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向我约稿
[首页] [关于本站] [新闻中心] [2024年郑光路《成都旧事》《四川旧事》《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我的相册] [留言板]


2024年郑光路《成都旧事》《四川旧事》《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拍案惊奇!郑光路精彩特稿[图片: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中)及夫人濑田裕子与郑光路合影]
文史长廊精品[左图:郑光路(左1)应邀拍电影时]
文革类老照片.美术作品链接[左图:郑光路当医生时和原珠海市市长梁广大(左)合影]
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现象研究专栏[图:郑光路(左1)与常演“皇帝”的张铁林先生(左3)]
郑光路巴蜀文化及历史类作品[篮球巨人穆铁柱和郑光路]
近50年当代史研究史料[左图:原国务院侨务办公厅负责人庄炎林(左)与郑光路合影]
[文革专栏]本网特色,翻页内容甚多![本栏图片:郑光路1966年在天安门]
评说成都、四川[图为著名学者魏明伦先生(右)与郑光路]
四川特色作家文章[左图为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先生(右)和郑光路]
历史往事揭秘专栏[左图为郑光路收藏的文革宣传画]
“社会评论”精品转载[左图为郑光路(左)与成都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刘学文]
中国近现代文学掠影[左图为张邦元(右)绝技童子功“隔山望月”与郑光路同摄]
中国知名文革史研究者精品专栏(!本网热烈推荐:链接严肃学术网站渤海大学网),极其丰富多彩!
中国历代文学研究专栏[老武术家王树田(中)郑光路(左1)刘绥滨(左2)市武协副秘书长王学贤(左3)]
!连载郑光路最新长篇力作《打工妹怪遇》欢迎阅读和书商、出版机构及影视改编合作!
网友交流专栏[郑光路作品讨论会上民革市文史委员会主任王大炜(右)作家白郎(中)和李克林教授(左)]
《川人大抗战》选载[成都媒体为《川人大抗战》举办座谈会后李克林、流沙河、王大炜、卢泽明等先生同摄]
巴蜀文化和掌故[海外作家与成都卢泽民、章夫、冉云飞、郑光路(1排左1)、白郎、蒋蓝等]
今年郑光路有影响的新作[左图上排右起:郑光路、郑蕴侠、副导演商欣。下排为导演刘子农及张国立、王姬等]
当今文学界之怪现状[文革结束郑光路(1排右1)考入大学与同学去安仁镇接受“阶级教育”]
转载网络精品[1987年郑光路(右1)与华西医大副院长张光儒博士(右2)在珠海工作时游澳门]
老成都掌故[左图为郑光路(右1)在青城山上清宫与道士练剑]
武侠文化[左图:右1郑光路,右2习云太教授(中国武术一级教授),右3刘绥滨,右4铸剑专家龙志成]
滑稽妙文选[人生如戏,图为郑光路(右1)1985年应邀参加影视剧拍摄时照片]
中国文学、史学与世界[图为法国学者大卫(左)和郑光路
巴蜀文化中的杰出人物[本栏图片说明:中国著名电影艺术家谢芳(中)、张目(右1)和郑光路合影]
四川及巴山蜀水人文[左图为郑光路(1排中)1985年与几个弟子同摄]
当今社会奇稀罕事、伤心事、可怕事[左图:郑光路舞禅仗习武照]
文史文学精品转载[图为1990年郑光路(后排右2白衣者)与众武术人士在少林寺参加武术拍摄]
郑光路欣赏的古典、文学、史学作品推荐[1986年郑光路(上排左3)参加武术表演赛后和四川武林好友摄]
阅之有益的史学方面学术文章[图为郑光路(中)当医师时在医院为病人作手术]
郑光路著《中国当代热点问题透视—中国气功武术探秘》选录
郑光路文革研究专著介绍[图为两本专著封面]
四川近、现、当代史研究史料参考[郑光路1987年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工作时照片]
文化与教育[图为郑光路练铁指功练武照]
体育武林前辈【左图:1984年时郑光路与李孟常师傅(右)。右图:郑光路与黄林派钟方汉师傅(右)】
郑光路巴蜀文化研究专著[郑光路与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郝勤教授]
隆重推荐作家原创精品[《武当》杂志主编刘洪耀(右)与郑光路]
过来人回忆文革历史[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当受苦知青时,点击图很瘦]
官方报刊资料(主要为文革时期)选登[本栏图为文革中的恐怖刑场]
知青问题研究[郑光路1970年当知青时艰难环境下仍自强练功“朝天蹬”]
名家杂谈精粹[郑光路(左1)与四川武术名家黄明生(左2)、李兴白(左3)1985年在电影剧组]
抗战文史[英勇殉国的饶国华中将之女饶毓秀(左1)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之子李克林(左2)与郑光路]
四川著名学者、作家岱峻专栏[作品充满空灵雅趣和智慧沉思。图为岱峻夫妻恬静生活]
四川著名特色学者、作家陈稻心专栏[图为陈稻心先生(左)与郑光路]
中国著名作家雁翼专栏[左图为中国著名老作家雁翼(左)与郑光路合影]
学术界百家争鸣[左图:四川曲艺界大师邹忠新(左)与郑光路在一次文艺会上]
武侠小说评弹[1986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肖应鹏(右3)在一次会上]
四川著名武术家(排名不分先后!)[郑光路(左1)与著名武术家王佑辅(左2)邹德发(左3)合影]
宗教文化与人生、文学[图为郑光路(左)与四川一高僧]
佛道、医学、养生文化[图为郑光路(左)与武友在山中古佛寺练武养生]
纪实历史、文学长篇[香港《明报》1987年刊登郑光路当医师搞科研时照片]
中国传统文化名篇[1987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全国地趟拳冠军陈刚(右3)]
门外诗歌谈[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下排右1)和红卫兵战友]
放眼世界专栏[红卫兵文革闯将]
免费网上书屋、实用网站[more翻页还多!]图为毛泽东与张玉凤
中国各地优秀作家陆续推出专栏
重要精华文章专栏![左图:中国民生真实的另一面“黑窑矿工”]
2024年郑光路出版之新书及新闻


·写作范围:文史、文革史、抗战史研究,以及社会纪实文学作品(中国社会热点问题类纪实)
·姓名:中国独特题材文学网
·笔名:站长:郑光路
·电话:--
·手机:423648068@qq.com
·OICQ:--
·电子邮件:423648068@qq.com
·通讯地址:中国.四川省.
·邮政编码:--
--管理中心

  本站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讨稿费,著名作家也犯难!!

作者: -上传日期:2006/9/7
  
    
您现在位于>>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
 
讨稿费,著名作家也犯难 
2006-9-6 4:58:51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日前,因为长篇小说《丁庄梦》的稿费被拖欠、出版社承诺捐赠艾滋病村的五万元钱也没有兑现,著名作家阎连科一怒之下,委托律师向上海法院起诉了《丁庄梦》的出版方——上海文艺出版社。8月29日,上海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已经正式立案,10月中旬将开庭审理。著名作家状告拿下了余华《兄弟》和易中天《品三国》、风头正劲的著名出版社,实属罕见。阎连科说,这是他第一次打官司。

  无独有偶,像阎连科这样与出版社有稿费等方面矛盾的著名作家还不在少数。莫言,被业内人士戏称为“被欠债大户”;叶兆言,被出版社许下的“百万大奖”伤害;韩寒,受不了出版社“严重隐瞒印数”而转“东家”……诸多出版界之怪现状,悬在著名作家和出版社之间,令人颇费思量。

  有质量地生活

  怪状一 轻许诺言难兑现

  据介绍,阎连科怒告出版社很重要的原因是上海文艺出版社“没有给艾滋病村捐助一分钱义款”。当初阎连科把书交由上海文艺社,条件之一就是该社必须向阎连科体验生活的艾滋村捐助5万元人民币。今年元月初出版的《丁庄梦》封面的勒口处也印有“为写作和出版这部小说,作者和上海文艺社捐献义款,联合进行了‘关爱生命,关注艾滋病慈善行动’,这项行动仍在继续”的宣传说明文字。实际情况却是,上海文艺社并未按公开场合所做的承诺,给艾滋病村捐助义款。这让阎连科觉得自己和读者都受了欺骗:“因为每一个购买这本书的读者都以为自己是给艾滋病村捐了款的。”

  在公众、媒体面前公开许下承诺,却不见后续,这种情况并不罕见,著名作家叶兆言也有类似遭遇。1997年11月,春风文艺出版社布老虎丛书编辑部郑重发布“金布老虎征稿启事”,用100万元人民币的稿酬,征选“金布老虎爱情小说”。2003年8月,叶兆言凭借20万字的爱情小说《我们的心多么顽固》入选“布老虎金牌纪念书”。然而,叶兆言称,自己根本就没有拿到过那所谓的100万元的奖金。大奖变成诱饵,中招的不仅是名作家。2005年,作家庄旭清的长篇小说《大声》在“QQ作家杯长篇小说”决赛中获得优秀奖,在北京举行的颁奖活动,庄旭清领到一块模拟5万元支票的纸板,他问相关负责人,什么时候能拿到奖金和稿费,得到的答复是出书3个月后发奖金。随后,《大声》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过了3个月,支票还没兑现,再次追问,答复是年底和书一块儿结算。到年底,发钱的日子再被推后。庄旭清表示自己有点着急了:“当时有许多媒体在场,有照片和录像,但不知为什么却一拖再拖?”

  怪状二 拖欠稿费很普遍

  叶兆言的“百万大奖”没有拿到,但毕竟《我们的心多么顽固》出版后的10万元稿费实实在在地拿到了手里,所以并未到诉诸公堂、撕破脸皮的地步。这次,碰触阎连科忍耐极限的应该在于,天经地义的、最基本的稿费居然是“一分钱都没有拿到”。阎连科和上海文艺出版社在2005年11月签订的出版合同约定,首版印数为15万册,版税率为12%,支付版税方式为第一次在作品出版(2006年1月正式出版)满三个月时,结算5万册的版税(12万元);满6个月时,结算第二个5万册的版税,剩余部分在出版满12个月时结算完毕。阎连科表示,上海文艺社至今未支付一分钱稿费。

  “阎连科事件”显然是出版界拖欠稿费现象的一次爆发。据了解,拖欠稿费在出版界绝不鲜见,被拖欠的作者不乏莫言、李锐、韩东等大作家。其中,莫言被一些业内人士戏称为“被欠债大户”。今年年初就有消息称,2003年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莫言长篇小说《四十一炮》版税尚未结清,忙着“讨债”,莫言对此表示要“持乐观态度”。南京作家韩东介绍,他也遇到过出版社拖欠稿费的事情,他悲观地认为:“正规的出版社还好,若中间有书商,虽然仍然是国家出版社的书号,但稿费的拖欠甚至赖账几乎是必定的。”在他看来,写作成了一副重担。

  除了拖欠稿费,出版社隐瞒印数等侵权行为也很令作家们痛心。2005年,“80后”作家韩寒指责负责出版发行《长安乱》《毒》《韩寒五年文集》的中国青年出版社和独立发行人夏鹃“出现了严重的隐瞒印数问题”,愤而要求解除合约,形成了一时文化事件。

  怪状三 作家敢怒不敢言

  韩寒谴责“东家”中青社,被称为“大胆举动”。阎连科状告上海文艺社,也一再强调“无奈才走上打官司这条路”。他介绍,今年3月份,自己就通过《丁庄梦》的责编向上海文艺社催要稿费和公益款,但没有得到正式回复。在与责编多次联系没有结果后,他又以作者和朋友的身份写信给上海文艺社的总编辑,但对方未予回复;他再次去信,希望不要因为稿费和义款的事伤了作者和出版社的和气,但信件寄出后还是如同石沉大海。

  合法地讨要大赛奖金、稿费等,作家为什么会颇多顾忌呢?庄旭清说出了简单的道理,他担心奖金和稿酬会因为他的告状彻底泡汤。让庄旭清担心的还有,告了状可能得罪出版社,那可是他赖以活命的衣食父母。另外,打官司带来的诸多麻烦也让不少作家望而却步。比如,北方文艺出版社拖欠荆门市教师喻选芳稿费纠纷一案,历时三年才尘埃落定。2000年,北方文艺出版社与湖北省荆门市教师喻选芳签订一份图书出版合同,喻选芳把书上交给出版社,出版社却违约未支付稿酬。2003年,喻选芳一纸诉状将出版社告上法庭。但直到2006年4月,执行余款才最后交到喻选芳手中。

  如何破解拖欠稿费困局?

  拖欠稿费,出版社也有难处

  诚然,出版社是作家的“东家”和“衣食父母”。但作者也是出版社生存的根本。为什么会出现拖欠稿费、违约等不和谐行为呢?

  谈到《丁庄梦》的违约事件,《丁庄梦》一书的责编曹元勇解释,他曾向阎连科说明不付款的原因是“题材敏感,影响到宣传和发行”。上海文艺社宣传任春也向记者发来邮件,称《丁庄梦》出版后即立即停止发行销售,发行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上海文艺社在经济上也蒙受了巨大的损失。“题材敏感”能否作为拖欠稿费的理由呢?北京中兆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朱公卫介绍说,在双方签订的合同中,有规定“因不可抗力导致的损失数量,不在以版税方式计付报酬的范围之内”。题材敏感并非法律认可的“不可抗力”:“法律所指的‘不可抗力’,通常是指地震、战争等天灾或人力无法预见或克服的障碍,政策、法律或政府文件变更等并不在此列。”他认为,出版社应该按合同约定全额支付作者稿酬。

  同时,著名出版人韩忠良表示,稿费滞后问题实在是无奈之举:“现在出书的周期大大缩短,稿费、纸张费、印刷费、制版费的支付周期都缩短,但回款周期没有缩短,还是6个月开始回款,中间便出现了一个资金缺口。”有出版人也提出,传统出版业面临的最令人头疼的问题是书店拖欠给出版社的回款。出版社收不到钱就拖欠作者的稿费,这种“三角债”已经成为出版业发展的“瓶颈”,而且其特殊之处在于这是全行业的问题。对此,著名出版人安波舜介绍,“书店说给你钱之前,它也要去向分销商要,一级一级地要下去,它要到了钱才能给你。如果印了20万册只卖出10万册,出版社希望自己出的书在书店能多摆一些时候,不要从架上拿下来。书店则希望把过档的书撤下来,赶紧把钱结算了,但只能结一半,要不亏死了。几方都有苦衷。出版社要出几百种书,都动起来就出现一个庞大的几千万元的资金流,资金一旦断流就陷入混乱的状态,相互拖欠,你欠别人的,别人欠你的。”

  出版社心态需调整

  书店效益不理想,导致资金不能及时回收,出版社也就没法及时给作家支付稿费,如此“怪圈”看似无可厚非,但著名评论家白烨认为,出版界的日益浮躁对于拖欠稿费现象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们真实的市场情形是,书在大量地出,印数居高不下,但是另一方面作家被拖欠版税、稿费很普遍。原因是整个出版业的竞争激烈,出版社为了把畅销书作家的稿子拉到,通过掠夺似的方式抢占作家和选题资源,超出它的能力去抢占。我们叫跑马占地。出版社给作者一个很高的承诺,一本书可能印5万,它会承诺印10万。它的后期工作又不到位,没有办法实现承诺,到时候就会拖欠,或无力支付作家的版税。以前出版社拖欠作家版税是个别的,现在是普遍的。”著名出版人沈浩波认同这种说法,并表示在双方都签订了合同的情况下,不应该出现拖欠稿费的现象:“这与很多出版社心态不对、机制不健全有关系,运作一本书,他们的市场评估、预测等工作根本就不好好做。出版之后,又把责任推到作者身上,这是很畸形的。”

  本组稿件采写 本报记者 彭骥
 
  
  
 
 
  
 
 
本网站信息由四川新闻网维护,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浏览次数:901--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上篇文章嫖客发觉上当轮奸虐待假处女
----下篇文章本网点评:《浪漫老两口7年互写情诗5000首!》硬是文思泉涌、感情奔放,足使李、杜却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