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向我约稿
[首页] [关于本站] [新闻中心] [2024年郑光路《成都旧事》《四川旧事》《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我的相册] [留言板]


2024年郑光路《成都旧事》《四川旧事》《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拍案惊奇!郑光路精彩特稿[图片: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中)及夫人濑田裕子与郑光路合影]
文史长廊精品[左图:郑光路(左1)应邀拍电影时]
文革类老照片.美术作品链接[左图:郑光路当医生时和原珠海市市长梁广大(左)合影]
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现象研究专栏[图:郑光路(左1)与常演“皇帝”的张铁林先生(左3)]
郑光路巴蜀文化及历史类作品[篮球巨人穆铁柱和郑光路]
近50年当代史研究史料[左图:原国务院侨务办公厅负责人庄炎林(左)与郑光路合影]
[文革专栏]本网特色,翻页内容甚多![本栏图片:郑光路1966年在天安门]
评说成都、四川[图为著名学者魏明伦先生(右)与郑光路]
四川特色作家文章[左图为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先生(右)和郑光路]
历史往事揭秘专栏[左图为郑光路收藏的文革宣传画]
“社会评论”精品转载[左图为郑光路(左)与成都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刘学文]
中国近现代文学掠影[左图为张邦元(右)绝技童子功“隔山望月”与郑光路同摄]
中国知名文革史研究者精品专栏(!本网热烈推荐:链接严肃学术网站渤海大学网),极其丰富多彩!
中国历代文学研究专栏[老武术家王树田(中)郑光路(左1)刘绥滨(左2)市武协副秘书长王学贤(左3)]
!连载郑光路最新长篇力作《打工妹怪遇》欢迎阅读和书商、出版机构及影视改编合作!
网友交流专栏[郑光路作品讨论会上民革市文史委员会主任王大炜(右)作家白郎(中)和李克林教授(左)]
《川人大抗战》选载[成都媒体为《川人大抗战》举办座谈会后李克林、流沙河、王大炜、卢泽明等先生同摄]
巴蜀文化和掌故[海外作家与成都卢泽民、章夫、冉云飞、郑光路(1排左1)、白郎、蒋蓝等]
今年郑光路有影响的新作[左图上排右起:郑光路、郑蕴侠、副导演商欣。下排为导演刘子农及张国立、王姬等]
当今文学界之怪现状[文革结束郑光路(1排右1)考入大学与同学去安仁镇接受“阶级教育”]
转载网络精品[1987年郑光路(右1)与华西医大副院长张光儒博士(右2)在珠海工作时游澳门]
老成都掌故[左图为郑光路(右1)在青城山上清宫与道士练剑]
武侠文化[左图:右1郑光路,右2习云太教授(中国武术一级教授),右3刘绥滨,右4铸剑专家龙志成]
滑稽妙文选[人生如戏,图为郑光路(右1)1985年应邀参加影视剧拍摄时照片]
中国文学、史学与世界[图为法国学者大卫(左)和郑光路
巴蜀文化中的杰出人物[本栏图片说明:中国著名电影艺术家谢芳(中)、张目(右1)和郑光路合影]
四川及巴山蜀水人文[左图为郑光路(1排中)1985年与几个弟子同摄]
当今社会奇稀罕事、伤心事、可怕事[左图:郑光路舞禅仗习武照]
文史文学精品转载[图为1990年郑光路(后排右2白衣者)与众武术人士在少林寺参加武术拍摄]
郑光路欣赏的古典、文学、史学作品推荐[1986年郑光路(上排左3)参加武术表演赛后和四川武林好友摄]
阅之有益的史学方面学术文章[图为郑光路(中)当医师时在医院为病人作手术]
郑光路著《中国当代热点问题透视—中国气功武术探秘》选录
郑光路文革研究专著介绍[图为两本专著封面]
四川近、现、当代史研究史料参考[郑光路1987年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工作时照片]
文化与教育[图为郑光路练铁指功练武照]
体育武林前辈【左图:1984年时郑光路与李孟常师傅(右)。右图:郑光路与黄林派钟方汉师傅(右)】
郑光路巴蜀文化研究专著[郑光路与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郝勤教授]
隆重推荐作家原创精品[《武当》杂志主编刘洪耀(右)与郑光路]
过来人回忆文革历史[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当受苦知青时,点击图很瘦]
官方报刊资料(主要为文革时期)选登[本栏图为文革中的恐怖刑场]
知青问题研究[郑光路1970年当知青时艰难环境下仍自强练功“朝天蹬”]
名家杂谈精粹[郑光路(左1)与四川武术名家黄明生(左2)、李兴白(左3)1985年在电影剧组]
抗战文史[英勇殉国的饶国华中将之女饶毓秀(左1)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之子李克林(左2)与郑光路]
四川著名学者、作家岱峻专栏[作品充满空灵雅趣和智慧沉思。图为岱峻夫妻恬静生活]
四川著名特色学者、作家陈稻心专栏[图为陈稻心先生(左)与郑光路]
中国著名作家雁翼专栏[左图为中国著名老作家雁翼(左)与郑光路合影]
学术界百家争鸣[左图:四川曲艺界大师邹忠新(左)与郑光路在一次文艺会上]
武侠小说评弹[1986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肖应鹏(右3)在一次会上]
四川著名武术家(排名不分先后!)[郑光路(左1)与著名武术家王佑辅(左2)邹德发(左3)合影]
宗教文化与人生、文学[图为郑光路(左)与四川一高僧]
佛道、医学、养生文化[图为郑光路(左)与武友在山中古佛寺练武养生]
纪实历史、文学长篇[香港《明报》1987年刊登郑光路当医师搞科研时照片]
中国传统文化名篇[1987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全国地趟拳冠军陈刚(右3)]
门外诗歌谈[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下排右1)和红卫兵战友]
放眼世界专栏[红卫兵文革闯将]
免费网上书屋、实用网站[more翻页还多!]图为毛泽东与张玉凤
中国各地优秀作家陆续推出专栏
重要精华文章专栏![左图:中国民生真实的另一面“黑窑矿工”]
2024年郑光路出版之新书及新闻


·写作范围:文史、文革史、抗战史研究,以及社会纪实文学作品(中国社会热点问题类纪实)
·姓名:中国独特题材文学网
·笔名:站长:郑光路
·电话:--
·手机:423648068@qq.com
·OICQ:--
·电子邮件:423648068@qq.com
·通讯地址:中国.四川省.
·邮政编码:--
--管理中心

  本站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流沙河和《草木篇》冤案

作者: -上传日期:2006/10/24



(摘自叶永烈《离人泪--沉重的一九五七》,人民日报出版社,
ISBN 7801530837


       本书是“叶永烈文集”的一种,作者在撰写长篇纪实文学《历史悲歌--反
右派始末》的同时,也写了许多著名“右派分子”的纪实文学作品。本卷
为这些纪实文学作品的结集,除收入了罗隆基、王造时,葛佩琦、彭文
应、流沙河等“大右派”崎岖人生的纪实文学作品外,还收入了《傅雷与
傅聪》一文,可以说是《历史悲歌》的姐妹篇。
汉林书城(www.hanlin.com)推荐)

流沙河和《草木篇》冤案

·叶永烈·

    成都,流沙河先生的书房里,挂着一幅太极图。当我拿起照相机给他拍
照时,他指了指太极图说:“把太极图也拍进去!”于是,他抬了把椅子,
坐到了太极图前面……

    流沙河,清癯瘦削,书生气质。他那双眼睛,显得格外明亮。他告诉
我,近来埋头研究庄子,花费一年半时间,写出三十万字的《庄子现代
版》,所以他对太极有着特殊的感情。

    他是诗人,近来却与诗告别了,除了写《庄子现代版》,他还对清朝纪
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进行改写。他埋头书斋,几乎不参与社交,也很
少接受采访。作为文友,他这一回不能不答复我的一些问题,因为我的一
部新的长篇,其中要写到他--在一九五七年,他因《草木篇》获罪,一时
间遭到大报小报密集的笔伐,“名震”全国。

    我问起流沙河其名的来历。

    他姓余,按余家大排行,算是第九,小名老九--恰恰是“臭老九”那老
九!又名九娃子。正儿八经的“大名”,叫余勋坦。流沙河是他的笔名。
我曾以为,流沙河大抵取义于《西游记》,沙和尚便出自流沙河。然而,
流沙河却在一封写给我的信中,如此作了答复:

    “我的笔名初用流沙二字。一九五零年发现四十年代已有诗人用过,遂
添一河,不涉《西游记》也。”流沙河这笔名,享誉于中国文坛,如今几
乎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本名。

    据流沙河说,他虽自幼喜爱文学,可是高中毕业后却考上四川大学农业
化学系。他“身在曹营心在汉”,居然不去听课,热心于写作。他写诗,
写小说。一九五六年,他出版了平生第一本诗集《农村夜曲》,以及第一
本短篇小说集《窗》,还去北京出席了全国青年文学创作者会议。

    流沙河名噪全国,是由于他写了那“大毒草”《草木篇》。其实,当他
写《草木篇》的时候,压根儿没想到这一组短短的散文诗,会成为“全国
共讨之”的对象。

    据他自己说,那是一九五六年秋日,他在北京的文学讲习所结业后,登
上南行的列车回四川,一路上思绪起伏,挥就五首寓言式的散文小诗,即
《白杨》、《藤》、《仙人掌》、《梅》和《毒菌》。写毕,由于所写非
草即木,便冠以《草木篇》为总题。文末原注明的写作日期是“一九五六
年十月三十日”。

    这时,《星星》诗歌月刊正筹备创刊,全部兵马为“二白二河”,即白
航、白峡、石天河、流沙河。创刊号急需诗作,流沙河便拿出《草木篇
》,这样,一九五七年元旦,当《星星》创刊号面世之际,《草木篇》也
就首次发表了。

    在人们的印象中,流沙河是一九五七年的“大右派”,《草木篇》是
“大毒草”,他和他的作品遭到挞伐总是在反右派运动开始之后。众所周
知,一九五七年六月八日《人民日报》发表了社论《这是为什么?》,打
响了反右派运动的第一枪--这一天被历史学家定为反右派运动开始之日,
诚如“文革”是从《五.一六通知》(亦即一九六六年五月十六日)开始
的。

    然而,流沙河的回忆,完全出乎我的意想:《草木篇》遭到批判,被指
责为“大毒草”,远远早于六月八日!

    根据流沙河的回忆,我来到离他家不远的四川省图书馆,查阅了当年的
《四川日报》及《成都日报》。那“白纸黑字”,清晰地记录了历史的脚
印。

    《草木篇》一开始并没有引人注目,导火线是一九五七年一月八日《成
都日报》在报道《星星》创刊的新闻时,引述了该刊主编白航对记者所说
的一段话:

    “要是没有党中央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刊物是办不起
来的。诗歌的春天来到了!不单是诗,整个文学也一样,正在解冻。”

    这段话末尾的“解冻”一语,招来了麻烦。

    一月十四日,《四川日报》刊载署名春生的《百花齐放与死鼠乱抛》一
文,对《星星》主编的“解冻”一语进行批判:“这无异于说在‘百花齐
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公布之前,文艺是被冻结了的,也即是说根本没有
文艺的。”文章指责《星星》不是“百花齐放”,而是“死鼠乱抛”。作
者例举了《星星》创刊号上的一首诗《吻》,以为“与二十年前曾在蒋介
石统治区流行过的‘桃花江上美人窝’‘妹妹我爱你’之类的货色是差不
多的。”

    就这样,《星星》在问世不到半个月,便遭批判。不过,最初的批判,
还未涉及《草木篇》,未涉及流沙河。一月十五日《四川日报》又载金川
的《从“坟场”和“解冻”想到的》一文,也只是就“解冻”一语进行批
判。

    一月十七日,《四川日报》发表了署名曦波的《“白杨”的抗辩》和
《“仙人掌”的声音》,仿照《草木篇》的笔调,首次公开批判《草木
篇》。文中以“白杨”的口吻写道:“可是你呵,写诗的流沙河!在鲜血
绽出花朵,眼泪变为欢笑的今天,却把我当作你笔下的奴仆,曲解我的精
神,任意把我作践!”文中又以“仙人掌”的口气,发出呼号:“我为什
么发声,我为什么抗辩,请参看《星星》创刊号,流沙河的《草木篇》
。”

    这么一来,《草木篇》引起了注意。

    此后,《四川日报》接连发表文章,抨击刚刚创刊的《星星》,点名的
作品为《吻》和《草木篇》。对于《吻》,批判了几句“把色情当爱情”
之类,批判的调子难以再升高。《草木篇》则不然,随着批判的升温,也
就开始上纲了,从政治的角度加以拎高。有的文章甚至说《草木篇》是
“极少数不愿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分子感到一个阶级的灭亡,充满了没落
的情绪,要咿咿唔唔地为旧社会的灭亡唱挽歌”!须知,流沙河的父亲有
二十亩土地,论成分是地主。这样的政治性的批判,已经把二十六岁的流
沙河推到岌岌可危的地步。

    不过,也有不少人不同意这样的政治性批判。二月八日、十二日,四川
省文联文艺理论批判组两次召开座谈会,如当时《四川日报》所报道的那
样:

    “邱乾昆、晓枫、沈镇、华剑等发言支持《草木篇》和《吻》,认为它
们不应该受到人们那样的批评。邱乾昆认为《草木篇》的弱点只是立场不
明确,在客观上会引起不良的效果。沈镇说,《吻》不是黄色的,难道人
们在吻的时候也要喊一声共产主义万岁吗?《草木篇》只是有些含糊,从
这方面来讲,它并没有错。晓枫认为《四川日报》上对《草木篇》和《
吻》的批评文章是用教条框子去套,而不是从生活上看,这些批评是不实
事实是的。他说‘我非常痛恨。’……”

    在二月底,批判开始降温,报上不再发表对于《草木篇》的批评文章--
因为全国正在大鸣大放。

    流沙河从危机中解脱,松了一口气。

    流沙河回忆说,报上再度提起《草木篇》,是在六月初。那时,四川省
文联邀请作家、教授、文艺批评家开座谈会,大鸣大放。四川大学中文系
教授、老作家张默生站出来,认为那场对于《草木篇》的批判是错误的。
六月四日,《四川日报》刊登张教授的发言:“对《草木篇》的错误批
评,文联领导同志是怎样看的?文联内部统战工作是如何作的?《草木
篇》批评之初文联领导抱的是什么态度?当批评发展到超越文艺批评界限
的时候,又抱的是什么态度?听了毛主席报告传达后,我们回头来看对作
品的粗暴的、自上而下的批评,与党的文艺方针符不符合?”

    会上,西南民族学院何剑熏教授也仗义执言,说道:“我认为,《草木
篇》反映了一部分知识分子在历次运动、尤其是在肃反运动以后的痛苦、
失望和一定程度的恐怖的情绪。”

    六月五日,《四川日报》刊登了刘冰的发言,指出“对《草木篇》的批
评,是我省文艺领导中和文艺批评中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宗派主义的总
爆发。对《草木篇》的围剿的结果,文艺界的‘百花齐放’中的沟和墙显
然地加深加厚了。”

    同日,《四川日报》还刊载流沙河的发言,更为引人注目。流沙河说:
“在开展对《草木篇》讨论时,报纸上那样搞,反驳文章不能发表,而且
越来越拉到政治边缘上去,我个人并不怕,但却很气愤。”流沙河还幽默
地说:“有时我这个爱发牢骚,发了就算了,而别人则给你记着,一朝出
了毛病,就零存整付,啥都端出来了。而且这些批评是很缺乏说服力的
。”

    三天之后--六月八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地位发表了社论《这
是为什么?》,反右派运动开始了。有着年初对于《草木篇》的一连串批
判,又有几天前流沙河等的“反击”,不言而喻,《草木篇》成了四川文
艺界大批判的头号目标。

    批判的浪潮,迅即从四川推向全国。北京各报,也纷纷发表文章,批判
“大毒草”《草木篇》。

    八月十六日,《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本报记者姚丹的《在“草木篇”的
背后》一文,称《星星》编辑部是“以石天河为首的反党集团”,点了
“一大群右派分子”的名。其中,除了“臭名昭著”的流沙河之外,还有
站在这个“反党集团”背后的“赫赫有名的右派将军”,即张默生教授。
为《草木篇》说过公道话的人,也一个个被点名……

    从此,《草木篇》成为闻名全国的“大毒草”。流沙河被定为“右派分
子”,开除共青团团籍,开除公职,监督劳动。他曾六年拉大锯,六年钉
包装木箱……

    流沙河历尽劫难,仍那般幽默。他对我说:

    “我是一九五八年七月六日下午三时被宣布正式戴上‘右派分子’帽
子,一九七八年七月六日上午九时被宣布摘除‘右派分子’帽子。屈指算
来,我戴帽二十年还差六小时!”

    他又风趣地跟我谈起《草木篇》。他说,把《草木篇》定为“大毒草”
当然不对,至于有些人把《草木篇》说成如何如何优秀也言过其实。他以
为,迄今对《草木篇》作出最准确的评价的,是他的儿子!

    儿子从一九六七年出生,就泡在《草木篇》的苦水里。儿子稍知世事,
便听人说,父亲乃是写了“大毒草”《草木篇》的“大右派”。这样,在
他幼小的心灵中,那《草木篇》可谓“如雷贯耳”。儿子识了几个字,就
想看一看《草木篇》,可是一直无缘见到。一九七八年,十一岁的他在家
中翻看旧书时,终于见到了那梦寐以求的《草木篇》!他屏息敛气读毕,
结果大失所望。他对流沙河说:“那有什么?我本来以为《草木篇》一定
好厉害!”

    《草木篇》后来被收入《重放的鲜花》一书。流沙河这样写道:“鲜不
鲜,很难说。说它们是花,我看不太像。无论如何,我写的那一篇,看来
看去,既不悦目,闻来闻去,也不悦鼻,没法提供‘美的享受’。它是
水,它是烟,它是狼粪的点燃,绝不是花,瓶插的,盆栽的,园植的,野
生的,它都不是。它不可能使人娱而忘忧,只会使人思而忘嬉。”这可以
说是流沙河自评《草木篇》。

    历史的冤错,已把《草木篇》推上了名作的地位。《草木篇》全文,不
足五百字,却使流沙河蒙受二十年苦难。现照录其中的两则,由读者诸君
去评论吧:

         白  杨

         她,一柄绿光闪闪的长剑,孤零零地立在平原,高指蓝
     天。也许,一场暴风会把她连根拔去。但,纵然死了吧,她
     的腰也不肯向谁弯一弯!

        仙人掌

         她不想用鲜花向主人献媚,遍身披上刺刀。主人把她逐出
     花园,也不给水喝。在野地里,在沙漠中,她活着,繁殖着
     儿女……

                浏览次数:875--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上篇文章彭德怀 上毛泽东万言书
----下篇文章王凡 秦城监狱审江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