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向我约稿
[首页] [关于本站] [新闻中心] [2022年6月郑光路《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我的相册] [留言板]


2022年6月郑光路《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拍案惊奇!郑光路精彩特稿[图片: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中)及夫人濑田裕子与郑光路合影]
文史长廊精品[左图:郑光路(左1)应邀拍电影时]
文革类老照片.美术作品链接[左图:郑光路当医生时和原珠海市市长梁广大(左)合影]
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现象研究专栏[图:郑光路(左1)与常演“皇帝”的张铁林先生(左3)]
郑光路巴蜀文化及历史类作品[篮球巨人穆铁柱和郑光路]
近50年当代史研究史料[左图:原国务院侨务办公厅负责人庄炎林(左)与郑光路合影]
[文革专栏]本网特色,翻页内容甚多![本栏图片:郑光路1966年在天安门]
评说成都、四川[图为著名学者魏明伦先生(右)与郑光路]
四川特色作家文章[左图为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先生(右)和郑光路]
历史往事揭秘专栏[左图为郑光路收藏的文革宣传画]
“社会评论”精品转载[左图为郑光路(左)与成都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刘学文]
中国近现代文学掠影[左图为张邦元(右)绝技童子功“隔山望月”与郑光路同摄]
中国知名文革史研究者精品专栏(!本网热烈推荐:链接严肃学术网站渤海大学网),极其丰富多彩!
中国历代文学研究专栏[老武术家王树田(中)郑光路(左1)刘绥滨(左2)市武协副秘书长王学贤(左3)]
!连载郑光路最新长篇力作《打工妹怪遇》欢迎阅读和书商、出版机构及影视改编合作!
网友交流专栏[郑光路作品讨论会上民革市文史委员会主任王大炜(右)作家白郎(中)和李克林教授(左)]
《川人大抗战》选载[成都媒体为《川人大抗战》举办座谈会后李克林、流沙河、王大炜、卢泽明等先生同摄]
巴蜀文化和掌故[海外作家与成都卢泽民、章夫、冉云飞、郑光路(1排左1)、白郎、蒋蓝等]
今年郑光路有影响的新作[左图上排右起:郑光路、郑蕴侠、副导演商欣。下排为导演刘子农及张国立、王姬等]
当今文学界之怪现状[文革结束郑光路(1排右1)考入大学与同学去安仁镇接受“阶级教育”]
转载网络精品[1987年郑光路(右1)与华西医大副院长张光儒博士(右2)在珠海工作时游澳门]
老成都掌故[左图为郑光路(右1)在青城山上清宫与道士练剑]
武侠文化[左图:右1郑光路,右2习云太教授(中国武术一级教授),右3刘绥滨,右4铸剑专家龙志成]
滑稽妙文选[人生如戏,图为郑光路(右1)1985年应邀参加影视剧拍摄时照片]
中国文学、史学与世界[图为法国学者大卫(左)和郑光路
巴蜀文化中的杰出人物[本栏图片说明:中国著名电影艺术家谢芳(中)、张目(右1)和郑光路合影]
四川及巴山蜀水人文[左图为郑光路(1排中)1985年与几个弟子同摄]
当今社会奇稀罕事、伤心事、可怕事[左图:郑光路舞禅仗习武照]
文史文学精品转载[图为1990年郑光路(后排右2白衣者)与众武术人士在少林寺参加武术拍摄]
郑光路欣赏的古典、文学、史学作品推荐[1986年郑光路(上排左3)参加武术表演赛后和四川武林好友摄]
阅之有益的史学方面学术文章[图为郑光路(中)当医师时在医院为病人作手术]
郑光路著《中国当代热点问题透视—中国气功武术探秘》选录
郑光路文革研究专著介绍[图为两本专著封面]
四川近、现、当代史研究史料参考[郑光路1987年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工作时照片]
文化与教育[图为郑光路练铁指功练武照]
体育武林前辈【左图:1984年时郑光路与李孟常师傅(右)。右图:郑光路与黄林派钟方汉师傅(右)】
郑光路巴蜀文化研究专著[郑光路与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郝勤教授]
隆重推荐作家原创精品[《武当》杂志主编刘洪耀(右)与郑光路]
过来人回忆文革历史[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当受苦知青时,点击图很瘦]
官方报刊资料(主要为文革时期)选登[本栏图为文革中的恐怖刑场]
知青问题研究[郑光路1970年当知青时艰难环境下仍自强练功“朝天蹬”]
名家杂谈精粹[郑光路(左1)与四川武术名家黄明生(左2)、李兴白(左3)1985年在电影剧组]
抗战文史[英勇殉国的饶国华中将之女饶毓秀(左1)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之子李克林(左2)与郑光路]
四川著名学者、作家岱峻专栏[作品充满空灵雅趣和智慧沉思。图为岱峻夫妻恬静生活]
四川著名特色学者、作家陈稻心专栏[图为陈稻心先生(左)与郑光路]
中国著名作家雁翼专栏[左图为中国著名老作家雁翼(左)与郑光路合影]
学术界百家争鸣[左图:四川曲艺界大师邹忠新(左)与郑光路在一次文艺会上]
武侠小说评弹[1986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肖应鹏(右3)在一次会上]
四川著名武术家(排名不分先后!)[郑光路(左1)与著名武术家王佑辅(左2)邹德发(左3)合影]
宗教文化与人生、文学[图为郑光路(左)与四川一高僧]
佛道、医学、养生文化[图为郑光路(左)与武友在山中古佛寺练武养生]
纪实历史、文学长篇[香港《明报》1987年刊登郑光路当医师搞科研时照片]
中国传统文化名篇[1987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全国地趟拳冠军陈刚(右3)]
门外诗歌谈[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下排右1)和红卫兵战友]
放眼世界专栏[红卫兵文革闯将]
免费网上书屋、实用网站[more翻页还多!]图为毛泽东与张玉凤
中国各地优秀作家陆续推出专栏
重要精华文章专栏![左图:中国民生真实的另一面“黑窑矿工”]


·写作范围:文史、文革史、抗战史研究,以及社会纪实文学作品(中国社会热点问题类纪实)
·姓名:中国独特题材文学网
·笔名:站长:郑光路
·电话:--
·手机:423648068@qq.com
·OICQ:--
·电子邮件:423648068@qq.com
·通讯地址:中国.四川省.
·邮政编码:--
--管理中心

  本站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媒体观察】中国传媒市场掀起新一波“资本运动” ,转载报道中国网.

作者: -上传日期:2003/8/12
【媒体观察】中国传媒市场掀起新一波“资本运动” 
 台的实施细则,今后,中央党政部门所办报刊要与部门实行管办分离,由读者自费订阅;读者自费订阅数量不足发行总量50%的部门报刊,予以停办。 

  有关人士认为,此举向中国的媒体传达了“市场化”的讯息。“上海占中国广告市场十分之一强,但长期以来媒体开放程度不够,竞争水平较低,资本进入传媒市场的‘门槛’不高,因此,资本直指上海传媒业并非偶然。”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刘海贵说。 

  随着上世纪90年代大量资本进军传媒产业,北京、广州等地出现了诸如《21世纪经济报道》、《财经》杂志等新兴媒体,影响力辐射全国;民营资本的注入,也产生了像“光线”、阳光卫视这样的电视媒体。外资也跃跃欲试。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认为,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正在进入关键时期,面临进一步向市场转型的压力。作为中国传媒业重镇,上海传媒业近来的一系列动作分外引人瞩目,显示出积极探索传媒产业规律的姿态。《东方早报》率先打破地域限制,从资本结构、人才团队、内容采集到报纸发行都面向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7月6日,中国首个跨电视、广播和纸质媒体的专业财经资讯平台——《第一财经》也在上海诞生。

回到目录 

【媒体观察】中国传媒改革不等于自由化 
 
  从已知的中国传媒体制改革方案来看,可以用三个字概括,即实现“停、转、并”。除保留“三报一刊”外,各家报刊必须和所属或挂靠单位脱钩,由自负盈亏的法人团体接手,以市场竞争取代政府津贴,停办没有市场需求的报刊;部分报纸转由行业协会主办;强大的报业集团兼并弱小的。


  中国传媒业资源配置多年来处于畸形状态,现有的一万多家报刊发展状况极为悬殊。最大的问题在于:一、“只生不死”,除非违规违纪被停刊,否则即使负债累累,也决不主动停办;二、主管部门把报刊社分割成封闭的条条块块,任何报刊间的经济联系必须由主管上级的批准才能进行;三、报业集团无法跨地区兼并及重组,只能“近亲繁殖”;四、目前报刊的日常管理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


  因此,改革中国传媒体制势在必行,而改革后的传媒业必然面临三种选择:一、引入外资,调整方向,增强活力;二、致力于本行业,提高专业性刊物质素;三、等“死”。对于那些专业性很强的报刊和文学期刊,最有可能的就是第三条出路。独立营运的报刊“最终可能有一半会被市场淘汰”。


  北京传播学者分析,淘汰机制或许能争取到较为宽松的新闻自主空间。他们乐观地认为,当局准备把传媒推向市场,无异于让传媒有独立生存的能力。传媒一旦建立起独立品格后,舆论监督的力度将空前提高,各级官员非但不能像过去那样赤裸裸地箝制舆论,打击不听话的传媒机构,反而要切切实实向老百姓负责,贪官污吏会有所收敛,司法权威会一步步走强,大官小吏欺压百姓、鱼肉弱小的情况也会有所改变。

  

  迫于两方面压力



  而事实是,北京决心改变传媒体制,与其说是顺应潮流及民意,还不如说是迫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及财政压力。


  关于前者,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跨国媒体集团欲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可以寻找理由阻挡一时,却不能永远阻挡,为了持续掌握媒体宣传机器的力道,北京当局不得不采取这种“断尾求生”的方式,淘汰大量不堪一击、依赖国家预算的党报或机关报,以及一些毫无个性、质量低劣、可有可无的期刊,藉以加强宣传管制;同时加速传媒集团化步伐,以应付即将到来的国际挑战。


  关于后者,在中国近2200家报纸当中,“半死不活”且地位尴尬的行业性报纸等占据半壁江山,极大地浪费了中央及地方财力、物力。它们成为部门领导人曝光的舞台、歌功颂德的工具。由于依托行政组织部门,所以发行渠道不规范,带有很大的强制摊派色彩。


  北京推动媒体市场化改造的目的,并非要赋予媒体更多自由,而是透过股权控制、编辑控制等更具市场化竞争力的方式,持续控制媒体。在政治体制改革止步不前的情况下,中国新闻体制不可能单刀直入。


  其实,观测一个国家的新闻体制如何演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其政治体制如何发展。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仍然在打外围战,对于实质性的党内民主、多党制等议题讳莫如深。如此外科手术式的改革与自由化无关。


  无关“自由化”,不等于排拒舆论的宣导、监督功能,相反,在抗击沙斯疫情中,高层已体认到“信息公开”、“政府公开”的必要性;官僚腐败之所以遏而不制,盖因媒体监督不力。就这一点而言,中共新闻改革又将触动政府改革。只有政府有所作为,媒体才能有所作为。 


  中共意识形态官员陷入两难境地,一边为了维护社会稳定,惩罚和警告那些大胆越界的媒体,一边推动新闻改革计划。这种看似矛盾的政策说明了中国改革进两步退一步的性质。


  尽管如此,还是不能忽视这次新闻体制改革,其重要性不下于“取消大锅饭”、企业股份制等经济方面的改革。

  ●伊铭(新加坡《联合早报》 20030809)

 
                浏览次数:1261--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上篇文章【国家兴亡】中国党政三刊物:脱离群众是中共最大危险
----下篇文章!《中国媒体的傲慢与媚态 》转载槟榔园文学书院