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作范围:文史、文革史、抗战史研究,以及社会纪实文学作品(中国社会热点问题类纪实)
·姓名:中国独特题材文学网
·笔名:站长:郑光路
·电话:--
·手机:423648068@qq.com
·OICQ:--
·电子邮件:423648068@qq.com
·通讯地址:中国.四川省.
·邮政编码:--
--管理中心
|
|
 |
|
本站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
|
|
|
成都城史---金河轶事
当前位置:魅力成都 >> 老成都 >> 逸闻 成都城史---金河轶事
www.chengdu.gov.cn 2006-03-03 来源:四川休闲网
〖字体:大 中 小〗〖背景色: 〗〖打印本稿〗〖网友评论0条〗〖进入论坛〗〖推荐〗〖关闭〗
现今成都蜀都大道以西,从将军衙门至通惠门那段,就是半个多世纪前的金河街。说起金河街,“老成都”有说不尽的故事,摆不完的龙门阵。 清语骑射,鸟语花香 清代的金河及其以后形成的金河街,曾是八旗劲旅所住之地,汉人不准进去,混进去了,一抓住就要关卡子房,打了屁股,还要枷号示众。因此许多成都人都不晓得金河街是啥模啥样,都以为既是军营所在,那一定是刀光剑影、军号声声、森严无比。其实,晚清时的金河街却是小桥流水,绿树成荫,鲜花簇拥,鸟语花香的风景胜地。街上居住的清人热爱生活,住户每家都有相距数米的庭园,不像汉人住户那么鳞次栉比。空地种花植树,院中挂下一排排的鸟笼,什么百灵、画眉、鹦鹉、八哥,应有尽有。满人长于园艺,他们中还出过一些园艺专家。 满、汉两个兄弟民族,虽同住一城,但风俗各异,所以金河街的习俗也与其他街坊大不相同。也许是为了保持满民族的纯洁,不为汉人融化,特别讲究清语骑射,每年家家户户的祭祖大典极为隆重。墙上挂了个“祖宗板子”,家人如有违背祖训,就用“祖宗板子”打屁股。神龛上放了个“祖宗匣子”,里面装了无数红、蓝两色的带子,这种带子家中有好多人就有好多根。姑娘出嫁,带子也随之带到夫家,放在夫家的“祖宗匣子”内,表示已是夫家的成员。 汉人喜欢喜鹊,厌恶乌鸦,认为乌鸦是不祥鸟。而金河街居住的满族同胞却对乌鸦敬若神明,不仅认为乌鸦子孝母慈,哺幼反哺,是一种孝鸟,而且还是满人的恩鸟。传说清太祖努尔哈赤,有一次在长白山被敌人打败,全军覆没,只身逃到一棵柏树底下躲藏,追兵搜捕,看见那柏树上栖息了一群乌鸦,便认为树下一定不会有人,努尔哈赤因而幸免于难。在这以后满人便把乌鸦当成一种否极泰来的象征。出于对乌鸦这种认识,金河街居住的满人,每家每户都在院中立了根梭罗杆,杆顶上还特别安了个杆斗,每遇祭祖时,都要放一些乌鸦喜吃的肝脏和杂粮在内,供乌鸦享用,说明满人之重情义。 在婚丧嫁娶上,金河街住的满人与成都其他街道上住的汉人也有极不相似之处。汉人结婚是在白天,他们却是在半夜。满人男家在结婚那天设宴招待宾客,当晚打二更时才摆酒席,一直吃到三更才用花轿去抬新娘。新娘下轿后先同新郎跪拜弓箭,然后才拜天地入洞房。在洞房门口,两个武士各执一把雪亮亮的大刀,一俟新娘刚一只脚踏进房门,就哗啦一声将刀插人刀鞘内,使新娘吓了一跳,这叫“镇煞去邪”。新娘进房后,新郎就揭了她的盖头不辞而别,抛下新娘。新娘面对喜神方盘膝坐定,如同参掸一样,不许伸腿,不准讲话,不准吃喝。 二月十五过神仙 民国鼎元后,金河街结束了晚清满、汉隔离的历史。青羊宫一年一度的花会越办越热闹。城里人到青羊官去赶花会,金河街便成了必经之路。每逢农历二月间赶花会的时节,金河街人流如潮,车水马龙。街边边上卖风车车、车甘蔗、卖打药、打花鼓、打金钱板的一个接着一个。 正如打金钱板的人所唱:“一不打秦皇和两汉,二不打鲍超打台湾,三不打孙二娘开黑店,四不打武松上粱山,而今我要打一个,金河桥上过神仙。” 相传李老君农历二月十五过生,各路神仙都要到青羊宫去拜寿,元始天尊带领太乙真人等十二洞金仙,都是御风而行,所以二月间成都要起漩头风。这伙神仙倒安逸,玩的是胖格,坐的是“仙航”,苦就苦了铁拐李、吕洞宾,他们中间有残疾人飞不起来,只好操步兵,走路就只有走金河街。因此,金河街在二月间会出现无数的铁拐李。这里所说的铁拐李当然不会真有其事,所指的是成都天下第一帮的丐帮。 赶花会万商云集,居士婆婆争先恐后,是伸手大将军伸手乞讨的大好机会。他们不是傻瓜蛋,哪肯轻易放过,因此成都成百上千的讨口子都要来凑热闹,金河街也就形成了乞丐的盛会。 有人说成都的讨口子,吃的是万家饭,穿的是千家衣,住的是桥公馆(桥洞),喝的是西北风,盖的是肚囊皮,垫的是背脊骨。他们穷是穷到了极点,但他们也有“叫化子摆围鼓,苦中求乐”的一面。 成都有个丐头叫金头,他姓不姓金弄不清楚,但他为什么自称金头却有段来历。据说是受之于京戏《豆汁计》。《豆汁计》其实就是冯梦龙“三言”中的《金玉奴棒打薄情郎》。 丐头金老汉有女金玉奴,有天看见路边饿得半死的穷书生莫稽,萌发了她的侧隐之心,把莫稽扶回自己住的破窑之内,乞讨豆汁使莫稽死而复生,以后成婚。又乞讨供莫读书,考试中举,当了知县。哪知莫稽忘恩负义,把金玉奴推至河中,想把玉奴淹死。适逢莫稽的顶头上司某知府将玉奴救起收为义女,再嫁莫稽。在莫稽进洞房时,玉奴一声娇喝,拿起棍棒把莫稽打得钻狗洞。 金头认为这出戏为天下丐帮出了口恶气,便给自己取名金头。 金头又自称红灯教门徒。原因是当时成都川剧名丑王国仁绰号红灯教主,王国仁唱的《化子骂相》很使他解气。他说宰相我们都随便骂,叫化子怎么?还不是有鼻子有眼睛。 金头在二三十年代每年农历二月间,都要带上他的徒子徒孙到金河街传艺。他到河边一蹲就部署任务。他的两个老婆三姐四妹,进青羊宫花会茶馆去“放鸽子”。所谓放鸽子,就是支使几个童丐去乞讨。乞讨的第一要着是“扭”,见到花枝招展打扮时髦的太太小姐、西装革履长得头齐尾齐的男人就“扭”。所谓“扭”就是抱脚杆,这些人看见叫化子娃娃,鼻子下面两条黄龙,黢墨打黑的一双五爪乌龙,深怕把自己的漂亮衣服弄脏了,不给钱都要给钱。年青的女叫化子在金河街街边边上去“告地状”。所谓“告地状”就是用粉笔在地上写出哀告善士给钱的原因,那原因不外是卖身葬父、家遭水灾、母病在床等等。“告地状”最重要的是会哭,泣不成声,碰壁嚎啕,要使围观者一洒同情之泪。老年乞丐当伸手大将军,“寻子赶羊”,舞根打狗棒,伸出一支五爪乌龙,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寻找乞讨对象(寻子)。当这样的乞丐最重要的就是要会“赶羊”,你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你进馆子他进馆子,你进商店他进商店,钱不到手决不鸣金收兵。残疾乞丐要擅长“牵狗打猎”,坐在地上两手走路,脑壳上顶了个小竹筒,竹筒内插了半节点燃的红烛,前面一只狗含一个木碗边走边讨。像这些手段无不为人们司空见惯,但在金河街赶花会时的绝招,还是装神仙,扮铁拐孪。 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每年金河两岸,都会出现两三个吕洞宾,四五个铁拐李,他们都是上演方言小品的高手。两个吕洞宾相遇,你说我是假吕洞宾,我说你是假吕洞宾,互相要求,既是仙人那就亮一手。一个吕洞宾拿出一张草纸一把剪刀,剪了个纸人贴在墙上,舀了半碗水叫那纸人端住。草纸能端半碗水,凡人哪个又能做得到。围观的群众不信也得信,不信你叫纸人端给我看。另一个吕洞宾说了一声你娃道行太浅,看我的,拿出四五个纸鸟,用蚊刷一挥,蚊刷挥东纸鸟飞东,挥西纸鸟飞西,挥前飞前,挥后飞后,观众无不惊奇:他真是神仙!他真是神仙! 铁拐李一样打扮,络耳胡,大葫芦,烂脚杆,四五个人一字排开,每人手拿一张黄纸,上写“专度有缘人”5个大宇。传说观众亲眼看见这五个铁拐李天天都要到金河洗沙罐,洗外面不稀奇,洗里面就太神奇了,像人们洗瓜儿皮、啄啄帽,把里子翻出来洗,沙罐又不是布做的,能够翻出来洗,那不是神仙能办得到吗?多少年后才有朋友告诉我,吕洞宾和铁拐李玩的那套,都是金头的创造发明。铁拐李用的沙罐是用与沙罐颜色一样的烂尼绒做的,吕洞宾用的纸人、水碗、蚊刷,都装了铁丝和吸铁石,假的一说穿了,也就不以为怪,只好叹息为什么自己那样容易上当受骗。 茅庵小舍,藏龙卧虎 金河街的房屋修建,在上半个世纪与其他街道也略有不同。首先这条街上没有一家铺面,全是关门闭户的住家人。建筑有哥特式的尖顶小洋楼、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庭园深深的成都小公馆,最奇特的还有小南街街口,如今努力餐附近的一幢茅庵小舍。 从通惠门沿金河而下,行至小南街口,横架一座小木桥,桥右就是那茅庵小舍。门是木门,墙是篱笆,房顶盖的是树皮,门楹两个大字“柴扉”,两侧上联是“小桥流水樊川宅”,下联是“茅屋秋风工部家”。院内桃红柳绿,桂子飘香,在花树环绕中,一座小楼掩映其间。这座楼名“蜚黄俪白楼”。门楹对联和楼匾都是楠木绿纸爨体。楼上男人吟诗,女人焚香操琴,颇似一双闲云野鹤。有谁知道他们是辛亥暗杀部的杀手,解放前成都惟一的女兵司令,川南的风流才子,江夏的绝代美女。 茅舍住了一男二女一妪。男的名杜关,是老公,女的名杜黄、杜白,是老婆,一妪是老岳母,人们叫她白老太太。 杜关是何摸样?在他自题像赞中这样写道: 这老儿有些古怪,有些执拗,不渔不棋,打扮也蹊跷,算如今六十五岁了,穷骨头总不发干烧。纵能做几首歪诗,打几篇胡说,写几行怪字,翻几曲滥调,也值不得识者一瞧,也卖不到几个钱钞,生活程度又高,看你如何得了。 我替你计较,叵倒脸皮不要,趁浑水把鱼虾捞,破功夫侍候权豪,把膀子吊,把尾儿摇,要养成上谄下骄,天壳子要冲得热闹,要逗上他们心窍,一朝权在手,赶紧抓钱为妙。在人前自称表表,归家还把妻儿傲,这是何等荣耀?何等煎熬!关着门当饿殍,而今世道稀糟,还讲甚么清操?讲甚么高蹈? 看你这腐样儿,头戴千叶笠,怎比海龙帽,身穿千叶衣,怎比锦缎袍。走到街上,漫道众人要笑,连狗都要咬。都说你是乞丐张灵,我却认得你是柴扉野老。 这杜关是金河街上的一大怪人,还常常手上拿根叶子烟竿挺茶馆,他那叶子烟竿上还刻了这样一行字:“无一节长,有三不朽:可以扶老,可以吸烟,可以打狗。噫是何狗之多也。” 愤也妒俗,不满现状,从自题像赞和烟竿上所刻,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杜关中过举,当过官,曾任清政府度支部主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时他任礼宾司司长。也当过江湖八大门派中的“飘叶子”,组织会党起义任全国会党首领――北京乾元公老大。有人说杜关是八臂哪吒,为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在北京参加暗杀活动,回四川搞二次革命,把脑袋都挂在裤腰带上。过去的革命同志都成了新贵,而杜关一身傲骨,竟至穷愁潦倒。所幸的是史志工作者还没有忘记他,在《四川现代人物传》第六辑中还与他老婆杜黄列了一篇合传,使他们的事迹不致湮没。 史家称秋瑾为鉴湖女侠,杜黄为辛亥女杰。秋瑾与杜黄是结拜姐妹。杜黄本名黄铭训,嫁与杜关后才改名杜黄。 杜黄与秋瑾在光绪年间都住在北京丞相胡同,参加地下革命组织同盟会。革命活动没有钱,杜黄不惜倾家荡产,招待接济南来北往的革命党人。成都的熊克武称她是革命女孟尝。她同秋瑾发起妇女茶话会,创办杜氏女塾、杜氏四川女子学堂,吸收一百多女青年参加地下革命活动。她主办《国光新闻》,宜传民主革命。 1905年后,同盟会京津支部成立,彭家珍任军事部长,杜黄任部员。彭家珍组织暗杀部,杜黄当彭的得力助手。先后参加滦州起义,刺杀袁世凯,攻打总督衙门,协助彭家珍刺杀良弼等活动。 辛女革命后,杜氏夫妇回到成都金河街定居。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蔡锷领导反袁的护国之役,杜氏夫妇又挺身而出,联络哥老首领吴庆熙、孙泽沛等人在成都响应。 1921年刘成勋任四川省长,请杜黄出山当女兵司令,这在成都引起全城轰动。川军部队从来没有女兵,而且大都是既扛洋枪又带烟枪的双枪部队,排连营长都自称“陆大毕业”――绿林大学毕业。当兵的几乎全是披起黄皮皮的棒老二,还自编自唱一些军歌,如“123穿军衣,321穿得着,半夜起来甩脑壳。”杜黄的女兵大都是知识青年,一天三操两讲,在东较场操练得有声有色。 那时成都的风气还很闭塞,虽然文化教育界都打好字旗,但他们没钱没势,又能挡得住哪股风?非议、反对、讥诮纷至沓来。有一天刘成勋问杜黄:你们唱的啥军歌?杜黄说唱的是:“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努力,齐努力。”刘存勋说:我就是军阀,你们连我都要除,那我就先把你们除了!女娃子下洋操,打麻雀还差不多,不要牛角转转想大了。成都的女兵就这样昙花一现结束了。 1923年杜黄又与《德国女牢中》的作者胡兰畦、王凛若等在金河街发起组织四川妇女联合会,成都之有妇联当是第一个。 杜黄的遗迹现今尚存的,只有金堂县彭家珍烈士纪念馆大门上的一副对联。这副对联由杜黄所撰,成都著名女书画家黄稚荃所书。联的全文我已记不清了,上联写彭家珍刺杀良弼等革命事迹,末尾用了个“挥横魔剑”的典故。下联写她与彭家珍协同与清王朝作斗争的事迹。她自谦是烈土的弓箭牌,烈士牺牲后,遗体抛之于北京德胜门外赵氏义地,她为烈士立的碑曰堕泪碑。堕泪碑也是一典。
姓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注意事项: □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成都公众信息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饭局·茶局·赌局2006-08-28 ·成都的老外街头喜剧2006-08-28 ·洋盘上海表 2006-08-28 ·排班的年代 2006-08-17 ·亲水的方式 2006-07-17 ·腊肉与赤脚医生 2006-07-17 ·拉风的军装 2006-07-17 ·双桥子买蛋记2006-07-17 ·成都鸽鸟市记趣 2006-07-17
【打印本稿】【网友评论0条】【进入论坛】【推荐】【关闭】 请您注意 成都公众信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成都市经济信息中心或成都公众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成都公众信息网编辑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成都公众信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成都公众信息网 电话:028--87763494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站动态 | 网友建议 | 网站招聘 | 网站导航 |
主办:成都市人民政府 承办:成都市信息化办公室 建设与维护: 成都市经济信息中心 主编信箱:editor@chengdu.gov.cn 联系电话:86-28-87763494 传真: 86-28-87790665 Copyright©2001-2006 by 成都公众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5003365号
|
|
|
浏览次数:970--
 |
----上篇文章:《唐诗三百首》(全部!)
----下篇文章:四川军阀的私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