(包括新三届) 等.

老一辈革命家结束军阀混战,建立了新中国.五十年代年轻人巩固了和平,使中国人从此远离
战争,其功不容抹杀.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历史上最先进的政党,是从中国近代史而言,是相对于康有为的新党,孙中
山的国民党, 蒋介石的独裁政权而言.是不容置疑的.但它仍然是产生在中国几千年封建土
地上的团体.囿于战争环境和历史局限性,自身也带着深深的封建主义残余.

新中国恶劣的生存环境和共产国际的错误导引, 使中国从来没有轻松过, 更谈不上对自身
封建残余进行彻底清算.

由于清算得不彻底,才有文化大革命这样的荒唐事,才有一代伟人毛泽东晚年发生的一系列
个人错误. 才会出现五七年反右,庐山哑言,大跃进,人民公社,大炼钢铁和文化大革命.才有
我们民族近二十年的发展停滞,很不幸,我们就是这停滞期的受害者.

就象木星注定会遭外星撞击一样, 文革的陨石呼啸而来, 我们这辈人刚好就站在那里……



文化大文革命只不过是一系列错误总爆发而已.

第三,为什麽会发生“上山下乡”的事?我也说不清,但有几个背景材料可供参考;

1,1968年,全国高等学府全部停止招生。因为,在毛泽东的眼中,大学里全是“臭老九”
,他们只会培养“封,资,修”人材,宁缺无滥,只好关门大吉。

2,全部工厂停产,都去占领上层建筑去了,谁生产就是“以生产压革命”。想招工进厂?
门都没有!

3,1968年,全国性的武斗烽烟使毛泽东发动的,大规模的学生运动走到尽头。要一下子把
三年来到处“串联”,“四大自由”,“文攻武卫”搞野了的几千万应届大,中毕业生,
全部装进即将崩溃的工,商业架构中去,再有十个周恩来都办不到!更何况每年还要产生
一批又一批这样的人来。
 
1968年,重庆港口。首批赴川东贫困山区的知青随着一声汽笛解缆离港,船刚到主航道、
船上的男知青纷纷掏出枪来朝天呜放、一时间枪声大作、就象节日般礼炮齐鸣、使岸上送
行的党政军领导和知青家属们惊愕不巳。

那时候的重庆, "武斗"全国有名,每天发射枪炮弹上万发,使用了除飞机从外,包括手枪,步
枪,机枪,坦克,大炮, 登陆艇在内的所有武器,大批大,中学生(也就是后来的知识青年)冒着
生命去"捍卫"毛主席的"红色政权".许多稚嫩的生命就这样不明不白命丧黄泉..
这就是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社会背景。

发挥你的想象吧!如果当年几千万久经毛泽东“造反有理”毒害的知青,不听毛老人家那
一套,象你们现代年青人一样,自主择业,我行我素,中国会是怎样的天下?

如果当时的社会窘况放在1999年处理,敬爱的江总书记就是挥一百次手,也无法消除这个
矛盾。可毛主席他老人家就这麽大手一挥,我们几千万如羔似犊的小青年,就这麽心甘情愿
,依理伏法地去了大兴安岭,西双版纳,内蒙古草原和祖国的崇山峻岭。

为什么……

上山下乡好不好?这种国家大事不用你我赘述.可否想象:一个十六岁的少男少女,挑近百
斤重的担子,走十几里山路,一天挣的工分只值4.5角钱(有的地方只值一角多钱)!莫以
为是当地农民和知青过不去,他们也不过如此,当时的生产力就这么个水平!

记得有年秋收,从沟底的水田挑未脱粒的谷穗到几公里外的晒场,中途不能歇肩(若途中
歇肩,熟透了的谷穗全都会掉下来)。好不容易嗤牙嗫嘴熬到晒场,人象烂泥般瘫在地上
,全然忘了肩上已磨掉红扑扑一层皮。一天下来,看着红肿的脚和血肉模糊的双肩,女知
青们抱头痛哭。哭归哭,为了生存,第二天还得重演昨天的一幕!说起来好笑,不久前她
们还是一群扎着羊角辫,穿着连衣裙的城市娇小姐.

说起腐败,国人咬牙切齿.有谁想过,"风起于青萍之末",源在何方?
文革后期荒诞的"派性"和因武斗积怨而起的打,砸,抢, 使全国处于无政府状态; 公检法瘫
痪,交通运输瘫痪. 无奈, 只好用军队"支左", 民事纠纷靠群众专政组织(简称群专), 工宣
队和以造反派为主的革委会来办,他们互相指责,各拥其派,全国的社会治安坏得不能再坏.
 在这种恶劣的社会风气中兴起的知青运动,使千万知青家庭从此夜无眠日.

几千万知青从农村带回来他们的景况,使无数家长铁了心要将子女弄回城, 一时间, 全国四
处托人,找关系,想办法.请客送礼大兴其道,以权谋私肇始于知青办头头,生产队长和人事调
动干部中.

知青下乡前, 全国被林彪四人帮搞的"三忠于","四无限","斗私批修,狠斗私字一闪念,脑子
弄得一片空白. 莫说是明显的吃,拿,卡,压,就是托人用钱买点紧俏商品,也要被批斗作检查
.

如今, 为了把子女弄回城, 搞证明,托熟人,送大礼,社会不正之风由此滥畅!

历史是"过去"的墓志铭, 就象人死不能再生, 历史也不容篡改. 就个人来讲, 历史也不容
选择.

倘若时光可以倒流,倏然间我们重过十六岁,我们会毫不忧豫地穿上松糕鞋,梳起扫帚头,染
上棕彩发,在蹦迪中跻身疯狂一簇,那是多么惬意的事!

…………

我们这辈人注定是历史的殉道者, 对上,我们不可能责备我们的父辈(也就是生在旧社会长
在红旗下那一辈),没有在我们少不更事的年代,告诉我们生活的真谛,用经验和拼博去阻止
给后代带来恶果的腥风浊雨.因为,他们虽然是过去错误的参与者同时也是受害者.看着他们
鬓鬓白发下那双困惑的眼睛迷虚地注视惨白的夕阳,你还能说些什么?

对下,我们得承受你们的责难,顶住我们的父辈顶不住的压力,给后代创造做人的条件. 有谁
想过, 知青的吃苦耐劳, 独立坚强, 百折不挠的性格特征意味着什么?

我们箴默不语,我们无怨无愧,为的是什么?

难道要我们重提旧事,让我们父辈们再一次陷入深深愧疚之中?

难道要我们翻开伤心史,让后代带着怨恨走进大学的课堂?

难道要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一辈又一辈,一代又一代陷入相互指责勾心斗角之中?!
______

要说知青上山下乡一点好处都没有,那太武断。我认为好处有三;

一是知道了生活的甘苦,知道在无助中朋友的珍贵。故而更珍惜生活,更珍惜朋友的情谊。

二是对当时社会主义的"优越",对到处"莺歌燕舞"的国情有了自己的诠释和深刻理解,工
作和生活少了虚浮多了实干。

三是对“毛主席挥手我前进”有了再认识,从此不再人紜亦紜。大写的人字才真正有了头
脑。虽然,当年被毛老人家大手一拂,却之于千里之外。最终却能凭自己的抗争冲出丛林
,义无反顾地踏上返城的路。带动起全国几千万知青胜利大逃亡.这是逃兵麽?不是!这是
中国草民第一次用果敢的行动来纠正决策者不愿纠正的错误。

自从盘古王开天地,历史上可曾有过这样成功的范例麽?

从此我们完成了少年到成年质的飞跃.

从此中国人的头脑才有了"自我"的细胞.

从此我们不再看别人怎么挥手而更注重怎么走好脚下的路。

从此我们明白;生活中不在于你捏了多少好牌,而在于你必须打好每一张牌。


当然、话又说回来。中国这么大、十几亿人口、几千万知识青年受点小苦实在是算不了什
么、百分比之一二而已。他们如何生活、你们也不必在意。我们也不希望你们在意.我们希
望的是;你们学会用自己的眼光看问题,用自己坚实的脚印去埔垫人生.做一个思想者而不是
盲从者.

有的知识青年子女说得好;“我们的父母什么也没有、什么也不是、但他们数十年来的那
份对子女的内疚、让我们心痛” 。

说到这、我就想起“泰坦尼克号”的最后一幕;老露丝战战兢兢爬上船尾的铁栏、深情地
把手中捧着的、人人求之若渴的“海洋之心”送回那蔚蓝而深情的大海。

让生活的大海来拥抱记忆的珠宝吧!这是它最好的归宿。



                      笑 语 江 南 客 ,无 言 望 天 舞
                                                                    

※ 来源:·紫金飞鸿 bbs.njupt.edu.cn·
※ 修改:·blueice 於 06月02日11:51:20 修改本文·

 

--------------------------------------------------------------------------------
[返回上一页] [本讨论区]

                浏览次数:760--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上篇文章张育仁:抗战胜利纪念日我们的反思与检讨
----下篇文章[转帖]红卫兵运动的主要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